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伯牙断琴》(精选2篇)
1.案例《伯牙断琴》 篇一
《伯牙断琴》教案(第二课时)
【文本解读】
本单元围绕“良朋益友” 这个话题,安排了三篇课文,文体分别为记叙文、童话。记叙文《伯牙断琴》是中国古老的知音佳话,通过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告诉我们知音难求,朋友是建立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的,有了知音一定要珍惜。古老的知音佳话,动人的传说故事背后蕴藏着丰富而真挚的情感。问题的探究——“伯牙为何断琴?”贯穿教学的始终。【学情分析】
1、对于古琴台这一具有武汉地域特点的人文景观,学生有一定了解,有助于拉近与文本的距 离。但受限于对音乐中表情达意的感悟程度,因此不适于通过音乐来想象意境,而应联系文本中语言文字的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进一步“知音”,感受友谊的珍贵。
2、本文第4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更是朗读的极好范本。而本班有的学生在朗读中容易流于形式,感情的表达欠缺,因此在朗读训练中,我将重视由体会文中关键词、读好关键词,逐步向有感情地朗读人物语言过渡,提高对文本的感悟能力。【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词;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体会“巍峨、滂沱、山崩地裂” 等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抓住关键词句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复述课文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第4自然段中描写伯牙弹琴、子期善听的关键词句,品读体会“伯牙 擅于弹琴”和 “钟子期善于听琴”,明白“知音”的含义。
4、能联系实际,发表对于“伯牙断琴”这件事的看法。
5、体会课文的写作特点,感悟排比句的作用。教学重点:懂得知音的含义,体会知音的难得。
教学难点:品读悟情,从重点语句中体会知音的真正含义,理解伯牙失去知音后摔琴的举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温故知新
A擅长
勤学苦练
精妙
投入
陶醉
浑然忘我情不自禁 ①你能用这些词来复述1-3自然段的内容吗? ②老师小结复述的方法。
③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今天的复述,你了解到伯牙是怎样一个人?你能用简短的话概括一下吗?【板书:伯牙
擅长弹琴】
B巍峨的高山
雄伟的气魄
江水滔滔
汹涌澎湃
大雨滂沱
狂风怒吼
山崩地裂
触景生情
悲痛万分 ①指名读;②指导读出对词语意思的感受;③齐读
二、抠词析句,读中感悟“伯牙擅弹,子期善听”的“知音”佳话。
④ ⑤
1、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①思考:钟子期是个有着什么特点的人?请划出相关的词语和句子,读给同座听。【板书】
子期
善于听琴
无论伯牙弹奏什么乐曲,钟子期很快便能道出曲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②指名交流。(在抓重点词语理解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朗读语感。)
【师过渡】
钟子期真有这样善听的本领吗?学生自由读文,找一找,划出相关句子。
2、体会 “高山曲”
有一次,伯牙弹奏了一首表现高山的曲子,钟子期立刻兴奋地说:“好一座巍峨的高山哪!我好像登上了泰山,亲身感受到了那雄伟的气魄呢!”
①初读句子,整体感知。
②图文结合体会“巍峨的高山”,通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想象泰山的雄伟,体会子期对琴声的感受;通过朗读评价,抓住“立刻、兴奋”,引导学生体会子期的“善于听琴”。③练读句子,师生合作读,深化情感。【师过渡】你还从哪里读懂了钟子期善于听琴?
3、体会“流水曲”
伯牙弹奏一曲形容流水的曲子,钟子期不住地赞赏道:“好一条滚滚大江啊!那江水滔滔,汹涌澎湃,多么壮观哪!”
①初读句子,整体感知。
②出示“江水滔滔,汹涌澎湃”的画面,学生交流:看到画面,听着琴声还想到了些什么?指导学生将“江水滔滔,汹涌澎湃”的情形与伯牙的内心情感联系起来想象。
③练读句子,师生合作读,突出气势,深化情感,体现遇到知音后内心跌荡之情。
4、学习“雨中曲”
乐曲声时而表现(大雨滂沱),时而表现(狂风怒吼),时而表现(山崩地裂)。
①播放音乐,听音乐,初读句子,感受琴声的变化。
②你从乐曲中听到了什么?(时而表现大雨滂沱,时而表现狂风怒吼,时而表现山崩地裂)③抓住“时而„时而„时而„”了解排比句的作用,感受伯牙琴技的高超 ④想想伯牙弹奏不同的曲子时,子期会怎样赞美他呢?学生讨论交流。出示填空,选择指名说
伯牙弹奏了一首表现()的曲子,子期()赞赏道:“(好„„!„„。)”;
5、引读:“子期,你真是我的知音!我在琴声中要表达的感情,你全都能领会。” 联系上文,体会“知音”。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引导学生感受伯牙失去知音内心的痛苦。
后来,钟子期去世了,伯牙悲痛万分,他扯断琴弦,把琴摔在地上,说:“知音已去,我
弹琴还有什么意思呢?”从此伯牙不再弹琴。
1、通过朗读,理解“扯”“摔”包含的情感,及反问句所表达的情感。
2、通过评价,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这句话,体会失去知音、“悲痛万分”的情感。
3、出示伯牙在子期的墓前写下的一首诗,老师领读,深化情感。
五、再读课题,升华主题:体会知音的深重含义,懂得珍惜知音的道理。
1、再读课题,理解“知音”的内涵。
2、谈谈你对伯牙断琴的看法。
六、随堂小练笔,仿写句子。
伯牙弹奏了一首表现()的曲子,子期()赞赏道:“(好„„!„„。)”;
七、作业
1、有感情地读课文,并给家人讲讲这个故事。
2、收集赞美知音的名言名句。
3、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到汉阳古琴台游览,了解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动人故事
附板书设计
伯牙断琴
伯
牙
← 知音难求 →
钟子期
(擅长弹琴)
珍惜友谊
(善于听琴)《伯牙断琴》教案(第二课时)
【文本解读】
本单元围绕“良朋益友” 这个话题,安排了三篇课文,文体分别为记叙文、童话。记叙文《伯牙断琴》是中国古老的知音佳话,通过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告诉我们知音难求,朋友是建立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的,有了知音一定要珍惜。古老的知音佳话,动人的传说故事背后蕴藏着丰富而真挚的情感。问题的探究——“伯牙为何断琴?”贯穿教学的始终。【学情分析】
1、对于古琴台这一具有武汉地域特点的人文景观,学生有一定了解,有助于拉近与文本的距 离。但受限于对音乐中表情达意的感悟程度,因此不适于通过音乐来想象意境,而应联系文本中语言文字的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进一步“知音”,感受友谊的珍贵。
2、本文第4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更是朗读的极好范本。而本班有的学生在朗读中容易流于形式,感情的表达欠缺,因此在朗读训练中,我将重视由体会文中关键词、读好关键词,逐步向有感情地朗读人物语言过渡,提高对文本的感悟能力。【教学目标】
6、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词;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体会“巍峨、滂沱、山崩地裂” 等词的意思。
7、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抓住关键词句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复述课文内容。
8、理解课文内容,抓住第4自然段中描写伯牙弹琴、子期善听的关键词句,品读体会“伯牙 擅于弹琴”和 “钟子期善于听琴”,明白“知音”的含义。
9、能联系实际,发表对于“伯牙断琴”这件事的看法。
10、体会课文的写作特点,感悟排比句的作用。教学重点:懂得知音的含义,体会知音的难得。
教学难点:品读悟情,从重点语句中体会知音的真正含义,理解伯牙失去知音后摔琴的举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温故知新
1、擅长
勤学苦练
精妙
投入
陶醉
浑然忘我情不自禁(1)你能用这些词来复述1-3自然段的内容吗?(2)老师小结复述的方法。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今天的复述,你了解到伯牙是怎样一个人?你能用简短的话概括一下吗?板书:伯牙
擅长弹琴
2、巍峨的高山
雄伟的气魄
江水滔滔
汹涌澎湃
大雨滂沱
狂风怒吼
山崩地裂
触景生情
悲痛万分
(1)指名读;(2)指导读出对词语意思的感受;(3)齐读
3、师:伯牙琴艺不断长进,他多么渴望有人能欣赏他啊,他遇到这样一个人了没有? 【板书:钟子期】
他和钟子期之间有着什么故事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从书上找出答案。
二、抠词析句,读中感悟
1、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
钟子期是个有着什么特点的人?他理解伯牙到了哪种程度?划出相关的词语和句子,并把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读给同座听一听。
2、指名交流。【板书
善于听琴】
(1)【课件出示句子 “无论伯牙弹奏什么乐曲,钟子期很快便能道出曲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指名读,交流体会。
抓住“无论„„便能„„”,体会伯牙弹奏的所有曲子,钟子期都能领悟出曲子的内涵 抓住“很快”一词,说明了子期反应快,善听,初步体会“知音”之意。齐读。(在抓重点词语理解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朗读语感。)
师过渡:钟子期真有这样善听的本领吗?请学生自由读文,找一找。
(2)【课件出示句子
有一次,伯牙弹奏了一首表现高山的曲子,钟子期立刻兴奋地说:“好一座巍峨的高山哪!我好像登上了泰山,亲身感受到了那雄伟的气魄呢!”】
A指名初读句子,整体感知
B看图,体会“巍峨的高山”,【出示句子“好一座巍峨的高山哪!”】指导读师:你从琴声中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感受表达)
C读出你的感受。指名你读、他读。
评价:听到你的琴声,仿佛身临其境,登上了泰山,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啊!听到如此绝妙的琴声,你想说什么?
“好一座巍峨的高山哪!我好像登上了泰山,亲身感受到了那雄伟的气魄呢!”
指名读,师评价:我感受到了你听懂了琴声中表达的高山之巍峨雄伟,你是多么兴奋哪!你真是伯牙的知音啊!
指名再读。
D从这一句中哪些词,你还能感受到子期善于听琴?
抠词“立刻”、“兴奋”,体会他们是知音。指名读。
(钟子期是一个特别善于欣赏音乐的人,平时他一定听过很多人弹琴,但是像伯牙这样,把乐曲弹得如此美妙的人,并不多见!遇见这样难得的弹琴高手,钟子期能不兴奋吗?)
E师生合作读„„
F评价“无论伯牙弹奏什么乐曲,钟子期很快便能道出曲子表达的思想感情”,你们真是我的知音呀!”
师过渡:你还从哪里读懂了钟子期善于听琴?
(3)【课件出示句子伯牙弹奏一曲形容流水的曲子,钟子期不住地赞赏道:“好一条滚滚大江啊!那江水滔滔,汹涌澎湃,多么壮观哪!”】
A指名读,谈感受
B师:是的,他不仅赞赏伯牙高超的琴艺,并且在琴声中欣赏到了一幅壮观的画面。【出示流水图和句子
好一条滚滚大江啊!那江水滔滔,汹涌澎湃,多么壮观哪!】 抓“滚滚大江、江水滔滔、汹涌澎湃、壮观”指导朗读。
通过范读、评价,引用《将进酒》的诵读体验,指导读出江水澎湃壮观。抓住“不住地赞叹”这个短语,感受伯牙琴艺的高超,体现出子期善听。C师生合作读
D评价“无论伯牙弹奏什么乐曲,钟子期很快便能道出曲子表达的思想感情”,你们真是我的知音呀!”
师过渡:一天,伯牙和子期出去游玩,突然下起了大雨,伯牙触景生情,便弹奏乐曲,抒发胸中的感慨,此时伯牙弹奏了一首什么曲子,子期能听懂吗?
(4)【课件播放音乐】子期,你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乐曲表达的是什么了吗?
A根据课文内容在书上批注
乐曲声时而表现(大雨滂沱),时而表现(狂风怒吼),时而表现(山崩地裂)。B指名读
C此处“时而„时而„时而„”从这不断变化的乐曲声中你感受到伯牙的琴艺如何?从这个句式中你有什么发现?(抓住了解排比句的作用,感受伯牙琴技的高超)
D师:是啊,伯牙的琴艺是多么高超精妙啊,不愧为当时著名的音乐家。想想伯牙弹奏不同的曲子时,子期会怎样赞美他呢?学生讨论交流。
E出示填空,选择指名说
伯牙弹奏了一首表现()的曲子,子期()赞赏道:“(好„„!„„。)”; 伯牙弹奏了一首表现()的曲子,子期()赞赏道:“(好„„!„„。)”; 伯牙弹奏了一首表现()的曲子,子期()赞赏道:“(好„„!„„。)”。F小结,补充句子“钟子期听了,一一说出了琴声的含义。”
评价:子期真是伯牙的知音哪!因为——(出示句子引读“无论伯牙弹奏什么乐曲,钟子期很快便能道出曲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G听到子期一一说出了琴声的含义,伯牙放下琴,感动地说——学生齐读:“子期,你真
是我的知音!我在琴声里要表达的感情,你全都能领会!”
引导学生理解“知音”。字典中的解释;学生的理解。
师小结:伯牙曾经多么渴望有人欣赏他,理解他,而现在,能知他心,懂他情的子期就在他的面前,心中感慨万分,他放下琴,感动地说——
学生深情朗读——“子期,你真是我的知音!我在琴声里要表达的感情,你全都能领会!”
H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再次感受“知音”是多么难遇难求,知音需要彼此互相理解,知音更要彼此珍惜
4、伯牙遇知音,多么珍贵的友谊啊,再读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课题却是《伯牙断琴》呢?)
(1)自由朗读课文第五段。
(2)伯牙得知噩耗后心情如何?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
钟子期的欣赏成了伯牙演奏的动力,伯牙的琴艺不断提高。他们相约第二年再相聚,然而当伯牙再次来到当年遇到子期的地方,却得知钟子期因病去世了。【抓住“悲痛万分”摔琴的动作和语言】
师:你从哪里看出他悲痛万分?(抓“扯、摔” 谈)
①抓住“扯”和“摔”体会伯牙的悲痛欲绝。
②指导朗读“知音已去,我弹琴还有什么意思?”体会知音难求。
师:以前两人心心相吸,举杯畅谈高山流水,畅谈人生。现在,这一切都成了美好的回忆。这一切再也不会到来了,怎能不叫他悲痛万分呢?他扯断琴弦,把琴摔在地上,说„„
指名读:知音已去,我弹琴还有什么意思呢? 生读。生再读。
5、师:是啊,缺了知己,缺了可与心交流的人,存在的意义何在?子期死后,伯牙来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写下了一首诗
①(配乐,教师深情朗诵):摔断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课件显示)
②再读课题,升华主题:体会知音的深重含义,懂得珍惜知音的道理。
③知音已去,伯牙毅然断琴,读了这个感人的故事,你对伯牙断琴有什么看法?
(千古知音最难觅,珍惜友谊情可贵。断琴可惜,虽然知音难觅,但作为现代的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命中的挫折,再觅知音。)
【课件相机出示友谊的相关名言诗句】 【板书:知音难求
珍惜友谊】
三、随堂小练笔:仿写句子
伯牙弹奏了一首表现()的曲子,子期()赞赏道:“(好„„!„„。)” 交流
四、作业
1、有感情地读课文,用“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复述课文”的方法并给家人讲讲这个故事。
2、收集赞美知音的名言名句。
3、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到汉阳古琴台游览,了解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动人故事
伯 牙 断 琴
伯
牙
← 知音难求 →
(擅长弹琴)
倍加珍惜
钟子期
(善于听琴)
整体把握
细读品味
创景想象
——《伯牙断琴》(第二课时)反思
《伯牙断琴》讲的是春秋时期的著名音乐家伯牙在汉阳的琴台上弹琴的时候,遇到了樵夫钟子期。钟子期能听懂伯牙的琴声,伯牙感到自己终于找到了知音,非常高兴,就和钟子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来年中秋,伯牙再次来到琴台与钟子期相会,却发现子期已经去世。伯牙悲痛万分,他扯断琴弦,把琴摔在子期的墓前,并发誓终生不再弹琴。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非常了解自己特长的人叫做“知音”。知音,是令人向往的,人人都想拥有知音。伯牙断琴,缘于知音难觅。
全文教学我抓住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情谊来朗读感悟的。初读课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知音”的理解,了解知音是“了解对方特长的人”,再结合课文中介绍伯牙和钟子期的两句话:“伯牙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音乐家,擅长弹琴”、“钟子期不会弹琴,但很会听琴,特别善于欣赏音乐”,与词典中的解释联系起来想一想,就获得初读课文后对“知音”的理解——钟子期是了解伯牙特长的人。这里并不是简单的“解释词语”,而是依据学生认知规律,从生活中来,从感性出发,再到书本中去,通过辞典、通过找课文关键句,来帮学生建立“知音”这个抽象概念与文本的联系。
《伯牙断琴》的重点在第四自然段。反复诵读这一段,不难发现,文字中蕴含着乐曲,乐曲中还隐藏着画面。通过抓住“无论伯牙弹奏什么乐曲,钟子期很快便能道出曲子表达的思想和感情。”这一句中的“无论„„便能„„”一词总体感受钟子期对于伯牙琴声的理解很深。结合文中三个例子的关键词,“立刻、兴奋”“不住的赞赏”“一一”这些词,来证明的确是“无论伯牙弹奏什么乐曲,钟子期很快便能道出曲子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引导学生学习这一段文字时,我将文字、乐曲、画面三者有机结合,意在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在教学雨中抚琴一句时,引导学生想象:“同学们,听着曲子,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见一望无际的草原;有的说,我仿佛看见了万物复苏的春天等等。相机出示句子——钟子期立刻兴奋地说:“好一座巍峨的高山哪!我好像登上了泰山,亲身感受到了那雄伟的气魄呢?”指导学生朗读此句,“‘兴奋地说’是怎样说?子期为何会兴奋?”指名朗读。“‘立刻兴奋地说’又是怎样地说?自由练习朗读。”在指导学生读好此句后,老师抛出问题:“子期到底从这首曲子中,听懂了什么呢?”学生顿悟,有的学生说,子期听懂了这是一首表现高山的曲子;还有的同学说,这不仅仅是在表现高山,子期还听懂了这曲中所表现的高山,其实就是作者那高山般的情怀。学生不但读懂了语言的表面意思,而且还读出文字背后的情感,这叫会读书。他们是以琴传情,从而达到心灵的默契,真不愧是‘知音’啊!带着自己感受,齐读这句话。” 情感的语文课堂至关重要。只有当学生的内心情感,真正被激发时,才能真正走进文本,融入文本,感悟文本。
执教此课第五自然段时,我抓住关键字“扯”“摔”来感悟伯牙的内心情感。师引导思考:
“什么叫‘扯”?与‘拉’有何不同?怎样地‘摔’?从这两个字中,你体会到伯牙怎样的内心情感?”当学生说“从这两个字中体会到了伯牙悲伤的情感”时,我引导学生“请你悲伤地读一读这句话”;当学生说道“我体会到了伯牙此时的心情悲痛欲绝”,我引导学生“请你悲痛欲绝地读——”„„进而动情地引读:“以前两人心心相吸,举杯畅谈高山流水,畅谈人生。现在,这一切都成了美好的回忆。这一切再也不会到来了,怎能不叫他悲痛万分呢?他扯断琴弦,把琴摔在地上,说„„”“知音已去,我弹琴还有什么意思呢?”此时,聆听着学生的朗读,仿佛真的感受到了他们为伯牙失去子期,而感到深深的痛苦。正当学生沉浸在这份痛苦中时,我出播放《高山流水》学生不由自主地朗读起来。而后范读,把课堂中洋溢的悲伤氛围推向高潮。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种种感受,融入到文本中,并从中悟出了“知音难求,遇到知音,要倍加珍惜”的道理。
“伯牙为什么断琴?”当这个问题出现时,学生中出现争议,有的孩子觉得一代琴师就如此断琴很可惜,有的觉得知音以逝,伯牙弹琴已无意义,应该断琴。由于学生还沉浸于文本,所以讨论尤为激烈。我表达了我自己的观点:知音是很难得到的,有了知音,要懂得珍惜。同时我也祝愿每一位同学找到自己的知音。最后,我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复述课文,让学生回到整体。
我觉得本文教学调动学生了的情感体验,抓住了重点词语品味词句,牵动情感主线让学生自主对话,体验文章的内部情感,延续生命质量。
2.《伯牙绝弦》教学案例 篇二
教学目标:
1.采用个人、小组、全班的方式朗读课文。诵读课文。2.引导学生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懂课文内容。3.以读悟情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谈话揭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3.师范读,自由读、小组读、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设计理念:文言文是以读为主。设计了自由读、试有节奏的读师范读、小组读、齐读五个步骤,层层深入体现读的实效性。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三、理解课文,品知音之情。
1、解说课题。
(1)“绝”是什么意思?(2)“绝弦”是什么意思呢?
2.、了解伯牙和钟子期。问题:你了解伯牙和钟子期他们的什么情况?(预设句子: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3、体会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仔细读读课文,从哪些句子中你能体现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用笔标出来。
预设学生画出的句子: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2)“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引导学生理解意思。
4、伯牙善鼓琴,他不同的琴声不仅能表现高山流水,还能让具有很高音乐鉴赏能力的钟子期感受到不同的场景。想象一下,伯牙的琴声还表现了哪些动人的场景呢?
5、得出知音:出示课文第四句:“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再读课文1──4句,感受知音欢聚的融洽与欢乐。
6、出第五句:“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学生读并理解。
(设计理念: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学生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在通过学生熟读课文后,在从学生的感受设计相应的、能够理解内容及课文所映射出的情感的问题。让学生学会如何抓住句子来理解课文。同时,要学生能深一层的理解内容,适当的展开想象,展示相应的资料,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以读为主,适时进行引导,真正的体现文言文的以读促理解。)
四、拓展延伸,深悟“绝弦”。
1、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2、伴着乐曲,学生再读课文。
(设计理念: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对“绝弦”有进一步的感受,感受知音。再回归课文,让学生在乐曲声中读书,用心去体会知音。)
五、总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学的就是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典故,人生苦短,知音难求,希望在座的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知音。
六、板书:
伯牙绝弦
伯 牙 善鼓琴 所念 绝弦
(知音)
【案例《伯牙断琴》】推荐阅读:
关于俞伯牙的故事-伯牙绝弦09-22
伯牙善鼓琴(教案)07-19
精品教案伯牙绝弦09-11
伯牙绝弦读后感优秀作文08-25
财务案例研究案例07-07
电大管理案例分析案例真题09-04
标题案例06-08
案例计算题06-11
法规案例题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