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024-11-26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精选10篇)

1.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篇一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新农村

近年来,我们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六通八有”和“绵渝路全面小康示范带”建设,结合自身实际,通过理清思路、科学规划、创新机制、增加投入、加强领导、激励群众,在如何运用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县城带郊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进行了大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围绕农民增收,抓农业结构调整

我们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到首位,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千方百计让农业兴旺发达、农民文明富裕、农村繁荣稳定。

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我镇的养殖优势,按照“增猪优猪、大力发展小家禽,积极发展草饲牲畜”的思路,鼓励有条件的农民联合起来,发展畜禽养殖小区,启动了10万头优质生猪和100万只优质肉鸭等小家禽基地建设。狠抓了以猪链球菌病为主的畜禽疾病预防和控制,杜绝了猪链球菌病在我镇的发生,确保全镇出栏肥猪6万头,畜牧产值达921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65以上。采取协会带农户、公司加农户、资金扶农户等多种措施发展农业大户,全年发展壮大种、养、加工、贩运等各类农业大户600多户。按照“支部 协会”的模式,全镇共建立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经纪能人领办的各类农村专合组织11家,带动农户达3000多户,推动了我镇农业向产业化方向的快速发展。以技能培训为手段,共举办各种技能培训27期,培训人员达3970人次,实现向外输出劳动力9430人,就地安置3860人,富余劳动力资源得到有效转变。2005年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10元。

二、围绕城乡统筹,抓六通八有工程

我们坚持全面推进以“五改两建四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民新村建设,城乡差距得以逐步缩小。

在凉帽山、黄磉浩等地,依托城市扩张和拆迁,实施“城区型”新村建设,在王爷庙、太空等村,实施“街村型”新村建设,在磨嘴、大堰等山地村,实施“庭院型”新村建设。2005年,全镇共建成沼气池600口,全部配套“一池三改”技术;实施“红层找水”打井697口,建集中供水站4处,新解决群众饮用水困难4000人;全镇参与新村建设的农户达730户,在凉帽山、黄磉浩等新建标美化街道4.6公里;在磨嘴、王爷庙、佛南等建设通村水泥路16.2公里,在白马庙、白莲山、佛南等地新建、扩建碎石路10.2公里;维修渠系20处,6000多米,新建排灌渠系4.2公里;推广大中型联合收割机21台、耕整机18台、化肥深施器120只、农用水泵150台套、人力播种器85台;全镇光纤电视入户达85以上,电话、小灵通、手机入户达55以上。

积极组织动员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并开展了城乡特殊医疗困难救助探索;动员民营企业、干部教师捐款16万余元,修建农村安身房26户,慰问贫困群众500多人次,救助贫困学生150多人次;狠抓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农保征收保费13.2万元。

三、围绕小康示范,抓项目综合打捆

我们坚持按照“产业兴村、设施强村、生态美村、依法治村、文明建村”的总体要求,借助磨咀、王爷庙两个扶贫新村建设,将国土部门实施的红层找水打井、水利部门实施的集中供水、交通部门实施的村通水泥路建设、农办和建设局等实施的风貌工程、农能办实施的沼气池建设等项目与小康示范进行打捆整体安排,集中力量在绵渝路和县道公路沿线打造全面小康示范带,各项目之间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实现了综合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先后迎来全省扶贫新村建设现场会、全省农村能源现场会、示范县建设两周年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座谈会等3个省级现场会议,全市基本农田建设现场会、全市沼气池建设现场会等2个市级现场会在我镇作现场参观交流。同时,我镇积极争取省、市、县劳动部门、国税部门在王爷庙村、磨嘴村、佛南村建立计生“三结合”基地,并充分利用市人大联系王爷庙村、市政协联系佛南村、市民盟联系磨嘴村的有利条件,广泛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

四、围绕乡风文明,抓农民素质教育

我们坚持以提高群众素质、促进城乡发展为主题,认真开展以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健康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活动,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子。

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大力开展诚信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安全文明村(社区)、小区、文明农户等创建活动,努力提升群众文明程度,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组织群众、学校师生员工、干部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达11次。在佛南村、磨嘴村评选星级农户1300余户,并在磨嘴村召开了全县星级农户授牌试点仪式现场会。

2005年,我们选聘了6位不同身份的失地农民组成失地农民巡回报告团,在县城郊区12个村成功进行巡回宣

讲,向当地群众宣传征地拆迁安置政策,讲述失地不失业的创业致富成功经验,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将涉及土地款分配的信访问题纳入司法调解轨道,有效地杜绝了重复无效信访,信访案件比去年降低33.5以上。

五、围绕执政能力,抓班子队伍建设

我们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深入扎实开展“机关效能革命”。

在镇、处、委、村和社区干部中,广泛开展“五比五看”活动:一是比学习,看谁的学习最勤奋;二是比敬业,看谁的业务能力最强;三是比尽责,看谁履行职责最好;四是比自律,看谁的作风最过硬;五是比实绩,看谁的工作实绩最多。通过开展“五比五看”活动,引导教育全镇干部面对新形势,学习新方法,开拓新思路,创造新业绩,树立新形象;切实增强各级干部的政治、责任、大局、发展和服务五种意识,不断提高各级干部的学习、认知、创新、业务和执行五种能力。

同时,我镇在切实抓好农村工作的同时,还认真抓好了城市社区建设、民营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项工作。新建设社区3个,筹建爱心超市6个,在黄磉浩社区进行了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试点;26个集体企业全面改制结束,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198户,民营企业66家;扎实开展平安太和创建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了以“四级五定五逗硬”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治安联调工作机制,镇成立了以镇长为主任的矛盾纠纷联调中心,处(委)成立了联调办公室,村、社区成立了联调工作站,并代表市县顺利通过省检。同时,配合县委县政府及县相关部门顺利完成了县城地区20多项重点工程建设,确保了重点工程的顺利开工建设,并顺利通过省市检查验收。

2.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篇二

近日, 笔者对江西省某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管机构、定点医院、及部分参合农民进行了调研。该县是江西省第二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之一, 2006年元月正式启动试点工作以来, 成效显著。2010年全县参加合作农民35.4万人, 参合率达90.1%, 截止2010年6月底, 全县共支出合作医疗补偿金2169万元, 补偿参合农民112650人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农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 新农合作为一个新生事物,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制度设计不够完善。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理念的基础是大病统筹, 大部分不用住院但必须长期治疗的慢性病没有纳入这个的范围, 这对于大多数低收入农户来说, 即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依然无法负担这部分费用, 因此影响了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另外, 大病统筹只保大病, 忽视了贫困农民在小病治疗费用上承受有限的这一事实, 以至于很多农民小病无钱治、不愿治, 最后拖成了大病。这种制度设计的结果是对经济困难群体的排斥, 最后参加的基本是相对富裕的农户, 政府对参保者的财政补贴, 就变成了一种典型的逆向转移支付, 与新农合防贫、济贫的初衷明显相悖。

2. 住院报销规定不够合理。

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管部门在业务上归口卫生局管理, 所以在制度设计上不可避免地要受卫生局的影响, 为其下属的医疗机构考虑。如该县规定乡级、县级、县外住院补偿比例分别为75%、60%、40%, 乡级、县级、县外住院起付线分别为100元、300元、600元。农民对小病只是吃一点药, 都不愿住院, 因为虽然能报销一部分, 但自己还要承担大头。而真正得了大病要住院时, 乡镇卫生院又难以满足治疗需求, 还是要送到县级或县级以外的医院, 无形中增加了患者治疗成本。而且县级, 尤其是县外医院的报销比例只有40%, 起付线要600元, 这种报销制度设计过多地考虑了县级与乡镇医疗机构的利益, 忽视了农民的利益。

3. 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不够规范。

在调研中, 农民普遍反映乡镇卫生院被列为定点医疗单位后, 平均住院费和门诊费用上涨较快, 小病大治、无病用药、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医生开大处方的现象很普遍, 加重农民负担的情况比较突出。如有的参合农民反映, 在乡镇卫生院看病报销后, 费用仍比药店买药要贵好多。农民本应从新农合中享受到的实惠被不断上升的医疗费抵消了, 农民的满意度大大降低, 新农合惠民政策效益也因此大打折扣。

4. 报销程序过于复杂。

调研中, 参合农民普遍反映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程序繁琐, 不方便。据了解, 诸如起付线、封顶线、定点医疗机构、家庭账户、分段累进、慢性病和药品目录等, 名目繁多, 让人眼花缭乱。在报销医药费的程序方面, 需出具医疗证、身份证、出院小结、专用处方、住院审查表、费用发票、费用清单等十余种票据, 这样的制度设计, 不要说对于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农民来说太复杂, 就是专业人员也要解释半天。很多农民一次费用报销下来要跑很多趟, 至于到底能报销多少, 哪些能报, 哪些不能报, 自己也不清楚。

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思考与启示

1. 加大宣传力度, 引导农民自愿参加新农合。

农民要自愿参加新农合, 首先要了解新合农。要加大新合农政策的宣传力度, 通过部分农民因病致贫典型事例的现身说法, 让农民真正认识到参加新农合的重要意义, 使新农合制度深入人心, 让农民理解和接受。要积极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 消除思想顾虑, 不断强化风险共担意识, 自觉自愿参加新农合。应该说经过这几年的宣传和工作推进, 农民朋友普遍都接受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 但至于具体怎么补偿, 怎么报账, 大部分农民还是不清楚的。必须加大宣传力度, 把专业性很强的政策如何讲通、讲透、讲的通俗易懂, 让广大农民朋友清楚明白。

2. 加强对新农合定点机构的规范管理。

要建立对定点医疗机构从医行为和药品价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确保定点医疗机构及从业人员遵守有关规定和纪律。对诱导病人过渡消费、乱开大药方、不合理用药、延长住院时间、人为增加患者负担的, 超标部分由定点医疗机构承担, 确保不转嫁给参合农民, 不占用新农合筹集资金。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用药制度的检查, 严格基本药目价格的控制, 减少中间环节, 规范药品采购渠道, 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医疗收费、药品价格、住院补偿公示制度, 增加合作医疗补偿的透明度。防止一些医疗机构列入定点医疗机构后随意上涨药品价格的行为, 对药品价格虚高的现象及人和事进行严厉处罚, 性质恶劣的, 取消其定点医疗机构资格。

3. 合理调整外出住院补偿比例。

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目的是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 受益的主体应该主要是参合农民, 拯救乡镇卫生院不是其主要功能。参合住院补偿比例过分向乡镇、县级医疗机构倾向, 过分强调乡镇、县级医疗机构利益的做法显然是本末倒置, 完全违背了中央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初衷。住院补偿比例向乡、县级医疗机构适度倾向, 只能是起政策导向作用, 引导农民小病尽量不出乡镇, 合理利用各级医疗资源, 减轻农民负担, 而不能一边倒, 侵害参合农民的利益。必须调整乡、县、县级以外住院补偿比例, 尊重参合农民自由选择定点医疗机构, 促使各医疗机构降低费用, 提高服务质量, 让参合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4. 完善新农合补助和报账程序。

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否受惠、受惠多少, 最核心内容是起付线、封顶线和报销比例的设置。如果参合农民年复一年地享受不到或基本享受不到合作医疗的好处, 让他继续参加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所以除了要调整乡、县、县级以外住院补偿比例, 在确保基金稳定的前提下, 要适当降低起付线、提高封顶线标准, 不断提高参合农民的费用补偿水平, 扩大参合农民的受益面, 让更多的农民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受益, 充分发挥新农合的保障功能。同时, 本着简化手续、方便群众的原则, 要进一步规范操作, 完善新农合票据审核和报销程序, 减少参合农民往返报销票据的时间和精力, 让参合农民报账轻松, 消费明白。

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的目的在于解决农民“因病致辞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是统筹城乡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对策思考

参考文献

[1]郑延涛, 孙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经验分析[J].理论探索, 2006 (1) .

[2]任延禄,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缺陷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 2008 (10) .

3.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篇三

在他的带领下,财政局机关在2010年先后获 “全省财政工作先进集体”、“省级园林绿化单位”、“省级青年文明号”、“市级五一先锋集体”等一系列省市荣誉。并连续三年获“全县三个文明先进单位”、“全县优秀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等县级先进,其本人也多次获县政府嘉奖,多次荣立三等功。

抓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

他始终注重对财政干部素质的培养,坚信人才是事业改革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自任财政局长以来,以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狠抓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健全财政管理制度,全面提高队伍素质,促进财政事业发展。

抓班子建设,树立财政良好形象。他强化局领导班子大局意识、整体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对重要事项集体研究,充分发挥全体班子成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強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全体干部职工树立了精诚团结、积极进取的良好形象。

抓制度建设,健全财政管理机制。结合财政工作实际,他制订了学习、考勤、会议、考核、财务管理和资金审批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严格要求干部职工按照各项操作规程办事,有效地提高了财政工作的透明度和财政干部的公信力。

抓作风转变,提高财政服务水平。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他率先垂范,带领全局党员干部,严格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对照创先争优“五个好”、“五带头”的标准,对全年工作任务进行公开承诺,确保活动取得实质性效果。同时,创新活动方式,结合全县“作风建设年”活动,出台了《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十项措施》,努力强化服务水平和意识。在他的安排下,局机关全面开展“业务学习交流”活动,在每周五下午分批次安排股室负责人和业务骨干举办业务知识讲座,促进股室间业务交流,拓展财政干部业务知识领域。在县委“手牵手、联帮带”活动中,帮助结对村印塘镇光华村和扶贫村井字镇陈家村理清发展思路,加强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帮助解决公路建设难题。在2010年,该局被县政府列为全县招商引资试点单位,为此,他亲自带领干部赴京招商引资,通过多方努力,从北京成功引进招商增税项目一个,全年实现销售收入9000万元,入库税收700万元,是全县招商引税贡献最大的项目。

关心干部,形成工作合力。他鼓励干部职工参与职称考试和后续教育,努力提高干部的理财能力,对取得财会类大专以上文凭或考取会计师以上职称的,给予物质奖励。为优化人员配备,研究制订干部交流轮岗制度,并大胆选拔业务精通、素质优良的年青干部充实到重要岗位工作,近两年来,全局提拔优秀年青干部10余人,目前中层骨干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下。支持重视财政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进一步增强了队伍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在2010年,机关团支部被团省委授予“五四红旗单位”,下属的国库集中支付局先后荣获了“市级青年文明号”和“省级青年文明号”的称号,营造了财政部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环境。

抓勤征细管 增强财政实力

双峰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源相对匮乏,资金自给率较低。为实现财政收入较快增长,保障各项支出需要,他千方百计抓收支管理,财政实力逐年增强。

狠抓收入征管,促进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他加强与国地两税等收入征管部门的衔接协调,定期召开征管部门联席会议,做到收入及时均衡入库,2010年累计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303万元,增幅达31.3%,再创历史新高。其中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提高到89%。由财政部门负责征收和契税和耕地占用税2010年共完成3352万元,同比增长231%。

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缓解县级财政困难。随着“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实施,为确保改革工作不延误,政令保畅通,他积极主动掌握改革政策精神,严格按照省厅的部署和要求实施县级财政体制改革。同时,积极向上级财政部门汇报情况,申报项目,努力争取中央和省里的财力支持,有效地缓解了县级财力不足的困题。

厉行节约严格财政支出管理

面对财政收入少,刚性支出压力大的窘况,他在强化收入征管的同时,严格执行县委、政府关于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各项规定,规范单位财务行为,厉行节约,严控非生产性支出,坚决制止铺张浪费,集中财力促进经济发展。年初预算下达后,坚决按预算执行,除抗灾抢险等突发事项外,其余资金追加报告一律不予审批。为进一步严肃了财经纪律,在2010年,他安排专人开展“小金库”检查,对全县行业协会、社会团体、行政事业部门等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了全面清查,共查出违纪违规资金300多万元,并收缴财政65万元,提出整改意见80多条,进一步提高了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抓统筹兼顾促进城乡发展

坚持公共财政取向,优化支出结构,在保工资、保运转的基础上,努力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向重点项目、工业园区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全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他积极筹集和调度资金,努力为项目建设提供足额的资金保障。2010年共安排8600万元用于新行政中心建设,安排3000万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安排11000多万元用于海螺粉末站、沿河风光带等重点项目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贷款2700多万元用于污水处理管网建设,争取农业发展银行贷款5000万元用于堤防工程建设,支柱财源进一步夯实,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全力支持工业园区建设。为抢抓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机遇,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调控、引导和保障作用,加大对县工业园的财政投入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开放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从2008年起,县财政每年筹资1500万元以上,用于融资贴息、土地储备及征地拆迁安置等。从2010年开始,进一步理顺了园区财政管理体制,县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近3年来,县财政已累计投入资金2.25亿元,完成了园区道路管网、标准厂房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农机产业园、台资鞋业园、农产品加工园等3个专业园区,园区建设面积由2005年的0.5平方公里扩展到2010年的3平方公里,税收贡献由300万元增长到3400万元,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他将促进“三农”发展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3年来,农林水事业支出年均增长比例保持在30%以上,2010年更是高达80%,全县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全年争取到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优质稻项目资金500万元,争取“一事一议”省级财政奖补资金1140万元,建成公益事业项目350个,全年发放“家电汽摩下乡”补贴资金4100万元,以“一卡通”方式及时足额兑现各种对农补贴1.3亿元,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新农村建设进程。

抓科学理财提升监管水平

为加强财政监督管理,规范财政资金运行,他进一步推动和巩固各项财政改革,着力强化管理措施,不断提升财政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投资评审成效显著。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容提质,全县各种基建项目逐年递增,加强政府投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在他的高度重视下,局下属的投资评审中心专业评审人员从成立时的2人增加到4人,并选聘了18名兼职评审员,人员力量得到了有效地扩充。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操作流程,如今,评审范围从建筑、安装、市政、园林绿化等基本建设扩大到公路、水利、土地整理、古建筑等多个领域。其中2010年共完成项目评审283个,送审投资额5.24亿元,审减投资额8500万元,审减率达16.3%,有效地控制了财政性投资项目工程造价,节约了财政资金。

集中支付运行规范。通过多年的努力,该县所有行政事业单位、所有财政性资金全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2010年的支付金额达15亿多元。自实施规范津补贴发放制度以来,集中支付局进一步加大了对津补贴发放审查力度,严格控制公务接待等经费支出,对各种不合理的支出坚决予以拒付。据统计,每年的拒付金额在200万元以上。

政府采購继续向纵深推进。通过进一步规范采购程序,他严把采购“申报关、监督关、质量关”,尤其是对公务车辆的定点维修和定点加油,出台了一系列规范管理的制度和办法。近三年来,每年政府采购合同金额在6000万元以上,每年节约财政资金600多万元,综合节支率达13.9%。

国有资产管理有序。2010年以来,全县近40家单位进行了行政搬迁,统一进入新行政中心办公。在对原有办公场所进行处置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他牵头制订了《双峰县国有资产管理和处置暂行办法》,使国有资产管理有章可循。在2010年共处置房地产、报废办公设备等各类资产40多宗,实现资产处置款2000多万元。

抓以人为本推动社会和谐

他始终坚持将财政支出的重点向基层倾斜、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向公益事业倾斜,让公共财政之光普照双峰大地,使全县90万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通过稳妥推进“为民办八件实事”,保障了农村卫生、社会保障等支出。2008年以来,县财政每年足额安排低保、五保资金,解决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困难。其中2010年安排低保资金5000多万元,受益群众5.3万余人。每年足额配套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资金,目前,全县农民参合率达97%,有效缓解了农民看不起病,因病致贫的问题。2010年,该县连续遭受2次洪涝灾害,他在第一时间带领财政干部,及时了解灾情,积极调度救灾资金2000多万元,兑付农业保险理赔资金800多万元,帮助受灾群众早日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

4.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篇四

一、我市城乡发展现状

1、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2004年,全市第一产业增长10.2;第二产业增长18.6;地方财政收入47.5亿元,其中,三县(市)一区只占24.1。城市人均生产总值是农村的2倍左右,城市人

均财政收入是农村的7倍左右。

2、城乡社会建设不协调农村的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台安县每1300多人仅有一名农业技术人员;城乡教育资源严重失衡,农村师资力量、校舍条件、办学经费等远不及城市;农村文化娱乐设施简陋缺乏;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不到总数的20;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自来水普及率仅为33,部分公路路段达不到标准。

3、城乡财政投入不平等2004年财政支出用于城市的46.8亿元,同比增长38.2;用于三县(市)一区21.9亿元,同比增长19.9;用于城市企业挖潜改造2.6亿元,同比增长285.5;用于农业1.9亿元,同比增长11.9;用于城市社会保障资金10.1亿元,同比增长27.5,首次用于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仅为900万元。

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呈逐渐扩大趋势(见表和图)。我市城乡居民收入表(单位:元)年份类别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81.566851.027434.338262.32农民人均纯收入3606.013782.274000.504253.00我市城乡居民收入比较图如果将城市居民享受的社会待遇计算在内,并剔除农民纯收入中的实物部分,其真实的收入差距大约在6:1左右。

二、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的几点建议

1、从发展规划上,统筹城乡和谐发展在编制“十一五”规划中,应把城乡协调发展作为规划的一大重点,并规划好具体目标和保证措施。从规划伊始就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十一五”规划中,要从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和县城、中心镇、中心村发展布局上,在生产力布局、工业园区布局、撤乡并镇、撤小村并中心村、精兵简政等根本措施上,向“三农”问题倾斜,以实际措施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推进城镇化,减少农民,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享有国民待遇。

2、在财政分配格局上,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统筹城乡发展,重点在于落实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关键在于调整财政分配格局。从规划高度、用法规手段加大对支持“三农”的投入,起码应在公共财政分配上尽快做到城乡平等,工农一致,落实农民的国民待遇。

3、在公共服务事业建设上,统筹城乡和谐发展要不断扩大和充实农村科技力量,健全科技推广体系,增加编制,扩大队伍,以优厚条件引进聘用农业高科技人才和新毕业大学生到镇、村落户。在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方面应不断加大投入,体现城乡协调、工农平等,不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确保农村孩子能享有九年义务教育,确保农民有病能得到治疗,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同时,注重公路、电网、供水、通讯为重点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逐步将城市的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使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与城区相协调,使农民享受政府公共服务与市民相协调。

4、在社会保障上,统筹城乡和谐发展建议尽快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采取国家资助点、地方政府统筹点、社会捐助点、个人拿点的办法,逐步解决扩面难、参保率不高的问题,力争到2010年农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50以上,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达到100。

5、在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上,统筹城乡和谐发展通过大力支持发展生产和招商引资,发展县域经济,扶持和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使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与市民收入、财政收入和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同步。同时,还应把重点放在解决最差的乡村建设和最贫困的农民生活提高上,在农用物资和生产资料的供应上给予特殊优惠政策和价格上的补贴,在其他社会福利事业方面给予特别照顾。要通过不断扩大农民进城务工、加速小城镇化建设和强化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等渠道和形式,大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减少农民增加收入的路子。

6、在农民进城务工上,统筹城乡和谐发展建议政府清理和取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各种手续,放宽农民进城务工和定居的条件,对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农民工,应转为城市户口,享受市民同等待遇。建立农民工工会组织,把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开办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学校,开放文化馆、图书馆,为他们的素质提高和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

5.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动人序曲 篇五

最近几年,生活在北方的人们有一个明显的感受:春天的沙尘天气少多了。据统计,近年我国沙尘暴发生频次总体呈减少趋势,由的13次下降到的6次。

生态专家认为,这既得益于“天帮忙”,更是“政策好”、“人努力”的结果。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防沙治沙作为国家重大战略,把改善沙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把防沙治沙作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不断加大治理力度,防沙治沙工作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双改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多管齐下

5月5日,是全国治沙劳动模范白春兰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胡锦涛专门来到宁夏盐池县柳杨堡乡沙边子村看望白春兰,高度评价了她的艰苦创业精神,称赞她既是勤劳致富的模范,也是防沙治沙的功臣,希望她更好地带领周围群众走联合治理沙漠的路子。

胡锦涛的亲切关怀和鼓励,成为白春兰和乡亲们继续投身防沙治沙事业的巨大动力。五年来,他们在巩固原有生态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在适宜地区大规模植树种草,为毛乌素沙地边缘再添新绿。这个早先叫“一棵树”的地方,现在已经有几千亩林草覆盖。

此外,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心系沙区群众,多次深入沙区视察工作,并作出重要指示。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说,我国防沙治沙工作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效,首先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列入年度计划。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在法律保障、工程实施、科学技术、政策激励等方面多管齐下,防沙治沙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DDD《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于1月1日正式实施,我国防沙治沙事业步入法制化轨道。

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四期等防沙治沙重点工程启动,实现了大工程带动防沙治沙大发展。这两大工程覆盖了全国85%以上的沙化土地,自启动实施到20底,累计完成治理任务747万亩。

一系列有效的防沙治沙政策机制出台,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防沙治沙。近几年来,我国坚持“谁投资、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投入防沙治沙事业的积极性,全社会参与治沙的局面初步形成。

初步遏制沙化扩展,国际社会高度评价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动人景象,近几年在我国主要风沙源地内蒙古地区开始重现。内蒙古全区荒漠化土地约占总面积的60%。为遏制生态恶化,以来,国家先后在这里实施了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工程。几年来内蒙古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沙化土地由过去年扩展3215平方公里扭转为现在年均减少976平方公里。

内蒙古只是新世纪里全国土地沙化形势有所好转的27个省(区)之一。刚刚公布的全国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截止到年底,全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平方公里,与第二次相同监测范围内的沙化土地面积相比,5年间沙化土地面积减少6416平方公里,沙化土地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为年均减少1283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整体扩展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由“破坏大于治理”转变为“治理与破坏相持”。

沙区的群众更是从生态状况的好转中尝到了甜头。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防沙治沙,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增进了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积极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和高度评价。20,公约组织授予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防治荒漠化杰出贡献奖”,这是该组织成立以来首次对一个国家的政府主管部门颁奖。

沙化形势依然严峻,防治任务艰巨紧迫

我国防沙治沙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形势依然严峻,面临的任务艰巨而紧迫。截止到2004年底,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8.12%,广泛分布于30个省、889个县(旗、区)。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沙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全国现有的沙化土地中,目前具备治理条件的有50多万平方公里,按现在的治理速度,至少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治理任务。

为此,我国防沙治沙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力争到,总体上遏制土地沙化扩展趋势,重点治理地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沙化危害有所减轻;到,使50%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到本世纪中叶,使全国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基本实现山川秀美的宏伟目标。

6.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篇六

及我国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自然观;生态观;可持续发展

【摘要】马克思的自然观包括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两部分内容,自在自然能够不断地向人化自然转化。资本主义制造了人类与自然之间以及人类社会内部正常的新陈代谢关系的断裂,而可持续发展则是恢复的必要条件。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与过去即现在生态自然观的思想,充分肯定人与自然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命运,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人类社会。

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国内外主流意识形态都提出了保护自然的口号,但却对什么是自然、为什么要保护自然以及如何保护自然等基本问题缺少科学而理性的认识,以致某些绿色运动组织所提出的“回到自然”的思想以及其所提倡的某些生物伦理和环境伦理都沦为绿色乌托邦,在资本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面前变得不堪一击,甚至最终都成为资本和资本主义制度的附属品,成为自然环境继续恶化的绿色帮凶.人类究竟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然界,重温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无疑会有重要启迪。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

一、自然包括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包括两部分内容,其一为自在自然;其二为人化自然。自在自然包括人类历史之前的自然,也包括存在于人类认识或者实践之外的自然。人化自然则是指与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紧密相连的自然,也就是作为人类认识和实践对象的自然。马克思强调人化自然,但并没有忽视和否认自在自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马克思强调:“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与此同时,马克思也承认存在于人类历史之前以及存在于人类认识和实践之外的自在自然:“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在其中生活的那个自然界,也不是那个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再存在的、因而对于费尔巴哈说来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并且,马克思在强调人化自然的过程中始终承认自在自然的优先性: “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费尔巴哈)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就没有了。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保持着”。马克思在此不仅强调了自在自然对人化自然的优先性,而且指出了自在自然在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基础上向人化自然的转化,强调了人化自然对人类认识和实践的优先性和基础性。

绿色运动所提出的“回到自然”中的“自然”实际上就是指马克思所说的“自在自然”,而“回到自然”就是让人类返回到洪荒远古时代的食物链结构,以使人类与动物和植物处于平等的竞争地位,从

而重新建立某些具有空想的生物伦理和环境伦理秩序的“自在自然”,这就是生态中心主义的本质内容。岂不知也只有人类才可以提出“生物伦理”和“环境伦理”这个问题,离开了人类在自然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离开了人类中心主义,自然界中的一切顿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因此,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强调自然的优先地位,这种自然既包括自在自然的历史优先性,也包括人化自然的物质基础性。同时,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凸现了人类中心主义反对生态中心主义的鲜明特征,它清楚地回答了人类所要保护的自然是人化自然而不是自在自然。自在自为的自然界处于人类认识和实践之外,根本谈不上保护和如何保护的问题。一旦绿色运动成功地“回到自然”之后,这里的“自然”也就进人了人类认识和实践的领域,成为人化自然的组成部分。其后,马克思的人化自然回答了为什么要保护自然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强调人化自然对人类的实践意义,马克思关注的是“现实的自然”,也就是“人化的自然”,因为,离开了以人类劳动为中介的人类与自然的实践关系,任何自然的存在也就失去了以人类生活为判断尺度的存在意义,因而也就不会存在人类如何保护自然环境这个问题。在马克思虽然强调人类对自然的主体性和自然对人类的有用性,但是,他的人化自然观既不支持对自然的征服也不赞同对自然的破坏,而是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一方面,人类自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自身的一切都具有自然属性;另一方面,自然又是人类的无机身体,人类依赖自然而生存。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条件

下的异化劳动时,清楚地表达了上述观点:“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因此,马克思的人化自然既强调人类的主体性,也强调人类与自然的统一性,而正是人类的主体性和人类与自然的统一性要求人类必须保护自然环境。

二、新陈代谢断裂是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直接原因

既然人类与自然具有统一性,那么人类又是如何自觉不自觉地破坏了自然环境或者自己的无机身体呢?马克思创造性地通过新陈代谢这个生物学概念分析了人类与自然之间以及人类社会之间的新陈代谢断裂现象,从总体上回答了生态环 境危机之所以产生的微观机制和根本原因。新陈代谢最初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是指生物体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化学物质的合成和降解而不断进行物质更新和能量交换的过程。马克思无论在英文还是德文中都准确地使用了“新陈代谢”这个概念,并创造性地将其从自然科学领域运用到社会科学领域,使新陈代谢概念成为贯穿马克思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理论支柱之一。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的“物质变换”和“新陈代谢”,其实就是“新陈代谢”一词在不同语境下的两种不同翻译。马克思不仅在分析资本主义农业等自然科学问题上使用新陈代谢这一概念的自然科学属性,以揭示资本主义农业对土壤养分的掠夺;而且在分析资本主义的劳动、价值、货币和商品以及由此而得出的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等诸多领域都贯穿使用了新陈代谢这一概念的社会属性,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所造成的社会危机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有

机统一性遭到破坏的根本原因。马克思的新陈代谢理论具体陈述如下: 第一,马克思运用新陈代谢概念分析了资本主义农业对土地的掠夺。马克思除了直接通过新陈代谢概念揭示了资本主义对“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的破坏之外,还在《资本论》第三卷分析“资本主义地租的产生”时继续论述道:“大土地所有制使农业人口减少到不断下降的最低限度,而在他们的对面,则造成不断增长的拥挤在大城市中的工业人口。由此产生了各种条件,这些条件在社会的以及由生活的自然规律决定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中造成了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于是就造成了地力的浪费,并且这种浪费通过商业而远及国外”。因而,马克思第一次明确地从生态学原理上提出了新陈代谢发生断裂是造成农业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直接原因。

第二,马克思创造性地将新陈代谢概念运用到社会领域,将人类与自然的有机整体关系具体化为新陈代谢关系,而劳动则是这种新陈代谢关系得以正常进行的动力和载体。因此,“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马克思进一步将新陈代谢概念运用到社会领域,通过资本主义商品这种最基本的社会现象入手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第三,马克思明确指出了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了资本家与工人的对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新陈代谢断裂的根本原因。“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

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正是这种规律使资本主义社会逐渐产生了两大根本对立的阶级,这两大阶级无论在自然科学的属性上还是社会科学的属性上都因为资本循环受阻而无法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总之,马克思的新陈代谢观念贯穿其对资本主义分析的整个过程和几乎每一个领域:新陈代谢的断裂导致了土地养分的流失;新陈代谢的断裂导致资本主义商品流通的中断;新陈代谢的断裂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两大基本对立的阶级;新陈代谢的断裂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总爆发。虽然在马克思的时代并没有发生像当今社会一样严重的生态危机,但是,马克思通过新陈代谢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所进行的分析,不仅揭示了生态危机得以产生的自然和社会机制,而且清楚地预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从经济危机向生态危机转化的可能性。在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冲动下,从剥削劳动财富转到掠夺自然财富是资产阶级的必然选择,而从经济危机转向生态危机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结果。

三、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1.“可持续性发展”概念的提出

“可持续性发展”概念是在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大纲》和1981年《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明确提出的。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界定。90年代以来,又有一些补充和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应遵循的原则等等。从广义上说,“可持续性发展”可以定义为旨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战略。可持续性发展是这样一种发展模式,它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可持续性发展的本质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共荣,而不是单纯以经济增长为发展的目标。

2.中国共产党的科学发展观

早在1994年,国务院就下发了关于贯彻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的通知。其鲜明特色是: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密不可分的整体,体现新的发展观,逐步实现由粗放型经济过渡到集约型经济;把解决好人口与发展的关系列为战略重点;突出表述了中国保护环境与资源的战略;注重全球环境与发展战略的协调。江泽民在1995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12种重大关系,其中专门论述了“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指出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统筹规划国土资源开发和整治,严格执行土地、水、森林、矿产、海洋等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实

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止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进一步提出,要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最终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动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其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基础上的理论升华,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界关系以及人与人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4]

3.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可持续发展”就是“努力寻找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道路”。马克思早就指出:“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整体。所谓人的肉体生

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的这段话明确地指出了人与自然整体性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因素。人包括在自然界的整体之中,对于自然界的各种生物种群以及地球上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和重视,对于生态平衡和自然界整体性的充分重视等等,都是可持续性发展所要求的,也是现代生态自然观所要求的。但是自然界的供应和承受是有限的,所以人的能动性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这就要求人们更深刻更普遍地认识自然规律,更自觉更严格地按照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办事,最大限度地减少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换句话说,尽管人类具有主体意识,具有改革自然的巨大能力,但是,人类对于自然的改造绝不能违反自然界的生态规律,超越对生命网络的普遍联系、协同一体的依赖。

我们绝不能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必须走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生态危机的具体方案,对于我国实施可持续性发战略,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总之,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模式与现代生态自然观的思想,把包括人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看成是高度相关的有机统一体,充分肯定人与自然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命运,倡导人类应该在促进生物圈的稳定与繁荣的基础上改造和利用自然。运用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对整个地球的进化施加定向的影响,使其更有利于生态平衡。人类和自然是同等重要的,只有与自然界建立一种和谐关系,人类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7.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篇七

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加剧, 于是人们开始反思自身行为的合理性, 这种反思实际上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价值反思[1], 据此形成两种不同的主张:“人类中心论”和“自然中心论”。“人类中心论”由于理论上的巨大缺陷, 已经很大程度上没有了出路, 并被大多数人所抛弃。目前, 很多学者开始研究“自然中心论”, 并不断为其阐释, 逐渐发展为“生态中心论”。不管是“自然中心论”, 还是“生态中心论”, 其本质上是一致的, 它们都认为, 人以外的所有自然物都有其“内在价值”和“自身利益”, 自然界中所有的生命物种都是“平等”的, 人只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份子、自然界的“普通公民”, 因此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否定人是自然界的“主宰”, 从而也排除了人对自然的占有的一面。我们认为,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没有错, 但是因此而否认人对自然的占有却值得商榷。

一、否定人的主体性不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出路

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讨论中, 把当前的自然生态危机归咎于人的主体性, 主张走出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 肯定和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和权利, 回归和确立“自然中心主义”, 等等。在我们看来, 这些主张过于偏激, 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讨论, 而且还会误导公众思路, 干扰问题的解决。

问题很明白, 主体性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所在, 如果消解了人的主体性, 就无异于把人重新变回到动物, 这显然是一种极不现实的天真幻想。换句话说, 无论谁在理论上说得天花乱坠, 在现实中每个人都得日子一天天实打实地过, 生存需要和主动探索一刻也不会停。因此, 我们反思人的主体性, 重新认识和评价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其目的和意义并不是要消解人的主体性, 使世界重新回到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低水平的和谐状态, 而是为了重新认识、评价和规范人的主体性, 把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统一起来, 实现人与自然有机地高水平地和谐发展。应当承认, 人与自然界的冲突、诸多生态和环境问题的出现的确与人的主体性有关, 但并不能因此就将主体性全盘否定。

人的主体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其实现形式多种多样, 有合理和不合理之分, 其作用后果也各具特色, 有积极和消极之别, 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关键在于认识到该矛盾的可协调性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虽然不可避免, 有时甚至还很尖锐, 但其性质说到底还是阶段性、局部性的非对抗性矛盾。人从自然中来, 受自然界恩泽, 其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界, 是名副其实的自然之子。自然界是人的衣食父母和生存家园, 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是人的意识和实践创造力得以表现的深厚基础和宽广平台[2]。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子与母、叶与根的血肉相连的关系决定了它们之间本属一体, 彼此的相通、相近、相同之处远要比相隔、相悖、相异之处多得多, 不存在根本的利害冲突。正因为如此, 从历史上看, 二者的相融共生始终是大局、主流, 而矛盾则是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中由于人的行为不当才引发的局部性问题, 并完全可以通过人的努力加以解决。这就是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理论前提和方法论基础, 也是我们未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应该紧紧抓住的重要契合点。

如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政府、国际组织和人民都已认识到了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都在积极地倡导可持续发展观, 并付之以法律法规的强力规范, 不少国家和地区 (例如我国) 还把节能降耗、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科学发展、走环境友好型道路作为长期的发展战略, 从而使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自然生态环境正在逐步改善和好转。实践证明, 人与自然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解决的, 只要人愿意并且努力, 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会变为现实。

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论根据和现实途径

1.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论根据。

恩格斯要求人不要将自己视为是“外在于”自然的、更不是“超自然”的存在, 他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 存在于自然物的”, 恩格斯强调了“人类和自然的一致性”, 要求人们“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恩格斯不仅从自然哲学的理论高度阐明了人和自然的同一性和相生性, 而且, 基于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 指出人是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发育、成长的有高级思维能力的动物, 人对待自然之所以比动物强在于人“能够正确和运用自然规律”, 恩格斯在这里从人能自觉与自然相协调的角度对人的本质作出了精湛的阐明。

既重视财富形成中人的作用, 又看到和重视财富形成中自然要素的功能, 是马克思对人与自然理论的重要贡献[3]。马克思基于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对社会物质生产活动进行了全面的剖析, 他提出了社会生产是“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的命题, 他说:“一切财富的源泉, 土地和工人。”他又说:“人在生产中……只能改变物质的形态, 不仅如此, 他在这种改变形态的劳动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的帮助。因此, 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 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 土地是财富之母。”马克思将社会财富形成归结为人和自然“两个原始要素”, 他说:“一切财富的源泉, 土地和工人。”可见, 马克思不仅阐明了劳动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决定因素, 而且科学揭示人的生产劳动要“依靠自然的帮助”, 指出人类劳动生产率中体现有“自然生产力”的功能基于马克思阐述的社会财富形成二因素———人类劳动和自然———理论, 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 就不仅要珍视劳动, 充分发挥劳动创造力, 讲求劳动耗费的节约, 而且要珍视自然和善待自然, 充分发挥自然生产力, 讲求自然物质耗费的节约。社会财富形成二因素的理论, 也为我们科学地分析当代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资源、环境、生态问题, 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

2.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途径。

人既是自然生态危机的始作俑者, 又是化解危机的当事人[4]。人与环境能否和谐、友好, 关键取决于人的观念、态度和努力。

(1) 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社会。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社会, 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倡导节俭廉洁为荣、奢侈浪费可耻的消费观念。政府首先需要做出表率, 有效遏制公款消费;企业要加强管理, 注重成本核算, 在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上开展技术革新, 实施节电、节水、节煤、节油、节地等一系列节能工程。家庭和个人应秉持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 提倡量力而行, 适度消费。只有全社会人人参与, 我们才有希望建设节约型社会。同时应突出做好唤醒、增强全民环境意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让人人了解环境、认识环境, 自觉关心、爱护环境。

(2) 建立必要的生态补偿机制。传统的人与自然的交换是一个自然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向人而人较少回馈的不对称的单向过程, 而这种单向物流机制的后果就是自然资源的日渐减少和再生能力的日益下降[5]。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变自然生态危机的现状, 除了以上所述其他的措施之外, 还必须建立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 做到谁受益谁补偿, 多取多补, 少取少补, 索取与补偿大致平衡。

3. 构建全球化的有效约束机制。

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 而人与人关系的核心是利益关系。当前影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主要原因乃是一些人狭隘的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国家或民族利益在作祟,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滥砍滥伐、私挖滥采、超标排放、上游污染下游治理, 发达国家或地区向欠发达或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嫁环境污染, 极个别资源消费大国拒签旨在有效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等事例便是明证。这说明, 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首先调整好人与人的关系, 而要调整好人与人的关系除了必要的宣传教育, 使人人懂得恢复自然生态平衡并不是某个个人、群体或国家的一己私事, 而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之外, 建立全球化的强有力的监督处罚体制, 以增加法制的威慑力和强制约束力当是可行之策。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中必须直面和切实处理好的重要课题。以往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说明, 引发和激化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理念错误和行为失当, 因而要有效地化解矛盾、走出困境, 抽象的议论、消极的逃避或放弃都既无意义亦无可能, 真正科学和可行的态度是直面矛盾、弄清原因、理顺关系、取舍有度, 真正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科学发展之路, 如此才能使矛盾逐渐缓和和化解, 最终达至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

摘要: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激化, 人类必须反思自身行为的合理性。坚持人的主体性, 坚持人与自然之间矛盾可协调性的观点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关键。马恩的相关论述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主要理论依据和实践出发点。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文岳.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J].科园月刊, 2010, (01) :64-65.

[2]张娜.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J].科园月刊, 2010, (4) :12-12.

[3]刘诗白.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发展[J].中国经济问题, 2010, (4) :3-10.

[4]何建华.略论生产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0, (4) :13-17.

8.浅议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篇八

关键词:自然;发展观;和谐

收稿日期:2010-10-06

作者简介:何瑾(1980-),女,湖北襄樊人,军事经济学院襄樊分院基础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理论、社会学、数学理论;丰鹏(1981-),男,湖北襄樊人,军事经济学院襄樊分院基础部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理论、社会学、外语教育;柏汇崧(1983-),男,上海人,军事经济学院襄樊分院基础部助教,研究方向:教育理论、社会学、军事学。

一、发展观的演变

(一)崇拜自然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类刚刚从动物中分化出来,还没有把自己、外在事物以及意识中的产物区分开,人完全依赖于自然,对于自然怀有一种畏惧和膜拜的心态。由于这一时期地球上人口稀少,尽管人类群体采集或狩猎活动会给生物资源造成破坏,也可能引起物种灭绝,但环境问题还不足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此时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且发展缓慢,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十分微弱,因而人类只是消极适应自然,处于“崇拜自然”的无能为力的状态。总的来看,在这一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人类对于自然的既恐惧又依赖的关系,这是一种低生产力水平下的“协调”发展。

(二)改造自然阶段

人类从采集野食到栽培作物,从狩猎动物到驯养家畜,步入了农业文明时期。这一阶段,人类开始从事规模越来越大的改造自然的活动:开发利用土地、水、矿物等资源。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耕作和灌溉技术得到发展,人们获得了稳定可靠的食物供应,人口开始迅速增长,与此同时,人类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环境趋于恶化。可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由消极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转向积极主动地向自然界索取,实现了人类由受动性向能动性的巨大转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开始凸显出来。

(三)征服自然阶段

18世纪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先后走上了工业化道路,人类利用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提升着改造自然的能力,试图征服自然,成为自然界的主宰。在这个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口猛增,为了生存,人类不得不向自然界过度索取,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全面不协调,矛盾迅速激化。这些不协调或矛盾主要表现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系统日益脆弱、资源消耗加剧,能源面临危机等等。可以说,人类在通过张扬技术理性极大地改善了自身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也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分离与对立,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达到了空前紧张的状态,直接威胁到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这是一种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代表的片面的发展观。

(四)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再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和谐观”

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面对人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与自然不协调的问题,尤其是工业化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的负面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等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论述。他们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不过是自然系统中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劳动联系起来的;以实践为中介,人类与自然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在劳动中能动地改造世界。人通过劳动实践改变了自然,同时也改变了人类自身,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使人从自然力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由自然的奴隶成为自然的主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是,随着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不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将最终不断地趋向融合与统一。

在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观”的影响下,人们逐渐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那么什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呢?

二、我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制约因素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资源和能源形势非常严峻,人与自然不和谐的问题十分突出,在我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很多。

(一)人口压力

巨大的人口数量是和谐发展的沉重负担。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增长过快,人口对自然资源压力的增大,将会使这些资源仅能起到维持人口生存的作用,难以满足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再加上我国贫困人口众多,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贫困更容易促使掠夺性地开发自然资源,而不是像社会所期望的那样去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这更增加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难度。

(二)技术水平低下

我国长期以来采取的是不计资源与环境成本,高消耗、高污染、高增长、低效益的“粗放”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造成了工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在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的同时,也使得持续发展的技术水平低下。首先,资源利用技术水平低;其次,污染物的处理技术也十分落后。

(三)制度不完善

首先是缺乏明确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如对一些自然资源的产权缺乏明确的规定,致使出现随意挪用耕地,过度放牧,滥砍滥伐等不协调的经济现象。其次是环境保护的监督制度不健全。长期以来,由于部分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对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考核不全面,环境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很多地方政府并没有对辖区的环境质量认真负责。此外,缺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严重制约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进程。由此可见,当前的制度安排上存在不少缺陷,难以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亟待进一步完善。

三、怎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人们被迫改变 “征服者”的姿态,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行为和社会发展模式,人类正在摆脱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走上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这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也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一种新认识。

(一)培养和谐发展意识,普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责任观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以尊重自然为前提。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紧迫性,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全面发展的关系,积极开展和谐发展、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促进只重视人类发展而忽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观念的转变;树立新的价值观、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观,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要正确认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改变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理念。通过有系统、有组织的宣传,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增强公众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能源的意识,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谐发展意识。

(二)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素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群体的身体素质、文化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综合表现,提高人口素质能够使一般劳动力转化为人力资本,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生产要素。要控制我国过快增长的人口,必须把人口控制在我国水、土等自然资源能够承载的范围之内。同时,考虑到我国当前与落后生产力相联系的人口比重太大,需要大幅度提高我国人口素质。为此,应当加强义务教育的实施,积极开展科学技能培训,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高我国人口素质。

(三)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以科学技术为支撑

首先,努力突破制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过程中的技术瓶颈,借助现代高新技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发挥高科技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重点组织开发有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源利用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其次,鼓励研发废弃物中心利用处理技术,包括工业“三废”、城市及农村生活污水等的处理再利用技术。此外,应当制定并落实优惠的科技创新政策,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环保型的科技创新,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四)建立和谐发展的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在巩固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等消耗低、污染少的现代农业;加快工业产业结构改造和优化升级,降低工业增长对资源的依赖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带动经济结构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加强对循环经济的研究,树立循环经济的观念,加快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行循环节约型的资源利用模式,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彻底转变单纯追求GDP的“唯GDP论”的片面观念,要改变GDP的计算方法,建立绿色核算体系和绿色GDP核算与数据发布制度,树立绿色GDP的新观念。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五)以完善的制度为保证,创新制度促进和谐发展

要重视修改和完善环保法律和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加大加强环境执法力度。一方面明确自然资源的产权,通过明晰产权来实现外部问题内部化,保护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制定政策对自然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直接干预,进行管制。实施生态工程,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此外,还可以采取具体措施,将相关责任人的经济利益与保护自然资源相联系,通过经济刺激的手段来调动人们保护自然资源的积极性。还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同解决生态环境等问题。“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应该成为地球人的共识。“以邻为壑”式的排污和转移垃圾,最终会害人害己,危害人类的健康和未来。

人类要在维护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自然,把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规范在生态系统能承受的范围内,坚持用适度、平衡、和合的原则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在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基础上,积极能动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青山碧水、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史家亮,丁兆梅.制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因素分析[J].理论探索,2008,(2).

[2]牛晓洁,韦金红.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08,(4).

9.珍爱自然和谐发展讲话稿 篇九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珍爱自然,和谐发展》。

“阳春三月天气新,湖中丽人花照春。”三月,本应是春季里最美妙的一段时节,但是由于人们生产水平的逐步提高,导致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正逐渐变得恶劣。就拿这段时间我市的雾霾天气来说,其实雾本身并不污染环境,但是由于产生雾的大气环境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从而导致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向外扩散,造成集聚效应,所以会使污染愈发严重。再加上城市污染物与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更加重了雾霾程度。这些“污染物”绝不是一两个人所造成的,更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而是由人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积累而成的。这充分说明了人们保护自然环境意识的淡泊,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我们的城市被雾霾所笼罩。这更是提醒了我们要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只有有了这种意识,我们才会去慢慢地改善环境,让城市的明天变得更加美好。

大自然是人类最赖以生存的家园,如果没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人类的生活将受到影响;如果没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人类的身体将受到威胁;如果没有良好的自然环境,那么自然生态平衡将会被破坏。如果要想让大自然永远清新美好,我们只有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实现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发展才能留住我们生存的美好家园。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树立对自然的正确态度。我们每天在校园里活动的时间相较于其他时间来说是最长的,我们是否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护好校园环境呢?虽然我们面对的是用钢筋水泥筑成的教学楼,但是我们仍可以用自己的行动为自然增添一份它应有的活力。比如:不践踏校园的草坪,随手捡起校园地面的纸屑,关掉不断漏水的水龙头,擦一擦橱窗上的尘土,关掉教室内无人但仍亮着的电灯等。从身边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爱护我们的校园。

保护环境,建立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现在不但要利用自然,从大自然中发现有利于我们人类发展的价值,同时也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自然。就让我们怀着对自然的尊重与保护环境的意识来细心呵护我们所成长的家园吧!“珍爱自然”使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和谐发展”使明日的太阳因我们而更加灿烂!

10.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篇十

--延安路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汇报

延安路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口计生委的精心指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围绕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重抓“机制、基础”建设,努力建立“依法管理、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夯基础、攻难点、树典型、抓落实,为辖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现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人口计划执行情况

截止2010年 9月30 日,辖区总人口22419人(其中:常住人口 8859人,流动人口13560人),出生人数308 人(其中:常住人口 196人,流动人口112人), 出生符合率为99%,出生人口统计准确率100%。

二、抓机制建设创造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环境

1、领导责任机制

街道党工委始终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摆在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位置,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不断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体制、机制、手段和方法。街道党工每月召开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专题会议,会议上重点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今年年初街道党工委与各社区签订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每周召开专题会议听取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计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领导小组多次就人口计生工作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形成了街道计生领导小组成

员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在认真贯彻落实计生工作的同时实行“一岗双责”制度,形成人人参与计生工作的良好工作制度。

(二)健全部门联动机制

建立由有关部门联系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加强部门沟通,明确各部门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职责,做到有安排、有落实、有考核、有兑现,形成了计划生育条条有人管、块块有人抓的联动格局。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加大对干部的宣传培训力度;出租房屋管理中心将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纳入出租房屋管理之中,做到出租房屋信息资源共享;民政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到帮扶救助体系中;通过多方合作,使计生部门唱独角戏向党政领导、相关部门、广大群众和全地区齐抓共管的转变,让“独唱”成为了“合唱”,使计生工作逐步走向多元化。

(三)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在街道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保证了计划生育各项经费的投入,单独为计生办开设了网线,为各社区的计生站配备了专用电脑,统一订阅报刊杂志,制作了板报和宣传用品。2008年-2010年核拨经费497226.08元,做到了专款专用,为延安路地区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财力保障。

(四)健全考核激励机制

进一步体现计划生育目标责任考核的科学性,实行年终考核与平时调研和来信来访调查相结合,分类指导与分线指导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半年初评和年终总评制度。严格实行“一 票否决”,对实绩明显的重奖重用。

三、抓网格建设,创造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新格局

年初天山区把延安路街道定为天山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示范点的街道,街道党工委首先以统筹管理、服务到人为目标,把 2

社区细分为若干网格,将行政、企事业单位、个体商铺、居民住宅和建筑工地等单位从业人员分别划分到各对应网格,落实“划片包干、标准量化、定期考核”制度,明确网格责任,实行动态监控、管理和服务。以社区为单位,明确各级责任,建立了“社区责任人--计生协管员--信息员”三级管理责任制。责任人由社区居委会主任担任,负责整个社区的计划生育工作,社区协管员专职负责计生服务和管理工作,信息员由楼栋长和计生协会会员担任,专门负责流动人口计生信息报送和监督工作。全社区基本形成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面覆盖。按照社区、单位、流动人口管理要求,落实直管、托管、协管“三条线责任”。同时强化部门协调配合,以综治、计生、房管中心、派出所等部门为重点,积极构建责任部门“一盘棋”共同管理的工作格局。认真贯彻落实《天山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证暂行办法》,对流动人口实行“一证通”管理和服务模式,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证》的形式将流动人口按居住年限分类管理和服务,持有《管理服务证》的流动人员与户籍人口同等对待,可享受市民化的服务,做到同服务、同管理2010年共计办理发放了52本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证。

深入开展优质服务。真正做到了优质服务活动、宣传培训、免费检查上门、送宣传资料上门、手术随访上门、调查咨询上门。开展“三走访三结合”工作,把免费生殖健康检查送到育龄群众家中;优质服务始终做到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面向辖区所有育龄妇女、坚持上门服务、服务流入人口与常住人口一个样;服务弱势群体与居民一个样;服务患者与健康人群一个样。做到了“三个坚持三个一样”。每年的4月份为辖区的纯居民、低保户、流动人口,三年共计为12188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免费“三查一治”工作。在此检查中免费为各族群众发放了避孕药具3060余盒。发放宣传品830余份、宣传资料2400余 3

份。通过这次妇检活动使自己掌握了辖区育龄妇女家庭的基本收入情况、就业情况初步有了解。此次活动扩大了宣传面,增强了流动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意识和自觉性,加强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联系,为今后的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国家PADIS流动人口系统的启用,对实现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一盘棋”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充分利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有效地加强了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工作力度。加强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及时录入流动人口信息,及时掌握了两地“信息”沟通,提高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水平。

四、抓载体建设,构建优质服务体系

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群众纪律,严格执行群众办事首问责任制。切实维护群众人口计生服务权益。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计生办3人参加了市法制办举办的依法行政培训班,提高干部依法行政能力,明确了办事程序和工作人员的职责。将群众普遍关心、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相关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公示。依法推行政务公开,为各社区更新制作了计划生育公开公示栏,公开生育政策、奖抚政策、办事程序、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和群众生育权利义务“五公开”制度,方便群众查询和监督。充分发挥政务热线、咨询热线、举报热线、流动人口服务平台的作用,把计生政策送到千家万户。自2003年以来,街道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工作,不断完善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机制。目前,辖区行政事业单位计划生育保健费落实率为100%;退休计划生育奖励金落实率100%;国有企业计划生育保健费落实率为100%;退休计划生育奖励金落实率100%;非公有制企业计划生育保健费落实率为90%;退休计划生育奖励金落实率85%;城镇无业居民计划生育保健费落实率为100%。纯居民和低保户领证家庭中符合条件的2008年422 人,44900元;2009年501人47840元; 4

2010年223人21605元。1146兑现了计划生育奖励金113860元。

五、抓街道职能建设,拓宽优质服务领域

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家庭”和“大联合、大宣传、出精品”,把宣传贯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全过程,通过部门协作、相互交流、传媒共振、网络联动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街道计生办与和顺物业签订协议联办小区广播宣传,用维、汉两种语言广播宣传法律法规,效果显著。

几年来街道计生办与武警边防学校签订共建协议,使长期为辖区家庭困难家庭学生帮扶就学,为弱势群体家庭解决生活中的困难,部队与街道计生办相互协作,共同做好宣传同国情,同“关爱女孩行动”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帮扶计生贫困户相结合和宣传教育工作结合起来。逢年过节走访慰问辖区的计划生育困难户。开展了“构建和谐家庭、帮扶对象结对子”活动。在特困、下岗工人、残疾人、孤寡老人、危重病人等计划生育家庭中开展了帮扶活动,对辖区47名家庭困难儿童进行了帮扶资助学费、购买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等,累计资助金额达12400万余元,使他们感受到了计生办的人性化管理和亲情化服务。大力开展普及预防出生缺陷科学知识宣传活动,在辖区利用广播宣传、板报授课宣传,开展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的宣传、咨询及实施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福施福”等出生缺陷早期干预措施活动,同时制作了2000余张出生缺陷干预宣传单,通过新婚期和孕产期培训,将其发放到准妈妈的手中,让他们及时了解掌握知识。

通过上级部门的明察暗访,干部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对群众的服务意识也有所提高;同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起到了抓行评、促行风、兴行业的效果。每月按时在天山区人口计划生育家保中心举办的感统教育学习,免费为780名孕妇、425名0—6岁儿童培训了早期教育、亲子教育、感统教育为内容的培训,使家长感悟出

“生命只有一次,早期教育是人的一生中关键的基础教育,他们体会到优生优育的好处,生个聪明健康的孩子是家庭和睦的幸福。九是组织举办了男、女性生殖保健、预防艾滋病知识讲座、流动人口法制讲座等共5期,受教育人数达1280余人。使新家庭的开展,从群众婚育观念提高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造福人民的民心工程。十是人口与计划生育相关知识进校园工作,使婚育新风在校园广为传播、青春期健康科学知识更好地普及、新型生育文化建设从青少年学生抓起,力普及青春期健康教育科学知识,大力弘扬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从生理、心理、法律、道德等方面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指导,从而促进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六、开展计生援助阳光助学幸福工程

一是开展了“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我们在延安路街道机关、各社区居委会、驻地单位开展该项活动以来,共募集捐款2040元。二是开展了救助独生子女贫困家庭活动。特别是居住在团结东路社区的三户人家,一是吾热努丽夫妇均为残疾;二是贫困母亲依孜热木无工作、患有子宫癌已经5年了住院期间开过四次刀可仍无好转;三是王华单亲家庭她们作为延安路辖区的贫困母亲每年计生办协动员协会会员捐款,贫困母亲捐款作为她们医药治疗费每人3000元,共计3年18000元。并且街道计生办和武警公安边防局、边防学校的官兵今年的5月5日为她们度过了美好的母亲节。把履行计划生育义务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统一起来,把引导群众实行计划生育同提高群众生产、生活、生育质量统一起来,调动群众参与计划生育的自觉性,为建立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七、狠抓避孕节育多渠道发放

实行药具多渠道发放、自主式领取,在居民物业小区、社区、街

道特制作了药具箱4个,原有4个自取箱是天山区发放的,方便了群众免费领取药具,改变原来单一的一对

一、面对面发放方式。在社区、驻地单位开展了药具工作改革评估“回头看”、避孕药具失败情况回访调查工作;开展了免费药具流入市场情况清查工作,未发现免费药具流入市场,加强了免费避孕药具的管理工作。我们始终把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作为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把创优工作作为提升技术服务水平以及人口计生整体基础工作上台阶的重要载体。一是抓基础工作,维护群众权益。首先,为进一步推进社区、驻地单位的计划生育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按区计生委的要求开展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和管理专项检查工作,通过促进了服务体系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服务育龄群众的能力。二是抓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优质服务水。抓好社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开展生殖健康促进工程。加强宣传培训是提高各级药具专(兼)干业务素质及广大群众避孕知识水平的根本途径。通过开展宣传和培训工作,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和节育避孕知情选择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八、落实基础工作 考核党政目标责任制

认真开展违法生育清理工作。街道计生、公安派出所、综合治理、房管中心一同进行对违法生育的清理工作,将违法生育的基本情况及时上报到计生委,共清查出 10例(包括流动人口)目前对8人立案并征收了社会抚养费均为常住人口。开展行政执法专项治理活动。利用春节农民工返乡之机,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说服教育与优质服务相结合,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大造声势,在群众的心目中形成了人口计生工作有人管、违法生育有人理的良性互动局面加强再生育申报工作。及时上报提高工作效率。上报再生育已申批材料共 份,再生育指标上报材料合格率达100%。受理来信来访案件 44 件,其中个人访件,电话访件,做到了件件有答复,结案率达100%。

九、抓基础工作开创人口计生工作新局面

今年办理了《生育服务证》为525本。跨省流动人口《生育服务证》上报审批3人,二是组织街道计生办组织辖区单位、社区对于《新疆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管理信息PIS系统》培训班,并在开展新疆人口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及录入工作时多次邀请区计生委业务部门授课培训。街道党工委始终将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信息管理系统(PIS系统)工作摆在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位置,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成立了延安路街道推广应用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工作领导小组。在区委、区人民政府召开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信息管理系统(PIS系统)专项工作会后,街道党工委立即召开专题会议,会议上对人口与计划生育PIS系统工作进行了认真安排部署,同时街道办事处还与各社区书记、社区计生干部、驻地单位主管计划生育领导逐级签订了《延安路街道办事处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关于PIS系统信息采集工作责任书》,做到任务明确,逐级负责。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在召开齐抓共管各部门会议、街道主要领导、社区书记、主任、地区性会议大力宣传PIS系统完成可以掌握整个地区各类人口全面真实信息,为地区综治服务信息、管理等方面提供准确、真实的信息,防止新迁入的流动人口漏登漏统现象的发生,形成辖区的人口信息采集情况条条有人问,块块有人管的联动格局。各社区、驻地单位在采集信息前认真澄清底数清,明确对采集人口数据的真实性负责。计生办对各社区、驻地单位采集的信息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工作,每周对于街道各社区、单位采集的情况进行通报,使各社区、单位的育龄人群采集信息的情况做到了户、卡信息“二项一致”。

上一篇:李嘉诚先生对联下一篇:当代科学技术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