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中国精神(共18篇)
1.我眼中的中国精神 篇一
我眼中的大学精神
进入大学已一年有余,从刚入学时的迷茫到现在的似有所悟,我想我经历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当然,对于大学精神,我想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明德”,我认为应是第一个大学精神的组成部分。“明德”出自《大学》,其全句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我想我们学校把“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作为校训也是出于此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有的光明德性,再推之于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而且精益求精,做到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同时,把“明德”作为一个第一个大学精神的组成,也是基于其对于我们大学生的重要性而言的。
其次,我认为大学是“君子之学,大人之学”。
大人和小人相对,小人和君子有别。而大人之学就是君子之学。君子有切磋琢磨的修养,君子有不忧不惧的坦荡,君子有忧乐天下的坦荡,君子有任重道远的担当。放看眼下,当爱恨情仇在校园随意抛洒,当抄袭炒作成家常便饭,当为了所谓学生会的某一个部长亦或其他职位公开互相倾轧,当游戏‘肥皂剧成必不可少·····我不知道“大人之学君子之学”还存不存在?
你用与不用,时间都在那里;你在不在意,时间都会故去···大学是美好的,因为你可以自由支配你的时间。大学是短暂的,因为四年转瞬即逝。“泰而不骄,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也应是大学的一部分。而在那些认为“60分万岁”的同学看来,这还是否是大学精神的一部分?有人说,现在的大学有太多不合理,学的和考试的相差甚远···是的,但这是否能成为你不勤奋的理由?图书馆,讲座,等等,你有权学习更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是吗?
所以,这不能成为你不勤奋的理由!
同时,大学精神还应包含一种“知耻之心”,不要因为物质迷住自己的双眼放弃自己的操守,放弃自己的原则。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对别人的生活方式我们无权横加评论,我们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
写到这里,我想,我所认同的大学精神已囊括大部。大学,很快,已过去了一年。大学的结束还有三年,我想,我会更加用心去体会,去找到我想要的一些东西。
虽然我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也虽然我融入这里相对较慢,但是,我相信,我不会让这里成为我的遗憾。而这些我谈过的大学精神,我想我能做到!
2.我眼中的中国精神 篇二
阳光的我长着一对一笑就只能看见眼缝的小眼睛。我的头发更阳光, 它们都穿着金黄色的运动服, 随着我的运动, 在空中进行着太空漫步呢!
我的爱好超多。葫芦丝已经过了六级;毛笔字也是我的强项, 我时常跟着爸爸一起练字;最近, 我又钻习上水墨画, 画的葫芦也有板有眼的。
我最得意的还是今年暑假的“小商人”经历。看着行政广场上漫天飞舞的夜光飞行器, 我突然冒出了在行政广场卖夜光玩具的念头。有了这个想法, 在爸爸妈妈的支持下, 我便一人在淘宝网上淘起夜光玩具来。第二天, 货物便到家了。当天晚上, 我用我的A8宝马自行车 (全天窗式) 带着我的货物、夹着小凳子, 拿着矿泉水去练摊了。面对不红火的生意, 我并不气馁 (něi) 。在我的坚持下, 我的生意逐渐有所起色, 最后顺利清仓, 结束商人生涯。这次经历“一人进货, 一人卖货, 一人收钱”的经商趣事, 这次练摊, 不仅增加了我的生活体验, 更加锻炼了我的胆识, 让阳光的我更加自信。
自从我的小文章发表后, 我就“惦记”起记者这个职业。俗话说:有理想就要付诸行动。为了这个理想, 我也付出不少。每月开列书单, 用读书夯实自己, 每周勤练文笔, 用作品提升自己。最近还参加了“江海小记者”活动, 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我正努力朝着我的“记者梦”方向快乐前进呢!相信不久的将来, 定会有一个家喻户晓的记者张弦。
点评:
小作者从自己的外貌、兴趣爱好以及独特的实践体验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活泼、乐观、积极向上的阳光形象。精妙的比喻、恰当的议论让人进一步认识了一个有主见、有胆识的女孩。结尾的点题让人为她的乐观前进充满期待。
3.我眼中的中国 篇三
在中国,长城、兵马俑、龙、筷子、太极拳、书法、风水等等,都代表着一种文化。我对汉语和中国文化很感兴趣。我们国家和中国的关系在不断加强,汉语翻译人才的需求量在大幅度增加,我在心里默默许下了一个愿望一定要把汉语学好。
2006年上大学时,我选择了中文系,并给自己取了个中文名字——白洁。
2010年8月27日,经过14个小时的飞行,我来到中国的首都北京,然后又坐上了开往沈阳的火车。我选择的是东北大学,听说这里没有别的土耳其学生,我想这样更利于我学习中文。
在沈阳,我的第一个中国朋友是宿舍楼的门卫师傅。几乎每天晚上我都下楼和他聊天,他很热情友好,操着一口浓重的东北腔给我讲中国。在中国,作为一个外国人生活会很有意思,因为中国人对外国人特别热情。比如说,你问路,中国人一定把你送到你想去的地方。2011年明,我参加了为在中国的外国留学生举办的汉语之星沈阳赛区的比赛,那天是我最幸福的一天。我和男友在台上一起唱歌,来自东北大学的中国朋友、外国朋友都来支持我,用老师的话说就是“很有气势”,我还拿到了去北京参加决赛序,走路或者过马路很辛苦;在饭馆吃饭的时候人们大声地说话,让人头疼。但这些并不妨碍我对中国的感情。虽然大部分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但他们把文化变成了信仰。他们能保留自己的文化上千年,这让人羡慕。
4.我眼中的雷锋精神作文 篇四
到现在,我们身边也还有雷锋的足迹,他们就是那些“活雷锋”,他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活动去帮助别人,你跌倒了——他们一定会扶你起来,你遇到困难了他们——会帮助你共渡难关。诸暨活跃着一个名叫“一米阳光”爱心社团,社团成员们去帮助白血病的孩子,看望敬老院的老人,帮助孤儿院的小朋友过生日,他们的一举一动都非常宝贵,送的一束鲜花、一个蛋糕,虽然是那么少的礼物,里面装的却是一份爱意,一份亲情。
再来说说,我们学校里的杨老师。上一次,杨老师下班回家,半路上,碰到一名小男孩,一边走一边哭,她想这个小男孩一定是遇到了什么事。于是,走上前去问:“小朋友,你怎么哭了啊?”那个小男孩吞吞吐吐告诉她,放学了以后爸爸妈妈没来接,他只好一个人走啊走,走着走着就迷路了,杨老师继续寻问他家的住址,小男孩也说不清楚直说:“那儿,那儿!”杨老师就沿着他指的方向走,到了他家门前,按了门铃,家里一个人也没有。那个小男孩哭得更厉害了,杨老师安慰他说:“没关系,我们在这等一等,妈妈一定会回来的哦。”于是,他们就等了一等,后来看见了他的外婆回来了,外婆看见外甥回来了,激动得哭了起来,打电话给他的爸爸妈妈,说孩子找到了,他的爸妈赶紧跑回家,非常谢谢杨老师,并送了鲜花、锦旗给学校。
5.我眼中的中国 篇五
近段时间在上海召开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会议是中国以自我的一种独特方式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体现。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指出各国应当延续古丝绸之路,应当将各自国家的优势彰显出来,共同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共筑命运共同体。这是习近平主席对世界的一种呼唤,这引发了参与国领导人的共鸣,纷纷拿起手中的木槌,一槌定音。
当然,“一带一路”的成功给中国带来了许多的机遇,这使越来越多国货走出国门。“共享单车”就是一个例子。就今日来讲,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身材小巧的他们。拿出手机,只需扫描二维码支付,解锁,你便能够骑着他们忘掉堵车的烦恼,游遍你所想去的地方,并且一路上你还享有全程的卫星定位,让你更加放心自身的安全。也能够说,共享单车改变了现今人们的出行方式,同时也减轻了大气污染,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真是“一举多得”啊!
共享单车改变的是人们出行的方式,那么移动支付改变的就是人们的消费方式。出门在外,只需一部手机,一个绑有银行卡的微信号,全国各大城市畅游无阻。有时,你还能够享有特殊的福利活动,这让你丰富多彩的生活锦上添花。“移动支付”在中国是处处可见的,无论是商场、超市还是小卖铺,就连小地摊也支持这种付费方式。它改变的不仅仅是人们的消费方式,对我来说,我认为我们的生活方式都已被它改变。这种消费方式已深入人心,因为七十多岁的老爷爷、老太太都在享受着移动支付给他们带来的便利。马云曾说:“如果银行改变不了我们,那我们就改变银行。”事实证明,马云的话是有必须的权威性的。
6.我眼中的“和美”语文 篇六
扎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 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雨露, “和美”语文应运而生, 绝非偶然。浙江湖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湖光山色给这原本秀丽的江南城市平添了恬静、闲适、淡定的雅趣。生活在这样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中的盛新凤, 铸就了她温婉而又执着的性格。在近二十年的教学、教研实践中, 盛新凤老师细心揣摩, 反复琢磨, 博采众长, 厚积薄发。“和美”语文终于破茧而出, 并以其清新、恬淡、优雅的教学风格, 获得了小语界的认同和肯定。
如前所述, 一种教学风格的出现, 绝不是偶然的现象。风格既是时代的一面镜子, 也是教师心灵的映照, 是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人格素养、专业素养、心理素养、审美素养的综合体现。风格即人, 文如其人, 课亦如人。
作为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历史见证人之一, 我从上世纪60年代初就接触中、小学语文教学。大学毕业后到中、小学教过语文, 参与过多种教改试验, 也参与过多次“教学大纲”的审查修订, 包括参加对“课程标准”的审议, 参与过十多年全国小学语文教材的审查, 也主编过经审查通过的中小学语文教材, 目睹了我国语文教学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多少年来, 在中、小学各个学科中, 语文教学争议最多, 非议也最多, 加之我们在思想上没有树立科学发展观, 缺乏辩证法, 看问题, 非此即彼, 各执一端。文道之争, 争了几十年, 还是众说纷纭, 难以形成共识。在上世纪60年代, 哲学上“一分为二”的观点风靡一时, 这是斗争和对抗的需要。原中共中央党校校长杨献珍提出了“合二而一”的观点, 认为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统一, 也可以融合, 立即遭到了大批判。周谷城先生别出心裁地提出了“无差别境界论”, 认为各科矛盾处理得当, 在某种条件下, 可能呈现出“无差别境界”。这就是和谐社会的蓝图, 大同世界的理想。由于不合时宜, 自然也遭到了批判。其实, 语文界的许多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了语文教学中的两极矛盾。例如文与道、主体与主导、讲与练、理解与运用、读与写、语文与生活、课内与课外等等, 在一定的条件下都是可以融通的。不是强调“文”就一定得牺牲“道”, 或强调“道”就一定得牺牲“文”;强调“学生主体”, 就一定要削弱“教师主导”;强调学生“多练”, 就一定会忽视教师“精讲”等等。由于种种原因, 这些问题, 有的解决得比较好, 有的至今仍困扰着我们。此次新颁《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学生的“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 强调“综合”“联系”“整合”“统筹”, 试图引导老师们解决好语文教学中的诸多矛盾, 处理好语文教学中的各种关系和联系。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 盛新凤老师不可能亲历语文教学改革的艰难历程, 但以她特有的悟性和灵性, 她在教学实践中似乎感悟到了什么, 又在传统文化中似乎发现了什么, 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她首创的“和美”语文和我国半个多世纪的语文教育息息相通, 和许多语文界的有识之士不谋而合。一个善于思考、勇于进取的教师, 只要他具有教师的良知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必然会成为一位教育改革的先行者。盛新凤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对“和美”语文, 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解读。什么叫“和”,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 “和”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和”即“适中”“适度”“适宜”, 是对立双方的联结、平衡、协调、均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发展规划 纲要 (2010-2020) 》提出“要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所谓“适合”也是对“和”的一种表达, 是“和”的一种形态。语文教学中的“和”, 是各种矛盾的对立统一, 是各种关系和联系的联结和交融。“和”是一种生命状态, 自然得体、优雅适中的“和美”教学是一重教学新境界。当然, “和”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始终处于变化和发展之中。可以说, “和”是变化中的统一, “不和”是统一中的变化。正是这种“和”与“不和”的交替冲突, 促进了学生认知、情感、人格的发展, 推动了教学过程。“和美”语文中的“美”, 是因“和”而“美”, 有“圆美之美”“圆融之美”“圆转之美”, 有“平和之美”“亲和之美”“中和之美”“融和之美”, 还有“文雅之美”“淡雅之美”“闲雅之美”“典雅之美”。语文教学在语文基本技能训练落实的基础上, 当然要讲究美, 力求做到语言美、意境美、意蕴美、情致美。但是“美”从何而来?“和美”语文主张在“融通”上下功夫。无论是“两极融通”或“多极融通”, 都要给“融通”创造相宜的氛围, 提供“融通”的契机, 使师生双方都能充分发挥主动积极的作用。
进一步说, 盛新凤老师主张的“和”, 是指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使原本对立的事物达到统一与和谐。“和”是一个过程, 是不断交融通达的过程, “和”也是一种状态, 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运动状态, 始终处于互动与互构之中。《相似论》学者张光鉴先生说:“万事万物没有同就不能继承, 没有变异就不能发展, 这是宇宙万物铁定的自然规律。”互动即两极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相互吸引, 使教学中主体的自动变为群体的互动;互构即两个对立事物之间的相互呼应, 相互补充, 相互建构, 它揭示事物之间内在的关系和联系。
如何将“和美”语文变成语文教学的常态, 实现盛新凤老师所企求的“主客相生”“显隐结合”“言意相谐”“点线图合”“雅俗共赏”, 把语文课堂变成和谐、融通、审美的课堂呢?这需要在“转化”上下功夫。按照辩证法的观点, 矛盾的双方是可以转化的。每次转化都会促成语文的“和美”。语文界著名学者周一贯先生在2011年《语文教学通讯》七、八期上发表的《过度讲析:语文教学应治之本》一文中, 对盛新凤老师的语文教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给我以很大的启发。周先生提出的“化教为学”“化讲为练”“化析为读”“化解为议”, 这里的“化”就是转化, 就是融通。其目的是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 把融通、转化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把学习语文的乐趣还给学生。这不仅是一个教学策略, 也是教育思想的变革。周先生以盛新凤老师执教《半截蜡烛》一课为例, 认为该课以学生的“练”为主, 辅之以教师的“导”, 体现了“化讲为练”这样一种课堂模式的转型。教师在学生读通课文 (剧本) 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了一个让学生“自求得之”的练习设计。即按剧本的体裁特点, 让学生先来“导演说戏”, 学生当“导演”解读课文。再让学生“演员演戏”, 讨论人物的行为和思想感情, 并上讲台演读。接着再由学生“编剧续戏”, 让大家思考:德国鬼子走了以后, 心有余悸的一家人会说些什么?激起了学生还想过一把剧作家的瘾, 请学生任选一个角色续写台词, 在括号内写上“舞台说明” (人物的神态动作等) 。最后, 又在交流中展开了“观众评戏”。周先生认为“这样的化讲为练, 始终置学生于主动投入、积极参与的状态, 既避免了教师的单向过度讲析, 又调动了学生的练习实践活动, 使阅读训练落到了实处”。
如前所述, “和美”是一种教学现象, 一种教学状态。然而这种状态———融通、和谐、圆融、优雅等都是在一定时空中表现出来的, 是相对意义上的。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教学过程在发展变化, 教学情境在发展变化, 学生的心理、教师的心态也在发展变化, 产生了已知和未知、认知和情感、具象和抽象、预设和生成等矛盾。此时, 旧的平衡被打破, 融通、和谐的状态被消解, 事物又处于不融通、不和谐的状态, 从而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化解、转化, 使之逐渐融和的过程, 这就是“和美”语文的辩证法。
如盛老师所言:“教学中还应努力追求冲突之美, 不平衡之美。”当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和文本之间发生认知、情感的冲突时, 学生认知上的起起伏伏, 情感上的跌跌宕宕, 使教学产生奇崛突兀之美, 这往往是教学中的“亮点”, 也可能是最宝贵的生成性课程资源。
7.我眼中的中国精神 篇七
西方世界对中国的断言总是能成为卖点。这些或热或冷的卖点,被再次“包装”和“进口”到中国后,又多少会经历一点放大,成为某种程度上人们判断世界形势的依据
马丁.雅克说,在潜意识里,他肯定想过这本书将来在中国出版的可能性,然而成书时已是十年之后,所以最初有意无意的期望到后来也就无关紧要了。
他的新书有个耸人听闻的名字,《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这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是对人们业已习惯的思维的一次肆无忌惮的挑逗。然而,雅克对这个标题却有自己的说法。他说在英文里,“rule(注:意为‘统治、规则等)”常常是用作隐喻意义的,但翻译到中文里,却成了没有联想意味的“统治”。当记者问他,他是否更想说“当中国为世界制定规则” 时,他连连点头。甚至关于“西方世界的衰落”,雅克也有着另一番解释:“我要说的并不是‘西方世界的衰落,而是一个‘按照西方规则运行的世界的衰落”。
不过,在雅克眼里,日渐衰落的“西方世界”似乎仍远未给予曾经辉煌的 “中央王国”足够的重视,以至于该书在美国出版前,书商认为在大标题里使用“中国”这个词,对书籍的销量不会有什么帮助。
解脱的情绪在向外传导
事实上,西方对中国的关注又从未间断。早至19世纪末就兴起的“黄祸论”,到毛泽东时期(1950年代)的“中国威胁论”,再到2000年前后的“中国瓦解论”,对中国的断言总是多少能成为卖点。而这些或热或冷的卖点,被再次“包装”和“进口”到中国后,又多少会经历一点放大,成为某种程度上人们判断世界形势的依据。
然而与之呼应的,是中国国内近年来兴起的“崛起”之声。30年持续的经济增长,极大地刺激了中国人的自信心。就像《中国站起来》作者摩罗所说,“从自卑体验中一下子就解脱出来了”,这种解脱,让这个曾经坚定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转型成为了民族主义呐喊者。
这种解脱的情绪,也许一样在向外传导。尤其是当2008年中国用奥运会向全球展示了这个大国的动员能力;在世界陷入金融危机阴影后,中国反而在经济总量上实现超越,即将成为紧随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一系列的国际事件中,中国表现出越加强势的态度。
对此,西方的反应并不迟钝。2009年9月,一本宣称中国将于2050年成为世界新中心的《中国大趋势》(Chinas Megatrends)在北京首发,其作者畅销书作家奈斯比特20多年前就出版了全球热销1400万册的《大趋势》。而这一次,奈斯比特甚至选择了中文版先于英文版发行。
与此同时,一系列探讨中国崛起及其影响的书籍也在西方发行。相比奈斯比特,大多数作者在探讨中国经济崛起的同时,对中国的社会矛盾以及经济中潜藏的危机则表现出了更多担忧。
2009年7月出版的《中国震撼世界:一个饥饿的国度的崛起》,在描述中国商业运行和经济发展的同时,指出中国经济还有着巨大发展的空间,但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弱点——中国经济一旦失衡,将会把全球经济拉入动荡。2008年9月出版的《中国:脆弱的超级大国》,认为中国高速的经济发展同时积累了大量社会矛盾,这些矛盾体现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也体现在中国的高层政治中,而它们的解决将非常棘手。
与之相比,马丁.雅克似乎对中国要乐观得多,尽管他此前只是在中国进行过几次学术访问,并且不懂中文。而抓人眼球的大标题“当中国统治世界”,更是让此书“脱颖而出”,在饱受争议的同时,也在销量上加分不少。
2009年6月,《当中国统治世界》英文版上市。在英国,几乎稍有名气的媒体都对此书发表了书评。在美国,销量和评论成正比增长。在加拿大,该书登上了畅销书榜。在东南亚,它更是受到了热捧,以至于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也拿出了1小时来接见雅克。
只是在欧洲,它没有引起太多的反响。对此,雅克认为这从另一方面表现出了欧洲人正在变得越来越狭隘和保守,对世界的变化缺乏足够的关注。
而对于中国书市,如此“亢奋”的书名自然拥有足够的吸引力。今年1月,该书的中文版在大陆登陆。数名知名学者联袂推荐,这其中包括欧洲科学院院士吴建民,清华教授胡鞍钢,人民大学教授金灿荣、时殷弘等。封面的推荐语上,赫然印着“轰动全球”的字样。而在封底的作者介绍上,提纲挈领的第一句便是“学贯中西”。而销量,据该书的出版商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的营销编辑透露,已经接近十万册。
不过,至于雅克是否确实“学贯中西”,似乎还有待商榷。因为至少,他不说中文,也看不了中文著作,更不能使用中文与中国人交流。当然,这大概并不能成为人们怀疑他的学术能力的理由。
除了夸张的标题外,书中论述的观点确实不乏新颖与厚重之处,也有大量丰富翔实的数据支持。避开了讨论经济或军事等硬实力的影响,雅克更多的是将自己的观点建立在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考察之上,并指出其所带来的中西行为与思维之异。
当然,舆论上也不乏对雅克新作的批评之声。英国《观察家报》的专栏作家威尔.哈顿(Will Hutton)认为雅克所说的“文明国家”其实同样适用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而关于法治、创新、民主等“西方”现代性的基本要点则是具有普世价值的人类追求,这些追求也同样驱动了西方长期且成功的经济发展。当雅克宣称西方忽略了中国崛起的影响时,威尔却认为雅克“低估了西方对于未来的洞察能力”。
在另一方面,雅克在中文上的欠缺,也是其受到质疑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时代周刊》国际编辑约瑟夫.康(Joseph Kahn)发表在《纽约时报》上的书评尽管对雅克的著作持相对积极的态度,但最后仍然指出雅克的中文能力导致他对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诸多困境缺乏感性与切身的体会。而同样受到批评的,是雅克对于文革浩劫等问题的简单化处理。
对这些争议,雅克认为是在自己的预料之中。“我挑战了西方对于中国的惯常理解。”在采访中他几次如此强调。
曾经的马克思主义者
事实上,在他自己的祖国英国以及与之隔海相望的欧洲大陆,雅克多年来一直都多少处在一个“挑战者”的位置。
这个1945年出生的英国人,出生便拥有了一个“共产主义”家庭——他的父母都是英国共产党党员。1961年,15岁的雅克加入了英国共青团。1977年,在他32岁的时候,他被选为了英国共产党党刊《今日马克思主义》(Marxism Today)的编辑,并在随后十来年的时间里,使该杂志由一份内部刊物变成了一份颇有影响力的公众读物。然而,随着英国共产党内部因对苏态度的不同引发党内严重分歧,雅克于1991年终于离开了共产党,《今日马克思主义》亦同时关闭。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雅克似乎生活在很多困惑之中。1993年,他第一次来到了中国。在这次旅行中,他去了广东、香港,也去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他被自己在亚洲东南部所见到的现代化震撼了。但同时,他也在问自己,“这是西方的现代化吗?”对此,他想要寻找答案。
在这次旅行中,他也遇到了他未来的妻子、26岁的马来西亚印度裔女子哈林德(Harinder Veriah)。哈林德改变了雅克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尤其当他们回到伦敦,雅克发现哈林德眼中的英国与自己所认识的英国是如此不同。他开始试图理解哈林德眼中的英国及世界。
“通过她的眼睛,我看到了一个我完全不认识的英国。这是我的祖国,然而我以前从未这样理解过我自己的国家。”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在随后的几年里,雅克开始了自己的转型——由一名政治媒体人转向一名政治学者,同时也在转变自己对东南亚以及中国的认识。
然而不幸的是,2000年,哈林德病逝于香港,留下了他们出生不久的儿子。这个打击来得太过突然且沉重。在接下来的五年里,雅克几乎无法提笔,此前早就定下的写作计划不得不搁浅。到2005年,雅克再次提笔时,“在国际格局中,中国的位置明显已不同于之前”。而原本只是以中国作为核心讲述整个东亚崛起的书的后半部分,则“完全变成了讲述中国”。
5月21日,雅克来到中国,进行他的新书推广,同时也参加英国《金融时报》和中国《创业家》杂志的媒体活动。5月27日,雅克在他下榻的宾馆里,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向记者讲述他眼中独特的中国。
中国新闻周刊: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雅克:1993年,我到中国和东南亚旅行。两周半的旅行使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脑中有很多困惑,但是我不知道答案。在广东,你可以看到这个城市拥有巨大的活力,变化就在你眼前。香港和新加坡的现代化程度出人意料。我在脑海中问自己,这里很现代化,但这是西方吗?还是别的什么?
在这次旅行中,我遇到了我未来的妻子哈林德。和她的恋爱完全改变了我,我的注意力一下子由欧洲转到了亚洲。一方面,我们是如此心有灵犀;但另一方面,我们又是如此不同。这两方面的结合改变了我观察世界的角度。
尽管某种程度上我算是一个政治上的激进派,但仍然还有很多问题我从没有思考过。现在我必须要面对它们,我得面对我的肤色、文化和历史所带给我的惯性思维。
我决定写这本书是在1997年,而直到1998年11月当我和哈林德移居到香港时我才开始动笔。哈林德是一位律师,她在香港得到了一份为期两年的律师工作,而我认为这正好是我写作此书的好时机。
中国新闻周刊:书名非常的大胆,你能解释一下吗?
雅克;最初我自己定的书名是《西方世界的衰落》。哈林德去世之后,我回到伦敦。有一次我和出版社的编辑讨论本书的内容时,他突然对我说,啊,看起来好像中国要统治世界。然后他说,嗯,这好像是个不错的书名。我当时告诉他,我觉得这个书名恐怕不见得会使中国人高兴。不过,我却一直没忘掉他的这个提议。
到书籍快要出版的时候,我们要做一个宣传册,我决定使用这个书名。不过,美国的出版商仍想使用“西方世界的衰落”,但其实,这个说法当时已经滥大街了。人们一直忽略了中国的重要性,直到2007年、2008年金融危机来袭,他们才突然改变了看法。
这个标题很好,但也是一个问题。它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同时,它其实并不是我要证明的观点。在英语中,人们不会按字面意思去理解这个标题,没有人问我是不是真的认为中国将要统治世界,因为我们经常使用“统治”或者“统治世界”作为一种隐喻。
中国新闻周刊:你认为中国的现代性将不同于西方的现代性,那么你眼中的中国现代性是什么呢?
雅克:每个国家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并不是每个国家都将采用西方的“现代性”。当然,西方国家之间也是不一样的。我认为“现代性”不但是由市场、竞争和科技形成的,它也是由历史和文化形成的。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流行的意识形态是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在这个理论下,经济被置于了中心和主导的位置,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则被忽略了。
中国不是一个民族国家,而是一个文明国家。这带来了中国在内政和外交上与西方极大的差异。另外,中国人的现代性是1949年之后才被共产党引入中国。这也和西方的情况大不相同。和苏联的情况也不同,因为苏联已经不存在了。
中国新闻周刊:你希望你的书能带给中国读者什么?
雅克:我希望中国读者能够觉得这本书非常有趣,有启发意义,能促使他们思考一些问题。有时候,有些中国人会问我,你到底对我们的国家有多了解?我说,嗯,我不是中国人,所以我知道的没有你们多。但也正因为此,我才对中国感兴趣。这就像我从妻子哈林德那里学会重新审视我自己的国家英国一样。外国人眼中有我看不到的英国。我也希望你们从我眼中看到不一样的中国。
中国新闻周刊:你过去是左派。你的父母也是共产党员。他们对你的影响大吗?
雅克:其实我的父母来自于保守派家庭,不过他们成长于一战和二战期间。苏联在二战中参战,让很多人都对它产生了好感。我父母就是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加入共产党的。我想在这方面他们对我影响很小,因为他们没有实际行动。但是我的父母很喜欢讨论政治话题,这种讨论政治的氛围倒是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中国新闻周刊:你现在仍然是一个左派知识分子吗?
8.我眼中的中国作文 篇八
那天,我吵着闹着说要帮爸爸一起去挣钱,揪着爸爸不放,最后爸爸无可奈何终于答应了我,我满怀期待地随着爸爸来到茶市。
但看到的一切使我惊讶,在这个偌大的场子里,没有空调给予的凉快,只是黑乎乎的一片人影。茶农们用板子架起一块小地盘,摆上茶叶,并且每个人人手一张小板凳。有的茶农民因为前晚的辛勤劳作,现在正曲着双腿两手搭在腿上趴着睡着了;有的茶农由于误了饭点,此时手中正捧着一份干巴巴的白米饭,就着咸菜,狼吞虎咽地吃着;有的用双手捧着一把茶叶,争着抢着给过路人介绍,边介绍边吆喝着……吵闹声、叫卖声、喊价声,好似在下一秒就要膨胀爆炸了似的。
我和爸爸边走边看。爸爸突然停了下来,捧起一小撮茶叶凑到鼻子下闻了闻,然后摇了摇头又放下,往下走。在另一堆茶叶里捧出一小撮茶叶,到旁边的店里去试试味道。“嗯……要不便宜点?这年头咱都不容易,你看行吗?”爸爸笑了笑对那个茶农说。哦,原来是好不容易挑到了自己中意的茶叶但又因价钱昂贵正砍价呢!那茶农看似有些为难,他皱着眉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然后又看向爸爸,吞吞吐吐地说:“那行吧!”爸爸连忙搭手提起茶叶,舒了口气,反复这样几次,却只收了一袋茶叶。
回家时,爸爸背上多了一袋沉甸甸的茶叶,在太阳曝晒下,爸爸早已汗流浃背了,但脸上仍是开心地笑着,嘴里还边轻轻哼着小曲儿,像是吃了蜜一样甜。
9.我眼中的中国作文 篇九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已十余年,却从未有机会冲出“枷锁”。只拘泥于自己狭隘的小天地,目光短浅,父母带我去过的地方屈指可数,那些古今历史,中外有闻的名胜古迹,我还从未踏足。于是,在电视机上一睹真容,在阅览室里一探详情,已成为我观摩中国,我热爱的祖国的重要途径。
后来我读了艾青的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噙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泪水也不经意间溢满了我的眼眶,似乎从出生那刻便注定,这令人向往的地方终究不变的是我扎根的土地。
仍是孩提时,便限随在母亲左右。我的母亲貌似是个“全能”的人,她既能于讲台上给乡下孩子讲课,又能种得一手好田地。在我的家乡似乎清一色家庭都种有庄稼,或玉米,或小麦,或大豆,或花生,因此我也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它的荣与枯,它的呼与吸,它的冷与热,早已镌刻于心,分外清晰。
我家的田地还有几分“修长”的土地,毫不夸张地说,那里就是我儿时的乐园。
植几棵小树,留下几抹绿色。一个明媚的午后,父母买来五十株女贞树苗,在田埂边种植,在当地可真算趣闻。趁着苗儿鲜活,我们便挖坑、提水、栽树了。而令我历历在目的是,父亲浇水时,竟把泥水冲到了我的脸上。
扳几株玉米,收获几分甜意。国庆节时,正值家乡玉米亟待收获的时节。金黄的棒穗,比我高几头的桔杆,扳玉米成了我最爱的娱乐活动。听那玉米棒折断处发出的.声响,是那样清脆动听。全部收人囊中后,总免不了月光下剥玉米皮的场景……
点几粒种子,埋下几分希望。每个放学的傍晚,母亲总会载车带我到田野里,呼吸清新空气的同时,还要担任艰巨的任务,撒种子。这可是个技术活,与收成紧密相关。俗话说“四五六,不瞎豆”,我便按这个标准来。走成节奏,与母亲锄头落下的同时,种子恰好落入坑洞,来年必有收获。
拔几根野草,塑几片童心。在地里种下庄稼,总要要为它们的成长保驾护航,拔草是母亲教给我的种田养田之基本技能。可我总是按捺不住童稚之心,拔了一隅小天地,便撇下溜开去。吸引我的是那直立着身子、傲视群雄的狗尾草。我将他们完整拔出来,双手并用,快速地缠绕几下,一只活跃蹦乱跳的小免便呈现掌心。这一玩就是一下午,当时还小不懂事,竟让母亲边找边担心。
仍记得,母亲弯腰低头耕地的时候,我在她耳边轻轻唱的一首小歌:
“还记得你说家是唯一的城堡,随着稻香河流继续奔跑,微微笑,小时候的梦我知道……”
如今身坐教室里的我,听着地理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中国地理,心中仍感慨,一条河溪,一座山峦,一片沧海,多少英雄魂牵梦萦之所在;一片沃土,一径小道,一座石桥,亦是心中不变的根。碧海青天下的梦寐之地、神往之境,只因“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耳边似乎又回荡着那熟悉的旋律:
“不要哭,让萤火虫带着你逃跑,乡间的歌谣永远的依靠,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
10.你眼中的奇葩,我眼中的创意 篇十
一说起树屋,我们想到的就是把房子建到树上去。但一位哈萨克斯坦的设计师灵感迸发,他构思的树屋,是要把大树装进房子里,而且,这个房子的四壁是全透明的。这个设计最棒的地方是:当夜幕降临时,周围漆黑一片,树影婆娑、虫儿轻语,然而房间中却是灯火通明,置身于树屋中的人享受着仿佛和森林融为一体的感受。
运河上的猫船
猫船是阿姆斯特丹独特的景点之一。它本质上是一个猫的收容所,但特别的是所有的猫都生活在一艘非常古雅的小船上,并且会沿着绅士运河航行。这里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大多数的游客都是因为在度假的时候想念自己的猫而来参观的。
与鱼共厕
最近,日本有一家餐馆生意特别火爆,因为顾客除了品尝美食外,还能体验一下“与鱼共厕”的奇幻感觉,这家餐馆的卫生间内被打造成水族馆风格,四壁装满了加厚的透明玻璃,碧蓝的水中,养着300条鱼和几只乌龟,顾客如厕时,仿佛置身于海底世界:鲈鱼银闪闪、鲷鱼红艳艳;浓妆艳彩的蓑鲷在池中轻盈徜徉,老态龙钟的海龟步履蹒跚地爬行……
翻转城市咖啡桌
塞浦路斯设计师斯特利尔斯·穆萨瑞斯受电影《盗梦空间》失重场景的启发,设计了一款名为“翻转城市”的咖啡桌,将精心雕刻的“城市”完全翻转到了桌面以下,充满了浓浓的未来科技感。这款咖啡桌采用木材、钢铁材料,结合3D打印技术精心制作,将一块布满摩天大楼的城市地皮向上翻折至上下相对。
“垃圾咖啡馆”反浪费
曾是一名厨师的亚当·史密斯在英国利兹市开办首家“垃圾咖啡馆”时,一定想不到,仅两年后,这种咖啡馆已经遍布全球,在澳大利亚、韩国、法国、美国、尼日利亚等地有120家合作店铺。所谓“垃圾咖啡馆”,是指店内食材大多来自超市货柜或餐馆里超过保质期但仍可食用的食品。史密斯开设这种咖啡馆是为唤起公众对食品浪费问题的重视。
11.我眼中的“吟诵”教学 篇十一
吟诵和朗诵必然是不同的,吟诵传承三千年的读书方式,是中国特有的读书方法。吟诵的必要性何在呢?为何在朗读、朗诵大行其道的今天我还要进行吟诵教学,恢复吟诵的传统呢?首先要从吟诵的价值说起,最主要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吟诵恢复了古诗文本来的美丽的声音形式,使得学生们重新喜爱上了古诗文。
中华文化复兴,必从读古书开始。每个人都读读古书原文,而不是从课本上听说古代,这样传承文化才有了一个根基。可是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读古书,为什么呢?太隔阂,太陌生。去年有研究调查了北京市小学生最喜爱的课程,结果语文排最后。又调查了语文的什么内容最令小学生讨厌,结果就是语法和古诗文。这里面有很多问题,声音是其中最重要的障碍之一。试想,现在年轻人都喜欢流行歌曲,如果把那些歌曲的旋律都去掉,不能唱,只剩歌词,还一字一拍地念,再加上数学分析式的讲解,谁还会喜欢呢?道理就是如此地简单:入情入心的东西,变成了枯燥的文字数学。
第二,吟诵是正确理解古诗文含义的基础之一。吟诵是古诗文的传统读法,而读法对含义的理解是有影响的。
吟诵不仅是读者的读法,也是作者的做法。“先吟后录”一直是古诗文的主要创作方法———下笔前总是先在心里有声音的,而这声音也是基本遵守吟诵规则的,何况,大量的诗文是在吟诵的状态下创作完成之后才用笔记录下来的。
既然古诗文的创作主要是口头创作,那么声音的意义就不可否认。创作时,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每个人都会选择合适的声音去表达,包括长短高低、轻重缓急、清浊开闭,等等,这是从小就会的本领。如果声音不合适,即会改掉,所以“新诗改罢自长吟”,吟诵一直也是修改诗文的方法。
只知道读音,不知道读法,又怎么可能完全了解诗文的含义呢?
“因声求义”,这也是古诗文一直以来的传统,“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声”,正是“书”和“意”之间的桥梁。所以,理解得好自然吟诵得好,而吟诵得好也才能理解得好。古人读书的时候,因声求义,因义发声,这是一直并存互生的两个方面。
如古诗《咏柳》的美感,不易被我们捕捉,这首诗的美不在于写出了春天的特点,也不在于用上了形象的比喻手法。正如孙绍振教授的观点,贺知章是以一个男性的视角来观察柳树,眼前的柳树如同一个婀娜的少女,柳树的柔嫩与娇媚才是这首诗的最大亮点,这是从文字解析的角度来理解的。比如“碧玉”一词让人联想到小家碧玉,“妆”字让人联想到少女梳妆的迷人,“丝绦”是丝织品,“裁剪”在古代属于女红,所以贺知章笔下用了大量的和少女有关的词语,可见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贺知章写出了柳树的娇柔、细嫩,如一个美丽动人的少女一般迷人。但这样通过文字来理解整首诗的特点,来感受诗歌的美,却是我们的普通教师不容易做到的,也更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理解、去感悟了。
但是,如果我们采用吟诵的方式则不难感受到整首诗的基调和特点。通过反复诵读,特别是在标出了开口音和闭口音之后,我豁然开朗,整首诗28个字,19个字都是闭口音,9个字是开口音,特别是我们公认的千古名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两句中只有“裁”“剪”“刀”三个字是开口音,其余的字都是闭口音。闭口音的发音低沉,多用来表达细腻、悠长的情绪。想想贺知章笔下的柳树不正是如此吗?这不是苍劲有力的柳树,而是如同少女般婀娜迷人。吟诵时,多是闭口音的字,自然我们的声音就会变得细腻、悠长,所以,我们不需要把古诗中的一个个字进行剖析,仅靠声音就可以判断出整首诗的基调,用诵读的方法也能体会出作者的情感,而且是在潜心涵泳之间慢慢体会,慢慢感悟,将诗歌中的情感通过声音这个媒介慢慢融入自己的情感。
例如《题西林壁》教学片段:
师:这是一首平起式的诗,第一句中的“看”字需要文读,读一声。同学们刚才诵读的时候把这个平声字拖得很长,既然拖长,就一定有道理,咱们想一想,为什么要把这个字拖长音来读?
生:因为诗人看得仔细,他看到的是“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把“看”字拖长读能够表现出诗人观察的仔细。
生:因为诗人看的时间很长,所以要拖长来读。
生:因为庐山的雄伟壮观让诗人陶醉,所以他一定看了很久,要拖长来读。
这首诗中 的平声字 还有“山”“缘”等字,学生都可以通过诵读时的声音来引发想象,从中感受音韵中所传达的意思。例如拖长“山”字,才能表现出庐山的雄伟壮观,因此诗人才会有“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受。
第三,吟诵是语文的基本教学法之一。
吟诵教学法是一套以声音为核心的偏重感性的教学法。老师先以声音教学生,其长短高低、轻重缓急,皆有含义而不宣,只是这么一种声音,有旋律或者有节奏,直接传达给学生。学生可能理解也可能不理解,但是其中的喜怒哀乐、细微曲折,学生是一定有所体会的。然后再加以讲解,这就是理性的教学了。讲完后,学生回去自学复习,掌握后再讲给老师听。此时也是首先以声音传达,老师听了他的声音,就知道他理解了多少,偏差在哪里。当然这里学生也可以辅以讲解。然后,老师再用声音去指点,哪里要大,哪里要高,如此等等,当然还是辅以讲解,然后学生再去自学,如此循环。这个过程中,起作用的不仅仅有声音,还包括表情、动作、神态,甚至气味、天气、环境……当然,声音、表情和动作是最主要的。
这样的教学偏重感性。现在的教学偏重理性,甚至完全就是理性。教语文跟教数学一样,都是分解、分析、做题。但古代不是这样的,感性理性虽然都有,但是仍以感性为主。越小的孩子,感性的成分越多,所以讲解得越少。
这样的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理解之前先喜欢上;这样的教学法,还可让学生浸润在其中,不是有距离地理解,而是全身心地投入。那些古诗文不是用来理解的,是用来进入生命进入生活的,并成为生命的养分,随时在那里发酵。
吟诵教学的最终体现,并不是吟诵古诗文,也不是吟诵现有的某些白话诗文,而是创作古诗文和白话诗文,并落实到学生的生命中,成为他未来生命的组成部分,这样才能完成吟诵的文化传承目标。
能吟诵什么就能创作什么。会吟诵五绝,应该就可以创作五绝。教学中可以先从对对子开始,对对子是很多孩子都喜欢的语言游戏,对到五个字就可以作诗了,而且是用吟诵创作,用吟诵修改,用吟诵表达。
孩子们学习了一段时间吟诵后,便可以尝试进行诗文的创作,五绝、七绝、词、文言都可成为他们抒发情感的方式。如孩子们写道:
闹钟
虽未惊天震耳聋,缓睁睡眼蒙眬中。
难平心恨搅美梦,无奈起床做学童。
捣练子·有怀
思绪断,杜鹃啼,寂寞海鸥两岸栖。
一夜雨声撩不止,浪催花落碾成泥。
醉花阴
溪水江边留许久,岁月同谁守。野菊顾凋零,饰空闺房,独自尝薄酒。
冷风傍晚吹杨柳,自种相思豆。离散数十年,思绪起伏,孤泪沾湿首。
孩子们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谈作诗:
“每每写完一首, 无形的成就感使得自己睡不着,身体,头脑,乃至灵魂,像有了魔法似的轻飘如云。但当我静下心来看看自己的诗歌与名家的差距时,臊得脸都不知往哪里放。但自己又酷爱这一口,怎么办?只有潜心研究一下其精华。令人振奋的是,这真使我的水平有所提升。直到现在,我仍然写诗,追其原因,就是因为它独到的内涵和优美的文字积淀。诗大到海纳森罗,小到一棵小草。短短几行文字,竟把悲欢离合,凝练得如此淋漓尽致,更是给人内心一种伏案的冲动。”
“我常把自己幻想成诗中的角色,好似也在狂歌、悲愁,让笔尖下的文字跟随自己的思绪游走。不管所作的诗有多么幼稚,我也算是可以作诗了。”
“朗朗上口的声韵,温润的词语,美妙的语言,整齐的结构,蕴含的哲理。哦!我所喜爱的,我生命中的诗!每当望见身旁的事物,发起呆来,随后,像是被拨动了心中的那根弦,灵感就像泉水般迸发而出,就抓起笔,把所有感情都注入笔尖,流淌在字里行间。这种感觉,就像是掉进了无底的黑洞,永远都不会出来。”
“在阳光下,在小径上,在草丛边。灵感总是想来就来,那一草一木,一花一树,总能使我有一种欲望———把它们变成文字,印在纸上!当拿起笔,一幕幕又出现在脑海中。那是一种美———蜜蜂的忙碌、花朵的绽放、大树的茂密、小草的坚强……一切的一切,都可以成为一首小诗,去欣赏。俗话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而写诗,更是在乎过程———过程,本就是享受。当那些鲜活的景象映入心头,再用笔写在纸上,那就变了。不光是景,还有情。景是架子,情是长在上面的牵牛花,郁郁苍苍。隐隐约约看见景,可是情,才是最重要的。诗中的情,像一杯茶,越品越浓郁、越香醇。几个简单的字里,藏的那份情,那份意……每首诗都不同。一首诗一种性格,千百首诗千百种性格。从我认识它开始,我体会到,或是忧愁,或是豪放,或是喜悦。但是,诗的情,却往往不能用几个字概括,只能用心体会。无论是诗还是词,都有一种性格,那种性格,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又如,孩子们学习了苏轼的诗词之后,对苏轼有了一番了解,提笔写下的白话诗歌也让人不禁赞叹:
我眼中的苏轼
可憎他,
耗尽心血只为成就,
一页墨香 。
可怜他,
半生无成,
痴痴悲愁,如漫天风雪,
纠纠缠缠,苦了眼前这半杯酒,
笑对一架古琴,空奏星月凄凉。
映出雪发几丝?
夜是深了,寒了,
蝉是倦了,厌了 。
那烛光如霞彩红艳,
芬芳中微透他面容沉黑 。
试问江涛可是英雄魁梧?
向东怒吼,只留一片哗然 。
迷蒙泪眼有多少哀怨惆怅 。
一卷诗书,
倾倒了半生豪情 。
笔墨浓浓,悠悠,飘飘,
他笑笑,谈谈,奏奏,
转眼间,已湿了半边枕,一片衫。
多情应笑我,
怎能写出他,
沾满仙气的半角衣衫?
三年时光,孩子们创作的诗文上千首,姑且不论是否有文采,是否有境界,但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孩子对诗文燃起的热爱,对创作充满的激情。
当然,创作不是仅会吟诵就能开展的,还需要很多的条件。人生阅历、思想境界都很重要,多读诗文也很重要,这样才能熟悉写法的传统,肚子里装满创作的素材。
为了让学生写好诗,我开始时是布置题目,检查作业,表扬佳作。但是,随着教学的深入,我逐渐注重让学生养成作诗的习惯,作为个人修身养性、自我调节的手段,每天至少作几首诗,像发短信一样轻松,像记日记一样自然,让诗歌成为生活的一种方式,才是教学最终的成功。
有人会有疑问,考试又不考作诗,为什么不考的东西也要教呢?因为有用,对人生有用,对社会和国家也有用。今天很多家长甚至教师都认为,分数是最有用的,甚至是唯一有用的东西。什么样的教育才是让人放心的教育?就是这个孩子会自我教育了。学校里教的知识,怎么可能比得上社会知识的更新?如果我们问问家长:学生为什么要写作文呢?家长会说,为了将来有用啊,写个总结,写个广告,总得会写啊。那为什么要写诗呢?这里恐怕要有一半的家长说没必要了。另一半会说:为了锻炼写作能力啊。也就是说为了将来总结、广告写得好,所以要通过写诗练练手,还是落实在应用文上。有一些家长可能另有想法,他们会说:这是心灵的抒发,是自由的追求,人总要有这些审美的情趣,人生才有光彩。
他们说的话全都有道理。但是,世上还有别的道理。
因为他们所说的诗歌,是poetry,不是我们古代所谓的“诗”。
“诗”,有两个最大的特征。一是“诗言志”,“诗”是内心情感的表达,这一点与poetry接近,但也有不同,“诗”不是“抒发”,“抒发”有“发泄”之意,“诗”更多是自我体味。第二个特征,是“发乎情,止乎礼”。“止”不是“停止”的意思,而是“走向”的意思。“诗”是从真情出发,指向“礼”的,poetry则是指向“自由”的。
所以作“诗”的目的,是修身,是自我教育、自我感慨、自我排遣、自我净化。除了应用文之外,诗词文赋的目的差不多都是这样。
今天,我们用什么来言志抒情?用什么来表达自我,沟通他人?好像只有说话,而很多人已经不太会说话。
今天,我们既缺少自由的抒情,也缺少诗教乐教。吟诵,是诗教乐教的基础,所以我们从吟诵开始做。吟诵,又要指向诗教乐教,所以又要落实在创作上。
12.《我眼中的中国》演讲稿 篇十二
大家好!我的演讲题目是-我眼中的中国。看这张图,在今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后,这张图刷爆各大网络,相信也让我们在座的每一位热血沸腾。这场跨越120年的辛丑对话,让世界能够清楚看到,在中国,两个甲子,换了人间!更让身为中国一份子的我自豪地喊出,我们中国强大,我们中国人民强大!
我们有英明的领袖-中国共产党。在它的带领下,中国在科技、军事和经济方面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和进步,正在以势不可挡的态势走向世界强国之巅。
我们中国强大。中国从无欺凌之意更无强权干涉之想,但国防军事上,我们有足够的力量去抵御和抗衡。“辽宁号”航母,东风41导弹,094型核潜艇,歼16战斗机组成了强大的军事战斗防御系统,时刻保卫着祖国和人民。
我们中国人民聪慧勤勉。中国的科技与经济,早已与世界最尖端并驾齐驱。“天问”号火星探测器、“天宫”太空实验站、“嫦娥”号月球探测器、“神舟”载人飞船都展示着中国日益强大的空间技术。量子卫星通信,“蛟龙号”载人深水探测器,5G通信,高铁、移动支付都领跑各自领域。拥有最齐全的全球工业门类。
我们中国人民团结坚毅。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中,中国以英明于任何国家的防控决策,力挽狂澜地挽救了人民的生命;又以超乎想象的速度研发出新冠疫苗;更以博大的胸怀支援世界各国的疫苗需求。疾病防控预防能力远超世界任何国家。
我们中国秉持和平共融理念,想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进步。
13.我眼中的中国教育改革 篇十三
物理学院
12汽本2 何泽安
2012954220 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生产之初,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的生活需要。因此,中国的教育最早可追溯到180万年前。最原始的教育其主要功能是教会部落族群的人们学会一些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如:生火,狩猎,捕鱼等。当代之教育其主要功能是让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通常我们所说的教育可分为两种:广义上的教育与狭义上的教育。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也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刊授教育、广播学校和电视学校的教育等。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我们今天所讲的教育是狭义上的教育,是中国教育。
中国教育开始于中国古典著作,而不是宗教组织。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世界万事万物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变化的。中国教育自他诞生那一刻起就在不断地发展,发生变化。
中国古代从孔子办学,开始就有了私人教育系统,以后的“私塾”教育一直贯穿整个中国封建王朝时代,是教育的主要体系。不过从汉朝开始有了“官学”,官办的学校分级有中央的“太学”,地方的“郡学”、“府学”、“县学”等。宋代以后著名文人办“书院”这种类似孔子教学场所的风气开始不断壮大,许多学院都是一种学派的代表。
早期中国任用受教育的官员管理国家,用来选拔官员的科举考试制度建立于隋朝,唐朝的唐太宗完善科举制。直到清朝末期的1905年废除,代之以中西方结合的特色教育方式。这为中国现代教育之始,为后来风起云涌的辛亥革命和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宝贵人才。随后,中国现代教育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和加强。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教育体系又有了较大变化,私人资本开始进入教育领域。
然而,在进入21世纪后,中国教育体系存在的弊端在社会的发展下逐渐暴露出来了。中国教育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社会进步的基本需要了。人们对中国教育体系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为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下大力气对教育进行改革。针对教育改革,中央政府加强了对高考改革;入园难,入园贵;随迁子女入学;幼师数量短缺;女童安全;打工者子女享受平等教育问题的关注,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然而,在我看来,中国教育体系所面领的问题并不止这些。我们仅仅关注这些问题是不够的,也是不对的。对此,我对中国教育改革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学校等级不是“铁饭碗”,学校经费不是“大锅饭”,学校科研经费的多少应取决于学校本身的科研实力。
2、学校应实行政、教分开的措施,行政管理不应过多干预学校管理。
3、选拔制度应该改革,首当其冲的是高考改革。改革应注重教育的公平性。
4、高校选拔人才时应普遍选拔和特殊选拔相结合,允许有特例存在。
5、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避免出现贪污,挪用等情况的存在;不应功利性的对待科研。为何我会提出以下这几点建议呢?以下是我对这几点建议的解释。
针对第一点建议,我认为当前学校评级制度是有问题的。它存在只升不降的问题。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学校的实力明显有些下降,但他的学校等级却没有发生变化。这对其他学校是不公的,对学生是不负责的。此外,每所学校的科研实力是不同的。即使是不同等级的学校也可能存在着低等级学校的研发能力比高等级的还要强的情况。如果打破这两种怪现象,这将有利于学校之间公平竞争,也将激发学校及科研人员的科研热情。
针对第二点建议,我认为当代中国之所以培养不出大师级人物关键在于学校管理过多的受到行政干预。这极其不利于学校培养世界级人才。目前,每所大学校园里都有一名校党委书记和校长。而这两位当家人物都是由上面选派的,而不是由师生与上级共同选举的。这种情况将会造成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惟上是从。而上级并不一定对学校情况了解。这将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错误。而政、教分离的核心在于政治思想、行政管理与教育管理二者分开。校党委的主要职责在于行政管理和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发展党员。我们应该弱化其行政管理而强化后者职能。这样可以避免外行指挥内行的情况出现。而且,此举可以很好的把握学生思想动态,防止发生颜色革命。此外,上级行政部门的职能在于提供服务,而不是对学校下命令,瞎指挥。而校长则应该由一位教育家当任。他应该由师生共同选举产生。这样是校长与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针对第三点,本人认为目前的选拔制度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以本人为例,本人也许理论还算过得去,但动手能力严重不足。目前,广大中国学生都存在这种问题。此外,虽然我们喊了很多年素质教育的口号,可落到实处的几乎没有。目前中国的教育仍是应试教育。而很大程度上是由高考造成的。因为我们只能通过高考才能上大学。而上什么大学的标准在于你的分数是多少。因此,教师从小学到高中便不断地要求我们考一个更高的分数,真去考上一个好的学校,这样你有可才能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因此,我们从小只能在书本和试卷上埋头苦干,“乐此不彼”。结果大学每年招的都是一些应试教育产物下的学生。大学在抱怨小学到高中老师培养出的学生创造力,动手能力不足;而小学到高中老师则抱怨大学站着说话不腰疼。然而,这一切的结果都是高考选拔制度的缺陷造成。因此,我们必须对高考动手术。我们必须在高考选拔时注重学生的德、体、美、劳,注重学生在校时的表现。此外,我们在选拔时应该考虑到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教育差距,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教育差距。我们应该使教育更公平。
针对第四点问题,我认为这种选拔更能充分选拔出人才。人们常说天才往往在某一方面是弱智的,这点我很认同。因为古今中外都存在这种例子。就比如我们共产党的许多将领都是农民出身。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在打战前连地图是何物都不知道,连字都认不全。可是他们看到地图时能在脑海中形成地形,照样打败黄埔军校毕业生。我们不能因为有些人在某方面很突出,而在某方面严重偏科而将他们拒绝在大学校门口外。这是不合道理的,是浪费人才的,也是对他们的不公,对国家的不负责,是赤裸裸的谋杀。
针对第五点,我国目前存在着科研经费管理乱象的问题。前段时间还有媒体报道过5000亿科研经费跑冒漏滴的新闻。科研经费管理混乱将不利于科研活动的正常进行,将挫伤科研人员的科研热情。此外,这也是对纳税人的不负责,对国家的不负责。此外,关于目前我国存在的限时出科研成果的情况,这是极其不合理的,严重违背科研规律的。科研过程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可我们有的官员为了政绩限时让科研人员研发出成果或对某些科研项目不予立项。这是科研人员的悲哀,也是国家的悲哀。我们高喊着建设创造性社会,可我们有的官员做的全是违背这个口号的事情。这的确令人深思。
14.我眼中的王老师 篇十四
她戴着一副紫色边框眼镜, 看去好象很有学问的样子。她每天总是带着笑容。
从古至今, 老师在学生的心里都是很严厉的, 但我们的老师非但不严厉, 而且很和蔼, 班里的学生都喜欢她。她上的课是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反正在我们学校, 我可没有遇到其他老师和王老师上课一样的了。通常她在课上总是边讲边笑, 我想这并不是她不在乎这堂课, 而是想把那老套的教学理念重新换一个方法来让我们听进去。
王老师不但幽默而且还会讲鬼故事给我们听。我们可喜欢她讲的鬼故事了。不过她总是在我们表现好的时候才讲给我们听。平常, 老师在批改完作业后也会跟我们走走跳棋、军旗、飞行棋、五子棋, 来汲取更多的棋盘知识。
我的老师不仅幽默可爱, 而且还有那充满智慧的、无人匹敌的大脑。我们班的学生碰到问题总喜欢下课围着她和她一起交流分享。
我爱我的老师!
我要把下面这段话送给我的老师:
15.我眼中的林肯 篇十五
学生甲:
目光敏锐的林肯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偶然发现《智慧》杂志很有创意,就吩咐秘书订了一份。一天,林肯顺手拿起杂志翻阅起来,翻着翻着,发现杂志中间有几页没有裁开。林肯想:既然这是一份风行全国的杂志,应该不会出现这种连页的现象,难道这里面有什么花样?他用小刀裁开了连页,发现连页中的一节内容被纸糊住了。林肯又想,被糊住的地方大概是印错了。但印错的内容是什么呢?林肯又用小刀一点一点地撬起糊纸,发现下面写着:“恭喜您,您用您的好奇心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获得本刊1万美元的奖金。”原来,杂志社故意印错了300本杂志,但绝大多数读者都采取了寄回杂志社调换的做法,只有8个人从中获得了奖金,目光敏锐的林肯就是其中之一。
学生乙:
坚韧不拔的林肯
一生下来就一贫如洗的林肯,一生都在面对挫败。1816年,家人被赶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须拼命工作养活他们。1831年,经商失败。1832年,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1832年,工作也丢了。1833年,向朋友借钱经商,但年底就破产了,接下来他花了十六年,才把债还清。1843年,参加国会大选落选。1854年,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1856年,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一百张。1858年,再度竞选美国参议员,再度落败。1860年,百折不挠的林肯终于当选美国总统。八次竞选八次落败,两度经商两度失败。正因为他坚韧不拔,永不放弃,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出色的总统之一。
学生丙:
刚正不阿的林肯
林肯当律师以后,在当地很有声望,很多人都来找他帮着打官司。但是他出庭辩护有一个条件:当事人必须是正义的一方。穷人只要告诉林肯:“我是正义的,请你帮我讨回公道。”林肯就会免费为他辩护。一次,一个很有钱的人请林肯为他辩护。林肯听了那个客户的陈述,发现那个人是在诬陷好人,于是就说:“很抱歉,我不能替您辩护,因为您的行为是非正义的。”那个人说:“林肯先生,我就是想请您帮我打这场不正义的官司,只要我胜诉,您要多少酬劳都可以。”林肯严肃地说:“只要使用一点点法庭辩护的技巧,您的案子很容易胜诉,但是案子本身是不公平的。假如我接了您的案子,当我站在法官面前讲话的时候,我会对自己说:‘林肯,你在撒谎。’谎话只有在丢掉良心的时候,才能大声地说出口。我不能丢掉良心,也不可能讲出谎话。所以,请您另请高明,我没有能力为您效劳。”林肯一生就是这样的刚正不阿。
学生丁:
信守诺言的林肯
1831年的一天,美国南方的奴隶拍卖市场上,一排排黑人奴隶戴着脚镣手铐,被一根根粗壮的绳子串在一起。奴隶主们用皮鞭毒打黑奴,用烧红的铁条烙他们。这时,一个路过的年轻人愤怒地说:“太可耻了!等一天我有了机会,一定要把这奴隶制度彻底打垮。”说话的这人名叫亚伯拉罕·林肯。
29年后,他终于有机会兑现自己的诺言。这一年,他当选为美国总统。
林肯的当选,对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构成严重威胁,他们在林肯就职之前发动了叛乱。1862年,林肯颁布了《解放黑奴宣言》,宣布废除农奴制,解放黑奴。1863年,历时四年的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
然而,奴隶主并不甘心他们的失败。1865年4月14日晚上,林肯在华盛顿的福特剧院里看戏时,被南方奴隶主收买的一个暴徒刺杀身亡。坚守诺言的林肯,为了废除黑奴制度,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
16.我眼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篇十六
冷水滩区骄阳小学 王运凯
传说有一座岛,岛上有54座壮丽的城市,那里花木茂盛,景色迷人,全部财富为大家共有。那里没有私有财产,没有疾病流行,人们在公共食堂吃饭,住在带花园的房子里。金钱在这里失去了意义,也就没有堕落和罪恶。这座岛叫做乌托邦岛。而提出这座岛的人叫做莫尔。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几句话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人类在活着的每一天中,都会不断追求着自己向往的生活。而乌托邦岛和桃花源里人们的生活就是两位作者所向往的生活。可惜,乌托邦岛和桃花源这两个地方,人类至今也没有找到。因为它们根本不会存在。两位作者在赋予它们生命时,恰恰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类,在这美好的地方居住的是拥有七情六欲的人类而不是只有程序的机器人。虽然这些虚构的国度算不上科学,但是却有着社会主义的影子。
中国在刚开始实行社会主义时也在义无反顾的创造这样的世界。人们都丢弃自己的小锅小灶,一起吃大锅饭,一切事物都是大家共有的。这样看起来似乎很公平,可是最后却因为不公平让他们苦苦建立的世界崩塌。同样他们也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类。大家共同生产干活,总有一个人活干得最多,相对的,也总有一个人干得最少。可是两个人最后分到的粮食却是一样多的。这时活干得最多的人心中必定感到不满。当有千千万万这样的两个人出现时,理想的体系非常有可能崩塌。因为此时的人们会消极劳作,反正都会有饭吃。这便是人类的懒惰。大锅饭总得有人分,建立的体系总得有人去运作。可是谁又不想多得到一些。这便是人类的贪婪。如此种种,才导致了失败。
当乌托邦岛和桃花源遇上了七情六欲的人类,都会成为泡沫。一切美好的事物因为有人的参与才会使人向往,而人却很难得到美好事物的青睐。所幸,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大国。而出生在这里的人难免不会聪明几分。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个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数数城。那个老人便是邓小平。他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是他响亮地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他领导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成功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这里的特色代表的是中国,代表的是红色。这里的特色是根据中国实际国情而形成的。而实际国情是根据每个中国人对各种事物所造成的影响改变及自身情况所综合反映出来的。国情是以人为基础,特色是以国情为基础。显而易见,邓小平带领大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走得那么成功,是因为他考虑了人这个因素。考虑到了中国人的这个因素。一切都是为了中国人,而中国人却决定一切。
到如今,中国仍然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并且走得越来越好。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把文化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四个自信并列提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观点的创新发展。所谓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中国人自信,中国才能自信。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中国共产党更应自信。
理论是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武器,是中国人前进的指南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的智慧和心血,应坚持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得起时间的打磨和人们的求证。中国有句俗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意思就是,没有制度的约束,人类的行为就会陷入混乱。如果国人都乱套了,那国家也就濒临毁灭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据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满足中国人需求而制定的。在几代中国共产党完善和发展下,越发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发展的必然之路和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探索研究,让这条道路越发生意盎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作用下也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发平坦。所以应该毫不动摇的走下去。如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比作一只雄鹰,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眼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翅膀,而中国传统文化是它的生命!
文化是民族的符号。一个民族的崛起,除了经济的强盛外,更重要的是文化的繁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悠久的历史,并散发出时间沉淀的味道。文化不绝,民族不灭。每个小孩一出生便在不停的接触文化,再大一点就会学习文化,理解文化。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仍然昂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总书记和第一夫人彭丽媛在外交过程中都会毫无保留的展示只属于中国文化的魅力。一个国家崛起的重要任务就是向外界传播本国文化。而中国共产党因为有文化才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因为有文化才会制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因为有文化才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应为中国文化而感到骄傲,应为中国文化感到自信。
17.我眼中的中国农民 篇十七
传统中的中国农民总会给人留下勤劳、淳朴、憨厚的人物形象,像鲁迅笔下的闰土。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一词好像也成为了近两年来常用的贬义词。
在我眼中,中国农民好像已经成为城市人所歧视和刁难的对象,甚至有些人轻浮地贬斥他们的道德水准。2002年,一位陈姓青岛市民向当地报纸写信,提议在公共汽车上设立“民工专区”。
“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伙伴城市,青岛的市民素质步步提高,其着装越来越干净,而与此同时,民工却素质低、不讲卫生、衣服上沾满油污,乘公交车时经常碰到市民身上,引起市民的厌恶,时间久了,双方的隔阂越来越深。最简单的解决办法是在公交车上隔出小块区域专门供民工使用,消除双方的隔阂和矛盾。”
对民工来说,再苦再累也比不上城里人歧视带来的伤害。当我们用鄙夷的眼光看他们时,谁又会想到他们的感受呢?
记得一位农民对自己的孩子说:“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别让城里人瞧不起咱!”我听了以后触动很大。让孩子好好学习的目的竟不是成才、不是建设祖国、不是赚大钱考大学,而是为农民自己争口气、证明农民并不比城里人差。这就是城市里某些自以为“上等人”的优越和偏见所造成的影响。其实这些“上等人”大可不必认为自己现在是城里人就沾沾自喜,因为上溯两三代,绝大多数人的祖父、曾祖父辈都是农民。
现在社会中,歧视农民造成这样一个怪圈:城市人口离不开农民,而又希望农民不要进入城里人的生活圈,有些城里人甚至捂着鼻子从农民身边绕过去。无形中,城里人和农民便产生了一个厚厚的隔阂,这个隔阂好像是一个大圈,把农民死死地圈在这里,他们就像生活在孤岛上一样,寂寞、无聊、乏味。
在我眼中,中国农民的生活是空虚的。经过调查,工作之余农民的消遣方式十分单一:无所事事、吃完就睡、找村民聊天、打牌或打麻将等。而城市里的年轻人业余生活中上网、泡吧、参加培训或自学技术、谈恋爱等是主要项目。他们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贫瘠,更重要的是精神也相当贫瘠。然而这一切也大概是因为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农民在各个方面与市民相比都处于劣势,好像农民与生俱来地就得比市民底下。
尽管如此,农民也不必活在自卑的阴影下,尤其是中国农民,因为他们吃苦耐劳而所获甚薄但无怨无悔再占不到世界百分之二的土地上养活了十四亿人口。
18.我眼中的突尼斯 篇十八
突尼斯是个北非阿拉伯小国, 面积16万平方公里, 北面、东面濒临地中海, 首都突尼斯市。上世纪80年代以来, 受国际市场的影响, 突尼斯经济陷入困境。1987年本·阿里总统执政, 他奉行“以稳定求发展, 以发展促稳定”的基本国策, 实施振兴经济计划, 通过实行金融和税收制度改革, 扩大吸引外资, 改造国营企业, 大力发展旅游业等一系列措施, 形成了一套有本国特色的发展模式, 使突尼斯政局稳定, 社会安宁, 经济持续发展, 一举成为非洲国家中的佼佼者, 享有“北非的和平绿洲”之美誉。
这片富饶的土地曾是非洲的政治文化中心, 三千年的历史在这里留下了诸多印记。从腓尼基文化到罗马文化, 历经西班牙文化、土耳其文化、法国文化的影响, 一直到突尼斯共和国独立, 造就了这个国度极富特色的“混血文化”。
突尼斯环境优美, 天空蓝得很纯粹, 路边都是大棵的棕榈树, 人的肤色比较白。由于是旅游国家, 突尼斯相对开放, 年轻的女孩打扮得很时尚, 日常生活中可以不用头巾包住脸颊, 而在海边也常常能看到包裹很严实的传统女性和身穿比基尼的现代女性。不同于其他穆斯林国家, 这里的家乐福超市可以随意买到猪肉。突尼斯民风淳朴, 人们非常亲切和蔼, 我们无论是去办事、去市场采购, 还是去游玩, 总能得到友善而细致的帮助。突尼斯社会治安良好, 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 即使是一个人开车去银行取大量现金, 也不用担心有人来抢。我们项目经理部的人有时候会集体出门, 甚至会演一演“空城计”, 也非常放心。
我所在的中水电公司于1979年进入突尼斯市场, 1983年正式组建突尼斯经理部。历时37载, 公司在突尼斯先后承建了多个工程项目, 其中麦崩水渠项目的建成实现了突尼斯的西水东调, 被誉为“中突友谊渠”。
记得我第一次到突尼斯时, 为了尽快掌握更多的工程法语、熟悉工程项目操作流程, 我被派到项目工地担任翻译。工地上除了二十几位中国人之外, 施工人员基本都是附近的村民。当地经济不景气、失业率很高, 村民迫切需要找份工作来赚钱养家, 而中国公司恪守信誉, 不会克扣工资, 在突尼斯有着良好的口碑, 因此邻近村里的青壮年源源不断地来应聘。刚开始, 我以为他们只是出于好奇才过来试试, 而我们也不需要更多的员工。于是, 我经常用法语比划着让他们回家 (突尼斯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 只有受过教育的城镇居民能用法语交流) , 但他们就是不肯离开, 每天照常在我办公室外等候, 看到我出来就围住我要工作。后来, 他们派一位能听懂法语的代表来跟我交流, 我才知道他们实在是受生活困窘所迫, 当地的农业生产已经陷入危机, 而物价水平之高更让这些穷苦农民难以承受。之后, 我们聘用了大量当地村民, 并在工作中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情义。
世间的变故总是不期而至。2011年1月, 这里发生了轰动世界的“阿拉伯之春”浪潮, 执政23年之久的本· 阿里总统逃亡沙特。这场浪潮后来蔓延到埃及、利比亚和叙利亚, 造成中东和北非的巨大动荡, 直到现在还未平息。在2015年我第二次到达突尼斯之后的11月24日, 总统卫队的一辆车遭炸弹袭击, 造成14人死亡, 多人受伤。而爆炸地点就在我们经常去办事的街道。不仅如此, 时不时的会有恐怖分子袭击游客的新闻见诸报端。
【我眼中的中国精神】推荐阅读:
我眼中的工匠精神的作文09-01
以我眼中的……为题的作文我眼中的苏东坡06-23
我眼中的班级09-05
《我眼中的秋天》11-07
我眼中的学生11-16
我眼中的家乡作文07-04
我眼中的杜甫随笔10-04
我眼中的除夕作文10-17
高二作文:我眼中的成熟06-14
我眼中的语文教学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