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命题作文我的600字

2024-12-05

半命题作文我的600字(15篇)

1.半命题作文我的600字 篇一

我们总是太注重结果,却潦草了过程。

题记

漫长青春的学习生活,我总是想跳过这个过程,却又不得不去重视眼下的每次考试成绩。我可能是太注重结果了,以致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当我第一次在班级取得靠前成绩的时候,我就这样想过:可能我真的不那么差。大概是咸鱼本咸吧,面对这个结果我貌似丝毫没有进取的意思,只想着现在这样挺好的,怎么跟人家比啊,当然不能再差了。

我注重起了这个不能再差,反而把重心放在了那些成绩比我差的同学身上,期盼他们不会超越我。这样的思想很快给了我结果。我无法控制他人的学习状况,唯一可以改变的就是我自己吧。拿着并不满意的成绩单,决定制定一份学习计划,可能这就是唯一使我的青春旋律得以继续的原因了。

怎么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每次总是因为我的计划太完美以至于这个计划还没有实施就开始想象着我已经达到了顶峰。的确,如今这个社会每个人都有一颗浮躁的心,这样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是何等的难熬呢。

青春的成长,就是在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这其中充满着乐趣。当你抱着一颗散漫的心来对待这项任务时,它会给你一个当头棒喝的教训,反之,你一丝不苟谨慎地做每一个细节时,你又会感觉到到达每一个成功时那难以言状的美妙。可不论是教训还是美妙,过去后,你会发现这个过程是种享受。我们为何不学会享受过程呢?

因为无数过程的经历才会迎来最后的结果,既然都已经那么注重结果了,那又有什么理由去潦草过程呢。曾经我对过程欠了太多,无数的失败我有怎敢忘记,结果还是那个结果。所以,唯有继续,才是我这青春旋律中唯一的过程了。

2.半命题作文我的600字 篇二

在中考的作文题型中,有半命题、命题、材料、话题作文等四种,各具特色,相辅相成,却都不可忽视其重要性。半命题作文处于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中间位置,有其特有的限制,也有其开放性。针对于初中生的心里因素,半命题作文具有独特的个性,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优势。掌握半命题作文的写作特点是至关重要的,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能够让学生在中考作文中取得好成绩。

【关键词】

中考 半命题作文 命题特点 写作方法引言

作文作为中考语文中分数比重最大的一道题,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根据题型的不同,应对的写作方法也各有所异。传统的教学方式确实给学生带来了许多写作的技巧,不断地带动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但是,多年来照搬的运用,还是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新课程标准下,作文的教学不断的变得更加的个性化。

1.半命题作文题目解析

1.1半命题作文的相关概念

半命题作文即是作文的题目只写出一部分或者一半,其他部分由学生自己发散思维填写的一种作文题型。这一题型需要学生从题目中、题目背景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扩充,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及表达能力完成作文。

从2007年—2009年的中考题目数据显示,半命题作文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根据2015年全国中考题型总汇可以了解到,半命题作文题目还是较多的。

由上图可知,半命题作文不断出现在学生的中考试卷中。

1.2半命题作文的命题特点

半命题作文是比较灵活的题目,学生可以根据给出的一半或者一部分题目,运用自己熟悉的内容进行写作。并且半命题作文的出现总是伴随着丰富且短暂的提示,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选择内容,完成写作。比如说:“_______,你不一般”“难忘______的眼神”都是极具特色的题目,选择的空间也变大,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累计的知识、兴趣,驾轻就熟的选出作文素材[1]。

当然,也有的半命题作文没有如此的开放,而是相对的加了限制。比如说:“______童心”作文中有几个选择“拥有、发现、久违了、爸爸的”等等。

1.3半命题作文的不同命题结构

一、命名前半题:比如说“笑傲______”“世界只有______”“在考验中______”“给自己一个______”“我读懂了______”“我渴望______”等等。

二、命名后半题:“______,做我自己”“______并没有结束”“______的承诺”“______的岁月”“______,我的最爱”“______触动了我”等。

三、两端命题,中间自命名:比如说“沉醉______的世界”“这里的风光______好”“一路与______同行”“走在______的小路上”等。

四、交叉的命题方式:比如说“我和______一起______”“有一种______叫______”“从______中学习______”等等[2]。

命题作文有各种各样的命题方式,给学生的选择空间更大,在学习中,教师能够从多方面进行对学生的半命题作文教学,让学生在中考尽情发挥优势。

2.中考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方法

写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审题、补充题目,只有将这两点做好了,才能够更好的完成下面的步骤。在审题的过程中,学生要通过作文给出的背景的提示进行选文章素材,选好之后根据自己所选内容进行补充题目。这样补充好的题目就和命题作文一样了,学生可以发散思维开始写作。补充题目的过程,考察的是学生日常学习的积累知识,学生初中阶段的写作特长。选择的内容以自己熟悉的为主,发挥自己的特长,写出新颖的文章,这样才能够吸引改卷老师的眼球,获得高分。但是,依旧要注意以下几点:

2.1认真审题,明确具体题目的开放点以及限制点

如上述中提到的“______,我的最爱”。根据这一题目来说,学生必须考虑到,这个半命题作文以“我的最爱”为中心点,在写作的过程学生要围绕“最爱”为主题。在补充题目时,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人或事进行叙述,会更加贴切,表达出来也会一目了然。比如说“爸爸、妈妈、书籍”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以此来突出中心点。

认真审题还包含了对题目的每一个字都要认真的理解,不遗漏,减少错误的几率。对于半命题作文中的提示,也是学生不容忽视的,有的应该予以采纳、有的作为参考。

2.2注重知识的积累,内容创新

一篇好的中考文章,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学生平时注重素材和知识的累积,在写作时能够有效的运用进来,发挥作用。写半命题作文时,要结合自己日常的喜好、兴趣写,内容要自己足够的了解,但是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在题目的补充上,内容的选择上,都要朝新颖的角度出发,这样能够吸引住别人的眼球,得到更好的成绩。

2.3结合实际,化小题目

在半命题的题目填充中,学生要注意,题目的范围不能往大的方面进行填充,而是选择小的方面,这样会更加方便叙述。能够写的更加真实、更加具体。比如说“ 是幸福的”,这时,就不应该填“人生”,人生的范围过于的广泛,无法流露出真实的情感,学生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3]。就可以选择“读书、有朋友”之类的进行补题。

2.4内容积极向上

对于半命题作文而言,学生的选择空间比其他类型的作为选择空间要大,自由程度高。学生在选材的时候应该注重内容的积极性,不要选择不利于身心发展的材料,这样会给作文的得分带来劣势影响,降低作文的整体品味。

3.结语

一篇中考文章,改卷老师最先接触的便是题目,一个具有特色的、新奇的、生动的题目,能够吸引老师的眼球,为文章获得第一印象的高分。结合自己的积累,写出新颖的内容,会让一篇半命题作文发挥到极致,获得高分。

【参考文献】

【1】王兰.来自中考作文评卷组的声音——2011年哈尔滨市升学考试语文命题作文写作误区与对策【J】. 初中生优秀作文,2014

【2】李自斌,胥积宏.精妙立意 精巧构思——半命题作文的中考应试写作指导【J】. 新课程(中),2015(03)

3.半命题作文600字 篇三

又到了这个百花争艳的季节,嗜好养花的奶奶看到她那小花圃中溢满了鲜花,脸上露出灿烂的微笑。一缕微风拂过,“花孩子们”跳起舞来,简直形成一片花的海洋。邻居常常驻足欣赏,奶奶便大方地撷下一枝送给邻居。奶奶因此结识了很多“花友”。独自一人生活的她却从不曾感到寂寞,总有邻居来到家中,同她一起在“花海”中饮茶聊心。

一天早上,奶奶摘来一束鲜花,要我送给老师同学。我很纳闷,如此美丽的鲜花为什么都要摘掉呢?她说将近秋天了,让花自己凋谢,不如献给别人。

到了学校,我发给每位同学。窗台上、课桌上、粉笔盒中都被鲜花点缀着。花味清香怡人,心情自然舒畅。每个人进屋,都深吸一口气,脸上挂带微笑。这天,我们每堂课都异常精神。老师也在课间时绕室欣赏,开玩笑地说外面都快秋天了,你们班还过着春天。快乐的笑声在教室中回荡,这时我的心中得到一中特殊的快乐,人们叫它“分享”。

这件事使我获得了快乐,也让我的身边增添了朋友。渐渐地,这种快乐感染了许多人,一些同学把自己心爱的书拿来给同学一起品读,一些同学把自己的复习资料发给同学共同学习??这种良好的氛围使我们班团结、友爱、互助,在期末时荣获“优秀班集体”的称号。

更没想到的是,第二年春,那些花儿们长得跟旺盛、更艳丽了。微风拂过,清香扑鼻,“花孩子们”牵着手跳舞。听!她们正笑着对你唱歌呢。

4.凝视-半命题作文600字 篇四

那是一个雨夜,我独自走在街上,雨点淅沥地滴落,零零落落的行人匆匆忙忙赶路,我看到离我不远处有一个小男孩,走得极慢极慢,在匆忙的人群中像一个不合谐的音符。起初我还没有太注意,可当我看到他右手柱着手杖,我顿时翻然醒悟——他是一个盲人,我快步追上了他,与他搭讪,“小弟弟,你在享受这雨夜吗?”他点了点头,说道:“我在用心去聆听,去欣赏雨,大姐姐,你看,好美!”我看着他空洞的眼睛,好似被什么扎了一下,忙用自己的手牵住他那双小手,“让我陪你吧。”在这雨夜,我与他走了好久好久,我们始终都没再说一句话,所有的话语都在我与他的手中流淌,他紧紧地握住我的手,我明显的感觉到他的手心有一丝粘稠,那不是汗水,而是一种莫明的感动,是我那双关爱的双手感动了他。

还记得一次,学校下晚自习,所有的学生都朝宿舍奔去,我亦如此。楼道上人流涌动,突然,一个别班女生被一个大个子男生推倒在地上,而那个大个子男生却头也不回,快步离去,我越看越看不下去了,那个女生还躺在地上,好像哪里摔伤了,试图站起来,却没有一点力气,周围的学生也视而不见,我连忙走到她面前,伸出了我的双手,递给她,她把手扶在我的手上,慢慢爬了起来,她久久地凝视着我,我感觉得到心中有无尽的感激,把我的双手紧紧地握着,眼角闪着泪光,许久,许久,终于逼出一句“谢谢!”我用双手拍了拍她的肩膀,“我把手给你,不是为了要谢谢,而是一种心灵的满足。援助之手人人都有,我给你只是给它一次洗涤……”

5.初三半命题作文600字 篇五

我们左等右等,他还是没到。突然,阳光收起了它刺眼的光芒,狂风卷着黑云翻滚而来,一道闪电将天空撕成了两半,“轰隆隆”,倾盆大雨从天上泼了下来。一个同学发话了:“下这么大的雨,他一定不会来了。”另一个同学抱怨着:“早知道他不来,我们就都不来。现在他来了也打不成球了,真是的。”同学们开始了议论,说他不遵守约定,不够朋友。球没打成,我们都回不去了,他可倒好,一个人呆在家里,没有雨淋多舒服啊!好朋友应该是有球一起玩,有雨一起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暗暗发誓再也不理他了,我要与他一刀两段。可我一想着我们六年的友谊就要决裂了,我的眼泪就来了,顺着脸颊留下来,落到地上,与雨水融合成了一片汪洋

突然,一个黑色的身影从雨中跑来,是他!没错,是他!矮矮的个子,一头被雨水冲洗过的头发已湿透了,紧贴在头上,全身成了落汤鸡。他抱着一堆伞来了。他不好意思地向我们道歉,说来晚了,因为他妈妈说要下雨了,不许他出门。他是想办法偷偷溜出来的。看着全身湿透的他,又看着手中的雨伞,我为刚才的誓言羞愧,我对他充满了敬佩与感激!他站在我身旁,望着瓢泼的大雨说:“这鬼天气,球打不成了,下次再约好吗?”大家一致同意。

6.半命题作文究竟怎样拟题? 篇六

一是拟题太虚,让自己无所适从。《站在____的门口》,可以从虚的一面理解,将“门口”理解为“人生的一道门槛、一个转折点、一道关口、一个新起点、一个新的认识角度”都可以,因而拟题的角度是很多的。但有的同学拟的是《站在哲理的门口》、《站在月光的门口》、《站在心房的门口》……显然,这些题目中的“哲理、月光、心房”本身就很抽象,要想写好很难。

二是拟题太大。让自己无法把握。如有的同学拟的《站在人生的门口》《站在历史的门口》《站在星空的门口》,这些题目要写好很不容易。人生包罗万象,历史纵深厚重,星空浩瀚无边。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史学积淀和文学感悟是很难写深写透的。还有同学如此拟题:《站在中国的门口》《站在亚洲的门口》《站在世界的门口》。这些题目涉及面更大。在有限的时间和八百字的容量里。要展示中国的风采、亚洲的雄姿、世界的风情简直比登天还难!

三是拟题生疏,与自己生活相去甚远。如有的考生拟的是《站在寺庙的门口》《站在藏经阁的门口》《站在出舱室的门口》《站在成人世界的门口》……这里的“寺庙、藏经阁、出舱室、成人世界”与高中生的生活关联甚少,写作时容易出现蜻蜒点水的现象,并不能写出它们的内涵。

四是拟题怪异。不知所云。如《站在思念掺着内疚的门口》《站在做好一件事的门口》《站在孔明叹息的门口》《站在需弯腰进入的门口》《站在十字路口的门口》《站在拥有洒脱的门口》《站在花绽放的门口》《站在谁家的门口》……这些题目表意模糊。只能令评卷老师啼笑皆非。

那么,半命题作文究竟该如何拟题呢?根据阅卷经验。我认为:

首先要仔细审题,大家应准确审读出题目中隐含的信息,即命题意图、体裁指向、填题要求等。《站在——门口》这个题目。体现了“写身边事,论平常理,抒心中情”的命题意图,旨在引导同学们从现实生活取材,包含着写自己真实、深刻、复杂的思想情感的潜在要求。这也是一道偏向记叙文的作文题,写记叙文更能体现鲜明个性,更容易得高分。同时,这个题目也给考生增加了一道工序。在写作文之前必须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填充的应该是一个名词,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但填题时,有些同学瞻前顾后,推敲过度,浪费了很多时间,导致作文时间不够。因此,考试时如能及时解读出这些信息,把握住关键,就能快速、准确地拟题,进入到写作程序。

其次拟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求熟不求生”,即从熟悉的人手。如《站在家的门口》《站在母校的门口》,这些题目虽有些老套,但易于激发情感体验,能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做到以情取胜。二是“求小不求大”,即切入点要小。如《站在母爱的门口》就比《站在爱的门口》范围要小,更容易写细写深写生动。三是“求实不求虚”,即善于化虚为实。拟题时所拟题目虽虚,但只要能调动自己的积累,同样可以从实处落笔。如《站在十八岁的门口》,既可以回忆,也可以展望。而回忆的部分正是自己经历的种种,用“实”来充实“虚”,就能写出感人的好文章。四是“求新不求怪”,即有新意不怪异。如《站在孔明的门口》就比《站在孔明叹息的门口》要好,既能让人耳目一新,又不让人觉得怪异。

7.高一半命题作文600字 篇七

上小学的时候,别人欺负的对象绝对不是我、因为别人不论是谁,老师基本上都能够接收到我的“大信封”、用我的话来说就是“你找死”、这样导致我“不怂”的这种性格,“哎,你怎么又来了?”老师也被我问烦了、而我当时我不用想又去举报了、所以又去老师那里“喝茶”了,“叫你们弄我,等着吧!”心里的想法也是异常丰富,但是也没有全部告知

初中时候、我有小屁孩长大了一些,也是长成熟一点、但是平常基本与同学都不接触,班级里发生的大事小事都没我事、我可以说是最沉默的一个人,什么事情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不幸的是,班级里有个人的性格与我完全相反、是那种非常好事的人种、爱好也是很广泛:搞笑整蛊、花式吐槽。可以说是他的招牌本领了,而且他特别爱找那些比较“怂”的人来进行他的“搞笑整蛊”、常常弄得人苦笑不得!我也很是“荣幸”的成为了他的整蛊对象之一,“那看看他,两只大耳朵比小飞象还大,一对招风耳真帅呀。”这是他日常嘲笑我的话语、我也是继承了小学“一干到底”的性格与他对齐了眼睛开始“对战”

“他真的好烦人呀!”这是我内心的.真实写照、“不怂”的性格也有些撑不住的感觉,于是我内心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中、“搞笑整蛊秀”开始了我再一次忍不住了,刚上课我就开启了“群嘲模式”对他进行“攻击”可是一节课下来反倒被他嘲笑的够呛!

8.也美丽半命题作文600字 篇八

这是一首名叫《小草》的歌谣。是呀,小草虽然没有花朵香,没有大树高,但它的伙伴遍地是。它们把缺少修饰大平原装点成了大草原,为人烟市肆的大城市增添了几点生机……所以,小草也是美丽的。

春天来了,在湖边的柳树下,在人们的花园里,小草都偷偷地从土里探出脑袋,吐出新绿了呢!小草衬托着花朵,是花朵更加美丽动人,却不求回报;小草为城市添了新绿,却被人们肆意踩踏……这就是小草,勇于牺牲自己的小草。

在刚举办完的亚运会和亚残运会上,志愿者们不也是一棵棵用于牺牲的小草吗?亚运会前,志愿者们指挥着交通,让“堵”城羊城不再“堵”;志愿者们有引导着外国游客到他们所想去的地方,所以,外国人为此竖起了大拇指;志愿者们还帮残疾人过马路,知道他们去各大比赛场馆;志愿者们在赛场上一会儿帮马拉松运动员递水,一会儿帮网球运动员捡球,一会儿又为满头大汗的运动员递上毛巾,忙地不亦乐乎。他们默默的奉献着,却不求回报,一心想让外国游客对广州这座美丽的大城市留下一个好印象……是呀,他们就是小草,默默奉献,勇于牺牲的小草!小草也是美丽的!

9.突破半命题作文的教学瓶颈 篇九

可是在课堂上,很多老师在驾驭半命题作文的时候,往往感到力不从心,不知道应该如何切入那半个命题点,以点带面地进行作文教学。我结合自己多年来从教的经验和自己的写作,谈谈如何突破半命题作文的教学瓶颈。

一、精雕细刻,解读半命题作文的内涵

半命题作文,总是给学生一个难以下笔的初步印象,学生在很多作文过程中喜欢一目了然的全命题作文的形式,一遇到半命题作文就抓耳挠腮,不会变通,不懂如何把过去学过写过的全命题作文有效地嫁接过来。这就需要老师针对半命题作文有的放矢,带领学生精雕细刻,从语言的内涵上把握半命题作文的内涵。如《 夸我 》这个半命题作文看到的只是“夸我”两个字,学生要如何把这个作文写好?首先要在命题上好好研究一番,要夸我的人是谁?要夸我的人肯定是身边熟悉的人:老师,父母,爷爷奶奶,同学或者是其他的亲朋好友。如果“夸我”前面的主人公定下来了,这个两头都需要补充写作元素的半命题作文就变成了《妈妈夸我 》或者《老师夸我 》,但这个时候,作文的题目还没有敲定,还需要把后面的那个 变成文字,作文题目才算木已成舟。妈妈或者老师夸我什么?这就需要老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把后面的半个命题继续完善,写成《妈妈夸我长大了》《老师夸我爱学习》等等的命题形式,这样半命题的作文题目就敲定了,敲定了作文题目才算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二、开枝散叶,拓宽半命题作文的外延

作文题目定了后,就需要对作文的外延进行拓展。让一条道路去的罗马城,变成条条道路都可以去。我们依然拿《 夸我 》这个题目为例,让这个作文题目开枝散叶,百花齐放。在敲定“夸我”这个主旨外,启发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半命题作文写成自己的有个性的作文题目,而不是把半命题作文依然补充成全班一个调儿的全命题作文,那样的话就失去了作文教学的个性化特点,没有发挥学生的个人优势,有可能变成另一种补充题目后的全命题作文,这是语文教学的大忌。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老师在教学半命题作文的时候,就是要让学生用自己的命题,成就自己的作文,如果能不雷同,尽量不要和别人雷同。驾驭作文教学的命题,让学生的题目个个命得鲜活水灵,可以从题目上看到文章的语言走向和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如《妈妈夸我会绣花》《老师夸我真聪明》《邻居夸我真懂事》等等。

三、字斟句酌,丰富半命题作文的语言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完成了命题之后的关键就是写作。一篇好的习作,就如同一个好的服装设计师,不但要让题目给读者眼睛一亮的视觉美感,更重要的是要丰富半命题作文的语言。语言是作文的命脉。学生要在作文的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学过的成语、诗句、谚语或者诙谐幽默的歇后语来修饰作文,让作文变得生动有趣,语言感染力强,可以征服自己,征服批改作文的老师,更能征服其他的读者。如一个学生在作文《妈妈夸我真能干》中写道:“我把鸡蛋搅拌后,倒入烧得冒烟的锅内,哧——溜,鸡蛋在锅中发出的声响吓死宝宝了!只见蛋液慢慢鼓起一个个小泡泡,渐渐地,锅底泛起一个圆形的裙边,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小作者就能抓住煎鸡蛋的过程中产生的声响,描摹声音和没有做惯家务的孩子听到蛋液下锅时害怕的情景。最丰满的还是那句太有儿童化的语言“吓死宝宝了”,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美丽的童心,活泼的个性,也展示了作者语言的魅力。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启发学生把语言写出个性,写出特色,写得血肉丰满。对个别的句子,要反复斟酌,反复修改,力争在语言上创特色。

四、首尾连贯,构架半命题作文的篇章

我在第三个小标题里把写作比作是服装设计,那每一个作者就是服装设计师,一篇文章如何构架全篇,就如一个服装设计师如何把衣服的领子、袖子、前襟后背甚至纽扣的样子颜色和谐搭配是一个道理。文章要首尾连贯,语言要顺水而流,就必须做到从全局的高度来构架全篇,在文章的开头必须写清楚事情的起因。还可以在起因阶段设置悬念,引起老师和学生阅读的兴趣。在经过阶段,浓墨重彩,挥毫泼墨,把重点的过程用细腻的笔法写清楚,写详细,重点部分要突出,非重点部分要精简,做到繁简适度。在结尾的时候,一定要点明中心。不要看到“点明中心”区区四个字,真要做好,还真不容易。点明中心的语言要精炼,要和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给人浑然一体的美感。如小作者在《妈妈夸我真能干》中,这样写结尾:“吃着自己做的煎鸡蛋,感觉是世界上最美味的佳肴。妈妈夸我能干,我就像一个诺贝尔奖的得主,全世界都在看着我。这小小的成就告诉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作者把被妈妈夸的心理描写生动地再现出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又从另一个高度升华了文章的主题,不是只有煎鸡蛋,而是要做有心人。做有心人,还有什么事情办不好呢?这就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只有篇末点了“睛”,龙才会飞,文章才会更美!

半命题作文如果能从这四个方面进行教学,一定能突破教学瓶颈,一个班的作文一定会百花齐放,姹紫嫣红。

江西省上高县敖阳小学

10.高一留住半命题作文600字 篇十

每天早上的闹钟总会在同一时刻响起,天还没有完全亮起来,窗外那被路灯照得发黄的一小段马路,仍在法桐的掩映下静默着。我总是骑着车子走在空荡荡的马路上,看着街角那棵树的叶子一点点生长,看路旁高楼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我就这样一次次地怀着充满希望的心踏上学校门口的大理石,在甬路的拐角远远地对我的梧桐道早上好。每次按下冰凉的门把手时,我都怀着十分坚定的信念,毅然往下一压,然后习惯性地伸手,开灯,冷白的灯光和以前一样瞬间溢满了整个教室,叫醒了一个个困倦的人。我伸出手,握住一缕灯光,坚决地就像攥住心里的希望。

现在的课间,成了一个悬在空中的词,高远而朦胧,在一束束强光下,让人看不真切。不过,再也没有人去抱怨这愈加远去的课间,每个人都靠信念撑着。窗外永远会有小孩子的嬉笑声,在阳光下显得轻松而自然,不像窗内白得扎眼的灯下一片死寂。但如果让我选择,我更愿将笑声与清风和落叶一起,深深藏入大地,然后转身拥抱窗内白与黑的碰撞和墨绿色黑板上泛着的冰冷的光。因为,我知道,把灯光留住,才能让它照亮未来的路。

晚自习是永远写不完作业的。每次下楼,看着一片漆黑的楼道。两年前,也一定有人注视过这片黑暗,不过时间飞转,物未变人已非。走出教学楼时,身后的黑暗与远处几点柔和的光总能治愈一个因作业烦躁的人。不过,我还能有多少个从这里走出去的夜晚呢?我还能见到几次那渺远夜空中的点点灯光呢?

我真的,很想留住这灯光,也留住那个苟且而又积极,累也能笑出来的自己。

11.爱是半命题作文600字 篇十一

那天满天飞舞的雪花,不知疲倦的飘洒了一天一夜,屋顶上,草丛上厚厚的铺了一层,习惯了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现在只有我和妈妈,却感到十分冷清。“叮铃铃......”清脆的铃声打破了凝冻的空气,电话那端传来了爸爸关切的话语:“儿子,你和你妈妈过得好吗?”我说:“爸爸俺老想你嘞!”这时我和爸爸都笑了起来,爸爸又说:“儿子,爸爸每天晚上都梦见咱俩在一起打球,和妈妈一起散步,和......”我的心酸酸地,一行泪水从眼中流了出来,爸爸说:“我不在家,你是家里的男子汉,要保护妈妈,不能让妈妈再为你生气,别忘了出门多穿些衣服,不要感冒了,多喝水,啊!”我恩了一声,爸爸又说:“我没事,我挺好的,别担心,好了,我把电话挂了呀,对了,我快回家啊!记着接我啊!再见!”我恋恋不舍地挂断了电话。我的心了暖洋洋的。

在这短短的几十秒里,我感到了无比深沉的爱。

爷爷奶奶在老家,没有暖气,想到这我不禁打了个冷颤,我要将这温暖传递下去,我马上给爷爷奶奶打了一个电话,说了声问候,奶奶说:“谢谢孙子,长大了,会照顾人了,”我和爷爷奶奶笑了起来,笑得那样开心。

12.例谈半命题作文如何补题 篇十二

关键词:半命题;补题;结构形式;补题原则;补题技法

半命题作文兼顾了出题者的指引方向和考生的自由选择,其题型灵巧、活泼,比较突出地考查了考生作文时的立意与构思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很受人们欢迎,成为日常训练和考场作文的主要题型之一。

半命题作文成功写作的关键是补题,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题目是作文优劣的第一窗口。题目的优劣,制约着全篇的写作过程。因而补写一个正确、鲜明、新颖的标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下面就半命题作文如何补题的问题作一些阐述。

一、半命题作文的结构形式

半命题作文的题目,将一个完全命题,省去一部分,变为一个不完全命题,省去的部分由作者去补充。这种题目从本质特点上讲,只是划定了一个写作范围,而把选材、立意的自由留给了作者。其结构形式有如下几种:

1.命前半题

如:“生活需要______”。

2.命后半题

如:“______的乐趣”,“______,我最需要”。

3.命首尾部分

如:“在充满______的日子里”。

4.命中间部分

如:“______真______”,“把______带给______”。

二、半命题作文补题原则

1.熟悉性原则

即题目所表现的内容必须是自己熟悉的,在平时的积累材料中是比较多的。一般来讲,可按“学校、家庭、社会、自然、自身”这个思维体系去拓展思维,从而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如“珍惜所拥有的______”:

从学校考虑:可填“同学情、师爱”等;

从家庭考虑:可填“亲情、母爱”等;

从社会考虑:可填“信任、诚信”等;

从自身考虑:可填“乐观、豁达”等;

从自然考虑:可填“绿色、和谐”等。

2.贴切性原则

标题范围要尽量小,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宽泛。

例:“我学会了______”,可填“宽容”“摆渡自己”等。

3.新颖性原则

题目所表现的内容、角度是符合社会潮流的,新鲜的。

例:“我关注______”,可填“雾霾”“神舟十号”等。

4.正确、深刻性原则

题目所表现的内容能够提示正确、深刻的主题。

例:“我懂得了______”,可填“拥有现在”“母亲的唠叨”等。

三、几种创新补题技法

1.与众不同“唱反调”

要在众多的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有时候还得妙用逆向思维,跳出常规思维模式,也就是来个“唱反调”。这样的题目往往会受到更多的瞩目。

如“我的自信来自于______”,一位学生将题目补为“我的自信来自于不怕失败”,没有陷入“你的鼓励、执著、勤奋”等固有思维,作者写自己在学习中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中积累了经验,获得了坚强的心理考验,最终取得了成功,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学生的朝气蓬勃的风采。

2.提升立意高一筹

(1)跳出物质性的小圈子,进入精神世界的理性思考,从理想、信念、责任的高度来看待人事、分析问题,这样形成的思想才有高度。例:“我想起了 ______”,可填“那一声嘱托”“一片绿色”。

(2)跳出眼前的小圈子,适当进入历史的昨天与前天,类古推今,这样的见解才有深度。“我想起了______”,可填“屈原”等。

3.大题化小找切点

这里所说的切点,是指拟题的角度、出发点。“大”是指范围宽而抽象;“小”是具体、实在、形象的意思。初中生的人生阅历尚浅,对一些重大的社会事件、问题等还缺乏记叙和把握能力,因此在补题时要力求从小角度入手,用心写出大意义来。具体说来有以下两种实用的方法:

(1)将要补充的内容细化成具体的事物:如“善待 ”,有学生填写“生命”。“生命”是一个大而抽象的事物,以学生的阅历是很难将其说清楚;我们可填写一个具体的事物,如:“善待小鸟”。这样将“生命”这个抽象、笼统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事物,就容易写了。

(2)将补充的内容加上修饰限制性的词语。例:“善待______”,如补充为“善待老人”,那么这个题目就显得模糊,不能明确写作对象;如补充为“善待留守老人”,那么这个题目就有了明确的写作对象,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关爱留守老人这一社会化现象。

4.真情实感感染人

已故作家冰心说过:“要对读者真实,首先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如“当我面对 ______”,一位学生将题目补充为“当我面对第一封男同学来信的时候”,作者面对早恋这个敏感的话题,勇于把自己的那段感情经历真切地袒露在读者面前,以及后来在小树林冷静恢复理智等心理过程,写得真实可感,体现了积极健康的主题思想。

5.吃透题意巧构思

首先将题目意思理解全面,分析透彻,不能漏看一字,不要误解一词。如题目“读______”,这里的“读”字,除了一般意义上的阅读之外,还含有“欣赏”“体味”“探究”等意思,因而读的对象可以是书报杂志,也可以是人、自然,或某种社会现象。一位学生将题目补充为“读父亲”,标题新颖、独特,文中把父亲比喻为“一本包含哲理的书,书页间流露着伟岸、正直,耐人品读”。

另外,考场作文,时间是有限的,还要认真读题,看题中有没有举例性提示,语言说明性提示以及限制性的要求。如果有,有的则要进行理解,有的可视作参考,有的则要遵从。根据提示确定了所写的范围与文体,可事先多补几个题目,根据自己对材料的取舍和驾驭能力,反复斟酌,优中选优。不能不假思索地随意补充题目,应考虑好适合自己的写作范围与文体,否则等于给自己套上了枷锁,难以下笔,给写作带来不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3.那天如果半命题作文600字 篇十三

上个学期末,得知她要回家乡读书,我第一反应是和舍友一起调侃了她几句,她也只是笑了笑。后来无意中问她:你真的打算走了吗?嗯。我没再说话,起身去操场走走,突然一阵微风,像是吹来了我和她的回忆。

记得刚开始看见她时,她一直在笑,很少与我们交谈,后来才知道她是个喜欢用行动来表达的人。那次吃饭时,我只拿了双筷子,她看了我一眼,起身去拿了个勺子给我:你下次记得拿勺子,那个菜夹不到。我没说话,但内心却是滚烫的,我用目光向她致谢,她又看了我一眼,平静地回答:不用谢我。只是这一个小小的举动,不知为何让我感到有说不出的温暖。还记得一次,我身为班上的班干部,受到了些委屈,独自在楼梯口哭泣,这时有人拍了拍我的肩膀,小声地在我耳边说:没事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你付出了一定有回报的!我转过头,发现是她,她还是微笑着看着我,她的话说得很轻很轻,我的心却被安抚得很暖很暖,我再次哭了起来,感觉那个时候,她把我内心最柔弱的一面都看得一览无遗!

回过神来,才发现她已和我一起走在了操场上,她摸了摸我的头:别想那么多,又不是永远都见不到了。那个时候,我又哭了,总感觉她不在学校的话,我会少了些什么。

她就是这样,总是在背后帮助别人,不需要回报,而那些被她帮助过的人,也只是说声感谢,好像理所当然似的,连我也是如此,她帮了我们那么多,宿舍抬水是她,帮同学抬桌子是她,男生不够人数帮忙,第一个举手参加的人也是她,我们说了那么多的感谢,却什么都没有为她做过,就连她在离开前,也只说了句再见!如果,如果那天,我能冲上去拥抱她一次,对她说些感激话,我的内心,也许就不会留有太多的遗憾了吧!

14.那儿半命题作文600字 篇十四

那日,天又下起了绵绵细雨,微微湿润的空气,凉爽的风,让人们的心情也变得愉悦。带着复杂的心情,我又回到了这里。

车子一拐弯眼前便出现了那条小小的熟悉的路。还是那些熟悉的商铺,熟悉的人,满满的回忆伴着微风扑面而来。

瞧!那家窄窄的理发店,那个留着短发的阿姨曾经把我塑造成一个完美的`假小子。那家摆满水果的店铺,那诱人的香气曾经使我魂牵梦绕。还有那家肠粉店,那独特的味道,筋道的米皮,至今仍是我最爱的味道,再多的山珍海味也比过不它。

沿着这条路一直走,过了一家小杂货铺左拐便到了老房子所在小区。小区前本是一条泥泞的小路,一到了下雨天就变得坑坑洼洼。路的两旁本是土黄色的墙。记忆中,墙根上每到春天就会冒出一朵朵紫色的牵牛花,把黄色的墙衬得更有韵味。小时候,妈妈常拉着我的小手,踏过这条泥泞的路去市场买菜。妈妈总会紧紧拉着我怕我跌倒,我却一跳一跳地想去摘些牵牛花,想到这,我不觉莞尔。可是如今,土墙已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灰白的水泥墙。那白色是那么刺眼,让我立刻收起笑容。

小区里那群熟悉的小狗已经长得很大了,又或许这已是他们的后代。回到老房子,我径直就跑到后窗去了。雨仍纷纷地下着,铁制的窗檐发出熟悉的清脆的声响。后窗望下去是一大片绿色的草丛,没有人去打理,没有人去浇水,他们却年复一年茁壮地长着。那鲜嫩的绿色在雨中更显晶莹剔透。我呆呆地站着,望着白的发亮的天空,心中满是回忆。

待了一会儿,我们就要回家了。车窗上的水滴慢慢汇聚,滑落。它们把窗外的景色分成一点一点,像散落的拼图般拼凑不起。车子越开越远,离老房子也越来越远,但满满的回忆还在我心中挥之不去。

就算有一天,那儿建起了高楼大厦,我再也找不到老房子,找不到那些路,回忆会永存我心中。就像他们从未消失,就像我从未离开。

15.半命题作文的补题与构思 篇十五

半命题作文的填题,填充一个字一个词,貌看简单,但内中颇有奥妙。填题,实质上是作文构思的预热与启动,是一种秤砣虽小压千斤的高层次的运思技巧。高明、机敏的填题,当顺着以下原则去运思、操作。

一.填题,要充分吸取题中的隐含信息

半命式作文题,题面不长,其间还有空白,呈残缺式。但就是在这残缺的短小的题面中,却隐含着不少的有用信息呢。

命题者通过题面中的某个字词或字词之间的某种关系,向考生:①暗示一定的类,即文章的体裁及表达属类,是记叙文、议论文,抑或说明文。细而分之,是记人还是记事;是叙事为主,还是抒情为主;是缘事说理,还是以理带事,等等。②敲定一定的质,即文题点示考生应表达怎样的旨意,抒发何种感情,形成哪种走向的文面氛围。③框定一定的量,即对出现在笔下的这一篇作文中的人与事、情与理、时与空的量,作出某种限定:或一人或多人,或一事或数事,或一理或数理,或瞬间或久远,或局狭或广扩,等等。④标示一定的载体。文以载道,具体到一篇半命题作文,文章的旨意凭借何种具体的人、事、时、空,加以显现?这种载道的载体是题目中既定的,还是由学生自定的?对此种种,在半命题的题面中都有所点示。

审视《我这个 迷》,题面中的“我”、“迷”两词前后缀连,表明是记人叙事的记叙文。题中的迷,其含义是对某种事物、活动、景物特别感兴趣,全身心投入,达到如醉如痴的迷恋程度,无疑暗点了文旨。题首的人称词“我”,表明文章的“量”局限于特定的一个人——“我”,局限于“我”的一种兴趣爱好。至于这种如醉如痴迷恋的对象——载体,题目有意空缺,留给学生自主定夺,填之而出。

再揣摩文题《 之风不可长》,隐含信息,次第抽出:

类:“不可长”一语,对社会上的某种风气作出一个明确的否定判断,表明一种决绝的态度,行文必然议论说理,当属议论文。

质:“……之风不可长”,分明是抨击、批判不正之风,伸张正义,激浊扬清,此及本文宏旨。

量:“之风”是偏正短语的后肢,前面填充后,自然形成不正之风、邪恶之风中的一种。

载体:用空格隐去,由学生自揣自定,学生大可从“我”出发,为我所用。

二.填题,要与命题要求暗合神契

命题者总是从教学大纲出发,紧扣教材,巧拟半命文题,从一个角度去测试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面对半命文题,我们必须整体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以利正确定向下笔。知己知彼(命题者),方能百写不殆。

《在——面前》是前几年湖北省的中考题,稍一端详,可知文题是一表示态势的介宾短语。为何以态度命题?最终目的是什么?让思绪驰骋,不难看出,命题者设计这一带空白的文题,其初衷是要学生自我营造一种环境、态势,造成特定的氛围,让生活中某一人(或数人)置于其间,述其言,叙其行,从而显示人物的某种精神、气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这种环境和态势,可能是有形的,如金钱、鲜花;也可能是无形的,如威胁、困难;可能是惬意的,如奖状、成功;也可能是恶劣的,如挫折、歹徒。运思到这个程度,就不难通过填充题,设置一个恰当的对立物、映衬面,为构思中的人事创下典型的环境,从而有力刻画人物形象,凸现文旨意念。

面对这一文题,有的学生无视命题,随意填题为《在哥哥面前》《在房屋面前》《在校门面前》,如此,也能行文,但徒然增大了深层构思的困难。前一题除了点名兄弟(兄妹)关系外,碍难形成对立、映衬关系;而后两题只是点出了人事发生的地点,除此,难以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就使文章难以契合命题者的匠心与要求。

三.填题,要切中题旨文意

如前所述,多数半命式文题,对题旨文意都有所显露,有所暗示,一题当前,我们首先要机灵扫瞄,将其捕捉到手,接着要深层透视,切中底蕴,以利正确填题,深层构思。

《 长大了》一题,载体部分空缺,怎样填题为好?关键是对点明文旨的“长大”怎样理解。对“长大”一语,有三种诠释可供思辨取舍:1.增高长重(一般生理现象),2.思想成熟(高级智能现象),3.学业(事业)有成(有为社会现象)。对三者运思比较,可以断定,按第一种含义填题,难脱肤浅;按第二第三种含义填题,能揭示人与事的底蕴,从动态变势中演绎出明确的意念。

那么,题中的空白是不是只能填写人称呢?不一定,抓住事物间的逻辑联系,又何尝不可填写动物植物静物呢?如生物小组的良种兔、种植小组的新种瓜、校园内外的共青林,可透过这些特指的物体增高长大,曲折地反映出科学少年、时代小主人的茁壮成长,迅速成长。

又如文题《我学会了 》,题中“学会”一词常见惯用,但纳入文题,其旨意就当仔细琢磨了。这里当指学习并掌握了某种有用的知识、技能、本领,连上前面的“我”,渗出一种可贵的自豪激情。对题旨揣度有高下,填题也就有优劣。

《我学会了骑车》《我学会了烧菜》《我学会了打球》——填题正确,流于一般。

《我学会了讲文明》《我学会了自卫》《我学会了珍惜时间》——填题深刻,题旨凸现。

《我学会了打牌》《我学会了赚钱》《我学会了吸烟》——填题错误,题旨走穴。

四.填题,要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下笔能否成功,有无感己感人的素材入文,至为重要。而半命题作文正是在动用生活储存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方便、自由。填题时就要珍视这一自由,加以充分利用,使填出的文题正中素材仓库之所备。

且看《一段美好的生活给我的 》一题,显示题旨的空白处可有多种填法,但要正中储存,就要慎选。一学生暑假下乡,与勤俭的祖父相处,对自己的乱用胡花深感内疚,并力戒之,可填“鞭策”。一学生考试失利后,忘情观察大风雨中蜘蛛反复织网的镜头,感触颇深,可填“启迪”。一学生在校运动会3000米赛跑中不支落伍,是班上的拉拉队热烈的擂鼓、整齐的呐喊使他干劲倍增,最后夺得第二,可填“力量”。

又如《我 同桌》,题目已经限定了载体,如何填充为好,仍视素材而定。如果同桌系新来乍到,虽印象鲜明,但交往很少,可填“的”,以便从旁观察描述。如果与同桌交往频繁,碰碰磕磕,时有冲突,填“和”为宜,以展示矛盾冲突中的人物形象。如若对同桌的某一印象和某种情感强烈,不妨选填“敬佩”、“恨”、“同情”、“鄙夷”等。

五.填题,要力求创意新颖

填题运思,在符合要求、切中题旨的前提下,还应避俗求新,使题与文,让人触读后俱为之一震。这,主要讲究填题的深加工了。

一组中学生面对《我生活在 之中》的半命题,有如下填题,试作比较:

填“家庭”、“学校”、“社会”——浅薄直露,味同嚼蜡。

填“集体”、“亲人”、“友谊”——正确平常,流于一般。

填“麻将声”、“追星族”——切中时弊,发人警醒。

填“题海”、“夹缝”、“梦魇”——比喻形象,深邃出格。

且题面的新与俗制约文面的新与俗。

拿起《 的滋味》这一文题,如果匆匆填上“咖啡”、“中药”、“甲鱼”、“黄瓜”,且只是就其滋味写滋味,必然俗气浅薄。如能扣住滋味的深含,掘而深之,写出《打工的滋味》、《得奖的滋味》、《当干部的滋味》、《掏污水沟的滋味》,则既深又新。再进一步,如能逆向填题:《作弊的滋味》——心惊肉跳,《说谎的滋味》——惶惶不安,《挨批的滋味》——打翻五味瓶,则文章的新鲜度、吸引力就更不同凡响。

六.填题,要符合情理、逻辑

填题新也好,深也好,都有个“度”,过度则不真,甚至有悖情理,违反逻辑。有这样一道题,《我第一次 》,如若有人填上诸如“哭”、“淘气”、“唱歌”、“做梦”之类,必然令人皱眉,因为这些选项都是难以界定“第一”的,填进题中,势必陷入伪科学的泥沼。变换一下,选填印象深刻的“第一”,如“上学校”、“登台演戏”、“领奖”、“下水”则成,因为这一类“第一”都是不难确认的。如能变向运思,选填“说谎”、“当家”、“打工”、“独自远行”入题,则文旨文趣当会更新鲜可人而又合于逻辑,不违情理。

填题运思应当谨记:文章是生活的反映,真实是文章的生命,巧而伪是不足取的。

上一篇:中国传统文化调查问卷下一篇:观看十九大开幕式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