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数学素质(11篇)
1.如何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篇一
如何提高学生干部综合素质
学生干部队伍是联系学校和广大学生的纽带和桥梁,在各级党组织领导下和在团组织的具体指导下开展工作。
学生干部要热心为同学服务,关心和维护广大同学的利益,任何学生干部不应脱离学生,凌驾于学生之上。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和骨干,必须在各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 学生干部任职,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自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具有一定的理论及政策水平;
(2)勤奋学习, 有较强的进取精神, 学习成绩优良;
(3)有献身精神和责任感, 勇于承担社会工作, 不计较个人得失, 为同学服务;
(4)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 善于组织有益于学生成长的各项活动;
(5)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水准, 以身作则, 模范遵守国家法令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6)具有团结协作精神, 善于团结广大同学;
(7)有正义感, 敢于同一切坏人坏事及损害集体利益及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作斗争。
学生干部享有下列权利
(1)代表学生参加社会事务和社会监督, 通过学校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广大学生的意见;
(2)代表学生参与学校教育和管理事务, 沟通学校有关部门和有关领导与广大学生的联系, 促进学校工作和服务等与学生利益相关的工作, 参与有关学生事务的协商工作;
(3)组织学生开展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活动, 在维护国家和人民以及学校整体利益的同时, 维护广大同学的正当权益;
(4)对本级或上级 团组织或学生会、研究生会组织工作有讨论、建议和批评的权利、并有权要求其改进工作;
(5)有被推荐或自荐到更高一级组织直至校团委、校学生会、校研究生任职的权利;(6)评优或毕业就业时, 在同等条件下,学校根据贡献大小,给予优先推荐;
(7)有维护集体的、他人及自身的正当权益不受侵犯权利;
(8)按学校的有关规定享受其他应享受的待遇.学生干部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理论,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2)及时反映广大同学的意见和呼声;
(3)团结广大同学, 成为同学的知心朋友;
(4)认真组织各项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
(5)做好本职工作, 完成组织交办的任务, 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6)努力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 宣传鼓动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
(7)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 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
(8)模范遵守国家法令和校规校纪。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干部综合素质: 对学生干部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训 对学生干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训 注重对学生干部的人文素质的培训。
学生干部是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骨干,是密切联系学校和学生的中介,起着桥梁和纽带、起着上传下达、起着贯彻上级意图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的作用。但是一个合格的学生干部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呢?下面是我根据自己在律委会一年多以来担任学生干部所得的体会说说自己的观点: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干部,首先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众所周知,搞好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如果学习差,工作再出色,也不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学生干部,因为它偏离了学生以学为体的中心。其次,就是正确地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努力调配好两者之间的时间,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干部,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也是极其重要的。就如作为一名秘书来说,她需要具备的不仅仅事实扎实的文字功底,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需要冷静的头脑,细致的观察能力,因为只有具备这些才能正确地传达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才能敏捷地摄取外界信息,向上级总结、汇报工作情况。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干部,应如何去协调好各部关系,如何与人沟通也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但是一直以来不少的学生干部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注意团体合作精神,总是以“学生官”的形象出现在同学的面前,久而久之,这样的学生干部就会在群众中上去威信,进来而阻碍工作的开展,只有大方、善对别人,才能融入到同学、干部中去。
也许对照以上几点,我们深深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但是大家无须气馁,因为我们还有机会,我们还可以努力把握好身为学生干部的剩余时间,不断地改善自己,超越自己,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干部。解读学生干部的苦与乐
几个要求:
一、学会尊重别人与尊重自己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带头人。
二、既要提高个人修养,又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体关系。
学生干部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高校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骨干,他们特点鲜明,具体表现为政治素质过硬,责任心强,谦
虚好学,品质优良等,他们在学校管理、教学工作中上牵下联,是保证全校教、学工任稳定,推进各项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作为老师必须掌握了解他们的特点,相应制定合理的 培养方法。
一、高校学生干部的特点
高校学生干部作为高校管理体系中的一环,在现实生活中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是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一)联系性
高校学生干部对于广大同学犹如林中之木,沧海一粟,同质结构性群体表现出他们有着相近的能力、知识、年龄、喜好、观点,彼此易于沟通。同学中的思想动态、愿望要求,他们都
能及时掌握,并了解其关键。对于老师,他们是有力的助手,能较快领悟接受老师的
管理思路,及时达成共识的管理模式。这种特殊性决定他们可以在学校和同学之间发挥媒介
作用,一方面把学校的各项精神传达到学生中去,另一方面也把广大同学的意见、要求反映
给老师,有利于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二)组织性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群体,他们正处青春年少、精力充沛,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是否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关系到我国社
会主义的千秋大计。对他们的教育手段应是全方位、多渠道、策略性,其中丰富多彩的校园
文化就是重要的方式之一,而这些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就是学生干部。他们代表着不
同的群体,参加或组织各种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活动,使广大同学在活动中得到启发,健 康快乐成长。(三)榜样性
高校学生干部大多是经过选举产生的,他们往往思想先进,成绩优秀,关心他人,举止文明,这使他们在同学具有较高的威信,成为同学们学习、效仿的楷模,使群体风气向上,团结
而具有战斗力。一旦他们出现思想退步、成绩下滑或是脱离群众,将导致群体成员观点不统一,个人主义悄然膨胀,凝聚力下降,群体中非正式群体数量增加,有碍集体的健康发展。(四)全面性
市场经济的今天,残酷的竞争机制决定严格的人才供求机制。光有一颗红心或是单纯的扎实 的专业功底是不够的,市场需求的是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和合理能力结构的复合型人才。毕业
生追踪调查表明,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同学在工作后表现出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创新能力都明显优于其他同学,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在大学期间得到综合锻炼,在实践中感悟到管理与被管理的艺术,并付诸于实践,在工作后就表现的得心应手,而不
是手足无措。因此,学生干部职位应尽量轮替,让更多的同学得到锻炼。
高校学生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学生干部应具备的素质,是其思想、品性、知识、能力的综合体现,即:
一是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骨干分子,学生集体的核心,应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能自觉地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还要了解国际国内形势,了解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情况,明确自己肩负的重任。
学生干部要树立自身良好的人格形象,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首先,要端正当干部的动机,摆正位置。其次,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要求同学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这样才能赢得同学的信任和支持。再次,要有奉献精神。学生干部经常要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工作,这就需要学生干部具有奉献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能正确对待个人的利益得失,才能无怨无悔地为集体、为同学服务。
二是有良好的学习成绩。作为一名学生干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首先是学生,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只有在学习上做出表率,学习成绩优良,才能在同学中树立威信,树立榜样,也才能在社会上具备竞争力和挑战力,担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神圣使命。
三是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学生干部要经常组织同学开展各种活动,必须具备多种能力才能胜任工作。既要有组织协调能力,能制定工作计划、活动方案、组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按规定的计划去实现既定的目标,又要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起草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报告等,开会能准确地传达上级的意图、清楚地布置工作任务;另外,还要懂得交谈的艺术,善于与同学沟通,解决同学的思想问题。
三、当前部分学生干部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点,成绩不佳。有的学生干部不能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片面理解工作能力培养及其在今后择业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于是放松了学习上的要求,有的甚至一学期有几科补考,在学生中的威信大受影响。第二点,动机不纯。少数学生干部没有端正当学生干部的动机,他们当干部的出发点不是为集体服务,为同学服务,而是认为当干部能获得不少好处和实惠,表现出较强的功利色彩。第三点,作风不正。有的学生干部受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用送礼等不正当的手段解决入党、竞选等问题;有的学生干部不能严于律己,违反校规,考试作弊等等。第四点,能力不强。一些学生干部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但缺乏工作经验,不懂得工作的艺术和方法,工作效果不佳,有时甚至适得其反;还有的领导布置什么就干什么,缺乏主观能动性,工作没有活力。
以上种种情况虽然是发生在少数学生干部身上,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干部在学生中的威信,影响了学生工作的开展,也影响了学生干部自身的成长。
四、培养高素质学生干部队伍的途径
第一,重视学生干部的选拔环节,为搞好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提供组织保证。
高校学生工作者在选拔学生干部时,一定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任人唯贤,注重学业成绩和群众基础,进行多方面的考察,不但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应拓宽选拔学生干部的渠道,可以通过选举、推荐、招聘、自荐、任命等多种形式,做到坚持标准、全面考察、公平公正,严格选拔。这是提高学生干部素质的前提。
第二,以学生党建工作为龙头,加强培养,保持学生干部队伍的整体先进性。
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党建工作,就是要把一批德才兼备、素质过硬的优秀学生骨干吸收并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与创造性,推动整个学生工作深人细致地开展。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优秀分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培养之后,其大多数无论是在思想认识、专业学习或是日常生活中均接近一个高素质的青年学生的标准。党的组织建设客观要求我们学生工作者,从培养接班人的高度出发,加强对学生干部素质的培养,认真做好其群体的考察和发展工作,积极要求,严格把关。提高其组织纪律性,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保持学生干部的整体先进性,为学生党建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第三,进行集中培训,为学生干部开展工作提供有效指导。
以基层党校或团校为培训基地,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对学生干部进行集中培训:一是请领导、专家给学生干部做报告、开讲座,宣讲党的方针、政策,介绍国际国内形势、学科发展动态、学校近期工作以及学生工作的基本工作方法等等,帮助学生干部开阔视野,提高理论修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组织学生干部召开工作情况汇报会、经验交流会等,可以使学生干部之间相互启发,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三是举办短期培训班,组织学生干部进行系统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干部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多种才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第四,注意对学生干部的管理与考核,既要大胆使用,也要关心爱护。
学生干部在整个高校校园中,是有着显著特色和强烈创新感的一部分,是高校学生中的优秀群体,对高校学生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标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应该通过考核与监督,让每一位学生干部都感到有压力,不断鞭策自己努力工作。同时,对待学生干部要在政治上关心,学习上指导,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帮助,要加强引导,使学生干部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学习和工作的方法,提高效率,逐步走向成熟。
总之,在新形势下培养和造就一只“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勇于创造、自觉奉献”的高素质学生干部队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学校各级党委和学生工作部门的领导下,统筹规划,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探索新模式。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的重要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建设和管理好学生干部队伍,才能更加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模范性,才能造就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闭窗口』
学生干部从学生中来,是学生的优秀代表。高校学生干部是高等院校实施“三自”教育的主体力量,是联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重要桥梁与纽带,是学校工作有效开展的得力助手,是学生工作得以落实的具体组织者、协调者。所以,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明确身份
我想: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学生干部?
首先,是学生。既然是学生,就应该践行学生的本份,做一个合格的学生。合格就是要符合大学生的各项要求。作为大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而这里的学习既包括科学文化的学习,又包括思想道德的学习;既包括课内的学习,又包括课外的学习;既包括理论的学习,又包括实践的学习。
其次,是干部,是学生的优秀代表。既然是干部,就应该履行干部的使命,做一个合格的干部。作为干部,主要的任务就是协助老师,带领和服务同学,为学校的稳定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各方面能力。在工作过程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做干部。
最后,是学生干部。是学生与干部的统一。我们不仅要做合格的学生,更要做合格的干部。作为学生干部,要有学生干部的优良作风和特色。密切地与同学们联系在一起,既要对老师负责,又要对学生负责。
学生干部具有学生和干部双重身份。双重的身份赋予了双重的职责。所以,作为学生干部必须首先明确自己的身份,才能不断地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觉地配合学校落实素质教育,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
二、加强教育
学生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既扮演着“设计师”的角色,又肩负着“施工员”的任务,是学生的直接管理者、组织者和教育者。所以,在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应积极发挥表率带头作用,做学生的良朋好友,争当学生管理工作的中坚。学生干部尤其是党员干部必须具有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乐于敬业,勤于奉献的开拓精神。必须努力将科学文化知识与思想政治素质内化。全面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迫在眉睫,任重而道远。
(一)、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知识是才干的基石。作为大学生,特别是学生干部更应该把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第一位。正确的概念是科学判定的前提条件。而正确的概念则要以科学知识为基准。我们现在可以说已经有一脚踏进了社会。社会竞争的激烈性和复杂性要求我们必须具有丰厚的知识。
这样,学校就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
(二)、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
品质决定命运。大学时代正是一个人思想成型的特殊时期,砥砺人格的重要阶段。科学人格对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以,从一开始就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对大学生特别是学生干部进行教育。进一步端正学生干部的服务态度和思想动机。
道德品质,一直以来是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优良传统。对于学生干部来说,如果没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即使能力再高,也无法被充分地发挥出来。因为他的头脑已经被利益所左右被私欲所迷惑,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学校应该经常对其进行监督教育,学生干部自己也应该不断地自我反省、自我改正、自我完善,努力成为同学们的榜样。
(三)、提高工作能力
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能成为企业生产建设所需要的有用人才,是否能成为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能担负起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的跨世纪人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干部的工作成效和工作能力。
而这里的能力主要是指综合能力,包括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服务能力、学习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等。
能力的提高并非立竿见影,它需要长时间地锻炼,长期的磨练,多方面地培训,逐渐地提高。作为学生干部,必须有针对性的去提高自己的能力。通过学习,通过对学生活动的总结,通过积极地投入到实践中去,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丰富自己的经验。正所谓“吃一垫,长一智”。
同时,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生工作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学生干部提供一个有利于能力提高的广阔的空间。
(四)、激发学生干部的工作热情
有些学生干部对自己所在职位并不负责任,说一套做一套,实际效益低,更谈不上帮助其他部门。鉴于种种不良习惯,经研究表明:他们对学生工作不够热情。大多数认为,整天都在帮人家搬桌子当跑腿,都是一些没有利益的工作。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工作效益低、工作效果差,受到了同学的怀疑。这是很危险的,应给予充分地重视,及时改正过来。
我们要经常对学生干部的思想进行梳理,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去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学生干部必须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工作能力和极大的工作热情。这就需要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教育,同时促进他们的自我教育,主要是在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
2.如何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篇二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位哲学家说:能使学生终生受益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而能使绝大多数学生终生受益的不是数学知识, 而是思维能力, 是学会怎样去思考问题。因此, 数学教学“不在于传授你多少知识, 而在于传授你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 一种思维能力”。数学的内容抽象, 推理严密, 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好园地, 教学时应结合数学特点,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概念教学中通过横向对比和纵深剖析来挖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在解题数学中, 使学生思考问题不看表面而看到问题的本质, 能深刻、透彻地分析问题, 培养思维的深刻性;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法多用, 广泛联想等训练, 使学生能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 培养思维的广阔性;通过逆用法则、公式变形、变换问题、调整方法等训练, 使学生不墨守成规, 能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调整对策,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通过总结规律提炼解题模型, 观察问题特征捕捉解题信息等训练, 使学生能敏捷发现问题, 并以最快速度抓住主要矛盾, 培养思维的敏捷性;通过引导学生对解题过程的回顾, 对问题进行反思, 构造反例来发现错误等训练, 使学生能独立思考, 不盲从, 不轻信, 培养思维的批判性。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 更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学生学习思维。
二、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
数学思维是数学的基本观点, 是对数学知识的本质概括, 是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 所以被视为最重要的数学素质。教学大纲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学生必须学好的基础知识纳入教学目的, 突出了数学思想的重要性, 突出了素质教育的特色。首先, 教师必须重视数学思想教学。有人担心在教学中突出数学思想会影响其它知识的教学, 降低质量。事实恰恰相反。例如转化是常见的数学思维方法, 当学生掌握了转化思想之后, 他就能自觉地转化抽象为具体、化一般为特殊、化实际问题为数学模型, 从而化难而易, 化简为繁, 顺利地解决问题。在数学中有没有数学思想方法作指导, 效果是不大一样的。有数学思想作指导, 数学知识才不是孤立的离散的, 我们才能从整体、本质上把握数学。可见, 加强数学思想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 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其次, 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提炼和突出数学思想。数学思想多以不明显的方式隐含在数学知识和解题过程中, 需要教师通过分析教材来揭示、概括和提炼出来, 学生才能看见“庐山真面目”。
三、注重数学实际应用
数学具有解决各种问题的潜在能力, 是征服自然必不可少的有力工具。今日之数学, 是能产生直接效益的技术。“大哉, 数学之为用”, 这是早在1959年, 华罗庚教授发出的感叹和感慨。他精彩地叙述了数学在“宇宙之大, 粒子之微, 火箭之速, 化工之巧, 地球之变, 生物之谜, 日用之繁”林林总总、形形色色诸多方面的应用。数学应用广泛性要求数学教学不能脱离实际, 不能把学生封闭在书本里, 而应当教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释身边发生的事, 解决他们所关心的问题, 如怎样存钱利息更多?买保险是否划算?彩票中奖的机会有多大?解决这些问题并不需要高深的数学知识, 只需把实际问题经过抽象转化为数学问题, 建立数学模型就可解决。利用数学建模, 学生还可以去考虑和解决优化生产、市场预测、投资决策、环境污染、控制人口、开发资源等实实在在的问题。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长了才干, 而且在学有所用、用有所得的喜悦中享受到了成功的乐趣, 从而激发出学数学、教数学的兴趣。
四、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断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由此可知, 在知识的日新月异的时代, 会学习已是劳动者重要的素质之一。有些教师总是乐意手把手地教授知识, 他们恨不得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教给学生, 但就是不教学生怎样学习。这样教, 使学生对教师有太大的依赖性, 他们一旦没有老师的指导就无法学习。为了教学生学会学习, 教学时应做到两点:一是使学生用心去体验怎样学习, 课堂不应成为教师宣讲规则的圣殿, 新知识不应是从教师嘴里吐出来的, 要允许争辩, 尽量做一些试验,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去体验怎样发现新知识。二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要通过揭示学习的本质、规律, 指导学习方法, 培养学习能力, 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如何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篇三
关键词:提初中数学;素质;教学;情感
中图分类号:G65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305-01
初中数学教师究竟该如何来教,才能对学生的数学素质有所提高呢?我个人认为:初中数学的教学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学生在中考中能考个高分,而更应注重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入高中的后续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此有必要在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上下功夫。下面我就结合这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谈一点个人的认识和看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
怎么样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我觉得应避免全部由老师主导,必须强调或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要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只有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才能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也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的趋势。然而,当今学生依赖性很强,往往在课堂上都是被动地去听取教师的授课,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性。还有一些“用功”的学生只会死读书,上课一味的记课堂笔记,没有真正参与教学过程,没有领会数学学习的“门道”。 所以,引导学生进入我们所设计好的情境中,自己去探索,归纳其中的奥秘,才是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起的“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我们只是课堂教学的“导演”,并不是“主演”。 我们要留更多的时间、空间给学生自己支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离开了学生的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师的引导作用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每一堂数学课我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考虑好每一个细节,在详释要点的基础上,尽量压缩自己课上的讲话,把时间尽可能多的留给学生,注重每一堂课的当堂巩固。
二、引导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呢?我想设置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而解决问题就是学生加深对数学理解和自主探索的必经之路。在进行课堂的例题教学时,首先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 由学生自己先探索,然后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对一个数学问题从多个方位、多个角度去联想、思考、探索,这样既加强了相关知识点间的横向联系,又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积极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主动参与到其中,才能有所悟,有所获。所以上课时应引导学生积极质疑,敢于提问,并参与讨论. 只有学生自觉地参与训练,数学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切合教学意境与学生实际,同时又有一定的挑战性,能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并主动去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等几个方面。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扎稳打,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课前自学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理解,上课着重听老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因此,课堂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课前自学过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略;什么地方该精雕细刻,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由“浅”到“深”,由“粗”到“精”。这一过程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也是通过运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的必然过程。
四、激发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的数学情感
数学的枯燥、繁琐常常是学生害怕学习数学的又一因素,时常有学生在数学课上提不起兴致,进而影响数学成绩。因此,培养、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数学情感就能在学生的主观思想里添加一份对数学的爱好,并自觉主动地学习、钻研数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充分利用好数学中的艺术美。然而一般人都认为数学和艺术根本属于不同的范畴。其实,从黄金分割和对称性等来看,数学和艺术在人类精神的深层次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数学理应是一门生动有趣、充满魅力的学问。再说,数学并不始终贯穿着纯技术性的操练,就是作为逻辑思考过程的“解题”,也追求简捷明快和最大限度地完美。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对教师言行的认同效应,从而激发他们接受数学的热情。在教学时,教师要热爱学生,要对他们抱有希望。
4.大学生如何提高公民素质 篇四
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我是一名法学系的学生。
那么我就先以法律的角度来谈谈我们大学生如何提升公民素质。大家都知道公民素质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具有的体魄、智力、思想道德总体水平。
作为大学生,我们必须具备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意志,自觉关注和实现自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决不依附于他人,同时要认识到自己的意志也是自由的,要做自己的主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并能够自觉地以法律和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对自己负责,对公众负责,对社会负责,当然这些必须在法律范围之内活动。
我们要有权利意识,要了解自己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民主权利,人身自由权利和社会方面的基本权利,并依法行使;其次,应主动追求和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在权利遭受侵害时,能够有意识地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再次,要自觉做到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时,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养成尊重法律,信奉法律的信仰。
接下来我们谈谈在道德方面提升公民素质,我们在平常的学校生活中,要懂得尊师重道,与同学们要友好相处,热爱生活、生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掌握好人际交往能力,平常不要羞羞答答,像个大姑娘。我们要活泼开朗,自信大方,做一个有道德的川农人。我们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我们不歧视别人,我们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爱护公物,不践踏花花草草......我们爱学校就像爱我们自己。
我们要建立起我们的责任意识。我们来学校读书就要肩负读书的责任,我们要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呀,不能在学校里百无聊赖地过日子。不能像养老一样地在学校过日子。
紧接着我们来说一下在科普方面提升公民素质。首先,我们要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再次,在遇到封建迷信活动的时候,不仅要拒绝参加,而且要告诉亲人们这样做的危害,而且,在节假日可以和亲朋好友去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等,不仅能享受天伦之乐,更能学习科学知识。此外,我们可以成为科普工作的志愿者,组成团队,走进社区,走进农村,开展以讲座、问答等形式的科普活动。当然我们大学生还可以在其他方面提升公民素质,在此我就不一一列举,因为我相信你们的慧眼能从生活中发现,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提升自己的公民素质水平。
5.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身体素质 篇五
身体素质从个人意义上讲是一个人立身行事的根本,从国家意义上讲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之一,从科学意义上讲,它包括速度、耐力、力量、灵敏性和协调性、柔韧性。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农村学生也越来越缺乏体育锻炼,体育课安排的也越来越少,甚至常常被取消。因此学生锻炼的时间少之又少,其身体素质也在快速下滑,这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祖国未来的国民素质。因此,作为体育老师的我们,有着责无旁贷的义务,要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放在第一位。下面,我围绕农村中学生身体素质,结合农村体育教学的具体实际,就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身体素质谈如下五个方面。第一,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
速度分为位移速度,动作速度和反应速度。位移速度是人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动作速度是是人体完成某一动作的快慢,反应速度是人体对外界刺激反应的快慢。
(一)发展跑速的基本方法。
练习短跑是发展跑速的基本方法,如加速跑,将学生分组,由慢到快逐渐加速,反复练习不同的距离,速度会逐渐提高。在平时体育课中,经常采用接力跑,在班级进行小组接力赛。中学生的竞争意识比较强,喜欢你追我赶,这样,不仅能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发展他们的班级的向心力与凝聚 力。从而为他们以后七彩的人生打下一个美好的伏笔。
(二)发展动作速度的基本方法
发展动作速度主要是快速重复练习,例如:让学生在保持正确动作情况下,如快速原地高抬腿跑,并且拍手给上节奏,学生的练习兴趣会更浓,气氛会更活跃,效果会更好。还可采用快速立卧撑练习,将学生分排练习,第一些排先做,第二排慢半拍在做,第三、四排分别依次慢半拍再跟,这样,就有“波浪起伏”的感觉了,学生们会在这种“波浪的感觉中,高兴地起伏”着,继续他们的练习,我相信这样可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发展反应速度的基本方法
发展反应速度通常采用听信号起跑练习,在运动中听信号或视标记迅速改变动作方向和方式的练习等。例如做游戏练习,在蹲踞式起跑中,后排紧站在前一排身后,听到哨声,前排起跑,后排拍前排的肩膀,如被拍着罚做练习,然后交换,这样,学生的反应速度练习得会更认真,更快捷。还有原地背向高抬腿接快速跑,当学生听到第一次哨音时,进行原地的快速高抬腿,第二次哨音时,背向转身快速跑,直到跑到指定终点,输的同学罚做其他练习,还有游戏“黄河”“长江”,将同学分为“黄河”与“长江”,喊“黄河”则“长江”追,“黄河”跑,被抓住的罚做练习,反之亦然,同学们会在愉快地练习当中不知不觉地得到提高。发展速度的方法还有:听信号加速跑,小步跑,高抬腿跑接加速跑,俯撑起跑,转身起跑,抢接球练习,听口令、击掌,或听节拍器摆臂,原地快速高抬腿,快速小步跑接高抬腿跑,50米跑等等。第二,发展学生的耐力。
在运动中,耐力是长时间坚持运动的能力,耐力有助于对抗疲劳,延缓疲劳的出现,当肌肉工作引起疲劳时,动作速度,反应速度和灵敏性都会降低,耐力好能减少其降低的程度,较充分的发挥各种素质的作用。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练习耐力的有效方法就是长跑,这在每天的晨练中就可完成。让学生每天早晨慢跑1000米——3000米,在此基础上再循序渐进的增加负荷,使学生耐力负荷逐渐超过以前的耐力水平。当然,发展耐力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球类活动、越野跑、韵律活动及舞蹈等。耐力的发展,不仅能培养学生坚毅、顽强,克服困难的离志品质,还能提高他们各个运动器官的功能,使他们有一个更强壮的身体,去迎接更新的挑战。第三,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
力量是人体克服阻力的能力。发展力量主要是发展肌肉的力量,肌肉的力量又可分为肌肉爆发力和肌肉力量耐力。
(一)发展学生的肌肉爆发力。
在日常教学中,由于我们农村学校受场地、器材、身体 体质等多方面的限制,给我们的体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最简便、科学的训练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肌肉爆发力。如跳跃练习有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单足跳、跨步跳。
立定跳和立定三级跳,可给出得分标准,采用先练习后测试的方法,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又能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
跨步跳可采用游戏的形式,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两两对抗,看哪一组最后跨得最远,给予奖励与表扬,使得不论女生还是男生在课后时间依然是兴趣地在继续。
负重练习,依据学校实际情况,还可根据体重相仿的原则,进行托人深蹲练习,或者让同学们“互背奔走”练习,从而大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
(二)发展学生的肌肉力量耐力。
持哑铃跑,将学生分组,持哑铃反复跑30米——80米,这样,让学生带着好奇的心理,互相比拼,高兴地跑下来,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投掷实心球,可采用前抛、后抛两种方式,让学生在练习的同时,比较两种抛球的效果。并体会用力的部位和顺序,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力量的方法很多:如俯卧撑、双杠臂屈伸、哑铃练习、屈臂悬垂、仰卧起坐、收腹举腿、左右转体、抱腰角力、两头起等。当然,力量素质不够稳定,需要经常锻炼,学生的力量才能逐渐增大。
第四,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灵敏性是人体在某种情况下快速、准确、灵活地完成动作的能力。协调性是人体各系统各器官互相配合完成动作的能力。
发展灵敏性和协调性,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例如:跳绳,可采用单人跳,双人跳,多人跳,看谁跳得多,跳得好,跳得别具风格。还有“踢键子”。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对踢的形式出现,看哪一组踢得棒,踢得花样多,踢得扣人心弦,让学生兴高采烈的去踢,这既煅炼了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又陶冶了学生美的情操,当然还有更意外的收获。另外,还可将男女生分开,男生做球类运动,女生跳“健美操”,打篮球要求既要快速,又要灵活,准确,这就把男孩们一个个练得活泼生动,灵活机敏。健美操要求动作舒展大方,这样就能够很好的把女孩子的形象气质练出来。
发展灵敏性,协调性的方法还有采用体操技巧,武术、游戏、全能运动等。第五,发展学生的柔韧性。
柔韧性是人体大幅度完成动作的能力,它是人体关系活 动范围大小,肌肉韧带的伸长和弹性,紧张和放松的协调能力决定的。
如果学生的柔韧性差,在学习动作时,就不易掌握,易使肌肉,韧带和关节受伤。
学生练习柔韧性最好时间是早晨。在热身之后,采用髋、腰扭转,如正压腿,测压腿,要求直腿单脚站立、上体前屈、劈腿、摆腿、踢腿、摆臂做“桥”和垫上运动等。效果最好的是劈腿与“桥”。不需任何器材,只需一小块场地。在做劈腿时,可做纵劈与横劈,如果两人一组,一人可缓缓下压正在做动作同学的肩,让劈的力度逐渐加大,但切忌使猛劲,否则会使韧带拉伤。在做桥时,也可两人一组,一人托着另一人的背,使他缓缓下撑,直到不能再支撑,由两人完成到独立完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锻炼效果也会逐渐稳步。
6.论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篇六
论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机电工程学院机制类专业潘夕文
指导教师:姜才居
摘要: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大学生目前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令人担忧。本文阐述了目前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提高的途径与方法等问题,以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大学生;身体素质;提高
1目前大学生身体素质与健康状况。
大学生运动会期间,通过网络调查对大学教师、教育专家、大学生、科研人员等各界人士进行了采访,深感当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很健康,又没有什么病”。其实,这是对健康认识的误解。在国际上对健康有明确的定义。联合国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担指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健康有十个标志:有充沛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对待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不感到精神压力;处事乐观、态度积极、能勇于承担责任;善于休息,睡眠良好;适应能力强,体重合适,身体挺拔,匀称;眼睛明亮,反应敏捷。教育部曾对12万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进行了一项抽样调查。调查显示:80%学生眼睛近视; 3%的学生因心理压力而患心理疾病;每年因病退学、休学和自杀的学生数字更是触目惊心。
2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的因素
2.1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影响。
我国现阶段由于教育体制上主体还是应试教育,特别是小学、初中、高中3个阶段对体育重视程度很低(尽管现在很多地方有了中考加试体育30)。导致学生们包括一些家长对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要求很低,只要不得病,学习成绩好就行。据北大、清华对570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学生升入高校之前,62%的人每天做功课时间长达4~5h;每周能从事1~2次体育活动的学生仅占41%。很显然,人们都是围绕考试这个指挥棒转的,对素质教育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2大学体育教学年限短、学时少。
现在全国大部分普通高校只开设2年体育课,专科生只开设1年体育课。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要完成体育教育任务,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很困难的。群体工作得不到重视。群体工作复杂辛苦,而负责群体活动既无补贴,也不计工作量。体育教师业务水平和工作成绩的评定,也很少看他在开展群体活动中的表现。因此,体育教师喜欢训练科研工作,不愿意负责群体工作。
2.3课外活动缺乏统一管理。
课外活动体育锻炼无组织与管理现象在各大学比较突出,加上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够,自觉性不强,场地器材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数量和要求,影响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2.4两个《标准》实施不利。
7.如何提高数学教师的语言素质 篇七
一、从提高语言的科学性入手
著名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指出:“数学是许多概念组成的锁链。”小学教材中的每一概念、公式等都有精确的涵义, 能否准确了解它是保证数学科学性的重要标志之一。而理解的程度如何又常常反映在语言表达之中, 因此, 教学中教师应做到:
数学教师语言必须以科学原理为依据, 不能违背科学信口开河, 产生知识性的错误。如“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这一概念中的“只有”一词严格限定梯形只允许一组对边平行, 如果漏掉“只”字就扩大了梯形概念的外延, 使其不准确。可见, 似是而非, 模棱两可, 含糊其辞的语言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的语言应具有简明性, “简明性是智慧的朋友, 又是情绪的敌人”。教学中要做到明白简练、流畅, 教师就必须要深入钻研教材, 弄清内容的来龙去脉。如讲授“质数合数”的概念时, 就要分析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比较它们有什么差别和联系, 使学生具体地懂得它们的外延是互相排斥的, 内涵是相反的, 它们共处在自然数范畴之中, 但过分的言简意赅也会失去非常充实的内容造成学生在理解上的困难。
教师准确性的语言还必须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难到易, 从感性到理性, 从特殊到一般。只有通过这样的循循善诱, 才能更好地开拓学生的思路, 启发学生的思维。如教学“9+3”时, 用语言指导操作:从3根小棒中拿出1根和旁边的9根凑成10根, 10根加余下的2根得12根。这样既加深了对“凑十”过程的理解, 突破了算理的障碍。同时也使学生学到了思维方法:“先想9加几得10, 9加1得10。就把3分成1和2, 9和1凑成10, 10加2得12, 所以9加3等于12。”通过语言表达和动手操作, 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
二、从提高语言的形象性入手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复杂抽象事物的研究, 如果改变一种叙述方式, 改换到某种熟悉的情境中, 问题便会变得更简单。因此, 教学中教师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及教学要求, 教师在讲解重点难点时尽量采取具体形象, 生动有趣的语言, 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插入一些颇具情趣的短小故事, 幽默逗人的比喻, 发人深省的典故, 简明扼要的口诀, 脍炙人口的名言等, 把教学内容讲得具体直观、形象生动, 学生便能深刻理解, 轻松记忆,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小数乘法”后, 把教学内容编成歌诀“小数乘小数, 方法同整数, 求得积以后, 回头看因数, 小数共几位, 确定积小数, 若是积位少, 用0补位数。”
三、从提高语言的逻辑性入手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因此, 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必须合乎逻辑, 周密严谨。如在指导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 所使用的语言应当有根有据, 条理清楚, 为学生提供思维严密, 思路清晰的范例。比如:“要求……必须先要求……”;“因为……所以……等”。此外, 数学教师的语言逻辑性还表现在:同一概念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必须保持含义的同一。A就是A, 而不是B。例如“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如果说成“前项和后项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则犯了逻辑错误, 因为有了“比”才有比的前项和后项。
四、从提高语言的趣味性入手
心理学认为:凡是人们感兴趣的东西都容易在头脑中扎根。因此, 教师要依据教材特点, 构思出新颖的富有情趣的问题, 对于比较枯燥的内容, 教师要善于引用生活中的一些生动的例子加以说明, 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活泼, 形象有趣, 音调抑扬顿挫。教学中巧妙运用幽默的语言, 可使教师所授的课变得风趣, 诙谐睿智, 具有艺术魅力, 使学生在欢乐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如在介绍“循环小数”概念时, 教师指着5.32727……说:这个循环小数不是从小数点后面第一位开始循环的, 此处的“3”不参加循环, 是混进去的, 所以我们把这一类循环小数叫做混循环小数。这里的“混”字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8.如何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篇八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学素质 探讨
中学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肩负着自身的历史重任,对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素质意义重大。这是因为,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的莘莘学子,如果他的大腦思维离开了敏捷、灵活、深刻、创造、批判,而是迟钝、呆板、肤浅、因循、保守的。那么何谈他已具备了能经受世纪风雨洗礼,能为“四化”再创辉煌的优良素质呢?在数学教学中,如何面向二十一世纪,培养和提高中学生数学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围绕这个热点课题,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数学素质作一探讨。
一、数学素质的内涵
关于什么是数学素质,众说纷纭。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一般认为是在先天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后天的学习所获得的数学观念、知识、能力的总称,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种提法:
1、从数学知识观念、创造能力、思维品质、科学语言等四个层次进行分析研究;朱成杰教授《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研究导论》指出数学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科学文化、心理健康和劳动技能素质等四个方面。
2、就“大众数学”的教育目标来说,可分为:数学知识、公民意识、社会需要、语言交流等四个方面,这是着重从人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而提出的。
3、我国传统提法:基本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应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人建议应增加一项“建立数学模型能力”。
4、美国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育的目标应是具有以下五点数学素质:(1)懂得数学价值;(2)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信心;(3)有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4)学会数学交流;(5)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二、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途径
1、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1)数学思想是指对数学及其对象,数学概念和数学结构以及数学方法的本质性认识,它表现在数学对象的开拓之中,表现在数学概念、命题乃至数学结构的分析概括、形成拓广中,表现在数学方法的产生、采用和变通之中。数学方法是指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途径和步骤,思想与方法有区别也有联系,方法的内核是思想。数学创造首先是数学思想的突破,新的数学思想引起新的数学创造,数学思想深刻而概括,富于哲理性,又富于创造精神,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数学课堂教学不仅是向学生讲授数学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方法的教育,创造力的开发、培养和提高。中学数学教育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不是指内容上完全现代化,而是指渗透现代的数学思想方法,使中学数学在思想方法上现代化。教学的思想接近现代数学,即把中学数学教学建立在现代数学的思想基础上,并且使用现代数学的方法和语言。
(2)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讲数学思想方法,不是纯思想方法讲思想方法,而是以数学概括原理的核心,在学习理解数学概念、原理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讲数学思想方法,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教师安排创设教学情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主体参与。在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数学思想方法,体会数学思想方法,运用、掌握、创造数学思想方法。许多新学习的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都是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自己提出来的,然后由教师加以点评总结。
(3)中学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无处不在的,是五彩缤纷的。建立直角坐标系,很多曲线,例如:双曲线、抛物线、直线等都可以与方程对应。曲线的几何特征,例如曲线的开口、范围、对称性、变化趋势、运动情况等都对应为方程的数量特征。经过数学分析,精确地得到曲线的若干性质和相互关系,这样不只是几何的结论,可以由代数得到,反过来,代数方程的特征也有了几何解释,而且直观、生动,并富有启发性,我们在这一系列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验研究课中,都充分体现了这种代数与几何方程与曲线、数与形的数学思想,同时采用了分类、类比、关系、对应、变换、发现与猜想、化归等一系列的数学思想方法。
2、加强思想方法的教学,教会学生猜想,培养创新能力: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与精髓,是核心,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是联系各项知识的纽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它比知识更具有普通适用性,抽象概括性。学生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就能更快捷地获取知识,更透彻地理解知识,并能终身受益。中学数学涉及到的思想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技巧型(如特殊、一般、消元、换元、降次、配方、待定系数法等)、逻辑型(如类比、归纳、分析、综合、演绎、反证法等)、宏观型(如函数与方程、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归纳猜想、整体化归、数学模型等)。
3、重视数学应用,积极开展数学建模,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问题进入课堂,以问题解决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教材中对于数学联系并应用实际也给予充分的注意。”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却恰恰忽视了这一点,造成一个直接结果是,学生缺乏应用数学能力。可喜的是近几年全国高考和各地中考命题中都注意并加大了应用数学题的力度,把“问题解决”这个当前国内数学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引入高考的新尝试,这对我国中学数学教育适应素质教育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
三、总结:
加强高中生的数学素质的培养,培养他们热爱学习的态度跟情绪以及懂得学习的方法跟技巧以及自学能力,现代时代的主题就是优化思维品质,培养思维能力,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我相信,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深入化的改革,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素质教育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陈跟菊,王文利.论数学教育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S1)
(2)谢令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J].考试周刊.2011(48)
(3)潘小叶.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03)
(4)李斌.高中数学教学如何适应向素质教育的转变[J].内江科技.2004(01)
9.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篇九
为了推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并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将这项工作推广到全国各普通高等学校,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1.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和物质财富的高速增长,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极大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科学教育备受青睐,人文教育受到冷落,并随之带来一系列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为此,各国都在采取各种办法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特别是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而,以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正是这一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也是贯彻十五大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2.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以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单科性院校较多,文理工分家,专业设置过窄,单一的专业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突出,功利导向过重,忽视文化素质教育等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这特定时期提出并实施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不仅符合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而且有助于推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也有助于推动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3.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使大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及人文精神的感染,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成为“四有”人才;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创新灵感,为他们在校学好专业以及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有利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因此,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从更深的层面和更综合的角度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
二、采取多种途径与方式,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体现,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或分类。因此,各高等学校要确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人才观,明确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进而实现教育的整体优化,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目的。根据试点高校的经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有以下几种途径与方式:
1.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第一课堂主要是开好文化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对理、工、农、医科学生重点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文科学生适当开设自然科学课程。所开课程要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养成和提高。第二课堂主要是组织开展专题讲座、名著导读、名曲名画欣赏、影视评论、文艺汇演、课外阅读、体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
2.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
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要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人才文化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同时,也要把文化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3.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改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磨炼意志、塑造自我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各高等学校必须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的整洁和绿化,校训和行为规范,人文景点,教室与实验室布置,图书资料建设
等等,都要有利于形成一种良好的学术和文化氛围。同时,学校要与当地政府一起,共同治理好周边环境,提高社会环境的文化层次,使大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得到熏陶。
4.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因此,要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校内外的人文景点、历史博物馆、自然科学博物馆,参加社会调查、访谈等活动,参与社会服务工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行为修养。
各高等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学习和借鉴试点高校的经验,采取行之有效的途径与方式,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完善,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逐步引向深入。
三、加强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需要有一大批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应积极采取措施,建设一支适应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教育部将有计划地组织举办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师资讲习班、研讨班,各校也应采取各种形式培训教师,以提高现有教师的学术水平与文化修养。要继承和发扬教师的敬业精神,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使其达到言传与身教的统一。学校要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为他们从事文化素质教育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高水平的文化素质教育,必须有高质量的教材作保证。教育部将组织国内知名专家编写有关教材。各省市也可以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校的要求,自行组织高水平的专家编写一些好的教材。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自己组织力量制订必读书目,编写必要的导读教材。教材建设一定要保证质量,特别应注意教材的导向性,宁缺勿滥。
四、加强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
在全国高校中开展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会遇到许多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需要进行认真研究。各校要从本校实际出发,根据文化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特别要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对改革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文、理、工、农、医、师范等各类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考核与评价方法,文化素质教育和“两课”教育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承担文化素质教育研究的课题组要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教材,供各校参考。各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研究制订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实施途径和评估方法、要通过对文化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
究,取得—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指导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提高文化素质教育的水平。
五、加强对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领导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关键在领导。各高校领导,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方向,注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学校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不同学科专业,分别提出要求,分步实施,分类指导;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坚持不懈,真抓实干,注重实效;要投入一定的经费,支持教材建设和科学研究,购置图书资料,建设文化素质教育的场所,开展文化活动等。各高校要定期做好检查督促工作,将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好坏,作为衡量学校、有关部(处)、系(院)工作实绩的重要标准之一,通过检查督促,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工作,提高文化素质教育的质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对本地区(部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关注。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高等学校的领导和广大师生,要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扎扎实实地把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推向前进。
校园文化是指大学的校园人在大学教育理念导向下,在特定的大学教
育活动中所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好大学校园文化应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等几方面入手。
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大学教育的兴起,新型的适应大学的大学校园文化急需建设。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层次、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办法。那么,究竟什么是大学校园文化?我们又该如何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呢?
一、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伴随着学校的出现而产生的。换言之,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实在,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在学校出现时,它便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产生并且存在于“文化世界”中了。从理论上讲,校园文化产生的基本条件决定了不同类型的学校可以用不同的校园文化。一般说来,校园文化的产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群体、共同的文化意识和物质载体。
现大学教育的各项职能而开展的各种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创造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集合。
二、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大学校园文化不仅能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具有导向、激励、陶冶和凝聚的德育功能,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
(一)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作为一种学校所拥有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文化产品、道德准则等精神形态的文化氛围,是学校的灵魂,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要素。加强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三风”建设
所谓“三风”就是指校风、学风和教风。首先,要加强校风建设。校风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灵魂,良好的校风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最好体现。校风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我们要注意校风养成的特点,从一点一滴培养起,持之以恒,反复强化。首先正确认识校风对学校和校园文化发展的作用,通过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确立,用精神力量来为实现学校育人目标服务,更好地体现出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其次,要加强学风建设。学风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为树立良好学习风气进行有计划和有系统的实践活动并有针对性地通过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外在行为方式达到端正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学习动力教育。最后,要加强教风建设。加强教风建设时我们应注意首先建立民主性教学关系。在课堂上教师应尊重学生,重视集体作用,关注个体特点,用民主方式讨论和解决问题,教师不应该以权威自居,不应滥施惩罚而应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其次,必须强调树立教师的职业道德。这是“教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2.加强社团文化建设
加强社团文化建设首先要明确社团的重要地位。大学院校应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认识学生社团存在的积极意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保障社团运作和发展的专项经费,社团发展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确保社团在学校党委领导和团委指导下,健康成长发展。其次要引导社团发展方向。应引导社团坚持走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之路,要强调社团活动的思想性、突出时代性、注重层次性、倡导主体开明、内涵深刻、格调高雅的活动。
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正常进行的基本要求和关键所在。校园文化建设旨在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求学与做人的环境,而在求学与做人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是学生的主要模仿对象。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生活方式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是终身的影响。
(二)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作为生源情况复杂的大学院校,制度文化更显得尤其重要。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到:一要建立健全制度,在建立健全制度的过程中要坚持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强化激励机制。二是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出台前,可根据师生的实际思想情况进行有目的的、有意识的舆论引导制度出台后,则要大力宣传建立制度的目的和意义等,组织师生学习制度规定的具体内容,甚至还要详细解释。通过舆论宣传,扩大教育效果,有意识地进行正面引导,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并最终成为制度的执行者和传播者。三是要认真组织实施,规章制度一经建立,就要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应力求做到“从严”、“求细”和“与人为善”。
(三)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10.如何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篇十
大学生如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
法律意识是人们理解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人们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而作为大学生应当具备哪些法律意识呢?应培养学生依法办事的思想观念,不仅要遵纪守法,而且要监督社会主义法律的遵守和执行,坚决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使社会主义法制得以真正实现。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国家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无条件地服从和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再次,也即最重要一点,即培养大学生权利义务相一致的观念。法律最主要的精神即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公民要正确对待权利义务关系,既要依法行使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要履行法律赋予公民的义务,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以社会主义法律为武器,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在享有个人所拥有的权利时,不忘记尊重和承认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忘履行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同时,应杜绝一切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培养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的良好观念。另外,应培养大学生法律与自由相统一的观念。我国宪法和法律从各个方面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义务,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以内,有着极为广阔的自由活动天地。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时要慎重考虑自己的言论、行为的社会效果,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全民的合法权益。大学生应树立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密切联系的自由现,珍惜和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最后,应培养公民在法律面前八人平等的观念。公民在法律面前人入平等,主要指公民不分性别、民族、种族、职业等一律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犯了法,都要依法受到追究。公民在运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享有特权。平等原则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律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的法制原则,所以要教育大学生树立公民在法律面前八八平等的观念 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和灵活多样的方法。现今高校课程中也几乎都没有法律基础课,但在开展普法教育及开设法基课程时,应注导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今虽多数高校均已开设法律课程,但由于是公共课,课时少,学生多不加以重视,许多学生只求在期考中成绩合格,这与当初教育部关于设置此课程的初衷相违背。作为一名法学教师,笔者从“教“这方面谈谈在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的几点建议。第一,教学内容选择:如前所述,法基课属大学课程中的公共课,课时少因此在教学中,法学内容的选择尤为重要。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与需要,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在„少而精”方面作文章,应讲授与学生有一定联系的部门法,如民法、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等,由干与学生密切相关,因此也容易提高学生兴趣,增强普法效果,从而也使学生通过普法教育了解法律,值得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第二点即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往的普法教育,法学教师多采用讲.授这一单因此,加强对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是真正提高普法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因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比如课堂讨论,多进行案例分析,结合录像等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普法达到我们所要达到的效果。只是通过开设法基课程,进行普法教育,不足以使学生真正提高法律意识。普法教育毕竟过于抽象,要真正唤醒学生的法律意识,应采取一些更具体,更行之有效的办法,针对大学生年龄及性格特点,把法律意识的培养同组织活动相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笔者谈几个这方面的建议。
1、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学生通过自己模拟法官、律师、检察官、被告等角色,能更加深刻地把我国一些诉讼法程序掌握,也通过模拟对犯罪分子的审判,对旁听的学生起到震慑作用,提高他们守法的警惕性,从而自觉守法。2.组织一些有关法学方面的知识智力竞赛,如前所述,我们的法学课程由于课时少,在教学;中,我们只能采用“少一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上课提不起精神,更不用说去努力学习法,以法保护自己。
11.如何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方法;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摆在我们的面前的任务。下面浅谈我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一些浅析认识和做法。
一、创新教学理念,建立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绝对权威者,倡导“师道尊严”、“尊师重道”。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模式是“填鸭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在教学中占有绝对的主动地位,学生在课堂上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要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就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走下讲台,走向权威,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营造平等、和谐、自由的课堂教学气氛,小学生的心理年龄与认知水平发展尚不成熟,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的影响较大。师生之间的良好的关系对于学生的影响较大,因此教师需要放下权威的架子,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才是在课堂教学占据主体地位的群体,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意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二、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中国当代著名数学家杨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学好数学,兴趣是关键。”对于数学,一旦产生了兴趣,再加之良好的诱导,能够激发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教学课程中,发挥其最大的潜能。作为农村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善于提出疑问,激发學生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活生,服务于生活”。其次,数学是一门科学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数学之美,数学的艺术美在于其含有的公式、法则、概念、符号等都让他具备一种科学、谨慎、抽象之美。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抓住这些数学之美,结合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将数学美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丽和奇妙,从而激发他们喜欢数学、热爱数学的兴趣。例如,可以将数学学习的一些案例与具体的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与学的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其中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教法制约着学法,并给学生的智力和个性以重要的影响。可见,是否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是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呢?
首先,要重视向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指蕴含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中,贯穿于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中的思维方式。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深化数学教学改革,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实现由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化,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数学概念、定理、公式和法则等,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领悟蕴含在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方法的渗透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逐步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经验,形成观念,成为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正如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所说:学习不等于就是摹仿某种东西,而是掌握技巧的方法。
四、用“活”教材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重视了数学学习的应用性操作,畅通了学数学、用数学的联系,使学用紧密结合,这正是片面应试教育所严重缺乏的,也是我们改革数学教学必须要不断加强的。
五、要重视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一直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问题。计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石,只有熟练的掌握了计算,才能踏上通往数学宝塔的台阶。数与计算在人生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许多学生在学习中虽然掌握了计算方法,但却往往还会出现计算错误,使得准确率很低。这不仅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还严重的阻碍了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不理想的成绩又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小学数学试题中,涉及到计算的内容,占到一份试卷内容的85%以上,几乎所有的题都要通过计算来完成。成绩反映着教学质量的好坏,计算的正确率是数学成绩的最大威胁。一个人一生都离不开计算,一个人在成人以后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基本上在小学阶段就学完了。因此,在小学阶段学好数与计算的基础知识,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不单是影响学生学业一方面的事情,而是影响学生一生的事情。
总之,在我的教学工作中,作为一名教师,我总认为要做个有心人,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实践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调动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如何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推荐阅读:
如何提高学生耐力素质11-20
大学生如何提高公民素质11-17
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语文素质11-12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09-19
如何提高志愿者素质06-28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07-11
浅谈如何提高导游人员素质09-18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10-19
如何提高税务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07-09
对于学校如何提高素质教育建议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