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专业导论论文

2024-10-16

经济学专业导论论文(精选8篇)

1.经济学专业导论论文 篇一

经济学导论考试

专业:姓名:学号:

经过短短两节课时间的学习,经济导论这门课程给了我一定的启发,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一些认识及收获,经济学在我们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我们随时随地都要跟经济学打交道,经济学不是告诉我们如何赚钱,而是告诉我们怎么认识社会,经济学能够解释社会上的很多问题,很多时候都离不开经济学。经就是治理,济就是调和,治理靠的是效率,调和则是和谐公平,所谓经济就是既公平又有效率。

生活中善于经济学的例子不胜其数,例如:古今中外,古往今来,嫁女不嫁男,普遍现象,这些不是偶然出现的,把女孩嫁出去是比较经济的,能提高社会的产出与效率,特别在农业社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是体力,如果把男的嫁出去,则损失了宝贵的体力经济。有些东西外表上去不是那么美好而实际上却相反,例如:“鲜花插在牛粪上”隐含着一个重大的信息经济学原理,即搜寻理论。调查证明这个组合在社会婚姻生活当中是比较幸福的。有些事情外表上看上去是可行的,但实际上却反道而行,例如:由于一些药品对生活非常重要关系到民生,所以国家对它的价格进行了宏观调控,正是由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有些药品便宜而且效果也很好,但是每降一次价便意味着有很多种药品退出市场,国家把价格限制死了,生产药品的成本不断提高,所以企业就放弃生产,正是国家调控结果把药品调没了,还有很多人都喜欢所谓免费的东西,其实你在使用别人提供的免费产品的同时你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比如注册一个免费邮箱,一点击进去时你会发现弹出大量的广告,严重时会影响你的正常使用,而通过你的点击量,个人信息等反馈给企业,从而企业间接获得利益。还是一句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我对经济学导论这门课程收获比较大的是机会成本和资源配置关系。

机会成本 : 一种资源用于本项目而放弃用于其他机会时,所可能损失的利益,某项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而放弃掉的获利机会所带来的成本。在稀缺性的世界中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放弃其他东西。一项选择的机会成本,也就是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机会成本是指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当把一定资源用于某种产品生产时所放弃的用于其他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例如:周末逛街,最后又渴又累剩下2块钱,走在回家的中上发现周边有小卖部,想喝水,2块钱刚好能买到一瓶矿泉水,正准备买矿泉水的时候看到小卖部的另一边也在卖彩票也刚好是2块钱,选择买水呢还是选择买彩票。假设运气好,2块钱可以中500万,如果选择了买水则意味着喝水的机会成本是500万,如果选择买彩票则可能因为失水导致器官衰竭失去比500万宝贵的生命,所以机会成本就是以失去的利益来作为选择的成本。资源配置关系有4种机制:1.独裁机制 2.民主机制,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3计划机制 4.利益最大化。前面3种机制都不是最优机制只有第4种机制才是最经济的,一开始我也不理解,通过老师讲解的“1997年美国的雪灾”和“海盗分金币”的例子才恍然大悟,1997年的美国雪灾期间有一家店的东西价格比平时贵10倍,而人们纷纷责骂这个店的老板,但是正是老板的唯利是图的自私心才救了这个社区的人们,而私人利益最大化才是最经济的,因为它不用外界的干扰可以自给自足。所以对稀缺资源要进行全合理安排,以少胜多,优化配置。

以上是我个人对经济学导论这门课程的总结与简单地认识,它让我明白经济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位置,感谢经济学导论这门课程给了我思想上的启发,同时感谢老师给我们上了精彩的两节课!

2.经济学专业导论论文 篇二

地球物理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物理学, 它是利用物理学的方法和原理研究地球的形成和变化过程。地球物理学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矿产和煤田勘探等领域。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是一所具有矿业和安全特色, 以工为主, 理、工、文、管、法、经相结合的全国重点大学, 我校地球物理学专业是根据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需要于2010年创建的。地球物理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系统地球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基本训练, 掌握能源与安全领域前沿技术, 具有较好科学素养、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科研导论课是地球物理学专业实践创新环节教学课程, 主要目的是通过科研方法教育与创新思维训练, 围绕地球物理专业研究内容和特点, 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地球物理领域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的基本方法, 培养创新思维;使大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熟悉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1,2,3];启发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开展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训练,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目前在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科研导论课程, 但有关地球物理学专业科研导论课程教学建设的文献报道不多见, 因此开展地球物理学专业科研导论课程建设实践研究, 对于提高地球物理学专业建设水平,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地球物理学专业科研导论课程的主讲教师, 目前已给地球物理专业3个年级的大学生进行了授课, 因此, 结合教学实践, 谈谈地球物理学专业科研导论课程建设的特点。

二、课程突出煤田地球物理的特色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所开设的地球物理学专业科研导论课程, 首先要突出煤炭行业的特点, 体现煤田地球物理的特色。这门课程是在大学一年级第二个学期开设的, 学生仅通过地球物理学概论和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对地球物理学和地质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有所了解, 因此在科研导论授课过程中, 要结合文献检索、科研选题和科技论文写作等教学环节, 向学生介绍地球物理学专业所涉及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方法及其在煤田地质领域中的应用。在介绍文献检索时, 结合地球物理专业图书, 详细介绍国家图书馆、地质图书馆、有关高校图书馆所收藏的地球物理图书特点, 重点介绍地震勘探、电法勘探和重磁勘探等方法在煤炭工业中的应用;针对地球物理学术期刊, 着重对中文地球物理重要期刊和英文地球物理重要期刊进行介绍, 如煤炭学报 (中、英文版)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中、英文版) 、地球物理学报、Geophysics、First Break等;对于学术会议论文, 主要介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和欧洲地球物理学会所举办的年会及其论文特点;针对科学研究报告, 结合我校承担的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所涉及的煤田地球物理研究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并对煤炭和地球物理方面的标准和专利进行介绍。在科研选题教学过程中, 重点简介科研选题报告的编写内容和编写方法, 并以我校承担的国家973计划课题“高丰度煤层气富集区地球物理识别”为例, 详细介绍科研课题立项的主要内容, 对课题研究目的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路线、计划安排、预期成果、人员分工和经费预算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

在上学术论文写作课程时, 选择我校地球物理系教师发表的中英文优秀论文进行讲解, 如对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教授在Geophysics上发表的“Factors facilitating or limiting the use of AVO for coalbed methane”论文和在煤炭学报上发表的“HTI煤层AVO响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等论文进行实例讲解, 对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引言、方法、结果、结论和参考文献等内容进行剖析, 让学生通过学习, 掌握学术论文写作方法, 并通过作业加以体会。

三、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是科研导论课程的基本要求。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教师将根据课程实施进程为学生布置具体作业, 如文献检索作业, 科研选题报告编写作业、学术论文撰写作业和学术报告制作作业。教师通过对每次作业进行评价, 最后综合给出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及兴趣有细致的了解, 根据学生的特点, 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如何撰写选题报告、如何撰写学术论文以及如何制作学术报告, 给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空间,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科学研究动手能力。科研选题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 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特点。科研选题决定着科研工作的方向,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科研工作的内容、方法和途径。作为科学研究的起点, 在很大程度上, 它决定了科研课题的成功与失败。在讲解科研选题报告撰写方法后, 给学生布置科研选题报告编写作业。要求学生根据已查阅的文献来确定科研选题报告的题目、内容和方法等, 并要求把文献检索作业所完成的参考文献附在选题报告之中。文献检索学习环节要求学生了解文献的类型, 学会文献的查阅方法。在讲完文献检索内容后, 教师安排学生完成文献检索作业, 要求围绕着地球物理研究的某一个方向、某一个方法或某一个技术进行检索, 并要按照参考文献的国家标准书写格式进行编写。所查找的文献要求是近5年发表的地球物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 文献类型包括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 文献数量要求在10篇以上。通过完成文献检索作业, 让学生学会参考文献的正确书写方法, 了解所查文献的主要研究内容, 为后续开展科研选题奠定基础。学术论文写作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学术论文的概念、特点和写作要领, 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论文标题、作者署名、通讯地址、摘要和外文摘要、关键词、正文、结论、致谢、附录、参考文献的准确撰写及图表制作的要点。本课程在学术论文写作方法讲解之后, 要求学生按照煤炭学报的论文格式, 在已完成的选题报告基础上, 模仿撰写一篇学术论文。

作为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的指导教师, 指导了所授课程地球物理班的创新计划小组, 部分同学利用科研导论课程所学的知识, 结合创新计划小组所进行的研究, 撰写了科研学术论文, 部分学生的论文已在正式出版物上发表。学术报告作为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 是研究人员公开发表自己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 以国际采矿大会为例, 对如何进行学术报告进行了具体介绍, 包括报告的准备、对报告人的要求、如何制作报告演示文稿和如何进行演讲等内容。为培养学生的演讲口才和学术交流能力, 要求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所撰写的学术论文, 制作一个学术报告演示文稿, 并在课堂上模拟学术会议的形式, 到讲台上进行学术报告演讲。在每位学生讲完报告后, 老师对学生报告的内容进行提问、讲解和评价, 通过互动交流, 一方面加深同学们对地球物理知识的认识, 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

四、关于科研导论课程的教学建议

目前我校开设的地球物理学专业科研导论课程为16个学时, 每周2学时, 共8周。在实施过程中, 感觉课程时间偏短, 学生没有专门的上机操作机会, 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有一定影响。因此, 建议将该课程增加到24学时, 所增加的8课时全部用于上机实践。在科研导论课程教学过程中, 有些同学表现出强烈的科研欲望, 因此建议有科研课题的教师, 可以有条件地招募有兴趣的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地球物理学专业科研导论课作为实践创新环节教学课程, 通过学习文献查阅, 进行科研选题报告和学术论文写作、实践学术报告演讲等教学内容, 让学生学会了检索地球物理文献的方法, 掌握了科研选题报告和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 学会学术报告制作和讲演的方法。通过本课程学习, 不仅学生增长了见识, 开阔了研究视野, 启发了创新思维, 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提升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 而且增加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

摘要:地球物理学专业科研导论课是实践创新环节教学课程, 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使学生学会检索地球物理文献的方法, 掌握科研选题报告和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 学会学术报告制作和讲演的方法, 为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地球物理,科研导论,课程实践

参考文献

[1]孟昭学.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途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 2006, (120) :27-28.

[2]张伟刚.科研方法论 (第2版) [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

3.经济学专业导论论文 篇三

关键词:专业导论;质量保障系统;教学实践;材料化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41-0035-03

一、引言

随着对大学新生开设专业导论课的背景、价值和目的日益充分的探讨,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专业导论课程的设立,任课教师也提出了许多教学改革方法和措施。专业导论课主要对本专业性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课程设置及未来就业前景和领域进行介绍,目的是培养学生专业思想和兴趣,引导正确的学习方法,规划四年学习计划和未来就业。专业导论课程的授课质量将会影响本科生大学四年的学习质量,甚至外延到学生的职业生涯。课程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水平的具体体现,是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建立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必要的。

材料化学专业(绿色电子材料方向)是教育部批准2009年开始招生的新专业。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基于电子产品制造绿色化和从源头上解决废弃电子产品环境污染问题的行业背景,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企业需求开设了本专业。材料化学专业(绿色电子材料方向)培养掌握电子信息制造基础知识、材料化学专业知识和电子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从事绿色电子材料设计与制备的专业技术人才,满足微电子及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制造、电子原辅材料制备、电子废弃物处理等高新技术和环保产业需求。在新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了“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程。对于新专业建设,应当始终把教育评估的质量观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从2009年开始,我校制订和完善了教学大纲、教学进程表;自编了讲义,并制作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从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四方面初步建立了“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质量保障系统。

二、课程目标

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是大一新生最早接触到的一门和专业相关的必修课程,1学分,16学时。建立清晰、准确的课程目标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首要前提。课程教学必须解答新生心中的三大困惑,即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要“学什么”?毕业后自己能“做什么”?学生学完之后将对材料化学专业(绿色电子材料方向)有全面的了解,包括本专业在社会发展中与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本专业涉及的科学技术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本专业的教学培养计划及课程设置;本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素质要求。从而使学生更明确大学四年学习目标与内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了解就业方向与领域。

三、课程实施

1.课程教学内容

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内容涉及专业知识、思想教育、职业创业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要实现教育和教学双重目标。通过三部分材料化学专业知识的讲解,使学生首先了解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第一部分从什么是材料、材料的分类、材料的用途、新材料入手,让学生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第二部分包括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内容以及学科专业发展过程;第三部分先介绍传统的材料化学专业涵盖的内容,在材料化学专业框架下讲解材料化学专业(绿色电子材料方向)的设置背景、研究范畴、专业特点等。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带来的电子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欧盟相继出台了WEEE指令、RoHS指令来应对,电子废弃物的资源化以及电子产品的绿色设计与制造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技术和方法,本专业的特点就是培养掌握这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性人才。为了使学生更深入理解本专业在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以及开设本专业的意义,在这一部分增加了电子材料概述、电子辅料概述,无公害电子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三个模块的内容。

针对学生希望知道在我校这个专业能“学什么”,课程重点介绍了本专业培养方案,讲述专业学习的课程体系,也增加了本专业学生所能参加的技能考试所需的知识点。培养方案包括本专业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修学年限、毕业与学位的授予、四年课程安排和学分要求。对专业主干课程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作一概括。针对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不同课程的特点,介绍学习这些课程的基本方法。材料化学专业(绿色电子材料方向)有着全新的课程体系,以四大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课程为基础,材料化学、材料物理、高分子材料、胶体与界面化学等课程为主,增开了电子信息材料、印制电路技术、电子化学品(电子原辅材料)、封装技术与材料等专业课,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电子信息产业和产业链;增加了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电子产品和电子化学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和毒理学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让学生了解电子产品和电子化学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及其危害,以及资源化技术。增加了纳米材料、薄膜材料制备技术的专业课和绿色电子材料设计的实验课,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电子原辅材料绿色设计和制造技术与制备方法。增加的这些课程与材料化学专业的材料制备/合成、组成,结构、测试,表征、性能,应用的专业课程相互衔接,形成了独特的知识体系。

对于学生毕业后能“做什么”的问题,从几个方面来讲授。第一是材料类人才的现状和需求;第二是已开设环境工程(电子废弃物方向)专业、相关材料类专业的学校以及研究所的简介;第三,结合我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自主创业教育,为本专业学生明晰就业方向,树立正确的择业和就业观。

材料化学导论课程中还设计了专题讲座,包括欧盟WEEE指令、欧盟RoHS指令、PCB与绿色生产,通过听取专题报告学生对本专业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

2.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的特点分析和教学内容可以看出本课程的教学难度并不大,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实现多层次、多样化,避免单纯枯燥的讲解。在专题讲座中,邀请有经验的企业技术骨干作1~2个报告;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体验式教学,学生课后通过各种途径来查阅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成果,比如调研电子原辅材料企业、查找开设材料化学专业的学校等;实践环节方面安排学生参观我校的学生实验室以及各研究课题组的专业实验室,激发学生对科研的感觉。

利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教师通过精讲的方式促进学生对重点概念的理解。在课堂上采用讨论教学法,拟定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有启发性的讨论题目,结合学生课后自己查阅的资料开展讨论。在考核方式上采用期末考试与小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四、课程管理与评价

1.课程管理

课程质量不仅受静态的课程资源要素的影响,也与课程管理对课程活动进程中的动态控制有关。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包括教师工作的规范管理、学生学习的规范管理和施教过程规范管理。成立了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团队,上好导论课不仅需要统观专业教学体系,还应通晓专业应用领域,同时还要对专业就业市场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任课教师团队由系主任和两位教授组成。任课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进程表。教学大纲中明确了这门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基本要求、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分配,考核方式,教材。教学进程表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分配一学期内16学时课程,每周1个课时的上课内容。所有相关本课程的教学文件每学期进行归档,由教务部门统一管理。学生学习规范包括有学习条件、学习任务、学习要求,有课后作业,接受诚信教育。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必须遵守学校的一切教学管理规定。

2.课程评价

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评价包括学生评教,督导和同行评议。学生评教和督导听课由学校层面组织,并将结果反馈到学院;同行评议是由学院组织其他教师听课,结果由学院的学术委员会反馈给授课教师。此外,授课教师在课程学习期中和期末运用课堂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构成今后改进教学的基础。

五、结语

4.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课件 篇四

导论

第一节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一、经济学的出发点:稀缺性

(一)资源的稀缺性 1、资源

资源是指用于生产能满足人类需要的商品的那些物品和劳务。资源可以分为: 资源 自由资源

如空气、水

经济资源

如生产要素 2、资源的特征

(1)稀缺性(书P1)

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和无限性,美国的亚伯拉罕。马斯洛将人们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生理需要: 第二、安全需要; 第三、社会需要; 第四、地位需要; 第五、自我实现需要;

这些需要是一个接一个产生,底层需要满足后才产生高层次的需要。(2)多用性

指同一资源有多种用途,如钢铁可以用来造机器、修铁路、造房子等等。

(二)经济学的定义

资源的稀缺性———引起选择的必要性—――必然产生经济学

如阳光、空气可以轻易取得,不费任何代价,不需要任何组织来管理它的使用和分配,这样经济学就不存在了。

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将稀缺资源有效的分配给相互竞争的用途的科学。

二、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性曲线:衡量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的标准

(一)机会成本(书P2)例如:

有一块土地

种植粮食

获8000元收入

种植蔬菜

获9000元收入

种植棉花

获 10000元收入

一般原则:应选择预期收益最高、机会成本最小的行动方案。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

2、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定义(P2)

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合理状况: G 点:资源未能充分利用 ABCDEF点:可能且有效率.H点:不可能达到。

三、经济学的选择问题

选择就是要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一)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即哪些产品应该生产?哪些产品不应该生产?在被安排生产的产品中,哪些多生产一些,哪些少生产一些?

(二)如何生产

即用什么方法来生产。生成方法就是如何对资源进行组合。生成方法 资本密集型:多用资本,少用劳动。

劳动密集型:多用劳动,少用资本。

(三)为谁生产

即生产出来的东西如何分配。先满足谁?后满足谁?关键是确立一个原则 分配原则

市场原则(效率原则):效率高,公平差

公平原则:效率低,但公平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四)由谁做出决策

即由谁作出关于资源配置和利用(生产、分配和消费)的经济决策。

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由居民的直接消费决定。经济效率低下。计划经济体制———用计划来解决。从理论上讲可以使资源有效配置,但实际效果不佳。市场经济体制——-由市场解决,优点是资源配置效率高,但缺少公平。

混合经济体制——凭借市场来解决资源配置问题,通过国家干预解决资源有效利用问题。结合上述两种体制的优点,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经济体制。

四、理性人假设与合成谬误

(一)理性人(书P4)理性人的行为动力——自己的利益; 理性人的行为目标——最大化或最优化,理性人的原型——斯密<国富论>中的” 经 济人”,(二)合成谬误 微观和宏观,微观是基础,但宏观并非是微观简单的汇总和叠加。如“谷贱伤农”,储蓄对个人是有利的事情,但整个社会都储蓄,会因为减少消费,而最终会减少收入。

第二节 经济学的方法、理论与应用

一、经济学的方法

(一)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

1、均衡分析

均衡是物理学中的概念,即平衡。经济学:(书P6)供给=需求

2、边际分析 总量分析平均量分析

边际增量分析:能预测未来从而作出正确决策 例如:读书

增量成本 › 增量收益

不读 增量成本 ‹ 增量收益

读 增量成本 = 增量收益

(二)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1、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是用理论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分析、证实或预测。它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不涉及价值判断。

如:政府的财政赤字政策将会降低失业率,使价格上涨。

2、规范分析

规范分析则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说明“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如“因为失业问题远比通货膨胀问题重要,所以政府的财政赤字是一个好政策。”

(三)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

1、静态分析(书P7)

假定禀赋不变

假定偏好不变 假定技术不变

假定制度不变等等。

犹如观察一张不动的照片。仅对这一均衡状态进行分析,注重结果,而不分析过程。

2、比较静态分析

对一个均衡变动过程的起点和终点进行比较,而不涉及转变期间和具体演变过程。犹如观察几张不同时点的照片,看看有什么不同。

3、动态分析

对均衡变动的实际过程进行分析。

(四)经济理论的表达方式 有三种表达方式

1、语言文字:丰富

2、几何图形;直观

3、数学模型:精确

二、经济学的发展和理论体系

(一)经济学的发展

1、重商主义:

经济学的早期阶段(15下半叶—17世纪下半叶)背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形成与确立的时期。

重商主义的主要代表有——英国的约翰。海尔斯、威廉。斯塔福德、托马斯。曼,法国的安。德孟克列钦、让。巴蒂斯特。克尔培等。基本观点——金银形态的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 政策主张——国家干预

特点——研究只涉及流通领域,未涉及生产领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经济学体系。

2、古典主义经济学:

经济学的形成时期(1776年—1870年)

主要代表——英国的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法国的让。巴蒂斯特。萨伊等。标志——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发表被称为是“斯密革命“ 标志着经济学的诞生。贡献——斯密构建了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及基本信念

研究领域有——分工与专业化、价值理论、生产与交易、收入分配、经济增长与发展、国际贸易等。

基本信念——人是利己的经济人 政策主张——自由放任

特点——把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使经济学有一个完整的体系。

3、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建立时期(1870年—1936年)主要代表:英国的马歇尔,著作有:《经济学原理》

“新”的含义:一是新的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

二是新的角度———将研究转向消费和需求(古典经济学是研究生产)把资源配置作为经济学的研究中心。而探讨价格如何使资源优化配置。政策主张:仍然是自由放任。基本理念与古典经济学一样。主要贡献:建立了现代微观经济学体系及基本内容

4、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36年至今)

(1)凯

恩斯革命时期(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之前)

标志:以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发表为,称为凯恩斯革命即革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命。

主要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主要政策:国家干预。

主要贡献: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体系及基本内容(2)凯恩斯主义发展时期(50年代—60年代末)

出现了①新古典综合派,全面发展了凯恩斯主义。主要代表:美国的萨谬尔逊

② 新剑桥学派。主要代表是英国罗宾逊夫人(3)自由放任思潮复兴时期(70年代以后)出现不同流派:

货币学派——美国费里德曼为代表 理性预期学派—-美国卢卡斯为代表 新凯恩斯主义

(二)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5.专业导论心得 篇五

为了帮助我们学生更好的理解自己所修的专业,金融学院开设了专业导论这门课程。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也因此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我感觉,金融是令人很好奇的东西,而我,好奇心总是很强的。

不仅是对金融,对于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单看课本上的那些知识是不够的,因为里面的知识含量太少了。何况金融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所以我要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多走图书馆,多看一些有关金融的好书,帮助自己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也让大学生活更充实。

通过专业课的学习,我知道了金融是资源的跨时空配置。它主要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该专业学习金融理论与实务,培养理论功底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的经营、管理和理论研究人才。要求我们掌握现代金融理论和金融市场操作的技术,掌握我国经济政策与法规,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金融资产组合管理、资本运营、公司财务管理、价值评估和风险控制,并且有一定决策、协调和组织能力。毕业后适合在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管理公司、企业财务部门、金融监管机构以及新闻媒介工作。

金融学的专业课程主要有:国际金融学、银行管理、金融工程、财务报表分析、国际金融市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

6.专业导论论文 篇六

专业导论课程论文 题目:财务管理专业介绍

专业财务管理学生姓名包萌课程教师冯怡

天津天狮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2013年11月

1日

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市场经济发展的极为迅速,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逐步加快,经济全球化的速度也在加快。国内金融业中,新的市场参与者不断加入,使得财务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在这个竞争过程中,一些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都纷纷崛起,一些国有企业同时也面临着危机,财务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也面临着重新洗牌的选择。从职业分布来看,财务可以划入企业的主战场,这是因为在大的企业里财务能够创造非常大的财富。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走向以财务控制为核心的企业管理。因此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也会受到重视。财务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分析盘算好家底,才能打牢挣钱的基础,财务管理就是这样一个企业命脉的所在。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财务管理专业内部,还催生出了一些新兴的分支。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财务管理专业;企业命脉

财务管理专业培养具备财务管理及相关金融、会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备会计手工核算能力、会计信息系统软件应用能力、资金筹集能力、财务可行性评价能力、财务报表分析能力、税务筹划能力,具备突出的财富管理的金融专业技能,能为公司和个人财务决策提供方向性指导及具体方法。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理财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从中外财务管理的发展史中,可以总结出一条基本规律,即财务管理发展与创新的动力来自财务管理环境的变迁。为此,在科学定位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就必须首先分析财务管理学科发展所面临的环境状况。从宏观环境看,经济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与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等等。从微观环境来看,公司内部的机构重组;公司之间的购并与重组;虚拟公司的兴起等等.以上每一方面环境的变化都将对财务管理学科和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首先,经济全球化浪潮。在21世纪可以预见的时期内,经济全球化将呈现出新特征:一是网络经济将带动电信、银行、保险和运输等全球服务市场继续扩张,已经形成了时间上相连,价格上联动的国际金融交易网,随着交易手段和方式的不断创新,其交易量将迅猛增长。二是跨国公司已突破反垄断法约束,全球购并将涉及更多领域,规模将不断扩大,跨国公司规模和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又将使生产、营销、消费日益具有全球性。三是WTO等多边国家组织、国际政策协调集团、非政府组织的国际网络和区域性经济组织,通过全球范围或区域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安排,将在推动全球经济化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对财务管理有着直接影响的是金融全球化。而金融全球化对企业来说是一柄双刃剑。它使企业筹资、投资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但同时在金融全球化的背后又蕴藏着极大的风险。因此,如何寻求机遇,规避风险,是财务管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其次,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经济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对传统产业的高度渗透,全面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促进产业不断升级;二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呈多元化趋势,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投资决策的重点,人力资本所有者将成为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主要参与者。对财务管理来说,知识经济改变了企业资源配置结构,使传统的以厂房、机器、资本为重要内容的资源配置结构改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资本为主的资源配置结构,那么,对知识资本如何进行确认、计量和管理又将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第三,电子商务蓬勃发展。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传统的财务管理也演化到网络财务时代。网络财务最显著的特点是实时报告(real-time reporting),企业可以进行在线管理。网络财务的前景是诱人的,它的运行涉及到资金、信息、货物、商业秘密等诸多方面的安全问题,如果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网络财务就是一句空话。第四,企业的重新构建。

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通过管理学、经济学、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财务管理及相关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备会计手工核算能力、会计信息系统软件应用能力、资金筹集能力、财务可行性评价能力、财务报表分析能力、税务筹划能力,具备突出的财富管理的金融专业技能,能为公司和个人财务决策提供方向性指导及具体方法。从而使学生适应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金融与证券机构以及会计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相关业务工作,成为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理财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并达到学位授予要求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管理学技能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财务与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财务、金融管理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以及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管

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经济学、工商管理

7.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或金融机构管理)、投资学、跨国公司财务、项目评估等

财务管理是一个企业的命脉,财务管理专业的学习与就业不仅需要进行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问题的基本能力,由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性质,还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专业品质和与主要面向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踏实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职业素养。

企业集团最大的优势体现为资源的聚集整合性与管理的协同性以及由此复合而生成的集团整体的竞争优势。作为管理总部的母公司必须能够充分发挥主导功能,并通过集团组织章程、发展战略、管理政策、管理制度等的制定,为集团整体及其各阶层成员企业的协调有序运行确立行为的规范与准则;任何一个企业,若想加入集团,取得成员资格,必须首先以承认集团的组织章程、发展战略、管理政策、管理制度,服从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目标,接受管理总部的统一领导为前提,否则就不能被接纳为成员企业。

任何企业在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都面临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系统性和非系统性风险。企业财务风险不仅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损害性,同时还具有风险与收益的对称性。即企业财务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不可回避的;企业财务风险何时发生及

其概率是不确定的:企业财务风险一旦产生,必然带来或大或小的经济损失;这些经济损失对企业也许是可以承受的,也可能是致命的;此外,企业在面临某些财务风险的同时,往往蕴涵着多种潜在的盈利机会,风险越大,也意味着潜在的盈利性越高。因此,企业对待财务风险的态度,应是采取积极的风险管理策略,而不应是消极对待、简单回避和无所作为。在日趋变化、剧烈波动的现实社会及经济环境中,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尤其是对财务风险的管理能力己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质就是管理和控制财务风险。所谓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指企业为应对和改变所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状况而事先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行为。这些措施和行为包括:如何识别企业面临何种财务风险;评估这些财务风险对企业所造成经济损失的大小及影响程度:由此决定企业采取何种风险回避策略,是风险自留还是风险转移?如何预先防范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一旦财务风险产生后,如何控制风险的不良后果及如何降低风险损失等

【参考文献】

[1]周慧玲编译.《风险管理学》[M].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王春峰著.《金融市场风险管理》[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

7.经济学专业导论论文 篇七

2000 年前,全国开设物资管理专业的院校仅仅只有“一院三系”,即北京物资学院、华中工学院物资管理工程系、辽宁财经学院物资管理系、陕西财经学院物资财务系。另外,大部分省份都有一所省级物资中等专业学校。物流概念引进以后,华中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工商大学等高校较早开始物流研究和教学工作。特别是2001 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的成立,我国现代物流蓬勃发展,无论是物流企业、还是开设物流专业的院校、各种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据教育部统计,目前我国有478 所大学、824 所高职和2000 多所中职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其物流教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1993年—1998年,现代物流教育起步阶段;

第二,1998年—2001年,现代物流教育缓慢发展阶段;

第三,2002年至今,现代物流迅速发展阶段。

物流人才培养已形成了博士、硕士、本科、高职高专和中专的多层次教育格局。物流师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工作自2003 年11 月开展以来,已有30 多万人参加了认证培训,20 多万人取得高级物流师、物流师、助理物流师和采购师资格证书。

2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我国资深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教授早在2002 年曾对湖北省物资学校物流专业建设提出: “研究现代物流结构要素、建设现代物流专业基地、培养现代物流行家里手、开拓现代物流发展商机”。因此,本专业面向企、事业单位物流领域,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具备现代物流最新动态和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 具有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团结进取等方面的职业素养; 能胜任物流作业规划及实施等岗位工作的能说、会写、精实操、善经营、懂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通识知识和通识能力

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具有站在正确的立场、应用正确的思想和观点、分析和认识社会形势和问题、抵制错误思想和思潮的能力;

②知晓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具备基本的人文社科知识、国防知识,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团队合作意识和个人修养,遵纪守法;

③掌握汉语言文字的应用表达和社会交往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文字写作和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

④掌握青年生理心理及体育锻练的基本知识,具有两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和良好的意志力,具有健全的心理、健康的身体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

⑤具备一定的文学、美学、音乐、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文学美学及艺术欣赏能力,具有有品位的兴趣爱好或艺术特长;

⑥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经营管理和创新创业知识,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管理能力;

⑦掌握必备的数学和计算机应用知识,具备较强的数学计算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⑧具备学习和职业发展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接受新知识、新事物以及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⑨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知识,能运用英语进行一般的日常生活工作交流,能阅读较简单的专业领域的文献资料。

4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知识

①仓储作业与管理: 以仓储物流企业的作业流程为框架,从认识仓储管理要素、编制仓储作业计划、认知仓储合同开始,了解仓储管理系统的后台需求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指导学习者学会货物出、入库的流程,对在库货物进行堆、码、苫、垫、存、保养和控制,用效益和成本分析的手段管理仓储作业活动。

②配送作业与管理: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讲授配送作业管理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课程以配送业务流程为主线,从认识配送业务和配送中心开始,分析和处理客户订单,依据客户订单完成拣选、加工、包装、优化配送路线、积载车辆、补货、退货、评估配送作业绩效等一系列作业,学会利用资源、高效完成工作的方法。

③运输管理: 主要讲授一线运输操作和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包括运输计划与调度、整车货物运输组织、零担货物运输组织、特种货物运输组织、货物运输事故处理和货物运输成本与绩效等模块。

④物流信息管理: 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主要讲授物流信息管理中常用的信息采集技术,重点阐述运输、仓储和配送作业中的信息管理以及物流信息采集方法、物流信息处理以及处理结果对物流过程的反馈和优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熟练使用各类物流信息设备,掌握各类物流信息系统的使用,而且能够进行较高层次的信息管理工作,进而对整个物流流程进行初步优化。

⑤物流成本管理: 基于生产制造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和物流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物流费用,遵循成本管理的一般流程和规律,以物流成本区分与判定、计算与核算、预测与决策、预算与执行、管理与控制、分析和评价为主线,系统介绍物流成本管理的观念、思路、方法、技术和手段,能够为学生更有效地驾驭物流作业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⑥采购管理: 以采购业务流程为主线,全面阐述采购计划、采购方式、采购成本管理、供应商选择与管理、采购谈判、采购合同管理、采购绩效管理等内容。使学生能按照物流业及国家有关采购的标准,完成相应的采购业务和管理工作。

⑦物流营销: 课程定位于现代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在合理整合传统市场营销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贴近现代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职能和岗位工作,按照现代物流企业营销管理“调研市场需求———选择目标客户———开发服务项目———接近目标客户———制订营销计划———控制服务质量———评估营销绩效”的真实工作过程和操作流程进行内容安排,较系统地阐述现代物流企业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策略和运作实务。

⑧供应链管理: 从供应链的认知、供应链的构建、供应链的优化、供应链的运作入手,分别对以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物流服务商主导的供应链管理为重点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探索,并阐述供应链管理的评价、供应链资源的整合等问题。

⑨国际货运代理: 讲授海运、空运、陆路运输及多式联运的流程及单证等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使用3D动画、Flash、视频、图片、表格、多媒体课件、案例、试题库等多种表现形式,以现行行业操作规范为标准,遵循“够用、实用”的原则,面向企业、学校等各种学习对象,培养学习者的职业素养及职业能力。

5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能力

①仓储作业与管理能力: 能够从事货物的入库、在库及出库作业,并对其进行组织安排及绩效考核的能力。

②运输作业与管理能力: 运输计划与调度、整车货物运输组织、零担货物运输组织、特种货物运输组织、货物运输事故处理和货物运输成本与绩效作业与管理能力。

③配送作业与管理能力: 依据客户订单完成拣选、加工、包装、优化配送路线、积载车辆、补货、退货、评估配送作业绩效等一系列作业及管理。

④物流信息处理与应用能力: 使用各类物流信息设备及物流信息系统,能对整个物流流程进行初步优化的能力。

⑤物流市场拓展能力: 能够根据物流市场需求确定企业物流业务方向的能力。

⑥采购管理能力: 采购计划编制、采购方式选择、采购成本控制、供应商选择与管理、采购谈判、采购合同管理、采购绩效管理等能力。

⑦国际货运代理服务能力: 能够熟悉国际货运代理的各项实务操作,解决国际货代业务延伸的实务问题。

⑧物流成本核算能力: 根据客户的指示,为客户的利益而揽取货物,并为其提供储运、报关、验收、收款等服务的能力。

⑨供应链管理理解与应用能力: 具备一定的将供应链管理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于物流企业服务和企业物流管理的能力。

6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拓展知识与拓展能力

①具有接受岗位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②具有较强的判断、选择、整合、获取和使用专业信息的能力;

③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具有择业、就业、转岗和自主创业的能力;

④具有电子商务与网络技术的能力;

⑤具有商务活动组织、管理、调研、策划的能力;

⑥具有商务谈判技巧应用的能力;

⑦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交能力;

⑧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⑨具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精神;

⑩具有团队合作态度;

11具有积极向上和创新的精神。

7 结束语

物流管理专业通过构建和完善“校企交融、学训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成了以第三方物流管理工作过程为导向、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 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素质良好、“双师”结构合理教学团队; 校企深度合作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使该专业成为武汉地区物流基层管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 带动专业群内各专业的改革与建设。

参考文献

[1]王乐,柳艳娇.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探索——以南通职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价值工程,2013,(33).

8.经济学专业导论论文 篇八

【关键词】通识类课程 生命科学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76-02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是一门重要的高等农业院校通识类课程或公选课,该课程的学习有利于丰富非生物学类本科生的生物科学知识,促进大学生不断提高对现代生命科学与技术的认识。我们在这几年的授课中发现,由于授课对象多为非生物专业学生,普遍存在学生生物学基础参差不齐、学生兴趣不高等问题,如何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并作出一些思考。

一、及时优化更新教学内容

1.趣味性

提高学生兴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增加授课内容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本门课程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专业课程,所以内容上可以灵活一些,加大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的比重。如在第一章细胞的内容里,我们播放有关细胞分裂的音乐短片《有丝分裂》,画面诙谐可爱,配上学生们耳熟能详周杰伦的流行音乐,歌词经过网友修改,详细讲述了有丝分裂的过程,知识点一目了然,学生们非常喜欢。在介绍克隆知识之前,给学生播放几分钟关于克隆人的电影片段或预告片,会提高学生对这个内容的兴趣。

2.针对学生专业

由于本课程授课对象主要为非生物专业学生,包括一切社科类专业学生,这些学生在中学生物课所积累知识差别很大,导致授课内容和授课难度很难一致,必须按照学生专业和特点进行。例如,在针对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的学生时,加入大量园林景观植物的介绍;对于家具设计专业的学生,补充用材树种的介绍;而对于文科类专业的学生,内容设计难度最大,比如针对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加重生物伦理学方面的内容,而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介绍一些适合大学生的生物英文文献让大家阅读翻译,想方设法提高学生们的兴趣。

3.增加前沿性与时事性内容

近年来,生命科学发展迅速,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加上网络的普及,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渠道非常广泛,如果教学内容还停滞不前,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兴趣。学生对当前生命科学的热门研究领域还是非常感兴趣的。2015年,我们在讲授干细胞研究的内容时,结合2014年轰动全世界的日本年轻女科学家小包方晴子的科研丑闻,通过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让学生们了解了干细胞研究技术,也使大家认识到学术诚信的重要性,课后学生反映很好。

二、转变单一教学方法

1.邀请身边科学家做微型报告

目前教授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师多为科研型教师,本身从事生命科学实验室科研教学工作,身边都有很多在本领域很有影响和建树的科学家或者科研工作者,我们可以请他们来就自己的研究工作做一些浅显易懂的,贴近大学生的微信报告。由于这些科学家在学生们的威望和影响,会极大吸引他们认真听课,激发他们对生命科学的热情。

2.学生自选题讨论

为了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教学,我们会安排一个自选题讨论的教学环节,每个班学生们自发分为4-6组,每组5人左右,通过查询资料,组内讨论,制作PPT,选取本组成员感兴趣的题目进行报告,全班同学进行提问与讨论。学生们通常对本专业和生命科学相关内容比较感兴趣,还有一些同学对社会热点如转基因食品很有热情,此举可以锻炼学生们的演讲能力,加深他们对生命科学知识的理解,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增加课下教学实践

我们认为学生对课程兴趣不高有一个原因是直观内容太少,学生们仅仅从老师的讲课中和书本中得到的知识太过抽象,比如转基因等研究内容,不亲自操作或观察,很难理解,所以我们认为本课程应该根据开设学校学院和教师的情况,多增加实践内容。

1.参观科研实验室

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自己或同事的科研实验室,由于此课程面对的是本科生一二年级,基本上都是没有进过实验室的,很多同学都对实验室感到神秘和陌生,通过参观,让学生们认识各种各样的仪器设备,跟研究生们交流探讨,了解一般科研手段和方法,培养科研兴趣。

2.增设小实验

生命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实验教学不仅有利于巩固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讲授中介绍在现代生命科学发展中重要的几项试验技术时,同学们也表现出对生物学实验的强烈兴趣。我们在开课学生中就是否希望开设本课程的实验环节进行调查,几乎所有学生都希望能够开设。

四、加强反馈与总结

上一篇:童趣优秀教学设计下一篇:读一年级的小蜜瓜有感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