校外实训基地考察报告(精选9篇)
1.校外实训基地考察报告 篇一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协议书
甲方:
乙方:
为全面推进校、企间的“产、学、研”合作,双方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就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和人才培训、技术合作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的责任与义务
1、负责制定实习、实训大纲,安排实习、实训指导老师,提前三个月提出实习实训计划,并于实习、实训前一个月提供实习、实训学生名单;
2、负责实习、实训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要求学生遵守乙方的保密制度、安全制度和其它相关规章制度;
3、派遣责任心强的教师带队指导实习、实训。
4、实习、实训师生要严格遵守乙方的保密制度;
5、优先为乙方提供有关专业信息、技术咨询,并开展技术协作;
6、为乙方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提供帮助和方便;
7、根据乙方需要,优先并择优推荐毕业生;
8、对乙方符合“双师型”教师要求的技术人员、管理 1
人员,优先聘请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活动;
9、优先向乙方转让甲方取得的科研成果;
二、乙方的责任与义务
1、为甲方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实习条件;
2、对到乙方实习、实训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及行业纪律教育,对违反有关规章制度的学生有权终止其实习、实训活动;
3、安排思想政治素质好、实践经验丰富、有一定业务水平的人员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及参与实习、实训考核评议工作;
4、提供实习、实训必须的技术资料和样品;
5、为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如就餐、住宿等)提供方便;
6、推荐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甲方的兼职教师参与甲方的实践性教学工作。
三、其它
1、甲乙双方可在实习、实训基地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校企合作形式,在条件成熟时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实现教学、生产、科研全面合作;
2、本协议自签定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年;
3、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二份;
4、未尽事宜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双方友好协商解决。
甲方代表签字:乙方代表签字:
单位公章:
2011年
3日 单位公章:月
2.校外实训基地考察报告 篇二
(一)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背景
2004年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以来,各地职校就积极探索产教结合、产学合作、实训基地运行的有效机制,切实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力求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二)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概念
笔者认为,目前职业学校的实训基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实验型实训基地,另一类是生产性实训基地。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来说,目前大多数职校的实训基地建设都局限于实验型实训基地,即在校内建设实验型教学场地,提供一定的专业教学设备,在课程教学中由教师向学生演示技能操作过程,学生再进行一定课时的实操练习;而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指能够进行产品生产、并且生产出的产品能够真正投入市场销售的营业主体。
(三)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意义
校内实验型实训基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并不能将学生带入现实的职业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认同感不能起到切实有效的作用。
酒店行业是直接对客服务的接待业,酒店是一个体现团队合作精神的、具有复杂人际关系的工作环境,要想学生在实习中和实习后能够适应这种行业特征,必须使学生在求学期间切实地体验这种工作环境。缺乏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可能造成学生在第三年顶岗实习时的“实习社会化”程度低。“实习社会化或组织社会化,是指实习者通过在组织中不断进行角色转换与适应,认可与接受组织的文化价值观,并达到组织期望的工作态度与行为,最终完全融入其中,成为内部人的过程。”(1)因此,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深入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必不可少的途径。我国职业院校目前独立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存在资金、场地方面的困难,需要政府、相关事业单位的扶持,难度较大,而与企业合作,以企业为场所建设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以解决现实性问题,更能整合校企双方资源优势,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职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政策背景2008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我国各地职业院校在政府、企业的支持下纷纷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最常见的形式是开展顶岗实习,即第一、二学年在校内学习基础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第三年在企业顶岗实习。两年的校园生活之后紧接着是一年的顶岗实习,学生很难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如前所述,容易产生“实习社会化程度低”的问题,因此,在顶岗实习之前有必要到酒店进行短期的实训,初步了解将来实习以及就业的行业状况和工作环境。
职校实践教学模式目前,大部分职业学校采取的方式是在酒店营业的旺季派遣学生到各酒店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见习,即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内将需要见习的全部学生派出见习。例如,广州每年春秋两季举行的国际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期间,广州各大酒店都处于需求旺季,短期内出现不同程度的人力资源紧张问题,此时各校派出学生到酒店见习,既解决了企业的人手问题,又为实践教学找到了绝佳场所。这种集中时间见习是传统而有效的实践教学方式,因为见习的时间相对集中,有利于学校做出统一的教学安排,维持教学秩序,但这种方式受到酒店营业需求的限制,若酒店人手足够,则学生很难集中在一个时间段派出学校。因此,我校在集中时间段派出学生见习的基础上发展了派班轮流实训的模式,即在一定的教学周期内,派自然班轮流到酒店进行短期实训。从酒店人力资源培训的规律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实训期选择在一个月至一个半月。然而,在实训基地实际运行的初期,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问题。
(二)校外实训基地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实训时间与校内教学活动冲突由于校内教学计划是整个酒店管理专业统一制定的,而各班到岗参加实训的时间并不相同,这导致统一教学计划受到影响。另外,校内校外各种考试、培训的时间不同,各类考试、培训有不同人数的学生报名参加,经常发生学生在岗位上实训期间需要回校参加各种考试与培训。这些困难导致在派班之前难以制定计划。
实践教学工作难以实行从学校和实训生的角度来讲,到酒店参加实训的主要目的不是来挣钱,而是来了解酒店、学习基础专业技能,因此教学是主要目的,在实训的过程中必须有“教”与“学”过程,才是真正落实了实践能力教学。从企业的角度来讲,能够接受学生来短期实训,多是为了解决酒店“用工荒”的难题。即使是短期实训,企业在短期内要让学生熟悉工作流程已属不易,要让实训生在短期内为酒店创造利润的机会很小,更无法在实训生在岗的时候让出多余的时间给学校进行教学工作。因此,学校在企业的实践教学工作难以切实进行。
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让学生到企业进行短期实训,是为了实现工学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目标包括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职业习惯及专业技能。实训基地运行之初的实训教学,变成了与普通见习相差不大的模式。学生在酒店工作了一个月后,对酒店工作环境、业务操作流程有了一定程度地了解,但是实训过程中和结束后未能及时进行教学评价,学生经过短期实训后,是否能养成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职业习惯,服务技能是否达标,这些问题没有从一个系统的评价机制得到反馈。
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与学校各部门做好协调与沟通,制订派班计划
为了不影响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整体教学安排,同时兼顾部分学生在校的考证与培训,根据实训基地运行初期的经验总结,在制订派班计划前应注意:(1)向学校教务部门领导请示,与专业教研室协调教学计划;(2)与学校培训部们进行沟通,了解各类考试的时间和培训时间,避免安排报考人数多的班级在考试时间到基地实训,根据各班情况确定派班的时间顺序;(3)根据每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日历做出安排,平均分配各批次实训生的实训时间。
(二)学校与酒店共同开展实践教学
提早制订实践教学计划,做好岗前培训,布置实践教学任务在制订好派班计划后,及时向学校各教研室发出通知,各教研室专业教师收到通知后,依据提前拟定的培训计划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并且及时根据时间表对教学计划做出调整,以明确教学目标与,在学生下企业实训前根据教学目标下发课题任务,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下企业,如“如何认识酒店前厅部的职能”、“作为餐饮部服务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下企业,一是能够使学生在实训中有的放矢,避免盲目地混日子;二是有利于学生积累案例,在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中获得实践素材,进一步深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值得一提的是,酒店出于行业特点和培训需要的考虑,往往在岗前培训后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岗位形象要求将他们分配到各业务部门,由于实训时间短,在实训期内一般不调换岗位,因此,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分配的各部门有针对性地布置不同的任务。
结合酒店的员工培训开展实践教学在酒店日常管理和运营中,人事部须定期组织员工培训以保持服务质量在同一水平。对于学校来说,可以趁此机会进行对学生的课堂式教学。将实践教学与员工培训结合起来,可以避免酒店各业务部门专门为学生做出统一上课时间的安排。虽然酒店也不可能安排所有员工统一时间接受培训,而是分两次或三次对不同批次的员工完成同一内容的培训,但安排两到三次培训时间针对学生足够完成一个课题的教学工作。例如,《仪容仪表、礼仪礼貌》是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之一,这个模块的实训教学完全可以与酒店员工培训统一内容和时间。基于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对于酒店员工和实训生两种成分的培训与教学完全可由酒店人事部派出专人或由学校的专业教师来承担,但培训师必须是对员工和实训学生的情况都非常熟悉的人选。
(二)通过酒店和学校两方面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结合酒店的质检会开展教学评价酒店的质检会议一般由总经理主持召开、各部门经理参加,通常是一个月一次。质检工作通常包括对服务员的服务质量评价、问题的指出与改进方案等。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为了更好地开展专业实践,而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学标准的制定以及教学评价的开展。教学标准可根据酒店对员工的要求合理地制定,而教学评价可以结合酒店每个月召开的质检会来开展。在总结质检部门反馈的意见后,同时获得对实训生的评价,对实训生的评价又可在下次员工集体培训中有针对性地反馈给下一批实训生,如此循环,促进实训生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与服务技能,真正达到实践教学的目标。
实训结束后进行教学反馈学校可根据酒店相关部门对实训生的鉴定结果评出优秀实训生,在实训生离岗返校后,再开一次实训总结会议,让学生知道自身具有哪些方面的优势、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酒店服务与管理的专业教师获得这些鉴定结果后,根据实践教学的目标对学生进行考核,例如,从职业意识、职业习惯、专业技能等方面考量学生是否达到标准,通过教学评价结果对自身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反思,完成教学反馈的过程。同时,专业教师可针对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展开讨论,进行案例教学。
以上是我校在校企合作中发展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教学的实践经验,希望对我国职校酒店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根据行业对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技能要求和该专业的定位及培养目标,在模块化教学理念下,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分为三大模块:基本文化素养和能力模块、专业基础知识能力模块、专业技术能力模块。(2)其中基本文化素养和能力、专业基础知识能力这两个模块主要靠理论方面相关课程的学习,而专业技术能力模块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对于酒店从业人员来说,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是迅速适应酒店工作环境及工作岗位必要条件,而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更加依赖于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养成。实践环节的教学至关重要,而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如何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完善实训基地的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在今后的运行实践中继续研究,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训基地在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揭示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在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现实意义,分析了校外实训基地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对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实践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海燕.构建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平台途经研究[J].成人教育,2012(1).
[2]陈建明.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J].科学时代,2011(7).
[3]邹成成.浅析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途径[J].中国集体经济,2011(6).
[4]马茜.工学结合下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企业化模式探讨[J].时代经贸,2011(18).
[5]章永刚.基于校企一体化教学探索职业素质养成模式[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6]宋园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中轮岗实习初探[J].职业教育,2011(9).
[7]庄萍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2(2).
[8]金晓春,金永成.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问题初探——以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3.校外实训基地文化建设实践与思考 篇三
校外实训基地作为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的校外延伸,不仅是学生“零距离”接触职业岗位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思想内涵、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职业意识和企业意识形成及发展的前沿阵地。抓好校外实训基地文化建设工作,对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强化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提升学校办学实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校外实训渔场为例,我们不妨介绍一下这所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校外实训基地文化建设实践
本实训渔场通过与养殖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学校水产专业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企业为学校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主要开展鱼苗孵化、成鱼养殖技术、鱼病管理、渔场规划与建设等实习内容。在近十年的合作历程中,先后有近200人次来到这个基地实习,为校企双方积累了很多宝贵的校外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经验。为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发挥文化在校企合作中的引领作用,学校主要做“实”以下工作。
1.抓实校外实训基地实习规范管理,发挥制度文化激励作用。学校建成了分布在全国20多个县市的近百个校外实训基地,不同地域、不同行业背景的校外基地有不同的特点。针对学校层面,为统一规范管理校外实训基地,通过与企业、行业机构深度沟通,开展调研,结合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成功实践,制定了相应管理办法。针对不同校外基地的自身特点,结合合作企业的管理要求,又进一步提出具体的管理要求。如在学生实习渔场,由于水面较多,所以特别对学生因天气炎热下水游泳的行为进行了严格管束等等。在校外实习期间,学生必须自觉遵循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一种遵规守纪的文化氛围。
2.抓好校外实训基地物态文化建设,强化环境熏陶作用。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同样要感受校园文化的熏陶。这就需要将学校的一些文化元素、校企合作的文化积累,通过物态文化的形式固化下来,形成文化载体,供学生去参观、去感受。在校外实训基地场所适当加入校企合作的签约照片、合作证书等图文资料,让学生感受企业实力与校企合作的历史与成果;在实训基地的渔场孵化车间、饲料车间等地,悬挂有学校徽标的教学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注意事项等情况介绍的说明文字;按照鱼塘面积与数量,分配给实习小组,规定位置设置管理牌,将小组成员信息写在管理牌上,以增加学生的岗位意识与责任意识。通过多种形式的物态文化,让学生融入岗位、融入企业的同时,能切身感受校园文化,取得更好的实训实效。
3.抓好校外实训基地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农业企业一般地处市郊或农村,远离城市,交通不便,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生活圈子骤然变小。如何让学生们过上充实而愉快的实训生活,学校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总结,主要做好以下工作:做好思想动员,鼓励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去锻炼自我,通过实践训练,掌握专业技能,为自己的职业人生铺平道路。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继承红色基因,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艺术活动,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发挥带队教师的作用,按照实习点每20名学生选派一名教师的标准,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工作,言传身教,充分发挥教师的技术模范与精神模范双重作用。畅通渠道,实现校外实训基地与校园信息互通。学校领导定期看望,把学校的人文关怀送到每个学生的心中。
4.抓好校企文化融合,做实创新创业教育。学生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实际上是把课堂搬到了企业,搬到了田间地头,搬到了鱼塘旁边。要以工作任务为依托,将学校文化融合到技术工作的每个环节。学生实习,虽然学习地点发生了变化,但学生属性并没有根本改变。岗位上每一个工作任务都是一个鲜活的教学案例,需要利用教学规律,指导学生学习技能,用企业文化价值观念和企业职业精神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职业岗位。要根据学生在学校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学生领会工作任务的各个步骤和技术要点,熟练完成各项技术任务,在企业管理规范之下,敢于创新工作方法,勇于提出可行的技术改进方案;引导学生掌握企业运作模式、管理模式,为创新创业打好坚实的基础。要积极弘扬企业文化,让学生感悟企业文化,增强企业文化意识,熟知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主动把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增强学生的敬业精神与职业意识。
二、校外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高职学校的蓬勃发展,其不竭的动力尚有赖于文化的滋养。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如何以文化为纽带,促进校企深度交流与合作,切实把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实习落到实处,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文化,快速融入企业,同时又能感受校园文化的熏陶,还需在校外实训基地文化建设上下功夫。
1.校企合作需要校企文化相互融合。通过校企合作,可以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教学资源和企业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提高育人质量。学生深入校外实训基地实习锻炼,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企业员工又是在校学生,他们应受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双重熏陶,既要了解企业文化、感受企业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又能时刻感受校园文化、传承校园文化。因而,学校就需要将校园文化渗透到校外实训基地实习的各个方面,企业文化也要渗透到学校教学的全过程,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和提高。
2.校外实训基地需要校园文化渗透。根据合作企业的特点与实际条件,适当地将校园文化元素融入企业。例如在企业悬挂“某校某专业实训基地”牌匾,共同建立“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合作开发岗位工作技能手册并署名学校,在顶岗实习生服装上加挂学校徽标;展示校企合作成果,共同举办展览会和经验交流会;学校教师进入企业技术团队名单等。通过这些物态文化元素,能反映出校企合作的历程和深入合作的程度。对于地处偏远、规模较小的校外实训基地,可适当降低文化建设的标准,做到挂牌、技术交流、接纳少量学生实习即可。
3.规范管理需要制度文化作保障。将学校有关规章制度,融入企业对实习学生的管理制度,规范学生实习的各项行为。例如将实习岗位考勤与实习学生考核成绩挂钩,将学生在企业的综合表现作为学生评优的依据,将学生在企业的违纪行为处理与大学生行为规范相统一等。制度文化建设是个动态过程,要针对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通过校企协商修订来完善管理办法。
4.校外实训基地校长发言稿1 篇四
地建立会议校长发言稿
尊敬的企业来宾、老师们: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鹤壁工业中专全体师生对莅临我校参加校外实训基地建立会议的企业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我的发言想简要地介绍一下我校的基本情况和我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的情况。
数控专业是我校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数控专业全体教师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抓手,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狠抓学风、考风建设,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学校数控专业标准车间及专业实训室已成规模,有力保障了学生实践教学的基本需求,培养的学生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过硬、综合素质较高,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近年来,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数控专业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教学质量和科研学术工作也成果丰硕,截止目前,学生在多项省级比赛中屡获佳绩。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实习和就业创造条件,是我们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多年来,我们始终把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注重学生车间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实现学生从学校毕业到企业就业的无缝对接。先后与多家相关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在这些企业和单位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聘请企业的专家参与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制修订,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加强教学的针对性,通过企业级课程培训、到企业顶岗实习、信息交流桥、校企共建实验班、专业技能大赛等方式,使学生在学校、企业两个育人环境中学会做人、做事,提前接触和了解社会,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这些方式也有利于企业优先得到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符合职业规范要求的员工,形成校企良性互动。近年来,我校数控专业每年有50%左右的学生直接被实习单位优先录用。
随着我校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数控专业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与更多企业的联系,真诚地欢迎更多的企业与我们携手,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工作,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共同努力,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现校企“互利双赢”。
5.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 篇五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是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训练、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场所,学校为保证学生实习实训工作的顺利进行,遵照北京市教委《关于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管理要求》,建有配套的管理机制和完善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一、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原则
1、专业适用性。基地满足相应专业实践技能训练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提供适合职业能力养成的实习岗位。
2、“互惠互利、双向受益”。学校和基地双方按照统筹规划、互惠互利、合理设置、全面开放和资源共享的原则来建设实习实训基地。
3、相对稳定性。各专业尽可能选择专业对口、工艺和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水平高、生产任务比较充足的单位开展合作,并在相对稳定的时间内(3至5年)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4、相对集中性。实训基地要具备同时接收至少10名学生顶岗实习的条件,便于学校、企业实施实习教学管理。
二、学校职责
1、学校招生就业办负责全校各实习实训基地的统筹和协调,协助相关系联系、管理实习实训基地,系负责相关专业实习基地的组织管理和实施等具体工作。
2、各系根据专业特点和实际需要,负责选择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单位和场地,负责选聘实习实训基地的指导教师,保证学生顶岗实习
期间的日常管理和实习指导等工作运转正常规范。
3、各系根据专业特点,结合实习企业实际情况,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专业技能培训课程标准,组织编写校外实习、实训计划,制定实习实训实施方案。
4、各系选派指导教师,与实习实训基地的学生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一起,承担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教育与管理工作。
三、合作企业职责
1、企业为学生提供满足专业技能培养需求的工作岗位,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下进行岗位实践。
2.配备业务强、技术精,并具有一定理论水平、责任心强,有相应技术职务的指导教师,以保证实训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实训基地建设的不断加强。
3.承担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工作,在学生取得实际工作经验的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组织管理能力等个人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基础。
4.指定专人,配合学校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考勤、考核等工作,并负责与学校相关指导教师沟通学生实习情况,共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5.为教师提供部分实践岗位,承担“双师素质”教师的培训任务。
6.提供行业企业发展动态,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制定。
四、指导教师选聘
1、由学校选聘的实习指导教师,与企业选聘的指导教师共同管理。
2.学校要选聘热心教育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实习实训指导经验,教学态度认真,教学效果好的专业教师。
3、企业要选派熟悉实习学生岗位工作,热心负责的技术骨干作为指导教师。
五、建立程序
1.由学校和企业协商,确定实习基地建立意向。
6.校外实训基地考察报告 篇六
建设标准
建设标准的说明:
1.满足所有必备条件为合格基地,满足所有条件可申报示范基地; 2.建设期为一年。
一、基本要求
1.校级校外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协议书(一式三份,教务处、各学院、实习实训基地各一份,公章为徐州工程学院)(必备)
2.“校外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的牌匾(悬挂于校外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大门口)(必备)
3.校外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接洽部门及具体联系人(必备)
4.校外大学生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一览表(包括姓名、年龄、职称、学历、职务、专长等)(必备)
5.接待规模:
1、文科专业:每次接待我校实习实训学生至少20人以上;
2、理工科专业:每次接待我校实习实训学生至少50人以上(必备)6.已接收或准备下学期接收我校实习实训学生(必备)
二、其他要求
1.实习实训教学大纲(必备)2.实习实训计划(必备)3.实习实训任务书(必备)4.实习实训鉴定表(必备)5.实习实训指导书(必备)6.实习实训日志(必备)7.实习实训总结(必备)
8.校内指导教师及实习实训学生一览表(必备)
9.基地参与实习实训课程设置及开发的相关材料
10.实习实训其它相关资料(产学研合作成果:教科研论文、项目鉴定书、专利证书复印件等)
7.动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 篇七
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对动画行业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尽管国内高校培养的动画人才数量日益攀升,但创意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的动画人才依然匮乏。动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与艺术修养,扎实的动画艺术理论基础,熟练掌握前沿的动画技术手段,具备较强的艺术创新和创作实践能力[1]”的人才。因此,实践教学在动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国内许多开办动画专业的院校,都在培养计划中增强实践教学内容,并进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
1 动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1.1 依据动画专业特点规划校外实训基地
动画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必须依据动画专业的学科特点、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办学思想等因素,来规划符合专业特色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动画是一门集文、理、技、艺、商和影视于一体,既涉及物理学、计算机等自然科学,又关系到文艺学、语言学、哲学、心理学、经济学、传播学等人文学科的综合性交叉学科[2]”,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特点;培养“掌握前沿的动画技术手段,具有艺术创新和创作实践能力[1]”的人才,具有明显的“艺术-技术[3]”特点;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动画导演、动画编剧、动画设计等工作,又具有复合型、广泛性特点。因此,渭南师范学院传媒工程学院(简称渭师院传媒学院)依据动画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并根据自己“学术与工程统一,艺术与技术统一”的办学思想,以及本校的实际情况,规划了美术设计型和数字动画制作型两种类型的校外实训基地,制订了分阶段、分模块的实训方案,并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完成项目等方法和策略,与西安长风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风影视)、北京万豪东亚国际动画制作有限公司(简称万豪卡通)等四家企业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1.2 采用多种方式建设动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
1.2.1 高校与动画企业之间的学术交流是促成合作的契机。
促进学校与企业的了解和交流,要充分发挥动画行业协会、动画产业基地、校友会等组织的桥梁作用。学校应借助这些组织与企业的联系,进而了解企业的情况,并由行业协会牵头,为学校和高校牵线搭桥。通过开展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学术交流,如组织企业向高校介绍行业新进展、新设备、新项目和市场情况,高校向企业介绍智力资源、学术成果、实验动画、学院派观点等,增进了解。如渭师院传媒学院邀请陕西金国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来校举办商业CG讲座、手绘板和动检仪等最新动画设备的介绍,邀请万豪卡通来校讲《原动画》课程等活动。在此过程中,学校向企业介绍学术成果、师生创作的动画作品、服务于社会的理念以及科研开发能力。通过开展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学术交流,加强了联系,增进了互信。
1.2.2 实现高校与动画企业“双赢”,是实训基地健康持久发展的基础。
高校和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双方均有意愿才能实现。动画企业与高校在合作过程中,可以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一方面,可以建立优质人才基地。通过实训基地的活动,企业能够充分地了解和选拔优秀毕业生;而且“可以免除培训后上岗的麻烦,减轻了企业在培训方面的开销[4]”。另一方面,学生的劳动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如渭师院传媒学院与陕西晶锐互娱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学生在实习期间,已经为公司进行游戏美术设计的创作任务,为企业创造了价值。长风影视公司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平台优先选拔的第一批优秀毕业生,一些已成为企业部门主管、组长或骨干。学校从合作过程中也获得了好处,即完成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明显提高了培养人才的质量;有利于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节约有限的教育资源。高校和企业都从中获利,一举两得,实现了双赢。
1.2.3 通过共同完成动画项目,巩固实训基地。
孙豪研究员的建议:“高校在进行实践性教学建设时,应该适时调整实践性教学在动画专业中的位置,加大动画实验室设备和场地的建设,加强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提高实际操作技能,探寻与企业的合作模式[5]。”实训基地建立起来后,学校应该追求校企之间更深层次的合作,确保实训基地的持久发展。由于高校学生是一种高层次的人力资源,在企业动画项目较长的生产时间里,能为前期策划、美术设计、分镜头设计等创作环节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并在企业项目制作吃紧的情况下,高校学生可以助企业一臂之力。由于一个动画的项目完成,需要2-4年时间,需要策划、编剧、美术设计等大量各类人才的参与,而高校动画专业,通过把专业课程与动画项目结合、假期短期安排等措施,可以为企业提供各层次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因此,高校和企业的实训基地可以长期运行,从而有效地巩固了基地建设成果。
2 动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实训过程
2.1 见习阶段
见习的目的是通过参观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直观、及时地了解动画项目创作和制作的相关信息,加深对专业的了解与热爱。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渭师院传媒学院有意识安排多次参观见习环节。每年组织1-2次见习,如组织学生去到西安长风影视公司实训基地去参观,企业先进的动作捕捉仪、三维雕刻机和扫描仪等先进的备,良好的环境吸引着学生们的眼球,使他们珍惜每一次参观见习的机会,学习热情也被见习激发出来。四年中多次的见习参观,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生产相联系,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效果。
2.2 集中实训阶段
集中实训的目的是体验动画项目生产的流程和原则,做到理论与实践对接,强化毕业生创制动画的动手能力集中实训的形式是由公司提供已开发过的动画项目作为培训的教学案例,由公司指定资深设计师、技术工程师对学生授课。集中实训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的后半期,即11月至来年1月左右。集中实训的前半期让学生认识动画生产的全过程,后半期会根据学生的志趣,分组进行针对性的实训教学。如将数字动画班的学生分成建模组、动画组、渲染组和特效组等,将美术设计班学生分成游戏角色动画场景等组进行模块强化实训。这种分阶段、分模块的案例解剖式教学,使学生既全面了解了动画制作的全过程,又做到重点突破因材施教。通过集中实训阶段,学生熟悉了动画制作常用的主要工具,体验了动画制作的工作流程,提升了动画创作和制作技术的水平。从而获得美国蓝天工作室人力资源主管劳拉·比兰特尼所要求人才的第三点“我们寻求他们的专业经验[6]”。
2.3 岗位实习阶段
岗位实习就是动画公司拿出职位,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顺利进入岗位实习阶段,他们必须通过企业组织的岗前测试,才能进入岗位实习阶段。如果岗前测试不及格,基地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继续进行培训,使学生都能达到岗前测试合格水平。岗位实习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因而还需安排公司资深人员为学生担任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完成岗位职责。在该阶段,需要尽可能做到提供给学生的实习岗位与学生所学专业、志趣相结合,以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不能因动画项目人员分组安排、生产进度等因素,而忽视对学生专业和志趣的考虑。正如劳拉·比兰特尼在挑选有潜能的动画师时强调:“人类的本能和兴趣将会给工作带来最好的结果[6]”。
3 动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实践教学效果
3.1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实训基地实践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使他们熟练掌握了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工艺流程,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的文学、美术、音乐等文化艺术修养有机融合,提高了学生综合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观察、体会、提炼动画的构成元素,在多层面、多角度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2 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动画中有重要作用,通过实训基地实践教学,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动画产业中,创新能力既包括动画片和产业运作模式创新两个方面,还包括电脑制作科技的创新[7]。毕业生在实训基地3个月的专业强化训练,数字动画班的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了三维电脑动画、后期合成制作等软件的操作水平,美术设计班学生掌握的角色场景设计、分镜头画面设计和动作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得到实战检验和提高。通过强化实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不仅可以熟悉具体技能,还可以不断积累、创造知识。通过反复实践,学生的创造潜能可以被不断地激发。
3.3 增强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毕业生在实训基地通过专业见习、集中实训,使得他们的认识水平和专业能力普遍提高,了解了动画项目开发和制作的全过程,掌握了主流软件和相关设备的操作;通过岗位实习,毕业生认识了企业文化和岗位职责,精通了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增强了毕业生岗位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渭南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在学生实训结束返校后,及时组织学生进行经验总结,讨论完善实训方案。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培训的学生,大多能踏实地工作,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4 结语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高校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应与时俱进,特别是实践教学的改革必须适应社会的需求。建立动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培养高级动画专业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然而,在校外实训基地实践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需要探索的问题。如何深入挖掘校企双方的潜力,完善实训基地的功能,如教学质量评价系统、项目开发的权责和利益分配等内容,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解决。
摘要:为适应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适应动画产业对于动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开办动画专业的高校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纷纷建设校外实训基地。高校应依据专业特点来规划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措施来建立和巩固动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使基地健康持久发展。
关键词:动画专业,实践教学,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1]孙立军.高校动漫专业课程开发与教学技术改革及质量考核评估方案务实全书[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7:20.
[2]彭玲.动画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3.
[3]杨岗,罗维亮.技术-艺术思维[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0:54-185.
[4]李春旺等.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制造工程,2003,(8):67-68.
[5]孙豪.高校动画项目课程的教学与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9,(17):251.
[6]蒋莉莉.基于原创力视角的中国动画产业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1,(3):6-11.
8.校外实训基地考察报告 篇八
一、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
1.缺乏政策支持
在很多地区,政府部门不太重视职业学校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中职院校提出的建设诉求也不能及时回应。有些地方的政府部门虽然重视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发展,但是由于与中职院校缺乏沟通,对校外基地的建设情况并不是很了解,不能因地制宜地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来支持其发展,这都会导致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缺少发展资金。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先进的实训设备,导致学生及家长不信任实训基地,阻碍了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发展。
2.缺乏管理
对于身处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学生,中职院校的管理存在疏漏。学生身处校园有老师管理,在家里有父母管教,但是出了家庭、出了校园,学校对他们的管理远远不够。学校认为在实训基地老师会管,而实训基地却认为学校会管,从而造成在实训学生管理上的真空,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实习实训。
3.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
目前,许多中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目标不一致,中职院校希望企业能够帮助实训学生提高技能水平,最大限度地培养技能型人才;而企业的目标却是利用学生的劳动力来提高他们的生产效率,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在企业的实训中,企业会提供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岗位来培训学生,在这些岗位上,学生除实现劳动价值外,学不到更多的技能实践的经验。这也完全违背了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初衷,同时充分说明了中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运行机制不完善,没有明确双方的责、权、利。
4.实训师资缺乏
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师资比较缺乏。一方面,担任实训教师的企业员工虽然是技术能手,却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仅限于讲解具体的实践实例,做不到实践联系理论,降低了实训的质量。另一方面,实训教师的综合素质也不是太高,缺乏职业院校教师对学生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学生的实训,他们或多或少有应付心理,导致实训效果不佳。
5.实训流于形式
首先,由于中职院校与企业对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定位认识的不同,双方不能做到通过实现彼此的目标来达到双赢。其次,企业提供的岗位与中职院校学生的专业不对口,即使参加实训,对其自身能力的提升也没有多大帮助。最后,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课程设置也相当不科学,即使设置独立的实训课程,也是流于形式,仅用来应付上级的检查。
二、如何建设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
1.完善相关政策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重视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通过与中职院校进行沟通交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来推动其发展。同时,适当在人、财、物等方面支持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让学生和家长都能够看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从而提升家长和学生对中职教育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信任感。
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中职院校与企业应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和目标,健全合作机制,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尽力满足对方的要求,实现双方共赢。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强对实训学生的指导与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执行,促进学生更快地融入岗位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实训基地也根据合作协议,负起责任,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而不是纯粹利用学生来提高其生产效率。
3.强化师资,落实课程
首先,应该对实训教师加强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其次,帮助实训教师提升责任心和使命感。再次,要对实训教师定期进行考核,通过考核激励他们不断学习进步,成为一名合格的“双师型”教师。最后,学校和企业一定要把实训课程落实到位,根据每一个专业的不同需求,合理利用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
9.南京考察实训报告 篇九
湖南理工学院
南湖学院
专业:建筑学
班级:10建筑班
学号: 25103700468 姓名:高婷
实习单位:杭州、苏州、上海、南京 1.前言:
对于大三的学生来说,这十几天的实习阶段是在大学的重要实践性学习的阶段,对于扩宽视野与知识面的汲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收获是在课本上和学校永远都学不到的。因为认识实习是为我们进入社会做准备,是为了让我们毕业后能更快的了解各种新鲜事物接受。现在正在进行的这段实习时间可以说是我上大学后最充实与忙碌的一段时间之一。在快节奏的奔波中有很多方面不能很快适应,充实则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在校园无法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更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同时实习也极大程度的给我扩宽了思维。为将来工作与设计打下了基础。现在我真正明白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的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学习了理论后没有应用于实际中,那就等于没有学,再好的理论知识没有应用于实际,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要付诸实践来检验所学,再辛苦也是值得的。现在我为期一周的实习实习时间已经结束了,我在这一周的实习中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非浅,那现在我将就对这为期一周的认识实习做一个工作小结。2.实习目的:
通过对对南方各大城市(杭州、苏州、上海、南京、苏州)的主要建筑和主要景点的实习考察。
1、了解基本的建筑知识和理论,在建筑形象上形成具体概念。
2、认识建筑群体的空间组合关系,建筑单体的环境特征。
3、从建筑及其范围,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建筑和社会等方面认识建筑。
4、认识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建筑空间,建筑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5、认识学习园林景观设计的具体要素,掌握中国古代园林设计方法。
6、有一次全面的感性认识,加深了我们对所学课程知识的理解,使学习和实践相结合。3.实习时间:
2012年10月21日——2012年10月31日 4.实习地点:
杭州、苏州、上海、南京
5.实习内容:
有人说过: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美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游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 西湖之妙,在于湖裹山中,山屏湖外,湖和山相得益彰;西湖的美,在于晴中见潋滟,雨中显空蒙,无论雨雪晴阴都能成景。
说起西湖的来历,有着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西湖夜景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一起琢磨了许多年,白玉就变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但是后来这颗宝珠被王母娘娘发现了,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把宝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王母不肯,于是就发生了争抢,谁知王母的手突然一松,明珠就降落到人间,变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下凡,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着西湖。,1979年中国发行的外汇兑换券壹圆券以及2004年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壹圆纸币背面均使用了西湖的三潭印月的图案
被誉为“人间天堂”
断桥上的白娘子更为西湖增添了几许浪漫色彩。
拙政园享有“江南名园精华”的盛誉。建筑布局疏落相宜、构思巧妙,风格清新秀雅、朴素自然。它以假山叠石堆砌有名,可谓体积旁大,技巧花样脱俗,形态惟妙、游憩舒适
网师园是一座典型的江南住宅园林。全园以水池彩霞池为中心突出以水为中心的主题,园内建筑以造型秀丽,全园占地约八亩余,还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山池虽小,却不觉局促,因此被认为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以少胜多的典范。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一、二期工程均由著名设计师王澍设计。“在飘移的空间里,有中国建筑的发展脉络。”超过 300万片不同年代的旧砖瓦被从华东各省的拆房现场收集到象山,这些可能被作为垃圾抛弃的东西在这里被循环利用,并有效控制了造价。以中国传统“大合院”的形式,质朴而谦逊的砖墙、石墙、夯土墙、水泥抹灰本色墙,简单的砌筑方式,随自然而变,间杂以简易木作,钢构,体现出人们一种面对自然的本能的基本智慧。
建筑本身的运动曲线和丘陵的起伏相呼应,它在视觉上形成一条纽带,回廊和走廊像蛇一样穿梭在建筑的内与外,好像是加强了建筑的呼吸。
一.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建筑系馆详细介绍
建筑系馆很真实,都是以材料最本质的面貌展现的,裸露的清水混凝土,树脂地面,顶上通过金属包裹的管道,都给人冷冰冰的感觉,但这也许也是设计师的一种理念,让建筑系的学生感受最本质的材料特性。
同济大学建筑系馆由三部分组成:文远楼、明成楼和c楼
文远楼
文远楼是现代建筑的经典之作,从平面布局到立面处理,从从空间组织到结构形式,都大胆成功的运用了现代建筑的设计观念和方法。1)不对称的体量设计
2)内部空间简洁———内廊式布局
文远楼建筑内部流线简洁流畅,走廊、楼梯宽阔,并在细节处施以装饰。建筑内部由中间的走廊串连起各功能空间,是典型的现代主义建筑做法。
(3)简洁又不失传统特色的装饰 2 明成楼
建于1985 年,主要由戴复东设计。明成楼体量雄浑,外面饰有废铁屑与陶土烧制成的深红色面砖,也被大家称之为红楼。
同济大学工业设计楼共21层,在同济校园里显得高大耸立,十分抢眼。他的内部空间也很有意思,大楼中间一通到顶,解决了大楼内部的采光问题,相当于一个室内庭院,但为了解决大楼楼上向下观看的眩晕感,大楼在室内庭院中间的某一部分用帆布做隔。
中国馆
斗拱是一个极具象征性、并能引发散发性思维的意象,我想中国人都愿意赋予它这样的意义。世界上有三大建筑体系,只有中国古代建筑极其智慧地采用了斗拱。中国馆的建造既吸取传统文化营养,又开拓创新,使其造型雄浑有力,宛若华冠高耸,符合当代国际上的高层审美趋向。
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由7种红色组合而成。馆体颜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浅,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
金茂大厦,又称金茂大楼,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黄浦
大厦采用超高层建筑史上首次运用的最新结构技术,金茂大厦的大厅采用圆拱式的门框,给人高大宽敞明亮的感觉;墙面选用地中海有孔大理石,能起到良好隔音效果;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
展示馆大楼远远看去,“城门”,暗喻建筑与城市存在着内在联系。顶部由四片硕大的连体薄壳艺术造型组成,犹如四朵正在盛开的上海市花白玉兰,象征着上海充满朝气和活力。馆顶4只象征上海市的市花白玉兰的巨大白色钢帽在艳阳下熠熠
朱家角古镇
镇内小桥流水,古意盎然。名镇朱家角迷人的自然风光,在一山一湖。课植园位于朱家用北首西井街,环境幽静,风光独好,是镇上最大的庄园式园林建筑,原国主马文卿,故俗称“马家花园”。
青浦图书馆始建于1959年12月,经历过两次搬迁,2007年7月迁入夏阳湖上的浦阳阁,8月28日新馆正式开馆。浦阳阁由著名设计师马清运设计,在开放式的楼顶花园与夏阳湖水景、环湖园林的交相映衬下,这座“水上图书馆”成为了目前上海地区最具特色、环境最优雅的图书馆。
上海大剧院篇二:南京考察报告
南京考察报告
项目:明孝陵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生态价值思考
姓名:张高阳
系别:历史文化学系
专业:历史学
年级:11级历史学
时间:2014年6月6-6月8号
摘要
明孝陵是古代帝王陵寝的典范代表。千百年来.它不仅传承了古代灿烂的哲学精神、思维模式及王权意识,具有了传统古典文化的图腾符号之关,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历史与现实的共同作用下.它又一次实现了华丽而低调的转型,成功地在传承古代文明的同时,又具备了鲜明的时代意义.散发出自然与人文生态的气息,是现代和谐符号的代表。总而言之,作为图腾符号的典范之作,明孝陵在风水和建筑的古典意义上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而作为现代和谐符号的表现,明孝陵则体现出与周边自然及人文环境的种种密切关系。如此。我们可以更好地从传统文化及现代生态意识两个角度. 透彻地分析这一问题:作为符号建筑的一种.明孝陵是如何顺利地完成历史与时代转型与发展的。
关键词:明孝陵 传统文化内涵 现代生态价值
建筑本身是一首凝固的乐曲,它见证了历史的兴衰与发展,却又不可避免地被烙上了时代的印记。而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陵墓建筑的存在,总显得如此安静、淡泊,似乎远离了这个纷扰的世纪,还孤单地活在属于它的时代。是的,历史的眼中,陵墓建筑是符号,而在这个符号的背后,沉淀着属于历史发展的文化内涵,回响着属于社会演变的时代深思。因而,这便成为了我们探索明孝陵传统与现代价值的两个重要切入点。
一、讴歌图腾符号之美 — 明孝陵风水与古代哲学意义之思
图腾,是民族文化的神圣象征。明孝陵作为古代帝王陵墓的典范,集结了包括风水、古代哲学及传统思维模式等众多的文化要素,所象征的,已不仅仅是建筑本身,而是代表了整个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瑰丽而独特的图腾符号。(一)明孝陵布局之典范意义
明孝陵陵区的总体布局,一方面. 自由与规整相结合,一改历代帝陵仅为中轴对称的布局,或依地形蜿蜒分布,或以中轴线规整排列,由南向北,自外向内,先疏后密,从低到高,层层推进。另一方面,其地面建筑气势雄伟,工艺精湛,布局张弛有度,高潮迭起,显示出文化和艺术的最高境界。因而,明孝陵的布局既体现出道家天人合一一的哲学思想,又符合儒家的礼治秩序,是中国传统思想的艺术结晶。同时还新创“前朝后寝”、第一代皇帝陵寝神道为后世子孙所共用等制度,反映的是礼制。突出的是政治和皇权,具有典范意义。
(二)明孝陵风水与文化分析
就风水而言,它是每一座古代帝王陵墓形成的关键要素,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代表。选择“风水宝地”要考虑五大要素.即风水选择中所谓的“地理五诀”-龙、穴、砂、水、向。“龙”一般指山川,高低起伏、绵延盘亘的山川势相连属则为龙脉.在平原丘陵地带则把高出地面、连绵不断的“垄”作为龙:穴,指死者的葬地或生者的住所;砂,指穴周围的山;水,即“水口”,指某一区域内水流进或水流出的地方:向,指穴位的朝向。从宏观上审定龙的形势开始。风水选择的一般程序就是寻龙、察砂、观水、点穴、定向。朱元璋入钟山选择陵址,大体也应该是这个程序.而最后选定的独龙阜正是“穴”之所在。① 1.“龙脉”
明孝陵南面的紫金山.位于南京东郊.是宁镇山脉的最高峰。明孝陵穴场所在的独龙阜位于钟山主峰之南,从风水上看,钟山便是它的祖山。因而,只要找到生气积聚的吉穴,即为风水宝地。刘基《堪舆漫兴》中有论述,其论“枝干”云:“寻龙枝干要分明,枝干之中别重轻。欲识真枝与真干,短长界水得其情。”其论“干龙”云:“天马行空气象尊,千军拥护度乡村。前头门户有关闭,立郡迁都子又孙。”其论“支龙”云:“擘脉分枝三两行,到头结作细参详。直须辨别非桡棹,此地于人亦小康。”② 2.“四象”之说
风水中的“砂”,是指与主龙相伴的小山.它的作用是挡风 使墓穴或居处的生气凝聚,不致散去。郭璞《葬经》提出“四象”之说:“葬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烦。形势①
② 世界文化遗产丛书-明孝陵风水篇 世界文化遗产丛书-明孝陵风水篇
反此,法当破死。故虎蹲谓之衔尸,龙距谓之嫉主,玄武不垂者拒尸,朱雀不舞者腾去。”从明孝陵墓穴所在的独龙阜向北看,作为祖山龙脉的钟山山脉呈弧形.弧口朝南,往山势缓缓下降至独龙阜,此为“玄武低头”。独龙阜东北山中有水流出,分为三支御河,分别自方城明楼前、文武方门前、石象路起首处的御河桥下流过.蜿蜒盘旋,都汇入独龙阜西南的前湖之中,此为“朱雀翔舞”。独龙阜之东,钟山山脉往南延伸为各座小山,绵延不断,此为“青龙蜿蜒”。独龙阜之西,有一条山脊,地势低于独龙阜,此为“白虎驯叛”。明孝陵墓穴独龙阜可谓藏风聚气.四象俱佳 ① 风水中根据五行将水的环绕状态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类型,称为五种水城。水城即以水为范式之城.水城的作用是界水,使龙气不散逸。明孝陵水口,其水源自独龙阜东北山中发脉而来,不见源流,此为“天门开” 水在独龙阜东侧分为数支,有西流者,有南流者,收聚于独龙阜西南的前湖,可谓关闭紧密,符合《地理大成》的说法。③人口之长江与秦淮河之水.可谓锦上添花。
4.风水中的“穴”与“向”
明孝陵处于紫金山区,山势主体偏西,逶迤平缓,通向独龙阜。独龙阜缓缓隆起,正立于群山中,左有青龙蜿蜒.右有白虎挺拔,南边远处有秦淮河悠远飘逸,形成所谓“顺杖兼缩”之势。在寻找穴位之时,往往还需注意穴位的朝向。按照八龙十二向的理论,明孝陵的风水格局为金局庚阳龙(即“庚阳金龙”),其坐山龙脉发源于西南方的庚,穴位的最佳朝向是:坐亥朝巳,巳为庚阳金龙的“长生”方。④
风水是古代帝王陵墓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不仅仅是古代民俗生活的体现,更是传统中华文化的精髓。在对明孝陵进行研究时,风水这一课题是无法避免的研究对象之一。同时,在这些组成风水研究的各个要素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传统文化的身影。所谓龙山、虎山、前湖和玩珠峰;象征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之四象;正前方还有梅花山为前导;远处有天印山相映衬。形成近远之势。这些风水中很重要的地理元素,与中国古代哲学和传统思维模式相契合。正是这种默契.使得这些普通的地理特征具有了不平凡的意义。
二、倾听和谐符号之音 — 明孝陵自然与人文生态的意义与影响 作为古老建筑的文化代表,明孝陵不仅仅是传统的化身,它一方面保持了特有的文化气质.独立于现代文明的喧嚣之中。另一方面,由古人今,明孝陵经历了数百年风霜的洗礼,因而也不可避免地刻上了时代发展的烙印。这就使得明孝陵具有了新的符号意义.而这种意义则更多地体现在与生态环境发展的相互关系上。
(一)传统建筑的现代生态意义 建筑发展的现代生态意义.从字面上看。二者似乎相去甚远,关系不大。但仔细分析,环境与建筑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作用,①
② 世界文化遗产丛书-明孝陵风水篇 郭璞著:《葬书》
③ 世界文化遗产丛书-明孝陵风水篇
④ 世界文化遗产丛书-明孝陵风水篇
共同发展。这种现代生态意义,主要是针对建筑群对其周边自然与人文生态圈所产生的影响而言的。具体到明孝陵建筑群.它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文化存在体.它既是建筑.又不是普通的建筑。而是帝王之陵。因而,作为一种建筑.明孝陵承载了更多的责任。也体现了更丰富的价值。简言之,建筑越是丰富、复杂,其周边的生态圈就越是多样、多维。(二)明孝陵自然与人文价值分析 1.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拓展。
建筑的形成.最重要的依托是周边环境— — 地势、气候、植被、土壤等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风水中常把“土高水深.郁草茂林”的生态环境看作是理想的风水环境。由此可以看出陵墓建筑对于生态环境的依赖。一方面,明孝陵地处南京,背靠紫金山,长江从前而过,植被丰茂,降水充足,所谓“土高而水深也”。另一方面,明孝陵的建成,也改变了周边原有的生态系统,使之形成了一个新的、以明孝陵为依托的小生态圈。如:周边原有的大量珍贵的树木花草,成为了明孝陵建筑的一部分,不仅具观赏价值,而且成为了大众保护的珍贵物种,如此一来,为植被的生长、繁盛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问。久而久之,明孝陵陵区的周边.逐渐演变成了一片绿海,有效地调节了钟山山麓的植被覆盖状况,使之真正成为“郁草茂林”之地。
与此同时,植被的增加,可以调节周边小气候.增加空气湿润度,降低气温,进化空气,从而为陵墓建筑保护提供良好的周边条件。另外,植被的增加,也可以丰富动物物种,进而平衡生物圈与生态圈之间的关系.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以明孝陵排水系统的建造为例。南京地处长江下游,为多水地区,雨量充沛:钟山的岩层由北向南倾斜,主峰的雨水主要经独龙阜向孝陵陵宫区域排泄。因此,孝陵陵区内设有外御河、内御河和宝城御河三条排水系统。这三条御河将陵域划分成导引区、神道区、前朝区和后寝区,同时通过御桥.将这四个区连接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这一排水系统的建成,不仅改变了周边的水域系统,而且合理地调整了陆域与水域的生态平衡,对周边水土流失和湿地减少产生了正面积极的影响。陵区内除三条御河外,陵宫地下还建有巨大的涵道,以增加雨季的泄洪量。陵宫内则建有地下排水管道.地面建筑周围均以砖铺设散水和明沟,同时还充分利用了原有河道,体现了多水地区布局的科学性,如此一来。不仅保护了明孝陵主体建筑,而且方便了周边的防洪与泄洪工作,可谓一举多得。
2.人文生态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人文生态是自然生态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步与时代发展的结晶。建筑群的存在,不仅会对周边自然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会对人文生态系统的形成产生促进作用。明孝陵陵区地理环境山清水秀,跌荡起伏,且富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远望钟山山麓,明孝陵置于其中,人文建筑和自然环境彼此呼应,融为一体,高度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其自身条件的优越,更是促进了周边地区旅游业的繁盛,同时也带动了周边个体服务业的发展。如:居住在周边地区的农户,或出售新鲜的水果和特色纪念品,或者依托于明孝陵,发展旅游向导和交通服务业:除此之外。还可以进入陵区工作,更好地保护古代建筑,促进其全面多样的发展。在这一点上,北京的十三陵与明孝陵可谓是不谋而合。
在现代社会中,明孝陵周边人文生态圈的繁盛.无疑成为了催生和谐发展的助推器。以旅游业和服务业为先导.明孝陵这个承载了深厚文化内涵的地方.集结了越来越多的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他们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也增加了地区的篇三:南京考察报告
南京考察报告
小组考察内容:南京特色小吃 南京小吃,中国四大小吃之一,位列中国四大小吃之首,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品种繁多,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品种多达八十多种,名点小吃有荤有素,甜咸俱有,形态各异。
到了南京大多数人都一定会来尝一尝的南京本土菜馆,地道的老南京口味。夫子庙是南京小吃之首,但在其周围的小吃街亦是林立。因此我们打算先前去“湖南路狮子桥”,走走南京小吃的第二大中心尝尝特色小吃,再前往夫子庙,品品相同的小吃品种上海与南京有何不同。
我们首先在尹式汤包店品尝了南京特色的鸡汁汤包和鸭血粉丝汤。在出发之前,我们就已经做好了功课,知道这家汤包店十分有名,味道正宗。我们品尝之后,更是赞不绝口。南京的汤包皮薄,汤汁鲜美,肉十分有嚼劲,跟上海的小笼相比,南京的汤包还有一丝丝甘甜的回味。再来说说鸭血粉丝汤。这里的鸭血粉丝汤货真价值,里面有很多的鸭肝,鸭血和鸭肠,味道也十分鲜美,价格也十分亲民,只要十块一碗。
然后我们去了南京大牌档。在这里能一次将南京菜和小吃一网打尽,店里的布置古色古香,门口穿着白马褂迎宾的老爷爷让人颇感亲切。还有竹帘、美人靠、红灯笼、招幌,再加上一声老堂倌的吆喝,令人仿佛置身于清末民初的茶楼酒肆。我们在此品尝了盐水鸭,臭豆腐等美食。
最后我们去吃了梅花糕。这里的梅花糕采用传统工艺,是运用一个祖传的锅子蒸出来的。在蒸制的过程中,需要师傅不时的去翻动那只大锅,据师傅说,那锅有50多斤重。我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不禁感叹师傅高超的手艺。这次我们考察南京小吃,可以说收获颇丰。我们品尝到了地道的美食,也看到了一些传统小吃的工艺,在高速发展的现代,我们希望那些传统的工艺也得以保留,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南京那独特而美味的小吃。
本小组成员:孙怡、徐彤、张璐、王彤语、徐仁杰、朱君辉、周子涵 2014.11.22篇四:考察实习报告
考
察 实习报 告 院系:姓名:班级:学号: 考察实习报告
专业与班级:
学号: 姓名:
实习单位:上海、苏州、南京等
邮箱: 1.前言:
现在我是大二的学生,大学二年级这个阶段是在大学的重要学习阶段,扩宽视野与知识面努力汲取各种认识那么认识实习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认识实习是为我们进入社会做准备,是为了让我们毕业后能更快的了解各种新鲜事物接受。现在正在进行的这段实习时间可以说是我上大学后最充实与忙碌的一段时间之一。在快节奏的奔波中有很多方面不能很快适应,充实则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在校园无法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更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同时实习也极大程度的给我扩宽了思维。为将来工作与设计打下了基础。现在我真正明白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的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学习了理论后没有应用于实际中,那就等于没有学,再好的理论知识没有应用于实际,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要付诸实践来检验所学,再辛苦也是值得的。现在我为期一周的实习实习时间已经结束了,我在这一周的实习中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非浅,那现在我将就对这为期一周的认识实习做一个工作小结。2.实习目的:
通过对对南方各大城市(上海、南京、苏州等)的主要建筑和主要景点的实习考察。
1、了解基本的建筑知识和理论,在建筑形象上形成具体概念。
2、认识建筑群体的空间组合关系,建筑单体的环境特征。
3、从建筑及其范围,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建筑和社会等方面认识建筑。
4、认识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建筑空间,建筑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5、认识学习园林景观设计的具体要素,掌握中国古代园林设计方法。
6、有了一次全面的感性认识,加深了我们对所学课程知识的理解,使学习和实践相结合。3.实习时间:
2011年4月23日——2011年4月29日 4.实习地点:
上海、南京、苏州、乌镇等著名建筑、建筑群、公共设施等 5.实习内容:
第一站上海:上海市的公交交通,其线路、车辆、载客量均居全国第一。目前上海已形成由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管道等5种运输方式组成的,具有超大规模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全市已形成了由地面道路、高架道路、越江隧道和大桥以及地铁、高架式轨道交通组成的立体型市内交通网络。上海的城市交通系统非常发达。公共汽车线路数量1000多条,营运车辆1.8万多辆,日均客运量约780万人次,承担着65%的市域公共客运量,是世界上线路最多的城市之
一。上海还拥有全国最长里程的轨道交通系统共十三条,包括地铁、高架轻轨和磁悬浮线等,营业里程400余公里,居全国首位,已形成初步的网络格局。上海 地铁已超过伦敦地铁成为世界最长地铁。
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犹如华冠高耸,天下粮仓;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中国馆以大红色为主要元素,充分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以红色为主题的理念,更能体现出喜庆的气氛,让游客叹为观止。
上海拥有许多风格迥异的老建筑,其中位于外滩的一组旧时远东第一金融街遗留下来的建筑群一直以来就是上海的标志,例如: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最考究的建筑汇丰银行,亚洲第一钟楼海关大楼等。上海新天地是一个具有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的都市旅游景点,它以上海独特的石库门建筑旧区为基础改造成的集餐饮、商业、娱乐、文化的休闲步行街。中西融合、新旧结合,将上海传统的石库门里弄与充满现代感的新建筑融为一体。在这片石库门建筑群中外表保留了当年的砖墙、屋瓦、石库门、仿佛时光倒流,置身于20 世纪20年代。但是,每座建筑内部,则按照21世纪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情感世界度身定做,成为国际画廊、时装店、主题餐馆、咖啡酒吧??。
东方明珠塔,坐落在中国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毗邻黄浦江,与外滩隔江相望。东方明珠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夜景塔最有特色的是把11个大小不
一、高低错落的球体串联在一起。两个大的球体直径分别为下球体50米和上球体45米。连接它们的是三根直径为9米的擎天立柱。最高处球体直径是14米。整个建筑物的支撑完全靠三根深入地下的擎天立柱。
金茂大厦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黄浦江畔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楼高420.5米,目前是上海第2高的摩天大楼、中国大陆第3高楼、世界第8高楼。金茂大厦可容纳1000多名游客,两部速度为9.1米/秒的高速电梯用45秒将观光宾客从地下室1层直接送达观光层,环顾四周,极目眺望,上海新貌尽收眼底。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位于中国上海陆家嘴的一栋摩天大楼,2008年8月29日竣工。是中国目前第二高楼、世界第三高楼、世界最高的平顶式大楼,楼高 492米,地上101层,开发商为“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公司”,由日本森大楼公司主导兴建。
上海市政府对外滩滨江地区进行大规模改造,既完整保留了外滩原有风貌,又巧妙地利用防汛墙设施新建滨江观光平台,及“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外滩历史纪念馆”、“陈毅广场”、“音乐喷泉”等风格各异的建筑小品和浮雕,并配以全景式建筑景观灯光和大型艺术灯光表演及浦江夜游。第二站乌镇: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一九九一年被评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乌镇具典型江南水乡特征,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
桥是江南水乡古镇不可或缺的因素。据说乌镇历史上桥梁最多时有120多座,真正是“百步一桥”,现存30多座。其中西栅有通济桥、仁济桥,中市及东栅有应家桥、太平桥、仁寿桥、永安桥、逢源双桥;南栅有福兴桥和浮澜桥;北栅有梯云桥和利济桥。
走进乌镇,走在那用青石板铺成的狭窄的小街上,看到两边各式各样的民居和仍住在民房中的乡民,就会让人有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作为历史古镇,乌镇无论是整个镇还是观前街,都体现着一种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走进这个充满了农业文化氛围的古镇,漫步于古镇绵延一里多长的石板小街上,可以倾听脚步在另一小巷上的回音。沿水小街有“石帮岸”,有些可能有修饰,比如我见过雕上一个瓶,瓶里插着三支戟,取“平升三级”的意思。用以系船。人家尽枕河
乌镇和许多江南水乡小镇一样,街道、民居皆沿溪、河而造,正所谓“人家尽枕河”。与众不同的是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人称“水阁”,这是乌镇所特有的风貌。水阁是真正的“枕河”,三面有窗,凭窗可观市河风光。茅盾曾在《大地山河》中这样描述故乡的水阁:“??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唉乃,飘然而过??” 第三站苏州: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誉。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既有湖光山色、烟波浩淼的气势,又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诗韵——素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的苏州富饶美丽,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自古以来就是江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格局保持完整,山明水秀,自然景观独具特色,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闻名遐迩的苏州园林采用缩景的手法,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为苏州赢得“园林之城”的美誉。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狮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苏州园林的自然美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苏州以园林见长,让人感叹园艺的巧夺天工与自然精致。拙政园建筑布局疏落相宜、构思巧妙,风格清新秀雅、朴素自然。
留园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留园坐落在苏州市阊门外,始建于明代。清代时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后改为“留园”。留园占地约50亩,中部以山水为主,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主要建筑有涵碧山房、明瑟楼、远翠阁曲溪楼、清风
池馆等处。
游苏州园林,最大的看点便是借景与对景在中式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中国园林讲究“步移景异”,对景物的安排和观赏的位置都有很巧妙的设计,这是区别与西方园林的最主要特征。中国园林试图在有限的内部空间里完美地再现外部世界的空间和结构。园内庭台楼榭,游廊小径蜿蜒其间,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得以流畅、流通、流动。透过格子窗,广阔的自然风光被浓缩成微型景观。题词铭记无处不在,为园林平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涓涓清流脚下而过,倒映出园中的景物,虚实交错,把观赏者从可触摸的真实世界带入无限的梦幻空间。就技法来说,借景或把园外的美景,通过精心选择和剪裁,收纳到园林中来,这称为远借;或用一处景致映衬另一处景致,这称为互借,等等。这样不仅使得面积有限的苏州园林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景观,更深远的层次,而且还极大地扩展了欣赏者的空间感受。在拙政园“倚虹亭”中能看到园外的北寺塔;沧浪亭的花窗中,能欣赏到屋外的竹林,这都是常用的借景手法。
第四站南京:夫子庙是原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十里秦淮千年流淌,六朝胜地今更辉煌”,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时的题词,对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作了生动形象的概括。
中山陵是中华民国国父、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位于中国南京城西江东门茶亭东街原日军大屠杀遗址之一的万人坑。该馆注重以灰白色大理石为主要建筑基调的体现,构成了一部由石头垒成的史书,气势恢宏,庄严肃穆,在环境建设上,突出渲染了南京大屠杀的主题氛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展示的历史,是一段令全国人民刻骨铭心的国耻。惨痛的历史时刻发人深省,警醒人们落后就是挨打,国强民安,国不强、老百姓生命就没有保障,这样一些浅显又明白的道理,是一页凝聚民族精神和催人奋进的历史教科书,是培养民众爱国情操的课堂之一。
6.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多地多风格的认识实习,使我对了解基本的建筑知识和理论,在建筑形象上形成具体概念。认识建筑群体的空间组合关系,建筑单体的环境特征;从建筑及其范围,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建筑和社会等方面认识建筑;认识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建筑空间,建筑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认识学习园林景观设计的具体要素,掌握中国古代园林设计方法等有了一次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进一步理解接受课堂上的知识,使理论在实际中的运用有了更一步融会贯通的认识。近年来,我国的建筑与园林事业飞速成长与发展,这对于从事建筑设计的工作者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作为将要走出学篇五:关于赴南京、宁波等地参观考察的报告
关于赴南京、宁波等地参观考察的报告
关于赴南京、宁波等地参观考察的报告
复兴区石化街道办事处
关于赴南京、宁波等地参观考察的报告 3月2日至10日,按照区统一部署,我们先后参观了南京市鼓楼区和宁波市海曙区的社区建设工作,他们超前的工作理念,扎实的工作,使我们受益匪浅,很受启发,现将参观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经验 1.理念新。南京市和宁波市社区建设工作的特点是服务意识强,变传统的社区管理转变为社区服务,以优质的社区服务取得社区成员单位和社区居民的支持和信赖。2.载体多。南京市和宁波市充分发挥社区民间组织的作用,依托社区各种协会和社区民办非企业单位依法开展自治和各种服务活动,为和谐社区的创建提供了广阔的平台。3.形式活。南京市和宁波市各社区都为社区居民提供不同特色、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服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邻里交流、养老服务等项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建设的内涵。
4.服务优。南京和宁波两市都以社区服务为龙头,大力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区、街都建有高标准的行政事务受理中心,普遍实行社区干部一帮一或联系户制度,同时充分发挥辖区单位、社区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区志愿者组织,为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提供多层次、多方面、高质量的服务活动,增强了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5.投入大。南京和宁波两市对社区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政府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很大,宁波市一年对一个社区的投入高达13万余元,为社区建设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6.设施全。南京和宁波两市对社区的高投入,突出表现在社区的硬件建设上,各社区的图书阅览室都有150余平方米以上,其他的活动室等相关设施都是一流的,为社区居民依法自治,开展各项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工作打算
为了扎实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借鉴南京和宁波两市的主要经验,结合本地实际,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社区管理民主化,社区服务人性化,人际关系亲情化,日常工作规范化”的总体思路,全面强化和谐社区建设,努力打造精品社区。1.完善社区自治组织,促进社区管理民主化。
①进一步健全以社区居委会、社区成员代表会和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为主体的社区自治组织,完善社区自治章程,推行居务公开。②深化民主评议。扩大社区民主评议范围,将社区成员代表评议社区居委干部扩展到全体社区成员,进一步畅通民意诉讼渠道。③实行社区重大事务公示制。将社区重大事务实施前实行公示制,保障社区成员的知情权,畅通社区决策渠道。
2.培育发展民间组织,实行社区服务人性化。
要求各社区广泛深入地调研,了解社区成员的需求,培育发展各种类型的协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每个社区都要建立5个以上的自治组织和3个信誉好、服务优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建立6-8支社区志愿者队伍,为辖区居民和社区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特别是居家养老工作,各社区要结合实际,创出特色。3.建立扶贫帮困机制,实现人际关系亲情化。
各社区在真情速递港实施救助的基础上,街道将于4月底成立慈善协会,建立慈善服务社,各社区成立慈善分会,充分利用辖区资源,广泛调动社会力量,筹集资金,建立扶贫帮困长效机制,为辖区弱势群众撑起一片蓝天,体现居民之间的互帮互助。同时各社区要广泛开展“邻居节”和各种文化艺术节,引导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畅通居民之间沟通渠道,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睦邻友好,实现社区的人际关系和谐。4.强化制度建设,推进社区工作规范化。
加强社区干部的培训,提高社区干部的综合素质,采取集中培训和以会代训的形式加强社区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社区工作。筹措资金为各社区改善办公条件,提高社区的办事效率,在完善石化社区事务受理站的基础上,筹建机械厂社区事务受理站,并在年内正式运行。进一步完善社区的各项规章制度,使社区的各项工作有序规范运作。
三、主要措施 1.强化宣传,浓厚氛围。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和谐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鼓励引导广大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形成共驻共建的良好氛围。2.明确目标,强力推进。各社区要结合本地实际,按照一社区一特色的总体要求,创造性地谋划好本社区工作,并限期完成。3.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和谐社区建设是一把手工程,街道和社区都建立了相应的领导组织,将其作为中心工作着力去抓,街道办事处干部分包社区,驻社区各单位共同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
【校外实训基地考察报告】推荐阅读: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办法06-12
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开展闲暇教育研究06-29
新形势下加强校外教学基地建设的探讨论文11-09
教育部关于开展“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09-10
校外实训汇报06-13
会计校外实训周记08-21
学生校外实训安全协议书07-03
实训基地申报08-05
参观实训基地感想11-01
实训基地日常管理制度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