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改革形势分析

2024-10-23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改革形势分析(精选8篇)

1.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改革形势分析 篇一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环

节改革方案

焦作职工医学院二0一0级口腔专科班王 玲

【关键词】口腔医学技术;实践性教学;改革[摘 要] 构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建立“理论+技能”的考试模式,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关键词] 口腔医学技术;实践性教学;改革

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操作技能的必要环节,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应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构建科学合理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必须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实践能力体系,并从整体上策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是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让每位大学生经过多个这种实

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培养扎实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从而体现“学中做、做中学”的办学理念。改革的目的及现状分析

口腔医学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实践性较强。对本专业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需要在本学科理论指导下的操作技能训练,且要反复训练,才能使学生具备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适应能力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有着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高等医学教育有了突破性进展,教学质量普遍提高,但“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等问题仍然存在,教学计划的安排偏重于理论,而口腔医学技术恰恰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际操作技能训练,所以,一定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要让实验课占专业课总课时的60%左右,强化实验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动手能力差的现状[1]。我校于2000年9月开始招收口腔工艺专业学生,至今毕业约150余人。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在工作中存在实际操作能力差,其原因是在校学习期间,理论与实践的安排不合理、实验机会少的缘故。因此,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对本专业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

重构实践性教学体系,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打破学生原有期末单纯理论考试的模式,将实践能力纳入学生考核成绩的量化标准。真正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的缺陷。其改革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实施方案、实施方法

3.1 实施方案加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与实习医院联合制订实习计划。调整教学结构,增加实践性教学比重。制订实习教学大纲和实习计划,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实验项目(实习占总课时的60%)。成立技能考核小组,制定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训实施:拟抽取实习对象(2005级口腔医学技术三年制大专生共138人),介绍实验及操作规程,并告知实际操作技能纳入期末及毕业考核成绩。

3.2 实施方法应从以下六个阶段进行实施。

3.2.1 操作技能的认识阶段

此阶段是指学生对所学操作技能知识的了解,通过讲解、示范、多媒体教学等方式使学生对该实践操作技能的每一个环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模仿阶段是学生效仿再现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学生分组进行。模仿阶段可把连续的、难度较高的动作分解成若干个动作进行。例如:锤造全冠的制作。可连续分解为:石膏代型的制作;石膏阴模的形成;金属阳模的形成等环节,这些环节分节练习,由于模仿时学生要付出实际操作,学生的心理负担较重,情绪紧张,害怕操作失误,因此,在模仿阶段教师要耐心指导,允许学生出现失误,以减轻学生学习中的心理压力,给学生以自信。

练习阶段是学生领会与学习动作技能的协调阶段,能把简单的分解步骤连贯起来。从准备实验开始至实验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让学生亲自去做,通过反复练习,使技能操作的连贯性、协调性、正确性逐步提高,并能减少错误,对出现操作错误者及时纠正,重新操作,直至成功。

此阶段是练习阶段的延续,在练习阶段基础上进3.2.2 操作技能的模仿阶段3.2.3 操作技能的练习阶段3.2.4 操作技能的强化阶段

行强化训练。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操作达到正确、敏捷、灵活、连贯,操作时感到轻松自如,学生能按操作程序及要求较好地完成操作过程。

为了加强学生对各种技能操作的掌握,在学生完成下面的2~3项技能操作后,再重复练习前一次的技能操作,以此加深印象。重复练习是各项技能操作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学生考评应由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2个部分组成。制定技能考核标准,实施技能考核。操作技能考核成绩记入学生期末和毕业成绩(占总成绩的50%)。其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实际操作的重视,真正实现我们的培养目标。改革的创新之处和预期的效果

构建该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建立“理论+技能”的考试模式,将实践能力纳入学生考评量化标准[2]。其预期的效果是围绕培养目标,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实践,探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加强实践性教学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真正3.2.5 操作技能的巩固阶段3.2.6 操作技能的评价阶段

体现“学中做、做中学”的办学理念,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参考文献:

[1]李武修,张玉根,杨佑成,等.新型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3:69.[2]王心如,王锦帆,唐文,等.医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学教育,2005,3:36.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方案责任编辑:涂老师

2.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改革形势分析 篇二

1 刑事犯罪活动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 国内刑事犯罪活动的发展趋势就产生了深刻的变化, 具体如下。

1.1 新型犯罪活动数量增加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型犯罪活动数量增加。现如今, 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犯罪活动的犯罪嫌疑人越来越多, 相应的案件数量也在急剧增加。这其中又以经济领域的犯罪为主, 对社会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同时又因为嫌疑人使用的是高科技手段, 所以案件的侦破和审理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例如我们现在常碰到的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等。

1.2 犯罪嫌疑人反侦查能力提高

经过对现阶段公安机关所侦破的一些刑事案件的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 犯罪嫌疑人的反侦察能力已经大大提高。一方面体现在其犯罪手段变得更加隐蔽, 尤其是他们遗留在犯罪现场的证据数量明显减少, 甚至有一部分犯罪嫌疑人还能够非常专业地处理掉其所遗留的痕迹。这就导致现场提取证物的时候困难重重。另一方面, 有一部分嫌疑人已经十分清楚公安机关的工作流程, 所以他们的犯罪行为就很难直接被公安机关侦查出来, 给案件的处理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综上所述, 刑事犯罪活动发展趋势的变化要求公安机关部门必须改变工作方式, 其中, 以痕迹检验技术的提高为主要突破口, 以达到更精确地打击犯罪活动的目的。

2 对痕迹检验技术人员的要求

痕迹检验技术人员即各级公安机关部门中负责提取犯罪现场痕迹并化验和分析的专门人员, 其也属于刑事侦查工作者。痕迹检验技术人员需要具备的专业素质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

作为一名合格的痕迹检验技术人员, 其专业技术必须过硬, 这是最不可或缺的一项指标。其大体上包括物理学、化学、检验分析学、犯罪心理学、痕迹学、侦查学等。除此之外, 还要掌握一定的驾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只有拥有了这些专业技术, 才能够保证痕迹检验技术人员可以快速、有效地提取并保存从犯罪现场所提取的各种物证, 并且能够通过痕迹检验和分析过滤出有效的侦查线索, 做到尽快缩小侦查的范围, 最终实现将痕迹转化成证据的目的。

2.2 良好的心理素质

痕迹检验技术人员经常需要去犯罪现场提取痕迹, 还要对大量的痕迹进行分析和检验, 其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 因此很容易积累一些负面的情绪, 从而影响心理健康水平。再加上在侦查有些刑事犯罪案件时会碰到一些手段异常残忍的嫌疑人, 现场往往又血腥又暴力。这也是对痕迹检验技术人员的一大考验。

2.3 高度的敬业精神

作为一名痕迹检验技术人员, 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 深刻地认识到其工作在刑事侦查中的重要性, 奉献自己的热情和智慧, 才能真正做好这一工作。之所以有这么多的案件得以侦破, 靠的就是他们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2.4 较强的学习能力

毫无疑问, 痕迹检验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与其他学科产生交集, 并且其内部的各个分支之间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因此, 痕迹检验技术人员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 就必须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能够较快地吸收国内外的相关科研成果及先进的理论等, 并且能够在工作中总结经验, 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在工作中保持高水准的工作状态。

3 现阶段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 检验人员的培养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侦查工作的开展, 具体体现在以下3方面: (1) 痕迹检验技术人员的培养程度不够。有些公安机关的负责人认为检验技术是从司法工作中培养出来的, 并不需要刻意培养。这是常见的一个误区。也有一些技术人员认为, 其在工作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 可以对新形势下的侦查工作作出很好的处理, 因此没必要参加培训, 其对专业技术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2) 专业化人才的培养水平不够高, 实践和理论没有很好地结合。很多检验人员都是来自各类专业学校, 他们毕业后会直接从事工作, 因此缺乏经验, 可能会很难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 (3) 培养制度不够完善。就目前来看, 国内的公安机关部门对检验技术人才的培养并没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和制度, 所谓的“培养”不过是流于形式。因此, 要提高培养的效率和质量, 就必须制定出更加完善的培养制度。

4 结论

总之, 痕迹检验技术人员的水平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善的, 需要各级公安机关的共同努力以及整个社会的支持。我们相信, 只有将痕迹检验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 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公平和正义, 才能为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稳定有序的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高岩, 孟结石.新形势下刑事痕迹检验技术人员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法制与社会, 2015 (30) :242-243.

[2]梁冰, 唐可娜.新形势下痕迹检验技术应用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 (中旬刊) , 2016 (3) :13.

3.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改革形势分析 篇三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 中职教育 卫生事业 教学创新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专业技术较多知识也较多,需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实验动手能力,只有通过严格的教学提高专业技能才能够被输送到各个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是这一切都必须有良好的教学质量作为保证,传统的教学模式甚至是高校的教育模式并不能简单地套用到中职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所以必须对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创新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生源质量问题

中职学生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初中都没有毕业,没有良好的知识基础作为学习的储备,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要求相对较高尤其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较高,这就导致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再者,中职教育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于学习没有积极性,也直接阻碍着教学的顺利进行。

2.知识内容的联系性问题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所有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性也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由于学生都没有实际工作的经验,很多知识内容如果仅仅让学生自行联系在一起,就很难实现知识内容的合理联系,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好。但是由于现行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体系中,教学的内容多而教学的时间短,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有效地为学生进行细致的讲解,同时教学评价还简单地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考察上,这就导致实际的教学效果不明显。

3.教材编排较为繁杂不够精练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的教材大多编写得较为细致。先排除有一定多余内容不做讨论以外,过多过细而没有重点的教材不仅给教学增加了难度,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很多时候学校为了教学的完整,所有专业使用的都是同样的相关技术专业的教材,忽视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重点。这样的教材也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4.教学有一定的滞后性

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中没有及时地对最新的医学检验技术方法进行教学补充,使用一成不变的教材以及一些旧的试验课程设备,这样都导致学生进入社会以后不能快速地融入到实践中上手各种工作。教学实验课程中很多的实验设备以及环境的建设都存在滞后性,不能满足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需求。

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社会背景情况

1.国家行业需求

近年来,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尤其是一些地方的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地方医疗体系建设的速度较快。这样,地方不同层次的机构对于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需求都在不断地增大。尤其是基些一层的医疗单位、检验单位都需要补充大量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并且要求其有能力、留得住、用得上。甚至是一些企业也需要一定的检验技术人才。而与中职学校进行合作是获取人才的有效途径。虽然这样的行业需求背景让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有发挥作用的地方,但是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也必须要进行解决。

2.人才规格的提高

由于检验医学的发展同样迅速,新的技术、理论、方法不断地出现,所以对人才的规模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论对人才的技术能力还有人才的团队合作能力、执行能力等要求,也都在不断提高,这就给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

三、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思路

1.改革教材编写的要求

(1)简而精。首先,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改革要顺利进行,就必须针对教材进行改革创新,结合对实用型人才需求的情况合理地对教材进行精简,教材的知识点都必须直指重点。教材的编写应该像“压缩饼干”一样,增强实用性,避免内容的过繁、过深。

(2)重点突出。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区域的需求不同,所以对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的难度要求不一样,对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需要了解的深度也不一样,所以就不能使用同一种教材。教材的编写也应该突出需求、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有所侧重,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就必须要使用完善、内容深度够的教材;对于实践型人才培养就必须要更多地注重试验课程、操作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与时俱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虽然也是一门通过不断实践而不断完善的学科,但是很多新的知识内容、新的科学研究发现却没有及时地在教材中补充。我国中职教育中教材的使用就存在内容过老,缺少最新科学研究状况的情况。虽然不能够频繁地对教材进行修订,但是可以通过学校进行教学资料的补充,以一年为周期,整理新的研究成果以及新的知识内容,补充到实际的教学中去。

2.要增加教学过程中的弹性

由于中职教育中依旧存在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基础能力有差别的问题,不同学生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习过程中的理解能力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小班教学的方式,教师要及时地关注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习效果不好的学生应该有针对性地统一组织到一起进行指导。

3.对实验课进行改革

(1)引入多媒体。必须要加强多媒体课程在实验课程的渗透,更多地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实验的具体操作,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接受操作技能。

(2)开放课外实验室。通过在课外开放实验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课外能够有老师负责管理实验室,欢迎学生课外来进行操作,这对于中职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3)强化技能培养。在学生真正参与到临床实习以前,必须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实验操作的规范,要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学生的考试操作科目。老师要让学生自行选择实验课的操作学习内容,尊重学生的兴趣再加以指导。

四、结语

如今,国家对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大。虽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以培养实践型人才为目标进行人才的培养加强实验课程的教学,对教学模式进行新的改革,才是有效提高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质量的最好出路。未来还有很多教学过程中需要探讨的问题有待不断地发现和解决。

参考文献:

[1]张春阳,安丽欣,唐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作业的新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9(2).

[2]植瑞东,梁琼芳,赵思婷,伍华颖,吴文奇.基于工学结合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1(17).

[3]植瑞东,梁琼芳,吴文奇,伍华颖,赵思婷.基于工学结合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卫生职业教育,2011(13).

[4]陶晓丽.医学检验技术《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方法探索[J].考试周刊,2011(50).

[5]褚静英,张雅娟,黄静芳,陆玉霞.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及工作状况调研[J].卫生职业教育,2011(9).

4.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改革形势分析 篇四

需求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最多的地区是 上海,占21%;

需求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最多的方向是 医疗/护理/卫生,占48%。

除了上述就业地区和方向外,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在下面地区和方向中也特别受欢迎:

一、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就业方向分布

排名方向占比1医疗/护理/卫生48%2医疗设备/器械28%3美容/保健7%4教育/培训/院校3%5制药/生物工程3%6外包服务2%7金融/投资/证券2%8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1%9互联网/电子商务1%10其他方向1%

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就业地区分布

排名地区占比1上海21%2北京16%3深圳11%4杭州10%5广州9%6武汉7%7南京7%8天津4%9宁波4%10成都4%

以上关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的各种数据分析仅供参考。选择大学专业不仅要看本专业的就业前景,更要注意就读人数和个人兴趣爱好,再好的专业,因为就读人数过多,也同样会导致就业困难;另外选择一个不喜欢的专业,不但影响你的后期学习,也会影响到就业选择。

5.临床医学专业考试改革办法 篇五

-----内儿教研室

在以“能力为重”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为客观、全面的评价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情况,提高本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调动教、学、管三方面的积极性。根据学校精神和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巩固临床医学专业理论知识,强化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严格教学管理,规范实训带教,优化培养过程,确保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二、考试范围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三、考试性质

临床医学专业考试是评价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是否具备从事助理医师或执业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是根据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而制定的考试办法。

四、考试方式

考试课程分实践技能考试和理论知识笔试两部分。理论知识考试由教务处组织统一组织安排,教研室统一命题。实践技能考试有教研室统一组织,按照国家“临床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模式,采用分站式考试,根据考试内容设置若干考站。

五、考试实施方案和内容

理论考试:考试课程成绩占60%即60分,考题内容为:名词解释、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简答题、问答题、论述题。

考察课程成绩占80%即80分,考题内容为:名词解释、填空题、单选题、判断题、问答题。实践技能考试实施方案和内容:

实践技能考试是评价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是否具备执业所必须的基本技能的考试。其具体组织形式和内容分别以《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实施细则(试行)》和《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大纲(试行)》为依据,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参考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诊断学·中医学实训指导》,基本技能包括实践操作和思辨能力。

考试课实践技能考试学生采用随机原则选择其中一个考站进行实践技能操作考试(6:3:1)。第一站技能考试(20分):主要考试内容为一般检查、头颈部检查、胸部检查、腹部检查和神经反射检查等21个项目项目。由学生随机抽取其中之一进行测试,老师根据评分标准评议打分。

第二站技能考试(5分):主要考试内容为心音听诊5题、呼吸音听诊5题。(0.5分∕题),老师现场评议打分。

第三站(5分):主要内容为老师查看实验报告,根据每次书写质量给出最后平均成绩。

第四站即第四项平时成绩(10分):硬性成绩考勤5分(根据实训课次数算出每次出勤成绩);软性成绩5分(包括学习态度:自愿配合教师讲课进程、积极练习操作内容、自觉遵守实训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等)。

考察课(8:2)其中20分为:第一项期中考试10分,由教研室统一命题考试,授课老师组织。

第二项考勤、课堂氛围5分,有班委负责,授课教师签名落实。

第三项5分,布置作业(1分/次),适时抽查,期末上交作业。

六、考试时间

1、考试课:理论考试由教务处统一按排,实践考试教研室按排为理论考试前两周。

2、考查课:期末考试由教务处统一按排,期中考试教研室按排为学期的第十周。

七、考试成绩管理

理论和实践技能操作考试分别记分:理论60分合格,实践24分合格。

6.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改革形势分析 篇六

表2《预防医学》第三版目录(,人民卫生出版社)表4说明美国、加拿大的医学院校,设置的预防医学和社会医学领域的课程门类较多,必修课时数也不少可见,各国对临床医学生的预防医学教学日益重视。

表4美国、加拿大146所医学院校预防医学和社会医学领域课程设置情况(1982~1983年)

7.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改革形势分析 篇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考试大纲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2010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士) 》的考试大纲, 教学大纲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及教学大纲》。医学检验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临床检验 (以下简称临检) , 微生物检验技术 (以下简称微检) ,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以下简称生检) , 免疫检验技术 (以下简称免检) , 寄生虫检验技术 (以下简称寄检) 。

1.2 方法

收集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士)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与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医学检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的知识点, 并使用SPSS 11.0统计软件, 按熟练掌握、掌握、了解、熟悉、学会等不同要求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总体统计结果 (见表1)

注:教/考为教学大纲占考试大纲总知识点的比例 (以下同)

教学大纲占考试大纲总知识点的比例 (教/考) 为54%, 其中, 临检占34%、微检占62%、生检占133%、免检占44%、寄检占75%。

2.2 核心课程统计结果

2.2.1 临检统计结果

教学大纲知识点远远少于考试大纲 (见表2) 。在各章节的统计比较中也可以看出, 教学大纲知识点明显不足 (见表3) 。另外, 有些章节, 如:胃液和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痰液与支气管灌洗液检验等知识点在教学大纲中没有介绍。

2.2.2 微检统计结果

教学大纲知识点少于考试大纲 (见表4) 。在各章节的统计比较中可以看出, 基础理论教学知识点明显不足, 而各论部分教学大纲知识点与考试大纲接近 (见表5) 。另外, 有些章节, 如:微生物及检验在考试大纲中不作要求, 而临床细菌检验的质量控制及实验室安全防护在教学大纲中没有单独介绍。

2.2.3 生检统计结果

教学大纲知识点明显多于考试大纲 (见表6) 。在各章节的统计比较中可以看出, 有些章节教学大纲知识点过多, 而有些章节教学大纲知识点不足 (见表7) 。另外, 有些章节, 如: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基础知识在考试大纲中不作要求, 而内分泌疾病的检查、胰腺疾病的检查、治疗药物监测等在教学大纲中没有介绍。

2.2.4 免检统计结果

教学大纲知识点明显少于考试大纲 (见表8) 。在各章节的统计比较中可以看出, 基础理论部分差异不大, 而检验技术部分差异很大 (见表9) 。另外, 有些章节, 如:非特异性免疫、抗感染免疫与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检验、免疫学防治等在考试大纲中不作要求, 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细胞黏附分子的测定技术、MHC与HLA检测及应用等在教学大纲中没有介绍。

2.2.5 寄检统计结果

教学大纲知识点与考试大纲要求差异不大 (见表10) 。但在各章节的统计比较中可以看出, 有些章节差异较大, 如检验技术在教学大纲中没有单独介绍 (见表11) 。

3 讨论

为建立社会化卫生人才评价体系, 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于2001年开始要求其进行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3]。通过多年的考试实践,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范围、考试方式等都已逐渐完善并已形成较为稳定的体系[4,5]。根据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的精神, 中职学校医学检验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应与考试大纲相适应, 才能紧密联系执业资格考试。以上统计结果显示, 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差异较大, 这些都是导致中专学历者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通过率显著低于大专及本科学历者的主要原因。建议对中职学校医学检验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如:增加临检的教学时数, 以补充教学内容的不足;增设免疫学基础课程, 使学生掌握免疫学基本理论知识;增设病原生物学基础课程, 以补充部分教学内容的不足;进一步调整生检的知识结构, 以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中职教育更好地面向执业资格考试。

摘要:目的 为中职学校医学检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统计学方法对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士)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及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医学检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教学大纲占考试大纲总知识点的54%, 其中, 临床检验占34%、微生物检验技术占62%、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占133%、免疫检验技术占44%、寄生虫检验技术占75%。结论 中职学校医学检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 必须对中职学校医学检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关键词:医学检验,资格考试,教学大纲

参考文献

[1]鲜尽红.免疫检验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胡桂美, 张用娥.护理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现状分析[J].护理学杂志 (外科版) , 2005, 9:49.

[3]卫生部, 人事部.关于印发《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S].卫人发[2001]164号.

[4]吴晓红.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组织工作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5, 4:252.

8.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改革形势分析 篇八

【关键词】高职院校 ; 医学信息技术 ;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006-01

一、引言

随着现代医疗机构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医学信息技术的学习也成为了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门必要课程。虽然都是学习对计算机的使用,但是医学信息技术和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有着很多不同的地方。

二、医学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的不同点

在高职院校中普遍都设立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一般包括了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操作系统的应用、WORD、EXCEL和POWERPOINT这几部分的学习,但是对于现代医疗机构实际使用的医疗管理软件却没有任何的提及。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后往往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也或在学校里通过了全国或省级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但是却对医疗机构现行的管理软件基本上是一无所知。不同于WORD、EXCEL、POWERPOINT这些由微软公司编写的日常办公软件,现行的医疗管理软件一般是由国内的软件公司为医疗机构进行量身定制,常见的有九阵医院管理系统和中联医院管理系统。这些医疗管理系统软件立足于医院的实际管理平台,将医院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进行全院联通,达到快速统计、查询和决策分析的目的。这些医院管理系统软件将医院的各个部门和科室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使信息技术广泛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中,让智能管理理念最大可能的服务于患者。

目前对于医疗管理软件的使用全国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医疗机构使用的医疗管理软件都不相同。就比如在四川乐山,市级的各家医院所使用的医疗软件也是一家一个类型,并没有进行有效的联网操作。大多数的医院都是根据本院的实际找到医疗软件设计公司针对该医院的实际管理情况进行医疗软件的设计,所以对不同的医疗软件的学习也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对医学管理软件的操作学习难度。但是由于大多数医院管理机构具有的共性,医疗管理软件中的大部分管理模块仍具有相似性或类同性,所以学习了主流的医疗管理软件后对于学生独自学习某些医院特定的管理软件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移植性。

医疗软件中的管理模块与医院实际的运行工作密切相关,作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即上岗,单纯地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并不能让学生具有高职院校特有的对口性。由于医疗管理软件的管理模块众多,不同的部门所对应的操作模块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经常会对在什么时候操作什么模块感到混淆不清,角色的模糊使学生非常容易产生错误操作。因此加大对医疗管理软件中不同模块的实践操作,才能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信息技术在医疗行业中的运用有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信息技术的作用在医疗卫生各系统中的蓬勃发展,已经让其成為一门独立的信息技术课程,而为了加快医疗行业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全国医学信息技术技能考试 (MILC)的出现更是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持证上岗”的一个必要就业要求。因此,不再拘泥于对高职院校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而是从医学专业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专业要求出发,是目前医学专业信息教育必须面临的教学改革。医学信息技术作为医疗系统中的信息技术,必须紧密地与医院实际操作环境相联系,为了时时体现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即上岗”这一目标,将传统的普通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转变为对现代医疗机构管理软件的实际操作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医学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不再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而主要针对的是卫生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卫生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有卫生信息学的基本概念,卫生信息管理的知识,卫生信息标准化,医院信息平台,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这些基础性知识。操作方面的学习内容也不再是WORD、EXCEL、POWERPOINT等日常应用软件,而是医院信息系统的使用,其中包括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体检体系系统,医学影像系统,公共卫生系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卫生应急指挥系统,远程医疗系统等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实际操作使用等。

三、当前医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当前全国医学信息技术考试管理中心已进行了卫生信息技术的编写,这对于全国医学专业的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和在职人员学习医学信息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四川省也根据四川省的实际情况在四川省卫生厅的指导下编写了相应的卫生信息教材,用于指导学校教学和在职卫生人员的培训。作为一所地方性的高职院校,立足于本地经济和本地医疗系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实践性教学,才能让毕业生更加适应本地区医疗机构的需求。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改革,让学生能更好的适应本区域的医疗机构的需求,并且能顺利通过全国医学信息技术技能考试,让学生在就业中更具有竞争能力,这才是当前医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改革的重心所在。

参考文献

[1] 刘艳梅,叶明全. 全国医学信息技术技能考试指定教材·全国高等医药卫生类院校规划教材:卫生信息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薛洲恩,胡志敏.《信息技术应用基础》[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1.

[3] 卫生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

上一篇:开学季电动车促销方案下一篇:村庄环境整治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