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培训心得体会

2024-06-15

《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培训心得体会(共11篇)(共11篇)

1.《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读书心得

读了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受到很大的启发。这是本很值得读的书,书中强调品行修养的同时,还介绍了为人处事的技巧。人的品德基本上是由习惯组成的。俗语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绝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书中鹅生金蛋的故事告诉我们,惟有产出与产能取得平衡,才能达到真正的效能。虽然你常会因此面临困难的抉择,但这的确是效能原则的精髓所在。日常生活中,譬如你是否曾因想多做点事情,熬夜不眠,结果却弄得精疲力竭,甚至身体不适。反之,若是好好睡一觉,则第二天精力充沛,可以做更多的事,并准备迎接一天的挑战。因此产出与产能平衡是有效性的精髓,放之四海而皆准。它是灯塔,也是本书阐述的七个习惯的基础。

书中通过一些细微生动的故事来渐进引入自己的观点,它涵盖的不仅仅是一些大的管理和人生方面的东西,更可贵的是他还探讨了一些具体到到家庭、教育、与人相处等方面的事物。这七个习惯是一个整体,“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终为始”的愿景,“要事第一”的把握,“双赢思维”的互赖,“知彼解己”的沟通,“统合综效”的合作,“不断更新”的创造,它们相辅相成。不管是领导还是职工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它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得失。

作者认为习惯是知识、技能和意愿的交汇。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清楚应该怎么做,更有这个意愿去做,三者的交汇构成个人行事做人的习惯。通过改变个人的习惯,实现个人性格的改变,最终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我们进步,从这本书中,我学到很多东西。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有一个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做任何事情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把要事时刻作为第一位,避免被偏见、情绪所左右。另外要有双赢的思想,做到诚信,成熟和自信。在工作中要注意与人的交流合作,如遇到两人意见不同时,要多与人沟通,在分歧中寻求收获。

本书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只是高谈阔论的说教,而是可以说为我们开启的不是一扇门,而是一扇扇门。这本书告诉我们自我提升和完善是一种原则,也是一个过程,一个在成长和转变之间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一个人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

2.《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导读 篇二

【摘要】本文探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希望对相关研究者给予微薄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效能 习惯 平衡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47-01

一、由内而外的自我修养圣经

1.问题及解决方法。每个人都会面临问题,万能药方治标不治本,真正成功高效的人是拥有人格魅力的人。而人格魅力的产生来源于从内到外的自我塑造、习惯的培养。

2.透过自己的镜头看世界。思维定势决定你看到的现实,也决定你追求的价值。我们面临的问题不能用简单肤浅的方法来解决,需要深入思考转变思维定势,由内而外改变自己寻找答案。七个习惯所提供的就是由内而外的自我塑造的工具。

3.七个习惯的总述。

1)习惯

首先,我必须知道聆听是有效沟通的关键环节,这是知识;其次,我要知道应当懂的聆听的技能;最后,我要有聆听的渴望。

2)成熟的阶梯:依赖—独立—互赖

依赖是人类的天性。随着成长慢慢地变得强大,成为独立自我依赖的个体。高度发达的人类社会中,个体的生活都与其余个人及团体息息相关。在独立的基础上寻求合作,集合团体的力量去创造更大的价值和效益即互赖。

4.P/PC平衡。我们的资产分别是物质资产、财务资产和人脉资产。在培养和运用任何一个习惯时,一定要记住维持产品和生产能力的平衡。

二、个人成功的三个习惯

1.主动积极:你是自己人生的设计师。

1)选择的自由

我们能选择自己的行为,但是行为产生的后果却不是由我们自己主宰的,而是受社会法则和事物法则的规律等不可控的因素影响。积极主动的人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主动运用一切资源引导事件向自己向往的方向发展。

2)关注影响圈,主动扩大影响圈

把我们的问题分为三类,能直接控制的问题、间接控制的问题、无力控制的问题,运用自己的能力解决的是第一类,需要合作解决的问题是第二类,第三类无力解决。解决问题的核心能力,也就是积极主动习惯的核心,就是在确立每一个目标之后,去履行自己的承诺。

3)习惯的运用

习惯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转换,在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之前,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优先级,想如何选择,为自己的一切承担责任,不再依赖、抱怨。关注自己的影响圈,实现自己许下的每一个小承诺,运用一切资源主动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扩大自己的影响圈。

2.以终为始:设计自己的人生蓝图。以终为始,就是要明白自己的目标,从而才能定位自己的坐标和方向,避免无效的忙碌,或者被原本不重要的东西放弃心中所向。

3.要事第一:实现蓝图。人生也是二次创造的过程,第一次创造是画好蓝图,第二次创造是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将蓝图变为现实。在执行中,时间管理的关键因素。

三、公众成功简述

1.个人成功先于公众成功。在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养分是我们的品格和魅力。当我们真正独立——积极主动、以原则为重心、拥有清晰的价值观念和优先级,我们才具备互赖的能力。

2.情感账户。情感的维护最形象的比喻就是情感账户。情感存入会增进信赖,彼此高度信赖,沟通就是简单、愉悦和有效的,如果账户透支,信任消失关系荡然无存。

四、公众成功的三个习惯

1.双赢思维:人际交往思维方式的改变。

2.有效沟通:先知彼再知己。在人际交往中沟通无处不在,而沟通的最有效方式是先去理解对方,再争取让对方理解自己。最能够理解对方的倾听方式是同理心倾听,即为了理解而不是为了控制、操纵或做出回应而倾听。

1)聆听的层次

最低层次是“听而不闻”;其次是“虚应故事”,第三是“选择性的倾听”,只听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第四是“专注的听”。听到对方说的每一句话,把注意力集中在语句上而不是意义上。很少有人能达到最高层次的“同理心倾听”。

2)聆听的通病:推己及人

交流时有时候并不需要建议或者忠告,只是想放开心怀畅所欲言,问题的答案会在过程中自然的浮出水面;另一些时候需要一些忠告或者帮助,只有在被感觉自己被充分理解时,才会主动寻求倾听者的建议。

3)寻求被理解

品格是个人信誉,对你的信任程度;情感是感性角度,是你与沟通的人的情感共鸣程度;理性是逻辑,是你的语言是否经得起逻辑推敲。如果你充分理解沟通的对象,双方建立起信任和情感共鸣,对方就会放开心怀,倾听你的声音,达到彼此理解。

3.综合统效:创造性合作。综合统效意味着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综合统效的本质是:勇于冒险,尊重差异,博采众长,共同养育孩子。①综合统效的沟通;②创造性解决争端;③尊重差异;④化阻力为助力。

五、习惯七——持续更新

1.身体。坚持每天安排半个小时运动,对身体的耐力、灵活性和力量进行锻炼,增强体质,有更充沛的精力去应付其余工作,也是对习惯一的极佳应用,长期而积极主动的运动会让自信心、意志力得到极大的改善。

2.精神。精神世界的更新,就是寻求内心的平静,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和安全感,让外界的纷扰无法干扰内心,这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挑战。

3.心智。积极主动的自我教育,增加我们思维的清晰度和逻辑性;还可以是有效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规划,像习惯二、三那样撰写自己的个人使命宣言,将精神世界中确立的目标表达出来,根据自己的角色和优先级安排时间去实现个人使命。

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心得 篇三

这是一本关于每个人的人生成长的书,书中认为人生成长需要经历三个阶段:1、依赖阶段2、独立阶段3、互赖阶段,也就是从0到一1 ,1一N的过程。

我们不难发现,处在依赖阶段的人,最常用的一个字就是“你”,如“这事都是因为你,才会有这样的结果”,因为在这个阶段中他们常常需要别人来对他的问题负责,需要别人对自己情绪负责,最终需要别人对他的人生负责。如果我们能真正摆脱依赖,那么,我们的人生就到了第二阶段:独立阶段。在独立的人的语言中,经常会听到“我”字,比如“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我”的计划、“我”的观点。然而,从依赖到独立是人生成长中最艰难的一公里,很多人都不能完成蜕变。所以,当我们一个人静下心来的时候,不妨想一想,在人生最艰难的一公里征途中,我们走到了哪里?是0.1还是0.9?

经历了前两个阶段,科维认为接下来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互赖。互赖阶段的人,追求的是你赢我也赢,即以实现“双赢”为目标,他们不仅能看到双方的差异中各自的价值,也能看到双方合作的潜力,最终达到1+1>2。

20xx年我就要踏上宁杭文旅市场部的新岗位,对我而言面临的是人生的又一段新的征程,在这样的时间节点读到这本书,仿佛让我看到了一盏明灯。书中讲到的两大思维模式“遵循原则”和“由内而外”,就像是新征途上的指南针和发动机,可以帮助我理清思路,指引我选择正确的方向。

文旅工作对我来说既是陌生的又是具有挑战性的,特别是进入市场销售这一队伍,就越发有难度了,这不禁让我压力倍增。如何才能快速地适应新岗位,转变原有的思维模式呢?科维在书中给了我答案,那就是从七个习惯的第一个习惯做起:积极主动。我们常常会说:“人生就像是一场没有彩排的演出”,我们人生的这场演出,导演就是我们自己。没有哪个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总会经历一些困难和挫折,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是失去信心,放弃希望,还是自己当导演,去积极主动地应对困难呢?我的答案,当然是后者。积极主动,是做好每一件事的第一步,也是迈向成功人生的第一步,更是从依赖到独立最关键的一步。

4.《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培训心得体会 篇四

然后我发现最吸引我的还是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因为我并不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人。很多时候我都习惯处于被动的地位,不去主动做,因为当我处于被动状态时,万一事情的结果不是我想要的,我就能在事后给自己找一个让自己心安的理由――“这又不是我选择的”。

而书上说积极主动不仅是主动。更重要的是代表人必须为自己负责。这很对,人只有对自己负责了,才会变得更好,对待事物也会积极。因为如果你对自己都不负责,那你还会对什么事情有责任感?如果你没有责任感,又怎么可能会把事情做好,如果做不好事情,就不会对事有积极的态度。

第二让我有收获的是第六章――人际关系。我从来都不是一个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既不会主动去与人交往,更不懂得如何经营好人际关系。开始一段友谊比维持一份友谊简单,感情是需要去的,如果你不去理会你的朋友,那么感情总是会变淡的,而如果你不会维持感情,那更惨,你和你朋友的友谊将不会是被时间冲淡的,而是被你毁掉的。

维持一份友谊,你需要投入真挚的感情,同时也需要你表达出你的感情,而不是总是将对朋友的关心藏在冷嘲热讽后边,没人能受得了一个总是在嘲讽别人的人。适当的表达出你的关心,感情,这是很重要的,所有人都希望别人真心对待自己。当然了,维持一份感情,感情很重要,正直诚信的品德也非常重要。因为正直诚信可以产生信任,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信任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是谁都知道的.。而且按书上的话来说,信任也是“其他感情投资的基础”。

5.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篇五

今天,在和各位交流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

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这就是今天我要和大家交流的话题,习惯。事业成功的共性,《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被誉为美国的“思想巨匠”史蒂芬.柯维博士的经典名作,他所教授的理念使我们的思维模式产生巨大的改变,不仅对个人心态培养有极大的帮助,在与同事和朋友之间的相处中也传播着自我修炼、双赢思维的创新理念。从七个习惯来修炼、培养和塑造自己,由内而外的全面造就自我,惟有修养自己具备品德,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与恒久的快乐。

人的品德基本上是由习惯组成的,因为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那咱们就先来了解一下是哪七个习惯,对我们的成功竟然有如此重要的影响:

这就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一是积极主动,第二是以终为始,第三要事第一,第四双赢思维,第五知彼解己,第六统合综效,第七不断更新。

那谈到习惯呢,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习惯:习惯是知识、技巧、和意愿三者的混合体,知识是理论性的观念,指点我们“做什么”和“为何做”;技巧是指“如何做”;意愿则是“想做”,表示我们有付诸行动的这种愿望。要培养一种习惯,这三项因素缺一不可。

习惯对我们的工作效能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大家都知道,习惯是长期养成的,它在不知不觉和经年累月中就会形成一贯性;如果是不好的习惯呢,在某些时候,它的弱点就会暴露出来,甚至会影响我们事业的成败,当我们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就会感到迷惘,不知何处是人生的方向。习惯呢是可以养成同时呢它也是可以改变的,好的习惯对我们事业的成功必定是大有帮助的。

一个人的习惯呢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的,个人走向成功,都必须经历三个时期:也就是依赖期、独立期和互赖期。在依赖期呢,主要是围绕着“你”这个观念――你照顾我,你为我的成败得失负责。独立期呢,着眼于“我”的观念――我可以自立,我为自己负责。互赖期呢,从“我们”的观念出发,我们可以自立、合作、统合综效,共创伟大前程。大家看,从依赖期到独立期呢,体现的是个人效能方面的提升,而从独立期到互赖期体现的呢,则是团队效能的提升。

高效能人士的这七个习惯呢,就是贯穿在个人走向成功的这三个时期的。那我们就先来看一下这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积极主动主要蕴涵着这几个层次:首先要树立起我能够的这种思想,然后呢要有我愿意的这种想法,其次要有我想成功的这种欲望,最后呢,必须立即付诸行动,也就是我做。大家看,迈向成功,从思想上到行动上,是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做到这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积极主动,凡事才容易成功。

那第二个习惯呢以终为始。也就是我们每一次的成功呢,都是要把它当作是一个新的起点,下一次的成功,又从这里开始。为什么有的人取得成功之后反而感到空虚失落呢,那时因为他们失去了重新奋斗的方向,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只有不断的找到生活的目标,我们才能够创造更多的辉煌,我们射出的这支人生之箭也才能够更远、更准。

那第三个习惯呢要事第一。这里体现的是自我管理的原则,要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那到底是西瓜重要呢,还是芝麻重要?要靠自制力来掌握重点,以免被感觉、情绪或冲动所左右。孰重孰轻自己必须把握清楚。

第四个习惯呢双赢思维。这就是刚才我们谈到的从人人独立到互赖,走向公众的成功的这个阶段。一般人看事情多是二分法:也就是非强即弱、非胜即败。其实啊,我们应该这么来想,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所得不必就视为自己之所失。互相携手、共同合作,达成双赢的结果,实现利人利己才是与人相处的最高境界。

第五个习惯知彼解己。也就是将心比心交流的原则。首先是要用心去寻求、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这是进行有效的人际交流的关键。

第六个习惯统合综效。简单的理解就是敞开胸怀、博采众议。我们试想,如果一位具有相当聪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见不同,那么对方的主张必定有我尚未体会的奥妙,非常值得去加以了解。与所见略同的人沟通,并且与其进行创造性的合作,必定会有一番大的收获。就像这个圆盘一样,本来是很普通的一个形状,但是加入了这块椭圆和木板后,则又是另外的一个特殊造型,让我们的思维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第七个习惯不断更新。它的主旨是磨练自己,从身体、精神、心智、与社会情感等四个方面,增进个人产能,积累其他修养的本钱。同时,它涵盖了其他六个习惯,赋予其新生命。

大家看,这七个习惯与我们的成长期息息相关,从依赖期到独立期,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这三个习惯,着重在如何修养自己,有依赖进而独立,属于“个人成功”的一个塑造阶段;而独立期到互赖期呢,体现的又是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这三个习惯致力于团队精神、合作和沟通方面的培养,追求的是“公众的成功”,同时在不断的更新中呢又督促我们日新又新,永无止境。

人生轮回,重而复始,我们只有不断地陶冶情操,从“积极主动”起步,时时地反思自己的“心路历程”,才能在人生的旅程中与时俱进,获得持续的升华。养成这七个习惯,与我们所爱的人、朋友、同事和谐一致,是七个习惯的最高的、最美好成果,我想我们大家都愿意来一起品尝这和谐一致的美味果实。

这就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所带给我们的心灵感悟和启示,在人生的征程中,我们必须以品德为原则,以智慧为基石,不断地修炼和磨砺自己,充实自我,我们的人生世界必定绚丽多彩,生命之花必将傲然绽放。

6.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篇六

作者,史蒂芬·柯维,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6月1日出版。本书以“七个习惯”主题框架,每一个章节增加了更丰富的内容含量,汇集了作者10多年来对世界变化的新思考。史蒂芬·柯维博士他被《时代周刊》评为“美国25个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经济学人》杂志推举其为“最具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家”。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当今中国最经典、最著名的一部培训教材;世界500强企业必备培训课程。奥巴马、克林顿、普京、李开复、汤姆·彼得斯、肯·布兰佳、世界领导力大师沃伦·本尼斯、世界潜能大师博恩·崔西、《一分钟经理》的肯·布兰佳世界第一潜能专家安东尼·罗宾、华人成功学权威陈安之、《纽约时报》《福布斯》《财富》《商业周刊》《经济学人》《哈佛商业评论》鼎力推荐阅读。

本书不仅是企业、组织机构,更是个人获得自我提升的人生必修教材。读者遍及工商业、政府部门、军队、学校以及家庭等各个领域。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种改变甚至帮助实现一个国家的强大。

7.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篇七

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人性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不仅能消极选择反应,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环境。采取主动并不表示要强求、惹人厌或具侵略性,只是不逃避为自己开创前途的责任。

我经常劝导有意更上一层楼的人,加倍积极进取,不妨 好和能力的测验,研究适合从事的行业。甚至设法打听试图加入的机构正面临何种难题,然后以有效的表达方式,向对方证明自己能够协助他们解决问题。

积极主动与消极被动有天壤之别,尤其再配合聪明才智,差距就更远了。想要生命的产能与产出平衡,进而追求圆满人生,主动精神实在不可缺少。

任何团体,包括企业、社会团体及家庭,都可以汇集各个成员的聪明才智,对环境主动出击,以达成群体的共同目标,建立积极主动的企业文化。

习惯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太多人成功之后,反而感到空虚;得到名利之后,却发现牺牲了更可贵的`事物。因此,我们务必掌握真正重要的愿景,然后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使生活充满意义。

我因为主持一项研讨会而住进一家旅馆,由于到得太迟,已无餐点可用。前台人员却主动表示,可以到厨房跑一趟,还殷切询问:“您要不要先看看会议厅?有没有需要我效劳的地方?您还需要其他东西吗?”当时并没有主管在旁边监督。

第二天研讨会开始,我发现所带的色笔不够,便趁空抓住一名服务员,说明困难。他瞥了我的名片一眼,然后说:“柯维先生,我会解决这个问题的。”

他并没有推脱:“叫我到哪儿去找。”或者:“请你问前台。”他一口承担下来,而且表现出为服务深感荣幸的样子。

事后我请教经理秘诀,他拿出了要求所有员工遵守的两份宣言。这两份宣言代表整个旅馆的中心思想,无怪乎营运成绩斐然。它既有助于

员工与顾客、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也决定了主管的领导方式,甚至影响到人员的招募、训练与薪资福利。

习惯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有效管理是掌握重点式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

由领导决定什么是重点后,再靠自制力来掌握重点,时刻把它们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觉、情绪或冲动所左右。有效的个人管理可分为四个步骤:

确定角色——写下个人认为重要的角色。假若以往不曾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就把这时闪过脑际的角色逐一写下。

选择目标——为每个角色确定未来一周欲达成的2至3个重要成果。

安排进度——根据上面所列目标,安排未来7天的行程。

逐日调整——每天早晨依据行事历,安排一天的大小事务。

习惯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利人利己者把生活看做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一般人看事情多用二分法:非强即弱、非胜即败。其实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就视为自己之失。

利人利己可使双方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及共蒙其利。要达到互利的境界必须具备足够的勇气及与人为善的胸襟,尤其与损人利己者相处更得这样。培养这方面的修养,少不了过人的见地、积极主动的精神,并且以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与力量作为基础。

想达到利人利己,须从自身的“品德”着手,建立起互利“关系”,进而获得两全其美的“协议”。协议则有赖合理的“制度”配合,经由正确的“流程”来完成。

习惯五:知彼解己——同理心交流的原则

若要用一句话归纳我在人际关系方面学到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那就是:知彼解己——首先寻求去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

同理心倾听的出发点是为了理解而非为了回应,也就是透过言谈明了一个人的观念、感受与内在世界。同理心和同情有些差别,同情掺杂了价值判断与认同。有时人际关系的确需要多一份同情,但却易养成对方的依赖心。同理心也不代表赞同,而是指深入了解对方的感情与理智世界。

同理心倾听不只是理解个别的词句而已。据专家估计,人际沟通仅有一成通过语言来进行,三成取决于语调与声音,其余六成则得靠肢体语言。所以在同理心倾听的过程中,不仅要耳到,还要眼到、心到;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会。

8.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 篇八

当我阅读完史蒂芬.柯维博士撰写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收益良多。他通过观察统计出了那些高效能人士为人做事的七个好习惯,给力我深刻的启发。

这本说所讲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好习惯是积极主动、以始为终、要事第一、双赢思想、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这些都是那些成功人士所具有的高贵品质,我们都应该借鉴,融会贯通弥补自己的不足。这七个习惯都是我们的无论学业、爱情、事业、人生价值上能够取得成功的至宝,但就其中的积极主动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

俗话说的好: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绝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是很难改变的。在不知不觉中,常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让人感觉自己已经进入了一个思维的怪圈,在里面难以自拔,最终迷失了自己,迷失了方向,迷失了人生。人人都渴望成功,能有很强的号召力,具有超凡的影响力,人每时每刻都会碰到许多问题,大致上这些问题都可分为三类:一是个人可直接控制(与自身行为有关),二是个人可间接控制(与他人行为有关),三是无法控制(已成过去或客观环境使然)。

书中讲到:弗兰克尔在狱中发现了人性的这个原则,并用其绘制了一幅精准无误的地图,由此发展处高效能人士在任何环境中都应具备的、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习惯---积极主动。积极主动走的是心,要积极主动一定要从心理上去积极主动,只有从心理上积极主动才能真正的做到积极主动,才能够让自己主动做的事情不是违心的,能够让自己感觉的自豪、快了,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这样才能让自己在思想和觉悟上真正的有所提高。

就拿自己平时学习东西为例,当自己在苦心专研的解决一个学术上的难题时,如果心里面老想的是怎么尽快完成任务,尽快摆脱这么困苦的境地,那这个难题是久久不能解决的。即使在自己顶着巨大压力的情况下花了很长时间解决了,自己也会觉得很累。身体上的累到时倒无关紧要,但是心累,心累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然而,相反如果你积极主动的解决这个问题,你会从中得到快乐,不但完成了任务,而且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比一般情况活跃的多,这样的办事效率也高,而且能从中得到成就感。这样的人生也就其乐无穷,意义非凡。

9.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报告 篇九

题目: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作者:史蒂芬·柯维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我的同学向我推介的一本书,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的自信心得到了鼓舞,开始用一些原则或自然法则来对事情进行指导。

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主动积极的人是改变的催生者,他们扬弃被动的受害者角色,不怨怼别人,发挥了人类四项独特的禀赋:自觉,良知,想象力和自主意志,同时以由内而外的方式来创造改变,积极面对一切。他们选择创造自己的生命,这也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决定。人性的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人类不仅能针对特定环境选择回应方式,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的环境。采取主动不等于胆大妄为,惹事生非或滋事挑衅,而是要让人们充分认识到自己有责任创造条件。积极主动不仅指行驶的态度,这意味着为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一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的抉择,而不是外在的环境,人类应该有营造有利的外在环境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积极主动应该是正面的不应该是负面的。无论是能直接控制的、间接控制的还是无法控制的问题,解决的第一步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也就是说,只有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解决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我们才能做到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

习惯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高效能的人懂得设计自己的未来。他们认真地计划自己要成为什么人,想做些什么,要拥有什么,并且清晰明确地写出,以此作为决策指导。因此,以终为始是实现自我领导的原则。这将确保自己的行为与目标保持一致,并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环境的影响。确立目标后全力以赴,许多人在埋头苦干时,尚未发掘人生的终极目标,只是为忙碌而忙碌着,未曾洞悉自己心灵深处的所欲所求,也不曾审视过自己的人生信条:你到底要做什么,什么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你生活的重心是什么,只有确立了符合价值观的人生目标,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恒地付诸实现,才有可能获得内心最大的满足。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的创造先是在脑海里,其次才是实质的创造。个人,家庭,团队和组织在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全心投注于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观,关系及目标之上。对个人,家庭或组织而言,使命宣言可说是愿景的最高形式,它是主要的决策,主宰了所有其它的决定。领导工作的核心,就是在共有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之后,创造出一个文化。太多人成功之后,反而感到空虚,得到名得之后,却发现牺牲了更可贵的东西。因此,我们务必掌握真正重要的愿景,然后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使生活充满意义。

习惯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要事第一即实质的创造,是梦想(你的目标,愿景,价值观及要事处理顺序)的组织与实践。次要的事不必摆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无论迫切性如何,个人与组织均针对要事而来,重点是,把要事放在第一顺位。要事是我们前一阶段讨论很久的一个概念,多么的好我就不说了,我认为要事是目标事情,是符合宣言中以原则为重心的目标,这样的事才应该被称为要事,如果弄不懂什么叫要事,就难以把时间管理好,要事也做不好。每个人的要事都不一样,因为要事是因使命,价值观来定的,所以要事是因人而定的,而且事情的重要性是大于时间的,所以紧急不紧急是时间管理的事,而要事的完成是与以终为始的延续。有效能的人会用少量时间处理的紧急,危机事件,他们将工作焦点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来保持效益与效率的平衡。有效管理是掌握重点式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由领导决定什么是重点的,再靠自制力来掌握重点,时刻把重点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觉情绪或冲动所左右。

习惯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目的是更丰盛的机会,财富及资源,而非患不足的敌对式竞争。双赢既非损人利己(赢输),亦非损己利人(输赢)。我们的工作伙伴及家庭成员要从互赖式的角度来思考(我们,而非我)。双赢思维鼓励我们解决问题,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办法,是一种信息,力量,认可及报酬的分享。双赢思维我认为把人引向了更高的层次,也是做人的境界,似乎更高于佛家学说,既现实又大爱,这一点很难做到,又很容易做到。大多数人的性格是做不到的,少数性格类似的人努力后会做到,所以双赢思维是我成熟所追求的目标,是对自己,社会了解的更深的表现,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是七个习惯中最难作到的,也直接影响着统合终效。在双赢思维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思维上都提到了人际关系,我也这样认为,双赢是人赢,而非物赢,那么要不伤害自己还要让双方都好,就必须有两好的人际关系,而书中的主要流程的第一点也说了在勇气与体谅之间实现平衡,以需求共同利益,双赢还要需要勇气和体谅,所以要学会双赢的思维。具有双赢思维的人,往往有三种个性品格:正直,成熟和富足心态。他们忠于自己的感受,价值观和承诺;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感觉,能以豁达体谅的心态看待他人的想法及体验;相信世界有足够的发展资源和空间,人人都能共享。双赢者把生活看作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决斗场,一般人看事情多用二分法:非强即若,非胜即败。其实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就视为自己之失。

习惯五:知彼解己,沟通的原则

当我们舍弃回答心,改以了解心去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对方获得了解后,会觉得受到尊重与认可,进而卸下心防,坦然而谈,双方对彼此的了解也就更流畅自然。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气,能平衡两者,则可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在有了双赢思维的基础上,人就会耐心的去倾听,才会有合作产生,如果没有双赢思维的思想,就谈不上了解对方和解放自己,这一点我做得不好,很多时候别人的话是听不进去的,所以根本就不了解对方的意图,只是一味的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就不可能协作好,知彼解己需要的是主动,如果单方面去做是没有效果的,所以了解到此习惯的人一定要拿出诚意来,毕竟大多数人还是使用过去的观念去处理问题。要培养设身处地的换位沟通习惯。欲求别人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对方。人人都希望被了解,也急于表达,但却常常疏于倾听。众所周知,有效的倾听不仅可以获取广泛的准确信息,还有助于双方情感的积累。当我们的修养到了能把握自己,保持心态平和,能抵御外界干扰和博采众家之言时,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就上了一个台阶。若要用一句话归纳我在人际关系方面受到的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知彼解己:首先寻求去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

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统合综效讲的是创造第三种选择--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种远胜过个人之见的办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是了解彼此,甚至是称许彼此的歧异,欣赏对方解决问题及掌握机会的手法。个人的力量是团队和家庭统合综效的利基,能使整体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统合综效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为了同一个目标研讨的过程,我们目前有两套或者四套五套的方案,惟独缺少第三套方案,意思是说:大家很难达成共识,商讨出大家都认可的方案。统合综效是对付阻碍成长与改变的最有力途径。助力通常是积极,合理,自觉,符合经济效益的力量;相反,阻力则消极,不合逻辑,情绪化和不自觉。不设法消除阻力的后果就等于向弹簧施加作用力,结果还是要反弹。如果将双赢思维,换位沟通与统合综效原则整合,不仅可以化解阻力,甚至可以化阻力为助力,统合综效就是创造性合作的原则。集思广益的合作威力无比,有当人人都敞开胸怀,以接纳的心态尊重差异时,才能众志成城。统合综效的基本心态是:如果一位具有相当聪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见不同,那么对方的主张必定有我,尚未体会的奥妙,值得加以了解。与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智能,以及个人眼中所见到的不同世界,假如两人意见相同,其中一人必属多余;与所见略同的人沟通毫无益处,要有分歧才有收获。

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原则

不断更新谈到的是,如何在四个基本生活面向(生理、社会、情感、心智及心灵)中,不断更新自己。这个习惯提升了其它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对组织而言,习惯七提供了愿景,更新及不断的改善,使组织不至呈现老化及疲态,并迈向新的成长之径。对家庭而言,习惯七透过固定的个人及家庭活动,使家庭效能升级,就像建立传统,使家庭日新月异,即是一例。对于不断更新这项,我认为是要懂得去学习和自我批评,还要从以上四个方面去总结,不能停留在做完一件事再总结的层面,这是不够的,应该全面审视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与素养就在提高整体,提高前面提到的六个习惯,这一切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懂得磨练自己。生活与工作都要靠自己,因此自己是最值得珍爱的财富。工作本身并不能给人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而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财富。人生最值得的投资就是磨练自己,因为生活与服务人群都得靠自己,这是最珍贵的工具。工作本身并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经济独立,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10.《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

用了这个名字,其实看的书名字不是这个,虽然是同一本书。此书的英文名字是《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Restoring the Character Ethic》,我看的是96年三联书店出版的第一版翻译,中文名字定为《与成功有约——全面造就自己》,其实与其后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同一本书,连翻译者都是一个人。

这就是我的第一个读后感了,看来,酒香也怕巷子深,而且名字起得不要太俗,西方国家出版业起名字确实有一套,有悬念又切中主题。

本书总结论述了七个习惯,其实更应该说是七个信条,不仅仅对于高效能人士有价值,而是人生自我修炼的七个信条。一本好书,但是却没有想象那么好。可能是因为,虽然书中提到的七个信条真的都是非常精粹和正确的人生道理,但实际掌握和融合进自己信念的过程要远比书中提到的方法复杂得多,尽管书中反复论述这些信条的重要性,实际上,对这些的体会和认可,是需要人生中不断摸索和反思才能得到的。而且,大言不惭一点,其中每一个信条,我都接触和思考过了,以往的感想总结已经几乎涉及到了七个习惯的每一点,所以,这本书没有能够给我新的启发和特别的感触。

人生,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理解和不断进步,是基于自身观念的,人生来就是戴着主观眼镜的,而且随着岁月流转,度数越来越深;而真正的成功,不是投机取巧,而是基于内心力量的成功。因此,要想成长和寻得真正成功,就需要不断修炼自我,减轻眼镜的度数,在世界、社会与自我价值之间寻求共同点。书中提到七个习惯,操之在我、确立目标、掌握重点、利人利己、设身处地、集思广益、均衡发展,是一个从依赖到独立再到互赖的过程,也是从个人成功到人际关系成功的过程。其实,在我看来,这也是一个从思想到技能,片面追求前者会成为僧人或者哲人,片面追求后者只会是虚伪的表现,没有思想的技能,只会是强迫自己的表演,并非发自内心的力量。

虽然,这本书没有给我什么震撼,却也是印证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并且也给予了一些额外收获,但不能算是使得我的想法更系统,因为,尽管书里画了一个图,但是,我觉得,本质而言,这七个习惯只能是七个习惯,并不能够成为某个系统。

零星收获,记录如下:

1、人的求知有一扇“自内开启的改变之门”,除非自己敞开心灵,抛弃旧有观念,否则没人能够为你开门;

2、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亚里斯多德

3、人生有三种价值:经验价值;创造价值;态度价值。

4、爱是动词,不是感受。(不要说没有爱情了,要说你主观要不要爱)。

5、推诿责任的话语和行为会强化对宿命论的认同,说者会自己洗脑。

6、努力做事,插手“关切范围”之事,可以逐渐扩大“影响范围”,使得影响范围愈加接近关切范围,无能为力之感会逐渐降低。

7、人生面对三类问题:可直接控制的问题,改变自己的行为去消除问题;可间接控制的问题,发挥影响力去消除问题;无能为力的问题,微笑接受问题。

8、操之在我不是强出头或者无视他人反应,而是更敏锐、理智,不受表象影响而分析实际、掌握问题症结。

9、不怕错只怕不改过。

10、借拟定目标的过程,澄明思虑,凝聚继续向前的力量。

11、以原则为生活重心指导行动,行动会发过来加深对原则的认识和坚持的力量。

12、心灵演练,在脑中模拟各种情况下的反应,会有助于形成实际的处事习惯。

13、撰写家庭使命宣言,让全家参与,过程与结果并重,加强全家的沟通,共同信守一个目标。

14、充分信任的授权,教导下属提高能力,起初会比自己完成工作更加费时,但绝对值得。

15、授权者必须出自管理的目的,而不是为了效果;授权的原则不能改变,但权限可以因人而异。充分信任的授权要对这些事情有所共识:预期的成果,应守的规范,可用的资源,责任的归属,明确的奖惩。

16、时间管理:选择目标,安排进度,逐日调整。

17、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是自制与自知之明,了解自己才懂得分寸。维系人与人之间情谊,最要紧不在于言语或者行为,而在于本性。

18、能增加感情帐户存款的,是礼貌、诚实、仁慈与信用。这是被人信赖的基础。

19、六种增加感情存款的方法:了解别人,注意小节,信守承诺,坦诚相待(阐明期望),诚恳正直,勇于道歉(并非勤于道歉)。

20、发生问题可能是增加感情存款的契机。

21、表达自己并非自吹自擂,而是根据对他人的了解来诉说自己的意见,有时候甚至会改变初衷。因为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你也产生新的见解。

22、三个沟通层次:自我防卫,彼此尊重,集思广益。

11.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篇十一

【一】 什么是习惯?

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极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亚里士多德也曾经说过: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

本书将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与“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知识是理论范畴,指点我们做什么及为何做;技巧告诉我们如何做;意愿促使我们想要做。要养成一种习惯,我们必须具备这三点。(见下图)

通过在知识、技巧与意愿三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突破多年思维定式的伪保护,使个人和人际关系效能都更上一层楼。本书中的七个习惯并非零散的心理法则,它符合成长规律,让我们依次经历“成熟模式”。(见下图)

“成熟模式图”即人类成长的三个阶段,分别为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各个时期表现形式如下: 依赖:围绕着你这个观点——有错误,我怪你。

独立:着眼于我这个观念——我可以独立,我可以自己负责,我可以自由选择。互赖:从我们这个观念出发——我们可以自主、合作、集思广益,共同开创未来。

因此,本书先讲述七个习惯中的前3个,着重在如何自我约束,由依赖进步到独立,这些习惯属于“个人领域的成功”范畴,是培养品德的基础;而后才是“公众领域的成功”,即习惯4、5、6所讲授的团结、合作与沟通;第7个习惯则涵盖了其他6个习惯,谈的是自我更新。第一部分个人的成功:从依赖到独立 【二】

习惯一:积极主动

时下盛行的社会观点认为,环境与条件对我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不否认条件作用的影响巨大,但并不等于承认它凌驾于一切之上,甚至可以决定我们的命运。

在外界的刺激与最后的回应之间,人拥有选择的自由,这也是人与动物之间最大的不同。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刺激和回应之间的距离,就是我们选择的自由,我们能够合理地利用这段距离时,我们往往可以收获幸福和成功。就如面对困境时,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应对方式,而不是逆来顺受又或是条件反射。

史蒂芬·柯维指出,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就可以大致判断出他是否积极主动。作者将我们关注的问题分成两类:关注圈和影响圈。

关注圈,是指我们关注的问题,包括健康、子女、世界局势等。影响圈,则是指我们能够影响或者改变的事情,比如学习、工作。而有些事情是我们关注,但无法影响的,比如石油危机、战争、飞机失事等,这些事情就属于关注圈而不属于影响圈。两者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而积极主动和消极被动人的区别就在于,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能使影响圈不断扩大。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情不放,结果就越来越怨天尤人,从而造成影响圈日益缩小。

如何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

史蒂芬·柯维指出,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就可以训练我们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比如,我们如何面对交通堵塞、如何应对他人无理的要求、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以及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实际上,从一个人的言谈上,就多半可以看出他是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的。如下表所示:

可以看出,消极被动的语句多半带有假设性质,而积极主动的语言则是“由内而外”改变,即先改变自己的行为,然后再去施加影响,改变环境。【三】

习惯二:以终为始

“以终为始”,意思是说做事之前,认清方向。特别是人生目标,别被名利所蒙蔽。盖棺定论时,你希望获得的评价,才是你心中的真正渴望的目标。很多人成功之后,反而感到空虚;得到名利之后,却发现牺牲了更可贵的事物。

1、“以终为始”的两个原则基础: ①任何事物都是两次创造而成

第一次创造——心智,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头脑中构思。第二次创造——体力,付诸实践。

高效能人士,在行动前就能清晰地看到自己在人生各个方面所期望的结果。②自我领导

很多人连自己的价值观都没有搞清楚,就忙于提高效率,制定目标或完成任务,这就是个人生活中领导意识匮乏的表现。以终为始就意味着,我们要带着清晰的方向和价值观来扮演自己的角色,要为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创造负责。从而使决定行为和态度的思维定式真正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和正确原则。

2、以终为始最有效的方法

撰写一份个人使命宣言,即人生哲学或基本信念。范例如下图:

对于个人来说,基于正确原则的个人使命宣言是评价一切的标准,它将成为个人的宪法,成为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力量源泉。它既是做出任何关键抉择的基础,也是在千变万化的环境和情绪下做出日常决策的基础。

确立人生使命,须从影响圈的核心开始。核心是一切思想观念(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和力量)的根本。

安全感代表价值观、认同、自尊自重与归属感; 人生方向是生命的追求方向以及决断所依据的准则; 智慧是对事务的认知、理解和判断能力; 力量则指采取行动、达成目标的能耐。

这四者相辅相成,安全感与明确的方向可以带来智慧,智慧则能激发行动。若四者十分健全且均衡发展,便能产生高尚的人格、平和的个性与完美正直的个体。

3、树立正确的生活中心

无论你是否意识到,人人都有生活中心,有人以家庭为生活中心、有人以工作为中心、有人以名利为中心、有人以自我为中心等等。

它们对生活各方面的强烈影响毋庸置疑。但上述几种生活中心都是多变的,作者提议我们要以原则为生活中心,因为原则是恒久不变、历久弥新的。

以永恒不变的原则为生活中心,就能建立高效能的思维定式,也就能正确审视所有其他的生活重心。(见下图)

以原则为生活中心的人总是见解不凡,思想行为也自成一格。由于拥有坚实的内在为基础,所获得的高度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与力量,使其能享有操之在我且充实的一生。【四】

习惯三:要事第一

习惯三落实了前两个习惯,它通过独立意志的发挥,建立以原则为中心的处事态度,进而达到有效的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就是指要事第一,先做最重要的事情。

所谓重要的事情是指,你个人觉得有价值及对你的使命、价值观、对优先目标具有贡献的活动,会使你的生命更丰富、更有意义的事,但是这些事情多数是不急迫的。因此,我们需要学习运用第四代时间管理矩阵。

第四代时间管理矩阵与以往时间管理方法截然不同之处,它根本否定“时间管理”这个名词,主张关键不在于时间管理,而在于个人管理。与其着重于时间与事务的安排,不如把重心放在维持产出与产能的平衡上。根据个人管理理论,将耗费时间的事务依据紧迫性与重要性分为四类。(见下图)

对这四类事务的偏重,将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 ①偏重第一类事务

这类事务通常被称为“危机”,如果你过分注重第一类事务,那么它们的范围就会变得越来越大,最终占据你全部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压力大、精疲力尽、被危机牵着鼻子走、忙于收拾残局。②偏重第三类事务

有人将大部分时间花在第三类事务上,却自以为在致力于第一类事务。他们整天忙于应付一些自认为十分重要的紧急事件,殊不知紧迫之事往往之事别人的优先,对别人很重要,对自己就不一定了。结果:急功近利、被危机牵着鼻子走、被视为巧言令色、轻视目标和计划、人际关系肤浅。③偏重第三、四类事务

有些人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第三和四类事务上,可以说他们过的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生活。结果:完全不负责任、被炒鱿鱼、基本生活都需要依赖他人。④偏重第二类事务

高效能人士总是能避免陷入第三和第四类事务,他们还会花费更多时间在第二类事务上,减少第一类事务的数量。结果:愿景、远见、平衡、自律、自制、很少发生危机。总的来说,普通人的时间安排与高效能人士的时间安排对比如下:

若想做到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到第二象限的活动上,需要以下四项关键步骤: ①确认角色

作为一个个体你有属于自己的各种角色,先写出你自己的关键角色,再列举自己想要持续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事情,只要考虑下一周的角色和任务 ②选择目标

就是思考下一个周计划中每一任务栏下你最想做的一两件要事,作为你选定的目标。③安排进度

为每一项目标安排具体的实施时间。④每日调整

根据突发事件、人际关系的意外发展及崭新机会对每天的要务安排进行适当调整。

如果能够建立以第二类事务为中心的思维定式,就能提高安排生活的能力,能够真正做到要事为先,言出必行。从此,就可以有效管理自己的生活,实现个人的独立,不必再求助于他人。第二部分公众领域的成功:从独立到互赖 【五】

习惯四:双赢思维

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境,目的是争取更丰盛的机会、财富与资源,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敌对竞争。

双赢不是什么技巧,而是人际交往的哲学,是六个交往模式之一,这六个模式分别是: ①利人利己(双赢):为自己谋利也不忘他人 ②损人利己(赢/输):攀比、竞争、追求地位、权力欲 ③损己利人(输/赢):委曲求全、讨好他人 ④两败俱伤(输/输):总是嫉妒或批判他人

⑤独善其身(赢):一心求胜,不顾他人,自我为中心 ⑥好聚好散(无交易):买卖不成仁义在 以上6种交往模式,哪一种最好?

最好的选择是视情况而定,如果赢要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为代价,以至于得不偿失,那么还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好;如果你十分珍惜某一人际关系,而牵涉的问题又无足轻重,那么偶尔以输/赢模式来肯定对方也无妨。

但实际上,大多数情况都只是相互依赖的大环境的一部分,于是只有双赢模式才是唯一可行的。双赢的原则是所有人际交往的基础,包括5个独立的方面。(见下图)

“双赢品德”是基础,接着建立起“双赢关系”,由此衍生出“双赢协议”,需要“双赢体系”作为培育环境,通过双赢的“双赢过程”来完成。这也是双赢思维的5个要领。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形成双赢思维的一个重要方式便是,培养双赢品德。双赢品德有以下3个基本特征: ①诚信

意即自己的价值观。如果我们不了解“赢”的真正含义及其与我们内心价值观的一致性,那么就不可能做到“赢”。没有了诚信的基础,双赢不过是一种无效的表面功夫。②成熟

这是敢作敢为和善解人意之间的一种平衡状态。成熟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信念的同时,又能体谅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下图为不同人际观的成熟度:

在敢作敢为和善解人意之间找到平衡点,才是真正的成熟,这是双赢的基础。③知足

即相信资源充足,人人有份。

牢记一点:当你超越环境、态度和行为,将触角探到自己的内心,会发现双赢和所有其他正确原则一样,本就深植在我们的生活中。

双赢并非性格魅力的技巧,而是人类交往的一种模式。双赢来自诚信、成熟和知足的人格,是高度互信的结果;它体现在能有效阐明并管理人们的期望和成就的协议中;在起支持作用的双赢体系里蓬勃生长;经由必要的双赢过程来实现。【六】

习惯五:知彼解己

若要用一句话归纳我在人际关系方面学到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那就是:知彼解己。首先寻求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

如果你想养成真正有效的人际沟通习惯,就不能单靠技巧,首先你要“知彼”。这一点是交往模式的一大转变,因为我们通常把让别人理解自己放在首位,大部分人在聆听时并不是想理解对方,而是为了做出回应。因此,“知彼”的关键在于移情聆听,这至少包括以下4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复述语句,这至少能使人专心聆听。案例:

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

父:“你已经受不了了,觉得上学太无聊。” 第二阶段加入解释,纯用自己的语句表达。父:“你不想上学了。”

第三阶段渗入个人的感觉,此时听者所注意的已不止于言语,也开始体会对方的心情。父:“你觉得很有挫折感。”

第四阶段是既加以解释,又带有感情。父:“你对上学有很深的挫折感。”

关于倾听,精读君此前已写过相关微课,请点解阅读为什么倾听如此之难?有这4大障碍

此外,表达自己也是谋求双赢之道所不可缺少的,了解别人固然重要,但我们也有义务让自己被人了解。古希腊人有一种很经典的哲学观点,即品德第一,感情第二,理性第三。请注意这个顺序,首先是你本身的品德,然后是你同他人关系,最后是你表达自己的能力,这是另外一种重要的模式转换。【七】

习惯六:统合综效

通常来说,沟通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三层次:

①低层次的沟通

此层次源自低度信任,其特点是人与人之间互相提放,步步为营,经常借助法律说话,为情况恶化作打算,其结果只能是赢/输或者输/赢。②中间层次的沟通

此层次是互相尊重式的,他们可以理性地理解别人,却无法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真正理解他们的模式和设想。这种沟通层次在独立的,甚至在相互依赖的环境中尚有立足之地,但并不具备创造性。③统合综效

这意味着1+1等于8或16,甚至1600。源自高度信任的统合综效能带来比原来更好的解决方案,每一个参与者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并全心享受这种创造性的事业。

简单地说,统合综效就是整体大于部门之和。它的基本心态是,如果一位具有相当聪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见不同,那么对方的主张必定有我尚未体会的奥妙,值得加以了解。精髓是判断和尊重差异,取长补短。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当有人不同意你的观点的时候,你应该试着寻找统合综效的的第三条道路,一般条件下它总是存在的。如果你坚持双赢模式,确实愿意努力理解对方,你就能找到一种能让每一个人都受益更多的解决方案。第三部分自我提升和完善 【八】

习惯七:不断更新 如果你在森林中看到一名伐木工人,为了砍一棵树已辛苦工作了5个小时,精疲力竭却进展有限,你想必会建议他:“为什么不暂停几分钟,把锯子磨得更锋利?” 然而对方却回答:“我没空,锯树都来不及,哪有时间磨锯子?”

看到这个答案,大部分人都会瞠目结舌。但事实上,很多人在人生路上就如同这位锯树的人,只顾着一味往前赶路,却忘了“更新自己”。我们要明白,人生最值得的投资就是磨炼自己,因为生活与服务人群都得靠自己,这是最珍贵的工具。自我更新有以下4个层面: ①身体层面

通过正常适量的营养、运动、休息及压力管理来维持生理健康。②心智层面

通过阅读、写作,思考完成心智更新。③精神层面

通过阅读启发性书籍、接触大自然。④社会情感层面

通过持续增加情感投资来更新。

以上四个层面的更新都很重要,因此只有平衡好四个层面的更新进度,才能取得最理想的效果。“每天的个人领域的成功”(每天至少用一个小时实现身体、精神和智力层面的更新)是培养七个习惯的关键。总结回顾

本书共阐述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七个习惯符合成长规律,共分为三个阶段。(见下图)

第一部分,由依赖进步到独立,属于“个人领域的成功”范畴。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培养的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这3个习惯。

第二部分,由独立到互赖,属于“公众领域的成功”范畴。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这3个习惯。

上一篇:劳模慰问信下一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路线及解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