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西游记

2024-10-28

课外阅读西游记(共15篇)

1.课外阅读西游记 篇一

课外阅读课

---走进《西游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西游记》的主要内容。(2)、能结合故事情节来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3)、能选择一个故事情节谈谈阅读后的感受。(4)、能说出阅读名著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能结合故事情节分析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三分钟。

学生展示:1.谈谈对《西游记》的看法。2.读了《西游记》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谁?为什么? 3.考考大家阅读情况出示“抢答题”。

1、《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________。

2、《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大闹____、真假______、三借_______、三打_______。

3、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___________,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__________,又唤_____________。

4、白骨精三次变化,一是________,一是________,一是______。

二、出示学习单一谈西游

师:据老师课前调查,我们班有不少同学已经读完了原著《西游记》,真不简单

啊!这本书有80万字呢!我们对读完整本书的同学用热烈的掌声表示祝贺!

1.能说出《西游记》的作者、朝代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师:通过了解作者经历、背景对理解作品有一定帮助,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相信同学们对《西游记》都有一定的了解,现在老师想出题考考大家,看谁的《西游记》知识最丰富,大家有没有信心?好,请看题。

2.同位合作完成填空题。

一、填空题

1、《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代人。

2、石猴一出世惊动了_______,派_____________去南天门观看。

3、陈家庄______变作男孩陈官宝,__________变作女孩秤金,被抬到灵感庙里,把妖怪打跑了。

4、《西游记》是长篇_______小说,全书共________回。

5、沙僧也叫________,原为天宫中的___________。

6、猪八戒又叫______,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_______。

7、白龙马原是_________之三太子________。

8、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共经历了多少灾难?________。

9、唐僧一路西行,先后收了三个徒弟。在收了孙悟空,在收了白龙马,在收了猪八戒,在 收了沙和尚。

师:同学们掌握的知识可真不少啊!大家读书可真仔细,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喜欢《西游记》,羡慕那些长生不老、上天入地、神通广大的神仙;惊叹那些曲折离奇、妙趣横生的故事。

三、出示学习单二 议西游

能结合故事情节来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特点。

专家评论:《西游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奇书,如果没有《西游记》古代神魔小说将会黯然失色。通过这段时间阅读,你认为《西游记》它奇在哪儿呢?为什么这么说?

生:奇在作者的想象力,因为唐僧师徒在取经途中的九九八十一难中没有一个神仙和魔鬼是重复的。生:《西游记》奇在故事情节。必须过八十一难。师:《西游记》的奇就在于它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它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西游记》中的人物你最先想到的是谁?请大家结合故事情节来说说你心目中的孙悟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生:代表发言。

师:孙悟空在我们的心目中他是个神,大家不要忘记最开始孙悟空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是个什么? 生:是个猴。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是个猴,提醒大家,在二郎神追赶孙悟空时变成了一座庙宇,被发现是为什么? 生:变身旗杆。

师:同学们,我们在读名著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关注细节描写。与孙悟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猪八戒。老猪。请大家谈谈猪八戒这个人物形象。生:好色、贪吃、贪财、笨拙等。

师:出示波月洞,黄袍怪那个情节分析猪八戒这个人物特点:

缺点:好吃懒做,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打退堂鼓,有时爱撒个谎,又自私、贪图小利;一事当先,先顾自身。

优点:憨厚老实,既勤劳、朴实、善良、有本领,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是取经路上不可或缺的人物。

师:根据故事情节抓住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这样才能边读边悟,课

后的时候利用这些方法分析其他人物,比如唐僧、沙僧和各类妖怪及天上 的各类神仙。

四、出示学习单三品西游

小组合作:1.能根据故事情节抓住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2.能用欣赏的眼光品味书中的优美语句,读出你积累的优美句子并谈谈你为什么喜欢它。

师:读小说还要学会欣赏,用欣赏的眼光品味书中的优美语句,我相信大

家一定积累了许多优美的语句,请大家拿出来读一读,谈谈为什么喜欢?

原著中像这样优美的语言还有许多,老师今天也找了些,请大家读一读。指导朗读原著片段。出示三打白骨精的景色描写,唐僧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看不尽峰岩重叠,涧壑(hè)湾环,虎狼成阵走,麂(jǐ)鹿作群行。无数獐豝(bā)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莽,万丈大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葳(wēi)列日光寒!指导朗读方法:注意读准字音,停顿、有节奏、抑扬顿挫!却说常言有云:

“山高必有怪,岭峻定生精。”这样的环境描写起到什么作用? 生:反衬出白骨精、反衬出唐僧四徒

师:在文学写法上就叫做伏笔。出示描写白骨精的片段,学生读出她的漂亮。

圣僧歇马在山岩,忽见裙钗女近前。翠袖轻摇笼玉笋,湘裙斜拽是金莲。汗流粉面花含露,尘佛峨眉柳带烟。仔细定睛观看处,看看行至到身边。

书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都有诗一般的语言,出示原著白骨精在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眼中的形象片段,说说你的看法。学生的看法出现了分歧,假设孙悟空看出了白骨精,猪八戒也认同,唐僧也想到“山高必有怪,岭峻定生精”这个故事的结果会是怎么样的?

五、领悟阅读名著的方法

小说的精彩之处就在于情节的曲折,这正是它能成为中国四大名著的原因,那在读书的时候同学们遇到哪些困难?读书有哪些阅读方法呢?

1.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2.品味积累一些优美的语言。

3.选择典型故事进行精读,关注细节描写。4.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5.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6.遇到不懂的要打个问号,可以自己揣摩或参考译文,也可以请教别人。

六:结束语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几百年来,孙悟空、猪八戒等鲜明的人物形象几乎家喻户晓,许多经典故事人人口耳相传,老师希望同学们不妨再多读几遍,或许每一次你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正

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老师还希望同学们运用今天学到的有关通读整本原著,细读经典片段的方法,走进名著!

课外阅读课

---走进《西游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西游记》的主要内容。(2)、能结合故事情节来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3)、能选择一个故事情节谈谈阅读后的感受。(4)、能说出阅读名著的方法。

学习单: 学习单一谈西游

1.能说出《西游记》的作者、朝代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2.同位合作完成填空题。

学习单二议西游

能结合故事情节来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特点。

学习单三 品西游

小组合作: 1.能根据故事情节抓住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2.能用欣赏的眼光品味书中的优美语句,读出你积累的优美句子并谈谈你为什么喜欢它。

2.课外阅读西游记 篇二

一问本质———课外阅读不“课外”

课内阅读一直以来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 而课外阅读有时成了锦上添花的应景之物。身为任重道远的语文老师, 我们应该从语文教育本质的视角去反思“课外阅读真的课外吗”。

不, 课外阅读绝不“课外”。

(1) “阅读”从来就不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附属品, 而应该是语文教育的基本方式和根本目的。简单点来说就是不要认为语文老师只管好“课内阅读”就行, 课外阅读提一提就算了。这恰恰本末倒置了, 我们更应该让我们的“课内”为“课外”服务, 课内教会读书的方法, 启迪读书的热情, 是为了课外放手让学生热爱读书。

(2) 我们应该致力于建构以读书为中心的语文教学体系, 打破我们通常所认定的课内、课外的壁垒, 让课内对课外开放, 让课内与课外融通。要始终坚信读书是培养语文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最根本的方法。我们识字、写字、学课文就是为了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进而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

只有对“课外阅读”的本质达成了这样的共识, 形成了这样的“重视”, 我们才能够真正地, 从根本上提升课外阅读的质量。

二问方法———课外阅读应“课外”

有了对于课外阅读的重视, 一些“浓墨重彩”的课外阅读课就应运而生。有的教师从内容到方法, 从人物到主题, 一番分析、几次辅导, 好像不讲透就是不负责任, 好像太简单就是水平太低;又或者教师以阅读专家的身份自居, 总是让学生完成一整套的规定动作, 比如摘抄、写读后感等;又或者课外阅读课设计精致得成了表演;又或者课外阅读的书成为了学生的第二本语文书, 为了应付考试, 学生埋头做课外阅读题……如此种种使我们愈加感觉到课外阅读已经承受了它所不能承受之重———沦为了一种应试的工具, 一种所谓素质教育宣传的工具。试想, 学生提到课外阅读就带着一种恐惧和厌恶, 又怎么能让学生成为“自觉的阅读者”呢?因此, 在认清课外阅读本质的基础上, 我们更要反思课外阅读的方法———课外阅读的过程应该“课外一些”。

1.“净”显单纯———让阅读无功利

“净”指的是净化课外阅读的目标。课外阅读不应该是为了考试, 为了作文, 为了老师检查, 也不应是昨天读的书今天就一定要有效果……课外阅读应该是一种春风化雨的熏陶, 应该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 是一种单纯的身心愉悦之旅。而课外阅读课应该是一扇窗子, 一扇通向某部作品、某位作家、某个世界的窗子;应该是一个起点, 一个有可能启程去阅读文字、与灵魂对话的起点;是一个约会, 一个“老师在书中等你”“成长在书中等你”的约会。如果一节课外阅读课能够实现这样的目标, 那它就是成功的。

因此我们应该倡导一种澄澈的阅读, 一种纯粹的阅读, 尤其是在儿童阅读的起始阶段, 要为儿童展开一个无功利的阅读世界, 鼓励他们为乐趣而阅读, 尽可能地让他们在无功利目标的情况下自然、原始地阅读, 体验文字本身的乐趣和阅读引发人们情绪的乐趣, 感知被唤起熟悉经验的乐趣和引发想象的乐趣, 享受自得其乐解说作品个中奥秘的乐趣和与他人分享的乐趣 (培利·诺德曼《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 , 而这种种乐趣必将吸引着孩子迈上自觉阅读之路。

2.“读”养情性———让阅读轻负担

现今课外阅读中流行着种种“规定动作”———摘抄好词好句, 重点段落批注, 写读后感, 读书笔记, 等等。怎样才能够卸除加载在课外阅读上的沉重负担呢?采用一些非指导性的策略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一个值得一提的非指导性策略是朗读。研究一下我们成人自己的阅读经历, 我们常常读到动情之处想要读出声音, 读到精彩之处希望读给他人听……这就是阅读的一种真实状态。因此我们也要认同儿童阅读中最简单的策略有时就是最好的, 越是轻松的阅读对儿童来说越有效果。而朗读就是一种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 也是学生习得、老师教学的有效方式。让朗读成为语文教师的一种习惯, 成为孩子们课外阅读中的一种习惯, 孩子们就能够在朗读中感受文学的魅力, 涵养性情, 在朗读中思考、感悟、表达、分享……由此可见, 朗读不失为学生轻松阅读、可持续阅读、终身阅读的一剂良方。

结语:

3.课外阅读西游记 篇三

2014年江苏高考现代文阅读《安娜之死》选自经典名篇《安娜·卡列尼娜》,读过原著的同学在答题时要得心应手许多,而平时不注重课外阅读的同学容易无从下手。另外江苏高考附加题中名著阅读题更是对学生提出了阅读经典的要求,在阅读作品时融入自己的理解。而很多同学对于课外阅读没有兴趣,在文本的选择上缺乏自主性。对于如何激起学生课外文本自主阅读的兴趣、拓展视野,从而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笔者进行了自主阅读策略的探索。

一、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心理,激发其自主阅读的愿望

学生正处在求知欲旺盛的年龄,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不加选择地占有阅读材料,不加甄别地吸收,成了他们课外阅读的一大特点。从调查中发现,高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五花八门,有流行的卡通读物、时尚读物,有成人化的故事书,有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中学生杂志等等,但他们涉猎最少的偏偏是古今中外的文学类作品,艺术、美学等则少之又少。分析这些纷繁芜杂的阅读材料,我们发现,学生渴望得到更多的知识充实自己,但限于对阅读概念的理解和资料占有的局限,他们的阅读呈现出无选择性和无目的性。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这一心理和现状进行准确的分析,肯定其合理的求知需求,指出其阅读行为的混乱和无目标性,对其阅读行为进行规范。

怎样激发自主阅读的欲望呢?我的做法是以教学文本为出发点,以刺激学生的成功感和心理愉悦为兴奋点,引导学生接触有效信息,扩展阅读面,积累必要的知识。在这个操作实践中,课堂的示范引导是主要内容。

比如讲解写景抒情散文时,我设定的学习思路是这样的,以“联想、想象”为教学重点,激发学生阅读欲望,培养人文意识。以《荷塘月色》为例,我们的课外阅读目标如下:1.阅读现当代其他作家描写“荷”“莲花”“月亮”“月色”的作品,体裁不限,体会其表达的情感与本文有何不同。2.阅读朱自清先生其他写景文字,试比较与本文在抒情方面的不同。3.阅读朱自清先生不同时期的散文,体会其表达的感情。课堂学习中,我们抓住“一切景语皆情语”,“境由心生”这一解读要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朱自清的文章进行对照,让他们大胆讲出自己的理解,进行课堂讨论交流。

同样,在小说、戏剧、古文的学习中,根据学习内容的内在特征确定精当的学习目标,开发教材对阅读趣味的开启引导功能,使学生趋向“课外是课内的补充,更是课内的深化和扩展”的阅读观念,对优化学生的课外阅读、调动学生的阅读趣味,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很有帮助。

二、确定阅读的目的,帮助形成自我阅读的自觉需求

课外阅读,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它是学生在自主状态下主动求知主动学习的手段之一。我们要引导学生,阅读的目的不是纯粹为了求知,要自发自主的去阅读。教师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总结发现学生课外阅读的通病,予以正确的引导;一是对学生进行个案研究,鼓励其阅读个性的展示。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交流,读书笔记交流等手段发现,多数学生的课外阅读有这样一些特征;偏好情节性较强的小说,吐露同龄人心声表达成长的烦恼的散文,语言幽默调侃表达夸张的文字,和及时反映时尚的资料。如何改变学生中这种普遍的缺陷,是帮助学生形成自我阅读需求的关键。平时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两个重要措施:

1.阅读的意义在于个体体验的精神愉悦。

要获得阅读的快感,得到自我阅读的愉悦,仅仅满足于新信息的获取是不够的。如在讲解小说单元时,我们设定了“一个人物就是一个性格典型,就是一个精神世界”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结合课本提供的人物向外扩展,以“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为目标进行课外阅读。

如鲁迅的《祝福》塑造了祥林嫂这一农村妇女形象。我提供了两篇现代文《乌米》《哑巴与春天》,让学生将祥林嫂和乌米、老哑巴进行比较阅读。另外要求学生用一周的时间精读一篇课外小说,写读书笔记,重点探索小说中女性人物的内心世界,然后进行交流。学生们阅读的作品跨越的时间很长,类别也很多。如有个学生阅读了《呼啸山庄》,她认为《呼啸山庄》看似阴森恐怖,实际上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因为门第差别美好的感情不能实现,导致了心灵和情感的扭曲,粗暴残忍的报复,实际是下层人民对道貌岸然的上流社会的道德和文明的控诉,和鲁迅的创作思想有相通之处。

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的阅读虽然没有丰厚的生活阅历为基础,但他们的阅读体验只要建立在文学作品的结构规律之上,同样能进入作家所创设的艺术境界,从而获得阅读的快感。

2.倡导“精品阅读”意识,提升阅读品位。

如何扩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其阅读品位,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但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的课外阅读至多只是学生完成规定任务,并不能由兴趣向自觉阅读转化。让学生在自我的比较中得出优劣之分,通过自主的阅读实践提升境界,是一条可行之路。

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对经典作品的阅读有三个难度,其一是对经典的理解存在着矛盾心理,他们一方面畏惧经典的尊崇而不敢接近,一方面又因畏惧而生抗拒;其二是阅读量大,耗时多;其三是外国作品的阅读。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采取了一些做法:

如学生不喜欢阅读经典,反而倾向时尚(如武侠、魔幻、无厘头等)。我以此为切入口,设计了“精品与时尚对话”活动,让学生从人物性格内涵、小说主题深度、作品启示能力等诸方面比较《三国演义》和《笑傲江湖》,采用辩论的形式,很多同学都感受经典的魅力。江苏高考附加题中要求的经典名篇《红楼梦》,回目多,人物多,耗时多。在指导学生阅读时,采取了“合作完成,聚点成面”的方法,要求学生自由组合,分别选择“金陵十二钗”之一进行阅读,最后集体交流阅读心得。

三、提升阅读境界,形成自我阅读的自觉需要

抓住学生的课外阅读,不是为了对课堂教学的控制,而是为了提升其自觉学习的主动意识。

阅读终极目标是为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千奇百怪,如“为了提高自己”“读过以后有自己的心得”“不看不知道,看了才知道”。也有对阅读作出自我回答的,如“读书是一个净化自己的过程”,“翻开书,感觉到自己的浅薄”,“只有精神也许是不够的,没有精神那一定是不够的”。他们的解答说出了自己的理解,只是表达的方式和内容有形式的差异而已。而这都源自他们的阅读过程和自身体验的变迁。因此,我们进行了又一目标的设置,提出“读而思,思而有得”的阅读目标。所谓思,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对阅读内容有自己的思考,所谓得,就是所思对自己有所补充,让自己有所得。阅读的终极关怀,应该是让阅读者在知识积淀、精神充实的前提下,明了“自我完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逐步积淀属于自我阅读个性和精神个性的精神产品,并形成自己的阅读品质。

作为获取知识和精神体验的必要途径,课外阅读这一空间的占领对学生的阅读品质和自我境界的提升是一种必要的行为,教师的得当指引以及对这一过程的参与必须讲究方法策略。把阅读的控制权交给学生时,教师要注意协调的是:(1)提供足够的时间;(2)允许学生自由地阅读、讨论,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和独特见解;(3)教师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求真向善。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标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教学中,更应该让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阅读。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平时的课文文本教学中,应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自觉地课外阅读,去读好书,不断充实精神生活,提升文化品位。

4.老残游记课外书读后有感 篇四

小说中出现的几个女性颇具亮点,都是集美貌、才艺、智慧、修养于一身的优秀女性形象,她们是男性眼中的艺术上登峰造极的表演者;可以是谈古论经博学多识不亚于男子的红颜知己;是对佛教思想领悟透彻、在出世入世中游刃有余的独立女子;是相夫教子恩惠贤德的大家闺秀。小玉、玙姑、逸云、德夫人等完全不同于其他古代文学作品中封建社会里“三从四德”对男人的依附或从属,或纠缠在感情世界里不能自拔的女子形象。个个德才兼备,有胆有识,且具有异于同时代人的独立精神和觉醒意识。从作者的男性视角来看,作者对这些女子的态度是欣赏、钦敬、尊重,赞叹的,具有极强的平等意识,其实也寄托了自古到今男性社会里或者说是知识分子层面男人对女性形象完美的期望。这一点,即使在今天,也同样极具时代性和代表性(笑)。

一、专才“小玉”。小玉说书有多好呢:“别人的好说的出,白妞的好人说不出。别人的好处人学的会,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小玉的相貌不过中人之姿“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眼睛如“秋水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脸那坐在远远强角子里的人,都觉着小玉看见我了”。听小玉说书会怎样呢:只觉入耳有说不出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她的演唱技艺之高: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转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陡然一落,又极力骋于千回百转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此后越唱越低,越低越细,那声音渐渐听不见…约两三分之久,这一出忽又扬起,如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乱散,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究其小玉特色由来:什么西皮、二簧、梆子腔一听就会,又把南方昆曲、小曲、种种腔调都装在大鼓书里面。好一个博采众家之长,善融会贯通,技艺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女艺人,金口一开迷倒众生。这是从观众视角看偶像,可看不可及的“梦中情人”。

二、聪敏智慧的玙姑。书中第九回、第十回用子平之眼描出了一个多才多艺、能言善辩、有思想的女子形象。这是个“口颊只见若带喜笑,眉眼之间又颇似振矜”的女子,通音律、会弹琴、懂茶道,解人意、饱读诗书、对时事有着独特理解、对儒释道有着精准阐释,可以说经论理,“幸见姑娘如对名师”,尤其论“理”“欲”,美人与子平握手一段尤为精彩:请问先生,这个时候,比你少年在书房里,贵业师握住你手扑作教刑的时候何如?“这样亦师亦友的红颜知己世间难寻,让人”肃然起敬“,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三、坦率泼辣通佛理的逸云。在续集第三回里出现了一个斗姥宫的姑子逸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又风雅又活泼”,在逸云和德夫人卧谈的内容涉及逸云的情爱观、对佛理的初禅与变通。她对三爷的炽烈情感到分手前柔肠百转的心理剖析真是率真可爱,对出世入世的理解参透了佛理,与”精神上有戒律形骸上无戒律“有异曲同工之妙,是老残眼中”曲高和寡“之人。她能干、洒脱、伶俐,悟道修行,并影响和指引环翠最终的归宿。书中逸云引用《维摩诘经》中‘天女散花’之典故,和《金刚经》”无人相无我相“,‘世间万事皆坏在有人相我相’之语。这个人物表达了作者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和对人生终极境界的向往。于男性视角来说,这样的女性无异于人生的精神导师吧。

四、夫唱妇随、有德有慧的的德夫人。却说这德夫人宽怀大度,对逸云欣赏疼爱有加,以至于生了收逸云做偏房的打算:“世间哪有这样好的一个文武双全的女人?若把他弄来做个帮手,白日料理家务,晚上等下谈禅;他若肯嫁给慧生,我就不要他认嫡庶,姊妹称呼我也是心甘的”。书中只字未提慧生对逸云的评价,倒是这夫人替夫君主动安排纳妾,根本无嫉妒之意,只有相惜之感,把世间好女子收入府中共同侍奉夫君。后通过对逸云的试探、深谈,到最后逸云对德夫人的开解,”‘德’为万教根基,种子有德,再从德里生出慧来,没有一个不成功的“”夫唱妇随“等言论,促使夫人认逸云为师父,如此德夫人倒也可无冒犯和冲撞佛门中人之忧,最终各得其所,功德圆满。若从男性视角来看,这样的夫人岂止是知书达理,简直是旧时代男性心理代言人,可心的解语花、肚里蛔虫,男人完全不担心”茶杯们“磕磕碰碰,倒是一派理想世界的和谐融乐。

5.11.课外阅读数目与阅读笔记 篇五

《朝花夕拾》、《骆驼祥子》、《伊索寓言》、《格林童话》 《鲁滨逊飘流记》、《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读者》、、《给我三天光明》 《福尔摩斯侦探集》、《海底两万里》、《汤姆·索亚历险记》、《史记》、《青年文摘》、《安徒生童话》。

光耀飞离土窟间,天罡地煞降人寰。说时豪气侵肌冷,讲处英风透胆寒。我钦佩梁山泊的一百零八位好汉,他们是那个乱世的英雄。他们那歃血为盟的情义,一醉方休的气概,让人钦佩;他们的足智多谋,仗义疏财让人钦佩;他们那不拘小节的侠义豪情,忍辱负重的英雄气焰也让人钦佩;而他们的义重情深、忠心不二更让人钦佩!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竭尽全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21世纪,其实有很多的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只是能够做到“义”的人就少了罢。我们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时,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天蒸蒸日上的中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的“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6.课外阅读要重视 篇六

三元里小学潘志

内容摘要:

1、课外阅读要重视的指导思想。

2、当前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3、重视课外阅读的做法。

4、课外阅读的检查。

关键词:课外阅读课外读物

一、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其中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是重视语言积累,在阶段目标第二学段中提到“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①可见重视语言的积累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而组织好课外阅读是落实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还要求学生的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小学生六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可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当前我学校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由于我校学生大部分都是三元里村的,他们的父母文化素质较低,没有丰富的业余生活,一般都不喜欢读书看报,大都喜欢打麻将,左邻右舍几乎都能听到吵吵闹闹的麻将声,家里没有良好的安静的读书环境。有些家长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但把课外阅读任务硬压给孩子,这样只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也就不可能使孩子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在学校里,虽然有很多语文老师也提出课外阅读的要求,但没有形成系统性和连贯性,再加上受年龄和个性的影响,课外阅读往往缺乏良好的习惯和方法,囫囵吞枣,水过鸭背。有的学生一味求奇求快,只看一些逗趣逗乐的书籍,如《老夫子》《乌龙院》《脑筋急转弯》等;即使拿到一本好书,也缺乏细读研读的良好心理,只是挑出一些片段一读而过。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学生看似读得“热闹”,但真正得益却少得可怜。

另外,学生的课外读物内容窄数量少。学生家里最多的是作文书,他们以为看课外书就是看作文书,要他们带课外书回来,大半是作文选之类。只有一些学生会在父母帮助下购买自己想看的书。更多的学生爱看从地摊上买来的书,甚至有高年级的学生在阅读一些不适宜小学生阅读的成人书刊。这无疑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也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理论分析。

1、《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讲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课外阅读。”②这说明重视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确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语文是没有捷径可走的。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广采博取,先有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有资料显示,中国小学生的阅读量仅为美国小学生的十二分之一,这足以说明我国小学生阅读量的缺陷。我们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是迫不及待的。

2、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扩大认识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和习惯,而且有助于巩固学生在课内所学的字词和读写知识,对于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广泛的阅读,可使课堂中新概念、新事实融入他从课外各种书籍里吸取到的知识体系中。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就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学生会觉

得知识是把他“头脑里已有的”东西弄得更加清楚所必不可少的。

3、课外阅读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不仅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包括现实的以及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作为自己理想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把自己的行为同“理想化身”作比较,从而评价自己行为的好坏,进一步对自己进行自律。

四、重视课外阅读的基本做法。

1、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激发兴趣。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在内容和数量上都受到局限。一个学期的语文阅读教学光靠教材上的二十多篇课文根本无法满足学会上的阅读需要,这就需要大量的课外文章来补充教学。教师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渗透学法,提高阅读的能力。当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后,教师辅之以课外的同步阅读,学生才有机会把学到的方法指导课外阅读实践。系统的课本学习,可建立知识结构;广泛的课外阅读可扩展知识的领域。如教师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后,学生从优美的语句中感受到祖国山水的美丽,给人留下了难忘的深刻印象。老师可根据学生实际选择一些写景的文章给学生阅读,是学生真正掌握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技巧。教师在选择文章时必须根据所教文章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如在学完古诗后,可选读《唐诗三百首》;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可读《安徒生童话选》;在学完《争画》《一夜的工作》后,可读一读有关毛泽东、周恩来事迹的书;在学习《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后,可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中的有关故事;学完巴金的《海上日出》,可让学生去找一找巴金的有关材料,了解他在文学上的贡献,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他的“激流三部曲”。只有课内打好基础,课外下功夫,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课外阅读能力。让学生像海绵一样,在阅读的海洋中,尽情地汲取,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提高语文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要介绍推荐有趣的课外读物,帮助学生读好最初几本书。小学生喜欢的课外读物是紧张曲折、有趣好笑的、通俗易懂的童话、民间故事、少儿题材和历史题材的故事、科幻小说和惊险小说等,③教师应当熟知那些要向学生推荐的优秀的儿童读物,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尽力避免让学生触及一些带有负面影响的书籍,帮助他们提高“免疫力”,自觉抵制不健康内容的侵蚀,让学生的心灵保留一方净土。课外读物的选择、推荐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点,而且课外读物的选择还要注意易读性,尽量使课外读物的难度跟学生的能力相适应。④在低年级,可选择几本有趣的故事书、童话朗读或讲解给学生听,引起他们的兴趣,进而诱导他们自己去阅读;在高年级可挑选优秀作品的通俗本推荐给学生,逐步调动学生的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提高读书的信心和兴趣。一旦学生的课外阅读上了轨道,也可以在学生之间相互推荐课外读物。同时,还可以推荐学生订阅一些优秀的刊物,如《少年文艺》《爱科学》《小学生创新作文》等,尽量使学生所读的课外读物适合他们的年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3、要因人而异,充分展示个性。因为阅读是反映个性和人格的活动,课外读物的选择和阅读时间的长短是个性的表现,所以这是教师必须考虑到的。对于学习成绩优秀,求知欲强的学生,他们能够挤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要让他们任意选择自己爱好的课外读物,按自己的步调阅读,同时,建议他们阅读量尽可能要大些,内容要深些;对于一般的学生,选择相应的课外读物也应较少,可在学生中安排自由阅读的时间,挑选浅易的、短编的、有趣的课外读物阅读,从而使他们体会到自由阅读的乐趣。

五、课外阅读的检查。

我们已经知道了课外阅读的好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课外阅读的灵活性很大,而小学生的自觉性相当对来说较差,如果老师不检查,他们也就不能持之以恒,或者是随便应付,到头来也只能是功亏一篑。怎样检查呢,可采用下面几种方法:

1、读书笔记法

学生每次看完一本好书,读完一篇好文章,都要让学生动手写一写体会,摘抄优美的词句,或是对书中的人物作简单的评价,还可剪贴自己喜欢的文章,让学生都准备好词好句摘录本,起一个自己喜欢动听的名字,如:“拾贝”、“百花园”、“浪花”等等。教师定期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以了解他们的课外阅读的情况。⑤

2、交流法

学生书读多了,知识面也广了,而且学生进行了课外阅读后,都有一种急于倾吐的心理,这时,就可以开展一些交流活动。⑥比如,每隔一周让学生在四人小组相互交流,每月在班上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让学生谈谈自己读书的收获、推荐好书、背诵精彩篇章。还可以在全班展评摘录本、组织故事会、成语接龙等,让学生感受课外阅读的成果,激励学生课外阅读的意志。

3、创作法

要求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以各种形式展示出来,比如,自制录音磁带、自编手抄报、自编续集、小记者采访、红领巾电视广播等,评出最佳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课外阅读不仅是写作的前提,更是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乘着小学语文教改的春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延伸课堂教学,增长学生知识,加强学生课外积累,提高审美情趣,发展学生多向思维,让学生有更好的自我发展。

参考资料:

①《语文课程标准》第7页

②《语文课程标准》第17页

③④朱作仁《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第431——432页

7.课外阅读西游记 篇七

1.氛围淡薄影响阅读的兴趣

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我了解到, 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 许多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 家长很少去阅读书籍, 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 就是一个乖孩子。另外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一些教师还是难以打破围着教科书转的模式, 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他们认为, 早读课看课外书就是不务正业, 浪费时间, 很少去鼓励学生看一些有益的书籍。这样的理念也直接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脱节, 造成课堂所学的方法无用武之处, 也使得学生思路狭窄, 难以提高兴趣去有所创新。

2.范围较小影响阅读的广度

在家长和学生的头脑中, 一听说要买课外书, 80%的家长、学生买的是优秀作文集。形成了优秀作文等于课外书籍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

3.阅读习惯影响阅读的质量

学生阅读书籍囫囵吞枣, 粗粗浏览一遍即是阅读。很少做读书笔记, 即使做了笔记, 也无非是几句好句, 几个好词。不会渗透文章摘取精要、批注点评并畅论自己的感受。

二、改善策略

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145万字。为了较大改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达到新标准所规定的要求, 我想根据自己的实践研究经验谈以下几点:

1.激发兴趣, 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

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 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 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 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

(1) 榜样激励

榜样能使学生产生看齐的向上心理。平时, 我利用班会、晨会、思品课等时间有意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 如文学家高尔基、伟大领袖毛泽东、大作家老舍、叶圣陶、冰心;并在班中树立典型来激励学生, 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 肯读书, 才能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精神食粮, 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2) 活动激趣

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 让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如《写秋天的树叶》, 我用秋游的形式带领学生到外面去收集各种树叶, 观察树叶的颜色、形状等并做好记录。课前又让学生大量阅读写景散文, 摘录好词好句, 揣摩谋篇布局的方法, 来帮助学生减轻作文的压力, 以课外促课内, 相得益彰, 体验收获的喜悦。并且定期举办各类主题竞赛, 如故事大王赛、诗王竞赛、手抄报赛、成语接龙赛, 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2.指导课外阅读, 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正确合理地选择自己所需的作品, 快速准确的运用阅读方法, 做好读书笔记, 课外阅读才有效率, 才有收获。

(1) 做好读物推荐

小学生年龄小, 阅历浅, 鉴别能力差。如今的课外书包罗万象, 良莠不齐, 并不都适合学生阅读。作为教师, 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做好读物推荐工作。

我认为向学生推荐的读物首先要有教育性:读一篇文章、读一本书都要给学生一定的心灵启示, 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指导学生的行为习惯。其次, 根据学生的年龄段特点, 指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如三四年级的孩子, 他们的识字量比较丰富, 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我们就可以向他们推荐《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儿童科幻小说》《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五六年级的学生比较有自己的思想与主见, 可推荐《鲁宾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一些外国文学书籍。

(2) 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摘抄型。摘抄好词好句, 科学珍闻, 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 增长知识, 启迪思维, 陶冶情操。提纲型。在读过一本读物后, 把其中的要点或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写下来, 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 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感想型。在读完一本读物后, 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 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想象型。主要是续编故事, 改写故事, 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 从而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 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8.规范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篇八

关键词:课外阅读 规范 兴趣 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我们的学生因为各方面的原因,阅读意识差,阅读量少。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强调学生多读课外书,而忽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规范指导,课外阅读将是低效的活动。提高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如何在小学阶段这一关键期引领孩子们走进课外阅读的天地,我们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和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规范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没有阅读经验,持久性较差,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关键,同时也离不开学校、家长的呵护和引导。针对低年级,我们做了以下有益的尝试。

一、布置展示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为此,我们在教室的后面黑板上布置了两个展示台,每个展台分为五级,分别用绿、粉红、黄、橘红、深红等五种不同颜色的小苹果代表一到五级,具体规定每一级的达成条件。当学生完成了某一级的背诵或阅读内容,经考核达标后,便将贴有学生照片的小苹果贴在相应的等级上,级数的高低代表学生阅读水平的高低。活动开始后,学生的兴趣很高,这样的展示台很容易吸引低段学生的参与兴趣,而且学生对自己、对同学的阅读情况一目了然,激发了学生不断向上的决心。

二、巧设升级奖,保持学生阅读的兴趣

低段学生年龄小,阅读兴趣很不稳定,对常做的事容易产生厌烦情绪,特别是在阅读过程中遇到识字、理解等困难,难以继续往下读的时候,他们就会把书丢在一边。我们又给学生这样的要求:每当学生达成评价内容所规定的目标后,便由家长去书店买学生想读的下一级读物,悄悄地由家长送到学校,老师在每本书上印上一个大大的“奖”字,由班级读书委员会赠送,班级读书委员会在每周一次的升级颁奖仪式上颁发书籍。学生获得这份特殊的奖品后,阅读的动力越来越大,看书的积极性也就越来越高。

低年级的学生往往会因为想升级,想一次又一次得到奖励,可能看书会一目十行,急于求成,走马观花而草草

收场,这样的阅读又是劳而无获,教师在这个时候要注意有针对性的引导。

三、建立评价表,注重学生阅读的效果

学生有了初步的阅读习惯,这还远远不够,还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把阅读当作学习的真正需要。小学阶段是阅读的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有意识地进行阅读习惯的指导和规范,对学生的阅读乃至终身阅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此,我们制定了古诗蹦蹦跳和阅读步步高评价表。

表格中,我们把阅读量、阅读兴趣和习惯等列为考核的内容,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形式上的、量的追求,而且要重在过程、习惯的培养。几个学期下来,孩子的阅读量已远远超过新课标的要求,同时,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阅读兴趣浓厚,并且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可见学生的阅读习惯是在我们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中逐渐形成的。

四、召开家长会,监督学生阅读的过程

课外阅读大多是在家里完成的,因此,邀请家长的参与十分重要。我们都在学期初就召开家长会,对家长们关注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分发了《小学生必读书目推荐》、《古诗蹦蹦跳考核要求》、《阅读步步高考核要求》,家长们对评价内容、标准、操作方法都有了清楚的了解,配合得十分默契,他们不仅参与评价,还在参与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想到好的建议就及时地反馈给我们,使我们的实施方案越来越完善。

五、成立考核组,吸纳学生参与管理

以往的课外阅读很难持之以恒坚持下去,许多的计划和很好的措施就会在繁杂的教学任务和琐碎的工作中流产,因为教师自身的时间精力有限,如果不能及时给予学生考核、评价,学生的兴趣也会减弱。因此,我们又在班级中成立了古诗蹦蹦跳和阅读步步高考核小组(成员就是班级读书会成员),成员基本上是阅读兴趣浓、阅读基础好、组织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孩子。当学生经过自评、家长评后,再由考核小组通过抽背古诗、检查读本上圈划情况,以及随机抽取片段让该生即兴朗读等方式进行评定。这样的考核不仅了解了阅读效果,还促进了学生有效的课外阅读。有了孩子的自评,又有了家长和考核小组的评价,教师更多地成了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正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参与,孩子的课外阅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中、高年级的同学有了阅读习惯和经验的积累,我们更侧重于阅读摘记、阅读心得的规范指导,专门设计了阅读摘记本,内容包括:词语积累、句子积累、阅读心得。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给摘记本取名:采蜜本、文海拾贝等等,定期检查、评比。

小学阶段正是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指导方案,分步骤、循序渐进地加以指导,才能真正地发展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9.课外阅读教学反思 篇九

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平时爱阅读、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多数学习很轻松,能力强;相反之的学生,情况就截然不同了。所以,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学生的成绩、能力是成正比的。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那么首先就要弄清楚学生现阶段阅读存在的问题。根据自己的教学观察,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范围不广;不能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每天坚持;做不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或者阅读就是单纯的阅读,没有思考、没有知识的积累,这种读书的效果仅仅是“水过地皮湿”。针对这种情况,我思考、查阅资料、和同伴们交流,进行了以下阅读教学尝试,学生阅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具体做法如下:

1、给学生创设平台,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大部分学生朗读时丢字加字,长句子不会断句;看课外书,走马看花,只读不思考,读书时做不到批注。所以从低年级起,就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方面有个良好的开端。比如:认真读书的习惯;带着问题读书的习惯;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自我评价习惯等等。

2、给学生创设多种形式读书的机会及自我展示机会

学生可以以多种阅读方式,如:自由读,轻声读,默读,大声朗读,分角色读,分组读,吟诵,背诵,表演等等。

3、教会学生积累知识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句话给我们说明了自觉学习、积累课外知识的重要性。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其读书兴趣,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语言。因此,规定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积累本,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抄录下来,以便今后运用。在上课回答问题或平时交谈中,一旦发现学生运用了课外书或积累本上的新词,立即予以表扬鼓励。学生在作文时运用了所积的好词语我们就加上红圈圈,并在班上朗读。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4、开展实践活动、激发阅读兴趣

创造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比如:(1)课前三分钟,轮流朗读。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轮流上台念一段自己摘抄的优美语段。(2)举办朗读,讲故事比赛。(3)开展“向你介绍一本好书”的读书活动。由学生经过自己筛选后,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读过的一本好书。

自从坚持尝试了以上方法后,学生在阅读方面改变真的很大,看到了惊人的成绩,同时学生的整体成绩也提升了很多。在今后的教学中,尤其是语文教师,我想:关于阅读的话题我们还要更深的探讨、交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快乐成长。

中学课外阅读教学反思

现行的语文课教学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知识理解型”的教学模式,一种是“思维训练型”的教学模式。前者教师致力于让学生理解语文完整的知识系统,一般按照“解题——释词——分段——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练习”的程序教学。运用这种模式的教师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只让学生理解语文工具的知识,而忽视培养他们运用这种工具的能力。后者教师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一般按照“阅读课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程序教学。运用这种模式的教师则强调语文课程的发展性,而比较忽视语文的工具性。只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不重视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以上两种模式尽管有不同的教学理念和不同的教学活动结构,但它们也有两大共同点,一、是前者教师“一讲到底”,后者教师“一问到底”。教学活动都以教师为主体,而不以学生为主体。

二、是教学活动都以理解为重点,前者是理解课文的知识内容,后者是通过理解课文发展学生智力。两者都是重理解,轻感悟;重分析,轻运用。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衡量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是否科学,是否合理的标准:

1、是否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教学中是否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

3、是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4、是否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即正确处理基础性与创造性的关系;

5、是否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即要遵循发展性原理,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识字、写字、学汉语拼音、理解字、词、句、段的意思,和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进行综合性学习。我认为阅读教学应注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掌握语文工具的知识和学会运用这种工具的能力,并重点培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我觉得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阅读课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当做一个个可以装许多知识的瓶子,通过反复操练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视和抹煞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无法形成健康的个性,更不要说形成末来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

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例如我在教《刷子李》这一课时,尝试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成9个小组,每个小组6个成员组成: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两个成绩一般的学生和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桌椅也跟着进行调整。在小组讨论中我提出了各小组要解决的四个问题:(1、刷子李的绝活是什么?

2、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刷子李的绝活?

3、找一找徒弟曹小三的态度变化?

4、把你觉得写得好的内容多读一读,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大家踊跃加入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积极地进行讨论,各抒已见,合作解决问题。我也加入到他们的讨论中,并适当的点拔,引导他们所讨论的问题。当学生讨论结束后,我让各小组派代表来向老师汇报自学的情况,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已的意见和看法。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适时进行指点、帮助。在讨论汇报中,有的还提出了学习中不明白的问题,也有的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进行激烈的争论,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及学会团体协作的能力。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沉闷,被动的了。而乐于去学,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因此我觉得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运用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来达到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二、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但我们也要充分运用课外的学习资源,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跨出校门,走向社会,靠近自然,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增长才干,学会做人。

10.课外阅读指导方法 篇十

1、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技能。”课堂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字、词、句、篇入手,去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内容的,但课堂的学习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学生的知识学习仅限于课堂是不够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课教师的指导作用,对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学会阅读有着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师在认真进行课堂阅读教学的同时,应该注意选准切合点,加强阅读方法的示范与指导,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阅读中学会阅读。

2、学会泛读和精读。

泛读,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是逐字逐句的读下去,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精读,就是对某些重点文章或精彩片段集中精力,精细地阅读。泛读是量的积累,同时是精读的基础,精读是培养阅读能力,学习典范语言,增强语言修养,提高思想能力和认识水平的最基本的手段。在阅读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精读与泛读,对短小精悍的文章,对文章精彩片段的描写,要求学生精读,熟练成诵,对篇幅较长的文章,对故事性较强的文章进行泛读。使读有重点,通过泛读扩大知识面,通过精读汲取精华。

3、学会使用工具书。

阅读文章、书籍,学生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和内容上的障碍。教师要提醒学生充分利用《新华字典》、《成语词典》等各种工具书;指导学生根据需要到图书馆或阅览室去检索书目、筛选书籍、浏览目录、选择材料。通过查阅释疑,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4、读记结合。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中接受信息是繁多的,是丰富多彩的,指导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有选择的进行摘抄记载,有重点地进行批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定会受到很好的效果。在学生的实际阅读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做读书卡或写读书笔记等形式,对读到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断,名言警句摘抄下来、剪贴下来,储存进自己“采蜜集”中,丰富阅读积累。

5、读用结合。

11.课外阅读西游记 篇十一

一、 快速阅读能力和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

近几年的英语试卷阅读题中均有一定的细节题。文章的主题往往由细节来表达,弄清细节问题是阅读理解的基本要求。能不能快速高效地从阅读材料中吸取有用信息,反映了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阅读能力一般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两个方面。阅读速度是阅读最基本的能力。没有一定的阅读速度就不能顺利地输入信息。学生在考试时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运用略读、扫读、跳读等技巧进行快速阅读,搜寻关键词、主题句,捕捉时空、顺序、人物、情景、观点,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的实质。

二、 对词汇的理解能力

英语考试中的阅读都是以语篇为单位的阅读。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平时对词汇的积累和对重点词汇的正确理解。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对于文章中的生词,学生可以通过构词、语法、定义、对比、因果、常识等线索来猜测词义。这既是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测验,也能起到引导学生活学活用的作用。

三、 推测判断能力

阅读能力既包括理解具体事实的能力,也包括理解抽象概念的能力;既包括理解字面意义的能力,也包括理解深层意义的能力;既包括理解某一句话、某一段落意思的能力,也包括理解全篇的逻辑关系,并据此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能力。为了加强初中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使学生尽快适应升入高中后新的英语学习的要求,各级考试都把语篇理解和推理判断能力的测试作为阅读理解考查的重点,要求学生能对文字的表面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细节的暗示,推断作者的意图,通过合乎逻辑的推理来理解文章的含义。这种深层理解的思维活动,必须以文章提供的事实或线索为依据,立足已知信息来推断内涵意义,不能凭空想象。

四、 概括文章主旨大意的能力

主旨大意是文章的核心,是对文章的概括和总结。阅读理解首先就是对文章主旨大意的理解。能否抓住这个中心,体现了学生概括、总结和归纳事物的能力。文章的主题贯穿全文,学生必须通读全文后,经过分析,才能知道作者的基本观点和写作意图。要想较好地掌握主旨大意,就必须有很强的篇章概括能力和准确找出段落及篇章主题句的能力。学生可以按照意群阅读、跳读、略读等阅读方法,快速理解文章主旨,并在文章中搜寻与答案相关的细节。

不同的阅读材料有不同的阅读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阅读方法。下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阅读方法。 ① 通过看标题和图片,预测在文章中会读到的内容。这能够为获取新信息做好准备。 ② 英语中有许多多义词,遇到多义词,要正确判断其在文中的意义。 ③ 在阅读全文之前,先读一下每个段落的第一句。 ④ 阅读课文时,首先要读懂大意,而不要追求细节,不认识的单词可以通过上下文进行猜测。 ⑤ 让眼睛快速地“浏览”课文,以找到你正在搜寻的细节。 ⑥ 阅读时,需要找出“主题句”。这些句子通常会给出一个“小结”,或者每个段落的大意,能帮助我们理解该段落所写的内容。 ⑦ 为了理解文章的重要观点,必须学会“总结”。阅读时通过回答“wh?”问题可以做到这一点。 ⑧ 根据需要了解的细节数量来调整阅读速度。阅读的时候,在关键处划线来帮助记住所读的内容。第二次读时要快一点。 ⑨ 阅读时可以做一个脑中构图,把读到的信息变成“单词图画”。回忆“图画”比回忆书写的信息更容易。 ⑩ 联系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来理解文章内容。

有了正确的阅读方法,还要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紧扣新课标的要求,内容要包含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最前沿的信息,要选一些反映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的阅读材料,使学生通过阅读材料了解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化。另外,所选的阅读材料要能够引起学生足够的阅读兴趣。为此,我精选了以下几类阅读材料:第一类是人物传记类,如欧·亨利、比尔·克林顿、海伦·凯勒、马丁·路德·金、茱莉亚·黑尔。这些人物都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通过阅读,学生更能感受到他们的伟大,这不仅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能促进他们的学习热情及人格修养;第二类是有关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以及如何保持健康类,通过对这部分材料的阅读,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特别是饮食文化,也能更好地知道如何保持自己身体健康;第三类是故事类,这些故事令人深思,能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第四类是关于美国学生和美国人的生活类,因为美国以英语为母语,美国又是一个超级大国,所以学生会对美国人的生活以及美国学生的活动很感兴趣。当然,还有励志篇以及其它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阅读材料。另外,在每一份阅读材料后面,我都精心准备了练习题。为了避免学生做四选一题时乱猜答案,我给出的练习题多是根据阅读材料来回答问题。这样学生就必须认真研读课文,在做题中运用老师教给的方法和技巧,使阅读能力逐渐提高。

总之,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提高阅读能力,就要掌握阅读技巧。遵循阅读方法,坚持不懈地进行课外阅读,使英语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需求,养成自觉进行英语课外阅读的习惯。

12.注重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篇十二

一、 开发高质量的阅读课程

我认为, 只有开发高质量的阅读课程, 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的阅读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因此,学校应有计划地按照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体系,根据“主体 性教育、经典型熏陶、系列性构建、阶梯型发展”的原则,开发与现行教材相匹配的校本阅读课程和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一般来说,每班每周均可安排不少于两学时的课外阅读课, 由老师带领学生到阅览室自主阅读, 或者提前到图书室借几十本 书供学生 在教室里 阅读,或者组织学生集体观看“百家讲坛”或由名著改编的电影和电视片等。

二、 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料

《语文课程标 准》建议学生 应在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共不少于150万字。这一目标列出了建议学生诵读和课外阅读 的篇目及 字数的要 求 ,每个班级可以要求每个学生一年订阅一报 一刊或者 买一部名 著 ,让图书、报刊在班内有序地传阅,真正实现资源的共享。同时,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应按学生人数配备多样化的适合高中生阅读的书籍、报刊,包括多媒体音像资料,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而且有个性的发展。

三、 落实可操作的阅读计划

学校可要 求学生结 合实际 ,把阅读与 课内学习 联系起来 ,根据教材目录,确定扩充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对比性阅读和探索性阅读的书籍及进度。在明确课外阅读目标的基础上, 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阅读计划。为将阅读计划落到实处, 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自筹零碎时间强化阅读的良好习惯。一个学生如果每天能读书15分钟 , 以一般读 者每分钟 读300字计算 ,一天可读4500字 ,一年就可以读20本左右书籍了。

为提高课 外阅读的 效果 ,教师一定要检查阅读课程的实施情况。这样做,一是每周抽查学生的读书报告、读书心得、评价或者是摘抄等; 二是定期举行有效的问卷调查 ,比如 ,开列10位著名作者,10个文学形象,让小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合作探究人物形象特征或发表自己的评论,各抒己见,及时上交问卷,教师做点评;三是指导教师应随机抽查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四、 提供可供选择的阅读内容

每学期由 教师提供 参考书目,并让全班学生自荐科学、人文方面的图书报刊, 然后指导学生从中选择 对自己成 长最有价 值 ,或者能解 决学习问 题的书刊 阅读。课外读物可以是传世经典、中外名著、流行佳作和一些时代新著, 可以是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人物传记、历史读物、科普知识和生活读物,还可以是与表达交流、梳理探究相关的政治军事、天文地理、科技经济等方面的读物。总之,阅读资料的种类要丰富,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 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促使学生健康的成长。

五、 指导恰当的阅读方法

达尔文曾经说过,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课外阅读者中如果是搜集、处理信息,了解情况的信息式阅读, 教师可指导学生用速读法; 如果需要对读物逐字 逐句做全 面深入的 理解,则可指导学生用精读法;如果只需从总体上粗略地掌握书中的大概内容, 则可指导学生用浏览法。另外,还有跳读法、扫读法、猜读法等等。总之,教师要教会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阅读的要求,灵活地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养成边读书边积累、边阅读边思考、边想象边批注等基于思考的阅读习惯,以达到自主、高效阅读的目的。

六、 强化激励性的阅读评价

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评价, 强化学生课外阅读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大胆地研读原著、发表独特的见解,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让学生在快乐的语文阅读活动中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

总之, 课外阅读是学生丰富生活经验,积淀人生智慧,提高自身素养的最好途径。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正确地指导学生们进行课外阅读。

13.课外阅读点滴 篇十三

——班级阅读组织教学例谈

阅读对于孩子来说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阅读是每个孩子的第二次生命。无法想象,在学校里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学生,在社会上能主动地拿起书本。因此营造一个小小的班级图书馆,营造一片小小的阅读天地,成了我力所能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正在指导孩子们进行一个 “书香班级”建设的探索,其初衷也是给孩子打好读写表达的基础,培养积极上进的精神情操。总体而言,班级从书目的添置到借阅的规范管理,再到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效果的保证等方面入手,引导孩子们以班级图书角为载体,作个性化阅读体验。

一、书目添置

在家长的配合和支持下,师生共同挑选了古今中外的、涉及文艺、自然、科学、地理、历史等领域的书籍约160本作为阅读对象,重点是文艺书籍中儿童文学作品,让同学们充分领略文学这笔精神财富。

二、建立图书借阅制度

班级图书角要发挥效用,一定要有管理,所以首先要建立简单而又可行的借阅制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借阅习惯。为此,班级专设了两位能干的图书管理员,指导她们制定了本班图书的借阅制度,两个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制作了五本借阅登记册,把班级图书角的所有图书都登记在册。为了保证书籍的流通,规章制度上,也要求同学们每次借阅一本图书,每本借阅一周,一周内没看完优先续借,借阅总时间不得超过2周。值得一提的是,同学们每借阅一本书籍,必须领取一份图书角提供的作文稿纸,书籍阅读完毕的同学,按要求联系生活实际,每本书写一份图书阅读心得,鼓励多写但字数不限,要求有感而发。借阅登记手续以及读书心得的撰写的督促就由这两位图书管理员负责。如此一来,班级图书借阅秩序井然。

三、阅读兴趣的培养

有了制度上的保障之后,书香班级的工作重点就放在阅读兴趣的培养之上了,这是本人最花功夫的地方。无论寒暑长假还是节日短假,在给同学们布置作业的时候,不忘鼓励孩子借阅图书,撰写读书心得。要求认真阅读和撰写,最后择优宣读评奖,在班里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给孩子传递最明确的信息:你只要积极阅读,肯定会有收获。而奖品则是利用剩余班费购买、老师代为挑选的一本时兴的优秀的学生图书。在评优的标准上,一开始重点按照读后感的篇数进行选拔,越往后,则越往内容的质量上靠拢,要求有感而发,不简单复述故事情节,重点夹叙夹议地谈心得体会,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想,建议350字以上。这样一来,同学们首先就会感受到阅读和写心得并不是什么繁重的任务,而是触手可及的一份嘉奖。这样孩子们就会从态度上正视自己的阅读活动,进而对照着评价标准去审视自己作品的质量,并且想办法去加以提高。

四、充分的读书交流

我还给同学们组织了诸如读书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结果证明,这是个成功的尝试。比如,班级前段时间掀起了一股“冒险小虎队”的读书热,针对这一现象,我借机引导同学们开展了一次“‘五(4)班冒险小虎队’读书交流会”活动。活动课上,在我班小主持人吴津津的组织下,孩子们有的宣读自己的读书心得,有的以发言稿的形式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冒险小虎队”作品的资料、作者布热齐纳生平创作等资料,有的给作家布热齐纳先生写下了探讨作品的书信,郭同学还展示了自己编写的精彩的冒险小虎队侦探故事,赢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活动现场不时传出会心欢笑、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的参与热情一览无余。在孩子们就活动专题充分交流之后,我适时引导同学们思考了课外阅读的重要作用、深刻地体会到分享阅读心得是多么快活的一件事情。当然,作为主导的老师,也不忘给孩子们的欢乐“盛宴”添油加醋,我适时地给孩子出示了两份精心挑选的“冒险小虎队”作者布热齐纳的采访稿,其中作者就故事创作灵感、主人公的“原形”、如何写故事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揭开了同学们阅读过程中不少的疑惑,孩子们真可谓大开眼界。活动结束前,还给孩子总结了有关阅读、写作的重要方法。“读书是是快乐的,而快乐是需要自己去感受,去体会,去创造的。”一句作者布热齐纳的名言,宣告了课堂的结束,而阅读兴趣的火苗已经引燃,创作的种子也已经在孩子们的内心播洒,它将萌芽、长大......五、班级读书博客的建立

为了保持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给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找一个停泊的港湾,分享彼此的阅读乐趣,并且留住一份珍贵的阅读记忆,我作出了一个安排,那就是设立一个高效的读书交流平台——班级读书博客。博客第一栏目就是孩子们读书心得的展示平台“五(4)班读书交流会”。收集全体同学从班级图书角开放借阅(去年10月份左右)起所撰写的读书心得作品(初步统计大概在200篇左右),通过整理加强篇目的启发性、示范性,上传到“五(4)班读书交流会”这个平台之上,供同学们互相赏析互相借鉴,发表评论。特别鼓励阅读了同一书籍的“群体”就该书展开个性化的点评和研究。借以提升彼此的品位和情操。届时,也邀请家长陪着孩子一起上班级博客,来个“亲子共赏”,参与到孩子们意义非凡的创意阅读交流活动之中:家长既可赏析、又可点评,还可以发表自己的读书心得。当同学们看到自己的作品一篇一篇的累积,思想火花的碰撞越发充分,读书心得越发深入,写作技巧越发成熟,孩子们得到的将不仅是思想的共鸣,更是精神生活上的满足。

14.课外阅读做法 篇十四

为了使学生读书不留于表面,养成动脑读书的习惯,我们要求学生读书时必须对好词好句进行圈点,并在书旁批注,写下自己喜欢的理由或感想。我们定期组织学生或以小组形式评选圈点批注优秀者,或小组全体成员收起来进行小组间的评分。对于圈点批注认真的同学,我会组织学生举行展览,或放在投影仪或将这些同学的书发给同学亲眼学习。以此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2、师生共读名著,互相出题考察,交流读书心得

对于有些故事性不是很强,学生兴趣不高的名著,我在班级里找一名爱读书,责任心强的学生,每天布置适量的内容(这名同学读的内容要走在其他同学之前,版本不一样,不以页数作规定,以内容做界限)。作为语文老师,我每天坚持和学生一起读名著,第二天课前由老师针对名著内容,提问题让学生回答。经历一段时间后,学生慢慢对名著内容有了兴趣,我就要求学生阅读后,每个同学都提出一到两个有价值的问题,第二天课前5分钟,抽签找同学出示自己精心准备的问题让其他同学解答,对于问题出的有价值的同学将和问题回答好的同学一样给小组挣到分数。

3、以课文为载体,鼓励学生阅读多种题材的名著

例如:我在教学《再塑生命》一文时,教学目标3设定为激发学生阅读人物传记的兴趣。通过平日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只对科幻小说比较感兴趣,很少读人物传记。在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当中,我设计一起和学生游览人物传记这座文学宝殿,沿着了解人物经历、感知人物形象两条路径,去发现阅读人物传记的益处。在畅谈本节课收获时,学生明白了读这类题材的小说,不但可以让我们对人物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人物精神上对自己鼓励。我以此为契机,向学生推荐更多的人物传记,并把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人物传记转到我个人的空间里,共学生随时用随时查,来激发他们阅读人物传记的兴趣。

4、每天读书半小时,写读书笔记

5、除大纲规定必读名著外,推荐更多优秀读物

6、充分利用好寒暑假时间,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假期回校举行“好书办我成长”演讲比

15.课外阅读西游记 篇十五

抽丝剥茧——课外阅读现状分析

一、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 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事只要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就会主动地、积极地去完成。而农村学生由于以下原因导致阅读的兴趣不高。

1.年龄特点的制约。好玩是儿童的天性,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 要他们静下心来看书, 确非易事。

2.学生课业负担重, 导致根本没有阅读的时间。为了在考试中考出好成绩, 小学生们整天围着教科书或教辅读物打转, 整天钻在各种作业、练习题或试卷中, 实际上用来课外阅读的时间就很少, 要让他们主动积极去阅读, 根本不可能。

3.阅读本身不易于掌握。对于小学生来说, 要他们自己去领悟, 自己去阅读, 自己去感受阅读的乐趣, 那本身就十分困难。比如让低年级学生去阅读历史故事、革命故事, 他们就会很吃力, 越吃力, 就会越失去阅读的兴趣。

二、家庭因素的制约, 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课外阅读

家庭是学生生长的摇篮。农村小学生由于所处的特殊环境, 受家庭里各方面因素的制约, 在课外阅读上存在着种种不足。

1.家庭经济条件差。许多家庭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支持有阅读愿望的学生购买大量的课外书籍, 因而就造成了他们的阅读量较少。

2.家长的意识落后, 观念淡薄。农村家长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 他们期望自己的孩子考高分, 他们认为只要把老师教的书本学好就行了, 读课外书简直是荒废学业, 根本没有必要。

3.家长在课外阅读指导上力不从心。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对于在孩子的课外阅读的指导上根本无从下手, 更何况现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多, 爷爷奶奶更是无法指导。

三、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没有掌握科学方法

在课外阅读中, 农村小学生没有恰当的阅读方法, 因而阅读的质量也不高。

1.在选择阅读书籍上十分盲目。课外书籍浩如烟海, 鱼龙混杂, 非每一本书都对小学生有价值, 而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不强, 他们的阅读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 只凭个人兴趣去阅读, 不仅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 而且读书的效率也不高, 容易吸收杂乱无章的东西。

2.没有做好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小学生的记性好, 但忘性更大, 更应该做笔记。但小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时, 根本没有几人做笔记, 他们都是随手拿来看了就丢了, 读后问之内容, 当时知晓, 但过后不久就忘记得一干二净了。

3.没有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有些小学生有阅读的兴趣, 也积极地阅读课外书, 但是他们只是凭个人兴趣, 想读时才去读, 不想读时就随意丢在一边, 没有制定读书计划, 没有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 这样的阅读就会是虎头蛇尾, 阅读的成效也不佳。

对症下药———实施良好对策

针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种种现状, 我觉得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以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 让学生享受自由愉快的阅读乐趣。

一、激发兴趣, 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阅读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先导, 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充分地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地寻求阅读的机会, 从而增长知识。

1.启发学生阅读的萌芽

在学生进行阅读的最初, 不要强求学生读什么书。当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来读后, 他们就会很容易被书所吸引, 产生读的愿望, 而主动加入阅读的队伍中来, 时间久了, 就会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2.设悬念, 引发阅读兴趣

小学生最爱听故事。许多学生对书本不感兴趣, 就在于他们没有尝到读书的甜头。作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悬念, 吸引学生阅读的兴趣。另外, 还可以给学生提一些问题, 抓住学生迫切想知晓答案的心理, 趁热打铁, 为学生推荐读物, 他们就会主动地去读书寻求答案了。

3.树立榜样, 鼓励先进, 激发阅读兴趣

(1) 教师以身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教师与其在口头上大吹读书的好处, 还不如处处以身作则, 做出榜样。在与学生的交谈中, 教师能旁征博引经典名著、好词佳句, 随口道来, 让学生从教师身上真切地感受到读书的价值, 由钦佩教师的博学多才而爱上老师。

(2) 树立学生典范。随时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从而更坚持大量阅读, 并且个人的进步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同时还可以让阅读水平高的学生充当“小老师”, 讲自己的阅读体会, 朗读美文, 讲故事等, 从而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增, 个个都争当“小老师”。

二、优化校园阅读氛围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 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优化校园良好的阅读氛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 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 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

1.保证阅读时间

要让学生读书, 时间必须保障。教师每天应少布置些机械重复的书面作业, 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阅读。农村学生早晨到时间较早, 很多学生都会提前半小时甚至一小时到校, 这时就可以让大家读自己喜欢的读物。每天中午 (农村学生大部分在校吃午饭) 可以抽出一定时间组织学生阅读。另外, 还可以每周增设一节阅读课, 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及指导。

2.建立班级图书角, 学校开放图书室、阅览室

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 教师可以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 组建班级图书角, 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这样相互竞读, 借读, 极易促进学生的阅读。但班级图书角资源毕竟有限, 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应对学生全面开放, 让学生把图书室、阅览室当成课外阅读的乐园、创新的天地和心灵驰骋的原野。

3.组织与阅读有关的竞赛

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 学生增长了知识, 掌握了不少好词佳句, 总想在同学面前表现出来, 非常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 学校应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机会, 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 。比如, 可以开展词语接龙、讲故事比赛、诗歌大朗诵、演讲比赛等, 当他们的阅读布线得到肯定的展示, 在心理上就会产生极大的满足感, 从而更加积极地去阅读。

三、营造家庭阅读环境

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大多是在家庭里完成的。因而, 家庭的阅读环境。家庭的经济文化水平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质量。

1.针对经济条件差的, 鼓励学生借书看、换书看

农村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低, 农村学生所拥有的课外书籍少之又少。面对着有强烈欲望却无书可读的学生, 就仿佛看到了巧妇无米之炊的窘况。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鼓励学生向学校图书室或其他图书馆, 向同学借书看。也可以在学生中建立“阅读伙伴”, 这样不仅可以互相快捷地借阅对方的书籍, 而且可以有效地进行读书交流。

2.开展家访工作, 开好家长会, 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

只有转变家长的思想观念, 学生的课外阅读才有强力的支持。教师可以利用开家长会或家访活动, 向家长介绍课外阅读给学生带来的好处, 转变家长眼里只有分数的观念, 转变家长眼里读书是老师教学生的观念, 取得家长的配合, 邀请家长参与开展与阅读有关的各种竞赛活动, 让家长在活动中真切地感受到阅读所带来的益处。

3.开展家长培训班, 教会家长如何指导孩子阅读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向家长介绍辅导孩子读书方法, 与家长共同商讨, 让家长和孩子一同制定阅读计划, 选择阅读书目, 共同阅读, 或者与孩子比赛读书等, 让家长成为指导孩子的最好老师。

四、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发挥教师的导读作用

阅读方法直接影响阅读质量。使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 就好比给了学生一把开启宝库的金钥匙。面对浩瀚的知识, 小学生怎样才能高效地吸取营养, 扩大知识面呢?这就需要老师在阅读方法上予以适当的指导。

1.教会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目

农村小学生年龄小, 阅历浅, 不知什么是真正的美, 也不知什么书目适合自己, 老师可以告诉他们什么是好书, 什么是坏书, 提高学生鉴别美的能力, 帮助他们选择书目。 (1) 根据年龄特点选择书目。低年级可以选择童话、儿歌、寓言等, 中年级可以阅读革命故事、儿童故事、科幻故事、儿童诗歌等, 高年级可以选择历史故事、散文、小说等方面的读物。 (2)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选择读物。这样不仅可以巩固课堂学习内容, 更容易引起阅读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3) 组织订阅少儿报刊, 进行统一指导。

2.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有很多, 作为老师, 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不同的书籍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比如, 精读法 (即逐字逐句地研读,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牢固培养思维能力) 、略读法 (即翻看读物时大致看一下序言、目录、开头、结尾, 然后从头到尾粗略地看一遍, 力求快速地明确主要内容。) 、批读法 (即在阅读中边读边思边勾画, 或写上几句心得体会, 随读随写。) 这些方法的运用,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做好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记忆的储存器、资料的仓库, 创造的发源地。因此, 要引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鼓励学生在阅读课外书时摘录优美、精彩的语句、片断,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 可以鼓励他们编写提纲, 写写读后感, 还可以鼓励学生写日记, 在每天的日记里可以写上自己读了什么书, 有什么收获, 即使是简单的一两句话也是可以的。这种读书方法不但可以做好知识的积累, 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上一篇: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习题精选及答案下一篇:我们爱你(七一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