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长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经典讲话

2024-06-12

大学校长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经典讲话(精选11篇)

1.大学校长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经典讲话 篇一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在2013级新生开学

典礼上的讲话

今天,来自全国各地的3308名本科生、3146名硕士生、843名博士生和来自世界各地的551名留学生幸会于南开,开启人生的新征程。

在这个特殊的场合,首先让我们讨论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上大学?为什么要读研究生?同学们,大学不是中学的简单延续,大学生(包括研究生)与中小学生的区别在于,你们是成年的学习者。“成年”意味着自觉、自主和自立。什么是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应有的自觉呢?古人讲“大学”,谈的是以“天下”为志,从格物致知做起,到正心诚意再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强调的是“修身为本”。我想,这就是我们应有的自觉,自觉意识这是毕生的追求,自觉地意识到上大学包括读研究生只有几年,而这几年的意义却是在于今后的几十年。有这样的自觉,才能止于“至善”,不是止于“分数”而陷入应试学习的误区,也不是止于“谋职”而陷入另一种应试误区,不是止于“SCI”或“核心期刊”而能真正致力于学术的研究创新,不是止于“学位”而是自觉地追求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接着,我们要进一步讨论,什么是南开大学生和研究生应有的南开自觉?前些天在新生座谈会上,一位同学说:“大学应该是要陶铸一种精神的。”这话说得好,南开要陶铸的就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公能精神。身为南开学子,要有“立公增能”的自觉。

张伯苓先生说,“公”字最最要紧„„,“公”字是最高的道德,“公”字的涵义很多,诸位对于这个“公”字务须特别注意。在当今,这个“公”就是振兴中华、就是世界和平、就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也就是我们要追求的“至善”。在今后的几十年中,正是你们这一代人将亲手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将亲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推动人类社会走向可持续发展。作为南开人,我们要向周恩来学长那样,在这样的伟大事业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我们不仅要有为“公”之志向,还要有“公”之操守,和“公”之襟怀。这就是克己奉公、诚实守信、维护公益、做事公允;就要如张伯苓所说那样,“负责任,肯牺牲,没有名利之思,不作意气之争,什么事都以国家为前提”,成为具有真善美品质的高尚的人。

真正“立公”就必须努力“增能”。对于同学们来说,特别要注重学习研究之能、团结合作之能和吃苦耐劳之能。学习和研究是你们的主业,但你们不可止于“学会”,而要追求“会学”,这就包括博览与精研的读书能力,比较、联想、推理、概括进而提出概念和创造形象的思维能力,发现、提出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和观测、计算和查询的能力,尤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和改革求变的创新能力,等等。我还要特别提一下培养学习兴趣的能力。有些同学没能进入喜好的专业,感到很困惑。其实,在现实的人生中,往往不能做到喜欢什么学什么、喜欢什么干什么。但成功的人却能够做到让“兴趣”成为学习的结果,又反过来成为学习的动力,做到“学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爱一行”,这将是人生发展的一种核心竞争力;团结合作之能,就是能尊重和理解他人、包容和欣赏差异包括文化、习俗、性情、爱好等方方面面的差异,就是能适当地运用各种形式有效地进行交流和沟通,就是有严于律己、真诚待人、识人之长、与人为善的情商,进而能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合作共赢;吃苦耐劳之能,应是我们的基本功。只有能承受和克服各种困难,能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失败,受得住“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包括误解和委屈,才能“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真正享受到大学生活的美好和愉悦,历练出南开人的优容雅量和健全人格。

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在今年应届的3077名本科生中,有118人没能如期获得学位,他们中有不少人高考的成绩很好,却因未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未能掌握好学习的强度和节奏,未能抵住各种诱惑,没有在基本学习年限达到学习要求,甚至还有极少数人因为作弊而受到校纪的处分。因此,不要以为过了高考关,就万事大吉了。尤其要知道学风是学生的生命线,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最后,我要代表全校的教职员工向你们做出南开教师的庄严承诺:

–我们要恪守师德,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诚信为人,严谨为学,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做同学们的良师益友,为同学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助力;

–我们要扎实工作,努力改进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为同学们开展探究式、实践性、创新型和国际化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更好的条件,为同学们自主发展搭台;

–我们要以身作则,和同学们一起光大南开的公能品格,弘扬南开的青春精神,坚持南开的爱国道路,践行我们南开人的社会责任,为同学们实现人生价值引路。

同学们,“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是对你们和我们的共同要求,让我们一起努力,从现在做起!

2.大学校长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经典讲话 篇二

“上海市普教系统刘彭芝‘卓越校长’培养基地”于2009年4月8日正式揭牌, 刚才播放的电视短片清晰生动地记载了三年培训工作的轨迹。我们借力北京优质教育资源, 以当代教育家刘彭芝校长为基地主持人, 以名校人大附中为范例, 意在培养一批教育家型的卓越校长。近三年的培训工作, 在刘校长倾情投入, 精心策划下, 达到了预期效果, 首批22位学员现在已成为上海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基地的设立, 不仅帮助我们培养了优秀校长, 还帮助我们探索异地培训、共享资源的方式, 形成集中培训、个性自主学习、远程交流互动的模式, 为我们开设更多的外省市名校长名师基地提供很好的经验。

2012年教师节前夕, 召开了全国教师工作大会, 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温家宝总理在会上指出“要倡导教育家办学。教育应当由懂教育的人办, 要培养一大批有志于献身教育事业的教育家。不但大学应由教育家来办, 中小学也应由教育家来办”。上海不能只有过去的教育家, 也不能只知道外国的教育家。同时, 上海的基础教育面临教育价值取向、教育质量评价、学生培养模式、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管理方式等五个方面的转型, 要实现五个转型, 必须推进校长成长的转型,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上海教育迫切需要一批具有优良师德修养、先进教育理念、厚实专业素养, 在教育教学、学校管理中勇于改革创新, 有深刻的学术思想、独到的教育教学策略和风格、办学特色明显的校长。

我们应该清楚, 教育家不是任命的, 也不是能通过培训班培养的, 教育家是实践工作的结果, 是社会公认的结果。我们设立了刘彭芝卓越校长基地, 意在选择一批有进取精神, 有发展潜质的校长, 为他们搭建资源丰富的平台, 提供高层次的学习机会, 创建一个集聚温馨智慧的学习型组织, 一个共同发展的精神家园。上海的学员们, 有机会到刘校长基地学习是非常幸福的, 我们会深切感受到刘校长对上海校长的真诚、关爱和器重。但是学习的关键是我们自身的用心用情, 希望学员好好把握机遇, 不枉此行。为此, 希望我们的学员:

一、潜心观察, 善于剖析案例。所谓虚心学习, 首先就要伏下身子, 仔仔细细观察。刘校长是一个非常有教育境界、有教育胸怀、有教育视野的校长;校长们要善于感受刘校长超前的时代气息, 植根本土的泥土芬芳, 努力践行的创新精神。

二、主动学习, 善于交流探讨。要利用各种机会与人大附中的管理团队, 特别是与刘校长, 以及北京市顺义区、海淀区、延庆县、新疆克拉玛依市、成都青羊区等校长基地的校长有更多的思想交流探讨, 用心把在基地中学到的东西更好地应用到学校管理实践中来, 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 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和特色。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从根本上改变过度追求功利价值、过度倚重学科成绩的思想和做法, 在素质教育方面努力积极实践。

三、争取指导, 善于融入优质资源。名师基地的主持人本身就是资源, 是学术领袖, 除了职务之外在许多方面都有一定的担当。上一期, 我也向刘校长提出过, 争取刘校长能到我们学员学校指导工作, 希望大家积极争取力度, 主动邀请, 通过这样的合作, 使人大附中的创新实践能够在上海深根发芽。

3.大学校长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经典讲话 篇三

礼上的讲话

2014级的各位新同学:

大家上午好!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纵使朝来又夕去,唯有青春难将息。”9月的常大校园,桂花飘香,气象更新,2014级新生开学典礼今天在这里隆重召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新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同时也向精心培育你们的老师和家长,致以衷心的感谢。

今年夏天,对你们而言,高考已成为难忘的记忆。而对全世界球迷而言,巴西世界杯,却是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我不会踢足球,但我喜欢看足球比赛。因为足球体现了力量和技巧的完美结合,充满了丰富的人生哲理,更蕴含了永不放弃、超越自我的奋斗精神。这些内涵,和我们的人生何其相似啊。如果用足球赛场作比喻,现在的你们,就像是站在了人生的世界杯赛场。那么,我们该如何去赢得比赛呢?下面,我想借足球和大家分享一些个人的感受。

大家都知道,踢球,是足球运动员的天职。那么对于你们,学习,应该是大学阶段的本职。大学的学习,与高中有很大的不同。你们的上课、实验、读书、实习、参加活动、参与竞赛、同他人交流等等都是学习。这些学习,除了掌握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提升技能、增长智慧和塑造价值。在大学,你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专业,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外,理工科的学生,要培养人文素质,要多读些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对于文科学生,要培养工程素质,要涉猎一些理工方面的书籍。就像足球运动员,他除了要具备传球、盘带、过人等基本技术外,还需要有出色的体能和敏锐的捕捉机会能力。这种综合能力,才是赛场取胜的关键。因此,你们要通过多读书,多学习,提升综合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如果你利用业余时间每2周多读一本书,那等到你毕业,你已经多读了大约100本书。读书和不读书,每天看起来没有什么区别,每月看起来差异也微乎其微。每年可能也不会有太大差别。但如果每4年看来,那就是观念的巨大分野。到10年后再看,也许就是,一种人生对另外一种人生不可企及的鸿沟。

在学习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坚持。我们知道,足球场上,需要球员们积极跑动。90分钟甚至120分钟不停地跑动,有可能毁于1分钟的懈怠。记得2006年世界杯,意大利对阵德国,90分钟双方互交白卷。意大利为了避免逢点球必输的宿命,始终没有放弃寻找破门的机会。在加时赛第116分钟,命运之神终于青睐了坚持不懈的意大利队,德国队的球门被攻破,德国战车止步四强。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坚持学习,坚持自己的追求,坚持面对困难时秉持坚定的毅力!著名作家格拉德韦尔在《异数》一书中说:“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他将此称之为“一万小时定律”。我粗粗地估算了一下,如果你们每天坚持投入8小时的勤学苦练,大学四年刚好是一万个小时。有了这一万小时的不懈努力,我敢肯定,在自我超越之路上,你们一定会有所建树。

不论足球赛场的坚持,还是人生赛场上的持之以恒,其背后都有一种责任和担当精神。本届世界杯上,德国队的施魏因施泰格拼到满脸是血,仍顽强拼搏,荷兰库伊特争顶血染赛场,仍血战不退,被称为荷兰硬汉。代表葡萄牙出战的C罗左腿旧伤未愈,仍带伤征战,全场不停跑动。其实,足球场上的责任可以映射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组织、每一种职业、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他的责任和担当。大学的责任在于培养人才,学生的责任在于好好学习。哈佛大学的校门上就写着这样的话:“为增长智慧走进来,为服务祖国和同胞走出去”。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学以修身才有意识对自己负责,学以明理才有信念对家庭尽责,学以增智才有能力对社会履责。常州大学更是将“责任”作为校训。就像一个足球队员,他有为国家踢球取胜的责任,但若想去踢世界杯,他必须成为这个位置上最卓越的球员。打入了世界杯,意味着他将承担更大的责任,而世界杯的历练也将极大提升他的技术水平和竞赛经验,使他变得更为卓越。同样的道理,今天,所有的同学都披上了常州大学的战袍,你只有不断地追求卓越,才能冲出常大赛场,在更高级别的比赛中去展现自我、超越自我。

追求卓越的人生,必须遵守规则。本届世界杯上,大家印象最为深刻的恐怕除了德国队的夺冠,就是球星苏亚雷斯向全世界人民演绎的“舌尖上的苏神”。当他与意大利后卫基耶利尼因抢位而发生碰撞时,他直接用嘴咬向了后者的左肩膀。虽然在赛场上这个恶意的犯规行为逃脱了主裁判的眼睛,但是赛后的录像仍然使他受到了禁赛9场的处罚。乌拉圭队也因他的缺阵,实力受损而止步8强。我们知道,足球场上有严格的游戏规则,每个球员只有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才能发挥作用,违规的球员轻者被黄牌警告、重者直接被红牌罚下。其实,人生也是如此,只有遵守规则人生才能真正圆满。作为学生,要遵守学校的规则,上课不能因为老师可能不点名而迟到、早退甚至无故缺席,作业不能因为老师可能不比对而去抄袭或拷贝,考试不能因为老师可能抓不到而心存侥幸去违纪或作弊。禁赛了,可以等下一场,但违规了,有可能会失去重来的机会。同样,在社会中,你们也要遵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要记住,一个人靠违反规则而获利,只能得逞一时,但最终必将会受到规则的处罚。

足球除了有严格的规则以外,他还是一项讲究团队协作的团体运动。任何球队的胜利,都需要12个人的紧密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取胜的目标。本届世界杯,尽管德国队没有像梅西一样的世界足球先生,也没有像C罗那样的金球奖获得者,但他们依靠流畅的团队配合、精诚的相互协作,最终举起了大力神杯。这再次证明了团队力量的强大。人生的赛场也是一样,大多数的事情都需要与他人协作完成。在学校,你可能需要和同学协作完成一组物理实验,也可能需要和学长们一起完成一个竞赛题目,甚至可能会和导师共同完成一个科研项目,人生的协作将无处不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合作中踢好自己的位置、尽职尽责,不争个人利益,既是对每一个团队成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合作能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不论你将来从事技术工作、管理工作或是教育工作,不论你是经商、从政还是治学,都需要学会合作、善于合作并能成功合作。

如果我们查看一下足球的历史,会发现足球的打法一直在不断的改革创新中。从英格兰队依赖前锋的长传冲吊,到巴西队依赖中场的技术足球,再到德国、西班牙队依靠团队的无锋阵型,每一种新的技术都会推动足球运动的巨大进步。但另一个推动足球进步的技术可能不为多数人所知,那就是足球制造技术的不断创新。从1970年阿迪达斯为世界杯制造的第一个足球“电视之星”开始,到2014年的“桑巴荣耀”,不论是球体的结构、材质还是粘合技术,都比以往有极大的进步。不仅足球如此,自工业革命以来,技术的创新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个细胞之中。大学的学习也不再是知识的记忆和积累,而是更着重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是什么,我想给大家先讲一个故事:18世纪末期,英国曾雇佣私人船只将国内的大量罪犯海运到澳洲。开始的时候,英国政府按照出发时船载的人数付钱。船主为了多挣钱,总是装到最大量,结果经过长途海运,罪犯的死亡率很高。政府想了各种办法,甚至在船上派驻了监督人员,可是死亡率还是居高不下。后来,英国政府改变了付钱的方法,按照活着运送到澳洲的人数付钱。这一改变,不仅死亡率大幅的下降,而且罪犯在船上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改善,有的船上甚至还配备了医生。这个故事说明:创新的思维非常重要,他需要我们打破旧的思维模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何培养这种创造性的思维呢,关键是要激发创新的意识。而敢于质疑是培养创新意识的起点。中国古代称学习为学问,就是要既学又问。疑是问之源,因此要敢疑。但敢疑不是乱疑,而是一种敢于挑战权威、不唯师、不唯上,不从众的批判性思维。不论是大学的课堂上、实验室和图书馆,还是在你未来的工作中,敢于质疑都将启动你的创新思维,让你的人生从此走向不同。

但创新不是一句口号,她更需要脚踏实地。有人曾统计过,一场足球比赛,好的球队平均而言,队员需要奔跑10公里以上。中场球员的奔跑距离更大,达13公里以上,同时要完成70-90次传球,全场几乎每分钟一次。这个数字说明,尽管足球的技巧和把握机会的能力非常重要,但是不停地奔跑,获得更多的接触球的机会,更是取胜的关键。这个道理于人生而言,同样适用。任何事业的成功,无不是实干出来的。学工程的学生,不做设计实验,不参加工厂实践,如何能培养扎实的工程基础?读文科的学生,不博览群书,不动笔写作,如何能厚积薄发、文采斐然?做设计的学生,不关注创新,不动手制作,如何能激发创新思维,设计出赏心悦目的作品?“勿在浮沙筑高塔”,事业的根基必须置于坚实的土地上,逐层建造才能屹立不倒。人生之路也是这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坚实地走来,才能最终走向成功的彼岸。

同学们,学习是一种能力,是不断超越自我的基石;坚持是一种执着,是不轻言放弃的内心信念;责任是一种担当,是追求卓越的不竭动力;而规则,是一种约束,是不可逾越的人生边界。在你未来旅途中,你需要学会协作,你需要不断创新,你需要脚踏实地。唯有如此,你们今后的人生才会有宽度、厚度和温度。

同学们,我们今天谈足球,是想借以类比人生。但我们也要清晰地意识到:足球与人生是有差异的,足球场上可以接受平局,人生路上必须拒绝平庸;足球场上会有加时,人生路上没有补时;足球场上有替补,人生路上人人是主力;足球场上重结果,人生路上重过程;足球场上冠军只有一个,人生路上个个都能成功。

同学们,对于你们而言,属于你们的世界杯专场才刚刚奏响序曲。在这个人生的重要时刻,我提议,每一位同学都拿出手机,给自己一个自拍,并转发到你的微博、微信或QQ空间中。用照片来记录你大学生活的起点,让家人、朋友和同学共同为你新的起点祝福、加油。

4.校长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篇四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家长、各位老师: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南开大学20--级新生开学典礼,共同迎接南开新百年的第一批本科生。 在此,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4152名新南开人表示诚挚的欢迎和热烈的祝贺!向多年来抚育你们成长成才的家长们、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自19在五四大潮中应运而生,南开大学走过了1不平凡的历程。 百年来,她曾历经日寇毁校被迫南迁,在祖国西南边陲弦歌不辍、刚毅坚卓;她曾面对北归复校涅盘重生,为新中国建设与发展上下求索、革新图强;她曾紧扣改革开放的时代步伐,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与“爱中华,复兴中华”传承薪火、砥砺前行。

自力图强、兴学报国,南开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陶铸了生生不息的爱国品格,淬砺了越难越开的南开精神。 百年来,这所由一群不服输的中国人自己创办的高等学府,始终把“为国育才”奉为圭臬,培养出了周恩来、曹禺、陈省身、郭永怀等一大批名家大师与国之栋梁, 铺就了心系国家、经邦济世的南开道路,涵养了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品格,积淀了百折不回、充满朝气的南开精神 。百年南开史,浓缩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气节,承载了中国大学的初心与梦想。在灿若星辰的历史长河中,一代代南开人守正创新、奋斗不息,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深深植下了爱国、救国、兴国、强国的自觉与担当。

同学们!能在跨入新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进入南开学习,你们是何其荣光!

抚今追昔,正是在1935年的南开大学新学年“始业式”上,面对国家日益深重的危难时局,张伯苓发出了“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振奋了师生、警醒了国人。 84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温这质朴厚重的“三问”,依旧散发着时代的光芒,蕴藏着无穷的力量,爱国三问”既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

同学们!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机遇与挑战交织并存的新时代,面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南开,你们是责无旁贷的传承者和接班人。 今天,在你们初入南开的“始业式”上,我愿与各位一起深思:南开人该如何写就“爱国三问”的新时代答卷呢?

答好爱国三问,当有秉公爱国的大格局。

同学们!南开之所以为南开,是因为她始终根植国情、魂系国脉、心系国运,爱国是代际传承于每个南开人的血脉之中,化育为有形或无形的鞭策。

爱国要爱她的“国情”, 爱她广袤的土地,爱她悠久的历史,爱她厚重的文化,爱她不屈的意志,这一切都须建立在对“何为中国”的深刻洞悉之上。 爱国要爱她的“国民” ,张伯苓曾教导诸生“以火把自命,匪独自燃,且能助燃,则方为真正之爱国”,只有每个人都心怀大公、众志成城,中国才会好、南开才会好。 爱国要爱她的“国威”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正在得到世界的广泛认同,这值得我们自豪并为之持续奋斗。

答好爱国三问,当有学以报国的大担当。

南开的创建是要消除当时“愚、弱、贫、散、私”之国民五病,以期实现救国救民的愿望。十秩春秋万栋梁,南开人学以报国的初心与担当始终不会改变。

报国当立德修身, 南开自建校之初就大力推行“立志、敦品、勤勉、虚心、诚意”的道德教育,并把体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倡导“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目的是培养和造就“具有完全人格的新人才”,望你们全面领会、努力践行。 报国当求真务本, 本科阶段是你们构建知识体系、挖掘自身潜能、选定目标方向的重要时期,望你们沉潜静心、穷理明辨,踏踏实实学真知、孜孜不倦求真理,涵养真性情、练就真本领。 报国当至诚奋斗, 私立南开曾历经化缘求生、抗战罹难、复校重建的磨难,南开历史上有名可考的烈士就有36位,但南开人之所以能“面对挫折而愈益奋励”,皆因怀揣兼济天下的梦想与信仰,望你们把小我融入大我,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

答好爱国三问,当有实干强国的大作为。

百年南开走出了一条与国家民族命运休戚与共、与时代发展同向同行的大学之路,无论在哪个时期、哪个领域,都留下了南开人劈波斩浪、勇往无前的奋斗足迹。

强国须敢于创新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源泉,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座的你们正处在最有求知欲、最有创造力的黄金时期,希望你们永葆创新创造的激情,特别是在关乎国家战略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能看到更多南开人求新求变的探索。 强国须勇于实践 ,南开是“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教育目标的大学”,百年来,南开人将爱国报国熔铸在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的实践中,希望你们把目光投向田野乡间、生产一线,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以己所学回馈社会。 强国须善于协作, “爱国三问”激昂了青年学子的爱国斗志,更号召了全体南开人“为国家、为公团结起来”。团结协作是一种操守,更是一种能力,希望你们在为人处世中摒弃零和思维、学会求同存异,广聚成长发展与时代前行的磅礴力量。

“勿志为达官贵人,而志为爱国志士。”这是南开创始人严修对所有南开人的期许与勉励,也是南开爱国报国的初心。 生逢其时的你们,惟有厚植深沉的家国情怀、筑牢强烈的报国理想、汲取真正的强国力量,才能奏响气势宏伟、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时代最强音。

值百年新纪,南开人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爱国奋斗”的铮铮誓言。在你们的老师中,有一生饱经磨难,但矢志传播中华古典诗词的叶嘉莹先生,有数度荣誉加身,却始终躬耕教学一线的周其林院士;在你们的学长中。

百年风雨爱国志,不忘初心谱华章。 同学们!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南开大学昂首阔步向下一个百年进发之际,我想请诸位与我再次重温张伯苓校长的“爱国三问”,以此叩问我们的心灵,引领人生的航程:

请全体起立!

“你是中国人吗?”

“是!”(学生)

“你爱中国吗?”

“爱!”(学生)

“你愿意中国好吗?”

“愿意!愿祖国繁荣富强!”(学生)

全体请坐!

请你们时刻铭记今天这响亮而铿锵有力的回答, 用实际行动书写“爱国三问”的时代新 篇章,努力成为不负国家使命和民族期望的卓越南开人!

百年南开与你们同在!未来属于你们!

5.大学校长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经典讲话 篇五

尊敬的X主委、X局长,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金秋送爽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20XX级XX余名新生,并在此隆重召开新生开学典礼。首先我谨代表现代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现代学院发展的各位专家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

同学们,今年我们亲历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现代学院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有XX名精英校友不畏艰险,奔赴一线,成为驰援湖北的“逆行者”,更有几百名志愿者投身当地疫情防控工作,展现了现代人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同学们,经历XX天的入学教育,你们聆听了“现代活雷锋”韩姑姑、陶老师、吕老师等各位专家、教授的讲座;经历了严格的军事训练,诵读了《弟子规》《孝经》《大学》,接受了圣人先哲智慧的熏陶。

刚才,在升国旗和同学们进行军训汇报表演时,我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是爱的呼唤、这是现代学子奋进的力量,更是开启了大学的第一堂课,再次,祝福你们。

XX学院创建于19XX年,20XX年成为全日制普通高校,20XX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本科院校。学院秉持“天道酬勤”的校训和“立德树人、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办学XX年来,在各级政府、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在一代又一代“现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第一批招生仅XX人的学校,到今天,靠的是“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现代精神。

近年来,学院贯彻落实教育部XX部长提出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是中国人的首要任务,是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学院创新育人理念,以文育人,从“德、智、体、美、劳、安、成”七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育人,实施跨界融合,一专多能,融入中医及健康教育课,健康素养课;倡导师生诵读经典,与经典相伴,进德修业,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现代师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逐年提高,形成了鲜明的育人特色。

新学年,新学期,新起点,学院积极倡导全体师生学习践行“七个一”自我提升法:

第一,坚持“每日诵读一小时,每日抄悟一小时”

现当下,各类网络信息来得短平快,让人感到内心浮躁。希望同学们不要过多的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当“手机控”,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父母负责,对自己人生的幸福负责,把精力用到学习上,坚持每日诵读,每日抄悟,每日提升。

第二,坚持“每日劳动一小时,每日运动一小时”

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劳动锻炼。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每天坚持打扫公寓卫生,在家多做家务,帮父母劳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牢记“天道酬勤”的校训。加强户外运动,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和球类活动,强健体魄,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

第三,坚持“日行一善”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希望师生们要修炼一颗爱心、感恩心。时刻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现代每天给父母打电话报平安,关心父母,孝敬父母。不要让父母担忧,看看父母五年前的照片,再看学子看父母现在的照片,爸爸妈妈在一天天衰老,所以说我们为父母分忧,早日成长,做好自己,学会独立,学会生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从不乱扔垃圾开始,从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开始,从健康饮食开始,从主动帮助同学等身边小事做起,从捡一片树叶开始,日行一善。

第四,坚持“每日一总结、每日一改过”

《论语学而第一》中“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希望全体师生能够每日总结反思,从而提升自己,不断改进,日知日行,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日日新,又日新、苟日新。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就开启了人生的新征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希望同学们要始终坚持“七个一”自我提升法。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今日做起,持之以恒,每日进步。希望同学们热爱祖国、心怀天下、目标远大,立志做一名奋进不息的“现代人”,做一名优秀的现代学子,实现人生的价值,成为国家、社会的栋梁之才!

同学们,老师们,亲爱的嘉宾们,永远祝福你!

6.大学校长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经典讲话 篇六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2017级的全体新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2017年8月31日,是一个值得大家永远铭记和珍藏的日子。因为就在今天,在座的5000名优秀学子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美丽的太湖之滨,成为江南大学光荣的一员,由此翻开了人生崭新的篇章。

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全校3万名师生、以及海内外14万名校友,对各位新同学加入“天下江南人的行列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最由衷的感谢!

同学们,加入江南大学,也许是你主动的选择,也许是你无奈的接受,也许是你意外的惊喜,但不管怎样,你们都将在这里重新启航。此刻,请你们抛开曾经的成功或失败,放下心中的欢喜或沮丧,用冷静的头脑思量现实的生活,以坚定的信念开启大学的时光。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要上大学?我能从大学获取什么?我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度过我的大学时光?可以说,大学与你们曾经的学生生涯完全不同。大学之“大,在于兼容并包的大学问、自由严谨的大智慧、通达敏锐的大视野;大学之“学,包涵学术造诣、思想情操、为人之道。你们身处大学校园,很快就能感受到高等教育的春风雨露和丰富明快的生活节奏,各种新的人生体验即将扑面而来,令你们应接不暇。而此时此刻,作为一名曾经的大学生和现在的大学教师,我最想对你们说的一句话就是学会珍惜最美的大学时光。

我想请你们珍惜最宝贵的光阴,勤勉为学。这里有一个故事与大家分享:在我们法学院今年的毕业生中有这样四个女生,她们同住一间宿舍,入学之初考研就成了她们共同的目标,为此,她们制订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并相互鼓励、彼此扶持,找到复习资料就共同分享,有人倦怠掉队就督促跟上,四个人一起上课、一起泡图书馆、一起锻炼身体、一起挑灯夜战,形成了良好的宿舍氛围。今年春天,这四名同学分别被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在交流过程中我曾问她们为何会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答案令我惊讶:原来早在四年前她们的入学典礼上,曾听我讲过人文学院同一间宿舍飞出四只金凤凰的故事,从那时起,这四个女孩子就下定决心,向前人看齐,努力奋斗,实现梦想。而四年后,她们真的毫不逊色地做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对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对实现目标的路径有清晰的规划、为实现目标甘愿付出辛勤的汗水,不虚度光阴,不半途而废,就必将迎来成功的喜悦!

我想请你们珍惜最真挚的情感,至诚为人。在我们学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2012届毕业生中,有一位因年幼时遭遇车祸而高位截瘫的女孩,她叫邓红燕。在不幸的命运面前,她并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直面人生、笑对生活。考入大学后,邓红燕自信地投入学习、积极地融入集体。而善良友爱的同学们则风雨无阻地推着轮椅接送她上下课,背着她上下楼,为她提供她所需要的一切帮助。这些热心的小伙伴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让红燕的大学生活尽可能轻松、圆满。四年,邓红燕在友爱和温暖中顺利地完成学业,并被苏州一家景观设计公司录用,如今她已成为一名出色的青年设计师。同学们,这样的情感成长,也是你们大学生活的必修课程之一。你们会在这四年里,巩固亲情,体会友情,甚至收获爱情。当然,我也希望你们能和自己的师长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情。请你们谨记,与人相处,贵在坦诚率真。常怀感恩之心,懂得珍惜每一份真挚的情感,幸福就会始终环绕在你们身旁。

我想请你们珍惜最难得的资源,潜心为业。大家可能不知道,目前在我们学校的专任教师队伍里,每两人中就有一人拥有博士学位,每三人中就有一人拥有一年以上的海外研修经历;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是江苏省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高校图书馆之一,每周开放时间达91个小时;坐落在南门外的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志在创业的学子们提供了丰富的优惠政策和宝贵的实践平台。最重要的是,我们学校秉承“笃学尚行,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一代代江南学子在这里身体力行、传承使命。在你们的师兄师姐中,有人善于利用学校的课堂资源,在正常上课之余经常蹭课听讲,只为补足自己的专业短板;有人善于利用学校的教师资源,提前进入研究团队,在导师的个性化指导下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有人善于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拓展兴趣空间,在校期间成功考取了微软认证工程师;还有人善于利用学校的创业平台,瞄准商机组建自己的创意设计工作室,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典范。同学们,对于学校众多有形或者无形的资源来说,你用、或者不用,它们都在那里,对它们视而不见还是奉若珍宝,我想你们定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同学们,在曲水流畅的江南校园里,一届又一届江南学子以智慧和创造、勇气与担当,演绎着美不胜收的大学生活。相信在座的同学们也将在美丽的江南大学创造自己美好的青春记忆,并为更多的后来人留下属于你们的华彩乐章!

时间短暂,今天只是我和同学们的第一次交流,其实想说的话还有很多,但我最想要表达的是,我很高兴在你们最好的年华里,江南大学能与你们相伴相随,唯愿你们珍惜、珍惜、再珍惜!

7.大学校长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经典讲话 篇七

亲爱的2014级同学们:

你们来了,祝贺你们!欢迎你们!首先,让我们一起,向辛勤培育你们的父母和老师,献上最诚挚的感谢和敬意!也把掌声献给一路努力拼搏的自己!

此时此刻,刚从文山题海中解脱出来的你们一定充满了期待,期待着来杭电体验不一样的精彩:期待能遇见纵横古今的杭电版都教授,在飘香的桂花树下邂逅你们的男神女神,期待能在科技馆亲眼目睹拥有被称为首个中国芯的固态硬盘,能在学生活动中心欣赏一场高水平的音乐会。

这些期待很美好,但这只是大学的一枝一叶。请同学们再认真想想,你们上大学还期待什么呢?本科生们,你们期待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吧;硕士生们,你们也是期待找一份好工作吗?博士生呢,你们又是怎么想的?找个好工作,在杭电不是太容易了吗?杭电的就业率年年超过95%,杭电学生毕业起薪全省第二。

如果大学只是职业训练场、就业保险箱,那么大学就将失去其应有的神圣和灵魂。大学之大,不只是为了谋生,大学之学不只是为了一技之长。大学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就是要唤醒你内心深处的渴望,帮助你成为最好的自己!从小到大,从上幼儿园到读大学,你们一直都在父母、老师、他人的期待中成长。诸位是否问过自己,有多少是发自内心的期待,又有多少是让你激情燃烧、奋斗不已的期待?也许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你们已经习惯了、麻木了,或许已经放弃了对期待的深层次思考和选择的权利。

今天,我要与你们讲的期待是自我期待。这不是“被期待”,而是自主的期待;不是世俗的期待,而是听从内心的声音。具有自我期待是你们独立和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各位新同学,在大学这段人生的关键旅程中,你们都应该找到自我期待,并努力实现自我期待!

寻找自我期待,就要迈开独立的脚步。你们第一次真正离开了父母,开始走向了独立。同学们感觉很好吧。但我要告诉你们,独并不代表立。在我们身边,独而不立、独而无立的大有人在,错把“另类”当独立的也为数不少。

孤僻怪异、自我封闭不是独立,桀骜不羁不是独立,青春叛逆也不是独立。

在我们杭电,有入学第一天起就没拿过家里一分钱的十佳大学生罗燕同学;有以当义工为快乐并且感染了一群人的青春榜样李国豪同学;有研发智慧鱼缸已经闯入全国八强的挑战杯团队,这是目前全省唯一一个。我欣赏这样的独立!

独立,本质上是人格独立,是思想解放,是心灵自由。杭电的男生们,你们不仅要有挺拔的身姿,更要行得堂堂正正。杭电的女生们,你们不仅要亭亭玉立,更要纯洁端庄。

定位自我期待,就要启动学习的大脑。刚刚过去的漫长暑假,同学们,你们在忙些什么呢?或许手机电脑是你最亲密的伴侣,娱乐八卦是你最兴奋的话题。多年以来,你们“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你们高呼“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这样的学习习近平残酷,令你厌恶。高考一结束,你们迫不及待地屏蔽了“学习”,发誓要把失去的娱乐一滴不剩地补回来,有的人可能习惯于延续以往的上补习班式、错题本式的学习模式,继续充当“傻学哥”和“死读妹”。

同学们,这肯定不是大学的学习。大学是高深学问的研究场所,是普遍知识的探索海洋,是创新技术的发源之地。来这里,你们要用更深刻的思考去探究文明的根源,要用更宽广的眼光去追逐科技的发展,要用更敏锐的触角去感知风起云涌的现代中国。

我希望你们从今天起,告别学习的苦闷。独立地学,开放地学,创造地学。做快乐的学霸,自由的学神!

实现自我期待,就要张开激情的双臂。这个暑假,我也在追剧,你们猜猜看我追的是什么?我追的是《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经历了三落三起的邓小平,复出时已是七旬老人,但依然充满激情地在中国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用时髦的话说,就是“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老骥伏枥,尚能志在千里,你们这些杭电小马驹还不欢快地跑起来。

同学们,许下了心愿,就要用心去呵护;种下了种子,就要辛勤去耕耘;放飞了梦想,就要努力去追寻。用你们勇敢的心、执着的行动去大胆实现自我期待!

没有期待的生活,定会黯然失色。失去自我期待的人生,难以精彩。同学们,大学之门已经打开,你们将走上寻找自我期待之路。

自我期待在哪里,也许你们一时难以找到,没关系!同学们,年轻的你们可以慢慢寻找,一年,两年,甚至是在毕业的时候找到,也为时不晚。你们在大学期间通过自主探索,把握了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也是非常值得的!可喜的!

同学们,老薛对你们的最大期待,就是你们能拥有真正专属于你的自我期待!

亲爱的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杭电就是你的舞台!尽情释放你的独特,激发你的潜能,创造你的可能,绽放你的青春吧!在一次次的不断自我解放中追求独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杭电一定会因你而精彩!谢谢大家!

8.大学校长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经典讲话 篇八

校党委书记 徐华平

亲爱的20**级新同学:

在喜迎伟大祖国6*华诞之际,你们步入了大学的殿堂,即将开始新的人生旅程。你们的到来,让美丽的校园更加靓丽多姿;你们的到来,为学校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及全校教职员工向所有新同学表示诚挚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同时,向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同学们选择了怀化医专,我们要共同努力,用事实来证明你们的选择正确的!

为此,特向你们提出以下四点希望和要求。

第一,要确定一个目标。目标指引方向,目标产生动力,目标决定成败。同学们在高中阶段学习都很努力,有的甚至是废寝忘食、挑灯夜战,为什么?因为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即考大学。现在考上了,下一步的奋斗目标是什么?有的同学可能想好了,有的同学可能还没考虑。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原浙江大学老校长竺可桢教授曾经提出的两段名问:“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大学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从你们踏入怀化医专这所高等医学学府之日起,你们就步入了一个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神圣医学殿堂。因此,成为一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医卫工作者,应该是在座每一位新同学的理想和目标。但仅有宏观目标还不行,还得有微观目标。如政治上是否打算入党;学业上是否打算升本;评先评优上打算拿哪一等奖学金;英语、计算机打算过几级等等,只有对自己实行“目标管理”,才会有实实在在的进步。

第二,要注重两个学会。医务工作者有个美丽的称呼,叫“白衣天使”,天使有两个翅膀,一是人文素质,一是专业素质。只有两个翅膀都健全完美的才能腾飞。同学们今后要靠两样东西立足,一是做人,二是做事。做人是立世之本,做事是立身之基。做人要做什么样的人呢?(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要做领导欣赏的人,做同辈喜欢的人,不要做大家讨厌的人。大学之道,首先是做人之道,然后才是博学之道。尤其是医学生,更要重视做人。古人把行医者分为上中下三等,说“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上医就是做人做事都优秀的人。在大学里,要学会做人,学会做有用的人,再学会做成功的人。二是学会做事。就是要学好专业,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

第三,要完成三个转变。一是学习内容的转变。你们要完成由基础性学习向专业性学习转变。中学是打基础的,学的是基础知识,到大学后,学主要学专业知识。二者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实践。医学教育的本质之一就是实践性强,因此,同学们一定要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二是生活方式的转变。你们要完成由家庭生活为主向集体生活为主转变。要适应集体生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优秀团队。三是管理模式的转变。你们要完成由他律为主向自律为主的转变。在老师的引导下,养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良好风气。

第四,要做好四个选择。一是选择高尚。医学因为涉及人类健康和福祉,是一门高尚的学科,而不应该有丝毫的不纯洁的东西存在。医为仁术,医卫工作者是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守护神,医务工作是神圣而崇高的职业。有德有术是天使,有德无术是庸医,有术无德是魔鬼。二是选择勤奋。医学是一门没有尽头的学问,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问,是一门理论飞速创新的学问,因此,为医者必须要勤奋,要做一个医术精湛的人,要跟上医学发展的主旋律,要活到老学到老。三是选择严谨。严谨才是真正的科学。生命弥足珍贵,所以医学需要最高尺度的严谨,严谨是我们医学生最根本的治学态度,理论学习需要严格的要求,实践操作需要遵循严密的方法。四是选择“诚信”。诚信是社会的灵魂,是人修身立命之本。“大医精诚”这句几千年来中国医家的铭训,体现了华夏医道中诚信与医术并重的亘古真理。平等待患,保证医疗服务公平性;慎独守诺,维护患者的医疗隐私权;耐心说明,增强医疗信息透明度;以诚相待,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等等都是医生诚信的基本伦理要求。

大学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地方,充满着激情与活力、希望与梦想、责任与重托。同学们,你们的人生选择了怀化医专,满怀信任地走进了她的怀抱,母校也必将成就你们的人生。在母校,你们是一砖一瓦,构筑成怀医雄伟的大厦;你们是一个个音符,谱写成怀医美妙的乐章;你们是一棵棵幼苗,承托着怀医明天的希望。成为怀医人,意味着一种光荣,更意味着一种责任和奉献。同学们,学校当前正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适应国家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把工作重点放到内涵发展上,大力实施教学质量工程,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快建设医学本科院校的步伐。让我们携起手来,发扬“自强不息,止高至善”的怀医精神,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为怀医的发展做出我们最大的的贡献,让怀医的大厦更加稳固,让怀医的乐章更加雄壮,让怀医的明天更加美好。

9.大学校长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经典讲话 篇九

——在201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12年9月3日)

浙江工商大学校长

张仁寿

各位2012级新同学,各位老师、各位来宾:

早上好!

秋天,是收获成熟与播散希望的季节。此时此刻,天高云淡,朝阳灿烂,我们在气势磅礴的钱塘江畔隆重举行浙江工商大学2012级新生开学典礼。参加今天开学典礼的新生共有7200余名,其中有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6113名本科生;有来自大江南北的1100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还有50多名攻读学士、硕士学位的全日制留学生,他们分别来自比利时、德国、俄罗斯、哥伦比亚、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土库曼斯坦等28个国家,在我校学习管理、经济、法学、语言等专业。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和全校近3万名师生员工,对同学们经过寒窗苦读和严格的考试选拔,以优秀的成绩跨入浙商大校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对始终支持同学们成长成才的家长及亲友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和诚挚的敬意!

同学们,今年是浙江工商大学建校101周年。你们是在学校新的百年发展起点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年青学子。你们选择并加盟浙商大,开启了人生成长一个十分重要的新阶段,承载着父母和亲人的新期待,也为百年商大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蓬勃生机,带来了无限活力!为此,我真诚感谢同学们对浙商大的信任和选择!

经过一个世纪的曲折发展,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今天的浙商大,已经成为一所拥有9大学科门类、综合实力较强的高等学府。学校占地面积近2000亩,总建筑面积达到96万平方米,光是下沙新校区的建设资金投入就已经超过20亿元。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年富力强、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共有专任教师1510余人,其中等正高职称人员249人,副高职称人员670人,博士550余人。在他们之中,有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钱江学者、省“151人才”等等一大批高层次人才。有关学校的基本情况,刚才主持人陈寿灿副校长已经做了简单介绍,同学们也可以从学校网站等作进一步的全面了解,在这里我就不多做介绍了。长期以来,浙商大坚持以学生为本,牢固确立教学中心地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致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2006年,学校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近年来,学校各批次本科新生录取分数线都大大超出浙江省组挡线;本科毕业生考取国内外研究生和公务员的比例都超过了20%,在浙商大今年3807人毕业生中,考取国内外研究生669人,录取为公务员的有156人,共占毕业生的21.67%,这一比例在国内同类院校中是遥遥领先的;在杭州商学院2012届毕业生中,考取国内外研究生也有137人,录取为公务员的有38人,两者共占毕业生2145人的8.16%;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长期居于全省乃至全国高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今年毕业的研究生、本科生(含独立学院)的就业率都超过95%。

在省级、国家级和一些国际性各类大学生竞赛中,我校学生取得的优异成绩也令人刮目相看。这里仅举两个最近的大赛例子:

——去年10月,在第十二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选送的6件作品全部获奖,其中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成为省内唯一连续四年获得“挑战杯”作品最高奖项的高校,以参赛总分240分的成绩并列全国高校第14位,全省高校第2名。

——今年2月,在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我校参加现场比赛的3个节目全部荣获全国一等奖,1个进入光碟选送的节目获得全国二等奖;我校获一等奖数在全国参赛高校中名列第二,是浙江省内获一等奖数最多、获奖门类最齐全的高校。

以上列举的这些事实和数据表明,今天的浙商大,在校园建设等硬件方面和师资队伍建设等软件方面,都具备了开展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各个层次国民教育的良好条件,而且毕业生就业率、研究生录取率、学生获奖和高考投档线等情况也说明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公认度、美誉度。

在今年我校及杭州商学院录取的本科新生中,有97%是第一志愿考生,只有3%为非第一志愿考生。无论你们是否是第一志愿被学校录取,还是原本想考取心中更理想的大学但由于各种原因而未能如愿,你们今天能够成为浙商大的学子,可以说,都是有充分理由感到欣慰的,也是有足够理由感到自豪的!在你们当中,有一位统计与数学学院的新生,她的哥哥姐姐曾分别是 04级法学院和08级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她是家中第三个选择商大的孩子,这表明了他们对浙商大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家长和校友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充分信任。

两个多月前,你们选择填报了浙商大;一个月前,学校录取了你们;几天前,你们为了追求知识、真理和成才这个共同目标,怀着青春激情、人生梦想和美好憧憬,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地来到浙商大。现在的你们,已经不再是陌路人,而是共同拥有“浙商大学生”的崭新身份和“浙商大同学”这一单纯而美好的新社会关系。诸位同学,这意味着,从今往后,在你们个人的履历表中,在你们漫长的人生道路上,都将永恒地与浙商大结下不解之缘!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今天的浙商大以及你们毕业后的母校,将永远关心、关注、关爱你们!而你们的成长成才、取得的进步和毕业后将来对社会的贡献,也都将与浙商大息息相关!

同学们,你们是幸运的年青人!你们生活在中国改革创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学习在浙商大新的百年发展时期。不过,与往年一样,今年7300多名新生的家庭背景、经济条件等是有很大差别的。据我了解,在你们之中,今年共有167名新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交不起学费,是通过“绿色通道”办理注册和入学手续的。我还可以想象,在不是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新生中,肯定有不少同学的家庭经济条件也不那么如意,其上学费用是父母从亲朋好友那里借来的或者通过银行贷款获得的。经济学院的一位新生,由于种种原因在六岁以后就没有见过父母,一直是由收入微薄的非血缘关系哥哥抚养长大的;杭州商学院的一位新生,家庭十 分困难,她是一个人带着煎饼、背上行囊,经过两天一夜的火车才到达学校的;公管学院的一位女生,身体素质天生较弱,长期与病魔抗争,但她一直乐观坚强。在此,请允许我对这些家庭困难或身患疾病的新同学,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在逆境中奋起,表示特别的问候!也请这些同学相信,你们不是在孤军奋战,学校、学院、老师和同学们都将会特别关心和帮助你们!

作为大学新生特别是本科新生,对大学生活总会怀着一种期待、激动、好奇、新鲜的心情,甚至难免夹杂着几分困惑和迷茫。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仔细看了8月29日《校报(新生特刊)》上几位新生对大学生活的“畅想”:

新生甲抒情写道:“大学还是令我魂牵梦萦、难以自拔”;“我强烈又迫切地呼吸大学里自由的空气”。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对大学生活的期盼。

新生乙这样写道:“大学不是一个浮躁的场所,我们应守得住豪华,也应耐得住寂寞”。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对大学生活的清醒认识。

新生丙说:“我看到梦中的象牙塔在向我招手,我有什么理由不对你微笑”,“我暗暗下了决心,我要过好这四年”!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对如何度过大学生活的决心。

新生丁认为:“大学显然不是用来玩的”,“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不是学着去做没干过的事,而是学着承担没承担的 责任,不是做的比其他人更好,而是做好自己该做的。然后,试着去感受一些不一样的文化”。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对大学生活的理性态度。

新同学,你们说得好!谁说90后的独生子女稚嫩、娇气?我们可以相信,不光是这几位新同学,你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在精神上做好准备并将用实际行动去度过充实而富有意义的大学时光。

大学生活是美好的,在人的一生中只有一部分人有大学生活的经历。对于本科新生来说,从中学到大学,无疑是人生的一个重大事件,一个重大转折,是你们从依赖父母、受老师管束较多的青少年转变为独立生活、自主学习、自我规划与管理的成年人的关键时期,也是你们在内在精神气质上成长为负责任的现代社会公民的一个关键时期。显然,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有着巨大差别。进入大学生活,你们多了可以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少了中学时期的指令性课外作业了。按我的体会和认识,大学教育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要求是: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更加重视学生的批判性、创新性思维的训练,更加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看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成长,更加关心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提高;如此等等。因此,你们应该尽快转换角色,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大学新生活。同学们,你们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当今时代大学教育的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结构提出的新要求,在充分尊重老师劳动、认真听课学习的同时,要有效利用浙商大提供的图书馆、实验室、文体设施等有利条件,充分利用学术讲座与报告、学术论坛与会议资源,教育国际化资源和其他有关政策规定。我建议,所有新同学都应该认真阅读一下教务处的《致2012级本科新生的一封信》,学校编印的《学生手册》;认真看一下教务处、研究生部等网站提供的信息,全面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政策规定;关心一下学校出国学习交流项目、“第二语言促进项目”、全英语授课项目等等;还要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文艺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你们决不能在课余时间沉迷于虚拟世界和网络游戏,而是要走出宿舍,走进图书馆、投身体育场、接触大社会,不断增强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校积极鼓励同学们读研考博、出国留学,并努力为同学们继续深造创造条件。不论你们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如果你们不满足于现在就读的学历层次,而想在毕业后有继续延长大学生涯、继续深造的机会,那么,你们必须从今天起立即开始准备。一位老生在《校报(新生特刊)》说:“不管是考研还是其他事情,都不是一场突击战,想要最终收获战 果,那么就在树立目标以后,立即开始一切努力。”我同意这位老生的经验之谈。从现在开始努力,成功的大门将来肯定会为你畅开的!

同学们,浙商大已经为你们成长成才提供了各种良好的条件和资源,并将努力创造更好的条件。但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长成才,能否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好、更快,则主要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努力。

76年前,浙大老校长竺可桢曾提出以下“两个问题”:“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这已经成为大学校长开学典礼的“经典提问”了。如果将浙大二字更改为浙商大,这两个问题仍然需要我们每一个新同学深思。我们该怎样富有意义地度过美好的大学时光呢?在大学开学典礼这样一个隆重而庄严的场合,作为校长,我向你们提以下三点要求,也是三点希望:

一是希望同学们深刻领会并努力践行“诚、毅、勤、朴”的校训精神。“诚、毅、勤、朴”,是百年商大传承至今的校训,是先贤学长们留给我们十分宝贵的大学精神文化。这四字校训,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她要求同学们努力培养诚实守信、襟怀坦荡之品格;磨砺开拓进取、坚定执着之意志;养成勤奋学习、不懈探索之习惯;追求朴实自然、从容淡定 之境界。这四字校训,其实已经道出了读书为学、为人处世乃至毕业后治学、经商、从政的要旨,很值得同学们好好品味、深刻领会并努力去身体力行!

二是希望同学们怀着激情与理想,勤奋学习、全面发展,努力使自己专业成才、精神成人。激情与理想是我们人生前进的原动力。但是,一个人光有激情和理想是不够的,还必须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发奋努力。专业成才、精神成人应成为每一位同学追求的目标,也是在大学期间必须承担的“双重任务”。一方面,同学们要进入专业,学好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努力成为某个行业、某个领域的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同学们又要跳出专业,要看到专业之外的宽广世界,尽可能博览群书,提高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修养,开拓自由的精神空间,不断强化成人意识、责任意识和公民意识,做一个全面发展的“自由的人”。只有这样,你们才能快乐学习,充分享受大学生活的无穷乐趣;才能在一个开放的“地球村”时代成为综合素质优秀的、敢于担当责任的现代公民,将来更好地报效国家、服务社会。

三是希望同学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激励,并肩奋进。2012年浙商大7300余名新同学,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既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既有年龄才15岁的少年大学生,也有三、四十岁的博士研究生;既有汉族,也有少数民族,还有部分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加上你们的学 兄学姐,生气勃勃的浙商大校园里已经集聚了27000多名全日制学生。在浙商大这个大家庭里,同学们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家庭条件、个人经历、知识积累、兴趣特长和个性脾气等都存在较大差异。但是,不论你们来自城市还是农村、本省还是外省、国内还是国外,也不论你们是男生还是女生,家庭富有还是贫穷,有无宗教信仰,你们都是浙商大大家庭的平等成员和浙商大的新主人,是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的继承者、建设者和创造者。茫茫人海,昨天你们还互不相识;远离父母,今天你们相聚商大,甚至属于同一个班级、坐在同一个教室、住在同一个宿舍,这真是一种天大的缘分啊!在人的一生中,大学同学的友谊尤为珍贵,因为同学之间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同学友谊具有超越功利的纯真性。在今后几年朝夕相处的大学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平等相待、理解包容,志存高远、激励前行,共同去追逐心中的梦想,一起去实现远大的理想!

最后,衷心祝愿同学们学习快乐,生活幸福,成长成才,前程似锦!

10.大学校长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经典讲话 篇十

罗宏杰

亲爱的级研究生新同学,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聚会,隆重举行上海大学2014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与新同学们共同开启人生一段难忘的旅程,对此,我感到非常高兴,20秋季,上海大学共招收研究生416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693名,博士研究生347名,留学生120人。首先,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研究生新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始终支持、帮助你们成长学习的父母师长表达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同学们,你们在人生最重要的阶段选择到上海大学攻读研究生,体现了你们对更高层次学习探索的追求和期盼,也体现了你们对上大的信赖与钟爱。我们感谢大家的选择,愿意同全校教职员工一道,为你们的成长创造条件、竭尽全力。在今后的几年,我们会与大家在上大这个美丽的校园里,一起享受一段艰辛而快乐的学术岁月。

今年是新上海大学组建二十周年。二十年来,在钱伟长老校长和全体上大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入推进内涵建设,学校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刚才吴校长已就学校的最新排名情况向大家作了介绍。回顾上海大学二十年来的办学历程,我们有许多事可以梳理和总结,但其中有一条,就是上海大学始终坚持走了一条改革、开放、合作的道路。早在20世纪80年代,老校长钱伟长先生就提出了以“拆除四堵墙”为核心的办学思想,其中第一堵墙就是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墙。钱先生在担任上海大学校长期间,十分重视并带头引进各方面的校外资源,包括聘请了一大批国际上著名的学者,他们中有费孝通、田长霖、戴振铎、李政道、杨振宁等。这些国际大师的到访与兼职提升和活跃了学校的学术氛围,更重要的是向所有师生员工传递了一种开放的思维方式。

近年来,我们继续拓展开放合作之路,先后与中国科学院长三角地区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顶级研究机构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更加深度和密切的合作,特别是通过共同指导、共同资助、共同开放教学与研究资源等方式,为我们的研究生引入更加前沿、高端和丰富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努力提高上海大学研究生的教育培养水平。我们所推动的这些工作,就是要为同学们的学习和研究培育肥沃的土壤、打造开放的平台、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使上海大学成为同学们梦想开始的重要之地。

但实现梦想,光有学校提供的条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座各位持之以恒的努力,需要艰辛的探索和实践,

同学们,从现在起,你们应该不仅仅是已有知识的学习者,更重要的是你们将成为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的创造者。在你们开启一段难忘的学术之旅之前,我想,上海大学的领导、老师和在校学生都有许多的话想对大家说,刚才在校研究生代表孙艺萍同学希望大家学会学习、学会分享,教师代表钱光人教授希望大家学会质疑、学会创新、学会竞争、学会做人。我记得在前年的研究生开学典礼上我强调研究生要学会质疑,去年的研究生开学典礼上我提到了要重视培养研究生提出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今天,面对新的一届研究生,我希望大家学会合作,因为合作精神是获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品质。

古人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马克思也指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的手段”。在科学发展史上,许多重大突破和复杂问题的解决,都凝聚着一批不同团队、不同地域甚至是不同领域科学家共同的智慧和心血。杂交水稻的培育就是一个全国大协作的典范。杂交水稻有两大亲本,不育系和恢复系。不育系是袁隆平院士培育的,恢复系是福建农科院的谢华安院士培育的,这样的跨区域协作才最终造就了杂交水稻的巨大成功。

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也是大学的根本任务。耶鲁大学前校长施密德认为,“大学教育解放了人的个性,培养了人的独立精神,它也同时增强了人的集体主义精神,使人更乐意与他人合作,更易于与他人心息相通。”同学们进入新的学习环境,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竞争机会,甚至同学之间也会有竞争,但事实证明,只有那些善于合作的人,才会在成功的路上走得更远,因为划定你们未来发展平台大小的人,不是老师,也不是竞争者,而是你自己。

哪些研究者可以在合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呢?

——首先是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歌德曾说过:只有具备真才实学,既了解自己的力量,又善于适当而谨慎地使用自己力量的人,才能在世俗事务中获得成功。

——还有就是那些懂得欣赏别人的人。大学之大,不在于校园之大,而是在于其心胸的博大。我们的胸怀有多宽广,未来的路就有多宽广。

——再有就是那些懂得舍得的人。有的人每一次跟别人合作,都希望获得最多或最大的利益,但最后没有人愿意跟他合作。而有的人每次合作都将最大的成功分享给别人,但无数次的`合作确让他的事业走向辉煌。

——当然还有那些坚守学术诚信的人。最近学术诚信已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甚至有些名校的博士生直接将国外的学术论文翻译后以自己的名义发表。往往一次的不诚信就会成为学术生涯的滑铁卢,就会丧失众多的合作机会。

同学们,希望大家学会并善于与不同的学术研究者开展广泛而紧密的合作,善于与别人共事、沟通,协同攻关,用博大的胸怀、宽容的心态和和真诚的态度去积蓄发展的正能量。你们要与导师建立和睦的师生关系,教学相长、共同提升;与同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精诚团结、合作共赢;要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机会,与国内外同行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协同攻关,集思广益。

11.大学校长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经典讲话 篇十一

---浙江大学校长林建华在2013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各位新同学、家长们,大家好:

经历酷暑高温之后,你们为江南带来清新的感受,希望你和家人愉快地共享浙大的美好时光。浙江大学是一所拥有116年历史的江南名校,风景如画,人文深厚,她有依山傍水的玉泉、曲径通幽的西溪、水木菁华的华家池、钟灵毓秀的之江、大气开放的紫金港,还有正在建设的舟山校区。各位同学将求学于中国最具灵性之气的大学校园,请允许我代表全体老师、员工祝贺你们,从此成为求是园中光荣的一员,并融入气势磅礴的浙大画卷!

今天各位同学相聚浙大,你们神采飞扬,意气风发,正所谓青春无价!你们已经做了一个非常慎重的选择——加入浙大!这个“选择”使你和浙大从此紧密相连、难以割舍;这个“选择”使你们将终身秉承浙大师恩教诲;这个“选择”使你将和同学们天涯难断、兄弟情深。在今天开学仪式上,我们彼此都有很多话题,我想和你们谈谈“选择”。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选择,谁走进你的生命,也许关乎运气,谁能停留在你生命里,却由你自己选择!今天以前,某种意义上看,也许你还是个孩子,凡事都由父母亲人耳提面命,帮忙选择;而今天以后,你将独自生活,自己选择、独立担当。“选择”是个大学问,课程表里你一定找不到,但它确实贯穿于你在浙大的每一天、每件事!浙大的教育模式为你提供很多选择机会,甚至使你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你可以选择舒适安逸,也可以选择艰苦奋斗; 你可以选择投机取巧,也可以选择脚踏实地; 你可以选择小富即安,也可以选择壮志凌云; 你可以选择人云亦云,也可以选择独树一帜; 你可以选择囫囵吞枣,也可以选择慎思明辨;

大学时光其实并不长,就在这些无数次或随意、或慎重、或纠结、或明智的选择之后,你的人生之树也悄悄生根、发芽、绽放!对于选择,我的经验是多听、善问、勤思、明辨。当然,人的一生中“不如意事常八九”,你可能没有选择上心仪的专业或课程,可能在众多才华横溢的同学当中不再独占鳌头,也可能与心中的恋人失之交臂,——我希望你们不要埋怨,不必嫉妒,阳光下舞蹈,风雨中砺炼,即使痛苦也要选择乐观和坚强,追逐自己的梦,选择自己的路。

谈到选择,我还希望你们能明白选择宽容比祈祷聪明更有意义。选择宽容不是选择回避,它是一种坚强、一种豁达,是对一切结果真诚接纳的坦荡;它是一种柔韧、一种执着,是对一切过程宁静致远的自信。选择宽容,可以维护他人尊严,也让自己赢得内心的平和;选择宽容,可以化解众多矛盾,也让自己保持前行的从容。

选择浙大也就意味着选择了“求是精神”,求是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有“启尔求真”的科学精神、“开物前民”的创新精神、“无吝于宗”的合作精神、“海纳江河”的开放精神、“树我邦国”的爱国精神。“求是精神”是浙大人的生命基石,百余年历尽沧桑都未曾改变!在战乱纷飞的年代,求是精神是不畏艰险; 在物欲横流的年代,求是精神是不为财奴; 在浮华世界里,求是精神是内心的天平; 在奋进岁月中,求是精神是理智的准绳; 做人,求是精神则为真诚务实、热爱真理; 做学问,求是精神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几代浙大人、全球五十余万校友,曾经或正在以生命践行着这个“选择”,“求是精神”是浙大人的精神图腾,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今天是你们进入浙大的第一堂课,无论你从哪里来,今后要去哪里,在随后的日子中,你们一定要让“求是精神”融入你的生命,永不背离。同学们,浙江大学正前行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路上,希望你们秉承求是,奋发努力,立志成为“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希望你们倾听内心,学会选择,以理性之美雕塑自己的未来,成就母校的辉煌!

祝同学们在浙大生活开心、精彩!

上一篇:健康知识普及活动下一篇:家乡小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