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精选8篇)
1.心理学史 篇一
习题一
一、填空题
1、目前,(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的两个主要发展方向。
2、冯特认为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间接经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直接经验)。
3、铁钦纳在身心关系上持()观点,认为虽然心理和生理事件同时发生,但它们彼此并不互为因果。
4、华生对反应进行了具体的分类。根据反应能否直接观察,他把反应划分为(外显反应和内隐反应)。
5、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直接经验、行为)。
6、精神分析创始人是奥地利的医生(弗洛伊德)。
二、名词解释
1、颅相学
2、phi现象
3、新行为主义
4、第三势力心理学
三、回答题
1、简述冯特心理学的体系。
冯特心理学体系是由两部分构成的。1.个体心理学,个体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意识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实验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则是以人类的高级精神过程作为研究对象,也就是社会心理学。
2、直接经验包括感觉、感情、意志等因素,这些因素是主题直接经验到的;间接经验是人类通过对外部世界的经验间接推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而直接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3、内省法是心理学特有的研究方法,是指个体通过对自己内心活动进行观察、体验和陈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方法。冯特主张将内省法与实验法结合起来,这样才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所以冯特的内省法称为实验内省法。在实验内省法中,被试被置于标准的、可以重复的情景之中,并要求用简单的、确定的回答来做出反映。这样就可以保证心理学研究的确定性与控制性。4.心理元素是指意识的最基本的单位,它们以复合的形式构成人类的各种意识状态。最基本的心理元素有两种:5.感觉与感情。情感三维说认为情感存在着三对方向相反的基本感情维度:愉快----不愉快;兴奋----沉静;紧张----松弛。在情感三度说中,每一个维度代表了一对感情元素沿相反方向的不同程度的变化。三个维度相交于零点,每一种具体的情感体验就可以按照这三个维度而确定它所处的位置。6.统觉是指将心理元素通过创造性综合形成了与原来成分不同的、心的心理复合体的过程。受意志的影响,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具有包括关联、比较、综合、分析依次上升的四种统觉组的功能。
2、冯特是怎样区别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
3、讨论冯特对内省法的使用。
内省法是心理学特有的研究方法,是指通过个体对自己内心活动进行观察,体验和陈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方法。冯特主张将内省法与实验法结合起来,这样才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所以冯特的内省法称为实验内省法。在实验内省法中,被试被安置于标准的、可以重复的情境中,并要求简单的、确定的回答来做出反应。这样就可以保证心理学研究的确定性和控制性
4、讨论艾宾浩斯的研究在心理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习题二
一、填空题 1、50年代之前的西方心理学为()所平分秋色。2、1881年冯特创办了心理学专门刊物(哲学研究),发表莱比锡试验报告
3、铁钦纳将经验分为()。4、1913年,华生发表(行为主义心目中的心理学),标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和行为主义革命的开始。
5、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二、简答题
1、概述心理学史发展经历的两个阶段
2、如何评价詹姆斯实用主义心理学?
3、阐述实验方法是怎样逐步进入心理学,最终成为心理学的主流方法的?
三、论述题
1、斯金纳积极推广心理学的应用,阐述其行为原理在教学中的应用。2.格式塔心理学在知觉领域中研究的特色及其影响如何?
3、叙述荣格的情结理论。
习题三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1、1896年冯特提出了感情三度说,他认为存在着三对方向相反的基本感情:()A、愉快—不愉快 B、兴奋—沉静 C、冷静—浮躁 D、紧张—松弛
2、享乐主义哲学主张,人的行为是由趋乐避苦的欲望引起的。享乐主义有三种:()A、现在的享乐主义 B、过去的享乐主义 C、未来的享乐主义 D、即时向享乐主义
3、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有:()A、自由联想法 B、自然观察法 C、梦的解析法 D、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法
4、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学派有:()A、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 B、精神分析的对象关系学派
C、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 D、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 E、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
5、皮亚杰把认知发展分为如下()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二、名词解释
1、顿悟说
2、基本焦虑
3、人格面具
4、观察学习
三、简答题
1、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分歧何在?
格式塔心理学派在学习中主张顿悟说,认为当学习者理解了情境之后,会产生突然的、迅速的领悟。学习不是盲目的“试误”,是“参照场的整个形势,一种完善解决的出现。”顿悟说的最大特点是用顿悟来反对桑代克的试误,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尝试与错误的过程。2.区分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并叙述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论。
3、比较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的异同点?
四、论述题
1、分析动物心理学从主观模式向客观模式的发展进程。
2、分析皮亚杰心理学思想对教育的影响。
习题四
一、名词解释
1、原型
2、行为环境
3、集体潜意识
4、潜伏学习
二、论述题
1.本能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华生最后的观点是什么 3.试叙述皮亚杰关于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
习题五
一、名词解释
1.神经特殊能学说 2.生活风格 3.群体动力学 4.中介变量
二、回答题
1.格式塔心理学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分析其哲学渊源
格式塔心理学的独特之出在于对直接经验的现象学描述。直接经验就是主体对现象的认识过程中所把握到的经验。这个所谓主体把握到的经验是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它和外界的直接客观刺激并不完全一致。这里格式塔心理学受整体论思想的影响,整体性思想的核心是有机体或统一的整体构成的全体要大于各部分单纯相加之和。黑格尔用有机体的整体论来解释人类的历史康德的哲学思想对格式塔心理学影响甚大。康德认为,人的经验是一种整体的现象,不能分析为简单的各种元素,心理对材料的知觉是赋予材料一定形式的基础并以组织的方式来进行。康德的这一思想成为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源思想,也成为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建构和发展的主要依据。格式塔心理学的另一个哲学思想基础是胡塞尔的现象学。胡塞尔看来,现象学的方法就是观察者必须摆脱一切预先的假设,把一切已有的经验束之高阁,为此基础上对观察到的东西做如实的描述,从而使观察对象的本质展现出来。格式塔心理学的方法论就是现象学。
2.弗洛伊德是如何论梦的功能的?
3、试析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实质和主要特点,机能主义的命运如何?
4、华生对思维的解释。
.华生对思维的解释是一种外周理论,他强调外周事件在思维中所起的作用而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在思维中所起的作用,他认为思维就是一种内隐的感官运动,“它不过是生物过程的一部分”思维与语言在本质上没有区别,思维是一种内隐的语言习惯,是无声的谈话,而且是这种听不见的言语中也仍然有肌肉反应,他以“无声言语”来描述思维,但也承认动觉和情绪在思维中起作用。
三、史料分析
1.舒尔茨指出“德国人的气质比英国人和法国人更爱好细心的分类和描述工作。英国人和法国人喜欢用演绎和数学的方法研究科学,德国人则重视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认真、彻底和谨慎的搜集,他们爱好分类和归纳的方法。”
这段话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在心理学的发展只上具有什么意义?
2.正如某个心理学家指出的那样:“在实验法无能为力的地方,幸而还有另外一种对心理学具有客观价值的辅助手段可供利用。这些辅助手段就是心理的集体生活的产物,这些产物可以使我们推断出一定的心理动机。属于这些产物的,主要是语言、神话和风俗。由于它们不仅依存于一定的历史条件,而且也依存于普遍的心理规律,所以那些引申出普通心理学规律的现象,就成为一个特殊的心理学分支——民族心理学的对象,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给研究复杂心理过程的普通心理学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辅助手段。”
你认为这段话出自谁的观点?这段文字表达了什么思想? 心理学史讨论题
一、1、简述冯特心理学的体系。
2、冯特是怎样区别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
3、讨论冯特对内省法的使用。
4、讨论艾宾浩斯的研究在心理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二、1、卡尔的适应性是指什么?卡尔是如何对机能主义的发展作出贡献的2、阐述杜威的反射弧反射概念?
3、安吉尔对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作了什么重要的区分?
4、如何评价詹姆斯实用主义心理学?
三、1、根据谢切诺夫的观点,应该怎样研究心理现象
2、华生的观点,心理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目的是什么?它们与传统心理学有何不同?
四、1.本能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华生最后的观点是什么
2、华生有关情绪的观点。他认为什么情绪是遗传的?情绪怎样与各种刺激或事件联系起来?华生进行了什么样的研究来证实他的观点?
五、1、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指的是哪段时期,分为几个阶段? 2.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什么?它有什么启示意义?
3、洛莫夫认为的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分析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是什么?
4、后现代心理学对研究的基本方法的主张是什么?
2.心理学史 篇二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E.波林在其经典著作《实验心理学史》中指出:“我相信心理学家只有知道了心理学史, 才算功行完满。”[1]西方心理学史教学实践发展表明, 它对于开启学生心灵智慧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学理论素养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和开创性作用。所以, 只有借助于心理学史, 心理学家才会拥有一种开放、睿智的心态, 学生才得以养成一种批判性思维与历史性思维。但是, 西方心理学史因为其课程的理论与历史的性质, 在教学模式的架构与运用上, 面临着很多难题, 其中, 独白式教学模式就是一个亟须关注的问题[2]。
西方心理学史人物众多, 理论体系繁杂, 逻辑线索多元。如果教师坚守着传统的“授—受”教学模式, 则无疑会陷入教师讲理论, 学生听理论的独白式教学模式窠臼中。独白式教学的精神理念源自于从笛卡儿“我思故我在”将人类理性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理性成为科学的代名词。在教学中, 教师成为理性的化身, 成为“我”的代名词, 教师主导课堂到处充斥着“我”的意志。教师作为一个话语共同体, 在面对学生和日常生活时候, 充当了心理学家, 以理性名义剥夺了“你们———学生”的心理生活体验, 用“我们———教师”的理性法则代替了“你们—学生”的真实生活, 用心理学家的话语代替了学生话语[3]。于是, 西方心理学史教学演变成为以教师一言堂为主导, 学生被动灌输的教学模式, 这成为传统独白式教学的真实写照。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隔断了学生与心理学家对话, 也隔断了教师与师生之间对话, 导致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的尴尬局面。探究型教学模式成为教学改革一种当然诉求。
二探究型教学模式要义与构架
(一) 探究型教学要义
探究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中主张“学习不应被看成是对于教师的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 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有学者认为, 探究型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有组织、有目的地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方法, 掌握并形成对知识的深层理解[4]。因此, 探究型教学是一种以教师指导为前提, 由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 通过提出问题、材料收集、信息处理、实验验证、解决问题的方式, 开展的师生交互式的、教学相长的学习活动和教学过程。这个过程反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的话语方式。一般而言, 探究型教学的基本框架是由“设境与指要”、“自学与研讨”、“精讲与答疑”、“练习与总结”等四个基本环节有机组合而成[5]。四大教学环节, 相对独立、互为依存、分别作用, 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层层深入, 环环紧扣, 体现了教学的有序性和动态性。
(二) 探究型教学模式建构与应用
1. 设置教学情境与指南
设置教学情境是西方心理学史的基本环节, 也是探究型教学模式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所谓教学情境是指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某个问题而设置悬念、冲突、矛盾、迷茫所形成的教学氛围。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是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使学生产生一种最佳的学习心态, 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 从而能动地去完成对知识的构建, 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较系统的知识体系, 生成和发展自身的素质[5]。从一定意义上讲, 西方心理学史课程内容浩繁, 人物众多, 会让学生觉得掌握和理解起来难度很大。这样, 教师设置教学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 教师需要对学生交代清楚该课程性质、目的、意义、教学方式、教材选定等, 使学生对该课程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其次, 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时数及学生人数, 将学生进行分组, 组成探究团队, 为下一步的自学是合作探究提供便利条件;第三, 创设专用的用来服务本门课程教学的网上电子公共信箱, 为学生的研读教材、论文选题及各种解惑答疑构建一个高效平台。
2. 自学与合作探究
自学主张学生以组为单位, 提倡学生通过读、思、查、写等措施, 亲自感知教材, 从各方面去认识体验所学对象, 尽可能自己寻求答案, 得出结论, 探索规律。学生要充分利用自学笔记, 练习整理知识, 如摘录、归纳、概括、分类、比较等。合作探究主张分工合作, 教师提倡学生小组在合作基础上展开深入探究。学生以西方心理学历史的理论与知识点为切入点, 认真研读教材, 独立进行探求, 主动去发现甚至是质疑已知的理论, 需要撰写读书报告。一般做法是带着“目标问题”围绕研读教材而开展。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公共电子信箱为媒介, 随时与学生保持畅通联系, 解惑答疑, 随时点拨, 鼓励学生通过读、思、查、写等措施, 感知教材, 知觉历史人物, 从各方面去认识体验心理学家理论学说, 与心理学家对话, 尽可能以合作来探索新规律与新主张。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面审视与理解问题,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相互启发, 相互激励, 深刻表达自己观点, 独立解决理论问题。
3. 讲授与答疑
讲授主要是教师有选择地、有重点地讲解心理学理论新知识, 传递新方法, 启迪新思维。讲授的内容一般是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及关键之处或学生自学中存在的其他共性问题, 要以重点带全面, 以难点带一般, 以启发带讲解, 以最新前沿和进展带经典知识, 切不可面面俱到, 空泛地讲授。讲授时, 以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体系化理论内容, 精练的知识点, 充分发挥教师组织、先知、广博的优势, 突出“讲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讲授与答疑可以单独进行, 也可以分开进行。答疑是回答疑问, 回答来自学生关于某位心理学家理论学说的疑问, 也回答学生们来自当前心理学发展热点与焦点的问题。答疑的本质是要减少疑问, 但不是消灭疑问, 而是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鼓励和引导学生质疑;须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点拨引导, 以激发学生的智慧火花。答疑的结果可以是以开放式的框架, 可以是多元化观点并存, 可以指出唯一正确的观点, 也可以是提出倾向性的意见, 这对于学生获得新知和所思起到补漏、矫正、排疑、解难、扩展和深化的作用。
4. 指导与修正
指导与修正是探究型教学模式深化学习与学习促进的环节。研读心理学历史与理论, 就必须能够有所感悟, 有所思考。如果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 这是探究型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探究型教学要求学生以事先分组为单位, 在学习心理学历史与理论过程中, 至少要撰写三篇学术论文。论文题目可以由教师提供, 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自身学术兴趣与专长来自选。论文可以是心理学家理论的深化, 也可以是心理学家理论的拓展, 也可以是心理学家理论补充, 当然, 也可以是对心理学家理论的质疑与修正。然后, 由学生将论文发到公共电子信箱, 以供教师与学生阅读, 并在指定时间内以团队为单位, 面向全体学生讲解论文, 并鼓励和提倡其他学生对该生的学术论文予以质疑、评价和补充, 发表自己对心理学家理论学说或者学生论文的观点。作报告的学生团队需要应对学生的提问, 可以争论, 可以探讨, 也可以辨析, 从而实现激扬思想, 构建开放、多元和包容的学术思想碰撞和争鸣的学术氛围, 使学生体验和感悟到学术的乐趣。
教师指导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学生学术报告和学生的讨论过程予以引导。教师需要掌控课堂秩序与基调, 适时地引领和修正学生的讨论范畴与氛围, 既要防止课堂出现无人发言冷场的尴尬局面, 也要避免学生过于热烈而失控的场景;第二部分指导是对学生的学术论文予以深入的点评和补充。这一部分需要教师事先对学生的论文进行仔细阅读, 并作出批语和修改意见。在课堂上, 当学生学术报告和其他学生讨论结束以后,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论文质量、作报告质量及学生的发言讨论给予深入的评论。对不明确的问题加以澄清, 对有争议的问题加以辨析。另外, 对其他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也要一一回应与点评, 这对于激发和鼓励学生的进一步理解和深入思考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从独白到对话:探究型教学实效性论说
探究型教学的直接教学效果是把西方心理学史打造成为一门真正的心理学基础和一种真正的历史智慧, 并培养学生历史态度和历史意识的核心课程。探究型教学模式的突出价值在于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问题解决为核心,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达成了师生之间对话、生生之间对话、与心理学家对话、与当前心理学热点与难点对话[2]。学生的理论思维、理论意识与理论能力得到了培养,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学生独立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水准得到了大幅提升, 现场作学术报告的语言表达能力实现了跨越, 课堂学术讨论氛围愈发浓烈与持久, 学术观点表达日渐多元和开放。对于西方心理学史而言, 探究型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上师生之间单一的“授—受”教学模式的单线联系, 创设了一种民主、和谐、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 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和观点, 建立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信息交流, 处处体现了对话理念和意识, 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使创造性成为探究型教学模式的常态, 引领和推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 积极探索, 主动完成对新知的构建, 使学生的专业素养得到实质性培养和提高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美]E.G.波林;高觉敷译.实验心理学史[M].商务印书馆, 1981:序言V.
[2]孟维杰.心理学史对话式教学模式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9, (7/8) .
[3]周宁.独白的心理学与对话的心理学——心理学的两种话语形态[M].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5.
[4]刘大华.探究性学习与探究性教学要义之分析[J].教学与管理, 2007, (12) .
3.论心理学史的发展模式及其演进 篇三
关键词 心理学史;循环发展模式;线性进步发展模式;混沌发展模式;多元发展模式
分类号 B84-05
1引言
科学心理学自1879诞生以来,历经众多学派的竞争与融合,发展到当代,认知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生物科学、神经科学、医学、哲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成为当下心理学发展的主流。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学体系内容心理学到目前的认知心理学,短短一百多年的历史,心理学已历经内容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其中夹杂的大大小小的理论思潮也很多,其中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及认知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四大势力,其影响持续至今(舒跃育, 2011)。但是,随着科学哲学的发展进步,心理学学科体系自身的不断拓展,以及心理学与多学科的相互交融,心理学发展之势势不可挡,其中发展正盛的认知神经科学最有可能成为心理学的“第五势力”。在后现代与多元文化背景下,心理学学科体系加速分化,美国心理学会(APA)目前在册的就有53个心理学分会,每一个分会几乎都可以主导一门学科的发展,就我们所熟知的,近年就兴起了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社区心理学、生态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存在主义心理学、现象心理学、认知神经心理学等(叶浩生,2003),这使原本就不很清晰的心理学体系新增加几分凌乱。
心理学目前的多学科分支的现状,是心理学高度发展的结果,还是心理学分离和破碎的预兆。张海钟和姜永志(2010)认为,学科分化是心理学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如物理学这样的成熟学科就有数十个分支学科,相比较而言心理学并不多。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斯塔茨(Staats, 2003)则认为,学科过度分化是心理学分裂的预兆,这样的分裂现状,使科学心理学很难形成真正的科学共同体,难以形成如科学哲学家库恩(Kuhn)所说的统一“范式”(Paradigm),使心理学成为一门常规科学将成为泡影,心理学终将难以摆脱前范式科学形态的命运。斯塔茨(1996)曾指出,“每一门科学都得经历一个从不统一到统一的转变过程”,他注意到在自然科学方面,这种转变以极高导致了在理论、方法和哲学上的相当多的一致性,而行为科学却是分裂的,因此,他试图利用实证主义方法论将心理学整合为统一科学心理学,但是舍弃人文的心理学注定是不圆满的,这一整合注定了失败的结局。那么,心理学的现状究竟是怎样的呢?心理学是在发展还是在倒退,心理学的历史是否有一个类似于规律的法则来引导学科发展,或者说心理学发展的模式和方向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澄清会让我们对心理学的现状有一个新的认识。以下我们将看到争论最多的三种心理学史发展模式,同时,立足于当下后现代和多元论的观点,我们提出心理学的多元论发展模式,作为第四种模式,同样需要接受时间的检验。
2心理学史发展的传统模式
2.1循环发展模式及其评析
每一种发展模式都是一个规律的生成,循环发展模式(Cyclical development model)认为历史就是重复自身,起落消长,无尽往复。王国由盛而衰到再次兴盛,知识的停滞与知识的重新发现都是循环往复的。最早的循环论者应追溯到古希腊思想家阿那克·西曼德,他认为,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是无限与无形的,他命名为“阿派朗”,意思是“无边无界”,他认为宇宙的每一事物都要经历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循环变化过程。在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也为循环发展模式提供了佐证。科学哲学家库恩的范式论认为,范式是一门学科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一门学科只有具有共同的范式,才可以称之为科学,任何一门学科在没有形成范式以前,都处在前范式或前科学时期,科学工作者各自持有不同的观点和方法,待经过讨论形成统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于是从前科学时期进入科学时期,因此,他认为科学发展是四个阶段的往复循环:即前科学时期(前范式)→常态科学时期→反常和危机→科学革命时期→常态科学时期……。库恩认为,当新范式战胜旧范式就标志科学革命时期的结束,而进入新的常态科学时期。在新的常态科学时期,新的范式成为该学科的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信念。科学研究在新范式的引导下继续积累式的前进。但到了后来又出现新的反常,陷入新的危机,引起新的科学革命,并实现从新范式到更新范式的转变,进入更新的常态科学时期,科学的发展模式就是通过这几个环节不断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与库恩同一时期的另一位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在科学研究纲领理论中,同样提出了一个类似的观点,认为科学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即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科学研究纲领的退化阶段→新的进化的研究纲领证伪取代退化的研究纲领→新的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拉卡托斯的这个模式不同于波普尔的不断革命模式,它既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过程的质变,也体现了它的量的进化(夏基松, 2010)。
从历史发展的规律出发,心理学史的发展也遵循这样一个往复循环周而复始的规律。从地域人格的形成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循环,姜永志和张海钟(2010)就发现,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将导致人们适应环境的差异,对环境的不同适应会逐渐内化为区域文化内的一种习惯、思维,最后生成一种区域性文化,不同的区域文化因差异不同,而形成不同区域的文化心理特征,不同的文化心理特征的表征方式外显为区域文化心理行为,这种行为又会使人们对区域地理环境进行改造,即区域地理环境→区域文化→区域文化心理→区域文化心理行为→区域地理环境→区域文化心理……,这是区域地理与人格生成的循环往复过程。另外,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变化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这样的循环模式,意识或经验是科学心理学建立之初唯一的心理学研究对象,在构造主义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时期,意识仍旧是心理学最主要的研究对象。自从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1913年在《心理学评论》发表《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之后,心理学彻底的将意识排除在心理学之外,将外显的能够测量、重复和量化的行为作为心理学唯一的研究对象,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持续影响整整持续了半个世纪,其很多观点仍被认知心理学所沿用。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认知心理学使意识重归心理学领域,意识的回归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又一次循环。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使意识与行为成为当代心理学都涉足的研究领域,认知神经科学致力于寻求意识与行为的神经生理基础。这种循环其实并没有停止,每一次循环只是达到了暂时的平衡,即达到了库恩所说的常态科学时期,或者拉卡托斯说的新的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但是,每一次循环都会从之前的发展过程中吸收新鲜的东西,并将其整合到现有理论中来,从而促进学科的发展进步,这是该模式最易被接受,也是最具解释力观点。
nlc202309041842
2.2线性发展模式及其评析
线性发展模式(Linear-progressive Development Model)认为,每一个人的活动都是建立在先辈发现的基础之上。正因为如此,人类的知识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就如实证主义先驱孔德说的一样,一切科学知识必须建立在来自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和基础,除了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的知识外,没有任何真实的知识,其暗含的假设就是只有被经验证实的知识才能促进科学的发展,那么这种发展应该就是线性的发展。而波普尔(Karl Popper)的批判理性哲学也承认了积累的重要性,他认为科学发展模式是:(1)科学开始于问题;(2)科学家对问题提出大胆猜测,即理论;(3)各理论间展开批判和竞争,接受观察和实验的检验,筛选出逼真度高的理论;(4)新理论被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证伪,又出现新的理论。波普尔认为,任何科学的发展都是不断的否定之否定,是知识经验的不断累积(姜永志,刘额尔敦吐,2012)。孔德(Isidore Comte)和波普尔的科学进步模式直接影响了包括心理学在内的众多学科。
在心理学领域,或许这一线性进步发展模式更容易被接受。因为从心理学史的考察中,我们确实看到了很多佐证。如在心理治疗领域,这个过程就是一种线性模式,我国心理学家车文博(2010)在《车文博文集:西方科学心理学史(第五卷)》中认为,早期希腊思想将心理障碍看做是超自然的力量,后来希波克拉底(Hippokrates)认为是体液失衡导致心理障碍并强调脑的作用,后来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强调“中庸”的情绪反应是缓解心理障碍的重要手段,后来萨布科(Oliva Sabuco)认为情绪的自制促进了心理健康,后来皮内尔(Philippe Pinel)对精神障碍进行了分类,并认为有些精神障碍有神经生理基础,而有些精神障碍没有生理解剖基础,环境和生活方式对心理疾病的产生有重要作用,再到后来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人们通过现代测量技术来鉴别心理障碍,并通发展出了精神分析疗法、行为主义疗法、人本主义疗法、意象疗法等。现代心理治疗的诊断与治疗的发展,并不是突现的,而是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之上不断累积的结果。研究者也常常深有体会的认为,我们所做的每一项研究都是奠定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的累积,如感觉、知觉、记忆等的每一次新的突破都是在对大量文献进行研读基础上,通过一次次实验得到的。在科学主义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争中,所争论的一个焦点就是心理学是否需要这样的实证累积,由实验数据组成的实证材料能否代表心理学的发展进步,实证积累的心理学能否促进心理学的统一?
这种线性进步的发展模式其实是每一个学科发展多必须要经历的,知识的产生都是逐渐积累的。心理学史的发展同样需要这样的早期积累,心理学史的每一本经典著作,都对促进科学心理学产生的各学科知识做大篇幅的论述,哲学作为心理学的母体、从来都是科学心理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直接供体,生理学作为对科学心理学具有重大影响的学科也成为了科学心理学最亲密的伙伴。正如维特斯特恩(Wetterstein, 1975)认为的那样,“在心理学领域,人们理解记忆、学习和感知过程等问题的知识有了显著增长”。但是心理学内部仍存在一些分支学科的领域,它们通常研究诸如人格或社会控制问题,其发展历史较为混乱,不容易根据线性进步模式来解释。由此便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心理学历史的发展是否存在一种完全相同的总体模式,也许存在几种模式,一些符合循环发展模式,另一些符合线性进步发展模式。
2.3混沌发展模式及其评析
混沌发展模式(Chaos Development Model)认为,历史本身没有任何完全相同和普遍性意义。正如费舍尔(Fisher)指出的那样,“历史只不过是一出偶然发生的、不能预见结局的戏剧”(墨菲, 科瓦奇, 2010)。在历史中发掘的意义是我们强加于历史之上的意义,而不是历史本身所固有的意义。萨瓦(Sawyer, 2000)就认为:“撇开创造历史的人,历史不过是一个抽象、静态的概念,既不能说它具有客观性,也不能说它没有客观性,问题在于人们不了解历史的客观性却赋予其客观性”。因此,心理学的历史也可能是一种混沌的和不连贯的历史,科克(Koch, 1969)在《心理学不可能成为一门连续的科学》指出,心理学在百年之后产生了大量的伪知识和无意义的思想[。科克认为,科学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被看做是“极力效仿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不断变化的连续体”,但是他又说,目前为止,心理学尚未找到一种适当的方法论来研究其独特的对象,还远远不能说明它是一门累积的、渐进的科学。
事实上,科学心理学在极力模仿自然科学的过程,已经将心理学割裂了。按照科学心理学的发展轨迹,科学的心理学是以实证主义为逻辑主线的,无论是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还是近年兴起的认知心理学,都主要以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为其哲学基础。传统科学方法论是以物理主义的世界观和实证主义方法论为基础的,物理主义世界观和实证主义方法论直接构成了现代科学的实证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假设,科学的实证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现象是可以通过感官或借助于感官的延长工具可以客观把握到的,只有感官把握到的才是客观和真实的,否则是虚假的。实证主义立场的心理学其实揭示的只是人类全部心理现象的一部分内容,很多无法用经验证实的心理现象必须借助于非实证的研究(葛鲁嘉, 2008)。对自然科学过度的模仿,使心理学失去了本真,那些不能用实证方法研究的,但又对人的日常生活起着主导作用的心理现象,不应该被方法论无情的拒之门外。从这一视角来看,心理学的历史更多的是一部实证科学心理学史,它缺少的是连续性的和综合性的关于人的心理的解读。因此,混沌发展模式占据的市场份额并不大,显然它也不能完全解释心理学的历史,毕竟科学心理学在研究对象、方法、内容以及体系上,都具有循环和线性进步的特征,那究竟哪种模式更适合当下的心理学,更能揭示心理学历史的发展规律呢?显然上述三者都具有相对的适切性,但同时也有片面性。
nlc202309041842
3多元发展模式
以上每一种心理学史发展模式都不能完全解释心理学的发展连贯性,正如前面提到的,有些人更愿意接受心理学史的循环发展模式,另外有一些人更倾向于接受线性进步发展模式,甚至还有人认为心理学史部分上也是混沌的。理论的不统一往往都会陷科学于囹圄之中,在心理学这个限定的领域也一样。既然以上三种历史发展模式存在缺陷,那么我们可以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来看待心理学的历史。回顾对心理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早期学者,会发现很多学者都持有一种多元论,瓦伊尼(Weiner, 2010)在其著作《心理学史:观念与背景》中强调,苏格拉底(Socrates)就曾最早规划出一种多元论的心理学研究取向,强调行为具有多重原因,行为的原因不单纯是心理学、生理的或是社会的,而是所有这些因素的综合。而中世纪理性主义者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的哲学视角也允许多元性和多样性在整体性中占有更重要地位,认为世界由无数独立的精神性的“单子”所组成,是无数单子的和谐的体系,这是唯心主义的多元论。现代机能主义心理学创立者詹姆斯同样是一位彻底的多元主义者,詹姆斯明确证实了分析的多重水平:分子的、生物学的、社会学的、哲学的—所有这些都是合理的,并且都有自己的特殊价值和应用。他的多元论对他的心理学取向有几种含义,首先是方法学的,我们审视詹姆斯的著作,无论是心理学还是哲学,就会发现一种实用主义的多元论,其中方法学的观点起了辅助性的作用,詹姆斯是用了多种方法,显然是一位方法多元论者。二是在心理学对象上他的多元论也尤为凸显,他的研究范围包括了基础问题与应用问题,宗教心理甚至超自然现象(方双虎, 2011)。早期学者的多元论思想,为今天心理学的多元论取向奠定了基础。
随着近几十年科学哲学的发展,后现代哲学成为支持多元论的主要阵地,后现代哲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反一元论,提倡多元主义,认同不同意见同时并存,共同繁荣。后现代哲学还接受费耶阿本德的“多元主义”和“增生原则”,认为任何理论都有韧性,没有一种理论永远能驳倒另一种理论,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能判定一个理论好于另一个理论。我们再回到心理学分裂的源头来看,其中最主要的观点就是,实证科学主义心理学的文化霸权问题,即主张建立一种普遍性适用的实证科学和严格意义的实证科学,这种客观的研究范式确实给心理学研究带来了科学的地位,揭开了人类心灵的神秘面纱,操作主义使人类心灵越来越具有可操作化,提供了客观揭示和理解心灵的方式方法和有效的干预技术,合理的揭示了人类心理的一个侧面。
但是,这种客观研究范式所坚持的主客分离的思维模式没能完全的阐释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人类心灵主观性。这种以实证主义取向建立的心理学实际上所持有的就是一种一元文化论,反对其他形态的心理学形式,反对其他文化中的心理学式样,这样难免忽略了其他文化中有价值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关于心理的解释。从美国心理学会(APA)53个专业分会来看,学科分化越来越细致,这样的分化是否阻碍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了呢?从目前的发展来看,这样的细化不但没有阻碍各心理学分会的发展,而且很多心理学研究领域还出现更多的交叉研究。从行政组织结构来看,在20世纪末,心理学已经同其他学科一样统一,甚至比某些学科还要统一,如,在生物学内部,我们通常能见到至少20个系,包括植物学、园艺学、畜牧学、林业学、动物学、解剖学、动物研究学、微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等等。所以,心理学可能高估了其他学科的统一而贬低了自身的统一性。按照詹姆斯的精神,我们必须考虑学科统一的优势,但是我们也应该探索多元化为心理学提供的优势,一门新的理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会弥补心理学的分裂,同时又为心理学的未来发展带来希望。
4小结
综上所述,心理学的历史并不是分化的历史,而是学科多样化、复杂化、丰富化、精细化的发展必然性。那么,心理学史的发展模式更可能会遵循这样一种多元论取向,心理学学科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分支学科不断增多、心理学研究越精细化,这在一定程度上都弥补了心理学的分裂,起码将其研究限定在了心理学的边界之内,阻止了学科分裂或被其他学科蚕食的结果。因此,对心理学史的解读,要站在多元论的立场上,持有多元发展模式(Pluralism Development Model)的观点。在心理学史的体系中,诸如机能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等几种典型体系被纳入到了当代主流心理学之列,而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等对当代心理学也产生着持续的影响,认知心理研究回归了意识的主体地位,同时对多元方法的重视也拓宽了科学的概念和方法论基础,我们对整个心理学领域的发展变化仍会持续关注,但我们应该更倾向于采用多元论的视角,将心理学史的发展纳入到多元发展模式中来考量,客观公平的承认每一种心理学研究取向存在的合理性与价值性,这样解读的心理学史才会彰显心理学的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车文博. 车文博文集(第五卷): 西方科学心理学史.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方双虎. (2011). 论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科学观. 心理科学, 34, 1242-1246.
葛鲁嘉. (2008). 新心性心理学宣言---中国本土心理学原创性理论建构. 北京: 人民出版社.
姜永志, 张海钟. (2010). 中国区域心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整合探索. 心理学探新, 30, 3-6.
姜永志, 刘额尔敦吐. (2012). 近代哲学与心理学的逻辑演进--基于语言哲学的发展脉络. 心理研究, 5, 8-12.
墨菲, 科瓦奇. (2010). 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 林方, 王景和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舒跃育. (2011). 心理学三大势力与动机研究的关系.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48, 87-91.
韦恩·瓦伊尼, 布雷特·金. (2008). 心理学史—观念与背景. 郭本禹 译.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社.
nlc202309041842
夏基松. (2010). 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上册).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叶浩生. (2003). 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张海钟, 姜永志. (2010). 中国心理学城乡分野的文化心理学批判与反思. 山西大学学报(社科版), 33, 65-68.
Koch, S. (1969). Psychology cannot be a coherent science. Psychology Today, 3, 64-68.
Staats, A. W. (1996).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ical Behaviorism.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Staats, A. W. (2003). A Psychological Behaviorism Theory of Personality.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Sawyer, T. F. (2000). Francic Cecil Sumner: His view and influence on Africa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History of Psychology, 3, 122-141.
Wetterstein, J. R. (1975). The historiography of scientific psychology: A critical study.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11), 157-171.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entral issue is weath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 follow a fixed pattern or not. The article reviewed and analyzed three kind of influential model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of psychology. The article reviewed and analyzed three kind of influence big psychology history development model, the cyclic development model, the linear progress development model, and the chaos development model is the theory which is accepted by most people. However, they can not fully explain the regularity of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hree, we stand on the position of postmodern philosophy and pluralism. Therefore, the article proposed that should integrate the psychology history development to the multi-dimensional development model, objective and fair acknowledgment each psychology research orientation existence rationality and value, only such explanation's psychology can shows the value of contemporary psychology.
Key words: History of Psychology; Cyclic development model; Linear development model; Chaos development model; Multi-dimensional development model
责任编辑/王抒文 终校/丁尧
4.西方心理学史+(考试重点版) 篇四
(编者按:理论全是重点。)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是精神官能症的一种治疗法。
这个方法和其它医药的方法不仅不同,而且常常相反。通常要使病人受一种新法的治疗时,医生往往夸张这种方法的轻便,好使病人相信它的效力。在我看来,这个办法很对,我们可以因此增加疗效。
但是要用精神分析法治疗神经病患者的时候,我们的手续可就不同了。我们要告诉他这个方法如何困难,如何需要长久的时间,如何需要他本人的努力和牺牲;至于疗效如何,我们告诉他不敢预定,一切成功都靠他自己的努力、了解、适应和忍耐。
方式:谈话
病人:说出以往的经验,目前的印象,诉苦,并表达他的愿望和情绪。
医生:静听,设法引导病人的思路,使他注意某些方面,给一些解释,观察他因此而引起的赞许或否认的反应。
设置:不许旁听的;进程也不能公之于众
在今天,我们用话语可使人快乐,也可使人失望。教员用话语向学生传授知识,演说者用话语感动听众,左右他们的判断。话语可以引起情绪,我们常用以为互相感应的工具。所以我们不要看轻心理治疗的谈话。
精神分析的第一个命题是:
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意识的心理过程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
精神分析的第二个命题是:
性的本能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这些性的冲动,对人类心灵最高文化的、艺术的和社会的成就作出了最大的贡献。
对疾病解释:
每一个症状都是有意义的。
症状起源于某一情感的压抑。
同一症状是同一能量的产物或相等物,这同一能量,若不产生这样的症状,也必用到其它方面去产生相当的症状
治疗:
把那些走错了路线而造成症状的累积情绪,引导到一条能找到出路的正常道路上去
Breuer称这种方法为“渲泄疗法”
失误的精神分析意义
1.舌误,笔误,读误,听误等;
2.遗忘(如忘记专名,忘记外文字,忘记决心和忘记印象等);
3.误放,误取及失落物件等。
n
是由于两种“意向”互相牵制而发生的心理行动
n
是一种动作突然闯来,代替了那些更为人们所期待的动作。
n
是一种有目的的心理过程,是一种有内容和有意义的表示。
n
我们的心理学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目的不仅要描写心理现象并加以分类,而且要把这些现象看作是心力争衡的结果,是向着某一目标进行的意向的表示,这些意向有的互相结合,有的互相对抗。我们要对心理现象作一种动力学的解释。
梦的解释
n
病人受治疗时,有时提起梦,因此我就怀疑梦也有它的意义了。
n
所谓“解释”就是揭示其隐藏的意义。
n
但是前人释梦,向来不谈隐藏的意义。请看冯特、乔德耳及其它近代哲学家的著作;他们满足于列举梦的生活和醒时思想的不同之处,以贬低梦的价值,他们着重谈到联想的缺乏联络。
关于梦的假设
假设一:梦不是一种躯体的现象,乃是一种心理的现象。
假设二:梦者确实明白自己的梦的意义;只是他不知道自己明白,就以为自己一无所知罢了。
假设三:他可能无法立即说出梦的意义,然而却能推知梦的起源,和梦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梦的工作
n
梦的功用在于保护睡眠不受侵扰,你们总是还记得的。有些梦可被认为是满足正当的愿望和身体的迫切需要。这些梦没有经过化装,也没有化装的必要,因为它们在行使职能时并不触犯自我的伦理的和审美的倾向。
n
化装的程度和两个因素成比例,(一)被检查的愿望越骇人,则化装的程度也越大;(二)检查的要求越严格,则化装也越繁复。
凝缩
n
凝缩作用是指显梦的内容比隐梦更简单,有如隐念的缩写或节译。
n
凝缩作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某些潜在部分完全消失
2、隐梦中只有部分情节进入显梦中
3、隐梦所共有的性质,在显梦中混合起来,并合为一。(例:“数人合成一人”)
转移
转移作用有两种方式:
1、隐梦不是由自己本身一部分代替,而是以较无关系的其他事物代替,其性质接近于暗喻。
2、隐梦的重心可能由某一重要要素转移至不重要的成分之上,使梦更加难以理解。
象征
n
个人经验
n
普遍意义
n
象征和被象征的关系固定不变,后者是前者的解释,象征的关系基本上是一种比拟。
梦的解释与阻抗
n
释梦的技术:元素论与自由联想
n
梦的元素本身并不是主要物或原有的思想,而是梦者所不知道的某事某物的代替。梦由许多这一类元素组合而成n
对这些元素的自由联想,使他种代替的观念能进入意识之内。
梦的生理解释与心理解释
n
现代科学声称梦是一种纯粹的肉体反应
n
就我们所知,古人都以为梦有重大的意义和实际的价值;他们都从梦里寻求将来的预兆。古代希腊人和其他东方民族出兵时必带一详梦者,好像今日出兵必定要带侦察员来刺探敌情一样。亚历山大大帝出征时,最著名的详梦者都在营里。泰尔城那时还在岛上,防御得很牢固,以致大帝有放弃攻城的意思。有一夜,他梦见一个半人半羊的神得意洋洋地跳舞,他将此梦告诉详梦者,详梦者以为这是破城的胜利预兆;大帝因此发出攻击令,以暴力取得了泰尔城。
睡眠的心理意义
睡眠的心理学的目的:停止对于外界的兴趣。
我不愿和外界有所交涉,也不愿对外界发生兴趣。
我去睡眠以脱离外界而躲避那些来自外界的刺激。
我若对外界厌倦,也可以去睡眠。
我们按时回复到未入世以前或“子宫以内的生活,想重复引起类似这个生活的特点,如温暖,黑暗,及刺激的退隐。
梦的心理意义
梦是欲望的表达,是对睡眠的保护
一些会令人不愉快的性质:
n
往往违反伦理的、审美的或社会的观点,我们平时根本不敢想到,纵然想到也必深感厌恶。
n
对一些神圣不可侵犯的对象的乱伦的欲望—如母亲和姊妹,父亲和兄弟等。
n
与人性不相容的欲望:憎恨地泛滥,复仇的愿望,杀人的愿望,n
对亲人的攻击:父母,兄弟,姊妹,夫妇及子女等
n
梦由两种互相冲突的倾向而起,一要睡眠,而一要满足某种心理刺激.n
梦的功用在于保护睡眠.n
梦的检查作用:
梦的工作:隐梦和显梦
人格结构说
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含有一切遗传的东西,一切与生俱来的东西,一切人体结构中内在的东西,是一种
本能。
■自我:本我中的一部分受到现实影响,成为本我与客观世界的调解人。
自我力求愉快而设法避免不愉快
对于内部刺激:与本我发生关系,决定这些要求是否应该得到满足,把这种满足延缓到外部世界中有利的时间和场合,或者完全抑制其激奋
■超我:正在逐渐成长中的人依赖自己的父母生活,这段时期,在他的“自我”中留下一种“沉
淀物”,形成一个特殊的媒介,父母的影响便通过这一媒介而得到延伸
只要追溯到儿童对父母的态度,有关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关系的详细情况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这种父母影响的实际作用,当然不仅包括亲生父母的个性,而且还包括父母流传下来的家庭的、种族的、民族的传统以及父母所代表的直接的社会环境的种种要求
同样,超我在个别发展的过程中,还会接受父母的后继者和取代者——诸如教师和在公共生活中受到赞赏的社会理想的典范的影响
本我和超我都代表了过去的影响:
本我:代表遗传的影响
超我:代表从其他人身上继承的影响
自我主要是由个人自己的经验决定的,也就是由偶然的、同时代的事件所决定的上述要求经常矛盾,自我必须达成妥协,妥协的最终结果,就是产生症状,对个体而言,经受症状是痛苦的和难受的,但它代表了个体在特殊情形下所能选择的最佳适应方式
焦虑理论
n
自我发挥功能作用时,要依据判断刺激所导致的不同类型的紧张和这些紧张是内在还是外在的来引入的。
n
一般认为,这些紧张的增长是不愉快,而减少则是愉快的。
n
自我力求愉快,而设法避免不愉快。
n
事先预料到的不愉快的增长会是一个危险,会向自我发出一个虑信号。
客观性焦虑:面临客观威胁
神经症性焦虑:自我感到被本我征服时
道德性焦虑:行为违背超我中内化的价值观
——现实焦虑:以自我对外界现实的知觉为基础,源于知觉到所需要的对象缺乏,或存在客观的真实的危险
——神经症焦虑:以自我对来自伊底的威胁的知觉为基础,且也以现实焦虑为基础
——道德焦虑:以自我对来自超我、尤其是良心的谴责的知觉为基础
自我防御机制:
①
压抑:将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和欲望冲动排遣到潜意识中去
②
反向作用:用相反的行为方式来替代受压抑的欲望
③
投射:把自己内心中的不为社会接受的欲望冲动和行为归咎于他人
④
否认:个体拒绝承认引起自己痛苦和焦虑的事实的存在⑤
移置:个体的本能冲动和欲望不能在某种对象上得到满足,就会转移到其他对象上,或是转变驱力
⑥
升华:将本能冲动转移到为社会赞许的方面
本能
n
心理活动的主要目的:追求快乐,唯乐原则。
n
性本能:自始至终都以追求满足为目的;永远保存不变。
n
自我保存本能:最初也是如此;为了适应现实不得不延缓满足的享受,不得不放弃某种快
乐的来源,不再受唯乐原则的控制,而顺从现实原则。
n
其本质也是在追求快乐—不过所追求的是一种延缓的,缩小的快乐。
性本能
对性观念的引申:
A
性一直被认为与生殖器有密切关系,弗洛伊德视之为更广的生理机能,它以快乐为其终极目的,而生殖只是其次要目的。
B
所有可以用“爱”来形容的字眼,哪怕只有亲昵或友善的冲动,都可以算作“性冲动”。所有亲切感情的冲动都具有性的本质所在。
性本能在一个人生命初起时就存在着,但一开始依附在别的重要机能里,经历一个冗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到后来才能独立出来。
在精神分析中,很少像主张“性机能与生俱来”,且在孩提时代就能找到重要的征候以证明其存在”碰到那样普遍广泛的反对,激起那样多的愤怒。
——精神分析引论
性心理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对心理发展阶段的分期:
①
口唇期(0~1岁):
弗洛伊德认为里比多的发展从嘴开始,吮吸本能也能产生快感。这一年龄段内婴儿的活动大多以口唇为主,摄入、撕咬、含住、吐出和紧闭是五种主要的口腔活动模式。如果对一种原始模式产生固着作用,成年后就可能形成相应的人格特征。
②
肛门期(1~3岁):
此时的儿童的性兴趣集中在肛门区域,如大便产生肛门区域粘膜上的愉快感觉,或以排泄为快乐,以抹粪或玩弄粪便而感到满足。
③
性器期(3~5岁):
约在3~5岁,儿童进入性器期,变得依恋于异性父母一方。这一早期的亲子依恋被弗洛伊德描述为“俄狄浦斯情结”,故性器期又叫俄狄浦斯期。
④
潜伏期(5~11岁):
随着建立较强的抵御恋母情结的情感,儿童进入潜伏期。此时的性发展呈现一种停滞或退化的现象,这个时期,口唇期、肛门期的感觉,前生殖期恋母情结的各种记忆都逐渐被遗忘,被压抑的里比多差不多一扫而光,是一个相当平静的时期。
⑤
生殖期(12~20岁):
在青春期,个体最重要的任务是要从父母那里摆脱自己。同时,到了青春期容易产生性的冲动,也容易产生同成人的抵触情绪和冲动。
潜意识理论
n
潜意识的内容:人的欲望、本能冲动等,大部分为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宗教法律所不容
n
对神经症潜在因素的研究,已使我越来越常感到,病人的性冲动与对性的反抗之间的矛盾。
症状的意义
n
我们每遇一个症候,便可断定病人心内有某种潜意识的活动,包含着症候的意义。
n
只要潜意识的历程一成为意识的,症候必将随而消灭。
n
精神分析疗法的基础:将潜意识的某事转化为意识的某事;只有这个变化产生之后,我们的工作才可完成。
压抑
n
压抑历程是症候发展的主要的先行条件。
n
压抑是两种力量的较量:
n
被压抑的本能总是寻求满足,而且,就其本身而言,满足能带来愉快。但它与其他的目标和要求都是不相容的故而又会导致不愉快。
n
由不愉快招致的动机力量超过了由满足而带来的愉快时,就产生了压抑。
了解潜意识:自由联想
对宣泄疗法的改善——自由联想
n
再好的治疗效果,一旦我和病人之间的关系有了差错,也会很容易就化为乌有,关系弄好之后可重获效果。
n
这已显示了医生与病人之间的私人感情关系比整个涤清法的力量还大。
我感觉到,事实上,在催眠状态下,只有当我的病人在“了解”到所有将要对其采用的方法,并能从我这里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和勇气之后……我想,他们才有能力将所遗忘的事实和联系呈现于意识中,但毫无疑问,此过程要比催眠困难的多,但却有着极大的启发性。所以,我终止了采用催眠的方法,而在我的工作中要求病人睡在沙发上,我坐于其后,可以观察病人,但病人看不到我。
我要他尽量放松,进入自由联想的境界,换句话说,就是病人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并且不给予任何思路的指引,但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病人必须把每一件他自己感受到的都说出来,而不能屈服于自己的判断,把自认为不够重要、不太有关系或根本毫无意义的弃置一旁。
阻抗
n
一种奇怪的经验:病人将始终对治疗作强有力的抗拒,这种情形非常奇怪,简直使人难以置信。
他先说心内一无所有,其后则说想到的太多了,以致无从选择。其次,我们惊比地觉得他现在忽而批驳这一观念,忽而批驳另一观念;谈话时有时间的停顿……。最后,他宣称自己确实不能诉说自己感到羞惭的事,于是这个情感就使他不再遵守信约了。
n
病人所回忆的,正是其努力回避,而压抑成为潜意识的;
n
当你触及他的时候,这同样的努力又活动起来以反抗化潜意识为意识的企图。
阿德勒
(编者按:理论以“自卑及对自卑的补偿”为出发点;“一个人在超越自卑中形成每个人独特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目标、社会兴趣→……)
社会兴趣
n
社会感
n
失败者的生命意义:谋求虚假的个人优越感,只对自己有意义
n
真正的生命意义:是共同的意义—他人能分享,也能够接受的意义。
n
个人与社会的冲突
一旦目标确立,学习便会接踵而至
如果我们深爱自己的伴侣,竭力使其生活的惬意而充足,而同时我们也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潜力与才华发挥的淋漓尽致。
对于一个健康的人而言,个人奋斗与社会兴趣都是其生活风格的必要成份。努力是个人超越自卑的必要条件,而合作则是连接个人奋斗目标与社会进化目标的纽带,通过合作,个人加入了社会发展的洪流,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己的潜能。
生活风格
n
快6岁时候,儿童就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牢固的行为模式
n
经验绝非成败之因,我们不会决定于自己的经历,只会决定于我们赋予这些经历的意义。——个体心理学与决定论分道扬镳的原因
n
童年期的一些经验会孕育错误的生活意义
自卑与补偿
自卑感:
n
人皆有之.n
它起始于幼儿期的无能感。还来源于个体真实的或想象的身体缺陷,例如身材矮小、面貌丑陋等
器官自卑
n
是个体对自身缺憾的觉知,正是基于这种觉知,个体才会诉诸种种补偿活动以抗争自己的不完美。
寻求优越:
阿德勒认为,寻求优越是人格发展的总目标,人人都有一种“权力意志
”或“向上驱力”。
自卑是个体奋斗的起始原因,卓越则是个体追求的终极目的。人生的主旋律就是自卑及其超越
优越感目标:
所有目标都有一个共同点,努力要像神一样
自卑情结:
问题出现,个体对此无法适应或无法应对,并强调自己确信无法解决
n
神经症患者就是要限制自己的活动范围
n
自卑感是正常的,摆脱自卑感,以直接、现实、有效的途径—改善处境
荣格
(编者按:心理实在论;他对人格的划分<意识、个人无意识(情结)、集体无意识(原理)>;心理类型学<了解>)
心理实在论
心理的实在性
n
把物质作为一切事物的基础这一现代信念,业已导致了一种“没有心理的心理学”,也就是说,导致了一种认为心理不是别的,而是生物化学过程产物这样的看法。至于一种从精神出发的现代科学的心理学,简直就还没有一种。
n
对于原始人而言,精神就仿佛是生命的源泉,是最初的动因
n
在原始人看来,精神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是所有主观东西的集中体现,是意志的主体,恰恰相反,它是某种客观的、自在的、独立生存着的东西。
n
在古希腊和中世纪,人们普遍相信灵魂是一种实体。整个人类从诞生之日开始,的确一直保持着这样一种信念,直到19世纪后50年,这一信念才逐渐被人们遗忘,并由此发展出一种没有灵魂的心理学。在科学唯物主义的影响下,一切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都受到怀疑。……任何东西,除非能为感官所知觉,能够追溯出物理原因,都不可能被认为是科学的,都不可能被承认是真实的n
精神具有实体性的信念越来越屈从于那种相信唯有物质具有实体性的信念
n
灵魂本质上是肉体的生命,是生命的气息,或者是一种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在知觉到的瞬间,在怀孕时期,在诞生之时,就具有了空间的肉体的形式,而在人停止呼吸后,又再一次离开正在死去的肉体。灵魂本身是一种没有广延性的存在,因为他存在于取得肉体形式之前和之后,所以被认为是没有时间性的,因而也是不朽的。
n
这有它客观的一面。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受意识的支配。例如:有许多情结我们就并不能抑制;我们不能把一种恶劣的心理变成一种愉快的心情,我们不能命令自己做梦或不做梦。最理智的人有时也可能陷入某些想法中不能自拔,即使他运用最大的意志力量,也不可能把这些想法从自己的头脑中赶走
n
真正的艺术家往往受制和听命于无意识中的“异己冲动”
“他的手被捉住了,他的笔写的是他惊奇地沉浸于其中的事情……他被洪水般涌来的思想和意象所淹没……他只能服从他自己这种显然异己的冲动,任凭它把他引向那里”
——《论分析心理学与诗歌的关系》
心灵中存在着种种事物,它们不是由意识派生出来的,而是自然产生并拥有其独立自主的生命——心理/内在的真实性
无意识是有生命的n
无意识是有生命的,同样具有生命的意义。
n
体验与展现无意识的生命意义,几乎也就是所有心理分析的根本努力。
n
自传《回忆•梦•思考》的序言:
“我的一生是无意识自我实现的故事。无意识中的所有存在都寻求外向的表现,人格也是如此,期待着从其无意识状态脱颖而出,以整体性来体验自身。”
人格结构理论
■
整个人格叫做“心灵”。
■
心灵包含一切意识和潜意识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由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部分组成。
意识:心灵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的部分。
个体潜意识:靠近意识的心灵,处于“潜意识的表层,它包含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
■情结:潜意识中的情感观念丛。
n
情结:情结是构成整体人格结构的一个个独立单元,它是自主的,带有强烈的情绪,因而有自己的驱力。
n
情结是潜意识的,但足以影响意识活动。
n
情结属于个体潜意识的范畴,它是集体潜意识或原型和个人经验相联合而形成的。
n
情结人人都有,但内容、数量、强度和来源因人而异。
集体潜意识:位于心灵的最深层,它一般指人类祖先经验的积淀,是人类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它在每一世纪只增加极少的变异,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理内容。
■
集体潜意识
n
个人无意识有赖于更深的一层,它并非来源于个人经验,并非从后天中获得,而是先天地存在的。
n
人的无意识同样容纳着所有从祖先遗传下来的生活和行为的模式,所以,每个婴儿,一生下来就潜在地具有一整套能够适应环境的心理机制
n
我们把这更深的一层称为集体无意识。
n
选择集体,是因为,这部分无意识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它与个性心理相反,具备了所有地方和所有个人皆有的大体相似的内容和行为方式,它在每个人身上都是相似的,它组成了一种超个性的心理基础,并且普遍的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
■证据
n
某些出现在古代神话、部落传说和原始艺术中的意象,曾反复出现在不同的文明民族、原始部落乃至精神病人和儿童身上。
n
在一些彼此分隔、没有任何交往的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中,都出现过结构上大致类似的神话传说,如力大无比的英雄、给人们带来灾难的妖怪或带来毁灭的英雄,能够给人指点迷津的智者或老人、富于自我牺牲精神和给人们带来拯救希望的拯救者。
n
在这些共同的神话和原始意象之后,一定有他们赖以产生的共同的心理土壤,揭示了人类远古生活的共同经验。
n
如果无意识的材料是个人的,那么他们就可以被还原为病人的个人病史
n
然而,有一部分无法还原,那就是神话幻想。
■内容
n
原型:
·是一种先天固有的直觉形式,迫使知觉与领悟。
·进入某些特定的人类范型、心理反应、心理结构的基本模式。
·不仅仅是外在环境的产物。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来自于同一经验的无数过程的凝缩,像是一种超验的“物自体”,仅仅是一种潜能,以特殊形式的记忆表象或大脑学上的解剖结构传递给我们。
·荣格把毕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原型,他曾确定和描述过几十种不同的原型,但最主要的原型是人格面具、阿妮玛和阿妮姆斯、阴影和自性。它们在人格结构中各各起着不同的作用。
(自性:它是集体潜意识的核心。其作用是协调人格的各组成部分,使之达到整合、统一、即自我实现。荣格认为这是人性所要达到的最高目标。是人格发展进入成熟状态时的产物。它的出现意味着人格变得更加和谐统一.。在组成心灵的各个要素中,自性出现最晚,而它的完全实现则像是一个神话,这种完美状态只能无限接近,永远无法达到。)
心理类型学
态度类型:内倾和外倾
内倾型:心理活动经常指向自己的内部世界。喜欢安静、富于幻想
外倾型:好社交、活泼、开朗。
功能类型:思维、情感、感觉、直觉
感觉:是一个人确定事物存在与否的功能。
直觉:是对过去或将来事物的预感。
感觉和直觉是一对相互对立的功能。由于人们在运用这两种功能时,没有加上自己的理性判断,因此荣格称之为非理性功能。
思维:评价事物的正确与否
情感:判断和确定事物的价值是否可以接受。
思维和情感是一对相互对立的功能。人们用它们来进行判断和评价,因此可称之为理性功能。
自我心理学
(编者按:安娜·弗洛伊德;艾里克森<自我同一性>)
安娜·弗洛伊德
由安娜开创的自我研究,被其他人继承并发展为众所周知的自我心理学。艾里克·艾里克森(1902-1994)在他的著名论著《童年与社会》中,描述了自我是如何通过贯穿一生的心理社会(psychosocial)(不是心理性欲)发展的8个阶段而获得力量的。顺便提一下,正是安娜为艾里克森做过自我分析,使他取得分析师的资格。
儿童心理分析
分析儿童和分析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n
儿童不能像成人那样回忆早期的创伤性经历。相反,他们所展现出的是正在发生的成长经历。
n
儿童反映出的这些问题阻碍了他们正常的成长。
n
童年期的问题不是伊底、自我和超我之间冲突的反映,而是反映了由儿童期向青少年期和成年期过渡中的脆弱之处。
n
这种差异使安娜在进行儿童分析时更强调自我的重要性。
发展线索:
描述儿童由依赖外部控制到能够控制内外现实这一逐步的转变过程。是儿童适应生活要求的努力,不管这种要求是情境性的、人际的,还是个人的。
描述正常的发展过程,因此可被用来作为界定顺应不良的参考框架。
发展线索的主要特征:
n
从依赖到情绪上的自我信赖
n
从吮吸动作到正常的饮食
n
从大小便不能自控到自控
n
从对自己的身体管理不闻不问到负起责任
n
从以自我为中心到建立友谊关系
n
从游戏到工作
自我心理学
1923年,《自我与本我》自我代表心理的三个基本心理成分之一。通过筑起防御,在现实面前引导和控制内部驱力带来的压力。
n
自我是否是要逐步、渐进的发展的?
n
自我是先天决定的,还是环境影响的?
n
自我是否受到抚养者的影响?
n
力比多与自我有何异同?
防御机制
精神分析师任务的转变
n
精神分析师的兴趣是把无意识体验意识化,是无意识本我冲动所热望的解放者……精神分析师不再像是从战壕后面解救俘虏,而是对文明进行全面进攻
n
那些无意识的防御如果没有被毅然公开,将严重削弱精神分析的治疗效果
n
分析师不是要一直等到病人自由联想受阻后,再去解释假定的潜在本我内容,而是需要主动的辨别联想内容中的精巧防御操作。
n
分析治疗的焦点需要从追寻本我冲动,转移到意识以外的自我工作
n
区分防御性交流与非防御性交流并不容易
“当明显有什么东西被错过时,我们只有在后来才能意识到它”
n
在自我心理学发展前,精神分析的目标是释放被囚禁的能量,而今则是要改善防御,并促进自我功能的发展
n
安娜对于防御机制的研究对自我心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尽管自我的功能很多,但其防御功能却是主要的.它们直接和自我的强度,性质紧密相关,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一方面,它具有诊断的意义,如边缘型人格障碍的鉴别诊断往往要借助防御机制的识别;
另一方面,是对防御机制是识别阻抗,突破阻抗的重要方法。
艾里克森
·Erikson
赋予了自我许多积极的特点:信任、希望;独立性、意志;自主性、决心;勤奋、胜任;同一性、忠诚;亲密、爱;创造、关心;统整、智慧…
·凡是具有这些特性的自我都是健康的自我,它能对人生发展的每一阶段所产生的问题加以创造性地解决。
同一性的危机
只有内在零星的,少数量的同一性感,或者感受不到一个人生命是向前发展的,不能获得一种满意的社会角色或职业所提供的支持。
认同源于自身与父母分离时做的努力,停止依赖的父母,决定自己持什么样的价值观,追逐什么样的生活目标
认同的获取需要努力,而且认同获取失败风险是持续存在的,并会导致角色混乱。
渐成论原则
■
自我的力量可以克服危机,抵御停滞和倒退的力量,不断趋于完善。
■
虽然一般倾向上讲,人有克服危机的固有能力,但实际的结果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心里社会经验。
■“危机”
——
发展中的转折点
u
积极解决
--→增强自我的力量
u
消极解决
--→削弱自我的力量
■八个阶段相互联系,贯穿终生
Stage
Ages
BasicConflict
Inmportant
event
Psychosocial
virtues
Maladaptations
malignancies
1.Oral-Sensory
口腔—感觉阶段
0~1
基本信任
不信任
吮乳
希望
惧怕
2.Muscular-Anal
肌肉—肛门阶段
1~3
自主
羞怯和疑虑
训练控制排便
自我控制
意志
自我疑虑
3.Locomotor
运动—性器官阶段
3~5
主动感
内疚感
独立
目的自卑感
4.Latency
潜伏阶段
6~11
勤奋
自卑
学习
能力
无能
5.Adolescence
青春期
12~18
自我同一性
角色混乱
同伴关系
忠诚
不确定性
6.Young
Adulthood
成年早期
20~24
亲密
孤独
爱的关系
爱
混乱的两性关系
7.Middle
Adulthood
成年中期
25~65
繁殖
停滞
生育和指导下一代
关怀
自私
8.Maturity
成人后期
约65~~
自我整合失望
回忆往事
智慧
失望
毫无意义感
社会文化学派
(编者按:认为“人是无罪的,是文化造成的”;弗洛姆<基本冲突
论述>;霍尼<神经症、文化渗透、重要他人、基本焦虑>)
弗洛姆
弗罗姆学说的核心是:现代人的困境与出路。
人存在的矛盾
n
一是,个体化与孤独感的矛盾。
摆脱本能控制的人类获得了自由,但却失去了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成为“永恒的流浪者”。
n
二是,生与死的矛盾。
意识到死之必然并正视自已迟早会离开这个世界的事实会让人感到不安和恐惧。
n
三是,人的潜能的实现与生命之短暂的矛盾。
人们无法在有生之年实现自身全部的潜能,人的处境的悲剧性在于自我的发展永远不会完成,人总是在他还未充分诞生前便已死去。
n
在这三个矛盾中,个体化与孤独感的矛盾是最具实质性的矛盾,是Fromm理论的基石。
现代人的处境
n
Fromm从自由与安全的角度探讨人类的历史进程,认为人们在拥有越来越多自由的同时,也感到越来越不安全。
n
人与自然的疏离
人类摆脱了动物本能对行为的控制,有了意识,能积累知识,规划将来,人类创造了文明,似乎成为了大自然的主宰者,超越了自然,然而,我们又只能服从自然法则,不能改变它。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不存在了,人失去了大自然这个家,变得无家可归,孤独,疏离。
n
远古时代的原始人类,应对与自然的疏离感的方式,是成为部族成员,从而获得归属群体的安全感。早期人类发展的信仰也帮助他们建立了与自然的联系,崇拜的对象集中于自然事物,象太阳、月亮、星星、动物等等。
n
每段人类的历史都是人不断地离开群体,成为个体的历史。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开始反抗从属于群体的地位。人们为取得独立、自由和展现自己独特能力的机会而斗争。中世纪是人类拥有安全和稳定的最后一段时期。此后,从16世纪文艺复兴和新教革新一直到当代,这种斗争达到了高潮,人对生活有了更多的选择,拥有更多的自由,但失去了能提供安全和归属的社会联系,感到不安全,卑微,并且怀疑生命的价值。
n
个体成长的重演
每个生活于现代社会的人,其成长过程都在重演人类的发展历程。幼时,儿童依赖父母,温暖安全,年岁渐长,逐渐独立,与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关系逐渐疏远,安全感也减少了。
人的基本心理需要
n
Fromm认为有两种驱力(drive)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是获得安全、逃离自由的驱力,一种是获得自由、创造自我的驱力,二者是相互冲突的。
n
这两种对立的驱力决定了人类所有的追求。人因此有了六种基本需要,试图解决这种冲突:
·关系的需要:人能意识到与自然的疏离,所以人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最理想的建立关系的方式是原创性的(productive)爱,它包含了关心、责任、尊重和理解。在爱中,我们关注的是他人的快乐,客观地看待和理解他人,尊重他人,愿意为他人的需要而付出。
·超越的需要:人之为人,是因为人具有理性与想象的能力,人不满足于动物般被动地活着,需要超越这种状态,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个体,这不仅是指艺术作品、思想的创造,还包括物质生产,孕育生命等等。它使人达到自由的状态。
·寻根的需要:与自然的关系遭破坏后,我们变得孤独,疏离,所以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需要在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从属于某种人际关系的一员,扎下根,替代从前在自然中的根。儿时对母亲的依恋,成人后以不妨碍自身理性和独立性的方式,与他人相处,都能满足人们寻根的需要。
·同一感需要:这是指人需要成为独立的个体,需要表达自己,展示自己独特的才能,需要认识自己,将“我”与他人区别开来,需要接受并认同自己。有时人也会对某个群体认同来满足同一感需要,但是这时的“我”已不是原本的那个“我”,而是一个泊来品。
·定向的需要:这也源于人理性与想象的能力。人需要形成一套框架,用它来感知和理解周围世界中的人和事,使世界变得有意义。一套理性的框架能让人客观地感知世界,而非理性的框架会成为人认识真实世界的障碍。
·刺激的需要:人需要一个刺激的环境,以继续我们的生活。如果没有这样的刺激,我们将对生活感到厌倦,缺乏创造的动力。
自由与安全的驱力使人具有了这六种基本的心理需要,而需要的满足方式则取决于社会文化条件。
所谓适应社会,就是在需要和环境条件之间达成妥协,人格就是二者妥协的结果
凯伦·霍妮
神经症的文化根源
n
神经症的根源要从社会文化中去寻找。
“在我们的文化中,存在着某些固有的典型困境,这些困境作为种种内心冲突反映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日积月累,就可能导致神经症形成。”
n
导致神经症患者内心冲突的社会文化基础是现存文化的矛盾。
·第一个矛盾是,竞争、成功与友爱、谦卑的矛盾,文化对个人提出的这两方面的要求是相互矛盾的。
·第二个矛盾是,人们不断被激起的享受需要与人们在满足这些需要方面实际受到的挫折之间的矛盾。
·第三个矛盾是,所谓的个人自由与实际受到的各种限制之间的矛盾。这些社会文化困境使人们陷入难以调和的内心冲突之中。
竞争导致的神经症
■每一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现实的或潜在的竞争对手。
霍妮指出,现代文化在经济上是建立在个人竞争的原则上的,个人不得不与同一群体中的其他个人竞争。一个人的利益往往就是另一个人的损失。这一处境的心理后果就是人与人之间潜在敌意的增强。
■竞争和敌意,已经渗透到各种社会关系中。
n
它妨碍了男人之间或女人之间建立真正可靠的友谊,不管竞争的焦点是风度、才能、魅力还是别的什么。
n
它也妨碍了男女之间的关系,不仅体现在伴侣的选择上,而且也体现在同伴侣争夺优越地位的斗争中。
n
它渗透到学校生活中.n
渗透到家庭生活中。父亲与儿子、母亲与女儿、以及子女之间,都存在竞争。
n
竞争性刺激无处不在,一个人从生到死、从摇篮到坟墓都会不断地接受这一病毒的作用。竞争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导致恐惧,使人害怕他人报复,害怕失败。
n
生活于这样一种充满矛盾的社会文化中而不得神经症,就要求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他能够依据情境的变化而选择适当的行为方式。
n
而神经症病人与正常人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其行为方式的强迫性,缺乏选择的能力。如一个人要很好地适应社会,就要灵活地运用顺从、反击、回避等策略,而神经症病人强迫性地使用一种策略。
基本焦虑与神经症人格
n
在童年时期,安全需要是最重要的。只要父母让儿童体验到安全感,他就能不受一些负面经验的影响,使人格得以正常发展。
n
Horney认为并不存在象俄狄普斯情结那样的不可避免的童年期冲突。
n
但如果父母们在接受了社会的价值观之后,让过度竞争渗透到亲子关系中来,他们的行为就有可能破坏儿童的安全感,比如不公正的惩罚、不信守诺言、嘲笑、羞辱孩子、将孩子单独关起来等等诸如此类的行为。
n
儿童会因此而感到无助、害怕、不安全,他们渴望温暖却得不到。这时儿童会产生敌意,但因无助感、惧怕父母、渴望爱以及负罪感等缘故,又不得不压抑内心的敌意,进而导致基本焦虑(basic
anxiety),这是一种在充满敌意的世界中所感受到的、无处不在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n
为了摆脱令人不适的焦虑,他们逐渐形成了自我保护策略,以应付随之产生的无助感和不安全感。
n
如果这些策略当中的任何一个固定下来,就会成为儿童人格的一部分,那么这种固定下来的策略就被称为神经症需要。
神经症的需要
n
敌意和焦虑导致更深的不安全感和更深的痛苦,为了减轻基本焦虑,就会形成一些防御性策略。这些策略是一些潜意识的驱动力量,霍妮称之为神经症需要。她在《自我分析》一书中,列举了10种常见的神经症需要。
1、对友爱和赞许的神经症需要。
2、对主宰其生活的伙伴的神经症需要。
3、将自己的生活限制在狭窄范围内的神经症需要。
4、对权力的神经症需要。
5、对利用他人、剥削他人的神经症需要
6、对社会承认和声望的神经症需要
7、对个人崇拜的神经症需要
8、对个人成就和野心的神经症需要
9、对自足和自主的神经症需要
10、对完美无缺的神经症需要。执著地追求完美;对可能存在的缺点反复思索和自责;由于完美而生超过别人的优越感;害怕发现自身的不足,害怕出错,害怕批评或指责。
上述需要的内容本身并非神经症的,正常人也需要友爱、赞许、伙伴、回避、节俭、权力、声望、成就、完美等等,但神经症的需要盲目地偏执于一种或少数几种,强迫地、潜意识地、不由自主地去追求满足,而不能随着现实条件的变化而主动地选择适当的目标。
n
霍妮虽然也使用弗洛伊德创立的诸如自由联想、梦的分析等技术,但使用这些技术主要不是挖掘与性有关的早期经验。
n
霍妮重视的是早期的亲子关系。尽管如此,霍妮还是反对夸大早期经验的作用。
n
霍妮主张把分析治疗集中于病人的神经症需要和人格结构,以帮助病人克服冲突,实现与他人的和谐关系和与自我的和谐关系。
n
倡导自我分析
她认为既然相信人生来具有建设性力量,既然治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病人的配合和参与,那么就应该相信自我分析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霍妮在《自我分析》一书中系统阐述了自我分析的态度、规则、步骤和方法
神经症倾向
n
这些机制所具有的减轻痛苦的功用是暂时的,它们不能带来长久的安全与幸福。
n
这些自我保护机制将成为稳定的生活态度和交往风格,一直保留到成年期,形成她所说的神经症倾向:
1、顺从型:有着强烈而持续的对爱与接受的需要。强调无助感是他们应对焦虑的方式。他们认为自己是渺小的,无助的,把别人看作是优越的,甚至在自己明显占优势时也这样想。为了得到爱和保护,他们看上去常常很体贴、讨人喜欢,对他人的要求总是很顺从。
2、攻击型:每个人都有敌意,不可信赖,与任何人建立关系不过为了从中获取利益。主动
出击是他们应对焦虑的方式。他们相信达尔文的观点,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所以其首要目标就是要变得强大,或者至少看起来强大。他们会将所有的智慧和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但热情只是表面的,因为工作不过是提升自己声望和财富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3、退缩型:与周围的人保持情感上的距离,没有爱也没有恨。离群索居是他们应对焦虑的方式。他们自已自足、只信赖自己、压制对他人的情感,而且保护自己的隐私,哪怕是最不起眼的诸如出生地、兄弟姐妹之类的琐事。
任何人都具有这三种倾向,而且倾向之间总是冲突。正常人能根据场合作出恰当的行为,或顺从他人,或据理力争,或独善其身,三种倾向能相互补充,达成内在的和谐状态。神经症患者在任何情形中,不管合适与否他们都僵化性地使用其中一种倾向,压抑其余两种倾向,让冲突强大到了无法解决的地步。他们虽深感焦虑,但又只是无意识地以一种倾向来应对,于是陷入无止尽的恶性循环。
人本主义心理学
(编者按:哲学背景<存在主义、浪漫主义>;马斯洛<批判“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提出“人性观”“动机理论”“需要层次”“自我实现”……“高峰体验”>;罗杰斯<自我指导性、价值观……>)
马斯洛
与精神分析的不同
n
一个人如果不理解精神健康,也就无法理解精神病态
n
大部分哲学和心理学是通过观察人类中的渣滓而不是精英得出其结论的与行为主义的不同
n
行为主义者注重研究平常人,重视统计,重视现实,忽略可能性
n
混淆了“适应的好的人”和“发展的好的人”
n
行为主义大多基于对动物的研究,而人类行为与动物行为之间有极大的不同。
n
马斯洛对猿猴的研究发现,他们通常是友爱合作的,而非小气、自私、侵略成性
对人的本性的认识
对本性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关于人的自然倾向知道的越多,也就越容易告诉他怎样是好的,怎样是幸福的,怎样是富有成效的,怎样关心他自己,以及怎样爱护和实现他的最大潜力。这就等于自动解答了人格前途问题。看来,必须做的事情是,作为人类的成员和作为独特的个体,一个人真正的内情、底蕴是什么
人本主义的基本假设是:
1.人的内部本性具有生物基础。
是自然的、内在的、特定的,而且在某种有限意义上说,它是不能改变的,至少是没有在改变。
2.每一个人的内部本性,部分的是他自己独有的,部分的是人类普遍具有的。
科学的研究这种内部本性,并发现(不是发明)它是什么样的东西,这是可能的。
3.这种内部本性并不是内在、原初、必然邪恶的。
n
基本的需要,基本的人类情绪,基本的人类智能,从他们的表面来看,或者是中性的、道德的,或者是纯粹
“好”的。
n
破坏性,虐待狂,残酷,恶毒等等,迄今看来并非是内在的,相反,他们似乎是针对我们内在需要、情绪、智能受挫的一种猛烈反应
4.要表达本性而不是压抑本性。
由于人的这种内部本性是好的,或者是中性的,而不是坏的,所以最好让他表现出来,并且促进它,而不是压抑它,如果容许它指引我们的生活,那么,我们就会成长为健康的,富有成果的,和快乐的5.本性遭到压抑会产生心理疾病。
如果人们这个基本核心遭到否定,或者受到压抑,那么他就会得病。
6.内部本性容易被掩盖
人的这种内部本性,不像动物的本能那样是强的,占压倒优势的和清楚明白的,它是弱的,娇嫩的,微妙的,而且容易被习惯、文化压力和对它的错误态度制服。
7.本性不会消失,而且要求实现
尽管微弱,但是在正常人那里,他极少消失,甚至在病人那里,它也可能不消失。即使被否定,它也继续存在着,总是迫切的要求实现出来。
动机论
缺失性动机
n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人的精神问题?从神经症的核心和起源来看,似乎是一种缺失性疾病,它起源于没有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我称之为需要的东西
n
(某个需要)如果产生了下述情况,那么他就是基本需要或者似本能的需要
n
缺少它孕蓄疾病
n
有了它防御疾病
n
恢复它治愈疾病
n
缺失时,人们宁愿去寻找它,优于寻找其它
n
一个健康的人身上,他是静止的,低潮的或不起作用的n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成长性动机
n
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发现,他们不得不假定人格中有某种成长的,或者自我完成的趋向
n
健康人的安全、从属和爱、尊重和自尊等需要已经得到满足,其主要动机是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
一个人能成为什么,就必须成为什么,一种实现人类全部潜能的欲望
不断实现潜能、智能和天资
完成天职,或天数、命运、禀性
个人内部不断趋向统一、整合或协同动作的过程
需要层次的演进
需的相
对
突
出
高
峰
需
要的发
展
生理
安全
爱
尊重
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的人
假如你想知道一个人一英里能跑多快或怎么才能跑的更快些,你不会去研究一般的跑步者,你研究的是跑得特别快的人,属于“不断发展的一小部分人”的那种人。
自我实现通常都在六十岁或六十岁之上
实现意味着发现真实的自我,发展现有的或潜在的能力
自我实现者的共同特点
·洞察生活的能力,能看清生活的真实面目,并有清醒的是非观,谦虚的态度
·较少受到欲望、焦虑、恐惧、希望、盲目乐观或者悲观的歪曲。
·毫无例外的致力于他们认为重要的工作、任务、责任或者职业,并且还干的很出色。
·富有创造性,不怕别人的嘲讽
·自发性,较少抑制情感和思想,会自发的表达,不会装腔作势
·勤奋,“一角钱可以买一打灵感,但是,从灵感到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这样的最终产品之间,还需要大量艰苦的工作,严格的自律以及大量的训练……这既依赖于个性,也依赖于其他品质——如执着、耐心、勤奋”
·很少有自我冲突,不会跟自己过不去,不会对善恶是非迷惑不清乐于游戏,乐于工作,正业与副业合一
·健康的自尊。基于自信自己有能力,能胜任工作
·独立也乐于与人相处。对独处有一种健康的需要
·心理自由,即使面对众人的反对意见,仍能做出决定。不一定都超凡脱俗,但当文化与其观点不一致时,他们就会非常独立,卓尔不群
·更能与别人建立深厚的私人友谊
·倾向于寻找志同道合的人
·会发脾气,会厌倦闲聊
·更可能具有坚实、幸福、持久的婚姻
·以问题为中心
·寻求或接受缓慢的、有秩序的变化,而不希冀突变
“自我实现的人能广泛的享受生活的各个方面,而芸芸众生只能享受成功、胜利或经历中的高超与定点等偶尔的片刻”
高峰体验论
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
“这种体验可能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是转瞬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或甚至是欣喜若狂、如醉如痴、欢乐至极的感觉。”
高峰体验既是自我实现者重要的人格特征,又是达到自我实现的一条重要途径。
高峰体验的两种类型
1、普通型高峰体验是指所有的人都可能在满足需要、愿望时产生的极端愉快的情绪。——“几乎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人们能臻于完善,实现希望,到达满足,诸事如心,便可能不时产生高峰体验。这种体验可能产生在非常低下的生活天地里。”
2、自我实现型的高峰体验是指健康型或超越型自我实现者拥有的一种宁静和沉思的愉悦心境。
高峰体验的特点
1、产生的突然性;
2、程度的强烈性;
3、感受的完美性;
4、保持的短暂性;
5、存在的普遍性。
社会变革
n
现实社会:担忧人类本性中的恶,故而强调法律、控制、条例、禁令
n
理想社会:提供使个人潜力得到发挥的环境,包括自由、正义、秩序
n
强调稳定的、持续的、一步一步个脚印的改进,而不能空等某种灵感的出现
方法中心论的批判
1.方法中心认为科学的本质在于它的仪器、技术、程序,设备以及方法,而并非它的疑难、问题、功能或者目的。
2.方法中心论往往将技师、“设备操纵者”、而不是“提问者”和解决问题的人推至科学的统帅地位
3.一味强调雅致、完善,强调技术和设备,往往减弱一个问题和一般创造性的意义、生命力以及重要性。
4.方法中心过高看重数量关系,并且将它视作目的本身。过于强调表达的方式,而不是表达的内容。于是,形式的优美和精确便与内容的中肯和丰富对立起来。
5.方法中心论将科学分成等级。在这个等级中,物理学被认为比生物更“科学”,生物学又比心理学更“科学”,心理学则又比社会学更“科学”,只有依据技术的完美、成功和精确度,才可能设想这样一个等级。
6.方法中心论往往过于刻板地划分科学的各个部门,在它们之间筑起高墙,使它们分属彼此分离的疆域。
罗杰斯
我认识到一个事实——只是在以后才完全认识到——即正是当事人才知道创伤在哪里,该走向哪里,哪些问题是关键,哪些经验被深深地掩盖了。我开始认识到除非有必要显示我的聪明和学识,否则最好还是由当事人决定治疗的发展方向。
“个人有自我指导的能力”
“当事人也许比治疗者对自己知道得更多,她们也许应该在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价值判断
n
现代世界不再可能具有任何普遍的或跨文化的价值观基础。
n
这种不确定和困惑所带来的一个自然结果就是,人们逐渐关注、感兴趣并寻找一种能在当今世界站住脚的、健全或有意义的价值观方法。
价值观
操作价值观(operative
values)
n
指代任何生物在其行为中所表现出的对某种事物更偏好的趋向性。是当机体选择某物而拒绝另一物时在行为上所表现出的价值选择。
n
当放置在一个简单的Y形迷宫里的蚯蚓选择光滑的一侧分支而不是铺着沙纸的一侧分支前进时,它表现出的就是一种操作价值观。
构想价值观(conceived
values)
n
这是指个体优先考虑一种象征化了的事物。在这种优先中,通常会对导向该象征化事物的行为后果有所期望或预测。
n
例如选择“诚实是最佳之道”就是这样一种构想价值观。
外界价值观(objective
values)
n
当人们希望自己所说的话受到外界赞同,而不管自己是否的确有此感受时,使用的就是此含义。
罗杰斯关注的是操作价值观和构想价值观。
婴儿的价值批判方式
人从一开始就有一种清晰的价值评判方式。他偏好某些东西和经验,并拒绝另外一些
1.它是一种灵活的、可改变的价值评判过程,而不是一种固定的体系。
2.评价过程的根源或地点明确地在于他自身内部。
价值评判过程的改变
这种高效而基础健全的价值评判过程发生了什么呢?
是什么事情导致我们将它代之以大多数成人所采用的更僵硬、不确定、无效率的价值评判方法呢?
n
婴儿弃了自身机体的智慧,内化他人的价值判断,将它转化为自己的。
个体需要获得或维持爱、赞许和自尊。试图在行动上遵照他人设定的价值评判标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继续获得爱。
n
对于自身经验可以指导自己的行为,他学会了一种基本不信任。
他从他人身上学到了大量构想价值观,并采纳了它们,尽管它们可能与自身经验存在巨大差异。由于这些概念没有建立在他自己的价值评判基础上,因此它们更倾向于僵化、刻板,而不是灵活机动。
成人价值评判的一般特点
n
大多数价值观都是从其他重要个体或他人内化而来的,却被当作了自己的。
n
大多数事件的评价标准在于他自己之外。
n
其价值观的设定标准在于它们在多大程度上能使自己获得爱或接受。
n
通常在其自身经验和这些构想价值观之间存在广泛的、未被认识到的矛盾。
带来的问题
n
无法检验的,故而容易产生矛盾:
n
如果他从团体中获得观念认为金钱最重要,而从教堂中获得观念认为爱自己的邻居是最高价值观,那么他会无法发现哪个对自己更有价值。
n
现代生活的一个普遍方面就是生活在完全自相矛盾的价值观中
n
对自己的价值观深深缺乏安全感,并且这种价值观也很容易受到威胁。
如果某些这样的观念遭到了破坏,什么来取而代之呢?这种威胁的可能性使他更加僵化或困惑地、或者既僵化又困惑地固守着这些观念。
n
与其自身的根本疏离
大多数人的大多数价值观都是内化而来的,被他作为固定观念而遵守着,很少进行检验或测试。
我们将他人的观念转化为自己的,而与自身功能的潜在智慧失去了联系,失去了对自我的信心。
由于这些价值观的构成常常与我们的自身经验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我们在某种非常根本的方式上与自我分离开来,而这是造成许多现代人感到紧张和不安全的原因。
成熟的价值观
n
更成熟的人发展出的价值评判过程在某些方面与婴儿期非常类似,而在某些方面则大不相同。
n
与婴儿一样,心理成熟的人相信并使用其机体智慧
n
评价标准再次牢固地建立在个体内部。提供价值评判信息或反馈的正是他自己的经验。
n
这并不意味着他不接受可以从其它途径获得的所有证据,但是这意味着它会以本身面目接受。
n
它灵活机动,并以特定时刻和对该时刻的促进和实现程度的经验为基础。价值观不是被僵化地遵从,而是在不断变化。
n
高度区别性,或说具有延展性。
n
不同之处在于他能够有意识地这样做。他认识到如果自己能相信自我的一切,那么其感受和直觉会比意识更明智。
当事人中心疗法
核心假设
个体在其自身内部有着广阔的潜力可用于自我理解、改变其自我概念、态度和自我导向的行为——并且只要向其提供具有促进作用的一种可界定的氛围,那么这种潜力就能被开发出来
第一要素是,真诚、真实或恰当
咨询师在关系中越以真实自我出现,不带职业面具或伪装自己,那么当事人就越有
可能以一种建设性的方式获得改变或成长。
第二要素是,接纳、关心、或称赞——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无论当事人怎样,治疗师都持一种积极的、非评价的、接纳的态度。
接纳包括治疗师关心当事人在当时体验到的任何情感——困惑、厌恶、恐惧、愤怒、勇气、爱或自豪。
第三要素是,同理心
准确地感觉到当事人正在体验到的情感和个人意义,并与当事人沟通这种接纳性理解。
在最佳情况下,治疗师深深地进入到对方的私人世界中,不仅能够认清当事人意识到的意义,而且还能认清那些处于当事人意识水平之下的意义。
倾听是能最有力地促进改变发生的力量之一。
“对于从别人那里听到的大多数陈述,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对此做出直接的评价和或判断,而不是去理解它。当一个人表达了某种感受、态度、信念,我们倾向于不假思索地认为‘那是对的’;‘那是愚蠢的’;‘那是不正常的’;‘那是不合理的’;‘那是错误的’;‘那是不友好的’。我们很少允许自己去细致的理解他人的陈述对他本人来说究竟有什么意义。我认为,这是因为理解会带来风险。如果我让自己真正去理解另一个人,我或许会被那种理解所改变。我们都害怕变化。”
认知心理学
(格式塔<顿悟学习、特点:整体性、整体>部分之和>;勒温<心理场、心里生活空间、“蔡加尼克效应”>;皮亚杰<智力本质因素、影响智力的因素、智力发展阶段>)
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
特点
n
格式塔心理学最大的特点是:强调研究心理对象的整体性
n
整体性思想的核心是:有机体或统一的整体大于各部分单纯相加之和,这是一种和原子论思想相对立的观点
苛勒
顿悟学习
顿悟:
从一开始就考虑到情境结构。
参照场的整个形势,一种完善解决的出现。
特点:
1.困惑或沉静期,犹豫
2.突发性的质变过程
3.解决阶段:顺利,不间断
4.方法在记忆中能保持较长时间
5.有利于适应新环境,解决新问题
勒温的拓扑心理学
心理场
也称心理动力场,是勒温心理学体系中的一个最重要概念,也是其理论的核心。
是由一个人的过去、现在的生活事件经验和未来的思想愿望所构成的一个总和,包括一个人已有生活的全部和对将来生活的预期,随个体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累积,在数量和类型上不断丰富和扩展。
心理生活空间
1、心理生活空间是勒温的拓扑心理学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是指在某一时刻影响行为的各种事实的总和,它包含了人及其环境。
2、个体的行为受到生活空间的调节,行为是生活空间的函数:B=f(PE)
动机学说
勒温是以需求和需求引起紧张的心理系统来解释行为的动力。
蔡加尼克效应:
“蔡加尼克效应”的实质是一种张力系统,这个系统往往使我们处于紧张的心理状态之中,这种心理状态对记忆产生保持的作用。
皮亚杰
智力
■
智力的本质
智力就是适应,儿童的智力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儿童对客体的适应,儿童通过动作对客体环境的适应,是儿童智力发展的真正原因。
■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1.成熟
指机体的成熟,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2.练习与经验习得
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与习得的经验。个体的习得经验可分为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
3.社会性经验
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产生的社会传递、文化教育、社会生活、语言交际等社会性因素。皮亚杰认为社会经验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但环境和教育对此并不起决定性作用。
4.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个体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儿童心理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它可协调成熟、个体的经验习得、社会性经验三方面的作用。
■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2岁)
乳婴儿期,智力的萌芽阶段。婴儿能区分自己与物体,逐渐知道动作与效果间的关系。
2.前运算阶段(2~6、7岁)
学前期,随着言语的出现,儿童开始用语言和表象来描述外部世界和不在眼前的事物。
3.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
小学阶段,这一阶段的思维运算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特点:守恒性,群集运算grouping
operation.4.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
初中阶段,儿童的思维运算不再受具体事物内容的限制和束缚,朝着非直接感知或未来事物的方向发展。成年后期
自我完善对失望
成年中期
繁殖对停滞
成年早期
亲密对孤独
青春期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运动—性器官阶段
主动感对内疚感
潜伏阶段
勤奋对自卑
肌肉—肛门阶段
自主对羞怯和疑虑
口腔—感觉阶段
5.高中物理学史总结 篇五
1,17世纪,伽利略理想实验法指出: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2、20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 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动钟变慢 动尺变短 光速不变)
3、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 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
4、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 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5、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 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
6、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 预言了电磁 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7、关于光的本质有两种学说: 一种是牛顿主张的微粒说 认为光是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 一种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 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
8、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 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
9、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 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 10、1905年爱因斯坦 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11、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 提出了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 的辐射电磁波谱。
12、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 预言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13、1897年,汤姆生 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14、1909年-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 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15、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 发现天然放射 现象,说明原子核也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16、1919年,卢瑟福 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
6.高中物理学史总结 篇六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的重量(重力)决定的。
2、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表示了怀疑,并通过推理,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并提出,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他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概念,他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加上合理的外推得出了正确的结论。(阅读必修146页全文)
3、自然界中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阅读必修1,52页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4、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伽利略否定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总结了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必修2:
1、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研究了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观测记录,发现了并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2、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3、100多年后,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在实验室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的数值。
4、卡文迪许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的数值后,就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他把自己的实验说成是“称量地球的质量”,是第一个能“称量”地球质量的人。
5、第七颗行星-----天王星的发现是由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其和法国年轻的天文学家勒维耶分别计算出的,后来被德国的伽勒在勒维耶预言的位置发现了它,因此,人们称天王星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
6、经典力学的基础是牛顿运动定律,经典力学具有局限性,只适用于低速、宏观物体,不适用高速、微观粒子。(阅读必修2,48页至51页内容)
7、阅读课必修2,81页到82页,知道能量耗散的含义。
3-1部分
1、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把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2、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最早测定了元电荷e的数值
3、法国物理学家库仑总结出了库仑定律。
4、法拉第第一次提出了场和电场线(磁感线)的观点。
5、焦耳定律最初是由焦耳用实验直接得到的。
6、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用以解释电流的磁场和磁铁的磁场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7、美国物理学家霍尔首先观察到“霍尔效应”。
3-2部分
1、18,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电生磁。
2、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即:磁生电。
3、1834年,物理学家楞次总结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4、纽曼和韦伯先后总结出了判断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不是法拉第)
5、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认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巩固练习:
1、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用扭秤装置测出了引力常量
C.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7.物理学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 篇七
科学, 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类探求真理的一种精神活动。对科学家而言, 科学的目的是为了探寻自然界、宇宙的本质关系与规律。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是科学事业蓬勃发展的源头, 许多伟大的科学发现与发明正是来源于这种执著的求真精神, 而伟大的科学理论的创建又导致了重大的技术革新与应用。
科学精神的内涵是丰富的, 择要而言有以下几方面:穷根究底、锲而不舍得求真精神;勇于进取、忘我献身精神;大胆假设、敢于怀疑精神;坚持真理、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所有这些精神, 其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寻求、揭示真理, 在科学道路上推陈出新, 不断的取得进步。
一穷根究底、锲而不舍的求真精神
穷根究底、锲而不舍的求真精神是寻求客观真理的基础, 大多数科学家的发现与发明不仅仅是因为它们具有聪明的才智和丰富的知识, 更是因为他们具有常人所无法比及的穷根究底、锲而不舍的求真精神。正因为他们这种精神的铺垫, 才为物理学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做出重大贡献。
英国物理学家布拉凯特为了证明卢瑟福用α粒子在氢14中打出了质子, 他在充满氮的云室里又多次做了这个试验, 他从40多万条α粒子径迹的照片中找到了8万径迹产生的分叉, 他又对这些径迹分叉进行了分析, 最终证明了卢瑟福试验的正确性。卢瑟福原子的核实结构模型的证实过程也是艰难的。他和他的助手在做α粒子三审实验时发现, 在入射的8000个α粒子中只有一个是大角度的偏转, 经过分析和总结, 他得出了“绝大多数”, “少数”, “极少数”的结论, 最终得出了原子的核实结构模型[1]。居里夫妇发现钋和镭的过程也不是顺利的。为了提炼出纯镭盐, 居里夫妇从8吨的矿渣中提出0.1克的纯镭盐, 而这个过程花费他们四年多的时间。结果他们发现了钋和镭, 并且凭借这一发现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2]。
从以上的例子中,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真理的验证, 一个新科学知识的发现都离不开穷根究底、锲而不舍的求真精神。穷根究底、锲而不舍的求真精神是步入成功的基石, 是打开真理之门的钥匙, 是得出科学结论的先决条件, 是走向客观真理的法宝。
二勇于进取、忘我献身的精神
在物理学史的长河中, 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为寻求真理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正是因为这些勇于为科学事业和客观真理奉献的科学家们, 后人才能更加靠近甚至发现真理, 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加快促进物理学的发展, 而他们这种勇于进取、忘我献身的奉献精神也正是我们学习的重要内容。
伽利略坚持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教会终身监禁, 利赫曼为引雷电不幸死亡, 居里夫人为研制放射性物质, 身体受到极大的伤害, 而法拉第不被荣华富贵所动容, 多次拒绝封爵而甘心做“平民法拉第”。文艺复兴时期的布鲁诺也许是奉献精神的最好证明, 这位出身贫苦, 但具有完强意志的科学家, 因当时受欧洲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 极力倡导无神论, 宣扬思想自由, 他因坚持哥白尼的日心说却被教庭进行长达七年的审讯, 最终被判处火刑。他留给世人最后的一句话是“他们宣判的恐惧, 胜于我走向火堆”。
从这些感人的事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 科学家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发现了什么和发明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具有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和崇高的忘我境界。这些科学家不畏艰难, 不惜生命, 不慕利禄, 不怕权威, 追求真理的高尚品质, 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 更为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大胆假设、敢于怀疑的精神
大胆假设也可以理解为科学猜想。许多科学家正是因为勇于大胆的假设, 才更加接近真理甚至接开真理的神秘面纱。不被当时的客观条件所限制, 大胆设想, 是优秀的物理学家所具有的特殊的品质, 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品质, 才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物理学史上的奇迹。
在1832年法拉第猜想电场和磁场传播速度是有限, 力线思想和场的观念使他对电场的传播过程产生了初步想法[3]。1832年3月12日, 就在他发现电磁感应之后不久, 他利用相同的理念, 把电和声进行对比, 预测到电和磁的感应也是需要一个传播过程。虽然当时他没有条件做实验, 但是他写了一篇备忘录记下了这一伟大的思想。
科学的假设是靠近甚至验证真理的有利因素, 而怀疑同样也是促进科学进步的重要因素。敢于怀疑, 不仅是挑战权威, 更是对科学和真理认真执着的一种体现。怀疑同样也是思考和创造的一种体现, 科学家正是由于具有了这种精神, 才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完善, 从而使真理更加客观, 更加真实。
牛顿在研究色散现象时, 他借鉴笛卡儿、胡克等前人的成果但不完全相信权威, 大胆提出疑问。而正是由于他对知识的认真、对科学的负责, 他才成为了揭示色散原理的第一人。还有普朗克假设谐振子的不连续性, 即著名的量子假设, 这一假设的提出对物理界来说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的。
可见大胆假设并不是没有用的, 假设虽然具有或然性, 但它可以消除迷茫, 使人的认识具有一定的自觉性, 同样怀疑也是如此, 它们是理性把握事实的有效方法, 也是科学创造不可缺少的方法。事实上, 科学也正是在无数次假设中与怀疑中产生与进步的。当然, 这种具有尝试意义的假设与怀疑是否具有真理性, 还须由客观事实来检验, 从这个意义上讲“大胆假设、敢于怀疑的精神”正是科学家最具特色的理性方法。所以我们思维不要局限于一个狭窄的范围, 要敢于假设与怀疑, 也许就会有惊人的发现。
四坚持真理、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
坚持真理、勇于改错的精神是科学家们对待真理和科学认真态度的集中体现, 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才减少了科学家走不必要的弯路, 才使得真理更早的、更客观、更准确、更真实的展现在人们面前。
阿拉果和菲涅耳共同研究光学多年。在1819年, 他们一起发表了《关于偏振光线的相互作用》, 但是在某个观点上阿拉果犹豫了, 他没有发表这类观点, 于是这个部分菲涅耳只能自己一个人发表[3]。阿拉果在光学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 但在关键问题上却迟疑了, 这不禁让人感到遗憾。后来阿拉果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他帮助菲涅耳证实了影子中出现了一个亮斑这一事实。这一科学证明震撼了整个法国科学院。
物理学界中有很多权威的科学家引起过思想混乱, 物理学泰斗的洛仑兹曾经就犯过这样的错误。1908年, 他在罗马第四届国际数学表演讲说上, 对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表示怀疑, 这一举措混乱了物理界[3]。后来, 在一些物理学家的批评下, 洛仑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他勇于承认错误并站到了普朗克的身边。
阿拉果、洛仑兹虽然犯了错误, 但他们及时改正了, 他们不考虑自己的利益, 坚持真理、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最后他们也同样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所以犯错误不可怕, 可怕的是没有坚持真理、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科学精神都是我们要在物理学史中学习的。所以我们要在物理学史的教学中讲清科学发展的曲折性, 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 科学的道路是不平坦的, 科学家成功之路是艰险的, 要准备付出比常人更多的精力和代价, 必须有热爱科学, 献身科学的精神, 要善于继承又勇于创新, 才能有可能取得成功。
总之, 我们知道科学作为一项探索真理的事业, 在它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认识规范, 主要包括“求真、有条理的怀疑、大胆改错、勇于献身”。这种认识规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科学行为, 另一方面在他们的科学实践中被内化、积淀、凝聚, 提升为一种自觉的科学意识和普遍的信仰体系, 这就形成了通常所说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财富, 也是民众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高中课改, 明确把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列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 其目的就是要使科学教育超越公式与符号, 使学生真正成为有科学素养的人。因此科学精神与科学知识一样是构成科学素养不可缺少的要素, 也是当前教育最缺少, 而又是人们最需要的素养。
参考文献
[1]郭亦玲.物理学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2]广重彻.物理学史[M].求实出版社, 1988.
8.结合物理学史创设教学情境初探 篇八
1结合物理学史创设实验教学情境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特征,物理学家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也离不开实验,所以,我们可以利用物理学史中的实验素材来创设直观、有趣的实验情境。
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现象”这节课时,可以创设这样的实验情境:教師先用身体挡住电流计,让磁铁插入线圈后,再观察电流计,发现指针没有偏转,学生产生疑惑,并指出原因,教師介绍物理学史上就发生了类似的情况,从而使瑞士的科拉顿错过了一次重大的发现;然后介绍伟大的物理学家法拉第凭借高超的实验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发现了这种暂态变化,并于1831年在发表的论文中,把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概况为五类:变化着的电流、变化着磁场、运动的恒定电流、运动的磁场、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教師和学生一起“重现”上述实验,寻找、归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回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
在这个案例中,教師结合物理学史创设实验教学的情境,合理、有效地运用了史料素材,将问题的引入、实验的演示、现象的分析、结论的归纳等教学环节串了起来,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体会了科学探究的过程。
2结合物理学史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物理学发展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然,在物理学史中就有非常丰富的创设问题情境的素材,我们可以利用它们来设计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
在讲“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这节课时,可以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教師先用一系列的疑问将学生带入了思考的境界——要是在18世纪之前,有人问你,怎样才能测出地球的重量,你肯定会瞠目结舌,这么个庞然大物也能测出它的重量?哪来这么大的秤?即使有这杆巨秤,又站在什么地方来称呢?又有谁能提起秤杆呢?学生在问题的启发下进行思考,教師趁热打铁,介绍一段物理学史,这个看似不可能找到答案的难题,在1798年,由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巧妙地解决了,不过,他没有设法去制作巨秤,而是利用万有引力定律来求出答案,这时,学生兴趣高涨,跃跃欲试,教師马上指导学生推导公式,体会这种方法的原理,学生很快又提出问题——只要求出万有引力常数,就可以算出地球的重量了,那么如何知道这个常数呢?教師继续介绍:牛顿设计了好几个实验,都失败了,而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没能做到的事情,卡文迪许却做到了,最后,教師介绍卡文迪许的研究过程和实验装置,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如何求地球的质量,还了解了卡文迪许的实验方法——“放大法”。
教師结合物理学史设计问题教学的情境,在问题的提出——解决、再提出——再解决的过程中,学生积极思维,学到了知识,同时还体会到了科学家勇于挑战和创新的精神,三维目标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愉快的学习过程之中。
3结合物理学史创设故事教学情境
虽然新课程的理念一再推广,但实际教学中,物理课还是往往被固定成一个个枯燥的公式和复杂的演算,他们只关心结果,很少去注意过程,更不关心在研究的过程中蕴含着众多有趣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其实,物理学家的传记和故事应该是领略大師风范,了解他们成长轨迹、研究风格以及个性品质的绝好素材,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它们来设计生动的故事情境。
比如:伽利略在比萨教堂观察一盏悬灯的摆动,深受启发,经研究得到单摆的规律,可见,敏锐的、专注的观察力对科学研究多么重要;奥斯特十年如一日地探索磁与电的联系,开普勒在疾病、贫困、宗教迫害条件下艰苦研究二十年才终于确定了行星三大定律,这种对科学的执着和热爱的精神让我们不得不敬佩;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电子电荷,让我们为他的严谨而诚实的科学态度所折服;欧姆历经艰辛,经受了一个又一个艰辛,十六年后他发现的欧姆定律才得到科学家的普遍承认,可见真理之路的曲折;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以及卡文迪许实验室团队,体现了合作与团队的力量;读普朗克、海森伯、玻尔、杨振宁等让我们知道许多科学家都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了解瓦特的蒸汽机,爱迪生的电灯,我们知道了物理是如何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并最终引发社会革命的;了解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贡献,使我们知道不断创新在科学的道路上的重要性。
教師结合物理学家的故事创设教学情境,在浓厚的人文氛围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科学家的研究风格和品质,领悟科学研究的精神。
4结合物理学史创设讨论教学情境
物理学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艰辛的,许多物理规律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和几代科学家的努力,科学家对自然现象基本规律的认识也是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由错误到正确的过程,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物理学史中曾经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史的发展过程,而且也有利于消除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恐惧感和神秘感。
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我们不要急着去看结论,可以先回顾历史,介绍几位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等)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学生总结自己的观点,把它写下来,并举出一些实例来支持或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展开辩论,将不同回答进行分类,不外乎以下两种对立的观点:(正方)有力才有运动,且对一个物体的作用力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停止用力,物体将不再运动,因此,物体的运动与力有关,(反方)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正方”与“反方”在激烈的PK时,为了教学需要,教師应站在“正方”,尽自己所能坚持己见,调动“反方”的一切积极因素,直到“反方”将更充分的理由挖掘出来进行反驳,证伪“正方”,将更多学生的思维引导到理性批判的轨道,最终将认识统一到“反方”观点上来,然后,教師用演示实验充分揭示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接着用气垫导轨实验对上述结论做近似验证,最后,教師引导学生反思直觉经验的错误原因,洞察伽利略是如何突破亚里士多德观念的束缚,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出路。
【心理学史】推荐阅读:
高中物理学史试题12-05
物理学史学习感受12-14
物理学史复习专题资料09-19
高中最全的物理学史总结专题08-19
心理学心理感悟08-07
护理心理学心理应激10-22
生活里的心理及心理学06-10
心理课题研究之积极心理学内容07-10
心理学哲学视角下的心理学发展规律探析07-06
心理心理健康知识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