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模式创新(精选8篇)
1.办学模式创新 篇一
产教合作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会长金辉
我省中等职业教育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立中等专业学校算起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高等职业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创办联合大学开始,也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应该说,产教结合的办学实践与职业教育的创立与发展是同步的,在这期间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有历史的曲折、挫折。进入新时期,面对新任务,职业教育如何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体制改革要求,积极探索产教合作、校企结合新路,创新办学模式,加快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培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需要我们总结已有的实践经验,需要深入开展理论的探讨。
一、产教合作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特征
职业技术教育的成长、发展源于经济、社会的进步和教育自身的发展,对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来自与经济、社会和普通教育的相互关系的实践和研究。
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与行业产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部分,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应用性技能人才的重任。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中职教育是中等教育的一部分,现在高职占高等教育的规模已是半壁江山,中职即将与普通高中平分秋色。在各级各类教育中,高、中职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初中后、高中后的教育结构的两次分流。高、中职这两个“一部分”,与普通高等教育、普通中学教育是类别关系,不是级别关系;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高、中、初等职业教育是级别关系,但又不同于普通教育那种逐级升学的级别关系。专升本、对口招生则是职、普立交桥的建设与拓宽。对中等教育的两次分流和职业教育类别的正确认识,是经过几代人的实践探索、不断深化才得来的。每当某种思潮冲击这一认识,模糊、淡化,乃至否定这一认识的时候,职业教育就受挫折,整个教育事业发展就难以健康持续。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及上世纪末两次中等教育曲折历程的感受及其深刻。而认识回到正确定位,职业教育又快速发展。这是为什么呢?简言之,一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中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历史重任;二是教育结构必需适应时代要求,使人才培养的总体结构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三是职业教育必须遵循自身规律,探寻、践行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真办职教,办真职教,真正办好职教”。
1996年公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性质(本质属性)作了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国家教育制度则从基本制度层面上保障着职业教育性质目标的实现。职业院校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形成了明确的办学方针,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广大职业院校积极探索、实践,走出了产教合作、校企结合的职业院校建设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教育的社会性以及生产性、相对独立性等等基本属性,这是各级各类教育所共有的。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紧密、直接地联系经济,促进劳动就业,及其办学和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产教合作、校企结合,成为体现职业教育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职、普关系是教育结构内部的普遍性、特殊性,共性、个性的关系,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没有职业教育的个性、特殊性,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就没有区别了,如果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只是将本科教育的四年压成三年,只是内容压缩,那就是没有区别,没区别就没有职业教育了。同时,又不能否定教育的共性、普遍性,我们职业院校必须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培养计划要由市场推动,公办院校办学体制要探索改革、创新,这些都是我们的特点、特色,但不能也不可能走向职教产业化,否则,也就不是教育了。
产教合作、校企结合已成为职业教育的文化内涵。我们正由文化自在走向文化自觉。坚信产教合作是职业技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思想的实践途径,是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环境有机对接的有效形式,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教育环境资源,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教育模式,是校企文化交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的必由之路。
二、产教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产教合作、校企结合,从产业、企业角度看,是要解决技能人才(技师、技工)的补充和提高,以师带徒已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求了,特别是众多的中小型企业,自己培养解决不了,或成本太高,质量、门类无法满足,就必然要专门学校来办;从举办学校角度看,勿容置疑,不能脱离产业、企业,否则就是离开了服务对象,就失去了存在目标;从学生培养角度看,没有校企结合,就不可能真正培养出符合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技能人才,就业就没有竞争力;从教育及其结构角度看,人的智能多元化、人才需求的多样化需要发展职教。周济部长把它提升为对“办什么样职业教育”和“怎样办好职业教育”这个根本问题的认识,确实毫不为过。
进入新世纪、新时期以来,国家召开了三次职教工作会议(2002、2005年国务院召开,2004七部委召开),从2002-2004年教育部连续召开四次产学研经验交流会(三次高职,一次中职),全国职业院校交流研究,部长每会必到,大家说是部长总动员,走向产学研结合新时代,真可谓汹涌澎湃,如火如荼。
纵观连续几次的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和产学研交流会,全国职业院校经验交流,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方针大计,为我们指明了新时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目标、任务。这些目标、任务,可以概括为五个要点,凸现产教合作的大趋势。
1.进一步转变职业教育办学思想,推进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坚持一个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行三个转变(从计划培养向市场推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政府宏观指导转变;从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使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急需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高度重视实践、实训环节教学,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职业岗位的能力,使绝大多数学生能顺利就业、胜任岗位要求。并且,要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
3.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加快建立弹性学习制度,逐步推行学分制和选修制。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要求中职学生要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高职学生实习实训不少于半年。并相应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使企业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劳动保护、安全工作,支付合理报酬。要求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每两年两个月)以及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政策,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4.推进体制创新,增强职教活力。提出了公办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优化组合,扩大优质资源,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路子;提出了公办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前校后厂、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提出了公办职业学校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境外资金,探索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
5.充分利用优质职教资源和就业市场优势,进一步推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职业院校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
总之,产教合作已是职教发展的大趋势,顺之者昌,逆之者衰。我们只有适应大势,坚持产教合作的改革发展之路,主动融入安徽中部崛起、新型产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流大潮,才能立起职业教育战略地位,才能建设发展得更加兴旺。
三、产教合作模式的探索实践在于创新突破
产教合作、校企结合直接关连着职业院校建设发展,人才培养工作,关连着行业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使用管理,已成为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在全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我省各类职业院校勇于开拓,立足自身实际,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探索实践,产教合作、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多样化态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从横、纵两个层面看,横向层面有以下类型:①行业、企业主管主办院校,依托行业企业,直接结合,紧密联系;②原有历史、基础与行业、企业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院校,背靠行业企业,虽现属教育主管或地方主管,“已有婆家,不离娘家”;③专业方向鲜明,与行业、企业结合成立职教集团,如安徽汽车工业学校牵头组建的汽车职业教育集团,安徽经济技术学校牵头组建的经济技术职业教育集团,安徽化工学校牵头组建的化工职教集团;④主动与相关企业建立产教合作委员会、董事会的多种形式;⑤民营企业举办民办高职,相互依存,机制灵活。
从纵向看:有点状的,某个或多个办学环节、教学环节的合作,如校外实践基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冠名班、订单培养;有条状的或点、线结合的,如按专业大类或主干专业建立产教合作机制,逐步形成人才培养模式;有块状或综合的,从办学指导思想,到教育过程、教学基本建设、教学工作各环节,贯穿全过程的产教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区域性的合作方式:合肥(磨店)职教基地,根据合肥市“十一五”规划,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瑶海工业园等构建合肥东北工业组团,重点发展现代物流、轻纺、服装、建材及相关配套产业,进入基地的职业院校将有利于与企业紧密联系,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相结合;芜湖市依托开发区,组建职教集团;铜陵市采取“大集中,小分散”方式组建职教园区,都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产教合作营造良好的城市组团环境。
我省高职学院仅从开展了第一轮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院校看,绝大多数都与产学研合作办学相联系,形成了学校办学特色项目。如,淮南职技院的“通过产学研理事会体制下的产学研合作办学,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特色项目;安徽水利水电职技院的“校企合作,培养行业实用人才”特色项目;安徽商贸职技院的“传承百年老校办学传统,培养现代商贸技术人才”的特色项目;安徽职技院的“传承依托行业办学传统,培养服务社会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特色项目;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的“依托开发区,密切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等等。其他院校也无一不在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不断总结提高。
总之,这些探索实践都是十分可贵的,都在坚持不断进取,积极推进,逐步深化,加快发展,都未止于至善。当然,从总体看,与兄弟省市,特别是与那些积极借鉴吸收世界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美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加拿大的“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澳大利亚TATE学院的培养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等),有计划开展实验项目的高职院校相比,应当承认还有一定差距。
面对新时期、新任务,我们如何立足省情,跟上全国先进水平,面向世界,去深化改革、创新突破,确实任重道远。有专家研究提出要在建立典型模式,开展理论研究,构筑运行机制三方面去突破,以推动中国职业教育与市场的结合;还有专家认为要体制创新等等,都是很有见地的。我认为,从我们自身实际出发,需要:
第一,在联合合作上下功夫,推进产教合作。无论高职、中职,学校单个闯市场,显然势单力薄成本高,当由主干专业强、基础好的院校牵头,校校联合、校企联合,组成团队,开展联合合作,投入全国市场竞争。我们相当数量的中职学校苦于对外联系少,信息不足,整体实力不够强,要解决拿什么去合作、怎么合作的问题。首先要增强合作意识,主动去争取,而不可等待;其次总是要拿出自己最优最强的专业去参加合作,打开局面,所以一定要强化自己的骨干、重点专业,强化学校内涵建设;再就是无论是企业牵头的合作,还是兄弟职业院校牵头的合作,或是区域性、跨区域性的合作都要积极参与、争相加盟。
第二,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逐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产学合作、校企结合运行机制,形成政府、企业、学校三方面动力机制,确实需要可操作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也需要有可行的成功的典型模式作基础,也要合作努力,共同推进。目前的状况,职业院校普遍与行业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不同层面的合作,但多数又是处于“松散型”的,“紧密型”的校企合作相对较少。于是有一种说法,就是“学校一头热,企业不积极”。其实,切不可如此一概而论,每一所学校的校企合作状况应作具体、客观的深入分析。“松散型”合作的走向无非是或者走向“紧密型”,或者走向萎缩,再就是双方根据合作内容项目目标的需要保持“松散型”。毕竟现在的阶段是已有的基础。我们的目标是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过渡,着力点在哪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核心还是在于合作各方“利益相关”的关联程度和“合作双赢”的成长程度。同时,建立起相应的运作机制,合作模式。还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第三,在点面结合上下功夫。只要在符合学校实际的办学理念、总体改革方案指导下,点状、线状的实践都是重要的,能在点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都是可贵的,就是能够发展推广的。应当避免的是本身特点不突出,又无总体导向和面上支持,而孤立、萎缩。一所成功的职业学校,总是在大目标下找准突破口,在点上起好步,在块状发展,不懈努力走出全方位建立产教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联合合作路子。
第四,在理论创新上下功夫。产教合作教育实践的重大突破,迫切需要理论研究为先导。但我省职教研究力量薄弱、分散,不少高职院校和若干中职学校建有研究机构,但缺乏信息交流,课题选择缺乏协作整合,缺少重大课题的联合攻关,更少与企业、行业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省职成教学会组建学术委员会和产教合作委员会,也是为了推进理论研究和产教合作教育,关键在于全省职业院校之间以及和企业界加强多种形式的联合合作,才能真正开展起来。一个目的,就是努力让安徽职教更多地进入国家队,要争取有国家队的主力队员,带动全省职教健康发展,为安徽崛起,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作更大贡献。
(本文系金辉会长在省职成教学会中职分会成立大会上所作的学术报告)
2.办学模式创新 篇二
一、高校继续教育办学模式的特点
(一)具有明确的主体。
在涉及到参与方较多的问题时,很多时候都会忽略主体的重要性,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分工不明确、工作效率低下等等不良现象的出现。与之不同的是,高校继续教育办学具有明确的主体,即高校。无论是高校之间的联合,还是高校与企业的合作,都是建立在以高校为主体的前提下的。既然如此,高校就应该努力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统筹全校的工作任务,明确教学目标与教育方向,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以此来规范学生的行为,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将高校继续教育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二)培养目标多样性。
不同于以往的学校教育,只是为了参加某种考试而设定教学计划,高校继续教育针对的是即将参加工作的成年人,教学的目标要根据他们自身的需求进行设定。高校继续教育不但要紧跟国家经济发展的步伐,还要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时刻变动自己的教学计划,尤其是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国家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方向转变,高校教育更要依据国家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制定多方面的培养目标。
(三)开放的办学形式。
原有的高校继续教育主要是针对那些需要进行学历教育的成人开放的,因此就容易出现办学形式单一、办学内容枯燥无味的现象。现如今,社会对于高校继续教育非学历教育的专业性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更多的高校开始尝试以一种全新的、开放的办学形式,满足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
(四)灵活的教学管理方式。
接受高校继续教育的大多是已经参加工作的成人,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来参加学习只是为了解决一些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根据他们自身的条件来开展专门的培训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除此之外,他们的空余时间与上课的地点也非常不固定,学校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安排。
二、高校继续教育办学模式的不足之处
(一)对非学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虽然我国对于非学历教育的要求逐渐增强,但是很多高校仍然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学历教育上面,要想彻底地发生改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高校应该充分意识到,开展学历教育只能单方面满足人们对于学历层次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终身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心深处,对于进入高校进行继续教育的学习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之相应的,就需要高校在办学模式上尽快进行调整。
(二)师资队伍相对薄弱。
不管是全日制教学,还是高校继续教育办学,师资队伍建设都是整个学校的灵魂之所在。但是,目前我国的高校继续教育的师资队伍很是薄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师队伍不稳定。参与高校继续教育的教师,大多是在普通高校任职,只在课余时间在这里担任相应教学工作的教师,他们的时间安排与工作重心都没能放在高校继续教育,这就容易导致教学质量变差;二是教师评价体系不完善。从事高校继续教育工作的教师,薪资水平不高,还没有相应福利津贴,在教学上就无法提起很高的兴致,而且高校继续教育还没有出台与教师的工作情况挂钩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等措施,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三是高校继续教育的教师只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严重缺乏实践经验,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很有可能无法给最佳的答案。
(三)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
高校继续教育很容易遇到无法培养出高质量人才、达不到教学目的的情况,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模糊自身的教学目标。高校继续教育常常会出现为了向普通高校教育看齐,而忘记了自身的独特之处,这样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于专业型人才的需求,盲目开展一些课程教育,不能根据学生的现状进行合理的安排。
三、高校继续教育办学模式的创新举措
(一)提升对非学历教育的重视度。
我国政府应该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工作,将国家在高校继续教育方面的策略措施准确传达下去,使得高校继续教育能够逐步把工作重心向非学历教育转移。参加高校继续教育学习的成人,他们大多是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想要继续学习以达到学以致用目的。对于他们进行教育,需要学校突出教育的重点,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以达到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人才的目标。
(二)加强师资队伍管理。
一是解决教师队伍不稳定的问题。学校应该通过出台相应的政策,用高待遇、高发展机遇来吸引高层次的教师加入到高校继续教育工作中来;二是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师评价体系。参考普通高校在教师评价体系上的可取之处,在教师评价体系中强调对于教学成果的考查;三是从企业引进一部分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才。这样,在实践教育的过程中,就能很好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三)准确定位,保障人才质量。
为了解决高校继续教育很难培养出专业型人才的问题,高校可以在招生的时候,加强对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的考查力度,然后再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比如说,有些课程对于从业人员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在招生的时候,就注重对于学生工作经验的考查,在接受学生之后,也要多增加一些实践课程的安排,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直接参加工作的能力。
四、结语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专业型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继续教育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人才供应短缺的难题。本文主要对高校继续教育办学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很多高校不能明确自己的办学目的,经常遇到无法输出专业人才的瓶颈,为此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希望可以为高校继续教育解决相关方面的问题,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傅昌盛,沈兰兰.高校继续教育办学模式探析[J].成人教育,2015,2
[2]何桥,陈晶晶.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趋势与机制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
[3]李庆本,李谦定.主办高校规范高等继续教育函授站办学行为的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3,10
[4]王培暄.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下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路径[J].江苏高教,2013,1
3.创新基层党校办学新模式 篇三
关键词:创新;基层党校;新农村建设大学;办学新模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县级基层党校作为党培训、轮训农村党员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在党的新的重大政策面前如何定位,发挥其应有作用,成为县级基层党校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博罗县自2007年开始,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如何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旨,创新了基层党校办学新模式。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新农村建设大学”的实施情况、客观效果、应注意的几个关系有了比较全面的掌握。我们认为,博罗县创办新农村建设大学,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创新基层党校办学新模式的创造性探索,从理论到实践上都有重要的创新之处,很有研究总结和宣传推广的价值。
一、创新基层党校办学模式的主要做法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培养数以万计的观念新、有文化、讲文明、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博罗县委党校创办的“新农村建设大学”正是适应这一新形势新要求,其主要做法是:找准培训对象、凝聚培训合力、更新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
(一)找准了培训对象
就是针对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支撑,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和农民作为培训对象,有计划、有目的实施培训。2007年广东省党校实施了市级、县级党校体制改革后,基层党校在培训对象上大规模的缩小,其“生源”明显受限,许多基层党校(特别是基础条件差、培训经费不足的地方)明显变成了作为自上而下政府机构的一种摆设和罗列,或者成为了各个单位和部门召开会议的主要场所。“中央党校喜气洋洋,省市党校勉勉强强,县委党校哭爹喊娘”,这是对基层党校面临的窘境生动概括。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建设等理论,党的工作重点开始向农村社会迈开了实际性步伐。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守法纪、讲文明、能致富的新型农村基层干部党员和新型农民,提高他们自我发展、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在新农村建设中显得十分重要。针对这一事实,博罗县委在认真开展调研、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要求博罗党校进一步创新办学模式,将乡镇(办事处)及村组干部、农村党员、种养专业户、农村中青年农民等作为培训对象,按需进行培训。
(二)凝聚了培训合力
就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整合各种资源,将全县涉农培训班和涉农服务项目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级分类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党员和农民教育,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人才。一是整合组织资源,加强对涉农培训工作的领导。博罗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学校顾问,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为校长,32个涉农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校务委员学校领导机构,科学合理地制订了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了县直各涉农部门之间的配合协调,形成了由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县直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新局面;二是整合培训阵地,完善教学网络和育民体系。为了进一步扩大新农村建设大学的覆盖面,完善教学网络,在县委党校设立校本部的同时,在18个镇(办事处)党校设立分校,在343个村党员电教室设立辅导站,在专业农场、专业农产品基地设立专40个专业培训基地;三是整合社会资源,稳定师资队伍。为加强新农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博罗县委党样按照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业扎实的原则,从党政机关、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各涉农部门中选聘教师,建立一支由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水平较高的党政领导干部、大中专院校教师、专家学者和农民企业家、乡土人才等组成的新农村大学人才教育培训专兼职教师队伍。
(三)更新了培训内容
就是与各个有关主办单位共同研究课题设置,根据培训的目的,结合中央的方针政策、全国的宏观形势、博罗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调整培训内容,科学合理的设置各个主体班培训课题。博罗县新农村建设大学教育培训内容共十项内容,归纳起来包括三大模块。1.政治理论类。就是对镇(办事处)、村“两委”干部、党员等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事政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理论培训。2.基础知识类。主要包括与农民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比如《村民组织法》、《合同法》等)、计生、婚育、医疗、卫生、保健、合作医疗和基础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数学、实用物质理、应用化学等),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3.农业生产技术技能类。主要对农民进行种植养殖、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流通、畜牧兽医、病虫害防治知识等。新农村建设大学还针对农民知识和技术需求多样化的实际,建起水果病虫害防治、农村沼气建池技术、甜玉米栽培及病虫害防治、农村维修技术培训等44个培训项目的课题库,并以菜单形式向农民公布培训项目,供农民自由选择。
(四)创新了培训方式
就是将该县涉农培训班、科教文卫下乡等对农服务项目实行统一规划、管理,采取集中课堂讲课、分散设点教授、田间地头观摩、外出考察学习等教学方法,改变过去对农村基层干部、农民分散培训、重复培训的情况,有效整合了教育资源。归纳起来有四种培训方式:1.“点菜式”培训。针对农民知識和技术需求多样化的实际,新农村建设大学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建立水果病虫害防治等44个课题库,每个课题安排专题授课人,并以菜单形式公布课题,由农民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培训项目,并由学校统一安排授课人和授课时间。2.“演示式”培训。新农大利用40个培训基地为课堂,通过技术示范、观摩学习、经验交流、操作训练等形式进行教育培训,让农民通过直观教学更好更快地掌握技术技能。3.“自助式”培训。为了更好更快方便农民了解新知识和信息,新农村大学根据实际需要,与电信部门联合开通“12316三农热线”服务电话,采取全天候自动语音服务、上班时间人工在线服务、农业专家电话咨询和现场解决等方式,为农民提供服务。4.“引导式”培训。新农村大学根据各职能部门部门实际,由专家教授具体把关,编写《博罗县新农村建设简明读本》,印发科普、普法教育、婚育知识、水果栽培技术等方面知识的小册子或宣传资料,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新农村建设大学对基层党校创新办学模式的价值分析
博罗县委党校创办的“新农村建设大学”,以超常规思维,找到了党校发展、新农村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三者的结合点,为基层党校的科学发展找到了新定位。
(一)基层党校教育培训工作得到新的延伸
博罗县党校办学模式,充分运用了系统平衡原理,把党校教学与新农村人才培训有机结合起来,把和谐社会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他们在县科级干部人才队伍培训上移的情况下,将培训向新农村这一培训的“盲区”下移,针对新农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把新的培训干部方式向基层延伸,把党校培训与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即乡镇干部、村“两委”干部、农村党员和群众的干事创业的热情激发出来)结合起来,表明了基层党校在实践中能更好围绕党的工作中心,创新思路,找到了好的平台和载体,整合了培训资源,扩大培训范围,拓宽了组织工作的新领域,探索出了一条组织工作服务农村、服务基层,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一种新型工作思路和方法,为各级党委更好地领导农村工作提供了纲举目张的枢纽和抓手,党领导新农村建设有了更为坚强的人才支撑和坚实的基础,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在一大批党员干部、拔尖人才、专业技术骨干送课进村、送教上门、解疑释难,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中体现出来。既抓住了党和国家对新农村工作的新政策,又在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中激活了基层党校办学活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实用人才,为基层党校开辟了一条新的教学培训之路,同时也为自己创造了光明的前景。
(二)实现了基层党校培训资源效益最大化
整合教学培训资源是指通过调整、组合、配置、共享、集聚和重构等方式,把政府内部彼此分离的职能和政府外部参与农民培训又拥有独立经济利益的教学或其他组织整合成为农民培训提供优质服务的系统,使农民培训资源中的各要素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以发挥培训系统的最大效益。目前,博罗县与全国农民培训的状况基本相同,存在着教学培训组织资源分散的问题,包括从上至下各级政府的农业、劳动、教育、财政、扶贫开发、科技管理、林业、水利、工青妇和残联等多个层级和部门单位。因而,不可避免地形成为了同一目标而实施的各培训项目之间相互隔绝、各自为政的局面,造成了培训工作的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强、整体规划性不强的现状,导致了资源配置不优、单打独斗、多头培训。博罗县委将新农村建设大学作为博罗县农民教学培训平台,这样不仅充分发挥了党校作为培训阵地的优势,并且综合了各职能部门、各服务系统的管理与服务职能,整合了各种培训资源,改革了现有基层党校培训机制,探索出一条符合地方实际的办学培训新模式。同时在这个平台中,既有政策扶持,又有措施保证,既涉及政策制定、劳动行政管理、民政服务、财政扶持、教育机构建设、培训途径拓展,又涉及劳动保障、农业、教育、科技、建设、财政、扶贫、工青妇等多个相关部门,形成了变“以各部门为主”为“系统和部门相结合、以部门为主”,变“部门分割”为“部门协同”,“系统和部门结合,以部门为主,部门协同”的管理模式,最终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分工负责、相互协作的工作推进机制,最大限度地整合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现有培训资源的效益实现最大化。
(三)进一步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建設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党。抓好党的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是基层党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基层党校是基层党组织教育党员干部的政治学校,是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载体,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前沿,既有理论优势,又有资源优势,基层党校的这一特殊地位和性质,决定了基层党校在加强基层党员教育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不仅直接影响到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也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和执政能力的提高。博罗县党校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创新教育培训体制,加大基层党员干部培训的力度。一方面通过师资队伍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使一批专业人才走出机关,深入基层,帮助老百姓解决他们的实践生产中遇到的难题,真心对待群众,诚心服务群众,以真心诚心换民心,让他们真正看党的干部在真正为群众谋利益、求发展,让他们切实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增强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对党的信任。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法律进村、普法宣传、法律咨询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活动,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和农民的政策理解度和法制法规教育,提高他们学政策、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有效预防了一些基层矛盾纠纷的发生,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扩大党在农村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三、创新基层党校新模式应认真处理好几个关系
博罗县创办“新农村建设”大学虽然两年多了,目前仍然处在探索和完善阶段,但它所坚持的方向和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正确性是不容置疑的,它对基层党校办学模式的创新和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着眼于“新农村建设大学”的具体实践与未来发展,笔者认为在实践中还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党校“主业”与“副业”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各级党委要把党校办成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阵地,使之成为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因此,现阶段,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农村党员干部头脑,提高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应是基层党校的“主业”。博罗县创办的新农村建设大学其培训的对象是农村党员、村“两委”干部和农民,培训的内容主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农村实用知识。这是博罗县在创办新农村建设大学时与时俱进地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新特点,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但从博罗县新农村建设大学培训实践来看,其培训重点对象是农民,培训内容主要是农村实用知识,其比重占到了整个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的99%,使得党校的姓“党”的作用突显不明确,“主业”与“副业”相应错位,这也是创新基层党校新模式最容易进入的误区。我们认为,基层党校的培训不但是要使农村广大党员干部不仅在思想上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而且要提高他们“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成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因此,党校培训主题应定位于党性教育,创新基层党校体制,要围绕“党校姓党”这个定位,科学地把握教学改革的方向,守住党校教育的魂脉,再创造性地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推进党校教育的发展,在创新中开辟广阔前景。
(二)正确处理巩固党校“主阵地”与搭建“大平台”的关系
进入新世纪,中央提出了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任务,为基层党校加强干部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因此,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意识,努力搭建培训“大平台”,确立干部培训工作的战略性和基础性地位就显得日趋重要。在创新县级基层党校新模式时,就是要在巩固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的同时,努力搭建“大平台”,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党校作用。巩固主阵地是搭建大平台的前提和基础,搭建大平台则是县级基层党校主阵地的延伸与拓展。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进一步发挥党校的积极作用,提高农村各类人才的综合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实现农村党建工作、人才工作、经济工作的有机结合与良性互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是要建立干部教育工作的领导责任制和目标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形成党委重视、部门配合、党校实施的培训体制。党委要重视党、政、群,农、林、牧等各有关部门明确分工,加强协作,组织部门做好整体规划、协调服务,督促检查,党校根据分类指导,按需培训的总结思路,整体推进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理论骨干、企业管理人才及农民等队伍的培训,大规模培训干部的任务才能落到实处。二是要建立基层党校新型教育培训体系。要以党校为主阵地,有计划有重点地将培训工作辐射到镇分校和村辅导站。并建立教师联系镇分校和村辅导站制度,逐步实现培训重心的下移,扩展培训面,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形成科学、合理的培训格局。纵向建立由“县委党校——乡镇分校——村辅导站——专业协会(示范基地)——党员示范户(党员中心户或农家课堂)”构成的四级培训体系,县级党校应具有指导下级培训机构的职能;横向在县委统一领导下,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赋予县级党校具体负责统筹利用各部门的教育培训资源,协调各部门教育培训工作的职能,从而构建县域内以县乡党校为中心,纵向县、乡、村一体化,横向部门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新型教育培训体系。
(三)正確处理构建“大党校”与“大课堂”的关系
创新基层党校办学模式,应在坚持以党校作为教育培训党员、干部主阵地不变的基础上,整合全市的教育培训资源,构建部门合理分工、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大党校”格局。博罗县创办新农村建设大学,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整合”。即整合全县和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实现以党校为主阵地的教育培训资源的要素重组和优势互补,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覆盖全县农村党员干部的新型教育培训体系。但“大党校”新型教育培训体系更应突破以往教育培训局限于书本和室内的传统模式,以各类培训基地为载体,把课堂从室内扩展到室外,构建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大课堂,才能使“大党校”的培训模式真正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实实在在的推动作用。一是要建立理论课堂。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第一位,安排三分之一强的时间培训政治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基本知识、法律法规等,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党员干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中不断出现的问题,提高破解实践中难题的能力。二是建立实践课堂。更加扩大实践课堂的范围,依托龙头公司、农村技术推广中心、中心农户、小康示范村、各类专业协会等建立起县级党校培训基地,为各类学员提供学习和实践的大课堂。三是建立农家课堂。根据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的学习需求,在农村党员示范户、种植大户、致富能手,或拥有一技之长的党员或群众家中,设立了农家课堂,为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学习实用技术、增强致富本领提供方便实用的平台。四是建立网络课堂。按照“创建数字农户,培养新型农民”的要求,依托现代化信息手段,建立三电(电脑、电视、电话)合一远程教育培训体系,传授实用技术,发布农产品销售信息,使农村党员干部、农民群众坐在家里也能学到技术,掌握市场信息,进行农产品销售。“大党校”培训模式与拓展“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互补联动,才能真正使基层党校成为党的政策和中心工作真正的推动者。
4.办学模式创新 篇四
培养人才是大学的首要职能,也是办学特色表现最直接的领域。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主要面向区域经济建设服务,为地方建设培养人才,因而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符合人才培养特点的应用型教学体系,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技术运用能力。要瞄准学科发展的前沿,改革实践教学内容,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总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是为本地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其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来“量身打造”。只有这样,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出的人才才具有特色和不可替代性。如惠州学院作为省市共建地方本科院校,既不盲目与重点大学攀比,也不妄自菲薄,而是根据自身的条件,发挥自己的强项和优势,立足于服务“南海石化、数码名城”等惠州特色经济产业作为自己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选择。该校的14个系(部)、48个专业已经覆盖了惠州市的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升本以来培养的3000多名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遍布珠三角,成为工矿企业和政府工业管理部门的骨干。
5.创新办学理念,彰显德育特色 篇五
——河源中学实验学校德育示范校评估自评报告
河源中学实验学校于2005年9月创办开学,由河源中学与河源市天润投资公司合作创办,是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民办公助性质的全寄宿制管理的学校。2007年9月学校搬迁到现校区。
学校办学以来,经历了从“艰难起步”到“快速发展”的过程。创办初期,全校学生只有218人。随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社会对学校的认同程度越来越高,学校规模不断发展。学校现有72个教学班,学生3449人,办学仅五年,学生人数增长了16倍。现有教师198人,其中高级教师11人,一级教师29人,硕士研究生2人,在读研究生课程班6人,专任教师本科学历达标率100%。教师大部分是国家重点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部分是各省、市、县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学骨干。
学校不断完善设施设备,努力创造优质教育教学环境。投资方投资2亿多元资金建设学校,不断完善各种设施设备,为学校办学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校区按省一级学校标准建设,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综合区梯次分布,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校区功能场室齐全,有独立的图书楼、实验楼,配置了电脑室、语音室、心理咨询室、舞蹈室、绘画书法室、棋类室,专用的器材室、档案室、信息中心、报告大厅、公开课演示厅、教职工娱乐中心等场室;有标准的足球场、田径综合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兵乓球场和游泳池。学校设施设备现代化,所有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平台、语音系统和有线电视。师生餐厅宽敞、干净;学生宿舍舒适、卫生,配有双卫生间、空调,并供应冷热水,学生宿舍、饭堂使用闭路电视监控。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办学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教育思想,努力探索新型管理模式,强化德育治校理念,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德育内容和方法上努力探索、积极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被评为河源市“文明单位”、河源市“安全文明校园”、河源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
学校的德育特色和显著成绩,有力地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赢得了广大家长的充分信任和社会的普遍认可。现将我校德育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育人理念先进
我校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在创办初期,提出了“做人与生存并重”的德育理念和“德育为首,质量为本,能力为重”的办学思想。随着教育形势向前发展,同时结合办学实际,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和谐共进,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和“面向全体,分类施教,全面发展,彰显特长”的教育理念,至此,学校的德育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学校紧紧围绕教育理念全面开展德育工作,不断加强教师的师德学习,积极开展“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师德建设主体教育月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增强教师育人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让全体教师认识到“一个学生代表一个家庭几代人的希望”。要求教师根据初中生可塑性强,又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形成阶段的特点,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歧视后进生”。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深刻认识“成绩好不一定是好学生”、“成绩不好不一定是差生”,不断引导教师正确认识学生好与差的评价标准,走出文化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误区。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工作,挖掘潜质,突出特长。
学校根据学生“独生子女、富家子女、干部子女多”的特点,结合市场经济下商业性突出的社会现实,除了开展常规的思想教育外,还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列入学校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构建具有特色的育人工程。
二、育人机构健全
学校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管理工作的首位,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德育工作中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学校设立德育处、团委、学生会,配备团委书记1名,心理健康专职教师3名,专职思想品德课教师10名,聘请了叶开明律师和黄瑞强警官为法制副校长,人员落实,职责明确,德育管理网络健全,全方位开展德育工作。
学校结合实际落实德育工作法规细则,落实上级布置的德育工作任务,每学年、学期制订德育工作计划,定期召开德育专题工作会议,专门研究德育工作的内容,德育处每月召开全校班主任会议,每周召开年级组班主任工作例会。德育各项工作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确保管理工作运行正常。
三、育人措施到位
(一)环境育人,润物无声
学校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校园布局科学合理,绿树成荫,环境清新。为落实学校育人理念,学校全面开展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教育。近年来,逐步丰富和完善校园文化内涵,投资130多万元德育专项经费,先后在行政楼、教学楼顶装置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理念大红漆铁字,教学楼、宿舍楼的各栋楼主墙镶上励志名言、道德规范为内容的钛金铜字,重新布置广场至校道的文化长廊,主校道两边设立古今中外科学家、思想家等名人头像和《弟子规》大理石刻书卷,广场的大石刻上校训、校风的文字,实验楼旁边建设人工湖及凉亭,小花园设立孔子铜像等。另外,精心布置各种宣传栏,完善了相关功能场室及各种器材设备。
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校园文化,让影响中国数千年的儒家思想无声的融入学生的成长,达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现在,学校的校园环境更加优美,文化氛围浓郁,充分展示了我校的人文精神和师生的精神风貌。
(二)健全制度,面向全体
为贯彻实施学校“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确保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德育工作制度。先后制订《“先进教师、先进班主任、优秀教师、名教师、突出贡献教师”评选方案》、《十大师德标兵评选方案》和《十佳教师评选方案》,对每位教师工作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制订《教师积分奖励方案》和《教师教研成果奖励方案》,以激励教师不仅关注教学,更要重视方法和过程的研究;制订《学生德育量化管理方案》、《文明班评比方案》、《十大阳光少年评选方案》、《十大孝顺孩子评选方案》、《生活之星评选方案》等学生管理制度,强化教师的育人意识,端正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态度,引导部分家长纠正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错误观点。
学校全面、系统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冲破了传统“以学习成绩论好坏”的误区,有力推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了学生群体优化和群体自律目标的达成,收到了教育人、引导人、激励人的良好教育效果。
(三)合力育人,事半功倍
1.全员参与。学校建立全员育人制度,落实教职工岗位育人职责,力求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以课堂教学为德育工作基本阵地,要求全体教师明确“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每一节课都是德育课”的内涵,将德育工作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工作中。结合校本教材《儒家经典伴我行》作为语文辅助教材,有机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明确职工、教官的岗位育人职责,要求职工文明服务,发现学生不文明行为要敢于批评指正;要求教官在管理过程中,既要硬性的纪律要求,又要软性的循循引导。
2.引导学生自主管理,营造校园和谐氛围。河源中学实验学校的教室不仅有学校统一布置的国旗、班风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眼保健操、名人名言,每一个班都有学生自己制定的班规、自己设计的班徽、班刊、班级奋斗目标、各类宣传栏、读书角„„在教室环境的创设上营造温馨的浓浓的进取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塑造班级精神。学校的值日工作也离不开学生的自主管理,教学区、宿舍区、饭堂等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都能见到值日学生的身影。各项大型活动都有学生做的主持人„„学生在自主管理活动中增强了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培养了诚信与团队精神、激发了创造潜能,展现了自身才华。“服务同学,奉献校园”、“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我可以,我能行”等充满自尊、自信、自豪的崭新理念净化着学生的心灵,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从“他律”变为“自律”,从“被动”变为“主动”,增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和谐关系,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更广阔的空间。
3.家校合作。我校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各方沟通的德育网络,形成德育合力,发挥德育的整体功能。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共同商讨孩子的成长、学校的发展;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召集家长开展“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让孩子学会学习”等探讨活动;每学期召开家长会,通报学生在校的情况和学校的要求;定期举行“感恩晚会”和评选“十大孝顺孩子”等亲子活动;规范落实《家访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家访、电访和约访,及时、有效且有针对性地开展家校互动工作。
为丰富家校共同教育内容,学校致力于探索家校沟通的有效途径,《学生成长历程》和《倾心关注,共同探讨》是我校一直坚持的书面交流手段,并已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一个亮点。《学生成长历程》是记录学生三年成长过程的原始材料,也是家长、学生、班主任每周书面沟通的平台。《倾心关注,共同探讨》通过故事或事例,将学生的焦点问题和学校的观点呈现给每位家长,倾听家长对问题的看法,适时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家校双方共同探讨,达成共识,从而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实施学校的育人措施。《学生成长历程》和《倾心关注,共同探讨》深受家长好评,已呈现为我校德育工作一大亮点。
通过几年来的家校紧密联系和教职工紧密合作,学校营造出一个内容丰富、充满活力的育人环境,学校德育工作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育人工作效果更加明显。
(四)优化机制,狠抓落实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的重点。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指引》、《班主任考核办法》、《河源中学实验学校评优评先方案》、《河源中学实验学校班主任工作职责》、《河源中学实验学校班主任量化评价方案》等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使班主任工作有章可循,充分发挥班主任德育工作主力军作用。利用专题会议和师德专题讲座,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使教师牢固树立“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以德育人”的思想。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每天检查班主任早读、晚修到位情况,将班会课落实情况直接与班主任工作津贴挂钩,每学期评选“先进班主任”等,不断完善、优化评价机制,激励班主任从细节抓起,从每一个学生抓起,强化了班主任管理业务学习和互通,提升了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威信,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不断取得实效。
学校严格实施督查机制,重视学生“六不准”定期排查工作,强化学生的纪律观念和行为规范,对违反规定的学生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理,确保学校纪律的严肃性。
(五)突出重点,破解难点
1.后进生转化工作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亮点。转化后进生是每一个教师不可推却的责任,我校在“一个孩子关乎一个家庭几代人的梦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思想指引下,把后进生转化工作放在德育工作举足轻重的位置。建立了教师个别辅导制度,制订了《后进生转化考核方案》,把后进生转化工作作为班主任工作和教师教学工作量化考核重要条件,明确班主任、科任教师对每个后进生负责。建立后进生档案,及时反馈、定期汇报转化情况和总结转化成果。
学校不仅对后进生转化工作进行方法指导,而且更重视转化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开设以“关爱后进生”为主题的教育论坛,由转化后进生成绩突出的班主任作经验报告;开展“育人能手”评选活动,让每位教师肩负转化后进生的责任,积极参与育人工作。开设论坛和开展评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体教师的育人思想认识,明确了转化工作的目的意义,为教师树立了育人榜样,为育人工作提供了有效方法,激发了教师育人工作的信心。几年来,我校转化工作效果突出,后进生转化率达到90%以上。
2.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是我校德育工作的又一个重点、难点和亮点。我们制定了《文明班评选办法》、《“六不准”规定》、《学生德育量化管理方案》、《学生宿舍管理规定》等管理制度,明确了学生应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约束了学生违纪行为的发生,帮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学生宿舍采取班主任和教官共同管理方式,教官负责学生日常生活管理,班主任负责学生思想工作引导,宿舍内务、卫生等项目达到了准军事化管理标准。男女生宿舍都有闭路电视监控,并安排教官全天24小时值班,确保学生安全。同学之间偶尔发生的矛盾,因有教官和班主任的密切关注,这些矛盾都能及时得到化解,处在叛逆年龄阶段的三千多名中学生集体居住在学生宿舍,三年来没有发生严重违纪行为。
(六)内容丰富,寓教于乐
学校围绕“分类施教,彰显特色”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各类专题活动,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开展“安全教育月”系列活动,利用每周晨会、班会、宣传栏、广播站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紧急逃生演练;聘请法律专家、律师对学生进行法律法纪教育、禁毒教育;开展“庆国庆”、参观烈士纪念碑等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建军节”双拥活动、参观科技馆等活动;开展为地震灾区捐款、与兄弟学校贫困学生“手拉手”等活动。每三年举办一场“感恩晚会”、两年一届学校运动会,每年举办一次新生军训、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各种文体活动;定期开展“十大孝顺孩子”、“十大阳光少年”、“十大生活之星”等评选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不仅活跃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学校育人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校风。
(七)以人为本,科学引导
疏导学生的心理压力,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提高学生应对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能力是我校心理辅导与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办学初期,学校就明确了德育工作方向,探索切实可行的辅导模式,完善心理辅导体系,建立高素质的教师心理辅导队伍,并尝试形成德育特色。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由专业心理健康教师上课,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有针对性进行心理辅导和心态教育;设立心理咨询室,每天接受学生电话、信件、网络、面谈等方式的心理咨询疏导;开发校本教材《中学生心理健康》,并列入常规课程,丰富心理辅导内容;成立年级心理协会,定期举办“考前心理辅导”、“青春期教育”等专题讲座;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健康C证”培训,定期组织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干部进行心理辅导交流学习,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康乐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目前,我校专职心理教师3人,取得心理培训A证1人,B证12人,C证149人,初步搭建完成学校的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工作架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工作,有效地加强了学生心理的科学引导,排除了学生许多心理障碍和困惑,调整了学生的学习心态,增强了学生的信心,为学校落实“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培养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育人效果显著
(一)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1.学生品行得到优化。以“学会做人”为中心任务的育人工作,凸现了我校突出的教育质量,为学校的快速发展起到非常重要作用。三年来,我校法纪教育成绩显著,“文明学生”、“三好学生”占80%以上,全校学生的操行评定优良率达99﹪,一直保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为零的纪录,形成了文明有礼、遵纪守法、好学上进的良好校风。2.学业成绩全面提高。中考成绩辉煌:2008年中考,源城考区前10名我校占8名;2009年中考,源城考区前10名我校占9名;今年中考,全市前10名我校占4名,全市前50名我校占18名。连续三年中考,我校总分平均分达550分以上,超出全市平均分150分以上。学科竞赛成绩优异:近三年来,学生获得国家级奖114人次,省级奖58人次,市级奖213人次,连续几年学生参加全国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竞赛均获佳奖,各科成绩都排在全市各县前列。其中,杨慧文同学参加全国英语口语比赛荣获国家金奖,钟佩珊同学参加广东省中学生现场作文比赛获一等奖,欧阳满等4位同学获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刘奇聪等5人获全国物理竞赛一等奖,曾彦淞等3人获全国化学竞赛一等奖,蒋芊芊等14位同学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一等奖。
3.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朱迪妮同学代表河源市参加广东省中学生“我为青春承担责任”演讲比赛荣获一等奖,学生集体舞表演队参加市直学校“校园集体舞比赛”获得三等奖,张敏、廖聪煜两位同学参加全市小主持人比赛并列获得第一名,学校民乐队获得市直比赛第一名,学校舞蹈队的歌舞节目多次被市政府、团市委选派参加大型庆典活动演出。此外,连续几年,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级绘画、书法、摄影、手工、舞蹈等各种比赛,都获得较高的荣誉。
(二)教师师德高尚,铸就良好师风师魂
1.教育工作成绩突出。三年来,先后有319人次被评为学校“先进班主任”、“先进教师”、“首届十佳教师”、“首届师德标兵”、“首批优秀老师”,12人次被评为“市先进班主任”、“市先进教师”、“市先进教育工作者”。2009年,张定红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和“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称号。2010年,李伟红被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评选为“全国百佳语文教师”,胡绍军参加全市的班主任能力大赛获得全市第二名。
学校在组织师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工作中成绩突出,先后获得广东省中小学生“知荣明耻我们在行动”主题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奖”、河源市中小学德育论文评选“优秀组织奖”。
2.科研成果累累。三年来,全校教师共撰写学习心得体会1800多篇,发表教育论文192篇,教学论文500多篇。先后有30篇教育论文、154篇教学论文在国家、省、市级获奖;有27人次获得校级优质课、课堂教学大赛奖励,10人次在市级、省级教学研讨会上示范课,26人次获得省、市优质课例奖励。其中,崔燕的作文课堂教学课例获省优秀课例一等奖,刘巧云的英语课例获省优秀课例一等奖,王婉琳的生物课例获省优秀课例一等奖,柯神龙的心理体验活动课例获省三等奖;李伟红、芦玉霞的“三优作品”评选获国家级奖励,谢有志等六位教师获名著阅读教学案例、课堂教学设计省级二、三等奖。此外,有63人次辅导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级各类竞赛中分别获金、银、铜奖和优秀指导奖。
学校积极落实国家级、省级、市级的课题的研究。参加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初中语文校本教研区域协作研究》的子课题《山区初中学校名著阅读教学专题研究》顺利完成了既定研究任务,省教育厅教研室已批准结题并颁发了结题证书;推动市级课题《创办绿色生态教育特色,促进优质学校建设研究》的研究,目前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今年,学校被授予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初中英语网络教材有效模式的研究》子课题实验学校。
(三)德育特色彰显,社会普遍认可
在先进育人理念指引下,学校通过实施一系列的育人措施,教育工作效果明显。校园内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文明有礼,互敬互爱,课室、宿舍、饭堂处处干净整洁,同学们个个性情活泼开朗,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得到培养和规范,学习方法和生活常识得到不断丰富,生活能力得到锻炼和逐步提高。家长普遍认为,孩子进了实验学校后,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思想品质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转变和进步。家长的口碑成了学校的活广告,家长的赞语成为学校快速发展的“催化剂”。办学仅五年,学生人数增长16倍,这就是家长认同、社会认可最有力的证明。
由于家长的宣传,我校已有部分学生是从深圳、惠州、东莞、珠海等市转来读书的。同时,也不断有省、市兄弟学校的领导到我校来参观学习,从2007年开始,陆续有东源县柳城中学、东源县船塘中学、东源县实验中学、和平县实验中学、紫金县乌石中学等二十多所学校德育线的主要领导来我校交流学习。2010年4月广东教育学院林英典教授带领广东省第三十期校长培训班学员到我校学习交流,让我校的德育工作经验在广东省的兄弟学校得到推广,林教授在总结发言时说:“„„河源中学实验学校是民办教育的一个奇迹,很多经验值得在座的校长们学习和借鉴,尤其是德育工作更值得我们去思考。”
对照《广东省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估指标》,我校的自评分为308分,达到广东省德育示范校的评估标准。当然,我们在工作中还欠完善,在全员育人方面做得还不够细致。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德育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加强学习,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不断研究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创新思路,使学校的德育工作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时代要求,以更优异的成绩感谢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
6.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讨论文 篇六
关键词:现状 发展方向 校企合作 模式
一、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职业教育自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以来,在历经15年的风雨沧桑之后,正进入健康稳步的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新时代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提高在职劳动者素质,已成为教育新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而这一任务的完成,主要是依靠中等职业教育。
二、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的讲话精神,无疑给职业学校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会议精神,大胆改革传统办学模式,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办学模式,不断充实内涵、办出特色、提高质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组建职教集团,整合教育资源。我市根据发展需要,先后对比较分散的5处职业学校的教育资源进行了整合,成立了职业教育中心校,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后,市委、市政府对校企合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以协调解决,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提供保障措施,以及在管理过程中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整合办学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上。可以说,这些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为我校更好地开展校企合作工作打通了绿色通道。
2、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又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胜任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双重职责的复合型教师。在职业教育中,“双师型”师资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彰显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我校建立了40岁以下的年轻在职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每年安排专业教师利用暑假必须至少有1个月的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制定好实习计划,写出实习心得,记录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合作企业要认真予以配合,合理安排。
3、走校企合作之路,培养高技能人才。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6年签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健全和完善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这就告诉我们,要想真正培养出适合现代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必须走校企合作的办学路子,从企业的需求出发,校企双方共同研究课程体系,共同研发教材,共同培育师资,共同实施培育计划,实现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零距离、课程设置与职业活动零距离、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零距离的对接。
三、校企合作的几种模式
校企合作的关键是推进企业与学校的相互渗透,共同办学,大力倡导“把车间建在学校,把学校建在车间”。要做好校企合作办学工作,还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其中的政府的宏观指导和统筹作用尤为重要。下面就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顶岗实习。我校先后与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多家企业签订了学生实习协议,实行“2+1”分段学习方式,即前两年在校学习,第三学年将学生根据所学专业安置到相应的企业顶岗实习,实习期满后回校参加毕业考试,考试合格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学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的生产实践相结合,既培养了独立处事能力,又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为毕业后进入企业直接上岗打下了坚实基础。
2、订单培训。学校始终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实践教学,努力提高毕业生素质,达到企业“订单”的要求。我校先后与石横特钢集团、宝盛大酒店等市内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赢得了社会好评。
3、送教到企业。响应技能下乡,实现课堂前置,我校先后与银宝集团、云宇公司等七家企业达成了联合办班协议,采取进企业办班的形式进行教学,利用学员休息时间组织授课,安排班主任负责管理考核,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由学校统一办理毕业证书和有关资格证书。教学中,学校充分利用办学优势,抽调骨干教师为学员上课,讲授与企业生产相关的课程,现场授课,理论结合实际,易学易懂,深受企业欢迎。
4、校企共建基地。这种模式是由合作企业设计建设方案,并向职业学校提供仪器、设备和技术支持,建立校内“教学型”实习、实训基地。企业也可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需要,在厂区车间内设立“生产与教学合一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7.办学模式创新 篇七
一、地方高校办学思想现状分析
高校的主要特色包括物质形态、组织形态、观念 (精神) 形态这三个部分, 在这三者之中, 最能反映出来高校特点的, 应该是观念形态的三个内容, 即办学思想、培养目标、校园精神氛围。如果高校没有了上述三个内容, 也就没有了灵魂和特色, 因此, 在这三个内容上要花大力气。三四线城市的地方性大学在这三个方面更应该显示出自己的特点, 以此作为地方性高等院校培养技术型创新高层次人才的基点。然而,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趋势的发展, 众多地方高校走入了千篇一律的境地。高校特点的形成要素, 主要有办学理念、教育观念、治校思想等。合理的办学理念、超前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是一所具有特点的高校必须要具备的。基于目前的办学现状, 我国很多三四线城市地方高校不是很明确自己的办学方向, 都是大同小异按一个模式来办学, 大家都有“面孔相似”的感觉, 缺乏个性和特点, 这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办学概念不明确, 定位不是很准确, 不切实际地追求“高、大、全”方面的综合型大学;教育概念比较旧, 遗留的东西多、创新性不够, 不切实际地复制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教学内容、学制、课程方案、学习方式等;治校思想不科学, 行政手段干预管理较重、干预学术较多, 有的虽提出了教授治校, 但实际做不到, 职称的评定、课题的立项、教研和教改等问题, 无不深刻打上“人治”的印记, 因此, 许多三四线城市地方性高校发展动力不强劲, 危机较多, 特色不凸显, 也就谈不上各种创新了。
二、地方高校办学矛盾现状分析
观察上世纪80年代以来高校的历程, 我国教育事业实现了较大程度的跨跃, 高校的基建规模自1995年以来, 总量超过以往50年高校基建的总体数量。根据教育部2007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报告:2007年高校招生人数和在校学生的规模持续增加, 全国各种高等教育总数量超过2700万人, 高校毛入学率达到百分之二十三, 从而一举变成世界高等教育的第一大国。还有报道, 根据“十一五”期间的教育发展规划, 到2010年, 中国高校毛入学率达到百分之二十七左右, 也就是说, 在校学生数量要突破2900万大关;到2020年, 高校毛入学率将达到百分之四十, 大学在校学生人数将达到4000多万人。由此可以预见, 在将来一段时间里,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一定会继续扩大。但是, 中国是在经济实力较弱的条件下, 支撑着世界上较大规模的教育, 也就是常说的“穷国办大教育”。百姓持续增长的教育需要, 同教育供给特别是大家常说的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够的矛盾, 还是比较突出的。也就是说, 我们在教育制度等方面, 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为这种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做好充分的准备,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原有基础相对不强, 作为大众化教育供给的主体, 也就是三四线城市的地方高校来说, 还有很多的困难需要在大众化进程中得到解决, 还有许多需要思考和解决的矛盾性问题, 其中最为直接的问题, 就是毕业生的就业率。比如:怎么去处理教育的大众化与精英化之间的矛盾;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矛盾;生源质量不断降低、数量不断增多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之间的矛盾;教师的素质、教学的条件不足与需要高质量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学科专业的结构与当前经济建设的要求不匹配之间的矛盾;社会需要多元化的发展与培养模式较为单一之间的矛盾, 等等, 都会对提高地方高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而影响到大众化教育的进程。
三、地方高校改革创新方向研究
1. 学校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统一性改革。
地方性高校应把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立校之本, 在与地方经济建设在良性的互动中逐步发展。地方高等教育的最大特点应该是办在地方、依靠地方、服务地方。地方高校应该成为本地方社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成为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的推动器。因此, 地方高校一定要与本地经济发展需求保持紧密联系, 根据高校所在地特点, 全力服务本地经济建设, 满足本地的民众需求, 积极设置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等民众迫切需求的专业和课程, 主动积极开发本地区的优势资源、不断发展本地区的独特产业的需要。地方高校还要主动去适应本地区经济链的发展趋势, 促进本地区经济向区外持续发展;主动去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步伐, 促进本地区经济向国外发展。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是一种统一互动的关系, 地方高校在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 自身也可在其中得到发展机遇与动力。
2. 定位与特色的统一性改革。
高校的特色呈现在办学的许多方面, 学科建设可以是一种特色, 管理方式可以是一种特色, 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是一种特色, 甚至独特的校园环境也可成为一种特色。当下, 高校办学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对于三四线城市的地方高等学校来讲, 特色就是我们地方高校的办学优势, 就是我们的办学生命力, 就是我们的办学效益。
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在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 不同的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呈现出不同的地位, 发挥了不同的作用。高水平、研究型重点大学肩负着国家科技创新的重任, 他们不但是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先锋, 又是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中流砥柱。地方普通高校的任务应倾向于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逐步改善全社会人民的文化结构, 推进大众化技术的创新, 提升本地区的创新能力。
创新的重要基础是创新型的高层次人才, 创新型人才可以分为两种:创新成果的研发人才和技术推广应用人才, 一般来说, 地方性高校既要培育成果研发型人才, 还要培养技术推广应用型人才, 而技术推广应用型人才更是地方高校应当承担的主要责任。地方高校在持续强化自身成果创新的同时, 更应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系统化培养。
四、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1. 可以逐步引入社会需求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倒逼机制”, 改革目前的实践教学体系, 更要突出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培养。根据地方企业发展的需求, 高校应以强化学生实际应用的创新意识培养为先导、以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加强学生实际工程训练和工程设计能力为重点, 构建出“基本的技能训练、设计与运用能力的提高、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多层次的实验教学培育体系。
2. 高校应加强与地方企业紧密合作, 逐步增加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为提高在校学生的工程或科研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让在校学生提前感受到目前本地企业的实际环境和生产技术手段, 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展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聘请本地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直接或间接参与学生的实习、实训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 同时开展各式各样的实验创新项目、创新性的技能竞赛或科学研究, 让在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3. 将课外学科技能竞赛培养人才的激励措施积极引入到教学计划中。“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项目”是开放性的大学生创新实践的重要基地, 也是在校学生实际工程训练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基地, 该基地也必将成为学校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的主要指导和执行单位, 在此点上, 地方性高校最需要快速加强和提高。
4. 对于区域性地方性高校, 教学培养目标一定要突出地方性和区域性两个特点, 强调为地方企业需求的技术开发和生产管理方面培养应用性创新人才, 同时, 不断提高校企合作办学的力度, 在当代的高等教育的体系中, 校企合作办学已经成为整个高等教育重要的办学模式之一, 为此, 积极主动地进行多层次的尝试, 与企业进行多方面的合作, 最终为社会和企业提供“零适应期”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能力较强的当代大学生。
根据前面的阐述, 地方性高校比起重点高校而言, 存在着有很多方面的不足。怎样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办学新路, 不仅关系到学校的生存, 更决定着学校的长远发展。地方高校既不能为了短暂的利益而弱化了大学精神, 又不能盲目复制, 需要转变办学观念, 理顺地方性人际关系, 获得地方政府和区域社会的鼎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友文.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探索[J].肇庆学院学报, 2009, 30 (3) :84-88.
8.办学模式创新 篇八
郑州商贸技师学院创建于1979年,是郑州市政府创办的公立国家重点职业院校。学院牵头组建了河南省动漫技工教育集团,多次获得全国商业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最具特色职业院校,省、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市民满意的职业技术院校,中原企业最信赖的技工院校,河南省最具影响力十大教育品牌等殊荣,学院创办的“商贸动漫”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品牌。学院以雄厚的师资力量、特色专业、独有的办学模式,以及相配套的实验实训基地,形成理论实际与市场经济无缝衔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近年来, 郑州商贸技师学院紧扣郑州商贸城建设对人才需求设置专业,形成以计算机、电子商务和商務英语专业为龙头的办学格局。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英语听说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培养一专多能的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学院30年来为社会培养了3万多名高技能人才,就业率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在90%以上。作为公立国家级重点名校,该学院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为学生设计多种成才渠道,使学生“升学有望,就业无忧”,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
发展才是硬道理
郑州商贸技师学院位于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化工路44号,学校总占地面积30005.52平方米,合45.008亩,在校生4046人,建筑面积27018.3平方米,学院拥有大规模的电化教室、大屏幕投影多媒体教室、1000台计算机网络中心、千兆校园网、现代商贸中心和一流的数控模拟、动漫设计制作、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装潢艺术设计等专业实训室,配备了电子阅览室,教学实习设施完善,学生实习一人一机。
学院不仅拥有一流的学习环境和先进的教学设备,还有一个廉洁高效、勤政务实、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领导班子,并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治学严谨、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176人,其中专任教师111人,聘用教职工65人,专职教师中高级讲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技师人数占教师总数的44%。
近年来,学院先后当选为中国商业联合会培训认证委员会会长单位、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河南省商业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河南省动漫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河南省动漫技工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河南省商业行业协会培训认证委员会会长单位,相继被确定为郑州市政府职业教育重点建设学校、郑州市再就业培训定点机构、郑州市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郑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培训基地和国家《信息技术》《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动漫设计》等专业教材编写学校。
成才才是硬道理
一所优秀的学校,必然拥有市场需求的专业,只有和市场接轨,才能真正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郑州商贸技师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办学,紧密结合郑州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建设和企业生产实际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常设有动漫设计制作、物流管理、数控技术、电子商务、智能楼宇控制技术、市场营销、计算机网络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装潢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电算化、商务英语等十余个专业。
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特色,其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该院经常让学生“走出去”,商贸系全体教师在郑州市教研室的带领下前往郑州商贸管理学校教研学习,此次学习主要是为了学习郑州商贸管理学校实操教学,校校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探讨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使职业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
全体师生参观了郑州商贸管理学校的三大实训基地:电子商务实训室、美工实训室、市场营销实训室并学习他们实训室的管理经验。郑州商贸管理学校主要是将三个实训室有机结合起来,让理论联系实践、实践联系社会。这种三管齐下的方式将学生的作品直接推向市场,让学生能够了解社会的需求,掌握各种营销和推销的方式。
就业才是硬道理
名校立于世,其教育必然是领域中的佼佼者。据宋占东院长介绍,作为公立国家级重点名校,该学院针对不同学生情况,为学生设计多种成才渠道,使学生“升学有望,就业无忧”。
学院采取理论和实习“一体化”模块式的教学模式,建立起技能培训、职业指导、就业服务、创业培训四位一体的课程设置体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生活习惯,有效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
学历教育+资格认证,持“双证”就业条件更硬。学院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等国际职业教育的先进模式,采取“高技能学习+大学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新模式,通过和国家“211”重点高校进行合作办学,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和谐发展。以就业为目标,以企业生产结构组织课程,从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出发培养专业技能,案例讲授,项目实训,着眼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使学生既学习到了系统的理论知识,又掌握了过硬的实际操作技能,实现了在理论知识上与普通大学生相等,在技能掌握上超越一般大学生。在接受专业化、标准化、职业化的高级应用技能课程的同时,完成国家规定的相应大学学历教育课程,真正实现高学历与高技能相结合。学生毕业即可获得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另外通过考试鉴定还可获得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取得目前国家紧缺的相关方面高级工、预备技师等职业资格。
订单培养+就业安置,学生出校门就进企业。订单教育是一种简便的促进学生就业的校企合作模式。郑州商贸技师学院与郑州、深圳、福州、苏州、上海等数十家知名企业签订校企联合和订单教育协议,企业定人才规格、定课程计划、定评价标准,学院根据企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开办“企业命名班”,进行定向培养,毕业生定向就业,并进一步拓展“订单培养”。
减免学费+生活补贴,为初、高中生谋好出路。在规划初、高中生未来出路方面,除了上大学外,宋占东认为,报读技工院校的初、高中生之所以多了,主要是因为目前用人单位对技能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其毕业生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就业形势非常好。宋占东表示,就读郑州商贸技师学院的初、高中毕业生还可以享受减免学费和生活补贴的助学政策。这样中职生有一个绝对优势,那就是技能熟练、顶岗实习等措施,使学生到工作岗位后很快能上手,因此,中职学生的就业市场一片光明。
学院创办的商贸动漫专业,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品牌”,代表郑州市参加了2009年3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在北京举办的河南省教育成果展。近年来,全国动漫市场火爆,郑州市是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家动漫产业基地”,而郑州商贸技师学院“商贸动漫”是河南省著名培训品牌之一。商贸技师学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主要前往动漫机构、广告公司、游戏公司、网络公司、电视台等热门领域。
【办学模式创新】推荐阅读:
职业教育办学模式07-20
基于集团化办学的“名校 新校”新模式探索10-29
高校办学理念创新09-03
养老模式创新07-07
银行创新服务模式10-06
成都创新八大融资模式06-27
培训创新从模式开始07-13
海尔创新模式学习心得07-27
工作模式和方法创新08-03
商业模式设计与创新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