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精选12篇)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 篇一
家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不再安于现状,不满足当前传统农业经营带来的微利,在家乡又找不到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因此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农民越来越多。据高邮市农村住户调查资料表明:农民外出务工得到的收入已成为近几年宜章农户家庭纯收入增加的主体。而这种“主体”收入的增加主要依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途径来完成。如何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逐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经济体制
一、高邮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现状
(一)全市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据农村住户调查:2009年全市农村劳动力为26.68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4.8%;从性别结构看:男劳动力占54.85%,女劳动力占45.15%;从所从事的行业看:第一产业占69.71%,第二产业占10.76%,第三产业占19.53%;从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看: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3.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7.9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4.3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2.34%,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3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0.29%。从以上结构可以看出: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性别结构较为合理,但劳动力水平较为低下。
(二)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和农村“人多田少”现象的日趋严重,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一股热潮。据调查:全市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8.5万人,其中省外7.53万人,省内0.96万人。上半年新增转移人数2.1万人,其中女性1.07万人;在新增成员中有0.06万人接受了职业培训。总体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带。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较以前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民不再满足温饱型生活。加上经济发达地区的高工资、高收入的强大吸引力,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部冲动和外部拉力作用下,近几年大规模地向沿海一带转移。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为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从而吸引了更多农民前往这些地方打工赚钱。据调查,全市上半年外出打工的就有74%分布在沿海一带,少数分布在省内其它地市.2、二、三产业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据调查:农村输出的劳动力有74.6%从事工业和建筑业,其次是商业、餐饮等服务业。男性绝大多数从事建筑业的住房建筑、装修以及电工、木工等工作,女性主要从事制鞋、电子装配等工作。也有些举家外出承包田地种西瓜、养猪等,但为数不多。其他主要从事各种服务行业。
3、劳动力就地转移人数明显增加。出现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是(1)近年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趋于饱和;(2)一些重点工程在全市相继开工建设,沿公路两侧新开办许多采石、水泥预制件等配套企业以及公路建设工地均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3)个体私营经济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吸引了一部分劳动力回流。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兼业性。目前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民与土地紧紧地联在一起,大部分非长期性外出务工的农民,往往是既“忙外”又“忙内”,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耕种。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全市外出劳动力人数虽逐步增加,但转移的速度却有所趋缓。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转移的劳动力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和有专业技术的较少。低素质的劳动力只能从事赃、累、苦、重等工作,很难找到理想的岗位,挣得满意的收入。
2、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基本趋于饱和。由于沿海发达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各大城市的部分企业不景气,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大幅增加,面临城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双重压力。因此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多属自发性、盲目性,使得外出务工人员的利益和权力难以得到保证。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自发的多,有组织的少,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基本处于无序流动状态。由于缺乏宏观调节手段,劳动力输出后的情况无法了解,利益无法保护,如发生劳资纠纷或工伤事故等也无人过问。少数人因找不到工作就出现偷、盗、扒、窃等违法乱纪现象。也有少数人借打工之名,外出超计划生育。
三、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根据以上情况加以分析不难看出:今后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如不及时更新,要找到理想的工作,挣得满意的收入已是越来越难。要想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总收入的贡献越来越大,必须积极地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全市劳动服务中心已初步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
1、建立乡镇劳动保障站和劳动信息网络,形成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不冒烟的工厂”,是投资少、见效快的扶贫工程,是不交学费的“商业大学”,也是全县这样一个城镇化水平不高,工业基础薄弱,经济落后地区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积极稳妥的开展好劳务输出,全市就业服务中心利用这次机构改革的机会,加快了乡镇劳动保障站的建设。已建9个乡镇劳动保障站全部配备了1-3名专、兼职人员。全市13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站,部分地区建站率超过75%。劳动信息网络的建立已在构思当中,的确亟待落到实处。因为它的建立将会使劳动力转移和跟踪服务更加规范、更加简捷方便。
2、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行各行各业、多方位的技术培训。据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小学至初中文化程度占66.5%以上,多数务工成员只能从事普通体力劳动,有技术、特长的只占10%左右。针对这一情况,为满足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对技术的需要,提高就业率,必须对务工成员进行多方位的技术培训,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据调查:今年各乡镇相继开设了缝纫、电脑、保姆、保安、幼教、焊工、美容美发、家电维修、养殖等专业,培训民工960多人。通过培训,使他们一经转移就能上岗,在竞争的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既有利于生产的稳定发展,又增加了务工人员的经济收入。
3、挖掘劳务资源,广开服务渠道。由于全市与沿海接壤,打工妹大都以老带新方式输出,而男工及中年妇女输出就没有那么活跃。针对这一现象,就业服务中心及时与沿海等地的信息联络员联系。为全县劳务输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深受农村男青年和中年妇女欢迎。
四、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果,促进高邮市域经济发展。
从以上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可以扩大就业、增加收
入,还可以以此为突破口,搞活全县经济。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把门外的钱抓回来,更重要的是通过农村劳务输出,把外面的先进观念、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机制和先进的经营理念等学成回乡,积极带动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全市在这方面的工作已迈出了新的一步。
1、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给农业生产提供了较宽裕的流动资金,而且带动了相关二三产业的发展。如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繁荣及职业教育和社会办学的发展。据调查农民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家庭经营收入和转移性、财产性收入则增长较缓。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了农村居民增加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主要途经。
2、劳动力转移带动全市民营经济的发展。全市外出务工人员在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其中姣姣者学到了过硬的技术,赚到了大把的票子。为此,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回乡办企业。如减免有关税款和相关的行政性收费、争取银行低息贷款等,为返乡创业人员创造出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参与小城镇建设。
3、劳动力转移加快了全市小城镇建设的进程。由于沿海地带劳动力的需求基本趋于饱和,其工资、待遇与内地收入越来越接近,且工作时间长,路程远,开销大。再加上近年来全市恰逢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的相继开工,在给全市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给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带来了巨大机遇。一些打工回来的青年因外出开阔了眼界,学回了技术,积蓄了一些资金,他们不再安心几亩田的收入,大多来到县城或小城镇经商、从业,从而加快了全县小城镇建设的进程。
五、几点启示
1、科学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展本地经济的有利前提。由于一些地方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存在种种偏见,认为这是对农村劳动力的一种廉价出售,是“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劳动力资源的剥削。由于缺乏正确的分析和认同,它的作用和重要性一直没有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各级政府也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更谈不上系统的管理和引导。据调查:农村剩余劳动力所带来的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广大农户家庭纯收入增加的主体和农业生产及农村住房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同时许多外出务工的青年学成回乡,争当创业之星,带动了全市民营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因此,要想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一个足够的认识。
2、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专家们认为,导致农民增收缓慢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农业效益下降,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有限,农业科技水平落后导致农产品竞争力差。许多地方都存在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因此,适时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进而提升农产品质量,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是农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和农产品的竞争力,而且还可以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地转移。
3、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企农“双赢”。依托资源建基地,面向市场求发展,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方向。龙头企业的主要作用是:
促使资金、技术、信息、人才进入农村,农产品和劳动力流出农村,实现企业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因此,扶持和壮大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发展产业化就是发展农业。不仅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还安排了剩余劳动力就业。
参考文献:
1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2赵红:《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3杜鹰等:《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研究》
4邓鸿勋:《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 篇二
1 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
1.1 总体概况
江苏省盐城市现有农业人口456.09万人, 占总人口的55.46%。其中, 农村劳动力303.21万人。计截止2013年12月末, 全市农村劳动力总量303.21万人, 其中, 女性144万人。从文化程度分, 初中及以下176.18万人, 中专和高中101.75万人, 大专以上25.28万人。从年龄结构分16~25周岁73.01万人, 26~40周岁104.68万人, 41周岁以上125.52万人。从资源分布看滨海、阜宁、响水三县农村劳动力占总量的34.07%, 东台、大丰、射阳、建湖农村劳动力占总量的48.18%, 大市区仅占总量的17.75%。
1.2 输出就业
到2013年底, 盐城农村劳动力输出就业126.04万人, 占转移比重的64.03%, 其中女性57.81人, 占转移比重的29.37%。省内输出64.74万人, 其中苏南地区51.93人, 占输出人数的41.2%。省外输出54.83人, 占输出人数的43.5%, 境外就业6.46人, 占输出人数5.13%。
1.3 同期相比
2013年全市农村劳动力总量增长速度较2012年相比下降0.57%, 下降幅度较大的为东台市, 达8.48%。输出就业人数同期增长速度由2012年的1.59%下降到0.72%, 其中新增省内输出就业9174人, 较上年增长11%, 增长地区较快的仍为苏南地区, 占输出就业人数的32.03%, 较上年增长24.2%。省外与境外输出就业人数较2012年均呈下降态势, 下降幅度分别为2.07%和11.4%。就近就地就业:2013年全市新增就近就地转移2.37万人, 占新增转移总量的52.32%, 同比增长2.12%。
1.4 主要特点
1.4.1 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总体呈下降趋势
据《盐城统计年鉴》2008-2011年的农业人口统计数据反映, 我市农业人口已从2008年的507.88万人下降至2011年的472.24万人, 四年的人口比重分别为62.57%、61.24%、60.25%、57.54%。2010年、2011年、2012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统计数据表明, 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增速下正逐年递减, 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愿意在家门口就业。
1.4.2 农村劳动力文化层次逐步提高
全市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58.1%, 中专和高中文化程度的占33.56%, 大专及以上占8.34%, 2012年、2011年和2010年三年同期这三项比例分别为:59.45%、33.23%、7.31%, 6 1.7 5%、3 3.5 9%、4.6 7%, 6 2.3 9%、3 3.3 3%、4.28%。截至2013年9月末, 盐城有105.687万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占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的53.97%, 比重偏低, 其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53.7476万人, 仅占参培人数的50.86%。
1.4.3 转移总数中女性与男性比例有所拉近
女性输出就业人数逐年走高。2000年女性输出就业人数仅4 751人, 占总数的31%。从2005年开始女性输出就业人数有所放量, 并逐年递增, 至2014年12月底女性输出就业人数已达57.7万人, 占总数的46.5%, 为2000年女性输出就业人数的121倍。
2 主要特征
2.1 全市人口减少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增速减缓和大龄农村劳动力比重上升
从盐城人口的增长历史情况来看, 1990年的人口出生率为22.93‰, 1991年到2004年为10.65%~8.87‰, 降幅明显, 在国家计生政策暂无调整的情况下, 人口出生与成长必将继续呈下降态势。根据1990-2006年人口出生率计算, 16年后, 也就是2006-2008年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年平均增长了14万人, 2009-2022年平均增长了7.39万人;这表明盐城劳动力供给进入低速增长阶段。人口的减少意味着适龄劳动人口不足、大龄劳动力比重会不断提高。
2.2 学习动力不足导致农村劳动力文化和技能偏低
由于农村劳动力流动性强, 进城打工, 只是生活所需, 是一段时期权宜之计, 缺乏长远规划, 加之城市繁华富裕与农村劳动力低下的社会地位和微薄的收入反差明显, 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从业与务工与其个人兴趣爱好相去甚远, 对继续学习提高技能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 往往把身边的朋友作为参照群体, 认为学习技能用处不大, 能够顺利拿到“血汗钱”就很满足了。尽管不少农村劳动力也有自己职业发展目标, 比较看重自己未来的发展, 但对现有工作环境和职业前景不乐观, 苦闷和无奈情绪比较强烈。此外, 部分农村劳动力只有初中文化甚至小学文化, 这部分人文化素质比较低, 缺乏自我学习能力, 造成低学历和低技能恶性循环。
2.3 扶持政策的局限性导致就业和创业补贴向农村延伸不充分
2.3.1 社会保险补贴对象范围不大
目前, 只有吸纳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并为其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企业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 但对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就业困难人员没有照顾, 而这些人员是农村就业困难人员中的大多数。
2.3.2 培训补贴标准不活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鉴定获证奖补政策为5年, 有利于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给农民吃了“定心丸”, 但培训标准执行上不能反映培训工种成本实际, 影响了政策引导功能的发挥。
2.3.3 创业服务项目不多
农民创业扶持和服务与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相比有很大差距, 如农民创业小额担保贷款, 虽然我市将此列入年度就业工作考核体系, 加大推动力度, 但发放总量仍偏小, 贷款贴息工作因无资金还未启动。
3 对策措施
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点, 应该按照“自主择业, 分类指导, 完善制度, 搞好服务”的思路, 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3.1 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各级劳动就业公共服务机构、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和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 从公平、公正角度去宣传农村劳动力群体, 引导农村劳动力正确看待自己。首先, 宣传帮助农村劳动力树立文化和技能学习意识。加强文化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 切实提高自己的文化层次。其次, 要宣传树立竞争和技能学习的意识, 加强农村劳动力对自己的认识, 结合个性能力和特点、特长, 努力去掌握新技能, 学习新知识, 不仅要看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而且要做长远规划, 对工作环境的改善和职业前景要有信心, 提高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竞争力, 适应和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从而营造相对舒适和稳定的务工环境。
3.2 坚持分类指导, 提高服务效果
一是针对已落实岗位的农村劳动力, 积极开展在岗技能提升培训, 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探索建立培训资金直补企业的制度, 充分调动企业和农村劳动力积极性, 扩大培训规模, 提高培训质量, 促进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岗位成才, 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二是针对准备转移尚未落实岗位的农村劳动力, 精心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项活动, 依托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乡镇、村劳动保障工作机构, 及时将就业信息和培训信息进村入户、送到农村劳动力手中, 确保他们得到及时、有效的就业服务, 实现有序转移就业;三是针对仍在观望的农村劳动力, 充分发挥乡镇和村劳动保障协理员作用, 提供“一对一”的职业指导和服务, 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就业形势, 合理定位工资预期, 实现及时就业;四是针对不准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 实地了解原因, 提供针对性、个性化服务。对返乡创业的人员, 由农民创业指导服务机构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政策扶持等“一条龙”服务, 使他们能够成功创业。
3.3 完善政策制度, 建立长效机制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 篇三
[摘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转移就业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几年来,湖南省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任务仍然艰巨。文章从实地调查入手,分析了湖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更好地开展转移培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竞争力的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富余劳动力 转移 培训 对策
[作者简介]方小斌(1966- ),男,湖南洞口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高级经济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农民教育;叶玲(1979- ),女,湖南常德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科技处,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农民教育;毛尚华(1965- ),男,湖南津市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宣传部部长,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农民教育。(湖南 长沙 410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2007-2008年度立项课题“湖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与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0708ZZ29)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4-0011-03
转移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转移就业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从农民到产业工人和“市民”角色的转换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劳动力市场已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企业对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逐步提高。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农民工素质,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稳定就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近五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一工作,主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转移培训,取得良好的成效。本文试图对湖南省实施的各种转移培训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整合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资源,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效果,推动湖南省劳务经济的发展。
一、湖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
湖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2003年就下发了《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的决定》,提出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到目前为止,湖南省政府部门牵头实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主要有: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省农业厅的“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省扶贫办的“雨露计划”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省教育厅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免费培训以及省委统战部的温暖工程农民培训等,每个主管部门都出台了相应的计划和管理办法。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除省教育厅开展的免费培训以外,湖南省其他政府层面开展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使用财政资金总计7.1475亿元人民币,共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128.5万人。(见表1)
二、湖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五年来,湖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它对于提高湖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竞争力、树立劳务品牌、促进湖南省劳务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通过对几年来转移培训工作的调查和比较,发现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其一,培训覆盖面小,人数偏少。湖南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大省。根据《2008年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08年末,全省总人口6845.2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959.95万人,农村劳动力2998.74万人;2008年全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含本乡镇)1208万人。除去已外出务工的农民,仍有近800万人需要寻找转移门路。伴随着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数量必然越积越多。而据省农业厅的统计,2007年一年中,接受过1个月以内短期培训的农民占8.95%,接受初级职业技术培训并取得证书的占2.29%,接受中级职业技术培训并取得证书的占0.77%,没有接受过培训的高达82.41%。相对于庞大的外出务工劳动力群体而言,参加培训的比例太低,人数偏少,严重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质量。
其二,培训经费投入明显不足,与面广量大的培训市场很不适应。转移就业人员中,没有接受过培训的比例如此之高,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这是目前湖南开展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课题组对全省118个贫困村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77.35%的村干部认为影响转移培训的主要因素是经费问题。5年来,包括中央财政投入和温暖工程社会捐助在内,全省用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总经费不到7.5亿元人民币。此外,补助标准也明显偏低,难以保证培训的质量。“阳光工程”短期培训每人仅补助500元,这与培训成本有较大的差距,很容易造成培训走过场,甚至出现有名无实的现象。“雨露计划”中专学历教育培训模式3年扶贫口径每生只补助1800元,而同类培训中,广东和甘肃两省2007年扶贫补助的标准均达到了3400元(三年制)和2500元(两年制)。省教育厅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免费培训,由于没有政府的投入,靠职业院校贴钱,很难真正得到可持续开展。
其三,培训质量不高,监管不力。由于培训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使得一些实施培训的机构在专业设置、培训内容和教学管理上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只讲经济效益,不注重培训质量,严重影响培训声誉。部分财政补助经费未用到农民身上,各类培训机构的管理人员的素质仍需提高,项目操作远远没有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和透明。由于受经费和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多数培训仅局限于一些简单的培训项目,培训走过场甚至只造名册不实施培训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经过培训的转移劳动力和从未接受过培训的并没有显著差异。从整体上说,培训的外出就业劳动力的技术素质不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其四,有效需求不足,培训市场不够活跃。由于受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和综合素质的制约,农民大多比较保守,对参加培训的作用了解不深,因而缺乏主动参与培训的意识。同时,政府部门特别是县、乡两级对各类培训的宣传和引导不够,缺乏有效手段,加上经费的限制,宣传工作难以落到实处,以至于造成有些学校或培训机构出现由于报名人数少而完不成培训计划任务的情况,使有限的培训经费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五,培训资源分散,整合空间很大。目前转移培训呈现多部门管理和实施的格局,每个政府部门都掌握着一定数量的培训资金。不同的转移培训项目有着不同的特色、不同的实施途径,虽然体现了培训的多样性,但同时也存在由于重复、交叉带来的浪费和矛盾。比如,省扶贫开发办实施的是面向贫困地区的转移培训,而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也实施了“湘西地区技能扶贫培训工程”。如何打破部门限制、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避免重复和浪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三、湖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建议
周强省长2009年1月12日在省人大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抓好“农村劳动力就业计划”等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加强对湖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对于开发人力资源、化解城乡矛盾、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从总体上说,建议湖南省尽快完善转移培训管理体制,有效整合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对未(拟)转移人员、已转移人员和预备劳动力分别建立培训平台,加强监控,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具体来说,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其一,应尽快成立由省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省农办牵头,省财政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厅、省扶贫开发办以及省教育厅等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协调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和协调全省转移培训工作,拟订规划,出台相应政策,建立健全转移培训体系,理清职责,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管。转移培训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靠哪一个部门和机构都难以独立完成,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关涉农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其二,有效整合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对政府层面实施的转移培训调整职责分工。根据近五年的培训实践,结合已实施转移培训项目各自的特点,我们建议: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主要以打造湖南省“劳务品牌”为主,面向全省,特别是面向返乡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据初步统计,湖南省目前返乡农民工达280万人,其中五成以上的为建筑工人和一线普工,有近四成的希望通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再就业能力。省扶贫开发办主要针对贫困县和比照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继续采取已在全省贫困地区推广并已产生良好效果的以“工学交替”学历教育为主的培训模式。从今年起,国家将贫困线标准从人均年收入786元提高至1067元,全省扶贫开发的目标人群将由54.8万人增加到194.8万人,占全省农村人口的3.5%,转移培训任务更加艰巨。省教育厅应以预备劳动力技术教育培训为主,在普通中学开设职业技能培训的课程,让不能继续升学的农村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帮助他们顺利转移就业。据预测,“十一五”期间,湖南全省初中后、高中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的约为225万人,加强对这部分人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省农业厅主要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特别是面向返乡农民工的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不再承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见13页表2)
其三,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多元投入机制,为转移培训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一是省政府要呼吁和争取中央财政增加对湖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力度。培训农民工存在省级之间的溢出效应,实际上是为全国提供“公共物品”,成本应该由中央财政来负担。如果能在4万亿财政扩张计划中安排2000亿,按人均2000元的标准培训一亿农民,尽管只占5%的份额,但会给转移培训市场带来根本性的变化。湖南作为劳务输出大省,中央财政在下拨经费时应予以倾斜。二是要加大省级财政对转移培训的支付力度,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三是要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和社会有识之士、慈善组织和慈善家为农民培训和转移提供资助,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资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局面。通过财政拨一些、部门拿一些、培训机构让一些、社会筹一些等途径建立农民教育培训的专项基金,保证培训经费的投入。要提高补助的标准,对各类培训进行科学的成本测算,补贴培训机构的合理支出,推动培训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其四,以就业为导向,素质教育与技术教育并重,着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农村富余劳动力要实现有序转移和稳定就业,培训质量是关键。要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在技术、师资、就业推荐等方面的优势,以高职院校为主体,开展转移培训。劳动部门实施的转移培训应把培训机构扩展到高职院校,不应只局限于在所属的技工院校和民办机构中招标选择。各培训机构必须与用人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训,把教学质量摆在第一位。对于开展短期培训的机构,重点要抓好教师的选拔和培训。教师必须取得订单企业认可的培训资格证,且至少掌握两个从业岗位或工种的技能才能上岗执教。同时,企业也选派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在培训时,校企共同制订完整灵活的教学计划,合作开发培训工种教材;要加强实训场所的建设与投入,用人单位要提供部分实训设备;要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按职业标准培养人才,重视学员动手能力培养和岗位技能的训练,把是否通过劳动部门的技能等级考证作为衡量学员是否合格的主要标准。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排在前三位的是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因此,对于短期培训的农民,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比职业技能的培养更为重要。要重视参训农民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安全生产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在培训过程中有意识地模拟企业工作环境,引入企业管理模式,使他们进入工厂后能尽快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
从长远来看,随着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引导性培训和短期培训应慢慢退出市场,6个月的技能培训和2年或3年学历教育培训应作为转移培训的主要形式。对于学历教育模式,应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着力培养一批知识更全面、技能更强、发展后劲更足的人才,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永久转移。
其五,加强监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补助资金的管理,物价等部门要严格对培训单位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审查,严禁对受训农民实行滥收费。承担培训的机构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全省应建立一套选拔、监控、评估、退出等完善的制度体系和以稳定就业率、就业单位满意率为主要指标的考核体系。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培训机构的指导、过程监控和质量监控,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开发网上监管系统接受社会监督,杜绝套取国家资金、重复报账的现象。对违规改变资金用途,挤占、挪用、套取财政补助资金以及乱收费的培训机构,除追回资金外,取消其培训资格,并对相关责任人依法处理。
其六,加大宣传力度,整治和规范招生市场。农民观念的改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宣传和引导。各级政府和培训机构要充分利用各种场合,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培训对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宣传培训的实际效果,宣传典型案例,鼓励更多的农民走出家门接受技能培训,解决培训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同时,政府应大力整治和规范招生市场,解决目前存在的区域封锁以及利用不正当手段买卖生源等不正当竞争的现象。可以考虑在对参与转移培训的机构进行严格把关的基础上,采取类似高考招生的形式,向全省统一发布培训机构、培训专业工种、培训人数、培训期限、转移就业去向等信息,由农民自愿报名,自主选择培训机构。
其七,加强输入地政府和企业对转移务工人员的培训。从长远来看,由于拟转移劳动力、预备劳动力以及返乡劳动力都已纳入目前转移培训覆盖范围,如何做好已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素质,帮助他们完成向合格的“产业工人”和“城市市民”的角色转变是一个需要更加关注的问题。对于跨省转移的农民工,省政府应通过相应渠道建立与输入地的协调机制,实行优势互补,联合培训,形成劳动力输出地与输入地、企业与农民工多赢的局面。劳动力输入地政府应树立大局观念,从政策上、资金上支持和引导外来农民工接受职业培训,使他们在务工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培训成为高素质的产业工人,让他们能安心留在当地为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当地政府还应通过立法,要求企业履行对员工的培训责任。同时,制定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增加培训投入,加强对转移农民工的培训。
[参考文献]
[1]张云华,杨晓艳.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3).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 篇四
一、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点
我县农村劳动力共有25.3万人,占农村人口的58.8%。目前,全县农村年劳务输出总数约10万人(次)左右,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30%。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山东、山西、新疆、江苏、浙江等地,主要从事选铁、建筑、肉食加工和餐饮业,或在当地的纺织、机械制造、服装企业打工,其中,从务工行业来看,从事选铁行业的人数占31%;从事建筑业的人数占12%。从务工时间来看,常年在外务工的占73.8%,季节工占26.2%。从性别、年龄结构来看,男性占60%,女性占40%;16—45岁者占86.4%,46岁以上者占13.6%。我县外出务工农民人均年收入5000元,全年总收入约为4.25亿元。
从调查情况看,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发展劳务经济已成为县、乡政府和农民群众的自觉行为。近年来,县、乡政府把劳务输出工作当做帮民致富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完善服务”的工作机制,形成了重视发展劳务经济的浓厚氛围。特别是在选铁行业上,我县已形成了一支有3万多人的劳务队伍,遍布全国各地,具有了相当大的规模。农民群众也把劳务输出作为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自发或有组织地外出务工,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XX年我县外出务工人员5万人次,XX年达到8万人次,XX年达到10万人次。
(二)劳务输出逐步增量提质。随着全国劳务大市场的逐步形成和农民思想认识的提高,我县劳务输出得到有序健康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以青壮年为主,外出务工人员的平均年龄为28.6岁,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6%,接受过各种技能培训或有一定专业特长的占24%。可以看出,外出务工农民平均年龄比较年轻,也是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教育的群体,他们也不断由体力型逐步向技能型、智力型转变。同时,劳务输出也由本省内的近距离输出,不断向北京、广东、江浙等地延伸。
(三)就地转移空间增大。近年来,随着我县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引来了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实现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据统计,仅濮城工业园区的玻璃制品、塑编等企业就吸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过千人。
(四)回乡创业人员不断涌现。我县农民外出务工获得的收入,除用于必需的生活费支出外,大部分资金带回了家乡,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还有一批“打工能人”通过外出务工,逐渐成长为懂技术、有资产、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他们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后,选择了回乡创业。截止到XX年6月底,全县务工人员回乡创办“回归型”企业13个,引进各类技术40多项、资金1亿元左右,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二、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方面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调查中我们也深刻地感到,与农民外出务工的要求相比,与市场对用工的需要相比,与我县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相比,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输出机制不够顺畅,组织化程度较低。劳动保障、共青团、妇联、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等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信息和资源不能共享,难以形成多方互动的有机结合。在这种情况下,我县农民工绝大多数采取投亲靠友和熟人帮带的方式外出务工,而通过有关组织输出的很少。据了解,全县在外务工人员经过正当中介机构有组织输出的仅占1.5%。
(二)信息渠道不畅通,职业介绍机构服务不规范。绝大多数外出务工的农民没有获取劳务信息的正常渠道,无法了解外地用人单位的具体情况。有些村民盲目到外地去闯,很难找到活干。有的外出打工,不仅没有挣到钱,反而花了一些冤枉钱。少部分职业介绍机构既没经劳动保障部门许可,也没到工商部门办理登记,他们利用中介服务提供虚假信息,骗取钱财。而劳动保障部门办的职业介绍机构,尽管免费提供服务,介绍的企业应该说也比较可靠,但是务工的农民很少问津,其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用人单位的招工条件比较高,自认为不符合条件。此外,还有少数用人单位不负责任地随意发布聘用广告,私招滥雇,欺骗外出务工者,致使一些想出去务工的人心存疑虑,影响了劳务输出工作的开展。
(三)农民文化程度低,技术技能差,成为劳务输出的瓶颈。据县劳动保障部门提供的材料,在我县农村劳务输出的10万人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仅占11.2%,而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者却占86.8%,文盲半文盲占2%。由于文化低,缺乏职业技术技能,农民工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差,找工作的难度较大。即使找到工作,也只能从事工资收入低、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另外,我县劳务培训工作相对滞后,教育培训资源整合不够,农民工接受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致使我县农民工整体素质偏低。
(四)劳务输出整体质量不高,没有形成自己的劳务品牌。林县在全国打响了建筑业的品牌,长垣县以防腐、烹饪为品牌誉满全国,而我县选铁行业虽然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但还缺乏竞争力,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劳务品牌。
(五)务工人员权益保障机制不健全,管理服务不到位。我县外出务工农民多数从事建筑业、制造业,每年都有一批农民与当地用工单位发生工资、安全、工伤等方面的纠纷。农民是弱势群体,缺乏维权意识,多数务工人员不知道与用工单位签订合同,个人利益时常受到损害,带来了务工的风险,影响了收入。同时,我县举家外出和已婚育龄妇女外出占务工人员总数的30%以上,计划生育管理、卫生保健服务成为空白。另外,“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也成为县乡政府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领导,实行目标工作责任制。一是调整充实领导组织,成立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以乡镇政府主要领导及县直有关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劳务输出领导小组,成立劳动输出公司,统一指导全县劳务输出工作。二是实行目标管理。将劳务输出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将任务分解到乡镇及有关职能部门,层层签订责任书,进行专项考核,严格兑现奖惩。
(二)鼓励劳务人员回乡创业。把发展“回归经济”作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在加大劳务输出力度的同时,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积极为回乡人员提供创业平台,真正做到“只要回来,就有创业舞台”。鼓励引导那些已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并给予他们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奖励,增强他们的政治荣誉感和建设家乡的使命感。
(三)培育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快信息网络建设。由劳动局牵头,建设一个网络,建成一个劳动力市场。一个网络就是以劳动局为平台,人事局、农业局、扶贫办、工会、妇联及各职业培训机构共同参加的范县劳动力就业信息网,信息网络联通我县劳动力输出重点地区的劳务市场,直达各乡(镇)政府。建立范县劳动力市场,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受理劳动就业事宜。充分发挥外出务工人员接触面广、信息渠道宽的优势,扩大信息来源。工商机关要加强对劳务输出中介机构的管理,严厉打击招工中的不法行为,维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四)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一是对初高中毕业生未能继续入学的,教育部门统一组织安排其到我县职业学校参加职业培训,使其先培训后就业,人人都掌握一门专业技术,成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一代农民。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扩大两所职业高中和范县乐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更多更好地向职业院校和大中型企业输送毕业生,争取打造特色的劳务品牌,实现外出农民由民工向“名工”的转变。三是实行“订单式”培训。按照“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实行“市场+订单+培训+就业”四位一体的运行模式,以建筑、家政、保安、机械加工、电焊工等市场需求量较大的职业技能为重点,以法律、法规、安全生产和职业道德规范等引导性培训为基础,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使培训后的农民工及时得到转移。
(五)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劳动力就地转移。一是要通过大力发展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吸纳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二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城镇建设规模,活跃商贸物流、餐饮服务、交通运输业,构建农副产品购销、生产资料供应、农业科技服务三大农村系列化服务体系,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5.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 篇五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结构的调整,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多。为了准确了解当地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情况,2006年8月上旬,托克托县妇联对双河镇区域服务中心所辖的14个行政村女劳动力情况进行了详细认真的调查走访。以下是调研结果和一
些思考建议。
一、妇女劳动力转移现状目前,双河镇区域服务中心农村劳动力为1.5万人,其中女劳动力为0.7万人,剩余女劳动力0.05万人。据不完全统计,已通过各种途径转移农村女劳动力0.1万人,还有0.6万名剩余劳动力滞留农村,这既是劳动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不利于妇女进步、农村稳定和经济发展。经调查,外出务工妇女和留守妇女呈现以下特点:
1、农村外出务工妇女的主要特点:一是年龄结构上,90以上的外出务工妇女都在16—35岁之间;二是在文化程度上,绝大多数外出务工妇女都是在初中以上;三是在务工地分布上,大部分妇女打工地都集中在呼市、包头等地;四是务工的类型上,60以上妇女在纺织、制衣、玩具、电子等工厂、车间做工,12左右的妇女从事超市营业、宾馆服务、餐饮服务等行业,10左右的妇女从事家政服务;五是在务工收入上,外出务工年收入大多在6000—10000元左右,25左右的妇女收入超过10000元。
2、农村留守妇女的主要特点:一是在年龄结构上,留守妇女年龄大多在35岁以上,另有少部分20—35岁的在家妇女因生育、照顾年幼子女暂时没有外出务工;二是在文化程度上,大多数留守妇女文化偏低。其中,小学文化以下文化的占85以上;三是在职业特长上,她们基本没有参加过职业技术培训,没有技术特长;四是在留守原因上,本人不想外出和家人的不支持是她们留守家中的主观因素,需要在家做家务和参加农业生产是她们留守家中的客观因素。
二、制约农村妇女劳力转移的因素从以上调查结果中我们不难看出,农村妇女劳动力的转移已经为农民家庭脱贫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外出务工妇女的收入增加也为其获得日益平等的家庭和社会地位起到积极的作用。目前制约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1、落后的就业观念仍是制约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的首要因素。留守家中的妇女对外出务工基本没有兴趣,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没有文化、没有技术、出去了也做不了什么;半数以上的留守妇女“小富即安”,甚至还有人存在“有饭吃就行,何必出去受苦”的消极落后思想。大多数留守妇女的丈夫也不愿让妻子外出务工。在就业地区意向上,她们大多选择本地短期就业,“离土不离乡”的传统观念比较严重,缺乏在异地长期就业的意识。在就业领域意向上,她们认为家政服务是“伺候”人的事,工资又低,不如在家做家务。而她们自身的年龄、文化、技能又不符合企业用工条件,很难与城市市场相契合,阻碍了她们的转移。
2、较低的文化水平和匮乏的劳动技能,制约了农村妇女的转移层次和领域。农村留守妇女普遍存在着文化程度低、没有经过职业培训、缺乏劳动技能的共同特征,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制约她们转移的层次和领域。目前,已经外出务工的农村妇女大多在16—35岁之间,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属于年龄相对较低、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部分,但是,即便如此,她们的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还是很难适应现代经济机械化、知识化、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有的即便接受了短期的岗前培训,也仍达不到技术工的水平,只能集中在制衣、制鞋、玩具加工等要求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事层次较低、劳动强度较大的工种,或者从事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随着用工市场对劳动力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妇女选择工作的余地越来越小,严重阻碍了农村女劳动力转移的进程。
3、信息不灵、渠道不畅,影响着农村妇女外出的数量和质量。农村妇女与外界接触少,信息量少,很多人想出去打工却不知道该干什么、能干什么,甚至出现外出就业不成而返乡的现象,严重挫伤了她们外出务工的积极性。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农村妇女外出务工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靠亲戚朋友推荐,二是自己外出盲目寻找,三是靠妇联组织推荐或劳动部门介绍。虽然政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做了大量的工作,各级妇联也牵线搭桥为其寻找就业门路,但由于有关部门过去转移就业工作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而收效甚微。而无组织、无秩序的转移,则造成女劳动力待工时间过长、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等问题的发生。
4、劳动权益缺乏保障,妨碍了农村妇女外出务工创业的积极性。据调查,大多外出农村妇女的劳动权益都受到过不同程度的侵害,主要表现在:男女同工不同酬、工作和生活环境条件太差、女性“四期”缺乏保护等。
三、对当前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建议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家产业和城镇转移是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做好广大
农村妇女劳动力的培训转移工作是新形势下服务农村妇女、促进农村妇女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更是妇联组织和农业、劳动等相关部门服务全县经济发展大局、参与构建和谐托县的有效载体。为了有效推动妇女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取得新的更大进展,我们建议:
1、积极搭建宣传平台,为农村妇女外出务工提供舆论支撑。“不想出去、不敢出去”的保
守思想是转移农村女劳动力的首要障碍。因此,妇联组织和相关部门在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大力宣传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基层妇联组织在妇女群众中做思想工作的优势,深入到村组,大力宣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和政策,宣传外出务工妇女的成功创业事迹,调动和激发广大妇女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并针对农村妇女的心理顾虑,教育和引导她们转变就业观念,逐步树立走出家门、接受挑战的信心和勇气。在此基础上,各相关部门应想方设法为农村妇女提供务工信息,既可以与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等用人单位及正规的职业中介机构联系,定期在本地发布可靠的用工信息,实现农村妇女的“有效输出”;也可自办或联办职业中介机构,提供本地的用工信息以满足部分农村妇女就近务工的需求。
2、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逐步提高农村妇女素质。实践证明,有一技之长,就业有门,技能缺乏,就业无望。面对不断抬高的就业门槛、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只有加强培训,大力提高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技能水平,使她们从简单劳动力转变为技能型人才,才能适应城市用工的需求。
3、逐步建立维权机制,切实维护外出务工妇女的合法权益。保证外出务工妇女的合法权益是“输出地”妇联组织必须高度重视的工作内容。因此,妇联组织和劳动部门一要结外出务工妇女的打工地、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进行登记造册,随时了解打工妇女的工作生活情况,进行跟踪服务;二是开通“打工妇女维权热线”。为外出务工妇女及时提供用工信息、法律咨询、维权报务等服务,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三是要积极协调本地女工相对集中的企业,建议其改善女工劳动和生活条件,实现对女工的“四期”保护,使打工妇女处处感觉到“娘家”的关心和温暖,以带动更多的农村妇女走出家门,逐步实现农村妇女劳力工作的既定目标,为促进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6.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 篇六
去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市各级政府采取得力措施,把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当作稳定农村、增加农民收入的头等大事来抓,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工作。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及返乡创业发展现状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益阳市是农业大市,也是劳务输出大市,468万总人口中农业人口有384万,农村总劳动力为182万,富自余劳动力约120万人。到6月末,全市有91.4万农村劳动力实现了转移就业,占富余劳动力人数的76.2%。据对55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以下特点:
1、外出务工人员青壮年比重增大。从年龄结构看:16岁到35岁的外出就业人员明显增多,至6月末为315人,占全部外出人员的81.4%,其比重较上年末提高6.6个百分点;而50岁以上人员由上年末的20人减少到7人。
2、外出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从地域分布看:今年我市农村劳动力在东部地区务工的有257人,占外出务工人员近7成,其比重比上年末提高3个百分点。从外出地区类型看:在省会城市务工的人员明显减少,由上年末的119人减少到81人;在地区级城市和县市城关镇就业的人员增多,其比重由上年末的61.4%上升到66.9%。
3、外出务工人员文化程度逐步提高。尽管现在外出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偏低,但从发展趋势看,还是有所提高。到6月底,外出务工人员中初中及以下人员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70.8%下降到60.2%,中专及以上人员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1.9%上升到14.2%。
4、务工人员从事二产业者居多。从三次产业看,外出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到6月末,外出务工人员从事第二产业的有258人,占全部人员的66.7%。在第二产业中,有约八成人员从事制造业。从事第三产业的有125人,占32.3%,主要分布在批零贸易、住宿餐饮、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行业。从事第一产业的只有4人。
5、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呈企稳回升态势。去年9月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市农民工大量返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整体下滑,但到今年2、3月份开始回升。据对550户农户调查,到6月末,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尽管比上年末减少42人,但比3月底增加了17人,呈稳步回升态势。
(二)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情况。到6月底,全市返乡人员中自主创业人数为1.2万人,占返乡人数的5.3%。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蓬勃发展,更多农民选择离土不离乡,就地就近就业。
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主要特征:从注册登记类型看,农民工返乡创业以个体工商户居多。据调查,安化县申办个体工商执照的占8成多。从创办企业的科技含量看:农民工回乡创办的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不高的企业。从主营业务涉及的范围看,发展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居多。从三次产业看:从事一、二、三产业的都有,如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商业、饮食、服务业及小型运输业等。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对全市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一)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我市各级政府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鼓励本地创业,有效解决了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问题。据550户农户调查资料显示,上半年,我市劳动力人平外出务工收入为887.5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自主创业(从事二、三产业)人平收入为450.94元,增长50.3%。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出务工收入增幅减缓,但留在本地创业的增多,两项收入占现金收入的52.2%,其比重比上年同期增加3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得到的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二)提升了农村劳动力素质。我市现有的农村劳动力中,绝大部分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单
一、就业能力弱,尤其是外出务工人员,大多是从事脏累苦险等工种,风险大、付出多、待遇低。为改变这一现状,各级政府把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作为首要任务、重中之重来抓,面对市场需求,全方位开展培训。外出务工人员组织输送到企业厂矿接受岗前培训的同时,在企业管理、城市生活、大市场的熏陶下,个体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全市外出务工人员通过岗前培训、企业洗礼、市场竞争,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等方面普遍得到提升,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业意识等方面逐步发生了变化,逐步从低素质向高素质转变。
(三)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目前,建设新农村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少资金和人才;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积累了资金,又培育锻炼了人才、积蓄了智慧,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是改善了居住环境。我市有不少农民是靠务工增加收入来改善居住环境的,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都是以劳务经济为突破口奠定了建设的物资基础,务工收入投入占60-70%。二是带回了先进生产力。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以及先进理念,都是农村难以自发产生的,既需要外力注入,又需要内力吸纳。三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关键是生产发展。经过培训后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除部分已离开土地进入城镇居住外,无一不将所获得的现金收入带回家里发展生产,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大活力。
(四)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加速了土地流转的速度,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让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和集镇,使农村承包土地有序流转成为可能,大量的农村土地流向种田能手,为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创造了积极有利的条件。目前我市农用地(含山林、水面)流转面积143.6万亩,占农用地总面积的10.8%。
(五)支援了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目前,桃花江核电站、白竹洲水电站、益宁城际快速干道等重点工程建设,以及城镇化建设等,急需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参与到益阳的建设和发展中来,在这些建设工地上,处处可以看到益阳农民工的身影,特别是经过泥工、木工、钢筋工等培训后的农民工,更是深受重点工程建设的欢迎,在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支援了辖区内的各项重点工程建设。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存在三大制约因素
(一)农民工自身素质难以适应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各类企业是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载体,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用工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进一步提高。而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农民工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没有一技之长或技能单一,这种状况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转变,难以向新兴产业转移,在与城市劳动力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更难以适应和掌握现代高科技的生产技术和操作技能。
(二)农民工就业不充分和本地企业招工难的矛盾比较突出。从全市“春风行动”联动大型招聘活动看,招聘现场爆满,但成功招聘的比例不高。究其原因:一是农民工只想谋求待遇好、工作轻松的岗位,而自身素质技能却不高;二是本地企业招工条件苛刻、环境相对较差,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劳动报酬不高,即使招进去了,也难以留得往。如赫山区今年3月份组织一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有78家企业提供了3500个就业岗位,但当场签约的只有1480个,一个月后回访,仅有600来人在正式上班。尤其是80后、90后的农民工,大多只想坐办公、搞管理,不愿下车间、当工人。因而出现有人没事做,有事无人做的尴尬局面。
(三)资金短缺制约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与其他创业主体相比,农民工回乡创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更多一些,特别是资金问题。一是创业启动资金筹措困难。虽然返乡农民工积累了一定资金,但与创办企业所需资金比起来,可谓杯水车薪。二是农民工创办的企业所需要的后续发展资金也较缺乏。有的企业办起来了,却因缺少流动资金而运转困难。由于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手续复杂,创办企业大多是租用场地,没有财产抵押,难以找到担保人,小额担保贷款未将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贷款扶持对象,资金短缺、贷款困难成为返乡农民工创业路上的“拦路虎”。
四、加大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步发展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解决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问题,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事关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尽快建立健全引导促进机制。要采取合理、有效措施,既要搞好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又要保证本地新农村建设与发展对用工的需求,以促进全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快速发展。
(二)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政府要加大对农民工的技术培训力度,把失业返乡农民工全部纳入政府公共培训范围,利用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把年轻失业返乡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纳入“职教三年攻坚计划”,采取集中培训、依托企业培训等多种形式,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和返乡农民工意愿,围绕当前失业返乡农民工转岗就业需要开展新技能培训,围绕产业升级开展培训,围绕新农村建设开展适合其自身特点的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培训,有效提高求职者的就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同时要加强对返乡创业者的创业培训。创业不仅需要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更为重要的是,有创业愿望的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创业素质。创业培训要聘请本地创业成功者现身说法,讲授创业知识技能,指导他们如何创办好自己的企业,组织到创业成功的企业参观考察;并请工商、税务、银行等单位的同志讲授相关知识和政策。
(三)加大宣传力度,鼓励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对有创业愿望、有资金、有技术,并掌握一定信息的返乡农民工,要鼓励他们自主创业,为他们搭建好创业平台。特别要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如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支持,给予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等,吸引返乡农民工积极自主创业,使他们成为当地的创业致富能手和“领头羊”。同时,要推出一批自强自立、创业创新的农民工典型,推介他们的创业经验,激发人们的创业热情。使他们既有事业成就感,更有社会认同感,起到带动一方农民致富的积极作用。
(四)加大融资力度,化解资金瓶颈。一些返乡农民工有强烈的创业愿望,对家乡的资源、市场、商机比较熟悉。对他们来说,资金成为企业初创和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制约因素,而现有融资渠道和方式还不能适应小企业融资“少、急、频”的需求特点。政府各职能部门要积极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支持,进一步加大融资力度,建立并发展壮大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加强与有关金融机构的协调和沟通,加大对创业项目实体的扶持力度,改进和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扩大贷款范围,由原来扶持下岗失业人员为主,扩大到扶持全社会具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特别是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同时提高贷款额度,降低担保门槛,简化办理程序。
7.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 篇七
此次调研地区包括吉林省8个地级市的16个经济发展程度相似的村屯, 包括长春市的卫星村、大于村, 吉林市的沙河子村、镇东村等。在每个村屯中随机抽取60户居民进行走访并发放调查问卷, 平均每个村屯回收有效调查问卷50份。从中统计出吉林省各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
一、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不均衡。
近年来, 随着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开展, 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数量不断增加, 但各地区劳动力转移数量不均衡, 同一地区的不同村屯转移数量也有差异, 表1是此次调研中吉林省部分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对比, 对比分析发现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地区间的转移数量差异很大, 通化市、辽源市、松原市等部分地区转移水平相对较低,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巨大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数据来源:根据实际调研整理。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性别失衡。
从性别结构上来看, 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多以男性为主。下页表2为吉林省部分地区已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性别比例。
数据来源:根据实际调研整理。
本次调研数据显示, 男性劳动力在劳动力转移总数中平均所占比例约为61%, 是女性的1.5倍多。尽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女性劳动力输出所占比重近年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但是从总体上看, 仍然以男性劳动力为主, 男女劳工比例依旧失衡, 也因此许多留守妇女负担加重。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年龄结构失衡。
吉林省转移输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大部分是青壮年, 其年龄结构及所占比例 (如表3所示) 。
数据来源:根据实际调研整理。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后, 大部分从事体力劳动, 所以转移的劳动力以青壮年为主。近年来, 农民外出务工现象较为普遍, 很多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由于没有务农经历, 不断加入到打工行列, 外出就业群体呈现低龄化趋势。
4. 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水平不高。
从调研结果来看, 农村人口的整体教育水平与文化素质仍然偏低。已经输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 初中文化水平约占60.4%, 高中文化水平约占7.3%, 小学文化水平约占9.5%, 仅有10%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接受过专业培训,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与非农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 在文化层次上存在着严重错位。
二、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面临的困难
1. 政府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缺少引导。
政府在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下的工夫还不够, 农民工培训几天就能上岗, 而且其接受的培训内容只是简单业务知识及注意事项, 关于技术和技能、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的培训涉猎极少, 培训效果并不明显。相关服务部门的工作不到位, 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平台机制, 造成劳动力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农民工就业缺乏稳定性。
2. 城乡歧视较为普遍。
以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来界定身份的户籍制度, 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就业准入方面, 存在着较为普遍的城乡歧视, 限制了工业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 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经济体系被分为不同的性质, 使进城务工农民无法在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享受同样的待遇。
3. 农民工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明确农民工的劳动就业权、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经营权等具体内容, 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农民进城务工无法享受与城镇工人同等的保障和福利, 抗风险的能力很弱。拖欠或克扣工资、工伤事故得不到赔偿等侵权行为时常发生。
三、关于推动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1. 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各级政府应切实抓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工作, 严格控制失学率, 普及高中教育, 巩固和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 从而提高农民整体的文化知识水平。同时, 建立培训管理评价机制, 加强政府对整个培训过程的有效管理, 并优选出绩效高的培训学校和机构, 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政府还要加强对农村青年劳动力在创业方面的培训, 帮助农民工树立创业意识, 寻找创业机会, 提高其创业所需的各种技能, 提高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内部消化能力。
2. 减少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不利影响。
改革户籍制度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中之重。吉林省政府在改革户籍制度过程中应该尊重市场作用、尊重城乡一体化规律, 适当采取倾斜的制度改革, 抹去户籍之间的各种福利差距, 取消身份限制和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之间的壁垒, 使城镇和农村居民平等地享受教育、就业机遇和社会保障福利。
3. 加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力度。
加大保障力度并对企业用工实行严格的监管, 完善相应法规, 最大程度改善制度缺失问题。广泛推行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制度、过渡性养老保险制度, 开发新的险种, 针对农民工的特殊性质,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 对于不按要求为农民工办理保险的企业, 政府应给予警告或勒令停工等处罚, 从根本上杜绝农民工事故无人管、农民工生病治不起等现象的发生。
4. 政府提供正确的就业引导。
农民外出打工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 用工单位与农民工信息不对称, 这就需要政府在劳务对接中发挥其应有作用。政府应联合各地区的劳动人事部门, 定期发布人才需求信息, 引导培训就业方向, 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信息传导机制,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谋得就业岗位, 实现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的良好对接。
5. 加快城镇化建设。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 发展乡镇企业, 拉动当地经济, 走乡镇与城市相结合的发展道路。鼓励企业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积极改善农村水、电、交通、通信网络、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不健全的现实状况。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在有条件的地区首先建立农村文化站、图书室、农业科技普及站、电影放映站、卫生站等服务设施试点,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并陆续在其地区推广。
6. 提高农村内部消化能力。
目前吉林省待开发的农业资源潜力巨大, 有效开发水果、蔬菜、花卉、药材等经济农业项目, 可以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 要进一步抓好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 实现农业集约化、现代化经营, 发展龙头企业和循环经济, 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7. 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跨国输送。
政府或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对外承包工程的项目, 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跨国输出, 针对劳动保障、工资等问题, 与国外企业协商, 既能得到最有利的就业条件, 又可以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同时, 应尽可能地安排农民工集体生活, 减少身在异乡的种种不便。
结论
通过此次对吉林省部分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实地调研, 发现只有不断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才能更好地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这不仅需要农民自身加强学习, 增强就业意识, 更需要相关部门的大力引导与支持。各级政府应当建立规范统一、职责明确的管理机构, 加大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服务力度, 建立完善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
摘要:有效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吉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通过对省内典型地区的实地调查走访, 发现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存在地区之间不平衡、缺少政府引导支持等多种问题。依据走访调查的实际情况, 提出推动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地调研,吉林省
参考文献
[1]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2]王新利, 陈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析——基于拉尼斯—费模型[J].农业技术经济, 2011, (2) :50-55.
[3]赵梦远, 贾立平.促进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对策性思考[J].特区经济, 2011, (2) :178-180.
[4]张娅.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关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 (S2) :82-85.
[5]欧阳峣, 张杰飞.发展中大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因——一个理论模型及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中国农村经济, 2010, (9) :4-16.
[6]肖云.新形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境与对策[J].社会科学战线, 2010, (8) :210-213.
[7]李心市.谈新形势下农民工的职业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9) :191-192.
8.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 篇八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措施;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F3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026-1
目前,涪陵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快速推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城乡稳定、促进涪陵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笔者就辖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再就业及劳务经济等方面的情况开展了调查研究,现就农村劳务开发工作中采取的措施及存在的问题,与大家一起探讨。
1 江北街道基本情况及劳务培训开发工作的总体情况
江北街道位于涪陵城长江以北,属城郊结合部。街道幅员面积69.7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3个社区,总人口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万人。辖区交通发达,是涪陵的北线交通枢纽。街道工业以建材工业、造船运输、食品加工为主,全街汇总企业65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2户,是街道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011年实现GDP52593万元,同比增长25.6%。实现财政收入2570万元,同比增长98.51%。地方财政收入1173万元,同比增长89.23%。基本形成了造船运输业、建工建材业两大支柱产业,成为涪陵极具发展空间和增值潜力的新兴街道。
2011年是江北街道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和转移工作,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丰收年,街道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步伐,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2011年江北街道全年转移劳动力12387人,实现劳务收入9776万元。2011年江北街道辖区企业,个体工商户都积极吸纳农民工就业,共解决农民工11500人就业。并与浙江东阳市建立了长期劳务输出基地1个,并有组织地对口输出1653人。培训农民工565名,完成目标任务350名的161%。
2 全面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措施
2.1 加大转移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为载体,负责做好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工作,以社保平台为载体,负责做好劳动力转移开发工作。近3年来,培训了缝纫工158名;培训电焊工580名;培训家政服务员72名;培训物业管理人员71名。经考试鉴定,有704人获得区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就业率均达90以上。
2.2 完善输出网络,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进一步完善包括劳动力资源、技能培训、职业介绍、转移就业等信息在内的农村劳务信息系统,及时补录新增劳动力1300余人进入信息网,为辖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指导和信息服务。并充分利用街道在浙江东阳市建立的劳动力转移就业基地,有规模的组织劳务输出358人。
2.3 发展企业,拓展就地转移空间和容量
2011年街道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使之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渠道;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扩大第一产业的就业容量;抓住辖区建筑业、造船工业以及榨菜加工等行业的发展机遇,有针对性的培训农民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全年共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4500余人。
2.4 全面宣传,积极组织农民工赴新疆季节性务工
2012年江北街道大力宣传,积极促进大量农村劳动力利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特别是积极宣传组织大量农民工赴新疆摘棉花,2012年全街共动员1200余人前往新疆摘棉务工,其中江北街道集中统一组织78人参与区劳务办统一赴疆摘棉,并积极与区上及时联系,做到组织有序、安排细致,联系护送车辆、赴疆专列和带队管理人员等做好各个方面的工作,确保了务工农民工的有序务工和往返安全。
2.5 切实加强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服务管理
江北街道切实抓好辖区5760名进城务工农民的信息调查登记和动态管理工作,并在点易居委设立了以政策咨询为主的务工农民服务管理窗口,实实在在为进城务工农民做实事、做好事。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整合各类培训资源,落实培训补助政策,鼓励农民工参加培训。加强信息服务,提高劳务输出信誉。
3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
3.1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规模转移
经过多年的发展变化,农村劳动力素质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并不大。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低下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层次的提高。较低素质的人员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会越来越窄。
3.2 农业富余劳动力供给量过大使转移劳动力的压力不断增大
随着三大工业园区的启动建设,在全区经济发展水平大幅提高的同时,失地农民的数量也进一步加大。农民失去土地后,虽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补偿和收益分配,但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上班无岗、就业无门的问题,就难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外来廉价劳动力冲击本地劳动力市场,也加大了本地劳动力转移的压力。
3.3 非农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容纳能力有限
目前民营企业、农村个体、私营工商业等其他非农产业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正在逐步减弱,并且今后我国农村非农产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速度、数量、规模都将有下降的趋势。
3.4 劳动力转移市场盲目无序制约了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乡镇对劳务信息的宣传与用工单位的实际情况的差距给务工人员造成了一种不信任感。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上处于盲目和无序流动状态。其结果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效应,严重地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稳定发展。反过来,造成城市人口对转移的农村人口产生不信任,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
作者简介:刘瑜(1975-),女,本科学历,重庆市涪陵区江北街道办事处社会保障服务所经济师。
9.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 篇九
汇报
孝昌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情
况
汇
报
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培训、大转移、大增收、大发展”工作思路,全面落实“百万农民工大转移计划”的一项“德政工程”。
孝昌县委、县政府在组织实施阳光工程的过程中,坚持正确领导,狠抓部门配合,狠抓责任落实,同时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短期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措施,强化基地认定,落实培训任务,实行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大力推进“阳光工程”转移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农民工转岗就业率,使农民务工收入稳步增加。近两年来全县共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3340人,转移就业人数2892人。今年10月底前,全县完成培训人数1820人,占今年XX人培训计划的90.2%;转移就业人数1690人,占应转移人数的92.9%。到12月底,我们将圆满完成今年的培训和转移任务。在实施阳光工程的具体作法上,我县体现出“领导高度重视,政策落实到位,措施具体得力,运作规范有序,转移效果显著”的特点。具体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度
自XX年实施阳光工程项目以来,县委、县政府十分注重加强对项目实施工作的领导。一是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高家启同志任组长、副县长唐民华同志任副组长的阳光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项目的实施工作。二是成立了县农业局局长郭华桥同志任主任的阳光工程办公室(简称“阳光办”),负责日常具体工作。三是从县农业局抽调四名骨干力量,组成专班,常年负责组织培训、监督检查、协调服务工作,同时建立和完善了相关责任制度。由于机构健全,人员得力,确保了
“阳光工程”工作顺利实施。
二、强化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
在实施阳光工程的过程中,我们始终狠抓宣传发动工作,利用各种形式宣传阳光工程的有关政策和重大意义,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具体作法上,一是利用标语横幅、媒体报道、宣传车宣传等形式,把“阳光工程”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政策宣传到乡镇村组,做到家喻户晓,提高了广大农民对阳光工程的认识。二是在培训基地建立了宣传栏,重点宣传有关方针政策,并将培训岗位、培训时间、培训内容、收费标准、补贴标准等到内容张榜公示,使农民知道怎样报名参加培训,什么岗位适合自己,应该享受哪些优惠政策。县科时学校还制作了XX多张“阳光工程”培训卡,发放给应届初高中毕业生,鼓励落榜考生参加“阳光工程”实用技术培训,并为他们提供XX多个外地就业岗位,真正做到阳光工程,阳光操作。三是加强典型宣传。“阳光办”正在积极组织编写培训转移就业增收典型的宣传材料,重点宣传培训工作实效,从而推动转移培训工作深入开展,切实做到阳光工程,播洒阳光。
三、强化培训管理,提高培训质量
今年是实施“阳光工程”规范年。为了确保培训工作不走过场,保证培训质量,县“阳光办”会同培训基地紧密协作,严格按照鄂农科发43号文件《关于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扎扎实实做好各项管理工作,主要是上好第一节课,落实“两个完善”,抓好“三个结合”,执行“四项制度”,基本建立了“围绕市场选专业,根据专业选课程,选派专人抓管理,安全稳妥促就业”的办学模式。
1、上好“第一节课”。安排“阳光办”工作人员讲授第一节课,系统介绍“阳光工程”相关政策,讲解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和国家实施阳光工程的重要意义,讲明政府补助金额和补助方式,并随机抽查学员实情,核实学员身份,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2、落实“两个完善”。一是完善培训基地的有关设备、设施和场地。劳动就业局、科时学校等培训基地,相应配备了教学软件、实际操作器具等设施,从而使学员适应了技能操作、实地训练的要求。二是完善“阳光办”的办公条件。县农业局在资金极为紧张的情况下,筹措1万余元购置了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设备,并实现了信息终端与省阳光工程信息服务平台的连接,提高了办公效率。
3、狠抓“三个结合”。一是结合农民增收的目标抓培训。在培训岗位设置上,我们结合孝昌实际,选择了计算机操作、电子技术、缝纫、包装、建筑、制衣等就业前景好、收入相对较高的岗位开展培训;在培训课程安排上,严格制订培训大纲,精心编写教学计划,注重操作能力,做到既浅显易懂,又学有所用。二是结合农民产业结构调整目标抓培训。在培训农民工向外转移的同时,实行就地转移,着重培训了一批农机手、农民经纪人和农村沼气建设、维修工,鼓励、引导农民自主创业,参与本地农业产业化建设,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今年共培训服务本地农业产业的农民工998人,占目前培训总量的55%。三是结合本地城镇化建设抓培训。培训基地做到因地制宜,结合城镇经济的发展需要进行定向培训,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和稳定就业。我们加强对因城镇建设而失地的农民进行示范性培训,使600多位农民受训后在县开发区的有关工厂找到了工作。
4、严格执行“四项制度”。一是规范台帐制度。培训基地每个月按规定的格式,认真填写培训就业台帐及相关数据,报县“阳光办”汇总。二是实行月报制度。县“阳光办”严格审查基地数据后,每月底前用电子邮件报上级“阳光办”,便于上级主管部门在网上向社会公布工作进展,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实行合同制度。县“阳光办”与承担示范性培训任务的基地签订培训就业一条龙合同,严格落实合同内容,对虚报、弄虚作假以及违规套取补助代金券的行为进行了严肃处理。四是实行检查验收制度,培训基地每个班次结束时,由县“阳光办”到培训班逐个检查,了解培训和就业情况,形成核查意见书,核查人员签名,实行检查人员签名负责制,并当场发放补贴代金券,对不符合条件的学员一律取消补贴,同时向社会公开检查验收情况及举报电话。
四、强化跟踪服务,拓宽就业渠道
阳光工程的工作难点是转移就业。转移就业率高不高,稳定性好不好,决定阳光工程的工作成效。我们认真搞好培训就业的组织及跟踪服务,较好地解决了阳光工程的“出口”问题,使农民学员能招得进,学有成,就业快。一是通过县乡劳务服务机构,做到每个乡镇有一名联络员,在12个乡镇建立了定向输出的6大基地和10家重点企业,同时派出10余名干部到孝昌农民工集中的外地开展调查,专门负责收集当地劳动力需求信息,安排所训学员就业,服务农村劳务经济,为打工者提供应急服务和维权服务。二是阳光工程办公室与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劳务派遣关系,实行劳务派遣制度,根据企业需要开展订单培训,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宣传和咨询,受理举报和投诉,收集用工信息,代办各种证照,实行跟踪服务。要求用工单位在学员转移就业后,及时提供一份“用工回执”名单,以此确认农民学员是否真正就业。今年异地安置农民工822人,通过跟踪回访,他们普遍对工作、待遇和生活环境感到满意。
从今年10个月的阳光工程的实施情况看,我们在工作中还有些不到位的地方。一是培训岗位未能完全满足外出就业农民工的需求。二是培训时间紧,一些技能知识不能迅速培训到位。三是工作经费不足,一些实质性的工作不能开展,如市场就业岗位调查,异地安置农民工跟踪服务,宣传资料费用不足等。
五、下步工作举措
一是加强全县相关部门的紧密配合,再加力度,再加措施,将农民工转移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抓住“两节”来临和大批农民工返乡有利时机,迅速将培训班开到乡镇、村,确保返乡农民工有一技之长。
三是积极同外地企业和本地企业开展联合培训,拓宽就业渠道,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孝昌县阳光工程办公室
10.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 篇十
(一)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农村劳动力陈旧的就业观念。我区的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初期大多是以投靠亲友为主,属于小规模、零散的盲目流动,经济效益不明显。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思想落后、就业观念陈旧,对外出就业存有偏见、怕上当受骗、怕有风险,宁肯在家受苦受穷,也不敢走出去。虽然目前有所好转,但仍存在小富即安、不愿外出的观念。为改变这种陈旧的就业观念,区劳动、农业部门在全区范围内经常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采取发表电视讲话、现场采访、制作专题、开辟专栏等形式,宣传政府对外出就业的优惠政策和规定,打消人们外出务工的种种顾虑,鼓起他们走出家门的信心和勇气。今年1—10月份,共发放宣传单和用工信息30000余份,制作专题节目3期,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亲自到场欢送外出务工人员5次。同时利用外出务工致富典型开展宣传活动,有计划地组织这些先进典型到城乡巡回报告,大力宣传外出务工致富和返乡创业的先进事迹,通过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从而在我区农村营造了“外出务工光荣,劳务输出致富”的浓厚舆论氛围。
(三)发展劳务输出机构,健全输出信息网络,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输出。一是规范本地劳务输出机构。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通过市场就业,有效解决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建设要求,加大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在原峄城区劳务输出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人力资源合作中心,专门负责劳务代理和劳务输出的管理服务工作,实现内供与外输的合理配置,达到资源共享,有偿服务,互惠互利。推行了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指导、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劳务输出、失业登记等“一站式”服务,把人力资源市场建成了峄城区的人才和劳动力的交易集市。严把民办中介机构资格审批关,实行劳务输出定期回访,建立劳务输出纠纷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在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外出务工人员解除了后顾之忧。二是建立驻外劳务输出机构。在用工单位需求量大且外出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地区,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并健全驻外劳务输出服务机构,负责务工人员的跟踪管理,协调劳务关系,解决务工人员的一些实际困难,开拓新的用工市场,切实做到“输出有组织、流动有服务、权益有保障”。目前,我区已在黄岛、南京、苏州建立3处劳务输出基地。三是健全劳务输出信息网络。以区人力资源市场为主体,以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为依托,以村级信息员和驻外劳务输出服务机构为延伸,充分发挥镇(街)劳动保障事务所、村级信息员的作用,摸排富余劳动力情况,建档立卡,建立基本数据库,变以前的被动报名求职为主动推荐择业,形成了劳务接收地、劳务中介组织、劳力输出地之间互通信息、密切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输出信息网络。今年以来,除镇(街)保障所外,还在徐楼、桃花、邵楼三个村(居)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截至目前,全区共聘任村级信息员423人,并为其颁发了信息员证。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一)强化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体系。进一步膨胀职业教育规模、大力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充分发挥职业中专培养专门实用人才方面的作用,加强专业技术教育。充分利用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广校、镇(街)成教中心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的场所、设备和师资力量,搞好对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教育、专业技术教育、岗位定向教育,争取使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都能掌握一两门专业技能。鼓励引导各级培训机构和各类职业介绍所主动与当地及外地大中城市用工单位签订合同,确定用工岗位,根据岗位工种要求,有针对性地对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进行基本技能、技术操作规程等方面的培训,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二)广开输出渠道,努力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就业潜力。围绕培植蔬菜、林果、畜牧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运销产业。同时,进一步加快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地得到就业。二是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进一步创造环境,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兴建劳动密集型企业,引导本地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大力发展加工制造、商贸餐饮、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农村二、三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进一步放开政策,放宽限制,扶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之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载体;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把小城镇同引导民营企业合理聚集、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村服务业有机结合起来,繁荣城镇经济,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三是积极扩大劳务输出,切实畅通农民工异地就业渠道。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劳务输出管理服务网络,加强区域劳务协作,在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和我省青烟威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劳务输出机构,形成劳务接收地、劳务中介组织、劳务输出地之间互通信息、密切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积极引导各类中介组织与外地劳动力市场建立合作关系,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力输出合同,扩大劳务输出规模。
(三)依法维护权益,保护和调动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认真做好农民工的维权工作,成立专门的农民工维权机构,认真清理对农民工的各种不合理收费,严禁乱收费和超标准收费;监督用工单位与农民工签订规范有效的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规定农民工工资支付标准、支付形式、支付时间等内容。加大对侵害农民工权益案件的查处力度,及时受理劳动争议,对招工后不办理用工手续、不签订劳动合同、恶意拖欠和克扣工资、随意延长工作时间的用工单位,依法严肃查处。
(四)加强领导,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创造宽松环境。牢固树立转移农村劳动力也是政绩的观念,加强对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领导,切实把劳动力转移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一是落实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责任制。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农业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大事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切实抓紧抓好。二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在积极申请省、部级项目,争取培训经费的基础上,集中使用现有科教兴农、农业标准化、土地复恳等资金,依托生产培训项目,向农村劳动力转移倾斜。研究切实可行的经济补偿机制,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实行补贴或奖励,对承担培训费用困难的农民,可区别情况采取减免培训费、就业取得收入后补交培训费、贴息贷款等方式支持其参加培训。三是积极搞好就业服务。尽快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培训资料库等,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信息引导,提供技术支撑,开展全方位服务。在户籍管理、承包地流转等方面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降低农民进城入镇成本,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合理有序流动。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土地流转制度,维护进城务工经商农民的合法权益。积极培育转移典型,加强分类指导,及时总结交流,示范推广,跟踪服务,推动农民转移致富。
1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初探 篇十一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建设的需要,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客观要求。农村中职学校须立足农村、面向农民,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本文以农村开设淘宝课堂,借助职教平台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为突破口,对新时期农村电商发展路径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建言献策。
一、农村中职学校参与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意义
1.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措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许多地方政府把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农村中职学校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战略要求的具体体现。
2.有利于优化劳动力素质,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实现城市化、农民工市民化的客观要求。同时,劳动力素质的优化是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农村二、三产业顺利转移的重要条件。农村中职学校参与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培养成高素质的技能技术人才,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在劳动力方面的比较优势,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提质增效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农村中职学校参与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素养与技能水平,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质量和效果,而且能顺应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形势,加速农民市民化,推动农村城市化、现代化进程。
二、农村淘宝课堂的课程设置
1.按学员特点分角色培养
推行淘宝课堂培训,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安置作用是肯定的,而且,其吸纳作用体现的角度也是多元的。在农村淘宝发展过程中,无论哪种类型的电商,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都具有多层次、全面性等特点。
2.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情景式的课程体系
上林职校电子商务专业团队的教师们认真分析了淘宝店铺经营的各种工作任务、子情境和相应工作过程的知识,在此基础上转化为淘宝课堂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具体的课程体系设计如下。
(1)购物体验阶段。该阶段的工作任务为注册会员、支付宝账号、开通网银、熟悉网上购物程序及网上购物、网店策划、网店注册等,培养学生熟悉网上购物环境、网店策划、网店注册的能力,主要学习网上购物、网店策划、网店注册等课程。
(2)网店建设阶段。该阶段的工作任务为商品拍照及布光、使用光影魔术手处理图像、使用Photoshop美化图像、网店页面布局、店铺美化、商品上架及上架工具使用等,培养学生商品拍照及图像处理、店铺装修、商品上架的能力,主要学习数码照相及图像美化技术、网页设计、网络编辑等课程。
(3)商品销售阶段。该阶段的工作任务为网上洽谈及商品销售、商品验收确认及评价、商品退换、橱窗推荐位推广、论坛及博客推广、SEO推广与促销推广、客户服务、客户礼品赠送、商品包装、物流配送及费用确定等,培养学生网上商品销售、店铺推广、客户服务、商品配送的能力,主要学习网上销售、网店推广、客户关系管理、玩转物流等课程。
(4)店铺管理阶段。该阶段的工作任务为人事及财务管理、卖场纠纷处理及店员管理、商品采购、供应商及库存管理、店铺经营方向决策等,培养学生网店核心管理实务的能力,主要学习网店经营管理等课程。
3.针对性设计农村淘宝课程包
根据培训学员的地域背景,特别设定了农村淘宝课程包,可作为选修的项目由学员自定义选择。课程包里含有:《农产品行业开店流程》《农产品新手卖家技巧》《农产品品牌建设技巧》等课程。选修课程按学分制计,在考核时,学员在网络上的实际销售业绩可以折合成学分计入最后的考核成绩。
三、农村淘宝课堂管理制度
1.完善减免学费
学习成本问题是农民学员关注的焦点,并直接影响他们的最终选择。政府要给予适当政策和经济扶持,建议将在高校实行的助学贷款计划在农村职校中推广,可以在学校开通“绿色通道”,或者发动民间资本鼓励企业奖学金制和特困学生学费减免制,并出台针对农民学员的减免学费制度及生活补助制度。另一方面,政府发放“职业教育券”,把资金投向每位农民学员,通过凭券自主择校的方式促进职业院校与培训机构的合理竞争,进而提高农村职校的教育质量。
2.推进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将教学与生产结合在一起,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加入、优势互补、资源利用、利益共享,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促进企业经济、科研发展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学校办好职业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人才的重要途径。利用淘宝这一有效的平台,学校进一步办出自己的特色,科学设置专业,适应市场需求,而企业也可以在淘宝这一平台上通过与学校的合作得到人才与效益的双赢。
3.创新学习管理
要达到让农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必须提供坚定的条件保障,不仅让学生“进得来”还得让他们“读得起”“出得去”,因此对农民学员的学习管理必须创新。采用全日制与业余制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远程教育与现场指导组合等符合农民学员实际情况的学习方式,大胆革新技能认证与技能转换的学分制,积极探索工读结合的弹性学制,吸引他们就学,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的建设性策略。
经济新常态下,要求职业教育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注重改革创新、深化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劳动大军。总而言之,顺应时代潮流,满足民众对职业教育的新需求与新要求,是职业教育变革的永恒方向。中职学校致力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既是现代职业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社会”办学理念的彰显,亦是现代职业教育社会功能的不断延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工作,需要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承担巨大的成本。但是,新生代农民工综合素质和用工成本的提高,将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职业结构调整、科技发展产生强大的“倒逼”作用。职业院校开招农民学员,对缓解目前就业压力、以教育扶贫、缓解社会矛盾、对社会进行综合治理有一定的作用,不仅能化解职业院校的生源危机,而且能解决农民职业教育的供求矛盾,促进“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因此,新时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性将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日益凸显。社会在这一领域的投入,将收到相应的回报,这既是农村职校的社会责任,也是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12.北镇市农村劳动力流动情况调查 篇十二
一、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
1.人均耕地占有量低1.人均耕地占有量低全市全市人均耕地占有量2.5亩, 一家三口单靠种植玉米, 人均收入不到1 0 0 0元, 难以维持正常生活需要。此外, 劳动力也出现剩余, 使农民不得不寻找出路, 出现劳动力流动。
2.典型的农业县县北镇市市二、三产业劳动力吸纳能力差, 促使劳动力向外流动。据近两年调查, 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1631人, 比2004年增加2833人。
3.农业机器替代程度提高
全市大田作物已近九成实现机器化生产, 大型农机具和现代农机具的使用, 大大减少用工量, 使农村出现劳动力剩余。
4.农民观念改变4.农民观念改变随着农民随着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改变固有的靠地养人, 靠天吃饭观念, 特别是80后、90后两代人, 近六成不再从事农业生产, 一方面是文化素质的提高, 另一方面是城市大量就业机会的吸引, 使他们想走出农村, 根植于城市。
二、劳动力流动特点及产生的影响
1.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流动, 劳动力从农村向外流动劳动力从农村向外流动2010年2010年农村劳动力中, 从事农业生产的增幅明显低于2004年, 外出劳动力较2004年增加近两倍, 外出劳务收入因外出劳动力人数的增加增长两倍, 这样一方向减少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增加农民收入。
2.拓展就业空间, 促进人力资源合理分配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程进程大批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三大批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的发展, 跨区域流动, 缓解了农村劳动力剩余的局面, 填补了发达地区劳动力结构性短缺, 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常年外出劳动力中有25%溶入到流入地生产生活中, 成为一定程度上的城市人, 并没有返乡的意向。
3.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 为农村实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农村实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农民农民从事非农产业和外出务工, 打破了农民以农为主、视土地为生命的传统观念。一部分从事非农和外出务工农民, 已彻底脱离土地, 将土地流转出去, 增加人均耕作面积, 为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
三、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对策
1.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实现农村劳动力内部分流实现农村劳动力内部分流解决农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主要途径还在农村, 应立足于自身进行消化。加大调整力度, 发展高效农业, 搞好劳动力密集型的集约经营, 促进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拉长产业链化, 实现生产、贮藏、加工、销售一体化, 扩大就业量, 最大限度的获取价值。
2.发展县域经济, 加快工业化进程, 提高就业能力化进程, 提高就业能力工业的发工业的发展是提高就业能力最有效途径, 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等南方沿海地区, 强大的工业实力, 吸引了全国劳动力向其流动, 从而促进自身的建设与发展。那么就北镇而言, 现在正在打造炉业产业基地, 形成规模后, 必将有效的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推荐阅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对策08-30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浅探07-01
象山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11-03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07-01
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报告07-30
定西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其对策10-27
各具特色的国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模式10-10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