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青春教学设计

2024-09-29

舞动青春教学设计(精选17篇)

1.舞动青春教学设计 篇一

《舞动青春》体操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上海市“二期课改”精神,丰富课堂体育形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课以《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并灵活运用教育部体卫艺教司推出的《校园青春健身操》系列教材进行教学设计,力图从优化教学内容及策略,改善学生学习方法等方面寻求突破。课堂教学中在直观教学的基础上,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视频多渠道地呈现“校园青春健身操”技术动作,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技能,为他们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丰富素材;也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与实践能力打下基础。

二、相关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女生,她们有爱美的心理和运动的欲望,对健身操感兴趣,也有一定的技能储备和学习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健身操动作技能,提升动作组合能力,我们选择“校园青春健身操”系列之《创造奇迹》的第四段组合动作作为本课的主要学练内容。

《创造奇迹》是具有拉丁风格的健身操,学练该操对高一女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高一(3)、(4)班女生分别来自不同区县和学校,他们初中时也学习了一些健身操组合,大多数同学也能或多或少地掌握一些健身操创编技法。本课以“校园青春健身操”系列之《创造奇迹》的第4段组合动作为新授内容,力求让学生在自主学练和合作探究的氛围中掌握动作技能,并通过尝试创编并展示青春健身操组合动作,发展学生的动作运用和创编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水平。

三、学习目标:

1、理解健身操《创造奇迹》的动作结构,能做出第4组动作并较连贯地完成1~4动作组合练习;尝试运用所掌握的健身操动作创编新颖的动作及组合。

2、体会顶髋、扭髋用力与姿态,增进步法移动、身体舞动的灵活性及全身的协调性。

3、在展示美的过程中体现健身操的拉丁风韵;在队形变换中提高配合意识与协作能力。

四、主要教学环节:

1、准备与导入

(1)心理准备与导入:以多媒体播放教学流程,让学生明确整堂课的学练内容及目标、学练程序及方法。

(2)身体准备与导入:以音伴、学生带领同学们做《创造奇迹》的1~3段组合动作作为准备活动,让同学们在优美的旋律中活动身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自带健身操的方式,巩固学生动作的同时,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2、基本部分

在《创造奇迹》第4段组合动作教学时,通过直观示范教学与播放多媒体视频动画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创造奇迹》第4段组合动作,使学生更直观感悟动作,形成动作表象、建立动作概念,便于更好地模仿学练。再通过教师启发和引领,对动作的分解与整体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动作技能。安排见习学生拍摄课堂学练情况,并进行教学反馈,促进学生反思学习。

小组创编并展示健身操段落动作和变化的队形时,以自然班为合作学习小组,通过学习小组分头创编的4个8拍的健身操组合动作,并以语言诱导小组间进行挑战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作创编能力和应用能力,还提升了他们的表现力和竞争意识。教师及时地进行评价与表扬,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学练热情和成效,增进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3、结束部分

让学生在音乐伴奏下做放松操,充分调节身体,愉悦心情。结合教学录像引导学生对课堂学练效果进行自评与互评,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深化。

五、主要特色与效果:

1、《创造奇迹》是具有拉丁风格的健身操,此操对髋部的运动要求突出。高一女生学练该操对塑造柔美、动感的时代女性气质有很大益处。

2、积极提倡和引领学生自主学练、合作创编,并在队形变化中展示《创造奇迹》健身操动作组合,既灵活运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又彰显了学生的个性。

3、巧妙而灵活地利用多媒体呈现课堂主题、插播动作视频、反馈学练情况,既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功能,又为突破教学重点、化解难点提供了良好条件。

通过学练《创造奇迹》、创编练习队形与健身操、在队形变化中展示新动作等形式,提高了学生健身操动作的技能,提升了学生动作创新和技能应用水平,增进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和实践能力。这对于学生唤起高中女生对健身操的学习兴趣,形成柔美、动感的身体姿态、增进感受美的能力,陶冶审美情趣和性情,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教授第三套中学生广播体操舞动青春预备节和第一节伸展运动。既然多数学生都是以前求实的学生,学生们对广播操的要求就已经很明确了,要做就做最好的。从预备节开始完整的作动作做给学生看,然后分解动作,逐拍逐个动作的教授给学生,细节决定事情的成败,因此每一个动作都十分注意细节,手型如何做,手臂摆到什么位置,腿应该太多高,头部稍抬,眼看神如何,一遍遍强调学生慢慢的接受,动作技能的接受逐渐泛、化分、化自动化,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动作虽说还达不到自动化,但8成的已经记住了两节操的动作了。

中午时间听一个老师给学生讲题,谈到了对知识的记忆过程应该能做到再识和再现,再识:面对某个知识点出现在练习中的时候能够确认出来,这就叫做再识;再现:就是能把某个知识点在需要的时候写出来这就成为再现。

学生学广播操我觉得也应该有这两个过程,老师教授开始阶段,教师领做学生能够跟着完整做下来,这是再识过程,当达到一定的熟悉过程后就需要进入再现过程,不需要领操员就能自己独立的把动作做出来。在下午的教授过程中我应该注意这两个过程,让学生尽快的实现广播操的再现过程。

还要注意细节的把握,同时注意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2.舞动青春教学设计 篇二

2008年9月教育部推出了《第三套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同前两套广播体操相比, 这套广播体操突出特点是以身体各部位活动为主, 身体活动的幅度比较大, 运动量提高。因为现在中央7号文件要求加强青少年体育, 目的是增强青少年体质, 所以在运动负荷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 更加注重对中小学生良好身体姿态以及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的培养, 更加注重体现广播中小学生在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健康成长、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时代风貌[1]。因此, 本套广播体操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健身性、科学性、适应性、艺术性和新颖性[2]。其中“中学版”的两个系列中编有大量不对称、不规律动作, 融入了健美操、武术等多种元素。《舞动青春》有健美操和街舞的味道, 有瑜伽经典动作;《放飞理想》动感十足, 中国拳术的握拳手势与吸气呼气要领融于其中。在内涵深刻、动作多样、节奏复杂的第三套广播操教学中, 选择恰当的教法, 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广播操的训练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广播操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 调节情绪, 振奋精神, 消除大脑疲劳, 让学生有充沛的经历投入到后续学习中去[4],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因此, 各级各类学校无不把广播操教学和管理纳入学校常规教育管理之一。在广播操教学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注重哪些动作要领的把握、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等,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体会。下面我们就广播体操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的一些有效措施谈谈一些看法。

2. 明确每一个动作的做法和动作的运行路线

一般来说, 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掌握局部动作的阶段;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动作协调和完善阶段[5]。首先要明确每一个动作的具体做法和运动轨迹。明确每一个动作做法和动作的运行路线, 这是速度的前提保证。完成动作时做到尽量快速到位与短暂而足够的停顿相结合, 这样完成的动作会显得更有力度、更加整齐, 节奏感更强。

《舞动青春》中就有相当一部分动作可以这样做:以前四节为例, “预备节”中的第二个八拍1—2拍的动作 (以下简称“1—2动”, 其它节亦如此) 、3动、4动;“伸展运动”中的第一个八拍1—2动、3—4动、5动、6动、7动、8动, 第二个八拍1—2动、3—4动;“扩胸运动”中的第一个八拍1—2动、3—4动、5动, 第二个八拍5—6动、8动;“踢腿运动”中的第一个八拍1—2动、4动、7动、8动, 第二个八拍1—2动、3—4动、5动、7动、8动, 等等。完成其中的每一个动作都要尽量地快, 而完成后要有一定时间的停留, 停留的时间一定要恰到好处。

3. 基本姿态的训练

身体姿势是指动作的外部表现。它包括开始姿势、动作过程中的姿势和结束姿势。做任何一个动作时, 身体姿势的改变和正确与否, 都直接影响动作的难易程度和锻炼效果的好坏[5]。开始学习广播体操就应该严格训练基本姿态, 并且要经常提醒始终严格要求, 绝对不能放松要求, 否则广播操的质量将大打折扣。基本姿态的训练要注意一些问题, 比如:“直立”要求脚跟紧靠;“双手上举”要求两臂触耳, 腹部收紧;“侧平举”手背要平、肩部要放松;“前平举”腹部要收紧;“踢腿”时脚面要尽量绷紧;尤其是“手臂伸直”, 其中手指一定要尽量伸直, 五指并拢和五指分开都要尽量做好, 五指并拢, 掌心突出。手臂 (特别是手指) 伸直不仅给人以动作舒展大方的感觉, 更重要的是, 只要学生的手和臂能尽量伸直, 他们就会认真去做而不会走神, 从而可以专心体会每一个动作。《舞动青春》中预备节、伸展运动、体侧运动、腹背运动、整理运动等节的动作均要求学生的手指伸直效果要相当明显。因此有必要把这些动作反复训练, 也要求老师在教新操的过程中须始终严格要求, 平时出操也要经常提醒。

另外, 还要把“直立”作为一个重要的动作去做。“直立”是广播体操中出现最多的动作, 是绝大部分动作的开始和结束的动作。掌握好“直立”时间的长短有利于把握整套操的节奏, 而“直立”姿势是一个人甚至一个团队精神面貌的表现和练习态度的反映, 它很容易做到也容易忽略, 需要经常提醒和强调, “直立”时机与时间的长短也需要加强训练。广播体操从开始到结束不应该有任何一个多余的动作 (如:挠头、整理服装等) 在里面, 并不是完成了一个动作、一个八拍或一节就可以放松一下, 要知道从“预备节”的口令一出来就要开始“直立”, 广播操中的每一个直立都要到下一个动作开始方能结束, 而最后一个直立要到音乐结束才算完成。

4. 动作速率的训练

从活动的速度和品质看, 动作技能的形成表现在动作速度的加快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稳定性和灵活性上。心智技能的形成表现在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思维的独立性等品质上[6]。在学生明确动作的基本姿态、运行路线与动作的做法之后反复练习逐渐加速, 从而使每个动作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 这是动作整齐的前提, 是动作力度到位的基础保证, 同时也是提高同学们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 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等优秀品质较好的练习手段。

开始时必须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反复练习。如:《舞动青春》中体侧运动的第一个八拍, 口令为:“预备—1—2—3—4—5—6—7—8”。如果动作完成的速率不理想必须重来。如:“预备—1—2”。如果动作到位太慢, 则“重来—预备—1—2”。动作还不理想, 则“再来—预备—1—2”……直到动作符合要求才能接着喊“3—4”。如果3—4动完成的速度不理想, 则要回到1—2动上重来“1—2—3—4”。这样反复练习很快就会有理想的效果。在速度练习时可采用比赛法, 既可以在比赛中找出最快的学生 (开始每次加以表扬) , 又可以在比赛中找出最慢的学生 (连续两次要提出批评) 。在反复的比赛中学生很快就能快速整齐地完成每一个动作。当学生能完成全套广播体操做提高速率练习时, 就不需要每一节每一个动作去练习了。《舞动青春》前两节反复练习几遍后就可以提出同样的要求, 让学生继续完成其它节次。每节课或者是每次训练都要强调“速度”, 但不必首先训练的都是前面两节, 也可以从训练其它节次开始。如难度较大节次“扩胸运动”、“体侧运动”、“腹背运动”、“整理运动”, 最好从掌握较差的节次先做练习, 这样可以一举两得。而有一些动作不能快速去做的, 就不能违背其精神而硬性提高其速率。

5. 停留时间长短的训练

停留时间长短, 最好是停至这一动作的口令彻底结束时, 这一点很重要也很难掌握, 是很好地完成动作的关键。因为动作速率提高了而停留时间过短就会形成的严重抢拍现象, 只有处理好“快”和“停”之间的矛盾才能让广播体操更有魅力。因此可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训练。

(1) 让学生明白每一个动作占几拍。这套操有时是一拍一动, 有时是两拍一动, 更有的是同样的动作有时一拍一动、有时两拍一动。如:《舞动青春》中伸展运动的5动、6动分别和1~2动、3—4动是相同的动作。这样就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开始教学要说清楚, 正常训练要提醒, 最后练习或比赛要强调。

(2) 学生的心里要有节奏。从开始学操到正常出操或比赛时完成每一个动作, 心中都要默念着这个动作的口令, 这样有利于快速而准确掌握动作的节奏。

(3) 反复练习处理好速度与停顿之间的矛盾。在有了速度的前提下讲清停顿时间:必须停至这一动作的口令彻底结束方可以做下一个动作, 然后一个八拍、一个八拍地练习。

6.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法, 在优美的旋律里绽放出美丽的青春

(1) 喊出口令。把口令喊出来动作节奏就容易掌握了。有些学生很难掌握动作节奏, 可以让他们跟着老师喊口令。老师的口令和动作是一致的, 而学生的动作则是有快有慢, 遇到难度大的动作还需反复地发口令和练习, 这些都需要学生和老师一起喊。需要强调的是, 绝对不能让学生默喊, 一定要喊出声, 以能让身边的同学听到为宜。这样才能很快掌握动作的做法与节奏, 而老师或体育委员的口令也就会渐渐被广大学生的准确口令所代替。只有刺激更多的感觉器官, 才有利于提高记忆力。

(2) 示范法。这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法, 也是教新操最常用和效果最明显的方法。准确优美而富有感染力的示范将会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个正确的动作概念,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学欲望, 同时也能保证教学质量。带领跟随法是教师采用不同角度、不同速度、不同难度做动作示范, 使学生对新操有所了解, 再对动作的关键及难点部分进行重点示范, 使动作在学生的视觉中更清晰地反映出来, 以便学生观察、模仿和掌握, 加深动作的表象。《舞动青春》中的踢腿运动和跳跃运动等难度较大的节次则需要用分解法来教学。教师可利用电化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对正误动作进行比较鉴别, 强化对正确动作的记忆和掌握。

7. 结语

广播操在我国已普及推行, 并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学校, 对促进青少年儿童的身体正常发育、增进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经常坚持做操, 还有助于培养团结、严肃、活波的作风、集体主义精神与组织纪律性, 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5]。提高广播体操的质量, 有多种多样的方法, 教师认真研究和探讨, 找到一些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方法, 踏踏实实落实到工作上, 就会有让自己欣慰、让他人满意甚至羡慕的结果, 从而让广大学生尽快、尽早地在《舞动青春》的节奏中绽放出美丽的笑脸。

参考文献

[1]杨贵仁.教育部推广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广播体操有关情况发布会[EB/OL].http://www.xinhuanet.com/zhibo/20080711c/wz.htm, 2008-07-11.

[2]朱毅.谈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的教学思路[J].体育教学, 2008, (8) :38.

[3]詹忠人.小议第三套广播操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30) :161.

[4]徐恒中.从广播操向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过渡策略[J].考试周刊, 2009, (45) :132.

[5]田赐福.体操[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7.

3.舞动青春,绽放光芒 篇三

这是2008年8月10日下午6时30分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曲棍球馆举行的曲棍球比赛上,南宁26中啦啦队表演的精彩开场舞。

这次在奥运会上表演的26中啦啦队共有15名队员,她们分别在曲棍球、自行车、射击等赛事上共进行76场表演,表演包括一套标准啦啦操和一组技巧空翻啦啦表演。这些队员们用自己精彩的表现,为奥运会比赛掀起一次又一次的高潮。

在参加奥运会表演的30支啦啦队中,南宁26中啦啦队队员平均年龄最小,但她们却以自己的精彩表演,被北京奥组委破例授予“专业志愿者现场表演啦啦队样板队”的称号。

啦啦操运动起源于美国,现在在很多国家流行,特别是在校园里。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体育比赛项目中加入了啦啦队的表演。南宁市26中啦啦操代表队于2003年9月组队,队员以初中学生为主,是一支健康、快乐的啦啦队,享有“小蚂蚁”啦啦队之美称。队伍虽年轻,但意气风发,经过老师地精心指导和同学们地刻苦训练,凭着顽强的意志、不懈的追求,成果丰硕,喜报频传。从2004年起,虽然啦啦队队员不断更替,但他们连续4年蝉联全国啦啦队锦标赛中学组冠军,并多次出征在美国奥兰多举办的世界啦啦队锦标赛,表现出超强的实力。

2008年4月,南宁市26中啦啦操队第三次出征美国,代表中国中学生参加世界啦啦队锦标赛。这一次,虽然还是参加全女生组的比赛,但年龄组别提高了,人数调整为23人,实力较以前有所提高。

由于参赛队员有了较大变动,在成套动作及技巧难度编排上也作出很多调整,啦啦队正式开始成套练习时间就比较晚。所以,在最后的几个星期里,训练强度很大,每天从下午6点一直训练到晚上11点。在准备过程当中,由于动作难度系数提高,再加上队员们只是学生,不是专业运动员,能力有限,许多“底座”的手、“尖子”的脚都受伤,可谓伤兵满营。最后,教练们根据实际情况,经过认真考虑,决定通过变化“完成动作”的花式来提高难度。比如,同样是一个托举动作,可以通过上法、下法等花式的调整,增强啦啦队的观赏性和视觉冲击力。为了尽量减少训练对孩子们学习的影响,教练组还做了充分的协调工作,让每天的训练时间不至于成为备战的难题。

有了前面两次的经验,啦啦队对这次比赛更加充满信心。果然,4月29日,美国奥兰多传来佳音:南宁26中获技巧啦啦队国际公开小组别全女生第二名。她们优异的表现得到了世界的关注和认可。美国《新闻周刊》的记者这样描写:“在一年一度的世界啦啦队比赛上,当中国南宁26中的代表队上场时,观众们都屏住了呼吸。她们的表演让评委目瞪口呆”,“中国人带来了炫目的演出,全部是高空杂技动作和令人叫绝的空翻”。

从美国凯旋后,为了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表演,南宁26中啦啦队的教练和队员们又投入到备战之中。由于本次表演与一般的啦啦队竞赛不一样,啦啦队又对动作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技巧动作的难度和观赏性。为了顺利完成任务,从5月23日起,这批年轻的“啦啦宝贝”就来到北京,进行全封闭训练。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早上5点左右就要起床,平均每天训练十几个小时。苦了,累了,就用“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英雄董存瑞”之类的话来激励自己;想哭的时候,也拼命忍住,尽量不让自己的言行影响到整个团队。一个月的辛苦磨练让队员们学会了付出,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团队合作,也让这个团体更加团结在一起。

努力最终有了回报,2008年北京奥运会啦啦队表演赛上,他们获得了冠军,顺利获得参加奥运会资格,成为奥运啦啦队中唯一的一支中学生啦啦队。终于,在北京奥运会上,队员们用自己的努力,把最美、最有活力的表演带给全世界的观众,让世界记住了他们的青春风采。

4.舞动青春 绚丽中国 篇四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一号宣讲员***,今天我宣讲的主题是:舞动青春,绚丽中国。

201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回顾我们党90年发展历程,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这就是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作为青年的我们,感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对我们的厚爱,肩上不禁担负起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下面我就从青年与革命,青年与建设,青年与改革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一、激情青年,奠定革命

回望祖国发展史,中华文明五千年,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留下了多少刻骨铭心的历史回忆。建国前,我们历经风风雨雨,多少仁人志士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肝脑涂地,一心为国。还记得秋瑾“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切切发声吗?还记得那“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剑气豪肠吗? 还记得毛泽东那“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铿锵呐喊吗?革命党人郭亮被害前,给妻子写了一封遗书,“望善抚吾儿,以继余志 ”表现了他对革命必胜的信心。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榜样,他的将身十我们终身获取的财富,我们要继承前辈的伟大革命精神将其发扬光大,为党的事业献一份力!

青年是革命的先锋队,每场革命中青年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青年是决定未来的根本力量,谁赢得了青年谁就赢得了未来。中国共产党对青年一代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希望,表明了我党始终把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寄托在广大青年人身上,也把面向未来、开创未来、赢得未来的希望寄托在广大青年人身上。

三.斗志青年,投身建设(青年成长,国之未来)青年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活跃的中坚后卫,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发挥青年在革命、建设中的作用,高度重视青年工作。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在建党伊始曾说过,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人类。毛泽东主席曾把青年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动力。江泽民总书记强调了青年在国家兴旺与富强之中扮演重要角色。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无疑续写了党对青年期待的华章!

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始终与青年成长进步紧密相连。九十年前,一批年轻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在一起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九十年来,一批批优秀的青年前仆后继,帮助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的胜利。现在依然有无数的青年正在为推动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而努力拼搏。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和青年共产党人为党和人民奋斗终生,让党的事业薪火相传,让党的事业始终保持蓬勃生机。

当年大庆油田上涌身体搅拌水泥的王进喜喊出了“宁可少

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铁人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铁人”的本质尽管是一个先进人物的代表,但他体现着一种精神,也就是我们传诵的“铁人精神”。它是一面旗帜,凝聚着工人阶级的朴素情感。它是一种力量,凸显了一种坚韧不拔创业的勇气。它是一种标志,凝缩着一个民族不畏困难的民族气概。

在社会转型、矛盾凸显、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代中国,各级党组织、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为广大青年成长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为其提供了更大的舞台,更广阔的空间,广大青年更应奋发有为,施展聪明才智、实现人生抱负,共同建设。

二、魅力青年,书写辉煌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对广大青年寄予了厚望,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希望全国广大青年要深刻了解近代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希望有更多的青年能够在党的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绽放自己的青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推动历史的发展与进步,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青年人的使命,我们要以坚贞不屈的态度将中华民族的精神发扬光大。理性、冷静地看待客观环境,客观、准确地确定发展目标,这是青年健康成长的必要前提。青年人只有把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发展、民族兴旺的过程中,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同进步,才能让青春绽放魅力光彩

青春焕发绚丽光彩的时候,一定是青春之人与祖国和人民的需要接上地气的时候。青春时期是人生为事业播种的季节,必定要面对春寒料峭。只有把根深深地扎入土地,才能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足够的养料,为春暖花开后的成长、成熟打牢基础。青春焕发绚丽光彩的时候,一定是青春之人在困难面前不动摇、在诱惑面前有定力、在错误选项面前不妥协的时候。人生难免遇到各种困难,青年人的困难往往出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我们是新一代的魅力青年,更应“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矢志奋斗拼搏”。

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舞动青春,挥就风采;让我们一起以青春为帆,青春为桨,绚丽中国!

5.挥洒汗水舞动青春 篇五

——陇西特色学校建设之教师体育锻炼

“良好的心态、健康的体魄、高效地工作”是每一位陇西人追求的目标。在全面启动特色学校建设的同时,如何增强教师体质,调节教师心理,丰富全校教职工文娱生活,成为了摆在学校面前的又一课题。围绕“愉快地生活、高效地工作”这一宗旨,学校于每周三下午安排了一个小时的教师体育锻炼时间,既可达到增强全校教师体质的目的,又可用于教师放松心情,愉悦身心。

为保证此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特地重装了一间舞蹈室,购买了体育器材,从经费上给予了保障。3月7日下午,全体教师分为男女两组分别在学校舞蹈室和活动室正式开展了本学期的第二次体育锻炼活动。

首先由工会主席袁老师组织大家进行了活动前的准备工作,老师们节奏整齐地跟着体育老师的示范,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积极投入到各项体育锻炼活动中去: 看,男队老师有的在乒乓球桌上一决高下,打得酣畅淋漓;有的在羽毛球场左挥右扣,上下翻飞的羽毛球正表现了男老师们高超的技艺;一转身,篮球场上张老师的漂亮投篮更是让人赞不绝口„„女队老师则是巾帼不让须眉,发扬我们陇西的团队精神,索性组成一支舞蹈队。由新教师王艳当起了教练,练起了节奏欢快的健身操。瞧,今天她们身着整齐的新装,和着动感的节奏,跳了起来,那一招一式分明告诉我们:她们正在快乐地舞动青春!

6.语文教学:舞动课堂, 精彩人生 篇六

一、提倡“以学定教”

1.树立“以学定教”的学生观和教学观。“以学定教”, 就是以学生为核心, 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掌握新知识的实际来开展学习活动、教学活动和教研活动, 所有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均围绕学生而展开。课堂是否有效, 其唯一指标就是看学生有无收获, 有无进步和发展。因此, 教师必须真正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出发, 在每一堂课上, 充分关注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 关注学生获取知识, 探究结论的过程和方法, 让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而不像传统的模式, 教师是主体, 学生是客体。

2.课前“为生而备”, 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为生而备”, 即为学生有效学习而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那么, 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 研熟、研透, 再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 以及本课的重难点知识, 参照教材提示、课后思考题和练习题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设计完后, 将备好的教案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预演”, 让教师与学生、问题与情境、过程与方法等课堂元素都调动起来。同时, 问问自己:“这个环节的设计适合我的学生吗?”“能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学生不能掌握, 又该怎样调整和处理?”教师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 为学生的有效学习而精心准备教学设计, 以从容不迫的心态进入课堂, 才能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

3.课中“以学而教”, 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以学而教”, 即为学生有效学习而教。要达成这样的目的, 要让学生真正有收获, 能“知识过手”, 就是要把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调动和发挥出来, 即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必须围绕重难点知识展开, 进行精讲;在教学方法上必须以能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感悟、运用为主;在组织活动上必须让学生真正“动手、动口、动脑”, 而不是表面形式的活动;在巩固练习上必须围绕知识点, 分散地、循序渐进地、容量适当地多练。同时, 教师要加强巡视, 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切实发现学生练习中的问题, 予以及时的分析和解决。

另外, 需要注意的是:精心设计的教案不能简单地照搬到课堂教学中, 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学生的直接经验、课堂上的弹性灵活及学生始料未及的回答和体验。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 鼓励学生在互动中即兴创造、生成体验和超越目标, 应学生而动, 应情境而变, 课堂才能焕发勃勃生机。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真正的“以学而教”, 才可能是有效, 乃至是高效的。

4.课后“以学而思”, 有效反思每一节课。“以学而思”, 即教师在课后要依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反思。教师要仔细品味和咀嚼自己的教学过程, 认真反思:学生知识有没有真正“过手”?学生是否掌握了重难点知识, 能不能正确运用?这节课效率高不高?效率高, 高在什么地方?效率不高,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该如何解决和调整?只有通过深刻的教学反思, 才能得失于心, 并将反思的结果、感受、体验重新纳入新的教学设计中。如果每一节课后, 教师都能真正做到深入细致地反思,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便有了更充足的保证。

二、培养问题意识

惟有“以学定教”这一理念还不足以让自己的课堂舞动起来。当今的学生有着太强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冲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鼓励孩子想说就说, 要尊重学生的问题, 要创设问题情境, 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鼓励想说就说。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 使问题贯穿始终。不管问题是多么幼稚, 也要告诉孩子们, 没有人会笑话大家提出的问题。如在教学《骑牛比赛》一课时, 我引导学生思考那位骑手没有从牛背上摔下来的原因, 让学生经历了“读书———想象———质疑——再读书———学生互动解答———再想象”的思维过程。这样引导, 使学生慢慢地学会对重难点问题的质疑, 并以疑促读;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下学习, 学习的兴趣高, 学习的效果更好。

2.尊重学生的问题。现在的课堂上经常看到教师让学生质疑, 但是学生提出了七八个问题, 教师只选取两三个问题解决。教师选取的问题, 实际上就是教师教案上设计的问题, 至于其他问题则被教师无情地“梳理”掉了。还有一种现象, 当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是教师想要的问题时, 就避开了。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花瓣飘香》一课时, 学生对课文提出质疑:作者当时因为什么而忽略了自己的妈妈, 他的情况和小女孩一样吗?教师在一愣之后, 说了一句:“这个问题, 我们有空再说吧!”但紧接着, 教师再也没有找过这个学生。教师用了这样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把问题回避了。学生感到多么失望啊!如果教师能尊重学生的问题, 利用课余时间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一定能让该生加深对课文背景的了解。

3.创设问题情境。一位教师教学写留言条时, 按照基本教学模式, 老师不停地讲, 学生默默地听。老师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 一步一步地教学着, 但从不创设问题情境。30分钟的课堂教学终于结束了, 老师只留了10分钟给学生。学生冥思苦想, 却不能独立地写出一张留言条。从课堂时间看, 30分钟后学生才动笔写;从课堂效果看, 教师苦口婆心地教, 对于一些基础差的学生肯定有这样那样的不明白。我想这节课如果教师在列出提纲后, 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 互相交流补充, 认识留言条的内容、形式, 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写, 那么, 学生必然能学会新知, 同时培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突出了语文的实践性。

三、说准课堂语言

如果说, 上述提到的两大点是必备条件的话, 那么, 接下来的这一点则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荀子说过:“诵说不陵不犯, 可以为师。”洞察精微的道理并能表述出来, 才可以为师。新课程标准中教师教学技能的新取向就“要求教师要加强沟通技能”。教师应当在课堂语言上努力追求“准”字。

一是“音准”。课堂上应当使用标准的普通话教学, 方言杂语混沌一锅, 学生听不清, 听不懂, 其他通、精、透、活、趣、美皆枉然。除此之外, 教师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控制语调、推敲语气、调整语速、强调表现功能。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是“意准”。教师在讲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 深挖教材内涵, 紧紧把握本节课教材主题思想和中心内容。讲课表述应紧扣教材主题思想和中心内容, 层层舒展, 把知识讲准确。课堂讲述中选用恰当词句, 以表达教学内容, 若用词不当, 词语搭配不当, 语言就会失去准确性。

课堂教学语言必须合乎逻辑性和思维规律, 并起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就是说, 任何学科都要运用思维的形式 (概念、判断、推理) 来思考和表达自己的研究对象, 运用一般的或特殊的逻辑方法论述本学科的现象和规律。因此, 教师必须善于把本学科的内在逻辑通过科学的语言表达出来。

7.舞动的青春 篇七

同为“舞”着迷

虽然“文革”结束后,我国与世界国标舞的水平差之已远。但经过国标舞教育界人士几十年的耕耘,国标舞舞者的不懈努力,这个差距正在被无限缩小。远在2000年,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京戏校)舞蹈系就设置了国标舞专业。学校非常重视国标舞专业学生的培养,学生的成绩越来越突出。这其中,戈薪权与冯田青可以说是一对佼佼者。

在谈到儿时为什么喜欢国标舞时,冯田青给的答案十分简单。“因为喜欢穿跳舞时的鞋。”她说,“那个鞋是有跟儿的。”

冯田青的老家在河南平顶山,她儿时在业余国标舞舞蹈班学习了五六年。到了上初中的年龄,出于对国标舞的热爱,她想去北京继续深造。2009年,她参加了在北京舞蹈学院举行的考试。考试非常严格,科目紧罗密布。不仅要看参考者的身高比例、身体的软开度,还要看参考者准备的舞蹈,以及考试时临时学习的舞蹈动作跳得如何。

考完后,冯田青回到老家,之后她收到了北京戏校舞蹈系国标舞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没考上理想中的北京舞蹈学院附中,父亲给她的建议是,既然没考上理想中的学校,就别去北京上学了,毕竟离家这么远。但冯田青内心对国标舞的热爱之情始终割舍不下。冯田青说:“北京戏校给了我一个机会,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不想放弃。”后来,冯田青的母亲说,既然孩子这么喜欢跳,就让她去吧。

就这样,冯田青来到了北京戏校。对国标舞多少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国标舞选手都是一对一对的。因此,学校国标舞专业招生也是一对一对地招。可事有凑巧,2009年国标舞专业招来的学生有9个人,少了一个男生。学校决定再招一个,而这个插班生,就是冯田青未来的搭档戈薪权。

说起戈薪权的北京求学之路,似乎更加曲折。时间从2009年向前一年,2008年戈薪权参加了在北京舞蹈学院举行的考试。他考前有关舞蹈、音乐、软开度的功课做得很充分。考完回到老家山西运城。没多久,北京舞蹈学院附中的录取通知书也来了。他是考上了,可因为是外地生源,得额外交一笔不菲的学费,家里负担不起,戈薪权最终选择放弃。但他放弃的是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并没有放弃国标舞。

儿时在母亲的支持下,戈薪权走上了国标舞的艺术之路,这一次母亲又成了他坚强的后盾。戈薪权选择到北京一家私立舞蹈学校继续学习,母亲作为陪读,在学校旁边找房租下,照料儿子的生活。戈薪权在私立舞蹈学校学习了将近一年,除了学拉丁舞,还学摩登舞。之后,戈薪权希望能够有机会到更好的学校深造。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母亲。那会儿戈薪权在周末,还会去海淀黄庄的一个课外培训班学习国标舞。母亲将戈薪权的想法告诉了培训班的邹阳老师。恰巧邹老师和北京戏校国标舞专业的成沂老师是旧年同窗,经此引荐,戈薪权有机会参加了插班生的考试,就这样,顺利地成为北京戏校国标舞专业的一名学子。

舞出风华

“入学第一年学习的是国标舞基础内容,都是单人练习。”戈薪权介绍。冯田青补充道:“基础内容以学‘基本步’为主,国标舞每支舞都有自己的‘基本步’。”

其实国标舞,不管是哪一个舞种的哪一支舞蹈,不管跳得多么复杂,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这种“走”就是冯田青说的“基本步”。而在这每一步中,都包含着速度、距离和方向。可以把它归纳成国际标准交谊舞步速、国际标准交谊舞步距、国际标准交谊舞出步方向。除了舞步,舞姿作为基础也同样重要。国标舞姿势如果没有掌握正确技巧,而是用不大恰当的方法去完成则往往形成不良姿势,导致在跳舞时产生不协调现象,会增加舞蹈动作完成的困难,形成姿势的扭曲。

当然,在入学之前戈薪权与冯田青已经有了很好的国标舞基础,因此感觉头一年的基础学习并不困难。在一年以后,老师开始根据学生的水平分组,水平相当的男生女生分成一组学习。“组合到一起后,先学的是摩登舞的华尔兹和拉丁舞的恰恰恰舞。”戈薪权回忆。在学校除了上大课,还有小课,对于已经有功底的两人来说,老师一对一教,提高得更加明显。真正遇到困难还是两个人一块儿学习的时候。“两个人一起跳舞,配合是最难的。”冯田青告诉我,为了配合好,两个人每天至少练习两个小时。

戈薪权与冯田青第一次参加比赛是在北京地坛体育馆,那时他们还在上初二。比赛时两人十分紧张。不过第一次参加市级比赛他们就拿了第五名的好成绩,而且这也是全年级最好成绩。一直以来,他们的成绩在学校里都是最好的,他们获得的奖项也越来越多。2013年,他们参加国内最高水平的比赛“桃李杯”和“全国锦标赛”,均斩获金奖。由于成绩突出,学校决定让他们参加2014年在英国举行的黑池舞蹈节比赛。

这是戈薪权和冯田青第一次出国比赛,他们和另外两对同学跟着成沂老师先去了英国的谢菲尔德市,他们的外教老师Scott先生的家就在这里。Scott先生的家是国标舞世家,父亲留给他一栋楼,既是他的家也是他从事国标舞事业的工作室。戈薪权和冯田青在这里接受了Scott先生一周的重点培训后,向黑池进发。

对于每一个国标舞舞者来说,黑池的季花园皇后舞厅就是一座圣殿。在采访戈薪权和冯田青时,他们充满敬意地说,那里就像是一座宫殿,全世界的优秀国标舞舞者都在这里欢聚一堂。也许是这种宏大的气势和陌生的环境,让两个十七八岁的孩子产生了紧张的情绪。刚一开始比赛,他们两个人表现得并不尽如人意。“感觉自己一下特别渺小,总是没法投入进去,没法融进舞蹈和音乐中去。”戈薪权告诉笔者。但在之后,他们渐渐进入了状态,发挥得越来越好。最后他们进入了全世界的前24名!虽然也有一些其他的中国选手闯进了前24名,但他们都是大学生,已经超过21岁。只有这两个孩子,戈薪权18岁、冯田青17岁。可以说,他们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通过这次黑池舞蹈节的比赛,戈薪权与冯田青国标舞跳得更加从容。随后在深圳举行的国际标准舞世界公开赛上,戈薪权和冯田青的摩登舞拿到了21岁以下组的冠军。这在21岁组中,他们也是唯一的一对中专生。

采访临末,戈薪权和冯田青想对他们的成沂老师和臧晓静老师说一声感谢,感谢他们这六年来的付出。明年戈薪权和冯田青即将高考,他们打算考取当年失之交臂的舞蹈艺术最高学府——北京舞蹈学院。相信成绩突出的他们,参加考试一定会非常顺利。这也让我感受到北京戏校真是一个圆梦之所,只要你肯付出,北京戏校定会助你达成心中的梦想。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

8.舞动的青春 篇八

昨天在忙碌中过,现在已经是今天的凌晨了,感觉还没睡意,呵呵,今晚同事过海唱k,让青春的痕迹里轻轻划上一道美丽而又难忘的彩色带,现在的自己还在电脑前回忆刚刚发生的一切。喜欢那种大伙聚餐的感觉,没心没肺的吃着,还有感觉不错的红酒,虽然杯子不够雅致,但是心情的舒畅,让疲惫的身心顿时惬意起来,我想这就是青春的色彩,忙中偷着乐,一桌美食,一堆聊得来的朋友,那还有什么理由不让忙碌的自己好好享受一下呢?

在闲聊中,人也在成长,在唱k中,人的心情得到淋漓尽致的释放,今晚的自己还喝了一点啤酒,因为开心,所以就应该无所保留,人生难得几回,像今晚这样的日子,以后也不多了,所以就更应该好好珍惜,在这里,让自己感到青春的舞动,这就是一种激情,没有它,可能很多东西都黯淡了,所以我欣赏豪爽之友,在保持其风度的同时,但又能让人感受到在开心时的味道,这就是大气。

我很感谢自己有这样的机会出去放松,今晚的我很有感情的唱了那首《萍聚》,这是我初中的好友教我的,没想到还这么清晰地记得,真的让我很怀念逝去的岁月,那一点一滴在不经意间又被呈现出来。

同时务必要让青春继续舞动,这就要不断地学习,毕竟人的资本很容易耗尽的,但是活着的艺术就是靠自己去积累,这才叫有内涵的青春。

9.舞动的青春散文 篇九

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新学期开学返校时,我提着家里给拿的大包小包的东西费力地往学校走。路上恰好看见吴云鹏和班里的刘健也往学校走,吴云鹏很主动地帮我分担手上的负累,刘健也跟着帮忙。我心里挺美,想做女生挺好的,干什么都有男生帮忙,不错,回到学校当然少不了分些好吃的给他俩以感谢他们的绅士之举。回到教室与文艳她们聊天时自然说到这事,李梅说吴云鹏也帮她提过行李呢,文艳有些颇不以为然地说:这都不算什么,我们还一起看过好几次电影呢!她眉宇间带着几分得意和骄傲,周丽也在一旁附和着。就在这说话间,我好像感到坐在隔了一个过道的教室后面的吴云鹏在看着我们,我向后看了一眼,正好和吴云鹏的目光相对,我笑了一下,想隔得这么远,他不会听到我们在说什么吧,没再多想什么,我回过头来在座位上坐好上课。

后来再回头闲聊的时候,细心的我总感觉吴云鹏在后面有意无意地在偷偷看着我们这边,我假装用余光悄悄地向后瞟,是真的,有好几次都是这样,他什么意思啊,难道他喜欢李梅?或者他真的在和文艳交往?而决不像在看周丽,我?亦不可能。我自知自己的相貌是几个里最为平平的,怎么可能是我?自从我觉察到这种微妙的情形后,我回头闲聊的次数少了,不想搅合在人家的情恋里碍事。不过心头有一点点的失落,相识以来,吴云鹏的身影不时在我的脑海里定格,全是对他的美好印象,他的热情,他的舞姿,他坐在座位上的安静,以及他那双看去充满深邃的眼睛……

我努力不再让自己回头看,有时本来在看一本书,脑子里却闪着吴云鹏、文艳、李梅三个人的影子,我心里很是难受,一边心里藏着对吴云鹏的好感,不能放下,一边又在忍受着自己喜欢的人和身边的女孩儿相恋这种可能的事实,我的自尊又不能容我让身边的人看出我的真心来,所以我总在面前的桌子上放一本书假装在读,其实书里写的什么我根本没看进去。

是谁在有意无意间编了这样一张网,让平凡的我深陷其中?有时我很累,真想解脱,又欲罢不能,想放弃又难以割舍,这一场看来渺茫无望的竞争和追逐!一直自信我虽然普通却与众不同,其实自己最终还是难以脱俗。管住自己的心,掐灭心头日益膨胀的热情,不去看他,不去想他。周末晚上的舞会不再参加,我在心里做了决定。当舞会悠扬舒缓的乐曲想起的时候,我独自一人倚在校园南面的栏杆旁向外望去,这里一片灯火阑珊,和明亮炫目的舞会现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些树木在黑暗中静静地直立着,像忠于职守的哨兵一动不动地在站岗。这时一股很浓的香烟的气味钻进了我的鼻腔,平时是很反感呛人的烟味的,而此时此刻却让身处冷清之中的我倍感亲切和温暖。我循着烟味望去,是他,吴云鹏!我感到意外,又好像在意料之中。让我意外的是他居然没去跳舞,让我觉得在意料中的是在我的心里我曾多少次地设想了我和他的单独会面,只有我们两个人!此情此景就在眼前,我的脑海里却是一片空白,先前设想的要和他说的一大堆话我竟然一句也想不起来!

吴云鹏却先开了口:

“为什么不去跳舞?”

“不想跳。”

“为什么?”

我沉默。许久的沉默,我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

此刻吴云鹏轻轻走近我,我感觉自己的呼吸都要凝固了。

吴云鹏轻轻拉起我的双手,放在他的胸前,我立即感到一阵幸福的眩晕在心头,一切仿佛在梦中,眼前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我不知道以后的我还会不会继续跳舞,又在哪里跳,和吴云鹏吗?

10.用青春舞动梦想 用责任书写感动 篇十

每天晚上,我们总是会看到这个熟悉的身影习惯性地检查一遍公司物品是否安全,才会安静地关好门窗,静静的下班。默默无闻用在她的身上毫无违和感。

她关心同事:她是一个极其细心的女孩。细心的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早上她会顺便给不吃早餐的同事默默地买一份豆浆,当同事说谢谢时她只是静静地笑着然后说没事。还记得那次李晴敏胃疼得难受,在一旁看到她异样的刘晓主动过来问她情况,然后趁中午吃饭的时候去给她买回胃康灵。当时我们这些在场的“观众”都感动不已。

她认真工作:总觉得认真这个词太简单,但又觉得最朴实。她的工作态度可以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做一个简单的会议纪要她也会力求完美无瑕。录入一份保险,她会把客人的信息正反核对好几遍,她的这种负责任的态度避免了我们很多的失误。有一次,有个客人来公司咨询华东线路,经过几次的咨询终于定下了行程。后来我们知道客人是想让老人带着孩子出去,所以比较担心安全问题,在我们的介绍下客人购买了旅游意外险,并且要求我们一定不要忘了。由于夏天散客接待工作繁忙,时间一长大家都淡忘了。幸好刘晓的“记事本”,让她一直记着,在客人出团的前一天给客人录入了保险。当客人在老人出行的第二天来看保单时,我们长舒了一口气,刘晓的认真为我们赢得了客人的信任。她总是说:“工作,要么不干;要么就干到最好。”

她体贴游客:她不是最常带团的导游,也不是最有经验的导游,却总能赢得客人的锦旗。当客人找到公司说要找刘晓时我还惊出了一身汗。晓晓说:“挺好的啊,怎么会有阿姨找到公司来呢?”当老人看到她时,马上就上前握住她的手说:“孩子我一定要给你做一面锦旗。”这句话瞬间勾起了我们的好奇心。在我们的逼问下,她才告诉我们,在前段时间带临沂皮革城时,由于路程较远,老人晕车,又带着孩子,车里吐得一塌糊涂,封闭的旅游车、颠簸的公路、遥不可及的服务区,让老人没有心情照看孩子。刘晓知道如果不打扫一下,这个气味会让老人更难受,甚至影响到别的客人,也会有连锁反应。于是她就用自己的双手打扫了脏乱的环境,甚至包括老人吐在车上的呕吐物。她替老人照顾着孩子,抱着孩子的手臂都没了知觉,直到行程结束,她把老人跟孩子送回家才又回到公司,做回团后的后续工作,一直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才又关上灯,离开了办公室。

“这样的孩子现在很少见了,我一定要感谢一下她”握着刘晓的手,老人一遍遍地说着。一句谢谢,是客人给我们最温暖的礼物,我们被他们的事情感动了,也被刘晓感动了。

“真心交友、诚信经营、率直做人、用心做事”,这是嘉华旅游的经营理念,也是刘晓经常挂在嘴边自勉的警示语。

11.舞动青春教学设计 篇十一

教师要多给学生一点爱, 使每一位孩子在和蔼课堂成长的道路上淋浴的都是阳光与雨露. 和蔼课堂, 是打开学生学习心扉的钥匙, 是促进学生奋进的催化剂, 是师生之间达到心理无间隔的接触. 这种课堂里潜藏着不可估量的能源, “亲其师, 信其道”. 学生自主探究的实施是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 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 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 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中, 学生才能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才能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中来. 师生情感融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 才能自主探究, 达到从实质上优化课堂教学.

2. 设置矛盾冲突 , 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源泉

矛盾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 也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根本原因. 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 在课堂提问中设置矛盾冲突可以形成化为悬念, 让学生产生企盼、混乱、欲答不能、欲罢不忍的心理状态, 由此激发学生的未知欲, 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 先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三角形, 说一说三角形的特点, 并向学生提出问题:“一个三角形里面最多有几个直角? ”学生的答案不统一, 在矛盾冲突中告诉学生:“这一定有什么奥秘, 想不想知道? ”接着拿出一副三角板, 思考:“一块三角板有几个直角? ”“能不能有两个直角? ”整个教学过程层层深入, 认知冲突不断, 使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 有效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学生不但尝到了自主探究的乐趣, 而且开启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源泉, 让学生始终保持着很高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欲望, 使课堂教学和谐有效.

3. 动 手操作 , 是提供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探讨问题, 敢于提出新的想法. 使全体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探究者, 进而实现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探究者, 进而实现学生自主参与, 积极引导, 互动互助, 动脑动手操作相结合的课堂教学, 在自主与创新中形成发展性、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在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过程 , 既是解决 问题的过程, 也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的过程. 因此我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将探究方法置于同一时空内, 让学生通过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等多种方法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 讲究探索方法的多样化. 让学生在多种方法的观察和比较中统一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既经历了动手操作探索新知的形成过程, 又获得成功的体验.

4. 合 作交流 , 是达到学生自主探究的归宿

学生在自身的数学学习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讨论交流中能充分发挥了“学生共同体”的作用. 学生思维积极, 思路开阔, 互相启发, 互相激励, 共同完善. 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小组合作学习既是帮助学生搞好学习的催化剂, 又是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激情的兴奋剂. 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启发创新思维, 可以使他们在合作过程中相互了解, 在交流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 和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优化, 并作出判断.

如, 在教学“认识物体”一课时, 我让学生四人小组围坐一起, 每组的桌上准备了一大堆的实物, 有乒乓球、小皮球、茶叶罐、牙膏盒等, 让学生按一定的标准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 要求小组合作提出分类标准, 并得出分类结果, 教材中仅提供两种分法, 即“按形状分”与“按大小分”, 而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得出了一些分法, 如“按制作物体材料的不同分”“按颜色的不同分”“按用途的不同分”, 智慧的火花在合作交流中五彩纷呈. 学生通过交流, 必将会悟出许多新思想、新策略.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 学生通过不断地交换思想, 必将拥有多种思想. 因此, 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合作时机, 通过伙伴交流, 真正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合作欲望. 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12.舞动青春作文 篇十二

他们的脚下是宽敞的操场,他们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温暖的阳光洒在了操场上,也洒进了他们的心田。

他们的神情是沉稳中带着微笑,手臂似乎从来也没有动过。

但是:

看――

一动起来就忘我了,一丝不苟了!几百个统一着装的学生,如几百个整装待发被战鼓呼唤的士兵,矗立在你的面前。战神一样,是卫国的身形;松柏一样,是挺直的腰背;火焰一样,是热情的希望;雄鹰一样,是翱翔的自信。这一切的一切,都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蓝天之下,操场之上,进行着一场多么整齐,多么有序,多么热烈的广播体操啊!

这体操,使无形的空气变得活跃了,使灰蒙蒙的天空也明朗了,使整个校园泛滥着一种青春的味道!为之振奋,为之动容,为之喝彩!

好一群蓬勃的少年!

百十双手掌拍合发出清脆而又洪亮的响声,回荡在校园的上空,校园变成了他们的舞台,只听见啪啪,啪啪,啪啪。

好一阵悦耳动听的伴奏!

学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整齐的舞动着。它振奋着你,唤醒着你,让你从来没有如此近距离的如此深刻的感受青春的朝气,满腔的热血沸腾了!

岢岚二中啊!你培育了这些青涩而又富有活力的少年。也只有你,才能成为他们成长的摇篮。

好一个岢岚二中!好一个舞动青春!

体操与舞蹈相融合,凝炼出了一种新时代的风采。每一个动作泛出一种全新的味道;每一个动作都舞出青春的激情;今天,我们的教育与时俱进,舍弃刻板,张扬个性!

热火朝天,形成了激情的绽放!

热火朝天,形成了青春的飞扬!

热火朝天,形成了舞姿的绚烂!

13.为青春舞动翅膀 篇十三

而如今,我一还有仅此3天时间就要升入初二了,班里的很多同学该走的走该开的开了,回眸过去只像是风吹走了一层薄纱。

虽只是在初一可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前几天,看到初三的学姐抱在一起痛苦不已,我知道,时间其实会很快,会让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会也将面临着毕业。现在想想,在这一年的初一里,我真的留下了很多,如果现在离开不知会有多少不舍。

我的闺蜜、哥哥、姐姐、兄弟……他们都将是我初中的牵挂。

正发呆的看着初三毕业典礼,一学姐走过来一拍我。

“嘿,初一的?”

“恩”

“帮忙给下一级初一的余”学姐递来一份粉色的信件。

“学姐为什么不亲自给她?”

“你给他就好了,谢谢你啦小妹妹”

我愣在原地,一会后,我冲着她的背影大喊,“毕业快乐。”她没回头只是一抬手摇了摇走开了。

其实毕业更多的是苦,但如果多年后慢慢回忆它会变甜,我也会大胆往前走不死不回头,为青春舞动有力的翅膀,飞出一片自己的天堂。

14.舞动青春教学设计 篇十四

应用一:三角板与角

请看下列题例:

1. (北师大版七上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把两个三角尺按如图所示那样拼在一起, 试确定图中∠B、∠E、∠BAD、∠DCE的度数及其大小关系。

2. (北师大版七上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借助一副三角尺的拼摆, 你能画出75°的角吗?15°呢?你还能画出哪些角?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特征?

3. (2005衢州) 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直接得到30°, 45°, 60°, 90°四种角。利用一副三角板可以拼出另外一些特殊角, 如75°, 120°等。请你拼一拼, 使用一副三角板还能拼出哪些小于平角的角, 这些角的度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

解析:通过用三角板拼图, 可以发现:用一副三角板还可以拼出15°, 105°, 1 35°, 1 50°, 1 65°的角。再细心观察不难发现规律:只要是15°的整数倍的角都可以用一副三角板拼出。

4. (2009聊城) 一副三角板如图叠放在一起, 则图中α的度数______。

解析:由三角板的两个角45°和60°, 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 α的度数是105°。

5. (2011遵义) 把一块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放置, 若∠1=45°, 则∠2的度数为 () 。

A.115° B.120°

C.145° D.135°

解析:由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 80°, 即可求得∠3的度数, 又补角定义, 求得∠4的度数, 然后由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即可求得∠2的度数为135°。

教学价值分析:

以上题例是对三角板运用的初步拓展。这些题通过三角板各种不同的拼摆、组合, 能得到多种角度, 从而促进了学生对“角”这一重要基础知识的掌握, 进而获得在几何图形中对“角与角的关系”进行“猜想、推导 (验证) ”的能力,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为今后的几何学习奠实了基础。

笔者以为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上述题例的教学价值, 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尝试进行三角板的各种组合, 保证学生充分获得动手的乐趣, 并进一步在思考中得出规律 (如题例3的解析所言:“只要是15°的整数倍的角都可以用一副三角板拼出”) , 这正是“课标”精神的体现。

应用二:三角板拼图与勾股定理的验证

勾股定理是几何学中的明珠, 它充满魅力, 千百年来, 人们对它的证明趋之若骛, 其中有著名的数学家, 有业余数学爱好者, 有普通的老百姓, 有政要权贵, 甚至有国家总统。三角板拼图与验证勾股定理有何关系呢?看下面的题例:

6 (.北师大八上第一章《勾股定理》) 如图是美国总统Garfield于1876年给出的一种验证勾股定理的办法, 你能利用它验证勾股定理吗?说一说这个方法和本节的探索方法的联系。

解析:面积法验证勾股定理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些特殊图形 (如直角三角形, 正方形, 梯形) 的面积之和等于另一些特殊图形的面积, 从而达到验证的目的。

此图可以这样理解, 有三个直角三角形其面积分别为和。还有一个直角梯形, 其面积为。

由图形可知,

整理得, a2+b2=c2

由此得到勾股定理。

7. (北师大八上第一章《勾股定理》习题1、2联系拓广) 在一张纸上复制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通过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你有哪些方法?并说说你的方法与课堂上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差别。

解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用四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板来代替, 设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a、b, 斜边的长为c。利用这四块直角三角板拼成如下图形可验证明勾股定理。此题条件开放让学生有更多的创造发挥余地。

教学价值分析:

用三角板验证勾股定理这个经典数学问题, 是对三角板运用的有趣拓展。教学中, 笔者发现学生对这个验证情趣盎然, 如能善加诱导, 能让学生在动手验证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的无穷魅力, 甚至产生探索数学奥秘的欲望, 对数学教学意义深远。

应用三:三角板的运动

通过三角板的运用拓展来设计综合性的试题, 是近年中考的一个热点。

8. (2010通化) 如图, 把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AB放在定直线l上, 按顺时针方向在l上转动两次, 使它转到△A″B″C″的位置。设BC=1, , 则顶点A运动到点A″的位置时, 点A经过的路线与直线l所围成的面积是_____ (计算结果不取近似值) 。

解析:本题考查扇形面积的计算。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弄清顶点A运动到点A″的位置时, 点A经过的路线与直线l所围成的图形的形状。

在△ABC中, BC=1, , 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B的长为2。顶点A运动到点A″的位置时, 点A经过的路线与直线l所围成的面积是两个扇形的面积与△ABC的面积之和。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可以进行计算。

9. (2011龙岩) 一副直角三角板叠放如图所示, 现将含45°角的三角板ADE固定不动, 把含30°角的三角板ABC绕顶点A顺时针旋转α (α=∠BAD且0°<α<180°) , 使两块三角板至少有一组边平行。

(1) 如图①, α=__°时, BC∥DE;

(2) 请你分别在图②、图③的指定框内, 各画一种符合要求的图形, 标出α, 并完成各项填空:

图②中α=____°时, ____∥____;图③中α=____°时, 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了图形的旋转变化, 学生主要看清是顺时针旋转还是逆时针旋转, 并判断旋转角为多少度, 难度不大, 但易错。

(1) 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并求得α=∠CAD-∠CAB=45°-30°=15°;

(2)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及旋转不变量求得旋转角。

图②中, α=60°时, BC∥DA,

图③中, α=105°时, BC∥EA。

10. (2011包头) 在R t△ABC中, AB=BC=5, ∠ABC=90。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斜边AC的中点O处, 将三角板绕点O旋转, 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AB、BC或其延长线于点E、F, 图①、②是旋转三角板所得图形的两种情况。

(1) 三角板绕点O旋转, △COF能否成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能, 指出所有情况 (即给出△CO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BF的长) ;若不能, 请说明理由。

(2) 三角板绕点O旋转, 线段OE和OF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用图①或图②加以证明。

(3) 若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斜边上的点P处 (如图③) , 当AP∶AC=1∶4时, PE和P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证明你发现的结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 解题的关键在于作好辅助线, 构建相似三角形和全等的三角形。

(1) 由题意可知, △OFC能成为等腰直角三角形。①当F为BC的中点时, 由AB=BC=5, 可以推出CF和OF的长度, 即可推出BF的长度;②当点B与点F重合时,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相关性质, 即可推出OF的长度, 即可推出BF的长度;

(2) 如图①, 连接OB, 由已知条件推出△OEB≌△OFC, 即可推出OE=OF;

(3) 如图③, 过点P做PM⊥AB, PN⊥BC, 可得△APM和△PNC为等腰三角形, 结合图形推出△PNF∽△PME, △APM∽△PNC, 继而推出PM:PN=PE:PF, PM:PN=AP:PC, 根据已知条件即可推出PA:PC=PE:PF=1:3。

教学价值分析:

上述题例近年在不少地区的中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是对三角板运用的高级拓展。这类拓展运用以三角板为道具, 以学生常见、熟悉的几何图形为载体, 并辅之以运动变换等手段, 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操作的空间, 综合地考查了学生观察、实验、比较、联想、类比、归纳的能力以及隐含在运动变化中的分类讨论思想。

教学中, 我们应注意对这类拓展由浅入深地进行归类训练、分析, 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应考能力。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学习要从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

以学生最熟悉的三角板为道具, 以学生常见、熟悉的几何图形为载体, 并辅之以运动变换等手段对三角板的运用进行拓展, 既切合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又能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操作的空间, 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提高数学的思维水平, 甚至还能激发学生探求数学魅力与奥秘的欲望, 学会研究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总之, 三角板的运用拓展具有多方面的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

15.舞动青春教学设计 篇十五

“舞动青春”广播体操广泛吸收了体操、健美操、武术等方面的动作元素,但不是单纯照搬,而是把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该广播体操音乐旋律优美、节奏清晰、动感强,富有青春的活力,体现了中学生热情欢快、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展示了新时代中学生的风采。

本学期初,我市的体育教师参加了该广播操的培训。学习中教师们掌握得很快,唯有跳跃运动一节学习难度较大,感觉很吃力,颇费时间。后经多次反复练习,才渐渐熟练。

在向学生教授这套广播操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同样的难题,教师虽反复讲解练习,学生依旧掌握得很慢。这节操的难点是第二个八拍的动作,分解练习时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做,就没什么问题,但如果连起来做,口令一快,学生不是忘了手部动作,就是忘了脚部动作,于是开始胡乱比划胡乱跳,与下面的动作衔接不上。师生们力气没少费,可总是达不到教学要求。后来针对这节操的特点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掌握跳跃运动的速度和动作的准确性,在整体练习中再也没出现学生胡乱比划胡乱跳的情况。下面我就把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整理出来,供广大体育同仁参考。

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是教师先讲解每节操的动作要领,然后分解示范,再由学生模仿练习。教师观察学习效果之后,如果学生动作掌握熟练了,即可整体连接(口令稍慢),重复练习(口令稍快),而后再进行个别指导和纠错。广播操《舞动青春》中的跳跃运动如果用此方法来学习会很慢,熟练程度也较低。我改进后的教学方法是这样的,流程如下:

(注:第一个八拍的动作很好学,不做赘述。下面主要讲第二个八拍的动作,即教学中的难点内容。)

一、上肢动作

口令:1、2、3、4、5—6、7--8

相应的上肢动作口令:屈——下—— 平—— 落—— 分开—— 还原。

对应动作的讲解要领:两臂胸前肘—两臂下举—两臂侧平举—两臂落体侧—两臂侧平举—还原直立。

需要强调的是:口令1—4是握拳;口令5-6是拳变掌;口令7-8是掌。

二、下肢动作

口令:1、2、3、4、5—6、7--8

相应的下肢动作口令:右—— 左——右——并——开立——还原。

对应动作的讲解要领:右脚后踢跳—左脚后踢跳—右脚后踢跳—两脚跳并—同跳半蹲开立—同跳还原。

需要强调的是:口令1是两腿同时跳,右脚后踢腿,左脚不离地;口令2和3是左右脚交换跳;口令4是两脚同时跳成并立。

三、整体动作

口令:1、2、3、4、5—6、7--8

要向学生讲明一个汉字(如“左”“右”“屈”“落”等)就是一个口令,与喊1、2、3、4 相同。和数字口令相对应的汉字口令中,前4 个口令是四个动作,5-6两个口令是一个动作,7-8亦如此。

第一步先练习手部动作,脚不动:屈—下—平—落—分开—还原。练习2-4遍即可熟练掌握。

第二步再练习脚部动作,手不动右—左—右—并—开立—还原。练习2-4遍即可熟练掌握。

第三步是手和脚同时做动作,先慢后快。教师和学生一起喊口令。

由于用具体的手与脚的动作口令代替了数字口令,将整体动作化难为易,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重复练习几次之后学生手与脚的动作就协调了。此外,学生和教师一起喊口令,还有助于调动学生主动练习的积极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上述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以顺利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6.舞动青春作文 篇十六

人生只有经历酸、甜、苦、辣,才会体会到四季的风彩。春天,万物复苏,绿草成荫,孩子们欢快的啍子小曲来到校园。当脚步迈进教室,看见老师拿着厚厚的习题,却面无表情,这时我的心情比较沉重。曾经有人说:“良师益友,校园是孩子的乐园。”如今看来此言差矣。

当我接四年级语文时,才发现这群孩子如此疲惫不堪,根本就没有心思去学。我面带微笑的说:“今天怎么了?”学生一脸疲倦的说:“作业太多了,刚做完。”看到此情此景,不禁感叹,原本天真可爱的孩子,却在童年留下沉重的一道人生规迹。成绩固然重要,可是摸杀了孩子的童真。原本一张空白的纸,却被沾上一点痕迹。

17.观《舞动青春》有感 篇十七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积极参加党内活动,观看了《战马》、《舞动青春》、《刺杀希特勒》等多部精彩影片,但《舞动青春》给我的感受最为深刻。舞动人生,或许在情节上并不怎么讨喜,阅片无数的大家已经太过适应症这种“天赋小孩+家庭反对+伯乐慧眼+努力奋斗+名利双收”的励志片模式了。但不得不承认,此部影片正是透过处处平淡的细节,将梦想、亲情等本身易扣人心弦的东西,系于坚持与炙热的年轻生命力上,顺理成章的令无数观众感动,自然而然的思考自我人生。

他还有另外的一个名字,叫做跳出我的天地。其实看着剧中那个小男孩对于舞蹈的那份天分和热爱,我觉得“跳出我的天地”应该更适合他。刚刚开始的时候,男孩在床上一下接一下的跃起,在空中变换着不同的动作,脸上现出永远属于那个年纪的兴奋,然后是他自己的旁白“我从一出生就会跳舞!”——让人兴奋的情节。

男孩的家庭中很早就失了妈妈,只有爸爸,哥哥,还有一个年迈的奶奶。无论在任何的情境下,父兄在家庭中地位和作用都是那样的粗线条。父亲花钱送他去学拳击。而他却对隔壁的芭蕾学习情有独钟。忘不了那个镜头,男孩穿着拳击的行头,站在一群穿芭蕾裙的女生中间,局促的想学着那些吸引着自己的芭蕾动作。比利在实现芭蕾梦想之前,要面临的三重困难:家庭环境、社会背景以及经济拮据。在当时的英国,男孩学习芭蕾舞简直能够让这个位于北英格兰岛的封闭乡村小镇的人们嘲笑死。初时接触优雅高贵的芭蕾舞蹈时,比利心中不是没有产生退缩的想法。他总是说:这样会不会显得太过娘娘腔?

另一方面,父兄都是当时罢工运动中的一员,长久的生活压力,对于政府的反感,让他们粗暴。当发现男孩喜好这样一个被认为“非男性”的东西的时候,除了暴躁的阻止,似乎没有任何其他的可能。虽是如此,这样粗线条的父兄却在后半部分给了我很多次的感动。当男孩终于鼓足了十二分的勇气,在父亲面前,用所有的力量舞动的时候。父亲呆了,也许他很难想象面前这个舞动的这样流畅,沉醉的孩子是自己的儿子。看着儿子每一个有力的动作,似乎还带着挑衅的以为,父亲一路狂奔到芭蕾老师的住所,第一句话是,“去参加甄选需要多少钱?”老师表示可以帮助时,他却说“那毕竟是我的儿子”不温不火的一句话,但是给人的感觉绝对不是不温不火。

为了儿子的前途,父亲终于打算放弃坚持,父兄在煤矿相拥哭泣,让你觉得即使是最强硬的背后依旧有着无奈和脆弱。不过,觉得父兄送男孩去学芭蕾的路上的细节还是挺搞笑的,想表达高兴,不舍,却又不得不压着点儿。很有着那么一点儿不伦不类,不过这也是很生活的一部分。

回味情节,意味深长。虽然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个年仅11岁的孩子,但影片所包含的情感却是跨越年龄、种族和民族的界限的。小比利投身舞蹈艺术的动机是单纯的,因为这可以使他从生活的煎熬中暂时抽离出来,去恣意品尝心灵被释放后的畅快。影片多处展现了他纵情狂舞的场面,在那一刻,哪怕是作为观众的我,情感也跟着角色一同挥洒、渐次沉醉。

很多人都说,Billy的成功,是因为他有坚定毅力,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向前迈去,为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奋斗。当然我不否认这一点,我们讴歌梦想,我们赞颂毅力,但这条路上,如果没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一个人摸爬滚打也未免太艰难了。我们不是怕苦怕累,只是在胜利的背后,一定要记得感谢曾经给予关怀、帮助和支持的人!不同的文化背景的确会缔造不一样的人生经历,但每个人的命运其实都由自己在主宰。且不说继续不依不挠的去完成我们儿时的希冀,但至少值得去相信还有美好的未来。生命因舞动而精彩,因跳跃而绚烂,因坚持而成为丰碑!

上一篇:军训汇报表演领导讲话稿下一篇:初三上学期期末动员学生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