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1(共14篇)
1.记承天寺夜游1 篇一
记承天寺夜游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 2.学习文章夜游写景的千古名句
3.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夜游蕴含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体会作者的夜游心境
2.因“言”悟“文”进行品味探究,形成个性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苏轼积极豁达的人生观
2.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情怀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的初中语文学习,有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基础了,本文也属于一篇容易读懂大意的文章,所以课前不准备布置预习。文章简短,短文适合长教。苏轼的作品虽然学生到了高中依然会学习,但“苏轼”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符号了,让学生了解苏轼的哲学意义和文化意义,是给予学生青春最好的礼物。
三、教学重点
学习文中写景的千古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四、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夜游蕴含的感情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活动
(一):读出“游”之非常味道
1.直接导入新课,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两遍,初步读准字音和节奏。2.题目中哪个词语直接向我们暗示了朗读的语速和语调?(明确:夜游。读出柔和,舒缓,宁静)3.指名学生朗读(师生点评)4.全班朗读
活动
(二):探“游”之非常因
了解作者
多媒体出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豪放派词人代表。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苏轼出生于地主家庭,从小就受过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七岁知书,十多岁传文,一生文采风流,但苏轼一生坎坷,几遭被贬。
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承天寺,在现在湖北黄冈南。
问题设计:现在请同学们给题目加上具体的时间、人物,使之成为一句能概括文章大意的句子。
(明确: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去承天寺寻找张怀民一起夜游。)过渡:黄州的十月夜里已很阴寒了,换作是你会不会外出游荡?而作者为什么要去夜游?
1.明确: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2.学习“户”字。
点拨:七年级学过“当户理红妆”,“足不出户”,人不可能从窗而出。“户”是指门,单扇门。
(明确:深秋夜寒,苏轼已打算睡觉,门当是关上的,月光透过门缝而入,仅就这一线月光就让作者欣然夜游,由此可见作者夜游的兴致。)3.要求学生重复读这句话,读出夜的宁静,读出作者的欣喜。过渡:承天寺这一夜之游到底有什么非常之处,让作者记下来,传诵至今?
活动
(三):赏“游”之非常景色
多媒体出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学生根据停顿划分进行朗读。2.学生猜猜写的是什么。
(预设:学生若猜不出正确答案,就给予点拨:庭下
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明确:月光如空明之水。)
3.要求学生当堂背诵这句话。抽查背诵。让学生翻译,注意“盖”字的意思翻译出来。(点拨:“一物拔山倒数而来,盖一癞蛤蟆也。”)(明确: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原来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4.“庭下(月光)如积水空明。。。”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不加 上本体呢?
(明确: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月光比喻成空明积水,全句无一句写月,又处处写月,当真奇景出自神人!)5.“盖”字去掉让学生读一读,说说效果差别。6.把“竹柏影”换成树影又如何?
7.月光如水的说法很常见,如空明水真是非常说法,想象人若在空明水中,又是怎样?(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8.要求学生再读这句话,读出恍然大悟之情,读出“盖”的味道。
活动
(四):论“游”之非常人
过渡:千年百代,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月亮之所以不同,其实是因为看的人不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说说一个话题 多媒体出示:月是空明的月
人是
的人。
(学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要读得慢,读出夜的宁静,读出作者的惊喜。)1.再来看看我们刚才给题目加上的两个人物,作者苏轼为什么要去找张怀民? 多媒体出示:张怀民,宋神宗元丰六年贬黄州,初时寓居承天寺(今湖北省黄冈县南方)。心胸坦然,爱好山水,品格清高超逸。两人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明确: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引导学生就作者夜游的原因,进而寻找张怀民的举措,评价作者。
(学生自由说,要求学生用一个词语,或一个短语,咬文嚼字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预设:人是率性的人。人是欣喜的人。人是自在的人等等
3.学生想象,两人“相与步于中庭”时,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引导学生用“言”来悟“文”:“步”与上文“欣然起行”的“行”都有走的意思,在文言文中,步,小步走,散步、漫步。行,大步走,走得快些。进而体会漫步的心境。
(明确:作者与好友漫步空明如水月光下,如入梦中游,似游非游,如梦如幻,人月两相忘,人看月是空明,月看人也是空明。于是乎,作者如梦初醒,惊讶叹道:“原来是竹柏在月光下的影子。”)
活动
(五):悟“游”之非常情
夜游之非常,在于人的非常,苏轼总是奇思妙想,这一夜游,游过千年依然香。我们怎样才能像苏轼一样,拥有这么多的奇想呢? 多媒体出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学生一齐朗读这句话并翻译
明确: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大家看,夜游之后,苏轼把众人与他和怀民进行了比较,自称“闲人” 1.“闲人”是什么意思?(清闲的人)
2.“闲”仅指“时间上、事务上的清闲”吗?一个人只有在怎样的境界中才能见月欣然起行夜游,看月如空明积水? 多媒体出示:元丰二年七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诬陷以诗诽谤朝廷,被捕入狱。经过长达四个月的审问和折磨,苏轼幸免于死,被贬到了荒凉的小镇黄州。充黄州团练副使(宋代闲散不管事的官职),不准擅离该地,无权签署公文。
在黄州,他无薪俸,生活困难,便租50亩荒地(城东坡之地)经营,故称苏东坡。与此同时还创造了“东坡肉”、“东坡鱼”、“东坡饼”,欣然曰:“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讨论后,明确:这“闲”不止是无公事的“清闲”,是被贬后洒脱式的自嘲,是率性披露性情的纯真,是清空了世俗名利的宁静。。。
苏东坡离开黄州之后一路被贬,一直被贬到了海南。历典八州,行程万里,却能够随遇而安,越贬越豁达——
贬至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至琼州:“抒说先生睡未足,着人休撞五更钟”; 贬至海南:“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正如他自己在黄州所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组织学生诵读)
要求学生用下面句式来评价苏轼
苏轼,虽然
但是
。示例:苏轼,虽然一生被贬,但是都诗意面对着。苏轼说: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教师总结:看吧!不管在怎样的情况下,苏轼总是能化腐朽为神奇。总是把什么事都看得很开,并且过得很欣然,他是一个明白人,这种明白在禅宗里称为“空明”他是一个空明
的人。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色彩。”一个空明的人,才见得空明的月,只有非常的人,才得非常之游!
这就是苏轼!值得我们一生学习的苏轼!在诵读全文中结束课堂。
布置作业:
一、制作“苏轼手抄报”
要求:1.主题自拟。2.可以个人立或结小组完成。
3、一周内完成上交。
二、课后背诵并默写全文
2.记承天寺夜游1 篇二
《记承天寺夜游》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的一篇写景抒情小品, 写于作者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80余字, 却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意境, 展现出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此文语言洗练而生动, 可以说是写景抒情中的精品, 对于学生陶冶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来说, 本文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学生分析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要想深刻地领会苏轼这位文学大家的作品内涵, 确实存在一些难度, 因此, 在本课教学之前, 我借助信息技术组织学生开展充分的网上预习活动, 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 理解课文大意;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朗读并背诵课文, 领会凝练含蓄、留有余味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网络、Moodle平台和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品味优美语言, 理解作品意境, 体会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反复朗读, 体会作者在逆境中乐观、旷达的心境。
●教学重、难点
重点:领会比喻在描写中的作用。
难点:体会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准备及环境
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准备:教师利用Moodle平台组织课前预习;学生借助网络、Moodle平台开展自学活动, 并进行互动交流, 具体内容包括:查阅苏轼的生平经历及本文写作背景, 了解作者是在怎样的心境下写出本文的;疏通文意, 了解文章大意, 制作预习收获PPT;通过搜集下载优秀的示范朗读, 自己跟读, 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 揣摩作者的内心感受。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通过PPT出示问题:
猜猜他是谁?
他才华横溢, 诗、词、文、书俱佳, 21岁即中进士。但他的人生并未因此而一帆风顺。42岁满怀报国之志的他却因“毁谤朝廷”之罪被贬官黄州, 做了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生 (抢答) :是苏轼。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一篇写景小品文《记承天寺夜游》。
2.整体感知
(1) 学生利用多媒体播放课前搜集到的本文的经典朗诵, 全体学生尽情欣赏, 低声跟读。
(2) 教师请一名学生将他在课前录制的配乐朗诵展示给大家, 师生评议。
评议标准: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出感情。
(3) 教师请一名学生根据自己制作的预习PPT为大家串讲课文大意。
(4) 全班学生在理解了文意的基础上齐读原文, 初步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在学生对诵读兴趣盎然时, 教师顺势进行点拨引导。
师:要想使朗诵具有感染力, 朗诵者必须对文章有深刻的领会, 完成读者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深入到作品之中, 身临其境地去体会文字传达出的优美意境及丰富的情感, 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精读文章。
3.研读赏析
(1) 赏读。
写景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1) 小组讨论交流:全句没出现一个“月”字, 作者运用怎样的写作技巧描绘出美丽的月色?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
(2) 教师讲解:将原文“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与翻译后的句子“庭下月色皎洁, 映出斑驳的树影”进行比较, 可以看出作者运用比喻先正面描写月色, “积水空明”是说月色如一泓积水清澈透明, 可以想见月色之明亮、清澈。然后写水中之物, 把月下竹柏之影比喻为“水中藻荇交横”, 侧面描写让读者推想当时月色之浓。作者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并运用大胆的想象、新奇的比喻, 创设出异常美妙的境界。
(3) 比较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庭下如积水空明, 竹柏影似水中藻荇交横。”
引导学生体会“盖”字给人一种恍然大悟之感, 比单纯的比喻多了一层意思。月色很美, 作者陶醉其中, 描写的是一种幻觉, 一种想象。
(4) 横向迁移:引出李白的诗《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李白诗中的月色描写与苏轼笔下的月色有何差别?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讲解:《静夜思》中, 李白抓住了当时的错觉, 运用贴切的比喻, 将月光比作白霜, 真实可感地写出月色的皎洁明亮。本文中苏轼的“水中藻荇交横”将瞬间的错觉推进一层, 虚实的交错, 突出月色空明澄澈, 把人带入亦真亦幻、赏心悦目的境界。
小结写景手法:新奇的比喻、大胆的想象、虚实交错。
(5) 带着对作者创造的如诗如画的月夜美景的美好感受, 学生再读此段, 比一比, 看谁读出了优美的意境。
(2) 悟读。
苏轼描写了美妙的月色, 但他当时的心情却是十分复杂的。
(1) 教师用PPT出示问题, 请学生思考:苏轼为何“解衣欲睡”却又“欣然起行”?苏轼为何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苏轼为何称自己和张怀民为“闲人”?
(2) 推荐一名学生展示他的预习PPT (介绍其上网搜索的有关苏轼的生平经历、性格特点、本文的写作背景等) , 然后由这名学生组织其他学生分别讨论上面的问题。
(3) 教师总结:文中“闲人”一词表达出作者复杂的内心感受, 有漫步的悠闲、赏月的喜悦、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和自我的解嘲, 但主要体现了苏轼在逆境中依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4) 出示全文主旨。
(5) 引导学生将此文与柳宗元《小石潭记》进行比较阅读, 充分体会苏轼的豁达性格。
(6) 带着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再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体会苏轼洒脱、乐观的人格魅力。
4.朗诵竞赛
可以朗诵本文, 也可以朗诵苏轼的其他作品。
5.课后互动
(1) 利用网络继续搜集阅读苏轼的作品。
(2) 上网收集与月有关的诗词美文。
以上两个作业均发布到Moodle论坛上, 学生交流阅读体会;语文小组将同学们搜集的资料整理成一期名为《月下漫步》的电子报纸 (如下图) 。
●教学反思
本课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从课前准备到课堂教学、课后互动都很好地发挥了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特别是课前, 教师通过Moodle技术为学生搭建了网络自学的平台, 利用博客、论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预习资料, 既提高了学生的自学效率, 又避免了网络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干扰。学生通过网上浏览, 与老师、同学进行网上交流互动, 利用PPT制作预习课件, 既获取了大量相关资料, 提高了利用信息工具开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又为课堂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有了课前的充分自学, 课堂教学的压力大大减轻, 学生的预习成果展示替代了以往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 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角, 教师进行适时地答疑、解惑、指导、点拨, 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样的课堂较以往更加高效, 充满了活力,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利用Moodle技术开展的课后互动活动, 很好地把课堂教学引向了深入。学生通过网上阅读、与师生的交流互动, 从纵向与横向上对本课的学习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 扩大了课外阅读面, 提高了自身的信息素养及自学能力。Moodle技术提供的在线测试功能, 帮助教师及时高效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便于教师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总之, 这堂课让我体验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巨大优势, 但由于处于尝试、探索阶段, 对Moodle技术掌握得还不够熟练, 我将继续探索, 利用信息技术使语文教学更加广阔, 更加富有活力。
点评
潘志娟老师的《记承天寺夜游》一课的教学设计, 充分考虑到初中孩子的心理特征和语文基础能力, 在细致分析了教材的基础上, 制定出了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学习目标。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并且突出了语文学科的识字和读书的特性要求。对于学习苏轼这篇精短的散文, 教师把重点和难点确定在“领会比喻在描写中的作用;体会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上, 应该说是比较恰当的。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 教师利用网络、Moodle交流平台, 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搜索和交流展示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从预习阶段就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领会。这样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 学生的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弱点和需求而更具针对性。正如潘老师在课后反思中写道:“有了课前的充分自学, 课堂教学的压力大大减轻, 学生的预习成果展示替代了以往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 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角, 教师进行适时地答疑、解惑、指导、点拨, 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样的课堂较以往更加高效, 充满了活力,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不足的地方是Moodle平台的使用在课堂教学上体现得不是很多。可以在课堂上运用平台中的博客或者论坛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 或者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是其他的媒体不能替代的, 也是这个平台的优势所在。
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概括段意,感受记叙、描写、抒情相结合的结构特点。2.研读课文,领悟作者的感慨、感悟和情怀,获得面对挫折的哲理启示。3.美读课文,读出作者的情感及变化,体会意脉的流转自如,内化文情。
【教学重点】
1.领悟作者的感慨、感悟和情怀,获得面对挫折的哲理启示。2.读出作者的情感及变化,体会意脉的流转自如,内化文情。
【教学难点】
1.领悟月景描写之妙,感受千古名句的魅力。2.领悟作者的感悟、感慨和情怀。
【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2.结合注解,了解文意。
【教学过程】
一.温故:导入课文
1.学生背诵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然后说出蕴含哲理的句子。明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学生讲解。明确:人有悲欢离合,就像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不可避免,这样的事,自古以来难以周全。
3.师:作者在思念亲人的痛苦离愁之中,仰望中秋月,顿悟人生理。千百年来,这一名句不知抚慰了多少寂寞的情怀、伤痛的灵魂!
PPT:苏轼,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由于他反对北宋宰相王安石“新法”,被调离出京。元丰二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有职而无权。
师:就在黄州,他写下了《记承天寺夜游》,这是一篇赏月感怀之作,全文仅84个字,却堪称古代散文的神品。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次夜游?有何动人之处?我们又能从中获得怎样的启迪?
二.诵读:感受意脉
(一)自由诵读
PPT:
1.看清字形,读准字音;注意容易读错或写错的字。
2.读出节奏,并用“/”标出句中停顿。
3.用“夜游之 ”(填一个字),分别概括每段大意,并指出运用的表达方式。
4.背诵课文,背出节奏
(二)课堂交流
情况预设:1.说出容易读错或写错的字:
怀民亦未寝(qǐn) 藻(zǎo)荇(xìng) 交横(héng) 竹柏(bǎi)
2.学生个别朗读,要求读出节奏;师生共同评价、明确,师生齐读。
3.概括段落大意,指出表达方式:
第一段:夜游之因 记叙
第二段:夜游之景 描写
第三段:夜游之感 抒情
4.自由背诵,集体背诵,背出节奏。
三.研读:领悟文意
(一)自主研读
PPT:
1.“月色入户”应该是常见现象,作者为何就“欣然起行”?
2.如果把原文改为“庭下月光明亮,竹柏之影可见”,那么作者运用的巧妙笔法、描绘的美妙景象、蕴含的真切情感等,就会全部丢失。请先想象作者描写的景象,再通过比较发现原文的某种巧妙笔法,并说出妙在何处。
3.果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吗?作者这样说对抒发其感慨有何作用?
4.试由作者的感慨推想:“闲人”与世人可能会有些什么不同?
5.从本文看苏轼与贬谪中游小石潭的柳宗元,有着怎样不同的情怀?
(二)课堂交流
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并结合研读解词译句。
1.析夜游之因:“月色入户”应该是常见现象,作者为何就“欣然起行”?
预设:主要由于作者的孤独寂寞。从课文看,“元丰六年”,暗示谪居黄州已经四年,时间之长。“十月十二日”,比月半早三天,月色入户当为入夜不久,“解衣欲睡”,可见闲无聊赖。“念无与乐者”,身边连一个相与散步的人都没有,足见门庭冷落,孤独寂寞。因而可能觉得月色入户,如访而至,分外亲切,而顿生赏月之情。
教师引导(一):但不是还有张怀民吗?张怀民也是贬到黄州的“闲人”,确实是苏轼的好友,能从文中感受到他的亲密友好吗?
预设:“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于是,就,显得毫无犹豫,想到的就是张怀民。“怀民”,直呼其名,亲切。“怀民亦未寝”,“亦未”,也没有,和自己一样,其中蕴含欣喜之情;“寝”,睡,卧,不仅没有睡,连“卧”都没有,如同心有灵犀。“相与”,相互一起;下文的“如我两人者”,都显得亲密。
教师引导(二):然而,我们又能否从有关张怀民的文字中感受到作者的孤独寂寞呢?
预设:“念无与乐者”,也说明像张怀民这样的朋友毕竟太少。“遂”,还可见没有其它选择,可“与乐者”可能仅有张怀民;“寻”,很有意味,能不能找着并没有把握,可能平时往来也不太多;“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少”也从侧面表达了像张怀民这样的友人实在难得。
2.品夜游之景:
(1)理解句意,想象作者描写的景象。
预设:宁静的夜晚,月光泻满庭院,澄澈透明,竹柏疏影摇曳,亦真亦幻。
(2)交流原文的某种巧妙笔法,并说出妙处。
预设:①比喻,原文“积水空明”,“空明”,清澈透明,以清澈透明的积水比喻月光,使皎洁的月光有了令人想象的形象性。②衬托,原文以“藻荇”的影子衬“水”的清澈透明,再以“水”的清澈透明衬月色的皎洁,两层衬托,更加突出了月色澄澈。③动静,原文“积水空明”,为静景;“藻荇交横”,“交横”,斜横交错,给人以动态的联想,蕴含着竹柏的摇曳之美。④照应,原文“积水”的“积”,紧扣“庭下”,照应上文“步于中庭”,暗示了由中庭看庭下的立体感,更激发人想象月色泻满庭院的澄明景象。⑤悬念,原文比喻连用,似乎院中果真积满了清澈透明的水,而造成悬念,最后以“盖”,原来是,点出所谓“藻荇”,乃竹柏之影,给人恍然大悟之感,也暗示了作者的错觉顿醒,饱含着惊喜之情;这就为下文抒发感慨,做好了铺垫。endprint
3.悟夜游之感:
(1)果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作者这样说对抒发其感慨有何作用?
预设:并非每夜都有明月,每处都有竹柏。作者这样说,强调了美的事物,随时、随处都有,具有普遍性,这就反衬世上能从容流连光景的“闲人”太少,因而作者发出了深深的感慨。
(2)作者与贬谪中游小石潭的柳宗元,有着怎样不同的情怀?
预设:柳宗元赏景中感到的是“凄神寒骨,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内心充满着难以排遣的抑郁、凄凉,而作者顿悟的是,美的事物,随时、随处都有,具有普遍性,而“闲人”恰可从容流连其中,享受美好的生活情趣。这样也就含蓄表达了不因贬官而失意、悲伤的豁达乐观、随缘自适的情怀。
四.美读:内化文情
(一)自主美读
PPT:
1.品读全文,深入品味关键词句中蕴含的情感,并用短线连接词语的形式,表示出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
2.试通过适当的语气、语调和重音等,读出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情感,并体现出作者的情感变化。
(二)课堂交流
1.品味关键词句中蕴含的情感,并读出情感,学生互评,教师引导。
预设:
(1)“夜,解衣欲睡”,蕴含了寂寞、孤独之情。诵读语调平缓,略有低沉。
(2)“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欣然”,高兴。诵读声调上扬,读出轻快、欣喜之情。
(3)“怀民亦未寝”,“亦未”,蕴含欣喜之情,因为怀民似乎与自己心有灵犀。诵读时也要显得轻松明快,“亦”语气适度下沉、延长,“未”,由下沉而适度上扬。
(4)“盖竹柏影也”,“盖”,“原来是”,蕴含了恍然大悟的惊喜之情。诵读语气深长,显出惊叹之情。
“也”,表判断,兼有欣喜、兴奋意味。诵读语气延长,先沉而后扬,显出兴奋之感。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蕴含感慨之情,诵读时突出两个“何”字的反问语气,强化肯定的语意;“但”,“者耳”加重音,适当延长语气;“者”,语气下沉,“耳”,由下沉而适度上扬,读出强烈而肯定的感慨语气。
2.作者情感变化与美读体现:
预设:
(1)作者的情感变化:寂寞——欣喜——惊喜——感慨。
(2)美读体现:把握住每段的关键词句,第一段交代时间句宜平缓,“解衣欲睡”、“念无与乐者”,宜低缓,“欣然起行”、“怀民亦未寝”包含的欣喜之情,宜轻快;第二段一、二句读出宁静、沉浸之感,最后一句读出惊喜、兴奋之情,读出高潮;第三段主要读出感慨的意味深长。
3.美读展示,集体背诵。
师:课文摄取一个短暂生活片段,叙事、写景、抒情巧妙结合,情感变化自然;叙述暗示夜游的背景,交代赏景的缘由,赏景触发了抒情,抒情蕴含了赏景的所感所悟。
五.拓展:提升感悟
1.课内拓展
师:如何面对挫折、失意,甚至不幸,同学们定会从文中有所感悟。假如现在让你劝慰因贬官永州而抑郁凄凉的柳宗元,你会怎么说?
预设:柳宗元先生,您好!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宦海浮沉乃为官者常态;而生活总还有许多的美好,等着我们用豁达的心灵去感受。况且,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定会疲惫不堪,而不幸错过许多美好的生活。所以,请您还是看开一些,乐观一些。
2.课外延伸
师:建议课外阅读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并通过网络等途径查阅相关资料,试着与本文比较思想情怀的异同。
4.《记承天寺夜游》 篇四
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欣然(xīn)
遂至(suì)未寝(qǐn)藻荇(zǎo xìng)竹柏(bǎi)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政论家,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三、课文注释、译文及分析
元丰六年,是作者被贬到黄州的第四年,农历十月十二日,已是初冬时分,夜里已很有点寒意了。寒夜寥寂,“解衣欲睡”,这当儿,月光悄悄地进门来了。“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生动。“欣然起行”,是作者的反应;写出他睡意顿消,披衣而起,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欣然相迎。作者的兴奋和喜悦之情都已概括在“欣然起行”这四个字中了。“念无与乐者”这个“念”字,由“欣然起行”的“行”字转化而来,写出心理活动的发展过程。作者在寂寞中求伴侣,见明月而思同心,这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句:“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至”二字表面看来很轻淡,好像不假思索,其实却包含着能一同赏月者只有一个人,非这个人不可的意思。“寻”有一种急欲找到的迫切感,这就写出了作者渴望与知心好友共同赏月的急切心理。“亦未寝”的“亦”字,写出这一对朋友心情相似;对方的“未寝”也正是作者意料之中的事。末一句,让我们从中体会到作者鄙弃人世的喧扰,爱在清寂中追求心灵的宁静和纯洁的境界。
这里短短的三句话,是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文中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作者用“积水空明”四个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四个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真可谓精妙传神。作者不用普通的明喻,而以隐喻先声夺人,造成一种庭院积水的错觉,进而写清澈的水中交错着的藻和荇,把隐喻又推进了一层,使人感到水月莫辨。正当读者于恍惚迷惘中加以体味时,作者却轻轻点出:“盖竹柏影也。”只消一个“影”字,不明写月光而月光的美好意境已宛然俱现。“积水空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感;“藻荇交横”,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积水空明”是就月光本身而形容,“藻荇交横”,则以竹柏倒影来烘托月光。这两句,一正写,一侧写,收点染并用之妙,从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这个透明的境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沉浸在这样的境界里,作者定会摆脱沉重的迁谪之感,忘怀个人的得失,而进入一个表里澄澈的透明世界。这几句是写月光,也是写作者的心境。
这里作者连发二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却不置答,意思很明确,月色常有,竹柏常有,只不过像我们这样赏月的“闲人”却不多啊!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慰藉的甘味。当时他虽微官在身,却有名无实,“闲人”二字也不无牢骚。但他自宽自慰。他这样的“闲人”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在大自然的抚慰中治愈政治斗争的创伤,从大自然的神奇秀美中获得精神的复苏和心境的安宁。“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作者最后这一句慨叹,看似平淡,意在点睛。这句话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四、文章结构 全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夜游原因。第二部分,描绘了庭中月光的澄澈。第三部分,惋惜无人赏月。
五、写作特色
1.信笔抒意,随物赋形。明代王圣俞在选辑《苏长公小品》时说:“文至东坡是不须作文,只随事记录便是文。”用这句话来阐释本文的第一个写作特色是很恰当的。2.描写月色如诗如画。
文中描写月色只有三句话:“庭下如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只用了十六个字就描绘出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着实令人神往。作者运用比喻别出心裁,一个宁静淡雅的境界出现在作者笔下。状物抒情,从大处落笔,抓住瞬间的感觉,把冷月清光写到极处。3.语言凝练含蓄,饶有余味。
本文之所以能够成为宋以后散文小品的范文,除语言简洁、准确、形象,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抓住了瞬间佳境最突出的特征外,还在于它以极少的文字,包罗了较多的内容,凝练含蓄,饶有余味,将复杂炽热的内心世界用清隽的诗意表露出来。
总之,本文情思如水,汩汩而流,言简意赅,比喻精当,情景交融,内涵丰富,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六、古今异义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但
古:只是,不过
今:表转折的连词。2.闲人
古:这里指不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
今:无事可做的人
七、重点词解
1.念无与乐者
念:想、思考 2.遂至承天寺
遂:于是,就 3.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共同,一起 4.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清澈透明
5.盖竹柏影也
盖: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原来是” 6.如吾两人者耳
耳: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
八、特殊句式 1.省略句 例:念无与乐者
这句省略了主语“吾”,译:(我)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2.倒装句
例:相与步于中庭:“于中庭”作“步”的状语,后置,正常的语序为“于中庭步”译: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九、课后习题解答
(一)这篇短文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其中: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两个人都很“闲”,因为别人是忙人,“吾两人”是“闲人”。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惟其“闲”,才能“夜游”,才能欣赏月夜的美景。
(二)1.念:想,思考
者:„„的人 2.寝:卧,睡
3.步:徒步徐行,散步
4.但:只是,不过
耳:而已,罢了
十、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这时看见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便很高兴地起来走动。因为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去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里散步。
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整个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草交互错杂,原来那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松柏?只不过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练习】
一、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默写出文中描写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并对其写景的妙处试作简要的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说说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作者的“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完成文后的练习
1.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_家、________家,与父________、弟________合称“三苏”,三人同为________之列。苏轼死后谥号________。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蕴含着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说说这篇文章表露了作者什么样的特殊心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2.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二、“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用“积水空明”四个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感;用“藻荇交横”四个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
三、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②“念无与乐者”:可见其很少有人与他交游往来,“闲”。
四、(一)1.《东坡志林》
苏轼
子瞻
东坡居士
北宋
文学
书画
苏洵
苏辙
“唐宋古文八大家”
文忠
2.①于是,就;②清澈透明;③这里指不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④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
5.22、记承天寺夜游 篇五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朗读并背诵课文,领会凝练含蓄,饶有余味的语言。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3、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4、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画面、音乐欣赏突破重难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品味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2、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在逆境中自我排遣的的特殊心境。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朝代)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
嘉佑六年(1062年),苏轼开始为官。熙宁二年(1069)因上书反对新法被迫离京。后十年先后调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元丰二年(1079年),因有人故意扭曲他的诗句,苏轼被捕下狱,坐牢103天,几次濒临砍头之险,史称“乌台诗案”。出狱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他甚至带领家人在城外东坡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 之号便得于此时。元丰七年离开黄州贬去汝州。张怀民当时也被贬官黄州,住于城南承天寺。
(他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他也娶了妻子,可惜30岁的时候,他妻子就过逝了,多年以后,他写下这样的句子纪念早逝的妻子——“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他去世很久很久以后,有一个作家给他下了如下结论: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的。)
苏东坡的一生比之常人的一生应该说是非常不幸的,但他活得十分快乐,而我们很多人平平常常的过日子,却说人生无趣。看来我们真的该好好的学一学苏东坡,问问他为什么能过得如此快乐。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希望下课的时候大家能从东坡这里取到快乐人生的真谛
二、初读:
1、学生朗读
2、听录音朗读,比较不足在哪里。再齐读
3、读懂了吗?请针对文中不懂的字词句提问。
4、你能从文中读出苏轼当时的心境吗?(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心情的寂寞;面对挫折逆境的豁达,面对孤独人生的感慨„„)
三、寻“乐”:
1、找原因:东坡为何深夜起行?(月色入户)想找好友与他一起分享月色带来的快
2、寻人物:他有很多朋友,为何独寻张怀民?(无与为乐者)两人都被贬但都不把贬放在心上,都爱“以山水怡情悦性”,志同道合。(介绍张怀民:1083年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决不挂坏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3、赏月景:说到乐,人们想到的是“吃、喝、玩、乐”,(1)他们两人乐的是什么?欣赏美景。
(2)什么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衷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分析。月,竹柏影。(3)翻译。(4)齐读,并背诵这句话。
四、“闲”的深究
1、发感慨:看着这样的美景,东坡发了什么感慨?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翻译。
(3)竹柏、月只是一个象征——美景的象征。(4)原句哪里没有美?(只是缺少闲人罢了。)
2、闲人为何意?
(1)闲人:闲情逸致的人。(齐读、背诵这句话。)(2)再次齐读,应读出感情:乐、悠闲。
(3)闲很难做到,怎样才能“闲”?在文章中有无告诉我们?
东坡的景语透露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宁静、心胸开阔、心无杂念)。(4)常人有何杂念?(追名逐利)
五、总结:现在回过头来,回答上课前的问题,如何才能是自己的人生快乐呢?
(1)罗丹:美是到处都有的
(2)读《记承天寺夜游》,我懂得了:
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 面对逆境,要豁达开朗,乐观积极。重要的,不是别人是否理解欣赏我们;而是我们能不能寻找到真正的自我。(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的感情微妙复杂,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更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使我们看到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故其笔下的月夜才如此空灵、皎洁。
(6)你知道其他描写月亮的诗句吗?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六、布置作业:
1、月的诗句
2、请同学们也来写一段景色描写。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乐 寻友赏月
志同道合
月、竹柏影——美景 闲——闲情雅致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参考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要脱衣睡觉,只见月光照入门内,(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就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的地面,沐浴在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的月色之中,“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
6.记承天寺夜游答案 篇六
1.解释加点的词。
①念.无与为乐者( ) ②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 ) ③怀民亦未寝. ( ) ④水中藻荇交横.. ( ) 2.从划波浪线的句子中找出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②相与步于中庭
4.你如何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句的含义。
5.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3分)
能表现友情的.句子:(1) (2)
理由:
答案:
1.①考虑 ②只是 ③睡觉 ④交错纵横
2.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地点:承天寺
人物:我(苏轼)与张怀民
起因:我见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经过: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结果:我与张怀民相与步天庭中
3.①哪里的夜没有月亮啊!哪儿没有竹子和松柏树啊 ②同张怀民一同走到院里
4.惋惜无人赏月,更暗示世人大都醉心于功名利禄,为俗务所累,无暇及此,表现作者和张怀民超凡脱俗,摒弃一切凡尘事物的拖累,淡泊宁静的情怀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⒈解释下面的加点词
⑴念.无与为乐者( )
⑵遂.至承天寺( )
⑶怀民亦未寝.( )
⑷相与.步于中庭( )
⒉用现代汉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⒊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 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
⒋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
1.⑴考虑,想到⑵于是,就⑶睡觉⑷共同,一起
2.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3. (即“庭下„„盖竹柏影也”)概括:庭中月色(或:月色如水、月色空明)(只要能扣紧“月”来概括即可)
7.记承天寺夜游1 篇七
(选自《历代笔记小品》, 范军、阮忠编, 湖北辞书出版社1994年)
注释:
(1) 先生职临钱塘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 (2) 陈诉:状告。 (3) 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 (4) 某:我。 (5) 姑:暂且。 (6) 发市:开张。 (7) 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 判案用的笔。 (8) 逾:走出。 (9) 逋 (bū) :拖欠。
译文:
东坡先生在杭州做官的时候, 有人来告状, 说某人欠了他两万丝绸钱不还。东坡把那个人喊来, 询问是怎么回事。那个人说:“我家以制作扇子为业, 刚好父亲死了;而且从今年春天以来, 阴雨连绵, 天气寒冷, 制作的扇子卖不出去, 不是有意欠他家的钱。”东坡仔细看了他很久, 然后说:“暂且把你做的扇子拿来, 我为你开个张吧。”一会儿扇子拿来了, 东坡从里面拿出二十把白团夹绢扇, 随手用判笔在扇子上写行书、草书, 画上枯木竹石, 一会儿就弄完了。随即交给那个人说:“出门赶快去还你的欠债。”那个人抱着扇子, 流着眼泪道谢走了。刚跨出府门, 就有多事的人争着用一千钱买一把扇子, 那个人拿的扇子一下就卖光了, 来迟一步没买到扇子的人, 甚至懊悔、遗憾得不得了。那个人就这样还清了他的欠款。一郡的人都称颂、赞叹, 还有人感动得流下泪来。
鉴赏空间
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出为杭州通判。任职杭州期间, 他留下了许多佳话。“东坡画扇”这则小故事, 不但让我们领略了苏轼在书画艺术上的造诣, 更让我们感受到他那关心人民疾苦的仁者情怀。
[读有所思]
8.记承天寺夜游1 篇八
一、闲从何来
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人摘出苏轼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时把他逮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经过长期的审问和折磨,苏轼差一点就丢了性命。由于好友范镇、张方平等人的营救,案件惊动两宫,十二月时苏轼获释出狱,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元丰六年,张怀民被贬黄州,他是苏轼的好友,初到黄州时寓居在黄州的承天寺。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做了相当于现在分区副司令员的职位。让文人担任武职,本就滑稽,但对文学家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这正给了苏轼充裕的时间思考人生,他的很多经典作品都诞生于此。黄州的流浪式生活对于苏轼来说并不是惩罚,或官方监禁,他十分享受这种生活,并写出了四篇生平最佳作品:《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写《记承天寺夜游》时,是苏轼被贬谪黄州的第四年。
二、闲之表现
据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记载,苏轼在黄州过着隐士般的生活。元丰三年,苏轼开始真正务农了,并自称“东坡居士”。悠闲的生活,让苏轼更加关注生活、享受生活,他发明了东坡肉、东坡汤,甚至开始练习瑜伽和炼丹。在《记承天寺夜游》中“闲”字表现如下:
1.无人打扰
一位闲官在黄州,没有饭局、无人打扰,所以才有“夜,解衣欲睡”。试想,如果他白天忙于公务,晚上苦于应酬,到家中只能是倒头便睡,绝不会“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无与乐者
如果苏轼位高权重,趋附者就会很多。苏轼被贬之后,官场中人自会保持距离,就算朋友,也会疏远三分。除此之外,以苏轼的才学,能与之对话的人本就不多,才会有“无与乐者”的感慨。
3.悠游寺院
苏轼客居黄州时,喜欢去寺院,甚至寓居寺院,可借《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佐证。承天寺也是一所寺院,也许寺庙远离尘嚣、晨钟暮鼓能使人内心沉静淡定,易于品味人生百味。
4.月夜出行
在黄州时,苏轼喜欢月夜出行,两篇《赤壁赋》都是月夜泛舟的杰作。苏轼对月情有独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古今咏月第一佳句。月亮作为一种永恒与自然的象征,成为士大夫逃避现实苦难、超群拔俗、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反映出古代文人骚客孤独与寂寞的心态,失意者寻求慰藉与解脱的心理。正因为月夜出行,也才会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奇思妙想,全句无一字写“月”,却又无一字不在写“月”。
三、闲之真味
如果苏轼不是因为被贬黄州,他又何暇得闲?怎能欣赏到如此夜景?
作家刘燕敏在哲理散文《桂花为什么不香》一文中记述:任职8年的韩国前总统全斗焕,卸职后住在寺庙的禅堂里,觉得庙内桂花很香,在白天,房内的夜来香也很香。总统跟住持说:“过去我家也有一盆夜来香,可白天从未闻到过香味。”住持答道:“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人们之所以闻不到,是因为白天心太焦躁了。”由此可见,惟其心如止水、心无挂碍,方能感受到物象的真趣和真味。若打算写出宁静欣悦,必须先有宁静欣悦的心境。于是,苏轼才会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神来之笔,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
一位才华横溢且满腔抱负的诗人被贬谪,闲中也许有无奈,但苏轼总能战胜自己,他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在大自然的抚慰中治愈政治斗争的创伤,从大自然的神奇秀美中获得精神的复苏和心灵的安宁。
苏轼既有佛家的出世思想,又有儒家的入世思想,两者难免矛盾。“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即表现了词人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但他仍有进取之心,他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行为。因为古代知识分子除了做官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报效国家的途径。
综上所述,“闲”字既有悠游自然的快乐,又有对忙于政务者辜负良辰美景的感叹,当然未尝没有“有志不能伸”的无奈,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苏轼大概未能完全释怀吧。
9.《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篇九
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评价设计】
1、通过对不同形式句子的朗读,落实学生文言文诵读能力的积累。
2、通过对品读、分析重点词语、句子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3、通过三个设问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落实情感目标。
【教学设想】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写的一篇小短文,意蕴丰厚,字字有玄机。本设计试图引导学生立足文言之“言”,抓住重点词语敲击文本,以期走进苏轼细腻丰富的心灵,感悟苏轼空明的心境,豁达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本设计不强调课前的自主预习,让学生对文本保持适度的陌生感,围绕真实问题阅读文本,用自己的思维实实在在地一点点掘进文本,走近苏轼。
【教学目标】
1.理解文意,能把握作者的情感波澜,掌握几个重点文言词语。
2.解读“乐”“闲”两字的丰富内涵,走进苏轼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品读关键词、句,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理解“乐”和“闲”的内涵;
难点:对“念无与为乐者”中“乐”的理解。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苏轼,做好解读文本的相关铺垫
1.请学生谈自己对苏轼的了解。
2.引导学生关注课下注释1,同时补充相关资料,初步感受苏轼的生活态度。
(PPT补充:苏轼被贬的有关资料及《临江仙》(上阕):夜饮东坡醉复醒,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请学生齐读并谈谈对词意的理解。
二、感知文章大意,掌握部分重点文言词语
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教师从能否读准字音、读通句读、读懂文意三个方面检查朗读情况。
1.指名不同层次学生朗读,检查能否读准、读通。
①引导理解三个句子的朗读节奏: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用不加标点的课文检查学生节奏把握情况。
2.检查学生能否读懂文意。
①请学生尝试用一个主谓短语简洁概括文章所写的这个生活片段。
②检查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
引导学生注意词语间的联系。(PPT出示:重点词语:欣然 户 念 遂至 寝 步 盖 )
(PPT出示:句子大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念无与为乐者)
引导学生注意两句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生成下一步教学的基础性资源。
三、理解苏轼,感受作者精神境界
(一)品“乐”之内涵。
通过设问一学习文章记叙部分:
我认为,这里的“为乐”,不仅仅是课下所注释的“交谈取乐”,还有更丰富的内涵。不知道同学们意见如何?请同学们依据文本讨论对这个“乐”字的.理解,有理有据的陈述你的观点。
学生通过交流、探讨体会:“乐”之多重含义,这份快乐藏在“欣然”“遂”“亦”“步”四个字眼里。
齐读记叙部分,体会苏轼的这份赏月之乐,分享之乐, 读出几个关键字所传达的快乐。
(二)探“闲人”心境。
1.通过设问二学习写景部分,感悟景物写法及特点:
我认为作者在这句话中漏了一个主语:“月色”。我补出来了,同学们认为是补出来好还是不补好呢?
(PPT出示:庭下( 月色 )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想象体验:请同学们试着在这句话的空白处填两个感叹词把作者的情感波澜补出来。
齐读(背)写景句:读出一份发现的快乐,读出一种恍然大悟的味道。
2.通过设问三学习议论部分,感悟作者的精神境界:
我认为苏老夫子这两问实在太绝对。昨夜无月,我校即无竹柏嘛。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追问:“闲人”如何理解?
齐读(背)议论部分,读出作者内心的感慨,一点自嘲,一点自赏。
追问:哪个词透露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呢?
司马迁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也就是说,世俗之人庸常之人大都被琐碎或者欲望淤塞了心灵,穷者奔波于生计,满脸愁苦,富者追逐于利益,肠满脑肥。只有从种种生活的琐碎中超脱自己,才能拥有空明之心。
齐读(背)全文,体会苏轼的心境。
四、总结归纳文章内涵,深化认识。
苏轼确实是拥有生活艺术、生活能力的人,不仅能于敲门不应之时倚杖听江声,更能于贬谪之境遇看见如水月色。这有赖于他豁达超脱的人生境界。这才是更重要的财富。
最后还是把苏东坡的这句话送给大家:
(PPT出示: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苏轼《东坡志林?临皋闲题》)
愿同学们在未来的岁月里,也能耳聪目明,拥有闲情雅致,做江山风月之主人。
齐背全文。
五、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为乐——赏月之乐,分享之乐,心有灵犀之乐
10.《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篇十
苏轼自己评论他的文学创作,有一段话很精辟: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文说》)
这段话,可与他的另一段话相补充:“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江行唱和集序》)
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是:文,是“充满勃郁”于内而不得不表现于外的东西。胸有“万斛泉源”,才能“不择地皆可出”;胸中空无所有,光凭技巧,就写不出好文章。苏轼的确是胸有“万斛泉源”的大作家。就其散文创作而言,那“万斛泉源”溢为政论和史论,涛翻浪涌,汪洋浩瀚;溢为游记、书札、序跋等杂文,回旋激荡,烟波生色。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只有84个字,从胸中自然流出,“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无从划分段落。但它不是“在平地”直流的。只有几十个字,如果“在平地”直流,一泻无余,还有什么韵味?细读此文,虽自然流行,却“与山石曲折”,层次分明。“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这像是写日记,老老实实地写出年月日,又写了个“夜”字,接下去就应该写“夜”里干什么。究竟干什么呢?“解衣欲睡”,没有什么可干的。可就在“解衣”之时,看见“月色入户”,就又感到有什么可干了,便“欣然起行”。干什么呢?寻“乐”。一个人“行”了一阵,不很“乐”,再有一个人就好了;忽而想起一个可以共“乐”的人,就去找他。这些思想和行动,是用“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几句表现出来的。寻见张怀民了没有,寻见后讲了些什么,约他寻什么“乐”,他是否同意,在一般人笔下,这都是要写的。作者却只写了这么两句:“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接着便写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步于中庭”的时候,目光为满院月光所吸引,引起一种错觉:“积水空明”,空明得能够看清横斜交错的各种水草。院子里怎么会有藻、荇之类的水草呢?抬头一看,看见了竹、柏,同时也看见了碧空的.皓月,这才醒悟过来:原来不是“藻、荇”,而是月光照出的“竹、柏”影子!“月光如水”的比喻是常用的,但运用之妙,因人而异。不能说作者没有用这个比喻,但他的用法却和一般人很不相同,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也很不相同。
文思如滔滔流水,“与山石曲折”,至此当“止于不可不止”了。“止”于什么呢?因见“月色入户”而“欣然起行”,当止于月;看见“藻、荇交横”,却原来是“竹、柏影也”,当止于“竹柏”;谁赏月?谁看竹柏?是他和张怀民,当止于他和张怀民。于是总括这一切,写了如下几句,便悠然而止: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记承天寺夜游作文 篇十一
月光很皎洁,照在了床头他叠的整整齐齐的衣服上,也将坐在床边的人那深思的面庞映的很清楚。
已是深夜,是所有人都该睡觉的时候,这个人是谁是谁?为什么会在现在这个时间还清醒着?
他紧锁的眉头突然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了带着一丝惆怅的微笑,站了起来。不慌不忙的穿好了长衫、鞋袜,信步走出了房间。
没过多久,他便走到了承天寺。在门口,他轻轻叩了叩门扉,出来迎接的正是他想要寻找的人张怀民。
此夜知己,唯有怀民啊!二人相顾一笑,走进了庭院。
今晚的一切显得都是那么的安详。他们并肩散步在庭中,月的寒光洒在院内的一切角落。低头一看,潺潺流水中,仿佛还有许多青色水草随水摇曳。而定睛一看,原是柏叶和竹叶的影子,而我与怀民的影子也翩然在水中。夜色令人神往。
他与好友在院中坐下,相顾感叹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唯有你我二人能赏到这优美的景色了。
12.《记承天寺夜游》赏读 篇十二
一、语言干净、素朴。苏轼小品在语言表达上,力求“陈言务去”,不饰雕琢。他反对“言有浮于其意,而意有不尽于其言。”要求作文自然通俗,不装腔作势,“凡人文字,务使平和,至足之余,溢为奇怪,盖出于不得已。”而这篇小品文则鲜明的体现出了他的这一要求。前半部分写因月色之美而心生访友之念,决然而行,与朋友散步庭中。语言平淡无奇,简洁的交代了夜游的背景。然后用了十八个字写月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历来被誉为写月色的绝唱。十八字中处处有月又处处不提月。三句之中没提一个月字,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月光无处不在。这个澄澈的月的世界,完全是靠喻体来完成的。且这个喻体是在视觉、错觉、悬念、联想等合力作用下产生出来的,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一般人写月色,总是说月色如水,这虽很准确,但显得陈旧。苏轼同样把月光喻成水,但却是一种视觉错觉:庭院如积水,而且还是一种澄澈得近乎空明的积水。这本身就比单纯说月光如水显得生动。然后作者再加以联想:有水就会有水生植物藻、荇,而且这些藻荇还交错在一起。那么这些藻荇怎么跑到院内来了呢?作者在一番设疑后再一句点破:“盖竹柏影也。”这种悬想设疑之法不但把竹柏的影子写得生动而逼真,而且还暗示那无处不在的月色,确实无比精妙,使得干净,素朴的语言具有无穷的表现力。
二、强烈的画面感。写景是游记的表现重点,通过抽象的文学语言“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是需要极强的语言表现功底的。如果说王维的画是画中有诗,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那么,苏轼的这类小品文便是文中有画,文中有诗。文中写月景的文字虽短,却是对瞬间佳境最敏感,最传神的记录。勾勒出一副秋月清冷、洁净无尘、寺院空旷、深邃宁静、游人清闲漫步、物我两忘的夜游图。在此,我们不能不惊叹苏轼尺水兴波的绝技以及状景达情的能力。不仅如此,在画面中,月色还动静相承,给夜游增添了诗意。“积水空明”,这是一种静谧之美;“藻荇交横”,这是一种动态摇曳之美。动静相承,给我们勾画出了一幅似乎弥漫着水气的朦胧素描图画,营造出一个淡雅而又具有风韵的诗化的透明世界。也只有在这个世界中,作者才摆脱了迁谪的压迫感,才从类似拘囚的狭小天地中解放了出来,才能达到物我两忘、天地共存的悟境。
三、随物赋形,行云流水。苏轼行文“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在写作中,他常打破各种文体习惯上的界限,把抒情、状物、写景、说理、叙事等多种成份糅合起来,以胸中的感受、联想为主,信笔写去,文章结构看似松散,但却于漫不经心中贯穿了意脉。开头一句“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看来平淡无奇,简直就像日记。起句平平,然后在平易中起波澜,这方是大家之风。果然,波澜接着而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解衣欲睡”是倦怠无兴致,“欣然起行”却是活跃有兴致。这两句一伏一起,一沉闷一活跃,文章顿显波澜。而造成这种转换的契机则是“月色入户”。为什么月色入户能使作者披衣而起,兴致顿增呢?这就留给读者去思考了,是苏轼对大自然特别是对月光的特殊情感呢?(苏的诗文中有相当数量的咏月佳句)还是由于贬谪之中的孤独和无聊,他企图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排除纷忧,获得慰藉,在月的世界中来寻求一种污浊的官场和喧闹的尘世所没有的静谧的心境和纯洁的氛围呢?接下来,作者写他在月下寻友。张怀民,名梦得,他不但与苏轼遭遇相同,也是被贬谪到黄州,而且襟怀也相似。张怀民到黄州后寓居在承天寺,并在寺旁筑一亭,苏轼题名为“快哉亭”,苏轼的弟弟苏辙还写了篇《黄州快哉亭记》,在记中他称赞张怀民“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可见他是个寄情于山水、不以贬谪为念的旷达之人。因此苏轼引为同道,在此月白风清之夜,作者去承天寺寻张怀民,而“怀民亦未寝”。这个“亦”字大有讲究:首先,它暗暗证实,张怀民确与苏轼同道;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其次,作者未寝,张怀民亦未寝,这为后面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结论做了铺垫。行文如山石曲折又前后照应,于此可见一斑。
以上是叙事,写作者由夜寝而见月,由见月而起兴,由起兴而寻人。以下转入写景,当然景中亦有情。句中明喻、暗喻交错运用,以“积水空明”喻写月光的清澈透明,“水中”紧承上句,接着又设一喻,以水中藤蔓“藻荇”来喻陆上树木“竹柏影”,写出了竹柏月下投影的淡雅清丽。寥寥数字,而明月朗照之境界全出。
文章的最后一段,写作者在空明月色中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连续两次发问,目的是引出下面的结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这句话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它是作者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月色感觉的集结。“但少闲人”的内涵很丰厚,表面上看,他似乎是说自己与怀民因遭贬斥,无所事事,故多闲暇,才会有这闲情逸致来夜赏明月;实际上它是对碌碌人生的否定和庸庸官场的鄙视,也是对宦海浮沉的解脱和受诬遭贬的排遣。作者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只有摆脱杂念的缠绕,有着一副旷达的胸襟,才能领略这风清月白的自然之景,才能交融在这表里澄澈的透明世界中。这就是作者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也是这篇散文的“文眼”所在。
综观全文,作者的语言朴素自然,既富有诗情画意,又蕴含深刻哲理。通过多种表达方式的有层次的运用,将月下美景、心中闲愁和盘托出。叙事,则依据实情一一道来,将自己所见、所念、所行平铺直叙,晓明通畅,同时,又于思虑的变化之中凸显出行文的跌宕起伏。写景,则通用比喻,以水中景致写庭下月影,使笔下的景物尤显空灵,更显出月色的皎洁和内心的清澄。抒情,则委婉曲致,欲吐还休,似闲还愁,作者仅点出物景随人事而变迁的感受,而其中所包含的层层人生感悟,都留待读者去深深体味。
13.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篇十三
1、反复朗读课文,熟读成诵。在读中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意境和感情。
2、联系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结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和句的含义。
难点: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本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寻味。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二、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停顿,读通文句,读出文章的韵味)如: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念/无与为乐者 ,水中/藻荇交横
三、积累文言词汇,翻译理解 ?给加点字注音。
解( )衣 藻荇( ) 遂( )至 未寝( )
看课文注释,了解大意。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翻译全文,深入理解文意。
四、研读赏析,合作探究 思考
1、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
因为月色很美,去寺庙寻张怀民一起赏月。
2、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
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横。
3、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月色皎洁,空灵。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相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作者正是借“何夜”、“何处”句点明了这一真谛。这也正是作者能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缘由。
6、文章的结尾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作者最后这一句慨叹,看似平淡,意在点睛。这句话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五、小结
这篇短文,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六、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板书
绘景:月色——积水空明 空灵皎洁
竹柏——藻荇交横 竹影摇曳
抒情: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落寞 潇洒达观、自我排遣的乐观
★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
★ 记承天寺夜游考点
★ 《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 《记承天寺夜游》鉴赏
★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
14.《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篇十四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4.重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5.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展示
二、生字词读音(叫学生读、纠正、齐读)
遂(suì)寝(qǐn)藻(zǎo)荇(xìng)
三、跟随课件朗读课文,纠正
重点词语(投影)
欣然:高兴地念:思考、想到相与:一起
遂与外人间隔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遂至承天寺盖竹柏影也
但闻屏障中尺一响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二、翻译课文(学生提问,师生解决,强调重点,学生翻译,对照投影)
三、研习课文
1、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抒情
2、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地点: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张怀民
事情的起因:月色优美
3、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
绘景修辞作用特点
月色——积水空明竹柏——藻荇交横比喻生动形象如临其境皎洁、澄清、透明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5、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达观
板书设计
6、小结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7、能力扩展:一切景语皆情语。
8、能力迁移:看图写景抒情。
9作业
【记承天寺夜游1】推荐阅读:
2017记承天寺夜游09-30
记承天寺夜游教材分析07-13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06-14
初二语文《记承天寺夜游》课本注释07-01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记承天寺夜游》07-26
八年级语文《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07-08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阅读附答案08-13
记承天寺夜游 导学案设计(八年级上册)09-27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