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活动优质课

2024-06-30

幼儿园活动优质课(共19篇)(共19篇)

1.幼儿园活动优质课 篇一

Xx幼儿园优质课竞赛活动方案

(2018年秋)

为进一步加大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纲要》精神,真正做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幼儿在游戏活动的体验中获取知识,积累经验。同时,也为老师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组织、协作配合的能力的一个平台,本着以老带新、以新启老的思想,经幼儿园行办会研究决定,在10月初进行示范幼儿园中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

一、参赛对象

45岁以下,工作年满3年以上的中青年教师。时间统计到2020年工作年满三年以上的所有教师,包括临聘教师。

二、活动目标

1、通过优质课竞赛活动,探索更多的教学艺术,锻炼教师的教学水平,让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带动年轻教师一同进步,同时也让年轻的教师的创新思维模式启发中年教师的更多的教学方法,共同促进、提升教学能力,打造更为高效的教学。

2、让幼儿在以游戏为基本的活动氛围中体验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三、活动原则

1、涉及范围原则:

凡是年龄在45岁以下,工作年满三年的所有教师(包括聘用教师),通过抽签的方式成立三人小组。在三年内每人完成一次优质课展示活动。时间是2018年——2020年。

2、注重过程原则:

优质课竞赛活动注重结果,但更注重活动过程。要注重老师的说课、教学评价和反思。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提升教学经验。其余老师在听完课之后,也大胆地进行评课,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争取更好的教学方法。

3、实事求是的原则:

活动中立足实际,关注发展,注重激励。评优坚持做到公平、公开、工作原则。

四、方法步骤

1、参赛形式

优质课竞赛采取分组预赛。总园为一组、城南为一组、好望山为一组。各组通过预赛,选出适当比例的优质课参加全园优质课展示。

2、人员搭配

由于年轻教师较多。凡年满30岁以上的称为老教师。30岁以下的为年轻教师。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每3人为一组。每组30岁以上的一人,其余的均为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每小组由3人组成,通过抽签的方式成立三人小组。在一小组的3人在3年之内各完成一次优质课竞赛活动。具体名单如下:

总园:

30岁以上教师名单xxxx(共计x人)30岁以下教师名单:xxxxx(共计27人)城南:

30岁以上名单:xxxx(共计7人)30岁以下名单:xxxxxx(共计2人)

3、参赛时间

2018年10月15日——19日

五、赛课要求

1、内容的确定:

内容选择大班、中班、小班三个年龄段的语言领域和艺术领域中的美术绘画内容。大班故事《一寸虫》;中班故事《金色的房子》;小班故事《小兔子小太阳》;大班绘画《千姿百态的花》;中班绘画《美丽的蝴蝶》;小班绘画《我的圆圆变变变》。参赛教师自行选择大班、中班、小班年龄段幼儿。

2、班级的确定:

采取抽签方式决定具体授课班级。

3、教学时间的把握:

严格按不同年龄段集中教学活动时间为准。大班30—35分钟;中班25—30分钟;小班20—25分钟。

六、赛课的流程

1、说课

2、上课

3、反思及评价

七、推选为优质课的方法及名额。

各组初赛完成后,按比例无记名投票推选出优秀教师参加优质课展示活动。

x

2.幼儿园活动优质课 篇二

一、课题源于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 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客观上决定了它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必须最大限度地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 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 并且要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 建构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全新课程领域。

纵观近年来的历次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或教学能手的评选活动, 获奖者在选题上都鲜明地体现了“回归生活, 基于经验”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理念。比如, 2011年第六批山东省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能手评选中, 无论是像《聚焦学生意外伤害》《在名胜古迹中探究历史文化知识》《七嘴八舌话航天》《吸烟与健康》等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课题, 还是像《魅力果蔬》《修补自行车内胎》《给笔安个家》《牡丹的繁殖与栽培》等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主的课题, 亦或是2012年全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选中《低碳生活》《种子贴画》《个性相框》《神奇笔袋》《小小发明》《多彩泥塑》《包饺子》《果蔬大变身》《走进动画片》《多彩叶子》等课题, 在选题上都超越了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 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 以学生身边耳熟能详的事物为媒介, 密切了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 呈现了回归学生生活的课程旨意。

二、设计富有创意

精彩源于精心, 信心源于用心。精彩的课堂在于精心的设计与创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加注重以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打造精彩灵动的活动课堂。活动设计创意化是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堂的一大亮点。在一定意义上说, 一个好的创意等于成功了一半。

指导老师在执教《魅力果蔬》一课时就摆脱了以往围绕果蔬营养开展探讨活动的俗套, 而是首先从演示水果大变身 (类似章鱼形状的香蕉) 开始, 充分利用果蔬的外形特征、颜色特点和质地纹理, 展现了一组白菜与南瓜组成的鸭子、菜花与茄子组成的小羊、卡通苹果、茄子企鹅、地瓜老鼠等图片, 顿时活跃了课堂气氛, 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作品展示阶段, 同学们还通过编故事、赋予果蔬作品寓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创意, 课堂气氛又达到另一个高潮。

三、指导体现理性

以往我们在观摩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选时, 经常能一眼到底、当场戳穿——太假, 简直像演戏, 有多少参赛选手的综合实践课流于形式, 孩子们在课上学不到什么真东西, 只是在盲目地配合老师玩, 那就是在作秀。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 近年来, 选手们的课程理念与指导策略在与时俱进, 大家已不再热衷于表面的热闹和形式, 活动指导趋于理性化, 彰显出老师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和把握愈发到位。

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主的课题中, 参评教师不但在劳动与技术操作的环节上思路清晰, 而且课堂环节设计上明显带有研究性学习的痕迹以及向社区服务延伸的趋向, 已经逐步形成一套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模式。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课题中, 教师们也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选题、开题、过程指导、过程答疑、结题指导、成果展示等课型, 参评教师开始侧重于对学生的方法指导, 通过“授之以渔”, 让学生从“要我研究”的无奈向“我要研究”的冲动转变。

四、体验要有深度

作为一种实践取向和经验取向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其他任何形式的课程都注重过程的教育价值, 更重视学生对实际的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 特别强调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主动探索、发现、体验, 最为关注的是学生发现了什么、怎么解决的, 强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合作、交流以及获得的体验。酸甜苦辣, 都是滋味;成功失败, 都是收获。在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郭元祥教授看来, 体验和生成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性价值的核心。学生体验的深刻性成为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及教学能手的评选的一大看点。学生们在经历动手操作和深入探究后表达的体验或感言, 往往非常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 而这正是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终的价值追求。

五、课程趋向整合

在以往的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或教学能手的评选中, 选手们往往把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等四大指定领域割裂开来。准确地说, 这四大领域不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而更像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四大领域要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有机地融合在一个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

近年来, 我们虽然还没有完全实现上述四大领域的整合实施, 但已经明显表现出整合实施的课程趋向, 这难能可贵, 更是一大进步。无论是在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课题中, 还是在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主的课题中, 多数参赛选手都在努力趋向四大领域的有机整合, 正如《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所说:“以综合主题或课题的形式将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 使四个基本要素彼此渗透, 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喜看稻菽千重浪, 综合实践入佳境。对于一节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的评价标准, 山东省烟台市教科院副院长管锡基同志曾经提出了“四度”——广泛度、适切度、深刻度、实效度;北京市教科院刘玲老师也提出了“三真”——研究“真问题”、学生“真实践”、关注“真体验”, 这些与笔者的上述理解异曲同工, 又各有侧重。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的看点与趋向在哪儿, 我们应继续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与效果等方面不断探索, 不断优化设计, 提升成效。让我们共同努力, 携手前行!

参考文献

[1]方明编.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2]郭元祥.论教育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生成性思维视域中的教育过程观[J].教育研究, 2005 ( 9 ) .

3.幼儿园活动优质课 篇三

在本次市级科学比教学活动中,我一共观摩了9节课——大悟县周晶老师执教的《物体的分类》、孝感高新区丁险峰老师执教的《探究植物结果的奥秘》、孝昌县汪争慧老师执教的《浮力》、汉川市刘红艳老师执教的《物体的分类》、孝南区郑红波老师执教的《弹力》、安陆市付琳老师执教的《弹力》、应城市李玲老师执教的《物体的分类》、孝感市体育路小学程平老师执教的《人体司令部》、云梦县实小邱林燕老师执教的《人体司令部》。所听的课,老师们都精心准备,深入钻研教材,上得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理念,接下来我就结合几个具体的课例来谈谈我的几点感受。

感受一:科学教学应该精心构思课堂教学结构

孝感高新区丁险峰老师的《探究植物结果的奥秘》一课的教学,构思就比较巧妙,冷课热上,知难而进,为本类课型研究增添了一道亮色。具体表现在定位准确,小中见大;善用器材和课件,一目了然;创设活动,巧用统计数据;深入探究,认知透彻;借鉴历史,亲近生活;开放教学,留有余韵。课堂结束时用一首改编的歌曲《花儿去哪了》结束了本节课的教学,纵观本节课,高潮迭起,渗透了人文关怀、科学需要证据的思想。

感受二:要注重为学生创造自主宽松的学习环境

要使一节课上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教师不但要准备充分,而且还要营造轻松的情景氛围。例如,本次活动中云梦实小邱林燕老师执教的《人体司令部》、孝昌的汪争慧老师教学的《浮力》、孝南区郑红波老师执教的《弹力》一课时,教师准备得很充分,课的前后衔接比较自然,课堂氛围轻松、愉快、活跃,让学生降低了有听课老师带来的紧张感。

感受三:重视体验活动,加强实践环节,促进知识的内化过程

在情感、信念形成的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是最重要的。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向学生提供体验活动,促进观念、知识的内化。如,汪争慧老师指导学生测量水的浮力这一活动,先组织学生观看老师当场演示的实验,让学生判断这样操作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通过让学生判断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同时为接下来学生测量浮力这一活动做好了铺垫。

感受四:凡是要让学生操作的活动,一定要指导到位

我们大多数科学老师最头疼的问题是学生活动时全无章法,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没有指导到位。还是以汪争慧老师的课为例,她这节课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在指导学生测量水的浮力之前,先让学生判断哪些操作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并说明理由,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就掌握了正确使用实验器材的方法,减少了测量误差,更准确地得出实驗结论。磨刀不误砍柴功,有效地指导,才能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活动,才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本次科学比教学活动充分展示了孝感市科学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较高的教学研究水平,为云梦县乃至孝感市更好地推进小学科学课内比教学活动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4.幼儿园活动优质课 篇四

1、通过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判断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材料:绸带,纸(圆行,正方形,长方形),等分练习纸。

2.工具:笔,剪刀,直尺。

三、活动过程:

(一)讲解演示

1.“小朋友,今天老师的头发有什么变化吗?(扎两个辫子)我还要给两条小辫扎上漂亮的绸带,现在只有一根绸带,怎么办才能扎两根小辫呢?”

2.组织幼儿讨论,等充分表达意见后,教师边讲解边演示,让幼儿注意观察。

3.把绸带两头对折,剪成一样大小的两份,叫二等分。使幼儿感知二等分的含义。*次环节以形象直观的具体事物――绸带为材料,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并提出问题,让幼儿开动脑筋,帮助分绸带。通过把操作的过程与结果展现给幼儿,使幼儿初步认识“二等分”这一概念。

(二)操作探索

操作一:

1.为幼儿提供圆形材料,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等观察。

2.组织幼儿讨论等分方法。

3.小结:把圆形对折,然后剪成一样大小的两份,叫二等分。使幼儿进一步感知二等分的含义。

4.操作验证材料的二等分。“怎样让别人相信你的两份纸是一样大的呢?”(叠在一起比较)“这儿有个好听的词,叫“重叠””。学习词:“重叠”

5.讨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1)请幼儿把剪开后的两部分与原来的材料作比较,看它们有什么不同。比一比,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样大,以及原来的图形和分后的每一部分哪个大?哪个小?

(2)总结:二个部分合起来是原来的一份。*此环节让幼儿开动脑筋想出对折的折法来二等分圆形,得到一样大小的两份,然后通过验证来证实二等分和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充分感知二等分的实际含义。

操作二:

1.为幼儿提供正方形,长方形材料,考虑有没有其它对折的办法来二等分正方形、长方形。

2.幼儿操作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3.请幼儿介绍新方法。

4.教师小结:向幼儿介绍讲清对角线折、对角折的方法。请没这样折过的幼儿重新试一次。*此环节提供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纸,让幼儿操作,探索多种二等分的方法,给幼儿增加了难度,有个别能力强的幼儿能想出对角线折的方法二等分,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能激发幼儿积极性和独创精神。教师让没有尝试对角线折和对角折的幼儿一个充分学习的机会,再次巩固新的二等分方法。

(三)巩固练习:

游戏方法:教师把各种几何图形等份成二份,一份在桌子上,一份在参加游戏的幼儿手中。幼儿四散找到和自己手中一份同样大小的图形,并把两份图形拼成一个整体,看谁找的又快又对。⒈教师讲评幼儿的活动结果⒉幼儿展示自己拼贴的图形*此环节为幼儿巩固二等分的知识而设计,在活动中幼儿通过判断,选择正确的二等分图形。

四、活动延伸:正方形的纸能二等分,它还可以进行四等分,八等分呢,怎么分呢?开动脑筋想想办法。*次环节给幼儿思维拓展的空间,为学习四等分作铺垫。

5.幼儿园活动优质课 篇五

两人结伴游戏,—人双手掌心向上向前伸出,代表“锅”,一人伸出双手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状,代表“筷子”。“筷子”在“锅”中上点着烫菜,每个乐句都点四下,每个乐句结束时交换角色,一段唱到“笑呵呵哟”的“哟”的时候,就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来决定谁是菜(用手做)谁是嘴巴?确定后,两人像被辣到了-一样,发出“嘶~(慢吸气)哈~(爽快地吐气)”的声音,“嘶~”时两人手上的角色,“哈~”就“嘴巴”吃“菜”,“菜”躲避。之后以除以2的方式,不断加快速度。

【活动准备】

1、音乐、火锅图、菜品图、辣椒、花椒变少PPT

2、有玩石头剪刀布地游戏经验

【活动目标】

1、体验烫火锅歌曲的有趣、说白处的诙谐,感受与伙伴间逗乐的乐趣。

2、尝试用表情、肢体语言表现吃火锅游戏中吃火锅的豪爽模样,“菜”被吃的夸张表情。在勃引导下能够通过集体反思评价活动唱清、唱准容易混淆的曲调和歌词。

3、能接受旁边的伙伴成为合作者。游戏中能够享受相互逗乐的愉快感觉。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

2、练声(高音到低音)

(1)“辣”练声(有嘶~哈~,好辣哟!)

师:咦,这么点了!听!【找D调音准】准备开始!【幼D调练声】

(2)“麻”练声(有嘶~哈~.好麻哟!)

3、逐步在游戏中学唱歌

(1)“逗”吃游戏介绍

(2)商定输赢规则

{辣乎辣乎笑呵呵哟!一—石头、剪刀、布!嘶~哈~

(3)玩烫火锅游戏(另一师配合)

乎辣乎笑呵呵~哟!”(划定谁吃谁)“嘶~哈~”

(4)加速一倍游戏

每人烫两次就交换。

(5)再加速一倍游戏

每人烫一次就交换

(6)师引歌词混淆处

(7)变化手上菜形状游戏,并加最后独白“XX好了”

6.幼儿园活动优质课 篇六

一、导入:音乐游戏“找朋友”师:你找到好朋友了吗?他是谁呀?小朋友知道吗?我们的小脚也是一对好朋友呢!

二、新授1.木偶剧《鞋宝宝》。师:听,什么声音?谁在哭?原来是鞋宝宝,你为什么哭呀?鞋宝宝:我被小朋友穿反了,我可难受了。师:哦,原来是这样呀,别急,我们来帮助你,谁愿意来帮忙呢?(请一幼儿帮忙)鞋宝宝:谢谢小朋友,你们真是爱帮助人的好孩子,再见。2.引导幼儿进一步辨别鞋的正反。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两双鞋,你知道哪双是正确的,哪双穿反了吗?它们有什么不同呢?教师小结:穿对的鞋就像两个好朋友头碰头,中间有个小窝窝,张着嘴在笑呢?3.做游戏,反复操作,分清鞋的正反。(1)音乐游戏“碰一碰”。师:你们想和笑嘻嘻的鞋做游戏吗?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很多鞋子,请你去选一双一样颜色的鞋子穿在小脚上,看看哪个小朋友穿得又快又正确。(做游戏“碰一碰”)(2)送鞋宝宝回家。师:我们的鞋宝宝累了,它们的家在哪儿呀?(按颜色把它们送回家。)(3)脱下自己的鞋子做游戏“碰一碰”。游戏结束,迅速穿好鞋子。

7.幼儿园活动优质课 篇七

感动来源于集体的关心。感谢领导给予展示的机会和平台,感谢同事热情的帮助和专业性的指导。每次试讲一次,他们总会认真听,听完后总会献计献策,毫无不保留地说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帮助我不断完善课的教学设计以及课的教学思路,大家各抒己见,教学智慧在交流中得到了提升, 真知灼见在相互的交流中不断地产生,这就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和见证,也是团队精神的良好体现。

成长来源于磨砺。我们一起共同讨论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设计是否清晰, 一个动作如何去做、一个问题如何去提问、发现探究法如何去引导、如何让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参与课堂教学之中去等。这个过程是一个熟悉学情、熟悉教材、调控课堂的感悟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完善自己的过程。每一次评课后,笔者都会将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修改,进而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案。在这个过程中, 真正地体会到了参评省优质课的过程是一个成长和磨练的过程。试讲并不是我一人孤军奋战,而是同行们、同事们都在为我出谋划策。正是这样用心帮助,才会让笔者快速地从体育课堂中找出思路,少走了弯路。虽说本次的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真正体验到了磨课的滋味,过程虽然痛苦和难受,但最终收获的却是快乐和欣慰。

幸福来源于关爱。一次次的试课,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更新,一次次的收获。这其中有过困苦和彷徨,有过希望和欣赏。在准备省优质课评比的这些日子里,身边的同事经常问我是不是很累很累呀?我想说:我累,但我很幸福!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的不仅仅是课后的硕果,更重要的是经历了突破自我的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我得到的了历练、成长、收获,是我的终生财富。

8.幼儿园活动优质课 篇八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实践训练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60128

中职幼师班的《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应用课程。翻阅相关书籍、文章,我发现不少同行出于多种原因的考虑,在教学中,更重视理论,对实践训练有所忽略,对此我不敢苟同。因为首先中等职业学校十分重视职业技能教育,他们培养的人才,要能够在一线熟练工作;其次,《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是一门培养幼师学生组织幼儿园社会教学活动能力的学科,操作性很强。故在教学中重视实践训练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进行试教,就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关注学生差异,思考教学设计

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差异,还应深入挖掘差异中的可塑元素,以便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能让所有人都有机会扬长避短,借势发力,把他们的潜力挖掘出来,不求每人都达成教学目标,但至少能在达成教学目标的道路上有所前进。

这类教学方式是很多的,异课异构和同课异构是两种。在布置教学设计的作业时,为了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有较大余地的选择,一般我都不会固定一个主题,也不会规定某一种方式。如对幼儿户外体育活动进行,在分析了设计形式的优劣后,我让学生自主选择主题和方式进行。这种异课异构的方式自由度比较大,学生选取了自己感兴趣的、擅长的主题和方式后,会感觉比较容易,效果也会比较好。而同课异构是在规定主题的情形下进行的不同构思、方式的设计,我有时也会运用这种方法进行竞赛,激发学生的好胜心。

磨课是另一种方式,它能够将学生的个性发挥到极致。当学生完成了一个活动设计以后,教师可以组织他们分成小组,让学生对自己组内的多个设计进行优缺点点评,然后以某个最优秀的设计为原型,与其他的设计进行优势整合,由于学生的特长不一,他们提出的修改意见就会带上自己的特点,于是越磨,教学设计便越圆满,有时出现两个或以上不相容的设计,经过各自的磨合,就会形成两个精良的设计。

二、模拟真实课堂,开展试教活动

《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教材中,76%以上的话题都是引导学生进行活动设计的,但教学时如果仅仅停留在设计层面,学生的设计结果难免会流于形式。而倘若让学生在设计之后进行模拟教学,一落到实处,他们就会发现自己的设计哪里幼稚,何处不到位,有针对性地加以修订后,才能获得较好的设计效果,培养较高水平的设计能力。如上话题八《如何设计幼儿个性发展教育活动》时,我就采用了“设计——教学——设计”的步骤,让学生体验了一把模拟教学的反向作用力。

在进行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后,我布置了“设计主题活动,发展幼儿个性”的作业,让学生依照“选择主题、设计目标、确定方式”的步骤展开,然后在全班进行评选,选出大家认为水平比较高的、可操作性比较强的若干个设计(如果两者不能兼顾,则选出水平高的设计后,进行可操作性的修改)。我们最终选出了以“我喜欢……” “我会……”“我的朋友”为主题的三个设计,首先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分成三个主题小组,共同出谋划策进行第一次修改,然后三组分别进行模拟课堂试教。教学者从组内竞争产生;一部分学生作幼儿参与受教育,他们在教后的点评中具有优先权;另一部分学生旁观记录感受,点评时以补充为主。结果有一个小组一人试教结束后,旁观中有人觉得自己可以上得更好,于是进行了第二次试教,相比较之下,那个小组的设计修订显得更为出色。

在《庄子·列御寇》中有一则寓言,说的是一个名叫朱泙漫的人,为了向支离益学习杀龙技术,变卖了自己价值千金的家财,三年以后学成归来,却蓦然发现这世上并没有龙让他杀。如果教师也像朱泙漫一样,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脱离了社会对中职幼师生的要求,固守成规,必败无疑。而看到似乎高大上的教学就盲目加以引进的话,也会使企望学生形成“幼儿社会活动”设计能力的愿望落空。所以,以学情为实际出发点,以社会需要为教学大目标,是所有学科教师进行教学时务必依据的准绳,是实施改革时一定要遵守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崔光红,王兰爽.幼儿健康及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侯建平,秦葆丽.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优化再思考[J].运城学院学报,2013(12).

9.幼儿园活动优质课 篇九

设计意图

老鼠钻洞是小班的一节体育游戏,旨在让幼儿钻过50-60厘米高的障碍物,并乐意钻来钻去。能听指令做游戏,遵守游戏规则,我根据小班的情境游戏占优势的年龄特点,用“森林探险”引出整个活动,提高幼儿兴趣。首先“小老鼠钻洞”,认识钻圈,熟悉钻洞的要领;随后“猫和老鼠”游戏加深活动难度,要求小老鼠既拿“粮食”钻洞,又要躲开花猫的追击;最后以去海边玩耍放松活动结束。整个活动中“森林探险”这一主题贯穿整个过程,既与活动目标相吻合,又让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能钻过50-60厘米高的障碍物,并乐意钻来钻去。

2.能听指令做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3.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4.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老鼠、小猫头饰,钻圈若干,四只篮子,沙包若干,游戏音乐,活动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扮鼠妈妈,幼儿扮老鼠。

师:“今天鼠妈妈带领鼠宝宝去森林探险咯,大家想去吗?可是探险必须要有一个强健的身体,现在让我们一起锻炼一下我们的身体吧。”

热身活动。

师:“好了,老鼠宝宝锻炼完毕,我们浑身充满能量了,向我们的森林探险,出发!”

二、森林探险之“小老鼠钻洞”

(一)认识钻圈,幼儿展示自己的钻圈动作。

师:“咦,这是什么?它是用来干嘛的?”幼:“钻圈,是用来钻的。”师:“这个是我们的老鼠洞,鼠宝宝会钻吗?下面我请几个鼠宝宝来钻一下。”

稍作点评,请幼儿一起钻。

(二)教师小结钻圈要领:双膝玩玩,腰弯弯,低着头儿钻钻钻。

师:“刚才鼠宝宝们钻的特别好,但是某某老鼠是爬过去的,没有钻,大家注意,钻的时候一定要双膝玩玩,腰弯弯,低着头儿钻钻钻。现在我们请某某小老鼠钻一下,我们一起学一下。”

幼儿再次自由钻洞。

(三)引导幼儿去钻多个“洞”,反复练习钻的动作技巧。

师:“鼠宝宝不要只钻自己的洞哦,我们可以钻到别人家里去串门哦。”

教师小结

三、森林探险之“猫和老鼠”。

(一)将钻圈围成一个大圆圈,“小老鼠”站在圈里,圈外放若干“粮食”(沙包),另一教师扮猫,在圈外做睡觉动作。

师:“刚才鼠宝宝都会钻老鼠洞了,我们继续我们的森林探险吧,出发!咦,这里有一个好大的老鼠洞啊,那边是什么?” 幼:“小花猫。”师:“嘘,小花猫睡着了,我们可不要吵醒它,现在我们赶紧钻进洞里藏起来。”进洞后,师:“好饿哦,可是洞里没有一点粮食了,怎么办呢?”引导老鼠宝宝去洞外“偷”粮食。

(二)游戏开始,“小老鼠”钻圈出来搬粮食(一次只能搬一袋),再钻圈回到大圈内。提醒幼儿动作要轻,不要惊动“大花猫”。“大花猫”醒来“喵喵喵”,站起来抓“小老鼠”,“小老鼠”要赶紧钻回到大圈里。

提醒老鼠宝宝注意安全。

(三)教师小结,幼儿再次游戏。

四、放松活动

师:“刚才鼠宝宝玩的开心吗?现在鼠妈妈带鼠宝宝去海边玩耍咯。”跟随音乐扮演海浪、海草、小鱼、鲨鱼等进行放松活动。

师:“瞧!太阳快落山了,鼠宝宝排好队,跟妈妈一起回家吧。”游戏结束。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10.幼儿园活动优质课 篇十

作者:肖红梅 来源:《幼儿教育教学活动设计》 上传时间:2013-12-02

中班科学教案:取出冰中的玩具

【设计意图】

在了解水的三态时,孩子们对冰的知识经验的回忆显得格外热烈:我们在吃麦当劳时喜欢把可乐里的冰捏在手上,过一会儿就没了;我在哈尔滨旅游时看到了冰柱子,那冰柱子一敲就断了……教师决定引领幼儿从蕴涵着丰富科学知识的日常生活人手,探究身边的科学现象,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探索冰的特性,尝试用多种方法取出冰中的玩具。

2幼儿乐意在活动中提出自己的设想,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活动准备】

1准备一个四周挖有小洞的大纸箱,将冻有幼儿玩具的大冰置于大纸箱里。

2锤子、剪子、锯子、钳子、积木、塑料棒、热水、炉子、砂纸等各种工具材料。

3幼儿每人一份记录板、笔及红星。

【活动过程】

一、发现问题

1幼儿将手伸进纸箱洞里触摸冰,感受冰的特性。

(1)用手捏一捏、压一压,知道冰是固体的,有一定的硬度。

(2)提醒幼儿一只手摸冰,另一只手摸沙纸,感受冰是光滑的。

(3)将摸冰的手拿出来与另一只手比比看,这只手的水是从哪里来的?知道冰是可以融化的。

2让幼儿自由感受、探索,说出自己发现的冰的特性:冰是光滑的、固体的、透明的、冰凉的、会融化的……

二、提出问题

1请幼儿观察冰中的玩具,并想想用什么办法才能取出自己心爱的玩具。

2幼儿在实验记录板上画出自己的设想,教师巡回指导并了解幼儿的想法。

3幼儿交流各自的设计方案,并将设计方案贴在白板上。

三、实验论证

1幼儿开始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法寻找材料和工具进行验证,教师巡回观察,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1)观察每个幼儿实验的情况,及时给予适宜的支持和引导。

(2)询问个别幼儿采用某种方法的理由。

(3)教师采用幼儿没有想到的方法,与幼儿共同实验。

2当幼儿取出玩具后,请幼儿在成功的方法处贴上一颗红星。

四、交流讨论

1根据冰的各种特性,引导幼儿共同讨论。

师:你是用什么办法从冰中取出玩具的?为什么这种办法能取出玩具?

幼儿分别介绍自己在实验中采用过的方法。

2教师小结:可用热水或太阳来晒,使冰的温度升高,冰就会融化成水,玩具就取出来了;当用硬的物体敲击冰时,物体比冰硬,冰就会碎,玩具也就可取出来……

【活动延伸】

如果冰里面还有一些没取出的玩具,可以让幼儿想一想:放在室外,它们会出来吗,为什么?哪种方法能更快地取出玩具?活动可根据情况进行延续。

【设计评析】

11.语文优质课浅析 篇十一

关键词:中学语文;优质课;情感;灵动;人文;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1-0028-02

随着新课改步伐的迅速迈进,像诸如公开课、优质课、观摩课等就成了课改洪流中的宠儿备受众人关注。诚然,开放的教学理念,新颖灵活的教学手段,精彩纷呈的创新设计,再辅以多媒体的参与,真可谓是百花齐放、堂堂漂亮。我观摩了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光盘,也参加过一些优质课比赛,过后细想每堂课的成败,总觉得在包装绚丽的光环下还缺些什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课堂反思,我认为优质课堂应是情感的课堂、灵动的课堂、人文的课堂、艺术的课堂。

一、情感的课堂

语文教学应是一个以心灵耕耘心灵、以精神铸造精神、以人格塑造人格的过程。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以语文课堂首先应是情感的课堂。一个只注重积累知识和提高能力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课堂会因缺乏师生情感的交流而黯然失色。纵观许多语文课堂,很多成功的教学设计终因没有教师情感的融入而显得那么生硬、苍白。一个不能挖掘文本精髓,不能把个人情感与作者情感交融,不能把自己的真诚和深情带入课堂的教师就无法构建情感的大厦,更无法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所以,教师应当成为语文课堂情感的“引擎”和“纽带”,带动学生去寻觅、去体验、去品味,从而找到师生和文本心灵的结合点,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因有了真情而温暖,散发出人文的气息。当然,这种情感不是教师的自我陶醉,也不是教师将排练好的优美句子的简单堆砌,更不是教师生硬的口头教育,而应是教师与学生与文本融为一体的自然生成。可以说,这种情感包容着教师对文本内在美的独到体会,包含着教师对学生心灵的真情导航,更包裹着教师本身对人生价值的深刻体味。所以说语文课堂不应只是知识、能力的汇总,更应是师生情感的交融。

二、灵动的课堂

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尤其在比赛中,都依照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按部就班的把学生引入自己预先铺好的“轨道”,在进行中也唯恐哪个学生因思维发散做一回“流星”而无法收场。其实这正是课堂资源生成的良机,成功的课堂就应该有这种动态生成,因为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充满灵性有思想有独特生活体验的个体,这就决定了课堂具有不可预知性。我们不否认课前要进行周密的教学设计,但不可保证一切都按预设的过程进行。当课堂真正开始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个体的差异性就决定了他们思维的扩散性,教师应允许并关注跳跃式的瞬间生成的内容,适时采取灵活机动的方法,巧妙地让其思维“归队”,这种灵动的生成既是对教师教学素养的考验,又是课堂宝贵的动态资源。

课堂是教师最好的练兵场,教师对教材的透悟、对课堂的珍惜、对教学的痴爱都将成为搭建动态课堂的宝贵财富,以促成课堂达到自然、机动、灵巧之美感。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善于在课堂上开发动态资源,也许是教师个人瞬息的灵感迸发,也许是某种情境给了教师新的体验,也许是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了新内涵,也许是从学生的质疑中找到了新奇点,也许是从学生的回答中悟到了新思路……,只要是离开预设轨道的哪怕一点点,都会让原本平静的课堂掀起新波澜。课堂经过不断地变化、创造、生成、润泽,将会有效地促进师生的思想生成和情感积淀。总之,压抑个性的“圈套”程序因没有了动感而缺乏生机,只有不断注入“活水”,才会让“半亩方塘”更具魅力。

三、人文的课堂

以人为本已成为课改的根本理念,尊重人、发展人、培养人是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优质的课堂就应站在这个制高点,以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成长为目标,努力创设和谐温暖的课堂氛围,培养并构建学生完美的精神世界。

首先,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精神,并搭建好从课堂到生活的平台,完成语文服务于生活的宗旨。在教材中有许多具备人文色彩、意蕴深刻、文质兼美的文章,能将学生带入丰富多彩的人性世界。如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不同的态度中,引导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人性的丑恶,从而迁移到现实生活,真切体会到亲情的可贵,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其次,教师还应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师生互动的动态课堂上,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善于倾听、拥有合作意识、增强学习欲望、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从而陶冶性情、培养习惯、完善人格、健全人生。即使我们培养出的不是高材生,但一定是一个积极乐观、富有社会责任感、热爱生活的独立个体,当然这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因为任何生命的长河都源于涓涓细流的累积。

四、艺术的课堂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优质课的课堂上,教师就犹如一个雕塑家去雕琢一件件作品,既需从大处着眼整体布局,又需在细微之处细细打磨,最终才可成为一件件美轮美奂的艺术品。课堂艺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构思艺术、语言艺术、板书艺术。(一)教学过程的构思艺术理应成为一堂好课的“窗口”。如导入新课,无论是歌曲、图画,还是问题、故事,都应以给人自然之美为原则,不求华丽但求真挚,不求时尚但求有效;主体教法学法应完成趣味性、实效性、灵活性的有机整合,有一种动静结合的和谐之美。整个课堂应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师生和文本的统一、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就像渔翁撒网,时而张开,时而收拢,真正做到开而不乱,活而不散。总之,灵巧的构思让我们的课堂既要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静谧美,又要有惊涛拍岸的动态美;既要有团结协作、逐渐柳暗花明的探究美,又要有情感激荡的人文美。(二)教师的语言艺术在语文优质课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恰当准确的表达可以寄厚于轻,寄深于浅,寄直于曲,有效地传情达意。朴实真挚是一种美,稳重亲切也不乏是一种风格,活泼幽默也是一种特色。或激情澎湃,或平静柔和,去浇灌学生的心田。简洁又不失情感,朴实又不失生动,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去感受生活,在语言的海洋里徜徉。“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就涉及到教师的评价性语言。有的课堂没有赏识,有的整堂课都在肯定,前者缺失的是人文,后者缺失的是真诚,中肯的评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成长。评价是要给学生一个信号,或需战胜自卑,或需改进方法,或需学会合作等,让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发现不足,读出希望,获取动力,赢得自尊。(三)板书艺术也是优质课的一大亮点。因为它是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对重点的把握、对美的追求三者合一的智慧的集结。或直观性强,或趣味性浓,或启发性大,总之它是教学内容的精华。如有人把《行道树》一课的板书设计成树的形状,树干标为人生价值,树枝部分标上高尚、神圣、深沉等关键词,这既是对学生生命价值取向的引导,也吻合了通过树去关注人的原则,同时达到一种立体的美感。

12.幼儿园活动优质课 篇十二

1. 教学活动的参与面广、辐射性强。

为充分发挥评比活动的交流、研讨作用,本次活动不仅组织了现场观摩,还进行了课后专家点评环节,参与面广泛,让与会的教师们对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导向性有明确的认识,使得本次教学评优的目的达到最大效益。

2. 教师的专项能力表现出色。

参加本次高中评优课评选的体育教师基本条件是一教龄在8年及以上的市骨干专任高中教师,参赛选手们专项技能好,课堂驾驭能力强,教学基本功扎实,表现十分出色。整个高中组的教学评优,充分反映了在高中体育课改中体育教师的专项技能水平的重要性,也是高中模块教学的需要,从中也看出高中模块选项学生的专项水平也在整体提升。

3.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更加合理有效。

在此次高中体育模块教学比赛中,大多数教师能根据教学的目标内容,选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最佳的教学方式方法。例如:武汉市27中学陆绍燕老师的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接行进间低手投篮;荆州沙市中学胡明老师的接力跑;宜昌市宜陵中学张文文老师的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等老师的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针对性强、教学效果明显。可见在高中体育模块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手段采用是否合理有效会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和课的质量,影响到课是否有亮点、能否出彩。同时在本次的教学评优活动中,不管是篮球教材还是田径教材,均让参评教师们认识到:在选项教学模式下的体育教学模式,采用的是主教材附加专项素质练习,打破了一球到底的禁锢,给全体观摩教师起到了抛砖引玉的导向作用。

二、思考和建议

本次高中组的评优课共22节,教材内容分布为田径项目4节;球类项目13节(其中篮球11节),占59.1%;体操项目3节,民族体育项目2节。不难看出,从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中显现出一些问题,给我们带来了几个需要深思的话题:

1. 对教材内容、难度的选择研究程度不够深入。

部分授课教师在确定教材内容时,对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对象了解不够,例如:高中男生课上的篮球教材仅仅围绕在行进间运球突破;体前换手变向运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等基础内容,且篮球项目教学占本次活动的二分之一以上。同时,对课的目标、难度的把握缺少研究,过低的教学目标不利于提升学生掌握技能的空间。如,高二男生的篮球模块教学中仍选择行进间传球、运球、投篮等基础技能,是否目标过低,值得商榷。高二男生活泼好动,不管从运球、传球还是单手肩上投篮等均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如果授课教师仍从篮球传球时手型的动作开始教学,势必造成整堂课学生吃不饱、学习进取心不强的现象,从而势必阻碍学生的有效学习。

本次评比活动是要给高中体育教师们起着导向的作用,授课教师在确定教材内容时,对教学目标的选择过于表浅和简单,需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内容的技术难度,是教材的魅力所在,是教与学的重点,只有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加工、改造,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只有在攻克难度、掌握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与快乐的情感体验,心理品质与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

2. 教师个人的基本技能素质有待提升。

整个评优过程中,有的教师连吹哨子的基本技巧都没有掌握,简洁、短促的哨子声变成苍白无力;部分参评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队伍的组织与调动,甚至有多余的调队和口令,这是平常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对队列队形练习逐渐减少或被大家“忽略”所致。队形队列练习仍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准备环节和基本条件,严密的组织纪律是提高时间利用率的重要保证,它像一条线贯穿在准备活动、教学内容的队伍变换之中,从而确保体育课活而不乱,严而不死。

3. 体育教学中的挂图、场地器材等的合理运用要进行优化。

13.幼儿园活动优质课 篇十三

设计意图:

通过游戏与同伴进行交流,讨论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身体素质锻炼,让幼儿的更好的与人交流,知道动物分别有自己的家,体验在游戏中的快乐。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游戏。

活动领域:

健康领域

活动目标:

1、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跑、跳,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

2、能找到空的位置,不推他人。

3、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4、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活动准备:

在场地的四角摆放小猫、小鸡、小兔、小鸭的标记,表示小动物的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幼儿跟着教师随音乐一起做模仿操。

二、基本部分

1、新授游戏。

幼儿四散站在场地中间,教师说:“轻轻走,轻轻跑,我的小猫喵喵喵”,幼儿边学小猫边向小猫家走去;教师说:“爱吃虫子,爱吃米,我的小鸡叽叽叽”,幼儿边学小鸡边向小鸡家走去;教师说:“黄黄嘴巴大脚丫,我的小鸭呷呷呷”,幼儿边学小鸭边向小鸭家走去;教师说:“长长耳朵三瓣嘴,我的小兔”,幼儿边学小兔边向小兔家走去。

2、幼儿游戏1-2次后改为跑。(提醒出汗多的幼儿注意休息)3、表扬遵守游戏规则和能找到空位置的幼儿。

活动延伸:

建议幼儿回家后在家人的指导下制作各个小动物的家。

活动小结:

通过本次游戏活动,幼儿们都能够遵守游戏规则,而且大多数幼儿都掌握了走、跑、跳、投等基本动作,有个别幼儿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游戏。孩子们参与游戏的兴趣浓厚。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14.幼儿园活动优质课 篇十四

年龄班:小班

冯甜甜

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歌曲“来、来、来好朋友”的部分,尝试跟老师边唱歌边做游戏。

2.在小老鼠找朋友的情景中,创编小老鼠的动作,知道在听到猫叫声后迅速回“家”。

3.在游戏情境中,感受邀请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

1.楼房、老鼠、老猫的图各一张(附1)。2.曲谱《小老鼠找朋友》(附2)。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创设游戏情境,调动幼儿参与的兴趣

——瞧,这栋房子有几层楼啊,我们一起数一数。(出示楼房的图片)一一楼住着谁呢?(出示小老鼠的图片)2.引导幼儿创编动作,熟悉歌词内容及歌曲旋律

一是小老鼠,小老鼠是什么样子的呢?谁能用动作学一学? 一那它想去干什么呢?听!(教师清唱歌曲第一遍)3.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倾听并学唱歌曲

(1)激发幼儿积极参与“小老鼠找朋友”的游戏,引导幼儿 多次倾听歌曲。教师清唱歌曲第二遍

一小老鼠想去干什么呀?我找到好朋友啦,握握手吧!一还想找朋友,谁是我的朋友呢7 教师清唱歌曲第三遍

一又找到一个好朋友,我们靠一靠吧!一我的下一位朋友会是谁呢? 钢琴伴奏演唱歌曲第四遍 一找到啦,我们抱一抱好吗?

一还想找还想找,我要找多多的朋友。我的朋友是小老鼠,小老鼠准备好!

钢琴伴奏演唱歌曲第五遍,引导幼儿学唱“来、来、来,好朋友。” 一我已经找到很多好朋友啦。

一我每次找到好朋友的时候,我都跟好朋友说什么啊?(动作提示)一你们会不会用好听的声音打招呼?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这次谁会跟我打招呼,我就来找谁哦。

(2)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游戏,幼儿学唱歌曲最后一句。一还有小老鼠没有请到,不着急。

一瞧,我们草坪上有三栋房子,有许多小老鼠,我会找哪

一栋房子里的老鼠做好朋友呢?你们要记得用好听的声音和我打招呼哦!

一怎么和我打招呼的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一还有两栋楼房有老鼠朋友,跟着老鼠妈妈去找他们做好朋友哦。一还有哪一栋楼房里的老鼠没找到?手指一指在哪里,我们一起去请吧。

一天黑了,小老鼠们要回家睡觉啦。

(3)增加老猫游戏情节,引导幼儿听声音指方向,保持幼儿参与歌唱游戏的兴趣。

出示老猫图,丰富游戏情境。一一楼住着小老鼠,二楼住着谁呢? 一原来是一只老猫,老猫来干什么呀?听—— 引导幼儿听声音指方向。

一老猫躲在哪里啊?用手指一指。悄悄走回家,别让老猫发现我们。教师鼓励幼儿演唱“来、来、来,好朋友”部分,教师扮演老猫,进一步感受游戏的快乐。

一二楼住着一只老猫,小老鼠出去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老猫,仔细听一听老猫在哪里哦。

——原来老猫化装成老鼠妈妈的样子,还好小老鼠们动作快,安全回家了。

(备注:如果有孩子想扮演老猫,可以满足,以“它和大家开玩笑呢”进行反馈。)活动反思: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艺术活动能力是在大胆的表现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并根据幼儿的发展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基于以上背景,我对本次歌唱活动进行以下 反思: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活动的游戏性成分要略高一些。游戏是幼儿的需要,是激发幼儿参与兴趣的重要催化剂。在本次活动中,我直接以找朋友游戏的形式进入,幼儿会瞬间被游戏吸引,在连续五遍的范唱中,幼儿在无意中,自然而然地记住歌词的旋律和内容。另外,基于歌曲复杂程度,本节活动重点在于接唱最后一句“来、来、来,好朋友”,对歌曲进行一些减法处理,便于幼儿接受。

由于幼儿经验不同,在活动中的反应会有差异。当老猫出现时,有的孩子会说:“我是小魔仙,我能打败它„„”等类似的语言,我以不予回应以及侧面否定的方式进行反馈。然而,由于幼儿没有得到回应,反而更加坚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

对于上述的问题,我在活动后进行了一些反思。小年龄孩子的特点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其想象具有天马行空的特点。年龄越小表现就越明显。教师应该尊重和接纳幼儿多元的、可变的、相对自由的想法和创造,肯定他们独特的表达方式,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因此,针对孩子不害怕老猫的表现,教师的引导语可以是:“这次只有老猫出来了,下次我们再请小魔仙出来哦!”一语双关,既是对孩子的语言、想象有所回应,同时又引导幼儿回到活动中来。

15.幼儿园活动优质课 篇十五

通过本文, 我要和大家交流的主要是侧重于美术创作活动。把我多年来积累、总结、发现的一些实用的经验和有针对性的思考分享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和探讨, 希望能给大家的美术教学工作一点启发和帮助, 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说说我们美术教学的目的

一个简单的问题:幼儿美术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呢?可偏偏会难住很多老师。个人认为幼儿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教会幼儿画好画, 而在于激发孩子们利用绘画, 还有手工制作等各种美术手段进行情感的表达, 把幼儿自身的表现愿望与轻松愉快的造型活动结合起来, 这样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而决不应该单纯地教技能。所以, “只要孩子们开心地创作了”, 就达到了美术教学的目的。

二、谈谈美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幼儿教育不能只是重复, 而需要创新, 美术教学也一样, 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要创新, 要有老师的新探索在里面, 要做到内容富有童趣, 形式丰富多彩。我们都知道一堂成功的美术活动课, 选材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富有情趣、有创意的内容必然容易设计出精彩的教学过程, 也更能吸引幼儿。比如说, 同是内容“秋天”, 完全可以灵活变动, 可以表现秋天的小动物, 也可以表现秋天的果园;形式上, 可以捡落叶选造型, 用小手拓印落叶, 也可以制作撕纸贴画《秋天的树》, 桔皮造型《秋天的菊花》, 毛线贴画《秋天的风》, 制作秋天的标本, 等等, 这些形式远比用彩笔画更让孩子们感兴趣, 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创造能力。

三、重点说说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

探讨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 也就是探讨怎样上好一堂美术活动课的问题。美术活动课大体分为四个部分, 即引导、感知 (学习) 、创作和分享。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活动时间要协调

我在这儿要说一下时间分配问题。上次听了有些老师组织的美术活动课, 觉得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时间的安排是一定要注意的:引导部分1~2分钟, 感知 (学习) 部分8~10分钟, 创作部分15~20分钟, 分享和评价2~5分钟。这个时间是对于大班的孩子, 中小班相对再进行适当调整, 这样分配时间是基于幼儿从创作初期到完全投入创作需要一点时间, 必须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创作, 充分自由地体验创作的全过程。所以在引导和学习的部分, 节奏要紧凑, 环环相扣, 手段和策略都要紧紧围绕目标, 围绕重点和难点。当然这是个参考时间安排, 在实际活动中, 很多环节会相互渗透, 没有明显的分界, 但务必突出创作部分的主体地位。

(二) 活动过程富有激情

要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各种感官体验, 然后激发情感的体验, 充分的情感体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考验我们老师设计课的能力, 设计的课是否匠心独具。上次听了一堂小班美术活动课:《吹泡泡》, 开展得是有声有色, 童趣盎然:老师先和小朋友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 他们自由自在尽情地吹泡泡, 在过程中老师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吹出的泡泡, 孩子们不自禁地拿起画笔淋漓尽致地画起来, 不一会儿, 一幅幅《泡泡图》出来了, 漂亮极了……那堂课是非常成功的, 它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 注重了幼儿的情感体验, 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欲望, 哪怕是所谓“不成功”的涂鸦式的作品, 也倾注了孩子的热情, 孩子们在充满激情的游戏中完成了整个过程。

(三) 引导创作要有策略

幼儿创作时间是最长的, 也是整个活动的“重头戏”, 在这个过程中, 老师并不是闲来无事的, 老师有策略地引导将影响孩子们的创作结果。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指导策略:

1. 以身示范

用富有童趣的语言让孩子们产生轻松、愉悦的游戏心理, 陪孩子们一起作画。如, 有的孩子性急, 没有按照要求就动手创作了, 对这样的孩子, 指导不能只靠语言, 要用行动和语言同时告诉他怎么做, 对于他先前的作画行为也不要“斥责”, 让他了解绘画是可以自由表现的, 是很有乐趣的;而对于不肯多动手的孩子, 那是缺乏耐心的孩子, 要以鼓励为主, 适当地陪他一起创作, 实在不愿意坚持, 不要强迫, 不要扼杀了他对美术创作仅有的一点兴趣。

2. 鼓励为主, 帮助为辅

自信心是一切成功的开始, 用欣赏鼓励的语言增强孩子对美术活动的自信心, 这也是美术活动的目的之一, 再辅以适当帮助, 孩子的美术活动就能自然地进行下去。对于某些不敢尝试新事物, 缺乏自信心的孩子, 开始老师就带领他尝试, 哪怕是一点点微小的进步, 也要给予肯定鼓励, 帮助他建立自信心。

3. 适当的指导语及关注

指导性的语言运用也很关键, 适时、精练、恰当的指导语在作画过程中能起到很好的点拨和提高作用, 特别是在运用鼓励的指导语时, 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和时机, 把握分寸与火候, 若把握不好则会适得其反。例如, 有的老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不断重复某一句话, 孩子们的耳朵都听麻木了, 也就没有什么效果了。总之, 在孩子们的创作过程中, 我们要做到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去引导、指导、鼓励他们, 我们都知道, “泥鳅要捧, 孩子要哄”, 对待创作中的孩子, 我们一定要连“捧”带“哄”, 才会“捧”出“好作品”, “哄”出爱美术的孩子。

4. 重视“分享”与“评价”

谈到作品的“分享”与“评价”, 什么样的作品就是好作品呢?在孩子眼里, 他们喜欢的作品往往是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的, 这样的作品就是他们心目中的“好作品”, 如果孩子们都画得“真像啊”“一模一样”, 我们的美术教育就失败了。因此, 我们在引导幼儿分享作品和评价作品时要注意:

(1) 用幼儿的眼睛去看作品, 不要戴成人的“眼镜”, 要听听幼儿是怎么说、怎么想、怎么画的, 只要孩子说的、画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就要给予肯定。

(2) 充分尊重幼儿的创造。幼儿的别出心裁, 是他的创造性的表现, 不能因为“大海是黑的”“西瓜是方的”就否定他, 要及时给予肯定, 千万不能扼杀了他的创造精神。

(3) 在互相观赏的过程中, 让幼儿讲一讲自己的画, 说说自己的心声, 将语言与画面相结合, 无疑对其他的幼儿也是一种启发与促进。欣赏活动是可以延伸的, 课间、饭后都是很好的机会。

这些都是我十几年来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一点经验和思考, 我认为比较有实用性和针对性, 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也许有些看法有点片面, 希望大家辩证地对待, 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总之, 美术活动课的教学多听多看还不够, 主要在于多实践、多钻研、多探索。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使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再上一个台阶。

摘要:笔者把多年从事美术教学中一些实用的经验和有针对性的思考说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和探讨, 认为“只要孩子们开心地创作了”就达到了美术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美术教学,经验,目的,内容,过程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幼儿教育室.幼儿美术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

16.优质课评选当精减 篇十六

首先,过多的、所谓的优质课评选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优质课评选对于参赛教师来说是一件非常艰苦和残酷的事情。因为,为了参加一次所谓的优质课评选,我们教师不仅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教育智慧去选课、设计课、演练课,而且还要花费大量的财力去聘请一些相关的业内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以及购置必要的多媒体器材与学具,或拍摄、录制一些必要的视频影像;且优质课的评比规则又是要求层层赛、层层选,一般情况是先校内赛,后县区赛,再地市赛,最后是省级、亦或是国家级,期间教师竞争的惨烈程度可想而知。所以,每次优质课评比结束后,我们老师都会用“掉层皮”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平时我们老师已经够忙了,每天除了要做好必须的、常规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找学生谈心等之外,还必须要应对班级中随时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可以说是丝毫不得空闲,其劳动强度和工作压力之大是外人难以想象的。本已超负荷的工作中状态下,我们老师每学期还要反复地去参与教育行政、教研部门组织的各种名目繁多的所谓的优质课评选,无疑会加重教师的负担,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很多教师不堪重负,进而严重影响日常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其次,只是成就了少数人,挫伤了多数人。长久以来,优质课评选都素有教师中的“明星舞台”之称。优质课评选也确实是一个能让教师快速成名的捷径,因为只要能成功执讲一次优质课,教师的身份就会倍增,在学校就会更多地得到领导的关注与认可,可谓是一课成名天下晓。所以,学校老师都认为,平时自己再怎么努力、不懈工作也比不上一次优质课获奖。也正是如此,长久以来,我们很多老师对优质课都是翘首以待,都期望自己也能够在优质课评选中成就自己,“一赛成名”。但由于优质课选拔性评价采取的是优中选优”的原则,且每次评选都有一定的、所谓的“技术”要求和名额限制。所以,尽管我们每次组织的优质课评选活动在初始阶段都是面向全体教师的,学校老师也都很优秀、业绩也都很突出,可实际到最后真正有机会参与的则总是少数(每次评选也总是集中于那么几个人),大多数人则成了配角。年年如此、次次如此,无论你干得多么好,每次面对的都是失望,都是大多数人。长此下去,必然会在无形中严重挫伤多数老师的积极性,以至于很多老师对于优质课牢骚满腹。教育行政、教研部门每组织一次优质课评选活动,老师们就抱怨一次。一学期之中,教育行政、教研部门反复组织,老师们自然就是反复抱怨。随着怨气聚集,老师们就会对教育行政、教研部门组织的所谓评选失去期望,并把这种情绪带到日常工作中,开始敷衍塞责。

再次,过多的评比会导致教师热衷于追逐名利。教育行政、教研部门设立优质课评选活动的本意是通过“评优”活动,搭建起教师之间的协作和文化分享,让其在相互学习和借鉴中逐步提高各自的教学技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各级教育部门都将优质课纳入教师业绩考核并与职称评定挂钩。为了能让自己的业绩尽可能多地优于别人,更快地晋升高一级职称,老师们都会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优质课。每学期争讲优质课自然也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首要大事,为了能确保自己的心愿得到实现,大家使出了浑身解数,下足了功夫:课前四处请客拉关系、走门子,争取能有更多的机会去执讲各种不同类别、层次的“优质课”;课中反复演练、拼尽全力去包装课;课后上蹿下跳、联系评委组或是相关权威机构,以弥补自己授课过程中的“不足”……如此反反复复,直至达到目的为止。总之,一年之中有多少次优质课评选,我们教师就会折腾多少次。倘若如此,我们学校中还有多少人会踏实做事,沉下心来搞教育呢?另外,一次优质课评选从初始准备到最终结束要经过层层选拔,其用时少则一月,多则两三个月,可一个学期又会有几个两三个月呢?加之我们教师的精力和时间也都是有限的,除去反复赛课,还有多少时间研究教材、钻研教法呢?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教师心浮气躁,自身素质也自然难以有所提高了。

最后,过多的所谓优质课评选还会对老师形成误导。为了能体现自己在业内的权威,突出自己的中心地位,不同部门组织了不同名目的优质课评选活动,其评定优秀的依据与标准也不尽相同。例如:教学研究部门组织的“创新技能优质课”主要评判标准是课堂授课理念、技艺的创新度,本节课都运用了哪些新理念、创造性运用哪些新技艺,至于课堂效果则只是参照;电化教学管理部门组织的“电化仪器教学优质课”的主要评判标准则是,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是否运用了先进的教学仪器,授课过程中是否使用了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是否精美等等,而对其他则不予过多关注……如此,优质课评选必然会在思想上对我们老师的认知形成一种误导。什么是优质课?一节所谓“成功的优质课”主要看的是什么?是看课堂教学质量还是看课堂中学生能力有多少提高,或者是看所传授知识能否让学生终身受益吗?不是的,都不是的。看的是,是否符合活动组织者预先设定的硬性规定。为了能让自己的努力获得理想效果,所以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我们很多老师也必然会本末倒置,一味盲目地按照一些所谓的优秀的标准进行排练,最终在虚假的课堂教学环境中逐渐迷失了自己。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对于优质课评选活动,我们教育行政、教研部门当慎思、慎为,适当予以精减。当然,对于优质课评选活动,笔者本人也不否认其存在的积极意义。优质课评选也确实是一种有效促进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教学理念、切磋授课技艺的教研形式,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也确实是大有裨益的。但其存在的前提必须是,教育行政、教研部门所组织的评比活动要以促进教师成长为目的,且活动的组织要少而精,而不是为延续自己的行政管理权力或是掺杂其他部门利益而过多、过滥设立的。只有这样,我们的优质课评选活动才会真正具备其应有的激励、推进作用,真正让每一位教师都从评选活动中找到自己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进而奋起直追。

17.幼儿园小班优质课教案 篇十七

来源:《幼儿教育》 作者:朱云真 设计意图:小班幼儿刚入园,对新环境比较陌生,再加上他们年龄小,既没有主动与人交往的意识,也缺乏交往技能,因而较难尽快融入集体生活。为此,该活动借助幼儿喜欢的天线宝宝形象,创设与天线宝宝交朋友的游戏情境,使幼儿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各活动环节中,积极参与活动,自觉学习常用礼貌用语,与同伴一起跳舞、拥抱,体验初次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目标:1.乐意参加集体活动,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2.学说“你好”“再见”等礼貌用语,学习与同伴交往。

准备:1.天线宝宝的动画片片段,天线宝宝大玩偶4个。用彩色卡纸剪制的小天线宝宝纸偶人手一个。

2.“天线宝宝乐园”的情境,有蓝天、白云、草地、山坡、花朵等,其中山坡有4个,分别贴有丁丁、迪西、拉拉、小波的头像。

过程:

一、到天线宝宝乐园去

1.今天天线宝宝请我们去他们的乐园玩,我们出发吧!

2.幼儿听音乐到“天线宝宝乐园”并入座。

二、问候天线宝宝

1.认识天线宝宝。

教师播放动画片,在天线宝宝出场时令画面定格并提问:有几个天线宝宝?它们叫什么名字?是什么颜色的?(丁丁、迪西、拉拉、小波;紫色、绿色、黄色、红色。)

2.学说礼貌用语。

教师完整播放动画片并提问:天线宝宝见面时说什么?离开时说什么?我们怎么和天线宝宝打招呼?(你好、再见。)

三、和天线宝宝交朋友

1.认宝宝。教师操作天线宝宝大玩偶从山坡后逐一跳出,幼儿根据天线宝宝的颜色及天线说出它们的名字,并一一问好。

2.捉迷藏。

教师请幼儿自由去找布置在“天线宝宝乐园”中的小天线宝宝纸偶,找到后说“××你好”“抱抱”,并贴在胸前。

3.抱一抱。

教师放VCD片段,师幼共舞。教师边跳边与每个幼儿拥抱,同时鼓励幼儿相互拥抱。

四、送天线宝宝回家

1.幼儿根据天线宝宝的特征,把自己手里的小天线宝宝纸偶分别送回相应的山坡。

2.和天线宝宝说再见,活动结束。

更多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请访问 中国幼儿教师网 》》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太阳和月亮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大象和蚊子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丑小鸭(公开课)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会唱歌的瓶娃娃

18.幼儿园活动优质课 篇十八

丰乐中心学校 李玉丹 2011年6月13日-14日,在酒泉市第二幼儿园举办了2011年市幼儿园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我有幸观摩了19位老师的比赛。优质课比赛可谓是人才济济,通过这次的观摩活动感受颇深,使我受益非浅。这次的选课范围限定为主题一到主题三,每个参赛老师的活动各有千秋,就象一道道美味佳肴,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味道。每位老师都用尽心思,精心的备课和准备教具,在课堂上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已的潜能,尽可能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孩子们在欢快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感受:

1、参赛老师的选课领域多为音乐和健康活动,科学、语言等相对较少,而且选择的授课班级也多为中大班,小班偏少。我现在带大班,因此对大班的主题活动比较关注。我听了一节大班音乐活动“猪八戒背媳妇”我就很喜欢,这是一节体会认识唢呐这种传统音乐的课程,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生动的情景,通过学习猪八戒擦汗、扇风,背媳妇等多种形式反复练习掌握节奏型。最后老师还引导孩子创编,孩子们很开心很自然的掌握了音乐。另外音乐活动是我的弱项,因此我也很关注音乐活动的环节设计,老师如何把握教材和幼儿。音乐活动的组织形式大多都是情节引入新歌曲音乐或者节奏练习作为开场,教师教授孩子学习,而这节课程则是让孩子自由表演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事情从而更为吸引孩子,也更具体的帮助幼儿记忆并了解唢呐这种民间乐器,是个很好的音乐活动教学方法。

2、教育观念的转变。随着老师们对纲要精神的领悟,教育观念也有了很大的转变,观念地转变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孩子主动探索、体验,既让孩子有理智,又让孩子有创作。参赛老师在活动中更注重幼与幼儿的互动,注重激发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性和参与性。这是实践新纲要精神的一种体现,也正是我们学前教育所注重和推崇的教育理念。比如小班的课程《好玩的布垫》,教师只是运用了我们平时生活中最常见的最为简单的物品,就能带领孩子们运用多种方法在玩中学习,比如:可以认识颜色、认识数量,可以用布垫做游戏,一个最为普通的物品可以让孩子们增加无限兴趣。

3、形式的多样化。这次的优质课很多老师的教学内容都十分新颖,如大班的一节体育活动《跨越障碍勇敢向前》本节活动利用椅子开展体育活动,比较有新意。活动以游戏为基本形式,把椅子摆放成各种活动形式,组织幼儿进行一系列爬、跨、走、跑等活动,充分发挥了椅子这一自然运动器械的多功能性和可变性,幼儿不仅从中获得了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而且发展了钻爬、跨越以及平衡的能力。从活动组织形式来看,有自由探索活动、分散活动和集体活动,这三种组织形式既符合活动内容的需要,又符合幼儿发展的实际,从而合理、科学地调节了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提高了体育锻炼的实效性。

19.学习优质课的“魂” 篇十九

一、教学风格的差异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自己的教学亮点。什么叫教学风格呢?从理论的角度来讲,就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教育个性和特色,是在教学语言的运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及教学情趣、教学风度等方面所显示出的较为成熟、稳定的特点的综合。教学风格主要有典雅型、情感型、理智型、导学型、品读型等几种类型,这些教学类型各有各的优势。不同的教学风格决定了你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采用什么样的教学语言,怎样安排教学过程。如果你放弃自己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自己擅长的教学方式,而去生搬硬套别人的教学方式,上课就不能得心应手,收放自如,结果就会事倍功半、事与愿违。

二、学生实际的差异

学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首先,不同地区的学生在认知、情感、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中国地域辽阔,沿海发达地区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学生在接受某种知识时有难易、快慢之分,这是由地理条件的不同、人文环境的差异、经济发展的情况决定的。如北京地区的孩子学习普通话有先天的地理优势,学得又快又准。我们福建地区的孩子受方言的影响,学习汉语发音又难又慢。因此国家才会让各个地区自由选择教材,以适合本地区的教育。同样,教学每一篇具体篇目时,用相同的教学模式在不同的地区施行是行不通的。

其次,同一个地区城里的孩子和乡下的孩子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城里的孩子信息量比较大,对于新事物接受得较快,因此对某些科技前沿的课文也理解的更快。比如《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这篇课文,对于农村孩子来讲,学起来相对比较抽象,比较费劲。而对于《琥珀》《燕子》这类课文,农村的孩子可能会更容易理解。由此决定了我们在面对不同的学生时要有不同的教学设计。

再次,学生个体的差异。任何一个班级的学生知识基础都不可能完全一致,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速度和质量也不尽相同。学生的天赋也是有差别的,有的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抽象思维,有的有音乐天赋,有的绘画才能很强等。学生的差异性决定了我们教育手段的多样性,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同一个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在这个班引起的反响很大,而在另一个班可能收效甚微。从这个角度看,优质课也绝不能原样移植!

三、教学环境的差异

教学环境制约着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环节的安排。也决定了优质课不能移植。教学环境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所谓硬环境是指教室、实验室、资料室、图书馆、电脑仪器设备等等。软环境就是指一个学校中相对于地理条件、资源状况、基础设施、基础条件等“硬件”而言的思想观念、文化氛围、教育管理机制等。教学硬环境决定了你即使想移植优质课的教学环节也无法移植。如先进的电教手段。先进的电教手段对课堂教学起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恰当地运用可以使学生不仅学得快,而且学得好,学得深入。很多优质课良好的教学效果也跟这个不无关系。(当然,有些大师不用这些先进的电教设备也能把课上得很成功,但毕竟名师是有限的,像他们那样具有深厚的知识积淀、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富有教学机智的人还是不多的)处于条件较差的学校要想学这种课只能是徒有羡鱼情,望洋兴叹了!

而教学软环境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理念观点、习惯养成。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的进程与他们密切相关,评价一堂课的好与坏完全取决于他们对知识的接受程度领会程度。而思维方式、理念观点、习惯养成这些因素直接决定了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及学习效果。因此,教学软环境的差异也决定了我们教学方式不能雷同,雷同必将失败。

四、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差异

在具体的课堂实施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情况。一节成功的课是主动的、活泼的、动态生成的。新课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起着组织引导参与的作用。我们的课堂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硬要学生按照我们即定的教学思路走。而应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自己发现、自我感悟。在这种过程中,学生常常有不同于别人的发现与感悟,不时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他们也常常另辟奚径,从他们自己的角度来理解文本、解析文本,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课堂生成。新课程重视课堂生成。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拘泥于课前的预设,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设计做出有把握的调整和变更。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为了完成原先所预设的教学环节,而去压抑学生的思维,扼杀他们的创新意识,束缚他们的自由发展。课堂生成的东西我们往往无法预测。因此,不可能有两节完全相同的课堂。

上一篇:荷叶不沾水的秘密作文700字下一篇:医疗质量管理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