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的转化案例

2024-09-13

后进生的转化案例(15篇)

1.后进生的转化案例 篇一

后进生转化案例

(二)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以下我就教育工作中的一个班主任工作案例来说说我对后进生教育的看法。

转化对象介绍:宣某,女,13岁,学习态度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作业字迹潦草,家庭作业基本不做,考试经常不及格,但好在她不管在校内还是校外一般不会做出违反校纪的事情,因此我把她定性为思想素质还可以的后进生。

转化过程:

1、寻找、分析原因。

经过多次与她交谈,以及从学生和她家周围的邻居处了解到她之所以成为后进生最主要的原因是她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离家出走,弃之不顾,而其父身体多病,不能教育她,因此导致她形成了自由散漫,作业不做,上课不认真等恶习。另外,由于家庭和她自身的原因,同学们都看不起她,老师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她进一步对同学、老师、学校乃至学习感到失望,丧失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2、抓住闪光点,增强学习兴趣,恢复对学习的信心。

通过从其他同学反馈来的信息,宣某还是挺喜欢看书的,并且我在课堂上也发现前15分钟能认真听讲,并且有时候还能举手回答问题,正确率还挺高的。针对这些现象我在课堂上创造机会让她多发言,并且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另外我还和其他课任老师交流她的情况,请他们在课堂上对她多关注。经过一段时间,老师们都发觉,她在课堂上的精神面貌有明显的改观,并且上课效率有大幅度提高,但是作业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班主任工作)在此基础上我找她谈了一次话,和她交流这段时间以来她对学习的看法,她自己觉得对上课比较感兴趣了,但是不愿意做作业,问其原因,她说不会做,其实我从背后了解到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懒惰不愿意做,这是从小积下的恶习。对此我也不着急,我只是在谈话最后告诉她作业的重要性,老师希望她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做好这一点。而我对此的做法和我对她课堂教育的方法一样,增强她的兴趣。在那次谈话后,我经常在课余时间在课本和练习册上选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她先做这些相对比较容易的题目,增强自信心的同时也能把基础打牢。另外,我在做课堂练习时遇到适合她做得题目就让她上前板演。一段时间后,她的课堂练习做得有模有样起来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再次找她谈话,与她交流做作业的好处和不做作业的害处,她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她也表示在今后会努力听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

3、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她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由于自己的不良表现,宣某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在与她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她很希望融入班集体中。因此,我先和几个班干部谈话,让他们在平时和她多接触,班级活动能让她参加的也多参加。为了更好的转化她,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男同学――我们班的副班长施某做她的小老师,目的是发挥同学的力量,在学习和生活中帮助她。

后进生身上本来就存在了许多缺点和毛病,对他们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万不可虎头蛇尾,前功尽弃!

经过一学期的转化,宣某同学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平时测验基本上都能合格。她的上进心也增强了,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与同学、老师的关系也融洽了许多,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观。在转化宣某的过程中的感悟:自尊心、自信心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是我们教师应该做到的,只有把学生当成朋友,她才能敞开心扉地说真话实话,老师才能真正地知道她所患的“病”,给她开一剂“良药”。这件事给我启示颇深,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我觉得首先要尊重学生、树立他们的自尊心,做耐心细致地工作,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很小的进步,或做了一件有益的事,即使微不足道,也要给表扬、鼓励。对他们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们感到自己有长处,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培养其自信心。这样持之以恒地抓,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实践使我懂得,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请多给学生一点赞美吧,因为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赞美之中。另外,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并且转化后进生工作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班主任一定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心理准备。

2.后进生的转化案例 篇二

我带着疑问向露露的原班主任了解她的情况。原来露露以前在班里就是一名不爱学习, 喜欢和同学打闹, 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孩子。我找来了露露, 她那双美丽的大眼睛依旧盯着我。我先从侧面询问她:“你感觉现在的学校和你以前在校时有什么变化吗?”她对答如流, 表情真挚。慢慢地, 我进入了主题:“你感觉同学们怎样?”她的表情有点不自然:“他们招我。”“哦, 他们怎么招你呀?”“他们骂我……”“要是这样, 他们骂人不对, 我会教育他们的。”“那么, 你感觉学校的老师怎样?”“老师挺好的。”这和同学们所说截然不同啊!

为了全面了解孩子, 我把露露的爸爸、妈妈请到了学校, 和他们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原来露露的妈妈是幼儿园教师, 平时工作比较忙, 很少与孩子交流, 对孩子缺少耐心。如果孩子犯了错误, 动不动就嚷孩子, 甚至动手打孩子。露露的爸爸是一名倒班工人, 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少, 沟通的时间就更少了。爸爸对妈妈的教育方法有看法, 妈妈听不进他的建议, 为此他们还吵过架。后来爸爸赌气就不管孩子了。听了他们的话, 我读懂了“美丽的大眼睛”, 她缺少关爱, 因此她需要爱, 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所以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

值此之际, 我有幸参加了“基于学生发展的校本研究”, 我和科任教师组成了一个研究团队, 决定对班里包括露露在内的几名学生进行研究与干预。经过认真分析与讨论, 我们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倾注师爱, 使她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宽容以待, 使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家校沟通, 使她得到期待已久的爱。

一、倾注师爱, 使她感受成功的喜悦

有一次上数学课做练习时, 我发现她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我走过去轻轻地推醒她, 问她:“为什么不做作业?”“不会。”她看也不看我地回答道。“那你会什么?”“什么也不会, 数学课”, 她摇摇头, “跟我没缘!”我递给她一张纸, “你会撕纸不?”“当然会啦!”“你随便撕给我看看。”她抓起纸, 三下两下撕起来。我说:“你随便拿一块儿给老师, 老师有用。”她想也没想, 就拿起一块儿。我把纸块放在桌子上摊平, 问她:“这张纸块像什么, 你能看出来吗?”好一会儿, 她说话了:“像什么……像…….像树叶!”“好, 太好了, 你很有想象力嘛, 怎么能说和数学无缘呢?我相信, 只要你努力就会有进步的……”任何一名学生都有被表扬的愿望, 何况后进生!我抓住这一点, 及时对她进行了表扬, 从她那双美丽的大眼睛里我看到了一丝希望。

露露比较爱画画, 于是美术课上, 美术老师耐心指导她, 并适时地表扬她, 还把她画得比较好的几张画张贴在了专栏上。看到自己的画展出了, 她无比高兴。宋老师让她收发美术本, 她总是积极地去完成。她也喜欢打羽毛球。课间, 体育老师就和她一起打羽毛球, 并教她如何打得更好, 不时地表扬她的球技。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 老师鼓励她参加学校组织的羽毛球比赛。比赛中, 她取得了年级第三名的好成绩。她笑了, 从那双美丽的大眼睛里, 我看到了一些谢意, 同时我也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

二、宽容以待, 使她感受集体的温暖

后进生学习、生活在集体环境里, 他们必须融进班集体之中, 同班集体一起前进。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 既是后进生矫正不良品质的熔炉, 又是后进生实现转化、走向进步的摇篮。一次课间, 露露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班里有位比较淘气的男生从她身边走过。露露突然把自己的脚从桌子底下伸出来想绊倒那个男生, 男生看到了, 把脚抬得高高地继续往前走。她看到自己没有绊倒那个男生时, 立刻站起来走到男生身后使劲推了男生一把, 男生倒在了地上。男生对她的一次次挑衅都没有回击, 大家很气愤, 和露露讲道理。面对大家的指责、男生的宽容, 她羞愧了。我和学生们认真分析了露露的情况, 大家表示以后对她的招惹要给予宽容与理解, 不和她计较, 要友好地接近她, 用大家的宽容之心接纳她, 使她融入到这个班集体中。课间同学们主动邀请她加入课间游戏, 并给她安排游戏角色, 让她担任一些简单的工作, 她很快就能和同学们愉快地游戏了, 大眼睛里充满了喜悦。是集体的爱感召了她, 相信她在大家的帮助下会有更大的改变。

三、家校沟通, 使她感受期待已久的爱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 我多次和家长进行沟通, 终于形成了教育合力。露露的妈妈很后悔:“以前我总认为自己的孩子应该什么都会, 是最优秀的。孩子哪方面不如别的孩子, 我就气不打一处来, 不是嚷就是打。现在想想看, 这样对孩子是不公平的, 她和其他孩子没什么两样, 以后我要耐下心来, 平等地对待孩子。”爸爸也很自责:“我也不能像以前一样了, 自己生气就撒手不管孩子, 这样做对孩子太不负责任了。”家长的改变, 使孩子得到了渴望已久的爱。现在露露的脸上充满了自信, 美丽的大眼睛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3.后进生转化案例的自我反思 篇三

[关键词]后进生 沟通 关爱 转化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30094

【案例分析】高一升高二时中途笔者接手了一个班级,发现班里的小亮整天没精打采,上课时常睡觉,看见笔者巡课了也就稍稍改变一下坐姿。第一次跟他谈话时,他就丢下一句话:“想要我学习,除非你拿枪逼着我。”一查小亮的信息:农村低保户,父母离异,跟父亲生活,成绩最好时曾考过班级第十名,最差时班级倒数第三名。怎样把这任性且不幸的学生唤醒呢?他填写的学生信息采集表上父亲的号码是空号。小亮之前的班主任抱怨:小亮父亲从不过问孩子情况,整一年只来学校参加了一次家长会。母亲另嫁,在市区一市场工作,留有电话。笔者几经周折与其母亲联系上。与其母亲的多次交流,笔者了解到小亮的生活情况,父亲酗酒,且有暴力行为,缺乏责任心导致离异,长期与父亲生活的小亮也就有了在彷徨中自我毁弃的表现。通过与笔者的多次交流,小亮母亲得到了很多关于小亮积极的信息,并主动请笔者中间联系,表达了只要前夫同意,孩子愿意,她可以提供生活住处和必要的学习环境的意愿。得到了小亮母亲的支持,笔者看到了希望,也有了下阶段具体实施方案的保障。经过精心准备,笔者分别以“生活的现实”“男子汉自我形象的塑造”“对父母的婚姻的认识”“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改变现状的可能与方法”等为主题分阶段与小亮促膝长谈。小亮的思想状态慢慢有了改变,也有了些进取姿态。但笔者知道在原有的环境中要想其根本转变是很难的,“五加二等于零”:笔者五天对他的鼓励比不了其父亲两天灰色的“熏陶”(家长酗酒及酗酒后的暴力)。笔者反复与小亮父亲、母亲作交流,终于为小亮争取到高中最后的两年与其母亲生活。新年笔者给小亮送去书包、文具和稿纸等学习用品,勉励其万象更新。针对小亮基础薄弱,笔者一面激励其自强,对其作业严加督查,一面积极联系相关教师予以辅导,笔者所执教的历史科目,他的作业一直坚持面批、个别辅导。一段时间来,小亮学习劲头足,成绩、纪律均有明显的改善。但好景不长,一次调研考试中小亮名次再次大跌,难道是他的实力不济吗?笔者迅速与其母亲联系了解情况。可未等笔者开口,小亮母亲就向笔者投诉,说小亮从父亲那搬到她这里,刚开始学习确实认真,劲头也足,自己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但最近一段时间小亮很晚才回来,问他就搪塞,一次在家门口的游戏室里看到了他的身影,说他两句时还有情绪,本来想告诉老师但又不好意思。知晓了相关信息后,当晚笔者就决定去他母亲处家访。晚八点时笔者终于等到了他,开始了一场持续两个半小时的谈话。小亮从进门时的愕然到面对笔者时的羞愧,再看到他真诚地向母亲道歉的情景,疲惫的笔者又看到了希望。这件事后笔者更关注他学习、生活的细节,比如采取设置家庭作业联系簿、电话抽查到家时间等措施,抓紧对其常规的督查。经过一段时间的矫正,小亮的成绩稳定在班级的前十名,与同学交往中更显成熟大方。后来参加高考,成绩超过本科分数线,考入了自己心仪的学校。

从分班时班级的倒数第三名到高考成绩超本科分数线,小亮的巨变让笔者欣慰不已。回顾转化小亮工作的点点滴滴,笔者感触颇深,几点思考,与大家共勉。

一、遇到问题学生,如何打破师生沟通壁垒

从最接近学生心灵的人和事入手,收集有效信息,熟悉学生的点滴,抓住学生心理的温暖与脆弱之处,打开其心灵之窗。而不是凭借学生信息库里的“农村低保”“父母离异”“成绩巨大反差”等敏感信息贸然跟学生交流。

二、遇到问题家庭,如何有效实施家校合作

每一个不幸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不幸的家庭。小亮父亲的失职,曾让笔者失去希望,但其母亲对孩子的关注让笔者增添了一份信心。贸然介入学生的家庭事件是不明智的,但在学生的发展、前途、命运的理性分析判断面前,适当介入也是一种方法。没有家庭教育支持的学校教育是苍白无力的,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应是我们教育工作的一条准则。

三、宽容与等待是教育转化的必经之路

学生的成长需要我们督促、呵护,更需要我们的宽容与等待。小亮成长过程中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行为偏差。教师与家长不应弃之不管或简单训诫了事,应及时采取一系列温情又不乏有力的措施,效果明显。同样小亮转化过程波折,也告诉我们做教育工作寄希望于一步到位是不现实的,也是浮躁的表现。教育学生是反复的过程,考量的是教育工作者的耐心、信心、决心及智慧。

四、教育转化需要关注人性本身

人是复杂的,善良与丑恶,理性与浪漫,严谨与随意,粗糙与精细,教育工作者需要把握人性,研究学生,理解学生,转化学生。要认识到人无完人,缺点可以转化,但也未必强求学生几欲完美;要认识到任何事情的发展不能一蹴而就,总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需要我们循序渐进,着力于学生内驱力的培育,改善其存在的自身人性弱点。

4.后进生转化案例 篇四

后进生转化案例

班级里的苏同学是上一年留级下来的后进生。各科成绩都是D。尤其是英语科成绩更是惨不忍睹。虽然他成绩不理想,但是我发现他对班级事务很热心。处理班级事务很有责任感。跟他数次沟通后,感觉他也很有上进心,有心想学好英语这科。于是我鼓励他参加代表竞选。果然,工夫不负有心人。大家被他的积极态度所打动。他被选为英语课代表。我鼓励他要努力学习,用优秀的成绩向所有人证明他的实力。现在,他不仅成绩取得了较大进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兴趣。现在他学英语的干劲可足了。帮忙我督促同学英语的效果也很显著。今后我将会在生活中多关心他,在学习上更加严格地要求他。让他成绩不断地进步。

5.后进生转化案例 篇五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5)班的班主任,班级同学大多数表现良好,学习自觉性高,但其中仍有几个同学表现较差,黄**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例子。

一、学生基本情况

黄**,男13岁,父亲在火车站附近当搬运,母亲有时在家有时出外做清洁工,家里兄弟两人,其哥哥系本校2009届的初中毕业生,初中毕业后未读书,待业在家。据黄胜勇原小学老师与同学反映该生在小学比较好玩,成绩很差,考试爱抄袭,其家长都被他成绩所迷惑,所以疏于管教。到初中后原形就逐渐露出来了,长期抄作业,上课注意力很差,经常弄出些小动作影响其他同学,课间常常串班与其他班级的不良学生一起,有抽烟行为,时而还会欺负弱小同学,爱撒谎。

二、成因分析

内因:

1、自身内在的因素:该生接受能力并不差,但因为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学习兴趣,缺乏进取心,原有的知识储备不够而导致学习脱节,每当想重新开始,但一遇到问题怕苦畏难的思想导致其退缩,学习受挫后必然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与行为。

2、心理因素:由于落后,常被任课老师批评和同学们嘲笑,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所以常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在这“四面楚歌”的氛围中,久而久之产生了自卑心理,教育者有时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使他对同学和老师产生了逆反心理,对正确的管教产生了敌对抵触情绪。

外因:

1、由于其家长对家中的大儿子的学习和前途很失望,对于老二就寄予了更多的期望,加上在小学该生经常在考试中抄袭获取优秀成绩,家长更是觉得该子“有出息了”,因此对他很溺爱,很放纵,一旦教师反映其不良行为,家长就采取“狠揍一顿”解决问题,也导致该生对教师的敌对,同时为了少挨揍就回家只报喜不报忧。家长为了忙于生计也无法与孩子沟通。

2、在学校,由于表现和学习都在班级落后,班级大多数同学都是积极进取的,对于他这样的学生常常表现“冷淡”,于是慢慢导致该生逐步脱离了集体,使得该生有些孤立,这也导致他在别的班级去寻求他的“朋友”。

3、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思学习,贪图享乐,由于家庭的过高期望,学校学生的排挤以及教师的训斥和冷漠,逐步将他推向了社会,迷上了网络游戏以及在不良的社会“小混混”那寻求刺激和快乐。

三、转化策略

针对该后进生的各种情况,我在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促进后进生转化:

1、驱动其内心动力

作为学生首要任务就是学习,一旦对学习产生厌倦那势必给不良行为带来了机会,要想真正转化后进生,我认为首先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就是使他们明确学习的目的与意义,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和不达目的不罢的休充沛动力。实践证明:明确的学习目的、高昂的学习情绪、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愿望是主要的内部动力。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对学习本身意义的认识,是最持久的学习动力源。教师对他们的作用最初的可能是诱导,告诉他们那可以带来快乐;之后就是教导,告诉他们那可以帮助成才;最后他们将在自身的

1动力作用下自觉地学习。然后再兴趣的驱使下努力进取,积极探索。

2、培养其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一文中说:“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获得结果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由此可见,“乐趣”和“认识”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我们的后进生的内心深处,也不失有这么一种需要。给他提出一个适宜的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对后进生的发言或发表他们自己的见解,要予以肯定,即使其发言不完整或不正确也应在同学的帮助下再让他重新表一次,同样给予赞许表扬,是他感受到学习的成功。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就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当他达到后及时给予鼓励,并在班级同学中宣传他的努力和他的进步,让大家的肯定使他感觉和同学们的距离不在那么远。然后适时将目标再加高。以此来激发他们对学习的信心,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3、亲近其内心世界

平时我应多与该生接触,把握机会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与他作亲切地交谈。谈话时语气亲切但不失庄重,语调低不失其速度与力度。多采用正面语言与他交谈,不盛气凌人,不恶语伤人,用十分亲切的话语去温暖他的心,点燃他们心灵中的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学习上或生活中经常把“你很聪明,这次考试你一定会进步”,“你的潜力很大,你要好好地去发挥”,“别紧张,你一定能行的”等具有期望与鼓励效应的语言,真诚地送给他。

4、保护其自尊心理

人都有自尊心,往往后进生的自尊心会比普通学生表现更为强烈。从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他们的感情和情绪为转移的,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时,应该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注意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增强相互的理解与信任,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过程中更应如此。徐特立先生曾经告诫过我们:“对犯错误者„„给他们以好的环境包围起来,暗示他们以好的前途,使他们用自信和自尊去克服他们的坏处,这是最好的教育典型。”由此而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理很重要,特别是后进生,他们经常会觉得在许多方面都不如别人,由此产生自尊心理,如果在这些后进生不小心犯下错误时,班主任老师同样以批评指责的语气对待,则会使他们扭曲,甚至会产生逆反心态,跟老师对着干;相反,如果教师能适当地保护他的自尊心,用关切的话语抚慰年幼的心灵,然后再慢慢地提高语言、眼神、手势等暗示教导指引,相信收到的会“事倍功半”的成效。

5、通过创造和谐的班集体,矫正后进生的不良性格

班集体是学生每天生活的主要环境。良好的班集体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是后进生性格得到矫正并不断进步的摇篮。老师的力量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每个学生都拴在手腕上,只有用集体的力量才能把他们团结在一起。为此,我把“创建良好的班风,使后进生感到集体的温暖;开展互帮互学,使后进生学有人助;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后进生不断提供表现才能的舞台”作为后进生工作的重点。

6、要充分利用“综合治理”

学校在进行后进转化教育工作中,往往都会提出“责任到人”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后

进生的转化工作就责无旁贷地落到了班主任的肩上。对此我在多年的工作中有着更为丰富的理解。虽然提出了“责任到人”的任务,但在这里对这个“人”的理解,绝不能单纯地认为是单一的指向班主任这个教育者。而是应该将这个“人”的范围扩大到与后进生的学习、生活、家庭和学校中有关人员,这样就可以充分地、较好地体现出“综合治理”的作用来。让后进的学生感到处处有人关心、处处有人帮忙、处处有人管理,力争将其所有的空间都能合理、有效地占用起来,让他们感到无机可趁,逐步克服不良习惯,自觉养成良好习惯。转化效果。对于该生,我先是发动我们的任课教师对他的关注与关心,然后让他周围的同学尽量做到每天监督他的行为,有不良的倾向及时提醒,学习上尽量给出帮助,课后的活动主动叫上他参与,让他逐步融入班级大环境,脱离他原来不良环境的影响。多与其家长联系,让他多与孩子沟通,在鼓励孩子的同时多给孩子指出不足并提出要求,态度更亲切些,让孩子乐于接受。

四、转化效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转化教育,该生在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上都有了一定改进,不在与其他班级不良学生在一起,能与班级同学礼貌和谐的相处,上课注意力更集中了,语文和数学的学习积极性高些,能主动找同学和老师询问学习中的疑惑,英语的学习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还是“懒”病没有彻底清除,不愿意花时间背单词和句型,所以以后还得在这些方面加强帮助。相信不久的将来他还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五、反思

6.后进生转化案例 篇六

我班有个学生叫孟天琪。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爱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于是,我找他谈话,期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爱、父母喜爱、老师喜爱的好孩子。他口头上答应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群众,务必应对现实!我内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他无进步,或许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个他人喜爱的人的念头。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爱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老师批评他。我顺着问:“老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知道吗?”他说:“正因我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但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就应怎样做才好?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必须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之后,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虽然他此刻的学习状态还不是十分稳定,偶尔也还会偷偷懒,作业少做,但是和以前相比,真的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坚信透过一段时刻的学习习惯的磨练,他会有更出色、更长足的进步,做的更好!

7.班主任工作之后进生转化案例浅析 篇七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后进生,转化,案例

前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 而爱难看的孩子, 才是真正的爱。”在实际生活中, 我们往往倾向于喜爱表现好、成绩优异的学生, 对那些思想品德和日常学习都有比较严重的缺点且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 则唯恐避之不及。实际上, 这些后进生常常受歧视, 遭嫌弃, 在批评、指责和打骂声中成长, 他们更需要班主任的尊重、关注与关爱。

一、后进典型

我班的小周是一个住校生, 从不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 每天早上要睡到自然醒, 无视班规校纪, 几乎天天迟到。更糟糕的是, 她迟到了吧, 还很高调, 就像一个领奖归来的骄傲学子, 昂首挺胸的走进教室。她总是不交各科作业, 经常在课堂上明目张胆地睡觉。在同学眼里, 她霸道、骄横, 谁也不敢惹她。正因为如此, 她转了两次学校, 留了两次级, 成了令各科老师头疼的问题学生。

二、成因分析

后进生的形成, 与家庭、社会和学生等因素有关, 但家庭往往起着关键性作用。通过与小周家长的几次接触, 我了解到, 她从小父母离异, 判给父亲抚养, 父亲特别溺爱她, 每个星期都给她很多生活费。父亲常年在外, 小周大多数时间都跟母亲生活在一起, 可她性格叛逆, 不服母亲管教, 渐渐养成了今天这种张扬、跋扈、目中无人的性格。

三、转化措施

后进生的转化, 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 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因此, 在施教过程中, 我根据每个后进生的不同特点, 因材施教, 注重发掘后进生的长处和闪光点,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1.悦纳学生, 容人之过。开学时, 在其他班挂靠才一个多月的小周由于不良的行为习惯、目中无人的处事态度以及造成的恶劣影响等方方面面的原因, 在第一学月考试后就被强制送回了本班, 当时我心里特别不愉快, 极不情愿再接纳她。身为一个教师, 必须有宽容广博的胸怀, 能够原谅孩子所犯的错误, 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于是, 我开始思考该怎么解决小周的问题。我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去面对她接下来的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以及对我的不敬, 甚至当着我的面对她母亲的一些言语冲撞。

2.以心换心, 取得信任。沟通是师生间建立情感的桥梁。我以满腔热情与她促膝谈心, 沟通情感, 循循善诱, 帮助分析违纪的弊端和努力学习的好处。让她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把她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让她感觉到老师在关注她, 从而产生优越感。周末我给她布置了一个话题作文:“假如我是老师, 怎样面对问题学生”, 通过角色互换, 让她感受我的良苦用心。作文中, 我也读出她有改正错误的想法, 只是缺乏决心和毅力, 希望我能多些耐心。

3.集体发力, 养成习惯。要帮助一个孩子改正缺点, 仅凭教师一己之力是办不到的。我决定, 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先从寝室下手。为了不让她迟到, 我安排室长每天早上按时叫她起床。可有时等叫醒她的同学走了以后, 她又蒙头大睡了。于是, 我又发动同寝室的班干部每天早上轮流叫她, 一直到她起床为止。这样, 坚持了一段时间, 她赖床的毛病已经好了很多了。关于作业, 我也想了一些办法。先是对她降低要求, 如果哪一科的作业哪一次布置多了, 或者难度大了, 她都可以不做完, 但是必须交, 由科代表和组长监督。这就让她逐渐养成完成作业的习惯, 慢慢地达到跟其他同学一样的要求。

4.赏识教育, 树立信心。后进生往往缺点多于优点。有缺点, 经常挨批评, 学习的信心就不足了。因此, 在转化小周的过程中, 我努力帮助她树立自信心, 因为自信是成功的基础, 人有自信才会去行动, 才会积极地要求上进, 才能朝着教师期待的目标前进。那么, 如何帮助她树立自信心呢?我从努力地去寻找、发掘她身上的“闪光点”出发。比如, 她性格直爽、敢作敢为, 我就让她协助管理班上的纪律。同时, 只要小周有了那么一丁点进步, 我都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还经常私下以朋友的身份找她谈心交流, 并时不时地在全班同学面前夸奖她。渐渐地, 她似乎找回了一些自信, 与同学地关系也在慢慢地发生变化, 逐渐融洽了, 科任老师也对她的转变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8.关于后进生帅某跟踪转化案例分析 篇八

【案例简介】

帅某,男,人很聪明,该生从08年入校后,据同学们反映,花销十分大,每月生活费在4000元以上,经常逃课去校外娱乐场所玩,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经常听课精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思维怪异,自卑而又自尊,缺乏进取心,放任自流,贪玩、迷恋游戏,倔强、固执,但又有依赖和惰性心理。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自由散漫,懒惰怪癖,日常行为习惯欠佳。生活自理、自主能力较差。处事情绪化,易冲动。遇事不冷静,有逆反心理,虚荣心较强。大一期末考试挂科达4门。

经过多方了解后得知,帅某是独生子。从小在爷爷奶奶及父母的共同关心和呵护下长大,由于是长孙,更是得到奶奶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溺爱,谁也不能碰他一下,谁也不能骂一句,父母碍于面子也放松了对他的教育,父母都是克拉玛依油田干部,家庭经济条件十分优越,对其提出的要求百依百顺。使他养成了固执、偏激、倔强的性格,办事不爱动脑,笔者行笔者素,不计后果,出了问题又缺乏责任感,表现出逆反心理。学习缺乏自觉性,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根基打得不牢,使学习成绩处于下游。不接受批评,不让人家说,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反抗心理

【解决方案】

根据帅某的内因和外因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他的本质是好的,如果与家长配合共同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他是会有改变的,是会从“后进生”的行列中走出来的。因此,笔者想方设法开导他,引导他,使他尽快走出“后进生”这一行列。在生活中对他多关心、多指点。使他觉得老师在关心爱护他,这样他才能相信老师说的话,这时候,与他谈到生活、家庭、人生、学习、就业,树立起学习的信心。由于他的虚荣心较强,在谈话时,尊重他的人格,向他进行道德质教育,帮助他分清自尊心与虚荣心不同,谦虚和自卑不同的心理品质的界限。使他得到人格尊重的同时,激发其积极向上的上进心,逐步克服消极情绪,培养有意识地调节控制情绪的能力,坚持下去就可形成稳定的情绪。在学习上,鼓励、支持、帮助他克服懒惰、不动脑的习惯。鉴于帅某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笔者就帮助他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如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时间,先易后难等,见到他有点滴进步就给予肯定、鼓励,使之坚持不懈。在进行转变的过程中,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使他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关爱、尊重和期待,从而渐渐恢复了自尊与自信,消除了自卑和抵触情绪,愿意接受帮助和教育。另一方面,创造契机,树立其自信心。为了及时了解、掌握他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笔者通过个别谈话、沟通家长、表扬鼓励、正面疏导、指明方向,发现他的闪光点,如外语成绩有进步,笔者就从肯定小成绩、小进步入手,让他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由此他看到了希望,激发了进步的内在潜力,确立起了不断进步的信心。

【实施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在得到家长的大力配合下,帅某的转变很大,在学习上,大二一学年的成绩均无挂科,个别科目还达到80分以上,班级排名从最后一名上升到24名(全班共30名同学)。在生活中,花钱开始变得有计划性,并且主动在校外的餐馆做起送外卖的兼职,通过那份兼职,他说现在终于明白了每分钱都来之不易,其父母也很高兴地打电话跟笔者说,自己儿子变化很大,在家会主动地去承担家务,过年回去时,还用自己兼职赚的钱给父母爷爷奶奶买了礼物。大三下学期,帅某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通过了大学英语CET-4的考试,要知道外语是他最薄弱的环节,大四时,在笔者的鼓励下,他报考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研究生,每天从早到晚的在自习室里自习,虽然最后他没有被地大录取,但是通过这个复习的过程,使其行为习惯得到了很大的改变。2012年,帅某顺利地从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毕业,并且与克拉玛依油田签定了就业合同。如今他毕业一年了,现在在单位干得也很不错,据他自己说,单位已经把他作为储备干部培养。

【案例启示】

(1)真诚相待,以心攻心。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有恒心,更要有爱心。后进生往往被同学看不起,自卑感强,不在公开场合批评后进生,以免后进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2)充分发挥班干、学生家长在转化后进生中的作用。班干是辅导员工作的助手,是辅导员了解学生表现的一个重要的途径,配置好班干部,教会他们如何工作,对搞好班级各项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由于班干和后进生朝夕相处,所以由班干部督促后进生,帮助后进生,效果更明显。

(3)学生家长对后进生的转化至关重要的,没有后进生家长的支持后进生的转化是难以实现的。

辅导员要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电话或家访及时通报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了解学生在家庭的情况,家长和教师共同配合,能更有效、更快地转化后进生。

作者简介:

9.小学后进生转化案例 篇九

————后进生的转化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头痛的是转化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

我班有个学生叫巩洪发。今学期开学后,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下课胡乱打闹,同学间甚至与老师也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老师更是厌恶他,经常不做作业,各门功课单元测试不及格„„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是班里有名的“捣蛋鬼”,真让人头痛。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学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进。这学期第一次单元考试各科竟然不及格。看到他不思进取,我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可是不理他的那几天,他便变本加厉地闹起来!甚至用语言秽语辱骂科任老师。

此时,我觉得逃避不了,必须正视现实!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专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然后首先设法接近他,清除隔阂,拉近关系,并提示他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这样对身体有好处。通过几次的接触,我与他慢慢交上了朋友,但他的纪律等并无多大改进。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依旧紧张。

后来,我便加强攻势:一边与他玩一边与他交流讨论生活,进而讨论学习。不动声色地教他遵守纪律,学会与他人相处,努力学习,做一名好学生。在路上遇到他,有意识地先向他问好;只要他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时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 信赖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通过半学期的努力,他上课开始认真起来,作业也能依时上交,各科测试成绩都能达到及格。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改善了。

由于纪律表现不断好起来,学习成绩也不断好起来了。趁着良好势头我不断加强巩固,安排班长和学习委员与他交流讨论学习生活。

通过与科任老师几个月的共同激励、启发及同学们的共同帮助。奇迹出现了:午休及预备课,他不仅开始遵守纪律,还管起那些不遵守纪律的同学。在良好的纪律保证之下,他的学习成绩得到迅速的提高。

中段考试之后他主动找到我表示剩下的这段时间将更加努力学习争取期末三科都上红分。在以后的日子里,相信经过老师们的不断努力,他将被转化为德、智、体、美、劳均全面良好的学生。案例解析:

一、以人为本,倾注师爱

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小黄这样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改正错误。

二、良师益友,宽容以待

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宽容以待之。在高年级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与小黄同学从交朋友做起,让他感受老师对他的信任,感受到老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让他感受到老师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故应“宽以待人,容人之错”。在通情达理中暂时性的容忍宽恕学生的错误,采用灵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他,鼓励他。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我们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小黄的情况比较特殊,主要来自家庭的溺爱,因此,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10.中职后进生转化案例 篇十

我所带过的班级的刘远志,成绩特差,并且不遵守学校行为规范,性格倔强,自尊心极强,不服管教,曾与多个老师发生过多次争执。我在找他谈心之前,花了一个多星期观察、了解他,我发现他比较聪明,动手能力强,曾经获学校黑白电视机组装比武二等奖,他自己会修自行车、收音机、录音机,还会装卸电脑,也爱乐于助人。

正好我家录音机坏了,我说想请他放学后上我家帮忙修录音机,他愉快的答应了。放学后,在回家的路上,他兴致勃勃地谈起了他是如何学会修收音机、自行车的,见我听的津津有味,他更加神采飞扬,我们师生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很多,到我家时我们已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了。第二天我在班上表扬了他,并且让他担任班上的电教委员。各科任教师慢慢地都对他另眼相看了,纷纷表扬他,他工作更加热心了,学习成绩进步了,成功使他受到鼓舞,树立信心,看到自己的长处,他的潜能才会充分挖掘、展现出来。

事实证明:成功后的喜悦、满足,能够产生自信的动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尽量地为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后进生能够在课堂上多回答问题,让他们得到更多的肯定与表扬,以此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11.后进生的转化探究 篇十一

【关键词】班主任;后进生;转化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2-0140-02

学生受家庭、环境、社会,以及个体的遗传素质等诸因素的影响,他们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态度也就不一样,而且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变化愈大。所以说一个班级内出现少数后进生的情况是十分正常的。在素质教育的视野下,教师应该既面向全体,又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人而异地探究最佳的教育方法,这才是当前学生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

1 转化后进生,先要有两爱

1.1 爱岗是前提:“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即便遭遇挫折,也会百折不回。一个班主任老师如果不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被市场的花花票子和舞台上的彩色裙子搞得眼花缭乱,纵使有再强的业务水平,也未必能抓好班级管理。只有具备一种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对后进生的转化全身心地投入,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1.2 爱生是关键:用父母般的关爱感化学生,是做好后进生转化的关键。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不爱后进生,转化就是无稽之谈。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明智地爱孩子,乃是我们教育素养、思想和情感的顶峰。”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要理解、关心后进生,真诚地爱护他们。只有像慈母一样真诚地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到你是他们的知己,是最疼爱他们的人,你说的话才能听得进,他们才能向你暴露真实的内心世界。

2 转化后进生,再要有三心

2.1 转化要有信心:坚定意志,充满信心,这是转化后进生的心理条件。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作为班主任老师应该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虽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是很有可能通过这个小小亮点,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头的金矿。之所以一些后进生一直是后进生,关键就在于转化工作没有坚持下来。因而我们可以把总体的目标分成若干个小的要求,让他们容易达到,去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树立信心。分阶段、有步骤地转变后进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要想真正转化后进生,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热一阵、冷一阵,浅尝辄止,要有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

2.2 转化要有耐心: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反复发展的过程。后进生的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多个方面的努力。有时候,虽初见成效,但转化工作稍一放松,就容易出现反弹现象。一般后进生的意志力比较薄弱,遇到困难、挫折会意志消沉、情绪低落,容易受不良现象的影响。对此,班主任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耐心细致地分析,尽量激发后进生的信心,充分肯定其以前可取的成绩和优点,帮助其分析、总结教训,点到即止,切忌简单、粗暴,讽刺、漫骂或变相体罚。

2.3 转化要放心:青少年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后进生由于他们有缺点、毛病,往往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表现为希望得到尊重和信任而得不到尊重和信任的矛盾,产生得过且过,甚至自暴自弃的行为心理,使个体素质受到压制和影响。“信任是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如果我们做班主任老师的充分信任他们,给他们以施展特长、爱好的机会,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他们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行为心理,自觉克服缺点,发挥特长,努力学习。后进生在许多教师眼中是绊脚石,他们遇到的总是老师的冷面孔,所以对老师敬而远之,对老师的教育认为可望而不可及。在同学面前,后进生总是抬不起头来,有自卑感。要转化后进生,民主与尊重是敲门砖。遇到差生出现问题,教师先不要轻易下结论,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让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老师的信任。只有这样,后进生才有可能沿着老师的期望发展。如果事事都不放心,不信任学生,时时刻刻在监视他们的行为,长此下去,纵算当着你不干坏事,背着你又会“兴风作浪”,久而久之,使后进生形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不良习气,在教育上产生恶性循环,达不到转化之目的。

3 转化后进生,还要有四不

3.1 不歧视后进生:后进生的心灵同样是脆弱和稚嫩的,其内心深处充满着对鼓励和称赞的憧憬与期盼。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都可能对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那些对学生极端否定和人格侮辱的语言,不关心学生、歧视学生的行为都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种阴影可能会持续影响其一生的健康发展。教师在和后进生交谈时,要从心理、语言、表情等方面调节自己的情绪,充分表现出对他们的真诚与信任,因为教育成功的秘诀往往在于尊重学生。

3.2 不向家长告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是一种教育艺术,一味地采用告状的方式,会引起家长与学生的反感。因为家长的认识水平、思想修养存在差异,其对子女的要求和教育方法也有很大差别。好的课让大家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每一个孩子都是很优秀的。同样,一个好的老师是不会向家长告状的,他会艺术地处理矛盾,寻求和谐的解决方法。

3.3 不吝啬你的表扬: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同学的信赖、赞扬,后进生也不例外。后进生在转化过程中会犯老毛病,教师的批评应把握分寸,言语不要太刻薄。后进生的转化需要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师应循循善诱,不要一棍子打死,在教育工作中密切注意其言行,对他们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要适时、适度地进行鼓励,有时一两句赞扬之词胜过一顿严厉的说教,使他们记忆终生。

12.“后进生”的教育转化 篇十二

学生是天生幼稚的, 情感纯真无邪, 老师对他们如何, 他们会毫无保留地反馈过来。班主任的喜怒哀乐可以激发他们的爱与憎。爱的回报是学生信任你、积极地按你的意见办事;憎的回报则是对立、反抗、恶作剧。

情感交流要抓住有利时机。这就是在学生跃跃欲试正待奋起的时候, 你能送去及时的鼓励;在学生身置迷途、寻路而不可得的时候, 你能及时给予指点;在学生失群, 深感孤独的时候, 你能及时地给以关怀, 送去温暖;在学生犯了错误, 开始感到内疚的时候, 你能语重心长地劝告, 抓住这些机会, 从情感上就能建立与“差生”交融的基地。这一基地一经形成, 师生之间就“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2.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尊重后进生的人格。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进步的动力之一, 教师应当尊重、信任后进生, 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 长期受冷落、歧视, 后进生一般都很心虚, 对外界极敏感, 外表虽套有一层硬壳, 但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 教师应尊重后进生的人格, 嫌弃、斥责、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 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 引发逆反情绪和对抗行为, 也暴露出教师的偏狭和无能。

3.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发掘后进生的闪光点。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 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 而当他受到激励后, 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可见, 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 表扬激励的运用也极为重要。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 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 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适时加以表扬。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 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作为班主任, 及时肯定表扬后进生, 满足其自尊心和正常的心理需要, 可以为转化创造契机。

4.以行导之。

在感化“差生”的工作中, 班主任的实际行为是无声的教育。在一些情况下, 老师千言万语的说教, 不如自己的一个实际行动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更好。因此,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 班主任自己首先做到。如果班主任对学生提出某些要求而自己却做不到, 这样的要求便不会产生什么好的效果, 还有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

5.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 要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造一种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要设计相宜的课堂练习, 使后进生在课堂上“有饭吃”, “有事做”, 有向更高目标奋斗的希望;要注意知识的重点性、系统性, 方法的启发性、问题的针对性和后进生的学习个性;此外还要经常与后进生谈心, 融洽师生间的感情, 予以必要的鼓励, 并制定可行的目标, 培养他们的成功感。

6.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树立他们转化的信心。

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 你只失去了一点点, 你失去了名誉, 你就失去了很多, 你失去了勇气, 你就什么都失去了。”因此, 使后进生进步, 重新确立起自信心, 是转化工作的关键。教师要花功夫、下力气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 在后进生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既要立即肯定, 又要提出新的目标, 在班级工作中不要把所有后进生排除在外, 可有意给他们安排一些适合他们干的工作, 更可以让一些取得进步的后进生介绍经验, 激发其他后进生的内在潜力, 确立起不断进步的信心。

7.在教育转化工作中要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

长期以来, 在教育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问题上, 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配合得不够:一方面, 学校苦口婆心地教育后进生, 另一方面, 社会上不关心和讽刺后进生的现象比较普遍, 从而淡化了学校教育的效果。为此, 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 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 又要充分利用校外因素对其积极影响, 尤其要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做好后进生家长的工作, 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 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只有真正为后进生营造一方和谐的“精神家园”, 才能使他们摘掉后进生的帽子, 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8.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耐心期待他们转化。

13.后进生转化案例及分析 篇十三

后进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和日常学习都有比较严重的缺点且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后进生的形成和转化,与家庭、社会和学生等因素有关,更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方法有直接的关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因此,在施教过程中,我注重发掘后进生的长处和闪光点,注重做好每一个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我班的卫林,作业马虎潦草,常有抄袭现象;对待老师的教育批评表现出一副不屑一听的样子;或者表面接受,随后又犯;激动易怒,顶撞老师。有一次,我催他交数学作业,他说交了,还极不耐烦地说了一句“神经病”(大概是指老师不停地催他吧)。该生和其他几位也是不爱学习守纪意识淡薄的男生王滔、曾诚、张滔、石易民在一起,不按老师编排的座位就坐,经常上课聚在一起讲话,在中午休息甚至上课时间玩扑克牌,令各科任老师头痛。卫林同学把老师的教育不当一回事,严重缺乏自觉性和自制力。

对卫林的教育和转化,我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一是发现问题后及时处理。科任老师反映卫林上课讲话或者打扑克牌后,我就要他写八百字以上的情况汇报和思想说明(文字材料记入平时表现档案);反复对其讲校纪班规,要求其读、背、默;写学习心得体会。并警告他屡次再犯时停课整顿。

二是进行师生间的情感沟通。我以满腔热情与他促膝谈心,沟通情感,循循善诱,帮助分析违纪的弊端;努力学习的好处。让他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把他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让他感觉到老师在关注他,让他能够引起老师的注意从而产生优越感。

三是摒弃偏见,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后进生往往缺点多于优点。有缺点,挨批评,学生学习的信心就不足了。因此在转化卫林的过程中,我努力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因为自信是成功的基础,人有自信才会去行动,才会积极地要求上进,才能朝着教师期待的目标前进。那么,如何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呢?我从努力地去寻找、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出发,我努力观察发现,卫林比较爱整洁,分配他打扫卫生时他能够打扫得很好;而且我要他搬水他也能够做到。我就从爱卫生爱劳动的角度肯定了他,并鼓励他上课做到严守纪律,告诉他我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他的每一点进步。

四是通过电话与家访的方式,时时与家长保持联系,互通情况,双方沟通。

在与卫林的家长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他的父母对他的期望值过高,使卫林感到压力过大;在过大的压力下他就有一些不正常的表现;随后家长常常听老师抱怨他的孩子不守纪时又对他失去信心。卫林的母亲告诉我,他父亲从来不与别人谈论儿子的学习和在校的表现,认为丢了他的面子。对此,我以正确的教育理念影响他的家长,降低卫林的父母对他的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望值,克服家长的“急功近利”心理;帮助他的父母发掘和发现卫林的“闪光点”,树立教育好孩子的信心。在他取得点滴进步后又及时打电话告诉他的父母,让他父母有一种成就感,带着一种愉快和骄傲的心理来参加学校的家长会。这样,父母的信心也影响了孩子。

五是反复抓,抓反复。与其他表现差的学生一样,卫林的自控能力很差。在写过了思想汇报材料之后,在老师的谈话之后,在班会课上做过检查并把检查张贴到教室后,在家访后,他也还是避免不了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时,我以更大的耐心反复做他的工作。

六是以一颗教师的宽容广博的胸怀,原谅他所犯的错误,甚至是针对我的一些不当言词。如前所说,有一次我催他交数学作业,他竟然对着我说“神经病”。当时我也是火冒三丈,但随后克制住了想发脾气的冲动。然后在家访时与他的母亲一起分析这样针对老师是不是正确的态度。他不承认这是针对我来说的,我就说这样对待同学也不对。最终卫林还是接受了我的看法,并表示努力改正。

附:几则我日记,反映了我对卫林等表现差的学生的帮助转化轨迹:

元月6日:昨天了解到班上的一些不好的现象:学习气氛越来越差,部分同学守纪方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包括一部分班干部同学;特别是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课课堂纪律极差,互相交换座位讲白话的情况很严重,体育课和课间操整队不按要求,难以集合齐,少数同学对反映情况的班干部同学打击报复等,尤其是曾诚、王滔、卫林、石易民等一些男生,自己不搞学习还要影响其他同学搞学习。对于曾诚、王滔、卫林、石易民等男生,直接在班上批评可能会引起他们的顶撞,效果会适得其反,因此,我决定去这几个学生家进行家访。

王滔家里我已经去过一次,所以先去他家。八点多的时候到了他家,王滔还没起床,正好是星期天,他父母都在家。见到老师来家访,颇有些紧张,肯定王滔在学校又犯了什么错误。王滔是班上的体育委员,体育方面的工作还比较热心负责,我从了解班上的情况着手,询问了一些情况,指出了他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要求他制定一份“期末守纪复习计划”,在他爸爸的指导下,他总算写了一份计划,由他爸爸签了字。他父母非常配合学校的教育,很热情,也很支持,并对我去家访表示感谢。我想,工作应该不是很难做。

告别了王滔的父母,又马不停蹄去了曾诚家。曾诚住在新五村,他父母在紫桥开了一个福彩站。曾诚上课特别喜欢讲话,令各科任老师头疼,我已经四次要他写了保证书,但只约束了一段时间就旧病复发。他父母对此也头疼不已。对他提出了很多要求,他都一一答应了。只是每一次都管不了多久。

随后又去了卫林家。卫林的母亲在家。他母亲说卫林在家不搞学习,他父亲从不在别人面前谈儿子的学习,认为没面子,我给他父母指出了这种做法的错误。为了约束卫林,我选了他担任化学科代表,当着他妈妈的面,我要求他把化学课的纪律汇报给我,维持好化学课的纪律,他答应了。和他的母亲一起,我们细细地分析了该不该对老师或者同学说“神经病”这样的词语,卫林显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表示以后一定注意。

元月12日:

学生毕竟是学生,十六七岁的孩子,贪玩是他们的天性。前几天才进行纪律整顿,可昨天他们又犯了:卫林、石易民、王彬等几个同学居然在化学课上换座位打扑克牌,把老师的一片苦口婆心当成耳边风。不生气实在不行,不煞煞他们的嚣张气焰也实在不行。我把这几个学生叫到办公室,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勒令写检查一式两份,在班上作出公开检查并张贴在教室内一个星期,并给予班内警告处分。然后,开学几个月来,我第一次请了家长,因为星期天才到卫林家里去家访,星期四他就违反课堂纪律,犯下在课堂上打牌这样严重的错误,真的不可原谅。

为努力学习的同学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是我做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还好,家长配合学校教育,看来还是有些效果的。

(上面是上个学期的两则日记;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卫林在各方面都有了一些改变,下面是这个学期的我日记)

4月18日

昨天在班上公布了本期第一次单元考试的成绩,卫林的成绩比上个学期有了明显的进步,因此我特别表扬了卫林,还在晚上给他的母亲打了电话,告知卫林在学习和表现上的进步,并希望他的父母对他的学习、纪律予以鼓励和督促。谈话中感觉魏的母亲颇有些紧张,以为我打电话必是儿子又有了什么劣迹来“告状”的,这一方面也反映了父母养育儿女的艰辛和不易(父母不仅要赚钱负担孩子的学费、生活开销,要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还要承担一种精神的压力);同时也表现了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缺乏信心。我以轻松的语气告诉他,老师不仅“报忧”,也是要“报喜”的,从内心深处说更是希望“报喜”的——希望所教的学生日有进步,以便有一种成就感。

是不是真的经不起表扬还是成绩的取得本来就有点侥幸?今天中午我因为要准备在高38班的主题班会上发言的内容便早早地来到了办公室,然后习惯性地去教室看看,一下就抓到了卫林正同曾诚、张滔、王彬打扑克牌。四个人非常专注,以至于我来到他们身旁也一无所知。我早就申明了即使是休息时间也严禁在教室里玩牌,要文明休息。上个学期在这方面花费了很大的力气抓,也有了一些效果。但这期由于我动手术住院,就放松了管束,于是又出现了个别同学经常性地在教室玩牌,并严重影响其他同学休息的情况。而且他们还不让班干部和其他同学向我汇报。我严厉地批评了他们的行为,分析这些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正好,今天学校组织听取雷大妈事迹报告,于是我规定他们四人在听完“雷大妈事迹报告会”以后每人写一篇千字以上的心得体会并制定出期中考试前的目标和详细复习计划,明天早自习以前交给我。这一次卫林等同学违纪,我没有给家长打电话,而是提供了这样一种方案供他们选择。

4月19日

四人的心得体会交上来了,以卫林写得最有文采。看来,卫林的语文科学习还有一定的长处。于是与语文老师马怡老师交流了一下,利用卫林在语文学习上的这一点优势,鼓励他好好努力。让马老师在转化卫林的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的确,马老师等科任老师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六月份,待高三的高考结束后,我的身体也应该完全康复了,那就既有时间又有更多的精力多管班上的纪律,尤其是督促同学们的学习,多做家访,与家长联系。学生毕竟是学生,尤其是来到我们三中的学生,自制力更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即使明确,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反差太大,常常处在受挫折之中,意志力消磨、自信心受挫,加上家长的不理解,爱唠叨,表现差是在所难免的。这些天,我手术后身体稍微好了些,到教室来的时间多些了,因此班上的纪律和学习气氛就好了很多。哎,既然如此,我作为我也就只有经常多往教室跑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当散步和活动。同时,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尽量克制自己想发脾气的冲动,正面教育为主。学生肯定会经常犯错误,所以需要老师的教育,需要我的感化。还有,我要在努力挖掘学生学习潜能上下更多的功夫。

5月12日

我想,对卫林所作的大量工作是有成效的。最近一段时间里卫林的表现有了很大的进步,期中考试中成绩也有了一定的进步,进入了班上第五名。虽然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成果,但对卫林成长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如何好好巩固这一成果呢?我再次找他做工作,让他在家长会上代表进步幅度比较大的同学发言,介绍取得成绩的原因,后一段的打算,他很爽快地答应了。

5月14日

今天的家长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家长会上我特别表扬了卫林等进步幅度比较大的同学。卫林在家长会的发言也比较精彩。从他妈妈的笑容中看得出,他妈妈是一种愉快和轻松的心情参加家长会的。我想,应该不再有他爸爸的不愿与别人谈论儿子的学习和表现的状况了吧。再找个时间问问卫林这种感觉是不是比老受批评的感觉爽呢?可见,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无论哪个后进生,都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成为一个老师和家长心目中的好学生的,是可以达到他们自己理想的目标的。

案例分析

在三中,象卫林这样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学生很多,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转化后进生,需要长期大量艰辛的工作。为此,我们研究和总结了转化后进生的“六字法”:

1.“问”:与后进生谈话,电话询问家长,与班上其他同学交谈,了解后进生的兴趣和爱好,了解他们的苦恼和欢乐,了解他们的性格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理想和追求,了解他们的家庭

环境及在家中的地位等等。为后进生转化掌握第一手资料。

2.“访”:实地家访,联系家长,争取和依靠家长配合学校教育,积极沟通与后进生家长的联系,及时了解后进生在家的表现状况,有的放矢的实施教育活动,防止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在向家长介绍情况时,坚持“多引导,少告状”的原则,把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告诉家长,帮助家长分析孩子犯错误的原因。

3.“析”:通过了解和访问之后,与家长学生一起分析学生“后进”的原因、危害及改正的对策等。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有多方面的:有自身原因、也有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我们先找出哪个方面的原因是主要的,然后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就象医生给病人治病那样深入了解病的症结,然后对症下药。

4.“情”:从热爱学生的真诚愿望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心换心,把学生当做朋友、当作孩子、当作兄妹。倾注爱心,以尊重唤起他们的进取心,努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力争上游、健康成长。用精神的甘露来荡涤灵魂的污垢,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融洽师生关系,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使转化工作卓有成效。

5.“激”:后进生身上始终有一些闪光点。我们的工作就是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采取优点激励法,适时地当面表达真诚欣赏之意,使他们感到“我能行”、“我会进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之处,弹拨他们心灵深处的“情弦”,使之振奋精神。帮助后进生走出心灵的困境,点燃希望之火和信心之光,开启他们心灵的钥匙。

6.“跟”:防反复,跟综教育反复抓。学生的后进不是一天造成的,因此,转变后进生的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把转化后进生当作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由于受环境的干扰及习惯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行动总具有很大的反复性。出现反复是正常的事,是进步中的曲折。因此,在教育后进生时我们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不仅要给后进学生帮助,而且要给时间,当出现反复时,坚决不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朽木不可雕也”这些打击后进生积极性,刺伤其自尊心的话。而是用满腔热忱继续做好转化工作。

14.一年级后进生转化案例 篇十四

一年级

胡志娟

今年教一年级,从未教过一年级的我一开始真有些不适应。天真的孩子们如同一张张白纸。如何在一张张白纸上绘制他们喜欢的颜色、书写辉煌,我茫然过。

记得在开学两三个月的时间里一名女同学悄悄的告诉我:某某同学让我给她明天请假就说她病了。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孩子要逃学。悄悄的找到她问其原因,小女孩怯怯的说:“我啥都不会。明天不想来了。”听后我为之震惊,一个六岁的孩子就承认自己笨,开学不到三个月就想要逃学,祖国的花朵还没有开就要枯萎了!如果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办?一种强烈的教师责任感驱使着我,看看你到底有多笨。

第二天把她从最后一桌调到了第一桌,从此这个孩子成了我特殊关注的对象,上课观察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找其座谈、到家家访。总结出学困原因如下。

1、学前基础差。部分学生汉语拼音几乎都能拼读,而她对复韵母的拼读都识记困难。

2、上课不听讲。倾听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一种能力。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我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课堂上让学生看黑板,大多数学生抬起了头。提高声音再说一遍看黑板,还有几个人没反应。用教鞭敲一下桌子,会把他们吓一跳,不知干什么?

3、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丢三落四。上学前不检查书包,书本无序排放,用时找不到。上课爱搞小动作。自习课不知自己该干什么,没主见。胆小,不会的从来不问。

4、父母不在家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基本上不做家庭作业。找到了病根就要对症下药,通过几个月的努力孩子有了实质性的变化。孩子的脸上有笑容了,课堂中善于表达了。见到师长主动打招呼,课下和同学们玩的很开心。成绩从原来的二三十分上升到七八十分。

15.谈后进生的转化 篇十五

一、挖掘其闪光点, 赞赏其进步

后进生往往自卑, 丧失自信心, 他们认为即使努力也很徒然, “哀莫大于心死”。但只要教师有爱心、有信心、有热情、有恨铁不成钢的精神, 只要把心永远和他们放在一起, “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相信后进生也是尚待开发的人才,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一定能够全面提高, 应持一种“抢救”的热情, 多表扬少批评, 及时地帮助, 要及时研究他们的潜在特长, 留心捕捉他们的闪光之处, 唤醒他们沉睡的自信心, 让他们坚信“我行, 我能行, 我肯定能行”, 从最简单的问题方法入手, 让他们听得懂, 唤起他们的兴趣, 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 针对后进生不同的闪光点, 采取不同的鼓励渠道, 有的从音乐入手, 有的从美术入手, 有的从体育入手, 有的从手工制作入手等, 总之, 从某一点出发, 发现其闪光点, 就加以肯定, 大加赞赏, 逐渐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激发学习兴趣, 提供有关学习方法, 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树立榜样, 使他们有追赶目标, 让他们在潜意识中从差转优, 大步前进。

二、持之以恒, 待铁树开花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后进生的形成, 有一个长期差的积累过程, 由于问题常常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而与一般学生差距越拉越大, 并且这些同学其他方面的特长都不明显, 针对这一特征, 需教师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不要期望一堂课, 谈一番话, 或作一两次辅导就见成效, 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要求教师冷静地很有耐心地循序渐进地帮助他们, 热切希望它们转化, 教师往往花费的时间、精力都十分惊人, 对于教师和家长都要有充分的认识。

如果没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信心不足, 觉得后进生转化不明显就又放任不管, 这对班级不利, 对其本人及家庭社会都不利, 同时也是对人才的极大浪费。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在读小学时, 爱耍贪玩, 在班里32人中, 考试勉强及格, 成绩倒数第一, 但在教师的耐心帮助下, 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 成绩迅速提高, 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

另外, 初中阶段是中学生的青春发育期, 他们的生理、心理发育变化差异都很大, 如有的个子一下长高了, 有的声音变得悦耳动听了, 有的变得心灵手巧了, 有的记忆里一下子增强了, 有的爱好书法了, 等等, 这些都有利于他们发觉自己的潜能, 绽放出耀眼的火花。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一闪光点, 激励、促使他们抓住机遇转差为优。

三、永不放弃, 风雨同舟

有些后进生, 从智力发展上看, 是大器晚成, 从思想表现上看, 是顽钝后省, 可以说是“千呼万唤不出来”。对这些后进生, 更不能放弃, 要特别关怀和爱护他们, 让他们高高兴兴的走过“初中”这一阶段, 要常利用课间和课外活动时间同他们交朋友, 谈知心话, 关心他们, 尊重他们, 不把他们和优等生作比较, 如果遇到问题不随意叫他们的家长, 无意间和他们发生矛盾冲突时, 不可当机立断, 就地解决, 应进行冷处理, 让他们自己反省顿悟, 学习上热心指导, 生活上关心照顾, 消除他们对教师的“恐惧”心理, 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同时还采用书信形式,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以包含真挚情感的话语去温暖他们, 感化他们, 启迪他们, 用现实生活中鲜明的例子去激励他们, 鼓励他们, 让他们满怀希望, 充满热情, 从而达到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 自我发展的目的, 让他们健康成长, 对他们不离不弃, 耐心等待他们喷射出灼灼的火花。

四、重新认识, 改变观念

社会上对人才的片面认识, 家长的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情, 教育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偏颇倾向, 严重干扰了教师对学生的正确看法, 尤其是学生的考试成绩, 对教师来说是一种良性刺激, 而实际上, 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都不可能完全一样, 从智力发展上看, 有的学生先天聪慧, 有的学生则大器晚成;从思想表现上看, 有的学生先天早悟, 有的却顽钝后省;从才能表现方面看, 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 有的却长于抽象思维;有的学生学习文化知识能力较弱, 但动手操作能力较强;有的长于记忆, 但思维能力却相对较弱;有的学生在文化考试中次次不及格, 但在音、体、美、劳等方面却为集体争了光。不管怎么说, 单从考试成绩来衡量判断一个学生的优和差是不科学、也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另外, 后进生由于长期处于那种受压抑的环境, 使他们认为自己不够完美, 从而能够主动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缺陷, 更能主动加以调整和改进, 他们通常挫折承受能力强, 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 造就了他们坚韧的意志和品质, 而且长期养成了一种大公无私、关心集体、乐于帮助别人的好习惯, 他们也是将来社会上不可多得的人才。

总之, 我认为, 学校所谓的“问题生”、“差生”或“后进生”, 他们或者不适应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在学校这种环境里施展不出他们的才华。而按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给他们下这样的结论有点过, 应该给他们下一个“错位生”或者更确切的结论。他们不再是“问题生”, 也不是“差生”和“后进生”, 他们也会成为社会中的一笔财富。

摘要:对待后进生, 教师要有爱心, 有信心, 有热情, 挖掘其潜在特长, 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 从各个方面发掘其闪光点, 让后进生觉得自己还行, 唤起其兴趣, 增强其自信心, 让他们在潜意识中从差转优;对后进生要分析其原因, 对症下药, 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别怕花费时间和浪费精力, 紧紧抓住其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心理变化差异这一特点, 把握时机激励其转差为优;对于其转化不明显的更不能放弃, 要鼓励其完成初中学业, 要贴近、关心、尊重他们, 让其有一个舒适的受教育的空间环境, 采取多种形式激励他们, 让他们满怀希望, 充满信心, 耐心等待其转化;人是发展变化的, 对一个学生的评价, 不能单凭当时的考试成绩来衡量, 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寸有所长, 尺有所短。”如能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后进生, 会惊喜地发现, 他们也是将来社会上不可多得的人才。因此, 教育工作者在看待后进生这个问题上, 应该重新认识, 改变观念。

上一篇:宋史杨时传原文及翻译下一篇:什么方法可以快速提高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