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着快乐着

2024-10-03

读书着快乐着(共15篇)

1.读书着快乐着 篇一

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是我最近读的一本书。

我不知道,它算不算一本好书,因为白岩松虽然是一位优秀的新闻者,却怎么也算不上一位作家。然而,这又有什么关系呢?随着年岁的增长,读书于我,更多的是一种随性而遇的收撷。因而对那些词藻华丽,文言晦涩的东西逐渐望而却步,相反,更喜欢那种文风平实,说尽浮生百态,走入寻常百姓的闲言碎语。

手中的《痛并快乐着》显然不是白岩松的闲言碎语,看他的书,让我想起了与朋友的聊天。同样从事这个职业十多年,多年不见的老友相见,谈论的话题竟然还是学校、学生、考试、作业……那份十几年培养的职业习惯、思维定势早就深入骨髓,一见就滔滔不绝,一发而不收。那是因为对职业的投入。对自己职业同样投入的白岩松,向我们娓娓道来自己与电视与新闻的故事。

读这本书,让我又认识了一位值得尊敬的人。当然,白岩松报道的更多的是国家大事、国际大事,他所接触的事件不是震憾全国就是影响全球,他所讲述的人个个都是不平凡的“东方之子”。即便这样,那些曾经在电视中遥不可及的事件,似乎就这样突然立在眼前,让我也平添了一份莫名的情愫;那些高不可攀的人物,在白岩松的白纸黑字间变得那样可爱而鲜明。

“痛并快乐着”,是白岩松对自己从事这份职业的感悟,我想,也是我们每个人从事自己职业该有的感觉,如果你投入了,热爱了!

2.读书着快乐着 篇二

关键词:初中教学,思想品德课程,快乐学习

当前, 有些中学思想品德教师常常叹息“课难教, 师难当”, 而有些学生面对开放的试卷也一筹莫展。置身于新课程理念的天空下, 重新审视这种现象, 每位思想品德学科教师都应该认识到这正是思品课程教研的新起点。

我曾无数次问自己:“思想品德是什么?”是科学, 是观点, 是理论, 是思维方法, 是交往策略, 是国策……这些对思想品德的阐述, 对我们改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有什么意义?思想品德课程究竟应该给孩子们什么感受?多年的困惑和突围, 我明白了其终极目标其实很简单, 不过是当提及思想品德课程时, 学生们那一份平和的心态, 一个闪亮的眼神, 一个会心的微笑……那就是喜欢思想品德课!作为一名普通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师, 我从改造自己的课堂入手, 思考并践行着这份理想。

一、故事激趣, 引领学生徜徉知识海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能推动人们去寻找知识和从事某种活动。思想品德课常被学生误解为是“枯燥、乏味、晦涩”的理论课, 这就要求老师要在勤于积累资料的基础上, 巧于创设问题情境, 善于驾驭语言技巧, 适时穿插小故事, 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感觉、新发现和新体验, 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活跃的思维状态, 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案例一

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这一内容时, 我设计了三个小故事来阐明教材中的观点。

故事一 自尊的司机

一次出差, 一出机场, 就有一辆出租车停下来, 司机跑过来帮我开门, 确定我已经坐好再帮我关上门。他告诉我报纸就在座位旁, 可以看。他又拿出好几盘录音带, 问我喜欢听哪盘?我被他的周到服务感动了。我问他:“你对自己的工作很自豪, 一定有了不起的事情可以说说。”“没错!”他回答说:“我本来在一家公司工作, 但不论我尽多大的努力, 仍然做得不够好, 也不怎么受重视。我知道自己当不了科学家, 但我喜欢开车, 可以服务大众, 而且能做得很好。我确信人的尊严不在于职业, 而在于出色的表现, 在于自尊!”

故事二 犹太人与狗

在一个旅游团里有六个人:两个美国人、两个日本人和两个犹太人。出发时间快到了, 还差两个人:一个日本人和一个犹太人。这时在场的日本人说:“这两只狗怎么还不来?”犹太人却说:“犹太人和狗就要来了。”日本人把自己弄得很尴尬。

故事三 偷菜

从前, 有个人到别人的菜园里偷菜, 恰被那菜园的主人看见了。然而那主人不但没有制止, 反而转身就走。偷菜人以为他要告官, 连忙赶上去。不料菜园主人进了自己的家门, 还把门关上。偷菜人说:“我被你看见了, 我现在没法做人了。”主人笑道:“您说什么话呢?咱们是邻居, 您只是想知道我那菜为啥长得那么漂亮, 对吗?我那菜, 好看, 也好吃。不信?您先尝尝。”说着, 她真的从篮子里挑出两棵菜, 硬塞到偷菜人手里。后来, 这个偷菜人成了邻里众口称赞的好人。

这几个故事中的每个故事都有展示的目的, 我让学生自己感悟和总结, 学生很快表达了自己的见解:“《自尊的司机》说明了做人不能没有自尊, 要以自己出色的表现体现自尊, 体现价值;《犹太人与狗》体现了这样的观点:要想赢得尊重首先要尊重对方;《偷菜》说明了要善于尊重他人, 他人会在尊重中健康成长。”我用这三个简短的小故事贯穿了整个课堂, 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又让学生在欣赏故事的快乐中自己体验故事反映的内涵, 再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 可谓事半功倍。

二、教学中调侃, 激励学生进步

任何教学都是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 教学过程最活跃的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应该是有感情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 教学中要充分尊重、信任、欣赏每一位学生。师生才能在教学互动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二

记得在教学八年级《维护社会公平》这一内容时, 我让同学们列举现实中的公平现象, 列举了很多内容, 摘录以下几条:

1.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 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 平等地履行义务;

3. 学生轮流值日;

4. 中考、高考按分数录取学生;

5. 当新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 商家答应退货要求。

顾客经营者顾客

买这个羊杂碎,

陴尝了就得买!陴吃了后中毒了!

我得先尝一口!

正当同学们说得很投入时, 有一名各科成绩都很差的同学趁机说:“买了一个熟鸡蛋咔嚓咬一口再退回去, 真值!”他把“咔嚓”一词强调的很形象, 引起部分同学的大笑, 他自己也得意洋洋地笑着, 我没有批评他, 但是对他所举的例子作了自己的评价:“把商品破坏后再退回去, 对经营者来说是不公平的。”并忽然想起一张思想品德学科试卷上的一道漫画题。

于是借机说:“他这一口鸡蛋咬出一道题来。”接着我就给同学们画了这个漫画, 问:“图中经营者主要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利?”同学们立即从刚才的嬉笑转入对这道题的思考, 刚才那名捣乱的同学很快说出了答案:经营者主要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安全权。

同样是几分钟, 一道有趣的习题替代了对他的批评, 调侃变成了对知识的追求, 从此他学习思想品德课认真起来, 期末考试竟得了70分, 我也被震撼了: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差生, 要用爱心温暖他们, 关注他们, 尊重他们,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让他们树立自信, 走向成功。

三、巧设情境, 突出教学重点

情境教学是这样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围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这个核心, 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 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尤其是当学生情绪不高时, 要适时地联系内容和学生的情况穿插幽默, 激发学生的情感, 调整和组织教学, 以提高学习效果。

案例三 公民

在教学“公民”这一概念时, 我先绘声绘色地说:“公民就是公路上的人, 公民就是公正的人, 公民就是公开的人, 公民就是公平的人……”这一连串的话使学生不禁失笑, 产生了公民到底是什么的求知心理, 激发了兴趣, 活跃了课堂, 然后引入公民的法律概念。

案例四 挫折

中学生应如何正确看待挫折, 我巧设了如下情境:我拿来一只鸡蛋, 鸡蛋表面光滑, 完美无缺, 但鸡蛋一与桌面相碰, 马上碎了。于是请学生们回答:从这悟出了什么道理?学生答:“鸡蛋看起来很完美, 但是不堪一击。”我就继续引导他们, 这正如处在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 看起来各方面都挺好, 却经不起小小的挫折, 一碰到挫折就手足无措。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 或多或少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挫折本身并不可怕, 最可怕的是被挫折所击败, 从这个意义来看, 挫折本身不仅并不可怕, 还有积极意义。

四、兄弟携手, 各科同侪共进

传统的教学模式仅限于课堂上传授本学科的书本知识, 教师教, 学生学, 上课时画杠杠, 考试时考条条, 从而导致很多学生觉得枯燥乏味, 产生厌学情绪, 还有的学生学到了知识却不会应用,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高分低能”, 他们将难以适应改革开放的社会发展步伐。因此, 我在讲每一课之前都精心备课, 用最新最活的教学手法, 把思想品德课和语文、历史.、地理等其他学科紧密结合起来, 使教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案例五

在九年级教学《未来道路我选择》这一课时, 我引用了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名句:“鱼, 我欲也, 熊掌,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 我所欲也, 义,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我用这句话引导学生自己体会本课的观点:人生充满选择, 我们应学会谨慎地自主选择;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 我们在选择中通往不同的道路, 要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起责任。再如教学《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一课时, 为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观点, 我将本课内容与历史学科中有关产业革命的知识联系起来, 效果很好, 通过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联系的学习, 同学们对思想品德学科的学习兴趣更浓了!

五、集思广益巧例证, 观点内涵自溢出

思想品德课程的不少观点较抽象, 不易理解, 而使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 如果自己搜集材料, 自己归纳观点内涵, 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主动探索, 就更能使学生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 不断激发思想品德学习的愿望, 这样的教学符合《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案例六

在教学《世界文化之旅》这一内容时, 我让学生收集世界各地文化差异的材料, 集中到课堂上交流。下面是学生的收集成果举例。

手势的差异

同样一个手势, 世界各地代表的意义不同, 如伸出小拇指, 各国表示的含义如下:

中国表示:瞧不起, 地位低, 卑劣;

日本表示:女人, 女孩子;

泰国表示:友好;

美国表示:打赌;

印度表示:想去厕所。

扶老携幼

扶老携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但欧美的老人忌讳别人来搀扶, 他们认为这有损于体面, 是受轻视的表现。

称赞

一位来华不久的意大利学生, 看到她的中国同学穿着很漂亮, 连连称赞。中国同学说:“哪里, 哪里, 随便穿穿。”这种回答令意大利同学很纳闷:“衣服明明很漂亮, 为什么不说好呢?中国同学是不是比较‘虚伪’?”其实, 不同的生活背景, 会有待人接物的不同方式。中国人以谦逊为美, 比较含蓄;西方人则比较开朗, 喜欢说出自己的观点。

颜色的差异

2001年, 世界APEC会议在我国举行, 作为东道主的中国, 为参加会议的各国领导人分别制作了一套唐装, 考虑到文化差异, 我国领导人是红色唐装, 西方国家领导人为蓝色唐装。因为在我国红色代表着吉祥, 幸运, 喜气;而在西方国家红色代表着暴乱, 革命, 蓝色则代表沉静的美。

埋单

在中国, 几个要好的朋友在饭店吃饭, 最后结账时, 几个人总会打仗似的抢着算账, 而在美国结账时都采用AA制, 各付各的账。

大家都知道,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而比利时的蒙斯市则有一个打龙节, 龙在当地被视为恶魔, 被传说中的保护神圣·米歇尔杀掉了, 因此, 特定打龙节来庆祝。

3.学习着,充实着,快乐着 篇三

一、培训形式的改变,使一线教师的受益达到最大化

前几年的培训不能说不好,我总感觉到有一种“赶集”“赶会”的味道,场面很热闹,人员很齐整,签到很及时。效果我个人感觉不是很好。除了发帖子,唱唱颂歌,一个假期的培训就结束了。回头一想,学到了什么?相信很多教师和我有一样的感觉,收获不大。而今年取消了那种集中培训的形式,让教师在上课之余去看优秀教师的上课实录,这样才是较为实在的学习、提升和借鉴。我们都说教师这个活是个良心买卖,教师的培训那就更是个良心买卖。有时不是我们教师不愿意接受培训,不想去提升,而是缺乏一种平台,一种为教师认可的有效学习平台。

二、培训学习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培训平台的开放不仅局限于这么几节课,更不要局限于这短短的一个月

学习提升是无止境的,听了六节课说你进步了很多,也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培训了一个月,我这一年就不用再去学习了,其实不然。我个人建议,我们的培训中心应该有更大的开放平台,同时在完成一定量的基础上,不再做硬性的规定,你必须研修完多少个小时才会合格。那样只能使人产生应付的心理,因为一线教师的时间很有限,备课、上课、作业、家长来访、学生谈话、日常事务这些基本活动把教师的时间已经占用了不少。所以说研修这个事情要求更宽泛一些,更实用一些,那样效果会更好。

三、培训后的个人感受和反思

1.平时的课是不是每个环节都处理完了就一定是好课

我为什么提这个话题呢?我在听课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所有授课教师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前松后紧。尤其是当时间很紧张的情况下,教师就显得手忙脚乱,为了赶进度,为了完成课前设计的各个环节。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不考虑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和学习认知规律,认为上完了就是完成了任务。我个人觉得“缺憾也是一种美”。现在我们上课后所写的教学反思实际上就是在反思上节课的得与失。单纯地上完一节课很容易,上好一节课很难,上一节学生反映好的课就更是难上加难。我们今后的课评价标准应该是在学生的评价和收获上,而不是单纯看上完没有上完。

2.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的关系,什么才是真正的语言输入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只有进行一定量的语言输入,学生才可能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出。在这里,我就想谈一个方面,就是我们教学环节的有效性问题。在观摩的过程中,有时教师设计的环节很多、很新颖,我感觉个别环节实效性不大。有时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一个讨论环节,有的只有形式,没有内容。再者,教师的前置指导性不是很到位:讨论什么?为什么讨论?讨论的收获在哪里?还有就是课堂上有让学生进行采访的有关口语训练。我觉得这样一个活动设计的初衷是好的,但关键是学生用当堂的知识有多少。再者就是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和深度,不能局限在“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简单的问答上。如果是学生在上课前生成的东西拿到课堂上就是单纯为了展示。那我们教师的功能又哪儿去了呢?这节课在学生的脑海中又留有什么痕迹呢?

3.课型过于单一,适度引入“语法课”“写作课”,做到百花齐放

示范课、优质课、教学能手评选课,地方的、全国的课型都一样——英语阅读课。这次版本尽管不同,采用了人教版和外研版,但课型一致。英语的教学除了阅读外,还有别的一些课型,如语法课、写作课、讲评课。因为我们一线教师一周都离不开这些课型。不可回避,也回避不了。我们真诚地希望在今后的研修活动中能带给我们更多学习的东西,例如这六节课分成不同的课型。那样对我们的日常教学会有更大帮助。这次课的一个亮点就是在阅读的同时,进行了语法关注。不要小看这个环节,语法关注实际上就是让我们英语任课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达到阅读的最大化的有效尝试,不是孤立地为阅读而阅读。

4.多媒体,黑板,和展台的有效统一问题

我听过的六节课中,100%的教师都运用了多媒体。教师的课件设计得都很精美,他们都能做到界面组织合理、信息完整、语言规范;课件运行正常,链接准确;视频拍摄内容完整、画面清晰,声画同步。这样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容量,对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提升也是很大的促进。现在多媒体的应用很普遍,但黑板的作用忽视了。即使是用了黑板,也没有规划性和计划性。课件是上课前教师根据教情、学情、教材的情况提前设计好的,对于课堂上所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黑板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个人觉得,传统的东西有些还是可以利用和保留的。还有个遗憾,就是教师都没有对实物展台进行充分的利用,学生的作品不能进行快捷地展示与反馈。在教学的环节中浪费了一些时间,从而影响到一些环节的有效训练,特别是讨论环节,很多做得不够充分。今后如何进行多媒体,黑板和实物展台的有效统一利用问题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

5.学生互动,小组评价和关注学生

学生互动了多少,学生发挥得如何?主要靠教师给学生搭建一个什么样的平台。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是很喜人的。关键是如何引导他们。小组活动各节课都有所体现,但对小组的评价不是很够,有的评价不是很到位,有的忽视了,只有活动,没有总结。这表明,我们平时对于小组评价这个环节重视的程度还不够。因为小组的活动是学生集体劳动的结晶,他们的劳动理应受到尊重和认可。再就是一个细节,不知道各位注意到没有,在一节课中有一个学生孤零零地坐在最后一排,自己一个桌。小组活动的时候也显得那么“多余”。也许他的基础很薄弱,也许恰好学生的数目是单数。但我个人觉得在班级中,尤其是这样的全省示范课中,我们教师除了关注自己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之外,更应该关注我们的学生,关注学生的差异,关注坐在后面的学生。让我选择的话,我宁愿让三个学生一个桌,也不要一个学生孤零零地在最后的角落里。记得在泰安参加省优质课评选中,济宁一中的付吉生老师在这个方面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上完课后,学生自觉地站立,为一个陌生的老师鼓掌,这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作秀。是对付老师劳动和付出的一种尊重,更是对付老师在课堂上关注孩子、爱护学生的一种肯定。爱学生,无时无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通过这次培训,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的教育工作,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今后我会以更加虚心的态度学习着,充实着,快乐着!

参考文献:

沈骑.外语课程知识观的后现代解读[J].现代教育科学,2008(05).

4.学习着 快乐着 幸福着 收获着 篇四

班级

:平度二班

主编:刘爱玲

编辑:刘爱玲

周小慧

杨秀梅

一、体会感受

踏着春天脚步,我们有幸参加青岛市骨干班主任远程培训。回顾最近几天学习的日子,有着艰辛,但倍感喜悦和欣慰:从开始的激动、不知所措到现在教学中问题的豁然开朗;从初上网时的被迫学习到现在迫不及待地领略专家、各位老师授课、指导的风采……,这一切让我们的收获变的灿烂无比。

二、学情汇报

平度二班在学习中涌现出许许多多成绩优秀的学员,他们在学习的各项指标中都各领风骚。

学时较长的学员有:杨阳

李娜

刘辉

孙宪

孙绚绚

杨炳俊

李国梅 尚书林

万振洪

官京红

李海燕

宿德兰

张华贵

王明启

崔玉楠

林勇

李雯雯

窦振琳 李军 丁丽华 侯雪梅 任坤 万苏天 韩苏道

孙秀婷

邵泽先

陶春华

孙永梅葛学瑞 发表日志较多的学员有:相琳

官京红

王明花

崔玉楠

邵泽先

资源上传较多学员有:相琳

刘辉

王阿香

孙绚绚

孙晓林

卢静

赵爱霞

张华贵

崔玉楠

盛丽红

邵泽先

葛学瑞

王均友

发起话题较多的学员有:相琳

刘辉

王阿香

孙绚绚

孙晓林

于汉强

刘潘红

韩丽

王金凤

卢静

官京红

邵德花

王明花

张华贵

程元爱

崔玉楠

姜进美

孙宝珍

盛丽红

孙秀婷邵泽先

王均友

课程留言较多的学员有:相琳

赵小娣

王修太

杨阳

李娜

相琳

孙宪

孙绚绚

黄玉琴

李国梅

孙晓林

于汉强

刘潘红

韩丽

李炳林

王金凤

卢静

官京红

赵爱霞

邵德花

王明花

田春明

宿德兰

张华贵

邵军

程元爱

崔玉楠

刘丽丽

李雯雯

孙圣芝

万苏天

綦咏梅

盛丽红

孙秀婷

邵泽先

荆秀英

作业较优秀的学员有:平度兰底小学葛盼盼

平度兰底大河岔小学陈翠萍

平度灰埠城子小学 管京红

三、作业展示:

谈我们班的师生关系

平度兰底小学葛盼盼

刚刚接这个班已经接近一年了。班级里面的师生关系也在时间的推移下,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微妙变化。在此只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刚接这个班级,同学们觉得我年轻,与他们年纪差不大,所以对我没有那么多的惧怕,而是上课下课总有那么多的话说。也许是新鲜,让他们没有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身边总会围来一群学生,对着自己问东问西,有时也和我说他们以前的班主任和老师。这个阶段我总结为互相吸引,新鲜的关系。

我对这个班级的认识和不断的接触,加上同学们的反应,我对他

们的态度也不再是嘻嘻哈哈,因为那样也许会让一些调皮的孩子更加肆无忌惮。在不断锻炼中,我正在渐渐的建立起我在学生中的威信,包括严厉。所以,一段时间我对任何同学都是比较严厉的。在一次作文中,题目是“某某我想对你说„„”,我看到一篇作文,“老师我想对你说”。我看到这样一句话“您越来越严厉,同学们都觉得有些陌生”。这句简单的话引起了我的反思,一开始的新鲜,后来的陌生,可以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态度,中间的变化我是主宰。我的过于严厉,让学生有了陌生的距离感。我开始反思,并且渐渐改变着态度。

最近,通过学习,我感悟较深,开始尝试教育方法,我对同学们是恩威并重,该严厉的时候我会严厉批评,但是该表扬的时候我会大加赞赏。并且不会因为一名淘气的学生迁怒到其他学生身上。这个迅速的“变脸”,让我既在学生中有威信,也不影响学生对我的好感。我们即是朋友又是师生。我享受着这种融洽的关系。

这种微妙的关系让我们的相处更加融洽,但是也会有不足,相信我们会在以后的相处中更加和谐、融洽。我会努力。

平度兰底大河岔小学

陈翠萍

学生旷课的现象其实并不是很多见,造成学生旷课的原因有很多。有学生自身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也有学校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厌学且厌学已经到了一定程度,处理旷课问题需要班主任老师全面了解学生旷课的原因,然后耐心细致地做好相关工作,才有可能真正解决这一问题。

就在本学期前不久,我校六年级就有一个从外地转来的学生,在转来的时候,已经有多次逃课旷课的事情发生。刚接到的时候我还是很担心的,怕他依然经常逃课旷课,影响自己和其他学生的学习。转来多半个学期,好像并没有很多不良的习惯,只是人比较的懒散,刚开始我

还心里挺得意的,难道是觉得我们的老师很不错,同学也很团结,所以不会让他产生逃课旷课的想法。但渐渐地他就开始迟到、旷课、上网吧,甚至打架、私自拿同学的物品,尽管老师多次教育,仍不见好转,还是经常旷课、上网,还曾经在网吧里偷了一只手机,以至班里同学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后来,我就和任课老师去这个同学的家里,了解到他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而且流动性强,可以说居无定所,导致了他缺乏家庭的教育、关爱和温暖,使得他开始进入叛逆期。回来后,我和任课老师开始分析他的情况,想了许多的方法,最后还是觉得从关爱出发,老师经常找他聊天,安排班里的同学每天放学到他家帮助他完成作业,与他一起玩耍,在“课前表演”的时间里,经常让他来表现自己,从多方面来感受老师和同学的关爱,渐渐地他和同学的接触多了,人也开朗了,旷课和逃课的现象也没有了。有一次,在校跳绳擂台赛中,他背同学跳绳得到了创意奖,让他更加深深地感受与同学之间合作的成***校的学习不仅仅是枯燥,更多的是乐趣。

面对学生旷课,教师首先应多渠道地全面了解学生旷课的原因。可以通过班里的同学、以及其它老师来了解,学生的家长或家庭通常也能反映出学生旷课的原因,当然最好是能与旷课的学生做有效的沟通。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一个系统工程来解决,家校、班科任、学校与班科任,学校与社会密切相连,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教育工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单一的说教,严格的处罚,只是治标不治本,还可能会事与愿违。

学生迟到的处理

平度灰埠城子小学 管京红

教了这么多年的学,也经历的很多的事情,对于学生迟到这件事来说,时有发生,我处理的方法也无非是问问迟到原因,批评教育几句,对于经常迟到的学生,开始让她站个三五分钟,以示警告。对于迟到事情的处理,我觉得最有意义的还真有一次,那一天,我正在教室里上讲课,可能是我讲的太投入了,班里的一个学生来了,这个学生用同学们的话说,就是有点傻,四年级了在教室里还经常尿裤子,男女也不分,有时候我们上了一节课了,她才来,这个学生的到来我一点也没有意识到,所以她就在门前的台阶下站着等着,具体站了几分钟我也不知道,可我到黑板上板书时,我无意中瞥到了她,我当时想:坏了,让她进来必然要打断同学们兴趣盎然的气氛,不让她进来又违反了我们的纪律,咋办?这时我灵机一动,就说,同学们这篇课文写的咋样?你们为什么听得这么入迷呢?我这一问,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谈论起来了,我话锋一转,同学们说的真不错,你们看我们班的潘某同学跟你们一样,也听得入迷了,连报告都忘记了,这时潘某同学也觉得不好意思了,我连忙对潘某说,以后早点来,记得到教室来听课好吗?出乎意料,从那以后,潘某迟到的次数还真少了。

四、经验交流 1.利用qq群研讨 2.利用电话短信联系

3.成立班委:

班长:相琳

副班长:刘辉

组织委员:张华贵

宣传委员:崔玉楠

管理助手:孙秀婷

学习监督员:孙绚绚

五、培训反思:

在近十天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的学员有经验但也有困惑,不少学员在上传资源和发起话题上遇到问题。在这里告诉大家:这两个项目都是从班级入口进入,而不是从学习入口进入,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相信我们大家都能做的更好。

六、温馨提示:

1.4月29日第一次学情通报,通报前两模块各地上线率、学习率,表扬典型,指出缺点不足,部署下阶段主要工作,而且还有视频会议,希望各学院积极参加。

2.下面马上就要进入第二模块:(班主任的每一年、三人行网络班级的注册与组建)的学习。特别是三人行网络班级的建立,望各位学员认真执行。

3.学习时间是:4月28日至5月11日

4.学习内容是:学年开始、编排座位、布置教室、选班委会、制定班规、家校联系、评价评奖、学年结束

回首昨天,我们硕果累,展望明天,我们信心百倍。老师们,让我们打开电脑看视屏,动起双手点鼠标……那里有你需要的教学案

5.读书着快乐着 篇五

思考着成长着快乐着

有幸搭上课改的列快车已两年了,身为第一线的科任老师,从课改理念的学习,到深入课堂进行课改实验,我从中受益匪浅,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教学的思考促进我的专业成长,专业成长让我尝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

一、教学的思考促进我的专业成长。



1、课改让我感到学不够用。有一位教育者说过:“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可是当前的课改的观点却是:“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不能再只有一桶水了,而要是一泓流淌不止的泉水”。对此,我深有体会,在以前的教学中,有时因为某种原因而忘了备课,第二天只要粗略的看看课本,就可以在课堂上尽情表演;可是这种方法却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记得有一次在讲解练习册前我也只是翻看练习册的有关内容,并没有动手去做,但在讲到在一个正三角形外可以找到几个点使它与各顶点组成等腰三角形时,我只是把我想到的四个点告诉学生,讲完后,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还可以找出五个点”,我惊讶地让这个同学到黑板上进行讲解,他讲得头头是道,我为有这样的学生自豪,同时也为自己的做法而内疚。经过这次教训后,我就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每堂课,决不让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

2、课改让我重视学困生。新课程改革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我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班级里的学困生,总认为他们无可救药了,不用管他们。但这种想法得到了报应,他们在期中考的成绩都低于20分,把平均分拉下一大截。就象一位同学在给我的纸条中说道:“老师,你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但你如果能更关心我们这些差生,那么你将会得到全班的拥护,那么我们班的成绩也可以得到明显的提高”。这对我的触动很大,相信经过这次教训之后,我会尽力地去为学困生们加油打气,对他们进行及时的辅导,让他们能重树信心,与我一起共同努力,打一场轰轰烈烈的“翻身仗”。



3、课改让我相信学生。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这一点,我发现我并未做到。上课时总是担心学生不能理解,还是以我讲为主,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偏少,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学生还是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这样,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得到调动,致使一些中等生慢慢地对数学失去兴趣,学困生就根本不想听、上课也就不规纪了。在《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作文中有一位同学写道:“初一年上学期,我们的数学老师上的课深受同学们的好评,而这学期,他总是怕我们不懂,什么问题他都自己讲,小组讨论和上课提问少了,我开始有点不喜欢他了”。这可以说是对我的一次预警,可我却给忽视了,我好后悔。在下半学期里,我会多找时间听课,学习其他的老师的成功经验;多在备课上多花心思,尽量把时间还一些给学生,在上课真正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自己能摆脱旧思想的束缚,力求成为课改理念下合格教师。



4、课改需要社会的支持。课改在我市已开展近两年了,虽然国家、学校大力宣传,但是课改理念却还不能深入广大家长的内心。两次受到不同待遇的家访让我刻骨铭心:有一次我对我班的一位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进行家访,在她家,家长能与我共同探讨子女的升学大计,与我分析子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并对学校的建设提出有价值的意见,他们的表现让我这个班主任深受感动;另一次我步行3公里到一位头脑聪明,但表现较差的学生家家访,到他家时,他诚恳地座在旁边,想听听家长与我的意见,但他的家长却告诉我:‘他能读多少我并不再乎,以后作生意比读书可赚更多的钱’,我当时没再说什么就告辞了,心中却有一股酸酸的味道。同是家访,却有着不同的待遇。我想,当前在广大家长的心里,成绩的好坏还是最重要的,但如何改变家长的这种想法,还值得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大力探讨。



二、在成长中享受快乐。



1、课改使我变得敢说。记得在一次校运会时,作为铅球组的裁判员,我要通知运动员到场地集中,当我拿起话筒时,虽然旁边人并不多,但我却心跳加快,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经过近一年的课改,现在的我已经可以自信从容地在片区教研时大胆的说出自己的观点,可以在教师会上自在地发言了。同时,我也尝到的成功的喜悦:片区的老师们认为我的每次发言都能从实际出发,是一位表现较好的备课组长;在片区数学说课比赛中,我获得了二等奖。



2、课改使我变得愿写。本来以来自己胸无点墨,根本写不出什么好文章,而学校好像并不重视文章的质量,所以自己的作品少得可怜,每次的任务都是随便应付。课改以来,接二连三的任务压下来,我知道,这些不能再随便了,它将在全体教师面前展示,它将代表我的专业水平。不轻易服输的我,放弃了休闲娱乐的时间,强迫自己多学习课改的有关文章、多与老师们交流、多到网上查询相关资料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挑灯夜读,我发现我进步了,终于顺利的完成的自己的任务,先后

撰写了《与数学交朋友》的说课稿、《抓住机遇,促进教学》周六教研总结、《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做一名普通教师-----我无悔的选择》师德演讲稿、《失败后的觉醒》阶段性反思等。

记得有人这样一个故事,天上的星星代表着每一个人,这个人越有成就,属于他的这颗星就会越亮。也许在天的某一个角落里,也有属于我的一颗星,它一

定在鼓励我,要我让它变得更亮一些。面对课改这样的机遇,面对学校给我提供的机会,我不再犹豫、不再徘徊,我将以更高的热情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战胜困难,让属于我的那颗星能更加明亮。

6.散文:追逐着,快乐着 篇六

那时觉得看图说话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几副连续的画面编出很多个故事来,于是每一次的看图说话课,我都很仔细的观察图片,当场编出来的故事都得到了老师的表扬,然后再写到作文本里。后来,很多篇作文都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大声宣读,当时自己很得意。这是我第一次感知文字带来的快乐,那种天真的得意。

那时家里很穷,姐妹又多,我们的生活艰辛,穿的衣服也很沉旧,很多人看不起我们。但是因为我的作文写得好,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还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市里的各种比赛,全校老师都认识我。于是,每一次母亲去开家长会,别的老师一听说她是我的母亲,都会对她倍加尊重。母亲回来总是笑得特别的开心。从那时起,我从暗下决心,要用这种最低廉的方式换取母亲更多的开心,当然,也是换取自己的快乐。不过,小学时虽然参加了很多种比赛,却没有参加过一次作文比赛,真正参加比赛时,我已经考入了市第二中学。

当时我所在的是尖子班,班主任是个势利小人,班上好多同学的学习成绩并不是很好,只因他们是有钱人的子弟,花钱走后门才进来的,当然,开后门的人自然是那个贪心的班主任了——一个40多岁的男人。这个男人看我们农村来的学生时眼珠子里总是白色多过黑色,因而班上的气氛让我很压抑,有过很多次换到普通班的念头。只是怕母亲伤心,未敢提及。

于是,那一段日子很是无精打采。

所以,当上语文课的老头让我们写一篇主题内容为“记我的一位老师”的作文时,我也是草草完成的。当时我在作文中描述的正是上小学时的那位引导我喜欢写字的漂亮善良的女老师。第二天早读课,老头把我和另外三位同学一起叫出教室外面,其中有一位是班主任的宝贝女儿。老头把作文本发到我们的手里,让每个人再好好修改,说是要参加市里的一个作文比赛。听到这个消息着时让我兴奋,回到教室后,我在原来的作文上作了很大的修改,这是我上中学以来第一次这样认真的写作文,写的过程,我想起了童年的快乐时光,我下笔便轻快流畅起来。拿去给老头看时,他边看边点头。之后,就一直没有消息了,我也没有在意,因为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的比赛,所以也从不去在意结果。就在我差点把此事淡忘的时候,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了:我的作文不仅在市里获得一等将,还获得了“金星杯”今日师生情国际征文比赛广西赛区初中一年级组二等奖,而且我是全校唯一一个入围全省评比并最终获奖的参赛选手。当我在学校的光荣榜上看到这个消息时,我才知道自己不是在作梦。

那一年,我14岁。

在这之后,班主任和其他同学看我的目光中多了一种羡慕,我装作若无其事,生活、学习、思想,没有丝毫改变;正如我知道那些人骨子里对农村孩子的偏见没有丝毫改变。唯一不同的是,我开始很认真的写字。但写得不多,在那个压抑的环境,只有作文好,还要学习成绩好,才能获得真正的尊重。所以我总是把很多的时间用来看书。只有在老头布置的作文中,我才敢放飞思绪,思考、想象、回忆;也只有在那时,我才感觉到一丝快乐。因为那一刻,我是如此的放松,如此的真实。而老头每次点评到我的作文时,那慈祥严肃的脸上虽然没有笑容,可那藏在厚厚镜片后的眼睛却带着微笑。之后,我在老头的极力推荐下又连续参加了其他作文比赛,英语作文的理解能力也很强,随后又被老头和英语老师推选参加语文和英语知识大赛,几乎每次比赛我都过关斩将杀入省里并且获奖。这是我在那灰色的三年中,唯一感到快乐温馨的事情。

在这三年中,我也越来越清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这是一个梦想,为了这个梦想。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追逐。可是梦想毕竟只是梦想,在现实面前,它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初中毕业填报志愿时,我哭了。

后来,我上了了一所农业中专,学的东西很没新意,上课的时间很少,空闲的时间多了,却不知道要做什么。三点一线的生活很无聊也很空虚,日子很寂寞也很难熬。我便又开始写字,为了打发无聊和寂寞,我拼命地写字,日子也在笔尖下飞快流逝,丰盈充实。后来,我成了广播社的优秀通讯员,校报的名记者、优秀编辑,结识很多朋友,收获很多感动,日子忙碌而精彩。

中专毕业后,我分到了一个小镇,新的生活环境,特殊的工作环境,让我顿失落,我以为梦想从此相去甚远。我又开始心灰意冷,原本流畅的笔尖也变得枯竭。整整8年,我不看书,不写字,整整个人变得郁郁寡欢,时常感觉空虚、感觉淤塞,行尸走肉般游离人间,恍恍惚惚。特别是心情不好的时候,有种快要爆炸的感觉,动不动就会大发脾气。家人说我变了很多,看我的眼光有些害怕。很清醒的时候,我在想,我是怎么了。可是,我一直找不到答案。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了网络。看着别人在网上写的心情文字,我感觉自己的心跳变得好快,有一种激动无法言表。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一个夜阑人静的夜晚,我独自坐在电脑前,我试着慢慢敲打内心的淤积,当我把一种心情完整留于网络时,心中便犹如涌入一股山泉,慢慢把淤塞清畅,心灵在缓缓释重,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愉悦涌上心头。忽然间明白,原来这么多年的压抑和暴燥,是因为心情一直找不到出口,如此简单的原因。

于是,我开始不断写字。每每敲出一篇心情文字,我的情感有如倾泄,我的心灵有如轻灵,无论我笔下的文字是艰辛还是幸福;是流泪还是开心。于是,我真真切切地再一次明白,我离不开文字,文字是我的梦想,更是我的快乐,从前是,现在是,以后是;经历了8年的惨痛,我不会再放弃。我会一直追逐着,我也相信我会一直快乐着,我更相信,有一些收获会在不经意间来临,一如我在写字路上的第一次收获。

7.痛并快乐着 篇七

这个夏天,注定终生难忘;

这个夏天,我们分享青春,共筑未来;

这个夏天,我们用行动诠释着“爱、善、诚、勤、俭、美”;

这个夏天,我们一行五人,参加了江苏省未成年人文明礼仪风采大赛,“痛并快乐着”!

七月,骄阳似火,暑气蒸腾。树叶搭蔫着脑袋,柏油路上散发着刺鼻的味儿,连蝉儿也懒得叫了,一屁股扎进树上睡觉了。顶着下午的烈日,我们正在认真地排练。从集体亮相到情景剧展示再到知识竞答,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任何偏差。集体亮相与情景剧,最考验的是表演功底,要有真情实感,可偏偏我是一个比较淡定的人,喜怒哀乐不轻易表现。看着老师那着急的样子,我突然想,她不会后悔选上我了吧?不对!能从学校千名学生中脱颖而出,我肯定有我自己的优势,为什么这么不自信呢?我细细琢磨起剧本来,一遍、两遍、三遍……我倒不相信,它难不成比登天还难?回家后,我继续表演给爸妈看,让他们替我“找茬”。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将自己成功融入了剧情中,台词也背得滚瓜烂熟。

知识竞答可是个硬骨头,不仅要熟背熟记,更要活学活用,融会贯通。那一段时间,我的大脑近八成都被“八礼四仪”占据。那么长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们要一字不落地背熟,要能准确地说出第几大条第几小条的内容。有时也曾想放弃,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坚信,滴落的汗水终将迸发出朵朵芬芳的花儿。于是,我每天循序渐进,温故知新,不知不觉中竟然全部烂熟于心了。

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8月5日的大赛如期而至。集体亮相和情景剧顺利通过,最紧张最具挑战性的知识竞答环节到了!虽说准备充分,但仍不免有些紧张,文明礼仪包罗万象,谁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题目呢?“古时小孩刚开始读书前,会请有名望的先生为其额头中央点上朱砂,请问,这俗称什么?”拿到这个题目,我顿时懵了,真是百密一疏,竟然忽略了儒学这一古老的启蒙习俗。“入学仪式”我忐忑地回答。结果当然错了,应该是“破蒙”。不过,正因为有了遗憾,经历才更加丰富,过程才更加精彩。很快,最后一题尘埃落定,我们共错两题,总分到底如何?所有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等待的一分钟仿佛有一个世纪之久!大家死盯着显示屏,好像要把那分数从里面抠出来。经过漫长的“煎熬”,分数出来了。啊,我们得了一等奖!那一刻,所有的辛劳和努力都化作欢愉,从我们心中迸发出来,观战室内的老师们也喜极而泣。一个多月的辛苦终于酿就了甘甜,这甘甜,是那么醇厚,那么绵长!

感谢这个夏天,让“八礼”浸润了我们的成长;

感谢这个夏天,让文明净化了我们的心灵;

8.淡定着,快乐着…… 篇八

同学,你们不开心吗?是不是觉得自己好像一点也不快乐,生活、学习并没有想象的那样顺利进行?

我也曾经有过和你们相同的困惑,比如学习成绩的不满意,比如家长的不理解,比如自以为是的长大了,只是在很多年以后,我才明白,原来所有的一切,本可以不必太看重。

此时的你,我想也和我那时候一样,常常会面临很多很多的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像突来的没有准备的考试,好伙伴之间的误解,这些认为很重要的大事时刻都在困扰着自己,所以无法安心读书,总胡思乱想无数的为什么,内心一下就被突如其来的事情打乱了,原本做好的计划,都乱套了,开始束手无策,那一刻,好像世界末日的感觉。

可是,48小时后,或者更短的时间,你会忽然发现,其实很简单,微乎其微的小事情,但怎么那时候就觉得好像大得像天要塌下来一样。让我来告诉你,这些都是因为我们还不懂得淡定。

听过古话“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吗?想想看,泰山崩塌是何等的可怕,可古人仍然能面不改色。如果,那一刻害怕了,心慌了,那只有死路一条,可是淡定冷静,一定能想出自救的办法。还有这样一句话“胜不妄喜,败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也是告诉我们相同的道理。

学着淡定一些,不是坏事,这次考试考砸了,心情郁闷,为什么不去争取下次考得好的成绩?和最好的伙伴吵架了,很郁闷,那怎么不主动一些,承认自己的不是,跟好伙伴和好如初?觉得爸爸妈妈不理解你,独自生闷气,又挨家人骂,那么,不如淡定一些,不必冲动,不必杞人忧天害怕事情无法解决。冷静淡定能让你好好的想接下来要怎么做。

记得我的老师曾送给我这样一段话,“心灵的淡定,一种超然的境界。高朋满座,不会昏眩;曲终人散,不会孤独;成功,不会欣喜若狂;失败,不会心灰意冷。迎接生活的鲜花美酒,我坦然;面对生活的刀风剑雨,我洒脱。”事隔多年后,我终于明白这话的含义。

9.安全着,你就快乐着 篇九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主人公保尔说过的一句话。的确,从咿呀学语的孩童,到风华正茂的中青年,再到年迈古稀的老人,岁月无情地流逝和生命的唯一性,也许是上天赋予人类最大的公平,唯有安全、健康地生活,我们的生命才能得以延续,才能实现快乐。安全,对于发电企业来说,它是一个永恒不变的沉重话题,而安全工作也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三级安全培训制度、事故通报的研讨、多种形式安全活动的开展、严格的考核制度„„可以说对于安全,我们付出了许多。“关注安全、关爱生命”是我们永恒的安全工作理念,“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们永恒的安全思想。然而,为什么惨痛的人身事故又会一幕又一幕地上演呢?问题的症结何在?究其原因还是心存侥幸心理!资料显示:在有人员责任的人身伤亡事故中,90%以上的事故原因都是责任人心存侥幸,违章操作,安全措施未做到位。

在企业的安全生产中正是因为一些人有麻痹、粗心的思想,才导致事故的发生,而并非所谓的“运气”不好所致。《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以及其他的规章制度是保障我们生命安全的法宝,也是鲜血和生命的宝贵凝结。如果我们在工作中能够坚决克服麻痹思想,百分之百地遵循《安规》和“两票三制”,那么血淋淋的事故早就不再重复上演了。事实上,现有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已是很科学、很全面的了,导致事故频繁发生的关键还是在于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上。因此,要想彻底规范员工的行为,就要坚持狠抓“严”字,要严制度、严标准、严劳动纪律、严奖惩;要把小问题当作大问题来“小题大做”积极整改,改变安全工作的思维方式,改进安全工作方法和管理方法,使全体员工的安全思想都经历一个从不敢到不能,最终到不愿去违反安全制度的变迁历程。此外,要加强安全教育,增强责任感和防范意识,使每个人都能自制地遵守安全规定,主动提高规避事故的能力,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要规范化、制度化,增强其严肃性、惩罚性和公正性,真正实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奖惩目的。只要各种安全制度和规定得以真正的落实,我们就有理由坚信所有的事故都可以预防,任何安全隐患都能得以控制,乃至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营造一个人性化的安全氛围,对于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树立“以人为本”为主题的安全文化是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规范员工安全行为,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的重要手段。只有全体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提高了,才能促使其有效、自觉地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明需求不断提高,对安全文化的需求也产生了新的概念和标准。对此,我们要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全员宣传活动来营造符合企业实际的安全文化氛围,影响和造就员工的安全文化理念,变安全制度下“人”的被动性为主动性,发挥“人”遵守制度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人”与制度有机结合的安全管理模式,切实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思想素质。

安全着,你就快乐着。生命是唯美的,安全是我们对生命的不懈追求,安全是我们对美的向往,安全是亲人发自内心洋溢在脸上的幸福微笑和贴切企盼。然而,生命也是无情的,安全是我们保障生命的有力法宝,安全是我们抵御血腥的屏障,安全是我们享受亲情与爱情,快乐地实现人生价值的导航灯。

10.奉献着,快乐着演讲稿 篇十

我一直向身边的榜样学习,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尽可能多地花在了工作中,用在了与学生的交往之中:清晨,我等待着学生到校;课间,我和学生一起游戏;课后,我耐心辅导,与学生谈心;为失去母爱的学生过生日;为失去父爱的学生添置学习用品;春天带学生去郊游,冬天与学生一起跑步、打雪仗……我要让爱流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我与学生的相互了解在交流中加深,情谊在交流中增进,认识在交流中提高,灵魂在交流中净化。

我喜欢城区的学生,他们天真、活泼。到农村任教后,我同样喜欢那里的学生,因为他们是那么纯朴、善良。

下乡任教期间,一天,我开摩托车上班时发生了意外,摔了下来,脸上满是伤痕,而且肿得很厉害。伤痛让我难受,但更让我难受的是不能去为我的学生上课。他们是小学毕业班的学生,假如因为我而影响他们毕业的成绩,我会愧疚一辈子。因此,在医院处理完伤口,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得写一封信给我的学生。我要告诉他们我的歉意,我要勉励他们认真学习,我要安排好他们的学习内容。我请同事带去了我的信。第二天,同事又带来了许多安慰我的信件。他们没有埋怨我,有的是安慰我,想念我的话语。“老师,您伤哪儿了?严重吗?”“老师,我们大家都能按您的要求认真复习,连杭伟都能完成作业了,而且写得很认真。您安心养伤,愿您早日康复!”……看到这里,泪水使我的眼睛模糊了,我恨不得立刻走进课堂,回到学生中间去。有耕耘就有收获,有奉献就有回报。尽管我不图回报,但我深深地知道,我的心血没有白流,因为我的爱已经流入了学生的心田。

我用爱心铸成了一座座爱的长城,让我的学生在爱的跑道上飞奔,驶向理想的彼岸。同时我也感到一份快乐,一丝安慰。只有教育者心系学生的心灵,情牵学生的内心世界,用心与学生交流,持之以恒,才能使教育走向成功。

11.努力着,并快乐着! 篇十一

关键词:努力;收获;快乐

我看过一篇题目为“快乐来自于努力”的文章,里面写道:“也有过迷茫,也有过失望,但我依然坚持着,努力着!不为当初的豪言壮语,只为那一个信念——看到它开花。”作为小学教师的我,深深地被这种信念鼓舞着、感染着。在我从教20年的时间里,用自己的努力,收获着快乐的果实!

一、寻求孩子的需求点

教师要善于寻求孩子的需求点,抓住了需求点也就抓住了孩子心灵上的关节点。单亲家庭孩子最缺少的是亲情,他们的需求点包括:家庭的温暖、成功的喜悦、别人的理解与同情。作为教师,要适时地为单亲家庭的孩子创设亲情氛围,给孩子以亲切的关怀和帮助。

孙××,一个五年级的孩子,老家安徽。2014年,父亲带着他来河北打工,在本班就读。他很聪明,但是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为伴,时常一个人坐在座位上发呆。他的组长向我反映,孙××的作业字迹潦草,而且没有家长签字,有时还会有不完成作业的现象,总给小组减分,其他同学总是埋怨他。下课后也没有谁爱和他一起玩。我了解情况后得知,他从小父母离异,跟着父亲、奶奶生活。可父亲还经常不在家,他只是跟着奶奶过,奶奶不会写字,每天的作业没有人检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去找他商量:“每天的家庭作业我来给你检查签字,怎么样?”他愣住了,问:“您家住哪儿?”我笑了,告诉他不用到我家来检查作业。我与他说了具体的办法,他同意了。那天以后,我和孙××总是提前几分钟到校,他拿着作业去找我,检查后签字。他的问题解决了,作业比以前写得认真了许多,同学也不再埋怨他了。很快,孙××的数学成绩在班里就名列前茅。

孩子笑了,我也笑了。当初我没有放弃他,我通过努力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孩子找回了自信。现在的他也没有放弃自己,我们共同努力着,快乐着!

苏××,一个柔柔弱弱的、刚上一年级的小姑娘。下课后总喜欢拽着衣角在我身后跟来跟去,我很喜欢她天真可爱的样子。可是她的数学成绩一直不理想,课上40分钟的任务也很难完成。怎么回事呢?经过几节课的观察,我发现:她总是慢悠悠地、不确定地去做题,眼睛还不时地向同桌那边扫。是没听懂我的讲解吗?下课后,我让她单独完成了几道类似的题目,她很快就完成了。于是,我又向她家长了解了孩子在家的情况。得知:孩子晚上是一直和表哥、表姐在一起学习的,这三个孩子同班,所以学习任务是一样的。她写字慢,表哥、表姐总是帮助她完成学习内容。渐渐地就养成了懒惰、不愿去思考的习惯。

像苏××这样的孩子,需求点就是帮她找回自信。首先,我找到她妈妈,要求家长要积极配合,共同给予孩子鼓励和帮助。在家里,一定让孩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在课上,我让所有同学单人单桌,给足孩子们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为她、为他们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环境;课下,我经常与她谈心。告诉孩子:你很聪明,不要不相信自己,你就是最棒的!一个月过去了,苏××同学的数学成绩在班里是优秀的。这个拽着衣角在我身后跟来跟去的小姑娘更加可爱了!

二、心里装着孩子们

参加工作20年了,第一次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面对一些一知半解的孩子们,无论我怎么大声,嗓子都哑了,他们似乎不知道我在干什么?真累啊!我该怎么进行我的班主任工作呢?

开学的第一个星期,经常是上课铃响了,还有学生在教室外玩耍,就是进入班级的学生也不能安静地等待老师上课。于是,我就让他们学习“小学生一日常规”。读得我口干舌燥,可他们就像没听见一样,仍旧玩着、打闹着,弄得我焦头烂额。怎么办呢?这个班主任我实在是干不了。放弃吗?不能。再努力试一试吧!我暗自下定决心。于是,我静下心来观察孩子们。发现有几个孩子一直都表现很好。那就让他们发挥作用吧!于是,每次上课之前,我先当着全班孩子的面表扬表现好的学生。没想到,几句表扬的话,让表现好的学生做得更好了;表现不好的学生,都纷纷向他们学习。这样几天后,绝大部分孩子已经能够上课铃响后,安静地等待老师上课了。在榜样的作用下,孩子们进步很快。看着他们的进步,我也跟着舒了一口气。我没有放弃这个班主任的工作,没有放弃这群孩子们。我努力着,快乐着!渐渐地,孩子们住进了我的心里。

早晨的起床铃响了,外面在下雨,今天我得早去给孩子们开门。本来班里有个负责开门的学生,可是他家到学校的路在雨天是很难走的,不可能第一时间到学校。我必须在学校大门打开之前赶到,否则就会有淋雨的孩子。雨很大,我第一时间打开了教室的门。还好,没有孩子在外面淋雨。陆续的家长把孩子送进了教室,我帮他们收起雨伞,脱下雨衣,忙得不亦乐乎。看着那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回到家,儿子埋怨我没送他去上学。可是当时心里装着只有这群孩子。这时,我不禁又想起文章“快乐来自于努力”的一段话:“我的语气中透露出浓浓的期待与自豪,‘它一定会开花的!有了这个动力我更勤快了,每天浇水、松土,巴望着它吃饱喝足快快开花。就这样,我每天重复着浇水、松土,时间长了,竟也成了一种习惯。”

作为教师,我们都一样:因为努力,所以收获;因为收获,所以快乐!

参考文献:

张静.浅析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J].小学教学参考,2011(30).

12.读书着快乐着 篇十二

正如美国人常说的“你可以把一匹马拉到河边, 但不能强迫它喝水”, 作文最好是孩子们用自己的心血浇灌出的劳动成果, 如果没有他们的主动参与, 作文是不可能写好的。因此, 作文教学必须非常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学生如果能对写作产生兴趣, 自觉自愿写, 那么对他们来说, 作文便不再是一件难事, 而是一件有着憧憬的乐事。那么,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快乐作文呢?

一、创设情境, 激发作文兴趣

“夫缀文者, 情动而辞发”, 在作文指导中, 教师要创设各种情境, 使学生大脑受到强烈的刺激, 感到兴奋, 产生浓厚的兴趣。创设情境, 一是创设艺术情境, 二是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艺术情境就是调动学生的联想想象, 再现其大脑中存储的文题所需要的生活信息, 用一幅幅日常画面, 扣动学生的心弦。当然教师还可以用图片、画面、音乐等手段制造情境,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指导学生写作时, 对于选材、立意都可以适当由学生进行讨论, 让学生畅所欲言, 自由、平等地参与讨论, 摆脱学生无话可说, 无情可抒的困境。

学生害怕写作文的根本原因, 在于“无话可说”, 也就是没有写作素材。为了让学生有素材可写、能快乐地作文, 我们教师必须有目的地创设快乐的情境, 在学生积极参与、乐意参与的前提下, 让学生感受生活, 体悟生活之乐, 在感性的生活实践基础上快乐地作文。

二、纵横生活, 挖掘文章素材

作文是一种心灵的书画, 是沟通社会的载体。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与学生的思维实际相结合, 要让学生为真情而写作, 为生活而写作, 为快乐而写作。学生们由于身处课堂, 与社会的接触面少, 人生阅历少, 因而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 无事可写。所以常出现一节课过后, 有的学生作文本上仍然孤零零的躺着一个题目的情况。要想改变这种状况, 笔者认为首先要激发学生的生活联想, 形成生活积淀。

为此, 笔者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由于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 笔者不主张学生一定要把日记写得很长。只要把一天中, 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写出来就可, 但不能记成流水帐, 注意运用文辞句法。这样做一方面培养他们作文的选材取舍能力, 另外就是使他们的文采在日积月累中得到提高。笔者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写日记比赛, 看看谁的数量多, 质量高。也有的学生认为学生时代的生活只是简单的重复, 有些单调没有多少新意, 写日记时言之无物, 不好下手。也有的学生觉得事情是有一些, 但过于琐碎, 不值得一写。究其根本, 是因为他们对大事与小事, 有意义与无意义的理解过于狭隘, 认为只有较大影响力的才算是有意义的事。为了消除以上认识误区, 笔者引导学生开始观察生活、体悟生活, 使每一件生活中的事都变得有意义起来, 为作文提供了强大的素材库, 不用为无事可写而发愁了。

笔者经常鼓励学生们在假期里, 放下学习沉重的包袱, 到大自然中感受真切的鸟语花香, 秀美山水。这样一来可以放松自我, 为自己繁重的学习减轻压力, 二来可以践行先贤的“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教诲。学生们平时较少有机会出去远游, 他们都对旅行充满了好奇与向往, 这个时候他们都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也会对在旅途中碰到的人物与景致留有深刻的印象。让学生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与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写成游记。学生们在如此愉悦的氛围中写作, 而新鲜事物又为其提供了绝好的写作素材, 这个时候便不会言之无物, 甚至超水平发挥, 而写成的游记会成为日后学生们美好的青春记忆。

三、彰显成果, 激发写作动力

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一些学生对作文有厌烦情绪, 那是他们没有体会到自己作文水平的进步。如果自己的习作得到某种程度的肯定, 学生心里必会反馈出巨大的内驱力, 驱使他们向再一次的成功进发, 教师可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一) 多方评价, 唤起写作热情

多方评价, 是指由老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学生习作的评价。首先由老师对学生习作做出评价, 然后让学生再次朗读自己的作文, 重新感受一下当时的写作过程, 让学生自己指出作文的不足之处。再由学生进行互评, 所谓“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受固定思维模式的影响, 同学们对自己的作文通常难以作出中肯的评价, 而对同窗好友的评论可能是“头头是道”。当然这种评价未必能点到要害之处, 但这样做能激发学生对作文的“批判性思维”, 通对对别的同学作文的条分缕析, 引导自己在作文时更注重句法结构。条件允许的, 还可请学生家长进行评价, 使家长不再是学生学习的旁观者, 也是学习评价的参与者, 这样也有利于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代际沟通。

老师在评价学生习作时可采用欣赏评价, 即在对学生习作评价时, 不只与别的同学进行横向比较, 更侧重与本人之前的习作进行纵向比较。对于有进步的习作, 即便还有较多不足之处, 在评分时都要适当加分。写作文评语时, 将表扬肯定的话写在作文后面, 批评的话暂且不写。对于学生作文中的缺点委婉地当面对学生指出, 这样学生的自尊得到了满足, 以利于学生在下一篇文章中的自由发挥。正如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赞可夫所说, 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二) 多端激励, 感受成功乐趣

1.在教室墙报上展览学生的得意之作。墙报虽然只是一块方寸之地, 但在教室中处于比较显眼的位置。学生们正处于青春期, 自我意识与攀比意识都比较强。当有自己的习作上墙报, 对学生来说一定是一件欣喜的事。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动手写作, 对上墙报文章的题材体裁可以不予限制, 只要有一定新意的或可取之处的即可采用。

2.利用校刊平台推荐发表学生的优秀习作。校刊虽说只是一个内部出版物, 但发行对象却是学生们朝夕相处的老师与同学。如果谁的文章发表了, 定会引起其他同学羡慕的眼神。学生的作文发表后, 还可得到一笔稿费。如果单讲金额可能是微不足道的, 但在没有自己赚钱的学生时代通过自我劳动获得的收入。学生们得到稿费后都欣喜万分, 自信心得到了很大地增强, 激励其搜集更多写作素材, 并注重内心体验, 写出更多更好的习作来。

3.鼓励学生结交国内外笔友, 展开书信交流。能在学生时代, 结交到志趣相投的异地异国朋友, 无疑会使他们很有成就感。学生们正当青春年少, 处于人生的叛逆期。他们有着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 尽管他们有的认识可能相当肤浅, 但是来源于他们自身的真切感受。同时青年学子对于自己的所思所想需要一种心灵的释放。而结交笔友正是寻求这种释放与印证人生感悟的好渠道。由于能通过书信的形式结交到外地朋友, 为了给对方一个好印象, 他们在写信时, 一定会很注重文辞的运用, 从而自觉地搜集与书信相关的素材。学生们通过书信进行着各自人生观的交流, 不同观点经过思想火花的碰撞, 会产生更多更好的观点。不断地进行书信交流, 对于提高学生写作的自觉性与思辨能力, 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四、结语

13.读书着快乐着 篇十三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正因为如此,教师一直都是人们心目中最高尚而纯洁的名字,因为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在用自己平凡的行为支撑着不平凡的人格。

“你是幸福的,我是快乐的。为你付出的,再多也值得-----”每当我听到这首歌,一种幸福的感觉便久久萦绕心头。当岁月的流失使今天的我成为幼教战线上的一名老兵时,我享受着工作所带来的幸福。整天忙碌着,但我很快乐。

记得那一年,我刚实习完就走进这所幼儿园,怀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开始了我今生难以割舍的幼教工作。可是几个月的实践工作让我清楚的认识到,幼儿教师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工作,它不仅要求教师弹唱跳画样样在行,更要求教师要有一颗童心,能走进孩子的世界,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童声。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尊重孩子,鼓励孩子,体谅孩子,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去推动他们的健康成长。

我爱幼儿教育,并没有什么高尚的理由,也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只是因为在孩子门中间我很快乐,他们身上寄托着祖国的希望。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应该付出自己的爱,让每一个孩子都生活在关怀的阳光里。我们班有一个叫可可的小朋友,长的非常可爱乖巧,可她却有自闭孤僻症。在幼儿园从不与任何人说话,也不与任何小朋友交往,每天就是呆呆的坐在那里,也不参加游戏。她的妈妈告诉我,可可两岁时受过惊吓,后来就不与任何陌生人讲话了。了解情况后,我对她更加百般的爱护,陪她上厕所,和她一起玩积木,拍着她睡觉,不高兴时就把她抱在怀里哄她开心。渐渐的她不再与我陌生,有时还主动对我笑,和我一起玩。终于在一天早晨,可可第一次喊我老师,虽然声音很小,但我已经感动的不能自已,她终于向我敞开了她的心扉!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虽然每一次的付出都很辛苦,但每一次的收获都让我感动不已。我们常说“家园共育”,就是说幼儿园和家庭就是一辆双轮车,只有协调一致,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工作以后,我发现有许多的经商家庭或是单亲家庭,也有的是父母在外地工作,孩子送到幼儿园主要是解除后顾之忧,根本谈不上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针对这些家长,我采取了多渠道、多元化的联系方式,对白天工作忙的就利用晚上进行家访,父母在外地的就用打电话的方式汇报孩子的在园情况等等。随着幼儿园工作的不断深入,家长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我的工作也得到了家长及同行的广泛好评,领导的认可。

如果说孩子们是花朵,我要作辛勤耕耘的园丁;如果说孩子们是幼苗,我要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化作灌溉的春雨;如果孩子们是太阳,我要做托起太阳的人。也许我不会有什么卓越的成就,也许就只是这样的忙忙碌碌,但我无怨无悔,因为和孩子们在一起我的心永远年轻。献身幼教事业,是我无悔的选择

刘艳

14.苦并快乐着 篇十四

久别重逢的好友非常好奇地问我:你薪水高吗?

多年不见的同学在电话的另一头问我:你待遇不错吧?

可是,我的好友,我的同学,我的亲人,却无人问我:你幸福吗?

我幸福吗?我这个平凡普通的中学教师幸福吗

今年9月,怀揣着火一样的热情,我踏上了中学语文教育这片热土,在这一个月来,每天的生活真的很累,每天晚上都是12点睡觉,早晨6点起床,中午就一点吃饭的时间,吃完饭就得去教室看班,就连周末毫无心事的睡个懒觉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一个月下来憔悴了不少,每天累得不行,有时候都有辞职的念头,其实累都不要紧,关键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管理好班级更是件很头疼的事情。

初执教鞭的我站在讲台上,面对着五十多双好奇、稚嫩、天真的眼睛,嘴角禁不住溢出一丝微笑。然而我很快发现,他们发现了我的“友善”,对我玩起了“欺生”的把戏。一批学生上课挤眉弄眼、指手画脚,对此,身为班主任的我当然是怒不可遏,将他们喊进办公室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可是接下来的情形并没有好转,反而接连发生了几件恶性事件:这些学生有人在课堂上当面顶撞科任老师,甚至当着老师的面,撕书。我几乎疯狂了,教训、惩罚,请家长、写保证……,所有我能想象到的“杀手锏”都用上了。可是,迟到、早退、打架、不交作业、一系列现象在某些学生中不但没有改观反有愈演愈烈之势。我愤恨,我痛苦,我失望,甚至绝望。当初的激情澎湃、血气方刚以及对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美好幻想在现实面前是那么的不堪一击,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教书育人的料,可我终究没有退缩,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真诚地向老教师们取经,慢慢地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打动感化他们。现在一些孩子已经有了一些可喜的进步了,通过这些我似乎明白了一些道理,用心去爱这些孩子,孩子也会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你。工作累了,父母来电话,朋友来短信,如果不是做老师,这也许就是现在我生活的全部。可教师这份职业,让我收获了额外的关爱。9月10日是教师节,在这一天,我感受最深的是,当我一走进教室,班里的孩子就全体起立共同说;“老师,教师节快乐!”这对于我一名刚刚踏入教师这个岗位的新手来说,我感觉很是幸福。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礼物,还有的同学亲手做的贺卡,那幼稚的字体中充满了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

所以我暗暗下定了决心,我一定要更加努力最一名最棒的老师,让学生学好知识,让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的爱,让学生们有一个终生难忘的中学时光,我知道这个目标对现在的我来说很大很大,但是我知道只要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有爱心有热心就能慢慢的靠近目标。

作为一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我想说,如果我的学生是蜜蜂,我甘当盛开的花朵;如果我的学生是花朵,我一定做好护花的绿叶;如果我的学生是卫星,我一定当好把他们送上万里征程的火箭;如果我的学生是火箭呢?我一定当好一名火箭兵,用我瘦弱的肩膀,顶着他们踏上辉煌的前程。这段日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正好够我品味了教师的苦和甜。

这一月我得到了什么?我失去了什么?我在轻声的问自己,我也算不清楚,但是我肯定的一点是,我很快乐,这快乐不是因为我能买得起名牌衣服,也不是因为我下班后可以去逛街去KTV,而是源于同学们那一声声的老师,源于同学那信任的眼神。更是源于我对教师的这份热爱。

15.痛并快乐着——有感于教师生涯 篇十五

工作14年了, 蓦然回首,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十四年来, 我哭过、笑过、彷徨过;爱过、恨过、坚持过……

先说说切身之痛吧, 的的确确, 这些年来, 感觉自己好累, 教着主课, 当着班主任, 还兼着学校的其他工作。记得最累的一年, 带着毕业班的语文课, 还做着毕业班的班主任, 同时兼任学校的团委工作, 各种档案、文件、课件, 都压在我的肩上, 使我喘不过气来。手忙脚乱, 不可开交的时候, 我也会发脾气, 流着泪反问自己为什么。那段时间, 每天除了上课就是搞活动, 印材料, 教案、笔记回家写, 根本没有丝毫的休闲和放松时间, 现在想想都觉得后怕。只是到了去年生病住院, 才稍微感觉轻松点。虽然身体上疼痛, 但心里却是前所未有的轻松。后来, 有个老师接手我的工作后来看我, 说道:“平时不见你忙, 原来事情这么多啊!”我说我都是晚上回家做, 因为我也是班主任, 白天我也要上课、测体温、消毒、写各种笔记和教案。时间久了, 很多事情都形成了条件反射, 只要学校一找我我就发愁, 电话一响就打怵。

其次, 我想谈谈教学方面。初为人师, 总感觉有很多东西不能够很好地表达出来, 生怕因自己一时疏忽耽误了学生美好的前程, 因而总有些惴惴不安, 像是“刚过门的媳妇要见公婆”, 而这时学生用善意的理解支持我, 才使我能够更加细致地备课, 更加努力地讲课, 也更加勤奋地工作。每当一节课非常轻松地上完, 师生配合默契的时候, 我总有一种自得的心态, 回来写过教后记, 总结得失, 心里欣欣然, 颇有幸福之感。心想, 即使是再苦再累, 我也不怕, 也许这就是教师所谓的幸福感吧。

很多时候, 看到一些教师的博客, 或者听到一些人说“教师真累”“教师很不容易”的话, 我总是笑笑。鞋子合不合适, 只有脚知道;教师幸不幸福, 只有教师知道。没有细心的体会, 没有亲身的感受, 又怎知其中滋味?如果不能正确看待得失, 总一味求取幸福, 则越是苦难甚多, 幸福甚少。依然记得, 我参加工作时才十九岁, 当时是初中毕业直接考取师范, 然后就工作。学生都十三四岁, 他们是我的第一届学生。那三年和他们吃在一起、玩在一起、学在一起。亦师亦友的感情让我们且行且珍惜, 离别时全体学生抱在一起痛哭流涕, 难舍难分。我深知, 他们是真心难舍彼此, 而我又何尝不是呢?直到现在, 这届学生还和我保持联系。每每回忆起那三年的生活, 幸福之感便溢满我心。我以为在他们之后, 我再也不会付出我的真情, 以为他们带走了我的全部热情, 可是我错了。第二届、第三届……直到去年来北京师范大学之前的那届初三孩子毕业, 我发现, 我的心会慢慢自动抚平, 再投入到另一拨孩子身上。而且现在想起他们时, 眼前只有一张张青春飞扬的笑脸, 或腼腆或羞涩又抑或是调皮的笑靥, 早已忘却曾经的失望与生气。犹记得15班教室位置偏僻, 炎炎夏日时, 我上课讲到激情处, 便不能自已, 常常汗流浃背;坐在讲桌下的丁春宇就拿出面巾纸递给我。以后上课我总能发现放在讲桌右上角的面巾盒, 起初没有注意, 后来学生告诉我这是丁春宇专门为我准备的, 举动虽小, 但我心里还是涌起一阵感动。这个学生成绩不好, 但写字不错, 我只是在学期初和她聊过天, 赞美了她的字, 她却永远地记住了。

办公室里备有饮水机, 早上我常到楼下拿水, 有一些学生看到我拿着饮水桶下去, 就立马抢过去, 很多时候, 我好说歹说都不能说服他们, 只好任由他们把水扛到楼上。我生病时, 孩子们一脸的担忧关切, 又是短信又是电话问候。我生气失望, 他们也露出懊恼内疚的表情。我结婚时, 请了一周的假, 收到了学生们集体制作的祝福卡和婚庆喜报, 上面写满了各种各样的祝福和想念, 直到现在读起来都还觉得那样温馨, 那样幸福满满。我时常想, 这是那帮平时让我们操心上火的学生吗?这是那帮简直一点事儿都不懂的学生吗?他们想得多细呀, 都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这一切的一切怎能不让人感动, 怎能不让人幸福呢!我总在想, 不要总是抱怨生活枯燥吧, 不是生活不够幸福, 而是我们缺乏感受幸福的心灵, 幸福是需要用心捕捉的, 它是那样细微。教师生涯, 痛并快乐着, 只有这样, 才能发现生活之美满, 幸福之甘甜。

前些天, 濮存昕来北京师范大学公益讲堂做讲座时说, 他喜欢演戏, 喜欢站到舞台上表演, 只有站在那里, 内心深处才会平静, 只有那样才会觉得自己真实存在着。我理解他的那种感受,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 我没有想过将来会有什么成就, 什么弘文载道, 上善若水, 灵魂工程师……没有伟大到承载得起那么多。我只是觉得站在那小小方寸之间, 看着信赖求知的眼神, 便安心了。登上讲台, 我常常会觉得自己拥有了一片绿油油的小树林, 每个学生就是一棵小树, 几十棵生机勃勃的小树围绕着你, 他们摇曳着青春的绿叶, 每一束枝条都挥发着生命的活力, 这便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曾经, 我深深感动于这样一篇文章:

我把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教育, 为你消得人憔悴。春风桃李花开日, 秋雨梧桐叶落时, 人去人来, 看着台下柔嫩的身躯渐渐长成“青山”, 看着那熟悉的身影飞向“伊甸园”, 当远方飘来的红叶撩起我的心绪, 当被陌生而又曾经熟悉的倩影拉着倒回二十几年, 重温年轻时旧梦, 暗香浮动, 百思齐涌, 感慨万千, 让沉重的笔又重新耕耘那片故土。当我看到那讲台上的粉笔灰, 就想起了杨朔的诗句:“献身不惜作尘泥”, 还想到“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我常在想, 粉笔虽小, 但如果一辈子拿着它, 抹下的粉末便可以塑一尊洁白的雕像。这时讲台与我融为一道独特风景线上最闪耀的、永恒的明星。托起无数闪烁的星星, 换来的是星光灿烂, 艳丽天。

上一篇:重阳感悟优秀作文欣赏下一篇:感恩随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