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学课程简介(精选11篇)
1.市场营销学课程简介 篇一
《市场营销学》课程总结
2006年
《市场营销学》作为工商管理类学科基础课和经济类专业基础课及其它相关专业的选修课。自2005年6月启动院级精品课程申报工作以后,2005年10月通过院级精品课程的验收,于2006年3年推荐上报省级精品课程,经过1997年省级重点课程以来建设及近两年精品课程的建设,《市场营销学》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建设了一支学历、年龄、职称合理的师资队伍。目前,《市场营销学》有17位教师,其中博士(含在读)3人;硕士(含在读)6人;学士8人。年龄结构为:30岁以下的2人;31-40岁的6人;41-50岁的8人; 50岁以上的1人。直接承担本科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师队伍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讲师6人、助教1人。
二、致力于教研教改,积极探讨教学方法。
我们重视教学改革和研究,承担了多项省、院级教学改革和研究项目,完成了一批较高质量的教研教改课题。围绕着市场营销课程或学科建设,主持完成了5项教学项目的研究,其中两项省级,三项院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的“地方本科类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于2004年12月份获得了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市场营销教学教研室获教学管理先进单位。我们积极探讨教学方法,分别采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实验室模拟教学及现场教学,且教学效果良好。
三、教材建设及案例集建设成果突出。
1993年柳思维教授主编的第一部教材以后,我们已主编出版了六个版本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教材,及时吸收市场营销学发展的最
新理论与方法,不断完善教材内容与体系。目前,我校正在使用的是2005年8月第四次印刷出版的湖南“十五”规划教材《市场营销学》,教材建设获得好评,已被多所学校指定为研究生考试参考用书。案例集的建设也是与时俱进,至此,我们已经编写了两本案例集,第二本案例集紧扣地方经济,实用性更大,操作性更强。
总之,《市场营销学》从1997年被评为省级重点课程以来,经过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已取好良好的成绩,教学效果良好,教学评价高。校内外专家一致认为:市场营销学课程组师资队伍实力雄厚、职称年龄结构合理,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先进、成果丰富,该课程建设的学科发展平台坚实。通过课程组全体成员的努力,市场营销学在全院乃至全省范围内都保持了领先地位。其研究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其教材分别为湖南省“九五”、“十五”规划教材,课程组成员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课程组全体老师在科研方面也成果丰硕。近五年来,学生对市场营销课程教师的评价全部在85分以上,90%以上的老师在90分以上,说明《市场营销学》课程老师保持着较高的教学水平。
市场营销教学课程建设组
2006年6月26日
2.市场营销学课程简介 篇二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作为一个独立学院, 依托母体的优质教学资源和社会、政府力量方面的资金与办学热情, 其办学定位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本文结合学院办学宗旨, 根据办学条件, 就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一些设想。
1教学目标改革
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首先应该从教学目标开始, 市场营销是成为应用性管理人才必备知识构成和技能素质的一部分, 市场营销教学目标改革应该包括:
1.1培养学生思考力、学习力、创新力
独立学院的生源决定了多数学生存在惰性心理, 习惯了被动思考、被动学习的模式。当今社会企业竞争日益激烈, 经营环境体系不断变化, 而营销活动又是不可复制的。为免遭淘汰, 我们必须得时刻进行学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应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完成授课后, 应鼓励学生在课余发现和学习新的知识, 增强对事物的认知能力,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
1.2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教育的成功不在于学生学会多少知识或技能, 而在于他们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现实社会中的问题, 使我们的生活和世界更美好。高校培养的学生最终要进入社会接受检验, 应用型的人才方会得到社会认可。学生通过将知识通过实践活动转化为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
1.3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前提下, 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 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时代呼唤团队合作意识。团队意识是应用性管理人才所必需的, 市场营销作为系统的经营行为之一, 讲求团队意识, 且市场营销目的很难在个人独自努力和工作下实现, 因此市场营销的教学应使学生树立并强化团队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尝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广泛的合作, 通过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教学手段改革
课堂讲授作为最传统、最主要的授课方式, 虽然在理论信息传递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但其形式过于呆板, 教师不停地讲授理论内容, “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师教得吃力, 学生学得被动。虽然有些教师引进各种案例, 但案例基本只起到一个例子的作用。因此针对课堂教学手段改革势在必行。
2.1案例教学法
哈佛商学院首创的案例教学法, 颠覆了工商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模式。营销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 对营销活动的典型事件展开情景描述和剖析, 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分析、研究和讨论, 就问题作出判断和决策。规范的案例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加深学生对于枯燥理论知识的理解, 在案例讨论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现有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 教师经常采用此方法, 但是通常的案例教学法也就是教师收集大量案例, 然后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灌输, 学生听得新鲜有趣, 却没有达到真正的目的。为避免出现类似现象, 作为教师, 我们需要编写适合学生的案例集, 并进行及时更新。一方面寻找经济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和重大事件, 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刺激他们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则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本土案例, 将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搬进课堂, 拉近教学与生活的距离, 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案例讨论结束时, 教师要进行总结, 对整个讨论情况作出评价, 对正确的观点予以肯定和完善, 启发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
2.2网络互动式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 使得教学手段更加先进和多元化。网络互动式教学, 是通过搭建一个网站平台, 构建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学习情境, 学生与教师在此平台上实现基于网络丰富资源的交互式学习。
此次教学改革设想中, 拟在网络平台上建立四大区域。作业区: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布置作业, 设定作业期间, 学生通过回帖的方式进行作业, 时间到期后, 教师结束作业, 对学生作业进行评分并作点评。擂台区:教师或学生可在此设擂, 其余学生进行打擂。答疑区: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或是有所困扰的问题, 市场营销学各任课教师会及时进行释疑。前沿区:学生、教师共同分享最新前沿理论及对当前营销现象的思考。
借助于网络平台,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可以共享平台上的信息资源, 通过论坛等方式进行相互交流和探讨, 拓宽了师生交流的渠道, 改变了以往只能见面接触的习惯, 避免了面对面交流的心理障碍。网络学习平台打破了时间空间界限, 不再局限于一个班级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 也不再受单一任课教师限制, 只要有网络, 教师与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畅所欲言, 也能集思广益。
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使学生不再局限于教材, 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单向灌输的知识内容, 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取知识和信息, 主动地选择与研究。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索、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 最大限度地发掘出个人的学习潜力。
2.3模拟教学
(1) 情景模拟教学。
情景模拟教学是将企业的营销活动展现在课堂上, 针对某一特定学习内容, 给学生创设一个市场营销情景, 在场景中设置各种角色, 通过学生参与角色, 体验过程, 使他们在模拟中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 学会独立地分析判断, 在多变的情景角色转换中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情景教学在硬件条件上, 需要配备相应的道具, 如谈判桌、活动桌椅、白板、话筒、席卡等;软件条件上, 主要是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掌握以及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编排。
情景教学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2) 营销软件仿真模拟。
学生可通过营销仿真实训室进行仿真模拟。该实训室配备电脑等硬件设备与教学模拟软件, 建立虚拟的营销实训环境, 模拟一个公司营销的运作过程, 将学生置于一个竞争的环境中, 学生学会根据变化的情况进行判定, 作出科学决策, 全力以赴去参与市场竞争, 谋求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在仿真模拟过程中, 学生能全面了解市场营销的全过程, 掌握营销业务模拟操作能力, 还能共同分析问题, 制定决策, 组织实施, 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无论通过何种方式的模拟教学, 最后的总结与评价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通过及时的总结与评价, 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及时总结经验、找出问题, 发现不足, 从而真正消化理论知识, 锻炼能力, 提高素质。
(3) 实践教学。
推行案例教学和模拟教学虽然可以有效地把课堂实习与企业实践连接起来, 但仍然有别于直接接触真实的企业运作。在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 一方面, 通过“走出去”方式, 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学生通过实践环节与企业进行零距离接触, 跟随老员工学习营销技巧, 进行产品推广、营销方案策划、促销宣传等。了解企业对营销人员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 以及如何把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营销实践中。通过实践活动, 拉进学校与社会, 理论与实务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 通过“请进来”方式, 聘请商界成功人士、企业营销人员、往届毕业生、政府官员等为学生作专题报告, 介绍中国企业营销现状、营销手段技巧、以及通过国家经济政策等介绍进行城市营销、国家营销。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给学生以更直观的感受, 补充实践方面的知识。
相比一般院校, 独立院校学生家庭条件较为宽裕, 能够接触更多的企业。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期间到企业做兼职, 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及运营状况。鼓励学生尝试小型创业活动, 在不影响学习的条件下, 支持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尝试走出教室, 深入周边市场、企业考察, 寻找商机, 运用所学营销知识进行市场调查、竞争对手分析、消费者行为研究、目标市场选择、价格制定、渠道选择、促销策略等活动。
另外, 现在的青年教师大都是从学校到学校, 从课堂到课堂, 缺乏丰富的实践经历, 讲授课程内容缺少“实践案例背景”。学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走进企业, 为企业开展咨询策划和培训工作, 参与企业的决策和管理, 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寻找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点, 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积累管理经验和案例。
3考核方式改革
目前, 高校对市场营销学课程进行考核, 多数以一纸试卷定成绩。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三七开的计算方式, 带有传统“应试教育”的烙印。在考核内容方面, 多数集中在理论知识, 实践实习方面流于形式, 学生考前应付考试临时抱佛脚, 死记硬背, 理论与实践脱节, 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现象。僵化的考试形式也束缚了学生思维和创新空间。新的课程考核体系应注重考核学生对于市场营销技能的掌握程度, 重点在于考核学生运用市场营销理论解决营销情景中的实际市场营销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报告、案例分析、模拟操作、公开演示体现出来。
4结语
市场营销的教学效果影响着学生后续学习和工作, 其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将课程教学和工作实践、创业以及学生就业结合起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 加上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变革, 必须要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 探索多种新型的教学形式, 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当然市场营销教学改革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教师、学生、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摘要:针对目前高校市场营销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根据学院自身实际情况, 从教学目的、手段、考核方式三方面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通过案例教学、模拟教学, 搭建网络平台, 进行实战训练, 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 在实际的市场营销情景中学习市场营销学知识, 并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市场营销情景中的实际问题, 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充分互动, 达到理想化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网络平台
参考文献
[1]张琰.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 (6) .
[2]陈浩.构建“TCSP”四位一体市场营销教学体系的研究[J].中国市场, 2011.
3.市场营销学课程简介 篇三
【关键词】高职教育;市场营销;案例教学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数以千万计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它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课程结构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本着这样的原则,高职专业课的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践性。
1.《市场营销学》课程简介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之上的应用科学。它旨在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的专业人才,主要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它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也是其他经济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学习了该课程,学生能比较系统地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认识到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能为学生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营销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2.案例教学方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Case Study)最早于1870年由当时担任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姆布斯·朗道尔(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教授创立,他在《合同法案例》一书的前言中说道:“被作为科学的法律是由原则和原理构成的。……每一个原理都是通过逐步的演化才达到现在的地步。换句话说,这是一个漫长的、通过众多的判例取得的发展道路。这一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案例。因此,有效地掌握这些原理的最快和最好的,如果不是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那些包含着这些原理的判例。”在这里,他强调了案例教学法对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后来这一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哈佛大学的法律教学和工商管理硕士等专业教育领域的教学,并成为举世闻名的“哈佛模式”的一大特色和内涵。
因此,我们对案例教学法有这样的理解: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3.案例教学在《市场营销学》中的组织和实施
可以进一步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市场营销理论教学过程中,考虑到课程内容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不同,案例教学在选择案例、角色分工及安排、教学效果评价办法上也是不一样的,具体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3.1 教师配合理论教学进行案例分析
在阐述单个理论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理论,教师应该配合理论内容讲述合适的案例,比如在讲到产品组合这个概念时,要学生理解产品组合的几个属性(长度、宽度、深度和关联度)时,教师可以以宝洁公司为例,列举它旗下的牙膏、条状肥皂、纸尿布、纸巾和清洁剂这些产品分别拥有的子品牌,通过投影清晰得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针对现实中的企业和学生一起分析它的产品组合分布及其属性。课后,还可以布置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完成宝洁公司的竞争对手——联合利华公司的产品组合分布。这样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对企业实际情况的了解。一般来说,在阐述理论知识点时配以相关的案例分析是案例教学最常用的一种应用形式。
3.2 学生单独进行案例分析
当连贯的理论知识点讲解结束,教师可以当场发放案例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10—15分钟即可,让每个学生独立思考。比如在分销策略一章中,当讲解完“分销渠道的管理”一节的内容时,可以准备家电产品销售渠道的变革及发展等相关材料分发给每个学生,让学生了解家电产品的销售渠道经历了由传统家电经销渠道向现代家电零售连锁渠道的转变,请他们分别列举传统家电销售模式和新兴模式的实际应用情况,并且讨论传统与新兴模式之争,最后和学生们一起分析出各自的利与弊,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家电制造企业和销售企业是如何就家电产品的销售渠道进行有效管理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渠道管理对于企业进行销售工作的重要性。学生独立完成案例的阅读和思考,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思维密度。
3.3 学生分组完成案例分析
在章节理论讲解结束时,为了达到学生应用知识的水平,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理论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比如讲完市场营销环境这一整章的内容时,可以布置一道“课程小作业”,题目是在面对外部环境提供的机会或威胁时企业如何应对的成功或失败经验分析,要求学生分组,本着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的原则,根据题目要求搜集背景行业里某个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的资料,经过整理讨论分析,形成一个具体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的分析报告,最后再递交给教师,教师可以针对分析报告提出书面评价或者当面交流意见。采用这种形式教师可以通过阅读他们的分析报告知道他们掌握和应用知识的情况,同时以团队形式完成案例分析可以增强学生们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当然这种案例教学形式在应用时容易出现“搭便车”现象,为了避免有学生偷懒吃“大锅饭”可以采用第四种形式。
3.4 全班同学讨论案例
在重要章节理论教学完后,教师有必要组织学生就章节理论知识加以应用。教师可以要求小组同学合力完成案例的搜集与分析,防止漫无边际的争论。比如讲完目标市场营销、促销组合策略这些非常强调营销知识应用性和营销过程实践性的章节后,教师可以采用这种案例教学的形式。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皮偷懒的学生面对其他学生有关案例内容的问询,如果不好好准备,被同学问得哑口无言,自己便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积极主动完成学习的任务。并且,实施这种案例教学方式可以做到“全民参与”,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
4.案例教学方法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案例教学的目的在于着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教师在组织学生分析、研究案例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市场营销案例。
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案例选择的合适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能使学生融入到案例中,对问题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如果只考虑到案例是否容易讲授,较少考虑案例的复杂程度与学生接受水平的关系,于是选择的案例或者对于学生来说过于复杂,超过其接受能力,导致教学进程受阻,或者选择的案例过于简单,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
当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案例分析时,教师可以给他们选择的案例把把关,尽可能地引导他们选择一些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真实情况作为案例分析的基础,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选择一些与其所学专业联系较强的案例,加强课程与专业的紧密度。总之无论是老师提供的案例,还是学生选择分析的案例,都要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
参考文献
[1]彭石普.市场营销原理与实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2]胥学跃.高职《市场营销》课程的案例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导刊,2005,(07):64-65.
[3]陆婷.浅谈案例教学在高职市场营销学中的运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06,(12):58-60.
4.《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大纲 篇四
英文名称:Marketing Management 学 分:3 总 学 时:48 适用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
一、简要说明:
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3学分。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性学科。市场营销学是以研究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以竞争为导向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即研究企业产品、定价、销售渠道管理、促销等为主要内容展开市场营销活动。
《市场营销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比较全面地系统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认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加强对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重要性,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分析市场营销环境,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的方法,了解市场购买行为,制定市场营销组合决策,进行营销管理等方案,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市场营销活动中管理问题的能力,使之毕业后能较好发适应社会对营销管理人才的需要。
三、教学基本要求和方法:
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案例讨论为辅,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要求学生以参考书籍和资料为辅助材料自学与复习,教师通过布置和批改作业以及答疑等方式进行课外指导。
四、授课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授课教材:
《市场营销学通论》范永立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主要参考书目:
1、《市场营销学》(第三版)吴健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营销管理:分析、计划和控制》[美]菲利普·科特勒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3、《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美]菲利普·科特勒等著,郭国庆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市场营销学》(第二版)王方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市场营销学》吴照云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五、学分和学时分配
3学分,48学时。
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市场营销概述(2学时)
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与市场营销有关的概念,了解市场营销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与阶段特征,以及市场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应用等基本知识。
要点:
第一 市场营销学概述
1、市场营销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
2、市场营销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 市场营销学与相关学科
1、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与市场营销学 第三 市场营销的内涵
1、市场的含义
2、市场营销的含义
3、交易和关系
第四 市场营销的重要性
1、市场营销在不同行业的扩散
2、推动企业重视市场营销的主要因素
第二章 市场营销战略规划(2学时)
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规划企业战略和市场营销管理的含义、作用和步骤,掌握界定企业使命、区分战略经营单位、规划投资组合与成长战略的基本方法,以及企业营销创新的主要途径,明确市场营销管理的实质和主要任务,应用组合理论确定企业的主要业务。要点:
第一 战略计划与市场导向
1、战略、战术与逆向营销
2、战略计划及其过程
3、战略计划过程中的市场导向 第二 市场营销管理
1、市场营销管理的实质
2、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 第三 市场营销管理过程
1、分析市场机会
2、选择目标市场
3、设计市场营销组合
第三章 市场营销环境(2学时)
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市场营销环境对市场营销活动的重要影响作用,掌握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的主要构成,应用分析、评价市场机会与环境威胁的基本方法,研究企业面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所应采取的对策。要点:
第一 环境概述
1、营销环境及其发展趋势
2、企业对机会和威胁的反应 第二 微观环境
1、企业内部
2、营销渠道企业
3、顾客
4、竞争者
5、公众 第三 宏观环境
1、人口环境
2、经济环境
3、自然环境
4、技术环境
5、政治法律环境
6、社会文化环境
第四章 消费者市场和购买行为分析(4学时)
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消费者市场的含义、特点及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掌握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以及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不同阶段的行为特点,应用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分析中国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类型及其特征。要点:
第一 消费者市场
1、消费者市场的含义和特点
2、消费者市场的购买对象 第二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1、文化因素
2、社会因素
3、个人因素
4、心理因素
第三 消费者购买行为与决策
1、消费者购买行为
第五章 组织市场的购买行为分析(2学时)
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组织市场的含义、特点及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掌握组织购买决策过程;了解中间商购买行为的主要类型及购买行为;了解政府采购的原则与采购方式及招标程序。要点:
第一 组织市场
1、组织市场的构成和特点 第二 产业市场购买行为
1、产业市场的特点
2、产业购买者的行为类型
3、影响产业购买者决策的主要因素
4、决策过程
第三 中间商购买行为
1、中间商购买行为的主要类型及购买行为 第四 政府采购行为
1、政府采购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2、政府采购方式
3、招标程序
第六章 营销信息系统与营销调研(2学时)
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市场营销信息系统含义与构成,了解市场需求测量的基本概念,掌握估计目前市场需求的基本原理,应用市场预测的主要方法,对未来的市场需求量及影响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为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决策提供依据。要点:
第一 市场营销调研过程
1、市场营销调研
2、数据的收集
第二 市场营销数据分析
1、多变量统计技术
2、测定尺度 第三 市场需求测量
1、市场需求
2、市场预测与市场潜量
3、企业需求、预测与潜量 第四 估计当前市场需求
1、总市场潜量 2.区域市场潜量 第五 市场需求预测
1、市场需求预测的主要方法
第七章 目标市场战略(4学时)
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市场细分、市场选择、市场定位战略的内容,以及目标市场战略各步骤的含义及其联系,掌握市场细分的作用和依据,应用市场细分原理和市场定位方法,处理企业目标市场营销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点:
第一 市场细分
1、消费者市场细分的依据
2、产业市场细分的依据
3、市场细分的有效标志 第二 目标市场选择
1、目标市场涵盖战略
2、战略的选择 第三 市场定位
1、市场定位的概念
2、市场定位的步骤
3、市场定位的依据与方法
第八章 市场营销竞争战略(4学时)
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市场竞争者的识别与分析方法,掌握基本竞争战略;市场主导者、市场挑战者、市场跟随者、市场利基者等各类竞争者的竞争战略,应用相关原理分析中国特定行业的竞争者分类及其竞争战略。要点:
第一 竞争者分析
1、识别竞争者
2、确定竞争者的战略和目标
3、判断竞争者的市场反应
4、选择竞争对策时应考虑的因素 第二 基本竞争战略
1、成本领先战略
2、差异化战略
3、目标集聚战略
第三 市场地位与竞争战略
1、市场主导者战略
2、市场挑战者战略
3、市场跟随者战略
4、市场补缺者战略
第四 市场竞争新模式—战略联盟
第十章 产品开发(4学时)
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产品的整体概念及其营销意义,掌握新产品开发过程、新产品采用与扩散过程,以解决企业市场营销实践存在的各种问题。要点:
第一 新产品开发的必要性
1、新产品概念
2、新产品开发的必要性
第二 产品开发战略选择及开发过程
1、新产品开发战略的选择
2、新产品开发的过程 第三 产品的采用与扩散
1、新产品与创新
2、采用过程
3、扩散过程
第十章 产品管理(4学时)
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产品的整体概念及其营销意义,掌握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与策略;了解服务与服务营销的的特点及其与产品市场营销的差异;了解服务质量管理及提高服务质量的战略;掌握有形展示的概念,了解服务环境的设计。要点:
第一 产品组合
1、产品整体概念
2、产品组合的宽度、长度、深度和关联度
3、产品组合的优化和调整 第二 产品生命周期
1、产品生命周期阶段
2、产品生命周期策略 第三 服务与服务营销
1、服务的特点
2、服务市场营销与产品市场营销的差异
第四 服务质量管理
1、服务质量的测定
2、提高服务质量的战略
3、服务质量与顾客服务 第五 服务的有形展示
1、有形展示的类型
2、服务环境的设计
第十一章 定价策略(4学时)
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定价的主要影响因素,掌握成本导向定价、需求导向定价和竞争导向定价等一般定价方法和基本策略,应用价格变动反应及价格调整原理,分析中国特定行业的价格大战及其得失。要点:
第一 影响定价的主要因素
1、定价目标
2、产品成本
3、市场需求
4、竞争者的产品和价格 第二 定价的一般方法
1、成本导向定价法
2、需求导向定价法
3、竞争导向定价法 第三 定价策略
1、折扣定价策略
2、地区定价策略
3、心理定价策略
4、差别定价策略
5、新产品定价策略
6、产品组合定价策略 第四 价格变动与企业对策
1、企业降价与提价
2、顾客对企业价格变动的反应
3、竞争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
4、企业对竞争者价格变动的反应
第十二章 渠道策略(4学时)
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分销渠道的含义和作用,明确影响分销渠道设计和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各类批发商与零售商的差别等,懂得分销渠道和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应用分销渠道理论分析中间商存在的必要性等营销现实问题。要点:
第一 分销渠道的职能与类型
1、分销渠道的含义与职能
2、分销渠道的类型 第二 分销渠道策略
1、影响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
2、分销渠道设计
3、分销渠道管理
4、窜货现象及其整治 第三 批发与零售
1、批发与批发商
2、零售与零售商
3、无门市零售
第十三章 促销策略(4学时)
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促销的含义与作用,促销组合的基本内容以及各种促销方式的主要特点,掌握广告的设计原则和人员推销的基本策略,公共关系和销售促进的主要活动方式,应用促销组合理论,分析中国企业促销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要点:
第一 促销与促销组合
1、促销的含义
2、促销的作用
3、促销组合及促销策略 第二 广告策略
1、广告目标和预算方法
2、广告媒体
3、广告设计与广告效果 第三 推销策略
1、推销的概念及特点
2、推销人员的素质
3、推销策略的内容与分类
4、推销策略决策
5、推销管理决策 第四 销售促进策略
1、销售促进的分类
2、销售促进策略的实施步骤 第五 公共关系策略
1、公共关系的概念和职能
2、公共关系活动方式
第十四章 市场营销计划、组织与控制(4学时)
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企业计划的演变,掌握市场营销计划的内容;掌握企业市场营销预算制定的2种基本方法:目标利润计划法和最大利润计划法。要点:
第一 市场营销计划的内容
1、企业计划的演变
2、市场营销计划的内容 第二 市场营销预算的制定
1、目标利润计划法
2、最大利润计划法
第三 市场营销组织类型
1、专业化组织
2、结构性组织 第四 计划控制
1、计划控制的目标与步骤
5.市场营销学课程简介 篇五
经济系
叶娇
经济系侯铁珊教授是大连理工大学最著名的营销战略学者之一。可以说,提到市场营销这几个字就不得不提到侯铁珊老师。这学期我有幸旁听了侯老师的《市场营销学》全部课程,领略了侯老师这门课程娴熟的表演,更体会到一位在讲台上站了三十年的教师的师德。
今年四月,我从一名学生变成了一名教师。角色的变化让我更加关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作为学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师。作为教师,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学生。所以,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同学都愿意接近的学生,或者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师,你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我们日常挂在口头上的“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愿意接近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这是我加入教学教育工作领域来感触最深的。只有大家相互信任了,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我感觉要成为师德高尚的老师,我在这半年的教学工作,有了以下心得体会:
一、教师要经常自省:
我认为教师这项工作,体现师德的意识是很强的。为人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如果马马虎虎教学,也可以应付过去,这只是敷衍塞责履行教学工作。如果我们养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后,自检一下自己是否尽职尽责。反省自己可以激励自己,这是积极进取的表现。一个人,贵在自知之明,这需要有自省作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长在哪里,缺在何处,一个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骄傲自满,时间一长,就会脱离群众,就会退步,就会降低自己威信。当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二、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意见:
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我认为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实际上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会教学相长,形成一种师徒般的师生关系,但处理不好,会产生对立情绪,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局面。老师应去研究学生的心理,研究人的个性,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然后根据不同个性的学生去因材施教,去处理一些问题,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师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还是教与学工作中,只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我们的办法才会更多,处理问题会更慎重,师生间只要形成了一种和谐关系,教学工作、思想工作就会比较顺利。
三、必须树立平等对待观:
我觉得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只是我们老师没有把他发掘出来。每一位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对待,教师应服务于全体,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让所有学生同乘一辆前行的车;教师应服务于全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成绩以及身体素质都要悉心关照,服务周到,促使其全面发展。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智力,潜能开发。
作为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对学生严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不能认为师生间就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简单关系,因为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会阻碍师生间的平等交流,观点具有“权威性”,久之则会压抑学生的潜能,不利创新人才的培养。我时常会注意到了学生的一些想法,尽量让其讲完其看法,然后我再讲讲我的看法,不同之处我们探讨,这样可激发学生的一些有见解的想法和看法。同时对我们教师的思维也有启发意义。可以说教学应以“人”为本,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创新。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教师切勿将此言理解为可以用“家长”的身份来干涉学生、指使学生甚至利用学生。有句古话说,“人有德于尔,尔不可忘。尔有德于人,尔不可不忘也”。
侯老师作为德高望重的教授,课堂上优雅生动的案例讲学已经把我深深地震撼了;同时其亲切可敬的长者风范更是感染到我。一位作家在晚年时曾无限感慨的说起他的一位老师对自己深深的影响:“每当他来到教室里时,那种祥和的道德氛围立即会感染在座的每一个人,每一句话、乃至每一句话的语调都给人一种心灵空洁、浑身舒爽之感。在这种庄严却宽松的气氛中,心灵就象在洗澡一样清爽,人似乎站得更直了。”“每当他在身边时,我几乎变成了另一个人。”良好的师德对一个人品格的养成是多么重要啊!也许,我们教师教育学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归纳为一句话——改善和提高自己。
6.市场营销社简介 篇六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市场营销社与2005年10月建成,有学院副院长李能贵教授担任名誉社长,社团接受团委领导和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的管理,组织展开与社团性质相符合的活动和项目。
市场营销社是以“学习市场营销理论,寻找营销实践平台,聚一流人才,建一流协会”为口号,本着以“培养会员的市场营销能力,提高会员的交际,营销,策划等综合技能和社会能力与理论教学相联系”为宗旨,使会员得到切实的锻炼,为勇于实践,敢于拼搏的学生提供一个深层次高等级的交流平台!
7.市场营销学课程简介 篇七
1 双语教学的含义
“双语教学”在国外被称为“双语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将双语教学定义为: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
“双语教学”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包括: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中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浸入型双语教学;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本族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保持性母语教学;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过渡型双语教学。
目前在我国高校开展的双语教学,是在学生入校后用第二语言对其进行的部分科目的教学,因此从大的方面看属于保持型双语教学。实践中,依据使用外语的比例不同,普遍存在的形式有:外文教材中文授课、外文教材双语授课、外文教材全外语授课三种形式,其中第三种形式特指使用完整外语讲授、使用原版外文教材、学生用外语提交课程作业、考试使用外语解答等。
2《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2.1 顺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当今的市场营销早已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具有全球化的趋势,营销活动已作为国际贸易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英语作为一种国际上运用最广的语言,已在当今的国际营销中成为一种必备的工具。因此,就业市场对既拥有营销技能又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市场营销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的采用,正是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营销国际化的趋势,满足社会对具备“营销+英语”这一职业能力的人才的需求而设置的。
2.2 有利于学生学习学科前沿的理论和知识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高校纷纷开办市场营销专业,国内的专家学者编写了很多《市场营销学》教程,但这些中文市场营销教材大多参考国外的英文原版教材编写或直接翻译成中文出版,其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大多原创于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发展非常迅速,加之国内高校引进并出版西方先进理论的周期较长,致使有些中文营销教材内容陈旧。因此,选用优秀的原版教材进行营销专业的双语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科前沿的理论和知识。
2.3 有利于强化英语语言能力
双语教学让学生在掌握课程内容的同时,通过阅读《市场营销学》专业英文原版教材,提高了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扩充了词汇量,掌握了英文专业术语,使学生能够运用专业术语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地掌握国际上营销学和经济领域的最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日益国际化的竞争中,不断充实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市场营销学》课程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3.1 双语教学师资配置的问题
主讲教师的英语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是决定双语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坦言之,当好教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双语教师则更难。最大的困难在于自然地运用流利的外语传授学科知识。第一,目前,我国高校的专业教师都具有深刻的专业背景,他们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几乎都是本专业科班出身,这类科班出身的教师并被广泛认为是专业基础扎实的学术梯队人才,而专业教师自身并未受到专业的英语教育,很多教师也不具备出国访问或学习的机会,这就导致了双语教学的主讲教师自身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第二,现行的激励机制降低了双语教学主讲教师进行双语教学探索的积极性。国内高校对开设双语教学的主讲教师的激励措施单一甚至完全没有激励措施。
3.2 原版教材案例的不适应性
案例教学是《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案例教学可以直接加深学生对于营销理论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双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第一,学生大多对案例中涉及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文化背景、公司品牌以及营销事件缺乏了解,从而不能达到通过案例理解理论的目的。第二,原汁原味的外国案例在某些方面和中国市场上的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3.3 学生积极性的问题
双语教学一般以一个自然班作为授课对象,人数大约是20~35人。一方面,同一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而教师授课无法兼顾学生英语基础的差异,尽管教师尽量考虑到平衡性,但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仍感到学习吃力,因而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由于高校的扩张,大学生都非常重视就业问题。由于大部分的毕业学生认为毕业后仍会在国内工作,因此,他们认为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对以后的工作并没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导致了学习积极性不高。
3.4 缺乏完善的教学方式
双语教学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全面创新,妥善协调教学规范化和国际化的关系是推进双语教学的首要原则。而现行的双语教学采用的基本上是“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记”的单一的教学模式。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尤其部分学生的听力及口语表达能力比较差,因此,不能将英文授课的比重作为衡量双语教学实施效果的最重要指标。如果硬性地让学生听教师用英文讲解深奥的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学生在课堂上会一直处于困惑状态,到头来英文没长进,专业知识也是似懂非懂,英文授课方式只能起到本末倒置,喧宾夺主的效果。
4《市场营销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建议
4.1 提高主讲教师自身素质,激发教师教学热情
担任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英语水平,能够顺利地使用双语编写教案和组织教学,而且要能紧跟时代及时更新知识,把握专业前沿。更重要的是,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善于运用符合教学规律的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学校也应该进一步完善对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激励机制,从工作和生活上关心,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激发教师投入双语教学和研究的热情。
4.2 掌握双语教学方法的技巧
在双语教学中,要克服多年来趋同教育的心理导向,改变重课堂教学、轻能力培养、教师单纯教、学生单纯学的传统教学思维和方式。根据西方国家教材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编写思想和特点,学会和掌握适合原版教材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要以英语为媒介。通过对课程难点的讨论和案例学习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根据教学目的,制定一些可操作的规范和方法,尽可能合理地安排课程。对于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典型问题:案例教学,笔者建议可以在课堂上采用本土案例和西方案例的结合,这样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另一方面又不会使得学生们学习的案例与实际情况脱节。利用本土案例时,主讲教师可以考虑先用母语讲解,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加深了解,再慢慢过度到将本土案例翻译为英语,但这对主讲教师的英语水平有很高的要求。
4.3 营造活泼、轻松的课堂语言环境
一堂生动、轻松并且取得很好效果的双语教学课堂离不开活泼、轻松的语言环境。因此,在双语教学实践中要想实现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扩展,教学效果的有效渗透,必须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以扭转学生“课上绷,课下松”的学习局面。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强调理解英语概念和英语的阅读方法。主讲教师可以先用英语给大家讲简单的概念,而后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去讲更深的概念,如此递进启发式的教学需要教师能够把专业知识讲得深人浅出、通俗易懂、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并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启发学生自觉学习。要求学生开动脑筋,带着专业问题去读,一边读一边思考,就可以形成跳跃式略读。教师要循循善诱、不断鼓励,克服学生害羞、为难的情绪,培养英语语感与思维,最终达到营销英语“开口不为难,听懂不困难”的最终目标。
摘要:2001年以来,双语教学模式在我国政府的极力倡导下迅速开展起来,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和市场营销专业的前沿性等原因,很多高校都大力实行了《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双语教学。但是,目前《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双语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文中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8.《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情境设计 篇八
关键词:情境教学;市场营销;设计
教学情境设计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和紧扣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一个有文化内涵的学习环境和活动场所,避免将教学过程变成枯燥的讲授和硬性的灌输,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以满腔的热情,浓厚的兴趣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知识、掌握技能,并在这一过程中增强形象思维能力,丰富想象力,获得审美体验和情感升华。
学习情境法是对以往常常规的、单调、固定的教学模式的一种挑战,在原来机械而单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造成学生心理上厌倦情绪,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想要扭转这种局面,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是一个好方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不是自发产生的,而需要教师启发和诱导,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去启发诱导学生积极地学习,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就现代教学论的观点而言,有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其中,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创设一些情境,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本人通过这次学习同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情境设计时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一、设计精美导语,诱发兴趣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了使学生的心理从上课伊始就有效地定格于市场营销教学,教师应根据课程性质,设计精美导语。好导语是完成教学的前提。因为优美的导语,可烘托出特异氛围,把学生感情引入到课文情景中去。如第一次课时候时,我是通过给学生讲了2个故事作为我的课前导语的:一个是鞋子的故事,通过美国某鞋业公司的三个推销员到非洲市场考察鞋子市场的故事来让同学们判断谁是真正合格的营销人员,还有一个是杯子外面的世界,告诉同学们一个普通的杯子如果赋予它不同的含义那它的价值是不相等的,这就是真正的营销。以2个小故事为导语大大地激发起了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教和学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心理情境。
二、巧妙提问,激发想象
课堂提问和课堂教学关系密切。提问又是一门艺术。提问如果过宽,不能触及疑点,那么,即使课堂气氛热烈,也无补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如果过深,超出学生的智力水平,那么他们会因此而丧失“跳一跳”去“摘桃子”的信心。巧妙的提问,须在创设情境上下工夫。如教学市场营销的概念时候先提出问题:“什么是市场营销?”然后要求学生先思考然后根据自己对市场营销的认识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认为就是推销,有的认为是广告……通过对同学答案的综合来引出市场营销正确的概念。教师提出具有一定概括性的问题,与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之间产生内部矛盾冲突,学生单凭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暂时无法解决,造成了认知上的“失调”,于是就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形成一种教学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定会产生急切的“愿闻其详”的心理状态。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
随着当今信息技术向教育的扩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多媒体是集文字、图像、视频与音频于一体的教学辅助工具,它能够实现用视觉、听觉与感觉等多种感观同时刺激神经系统,达到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效果。教学中把学生引入教学所创设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尽心地感受声音和图像魅力,增强现实感,这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在创设促销策略的广告策略教学情境时,可以给同学播放不同特色的广告,让同学知道不同的广告它的创作主题和创作诉求及其设计都是不同的,自然效果也不尽相同。同时选用不同的广告媒体也有不一样的效果。
四、实地实践操作,激发学生参与教学
教学来源于生活,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实践和生活,教师要充分从身边的资源中创设实验践情境,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真实体验到课本上的知识,体验到学有所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动手动脑,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促销策略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附近的几家大型超市,和各个超市联系好,让同学们周末的时候去做真正的促销,我们利用身边的大型超市作为实验场地,创设实践情境。让同学们可以真正地把课堂上的知识转化到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去。这对我们的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直接掌握和体验新知识,特别是其中的概念性知识从中得到会意。这可以培养学生利用固有的间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真实体验学有所用的成功和喜悦,从而周而复始地激起自己学用结合的兴趣。
市场营销是物流专业和旅游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学科,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不仅要强调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强调实践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体验到管理情境。情境教学以其自身特有的魅力为学生所喜爱,通过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从而使课堂教学获得最佳效果,并在落实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对市场营销原理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情境教学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实现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高宏,钱晓冰.情境模拟教学法在旅游专业课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2]李翠白.西方情境学习理论的发展与应用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6,(9).
9.市场营销专业就业简介 篇九
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前景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人才培养方向应满足企业与社会当前与未来的需求,同时也要贴近高职教育的特点。
根据市场调查,当前社会与企业对营销、物流专业的人才需求包括三个层次:
1、战略型人才,2、管理型人才,3、技术性、技能型人才。
就市场营销专业而言,1、战略型营销人才包括营销项目策划与规划人才,营销教学科研与培训人才。他们从事企业营销战略、发展方向的研究,具备敏锐的市场预测能力,能够深入分析市场营销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熟知企业、行业的营销活动全局以及各个流程、环节。2、管理型营销人才则是指掌握企业或行业的经营活动规律,能够胜任企业的经营管理各个方面的工作。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既积累了一定的营销技能,同时具备与营销有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经验、素质。3、应用型营销人才是在企业中从事具体营销工作,主要包括:市场调查、促销、推销。
社会与企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而从高职教育的定位与特点来看,我们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正是我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定位的基本方向,为了学生的可持
续性发展以及满足个性化需求,适当开设某些符合中级能力要求的课程。
二、专业岗位群既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更需要优秀的职业素质。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市场营销专业的岗位群覆盖企、事业单位及政府相关部门,具有非常广泛的就业领域。
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岗位群做出如下描述:
1、企业的销售部门的业务员或主管岗位;
2、零售企业或批发企业的促销员、推销员等岗位;
3、企业营销部门的市场调查、信息统计、售后服务等岗位
4、企业的营销策划、市场预测人员;
5、各类咨询公司的相关岗位。
其实只要学生的自身定位合适,营销专业的就业形势与前景都是较好的,尤其在江浙地区,几乎各个行业,各个企业都需要这两个专业的毕业生。然而,良好的专业技能只是一个就业时的基本平台、通行证,能使毕业生有更大发展空间,同时吸引企业愿意、支持与我校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理由,主要在于学生是否具备优秀的职业素质。如:职
业忠诚度、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个别学生还可以自己创业。
三、专业课程学习为就业打下理论基础,同时也要充分磨练社会实践能力。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培养的主导方向是促销员、推销员,主要与营销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挂钩,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达到取得中级、高级推销员(营销师)的考证能力要求,适当开设开拓知识或深化技能的课程。
主干课程有: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学、商务礼仪与谈判、统计与市场调研、销售业务管理
其他课程有:商品学与商品流通、会计学、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合同法
实训有:市场调查实训、商务礼仪与谈判实训、销售实训由于市场营销专业都与社会、商业企业联系紧密,理论与实践联系也十分紧密,所以一方面教学要贴切企业、社会实践,确保学生的能力符合社会的需要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实训、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形成良好的实践能力,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10.市场营销学课程简介 篇十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标
本课是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工商管理专业的必修课,以及相关专业的选修课。5学分,一学期开设。
本学科20世纪初发源于美国,它主要研究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数学等学科基础之上的应用科学,具有综合性、边缘性的特点,属于管理学范畴。课程的核心内容,就是在满足顾客需要的前提下,使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
市场营销学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在我们的专业基础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营销理念,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训练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具体说,学习这门课,首先要完整地了解市场营销学的知识体系与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系统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而在经济活动实践中有效地组织企业的经营活动,使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品开发、生产、定价、分销、促销等市场营销活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考核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试点工商管理(专科)、金融学(本科)、会计学(本科)专业的学生。
三、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试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中的5次平时记分作业,由中央电大布置。形成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30%。终结性考试即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
四、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市场营销学”教学大纲、文字教材《市场营销学》(第二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1月)。
五、考试要求
教学过程中,有关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进行,三个层次要求如下:
了解: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有所认知;
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理解,即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
重点掌握: 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把握,同时能运用有关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六、命题原则
1.考核是检查教与学效果的重要方式,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考核的目的是检查学员对课程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检测学员运用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在“市场营销学”教学大纲、本考核要求和文字教材范围之内。既考核对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又考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能力。
3.试卷将尽可能兼顾各个能力层次。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了解10%左右,掌握占60%左右,重点掌握占30%左右。
4.试卷要合理安排各类题型的比重。题型主要包括:选择题(含单选和多选)、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在同一份试卷中,各类题型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为:客观性试题占50%(含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等),主观性试题占50%(含简答题、案例题等)。每次考试具体题型及比例会有所不同,以当学期通知为准。
试题的能力层次和题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各题型中,都可以含有不同能力层次的题目。命题时要两者兼顾,在一份试卷中保持合理结构。
第二部分 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市场营销学的由来与市场观念的演进
了解1.市场营销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掌握1.需要、欲望、需求的含义
2.实施顾客价值创造和顾客满意工程的途径
重点掌握1.市场营销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
2.市场营销、市场的含义
3.企业市场观念及其发展,新旧观念的区别。第二章 企业战略规划及营销管理过程
了解 1.企业战略的含义与特点
2.SWOT分析法
掌握1.企业任务的含义、对企业任务书的几点要求
2.确定企业目标的意义,对企业目标的要求 3.市场营销计划的概念与内容
重点掌握1.企业战略规划的主要程序
2.企业发展战略方案的主要内容
3.产品投资组合与波士顿咨询集团方法 4.市场营销管理过程的含义
5.市场营销组合的概念
第二篇 市场分析与研究
第三章 市场营销环境
了解1.企业的定义
2.企业与市场营销环境的关系
掌握1.科技环境的概念与研究
2.法律环境的概念与研究
3.营销环境机会与营销环境威胁的含义 4.企业对不同需求状况的策略
重点掌握1.市场营销环境、宏观环境、微观环境的含义
2.政治环境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3.经济环境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4.文化环境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5.微观环境的主要内容 6.企业对市场营销环境威胁的对策
第四章 购买行为研究
了解 1.购买者“暗箱’理论
2.“市场营销刺激”与“购买者行为反应”模式
掌握1.生产者市场购买行为类型
2.生产者购买决策过程的主要阶段
重点掌握1.费者市场的概念与特点
2.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因素:内在因素、外在因素 3.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类型
4.消费者决策过程的主要阶段的特点及相应的营销对策
5.生产者市场的含义与特点
6.影响生产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第五章 市场营销调研与需求测量
了解1.市场信息的含义与特征
2.市场信息的来源
掌握1.市场营销调研的内容和类型
2.市场营销调研的组织方式:调研范围的确定方法、搜集资料的方法、与调查对象接触的方法
3.市场需求的概念 4.市场预测的方法
重点掌握1.市场营销信息系统的概念与构成 2.市场营销调研的含义与程序
3.调查问卷的设计技术 4.市场预测的概念与程序
第三篇 市场策略
第六章 竞争者分析与竞争策略
了解
1.选择竞争战略须考虑的因素
掌握1.竞争者的市场反应行为的几种类型 2.补缺基点的特征
重点掌握1.竞争者的含义,分析竞争者的步骤
2.企业的两种竞争战略——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 3.市场领先者的含义与策略4.市场挑战者的含义与策略 5.市场跟随者的含义与策略6.市场补缺者的含义与策略
第七章 目标市场营销
了解1.市场细分的客观依据2.市场细分的作用
3.生产者市场的细分方法
掌握1.有效细分市场的条件
2.消费者市场、生产者市场细分的方法 3.细分市场的评估
重点掌握1.市场细分、目标市场营销的概念 2.消费者市场和生产者市场的细分依据 3.目标市场策略的主要类型、特点及其选择 4.市场定位的概念、程序及其策略
第四篇 市场营销组合的规划与执行
第八章 产品策略——产品、产品组合、品牌与包装
了解1.产品整体概念的意义2.品牌的作用3.包装的作用
掌握1.产品组合策略2.对品牌设计的要求3.包装的设计
重点掌握1.产品的整体概念2.产品组合及其相关概念的含义
3.品牌与商标的概念4.企业的品牌策略5.包装的概念与策略
第九章 产品策略——产品生命周期与新产品开发
了解1.产品生命周期的其他形态2.新产品开发的意义
掌握1.判定产品生命周期的方法2.成功的新产品开发的特征
重点掌握
1.产品生命周期的含义、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及相应的营销策略 2.新产品的含义3.新产品开发的程序与开发策略
第十章 定价策略
了解
企业定价的8种目标
掌握
企业定价的程序
重点掌握1.影响企业定价的主要因素 2.需求价格弹性的有关原理
3.企业定价方法4.企业定价策略
第十一章 分销策略
了解1.分销渠道类型2.分销渠道的管理3.数据库营销
掌握1.分销渠道的结构2.批发与零售的作用3.直效营销的方式
重点掌握1.分销渠道的概念和功能2.分销渠道的设计与选择 3.中间商的概念4.批发的概念与类型5.零售的概念与类型 6.直效营销的含义、特征与管理
第十二章 网络营销
了解
互联网技术的几个基本概念
掌握1.网络营销的优势2.网络营销的主要手段
重点掌握1.网络营销的概念与职能2.网络营销的主要策略
第十三章 促销策略
了解1.销售促进的适用性2.销售促进的实践要点3.人员推行队伍的设计
掌握1.广告促销方案的制定2.销售促进的主要方式3.推行队伍的管理
4.人员推销的基本技术5.公共关系的功能和主要方式
重点掌握1.促销与促销组合的概念
2.广告、销售促进、人员推销、公共关系和直效营销的概念与特点 3.影响促销组合决策的因素4.进行有效沟通的步骤
第五篇 营销控制管理
第十四章 市场营销的组织、实施与控制
了解1.市场营销部门的演变2.设置市场营销组织的原则 掌握1.影响企业市场营销组织设置的因素
2.市场营销控制的定义与步骤
重点掌握1.市场营销部门五种组织形式的概念与特点
2.市场营销实施的含义与实施过程 3.市场营销控制的内容与方法
第十五章 服务营销
了解1.服务营销要素2.服务定位3.服务定价方法4.服务促销策略 掌握1.服务营销组合2.服务的设计与开发 重点掌握1.服务营销的定义与特点 2.服务质量管理的内涵、决定因素和服务质量策略 3.服务价格与有形产品价格的区别4.服务渠道策略
第十六章 国际市场营销
了解
1.国际市场营销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政治法律环境的主要内容及其变化趋势 2.国际渠道成员的主要类型
掌握1.影响国际营销定价的因素2.选择国际渠道成员的标准 3.制定国际市场促销策略时应考虑的因素
重点掌握1.国际市场营销的概念与特点2.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 3.国际营销的产品策略4.国际营销定价策略5.国际市场渠道策略
第三部分
教学环节
1.自学
自学是电大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应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并监督学生保证必要的自学时间。自学的学习资源主要有三种:文字教材、录像教材和网上资源。三者以文字教材学习为主,其他为辅。学习的方式包括个别化学习和小组学习。以前者为主,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定期组织小组学习,研究问题,讨论案例。
本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源,同学们可以在家里上网,也可以到教学点上网,根据自己的需要查阅相关的栏目,与教师进行交流讨论,并可积极参加网上学习和竞赛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还将安排不少于两次的网上实时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辅导和期末复习指导。教师要督促学生积极参加网上教学活动。
2. 集中辅导
面授辅导由地方电大辅导教师担任,不少于25学时,各地辅导教师应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文字、音像教材,熟悉并掌握课程内容,认真备课。辅导应以教学大纲为指导、文字教材为依据,采用知识点讲解、案例分析、作业讲评等方式,提示学习思路与方法,讲解重难点问题,指导实验,并适当组织讨论,培养学员学习、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考核
本课程考试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中的5次平时记分作业,由中央电大布置。形成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40%。终结性考试即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
(1)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由5次记分作业组成,内容包括综合练习、学生手册规定内容、课外实践、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部分构成。由中央电大统一布置,下发形成性考核册。成绩由课程辅导教师评定,省级电大审核,中央电大不定期抽查。形成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40%。终结性考试即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本课采取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双及格制,即两种考核必须都达到及格,终评成绩才能评定为及格。两种考核中任何一种考核成绩不及格,既使合成成绩及格,总成绩仍判为不及格。
学生必须按要求完成全部作业。辅导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并有详细记录,使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巩固学习内容,掌握所学知识的必不可少的环节,防止送分、人情分情况的出现。中央电大将对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和试点电大教师批改作业的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学生平时作业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期末考试。
除完成五次形成性考核作业外,在教材和网上将提供大量的练习题,学生可根据自己学习情况在当地辅导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部分题目进行练习,自我练习不计入成绩。
(2)终结性考核:为期末考试,形式是闭卷笔试。由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
考试内容以教学大纲为依据,难度适中,题量适度。具体的考试要求及题型以中央电大下发的本课程考核要求为准。在考试中,按照对教学内容的分层要求有不同的偏重。属于了解层次的,考试时所占份量较轻;属于理解与掌握和重点理解与掌握层次的是考试的重点,一定要深入理解。
4、多种媒体的教学资源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根据电大学习特点,我们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适合各类学习需要的教学资源。包括印刷教材、视频教材、网络课程、模拟实验课件等。多种媒体密切配合,有机搭配,文字教材为主,其他媒体为辅。具体的教学媒体构成如下:
文字主教材:(1)文字主教材:本课采用北京工商大学兰苓教授专门为电大主编的《市场营销学》。它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其内容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基本内容。
(2)文字导学教材:是学习主教材的向导,是自学和复习的必要补充,包括教学过程安排、教学及学习方法指导、练习、案例等。包括以下两个分册
① “市场营销学学习指导——学生手册”。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学习手册以栏目结构,:主要栏目有:学习进度建议、学法点拨、学习要点、一点即通(对主教材中思考题的提示和章尾案例点评)、练习思考等;
②“市场营销学学习指导——教师手册”。主要是对教师教学提供服务,主要内容包括教学过程设计、授课提纲、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案例、课堂讨论及课堂训练题等。
录像教材。10学时。录像教材是重要教学环节,是文字教材的导读,指出了各章的学习要求,对各章部分重难点问题作了分析提示。各地要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学生收看。可在辅导课前或课间播放,也可由学生自行播放等。
其他沟通形式
11.市场营销学课程简介 篇十一
关键词:营销理论 创业能力 教育
营销,即市场营销的简称。所谓市场营销,是在适当的时间与空间,以适当的价格,通过适当的促销手段,向市场上适当的消费者提供适当的产品和服务。“创业教育,是以学生创业为目标,培养他们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品质。”创业者从事的创业活动是和市场息息相关的,创业离不开市场。因此,创业需要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创业教育需要开设市场营销理论知识课程。开设市场营销课程,就是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善于从市场捕捉商机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捕捉商机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
一、开设市场营销课程,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
市场意识表现为创业者的市场观念、对市场的信心、对市场的兴趣。市场意识产生创业的动力,是创业的首要条件。市场是商品交易的场所,是价值实现的必经之路。“市场是生产的指挥棒”,脱离市场谈创业是盲目的。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就是要给学生一双“慧眼”,让他们到纷繁复杂的市场行情中去识别商机,捕捉商机。
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市场观念。所谓市场观念,简而言之,就是“发现消费者的需求并设法满足他们”。这里所说的“消费者的需求”就是人们所谓的商机。而商机有可能就是未来潜在的“订单”,创业者手中的第一份“订单”很可能就是创业成功的一线曙光。由此可见,市场是创业之路的起点。
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其次要培养学生对市场的信心。目前,由于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许多法律法规还有待于完善。因此商业欺诈行为时有发生,假冒伪劣产品时隐时现。这些现象都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学生对市场的信心。课余时间,笔者鼓励学生自己上网搜集美日等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史。让他们认识到,日本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同样经历了商业欺诈行为和假冒伪劣产品流行的经济发展阶段。我国现阶段的某些不良的市场行为并不特殊。创业者应着眼于未来,着眼于我国市场经济的主流。应当坚信,我国目前的市场不规范行为只是片面的暂时的,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一定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还要培养学生对市场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市场产生了兴趣,才会去关注市场,去调查市场,去寻求商机。课堂上,笔者曾以“金利来”电视广告为例,分析得出,“金利来”的商机就在于其广告词“男人的世界”这五个字。令同学们既好奇,又兴奋。课后,再鼓励学生从电视广告入手,有选择地分析我国其他知名企业的商机所在,从而激发了学生对市场的兴趣。
二、专业技能教学必须与营销学理论知识教学相结合
如果说“市场营销学理论知识”是创业者的眼睛,那么,“专业知识与技能”就是创业者的手足。只有“眼”和“手”的密切配合,才能做得更好。既要抓好市场营销学理论知识教学,也要抓好专业知识教学,两手都要硬。将市场营销学理论知识同专业知识教学相结合,具体应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1.传授给学生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越扎实,学生创业的后劲就会越足。因此,教师在专业理论的教学过程中,丝毫不得马虎,对于学生的要求也必须严格。例如,笔者教授03中专班的《财务会计》课程,对抄袭作业的现象,丝毫不留情面,不仅要求学生重做,而且还要学生写出检讨。
2.传授给学生过硬的实操技能。实操技能是学生重要的创业手段。实操课教学必须真抓实干,切忌走过场。要求人人会做,个个精通。例如,在《电子商务基础》学科的实操训练课堂上,作为教师,应当不厌其烦地演示操作过程。对于学生,必须人人动手,个个過关。遇到疑难,师生一起,反复演练。
3.对于体系庞杂的市场营销学理论知识,应有选择地进行教学。突出营销理论教学重点,以增长学生“捕捉商机的能力”为目标,精心选材,悉心讲解。精选精讲“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选择”及“公共关系”三个方面的知识。“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知识可以使学生了解市场,展望未来。把握市场容量、知晓市场行情。认识市场可能存在的商机。“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选择”知识则是在发现市场可能存在的商机的条件下,对市场机会进行的进一步发掘。这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淘尽泥沙始见金。“公共关系”知识则是这一过程的“润滑剂”。良好的“公共关系”可以使创业者更顺利更快捷地捕捉到商机。
4.将市场营销学理论知识渗透到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切忌将市场营销学理论知识当作副课对待。教师既要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要讲解市场营销学理论知识,将市场营销学理论知识同专业知识教学相互渗透。
三、开设市场营销课程,培养学生捕捉商机的基本能力
捕捉商机必须瞄准市场,捕捉商机是进行市场调研,市场分析,市场预测,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做出市场定位的过程。创业教育必须培养学生捕捉商机的基本能力。
1.热情的交际与沟通能力。交际与沟通能力是进行市场调研必须具备的素质。沟通将提高市场调研的效率和质量,热情的交际与沟通往往是创业成功的基础。当创业者热情洋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听众可能是潜在顾客、同事、甚至是竞争对手。对创业者来说,热情洋溢情的语言能够感染听观,使人感受温暖,倍感亲切。沟通不仅需要表达,而且必须聆听。聆听是沟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聆听可带来四方面好处:它可以让创业者学得更快,提高他所做沟通的有效性,为自己的市场调研营造一个更容易被接受的环境,以便更快更好地收集市场信息。
2.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从某种层面上来看,创业做生意必须搞好人际关系。作为创业者,如果同技术娴熟、有才干有订单的人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将有助于他获得商机,实现创业目标。荀子曰:“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是故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同我们交往的人的素质和能力,将决定哪些机会将向我们敞开。”在那些成功的创业者的身后,往往都有一张良好的人际关系网。
3.逆向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是进行市场分析和预测应当具备的素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业者如能突破常规思维的樊篱,有意识地运用与传统思维和习惯背道而驰的逆向思维方法,进行市场分析和预测。“反弹琵琶”往往能“曲径通幽”,获得商机。逆向思维还能够使创业者从一个非同寻常的全新视角去分析市场,寻求商机,从而发掘更多更好的创业机会。
综上所述,创业教育开设市场营销理论知识课程,能够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市场营销学理论知识给予学生捕捉商机的“精钢”,专业理论知识铸就学生实现商机的“利剑”。“精钢”锻造“利剑”,剑锋将会更加锐利。
参考文献:
1.黄中鼎.陈伟主编.《市场营销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2.宋志明主编.《市场营销》杂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期
3.郭镜科.《开展“创业教育”,铸造“国重”品牌》.2004年11月
【市场营销学课程简介】推荐阅读:
《市场营销学》课程综合练习11-19
听《市场营销学》课程心得体会09-01
市场营销学课程学习心得怎么写08-03
市场营销课程学习心得08-26
市场营销学最全09-28
吉首大学市场营销学06-13
国际市场营销学案例07-13
市场营销学试卷六11-10
国际市场营销学重点11-20
市场营销学小抄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