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

2024-08-06

淮海(精选11篇)

1.淮海 篇一

决战淮海

——读《淮海战役史》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和华东、中原军区及华北军区所属冀鲁豫军区地方武装一部,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江苏海州,西迄河南商丘,北起山东临城(今薛城),南抵淮河,纵横千里,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另两大战役为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之一。

根据中央军委的部署,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8年11月6日,华东野战军分路南下。8日,国民党军何基沣、张克侠率部2万余人战场起义。10日,我军把黄伯韬兵团分割包围于徐州以东的碾庄地区。经过10天逐村恶战,至22日全歼敌军10万余人,并击毙了敌兵团司令黄伯韬。同时,中原野战军为配合作战,出击徐(州)蚌(埠)线。11月16日,攻克宿县,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这时,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统一指挥淮海战役。第二阶段,11月23日,中原野战军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包围了从华中赶来增援的黄维兵团12个师。28日,蒋介石被迫决定徐州守军作战略退却。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撤至蚌埠,副总司令杜聿明留在徐州指挥。12月1日,敌弃徐州向西南逃窜。4日,华东野战军追

击部队将徐州逃敌包围。6日,敌孙元良兵团妄图突围,即被歼灭,孙元良只身潜逃。同日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集中9个纵队的优势兵力,对黄维兵团发起总攻。经过激战,至15日全歼敌12万余人,生俘黄维。此后,为配合平津战役,按照中共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部队进行了20天休整。第三阶段,1949年1月6日至10日,华东野战军对被包围的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经过4天战斗,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共30万人,俘获杜聿明,击毙邱清泉,李弥逃脱。这次战役使蒋介石在南线战场上的精锐部队被消灭干净,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使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南京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

济南战役后,国民党军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所部80万人,至10月底,分布在以徐州为中心的陇海和津浦两条铁路线上,企图阻止我军南下,以屏障南京。1948年11月6日,遵照中共中央军委的作战部署,淮海战役总前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指挥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等60万人发起了淮海战役。战役共分三个阶段。根据中央军委的部署,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共分三个阶段。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任务是:“集中兵力歼灭黄伯韬兵团”。1948年11月6日,华东野战军在中原野战军配合下对陇海路的商砀线全线发起进攻,歼敌一八一师等部七千余人。8日,我四纵解放了砀山,控制了郑州到黄口段铁路六百余里。随后,中野主力及华野三纵、两广纵队迅即转入徐蚌线作战。国民党第三绥靖区所属第五

十九、第七

十七军大部2万余人在副司令何基沣、张克侠率领下举行战场起义。10日,我军把黄百韬兵团分割包围于徐州以东的碾庄地区。11月16日,我军攻取宿县,切断徐蚌线,中央军委作了高度评价,指出:“在战役发起前,我们已估计到第一阶段可能消灭敌人十八个师,但对隔断徐蚌,使徐敌完全孤立这一点,那时我们尚不敢作这种估计。”徐蚌线的切除,提前完成了对徐州这个十字架的战略包围。22日夜我华东野战军发起最后攻击,终于全歼了黄伯韬兵团10万余人,敌兵团司令黄百韬自杀。我军胜利地完成了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任务。月23日,总前委向中央军委建议,战役第二阶段宜以歼灭黄维兵团为重点,并且提出了歼灭黄维兵团的兵力部署和打法。中原野战军各纵队中,除了四纵、九纵和六纵比较充实外,其余几个纵队都不很满员,总兵力约十二万人,与黄维集团的兵力是一比一,但武器装备却比敌人差多了,要打这样的大仗,实在是很困难的。但是当时中野部队从上到下,对歼灭黄维兵团的决心很大。邓小平政委说:“只要歼灭了南线的敌军主力,中野就是打光了,全国各路解放军还可以取得全国胜利,这代价是值得的!”遵照总前委的统一部署,我军主动放弃了浍河沿岸的南平集,撤向南平集东北地区,布置了一个袋形阵地,采用“围三阙一,网开一面,虚留生路,暗设口袋”的战法来消灭黄维兵团。我军放弃南平集,引起敌人极大的错觉。十一月二十四 日上午,敌主力强渡浍河以后,大摇大摆,如入无人之境。我军利用敌人骄横狂妄的特点,将其逐步诱入四纵、九纵预设的袋形阵地以内,以便以四、九两纵钳制敌主力十八军,而以一、二、三、六、十一等

五个纵队由东西两侧出击敌人。我军各路纵队从四面八方趁势向敌人展开猛烈的向心攻击。到处响起炽烈的枪炮声和震耳的喊杀声,敌人有的头脑还没有清醒过来就被打死,有的糊里糊涂地当了俘虏。这一夜,我军杀伤敌人数千之众,完成了对黄维兵团的全面包围。这时,我军对包围圈中的敌人展开了强大的政治攻势。通过敌前喊话,送劝降信,有选择地释放俘虏,散发宣传品,在敌人阵地前沿树劝降标语牌等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敌军士兵携械来降的越来越多。十二月十二日,刘伯承、陈毅两司令员发出了《促黄维立即投降书》,由于黄维拒绝投降,我军准备对敌人发起最后攻击。十二月十五日十七时整,我各集团攻击部队向顽抗之敌发起了最后攻击。当日夜间黄维兵团全部被歼,团司令黄维、副司令吴绍周被活捉,战役第二阶段胜利结束。黄维兵团的被歼,砍掉了摇摇欲坠的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又一根有力支柱,使徐州集团残余的敌人军心更加动摇,大大加速了淮海战役的进程。此后为配合平津战役的进行,按照中共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部队进行20天的战场休整。

第三阶段从1949年1月6日至10日。黄维兵团被歼后,李延年兵团回窜蚌埠,仓促沿浍河布防。杜聿明集团已在永城地区陷于外无援兵、内缺粮弹的绝境。根据总前委指示,中原野战军主力集结在宿县、蒙城、涡阳一带地区,为战役预备队,协同华东野战军歼灭杜聿明集团。经过几次对敌人劝降无效,一九四九年一月六日下午三 时三十分,我华东野战军主力向敌人发起了总攻。激战至十日上午十时,华东野战军青龙集、陈官庄地区全歼被包围的杜聿明集团,俘徐州“剿

总”副总司令杜聿明,至此蒋介石在南线战场上的精锐部队被消灭干净。1949年1月21日,即淮海战役结束后的第11天,蒋介石即“因故不能视事”,宣告引退。淮海战役结束。

淮海战役从根本上动摇了蒋家王朝的统治,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徐州人民在党的领导显示出无穷无尽的力量全力以赴支援前线,与解放大军并肩浴血奋战,他们的历史功绩同人民军队的辉煌战迹一样将永远载入史册,值得世世代代所称颂。正如陈毅司令员所说的:“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取得了决定性的伟大胜利。

说道淮海战役就不能不特别提到一个人,他就是粟裕。粟裕以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著称。在淮海战役中,他把大兵团作战的指挥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对夺取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了独特的贡献。粟裕总结自己的经验说:“作为战区指挥员,应不断地研究、分析敌我力量的对比变化,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敢于适时地把战局推向新水平,而不能坐待条件完全成熟。从孟良崮战役到豫东战役,再到淮海战役,都使我体会到这一点。”

毛泽东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淮海战役创造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中国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相比较,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都是以多胜少,惟独淮海战役是以少胜多。

中国和外国都有人把淮海战役与滑铁卢会战联系起来,称之为

“蒋介石的滑铁卢”。但是,任何比喻都是不准确的。就这两次战役对于拿破仑和蒋介石的命运来说,确有相似之处。滑铁卢一战,拿破仑指挥的法国军队丧失殆尽,随即宣布第二次退位,“百日拿破仑政权”覆灭。淮海一战,蒋介石赖以生存的命根子80万主力部队被消灭,接着在内外交困的政治危机中宣布“引退”,不久持续22年的蒋家王朝土崩瓦解。而就战争规模和战争指导来说,淮海战役则远远超过了滑铁卢会战。滑铁卢会战,惠灵顿和布吕歇尔指挥的联军13万人,对拿破仑指挥的法军7.2万人,联军歼敌7.2万人,战争规模和歼敌人数不及淮海战役的五分之一。而在战争指导上,不论是战略决策还是战役指挥,更是大大超过了滑铁卢会战。毛泽东及其在淮海战场上的指挥员运筹帷幄,出奇制胜,用兵如神,不仅创造了战役上以少胜多的奇迹,而且把大兵团作战指挥艺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在创造这个奇迹过程中,在战略决策和战役指挥两方面,粟裕都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毛泽东在1949年的一次谈话中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事实雄辩地说明,这是一个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历史结论。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2008160120)

2008-06-01 日才

2.淮海 篇二

2015年8月3日, 一场大风过后, 石家庄周边县的玉米大面积倒伏。石家庄是个风口, 年年如此, 大风有时在这个县肆虐, 有时换个县破坏。我在晋州和高邑基地搞过10多年玉米育种, 对大风的破坏性有切身了解:曾刮倒过晋州电视发射塔, 刮倒过电线杆, 将大杨树连根拔起;2013年夏秋之交, 高邑县贾村更发生过因大风刮倒工棚砸死人的惨剧。

玉米育种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育出高抗倒伏的品种。不管瞬时风力8级也好, 10级也罢, 玉米都要坚立不倒。众所周知, 在黄淮海地区, 一个玉米品种要想站住脚, 一要抗倒伏, 二要抗青枯。每年7月底8月初, 极易形成强对流天气, 此时正处于玉米大喇叭口期至抽雄吐丝期之间, 一旦倒伏会导致严重减产。因此, 隆平华研种业将玉米抗倒伏列为重要项目进行了以下几个专题的研究:次生根颜色、多少、粗细、层数与玉米抗倒伏能力;株型结构、株高、穗位、叶耳大小、穗上叶、叶间距、叶向指、叶脉等与玉米倒伏的关系;从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玉米生长速度与玉米抗倒伏能力;利用笨办法———筛选法, 筛选出抗倒伏组合的血缘, 在选系上有的放矢。

经过10多年的努力, 隆平华研种业选育出了高抗倒伏组合。然而, 主根生长速度、长短、根冠面积, 茎秆中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含量, 是否有抗倒伏基因等等, 很多问题均有待研究。

8月4日, 我们一行5人到石家庄调查玉米倒伏情况。尽管早有心理准备, 车过晋州, 还是触目惊心, 玉米成片倒伏, 像车辘轳轧过一样, 已经严重减产, 许多地块恐怕只能卖青贮秸秆了。

先到赵县, 看科腾生物科技公司的试验田。毛沛总经理熟人多、能量大, 外来参试的组合不少, 倒伏情况不一, 有些单位的组合全部倒伏、无一站立。而之前我们在赵县放了200个组合, 80%站立、10%倾斜、10%倒伏。沧海横流, 方显英雄本色。大风过后, 我们的组合大部分站住了, 成果喜人!

在赞皇县陈村宏瑞种业试验基地, 周边农户种植的玉米几乎倒平, 华研8个组合, 4个站立, 密度为6 000株/667m2, 结果令人满意。

第三站, 在秋硕种业的基地, 陈继世、牟宏伟二位经理带我们去基地之前表示, “别看了吧, 都倒了”, 他们没有信心。“看一眼, 不能白来”, 我坚持要看。基地有统一编号, 我们带上记录本一一查找。经实地观察发现:10多个组合亭亭玉立, 一株不倒, 经查全是华研玉米。河北农业大学实习学生张青杰和逯圣灵一人记录、一人拍照片。“原来真有抗倒伏的品种, 我放心了”, 张青杰表示。

良村一带, 在冀农种业试验基地, 由王建民、韩福祥带我们去基地观察倒伏情况。之前知道省高密区试点全倒了, 所以该试验点可能要报废。韩福祥却具体告诉了我哪几个品种没有倒。他说不用带本、不用查找, 之后直接到地里指给我看。能抗住这么大风的玉米品种太少了, 难能可贵!

从基地回来后, 王建民、陈继世、范宏杰、刘宏泉、张朋等众多公司的老总们齐聚一堂, 三句话不离本行, 客套话过后, 大家话题马上转到玉米上来了。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 一个品种可以成就一个公司, 一个基因片段可以改写一个品种。大公司缺品种, 中小型公司也缺品种。市场上套牌品种、凑数品种多, 好品种、过硬品种、有创新的品种、科技含量高的品种少而又少。小公司面临生存压力, 中型公司再上台阶难, 大公司日子也不好过。说来说去, 还是没有突破性品种。这些老总们目光如炬, 看得准确而透彻。在沙漠中跋涉的人们, 不管水袋中有多少水, 只要走到有水的地方, 总会先把肚子管饱, 再把水袋灌满。我是搞育种的, 不管水平高低, 这些缺品种的公司自然把我当成了宝贝, 热情交流, 我自是不愿辜负他们, 希望育出更多品种来。

编后:

玉米科研热带来新希望

曾几何时, 玉米育种陷入队伍老化、人才断档、知识更新慢, 农业院校学生不愿意干科研, 招人才难, 留住人才更难等困境。与同行分析原因, 众说纷纭:独生子女多, 娇生惯养;科研苦、科研累、科研脏, 年轻人不愿意干;长期下地, 与外界接触少, 搞对象难;出品种难, 收入上不来, 耐不住寂寞……

最近几年却出现了玉米科研热。科研队伍中出现了大量的年轻学生, 高学历的人才越来越多, 众多精英加盟玉米育种事业, 这就是希望!

隆平华研种业一直致力于打造全国一流的科研队伍。我们的用人原则是, 不从其他单位挖人, 而是从不同农业院校招收学生。我接待过25届实习生, 在华研种业连续接待了3届学生, 2016年又有6所院校的50名学生来到华研基地 (禹城) 实习。

莘莘学子, 十几年寒窗, 没有不想成才的, 没有不想成为专家的。然而许多人对玉米育种不了解, 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还有许多单位对女同学有成见、偏见, 认为她们爱美、爱干净, 下不了地, 干不了科研, 出现玉米育种让女同学“走开”。但是, 在我们的实习队伍中, 却涌现出了众多喜欢玉米育种的优秀女同学, 比如曹晓晴、陈艳花, 她们大三时到华研实习, 帮助授粉、调查、记录, 后两位同学均被保研, 一个中国农大, 一个中国农科院, 所学专业都是玉米育种。青岛农大农学院种子专业大四学生刘鑫, 2015年伏天到了华研实习, 通过对玉米性状调查描述, 对玉米育种有所了解, 提出了许多问题, 所提问题有深度、有力度、有广度。在操作过程中, 她学到了不少实践知识;在问答过程中, 又学到不少理论知识, 喜欢上了玉米育种, 据说做梦还在调查玉米。

金博士种业副经理吴春来给予华研科研团队的评价是:年轻、漂亮、精明、能干。许多同行问我, 你从哪里招来那么多学生, 为何能把优秀人才留下来?其实华研初创时期, 硬件没法与圣丰、华良比, 我们只能在软实力上下工夫:扎扎实实干科研, 让学生学到真东西;我们是一个科研团队, 是一个整体, 每个人都是一份子, 人人平等, 没有等级之分;要激发每个人创造性思维;大家生活在一个宽松、融洽、富于想象力和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华研是平台、是阶梯, 让每个人从这里走向成功。

我们的宗旨是:出品种, 出论文, 出成果, 出人才, 出效益。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玉米育种队伍中来。

3.淮海戏语言研究 篇三

关键词:淮海戏 语言 特色

淮海戏是主要流传于江苏北部(连云港、淮安)、鲁南、皖北一带的一种地方戏曲,是从民间土壤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剧种之一。淮海戏大约产生于清乾隆年间,与活跃在山东南部和河南东部的柳琴戏、盛行于安徽北部的泗州戏有着同源关系,都叫“拉魂腔”,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源于民间,声腔优美、曲调丰富,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说唱音乐、民间曲艺、小曲、工锣鼓、京剧、徽剧、童子戏、小调、号子等艺术形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

戏曲语言涉及的范围较广,很难一一穷尽。本文拟就淮海戏的方音、音韵、念白、唱词格式等方面的特点,举例作些探析以求教于方家,共同促进淮海戏语言艺术进一步发展。

淮海戏的语音以沭阳东、灌云西一带的方言为基础的,俗称“沭灌腔”,属于北方方言区,同时又处于江淮方言区的北部边缘,这就决定了淮海戏音韵必然和中州音韵同属同一音韵系统,但它又和中州音韵不尽相同,同时在形成过程中又受到京剧、徽调等剧种的深刻影响,造就了淮海戏独具特色的地方语言特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沭灌腔与普通话在声调、调值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别,见下表:

从上表对照可见,沭灌语音与普通话最大的差别沭灌语音比普通话多一入声。沭灌语音同普通话语音阳平调值相同,稍柔。其它三声区别较大:沭灌阴平近似普通话语音上声,区别是,沭灌语音在降升连接处有个小小的停顿;沭灌上声近似普通话语音去声,区别是,沭灌语音降后呈低平;沭灌去声近似普通话阴平,区别是,由微升接高平。

此外,在实际应用中,沭灌语音存在一些特殊的音变规律。当两个阴平相连时,前个原降升调变为中升调,如“诗歌”、“诗书”;阴平连接与其它各声前(或两声之间)时,原降升调只保留下降部分,如“诗意”、“诗词”;去声连接于其它各声前(或两声之间)时,由微升高平调变为中降调,如“士兵”、“士气”、“士棋”。还有变为轻声的,如“勇士”的“士”是微升高平调,而“战士”的“士”则变为轻声。例如,谷广发演唱的《求情》,就是用这种语音调值形成的旋律:

淮海戏的韵律也有自己的特点,主要音韵分为十五个韵目,还保留了五个入声韵。十五个韵目,即马沙韵、坡梭韵、排怀韵、呸灰韵、焦稍韵、丑牛韵、车遮韵、知时韵、昌苍韵、天仙韵、弓宏韵、人身韵、衣稀韵、扑苏韵、鱼虞韵。 知希 甘丹。五个入声韵,即括达、铁舌、泣立、泼雪、鹿轴,只适用于说赞或快板,又称五个赞韵,全部由入声字组成,发音短促,不能长呼高唱,用在唱词中原韵将变韵,如泣立变知希,括达变马沙等,将声音传得更远些。

淮海戏音韵与中州音韵相比,存在较大差异。曾有老艺人将二者韵目对照分析得出一些结论,(1)淮海韵的“弓身”、“人宏”二韵是将“东钟”、“真文”、“侵寻”三韵纠缠在一起;(2)淮海韵“铁歇”一韵等于中州音韵的“车遮“,但全部为入声字,其中缺少“车、遮、耶、也、邪、夜”等平、上、去三声字在内;(3)淮海剧韵无“庚青”韵,“庚青”韵字的韵母为“∠”,即”eng”,“金星”韵则为“—∠”,即“ing”。以上三点是大的不同,如果逐字对比,那不同之处就更多了。

音韵常常和戏曲唱词联系在一起,加之某些韵类可以变通,淮海戏在音韵使用手法上也有独特之处:

一为混合使用手法,淮海戏的弓身韵和甘单韵中,都包含几个小韵,弓身韵中有弓身、金星、人宏,甘单韵有甘单、天仙、盘桓,使用时可分可合。弓身大韵中,音韵最多,韵脚易找,故有“弓身大救驾”说法,艺人中有“着急无法喊弓身”之说。此韵合用称“洪弓声”,分用称“清弓声”,甘单大韵亦如此。

二为挑直使用手法。在每个大韵里,挑直都可分为几个同声类,如马沙韵中有爸、妈、家、拉;麻、拿、爬;假、打、瓦、大等四个声类。挑直声类的唱词,显得自然流畅,润滑动听。

三为平仄变通使用手法。淮海戏五个入声韵类,出音短促,不便长呼高唱,但在演唱时,则采用变通手法,把本来在海、沭地方读成仄音的,改从普通话的平声,如读入声的“一”字改读去声称“衣”音,“压”改读“丫”音,“屋”改读“乌”音,例子很多,不胜枚举。

四为一面倒手法,一面倒即顺音的俗称,要求在一段唱词中,不论上下句都使用一个韵辙。此外,还有对子韵、换韵、扯韵等多种使用手法。

淮海戏中的念白也最具特色。京剧形成的历史悠久,念白也格式规范,有散白、韵白、数板、引子等形式。相较于京剧念白,淮海戏中念白则显得初级化,地方特色较明显。随着演出剧目题材范围的不断扩大,淮海戏中的念白已形成成套的多样化的念白体系。淮海戏老艺人们将淮海剧念白分为本白、大韵、和小韵①三种形式。淮海剧本白是方言基础提炼加工而来,和普通话既有相同之处,更有清新优美的地方语音色彩。从上文对沭灌语音音韵的分析,沭灌语音具有自己的独特语音特点,同时根据词、句和段落,标点符号、词组、节奏、重音、语气以及换气的变化,随着人物性格、规定情景、台词和潜台词的需求适时适需调整,形成了别具风味的淮海戏本白。下面举一段台词来说明:

坏了!小姑妈∕不买~~怎么办呢,有了∕哎呀~~ 小姑妈∕不讲∕人家∕那花好 那∕卖花∕小客~~才俊呢!人家∕那脸∕就∕白净净、∕胖登登∕的呀!眼∕是∕团大眼∕双眼箍,鼻子是∕高鼻梁骨∕嘴吗~~!是∕没多点∕没多点∕小嘴 一说话~~那两眼∕要不是∕一个∕鼻梁骨∕挡住嘛~~!小~~姑~~妈!就这么∕嘟溜溜∕嘟溜溜∕转到∕一块~~(在延长中带笑音)去了~~!

这里,“/”表示台词分组,“v”表示换气,“°”表示逻辑重音,“·”表示感情重音,“~~”表示延长音,“O”表示休止,在字上加“○”表示团音字,在字上加“△”表示尖音字。可以看出,这一段淮海戏台词采用延长、停顿、换气、重音(包括逻辑重音、感情重音)以及语言节奏的有序变化,语言变得干净清爽、语意鲜明突出,节奏起伏且产生层次,在沭灌语音的基础上,便成为淮海剧本白。

大韵是最为凝重、庄严的一种念白声韵,乐感强,韵味浓,它是以方言语音为根据,参照中州音韵,加强方音韵味和节奏变化,在吐字上字头字腹字尾发音极为讲究,字字行韵,吐字归音,在声韵上和中州韵十分接近,但又不是纯粹的中州韵。一般表现身份较高、性格沉稳的人物,如樊梨花、包拯等。

小韵为淮海戏老艺人杜撰的一个名词。念白,一般分为韵白和本白(京剧叫京白)两种。淮海戏念白用韵存在一个特殊的例外,即除了韵白和本白之外,还有一种介乎两者之间的念白,即所谓淮海小韵,也就是在本白的基础上带有韵味的念白,本白的味道很浓,又稍有韵味。这种语音腔调已不完全中州韵,更多是从本白语音中提升起来的声韵。吐字发音不像本白单字单声,也不像大韵那样将单字分为字头字尾字腹送音,而是两者的有机融合,语音较本白缓慢,较大韵紧凑。在行韵上,小韵不是字字行韵,往往是在词和句之后,甚至是在句、段之后。这种小韵听起来较韵白更为亲切,较本白又更为庄重。小韵在戏曲中大有用处,有些剧中人物用韵白或本白都不恰当,而用起这种小韵来,让人感到既亲切又庄重,更适合人物身份,也更具神采。小韵已成为淮海戏不可忽视的用韵传统,它在舞台朗诵方言的基础上,声韵进一步变化适应地方戏曲舞台演出的产物。淮海剧老艺人的演唱可以鲜明地感受到小韵的味道和魅力来,深受当地观众的喜爱。如,《皮秀英四告》中一段:

皮秀英:王爷,告罢三纸,还有四纸(纸zhǐ)(在这个zhǐ上行韵,声音由高落低)

李彦明:你/四纸状/状告/何人~~(在“人”字上稍加延长)

……

皮秀英:头顶/白纸单条,游满/街道,跪满/街道,有人/敢告,无人/敢收,有人/敢收,无人敢/判断——。(在“判”字上稍加延长,在“断”字上更加延长,声音平行到尾音处短促上挑。)

……

皮秀英:……不告天/比作/告天,不告地/比作/告地,不告君/比作/告君,不告臣/比作/告臣。告他/天字出头,王字加点,二字/一并。王爷!你要(停顿)再思~~再想~~。(在“二字一并”之后稍有停顿。“再思”的“思”字稍加延长,尾音下垂,“再想”的“想”字比“思”字加倍延长,尾音上挑。)

符号意同上段引文。这种小韵的吐字和语气的适度把握十分重要,大了象大韵,小了象本白。这里语言的表述很难描绘出小韵的妙处来,实在是遗憾。实践证明,小韵声音悠扬、清脆,口语化较强,富有地方色彩,又饶有韵味。在淮海戏中广泛使用于许多小戏中的正面人物,就是在大型宫廷剧中,除了部分人物不宜用小韵之外,大部分人物也完全可以运用这种小韵的。

概言之,淮海戏本白是在生活语言基础上提炼诗化而来,字音浑圆;大韵则是在方音基础上参考中州韵而来,字头字尾字腹分明,字音拉得较长;小韵是在本白基础上在词和句后边加上淮海剧自己的声韵,略分字头字尾字腹。三种念白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各自独立,又能相互影响。

淮海戏唱词句式的运用,兼融了以京剧为代表的板腔体上下齐言句式和以昆曲为代表的曲牌体长短句式的优点,形成了自己更有助于情感抒发的特色。淮海戏的唱词格式,基本为上下对偶句式,构成长短不等的大小唱段,其中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主,七字句有三、四和四、三两种不同的句逗。十字句也有三、三、四和三、四、三两种不同的句逗。此外,还有三字、五字句以及不多的四字、六字句式。三字句式称“三字赞”、五字句式称“五字垛”、七字句式称“七字唱”,十字句式称“十字韵”。此外,还有[堆句](即[堆板])、起腔、拖腔等特殊唱句及各种句式的弹唱和数唱。

其中,比较特殊的句式结构,也是最为典型的拉魂腔格式,即是整段唱腔固定为八句词格的[八句子]和十句、十二句词格的[羊子]。

[八句子]:结构为三三二式,即两个同韵的“三连句”和一个“撑子”,一个尾韵,共有八句。例如,

双蝴蝶,飞得高,

飞到了,九云霄,

二蝶飞得巧又巧;

(此为第一个三连句)

可恨丫环无道理,

拆散二人龙凤交,

想起了可笑真可笑;

(这又是一个三连句)

叫丫环随我走吧,

(这是一个撑子)

随那蝴蝶……

八句子的结尾有两种方式,有半句,称为“七句半”,上例即是;也有完整句子结尾,故称“八句子”。

[羊子],源于元明清时期的民间俚曲[山坡羊],淮海戏老艺人简称之为“羊子”,系淮海戏的传统词式。一个完整的“羊子”,一般为十二句,前四句叫“上帽”(或曰“头”),后四句叫“下帽”(或曰“耳朵”、“尾子”);中间四句的前两句叫“楚(儿)”,后两句叫“身子”,其中“楚(儿)”为六字句,“下帽”的两个上句皆为七字句,余皆为十字句。没有“楚(儿)”的叫做“母羊子”,相对而言,有“楚(儿)”的叫做“公羊子”。霍守义在《柳琴戏的唱词格式》里认为“母羊子”与“公羊子”的区别在于“楚(儿)”六字句皆变为十字句,而且“公羊子”的“楚(儿)”上句是六字句,下句是七字句,有俗语“六七一十三,羊子唱满天”为证。例如:

有家财不得好过,

天罗地网上盖着,

奔桥头桥底涨水,

奔马棚马棚失火,

奔山门庙门紧闭,

奔堂楼倒塌一角,

珊瑚树连根刨倒,

鸟金盆灰砖击破,

说声苦眼泪如梭,

柳树开花不能结果,

说声苦眼泪如梭,

黄连树刻木人苦死与我。

“狗撵狗”、“十字来回”,也是淮海戏比较常用的、易获彩的两种词式。 “狗撵狗”,也称“狗咬狗”、“咬尾巴”、“顶针扣”,一般为七字句,每句的尾字与下一句的首字是同一个字或同音字(谐音子也可),这实际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修辞手法“顶针(真)”,例如:炉中焚香多祝赞,赞望空中过往佛。佛祖保佑多保佑,佑保潘郎回来速。

“十字来回”,也叫“串十字”,每句唱词以数字为头,多为七字韵,先从一到十,再从十到一,即“正十字”(或曰“珍珠句子”)和“倒十字”(又曰“珍珠倒卷帘句子”)。例如“正十字”《搬兵》篇子:“一字阵上水磨明,两匹马跑报军情。三股钢叉遮日月,四楞铜锤放光明。五色彩旗团花绣,六路大刀扎紫缨。腰中斜挎七星剑,八卦阵上少人行。九女星宫扎营寨,十面埋伏安大营。”

当然,淮海戏中语言上的特色远不止上述这些,它还成功使用尖(团)音字、方言俚语、科浑、歇后语以及众多修辞手法等表现手段,限于篇幅,另文再述,在此不再赘言。

注释:

①这里所谓大韵、小韵概念和古诗中“四声八病说”中“大韵、小韵”不同,亦和音韵学中大韵、小韵概念不同。本文沿用这一说法,并不是因其科学,但它能够体现淮海戏用韵的独特特点。

参考文献:

[1]【元】周德清.中原音韻[M].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1冊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淮阴市文化局,淮海戏音乐编辑室. 淮海戏音乐集成[M].江苏省淮海戏研究会,1986.

[4]淮阴市文化局,淮海戏研究会.淮海戏艺术研究[M]. 江苏省淮海戏研究会藏.

[5]阮立林,武俊达,辛瑞华,陈大琦等.淮海剧曲调介绍[M].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57.

[6]苏鲁豫皖柳琴泗州戏研究会.首次苏鲁豫皖柳琴泗州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江苏省淮海戏研究会,1987.

[7]苏鲁豫皖柳琴泗州淮海戏研究会.苏鲁豫皖柳琴泗州淮海戏二届年会论文集江苏省淮海戏研究会,1989.

[8]完艺舟.泗州戏浅论[M].安徽省艺术研究所,中国戏曲志安徽卷编辑部,1993.

[9]淮阴市戏曲音乐集成编辑部.淮海戏音乐概述(讨论稿),江苏省淮海戏研究会,1989.

[10]淮海戏研究资料汇编之三:音乐论文专辑[M].淮海戏研究会,1985.

[11]有关淮海戏音韵资料[M]. 淮海戏研究会,1989.

4.淮海战役观后感 篇四

纵观我国的解放战争,其规模之大堪称世界罕见的。而这场战争的高潮部分又集中在三大战役。作为三大战役之一的的淮海战役堪称军史上的奇迹。直至今日,回顾这场战役时,也不得不击节赞叹,着实是一场当领导下,以解放人民为目标的精彩之战。本人有幸,同事们一起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不仅从视觉上,更在思想上收到了极大的震撼。下面,针对从这次经典的重大战役的几点理解,汇报如下:

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回顾淮海战役的整个过程,堪称惊心动魄,跌宕起伏。但是,对比敌我双方,虽然作为我军指挥的粟裕同志的忠言直谏、后方宣传动员在决策和后勤上为最终战役的胜利提供了根本保障;同时,作为敌军的国民党军队内部派系矛盾激化、临战退缩也客观上注定了其失败的历史命运,但是,个人认为都不是是主导战役的最根本因素。结合淮海战役的大背景,不难发现:得益于辽沈战役的胜利,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实力已经和国民党的所谓机械化部队在伯仲之间,不相上下,后勤供给能力更是得到了巨大提升,特别是当时的民心向背,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占据绝对的上风。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解放军的胜利已然是一种必然趋势。

由此想到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人民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才是救民于水火,并且代表人民利益的唯一正确领导,党的绝对领导才是广大人民群众实现自己当家作主的前提和保障。

二、个人不能阻挡历史的车轮前进,但是却可以推动其加速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在淮海战役过程中的表现是精彩的,这也是最值得我们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应该引以为榜样,时刻激励自己的。客观上,我们认识到,无论解放战争还是和谐社会、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伟大的中国国共产党领导下,最终的成功和胜利都是可预见的必然趋势,但是要取得淮海战役这样精彩、高效的胜利则是每个环节,每个指战员都尽心竭力的成果。这种发自内心的、主动积极的战斗、工作、学习态度,会在日常生活中客观的体现为,跟党走、听党话、做党要求和提倡的事,从而从思想意识形态上明确了代表正确发展方向的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标,并使得每个党员和党员积极分子都能自觉地紧密团结和围绕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懈努力,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三、树立崇高理想,高起点严要求

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之初就是抱有崇高理想的,那就是打倒剥削阶级,解放被剥削阶级,党的战士为了这个理想,可以毫不犹豫的牺牲个人利益甚至宝贵的生命,来实现集体利益永远高于个人利益誓言。正是由于思想上的巨大差异,导致敌我双方在战场上的表现截然相反。只有具有共同目标,而且目标是积极向上的一群人才能发挥最大的能力,开创出惊天动地的伟业。而这群人就是群众的先进代表和榜样,也是服务人民的生力军,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共产党党员。

总结:历史棋局早已终了,胜负也已经成为过往,感慨之余,蓦然回首,深感毛泽东同志“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战略决策。我们看到,在战役之初,国民党在中原战场上是掌握有战略主动权的,他们集结着80万武装到牙齿的机械化重兵集团,可以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来保障军队供给。而在我党一边,物资供给上仅仅是“小米加步枪”的低劣装备,后勤给养也处于极其原始的地步,可是在民心所向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解放区的老百姓发出了倾家荡产为前线的呼声,动员了大量人力物资,保障了大规模战争得以顺利进行。就像陈毅元帅曾经指出的,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手推车推出来的,民心的向背似乎可以成为战争胜负的风向标。

对比我军指战员的英勇奋战和国民党反动军队的贪生怕死,节节败退,战争的胜利离不开那些勇于献身的普通士兵,而当普通士兵们真正明白要为何而战的时候,他们的生命所焕发出来的能量是国民党永远无法明白和极度害怕的。从中,我们更能深切体会到光明和黑暗的强烈反差,这也从一个侧面更加证明我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5.淮海战役观后感 篇五

观看了《淮海战役》后的记录片,说实在的自古对那些战争,欲杀类的血腥片提不兴趣,也许是太无聊,亦或是想对历史了解点,我破例且认真地看完了……

很多时候我们不会想到电视频目上的一个小镜头,会让那些传媒工作人员,包括导演,见习记者,再到灯光师,忙上一个钟甚至大半天,他们对观众的负责体此刻对追求工作的完美,从摄像,灯光,到拍摄,每一个动作,细节……

在每声振耳欲聋的枪声,炮响中,你仿佛置于那场残酷,愈烈的战争中:是什么样精神能够让他们不顾个人安危,激昂向前?又是什么样的信念能够让他们直面生死?在采访那些幸存者身上,你会发现对他们的景仰是油然而生的,天下是他们打下来的,而那些英雄就在镜头前,就在你面前,你会作何感想?

经历过战火的洗礼和岁月的磨励,他们更懂完美生活的不易,半个多世纪的光阴似乎并没有消退他们的记忆,年迈的他们有点一段记忆由新,永久无法磨灭的那段血的历史……

对于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战争是那么久远的事情,他们讲的对我们而言只是故事,更是传奇,但也就在他们的上半辈确是真的经历过出生入死,,他们的生命在随时会在那个时候不见,而十年,二十年,半个世纪,他们也将不能再见证这段真实的历史,是的,那时也真的只是历史了……

有的人死了,但他们还活着,是的人不可能永生。在那一个个丰碑面前,能否让我们这些后人记起那些以前同我一样年轻的生命?又如何去理解战争同牺牲?

也许只有穿上军装,身为战士,才能深圳意识到这份职责……

生与死的距离一向都是人们在探讨潜在而深刻的话题,也许那些英雄们并不明白生与死的好处,也没有思考孰重孰轻,但他们用热血,用生命,用牺牲去诠释了永生的涵义,诠释了生存的特殊一面……

6.观看淮海战役心得体会 篇六

以人为本乃胜利之本

《淮海战役》中,敌我双方兵力比较是80万对60万。但是战争的胜负,不是仅仅从兵力的比较,透过简单的加减法得出来,关键要看是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提升人的素质,发挥人的用心性。众所周知,我方一贯重视对军队的建设,重视对指战员和士兵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实战锻炼和总结,贯彻“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风优良,作战潜力过硬;在争取人民方面,我党始终贯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实行了一系列包括土地革命等在内的改革,使老百姓翻身得解放,有了土地,建立了与老百姓之间的鱼水情,因此得到了当时解放区约500万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反观国民党方面,军中媚上欺下,军纪涣散,士气低落,四大家族更是搜刮民脂民膏,将国统区人民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脱离了群众的支持,因此他们的对手不仅仅仅是60万解放军,还有500万的人民大军。正如陈毅司令员所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推车推出来的。”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国民党没有搞好军队建设,没有争取人民、为了人民,因此,此役我方的胜利是必然的。

总结淮海战役不难得出“以人为本乃胜利之本”这样的结论。同样道理,对于企业来说,要以人为本。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如果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依靠人和为了人,提升人的素质,发挥人的用心性,那么我们的企业必将无往不胜。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处理好员工关系,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尊重员工,教育培训好员工,充分发挥员工的用心性和创造性,引导和鼓励广大员工为企业的改善和发展献计献策,同时使员工的技能和素质不断得到提升,让他们感到自身价值在不断得到实现。

搞好团队建设是成功的保障

淮海战役蒋介石集团为什么会溃败呢?这要归因于蒋介石领导的团队问题。影片中蒋介石集团的众多将领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同时削弱他人的力量而见死不救,等到被自己视为“眼中钉”的同伙兵团被我军各个击破和歼灭后,当然自己也摆脱不了被我军消灭的命运。正如蒋介石所说:“我是被国民党打败的,不是被共产党打败的!”,这句话说得有些夸张,但也不无道理,对于军队中的派系之争、见死不救、一盘散沙的局面,他是要负主要职责的。另外,蒋介石推行独裁统治,凡事自己说了算,部下迫于他的淫威,既不敢怒也不敢言,同时他提拔亲信、打击异己,弄得整个团队涣散无力。相反,我方领导有方,思想团结,决策民主,执行坚决,行动迅速,军民团结,士气高昂,因此胜利也就顺理成章。

7.推进淮海中路商业网点改造的思考 篇七

1.在对旧的商业网点实施改造之前,必须进行深入的市场分析,充分了解现有商业网点所在区域的文化特色以及消费人群的定位。淮海中路是上海市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东起西藏南路,西迄华山路,日平均客流量约100万人次,在上海市仅次于具有“中华第一街”美誉的南京东路。其东段(西藏南路—重庆南路)为高级商务圈,云集了众多高档写字楼;中段(陕西南路—重庆南路)是高档商业圈,西段(陕西南路—常熟路)为时尚购物圈,以服饰为主,兼营工艺礼品。淮海中路商业街除了几家较大的商场之外,大多数商铺的店面狭小,层高不足,大型商业场所难以发展,长期以来形成了行业分散,规模较小的商业特点,尽管缺乏大型商业场所,由于淮海中路位于上海市的黄金位置,其商业地位迄今为止仍然是举足轻重,成为商家必争之地。由于周边众多的高档写字楼和城市中心居住区空心化的效应,在消费人群方面,以中高收入的白领人群为主。根据上述分析,淮海中路的商业文化应该定位于品味和情调,商品以精致、时尚的、具有文化内涵的国内外品牌为主,在其旧商业网点的改造中,需要充分体现品味和情调这一商业文化特点。

2.在品味和情调的定位下,旧商业网点的历史文化沉淀对于企业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来说无疑是一种无价之宝,应对其进行充分的发掘,尽可能在保留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修复、改造、坚决摒弃那种缺乏远见,急功近利的大拆大建行为。从宏观的角度,对于一座城市,历史文化在湮灭之后是不可能再生的,其负面影响是永久性的。从微观的角度,毁坏性的大拆大建会使历史老建筑丧失原有的形态、特征和地标性质,使得基于历史文化的无形资产的估值大大降低,从而失去了立足于淮海中路这样一条特色商业街所必需的“品位”基础,无论是对于消费者,还是对于国际品牌进驻的吸引力也会相应降低。

3.以所在区域的文化特色及消费人群定位为基础,自身的历史文化价值为特色,对旧商业网点的改造进行系统规划时,需要积极引入时尚的现代元素,做到历史文化与现代时尚的水乳交融,以符合白领人群的消费取向。

4.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实践证明,外资的引入对于加快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仅表现在制造业上,对于商业经营来说亦是如此,在扶植民族品牌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积极引入国际品牌,是提升商业网点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鉴于淮海中路的商业文化定位,笔者认为引入一些国际一、二线的高档日用品牌,打造出一批旗舰店,对于提高淮海中路旧商业网点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淮海中路国泰公寓、和合坊、红房子西餐馆三幢楼的现状

淮海集团的三幢旧商业楼(国泰公寓、和合坊、红房子西餐馆)尽管地处淮海中路的中心地段,但是长期以来经济效益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经营商品层次不高,缺乏品味,对白领人群的吸引力较弱,另外,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民族品牌没有做大做强,同时也缺乏国际一线、二线品牌的加盟。在此背景下,上海淮海商业集团决定对这三栋旧商业楼进行改造,争取在两、三年内全面提升其经济效益。待改造的三栋商业楼位于淮海中路的中段,地处上海市的黄金地段,如本文前面所述,该地段的商业文化定位于品味和情调,在消费人群方面以白领人群为主。淮海商业集团根据这个商业定位,做了大量的前期市场调研,明确了改造方向之,然后又对三栋楼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了充分的发掘,这三栋商业楼均为法式老建筑,尽管陈旧,但是欧式风格明显,其中红房子西餐馆更是上海市最著名的西餐品牌,就如同北京的“老莫”和天津的百年老店“起士林”一样,是上海西餐的标志性餐馆。

淮海中路国泰公寓、和合坊、红房子西餐馆三幢楼改造规划方案

1.把历史的经典建筑与现代的时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对每栋建筑的整体予以修旧如旧,恢复和保护该建筑物原有的法式风貌,并按需求和时尚的标准,改变内部的装修和使用功能,增设现代商业设施,扩大经营面积,增添液压电梯,完善服务功能。将每栋建筑物的屋顶改建为通透式观景花园,建造贵宾包房,增添法式情调。

2.国泰公寓改建后,引进尚未在上海设立的国际一、二线品牌专卖店,开设沿街1至3层国际品牌旗舰形象店(品牌公司入骓),与“人民坊”沿街商铺十六开间品牌专卖店、错位经营并相呼应,进一步提升锦江地区的高雅时尚形象,丰富淮海中路中段的商业文化。

3.和合坊改造后,引进国际二线珠宝饰品品牌,开设沿街1至3层国际品牌旗舰形象店,充实淮海中路相对缺乏的珠宝饰品行业。

4.红房子改建后,整个建筑以“红房子”法式餐饮为主线,主营“红房子”西餐、咖啡、甜品等,在该建筑物底层100平方米的空间开设台湾“宜芝多”面包房旗舰店。

这些改造计划均以品味和情调为主线,瞄准中高收入的白领人群,在做大做强民族品牌的同时,积极吸引国际品牌的加盟,最后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今测算,当初的全部投资前期居民置换与三幢楼的改造总费用已全部收回。红房子西餐馆楼在改造前的商业经营面积835平方米、改造中新增商业经营面积604平方米,改造后商业经营面积达1439平方米。国泰公寓东楼在改造前商业经营面积2461平方米、改造中新增商业经营面积1208平方米,改造后商业经营面积达3669平方米。和合坊在改造前商业经营面积1457平方米、改造中年新增商业经营面积1143平方米,改造后商业经营面积达260(0平方米。三幢楼改建后不仅让上世记二、三十年代经典的法式老建筑楼寓得到了修旧如旧、恢复原有建筑风貌,而且有效的提升挖掘商业经营空间,扩大了经营面积。三幢楼红房子西餐馆、国泰公寓、和合坊改建后的每年经营收益比改造前每年经营收益增加百分之二百。三幢楼的房产总估值也大幅度提升。

对于淮海中路这样一个经过110年发展起来的商业街,由于历史的原因,商业地产中的商业用房和居民用房混合的问题非常普遍,淮海商业集团所属网点也是如此,红房子西餐馆、国泰公寓、和合坊这三栋楼的底层均为商铺,二三层以上为居民住宅,商业经营空间严重不足,导致商业发展受限,无论是自营商业网点还是出租商铺经营,经济效益都无法提高,淮海商业集团认识到,如果不改变其“混合”的现状,那么所有的规划都只能是纸上谈兵。在实施改造之前,必须先解决商业用房和居民用房混合的问题,释放商业空间资源。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淮海商业集团采用了纯粹的商业置换手段解决商业、民居混合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社会民生,将未来三栋楼改建后所增加的利润对居民商业置换进行适当补贴,从表面上来看是成本增加了、利润减少了,但从长远来看,则是赢得了时间和后续发展的基础。

8.淮海战役的胜利属于我们 篇八

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之前,部队打的基本是游击战,但这次是打阵地战。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上级要我们由蚌埠向北,包围国民党杜聿明兵团。我们八十六师二五八团歼灭了从蚌埠出发的国民党部队的一个营,阻止了他们要到徐州增援的企图。

之后,上级命令我们十一纵抓紧北上,并说走到目的地就是胜利。因为白天要躲避国民党飞机的轰炸,于是部队抓紧夜行军,每天晚上走四五十公里,在第四天终于到了目的地河南永城。我们周围大约有10个纵队,包围了15万人的杜聿明兵团。这次战役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战术,用很小的伤亡代价消灭了杜聿明兵团。

当时是1948年年底,天气很冷,还下了半个月的雪。敌人的大兵团只能坐以待毙,而我们则以逸待劳。他们粮食紧缺,常有国民党士兵在晚上跑到我们这里来。这样的情况一出现,就会发生战斗,对方的长官要枪毙逃兵,我们则设法保护他们。我们给投奔过来的士兵吃米饭和红烧肉,也从他们口中了解到了一些情况。因为缺粮,杜聿明的15万人几乎把周围地上的雪和麦苗都吃光了,然后他们开始杀马、吃皮带。有时国民党的飞机也会空投罐头、饼干、香烟等,投在他们阵地中的物资,基本被当官的占有,当官吃、用不完的,就高价卖给士兵。有时,这些物资也会误投到我们阵地上。如果投在两军的结合部,双方的争夺会很激烈,不过,大部分物资都被我们争夺过来。

到了1949年1月,国民党的部队已经精疲力尽,我军发起了总攻。战役以少胜多,我们俘虏了大量的国民党兵,一个排就可以押送他们一个团。

淮海战役中我们深得民心,胜利也是必然的。

(魏冉整理)

9.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 篇九

1995年12月,陵园被批准为安徽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0年陵园被批准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陵园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列为全国第二批100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淮海战役双堆集地区歼天灭战

双堆集地区歼灭战,是淮海战役继歼灭黄百韬兵团之后,中原野战军在华东野战军的密切配合下,在双堆集地区进行的又一次大规模歼灭战。

人民解放军从1948年11月23日至12月15日,浴血奋战23昼夜,经过阻击合围,紧缩包围圈、阵地攻击三个阶段,共歼灭了国民党精锐部队黄维兵团1个兵团部、4个军、11个师、1个快速纵队,计 11万4千余人;生俘该兵团中将司令官黄维、中将副司令官吴绍周;廖运周将军率部起义;并且阻击了徐州、蚌埠国民党重兵集团的增援。为最后歼灭杜聿明集团,夺取淮海战役全胜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是整个战役“承前启后”的关键。

双堆集地区歼灭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光辉的一页。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的丰功伟绩,广大指战员前赴后继、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千百万人民群众全力支援前线的巨大贡献,彪炳千秋。

英雄们的革命精神,激励我们备勇前进!

淮海战役的根本胜利在于人民群众的支持,据统计,整个淮海战役共出动民工543万人,担架20.6万副,各种车子88万辆,筹运粮食9.6亿斤。人民群众支援前线规模之宏伟,动用人力物力财力之众多,古今中外战争史上实属罕见。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纪念碑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纪念碑位于陵园中部,1980年 5月动工兴建,翌年10月1日落成。碑高22.5米,白色花岗岩砌成。碑基分为两层,第一层南北长31米,东西宽31米;第二层长宽各为 25米;四面各有18级台级,开有青松环绕,纪念碑座正面镌刻纪念碑文,碑身正面刻有邓小平同志的亲笔题词“淮海战役烈士永垂不朽!”,上下两端环万年青图案。碑冠镶嵌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浮雕。纪念碑前铺设水泥结构的广场,面积约2100平方米。

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纪念馆

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纪念馆位于陵园东南部,正面朝北,1988年10月建成,长32米,宽28米,占地900多平方米。张爱萍同志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该馆造型美观,民族

式屋檐覆盖着金黄色琉璃瓦,外墙扎黄色,44面圆顶高窗分布四周。敞开式正厅宽14米,高6.8米,进深10米。东、南、西三厅互相串通,连成一体。中央为一天井,面积98平方米。整个建筑色彩明快,形式大方,既有古典建筑艺术,又有现代建筑风格。展厅陈列珍贵历史照片300余张,文物200余件,作战地图、图表、美术作品 20余幅,并有电动沙盘模型1台。这些展品历史、形象地反映了淮海战役全貌。展出内容共分八个部分,以双堆集地区歼灭战为重点。第一至第七部分为战役部分,共8个展室。第八部分为缅怀先烈厅,陈列着27位烈士的事迹、遗像和遗物。

淮海战役双堆集地区歼灭战烈士纪念碑碑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和华东、中原、华北三大军区的地方武装,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的英明决策,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自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在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五同志组成的总前委的正确领导与指挥下,於公元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六日至翌年一月十日,进行了震撼中外的伟大的淮海战役。双堆集地区歼灭战,是这个战役的第二阶段。

淮海战役发起后,我军迅速将敌军黄百韬兵团包围歼灭于碾庄地区。猬集徐州之敌军主力陷于孤立,敌军黄维兵团由豫南急速东援。我中原野战军,先以一部兵力,对敌黄维兵团节节抗击,阻其前进,掩护主力集中并布成袋形阵地,继而全线出去,突将敌军包围,压缩在双堆集一带狭小地区;又以排山倒海之势,连续作战,展开猛烈进攻。这次作战,以运动战开始,以阵地战终结。从十一月二十三日至十二月十五日,我中原野战军在华东野战军密切协同下,鏖战二十三昼夜,除一一○师起义外,全歼国民党精锐部队十二兵团四个军、十一个师及一个快速纵队,计十一万四千余人。生俘该兵团司令黄维、副司令吴绍周。为淮海战役的全胜奠定了基础。

双堆集歼灭战的胜利,是毛泽东同志伟大思想的光辉体现。我参战部队全体指战员不怕苦、不怕死;冒严寒、闯火海;连续作战奋不顾身,表现出一往无前、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中原、华东、华北各军区的地方武装和百万民兵、民工,艰苦奋斗,全力支援,对战斗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双堆集歼灭战中,许多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为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我们永远高举起他们的旗帜,继承他们的遗志,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祖国和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英雄们的伟大业迹昭日月!

10.淮海工学院学生档案管理办法 篇十

淮工学发[2005]10号

学生档案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成长的真实记录,是对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表现的真实反映。为规范我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完善学生档案建档、保存和转递工作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学生档案管理工作要本着为培养人才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事工作服务的原则,坚持维护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工作方针,实行统一管理。

第二条

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按照学校统一领导,实行校、院分级管理的原则。做到安全、保密、系统、完备。

第三条

学院负责管理国家计划招收的本、专科学生档案,学生处对学院的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四条

学生档案日常管理由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负责,并安排专(兼)职工作人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做好学生档案日常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变更,应履行交接手续。

第二章

归档范围

第五条

学生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直接关系到人事档案的完整性和学生的切身利益。为适应国家人事工作的需要,学生档案除招生录取时已有的原始档案材料外,在校期间学生档案应不断充实以下内容:

1、淮海工学院学生登记表。

2、淮海工学院健康体检表。

3、学生在校期间的奖励、处分材料。

4、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共青团材料。

5、经教务处确认的学生历年成绩表。

6、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表。

7、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通知书。

8、欠费(贷)毕业生还款计划书。

9、需要归档的其他材料。

第三章

归档要求

第六条

个人履历表必须由本人如实填写。

第七条

归档材料必须完整、真实,文字清晰,对象明确。第八条

凡属归档材料必须认真书写或打印,不得用不规范简化字、错字或同音字,字迹要清楚、工整。书写一律使用碳素墨水或蓝黑墨水笔,严禁使用圆珠笔、铅笔等。

第四章

档案查阅

第九条

各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等有关人员可查阅本学院的学生档案并按查阅规定予以登记,其他人未经批准不得查阅学生档案。查阅学生档案只能在学生档案室进行。

第十条

学生个人不得查阅本人或他人档案。

第五章

档案移交与转递

第十一条

新生档案由学生处招生就业指导中心(以下简称:招就中心)负责收集、审核。在新生入学报到工作结束后,将档案转交给各学院并履行交接手续。

第十二条

未报到新生档案由招就中心代管,并按有关省市招办要求办理退档手续。报到后弃学的新生档案由各学院在当年年底前集中清退到招就中心。

第十三条

学生在校期间由于学籍异动(包括专转本),需要转入或转出的档案由各学院负责转递。

1、本校各学院之间流动的学生档案,由各学院直接办理转接手续。

2、转(退)出本校的学生档案由各学院档案管理人员统一转递,转递时必须填写《档案转递通知单》。因转递方向不明等特殊原因需交给学生本人带走的,经各学院档案管理负责人同意后将档案密封,由学生本人签收后自行携带。因学生个人等原因造成档案滞留学校的,各学院应做好登记工作,在向招就中心移交当年毕业生档案时,将滞留学生档案和《滞留学生档案登记表》一并移交至招就中心。

3、外校转入本校的学生档案经学生处、教务处核对无误后转交给各学院,各学院须及时将档案接收回执签名、盖章后寄回,并做好转入登记工作。

第十四条

毕业生档案转递按以下程序办理:

1、毕业生集中派遣离校时需转递的档案主要由各学院负责。在毕业生集中派遣离校后,各学院在规定时间内到招就中心领取本学院毕业生档案转递方案、毕业生档案转递通知单、毕业生已签订的就业协议书以及寄发毕业生档案的大信封。

2、各学院按照档案转递方案将需寄发的毕业生档案和暂时保留在学校的毕业生档案分开。需寄发的毕业生档案按毕业生档案转递方案的顺序排列;暂时保留在学校的毕业生档案按学号顺序排列。

3、按照档案转递方案顺序逐一填写毕业生档案转递通知单以及寄发毕业生档案的大信封,并在大信封右上角注明转递通知单编号。填写完毕的大信封按照转递通知单编号顺序排列。

4、各学院在规定时间内将需转递的毕业生档案、填写完毕的毕业生档案转递通知单、寄发毕业生档案的大信封送至招就中心,经招就中心核对无误后填写机要(挂号)邮寄清单,交邮局寄发。同时各学院须将申请暂时保留在学校的毕业生档案以及档案移交清单一并送至招就中心,经核对无误后归入招就中心档案室存放。

5、毕业生离校后需转递的档案由招就中心负责交邮局寄发。

第六章

工作纪律

第十五条

查阅学生档案,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和阅档规定,严禁涂改,圈阅、批注、抽取、撤换档案材料,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拍 摄、复制档案内容。确需拍摄、复制档案有关内容,必须经学院档案管理负责人同意并报学生处批准后方可进行,复印件与原件核对无误后必须加盖学生所在学院党委印章。

第十六条

查阅者不得泄露或擅自向外公布档案内容,因工作需要摘记档案内容时,应经学院档案管理负责人同意。摘记材料要妥善保管,不得丢失及私自存放。

第十七条

学生处不定期对各学院的档案管理进行抽查,对利用职权违反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责令其改正,构成违纪的,由学校有关部门给予纪律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七章

第十八条

本办法解释权归学生处。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淮海工学院 2005年4月5日

(2008

11.战将吴信泉军政兼优名扬盐阜淮海 篇十一

吴信泉是苏北大地家喻户晓的黄(克诚)三师战将之一。1940年5月初,奉命南下华中的八路军三四四旅和新二旅,在第二纵队政治委员黄克诚率领下,于7月初在涡阳新兴集,与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第六支队会合后,奉命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彭雪枫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治委员,张震任参谋长,萧望东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二、第四、第五、第六共四个旅。其中,由新二旅改称的第二旅,旅长田守尧,担任政治委员的正是吴信泉。

合编没几天,黄克诚又奉命率领原第二纵队机关及教导营、第二旅和第四旅七团进入皖东北地区。于8月中旬与八路军苏鲁豫支队、陇海南进支队、新四军第六支队第四总队合编为八路军第五纵队,黄克诚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下辖三个支队。其中第二支队支队长田守尧,政治委员仍由吴信泉担任,副支队长常玉清,政治部主任李雪三。下辖六八七团、五团、六团计三个团。

配合田守尧领导盐阜地区抗敌斗争,尽展铁军雄威

1941年1月皖南事变之后,中央军委发布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2月中旬,八路军第五纵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黄克诚任师长兼政治委员,彭雄任参谋长,吴法宪任政治部主任。原第一、第二、第三支队分别改编为第七、第八、第九旅。八旅就是第二支队的原班人马,旅长田守尧,政治委员吴信泉,副旅长常玉清,政治部主任李雪三。下辖第二十二、第二十三、第二十四团,分别由原六八七团、五团、六团改编。改编后,八旅奉命继续在盐阜区坚持斗争。4月下旬,留在皖东北地区坚持斗争的八旅二十四团东进盐阜区归建,使主力部队的实力得到加强。

这一年,吴信泉和田守尧率领部队进行了一系列战斗:平息了沭阳县八区小店2000余“小刀会”会众的武装暴乱;配合地方武装镇压了沭西反动地主武装勾结顽匪吴筱柴部发动的第三次武装暴乱;打下季家圩,击毙匪首顾豹岑,瓦解“小刀会”会众2000人;在佃湖北四大门一带包围了进犯盐阜区的顽军徐继泰部先头部队,毙俘其440余人;在师首长的指挥下,与兄弟部队和地方武装密切协同、配合,在盐阜区第一次反扫荡作战中,粉碎了日军独立第十二旅团等部及伪军李长江部共2万余人的进攻,毙俘日伪军3000余人;郑潭口战斗,一举拔除日伪军设防坚固的“模范工事”,毙敌800余人。这些战斗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盐阜区抗日军民的士气。

在此期间,还帮助和支持盐阜区各县先后建立了县大队或县总队,区、乡也普遍建立了区中队、乡自卫队,既增强了各级抗日民主政权的自卫能力,又为主力部队储备了兵员。

11月中旬,八旅在盐阜区新荡召开了第一次党代表大会,落实中共中央华中局高干会议提出的“为建设正规化的党军而奋斗”的号召。吴信泉作了《我旅过去工作总结与今后工作方针》的报告,三师师长兼政治委员黄克诚亲临八旅参加大会。吴信泉在报告中详尽地总结了八旅组建以来在对敌斗争、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以及部队自身建设方面的成绩和缺点,提出了今后的工作任务和方针,号召全旅指战员为建设模范党军而奋斗。

1942年初,日军对苏北抗日根据地实行清乡和蚕食;苏北顽军韩德勤部亦频繁进行骚扰破坏。吴信泉和田守尧率领部队,在师首长指挥下,为粉碎日、伪、顽的进攻,保卫苏北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艰苦的斗争。3月初,吴信泉接到上级通知,再次赴延安参加党的“七大”。这次是与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治委员刘少奇同志同行。途经山东境内日伪军封锁线时,必须装扮成商人模样才能通过,可吴信泉当时是光头,化了装也不像个商人,少奇同志只好叫他返回苏北根据地。不久,吴信泉和爱人一同被调人中共中央华中局党校学习并参加整风。

刘震吴信泉军政绝配,淮海大地同创模范兵团

1942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军分会实行精兵简政、党政军一元化领导和部分主力部队地方化的指示,苏北区党委、苏北行署和苏北军区(由三师兼)同时成立。原盐阜、淮海区党委和军区改称地委和军分区(由八旅、十旅分兼)。在华中局党校学习还未结束的吴信泉,被任命为十旅兼淮海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当时,淮海区党政军的领导干部有: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金明,地委副书记兼行署主任李一氓,军分区司令员刘震,副司令员覃健,政治部主任高农斧。不久,日伪军8000余人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术,袭击淮海区党政军机关。扑空后立即转向淮、涟、沭地区,进行反复扫荡,企图寻找根据地党政军机关和主力部队决战,又未得逞。于是,日伪军在各条公路上安据点、筑碉堡,对根据地进行分割封锁和梳篦式扫荡。全区被分割为数块,根据地党政军机关只能在方圆50多公里的地区内回旋,部队只能以连为单位活动,每天都要进行好几次转移,斗争已经是极端的艰苦。

面对这样的形势,为坚持对敌斗争,经上级批准,淮海区划分为四个地区,设立四个中心县委,分别领导四个地区的斗争和工作。主力部队与地方武装合编为四个支队,每个支队辖三个小团,分别活动于四个地区。

淮海军分区成立了精兵简政委员会,由吴信泉、刘震分任正副主任委员。这项工作关系重大,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吴信泉顾不得自己正发高烧和患眼疾,与司令员刘震及其他工作人员一起,连续工作三天三夜,拟定了精简机关和主力部队地方化的编制方案及干部配备方案,上报给第三师兼苏北军区党委。在实施阶段,一些干部对自己被下放、降職使用想不通。吴信泉逐个找这些于部谈话,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愉快地服从了分配,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了精简机关和主力部队地方化的任务。其中,以七旅二十一团机关一部及一营、抗大学员和地方武装三位一体组成的第四支队,仅用一周时间就组建完毕。

不久,高农斧同志奉调延安学习,上级任命吴信泉兼任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整编以前,淮海军分区的主力部队十旅(即原三四四旅)原隶属于新四军四师建制,在淮上地区坚持斗争,豫皖苏边区反顽斗争失利后,随四师转移到皖东北地区。部队在接连不断地作战中,减员1300余人。艰苦的战争环境,给指战员的心理罩上了一层阴影。如何来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呢?具有政治工作经验的吴信泉,开始不停地观察、思考、分析,酝酿着一种能够使部队更坚强、更有战斗力的有效措施。

1943年春节过后,吴信泉来到驻扎在泗沭县张大庄的第二支队视察工作。在支队政治处主任蔡永的陪同下,他深入到基层找干部谈话,听取各方面的情况,又找战士们交谈,在部队边看边听边在小本子上记着。然后,他和蔡永就部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应如何开展工作的话题进行了一次长谈。

吴信泉首先从落实毛主席建军思想的高度详尽阐述了加强部队政治建设的意义,要求政工人员不要单纯就事论事地抓思想,要着眼于部队的基础建设,尤其是基层组织建设。随即,吴信泉以询问的口吻对蔡永说,面对部队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是否可以用在部队中开展创造模范兵团和模范党员、模范干部、模范连队活动这种形式,来促进和加强部队的基础建设。

蔡永听到这样一个设想,顿时感到抓住了部队的症结所在,不由连连点头。吴信泉继续谈了工作的基本思路:“首先加强和健全党政机关和党组织建设,在加强领导的前提下,利用战斗间隙对部队进行整训,各级领导同志和机关干部要深人基层,帮助抓好典型和总结经验,尔后在部队全面推开创模活动,从而提高部队战斗力和促进军民团结。”

关于“创造模范兵团”的基本构想,吴信泉已酝酿了许久,这是第一次向别人谈及。蔡永非常赞同这个构想,表示坚决在第二支队抓好落实。

吴信泉接着指出:鉴于部队面临日伪军对淮海区第三次大扫荡的残酷斗争,只能边打、边整、边建地开展工作。

4月中旬,淮海军分区基本掌握了对敌斗争的主动权。认真搞好部隊内部基础建设,进一步落实毛主席建军思想的时机日趋成熟。吴信泉适时向军分区党委提出了开展“创造模范兵团”运动的建议和比较成熟的工作方案,司令员刘震及其他领导同志对此十分赞同,并决定由他领导主持这项工作。

5月里,吴信泉又来到第二支队了解运动开展的情况。他召集支队政工干部开座谈会,对“创造模范兵团”运动作了明确而具体的指示,提出重点解决好四个问题,即战斗作风、群众纪律、军民关系、巩固部队,使大家更加认清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工作的重点。

6月20日,军分区党委发布了“创造模范兵团”的训令,提出了“提高部队战斗力,改进战斗作风;巩固和扩大部队,提高部队质量;严肃部队纪律,贯彻拥政爱民政策”的三大口号,并提出了具体标准和要求。训令发出后,吴信泉又召开了军分区政治工作会议,进行总动员,并亲自主持制定了创造模范兵团、模范连队、模范干部、模范支部检查细则,使训令更加具体化。吴信泉还组织创作了《创造模范兵团歌》。这是他哼着当年苏区的一支小调,让政治部的青年干事高克把曲子记下来,又找人配上词而创作出来的。《创造模范兵团歌》很快便在全区唱开,“创造模范兵团”的运动在部队全面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

11月7日,淮海军分区政治部在史老庄开会,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节和总结“创造模范兵团”运动。通过开展“创造模范兵团”运动,整个部队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部队战斗力大为提高,军民关系非常融洽,淮海根据地真正成为部队的家。全分区共涌现了3个模范兵团,11个模范连队,29个模范排及700余名模范先进个人。半年时间内,部队打了四个战役,即对敌夏季攻势、粉碎日伪八月扫荡、清剿运河沿岸顽匪、粉碎日伪蚕食性的治安肃正计划,都取得了很大战绩。

“创造模范兵团”运动是淮海军分区一个显著的成绩,使部队军政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为取得对敌斗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吴协力两双巨手出妙招,高杨战役痛歼日伪奏凯旋

1944年法西斯战场上不断取得胜利的形势鼓舞下,淮海军分区遵照苏北军区的指示,领导淮海区军民积极进行缩小沦陷区、扩大根据地的对敌局部反攻战斗。

4月21日,军分区发起了高(沟)、杨(口)战役。高沟和杨口是淮海区东部最大的集镇,也是淮海区与盐阜区两大根据地连接的要地,位于涟水、灌云、沭阳三县交界地区。高、杨敌军据点,是1942年11月日伪军实行大扫荡后,插入淮海根据地东部最大的据点。4月18日,驻守的日军撤走,据点由伪军第三十六师七十二旅和第五保安大队等部共2500余人固守。其中高沟守敌1200余人,以高沟为核心,周围设有七个互相连接的据点,各据点都修筑有地堡、炮楼、外壕,架设了铁丝网等工事;杨口守敌1300余人,以杨口为核心,设有八个互相连接的据点,各据点也同样都修筑了地堡、炮楼等工事。两个据点虽然有着坚固工事为依靠,但自日军撤走后,据点守敌便有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对固守失去信心,想撤走,日军又不允许,处于守退两难之境地。特别是新四军发动的局部反攻,将日伪军的大部分据点相继拔除后,高、杨据点已成了孤立据点,守军更加惶惶不安。

司令员刘震和吴信泉在分析了全局形势和高、杨守敌的具体情况后,决定集中第一、第四支队和第二支队第六团,以及涟水、沭阳、灌云三县县总队的兵力,于4月21日24时前,分割包围高沟、杨口以及周围所有据点之敌,然后向敌军发起进攻。

各部队受命后迅速行动起来。第四支队支队长钟伟根据对高沟地形、敌情的周密侦察,作出了战斗部署。由于第四支队十团争取到守卫南门的伪军一个班的起义投诚,而提前在19日晚向高沟发起了进攻。部队在起义伪军班的接应下一举攻人镇内,迅速占领了伪警察局、七十二旅办事处和区公所,连续攻占敌炮楼十余座,将守敌全歼。

十团提前行动后,刘震和吴信泉根据变化的情况,立即作出相应的战斗部署调整,命令十团坚守占领的阵地,第四支队所属各部队全部投入战斗。20日拂晓,敌人集中兵力进行多次反击,妄图夺回失去的据点。均被十团击溃。与此同时,第四支队十一团先后攻克敌人在高沟西南面之张庄据点和东南面小黄庄据点。是日晚,十一团进入镇内与十团会合,并肩与敌人展开巷战,攻克伪军一四四团据点,歼敌一部,余敌逃人高沟东北角几个大据点内。21日和23日,新安镇(今灌南)日伪军500余人,先后两次向高沟推进,均被第四支队十一团、十二团和涟水总队击退,伤亡惨重。24日,第四支队部队向高沟所剩几个据点的守敌发起总攻。当晚,全歼敌军。到此,历时五昼夜的高沟战斗胜利结束。

与此同时,负责分割包围杨口及周围敌军据点的第一支队,已按原定部署进行作战。至25日,杨口外围据点全部肃清。

这时,刘震和吴信泉重新调整部署,令第一支队二、三团为主攻杨口之第一梯队,一团为第二梯队,第四支队和涟水总队继续在高沟东南吴二圩、秦二圩、王小圩之线阻击新安镇、涟水西援杨口之敌。

26日,第四支队和涟水总队在吴二圩,王小圩之线击溃新安镇500余西援杨口之敌,而进攻杨口的第一支队二团和三团,于28日占领了杨口镇除新宅子核心据点和大圩西头河边一个地堡之外的全部地方。29日,第四支队在王小圩、吴二圩一带,面对100余日军和400余伪军的猛烈攻击,进行英勇顽强的抗击,击毙日军70余人,活捉3人,歼伪军一部。

在高、杨战役处于激战时,第三师师长兼政治委员黄克诚命令第七旅二十团从盐阜区星夜赶来支援,30日上午到达纪头圩。刘震和吴信泉非常感激师首长派来兄弟部队及时支援,同时对部队重新作了战斗部署,令二十团一个营归第四支队指挥,协助第四支队执行打援任务;二十团主力接替第一支队二、三团担任主攻杨口核心据点新宅,第一支队二、三团调至杨口东北的南北陶码庄一线,阻击响水口方向西援杨口之敌。

自5月1日起,敌军从连云港连续三天出动飞机九架次,在杨口上空盘旋投弹、扫射,妄图挽回其失败的局面。但淮海军分区各部队一面击退敌人的进攻,一面加紧构筑重机枪和迫击炮阵地,做好总攻准备。5月1日和3日,第一支队二、三团的指战员们,在陶码庄一带两次打退敌援军数百人的多路进攻。

5月4日13时,刘震和吴信泉指挥部队发起了杨口战斗的最后总攻,重机枪、迫击炮一齐向敌军新宅据点猛烈开火。第一支队迫击炮连连长亲自瞄准射击,打出的三发炮弹全在敌人核心炮楼上爆炸,敌军顿时大乱,未死的敌人吓得赶紧把枪往外扔,手举白毛巾俯首投降了。二十团第一梯队乘机迅速占领了新宅据点。

此时,整个杨口镇内剩下叛徒惠占彪(原是淮海军分区第一支队一团团长,1943年1月在日伪军大扫荡中带两个通信员叛变投敌,当了伪军)带领30余人在大圩西头河边一个地堡里顽抗。当他们得知新宅子据点被占后,惠占彪便带队仓皇突围。刘震和吴信泉立即命令第一支队供给处处长申元军率骑兵20余人追击。申元军率部很快追上逃敌,惠占彪等30余伪军全部被俘。战后,全旅召开公审大会将叛徒惠占彪处决。

至此,高、杨战役历时16个昼夜,胜利攻克了敌军深入到淮海根据地东部最大的据点,全歼伪军三十六师七十二旅的两个整团、一个保安团和第五保安大队、两个警察局、两个区公所等部共2500余人,击溃涟水、新安镇、响水口等地日伪军的六次增援,歼日伪军900余人,活捉日军士兵3人。整个战役共歼灭日伪军3400余人,收复被日伪军占领的50平方公里土地,解放受日伪统治的8万余民众。各参战部队凯旋而归,沿途村民举着小红旗,站满村头热烈欢迎人民子弟兵。部队回到驻地后,各县、区、乡政府都带领群众,肩扛手提着军鞋、鸡蛋、花生、猪肉等物资到部队慰问。淮海军民沉浸在一片胜利的喜悦之中。

解放阜宁城再显铁军军威,军政一肩挑率部进军东北

1945年春,金明同志奉调浙东区工作,中共淮海地委书记由刘震同志兼任。4月下旬,三师兼苏北军区首长决定发起阜宁战役,集中11个团的兵力攻打阜宁县城。吴信泉奉命率领十旅兼淮海军分区第一、第四支队参加了此次战役。

阜宁城处于靠近盐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驻守城区及周围据点的是伪军第二方面军孙良诚部第五军军部和所辖第四十一师及由孙建言部改编的暂三十三师,计七个团3000余人。在日伪长期盘踞和苦心经营下,城内、城外设防严密,工事坚固。

阜宁战役于4月24日22时发起。参战部队在“攻克阜宁城,向‘七大’献礼”的战斗口号下,打响了攻击外围据点的战斗。25日凌晨3时30分,淮海军分区第四支队向城东之大、小顾庄伪军发起佯攻,以步兵火力对敌射击。拂晓后,以炮兵对敌炮楼和火力点进行猛烈轰击,击毙伪军大队长朱涛。战至10时,驻守大、小顾庄伪军200余人被迫投降。

正当大、小顾庄伪军缴械投降之际,伪第五军军长王清翰率军部特务团、四十一师一八五团及暂三十三师一部,兵分三路驰援大、小顾庄据点。当其先头部队行至小顾庄以南之坟地时,第四支队给予迎头痛击。与此同时,设伏于殿桥、陆楼子一线的第一支队及设伏在邵庄、邱庄一线之盐阜军分区二十二团等部同时向敌侧后出击。伪军伤亡严重,仓皇向城内撤退,参战部队跟踪追击。战至13时,攻占了城北、城东方向所有外圍据点及老城区一部。

黄克诚师长和洪学智参谋长鉴于战役发展情况已造成攻占城区的有利条件,且守敌军心已经动摇,防御体系已被分割,决心发起攻城战斗。15时整,参战部队开始向阜宁城区之敌发起总攻。担任攻打水龙局据点任务的淮海军分区第四支队,于22时对守敌实施第一次攻击。敌人依仗坚固的工事和有利的地形进行顽抗。由于炮火未能有效地压制住敌人,致使登城部队受阻。26日凌晨2时,第四支队实施第二次攻击,又遭到敌猛烈炮火阻击未能奏效。拂晓时,第四支队调集火炮猛轰敌人阵地,有效地压制了敌人的火力,掩护步兵发起冲锋。敌人遭到沉重打击遂缴械投降。至10时,城内最后一个据点—大浦桥据点守敌缴械投降,整个阜宁城宣告解放。

担任扫清城南一线外围据点和阻援任务的部队,向城南一线的伪据点发动攻击。对于从城内突围逃跑的伪第五军军部和暂三十三师师部人员进行多面截击。接着相继攻占了城南一线外围据点。整个战役胜利结束。

此役的胜利使新四军完全控制了苏北、苏中之交通干线—(南)通(赣)榆公路的中段,扩大了盐阜根据地。

8月9日,毛泽东主席发表题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对日本侵略军大反攻。8月10日,三师奉命免兼苏北军区,八旅免兼盐阜军分区,另组新的盐阜军分区机关;十旅免兼淮海军分区,另组新的淮海军分区机关,领导新二团及全区地方武装。吴信泉任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中共淮海地委书记,谢振华任副政治委员。从即日起,他指挥淮海区各县警卫团以各自县城为目标展开进攻,相继收复了泗阳、沭阳、宿迁、涟水等县城。接着吴信泉率领淮海区军民参加了两淮(淮阴、淮安)战役。

上一篇:作文的立意doc教案下一篇:企业周年庆典活动发言稿与南昌起义(纪律主题党课讲稿)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