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研训计划方案

2024-12-24

小学校本研训计划方案(精选11篇)

1.小学校本研训计划方案 篇一

一、指导思想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将紧跟学校教科研工作,以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搞好课题研究,为我校更快、更好地发展贡献力量。

二、工作目标

深入推进物理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好课题研究,争取在各类期刊发表高质量的论文,积极参与省,市,县的各级课题研究。争创优秀教研先进个人。

三、具体工作:

(一)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物理教师个人理论素养

1、认真学习《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并深入研究,体会新课程基本理念,并进行教学实践,努力达到新课程三维目标。

2、积极参秘理论学习交流,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参加各类论文评比活动,努力在各级各类期刊杂志上发表。

3、强化课题研究工作,积极参与各级课题的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

(二)按物理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以课改为抓手,教科研为特色。

1、与备课组共同研究,深化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校本化、教学案一体化、周练。

2、加强教学常规调研,协助教务处做好备课笔记、作业批改等的检查或抽查工作。切实提高备课和上课的质量,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规范作业批改。

3、争取上好各种示范课、教学研究课,共同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4、组织并强化课题研究

(1)参加学校的相关课题研究

(2)组织本组市级课题的申报和研究

(3)将课题研究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

5、加强毕业班物理教学工作,提高毕业班教学的质量,毕业班物理教学要求教师运用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注重知识形成过程教学和实验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积极进行复习教学研讨活动,共同研究历届中考卷,交流复习经验,明确复习方向,努力提高物理成绩。

2.小学校本研训计划方案 篇二

问题一:校本研训的研究目的不够明确

部分教师对开展校本研训的目的认识极为模糊, 对校本研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 只停留在“活跃教学教研气氛”这一肤浅的表层上。没有认识到校本研训的目的就是从实践中找问题, 通过研究探索解决问题, 再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去。不懂得这种“从工作实际中提出问题——通过研究探讨解决问题——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的校本研训模式。因此, 目的不明确、作用不清楚是校本研训工作存在的根本问题之一, 也是产生其他问题的根源。

问题二:校本研训的研究对象偏离实际

有少数学校在开展校本研训伊始就进入了误区:“校本研训”选择的研究项目太大、太泛、太狂——涉及的范围太广、太宽, 理论性太强, 没有可操作性;“校本研训”确定的研究对象太空———不切合学校、教师和教学的实际, 导致“校本教研”活动远离了教师的研究基础, 脱离了学校实际, 脱离了教学需要, 没有注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偏离了“校本研训”的出发点。

问题三:校本研训的研究主体不够健全

有的学校的校长对校本研训工作, 从思想上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 在主观上也很重视, 但在实际行动上却不到位, 只是说说而已。校长自己不愿参加一些具体的教研活动, 或者即使参加也不够重视;既不能身先士卒, 又不愿深入探讨, 最终成了校本研训活动的旁观者。这就致使研究主体不确定, 研训只不过是摆摆架子, 做做样子, 一阵空谈后让人摸不着头脑。这种做法, 严重影响了开展校本研训活动的效果。

问题四:校本研训的研究程序杂乱无章

一些学校在开展校本研训时, 头绪不清, 程序混乱、措施不具体。他们观念更新了, 但是学习没跟上, 思想还处于落后状态, 分不清校本研训与常规教研的异同, 把校本教研与传统的常规教研混为一谈, 毫无区别可言。有的还可以明显地看出那是为应付检查而拟定的“计划”, 根本没有抓落实, 也可以说是根本无法落实。上级来时, 问到学校的校本研训开展得怎么样, 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果, 存在哪些实际问题时, 理不清头绪, 茫然不知所措。

问题五:校本研训的研究方法陈旧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不少教师对开展校本研训方法的认识存在极大的误区。最为典型和普遍的偏差都认为——教师相互听听课、说说课、评评课就是校本研训。因此, 在开展校本研训活动中, 除了听课、说课、评课外, 再也没有其他形式了。学习新的方法不愿意, 更不用说校本研训的方法创新了。研训方法陈旧与落后是当前开展校本研训工作中比较普遍的现象。

对策一:对“校本研训”再解读, 再理解, 再领会, 对其目标再定位

认清目的与作用, 是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前提条件。开展校本研训活动的目的是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特别是“课改”中的一些困惑。然而, 我们的目光只盯在这一层面上还是不够的。校本研训的作用应该还有两点:一是将研究探索出的成果转化为指导教学、应用于教学的实践, 促使新一轮问题的生成。从这一目的看, 校本研训永无终结, 永无止境, 它是一个循环过程, 其作用是使后来的教学更加优化。二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研训“教与研究存于同一体”的特点说明, 教研是“研究”, 教学活动是研究的“载体”, 课堂就是“实验室”, 教与研属同一个过程。从这一角度看, 教师在校本研训中自然地得到发展, 其专业素质也自然会得到提升。因此, 不能促使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训”是无效的“研训”。

对策二:在选择研究对象时, 要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

确定的问题是教师在教学中生成的, 而不是外来的;要体现客观性, 不能凭少数人的主观臆断闭门造车而确立。因此, 在确定研究对象时, 要让全体教师共同参与, 首先要让教师进行搜集、整理, 在听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学校进行筛选、甄别, 最后再确定要解决的问题与对象。确立的研究项目越小越好, 越具体越好。

明确研究对象是校本研训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校本研训研究什么?其含义透视得相当清楚:研究的对象是教育教学中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那么我们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实际需要”是什么呢?我认为莫过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因此校本研训其研究的对象或选题范围应该主要来自于我们在课改中所遇到的一些实际的、具体的困惑。例如, 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如何构建, 新课程中如何评价学生, 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展“自主、合作、探索”学习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当前在“课改”中所遭遇的壁垒, 是我们校本研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只有我们自主地通过研究来解决这些问题, 才能满足“实际需要”——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

对策三:校长亲自参与是校本研训取得实效的有力保障

校本研训是以学校教师为研究主体的。说教师是主体, 一方面是说校本研训离不开教师, 另一方面是说“全员性”——全体教师都要参与, 没有“局外人”。这里所说的“教师”理所当然地包括我们的校长, 校长是校本研训活动中不可少的一员。这是因为:校本研训是在校长的直接领导、组织、参与下, 全体教师参加的研修活动。校长既是校本研训的第一责任人, 同时也是研究成员。如果没有校长参与, 我们的研究主体就是残缺不全的, 没有真正体现“全员性”。同时, 没有校长参加的研训那自然也就无法体现“以校为本”了。因此, 没有校长的亲自参与, 校本研训就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校长要突出“以教学为中心”的工作思路, 把校本研训当作教学工作的重头戏来抓。从计划到实施, 从布置到总结, 要全过程参与。除了号召之外, 还应当亲自参加具体的研究活动, 把自己置于活动之中, 成为活动的“中心人物”, 绝对不能借工作繁杂而游离于校本研训之外。

对策四:理顺研究程序是开展校本研训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们开展的“校本研训”毕竟是一项研究活动, 要研究就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东一榔头, 西一棒子”是不行的, 也是绝对搞不好的。“一定的程序”其本身就体现了科学性、实践性与合理性, 只有遵循“一定的程序”, 校本研训的开展才能有序进行。有计划, 有目的, 有措施, 有步骤, 有序才能有效, 无序绝对是无效的。开展校本研训到底要遵循哪些程序呢?

我认为这几个环节是必须到位的:首先, 要选准研究的对象。只有明确的研究对象, 活动才能有的放矢。因此, 我们开展校本研训活动的第一道程序应该是动员全体教师搜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困惑, 学校或研训组再进行梳理, 选择确定要研究的项目、对象。其次, 拟订实施方案。对象确定之后, 如何开展研究, 要有一套周密的、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 它是开展校本研训活动的基本保证, 同时也是校本研训“有序性”的体现。方案中必须凸现出研究对象 (问题) 、人员分工 (职责) 、期望效果 (目的) 、活动步骤 (过程) 、活动管理 (指导与评价) 、成果提炼 (归纳总结) 与推广等几个基本的构件。最后就是抓落实, 在有一个操作性很强的方案之后, 只有按计划一步一步地狠抓落实, 校本研训工作才可能取得实效。

对策五:确定正确的活动形式和研究方法是开展校本研训的核心

研究方式单一、方法陈旧的根源, 还是对校本研训理解得不透彻, 在认识上把“校本研训”与传统的常规研训相等同, 使之简单化、浅层化、庸俗化、陈旧化。那么真正的校本研训有哪些形式呢?我认为, 校本研训的主要内容是对自身的教学实践、教学理念做理性的、深层次的反思, 即先有教学行为, 然后才有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提炼与提升, 做出指导后再制定教学行动的方案, 再投入到新的教学行为当中去。开展校本研训活动的主要形式是进行教学反思。那种只简单地听听课、评评课的“研训”, 是与校本研训沾不上边的。那种反复演练, 不断“完善”的公开课、观摩课同样也不能算作是真正意义上的校本研训。

将教学与研训合二为一, 教中有研, 寓研于教;将有形的活动转化为教师的“隐性”研究, 让教师在心灵深处进行思考、反思;将集体行动转化为“单兵”作战, 留出教师自主研究的时空。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 抓自我反思。针对已确定的研究对象, 教师课后对课堂教学作理性反思, 自我检查在教学中对问题所解决的程度, 用“课后记”形式归纳出自己新的体会、见解和观点。这种方法对于第一线广大教师来讲是最实际、最可行的“校本研训”。 (2) 抓案例分析。抓住自己或他人的某一典型的课堂教学或几个教学片断进行深入评析, 用新的教育理念进行解剖, 从正反两方面总结出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这种方法对于解决已确立的研究对象, 特别是对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是最有效的“校本研训”。 (3) 抓同伴互助。组织教师集体备课, 针对某一个问题通过相互听课、议课把解决的方法梳理出来形成新的模式, 再用新的教学行为去检验所产生的教学模式的合理性, 促使新一轮问题的滋生和新方法的产生。这样瞄准一个问题进行集体反思, 不断使教学方法更为完善、教学行为更为优化的研究方式, 是最实在的“校本研训”。

3.提高中小学校本研训实效性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校本研训;新课改;实效性;对策

近年来,我省许多中小学开展了校本研训,但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仅以山西省长治三中为例,对此问题加以探讨。

一、中小学校本研训实例分析

长治三中2009年开始课改,结合学校实际,确立了“学案导学、合作探究”的课堂核心模式。针对课改途中出现的许多困惑,2012年8月20日至23日,长治三中举行了为期四天的以课堂技能实操训练为主要形式的暑期校本研训。

(一)全体教师作为参训学员,通过角色置换、小组演练、全员互动、审视课堂教学各环节,力求解决一线操课中的困惑,掌握有效课堂的实操技能

1.骨干引领,精心设计

由学校的骨干教师及教研组长担任本次研训的讲师,每人围绕一个培训专题设计一节“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模式的实操培训课。

2.科学分组,角色互换

全体教师即学员,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所任学科、性格与性别的不同,分成八个小组。二人互结对子,四人一小组,八人一大组,并选出组长、常务组长、记录员、展示员等。

3.精选话题,模拟实战

研训中围绕“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的九个系列话题,特别精选了中国教育科学院韩立福专家的有关经验方法展开。每个话题由培训讲师设计一节常态课,每节课模拟“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模式,进行以下环节的学习体验。(1)自主学习:提出本学习主题的要点。(2)质疑探究:围绕本主题提出值得研究与思考的问题并与小组成员展开交流讨论。(3)讨论交流:将本组的问题提交全体进行讨论。(4)课堂展示:谈论学习本主题后的感受。

(二)本次研训活动结束后,老师均感获益匪浅

1.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本次研训本着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的宗旨真正起到了帮助教师成长的作用。无论是九个专题文章内容的学习,还是课堂教学模式的体验都是教师所需的。教师在体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到了如何教会学生学习的本领,从而领悟到了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本质。

2.重细节求实效

研训前有充分的预设,有计划、有组织、有流程;研训中能结合学员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方式和内容。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力求做到扎实有效,不走过场。

3.换位体验,主动参与

身边的同学做讲师,教师自己当学生,换位体验中实现自我角色的颠覆,每个教师在积极主动地参与中体验到了学生最需要的东西,同时也摸索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二、山西省中小学校本研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校本研训是在校本培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与培训,是新课改理念在教师培训研究领域的具体体现。校本研训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主体,相关理论和专业人员参与指导,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是教师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在研训中,教师是主动的探索者和成果的分享者。但在具体操作中,许多中小学往往背离校本研训的主旨,表现出以下问题:

(一)研训目的不明确,研究主体缺乏主动性

许多中小学教师对校本研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有的学校校长虽然认识到了校本研训工作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行动上却不到位。教师普遍缺乏主动性。不少学校提倡“人人有课题,个个在研究”,且以学科备课组或教研组为单位申报课题,具有很强的“行政”色彩,不管兴趣,也不顾实际,效果可想而知。

(二)研训内容偏离实际

有的学校在开展校本研训时选择的问题太大、太空,或理论性强,没有可操作性;或不切合学校、教师和教学的实际,偏离了“校本研训”的出发点。

(三)研训过程缺乏计划性,方法陈旧

一些学校在开展校本研训时,程序混乱、措施不具体。分不清校本研训与常规教研的异同,有的学校仅仅为应付检查而拟定校本研训“计划”,根本无法落实。不少教师认为校本研训就是教师相互听课、说课、评课。

三、提高校本研训实效性的对策

(一)明确校本研训目标

开展校本研训活动的目的是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课改”中的一些困惑。校本研训是一种“从学校中来到学校中去”的研究活动。研究的起点是解决教师自己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教学活动是研训的“载体”,教师的课堂即“实验室”,教学与研究融合为一个过程。长治三中的研训活动有明确的目标,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师的专业素质自然会得到提升。

(二)找准研究内容

找准、明确研究内容是校本研训顺利开展的关键。长治三中结合本校课改面临的实际困惑展开校本研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见在确定研究对象时,要让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要让每个教师进行搜集、整理,在听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筛选,最终确定要解决的问题。当然确立的研究课题应该小而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三)明确主体,全员积极主动参与

校长积极参与是校本研训取得实效的保障。校本研训是以学校为基地,由校长直接领导的,学校拥有充分自主的以学校全体教师为研究主体的活动。校长是校本研训活动不可或缺的一员。校长既是校本研训的第一责任人,同时也是研究成员。校长应作为一名普通成员,从计划到实施,从布置到总结,全程参与。还应注重调动所有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像长治三中那样,力求使全体教师参与,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使每个教师都有所收获。

(四)理顺研训程序

这是开展校本研训活动的基本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才能有成效。开展校本研训要有科学的程序。首先要引导全体教师注意搜集自己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或困惑,然后以学科组的形式进行梳理,确定要研究的对象。其次,要善于制订周密的、切实可行的研训实施方案。方案必须明确研究的问题、研究目的、具体步骤、活动评价、人员分工等。最后还应重视计划的落实。长治三中的这次研训就是在面对困惑时制订方案并能按计划一步一步落实,才取得实效的。

(五)结合实际,丰富研训方式

校本研训的主要内容是对自身的教学实践、教学理念进行反思。只简单地听课、评课的“研训”以及反复演练不断“完善”的公开课、观摩课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校本研训。正如长治三中这样,将教学与研究培训有机结合,寓研于教,使显性的教研活动转化为全体教师的“隐性”研究,教师在实践中进行深刻反思,从而获得成长。

最后,学校还应提倡教师与书本对话,经常推荐一些书刊要求教师在实践中带着问题读,做到有的放矢;边读书边质疑,善于提出自己见解,读后要写好心得与体会,在与书本对话中发现自己工作中的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

参考文献:

程正彪.中小学校本研训概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05.

作者简介:贾卫红(1966—),女,山西祁县人,太原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4.火天乡中心小学校本研训工作计划 篇四

校本研训计划

深化校本研训工作是学校持续发展基础,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效工作之一。根据教育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乡学校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学年校本研训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的理念,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扎实有效地实施校本研训,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有效平台,使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全面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二、工作目标

1、立足课堂教学研究,以实际学情深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促进师生共同进步,构建和谐、上进的教学模式。

2、开展校本研训,培养广大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更新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拓宽教师的专业知识,并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扎实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

3、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有关德育工作、教科研,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工作要点

我校仍将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努力目标,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重点,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且重点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以老带青、以青激老,促进学校良好教研风气的形成。同时,科组不断总结研究经验,形成本校的教学风格和特长。

1、加强师德研训,本学年将结合我校实际,以案例教学、先进行了报告为基本形式,大力开展读书活动,使广大教师树立热爱教育事业,立志献身教育思想。

2、加大专业学习力度,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在组织集中专题研修基础上,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自学,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且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讨论、研讨交流,检查考核学习情况,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

3、加强教育教学能力研训工作。本学年主要以“同研一节课”为重点,在组织这项活动中,组织教师集中备课、听课、评课、撰写听课及教学反思等,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且根据学校和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遵循“发现问题——建立课题——开展研究——反思总结”的具体流程,开展多种形式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健康发展的研训活动,以提升教

师反思交流能力和同伴协作能力为出发点和着重点,积极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且制订不同层面教师(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发展中教师)的课堂评价标准,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艺术。

4、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教师基本功扎实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对教师综合能力基本功训练,要常抓不懈,并有针对地对部分年轻教师和新教师强化基本功训练活动,通过采取不同的研训方式,使每一个教师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积极引领教师向现代综合型教师转化。

5、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强化课堂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为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环境。组织青年教师学习网络知识,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提高教师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力倡导教师人人建立自己的网络空间,加大网上交流,充分发挥成长论坛和教师博客群的作用,把它们作为教师交流研究成果的最为快捷、方便的平台。

四、研训方式与活动

1、自主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教师自主学习新课程理论知识,撰写学习体会,学校科组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针对我校共性“问题”,各教研组在每月要安排一次专题讲座,帮助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理论素养。

2、科组研讨: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同研一节课,且每周安排时间研讨学习与教学体会、研讨课堂教学技巧等,教研组长要时时关注新的教育动态。同时研讨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效果。

3、教学观摩: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认真做好评课活动,教研组做好详实记录,加强落实教师撰写的听课反思与教学反思,做好网络交流活动;同学科、同年级教师之间要开展随课听活动

4、外出学习: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上级研修活动与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促进与优秀学校的合作交流,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

五、考核方法:

教师研训的考核参照学校绩效工资管理方案实施。采取期中评估和期末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把教师参加校本研训的内容按学时计算,完成研修任务与教师学分登记联系,考核结果将作为教师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及教师评优考核的重要依据,并与期末绩效工资挂钩。

5.校本研训个人计划 篇五

响水镇金江学校 徐宋英

一、校本研训指导思想

以提高自己实施教育教学或岗位工作能力,以研训为宗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先进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校为本,立足教育教学实际,聚焦课改,关注课改质量,关注自己的成长,以教研组和课堂(或岗位)为阵地,有序、高效地开展研训工作,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成长,在最短时间内适应三年级的教学要求,特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如下:

一、自我分析

本人现任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在第一轮继续教育中获得了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合格证、普通话水平测试合格,计算机等级证书和在新课程考试中取得了合格成绩。在教育中所任学科,学生考试成绩良好,转化一批后进生。可是本人在教学中仍保留许多传流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缺少创新精神、离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还有差距。因此、本人认为当前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二是科学知识的充实和扩展.是教学理论水平的提高,三是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二、发展目标:

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充实拓展学科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术,提高实施新教材的能力,尽快适应课程改革需要。

三、发展计划:

1、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专研教材,并做好学习记录。

2、本学期自主选读教育教学专著至少1本,积极撰写一定量的读书笔记,并在教研组内进行交流与总结,浓厚学习氛围。

3、在教学中注重总结与反思,以反思教育、教学实践为基本内容,以相关理论为指导和依据,学会行动研究、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等,从而丰富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

4、以学科教研组为基本组织,开展随堂听、评课活动。积极利用学校教学网资源,采取集体与个人形式,认真进行集体备课。在各种活动中,让教师切磋反思,切实提高驾驭课堂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5、以校级和区级骨干为榜样,加强师德修养。以体验性活动为载体开展师德培训,自觉学习相关理论材料和事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在体验性活动中净化心灵、树立理想,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为学生的成长做出榜样。

6、充分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有选择地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利用校园网互帮互学,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尽可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服务教育教学。

三、采取措施

1、积极参加省、县、校级组织的有关“师德师风教育”和“课程新理念”学习的各种培训。

2、根据学科培训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学会提出问题,做到带着问题学和带着问题教相结合,体现研讨、答疑和点拔思路的特点。

3、每次参加学习做到准时到达会场,认真听讲,做好听课记录,课后多读多思,对有关要点熟读成诵。

6.校本研训方案 篇六

(一)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教师为研究主体,认真学习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大力加强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学习,积极开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遵循“培训方式教研化,教研工作主题化”的原则,坚持研训一体的发展思路,遵循教师成长和培养的规律,结合我校实际,将教学、教研、校本研修等工作全面整合,务本求实、从小处着眼,围绕课堂教学,从常规工作做起,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增强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研修目标

依据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和完善校本研修工作,立足教研,聚焦课堂,进行课题研究,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切实解决或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努力使我校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充满活力的反思型、科研型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三、研修重点

1.讨论完成计划各项工作。

2.建立电子备课室,提高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的教学的技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查找所需资料,互相学习和交流。

3.采取“板块”教研形式,进行分科教研活动。

4.认真组织开展

“精品课”展示活动,如“领导上展示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达标课”等系列活动,深入研究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

四、研修措施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需要我们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做法,讨论新问题,研究新对策,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本学年重点学习教育理论以及上级有关文件,领会其精神实质,明确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具体要求,使各位教师弄清新课程标准内容,理解学科教学的性质、地位、理念及目标,正确把握学科教育的特点,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学科课程。

2.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

制定周密的业务学习计划,每周二下午的业务学习以“统一主题,集中与分组学习为主,测评为辅”为原则,确保学习有计划、有内容、有讨论、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有实效、有检查。要做到:(1)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2)学习与交流心得相结合;(3)自己学习与讲座指导相结合。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有摘记,又要写下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学校定期检查,并在学期末进行评比。

4.加强教师培训工作

为使全体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学校配合地、县的教师培训计划,组织和安排好教师的培训工作,确保培训工作做到“五定”,即定时间,定人员,定地点,定任务,定内容。学校继续组织教师参加多媒体课件制作和写字技能的培训,以提高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技能以及写字教学水平的提高。

为促进教师的进步,努力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要求学科教师互相听评课,形成大家都深入课堂研究教学的良好氛围。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结合听课的收获和自己的感想,写出学习汇报材料,上好汇报课,带领教师吸纳教育新理念、新方法,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达到“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益。

小学校本研训方案

(二)为一步进提高我校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创新能力,提升教育理念、教育能力、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特制定我校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校本培训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学习、研究新课程教材为重点,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教师参与研究培训为主要形式,以培养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方向,以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教师为目的,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培训目标与培训原则

1、培训目标

通过开展校本培训,促使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胜任新课程教学,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师队伍。为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2、培训原则

校本培训的指导原则是:(1)针对性原则: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与发展为出发点,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多种模式开展培训,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学中现实的和未来的问题。(2)实效性原则:避免形式主义与空洞说教,紧密结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管理。(3)系统性原则:以学校整体发展为本,注重培训的系统性,以达到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4)自主性原则:学校自主培训、自主管理,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5)开放性原则:注重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校外与培训机构有机协同与结合,在校内实行教学、教研、培训的有机协同与组合,教师之间互帮互助,寻求培训机构的业务指导,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行开放的校本培训方式。

三、培训内容

围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实施新教材能力这一目标,把师德教育放在首位,提高教师教育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师德培训

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2、教育教学能力培训

以教研组为单位,不断探索研训一体化,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3、信息技术培训

通过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提高教师熟练操作多媒体及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提高教师借助电脑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4、教育科研能力培训

教育科研能力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要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培训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要注重教师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引导教师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技能水平。

四、培训形式

1、自主学习:教师自学,学校每学期推荐书目以及教育教学有关杂志,组织教师认真读书学习、交流研讨。让读书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学习成为教师的浓厚兴趣。

2、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针对学校共性“问题”,聘请专家学者,开设专题讲座。

3、小组研讨: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期研讨学习体会、研讨教学体会、研讨课堂教学评价、研讨教学管理等。

4、教学观摩:学校内部教师之间,校际之间分层次、多形式组织教学观摩,形成制度。

5、参观考察:组织校内、校际之间教师教学交流,传授好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外出考察学习,取长补短。

6、专项培训:根据不同时期教师继续教育的应急任务,集中进行短期培训;对教师职业道德高尚、教学能力水平突出,有培养前途和潜力的中青年教师,与研研室合作,重点培养,研修提高,培养研究型、专家型的骨干教师。

五、保障措施

1、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领导 学校是校本培训基地,建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依托校内教科研机构,确定专人,具体组织实施校本培训工作。认真制定校本培训发展规划与培训计划,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工作实践,紧紧围绕学校发展和教师需求这个中心,探索符合学校发展特点的校本培训模式,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2、完善校本培训的管理体制

学校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实施。对培训质量、培训效益要及时进行考评、评估与反思,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将培训的考核与期末教师考核结合起来。

3、落实校本培训经费

7.小学校本研训计划方案 篇七

本学期,我校的校本研训工作要继续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以深化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力争在校本研训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根据上级的工作要求并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现制定本学期校本研训工作实施方案:

一、管理组织(校本研训领导小组)

总负责人:杨宝宏 马书亮 业务负责人:高文亮

包级负责人:李志欣 赵丽红 周长军 组 长:张 旭

副 组 长:任学军 朱晓峰 李雪霞 成 员:全体教研组长

二、整体思路:

立足于解决我校课改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着眼于新课程理念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以“导学案”课堂为载体,构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检测”课堂模式,以有效教学为途径,以高效课堂为目标。通过赛课活动,发现并解决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促进课堂高效。通过集体备课和课例研究活动营造浓厚的校本研修氛围,引导教师从教研型队伍向科研型队伍转化。

三、主要工作

1、全面加强教师的业务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理论素质,为搞好新课改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按上级要求,做到人人参加学习,人人有学习笔记,学习心得、体会、感悟不少于笔记数量的2/3。学校将加强组织和检查工作,真正使大家通过理论学习,全面提高个人业务理论素质和教学能力,更新教育观念,以创新的精神实施新课改。

2、以课堂改革为主重点,强化教学教研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六认真”制度(“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测试”),促进教师形成严谨、认真、细致的教风。强调“三讲三不讲”,加强学法指导,利用好“错题集”、“摘抄本”。强化教师对学生的服务意识,不但要让学生学好,还要让学生学得轻松,学的有效。“浓缩课内,淡化课外,浓缩预习,淡化作业”。

3、以有效课堂教学为途径,以课例研究为教研模式,创新教学研究活动,提升教学效能。加强课例研究,组织教师开展以“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为主题的教研组活动,确定本学科组课例研究主题,填写并申报《长葛市课例研究课题研究申报表》或《长葛市教师个人微型课题研究申报表》。从申报通过起本着以下要求认真开展课例研究活动。

(1)聚焦课堂、关注课堂,落实课堂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实效性;(2)以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解决制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现实问题,达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3)以教研组为单位,协调备课组共同选定研究问题、制定计划方案并实施。(4)以课为例,研究问题。每个课例由一位老师负责,本组老师参加。根据教学进度安排选定一节课,结合所要研究的课堂教学相关问题,共同备课、制定教学方案,并由一位老师上课,其他老师现场听课看课,课后议课反思、讨论研究,对所研究的问题形成总结性意见。课例研究过

程要做好活动记录。(5)课例研究申报表及活动过程记录表完成后要上交教导处汇总备案,每位老师参与课例研究的情况作为年度教研组考评的一项内容。(6)课例研究在选题时要加强实效性和针对性,避免虚化和泛化现象。

4、扎实开展校本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更好履行工作职责,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着力骨干教师的培养,发挥示范引领及辐射作用,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他们带头读书学习,带头教学改革,带头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和谐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管理和使用我校将有新的规定,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如果不积极参加教研室、教体局或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活动,学校将视其自动放弃骨干教师称号。

5、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全体教师要树立质量意识,增强做好教学工作的责任感,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要抓细、抓实、抓严,用认真的授课、耐心的辅导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在本学期要继续充分发挥教学质量抽测监控作用,进一步完善抽测、分析总结、反馈、调控、提高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方式和方法,在配合教研室抽测的同时,不定期对各年级进行学科抽测,检验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情况,特别是完善九年级月考制度和七、八年级抽测制度。加强抽测后的总结提高工作,以期收到较好的调控效果。充分发挥评价的规范、导向与激励功能,通过评价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四、主要措施

1、树立 “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又好又快发展,提升全体学生素质”的教育思想,强化科研意识,走科研兴教、科研强校之路。

2、在操作层面上,我们将遵循“常规活动与主题活动相结合”、“传统活动与特色活动相结合”、“全面开花与重点培养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树立“把问题课题化,把工作科研化,把结果成果化”的工作思路,以科研促课改,以课改促科研,增强课改工作的科学性。同时,要继续加强教学反思的指导管理工作,通过开展教学反思展评、教学反思探讨等活动,交流教学反思经验,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3、对在教改工作中有显著成效或巨大贡献的学科组或个人及时奖励,激励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增强教科研意识,通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形成我校课堂教学特色。上学期八年级数学组和参加长葛市、许昌市赛课的教师学校都提出了表扬。

4、加强教研组工作的管理。教研组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教研组要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制定出具体的教学教研计划,切实落实课程理念,真正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不流于形式,各教研组要有研究性课题,要有活动记载,有总结,期末学校将对教研组工作进行评比,特别是教研组长参加会议的考勤情况,在平时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真正通过教研活动落实改革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和教研组工作,学校加大检查力度,加强考核,其成绩要列入到学校期未量化考核工作之中,作为评选优秀教师和优秀教研组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学期八、九年级各教研组长重点做好汇报课(赛课)的工作,各教研组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加强集体备课,使本学期的赛课工作圆满完成。

5、认真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教研、培训活动,特别是“国培”“省培”计划。“国培”计划中的学科能力提高每一个教师都要参加,骨干教师培训和一些外出学习教研组长优先参加。参加学习的教师要形成自觉教学反思的习惯,外出学习的教师应做好学习笔记并上交教导处,回校后在相应范围内及时交

流。教师参加校本教研和学校常规工作必须完成的任务有: ①按时参加教研组或课题组的校本教研活动,并把研究贯彻落实到课堂以及其它教育活动中。②在开学初制定本学期个人教研的研究重点。③写好每节堂课的教学反思。④提出一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一条教学建议。⑤每月向教研组提供一个典型案例,或提供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⑥每学期至少上1节汇报课。⑦每学期至少上交一篇研究性论文、经验总结。⑧每学期教师听课20节以上。⑩自觉自学相关教学研究理论与教学案例,保持每周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1小时,自学时间不少于2小时。教师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为扎实进行校本教研夯实基础。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6、根据上级要求,学校领导分包教研组,参加并指导教研组的工作及活动。具体分工:杨宝红校长、高文亮校长分包七年级各教研组,马书亮书记、周长军主席分包八年级各教研组,李志欣校长、赵丽红书记分包九年级各教研组。

7、突出毕业班工作。认真研究当前考试改革的内容,加强对中招命题的研究,把握其实质,吃透其精神。针对毕业班学生的特点,抓稳定促培优,在管理中应强化常规管理,创设正常、有序的学习环境,突出班级文化氛围;帮助学生树立四种意识:时间意识、成功意识、中考意识、竞争意识。充分利用好九年级教室内的大屏幕。

五、具体安排

整体上双周(2、4、6、8、10)为校本教研周;单周(1、5、11、13、15)为校本培训周,活动所需学习材料选自课改前言第8、9、10期。教师素质提升活动安排在第7、12、14、16、18周。具体安排入下:

校本教研活动学习内容分别为:市一中“有效课堂”学习材料 <课改前言第8期>;有效教学的反思<课改前言第8期>;有效教学管理探究<课改前言第8期>;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下发材料>;如何确定课例研究主题<下发材料>,课题申报及结题方法指导《课改前言第11期》,《高效课堂的三讲三不讲》<下发材料>。

校本培训活动学习内容分别为:教师有效教学的六项修炼<课改前言第8期>;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课改前言第8期>;相关论文、学案集<课改前言第12期>。

教师素质提升活动安排:第3-14周校级公开课(赛课);第7周:“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或有关课例研究、小策略等方面论文比赛;第12周: 青年教师基本功初赛;第14周: 青年教师基本功决赛;第17周:特色教研组汇报材料交流及评选。

七、教研组长职责与任务

1、张贴学校行事历、教学教研工作安排表,并据此制定本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及本学科组教学进度计划,上报本组本学期课例研究主题。

2、每周负责安排集体备课内容及主备人,完善本组集体备课记录。

3、以公开课为依托扎实开展本学科组课例研究活动,围绕所报课例研究主题上公开课、评课、议课,真正找出目前我校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共同探讨有效解决的办法和措施。特别是八年级、九年级各教研组长,针对赛课的教师,要研课、磨课,打造精品课,突出本学科组的特色。本学期教师要听课20节以上,其中听、评同学科节数至少为赛课同学科教师数的2/3,各教研组长要积极组织并参与听评课。

4、学期初以教研组为单位上交本组所有成员的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和教学进度计划表,本学科组课例研究主题,期末上交5周的校本教研活动记录、5周校

本培训记录、六个课例研究活动记录、组员学习笔记、教研组工作总结及教师个人工作总结、听课记录、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共7种材料。

5、积极动员组织安排各种活动,落实教学常规,推进课堂改革。

6、协调组员之间、学科组之间、年级组之间的关系,增加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积极配合学校的常规教学和教研工作,保证完成学校交给的重任。借鉴兄弟学校的经验和智慧加快我校课堂改革的步伐,促进我校教学教研向优质高效发展。

7、积极带领本学科组成员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的各种教育培训活动,在常规教学教研实践中不断创新,逐步形成本学科特色。

近段工作提醒:

1、八、九年级抓紧上报赛课教师赛课题目及本学科组课例研究主题。

2、各教研组抓紧上交教研组及教师个人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3、学校定于9月22进行九年级月考(五科)和七、八年级抽测(语、数、英、物)。

8.小学校本研训计划方案 篇八

2010-2011学年下学期校本研训计划

素质教育理念的确立,新一轮课程方案的试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等,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是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为此结合我校发展需要特制定本计划。

一、培养目标

面向全体教师,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根本目的,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具体目标:使每位教师在原有理论水平的基础上着眼于理论应用能力的提高,在原有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着眼于学科基本功和学科教学能力的提高,在原有开展常规教研的基础上,着眼于专题研究、教科研能力的提高,在原有运用多媒体的基础上,着眼于多媒体与各学科的进一步整合。

二、培训内容:

(一)师德教育(4学时)

培训内容:《教师礼仪》等

培训形式:师德专题培训。主要学习《教师礼仪》,培训采用讲座或教师分组讨论等形式进行。

考核方式:教师提交师德培训学习笔记,师德考核合格且学习心得被评定为合格以上等次者,方可评为师德培训合格。

(二)新理念培训(14学时)

培训内容:《好班规打造好班级》《高效课堂八讲》等

培训方式:学校安排负责人教师带领全体教师共同学习,每参加一次集中培训计2学时,计划组织4次集中培训,同时组织外出培训教师 1

举办学习心得汇报会计2学时,共10学时。教研组组织上汇报观摩课,该项活动以教研组集中的形式组织进行,共4学时。

考核方式:学校举行新理念学习情况心得交流会,凡提交论文被评为合格以上等次者,该项培训考核方可评为合格。

(三)新课程培训(8学时)培训内容:“洋思教学”知识培训

培训步骤:第一步:集中培训。学校召开理论培训会议,由去洋思学习的教师带领全体教师学习“洋思教学”有关知识。这一步骤在上学期已提前完成。第二步: 学习洋思中学教学经验,部分教师上公开课。第三步:教研组专题研讨。依据集中培训及专家讲座有关内容,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全体教师讨论学习,结合我校实际,确定出适合各科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第四步: “洋思教学” 观摩课活动。各教研组确定两名教师为“洋思教学”实验教师并提供尝试观摩课,组织本组教师观摩研讨。

考核方式:学校开展“洋思教学”过关课活动,每位教师讲课,学校组织人员进行评课,过关者考核即为合格等次。

(四)新技术培训(12学时)

1、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 :(4学时)培训的内容:网络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

培训的方法:网络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是现代教师驾驭课堂的基本能力,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为此我校将开展课堂教学比武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对教师课堂教学网络技术的运用进行提高。本学期各教研组选举推荐1--2名教师参加全校课堂教学比武。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心得,认真准备,上好课。课后要认真反思,写出听课反思。每位教师都要积极参加观摩活动,教师每参加一次计1学时。

考核方式:录像课教师根据说课、上课、反思进行考核,其余教师根据参加参加录像课观摩活动考勤、教师听课记录进行考核。

2、信息技术的培训:(8学时)

培训的内容:①网络初步操作②网络资源的利用③幻灯片制作④网络课件制作及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启。

培训的方法:学校安排专业教师对全体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每次培训计2学时,本学期计划组织4次集中培训。

考核方式:每次培训结束后对教师进行实际操作能力考核,考核分为不合格、合格和优秀。

(五)教师自学(2学分)

1、读书活动。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学校计划每学年组织教师自学教育理论专业书籍,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自学。由学校提供书目,教师自学,学校审核。

2、学校集中培训内容。教师要根据学校集中培训内容开展自学,记笔记,写心得。

考核方式:学校将组织1-2次读书交流活动,教师提交学习心得,每篇不少于1000字且被评为合格以上等次计0.5学分,每学期最高计2学分。

三、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组长: 房公堂

副组长: 陈传舜

组员:房公堂陈传舜李圣文

朱恒军王洪艳王青山魏德成四、培训安排(见附表)

上游中学

9.小学校本研训计划方案 篇九

一、教研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培训、学习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这就迫切需要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本学期,我要深化英语教学改革,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以提升自身素质为目标,结合学科自身特点,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

二、教研目标:

新课程理念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要着眼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要以教学的丰富性、多样性满足学生的需求,我们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将所学知识系统地归纳与总结,并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以达到应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三、教研内容:

1.依据课本内容,设计开放问题。英语课堂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地主动探索解决,为此应对课本知识进行适当设计。如在上“矩形”的过程中,学习了矩形的性质后将一块矩形花园平均分成四等份,那么应该怎样操作,应用的知识是什么?这样就会有机将二者结合,以达到目的。

2.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使学生大胆交流、敢于创新,积极思考,将所有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时间,使学生有机会创新。求知欲是从问

成学习任务。

4.发扬表扬激励的功能,使学生乐于解决问题。教师可以适时地进行表

扬和鼓励,对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发言机会,使同学解决问题的欲望更加强烈。

四、教研重点

1、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学科课程的基本理念,理解学科教育的功能和价

值。使本人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具备实施 新课程教学的能力。

2、扎实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益和质量,向45分钟要质量。

3、加强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的联系,促进自身的发展,达到教学能力要过

硬,教学方法有个性,能够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4、提高现代化教育技术水平,会利用网络资源,会使用多媒体课件,会制

作多媒体课件。

5、深入研究学科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根据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解决

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和可能出现的实际问题。

五教研的方法: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靠教师的不断引

导,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紧密相结合,逐步实验,以在室

最终目的。方法步骤如下:

1.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使学生大胆交

流、敢于创新,积极思考,将所有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时间,使学生有机会创新。求知欲是从问

成学习任务。

3.发扬表扬激励的功能,使学生乐于解决问题。教师可以适时地进行表扬和鼓励,对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发言机会,使同学解决问题的欲望更加强烈。

4.依据课本内容,设计开放问题。英语课堂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地主动探索解决,为此应对课本知识进行适当设计。如在上“矩形”的过程中,学习了矩形的性质后将一块矩形花园平均分成四等份,那么应该怎样操作,应用的知识是什么?这样就会有机将二者结合,以达到目的。

4.创设和谐氛围,引导全员参与。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是一个基本任务。为此教师要努力创设师生合作的良好氛围,以开拓学生的个性化知识,促进学生充分表达意见,使用权不同意见和构想相互感染,彼此启发,促使完成问题。

6.展示结果、评价、总结和反思,问题解决以后,教师要给予适当的评价,并和全班同学一起进行回顾总结,并反思其好的方面及存在的问题。

六、保障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学习新课程方面的理论以开阔视野、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使教师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重点学习英语《新课标》,通过学习让新课程方面的理念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得到体现。我们还将针对自己在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请教有经验的老师,主动学习《如何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等书。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本期为了进

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做到课前有准备,课后有反思,上课要做到“五有”:课前有集体备课,有较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有说课材料,有教学模式,课后有教学反思。

2、针对问题,专项学习

本学期将针对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听课、讨论、学习,使之得到解决。

10.小学校本研训计划方案 篇十

校本研训工作计划

金胜中学

2014年2月

本学期,我校的校本教学教研工作要继续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实现“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最高宗旨, 以校本教研为中心,以深化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力争在加强教研、集体备课、课堂教学改革、学生的评价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根据上级的工作要求并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现制定本学期校本研训实施方案:

一、管理组织

总负责人:赵战英

业务负责人:孟学平

成员:教导处成员、教研组长

二、指导思想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积极开展 “六环节课堂教学”的教学改革活动,积极探索一条“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训练实、课堂效率高”的教改新路。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形成以“自主合作探究”为载体的“先学后教,训练提升”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定教,实现“教学合一”,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不仅掌握所学知识,而且掌握获取知识的技能。激励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增强教科研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形成我校课堂教学特色。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逐步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教研机制,切实提高我校教学水平和课程建议与管理的能力,从根本上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整体思路:

立足于解决我校课改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着眼于新课程理念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在我校成功经验中寻找生长点,在我校现实问题中寻找突破口,在教育理论中寻找支撑点,在教育发展趋势中寻找挂钩点。以“六环节课堂教学”课堂为载体,以有效教学为途径,以高效课堂为目标。通过校本教研促进课堂教学改革,通过教师培训提高教学教研水平。从而形成以教学带动教研,以教研促进教学,以培训加快改革的校本研训工作模式。

四、主要工作

1、健全业务学习制度,全面加强教师的业务理论学习,坚持上级培训和校内培训相结合、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的原则,提高教师的业务理论素质,为搞好新课改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要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时间、集体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课改理论,努力把握新的课程标准和教育理念,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并善于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做到人人都参加学习,人人有学习笔记,学习心得、体会,学校将要加强领导,做好组织和检查工作,真正使大家通过理论学习,全面提高个人业务理论素质和教学能力,更新教育观念,以创新的精神实施新课改,让我们的教师个个都成为新课改的实施者和探索者。、以课堂改革为主重点,强化教学教研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六认真”制度(“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测试”),促进教师形成严谨、认真、细致的教风。强化教师对学生的服务意识,不但要让学生学好,还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浓缩课内,淡化课外,浓缩预习,淡化作业”。

3、以有效课堂教学为途径,以课例研究为教研模式,创新教学研究活动,提升教学效能。新课程的实施呼唤教师群体智慧的凝结, 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主动做好教学经验的收集、整理和提炼工作,以便使经验成为能够为大家借鉴的法宝,从而通过大家的教研活动来促进教研组全体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每一位教师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从而通过研究活动,改变纯粹依靠“经验”进行教学的局面,彻底改变课堂低效或无效现象,使得教师自身素质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得到提高和增强。

4、扎实开展校本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更好履行工作职责,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我们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培养骨干,造就名师”的思路,采取有力措施,拓展提高教师业务理论素质的途径。通过集中培训、专题讨论、示范课引领、教师素质提升活动、使我校教师由“接受型”教师转变为“开拓型”教师;由“经验型”教师转变为“科研型”教师;由“平淡型”教师转变为“特色型”教师,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和谐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

5、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要加大对教学效果的监测力度,确保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全体教师要树立质量意识,增强做好教学工作的责任感,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要抓细、抓实、抓严,用认真的授课、耐心的辅导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在本学期要充分发挥教学质量抽测监控作用,进一步完善抽测、分析总结、反馈、调控、提高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方式和方法,在配合教研室抽测的同时,不定期对各年级进行学科抽测,检验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情况,并加强抽测后的总结提高工作,以期收到较好的调控效果。通过建立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充分发挥评价的规范、导向与激励功能,通过评价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重点抓九年级教学工作。毕业班是学校的窗口,九年级工作是教学的核心工作。努力扩大优生面,抓好学科平衡,全面提高学生成绩,为完成毕业和升学积极作好准备。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发挥集体智慧,打好团体战。多媒体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在九年级课堂教学中要得到普及和应用,着力提高课堂效率。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注重教学质量的跟踪、管理等一系列监控评价体系,及时召开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教学质量分析会,针对存在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及时调控学科的教学工作。

7、定期举办名师讲堂和金中学堂。我校根据镇”点将式”

教研活动的精神,学校每学期视情况聘请有关专家、名师到校讲学,讲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理论,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以及进行中考辅导,指导课堂教学和校本研训工作;每学期本校教师选定相关与学科有关的主题,进行专题讲座。

五、活动安排

周二上午:综合组

周三下午:理科教研组

周四下午:文科教研组

11.校本研训工作计划2018.3 篇十一

一、指导思想

学校校本教研工作以喀左县教育局校本教研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加强校本教研管理,落实保障措施,配置研训资源,研训过程扎实有效,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为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服务。

二、工作目标

1.建立校本研训管理机构,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为校本教研保驾护航;

2.通过校本教研,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使其成为校园文化;

3.通过校本教研,努力探索校本研训最佳策略,提高研训水平和管理水平;

4.通过校本研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学分人人达标。

三、重点工作及措施

(一)校本研训组织管理

1.为了加强对校本研训的组织领导,学校建立多层次管理指导团队。学校建立以校长暴志杰为组长、周传吉为副组长的校本研训领导小组。由张晓东、陈银燕、孟庆荣、夏云秋、马洋洋等老师组成校本研训骨干团队,负责校本研训组织工作。

2.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使校本教研有规可循,学校制定《校本教研制度》,为校本教研提供制度保障。

3.档案管理。(1)根据上级的要求,学校编制“落实新常规,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校本研训项目方案报上级审批。为使方案落地,学校制定学期工作计划,期末要做到有总结。(2)建立校本研训活动记录档案,每次活动有安排表、活动记录、签到表、照片存档。(3)建立校本训研考核与成绩登记工作和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成果档案。

(二)求真务实,追求有效研训

1.确立研训目标。校本研训要达成两个目标:一是通过研训,落实新常规,建立“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二是通过校本研训,落实新常规,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2.落实研训模块,开展研训活动。(1)理论学习。有怎样的教育观,就有怎样的教育行为。因此,必须用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来武装教师的头脑,指导教学实践。本学期,全体老师认真学习《温州市学科教学常规》,采取自主研读和徐贤烤老师解读相结合的办法来学习,并撰写读后感,让“新常规”烂熟于心,用来指导教学实践。(2)教学实践。采取集体备课、观课、评课以主要方式开展校本研训活动,力争全学科覆盖。特别是尝试学会集体备课,每学期至少集体备课两次,采取个人备课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以个人思考为主,不照搬他人教案,努力提高备课质量。(3)专业引领。围绕“课堂教学有效性”主题,拟邀请单志明老师来校做理论和实践指导。(4)教学观摩。以教研组为单位,观摩名师课堂,谈观课心得。本学期,拟邀请金凤珠、吴微雀等名师来校作课堂教学展示。(5)自主研修。即自主备课,读书活动,教学反思,研修总结。全体老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我加压,努力提高研修效果。

(三)校本研修保障措施。(1)经费投入。建立校本研修专项资金预算,学校加大投入,为校本研训提供经费保障。(2)研训资源。配置校本研修用书、杂志、音像资料,满足校本研训需要。(2)搞好图书室和校园网建设,为校本研修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上一篇:超级冠军作文800字下一篇: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中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