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质量提升

2024-09-13

高校教学质量提升(共12篇)

1.高校教学质量提升 篇一

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对策论文

一、学生评教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的根本制度

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既是学校的办学行为,是学校内部教学工作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国家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赖以依靠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在很多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多种相关制度。比如,教学督导制度,领导听课制度。与教学督导和领导听课等制度相比,学生评教是一种覆盖面更广,且由教学主体——学生进行的教学评估。随着学生评教越来越常规化,它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二、学生评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学生评教理应在高校教师教学改进和学校有关工作改善方面发挥重要的影响,但实际上,学生评教肯定其鉴定功能,注重学生评教结果的排名,忽略学生评教过程中的诊断、反馈、导向功能,不能及时在学生评教过程中发现教师的不足并给予改进。

(一)学生评教重结果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学生评教工作在我国已经开展了近30多年,其实施办法及其效果的研究成果已经比较丰富。教育评价具有鉴定、诊断、导向、调节、反馈、激励等功能,但多数高校运用学生评教结果的过程中,高校大多过于重视评教结果的鉴定功能,对于鉴别的结果往往以奖惩这种外部动机的方式来激励教师,进而作为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鞭策手段,其不符合人情味的鞭策手段势必会造成教师的`不满情绪。高校管理者只是把学生评教结果作为考核奖惩、人事决策的重要依据,未曾在评教过程中发现教师教学的不足,未曾给予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建议与对策。

(二)教师扭曲学生评教的目的性。实践中,评价教师教学质量是通过学生直接评价教师的努力和能力进行的,然而直接依靠这些评价来反映教师教学质量会导致激励扭曲现象。因为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与其成绩呈正相关,这使得教师有动机改变学生得高分的难易程度,造成分数虚高现象,从而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最终会导致教师给学生高分——学生给教师高评价——教师“考试放水”恶性循环,这种现象必然会使我们对学生评价大学教学质量产生质疑。同时,在具体评教活动中,学生会因教师对自己要求过严、师生关系相处不融洽产生的报复心理导致学生评分偏低,致使部分教师对学生不敢严格要求,甚至对个别学生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有近38%的教师认为“学生评教不够理性”,学生在评教中的不够理性,使评教结果偏离了客观实际,其难以真实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

通过以上研究的分析我们认识到现阶段学生评教主要停留在“总结性评价”的阶段,虽有不少高校开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性的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践,但实际操作依然较注重评价的形式和结果,而忽略了评价信息的反馈。针对国内目前的重结果评价轻形成性评教的现状,高校管理者必须认识到这种现象的利害关系,必须尽快调整评教的指导思想、明确评教目的,改评教的“鉴定性”为“发展性”,从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三、高校教师教学质量提升对策

我国高校确立教学质量保障意识并建立相关制度的时间不长,存在问题突出,强化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确保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教学管理者要重视学生评教结果的反馈。教学管理者应当及时对评教结果进行反馈,并提供分析和建议。评教结果要及时向教师、学生、管理者反馈,通过文献阅读,教师不是第一时间得到学生评价的结果,评教结果第一时间被教学管理者所得到,并被作为职称晋升、录用教师的参考依据,这样会降低教师对学生评教结果的重视程度,认为学生评教的数据结果只是学校管理者维持自己工作繁忙的假象而已,这样很难让教师重视学生评教的结果,更难使自己提升教学质量。学校管理者要将学生评教的结果第一时间通知教师,这个通知并不是简单地告诉评价分值及排名,教学管理者在对教师公布评教结果时,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设计的指标维度具体方面给教师予以反馈,除了定量评教的结果外,教学管理者还应当尽可能将定性评教的结果如实地反馈给教师,定性评教的结果往往更能直接反映出学生的诉求。

(二)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代会上的管理作用,增进教师与学校管理者的沟通。“以教师为本”强调教师的参与管理。构建管理者、教师互动平台,酿造和谐发展的氛围。为了更广泛、有效的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可以构建名师委员会——教研组长——工会委员的三级干群的交流网络,同时可以定期召开教代会,一方面可以充分地把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性、学生评教的必要性传递给教师;另一方面通过教代会这一平台,可以让广大教师参与到学生评教指标的制定过程中。同时,学校要重视同行评教,多次召开座谈会、茶话会,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总之,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沟通渠道作用,不仅是对教师权利的尊重,也是实现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

(三)学生评教的诊断功能——教师档案袋评定方法。传统的学生评教的评教结果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筛选功能,其评价结果被扭曲为打分、排队、甄别与选拔。这种评教结果的利用必然会引起教师的不满情绪,当讲师级别的教师因为“一分之差”、“一名之差”被拒之副教授级别的大门之外时,其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有的因此意志消沉,对教学失去兴趣,对未来丧失信心,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结果,使得评价的教育效应大打折扣,这种只重视结果的评价通常把教育过程的评价当成“黑箱”来处理。同时,评教结果只能反映评价目标的主要观测点,仅靠这些观测“点”来反映“面”和“体”的特征,难以全面,必须综合起来,加以理解。因此,在运用学生评教结果中应注意弱化其鉴定功能,强化诊断功能,这里我们可以利用教师档案袋评定方法,从而可以全方位地反映教师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整体水平,在心理上排除了教师的不公平感,可以更有效地诊断教师的教学质量。

(四)注重真实性评价——基于课堂观察的评价。真实性评价不再把学生评教的关注点放在学生的评教结果上,而是更加关注教师知识和能力的获得及其过程,更加关注教师各方面潜能的发挥和发展。作为真实性评价的一种评价方式,基于观察的评价是指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如观察表、录音和录像设备等,直接从观察情境中记录和收集资料,并在整理、分析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对被观察者做出综合评价。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者可以在教师课堂教学中进行课堂观察的评价,从而可以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观察到教师教学的不足与缺陷,以便教师可以及时改进,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2.高校教学质量提升 篇二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内涵,教学运行

进几年,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 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如何保证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工作之一。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对于学校而言, 教学质量就是学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更突出的重要地位, 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校提高教育质量, 主要是提高教学质量, 因为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核心任务。因此, 强化高校教学质量管理,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是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保障。

一、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内涵[1]

所谓教学质量, 不是简单地以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判标准, 而是指高等学校为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德性所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应达到的期望目标的程度。它表现为一定的效果和效率。具体要通过教学内容的学术性、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来实现。

这个定义包括以下内涵:

第一、所谓智慧, 是指人的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 是智力与能力的融合。包括一般能力 (指观察力、记忆力、概括力等) 、专门能力 (指音乐能力、绘画能力、数学能力等) 和符合创造活动要求的创造能力。它反映在高等学校的学生上主要表现为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当一面的能力, 善于处理实际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能力, 积极探索、敏于创造的求实创新意识。所谓德性, 是指道德水准和个性品质, 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反映在高等学校的学生上主要表现为具有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的理想, 具有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 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教学质量的高低体现在学生知识内化成智慧、德性程度的高低。

第二, 所谓教学内容的学术性, 是指高等学校传授的是具有高深性的专门知识, 它既包括人类己有的精神文化财富, 又包括不断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所谓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是指教学方法的选定既要考虑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 又要符合教学内容的理论性、知识性、应用性等特征。

二、规范教学运行, 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运行是按教学计划实施的、对教学活动的最核心、最重要的一项活动, 它包括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相互配合的教学过程的教学组织管理和以校、系 (院) 教学管理部门为主体进行的教学行政管理。其基本点是全校协同, 上下协调, 严格执行教学规范和各项制度, 保持教学工作稳定运行, 保证教学质量[2]。

1、强化教学计划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3]

教学计划是高等学府培养人才和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 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基本文件, 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教学计划是教学工作中具有法规性的重要文件, 它要符合教学规律, 保证一定的稳定性, 又要不断根据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适时地进行调整和修订。

教学计划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 是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它可以保证教学管理工作的目标、过程和效果与学校管理的目标相统一, 并协调教学管理系统内各层次的目标、任务和行为。

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是按专业制订的。完整的教学计划包括以下五个基本要素:专业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教学环节, 学时安排和学分分配。上述五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专业培养目标决定着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 课程设置也对教学环节起着重要作用, 而学时安排是针对各门课程和各教学环节的, 学分是计量课时分配的依据, 课程设置、教学环节、学时和学分的分配综合影响着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2、强化教学大纲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4]

教学大纲是参照国家教育部提出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依据学校制 (修) 订教学大纲的原则规定, 组织有关教师编写, 经院、校相继认定, 批准施行的纲要性文件;也可参照使用国家教育部组织制定或推荐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要努力贯彻正确的指导思想, 体现改革精神, 符合培养目标要求, 服从课程结构及教学安排的整体需要, 防止单纯追求局部体系的完善。教学大纲的内容应包括本课程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时分配及必要的说明等部分。

3、强化实践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5][6]

实践教学应包括课程实验教学、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以及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 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都要制定教学大纲和计划, 严格考核。实验教学必要时可以单独设课, 或组成实验课群, 也可在相关课程内统一安排。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应具有相对固定的内容, 并能够根据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不断调整, 并且应有相应的校内或校外的实习基地。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要符合教学要求并尽可能结合实际任务进行, 要保证足够的时间。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 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 也可让学生有选择地自行安排。

4、强化考试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7]

考试是高等学校检查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反馈教学信息的主要手段之。考试本身就是学校的一种教学活动, 它所具有的标准统一、评定客观、公开公正等性质, 制约和影响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此, 组织考试是学校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管理活动, 考试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对引导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督促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 把好命题关, 实行教考分离。

一是命题要以教学太纲为依据。考试内容要体现出考试课程的主要内容, 覆盖面要广, 要有深度和梯度;试题的设计要突出重点, 难易有别, 应有标准答案和统一的评分细则, 从而保证考试能多方面、多角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测试。二是实行考教分离, 建立试题库、试卷库。

(2) 加强考风建设, 严格考试纪律和监考制度。

要搞好考风建设, 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 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其次, 严格执行考试违纪处罚制度。对学生考试作弊和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在监考、巡考时失职, 一经发现, 要从快从严处理, 以维护考试纪律的严肃性。再次, 要精心组织监考人员, 认真学习监考工作细则。监考人员不能等学生作弊成功了才去抓, 而是要防患于未然, 监督提醒学生, 打消其侥幸心理, 实事求是答好考卷。最后, 要建立考试巡视制度。各院 (部) 要成立考试工作小组, 对本院 (部) 考试班级进行考场巡视, 监督检查考试情况。教务管理人员在考试期间应进行巡视, 加强对监考人员的监督和对考场的组织管理, 及时全面地了解考场情况, 以保证考试制度的贯彻实施。

(3) 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和考场。

由于近年来高校持续扩招, 使得教室资源严重不足, 所以在安排考试总表时, 更需要多动脑筋, 统筹考虑。不仅每门课程间隔时间要安排合理, 场次、地点、监考教师也要安排舍理。

(4) 阅卷公平合理, 注重成绩分析。

阅卷是考试的最后一个环节, 试卷一般应有标准答案和评分细则。但由于涉及到学生的具体结业成绩, 会使得个别老师在改卷时随意降低标准给人情分, 甚至成绩出来后随意改动分数, 这些不良风气容易诱导一部分学生平时不努力, 考完后找老师说情, 影响优良学风的建设, 也影响学生素质的提高。为此,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改进评分方法。公共课可实行考教分离、密封集体阅卷、流水批改, 但对部分不能实行教考分离的课程, 就要严格阅卷纪律, 阅卷后应由教务处组织人员进行抽查, 起到监督作用。

考试后, 教师应按照有关要求做好成绩分析, 通过分析, 教师可以发现自已的成绩和优势, 找出存在的问题, 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学习成效, 从而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使考试真正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

规范教学运行, 强化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 是高等学校建设发展的长期任务, 必须引起高等教育管理者的高度重视。高等学校必须结合自己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特色, 不断加强制度建设, 规范管理手段和机制, 从而达到规范教学运行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并形成学校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黄美珠.对于加强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6, 3 (5) :145.

[2][4]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北京, 1999, 10.

[3]李玉霞.强化教学计划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J].西安欧亚职业学院学报, 2005, 3 (1) :55.

[5]张萍萍.规范实习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J].华夏医学, 2004, 17 (5) :782.

[6]刘雄, 林湘.加强实验教学管理,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1999, 16 (3) .

3.如何提升高校英语口语教学质量 篇三

【关键词】提升 英语口语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96-0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外的经济合作往来越来越频繁,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英语教学需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口语能力。应该在保证学生听、说、读、写思想能力的同时,使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得到提升。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会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英语专业人才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是自身竞争力很好的体现。

一、高校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英语基础差,英语学习比较吃力

在高中阶段,长期接受应试教学模式,所以导致大学生英语综合素质不强。学生英语基础比较差,对于英语交际时候使用的句子、语态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学生之前接触的口语交际练习比较少,所以在大学英语交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薄弱基础就会体现出来。并且在口语能力落后的情况下,学生学习英语知识会存在着一定的吃力,最终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英语学习,导致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难以提升,影响最后的实践应用效果。

2.学生缺少自信,难以说出口

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学习英语许多时候是因为没有自信,在说英语的时候缺少自信心,所以难以真正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学生缺少自信,一方面是因为学习英语知识主要是从教师这里获取的,自己自主学习能力有限,没能够自己学习更多的知识。所以在交际的时候,会遇到一些教师没有教的知识,这样就会使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受到很大的影响。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的英语大多数以“哑巴英语”为主,在应试考试的时候,学生能够展现出高超的英语水平,但是在口语交际的时候,学生就会显得不自信,难以说出口。

3.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对于高校英语口语教学来说,更多的就需要教师具有专业的英语素养,能够以更加专业的方式传授英语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高校口语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但是由于教师本身在英语口语发音上就不够标准,导致难以对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指导。尽管一些学校聘请了外教,但是许多外教也存在着方言的情况,导致高校口语教学还是难以保证质量,保证学生的口语能力提升。所以当前教师专业素质不高是影响英语口语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二、提高高校英语口语教学的效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心

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凭借教师讲解英语知识,那么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提升会非常慢。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来有效提高英语口语能力。例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听录音和阅读一些英语文章,以及与同学一同练习英语口语的方式来锻炼自身的口语能力。只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知识,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才能够真正得到提升。

2.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保证学习的效率的基础。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口语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挥。教师在课上的时候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使用英语思维进行交流和思考,创设实际情境开展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创设一种外国人问路或者买东西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情景中更好地感受英语的氛围,有效提高自身的英语口语能力。

3.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为了能够使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快速提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口语教学,通过配音练习、观看无字幕电影进行情景模拟等,使学生能够在一种更加真实的英语环境中来锻炼学生的口语。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能够感受到口语知识广泛的用途,同时还能够积极主动去锻炼口语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帮助。多媒体技术还能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更加充分地锻炼英语口语能力,使学生能够接触更多的素材,实现有效的拓展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英语教学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应该对于当前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围绕学生开展英语口语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实现良好的英语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尤广杰. 浅谈提高高校英语口语教学质量的途径[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9,01:37-38.

[2]何瑛.高校英语教学课堂提高口语训练比重的探讨[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79-82.

[3]胡广耀,张丽.从英文电影配音来提高高校英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J]. 品牌,2015,02:217.

[4]赵超.高校英语教学中口语能力提高策略[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05:83-84.

作者简介:

4.高校教学质量提升 篇四

新形势下提升民族高校党校培训质量的路径探析

【摘要】民族高校党校是加强各民族青年学生党性教育的重要阵地,党校培训是提升学生思想认识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培训,高校党校培训的主客体、培训内容和形式有其鲜明特点,民族高校党校在尊重一般教学规律的同时,自身也面临诸多时代挑战。应对挑战,民族高校党校培训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加强培训主体和对象的参与性、实践体验性,突出教学互动、共生性,结合民族高校实际与办学特色开展教学培训和实践,发挥民族高校党校育人阵地作用。

【关键词】民族高校 党校 教学培训 质量

民族高校党校是加强各民族青年学生党性教育的重要阵地,党校培训是提升学生思想认识的重要手段。新形势下,面对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青年学生的新变化,民族高校党校教学培训该作何调整和应对,以确保党校培训质量,发挥党校育人阵地作用,这是当前民族高校党校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育人是民族高校党校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

高校的主体和对象是青年学生,青年学生价值观的“第一颗扣子”扣什么和怎么扣都直接决定着中国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道路方向。高校作为青年人才成长的主要阵地,肩负青年核心价值观塑造的历史使命。[1]

总书记在第23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中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2014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启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加强党史国史和形势任务政策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总书记讲话精神和中央文件精神均指出高校党建工作对于青年学生培育的重要性必要性。

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是高校办学治校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关键所在。高校党校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规定,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高等学校党校也不例外。与地方党校相比,高校党校的一个鲜明特点在于其培养对象是以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为主。高校党校应该紧紧抓住教学这个中心工作,突出自身特色,针对学员特点并结合高校办学实际,不断优化党校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二、当前民族高校党校培训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广泛普及,各类信息传播速度快,渗透广。受多元文化和社会思潮的影响,青年学生的思想呈现复杂多变的趋势。民族高校党校培训工作也面临诸多问题。

(一)如何正确处理好党校培训学员(以广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为主体)的“知”与“不知”。在信息化和技术化时代,青年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多样且便捷,获取的信息量大且芜杂多变,导致青年学生的思想经常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因自身年龄和社会经验不足的原因,青年学生又往往不易做出独立判断,有时难免迷茫,甚至无所适从。

(二)如何与时俱进地丰富党校培训内容。全媒体时代,针对各类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如何在党课中穿插对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新形势和热点问题的客观分析,正面引导;如何恰如其分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及其生命力渗透其中;如何让学生党员担负的责任及作用发挥落实到个体和行动。这些问题都考验着讲党课的教师。

(三)如何运用新媒体和手段增强培训效果。当前教师几乎都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更加形象直观。在党课教学中如何恰当地选用图片和视频、音频资料,这是有讲究的。同时,如何应用好自媒体,加强“微课堂”引导教育,这也是高校党校培训的探索领域。

(四)如何加强授课教师队伍建设和培训提升。高校党校培训具有阶段性特点,无法形成专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又缺乏系统性和专一性。并且,多数高校党校授课教师以辅导员队伍为主,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是毕业工作没多久的青年人,在理论水平和授课技艺上都不够熟练。而提高党校培训的质量,关键在于要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加强高校党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

(五)如何解决好实践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补充问题。由于高校党校培训的短期性、临时性,很多高校党校的经费和场地相对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党校培训往往以课堂或者讲座形式实施,体验式教学和参与式体验相对不足。

(六)如何加强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管理。任何教学活动都需要评估监督,否则难以成为完整的教学教育体系。目前,各高校党校基本还没有完备的评估体系。

(七)如何加强民族高校党校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如何开展,讲什么,怎么讲,这些与党章内容的专题授课尚有区别,也不是每所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因此尚无固定模式可参考。

三、提升民族高校党校培训质量的策略思考

针对民族高校党校培训工作面临的诸多问题,我们应该不断拓展工作思路,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民族高校党校培训质量。

(一)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正面引导。民族高校党校培训工作者和党校授课教师,要理性分析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知状况,了解他们的思想特点,理解他们因受所处社会环境和自身年龄的影响,思想行为多变,要多关心关注学生的心理诉求和利益关切,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内容和讨论话题,增强培训的实效性,提升学员的参与性、主动性。

(二)注重释疑解惑式教育。我国古典文献《管子》谈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 育人是一项长期工程。长期以来,高校党校培训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缺乏课程化管理。党校培训的主要内容为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等。高校党校培训要结合党的知识的传递,注重结合鲜活的时代案例、人物形象和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利用不同辅助材料从不同侧面集中阐明问题。在党校授课中,要坚持用中国风格的话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给学生答疑那些混淆视听的社会思潮与思想观念。

(三)善用新媒体和新手段增强培训效果。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日趋发达,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加便捷、直观的授课形式。在党课讲授中,可以引入视频、音频和图画等立体、生动的视听觉材料以辅助教学。党课讲授的时间相对较短,如何在有效时间内讲授好专题重点、难点知识,选取贴切、适当的辅助材料特别关键,否则多媒体就会成了“拖”完课堂的工具。比如有的教师选用的图片和音频、视频资料很有感官冲击力,但于内容的理解却是风马牛不相及,不仅达不到支撑理解的作用,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另一方面,在课堂之外应适当开发手机等自媒体“微课堂”的推送服务,以增强引导教育实效。

(四)在培训交流中提升党课教师队伍素质和水平。目前,高校党校培训教材体例基本是按照《党章》内容分专题编辑而成,高校党校授课也基本是分专题授课。绝大多数党课授课教师仅仅讲授某一专题,他们对其它专题的知识讲授相对陌生,这是不利于讲好党课的。党的理论知识是系统的知识体系,前后有很强的逻辑连贯性。此外,党课培训对象的特殊性和党课培训的目标性、针对性决定了党课与普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区别,民族团结教育专题讲座与《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也有区别且不能相互替代。加强授课教师集体备课、定期开展党课专题交流讨论十分必要;开展教师团队拓展培训,增强教师体验十分重要。讲好看似“枯燥”的党课需要水平和技术,这需要授课教师不仅要有多元知识储备,而且还要懂得演讲技艺。

(五)发挥好实践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作用。民族高校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实践活动,党校培训应与校园文化活动或者教学实践相融合,主动将党校学员“带出去”,走进生动丰富的社会生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主动适应社会生活,回答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困惑,使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教学中心工作交融发展。要创设课堂讨论题目,或者设定研究项目,组织学员分班、分组开展研究。要结合专题教学举办“学员讲坛”、学员社会实践报告会等,形成以理论讲授和实践参与的新型师生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党校教育培训效果。同时,应发挥好专家宣讲对党校学员的教育作用,及时组织专家开展中央重要工作会议精神专题辅导报告。

(六)强化过程管理和科学评价。加强过程管理,就是对党校培训实施的各个环节加强管理,形成“培训重计划、计划重实施、实施有记录、记录有考核”等严密有效的培训体系。加强对教师的日常教学考核,对党课教师授课开展教学评价,对学员进行考勤,量化学时,开展成绩测试。同时要加强对教学评价和学员考核结果的应用,使评价与考核对改进教学有促进作用。比如,将党课教学情况纳入教师工作量认定,纳入学校教学技能评比或者教学质量评比等,党校优秀学员纳入评优、评先参考等。

(七)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在民族高校党校培训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在世界民族主义思想日益泛滥和蔓延的新形势下,在民族高校党校培训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具有深远意义。当前应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在党校教学培训中坚持把民族团结紧紧抓在手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在党校培训中贯穿对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基本内涵的讲解,增强青年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要结合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党校学员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5.抓好常规教学 提升教学质量 篇五

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王琼芳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我没有什么特别的经验,平时也只是抱着要做什么,就要做好的信念来做事。我接下来要谈的也只是我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备课

我非常重视课前的备课。备课是教学中的首要环节。备课时我会先分析这节课要学生掌握什么,理解什么,然后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一般同一个课题我会从网上搜索几篇教案,然后看教学情境、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方法哪种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课堂作业的巩固环节更有针对性等,就选择哪部分,从而组合成一篇比较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案。有时候我也会参考自己购买的《常规课教案集》等。我觉得教案是不是完全自己设计不是那么重要,只要是有选择性地参考,再进行修改,让自己的教案更能服务与学生就可以了。

二、上课

我上课追求的目标是:精讲,以训练为主,让学生多动脑,勤动笔,精选题尽量在课内完成。我觉得“数学,只有自己做出来了,才叫做真正会做了”。

为了尽可能达到40分钟的高效率,我一般会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开门见山进行新课的教学。

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有限,所以我觉得上课的前20分钟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时机,如果复习内容不能为新课做好铺垫,我认为最好省略复习这个环节。直接进行新课的教学。

第二、积极提问,贯穿课堂始终

除了尽可能地在学生还比较专心地时间教授新课之外,为了让课堂始终更有质量,我不会沉浸在自己滔滔不绝地灌输知识中,而是会向学生提问。

提问,会使学生的精神一下子紧张起来,并且去思考你所提出的问题,提问时,我不会只提一些选择性的问题,因为这样学生思考的空间就会很小,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也不能反复提问某个学生,这样会使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消退的。

第三,精心设计练习题。要想使练习效果明显,课前必须精心筛选与本课新授内容紧密相关的练习。网上,或者自己购买的资料,有个别学生身边也有一些好的作业资料都可以选择,题型好的针对重难点的题目,我一般会采用3题左右,遵循有易到难的原则,放在我上课的课件当中,让学生在新课授完后马上进行练习,并马上反馈。

这几道题目的反馈,要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让班内学习相对落后的学生讲,如果他们能讲出来了,我便不再过多强调。如果他们有困难,我就让程度较好的学生再讲一遍,这样听的和讲的学生都马上得到了知识的巩固。差不多30分钟我的新授过程基本能结束,还有10分钟左右的作业时间。我一般都会让学生做《课堂作业》或者《每课必练》一页。当然不是简单地布置第几页就算好了的,而是在上课之前已经选择好哪几道题目需要在课堂上完成。因为每一面当中总会有几题是比较复杂的,我会让全班学生先自己读题思考,落后的学生通过引导找到解题思路,这样就不会因为不知道切入口而漫无目的地乱做一气。然后再让学生动笔去完成。其余基础性的题目如果课堂上没什么时间完成,课后去完成大多学生也没什么问题了。

三、作业

班级里每个小组我都设有数学小组长,数学组长不是光负责作业本的发放工作,而是要对自己组内的成员进行适当地监督,尤其对组内成绩较差,动作较慢的学生要在课后经常催促其认真去完成。每次的作业都要限时,渐渐地学生也不会那么拖沓。

作业的批改不仅是对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都要及时并且仔细。学生很会察言观色,如果老师不及时批阅作业或者不仔细,他们就会偷懒,作业的质量就会很差,如果每天都仔细批,作业质量就会完全不同。我坚持做到人人清、日日清。

作业本也是我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字迹端正作业质量又好的可以画个笑脸,也可以有针对性的写上些评语或者鼓励性质的话,这样和学生用心的交流,他们会期待作业本也或多或少有努力的方向。

四、计算练习要持之以恒

不管是低段、中段还是高段数学,计算训练不能停顿。要使学生计算过关,靠突击不行,必须靠平时加强基本训练,持之以恒。每天早上我让负责计算的班干部都会在小黑板上留几道计算题,有难度,就留两道,比较简单的,就留三四道,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实在交不上的,还可以宽限到第二天上课前。这些计算题,我都一一批阅,发现错误,及时让学生订正。

五、复习要有计划,有目的,要因材施教。

无论是平时复习,还是终考前的复习,我都会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计划具体到每一天,每一课,每一题。复习的每道题目都是我精心挑选的,有了计划,就要严格按计划行事。复习时要因材施教,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象一些拓展题就可以允许不完成,换给他们做一些基础的知识练习,比如计算题,书上的练习题,他们可以反复练习,达到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而其他同学,可以跟教师练习一些有难度的题,这样可以有助于优生思维的拓展。

6.教学质量提升措施 篇六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任务,加强教学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打算从以下一些方面入手:

工作思路:以思想工作为龙头,切实加强落实教学管理为主要手段,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为动力,调动教师、学生积极心,全力以赴,共同努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做好思想工作,搭建良好工作平台

学校领导干部首先端正工作态度,理清工作思路。通过各种方式做好教师、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协调好各种关系,全力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搭建良好的工作平台。学校召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专题研讨会,与教师一起共同探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导处召开学生干部培训会,与班主任配合培养班干部,做好班级工作。学校领导深入各班级召开主题班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期中考试后,配合各班主任召开各班级家长会,向家长反映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争取家长的全力配合。总而言之,我们要想方设法,从思想意识层面调动教育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积极因素。为提质工作打好基础。

二、切实加强常规管理,向常规工作要效益

⒈加强班级管理,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监督与指导。继续完善班级评比制度及班主任考核制度,召开班主任工作研讨会,解决班级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完善学生一日常规,细化对学生的要求,严格要求监控学生一天内的活动。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奠定基础。

⒉认真做好教师备课工作的检查监督。完善教师备课制度,教导处认真检查、记录、反馈教师的备课情况,对不符合要求的教案给予指导并限期整改。

⒊加强对教师上课情况的监控与指导。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师的上课情况,并对教师的上课提出建议和意见,提出要求,跟踪改正。另外,学校领导要对教师的上课情况全面检查监督,做好记录,反馈,要求改正的要进行跟踪,限期完成。尤其是在教具的使用方面要严要求,勤检查,抓落实。

⒋认真检查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情况,教导处定期和不定期对学生作业进行例行检查和抽查,对检查情况进行记录、反馈,对不按要求批阅的要跟踪检查,督促改正。

三、制定教育教学工作目标,明确努力方向

参照乡中心学校的各年级三率目标,制定本校各年级三率目标,以本期期中考试学生成绩为基础,在保证该年级三率目标的前提下,将目标落实到教师,具体落实到学生,制定学生各学科应达到的三率目标,记录在案,一式两份,学校教师各持一份,教师要以此目标在平时教学中为各学生制定努力方向,学校要以此目标监控教师的教学以及对学生的辅导,并要以此目标作为进行教师奖罚的依据。

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 继续完善效益工资分配方案和教师考核制度,奖勤罚懒,以制度管理人,促进教师积极工作。在学生方面,学校给各任课教师配备一定数量的奖品,让教师用到课堂上,用于平时工作对学生的奖励,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学校组织各种学生活动,丰富学生学校生活,调动学生兴趣。

五、加强对毕业班提质工作的监控,发挥毕业班的带动作用

召开毕业班教师提质研讨会,与毕业班教师共同研讨解决毕业班存在的各种问题,学校领导下班级召开毕业班学生会,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并与个别思想存在问题的学生交流,给予疏通,加强毕业班平时教学工作的监控,学校领导对毕业班一天的到校、上课、教师辅导、作业批阅全程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指导、跟踪解决。经常性与毕业班学生家长交流沟通,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总之要做好对毕业班工作的引领。并以毕业班为龙头,带动全校其他班级工作取得进展。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

XX学校

7.高校教学质量提升 篇七

关键词:舞蹈编导,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2012年3月16日, 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12]4号) (以下简称“高等教育三十条”) , 旨在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结合舞蹈编导教学活动及实践而言, 首要任务即在于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 关键在于进一步增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把创新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 着力加快内涵发展, 强化内部监测评估, 深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拓展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国际化办学道路。

一、创新教学改革, 注重培养富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品位

舞蹈编导较之一般的纯粹理论学习和研究的人文学科, 更加侧重于实践环节的保证, 单纯的理论学习或观摩互动, 都不利于该学科培养目的的实现, 也不利于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所独具的个体特点品质的呈现。

故此, 应当对现有的课堂教学内容、形式及手段等进行创新改革, 同时要强调学生对于历史题材、地域文化、现实生活和个体体验及感悟等元素契合于舞蹈编导整个学习和实践过程中, 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 都应培育他们个人成为舞蹈编导整个创作和表演的灵魂载体, 一方面要特别强调每一个学生个体特质的挖掘和培养, 练就每一个学生都应有的主动性和独创性, 另一方面要非常关注团队集体的力量, 力争在课堂教学之余, 通过与地方各级文化团地和、管理部门及文化产业企业等的充分交流, 挖掘、整理、组织和创作一个或一批富有影响力的品牌节目, 参与国内外各种交流表演和大赛活动, 打造富有品牌意味的特色文化节目, 拓展学生的理论知识覆盖面, 打开学生的实践视域, 把舞蹈编导这一课程学习融于普通生活中, 培养学生能够将自己的艺术追求植根于自己生活的土地之上。

比如:每年的“黎苗三月三”、“欢乐节”、“公期”及其他多种多样的富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和影响力的文化活动, 都应让学生逐渐从观摩学习和参与演出转向更加全面的与舞蹈编导专业理论知识相一致的组织创作之中, 力争在这些地方文化活动中成长起来, 逐渐沉淀和培育出在全国能够产生影响力的品牌节目, 为海南地方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能够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只有这样, 舞蹈编导课程才能彻底摆脱课堂知识教学和简单编排实践的桎梏。

二、强化教学质量测评, 夯实内涵发展的条件建设基础

舞台编导教学质量的测评, 主要体现在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素质水平、艺术实践能力及条件建设基础等方面, 要在舞台编导整个学科教学过程中实现完整科学的内部质量测评, 大体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任何一个学科要顺利完成并使得该学科处于持续上升, 就需要一支老、中、青年龄结构合理, 专业理论知识扎实, 拥有在舞蹈编导艺术表演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较高造诣的学科带头人, 并与国内外及地方相关知名机构建立了继续教育和深造学习的良好关系, 逐步建立起科学的人才师资队伍, 相对地方民族特色文化而言, 保持非常明显的优势地位。

二是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基于舞蹈编导专业学科的特点, 天然的需要学生不仅拥有良好的多学科交叉的知识背景, 更加强调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生活等具有非常强烈的自我感悟精神和敏锐的生命体验感受, 特别是对于舞台结构与表演艺术的融合能够原创性的提出可操作性的实践意见和理论, 在经济社会生活中能够产生比较好的社会经济价值, 通过舞台编导的学习建立起对多种行业产业的广泛关注, 不至于造成所学知识与从事的工作严重脱节, 使之能够在不同领域和不同行业中都能展现出非常富有生命力的特质。

三是艺术实践能力的实现。这里所讲的艺术实践能力, 在校学习期间, 主要体现在舞台编导如何荣誉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文化活动中, 尤其是如何使舞台编导的课堂逐渐融入到普通的社会生活中去, 广大的师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如何组织创作出能够代表自身特质的艺术作品来, 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凸显出当代艺术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

四是重视和完善条件建设。当下艺术专业学科教育软件条件往往比硬件条件胜出一筹, 软实力的提高当然给舞台编导专业学科的教育提供了更多手段, 但基本的硬件条件的缺乏对舞台编导专业教育埋下了潜在的矛盾和问题, 这与当前高校的基础建设和发展侧重是分不开的。高校原先仅强调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 去年开始中央和国家更加强调文化传承的功能, 这也为艺术专业学科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因此, 在未来的基础建设中, 应在课室、实验室、大礼堂、体育馆 (场) 等建设中充分考虑到艺术专业学科的现实需要, 同时也不能放松对师资条件的培养和提升, 应对艺术专业学科教育有所倾斜, 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保障舞台编导等专业学科教学达到国家的要求,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于艺术人才的需求。

三、加快内涵发展, 探索国际化艺术人才培养之路

舞蹈编导是舞蹈 (舞剧) 的创作、排练直至演出过程中的组织者与领导者, 通过具有自身特性的舞蹈艺术来表达舞蹈 (舞剧) 的情节内容, 展现舞者所扮演角色的情感体验和思想特质, 富有丰富社会生活气息的舞蹈形象, 在舞台上运用舞蹈这样一种身体语言, 配以声光电等技术手段所营造的舞台情景氛围, 在一个接一个的舞段之上承载着与观众的互动交流, 完美的展现舞台编导的艺术构思。

对于舞台编导教学而言, 就是要培养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这样一个艺术创作过程, 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 流于形式的泛泛而谈的课堂教学或简单的模仿学习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生活对于文化的需求。因而, 在舞台编导教学中要强调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实践活动等与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相适应, 能够积极地反应和讴歌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 展现海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成就, 特别是服务于国际旅游岛的建设。

在全球化、区域化、国家化发展的大背景下, 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舞台表演艺术非常能够承担起国家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有效载体, 为此, 舞台编导教学工作不能简单地重复既有的课堂教学和知识理论实践, 应紧密的与社会经济生活相融合, 充分的挖掘富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元素, 通过广泛的参与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文化领域的各种活动, 参与国内外相关学科领域的展演和交流活动, 并与国内外知名机构开展更加深入的交流合作, 丰富舞台编导教学活动内容的同时, 将其置于国际化视野中进行注重实效的多样态教学实践, 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活动中, 培养更多富有国际化人才。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问题, 不单单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的问题, 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拔尖人才的关键性命题, 作为一门艺术类专业学科, 在未来一个时期应更加注重创新实践与创新探索, 时刻关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王书吉, 董俊平.试论舞蹈编导专业化的普及与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1999 (04) .[1]王书吉, 董俊平.试论舞蹈编导专业化的普及与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1999 (04) .

[2]肖鸣政.改革高校现行考试方法保证课程教学质量[J].北京教育 (高教版) , 1999 (03) .[2]肖鸣政.改革高校现行考试方法保证课程教学质量[J].北京教育 (高教版) , 1999 (03) .

[3]王书吉, 董俊平.试论舞蹈编导专业化的普及与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1999 (04) .[3]王书吉, 董俊平.试论舞蹈编导专业化的普及与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1999 (04) .

[4]李淑华.舞蹈编导刍议[J].音乐生活, 2009 (12) .[4]李淑华.舞蹈编导刍议[J].音乐生活, 2009 (12) .

8.高校教学质量提升 篇八

摘 要 通过对高校女生上体育课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掌握好女生的心理特点,并且创造愉快的课堂环境和氛围,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更好的有针对性的组织体育教学,力求达到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和谐统一,从而提高高校女生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女大学生 体育课 教学质量 探究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传授知识的一个复杂的过程。作为学校体育最后一环的大学体育课,是学生增强体质,丰富体育理论知识、掌握运动技能及提高体育素养的最后阶段。大学女生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对各种因素的影响有较高的敏感性和一定的可塑性,容易受其影响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女生体育课必须遵循女学生生理机能的活动规律,并且体育课要结合女学生的心理特点而进行教学,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本文谈及如何根据女生生理及心理特点,积极组织体育教学,旨在促进高校女生体育课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从而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一、教学过程中要掌握好女生上体育课的心理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女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和体育意识的薄弱及其生理与心理机能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他们的运动能力,致使很多女生对体育课持消极态度,在他们的老师的督促指导下出于无奈进行练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学校效率差。

(一)学习目的性不强,体育课有惰性

现在的学生因为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大多对体育课的社会性有较明确的理解,对体育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也有较正确的认识但由于受到中学体育教学的影响,她们认为体育课是可上可不上的课,对她们毫无约束之感,再者他们的年龄都处于17-23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或青春加速期,运动后心理疲劳来得早,因此对体育课生出惰性,在体育活动中进取精神较差。

(二)练习项目有选择性,兴趣不浓

由于中学的体育教学质量差,学生既接触不到应有的运动项目和设施,又学不到相关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这使得她们的体育知识缺乏,体育意识淡薄,体育学习兴趣不浓,甚至有“厌学”的现象。又由于女生爱美、怕苦、胆小的特点,对运动项目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她们对健美操、艺术体操这类动作优美、协调性好的项目表现出明显的偏爱,对容易受伤的器械项目自觉参与者甚少,对中长跑项目更是不喜欢,对社会化较强的技巧、软式排球、羽毛球等项目喜爱程度又较高。

(三)生理特点及心理特征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体重增加,皮下脂肪增厚,肌肉力量较弱,心血管等呼吸系统与男同学相比心肌收缩能力较差,胸廓小,肺活量小,使其运动素质和协调性变差。另外每月的月经期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心理方面,女生自尊心较强,具有自卑感,加之高中阶段学校体育教学的不规范,致使很多女生多年与体育活动无缘,运动技术技能没有得到一定的发展,体育知识不系统,于是产生了不好意思参加体育运动的自卑心理。

二、创造愉快的课堂环境,增强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的提高来源于学习的兴趣,而兴趣的来源来自于愉快的课堂环境,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强烈的学习欲望,学习的效果才会极佳。

(一)教导学生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动机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教导学生自觉的把体育课的学习锻炼与人生理想联系起来。明确告知她们国家、社会、学校对学生体质的规定以及《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等,使她们端正学习目的,明确自己的学习动机。

(二)教学内容多选择适合女生特点的运动

根据女生的特点,在教学的内容上应多选择一些适合女生特点的运动。如在准备活动的内容可改徒手操为一些节奏轻快柔和、优美协调的韵律操的练习,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放松活动时,安排一些简单的舞蹈步来调节神经和放松四肢,使她们经过紧张的体育运动后在欢乐的情绪下结束一堂课。另外,教学计划的制订在以大纲为依据的同时,应根据女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生理发育规律留有余地,保持一定的机动性。

(三)正确对待经期身体锻炼

体育教师应通过理论课,向学生传授生理卫生常识,帮助她们正确对待经期的身体锻炼,注意经期的体育卫生,稳定情绪,克服心理上的压力,清除他们的思想顾虑,杜绝女生躲避上体育课的现象。

三、体育教学应有针对性

据研究发现学生情绪高涨时,血糖水平上升,视野增大,会反射性的引起大脑皮层和后脑部位的兴奋性提高。通过交感神经的营养性作用及肾上腺素的作用,能够改善肌肉的物质代谢过程,提高心肺及器官的功能,把人体的潜力调动起来。因此在课中根据女生的特点,要求做到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方法多样,不断受到新的刺激,培养多种兴趣。

(一)扬长避短,合理安排

针对女生爱美怕苦、自尊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应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少当众批评指责,多鼓励和表扬,肯定成绩,唤起学生的自尊感促进教学效果。针对女生胆小,在练习中遇到难度大或刚接触的动作时,容易出现信心不足,胆怯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先示范,练习时让胆大、基础好的同学先做,以消除部分人的胆怯心理。另外可先降低练习难度,增强其信心,以提高兴趣。同时及时有效的进行动作保护,以便她们能顺利完成第一个动作,以便以后的教学。

(二)控制情绪,增加趣味性,引起师生的情感共鸣

在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安排和组织教法,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发挥。女生兴趣广泛,体育教学方法决不能“老一套”,要不断变换花样,以提高她们学习的兴趣,完成教学任务。如上健美操课时,课中穿插形体练习操,针对女生追求婀娜风韵的体态的心理,调动她们的课堂情绪,使之不感到烦厌,自觉积极的学习,从而保持稳定的学习情绪,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师生情感共鸣的课堂效果,它是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积极性的重要途径。

(三)照顾全局,因材施教

高校女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她们的身体素质、运动兴趣、体育基础知识以及性格各不相同,但在接受体育教学时,标准是一样的。教学中若不注意基础好和基础差的学生的特点来教学,就会挫伤基础好的学生的积极性,而基础差的学生则失去上课的信心。在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运动能力都不相同,就自然产生成绩差异。对于素质好,有一定素养的要提高要求,给人以榜样,鞭策其上进;对于基础差,懒动的学生要重点辅导,加强练习,耐心讲解,并照顾其心理和承受能力,少批评多鼓励,使她感到有进步,增加运动信心。

四、形成终身体育观

从终身体育观看,转变学生对待锻炼身体的态度, 是不可忽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很多女生缺乏顽强的意志品质,并且对大学体育课不感兴趣。应该让学生们对终身体育有一定的认识,形成终身的体育观,并且开设相关的专题讲座,让大学生喜爱体育课并且自觉的参与体育锻炼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平时可以根据自己有针对性的制定运动处方和锻炼计划,为自己形成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在大学体育课的教学中要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需求传授一些学生终身体育锻炼需要的内容和手段,这样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在高校针对女生的体育教学中,应根据女生的年龄和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用多种形式和内容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让她们体会到体育活动的乐趣,提高其体育兴趣,培养其良好的体育态度和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郁春风.促进高职高专女生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方法[J].科教论丛.2012(6):213.

[2] 王丽娟.高校女生体育课教学研究[M].继续教育研究.2010(11):104-105.

[3] 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编写.运动生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

9.聚焦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 篇九

东门小学2015—2016学年教学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校始终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均衡发展为重点,以关注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我们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实现教育资源最优化,通过教学常规的管理创新,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校本培训与实施,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现将我校教学工作汇报如下:

一、规范办学行为,健全管理制度

1、我校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计划,开齐、开足每一门课程,每一学科能按教学计划落实;严格执行学生作息时间表,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严格要求科任教师把握好课堂四十分钟时间,不拖课,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积极利用学生在校时间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眼保健操、课间操和大课间活动,即使在学校运动场未建好,学生活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在我们的合理安排下各年段各班级有序地进行大课间活动,充分把学生的阳光运动每天一小时落到实处。

2、学校先后出台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巡课制度”、“随堂听课制度”,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完成的情况量化评分,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每月一评一查,对检查结果记录存档,学期一小结,学年一总结。

二、抓细常规管理

以“内涵发展”为指导。我们对教师的学科计划、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辅优补差和质量检测等工作采取精细管理,找出薄弱环节及时反馈,及时督促改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做到了“精心备课、认真上课、仔细批改、耐心辅导、科学检测,促进师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师生的全面素质。教务处每月对老师的个人备课、上课、教学进度、作业批改、听课记录、试卷批改、培优辅差、教师业务学习、阅读、写字指导的开展以及班主任班级常规管理等各项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的检查,量化评分,学期末进行总结反馈。

三、抓实课堂教学

1、“随堂听课”不留情。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行政、学科带头人、教研能手、骨干教师为成员的工作小组,课前不打招呼,听后个别交换意见,提出要求和建议。

2、“随机监测课”重反思。每周教务处安排常态课,组织全校教师听课,然后利用校本教研活动日进行说课评课,共同研讨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做法。我们还注重过程管理。每学期对各年级组及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认真评估,包括:一听(听课堂教学);二看(看备课笔记、作业批改);三总结(总结教师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并提出改进措施)。

3、“年级研讨课”重交流。开展“比教”活动,开学初每个年级每周安排1节研讨课,分语数教师全员参与听课,评课,上课教师上交优质教案、说课稿、反思等材料,供老师们探讨交流。

4、“骨干示范课”促发展。我校有25位轮岗教师,均安排骨干教师开展帮扶活动,每月骨干教师上一节示范课,帮扶教师上研讨课,学期末骨干教师指导轮岗教师上一节优质课,促进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发展。

以上“四课”的开展,为我校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教学技能的平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四、抓好教育科研

1、强化科研领导,加强教育科研队伍建设。学校成立了以校级领导、教研员、学科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坚持进行科研理论学习。

2、加强科研讲实效。我校现有县级课题二个,题为《“语用型”课堂构建研究》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几何直观的教学研究》至今已实施了一年,并都在上学期进行了阶段性总结,本学期坚持按实施方案继续开展该课题的研究和汇报活动,真正使课题研究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服务。

3、专家引领,同伴互助。除了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业务学习外,学校每学期还安排各学科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拓宽视野。已组织外出学习教师40多人次。回来后组织学习汇报,并要求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自课题开题以来,围绕课题撰写的有二十多篇论文在县级以上评选获奖并在CN刊物上发表。

4、校内研讨。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而把握好这条生命线的则是老师们的业务水平,为了提高学校教师的业务水平,除了将老师送出去学习,把专家们迎进门来,我们学校更是购买了大量的教学光碟,每周三的上午第二节课组织教师观看优质录像课,使老师们不出家门就可以感受到最新的教育理念,听课后教研组还组织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体备课活动。这项工作,这么多年来我们学校从未停止过,本校的老师和到我校轮岗的年青教师都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5、在学校经费紧张的时候,我们仍把班班通网络平台引进校园,覆盖了整个校园,不断完善“三通二平台”的设施,为教师、家长、学生提供了一个完整、高效的网络教学环境,为教师备课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为教师授课、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高效的课堂教学互动平台。

五、抓亮学校特色

1、快乐读书创建书香校园,让书香润泽师生心灵。三年级以上的班级每生都备一张借书证,孩子们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到学校图书室借取图书。每个班放置了图书箱,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向图书室借出,保证人手两本图书,半学期再重借一次。每周由教导处安排各班上一节阅读课,由语文老师带全班学生到阅览室上阅读课,凸显特色亮点。让孩子们养成阅读的习惯,开拓他们的视野。

2、创新科研方式,让诵读成为习惯。学校的读书活动小组精心设计诵读内容,规定阅读时间,每个年级的语文老师精心挑选20首古诗词,每天晨诵时间由语文老师指导学生朗读20分钟。

3、开展“快乐读书”活动,让诵读成为特色。每年的“六一”、“元旦”分别举行两次“经典诵读,传承中华文化”的诵读、吟唱、歌舞等形式的师生同台竞赛交流活动。每学期评选“书香家庭”和背诗小能手和背诗小标兵。

4、校本教材的开发,让诵读形成氛围。创办了《旭日》文学社,设计了校园聚焦、生活乐园、艺术天地、习作精品屋、校园小明星事迹等多个学生自己的栏目,调动了学生爱读书、爱习作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的集体主义观念。

5、“人生聪明写字始”,写好汉字是国人接触中国文化的开始,也是终生学习与发展的一种必备技能。“正确、端庄,行款整洁”、“有一定的速度”是国家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书写的统一要求。本校在完成省颁课程的同时将写字教学列为重要教学项目,规定全校每周四的上午第一节课由数学老师来担任本班写字课的教学,这样的安排也是有道理的,使写字教学不仅仅是语文科教学的任务,让数学科的老师也参与进来,用田字、米字格来训练,目的就是训练孩子掌握汉字的排列,规整。

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1、个别教师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只讲苦干,不观效益,教学缺乏创新精神,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需要加强。

2、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意识、使用电脑的技能较差,不能制作高质量的课件。

七、努力方向

1、继续加强学习培训,加强质量立校意识。学习新课程标准理念,领会课改精神,了解学科改革的新信息、新理论、新成果。开展教研活动要重在实效,每位教师的反思要真实有实效性,能给人以启发,启迪,教学设计要真正是有特色、有亮点的精品,公开课要上的新颖、有水平,真正能让听课老师有收获。

2、写好教学反思。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和研究的主人。做到在反思中创新,在研究中成长,在总结中提高。

3、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和购买适合教材配套使用的教学影像资料和课件。

10.班级教学质量提升计划 篇十

三(6)班(语文)科教学质量提升计划

计划制订及执行人:_刘颂仁__

各位老师:本学期时间过半有余,各学科已进行了第一、二单元的质量检测,老师对班上的学习情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现请各位科任老师根据班上的学生学习成绩情况,对存在不足之处作深入的分析,并制定质量提升目标和措施,在接下来的教学时间里扎扎实实上好课,做好提升工作。希望老师们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做一个称职的东晓小学教师。

11.高校教学质量提升 篇十一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软件;教学质量;策略

高校计算机软件专业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逐渐建立的,计算机软件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对于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要求比较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对于计算机软件教学的理念以及模式都进行了改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高校计算机软件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我国高校计算机软件教学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新课改的深入推行下,我国高校的计算机软件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传统观念等的影响,我国高校计算机软件教学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1.教学思想落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网络的逐渐普及,人们的生活观念以及生活方式都有了一定的改变,然而由于我国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我国高校的计算机教学仍然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高校对于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这种教学理念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今市场环境下,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促进自己的教学真正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促进高校计算机软件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2.教学模式落后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在进行计算机软件教学的时候,更加的注重学生的个性以及注重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切实的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根据自己的计划以及对于知识的理解等进行讲解,对于学生的反映等并没有给予相当的关注,这样容易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生的创造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师的综合素质较低

目前我国仍然有很多高校中的计算机软件教师是半路出家,根本就没有系统的计算机知识,并且对于学生的心理等没有深入的了解,对于教育也没有充分的了解,他们在进行计算机软件讲课的时候,仅仅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讲课,并不能够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没有进行先进教学模式的探讨,因此这样的教师并不能够满足学生对于计算机软件知识的需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高校计算机软件的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提高我国高校计算机软件教学质量的方法

1.更新观念,进行先进教学模式的探讨

观念对于我们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伴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行,我国高校计算机软件教师有必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并且尝试着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例如,我国高校计算机软件教学中采用的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就适应了当今社会发展状况,符合了新课程的标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高校计算机软件教学的质量。

2.合理设置计算机软件课程

合理的课程设置对于计算机软件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计算机软件教学中,我们对于计算机软件的理论课程的设置偏多,对于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课程的设置偏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提升计算机软件操作能力,影响到了学生的计算机软件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充分的认识到实践在计算机软件中的作用,合理的增加计算机软件实践操作的课程,从而促进高校计算机软件教学质量的提升。

3.创建优秀的教师队伍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计算机软件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因此高校要想提高计算机软件的教学质量,只有不断地提高计算机软件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首先,计算机软件课程是一个实践操作性比较强的专业,因此教师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要过硬,其次计算机软件教学不同于工程中的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它要求教师将计算机软件的知识用学生理解的术语讲述出来,从而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因此计算机软件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等。因此我们在进行优秀教师队伍创建的时候,就可以不断地引进先进的专业人才,或者对于我们的教师队伍,定期进行培训,保证教师队伍始终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4.加强校企合作,清理构建实训平台

实践性,是计算机软件教学中的重要特点。目前我国高校中对于计算机软件的教学中不能够真正的顺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不能够使得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等进行锻炼,从而使得学生对于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不能够切实的掌握与理解,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高校中的计算机软件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可以推进高校与企业进行合作,一方面有助于学生进行有效地实践,从而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真正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提高高校计算机软件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高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科学技术的前沿,因此企业与高校加强合作,有助于企业始终走在社会的前列,有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当今社会的竞争,最为根本的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计算机软件人才的培养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的基地,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计算机软件的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当今时代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因此本文的写作,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促进我国高校计算机软件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复初. 提高高校计算机软件教学质量的路径探析[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03:96-97.

[2]苏冬娜,严宝林. 浅谈如何加强高校计算机软件保护教学工作的开展[J]. 电子测试,2014,09:106-107.

[3]周圣添. 如何解决高校计算机软件教学现存问题[J]. 电子世界,2014,14:274.

[4]贾燕. 浅谈大学计算机软件教学课程改革[J]. 通讯世界,2014,14:121-122.

12.高校教学质量提升 篇十二

1 影响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及问题分析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比较老旧。自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没有太大的调整, 虽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做出了改革措施。包括采用西方的一些体育教学理论、模式等等。但是从根本上讲还是没有起到太大的收效。不管从教学理念还是从教学的实际形式来说, 都没有太大的调整。尤其是在教学模式上比较单调。长此以往, 有的学生就会对体育课产生厌倦心理。越是厌倦, 高校体育课程的质量也就越低。最终落入“恶性循环”的怪圈。近些年来, 国家在高校内部大力推行阳光体育运动。下表对是对某校600余名学生3年来参加阳光体育运动调查问卷。问卷本着弄清什么才是影响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因素开进行调查。详细数据请见表1。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 课堂教学模式以及教师的指导水平在3年内一直居于前两位。而其他诸如校园体育环境和场地设施等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下面将以论述的形式重点讨论影响高校体育教学中阳光体育教学推广的因素。

1.1 高校体育课的教学目标需要重塑

影响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就是教学目标。如果授课目标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们及格, 那么在一定程度上课堂就会显得单调乏味, 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不会高, 整体教学质量也相应较低。目前, 高等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多元化的发展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趋势。国家开展“阳光体育”的目的是要通过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 进而要培养大学生们的体育素养与终生锻炼意识。然而,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大多数以技术教学为主, 而忽视了学生体育习惯与意识的培养, 从而不能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所以,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的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体育的教学质量。

1.2 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方式需要改进

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方式也是关乎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堂教授方式基本以运动形态和功能为主。高校体育教师做完几遍示范后就让学生练习, 而缺乏更多的互动内容。而且,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较差。基本上以教师一言堂为主, 共性较强。对于学生个性化的培养非常少, 再加上单调乏味的教学内容, 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会越来越低。最终会影响到高校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下降。

1.3 高校整体的环境原因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 除了教学内容、授课方式等等原因之外, 也不能忽略大环境的因素。人毕竟是不能脱离社会而生存的, 他是社会与环境的产物。如果高校的体育运动人人皆爱, 有这样浓的整体体育运动气氛, 那么体育中也就可以十分顺利的进行师生互动, 同时还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如果整体受到多方面因素, 而没有这个气场, 那么学生和老师的互动就无从谈起, 也不会有很高的积极性。实际上, 如何建立并提高校园整体体育运动气氛, 也是值得高校体育工作者们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1.4 对运动项目的选择不平衡

由于每个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喜好不同, 高校体育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开设了多门选修课。一般男生们喜欢选择身体对抗性强、活动量大的体育运动项目, 如足球、篮球等。女生们则更加偏好一些节奏稍慢, 强度较小的运动项目, 比如:健美操、乒乓球、太极拳等等。而其中一些项目受到场地、器材管理模式等等因素的限制, 阻碍了课外体育运动的开展。

1.5 高校体育课外活动内容需要充实

阳光体育运动要想更加有效地在高校进行推广, 课外活动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我国高校对于课外活动主要就是晨跑, 还有各类竞技比赛。仅仅如此是达不到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的。由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方式比起前些年来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较多, 有些学生又受到了西方个人奋斗主义的影响, 与人沟通以及协作精神都有一定差距。所以体育教师们要注重加强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适当开展一些拓展训练方面的活动, 比如信任背摔、过断桥等等。大学生们通过对拓展训练活动的参与, 既可以提高身体素质, 又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团体合作精神, 何乐而不为。

2 积极推广阳光体育运动, 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措施建议

推行阳光体育运动, 提高高校体育整体教学质量的措施很多, 主要从以下几点加以探讨。

2.1 利用各类方法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 积极开展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生存训练, 通过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 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二战结束后, 许多人认为这种训练仍可保留, 于是拓展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 训练对象也扩大到学生、工商业人员。阳光体育运动倡导全体学生的广泛参与, 强调群众性, 淡化竞争性。在拓展训练项目完成过程中非常注意集体智慧的发挥和团体成员的共同参与, 这二者亦有相通之处。通常拓展训练中的很多游戏活动在设计时, 就比较注重团队学习为组织形式, 并且很注重每一位学员的行为表现, 每位学生都很重要, 需要所有学生相互协作才能顺利地完成老师布置的有关体能挑战或问题解决类的任务。

要想有效开展户外拓展教学, 就要明确户外拓展项目的选择。目前比较流行的拓展项目:信任背摔、高空断桥、高空抓杠、断桥、天梯、齐心协力、盲人攀岩、七巧板、罐头鞋、电网、逃生墙、抓手、团队金字塔、蛟龙出海、跨越沼泽、无敌风火轮、时空隧道、斗转星移、定向讨宝、跨越彩虹等几十个项目。这些项目的性质基本为体现团队的合作性, 比较多团队之间的工作细致程度、执行力、沟通技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彼此信任。

高校课外体育教学要根据学校的实际设施情况来选择项目。为了补充好课外体育锻炼的内容还要根据不同时节选择合适的项目, 耐力突出及大团队和适当难度的项目适合第一个学期选用, 爆发力突出及小团队和技巧类项目适合第二个学期采用。

接下来还有对项目规则及方法的讲解。每个项目的规则都不是难寻找, 可以利用强大的网络资源查找到相应的规则, 还有一个渠道就是去拓展公司学习, 只有明自规则才能完成拓展培训与体育教学的结合的目标。

2.2 教师自身各方面能力需要提升

高校体育教师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是直接影响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提高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际上, 从学生们的角度来说, 大多数学生是希望在体育课中有所收获的。身体素质是工作的本钱, 谁不想拥有一个好身体呢, 所以说, 高校体育教师面临的任务很大, 更应该清楚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提高自身素质。如果高校体育教师不能有效给予体育锻炼方面的指导和建议, 学生们就会在自我摸索中锻炼, 效果就会大大减缓。就背离了阳光体育的初衷。这一点几乎所有高校体育教师都不会感到陌生, 还有一点十分重要, 就是老师与学生沟通的能力。一位充满正能量的体育教师是十分受学生欢迎的。如果体育教师能够有效地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 积极调动课堂气氛。真正打开自己的心扉, 用心去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 让学生沉浸在一种欢乐、幽默、愉快的环境之下, 最后把授课当成了一种享受, 锻炼意识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2.3 学校体育管理机制要增强

首先, 班主任负责监督班级落实国家规定的课程要求, 防止体育课程、体育活动时间被挤占挪用。其次, 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 体育教师要切实履行职责, 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积极营造学校体育氛围。体育教师要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书制度以及新生入学体质健康测试制度, 及时向学校、班级和家长报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其他任课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坚持做到不挤占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时间, 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形成由校长牵头, 主管副校长负责, 体育教研组长落实, 班主任协助, 其他老师参与从上到下的领导体系, 确保“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顺利实施。

2.4 加强目前高校的体育运动氛围

学生们从高校毕业后, 大部分都将走向社会。因此, 培养他们的终生锻炼意识是极其重要的。因此, 各个高校要积极发挥团委, 学生会的作用。提升学生们的锻炼意识, 在学校各个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之下, 运用学校的午间广播、海报等宣传工具。并且支持学生们自主构建各类体育性质的社团, 比如健身社、足球社、篮球社等等。而且各个社团要积极参与到学校各类体育比赛的组织上来。在积极参与比赛的同时, 有能力的学生们可以担任裁判,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协调能力与运动能力。最终也达到了国家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

3 结语

大力推行阳光体育运动, 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它涉及到的方面很多, 需要多方面的长期努力才可以收到一定的成效。总之, 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不断地改变和更新我们的观念和思维。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 要承认差距并明确问题, 然后从理论到实际逐步加强, 循序而渐进。才能最终从整体上完成阳光体育教学的任务, 提高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摘要:高校体育课是每一位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着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自从2007年4月以来, 国家有关部门做出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 大学生们可以通过尝试各种运动项目, 既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又可以使自己爱上体育运动。最终确立起终生锻炼的意识。所以, 在高校中推广阳光体育文化是势在必行的。因为它可以有效提高高校体育的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实际数据, 针对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不足进行分析, 并对如何更好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推广阳光体育运动, 从而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阳光体育,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仝伟.普通高校体育课堂有效互动教学实施策略之研究[J].科技风, 2010.

[2]苏彬.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交往的缺失与建构[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3]刘志斌.教育资源的开发与教育教学改革[J].体育与科学, 2012.

[4]王佳茵.试论构建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体系[J].科教导刊 (中旬刊) , 2012.

[5]耿聪.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 2012.

上一篇:《实战执行力》学习感想下一篇:“五一”旅游黄金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