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精讲(精选6篇)
1.中国政治制度史精讲 篇一
中国政治制度史感想
大三上学年,一学期的中国政治制度史学习可以说收获颇丰,下面就来谈谈我学习的感受。首先,作为一名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使我更加清晰的了解了中国历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和沿革,在高进老师生动详实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各朝各代不同的政治制度,这些制度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对于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有极大的帮助。俗话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学习对于我们的专业来说是,有利于以史为鉴,对探索中国政治制度改革的新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现行政治制度的优势和弊端同样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当然在课上,我们不仅仅学到了这些关于政治制度的知识,另一个方面,高进老师在课上给我们讲授了许许多多关于做人的道理,他并不是采用说教的方式来教育我们应该怎样做,而是结合教学内容,一方面让那些做人的道理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另一方面也深化了教学内容在我们头脑中的印象。不能不说中国政治制度史是一次知识与思想的冒险。此外通过课前的各小组的历史话剧表演,我们还在学习中锻炼和提升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这也使枯燥的课程更加生动有趣。对于这个课程,真的很感谢高进老师一学期的辛苦教学,带领我们畅游了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海洋。如果要说有什么建议,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能够将课程于我们读专业核心知识更多的进行对接,使理论更加实用化,也有助于我们专业的学习。
行政1001
20100034
牟勐缘
2.中国政治制度史精讲 篇二
事实上, 通史意义上的“中国史”其主要内容和核心内容都是政治史。因为任何人类的历史活动不管是经济的、军事的还是文化的活动, 都是离不开制度的支配。而任何制度则都是是基于政治制度而产生。所以, 不管是传统的历史记述、评论还是现代历史研究活动, 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及演变的过程和影响。作为专业的中国历史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和演变, 在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了解中去观察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 总结出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社会发展的主导内容是什么?是每一个历史时期人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实践。而所有的人类实践活动中, 政治活动是最具决定意义的。所以, 学习中国历史重要的甚至是首要的是要了解中国政治的发展和演变。政治制度的发展和演变既是各种政治活动的载体, 又体现了每个历史阶段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状态。每一种政治制度都是那个时期社会活动的集中表现, 是在当时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人们的政治思想意识之上构筑的。这一点, 决定了政治制度的学习与研究必然要置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与发展的总体之内。因而, 从政治制度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中, 可以认识历史上与政治制度相关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思想、文化、社会等历史现象。而学习和分析这些历史现象本身就是历史学教学的重要方面。同时, 政治制度不是孤立产生和存在的, 是与它所处的时代的政治状况、政治思想、伦理道德观念联系在一起的。所以, 通过对“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学习, 可以对历史上政治现象各方面的内容进行把握。如何认识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即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比较, 中国古代社会的专制性尤甚, 持续时间最长。即如梁启超先生所言“专制政治之进化, 其精巧完满, 举天下万国, 未有若吾中国者也。”造成这一现象具有综合原因, 有封建社会特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有传统思想中敬天畏神“天人感应”思想的支配, 有地理环境封闭所造成的缺乏对外交流因素的影响。但是更要看到中国的政治制度发展中不断强化皇权的作用。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是把个人权力等同于国家权力的制度, 它从秦始皇开始直到清王朝的宣统皇帝, 二千多年如一日的在中国实行。专制皇权一代代的承袭和强化是造成中国社会专制沉疴的重要原因。中央集权的皇帝制度与专制主义的强化是互为表里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 皇帝制度是专制主义的表现形式, 专制主义以皇帝极权制度来维系其专制性。通过“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学习就可以从制度与人事相结合的层面对这一现象有理解和深化。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就是如何让上层建筑适应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的飞速发展, 也就是要通过对上层建筑的调整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使国家得到富强。可以看到, 历史上的政治制度都是既有相对稳定的一面, 也有不断变更的一面。成功的政治制度变革对于推动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通过对“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学习, 可以理解不断推进上层建筑的变更以适应时代要求的必要性, 坚定推进政治制度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同时, 一部“中国政治制度史”也告诉我们, 政治制度的变更有成功的实例, 也有失败的写照。政治制度的变革是比任何变革都要艰巨和复杂的变革, 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不审时度势, 把握潮流, 就可能坐失良机, 使改革进退失据;不瞻前顾后, 全面度量, 变革可能会带来极为严重的政治后果。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变革的成败得失给我们以深刻的教训, 丰富的经验。通过“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学习, 我们就可以从中得到最具有价值的作为历史教益的经验和启示。1980年, 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中谈到现行干部制度存在的主要弊端是权力过分集中现象, 家长制现象和官僚主义现象。他明确指出:“种种弊端, 多少都带有封建主义色彩。”这说明, 研究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可以提供有助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借鉴, 有助于反对封建主义残余, 推进建设现代化民主制度。所以, “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为一个认知领域, 作为一门课程对于历史学专业学习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宏观层面上,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学习可以开阔学习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深化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认识, 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唯物主义的社会观和历史观。在对历史现象的认知上, 有的历史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诸方面的诠释并不能全面释疑, 但是如果从制度的层面去分析则可以得到更完整的理解。而从知识的构建上,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学习可以充实学生制度层面的历史知识, 完善知识结构。同时, 由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内容与中国思想史、法制史、军事史密不可分, 所以, 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对于我们全面掌握历史知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从历史专业课程结构整体完善而言, “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讲述的是从中国古代到近代政治制度构建发展的完整过程, 而这个过程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以儒家思想与政治制度的关系来看, 儒家思想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最重要的思想基础, 任何政治制度都是人们思想物化的结果。在中国古代, 长期占据统治思想的政治思想就是儒家思想, 这种思想被贯彻到政治制度中, 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精神支柱。儒家宣扬的伦理道德观念中子从父的关系被移植到政治制度里, 成为臣子无条件服从君主, 卑下无条件服从尊上的思想依据。“故以孝事君则忠”。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 臣子肃然站立在朝堂之下则来源于儒家历来强调的“尊卑有别”思想。儒家传统典籍《周礼》在思想意义上和制度设计上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一直产生着重要影响。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有着重要地位的“三省六部制”, 虽然成熟于隋唐, 但是却是肇源于《周礼》。清代编撰的《历代职官表》就指出:“今之六部, 周礼典制綦详要。”所以, “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教学与其它历史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密切联系, 互相对应。这样就可以从历史认知层面和历史知识积累层面与“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中国思想史”等相互补充, 相互参见。这对于完善历史学专业的课程体系, 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之进化论.饮冰室文集点校[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2001.
[2]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
[3]古文孝经孔氏传.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M].台北:商务印书馆, 1983.
3.中国政治制度史精讲 篇三
一、自由经济与自然经济
赵冈的中国经济制度史理论,将司马迁的“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其欲”的思想,与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相对照,认为中国古代即为自由经济状态,不符合封建时代自然经济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哪有丝毫封建经济、自然经济的影子?硬要把司马迁所见到的中国社会描述成马克思所研究过的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怎能不面目全非?”(《中国经济制度史论》,第5页)
这种自由经济的特征甚至可以远溯至上古的井田制时期:“中国从井田时期开始,就是以小农户为基本生产单位。尽管土地是公有,基本的操作单位却是这些独立的小农户……这种五口之家,耕田百亩的标准小农户,无法形成生产者一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商品交换发生极早,非如此个体小农户无法生存”(同上,第30页)。与胡寄窗认为要将“从未存在过的井田制”与“作为一种美好理想而一直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井田思想”加以区别不同,赵冈不仅探讨了井田制下公田配授的两种方法——助法和彻法,而且,在彻法下,“八家共耕公田”被“征收田赋”所取代,加上“每人可能是终身只受田一次,长期在这块土地上耕作,这样便很接近私产制度”(《中国土地制度史》,第14页),这就使得这种“形似私有土地”的公有土地,产生了“私相授受、交换,甚至买卖”的现象,从而为“废井田,开阡陌,私有土地合法化,私有正式取得政府认可的土地所有权”创造了条件。
自由经济的必要条件是交易的存在性,自周代以来,“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财,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就是太常见的现象,因此,赵冈利用这个条件来证明中国的“商业发达之早”(《中国经济制度史论》,第351页)。相对而言,自由经济的充分条件——交易的广泛存在性——却具有实证上的困难。譬如,在周代,尽管已经存在了交易和市场,但是,由于“国野之别”极其严格,所以不能认为这个时期具有自由经济的典型特征。钱穆也称:“若就社会形态而言,周代封建确与西洋中古史上之封建社会有一相似处”、“古史渺茫……我们不妨说,正式的封建制则始自西周”(《国史新论》,第2-3页)。虽然无法证明市场交易人数的广泛性,但是,可以将市场的数量增长作为该充分条件的替代变量,这样,市场数量与市场的平均规模,就成为了证明“中国传统社会是自由经济”的关键条件了。就城市而言,自汉代以来,单一市场的规模就在不断扩大之中,形成了“坊市制度”;自宋之后,商业自由化程度更加提高,住宅区与商业区混同在一起,从而使得商业活动不仅获得了空间上的拓展,而且,经营时间上也不再受到限制。相对而言,农村的市场制度,并未受到国家额外的干预,而具有自然市镇的自发演进特征,赵冈引用Skinner与石原润的研究,指出农村集市的分布规律取决于村落人口的数量及其增长速度,到了民国时期,“每个市场的服务范围内之农民数已高达1.6万多人”(《中国经济制度史论》,第360页)。显然,这样的经济运行,由于不符合“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这一基本特征,而有效地否定了“中国传统社会是自然经济”的定论。不仅如此,虽然“唐和北宋初年,各地出现大型的私人农场,具有浓厚的自然经济的色彩”(同上,第350页),但是,“即令唐宋庄园的规模大,也无法据此认定它是一个特殊的土地制度”,唐宋庄园的“自给自足性”,仅仅是由于人群聚居而形成了“生产多样化”,而并非由于封建制度使然(《中国土地制度史》,第205~208页)。
二、地权制度与地主阶层
在农业社会的生产过程中,地权分配不当,会极大地妨碍生产效率的发挥。显然,“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式的分配方案,由于小农生产的局限性而导致社会不能实现最大可能的人力资源效率,因此,重农主义的中国政府就会通过控制人地比来控制土地的过度集中,人地比的数据自然也就成了地权研究的重要对象:“在十一世纪以前,人口数与耕地的比例大体维持在同一水平上,即每人8市亩至10市亩。从十二世纪开始……每人平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到了十九世纪中叶,每人只得2.8市亩”(《中国经济制度史论》,第336页)。这个数据表明,如果农户的每户土地数量在人均数左右,那么,就可以称之为自耕农,而不能称为地主。赵冈通过对地主户每户平均占有耕地面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指出:“农村中没有大地主,是特别值得注意之现象。如果村庄中大部分农户只有10亩20亩土地,即令分配不均,上下出入也不过是几亩之差,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第160页),这也使得中国的生产制度与典型的封建社会特征有所不同:“中国两千多年来就是以这种众多的个体自耕农为主体的生产制度”(《中国经济制度史论》,第75页)。
经营地主的大范围的长期存在,也使得这种生产制度不同于封建社会地主将土地租佃给农民以进行耕种。所谓经营地主是指那些“设法取得家庭人员以外的劳动力,从事经营农业生产”的地主,劳动力的来源主要来自于“短期雇佣他人劳动力”或“用购买奴婢的方式长期占有他人的劳动力”(同上,第76页)。赵冈认为第一种获取劳动力的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劳动力买卖关系”,它表现为私有经济下的产权合约:“劳动力之买卖,便是广义所有权之运用。有所有权便有随意处分与使用之权,人民对本身的劳动力享有所有权,便有权自由处分其劳动力,政府既然没有加以干涉的必要,自由的劳动市场便自然而然形成”(同上,第214页)。因此,地权的分散分配方式,也就决定了中国传统社会更倾向于自我经营,并利用劳动契约关系来进行生产的组织。而第二种使用奴婢以获取劳动力的方式,则具有奴隶制社会的部分特征,但是,“中国模式的奴隶制是自由市场经济下的产物,政府没有用武力去取得大量廉价的奴隶,只是由人民从经济上的需要,根据自愿的原则从事奴隶买卖,则其市场大小、成交量之多寡,都要受市场供需法则所支配”(同上,第280页)。由此,赵冈也对中国的奴隶制度进行了探讨,认为将周朝界定为奴隶制社会是不正确的结论:“周初……奴隶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3%以下,这个比重远在明代以下,也低于十九世纪中叶美国南方黑奴的比数。那么究竟哪个社会是奴隶社会呢?”(《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第43页)。
同时,与经营地主并行的,租佃制度也是一种典型的生产组织方式,“在人口不断增殖,人口密度不断上升的状况下,地主自己经营农场的相对利得渐渐不如
出租土地所得为多,后者便逐渐取代前者”(《中国经济制度史论》,第105页)。但是,土地出租的规模却很小,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时,“全国耕地71.3%是自耕,只有28.7%是出租”(同上,第132页),雇农的比例也极低:“南方各省雇农占总农户之比重,大多不足l%;华北各省略高,最高者也不过7.39%,全国平均的雇农比重只有1.57%”(同上,第108页)。租佃制普及的情况下,佃农在订立租佃合约时具有相对较高的讨价还价能力。它首先体现为合约形式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可以选择按照事先确定的比例分配收成的“分益制”,也可以选择“计数岁之中以为常”作为标准来分配收成的“定额租制”(同上,第140~146页)。其次,建立在租佃契约上的佃农与地主的关系,也保证了佃农享有高度的人身自由,其社会地位与地主相同,高于雇农和奴婢(同上,第154页)。最后,通过建立“佃权随客制度”或“永佃制”来保护佃权。另外,在遭遇灾难时还可以采用“抗租欠粮”的方式以使地主也共同承担经营风险。
三、劳动契约与农民阶层
自由经济社会的精神在于契约关系的普及,这是因为契约的订立标志着订约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赵冈认为如果将中国传统社会归类为封建社会,就不能反映中国的农民与地主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显然,如果这种平等的博弈关系存在,那么,农业生产中的合作形式就必定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之一:“如果农业生产的风险很大,畏惧风险的地主会喜欢定额租佃制,将风险推向佃农;畏惧风险的农民则喜欢充当雇农,收取固定工资,而让地主去独力承担风险。如果主佃双方都畏惧风险,则最好是采取分益制,双方分担风险”(《中国土地制度史》,第188页)。如果中国传统社会是封建社会,就必定意味着“地主占有土地,农民受雇于地主”这样的雇佣关系占据主导形式,但是,历史资料却表明雇佣劳动不能满足吸收人口增长过速情形下所造成的过剩人口,因此,“农业上的雇佣劳动一度也很盛行,便很快就被佃农制度所逐渐取代。佃农制度配合上农村家庭手工副业,发挥了最大的吸收过剩劳动力之功效”(《中国经济制度史论》,第233页)。
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雇农与佃农在经济上并无实质性的差别,但是,因为人口总量的变化,中国传统社会在人口过剩时会对雇农表现出法律上的歧视特征,这是因为“人口过剩,劳动市场,供过于求,无法谋生之人太多”造成的(同上,第245页),而在两汉时期,“为人佣作,不属贱业。故两汉的佣工,除了经济地位低、经济力量弱、生活贫苦之外,并未受法律的歧视……许多名儒高官显宦都曾为他人佣作”(同上,第242页)。劳动力供求关系分析,为劳动契约形式的转变,提供了理论依据:“人口继续增加,农业劳动力的边际产量继续下降,雇主便不再雇工,纷纷转为租佃地主。过剩的人口与劳动力便不得不由佃农家庭吸收,或是在田间从事极端人力集约的工作,或是从事家庭副业生产。这些劳动力基本上没有任何机会成本”,因此,雇农的工资也“等于是雇主只提供佣工的伙食,而没有什么额外工银可言”(同上,第250页)。
奴婢是中国传统社会劳动者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赵冈指出:“由于奴隶制的先天缺点,在自由放任的经济下,奴隶制只能成为一个辅佐性的劳动方式,而不能成为主导的劳动方式”(同上,第258页)。尽管奴婢丧失了人身权,但是,在自由经济下,奴婢买卖依然要受契约的约束,而国家除了保持人身的安全之外,并不对契约的具体内容进行规定,这也表明了奴婢制度尽管存在,它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却相当轻微,没有达到需要国家管理、监控的程度,因此,这种契约是由习俗等来保证其基本效力的。同时,奴婢并非永生为奴,也可以通过自赎、转为佃户等形式成为自由民,因此,中国式的奴婢制有别于完全人身依附型的奴隶制。
赵冈指出,中国传统社会的农民阶层,除了因契约界定内容的变化而发生转变之外,还因为政府政策的变化而导致其存在形式的变化,这一点也为钱穆先生所指出:“(在北魏之前),薄弱的中央政府,很少直辖公民……北魏均田制出现,农民地位,始见改善……如是则农民们与其为豪门私户,宁愿为政府公民”,“这是历史上一番大革命,便也没有经过下层民众的暴动流血,强力争取,只由政府自动地在法律制度上改进一番,而和平地完成了”(《国史新论》,第21-22页)。因此,尽管中国传统社会的农民阶层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身份表示,但是,在这些身份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这样,我们就无需强调某种身份的主导性地位了,而只需探讨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契约关系以及这些契约的实施形式。
四、城乡一体化与城市的停滞
如果不存在统治安全方面的考虑,城市就会在集市的基础上逐渐地发展起来,如此发展起来的城市大多如苏州和景德镇一样是一种经济性的城市,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来加以分析,将农村劳动力作为劳动力的蓄水池,随着城乡劳动力边际收入的扩大而进行劳动力的转移。但是,因为中国的大部分城市的产生,从一开始就带有政治性的目的,在战国之前,城乡差别更是典型地表现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国野之别”,所以,它实际上表现为劳动力无法流通下的两极经济状态。尽管从经济学上讲,这种城乡隔绝状态不利于效率的提高,但是,却十分有利于经济史学对于该状态下的社会形态的判断。赵冈就是从城乡人口对比情况指出了周朝不是奴隶制社会的:“周族以‘小邦周’打败了‘大邦殷’,同时也征服了商王朝的联盟部落以及散居各处的独立小土著部落……作为新统治集团的周民族只是一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可以统治多数民族,但是少数民族决无能力来奴役多数民族”(《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第36页)。交易的发生和效率的提高,需要打破这种城乡分隔状态,同时,这也是劳动者择业自由增强的必然结果。显然,如果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则应该表示城市化没有效率,因此,在人口不过剩的情况下,城市的发展状态就应该表现为“城市总人口上升,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中国经济制度史论》,第334页)。城市的工商业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业通过向城市供给粮食来维持和实施这种初级的城乡一体化过程。
中国传统社会依赖于漕运体系来维持城市的功能,赵冈利用平均粮食需求量计算了城市可能的人口规模。同时,他还通过列举漕运成本指出了这种政府主导下的城乡一体化的巨大成本:“中国天然河川的分布与结构均不理想,不得不修建运河来完成此项任务,可是运河之开挖、维护以及日常运营,费用也很可观”(《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第146页),因此,“漕能使国贫;漕能使水费;漕能使河坏”也就在意料之中了。实际上,这种政治性的城市发展规划,从总体上来说,是无益于经济效率的。黄仁宇在《明代的漕运》中就指出:“南直隶地区每年要承担50%的漕粮份额,仅苏州地区就要承担17%左右……经济发展地区的原始资本积累,被漫不经心地浪费在军队、贵族、宦官和锦衣卫(每年多达150万石)、无任
何战斗力的世袭军户以及腐烂变质上面”,因此,尽管城乡居民的自由流动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为了维持扩大后的城市的运营,中国政府又削弱了生产效率。
不仅如此,城市的发展因为漕粮供给能力有限而受到了限制:“城郡中已无力接纳更多的人口。于是农村成为惟一能吸收过剩人口的部门。从宋到清,城市人口的绝对量大体未变,新增的人口全部留在农村。人口压力严重的地区,人多地少,农户们均无法单靠农业生产来维持全家之生计,于是以副助农成为惟一的解决办法”(《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第183页),这样一种“劳动力从城市向农村相对流动”的反刘易斯二元经济的现象,不仅有利于我们吸取城市发展的历史教训,还能够使我们对时下流行的城乡一体化政策保持警醒的头脑。
五、工业的发展与技术的落后
李约瑟在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时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十五世纪之间,中国文明在把人类自然知识运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比西方文明有效得多?为什么现代科学……是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发展起来,而不是在中国或亚洲其他任何地方得到发展呢?”显然,这个“李约瑟之谜”是研究我国传统社会工业发展模式的一个切入点,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今天的中国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赵冈认为:“中国科技发达早、进步快,到了北宋末年或南宋时期已有足够的科技水平来制造机器。但是很不幸也正巧是这个时期人口迅速膨胀,以至造成相当普遍的人口过剩现象。大家都在焦急设法如何把这些过剩的劳动力派上用场,少有人再去注意到能节省人力但价钱昂贵的机器”(《中国土地制度史》,第324页),尽管林毅夫教授也是从人口众多角度出发的,但是,他却提出了相反的假设:“前现代时期,大多数技术发明基本上源自于工匠和农夫的经验……在前现代时期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模式中,一个社会中人口愈多,经验丰富的工匠和农夫就越多,社会拥有的天才人物就愈多,因而社会的科学技术就先进。所以说,中国在前现代由于人口众多,在这方面占有比较优势……中国在现代时期落后于西方世界,这是因为中国的技术发明仍然还靠经验,而欧洲在十七世纪科学革命的时候就已经把技术发明转移到主要依靠科学和实验上来了”(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71~272页)。实际上,如果我们注意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速度及趋势,那么就可以认识到赵冈的“人口过剩论”确实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在赵冈的理论与黄亚生关于“中印发展模式比较论”(参见黄亚生《改革时期的外国直接投资》,新星出版社2005年7月版)之间建立起逻辑的桥梁——由于人口过剩,导致通过外国直接投资所引进的技术偏向于提高就业率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青睐,那些同期进行技术密集型外国直接投资引进的国家(如印度),就可能在一定的时间之后超过我国的发展速度。
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工业发展过程中,相对于民营手工业而言,官手工业更容易进行技术的传播:“官手工业传播技术最普通的路径就是靠这成千上万的官工官匠。他们招募自民间,学艺后不免会有相当人数回到民间。有时政府也停办若干官营作坊,遣散工匠”(《中国经济制度史论》,第394页);而民间的技术传播方式却限制了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效率:“在中国家族保密制度下,企业的规模扩充受到极大的限制。为了技术保密,业主不愿多雇工人,宁可小规模经营,博取垄断技术的利益”(同上,第413页)。但是,相对于“技术的发生或引进”这个问题而言,在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中,“技术的民间传播”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地域化特征,形成了我国经济学界所称的“小企业集群现象”,即:在某个地区,一旦有一个企业成功,那么,很快地,就会在政府和行业协会以及家族力量的带动下,形成以此种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群落。这一点以台湾和浙江温州最为显著。
在这一方面,有一点特别值得强调,即技术人员的培养和留用。在传统社会的家族工业主导生产模式下,核心技术人员通常会自然地保留在企业内部,但是,在现代社会里,却会因为宏观政策的变化和企业的激励政策等而导致技术人员的流失。实际上,自去年以来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发生的“民工荒”,也是一种技术流失现象,这种“民工荒”更多地是指拥有相当技术能力的民工的数量短缺。因此,如何通过技术的逐步累积来实现企业的内生增长,将会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企业界和经济学界密切关注的问题。
4.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重点 篇四
第一次
判断
1政教合一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权力结构模式。√ 2商代内服与外服将国家分成中央和地方两个部分√
3.郡县制开始出现在战国时期,由于它的出现,意味着选官制将逐渐代替“世卿世禄制”。√ 4西周王室与诸侯国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5中国上古时王权的直接来源是部落酋长制√
6在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上,摩尔根的分析模型是唯一正确的科学的分析模型x 7分封制是西周政权的基本体制形式√
8关于国家的定义,冲突论认为,国家是维护统治集团利益的暴力工具。√
9部落战争不仅导致更大范围内部落的合并,而且还在各个方面促成国家的产生。√ 10群对的组成原则是基于“血缘”。X 11王权起源于巫术。X 12尧舜禹时代官职的名称大多体现原始思维的痕迹,似乎与原始五行观念相联系。√ 13尧舜禹时代中央政府的官职可能被较大的部落分享。√
14将酋邦作为原始社会与政治社会之间的过渡形态,事实上还需要更多的理论论证√
15塞尔维斯勾画的早期人类社会的演进图式是“群对——部落——酋邦——国家——帝国”。√ 16中国学界在解释国家起源动力时较正统的观点主要是围绕生产力发展这一主线展开的。√
17关于国家的定义,融合论强调,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作为社会协调的保障,在其权力范围内维持和平和秩序。√ 单选
1东夷集团的代表性人物C、太昊、少昊
2中国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结论都带有什么性质B、假说 3最高权力的称谓,商代称为A、王 4最高权力的称谓,夏代称为B、后 5华夏集团的活动区域A、陕西和甘肃
6前国家时期的最后一种政治组织是C酋邦 7东夷集团的活动区域B、河南山东 8华夏集团的代表人物B黄帝、炎帝
9夏以后王权固定的继承模式是B、世袭制
10在我国国家起源阶段,频繁出现对战争的记载。是什么引起中国先民部落之间的战争呢()D人口增长所造成的压力。
11舜时中央政府中大约有22位主要官员,其中“纳言”负责()。A了解下情 12中国国家起源的“标志”是()?C一个长期的过程
13中国专门的制度史研究在唐代出现了扛鼎巨著,这就是杜佑所著的()。A《通典》
14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创造了所谓“挑战——应战”的文明生成模式,他强调()的自然环境对国家的出现和人类社会组织进化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B相对恶劣 15商代“郊”的含义是什么?B城邑之外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制度史著作是()B《周礼》
17长期以来,在国家起源这一问题的研究上.我国学者所接受的主要是()所建构的分析模型。C摩尔根 18苗蛮集团的活动区域是()。A河北、山东以及河南交界处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代表了我国学界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最高水平。C白钢 20部落是由氏族组成的,这种联合通常是依据()力量。A血缘 21夏朝立国的时间是多久()?A大约存在了471年 22在部落酋长制演变为王权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C战争 23商代“邑”的含义是什么?A聚落、城
24舜时中央政府中大约有22位主要官员,其中“虞”负责()C山林管理 25颛顼“绝地天通”意味着什么()?A 26.舜时中央政府中大约有22位主要官员,其中“典乐”负责()。B宗教活动
27按现代人类学的分期理论,三皇五帝大概都已经是进入()的传说人物。B部落阶段 28舜时中央政府中大约有22位主要官员,其中“后稷”负责()。A农业生产 29尧舜禹时期最高权力的称谓是B帝
30舜时中央政府中大约有22位主要官员,其中“司徒”负责()B管理民众生活
31燧人氏、有巢氏、伏羲氏、神农氏等黄帝以前的传说出现在()的著作中。B战国诸子 32商朝立国的时间是多久()?B 33舜时中央政府中大约有22位主要官员,其中“秩宗”负责()。C礼仪
34舜时中央政府中大约有22位主要官员,其中“共工”负责()C联合体的各种工程 35舜时中央政府中大约有22位主要官员,其中“士”负责()E司法工作 36商代“野”的含义是什么?D远郊之外
37舜时中央政府中大约有22位主要官员,其中“司空”负责()D手工业
多选
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主要研究内容是ABC 2、国家的形式特征有哪些ABCD
3、人类从蒙昧时代走向文明社会两个初级的政治组织是BD
4、徐旭生将传说时期中国境内的存在的部落集团划分为哪三大集团ABC
5、黄帝以来最高政治权力的基本特点是ABD
6、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一般是指ABC
7、战争在中国国家起源上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表现在AB
8、颛顼的“绝地天通”的涵义AB
9、商朝王权制度的基本特点AC
10、西周分封制的特点ABC
11、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制度的转型在政治层面主要表现在ABCD
12、商代的“诸侯”对王室承担的义务有:ABD
13、西周政治制度的基本支柱是AB。
14、西周的政治机构大体可以分为ABCD
15、西周国家的执行机构主要是“三有司”即ABC
16、战国时,有些国家实行五官制,五官即和大行。ABCD
17、战国时,司法职官地位上升,各国的司法职官主要有ABC
18、战国时的任官符信制度有ABC
19、关于国家起源的模式学界有不同的观点,若从“国家产生是来自于部落的合并”这一分类基础出发,最常见的合并方式有哪些()?AC 20、蒙文通将传说时期中国境内的存在的部落集团划分为()?ACD
21、我国学者谢维扬认为国家起源的两种模式是()?CD
22、考古发现了那几座商城?ABC
23、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研究著作中,有三部著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被称为“三通”,请问下列哪三部著作被称为“三通”()?ABC
24、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的特点有哪些()?ABCD
25、商朝王权制度的基本特点是()。ABCD
26、怎样理解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现实意义()?ABCD
27、现代人类学在国家起源的动力问题上,倾向于比较综合的观点,认为影响国家起源的因素包括()。ABCDE
28、尧舜禹时代,除了贵族化的官员已经出现之外.还产生了其他相关的制度,包括()。ABCD
29、以“征服”这一部落合并模式形成的国家,具有哪些特点()?ABCD 30、以“说服”这一部落合并模式形成的国家,具有哪些特点()?ABC
31、苗蛮集团的代表人物是()。ABC
32、对内服与外服的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有()。ABCD
33、尧舜禹时代政治组织的基本持色是()。ABCD
34、夏王朝的活动区域在哪里()?ABCDE
35、酋邦与部落相比有哪些不同()?ABCDE
36、哪些考古发现有可能是夏王朝的活动遗迹()?ABC
37、你认为西周初年为什么会实行封建制ABCDE
第二次
判断
1、皇位的世袭制对政治稳定有重要的作用。√
2、在唐朝,皇帝的名号制度更加完备,除了名号之外,生前要加“谥号”,死后要加“尊号”。X
3、宦官制度是后宫制度的派生物。√
4、西汉自武帝时起,开始出现“内朝官”与“外朝官”之分;前者最重要的是尚书,而后者则以宰相为首。√
5、魏晋南北朝时期,相权不断转移,东汉政归尚书,魏晋政归中书省,南北朝政归门下。√
6、为解决三省运行的不协调,唐高祖设政事堂会议作为议政决策机构,并逐渐变成了正式的宰相机构。√
7、北宋前期,中书门下主民政,“三司”主军政,“枢密院”主财政,彼此不相统属。X
8、南宋时,宰相兼领“枢密使”,则民政、军政、财政等诸权始并于宰相。√
9、宦官在唐以后称太监。√ 单选题
1、所谓世袭制体现的是皇帝家族对国家权力的独占,谁被认为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C嫡长子
2、皇帝制度的创立者是谁B、秦王嬴政
3、清代继承明代废除宰相的做法,雍正年间设立了什么机构取代传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承办军国要务。C、军机处
4、清朝设置管理宦官的机构是:D、敬事房
5、作为正式机构,宰相出现于时期。D春秋
6、唐代制度规定,凡属皇帝命令,必须经过()会议正式决议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后,方可颁布实施。C政事堂
7、元朝三省制转变为一省制,中枢机构为()。B中书省
8、()在东汉后期实际上已行宰相之权,成为皇帝之下最高执行机构。B尚书省
9、东汉初年,光武帝鉴于西汉末年权臣专擅,以至于成王莽篡逆之局,故大权独揽,政不任下。他将尚书从少府中独立出来,扩大机构,赋予更大的权力,时称为()。B尚书台
10、太子的老师称为()。D太傅
11、明朝造成皇权高度集中的主要原因是()。C宰相制度的废除。
12、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均设置(),但均为优祟清闲之职,用以尊礼元老功臣,并不参与国政。D三公
13、相权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权力()A在家国一体化的理论与制度下,宰相很难避免皇帝家奴的性质,而这正是典型的专制主义制度。
14、西汉内朝官员最重要的是()。B大司马
15、从汉高祖刘邦之后,太子预立制度成为定制。选立皇太子的原则是()。B立嫡以长 多选
1、皇帝制度的重要内容包括ABD
2、汉代出现了女官以管理后宫,形成女官制度。ABC
3、在中国历史上,外戚干政最为严重的是等朝代。ABC
4、从中国历史上看,宦官乱政,以朝为最。ACD
5、明朝的司礼监是整个宦官集团的首席衙门,它具有的权力。AB
6、明代的宦官领导一个全国性的特务机构,其系统有BCD
7、皇帝制度的特点ABCDE
8、明朝政治制度最显著的特点ABC
9、清朝如何避免宦官乱政ABD
10、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无法避免宦官乱政的现象BCDE
11、为什么说皇权是典型的全能型权力?ABCD
12、东汉成帝时的“三公”为ABD
13、三国时的“三公”是ABC
14、隋唐时掌握国家重要权力的机构,即所谓的“三省”是。ABC
15、隋朝皇帝以下设“三师”,即,他们并无实权。BCD
16、宋朝宰相制度的特点ABCD
17、相权的类型是ABC
18、为什么说清朝军机处的的设置标志着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顶峰。ABCDE
19、明朝政治制度的最显著特点有哪些BCD 20、西汉哀帝时的“三公”为()。ABC
21、西汉成帝时的“三公”为()。ABD
22、皇帝建立尊号与谥号的目的是()。BC
23、魏晋南北朗形成的三省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上的一次重要变化对以后官僚体制有重大的影响。它标志着ACD
24、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掌宰相职权的是三省的长官。三省是指()。BCE
第三次
判断
1、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分常举和制举。√
2、清代言谏制度的特点是:言谏机构逐渐失去了谏正、封驳的权力,转而以纠劾权为主,完成了由宋朝开始的“台、谏合一”;建立了多元的监察轨道,监察网络更加细密。√
3、唐朝遇有重大案件由御史台会同中书省、门下省共同审理,谓之“三司推事”x
4、中国古代的正途选任制度,西周是“世卿世禄”制,战国是“客卿制度”。√
5、唐代对官员品德方面的考核,以“四善”为标准,在才能方面的考核以“二十七最”为标准。√
6、九品中正制为科举制所取代,是由它的日益暴露的弊端而造成的。√
7、我国古代官员退休称为致仕。√
8、一些典籍曾记载商周时期实行“乡举里选”的职官选拔制度,这种说法是可信的。X
9、监察主要是指皇帝委派监察机构人员,对整个官僚机构和人员实施监督,针对的是整个官僚系统。√
10、在唐朝专职的谏议机构是门下省,其主要职权是献纳、封驳、监督朝仪礼法的实施情况。√
11、战国时期,列国间政治竞争加剧,各国都以“礼贤下士”的姿态招揽人才,荐举也扩展到门客,于是出现了“以客入仕”的现象。√
12、言谏的对象是皇帝而非百官,言谏具有咨议与立法监督的双重性质,其中咨议性质更为主要。√
13、清代言谏制度的特点是:言谏机构逐渐失去了谏正、封驳的权力,转而以纠劾权为主,完成了由宋朝开始的“台、谏合一”;建立了多元的监察轨道,监察网络更加细密。√
14、从制度设置的功能来看,言谏与监察制度没有区别。X 单选
1、中国古代对官员政绩的考核称为C考课
2、察举是那个朝代的职官选任制度?C汉朝
3、言谏发展为专门的机构是在什么时期?B秦汉时期
4、明代的御史制度中,明太祖于洪武十五年始设(),两年后完成了台、察合一的制度创新。D都察院
5、九品中正制始于何时?B曹魏
6、隋建立后,隋文帝于三省之外设(),于是监察机构基本脱离了宰相机构而独立。D都察院
7、正途选任制度以()为界限,前后变化很大。C隋唐
8、征辟是那个朝代的职官选任制度()C汉朝
9、()时期,发展了独立的言谏机构门下省B魏晋南北朝
10、唐朝官员退休通常以()岁为限。C 70
11、明朝的地方监察虽有常设的按察司、按察分司,并有巡按御史定期巡视,但仍不能满足。洪武24年敕“懿文太子巡抚陕西”,始创()之制。A巡抚
12、官员退休制度大致形成于()朝代。B汉
13、()时期,言谏之权逐渐由门下转移到御史手中,御史不仅以纠弹之任成为“天子之法官”,而且以言谏之责成为“天子之耳目”,形成了言谏合一的趋势。D明清
14、()朝御史不仅权限扩大,而且地位也很尊崇。C两宋
15、战国时期,出现了“以客入仕”的现象,这种选拔制度被称为()。D客卿制度 多选
1古代表示职官等级的名号有ABC 2古代委任官员的形式有ABCD 3宋代为保证科举考试的公正性,实行了那些制度?ABCDE 4以下关于恩荫制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E 5秦汉时期中央监察机构的职掌主要有哪些?ABCDE 6以下对言谏的表述正确的是BD 7清代的中央监察机构有ABCDE 8宋朝御史台机构由哪几院构成?ABC 9以下对监察的表述正确的是AC 10清代地方监察机构有ABCDE 11以下关于赀选制正确的说法是ABCDE 12汉代对官员的惩罚一般有哪些?ABC 13秦代言谏官职的设置有BE 14宋代科举考试分为哪几种ABC 15汉武帝时监察机构的设置出现了哪些变化ABC
16、隋唐创建的科举制的意义是ABCE
17、明代科举考试分为哪三级形式ACD
18、秦以后职官选拔和录用分为()两种CD
19、唐代委任官员的形式有哪些()ABCDE 20、秦统一后设御史大夫,统领御史中丞、侍御史或柱人御史组成监察机构,其职能是()。BCDE
21、汉代征辟和察举制度的特点()BC
22、下列对唐朝官员选拔任用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BCDE
第四次
判断
1、以行政权兼领司法权是我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基本特点。√
2、清军制源于八旗制度。√
3、中国古代形成中央集权的体制框架,是由中国特殊的自然环境造成的。如治水、赈灾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X
4、专制政治存在和运转的目的,主要是皇帝及其家族利益的最大化,它必然要选择中央集权这一最适合垄断社会利益的体制形式。专制政治在本质上是排斥法治的。√
5、秦朝县以下的地方组织是乡、亭、里。X
6、汉朝县以下的地方组织是乡、亭、里。√
7、宋朝在王安石变法后,实行了保甲制。√
8、秦汉时期实行普遍征兵制。√
9、唐朝全国300多个州,分为上中下三等。贞观三年,又分为十“道”,玄宗是又分为十五“道”。道逐渐演化成州以上的地方行政单元。√
10、南朝和北魏、北齐实行世兵制。所谓世兵制,就是将降兵改编编成单独的户籍,他们世世代代为政府服兵役。√
11、西魏、北周实行府兵制。规定由守卫边疆的镇兵编为府户,脱离农业生产,专隶军府,免除一切赋税,只需自备弓刀一具,其余全部政府供给。X
12、唐承隋制,地方建制为两级建制,只是将郡改为州。州的主官称为刺史。√
13、隋唐沿袭世兵制。X
14、唐承隋制,地方建制为两级建制,为郡县制。X 单选
1、秦中央由谁主理全国军政。B、太尉
2、秦实行普遍征兵制,规定凡多大年龄的男子都要服兵役。D17岁—60岁
3、秦朝的地方基本建制为C、郡县制
4、西汉的地方基本建制因分封形成了:A、郡国并行制
5、清朝的一省主官为: B、巡抚
6、清朝地方最高级别的官员是: C总督
7、唐朝的地方建制沿袭了隋的做法,仍是两级建制,只是将郡改为州。州的主官称为: D刺史
8、明朝在省一级设()统掌军事.D提点刑狱司
9、汉代的军事制度,实行()征兵制A普遍征兵制
10、明朝最高司法行政机关是(),专司审判。C都察院
11、南朝和北魏、北齐实行(),就是将降兵改编,编成单独的户籍,他们世世代代为政府服兵役。B世兵制
12、为表现王朝的“宽仁”,唐代还规定在死刑执行前三天起,一天向皇帝报告一次,三次之后才能执行,这就是()制度。C三复奏
13、东汉末年,()开始成为郡以上的地方行政单位,刺史也大多演化为割据一方的诸侯。B州
14、隋唐时期,司法制度中,最高的审判机关为()。A大理寺
15、()罢郡为州,以州统县,恢复了郡(州)县两级建制。B隋文帝
16、秦朝的司法体系以()为中心,廷尉审理重大案件,审核各郡县上报的疑难案件,提出判决意见并由()裁决。A皇帝
17、汉承秦制,司法制度也不例外。()是中央常设的负责刑狱的官员。C廷尉 多选
1、宋朝的军事权由
分掌。ABC
2、隋唐宋的中央司法机构有
构成。ABC
3、明朝掌一省军政民的是合称“三司”的。ABC
4、我国古代司法制度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ABC
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兵制有两种:士兵制、府兵制
6、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兵制有()两种。DE内军外军
7、南北朝的军队分为()两种。BC
8、明朝的司法审判有多种形式,包括()ABCDE
9、元朝中央设立中书省,直辖今天的山东、山西、河北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称为“腹里”。宣政院设在中央,管辖今西藏、四川、青海等地。地方上设立十一个行省,行省下设:ABCDE
10、清朝的地方行政建制依次为ABCD
11、明朝中央部队有CDE
12、元朝中央设立中书省,直辖今天的山东、山西、河北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称为“腹里”。宣政院设在中央,管辖今西藏、四川、青海等地。地方上设立十一个行省,行省下设ABCDE
13、元朝军队分为()。CDE
14、汉代加强了禁军的力量。其禁军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ABC
15、汉朝郡守(也称为太守)主要职责有()。ABCDE
16、汉朝的郡分为三种()。ABD
17、宋朝军队有()之分ABCD
18、元朝地方建制。元朝中央设立中书省,直辖今天的山东、山西、河北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称为“腹里”。宣政院设在中央,管辖今西藏、四川、青海等地。地方上设立十一个行省,行省下设ABCDE
19、清朝的军事机构分为()。BC 20、明朝的军事机构分为AB
21、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分为哪三级?ABC
22、中央集权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维持其存在和运转的:ABCDE
第五次
判断题 1、19世纪40至60年代,整个中国精英社会已经形成了真正的民族危亡感。X
2、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典型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X
3、绝大多数早期改良主义者在主张改革封建专制制度的同时,却对旧制度的思想信仰基础儒学大肆捍卫,这反映了改良思想对传统的妥协性。√
4、南京临时政府的组织形式,否定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第一次由专权走向分权,标志着社会形态的转变和国家体制的根本变革。√
5、洋务运动的意义在于它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页。它将鸦片战争后经世派所提出的“师长论”付诸实践,它的出现和持续发展使得中国社会离开了既定轨道,开始了由传统而向现代化的缓慢转型。√
6、从1928年实行五院制开始,国民政府开始进入训政时期。√
7、《新约法》颁布后,袁世凯变成终身总统,已成为实际上的皇帝。√ 8、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黎元洪为临时大总统。X 9、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10、第一任国民政府主席是汪精卫。√ 单选题
1、清政府政治制度开始调整的标志是1844年设置的(),它实际上是代表清政府办理对外交往的官职。C通商大臣 2、1859年清政府设置了(),他的设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海关制度的建立。A总税务司
3、标志着我国近代教育的的开始的是()等学校的设立;A同文馆
4、标志着我国近代陆军诞生的是()的组建。D新军
5、()是辛亥革命后颁布的第一个带有宪法性质的文献。B《鄂州约法》
6、()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制定的根本大法。C《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7、袁世凯上台后,对国家机构进行了的改组以为国家最高行政枢要机构,从而使内阁制改为变相的总统制。B政事堂
8、初期的国民政府,是1925年7月至1928年10月国民党建立的中央政府即使孙中山所说的()中央政府。D军政
9、国民政府成立于()年B 1925
10、经世派学习西方的指向主要在()方面。B政治
11、()是一部具有宪法效力的约法,是南京临时政府所构思的用以制约袁世凯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法规。D临时约法
12、洋务派学习西方主要限于()方面。A物质 13、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胜利后,成立了()。A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14、1895年维新变法是一场将矛头指向()的改良运动。B政治体制 15、1840年至1860年间()的出现,拉开了中国现代化的序幕。A经世思潮
二、多选题 1、19世纪初,中国精英界出现了以 为代表的经世派。ABC
2、在洋务派官僚中,属于地方官僚的。BCD
3、维新变法的领导人有。ABCD
4、清朝地方势力的增长表现在。AB
5、中国近代军队的萌芽是 的组建。AB 6、1904年,清政府正式制定新军制,新军分。ABC
7、袁世凯当政时期的中央政治制度,经历了 几个阶段。ABC
8、南京临时政府时期颁布的法律法规有。BC
9、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 等派系。ABC
10、国民政府的中央政制分为 等时期。ABC
11、早期改良主义者的思想主张是ABCD
12、清政府“预备立宪”的改革措施有哪些特点?ABCD
13、南京临时政府体制的特点是什么?ABC
14、试述清政府的“新政”的原因 ABCD
15、清政府“新政”的内容包括:ABCD
16、国民政府的建立与国民党之间的关系。ABCD
17、《训政时期约法》规定的政治体制的特点。ABC
18、国民政府的组织机构主要有哪些ABCDE
19、民国的含义,孙中山在1905年的《军政府宣言》中曾做过解释,包括()内容。ABCE 20、《临时约法》规定中央政制采取三权分立的形式,具体为()。ABE
21、国民党监察委员会的职责是()。ABCD
22、袁世凯当政时期的中央政治制度,经历了()阶段。BCD
23、《鄂州约法》具有()基本特点。ABCD
24、袁世凯颁布的新约法和临时约法相比对国家机构进行了大的改组,中央政治的基本概貌为ABCDE
25、改组后的国民党内部设了()机构。ABDE
5.中国政治制度史相关内容 篇五
第一节 原始社会出现的政治制度萌芽
一、三皇五帝
二、原始社会氏族组织
三、部落联盟和酋邦组织
四、从习惯到制度的转变过程
第二节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一、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
二、争霸时期的政治制度
三、皇权专制制度下的政治制度
第三节 中国近代的政治制度
一、中西政治制度的碰撞和抗争
二、晚清政治制度变化
三、晚清政治制度变革的启示
第二章 王权和皇权制度
第一节 王权制度
一、王权制度的形成过程
二、王权的体现形式
三、对王权的制约
第二节 霸主和集权制度
一、霸主的出现和体现权力的形式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君权的体现形式
第三节 皇帝制度
一、王朝的最高首脑——皇帝
二、皇帝的名位制度
三、皇帝的权限和行使方式
第四节 王位、皇位继承和宗室制度
一、王位继承——嫡子制度的确立
二、皇位继承——保护和防范措施
三、宗室分封——皇权专制的痼疾
第五节 皇权的变态形式——外戚和宦官擅权
一、后宫制度与外戚政治
二、宫省制度与宦官政治
第六节 君主专制政体转向君主立宪政体的失败试验
一、谘议局和资政院
二、《钦定宪法大纲》和《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三、责任内阁
第三章 中枢辅政制度及运行机制
第一节 贵族辅政制
一、夏商周三代的贵族辅政制
二、秦汉以后早期国家的贵族辅政制
第二节 宰相开府辅政制
一、宰相开府辅政制的形成和发展
二、宰相开府辅政制的运作方式及特点
第三节 宰相参议辅政制
一、帝宫层次与中外朝官
二、宰相参议辅政制的沿革
第四节 宰相奉命拟旨辅政制
第五节 清末的责任内阁
第六节 辅政制度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
第四章 中央政务体制及运行机制
第一节 中央政务体制的发展概况
一、早期国家中央政务体制的初建
二、两寮六大到文武分职的政务管理体制
三、三公九卿与中朝官尚书政务管理体制
四、公省监台卿卫政务管理体制
五、以《周礼》为本的政务管理体制
六、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政务管理体制
七、诸使差遣负责制的政务管理结构
八、“因俗而治”的政务管理结构
九、以一省制为核心的政务管理体制
十、以六部为主体的政务管理体制
十一、晚清的中央政务管理体制
第二节 中央政务机构的运行机制
一、相府与诸卿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
二、相府、尚书诸曹与诸卿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
三、六部与寺监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
四、部院寺监府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
第三节 中央政务管理体制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
第五章 地方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第一节 历代疆土和地方行政区
第二节 行政区名称的由来及级别变化
第三节 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一、先秦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二、秦以后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第四节 少数民族地区管理制度
一、西域都护和民族校尉
二、羁縻府州和都护府
三、土官制度和改土归流
四、蒙藏地区的特别管辖
第六章 法律制度
第一节 法规的制定和沿革
一、古代法规的概况
二、清末对法规的修订
第二节 司法行政制度
一、中央司法行政制度
二、地方司法行政制度
三、司法行政运行机制及特点
第三节 司法审判制度
一、诉讼制度
二、拘捕和证据制度
三、审判制度
四、监狱制度
五、诉讼师与辩护制度
第七章 监察制度
第一节 监察行政体制
一、中央直接控制的监察行政体制
二、各级政府部门的监察行政体制
第二节 监察的职能
一、对上的谏诤
二、对下的监督弹劾
三、对左右的牵制监督
第三节 监察的主要方法
一、检核簿册法
二、举劾案章法
三、连坐告密法
四、遣吏巡行法
五、牵制监督法
六、密查侦缉法
七、密奏传呈法
第四节 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利弊
第八章 军事制度
第一节 兵役制度
一、郡县兵役制
二、谪罪兵役制
三、招募兵役制
四、世袭兵役制
五、发奴为兵制
六、民壮兵役制
第二节 军事编制与兵种配制
一、军事编制(附表)
二、兵种配置
三、军事装备的生产与制造
第三节 军事管理制度
一、军事领导与指挥制度
二、军事后勤供应制度
三、军事刑罚制度
第九章 财政经济制度
第一节 财政收支制度
一、赋税制度
二、徭役制度
三、土贡制度
四、财政的收支与管理
第二节 财政行政体制
一、中央财政行政体制
二、地方财政行政体制
第三节 经济制度
一、先秦国家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
二、秦以后经济管理体制的发展变化
第十章 科技文教卫生等制度
第一节 科学技术机构和管理制度
一、天文历象机构和管理制度
二、技术生产机构和管理制度
三、图书管理和研究机构
第二节 文教卫生机构和学校制度
一、文化教育机构和管理制度
二、医药卫生机构和管理制度
三、教育制度
第十一章 文书玺印符节等制度
第一节 文书制度
一、诏敕和奏章
二、国家机关之间的公文形式
三、文书工作制度
第二节 玺印符节制度
一、玺印制度
二、符节制度
三、玺印符节的管理制度
第十二章 行政辅助人员制度
第一节 胥吏制度
第二节 幕僚制度
第三节 长随家人
第四节 行政辅助人员与主官的关系
第十三章 职官管理制度
第一节 官吏选拔制度
一、荐举制度
二、科举制度
三、征辟制度
四、荫袭制度
五、其他入仕途径
六、官吏选拔制度的特点
第二节 任用制度
一、任用种类
二、任用方法
三、任用限制
第三节 考课和奖惩制度
一、先秦的考课和奖惩制度
二、秦以后的考课制度
三、奖惩制度
第四节 等级和俸禄制度
一、等级制度
二、章服乘舆制度
三、俸禄制度(附表)
第五节 休假退休和抚恤制度
一、休假制度
二、退休制度
三、抚恤制度
下编:中华民国政治制度(1912-1949年)
第一章 中华民国政治制度概论
第一节 中华民国政治制度的发展阶段
第二节 中华民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及特点
第二章 政党制度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一党-专政制
第三节 国共两党合作制
第三章 议会制度
第一节 参议院(临时参议院)
第二节 变化无常的国会
第三节 国民参政会与国民大会
一、国民参政会
二、政治协商会议
三、国民党包办的国民大会
第四节 议会制度的评析
第四章 元首制度
第一节 元首的产生和任期
第二节 元首的名称和职权
一、临时大总统
二、大总统
三、临时总执政
四、大元帅
五、总裁会议
六、国民政府委员会
七、国民政府主席
八、总统
第三节 中华民国元首制的特点
第五章 政府体制
第一节 北洋政府的责任内阁与辅政内阁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五院制
一、立法院
二、行政院
三、司法院
四、考试院
五、监察院
六、五院制与国民政府的关系
第三节 中央政务体制及运行机制
一、总统府与部会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
二、以党统政的政务系列的运行机制
三、以部会为主体的政务管理体制
第四节 地方行政制度
一、疆土和地方行政区划
二、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三、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第六章 法律制度
第一节 中华民国的法规
第二节 司法审判机构
第三节 诉讼审判制度
一、审级制度
二、检察制度
三、审判制度
四、监狱制度
第四节 辩护和公证制度
一、律师制度
二、公证制度
第七章 监察、考试与任用制度
第一节 监察制度
一、监察机构
二、监察部门的主要职权
第二节 考试制度
第三节 任用制度
一、官吏及公务员的等级与任用
二、官吏及公务员的资格
三、官吏及公务员的甄别与考绩
四、奖惩、抚恤、退休等制度
6.中国政治制度史精讲 篇六
导论
1.明确政治制度史研究的主要内容:一是国家体制;二是对国家行为发生持续或重大影响的国家体制之外的制度现象,比如政党制度、工会制度、商会制度以及其他社团组织等;三是前国家时期的制度形态。(P2)
2.政治制度史研究的现实意义: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当代中国政治的传统色彩;对政治发展的借鉴意义;以及建立政治学学科体系的影响。(P4)
3.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特点:它以政治暴力所造成的超经济强制权力覆盖并支配社会经济领域,对资源和利益分配具有明显的垄断特性,对意识形态的垄断;在秦以后开始以中央集权的体制架构为主要和常态。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中国的君主专制主义制度体系已经演进到了十分成熟的程度,并且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自我调节机制;并一直保持自身的历史连续性。(P9)
了解学习和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主要文献资料:起源时期、夏商周时期以及战国以后政治制度的主要文献资料。(P10)
第一编先秦政治制度 第一章国家起源的相关理论问题 1.掌握国家的形式特征:具有一共中央政治权力中心以及行政、司法、军事组织、税收制度,有一定程度的阶级分化,有一定针对性的固定领土区域的观念,形成了支持最高权力中心存在和运行的国家意识形态。(P19)
2.了解史前社会阶段的两个初级政治组织:群队与部落;酋邦——前国家时期最后一种政治组织。(P19-20)
了解国家起源两种模式:氏族模式和酋邦模式。(P26)
第二章 中国国家的起源 1.文献记载中的三皇(煫人、伏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P31)
2.黄帝以来最高政治权力的基本特点:为联合体内少数具有血统优势的氏族所把持;最高权力呈现出个人化的专制倾向;最高权力的“政教一体化”。(P38)
3.战争在中国国家起源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战争开辟了中国文明独特的起源之路。战争也决定了中国早期国家和后来权威的基本类型。(P42)
4.颛顼的“绝地天通”,是以政治权力拥有者的身份,垄断了沟通神、人的巫术权力。(P45)第三章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掌握商朝王权制度的基本特点:一是以巫术化的合法性观念为主要支撑;二是有比较系统的宗法制度确保其王位继承的规范化。(P58)
2.商代青铜器的制作和使用。(P57)
3.掌握内服、外服的涵义。(P61)4.西周分封制的特点:一是有明显的战略考虑,二是受封的主体是周王室贵族;三是大多数的封国都采取了周族连同盟友、被征服的商人和土著三者结合的人口组合方式。(P73)
5.西周宗法制:以在同一宗族内,大宗、小宗的的划分为基本特征,而大宗、小宗的划分是以嫡庶之分为基础的。宗法制以血亲纽带为基础构筑了政治等级关系。西周的礼乐制度与宗法制、分封制是相辅相成的。(P74-75)
6.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制度的转型。主要表现为以层层分封为主要特征的分权体制逐渐为中央集权所替代。传统的分封制退居到次要的地位,郡县制成为主要的制度形态,世卿世禄让位于流动性很强的选官制度。政治制度的许多细节也出现了相应的调
整和变化。(P86)
7.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制度的创新。春秋时期,各国有总揽国家政务的执政大臣,但名称和制度并不统一。除执政外,春秋各国所设官职十分庞杂,大多沿用西周时的制度。春秋时期的文官系统以史官为主。战国时期,原来的执政正式演化为丞相制度。各国官制分工日益明细,职能部门日益健全。(P89-91)
第二编 秦以后古代政治制度
第四章 皇帝制度
1.皇帝制度的特点。(P99-100)首先,皇权具有至高无上及专制的性质。皇权是典型的全能型权力:皇权可以干预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事务;皇帝作为政治性权威,有权对思想文化活动进行干预;皇帝是国家一切最高权力的拥有者;皇权是一种专制。
其次,是皇位的终身制与世袭制。个人化性质决定皇权必定采取终身制的形式。皇位继承的惟一合法依据是血统。所谓世袭制体现的是皇帝家族对国家权力的独占。嫡长子被认为是合法的继承人。但是世袭制对政治稳定的作用十分有限,无法避免皇族内部的争斗。
2.皇帝制度的确立与演变。(P101-103)
第一个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这是皇帝制度的确立与早期演变时期。秦朝确立皇帝制度。国家的一切行政、军事、立法、司法、财政等各项最高权力,皆由皇帝掌握。与皇帝有关的各种礼仪制度。汉承秦制,皇帝制度较秦朝健全。
第二个时期,隋唐宋元:皇权对相权的分割。唐朝将相权分为三省,三省长官共为丞相,直接听命于皇帝。政府的一切重要政令均由中书省下达,门下省进行审核。唐朝政府的政令必须有门下省副署才能正式生效。
唐朝皇帝的名号制度更加完备。生前要加尊号,死后要加谥号。宋朝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将地方的军权、财权、司法权全部收归中央。
第三个时期,明清时期,皇权极端化的表现。首先,明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如下: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之手;皇帝与各具体执行部门之间,废除宰相制度;皇帝以下,行政、军事、监察三个机关分别独立,互不统属,相互制约。明朝皇权极端化的表现及宰相制度的废除。其次,清朝继承明朝废除宰相的做法,设立军机处。
3.皇位继承制度。(P104-106)嫡长子继承制度的确立。这是延续专制皇统的重要保证,也是皇帝制度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父死子继。当政局出现动荡,或国家体制出现某些问题时,皇位继承就会出现许多变异。
皇位继承的动荡时期。唐朝:玄武门事变。宋明以后,皇位继承制度走向稳定与规范。雍正确立秘密建储制度。
4.后宫制度(P107-109)首先,后宫制度是皇帝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后宫通常指皇太后宫和皇后及妃嫔宫。秦的后宫制度为汉所继承。唐后宫制度在秦汉的基础上有了很大发展。
其次,后宫职掌及唐代的女官制度。后宫职掌设置:汉到魏晋,内宫职掌一按外朝设置。唐代,女官制度更加完备。
第三,关于女主与外戚干政。外戚,指帝王的母族、妻族。历史上,帝王年幼时,外戚往往干政擅权,甚至有改朝篡位者,如西汉末的王莽与建立隋朝的杨坚等。外戚专权,指的是外戚凭借皇权侵夺朝廷权势的现象。外戚干政以两汉最为严重。唐朝的外戚干政也很严重。
5.宦官制度(P110-115)首先,宦官是后宫制度的派生物。
宦官主政与主流儒学意识形态的冲突。
其次,在中国历史上,宦官乱政,以东汉、唐、明为最,其中以唐为甚。明朝后宫,完善严密的组织系统。明代的特务机构。清朝,设置管理宦官的机构:敬事房。朝避免宦官乱政:严禁宦官干政;压低宦官的品级;大大削减宦官数量。
最后,宦官制度的衰落:作为皇帝制度和后宫制度的派生物,宦官制度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制度相始终。
第五章 宰相制度
1.宰相制度的产生和历史沿革。(P116-121)
宰相制度,作为正式机构,出现于春秋时期。称为执政、相(楚国称令尹)。有齐国管仲、郑国之产、楚国叔孙敖。
秦朝丞相制度:左右两员。秦统一以后,丞相制度延续下来。
丞相职责:《汉书•百官公卿表》说:“丞相掌承天子,助理万机。”辅助皇帝,总理国家政务。
西汉武帝,开始有内外朝之分。东汉: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尚书台长官尚书令级别不高,终汉之世只是一千石,但掌握国家实权。三公被架空,只有议事功能,没有实际权利,以后尚书台成为东汉时期的决策机构。
魏晋南北朝,三省的出现。2.隋唐宋元时期的宰相制度(P121-125)
(1)隋唐时期是三省制的全盛时代。尚书、中书、门下三省掌握国家主要权力。唐袭隋制,中枢机构仍为三省。唐代:设立政事堂,作为议政决策机构。唐高祖武德年间,设置政事堂,作为议政决策机构。政事堂会议还有轮流执笔和秉笔制度,秉笔宰相的任务主要有主持会议、总结记录、轮班办公等。至此,政事堂已由议事之所变成了正式的宰相机构。与秦汉
时的独相制相比,由三省长官联合组成政事堂行使宰相权力,相权从个人掌握转变为由特定机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避免相权行使的个人化色彩。
(2)宋代宰相制度。二府三司,互不统属,宰相权一分为三。
宋朝宰相制度的特点:宋代三省长官虽存,但却不一定行宰相之权。中书门下长官只有加上“同平章事”,才能进政事堂议政,是真正的宰相。另外,宋代设置枢密院掌军事,以三司掌财政,与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并称“二府三司”。
(3)辽金元的宰相制度。三省制转变为一省制。辽皇帝以下,设置南北两套管理机构。金朝宰相机构基本仿照唐、宋及辽。元朝中枢机构为中书省,三省制最终转变为一省制。
3.宰相制度的衰落:明清的内阁与军机处(P126-127)
(1)明清的内阁与军机处。明代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制度。清朝雍正设立军机处。
内阁与唐代宰相制度的根本差异:内阁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对政务并无处分权。汉唐宰相“百官之长”的地位是法律规定的,法律和制度本身及赋予其领导、协调整个国家官僚系统的职责和权力,但明代内阁却没有法定的干预其他各个执行部门的权力,其主持政务、领导或协调各部、院、寺工作的行为没有足够的合法性。
(2)军机处:雍正六年,设立军机房办理军务事宜。权力日益扩大,成为参与机要、参决大政的中枢机构。军机处设军机大臣,无定员。军机处的设置及其权限的划定,是皇权极端化发展的产物,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专制皇权至此发展到了顶峰。
4.相权与皇权的关系(P129-130)(1)相权来自于皇权的授予,皇权本身又是诸种权力合成的全能型权力,相权也就不会是单纯的行政权,必定是以行政权为主导的、兼有司法权、监督权、立法权等各种国家权力的权力类型。
(2)宰相制度是皇权为实现自身利益而设置,一旦有其他的替代制度,就会取而代之。在家国一体化的理论与制度下,宰相很难避免皇帝家奴的性质,这是典型的专制主义制度。由于皇权是不受限制的,皇权与相权之间的权力划分无法以法定的形式加以确定。皇权与相权的行使都具有个人化倾向,它们之间的消长,主要是由制度以外的因素决定的。皇权与相权的分割状况由个人性格、能力决定,说明了中国古代政治的人治的本质。
第六章 职官制度
1.隋唐以前的正途考选制度(P132-135)
首先,西周的世卿世禄制:分封制作为一种贵族层层分权治理的国家制度形态,基本要素是采邑和附属于采邑的政治权力。这种权力在少数贵族家族内部代代世袭。即国家的主要官员为世袭贵族,国家以赐给世袭采邑的形式支付其俸禄,他们既是采邑内的最高行政、司法、军事长官,同时还可能担任王室的某个职位。战国时期,以客入仕。秦统一以后,开始禁止私人讲学游说,以客入仕的局面基本终止。
其次,是两汉时期的察举、征辟制度。
察举:汉武帝下诏命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并要求扩大举荐范围,没有官职的平民也在举荐之列。标志着汉朝察举制度正式确立。汉武帝时期,察举制度正式确立。
征辟制度:分征召和辟除两种。征召是指皇帝采取特征和聘召的方式,选拔某些社会上有名望或品学兼优的人士以备顾问,或委以政事。辟除,是一种官府任用属员的制度。
两汉察举、征辟制度的特点:将
国家职官的推荐权及部分录用权交给各部门主官;两者的考察标准都是面察和行为道德的考察,文字考试居于次要的位置,反映了两汉官员选任带有相当的随意性。
再次,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及其局限性。
这一制度设置的初衷,主要是为“论人才优劣,非为士族高卑”;这一制度的严重缺陷,是品评人才的标准,是家世,德、才两个标准难以量化。
2.隋唐以后的正途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兴起与演变(P136-143)
首先,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及其意义。隋朝创立科举制。唐朝对科举制的完善。唐代考试科目分常科与制科。职官选任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控制之下;有利于儒学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家世背景对职官选拔的影响,下层子弟有可能跻身官僚阶层;改变了中国古代职官队伍的成分构成,影响和改变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
其次,两宋科举制及文官制度的确立。
再次,明朝科举制度:科举制的黄金时代。明朝科举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明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第四,清朝科举制度。清朝沿袭明制,府、州、县均设学校,学校是科举考试的必由之路。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英八股文为固定程式。
3.异途选任制度(P143-147)首先,异途选任制度主要是两种:一种是恩荫制:是指子孙依靠父祖的官爵或功勋保举任官的制度,是西周“世卿世禄制”在秦以后的一种变异形态。正式将恩荫特权纳入选官制度的是汉代的“任子制”。这一制度是官僚权力衍生出的特权之一,关系到整个官僚集团的利益。与世族控制的选任制度相结合,强化了少数上层家族对政治资源的垄断,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世宦大族。
唐代恩荫制。
另一种是赀选制度。赀选制度:就是卖官制度。两汉规定财产在一定数额以上者,向朝廷缴纳若干资财后,便可以到京都听候选官。有利于打破士大夫阶层对职官的垄断,但难于与儒学意识形态相适应。
其次,恩荫制与赀选制度不同性质:这是两种古代的非正途入仕。两者的性质很不相同。恩荫制,实际上是世袭制在职官制度上的反映,说明中国古代官员身份带有一定的家族占有性质。它一方面有利于培植高层职官对现存皇权的亲和感,另一方面又不利于政治的清明。赀选的实施,有利于打破士大夫阶层对职官的垄断,但难于与儒学意识形态相适应,一直受到士大夫社会的批评,但是因为国家财政的压力,或者是处于皇帝私人对财富的需要,一直没有被真正废止。
4.职官任用与考核制度(P147-155)
5.职官品级与俸禄制度(P155-161)
6.职官退休制度(P161-163)第七章 言谏与监察制度 1.秦汉至南北朝的言谏与监察制度(P165-174)
首先,言谏与监察的区别在于:监察主要指由皇帝委派对整个官僚系统实施监督的机构或人员,针对的是整个官僚系统;言谏对象主要是皇帝而非百官,注意是指臣民对国家决策提供建议、意见,具有咨议与立法监督的双重性质,其中咨议性质的成分更为主要。
其次,秦汉中央监察机关的设置及职掌。御史之职起源于战国,秦统一以后设御史大夫,纠察百官。汉承秦制,在言谏制度上无重大发展,但在设置规模上有所扩大。西汉御史机构庞大,与丞相府一起,并称两大府。职掌是“典正法度,以职参相,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
汉武帝时期监察机构的设置变化。开始重用内朝官,监察权力逐渐转移到内朝尚书令手中;设置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分散监察权。地方上设置刺史。秦汉时期中央监察机关的职掌:掌管律令,参与制定国家主要法律,并主持草拟有关法令;纠弹违失,察举非法;考课百官,荐举人才;审理大案、疑案;以监军身份督军作战。
再次,秦汉地方监察机构的设置及职掌。秦统一后,一郡置守、尉、监三人。汉武帝时期,设置刺史,将全国划分为十三部(州),刺史分部巡行监察。
第四,魏晋南北朝时期言谏与监察机构的设置。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了独立的言谏机构门下省,监察机构则以御史台和司隶为主要机构。
2.隋唐时期的言谏和监察制度(P175-179)
首先,隋唐时期的言谏和监察制度,是继承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制度创新而发展起来,与两汉相比,机构设置更加完备,职权更加明确。门下省已经由两汉时期,单纯履行进言献纳职责的纯谏议机关,演变成为兼有谏议、封驳(立法监察)等多重权力的机关。门下省是唐代宰相机构之一,其主要职权是献纳(对皇帝的决定提出建议或谏议)、封驳(对皇帝或国家各部门有关决策作出纠正)、监督朝仪礼法的实施情况。也就是说,门下省是专职的谏议机关。
其次,隋唐时期的中央御史制度及职责。隋建立后,于三省之外设御史台,监察机构基本脱离了宰相机构而独立。唐代御史机构前后变化很大。唐初沿袭隋制,名称变化。隋唐时期的中央御史机构的职责:“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具体说,主要有三项:纠举百官违法或失职行为;推鞫狱讼;审察朝仪。御史纠弹百官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联名弹劾与独自弹劾。
再次,隋唐时期的地方监察制度。隋炀帝大业年间,仿汉刺史监察郡县之制,设司隶台专司地方郡县监察事宜。唐代地方监察制度有别于隋朝。唐初,察院分巡四方,但无定员。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巡察使,分十道以廉按州县,后改为十五道。此后,虽然巡察使名称有变化,但十五道监察区划一直保留下来。
3.两宋时期的言谏和监察制度的变化(P180-186)
首先,两宋时期的言谏制度及特点。言谏机构职权行使的对象有所扩大,开始将宰相和各职能部门包括在言谏范围之内;御史开始兼领言谏之责,台谏呈现出合一的趋势。
其次,宋朝监察权的扩大以及影响。宋朝在尽量分散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权力的同时,扩大监察查系统的权限:御史被明确赋予了“言责”;整个政府皆在其监督之下;宋朝御史不仅权限扩大,地位也很尊崇。监察系统官员的“言责”,开始受到国家的鼓励和保护。其后果是带来了两宋言路的开放、士大夫“清议”的活跃,并深刻地影响了两宋的政府行为过程。
再次,两宋的地方监察制度。4.明代的监察制度(P186-193)首先,明代的言谏制度及其影响。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开始设六科给事中,以后逐渐定型。明代六科官员品秩虽低,权力却大,同样有封驳诏书、献纳谏言、纠劾不法等权限。明中期,万历皇帝为强化权力,一度鼓励言管议政,言路一时大开。直接后果是导致了内阁首辅政权的衰落。六科权力转化为弹劾权,国家的政策事实上为言路官员所控制。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
其次,明代的御史制度。明初仿效唐制设御史台,与中书省、大都督府鼎足而立。明太祖洪武十五年,设立都察院,对内部机构设置进行调整,完成了台、察合一的制度创新。
再次,明代地方监察制度。明代地方政府行政层级共分三级,监察机构也与此对应。
五、清代的监察制度(P193-198)首先,清代言谏制度设置及特点。清代设置了通政司、六科给事中。后者在雍正年间并入都察院,在体制上完成了台、谏合一。清代监察制度的两个主要特点:言谏机构逐渐失去了谏正、封驳的权力,转而以纠劾权为主,完成了由宋朝开始的“台、谏合一”;建立了多元的监察轨道,监察网络更加细密。
其次,清代的中央监察机构。清代中央监察机构仍以都察院为首,但机构设置较为复杂,职能也颇有交叉。都察院下属办事机构。
再次,清朝地方监察制度。除了常设于中央对口行使职权的十五道监察御史外,清朝在地方还设置了三级监察机构,即几省以上的行政区监察机构,省级监察机构和道级监察机构。
第八章军事和司法等制度 1.军事制度(P200-205)首先,秦汉时期的军事制度。秦中央由太尉主理全国军政。秦实行普遍的征兵制。
汉代加强禁军力量,军事编制沿袭秦朝,实行普遍征兵的方式。
其次,魏晋南北朝的军事制度。魏晋南北朝的军队分“内军”、“外军”。内军指中央直辖禁卫京师及屯戍京畿的军队,由皇帝直接控制。外军都督诸州军事分领,屯戍于重要郡州,多为刺史兼领。南朝和北魏、北齐实行世兵制,西魏、北周实行府兵制。
再次,隋唐时期的军事制度。隋唐军队分为禁军与地方军队两种。
第四,宋元时期的军事制度。宋朝军事权由枢密院、三衙、兵部三方分掌。枢密院为最高军事行政机关,长官称枢密使,无指挥军队的权力;三衙负责统领军队训练和作战,没有军事调动权;兵部主要负责军事行政
和军需供应。宋朝军队有禁军、厢军、蕃兵、乡兵之分。元朝军政一体化。元朝军队分宿卫军、镇戍军和屯田军。
第五,明清时期的军事制度。明代中央军事机关有五军都督府和兵部。清军起源于八旗制度。还有绿营兵,及防军、练军。
2.司法制度(P206-210)首先,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司法制度。皇帝作为国家权力的拥有者,掌握最高的立法权,又是国家最高法院的唯一法官,还是国家最高检察院的唯一检察官,这是中国古代司法制度最根本的特征。秦朝司法体系以皇帝为中心,廷尉奉皇帝命令审理重大案件,审核各郡县上报的疑难案件,提出判决意见请求皇帝裁决。汉承秦制,司法制度也不例外。汉武帝以后,中央司法权逐渐分散,至魏晋南北朝开始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廷尉、尚书台、御史台三足鼎立的中央司法机构布局,但总的看来,还没有完全制度化。
其次,隋唐时期的司法制度。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司法制度进一步定型阶段,对两宋及明清都有重大影响。中央层面,司法机构由大理寺、刑部、御史台构成。唐代地方仍遵行行政司法合一体制,以行政主管兼领司法权,但也设置了专门的司法职能机构。
再次,宋元时期的司法制度。宋初仍沿袭唐朝的中央司法体制,由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为中央审判机构。自秦汉以来的行政与司法合一的情况在宋代有所加强。宋代司法制度还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变化,即“审”与“判”的分离。标志着我国古代的司法制度发展至宋代已经基本成熟。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政权,在立法中公开确认各民族的不平等,表现在司法层面,对不同等级的人实行不同的量刑标准。元朝的地方仍是司法行政合一体制。
第四,明清时期的司法制度。明
朝中央司法机关有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称三法司。刑部为皇帝以下最高的司法行政机关,专司审判;刑部作出判决后,大理寺为复审机构;都察院负责对刑部和大理寺的监察。明朝的司法权,虽然由三个专门机构执掌,但其他部门也可参与司法活动,所以,明朝的审判有“会审”、“圆审”、“热审”、“大审”等多种形式。凡是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组织联合审判,称“三司会审”。拟定的判决意见称“三司奏议”。但是如果有特别重大的案件,不仅“三法司”的主官(刑部尚书、左都御史、大理寺卿)要联合主持,还要组织其他五部尚书及通政使参与,这就是“九卿会审”,又称“圆审”。明朝皇帝在秋季会派出太监参与“三法司”的审录罪囚工作,称“大审”。司礼监传旨刑部会同都察院、锦衣卫在小满后十天的炎热暑期审录囚徒,称“热审”。另外,东厂负责侦讯、缉捕等。清朝司法制度大体沿袭明朝,但也有一些特色。
3.宗室和功臣分封制度(P211-216)
首先,分封制是郡县制的一种补充。秦汉以后在郡县制基本体制下的分封制的特点。
其次,隋唐宋元时期的分封制度。隋唐的分封制分为战功爵和宗室爵。
再次,明清时期的分封制度。清朝分封有多种,宗室、同姓、外藩、臣子各有不同,但皆有俸而无实权。
第九章 地方政治制度 1.地方建制概貌(P217-223)首先,秦汉到魏晋南北朝的地方建制。秦以后郡县制成为地方的基本建制。这一制度设置的目的是保持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权,维护中央集权的体制格局,确保帝国体系的存续和运转。秦朝实行郡县两级制,将县作为国家地方政权的基层组织。汉承秦制。仍为郡县两级制。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区分州、郡、县三级。
其次,隋唐两宋的地方建制。唐承隋制,仍是两级建制,只是将郡改为州。
再次,元明清的地方建制。元朝地方建制。元朝中央设立中书省,直辖今天的山东、山西、河北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称为“腹里”。宣政院设在中央,管辖今西藏、四川、青海等地。地方上设立十一个行省,行省下设路、府、州、县。
2.县及县以下基层政权组织(P223-225)
首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县及下级组织。秦朝实行郡县两级制,将县作为国家地方政权的基层组织。
其次,隋唐两宋时期的县及下级组织。
再次,元明清时期的县及下级组织。
3.中央与地方关系(P226-230)首先,中央集权及其成因。中央集权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维持其存在和运转:中央通过掌握地方官吏的任免权来达到控制地方的目的;在体制设计上,压缩地方行政单元,并尽量分散其事权;通过全权控制和支配地方财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对地方官的监督,以及种种任官制度的设置(来回避、轮换等)来避免地方势力的形成。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与中国历史上的治乱。
其次,中央集权的体制形式存在和正常运转的基础,是中央对地方的压倒性优势。不仅需要将各种权力集中于中央,需要各种相关制度的配套使用,也需要在压缩地方行政单元的基础上尽量分散其事权。专制政治存在和运转的目的,主要是皇帝及其家族利益的最大化,它必然要选择中央集权这一最适合垄断社会利益的体制形式。专制政治在本质上是排斥法治的。
第三编近代以后到建国前的政治制
度
第十章 中国政治制度向现代的转变
1.我国历史在近代出现重要变化的原因、性质和演变方向。(P233-234)
清朝一直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文明仍然沿着固有的轨迹自然演变着。但经历了工业革命、启蒙运动双重洗礼与锤炼的西方国家,其社会与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历史让中国最后一个王朝与强大的西方国家发生了冲撞与接触,从而拉开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序幕。
然而,中国传统惯性是如此强大,每一次革新都需要随着社会危机的加深所形成的强刺激才能启动,而革新的内容也大体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这就使得这些革新呈现出逐次深入的特征。这种逐次变革的态势使得中国近代史上的每一次革新都缺乏对中国现代化的整体性、全方位的宏观思考,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革新措施与其他传统社会组织及观念的不协调,革新应取得的成果一次次被传统的惰性所抵消,最终现代化不得不诉诸暴力的方式来进行。
2.现代化的挑战与清政府的反应(P235-243)
首先,经世思潮——现代化的序幕。经世思潮及其代表人物。19世纪初,以龚自珍为代表的经世人士,主张学问应面对现实。经世致用的新思潮。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的历史、地理和其他状况。同时也最先清醒地认识到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
其次,师夷长技的初步落实——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核心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以求富国强兵。有两个阶段,分别以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及筹办海军为重心。
再次,师长论的扩展——维新运动:早期改良主义者代表人物。他们明确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制的纲领性主张。从公车上书到百日维新。
3.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的制度调整(P243-255)
首先,洋务运动中的制度调整:设立通商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及总税务司署等。
通商大臣:清政府设置了五口通商大臣,名义上是管理通商事务,实际上是代表清政府办理对外交往,是清政府制度开始调整的标志。
南洋大臣与北洋大臣:名义上隶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实际上两大臣都有相当的独立处置事务的权力。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要下辖南北洋通商大臣、总税务司、同文馆、司务厅、英法美俄日等五个股及清档房。是清政府体制中非常重要的部门。
总税务司署:1861年改隶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实际事务均由总税务司全权处理。它的设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海关制度的创立。
外国使馆与同文馆的创立:1861年以后,中国对外交往方式有了较大的变化。表现为设置专门办理外交事务的机构;允许外国在京设立使馆;派出使团出使欧洲并派出了驻外使馆。
湘军、淮军、海军和新军的建立:新军的特点。
其次,19世纪下半期,中央集权的衰落与地方势力的增长情况。地方势力的增长。地方军事化的形成;督抚专权。统治集团分化:洋务派的兴起是清朝统治阶级集团出现分化的主要标志。
再次,百日维新中的体制调整与改革:变法过程中的主要制度创新。
4.清末“新政”与制度革新(P256-263)
首先,“新政”的推行。政治体制上的改革:一是政治体制上的改革,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裁汰冗官冗衙,精简机构。二是军事方面的改革。三是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废除八股文。四是法律方面的改革。
其次,预备立宪运动。预备立宪时期的主要制度调整:官制改革。反
映了清政府努力调和中西政治制度的思路,但集中反映了行政主导以及以专制皇权为政治体系中枢的体制传统。对地方制度的改革。
再次,《宪法大纲》的颁布与责任内阁的组建。清政府改革措施的共同特点:保守色彩严重;过多考虑满族贵族的利益。无法解决清政府日益严重的危机。
第十一章 中华民国以后的政治制度
1.南京临时政府的前身 湖北军政府。《鄂州约法》的四个基本特点。
2.南京临时政府的政治制度概貌 首先,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正式诞生,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主要内容。《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制定的根本大法,是中国宪法史上一部重要文献。
其次,临时政府制度架构的主要特点。
临时政府的体制及特点:基本上是按照三权分立原则建立,主要是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两部分。临时政府是革命派、立宪派与具有自由倾向的地方官僚参加的联合政权,主要领导权控制在革命派手中。这是一个突出总统权力的不完全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
南京临时政府的组织形式,否定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第一次由专权走向分权,标志着社会形态的转变和国家体制的根本变革。
3.袁世凯当政时期的中央政治制度
袁世凯当政时期的中央政治制度,经历了内阁制、总统制和洪宪制三个阶段的演变。
首先,南京政府北迁。其次,《临时约法》时期的中央政
制。《临时约法》的性质及其缺陷。《临时约法》规定了中央政制采取三权分立的形式,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再次,《新约法》时期的中央政制。《新约法》,指《中华民国约法》,又称袁氏约法,确认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其内容要旨,是扩大总统权限,缩小国会权限,对《临时约法》是一个大倒退。《新约法》时期,袁世凯除了用参议院代替《新约法》规定设立的立法院外,对国家机构也进行了大改组。洪宪帝制。袁世凯于1915年12月12日,下令承认帝制。
4.南北分统时期,双方政治制度设置上的特点。
首先,南北政府的分立。北方政府的中央政治制度:冯国璋当政时代的中央政治制度。徐世昌总统时代的中央政治制度。黎元洪第二次总统时代的中央政治制度。曹锟总统时代的中央政治制度。临时执政府政治制度。北京军政府的政治制度。
其次,南方政府政制的更迭。军政府的政制。改组后的军政府政制。正式军政府的政制。大元帅府政制。第十二章 国民政府的政治制度 1.国民政府的创立与党治基础 首先,国民政府的中央政制的进程分为三个时期:军政、训政、宪政时期。国民政府的创立。1926年7月1日,大元帅府正式改组为国民政府。《国民政府组织法》的主要内容。
其次,国民政府的党治基础:改组后的国民党。
国民党一大制定的《中国国民党总章》,规定党的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代表大会。主要职权。1925年6月,国民党中央决议在中央执行委员会内设立政治委员会,设置政治委员会若干人,以指导国民革命。政治委员会成为训政时期党政间不可缺少的连锁机关。国民政府的建立与国民党之间的关系。国民政府的根本法由国民党
制定;国民政府的权力源于国民党;国民政府的施政纲领及政策,由国民党制定;国民政府的施政方针及其治国政绩须受党的监督。
2.行宪前的国民政府政治制度概貌
首先,初期国民政府的演进。广州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军政府。
其次,训政时期国民政府的概貌。《训政时期约法》规定的政治体制的特点。(P300)
3.五院制的国民政府(P303-310)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常会通过《训政纲领》,同时通过试行五院制的《国民政府组织法》。正式确立了五院制的政府组织形式。
国民政府主席和国民政府委员会。
【中国政治制度史精讲】推荐阅读:
中国政治制度史一11-10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笔记08-22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习要点07-10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大题答案09-13
美国政治制度史09-01
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考试第四章重点01-08
中国古代制度史范文12-22
中国形势与政治06-21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