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货币战争

2024-06-27

读后感货币战争(精选8篇)

1.读后感货币战争 篇一

《货币战争》读后感

从英格兰银行的建立开始,整个世界被金融货币所主宰着,长达二百多年的历史,或是阴谋论或是真相,数亿普通百姓被所谓的精英人士操纵着一生,不得解脱。

《货币战争》的起始,大篇幅的介绍了著名的罗斯切尔德家族。从自己改姓的老罗斯切尔德说起,描述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时期,恐怖的五位罗斯切尔德的“丰功伟绩”。跨越了几乎整个欧洲,从英国、法国,到德国、奥匈帝国,他们的脚步遍及了欧洲。

老罗斯切尔德是我非常敬佩的人之一,不仅是他培育了如此优秀的五位儿子,制定了家族兴旺基础的家训,还有他从一个普通的银行学徒居然白手起家,深入政治、王权内部,一手建立起罗斯切尔德银行。

有的时候,天赋着实是不容置喙的。不得不承认,莫扎特的音乐天赋、霍金的数学天赋,以及我读到本书才知晓的老罗斯切尔德的金融天赋。只是一个普通金匠的儿子,小时便被自己的父亲发现了卓尔不凡的金融才能,大力培养。年幼丧父,自己独立成长从银行学徒做起,升值主任。

社交手腕卓越,能够利用自身的职能和父亲遗留下的财产结识了伊斯托弗将军,并借机花费数年的心血认识了威廉王子。梅耶·罗斯切尔德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人,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拿破仑在乱世中崛起,并且创造了一个更加混乱的欧洲,于是铸造了一个注定被人仰视的梅耶。书中描述的事例非常多,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件。

第一,梅耶在结识威廉王子后,利用自己与威廉王子的友好关系和旗下的罗斯切尔德银行,帮助威廉王子对外出租军队、借钱给丹麦王室。第二,威廉王子因拿破仑的原因被迫逃去丹麦时,梅耶一拿到王子要求托管的三百万美元就将自己的五个儿子分配到了欧洲各地,开创罗斯切尔德的金融帝国。

梅耶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这是何等的自信与气魄,居然能说出这样一句“大不敬”的话来。

至于梅耶之后的一代罗斯切尔德们,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儿子内森和四儿子卡尔。内森被派往当时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开拓伦敦的罗斯切尔德银行。他的天赋在五个兄弟中可以说是顶尖的,巧妙的借助政府关系发展自身,在后期罗斯切尔德银行甚至能与英格兰银行分庭抗礼。

内森所做的事情,最伟大的恐怕就是彻底控制了英国的货币发行。提到这次战役不得不说一说罗斯切尔德家族可怕可怖的消息网。

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街头,你或许看不到行人在行走,但是罗斯切尔德家族的马车一定在飞快地行驶,以最快的速度传递消息。他们消息网的可怖,甚至使得一些王室也借助其来传递私密消息。

或许说,有史以来掌握了消息渠道的人,天生就握着一张金牌令箭。滑铁卢战役的时候,罗斯切尔德的情报人员一刻也不敢放松的守在战场旁。无数的分析人员不断地根据战场形势、两方实力来分析战争结果。

这一场战争不仅是法国和英国的决战,也是金融家们的战斗。法国公债、英国公债,孰胜孰负就此一举。无数的银行家们纷纷聚集在伦敦证券交易中心,等待着最终结局的诞生。

战争甚至还未结束,罗切斯尔德的分析人员就已经将结果分析出来,片刻也不停歇的,就由情报人员罗斯伍兹快马加鞭地赶向英国。彻夜不停歇,贿赂一个水手成功度过了英吉利海峡,精疲力竭地来到了伦敦。

内森亲自接见了他,从他手中拿到了那封决定了英国未来二百多年命运的信函,缓缓打开。从此,内森便成为了英国实际上最有权势的人。

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以为内森会将手中的英国公债死死把握住,并且他的兄弟会大力抛售法国公债。结果他的行为令我瞠目结舌,不由佩服,果然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成为一个伟人。

你完全无法想象,当你在所有人之前知道了一场决定生死的战役结果的时候,你要如何才能保持住冷静,面无表情地走回自己的位置,古井无波的双眼完全没有情绪起伏。

内森做到了。

他高坐于属于他的金融王座之上,简单的一个眼神示意,他的手下立即将手中所有的英国公债全部迅速抛售掉!

这是多么大的一笔财富,居然能眼也不眨的全部“扔”掉!他是如何做到的?我完全无法想象。于是,这样一个巧妙的声东击西,其他没有消息来源的银行家们纷纷高呼“罗斯切尔德知道了,罗斯切尔德知道了,拿破仑赢了!”

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心中又是钦佩又是悲情。钦佩的是一个金融帝王即将加冕,悲情的是没有眼睛没有耳朵的人,注定被历史的潮流淹没。

果然,英国公债被大举抛售,整个伦敦证券交易中心一片繁忙,英国公债的价格猛跌到令人心惊的地步。天快亮了,内森镇静自若,又是一个历史性的眼神,罗斯切尔德的人全部运转起来,大力收购英国公债。如此低的价格,如此多的分量。

整整一天过后,当威灵顿公爵胜利而归的时候,他带来了英国获胜的喜悦消息,却也是英国正式被国际银行家侵占之时。

如果要说内森在英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举一个书中的例子来说。内森拿着罗斯切尔德银行的支票来到英格兰银行要求兑换现金,遭到了拒绝。对方表明,英格兰银行只接受本银行的支票。

忿忿离开的内森,第二天带了不可计数的英格兰银行的支票要求兑现。银行人员惊呆了,只能兑现。第三天,内森带来了更多的支票。银行主任亲自到场询问:“您还准备兑现几天?”

这件事的结果就是,英国的国家中央银行除了自家银行的支票外,只接受罗斯切尔德银行的支票。这可是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看到这里的我被内森的霸气震慑住了。因为继续看下的我会发现,整个世界又有多少国家的货币是政府自主发行的?中国算是为数不多的其中之一吧。

至于卡尔·罗斯切尔德,按照笔者的话来说那是五位罗斯切尔德先生中最没有天赋的。之所以我对这个人的印象如此深刻,正是因为他作为最不出色的五兄弟之一,在家族发展前期掌管着家族信息网的运行。

而到了后期,他被派往了意大利作为一种试炼和休整。但就是这个所谓的试炼,他却让整个南意大利的每年国家税收通通落入罗斯切尔德的钱包里。他的英伟事迹,甚至包括能够令不可一世的教皇破格准许他亲吻自己的手,而不是脚。

内森获得了世界上最为难得的英国的世袭爵位——子爵,其他四个兄弟都得到了神圣罗马的后裔奥地利的子爵爵位。

多少中国的家族企业都是昙花一现,想要一个家族的时代繁荣,最重要的还是人才培养、子孙教育。罗斯切尔德家族一直称霸至今,他们团结的家族氛围、竞争的家族意识,永无止尽的权利争夺欲,恐怕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梅耶的妻子曾经这样说过:“我的五个儿子不想要战争发生,那么战争就不会发生。” 在看《货币战争》前,我从来都以为政治家恐怕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征服的一群人了。他们利用政治手段巧借政治理由,发动战争。

很多人说这只是阴谋论,很多人又说这才是这个世界最本质的真相,最为战争而喜悦或者说发动战争的,其实是国际银行家们。

他们逐渐的从朦胧状态清醒过来,在完全明白该如何将这个世界的财富收入自己手中之后,以极快的速度拿下了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重国的货币发行,并且将权利的欲望之手伸向了大洋彼端。

美国一直与欧洲各国大不相同,它只有短短几百年的历史却是当今世界当之无愧的超级大国。它直接跨越过了封建阶段,跳进了资本主义社会,它的民主权利是国际银行家们最大的敌人。

如果说欧洲的王权只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那么美国的民权大火就是茁壮成长的青年。国际银行家们还是想用老方法,建立中央银行将货币发行私人化,如法炮制他们在欧洲的壮举。

但是他们在美国的战争却一直持续到1913年,一百多年的货币战争,其中包括至少18名总统的死亡和更多的国务卿、议员的牺牲。

美国第一银行,是这场百年货币战争的第一个成果,以国际银行家的胜利告终。他们短暂地取得了20年的货币发行权,国家控股20%、私人控股80%。

这时候,《货币战争》中关于罗斯切尔德家族的介绍已经大幅度减少,那些伟人们(如梅耶、内森等)已经纷纷年老、死去,新一代的罗斯切尔德子爵们不再奋斗于人前,他们转而投向于幕后,大力的发现、培养、任用人才。

但是事实上,远在欧洲的罗斯切尔德家族的势力却是真正建立起美国第一银行的中坚力量。很多人这是笔者的过激阴谋论,另外查阅相关资料的时候我发现很多人表示,二战时作为犹太人、在法兰克福发家的罗斯切尔德家族大大受创,最低谷的时候甚至只能以100万美金东山再起。

但是既然我是读《货币战争》有所感,那么我便以这本书为主。

美国第一银行的建立是国际银行家们的第一次胜利,他们顺利地控制了美国的货币发行。但是二十年后,这个由华盛顿总统亲自签下的任免时期到达的时候,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破除万难,终废除了这个银行家们的造钱机器。

但是正如之前罗斯切尔德夫人所说,她的儿子想要发生战争,那战争便开始了。1812年,英美战争爆发了。

这是我在全书中第一次看到有关国际银行家发动的战争,成功地洗刷了我对战争的认识。这种过大的冲击,让我在震撼的同时也不由发问——真的是这样吗?

作为国际银行家,他们居然可以发动战争?他们凭什么做到这一点,仅仅因为他们手中握有的庞大的国家公债和货币发行?这真的是太可怕了。更不用说,之后书中提到的一战和二战所谓的“真相”。

当然,在这种战争暴力手段下,银行家们第二次胜利了,美国第四任总统麦迪逊签署成立了美国第二银行。

这看起来是个不错的开始,银行家们一次次的胜利,将货币发行权牢牢把握在手中。政府要不断地向他们借钱,并且付上高额的利息。这种高昂的国债根本没有尽头,有的只是积累到如今的十几万亿的国债。

但是好景不长,美国第七任总统杰克逊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废除了美国第二银行。这一次银行家们的失败,一直持续了近百年,到1913年才成功建立了美联储,并霸占了纽约美联储总部。

此时我不想按照书籍的时间顺序来写读后感了(事实上《货币战争》也并没有严格的按照时间顺序),我很想说一个除了罗斯切尔德家族之外,全书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人。

他是保罗·沃伯格。

保罗是罗斯切尔德大力培养的重点人才之一,他最杰出的贡献在我看来,就是设计并成功建立了美联储。

保罗刚出场的时候,我便感觉到此人的不平凡之处。他和弟弟一起来到美国,为罗斯切尔德家族打拼天下。他有着超于常人的金融天赋,那是能够令罗斯切尔德家族侧目的天赋才能。

保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能够让我对他如此钦佩?印象中他除了设计美联储以外,也并没有做出太多杰出的事情。但我记得他刚出场的时候,就召集了美国财政局、银行家们在一座私人小岛上,开了一场七人会议。

这个会议一直持续了两个星期。

期间,其他众人不停地询问保罗关于美联储的设计与策划,他都能对答如流,并且为了蒙蔽美国人民,他设计了一套又一套的方案来蒙混过关。笔者曾经这样形容保罗,每一个问题他都能从根本分析,引经据典,让你叹服。

所谓金融的天才,想必也不过如此吧。

保罗在1913年建立了美联储,从此帮助国际银行家称霸美国乃至称霸世界至今,这是怎样一番丰功伟业。除了保罗之外,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只有一个姓和一个名。

姓为洛克菲勒,名为JP·摩根。

JP·摩根极其摩根集团至今都是美国最强大的投机公司之一,他们在华尔街无人不识,他们可以说是华尔街的帝王之一。JP·摩根更加是摩根家族的一个传奇,他拥有独到的眼光,笔者笔下的美国,几乎每一件大事都与他有关。

洛克菲勒比较出名的为大洛克菲勒和小洛克菲勒,他们垄断了几乎整个美国的石油。笔者是这样说的,19世纪,老洛克菲勒抓住时机,看准了银行家与政府之间的斗争,抢先在美国西部买下了几座石油资源和公司。

罗斯切尔德家族发现了洛克菲勒的特殊眼光并打算与他合作,于是两者一拍即合合伙垄断了美国的石油资源,从此洛克菲勒这个姓便成为了一个巨物。

说到石油资源,我想起了中东国家对美国的反抗与最终凄惨的失败。

笔者提及,黄金战争、乃至是白银战争,基本以银行家的胜利而告终。为何?因为他们掌握了货币,金本位、银本位都是他们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他们必须消除。

政治家不曾放弃,或者说是世界人民不曾放弃,他们又找到了石油本位。黄金矿资源毕竟很少,全球的金矿基本被罗斯切尔德都控制(笔者所言),至于白银战争,在石油战争后我也想说一说。

在银行家的起初思想里,控制了货币发行基本上就等于控制了一个国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渐渐发现不控制那代表着所有人心中真正货币的黄金,他们便不能掌握一切。黄金实在量少,于是他们成功了,不算太艰难。

可是,随着石油在中东地区的大量发现和石油价格的提升,银行家们虽然成功使得“虚拟黄金”实现,但是却无法挽救石油的大量开采。

这个时候,石油美元回流便成了银行家们的当务之急。IMF、世界银行,无一不是银行家们旗下的道具。他们更加疯狂的建立了世界环保银行。我一直想不通,一个石油本位的货币时代,作为拥有几乎世界上所有石油的中东地区到底是如何才能输给银行家?它们是如此的富庶,光是石油便可以几代人享之不尽用之不完,怎么这么快就在这场货币战争中输的一干二净?

或许是我想的太简单了,即使有一座金山银山又如何,贫乏的水资源、国家经济的不富裕,他们急切需要快速的发展,过上发达国家优越的生活。

于是银行家们以此操刀,提出以土地、国家基本资源等为抵押而无限制地提供贷款、技术支持等,帮助发展中的中东国家早一步地过上发达国家的生活。

沙特第一个投降了。他们成为了银行家们刀下的第一个亡魂,确实快速发展的生活水平,他们用肉眼就可以看见。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简直不输给西欧的发达国家。

可是那又如何?这些建设公司甚至就是美国的公司,银行家们手下的棋子是何其多,派出一些金融黑客就可以轻松地将这些资助出去的钱再次扔回自己的腰包。俗话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他中东国家看到沙特如此迅速地就过上了发达国家优渥的生活,怎能不动心?从此,中东的石油美元开始回流。

可是这些都只是一些片面的抵押,即时欠下了350亿美元的巨款也不是那么好拿回头的。这个时候,世界环保银行便出现了,它的出现便标志了银行家们可怕的野心——圈走世界30%的土地。

例如墨西哥,世界环保银行以资助发展为前提,要求以亚马逊热带丛林等周围作为代价。这种条件短期可以使墨西哥的发展大大加快,可是长久呢?

银行家们只会不停地获取利益,他们的野心一直只有权利、金钱。

再说耗时持久的白银战争。白银可不像黄金,它的价格比黄金低廉太多,在全球范围内的银矿也数不胜数,根本不可能完全掌握。那么怎样才能废除银本位,彻底打消美国人民重现绿币的心思?

这一场战争,银行家们损失惨重,虽然最终获胜但他们付出的代价也大到不可思议。大量的购入白银加入国库,多少万吨的白银就算烂在国库里也坚决不流通市面。在白银价格炒热的时候,又瞬间以超级低廉的价格卖给工厂,打击白银矿主。

可是银行家们低估了市场的饱和度,他们一次次的付出白银,又一次次地被市场彻底吞下。即使其中他们从经济败退的苏联那里巧合地获得了更大量的白银,但是可怕的全球经济市场照样能将他们的白银全部吞入腹中。

如果没有政府内部的里应外合,我想这场战争根本不好说是谁的胜利。精英们自以为是地制定一个又一个的计划,狂妄地操纵着整个世界的货币金融流转,但每一个细小的信息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反响,如蝴蝶效应一般,真的每一件事都能如他们所愿吗?

到底什么是精英?是三边委员会?是国际清算银行?是彼尔德伯格俱乐部?还是英国皇家国际事务协会和美国外交协会?

笔者是个阴谋论者,他认为这些组织的成员基本决定了全球的经济、政治、军事等走向。想要成为美国的政治界名人?行,那首先得进了三边委员会,如果再能够进外交协会那你才能通向顶尖的那一小撮人群。想要成为掌握国际金融的华尔街人才?行,彼尔德伯格俱乐部表示,我们从来都没有真正的对世界金融作出决断,我们只是在互相交换不同国家的意见,仅此而已。

如果这一切不止是少数人的阴谋论,那我们到底生活在怎样的一个世界?

我一直都认为,活的太过清醒终究不是一件好事。难得糊涂,吃亏是福。这是人生幸福的重要真理,我也一直贯彻实行着。

那些太过远大的东西从来都与我无关,我只要活得快乐活得幸福,那便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笔者所说的一切都是事实,那么我们的生活根本上只是被极少数的一群人所操控着。

那些所谓的精英,利用一个又一个详细缜密的计划、手段将我们控制在手掌之中。对于他们来说,仅仅是手头上一点数字的变动,对于我们来说便是一场又一场可怕的祸端。

例如二十世纪末亚洲四小龙的灭顶之灾,笔者所言是为了遏制住亚洲的发展,国际银行家们谋划了十多年最终获得胜利。就以其中日本八九十年代的金融泡沫戳破为例。

日本是一个很神奇的国家,他们的民族也是一个很神奇的民族。虽然对日本有着难以磨灭的仇恨,但是从某些角度我不得不钦佩这个国家、这个民族。

他们在二战结束以后,虽然中国免去了他们的赔款,但是他们自己的国家也已经分崩离析、破碎不堪。国力大大衰弱,经济、科技等等简直就是一盘散沙。

这个时候美国出手帮助了他们,也仅仅只是想从他们那里获得更多的利益罢了。但是日本并没有一直处于被利用的状态,他们努力的发展经济科技。他们从美国那里学得最新的科技,不停地研究,很快地发展创新,流水线的实现大大减低了生产成本。

现在有句话,中国是世界工厂。那么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就是美国的世界工厂。他们生产的产品,价格低廉、质量较优,几乎要将美国的市场垄断。

这样的快速发展是银行家们所没有预料到的,日本大和民族简直就是一个恐怖的民族,他们不停地压缩自己的生存空间,压榨自己的潜力,所以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他们隐隐地有要超越美国的经济实力的趋势。

这种事情国际银行家们怎么可能允许它无限地发展下去呢?于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际清算银行强制要求东京第一银行提高日元的汇率。

东京第一银行在其威势之下,被迫无奈地提升日元汇率。短期内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只是日货的出口受到了不大程度的影响。但由于日元汇率的提高,人民更加努力奋斗增加国家收入,日本的GDP甚至更高。

在二十世纪末,日本简直达到了一个黄金时代,只要是投入股票市场的金钱,几乎就是翻倍的利润返利。日本人民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优越感,他们自认为日本、日元已经在国际上取得了极高的地位。

但是国际银行家的手段很快便下来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虚假繁荣的经济泡沫被一举戳破。国际银行家利用风险担保,直接将日本中小型产业送入了墓地,大型产业受到重创。

试问,谁能想到,在那样全民繁荣向上的大背景下,居然隐藏着这样一个可怕的危机。这就是银行家们可怕的手段,这就是他们无往不利的自信。

现在的中国,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是多么的相似。一样的全民向上、经济蓬勃发展,除了货币没有被私人掌控外,全球化的步伐让银行家们的渗透更加简单便利。

货币战争我只看了70%,后面四部也没有更加深刻的去了解。但就仅仅从这几十万字,我却看到了那些可怕的食人猛兽用温柔的陷阱来俘获一个又一个的猎物,献祭上无辜的普通阶级人民,最终获得不可估量的利益。

你能想象么,苏联的解体与国际银行家有关。你能想象么,二战中,国际银行家可以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资助希特勒,他们资助德国,他们甚至是在压榨美国人民的钱财来支持德国!

笔者说,希特勒早就想投降,可是国际银行家却坚定地拒绝了。这导致了什么后果?这导致了数以万计的人民无辜的死亡,其中还有多少是最后几个月被杀死的犹太人?

对于以犹太人为主的银行家,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权利,金钱?民族同胞,甚至都是他们如山堆积的金币下的亡魂。

我学过历史,虽然只学了不到五年,但我一直以为我所看到的就是真正的历史。可是现在居然告诉我,罗斯福根本不是我印象中那个自律自强、身残志坚的优秀总统?

他自身便是一个顶级投机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家族、他的父母,都是华尔街的金融巨子。或许又要说,肯尼迪总算是一个优秀的好总统了吧?

没错,肯尼迪作出了很多贡献。他想要修复银本位,为人民谋取真正的福利。虽然就在他即将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刺杀,但现在你却告诉我,原来他本身的上位就是银行家们的打算?

虽然他自己也是身为华尔街顶级人物中的一个,不过他却“背叛”了精英之间的利益,于是他便被“消失”了。

这是一个怎样可怕的社会?这些到底是阴谋论,还是被掩埋在骸骨之下的真相?当我真正的走出社会,走在人群中的时候,我到底是该相信这一个个或许友善或许狰狞的面孔,还是只应当看到那从未改变过的猛兽姿态?

人生一世,不过数十年而已。我一心愿简单度过,不要追求过多,不要去想太多。但倘若自己的一生其实从未真正在自己的手中确定过,那还有未来吗,还有希望吗?

真正想要摆脱被他人操控的方法便是成为人类社会那最顶尖的一小撮人,成为那些外交协会、彼尔德伯格俱乐部、三边委员会等等的成员。可是当你真正成为这些所谓的精英时,你所追求的又是否只是解脱?

你会不会像其他的组织成员一般,以无上荣耀的姿态狂妄地摆布世界的外表,以人上人自居?到那时,你又是否还是你?

这些或许与我有关,又或许与我无关。什么金本位、银本位、石油本位,又或者是美联储纽约第一银行、花旗银行、大通银行,还有IMF、世界银行、国际清算银行。他们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就是这些根本没有直接关系的存在,却真正决定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状态。

历史总是需要伟人。梅耶·罗斯切尔德出现了,他带来了内森·罗斯切尔德等等。JP·摩根出现了,他创造了横跨世界的摩根集团。保罗·沃伯格出现了,他设计并实现了美联储。

就是拥有最为强大的军事力量又如何?在不可能真正开战的和平世界,什么才是最可怕的战争?货币战争。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你看着美国、西欧从十九世纪开始的一次次金融危机,你看着无数发展中国家在这场战争中湮灭,悄无声息。

我从未想过去做伟人,我一直只想做一个平凡的人,做一些平凡的事,度过一个平凡却温馨的人生。所以我不会对这些或许是阴谋论的事情做太多的评价,一笑了之便可。

社会这个洪水猛兽,用金钱、权利、欲望腐蚀了多少人心。如果真正被它带入永无止尽的洪流中,那么根本不可能从这场从未停止的货币战争中逃脱。

何为胜利?国际银行家们一次次的胜利那是真正的胜利吗?获得大量金钱,获得无法代替的崇高地位那是胜利吗?

真正的胜利是内心的胜利。你可以像米开朗基罗一样,为了伟大而心爱的事业奉献出生命,这是他的胜利。你也可以像苏格拉底一样,不被世人所理解但自己却坚持到底,这就是他的胜利。

银行家们的胜利终归到底是物质的胜利,我由始至终一直坚定地相信,只要内心从未认输,那我们就从未失败。

内心强大的人,可以面对一切可怕的阴谋一切可怖的诡计。货币战争,我逃脱无用,但是我却不会失败。我只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我的存在不会对整个世界有太多影响,但我也有我生存的意义。

我还是只愿做一个普通平凡的人,读的多、想的多,但是说的少,做的也不必多。活得简单一点,获得精神的胜利。胜利即是正义。

学号:1343401114 姓名:

2014年5月15日

2.读后感货币战争 篇二

货币, 是作为特殊商品存在的, 而最早货币 (金银) 也是普通商品, 当它作为一般等价物, 在经历了长远的历史发展演变, 最终固定在金银等贵金属上, 既具特殊商品意义, 本身又是普通商品。其价值决定一方面受生产黄金、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另一方面其价值还直接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制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人类多数是以通过加大黄金、白银的生产效率, 增加自己的黄金、白银的数量, 或者通过商品交易换回黄金、白银作为储备。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纠结在货币与其所能代表的金属货币量之间的关联度, 都以货币能与其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保持最大程度的一致性, 并能相对固定作为经济良性运转的标志。

一、传统理论流通中货币流通量规律的理论受到挑战

货币流通量规律也称货币流通规律, 它是指一定时期一个国家的商品流通过程中客观上所需要的货币量之间的规律性。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是: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 (价值) 总额成正比, 与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成反比。一般也称之为“金属货币流通规律”。经济学家普遍认为, 只要纸币的发行量不超过其所依托的金属货币总量, 一国就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尽管, 经济学家都将马克思的学说局限在金属货币范围内, 避免因纸币不可控的发行会使马克思理论失色, 今天世界范围内影响货币变量的因素仍然形成对这一关于流通中货币流通量规律形成挑战。

第一、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信用制度的发展, 有一些商品是属于赊销出去的, 在计算货币量的时期内并不需要付款;一些商品虽然不是在此期间出售, 而是在过往售出的, 赊购付款日期正好约定在计算期内, 需要在此期间用货币支付;同时, 一些商品是由商品生产者互相销售的, 价款通过抵消予以付清。在这种情况下, 计算全部商品的价格总额时, 就必须减去赊销的商品价格总额 (即延期支付的总额) 和相互抵消的商品价格总额, 再加上过去销售而到期必须支付的商品价格总额, 这才是真正在这一时期内需要用货币作为媒介来完成商品交换的总额。这样, 原来的货币流通量的公式: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应该扩充为:

(全部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的价格总额-相互抵消的商品价格总额+到期必须支付的商品价格总额) /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第二、传统的流通中货币流通量规律, 因各国结算工具的变化已经打破了一国 (地区) 的货币在该国 (地区) 封闭运行。众所周知, 长期以来, 异国之间居民往来, 严禁带进、带出超过海关限制的货币量, 超出部分一经查出按走私违规处置, 一般都予以罚没。现在, 由于信用制度的发展演变, 只要人们持有一张带有“visa”或“银联”标识的信用卡, 你就可以无障碍的在异国他乡消费, 并且没人知道你的卡上有多少货币额度。有区别的是“visa”卡是通过汇兑的方式使用, 通过消费国货币间接用美元折算, 有二次汇兑差, “银联”则是联动支付。显而易见, 这种可以称之为“全流通”的货币使用方式, 绝对打破的一国 (地区) 用一种货币流通的模式限制, 由此可见, 今天的世界已经成为事实上的经济一体化, 人们已经无法准确判断和计算出某一国 (地区) 真实的流通中所需货币量。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透支和“拉卡拉” (注 (1) ) 支付模式广泛应用, 使得货币流通量更加模糊。

【注 (1) :拉卡拉是中国最大的线下支付公司, 北京拉卡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为满足用户之间随时随地方便支付的第三方支付公司, 是联想控股旗下金融服务板块的旗舰企业。拉卡拉通过深挖用户需求, 创新出一系列产品和服务, 目前逐渐形成了四大业务:便民金融、互联网服务、POS收单和用户经营。】

第三、货币供应已经由商品流通市场的供求因素决定, 演变成为政治利益博弈的工具和筹码。今天的世界, 人们普遍都知道比尔.盖茨身家几百亿美金, 但直到现在, 很少有人知道欧洲有一个罗斯柴尔德家族。 (注 (2) ) 没有人不知道滑铁卢之战, 但很少有人知道滑铁卢战役成就了一个罗斯柴尔德家族。1815年6月18日, 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近郊展开的滑铁卢战役, 既是法国拿破仑与英国惠灵顿两支大军之间的生死决斗, 也是关系着欧洲大陆命运与前途的重要战争。谁能获胜谁就能主宰欧洲大陆。战争给罗斯柴尔德家族带来机遇, 同时也成就了罗斯柴尔德家族为下一次“战争”赢得的资本。罗斯柴尔德家族根据情报比所有人早预判到拿破仑遭遇“滑铁卢”, 采取先抛售英国公债, 转而买进的手法, 使货币转瞬之间在罗斯柴尔德家族内狂增20倍。罗斯柴尔德家族成为滑铁卢战役的最大受益者, 进而成为英国政府的最大债权人。

【注 (2) :《货币战争》宋鸿兵编著, 罗斯柴尔德家族 (Rothschild Family) 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19世纪初, 出身德国的罗斯柴尔德家族, 先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和维也纳、那不勒斯建立了自己的银行产业链, 而后伴随着支援威灵顿的军队资金、淘金、开发苏伊士运河、资助铁路、开发石油等, 家族不断兴盛, 并影响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

二、货币供需关系因素发生变异后的流通中货币流通量规律需要做出调整

现代生活中, 马克思所分析的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 即 (1) 参加流通的商品量; (2) 商品的价格水平; (3) 货币的流通速度, 已经因灾害、战争、政治主张以及科技手段的发展, 使上述因素发生了变异。

第一、灾害与战争的频发使得创伤性价值创造成为可能。按照马克思及其之前的经济学家的分析, 尽管无论是重农主义学派, 还是重商主义学派, 对于价值创造和新价值的产生几乎都包涵于劳动创造价值或流通中创造价值之中, 随着社会的前进、发展, 越来越多的价值改变不是人们通过劳动或流通而成就的。越来越多的价值转移根源于灾难、战争和意外, 越来越多的以人身健康或人的生命被剥夺为代价的货币集中, 改变了货币流向。

第二、政治家的作用使货币供应成为武器。1979年5月, 英国新当选首相撒切尔夫人, 在其执政期间, 通过推行一系列新的货币和财政政策, 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 使英国的通货膨胀率由1975年的27%, 降至1986年的2.5%, 并在其第三个任期中, 实现了英国政府自五十年代以来的财政赤字为盈余, 失业人口也大幅减少。 (张显高:《英国病是怎样治愈的——撒切尔夫人的经济政策与英国经济》) 撒切尔政府始终将货币供应量控制与抑制通货膨胀放在政府工作的首位, 无论社会上有多大的压力, 政府始终是以政府既定的政策为方向, 并坚持到底。

第三、近年来, 因欧债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 其实质是因政府债务危机引发的连锁反应, 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各国之间、各种经济理论之间和各国政府财政政策之间的观念冲突。众所周知, 此次欧洲债务危机最严重的国家分别是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爱尔兰等国, 都是属于进入欧盟的“边缘化”国家, 欧盟或者欧元体系国家, 在各国经济理念上没有完全统一的情况下, 纷纷被吸入进来略显操之过急, 使得不同国家在政府财政政策上根本不同步的情况下, 造成欧盟各国在货币、财政政策上的对立, 最终演变成政府的信用危机, 导致一些国家濒临“破产”。

第四、私人资本置国家利益于不顾, 以一己之利操纵货币的流向。美联储一直被认为是美国国家控制的国有金融机构, 事实上, 美联储即所谓“ (美国) 联邦储备银行”, 既不是“联邦”, 更没有“储备”, 也算不上“银行”。 (注:宋鸿兵《货币战争》) 是“由于自1907年银行危机以来, 银行家在美国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太差”, 美联储“被设计成私人拥有股份”, 最终形成“ (美国) 国会控制美联储, 政府在董事会中拥有代表, 但是董事会的多数成员由银行协会直接或间接控制”, 可见, 美国的国家利益是由政府说了算, 还是私人资本说了算, 就不言而喻。

总之, 马克思所分析的影响商品流通中所需要货币量的三个因素, 即 (1) 参加流通的商品量; (2) 商品的价格水平; (3) 货币的流通速度, 在渗入上述因素后, 需要做适当的调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有关章节.

3.摒弃货币战争 直面货币竞争 篇三

中国人向来有自己做不好事将责任推到别人头上去的传统,比如,中国解放前的贫穷是因为帝国主义的侵略,解放后的贫穷是因为帝国主义的封锁,帝国主义也难当,来了你说是侵略,走了你说是封锁,总之,都是帝国主义的错!

这种传统还在延续,一本痴人说梦般的《货币战争》畅销中国,给许多的中国人的战争意识打了强心针,似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时刻都在磨刀霍霍,准备用金融战击溃中国。前不久,美国参议院刚刚通过了旨在针对中国政府的操纵汇率的法案,准备用强硬手段推动人民币升值,这一事件再度为支持战争论的人找到了注脚。很多人并没有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但阶级仇民族恨已经涌上心头,有人叫嚷,货币战争已经阴云密布箭在弦上。

然而,笔者不得不给这些战争贩子打一针镇定剂,当今世界,各国的货币早已没有战争只有竞争。为什么?

首先,我们要明白战争与竞争的根本区别。战争与竞争只有一字之差,内涵却截然不同,它们最大的差异就在于结果。战争的结果只能是单赢或者是双输,要么兵不血刃迫敌投降,要么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从来没有一场战争能够使战争双方都能凯旋而归得胜回朝的,但竞争的结果却完全有可能是双赢,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竞争百余年,不仅没有一方倒下,而且双方都在不断地发展壮大,都成为世界500强中的饮料业领军公司。战争的结果是战争双方财富的极大浪费与毁灭,甚至会殃及无辜,老百姓因此而颠沛流离死伤无数;而竞争的结果却可以使竞争双方增长财富,并且惠及他人,老百姓因此而享受低价商品与超值服务。战争与竞争的结果差异何以有天渊之别?那是因为战争至少有一方是被迫的,而竞争是双方自愿的;战争可以不择手段,而竞争必须在公平透明的规则下进行。人们之所以要主动参与竞争,那是他们认为参与竞争远比逃避竞争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其实,当今世界,除了个别受到特殊保护的行业和群体之外(在中国尤为明显),大部分人都无可避免地要面对竞争,甚至无时无刻身不由己地参与竞争,找工作需要竞争,卖产品需要竞争,学生之间要竞争好老师,病人之间要竞争好医生,即便是拥有高新技术的巨无霸企业也要面对潜在进入者的虎视眈眈。人们不能逃避竞争,能够选择的是:竞争对手是谁,竞争领域在哪里,竞争制胜的杀手锏是什么?你可以挑战权威巨擘,也可以对垒贩夫走卒,但你很难选择永远逃避。永远逃避竞争的人,注定是一个失败者。中国如果要想有所作为,就一定要直面竞争敢于竞争,不要指望世界市场会对中国特别眷顾,怨天尤人更是无济于事。

当然,竞争也可能失败,但如果真的遭此不幸,我们要做的恰恰是深刻检讨自己,而不能有“不是国军无能,实在是共军太狡猾”的惰性思维。比如,你要推出一种产品,你当然要考虑你的竞争对手的状况,自认为可以出奇制胜奋起一搏,但结果却屡战屡败倾家荡产,这只能说明你当初的抉择过于轻率,对对手的强大与自己的不足没有清醒的认识。成功的企业,几乎都是通过对失败原因的总结分析而找到成功之路的,从来没有人可以通过诅咒别人或者责怪对手来取得竞争的胜利。类似道理应用于货币竞争就是,当我们辛苦攒得的美元越来越不值钱的时候,我们要责问的不是你为什么要不断地印制钞票,而应当责问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预料到对手会不断地印制钞票?当我们自认为人民币应当畅通于世界,而世界各国人民却不肯储存使用时,我们要责问的不是你为什么不肯使用人民币,而应当责问自己是不是人民币与美元还有太多的差距?

其次,我们要弄清货币选择的真正内涵。货币,从形态上看只是一些印有图像的纸张,但本质里是因为它对应着国家财富。全世界之所以喜欢选择积攒美元,是因为全人类至少到目前为止都坚信拥有一定数量的美元任何时候到美国和世界各地都能买到他们需要的产品,并且这些产品的数量质量相当稳定。换句话说,美元之所以能够被全世界广泛认可,就是因为两点,一是美国的财富应有尽有,有美元就能买到你需要的产品,即便有的产品美国不生产;二是美国的财富价格非常稳定,储存美元不易贬值安全放心。如果美国政府真的天天印制钞票,致使牛肉价格每月上涨百分百,各类产品的价格天天往上蹿,美元早就被世界人民所抛弃。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美元上面是标注了35美元可以兑换1盎司黄金的,这意味着美元的币值非常稳定,故而全世界趋之若鹜。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美国明确宣布美元与黄金不再挂钩,但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类似于朝鲜的国家不在此列)仍然愿意继续使用美元作为通用货币,除了前面所说的两点原因以外,更重要的虽然美元也有被滥印多发的危险,但比其他国家的货币对应的财富还是更丰富更稳定,两害相权取其轻,虽有遗憾但却是不利条件下的最佳选择。

很多人认为全球使用美元,等于美国人在向全人类征收铸币税,故而谴责美元的霸权主义行径,可问题是其他人都没有意见,我们为什么要耿耿于怀?我们也可以拒绝使用美元,就像改革开放前30年一样,连参加联合国会议的美元都拿不出,可那时候我们国家是一个什么样的经济状况呢?更重要的是,如果当今世界没有了美元,中国的改革开放恐怕不会如此顺利,我们可能会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因为我们不知道人民币与英镑、马克、日元、瑞士法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比价关系,与其他国家做生意就缺乏赚钱亏本的参照标准。但是,全世界有了通用的美元,大家都以美元作为标杆,只要我们找准人民币与美元的兑换标准,我们就能通过简单的换算找到与其他货币的兑换比例,就能明白一单生意到底是应该坚持还是应当放弃。很多中国人都在为世界上通用美元而嫉恶如仇,殊不知没有了美元,这个世界就失去了人类共同交换的平台和评价的标准,商品无法流通,资源无法弥补,那样的世界才真的不可想象。我们应当明白,无论是当初的英镑,还是今天的美元,或者是未来的人民币,不管是谁能通行于世界,这对人类都是非常有益的事情。至于到底谁能胜出,那就像市场中的商品竞争道理一样,商品胜出,靠的是品质与价格的综合优势,货币胜出靠的是你国家的财富总量是否丰富与财富价格是否稳定来决定的。

最后,我们要选定货币竞争的战略途径。根据竞争理论,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大体只有两种战略可供选择,一是低成本战略,一是差异化战略。所谓低成本战略,就是同样的东西,我能比你的成本更低,比如中国的服装、领带、打火机能够风行于世界,就是因为成本领先;所谓差异化战略,就是成本不能比你更低,那就生产与你不一样的东西,让消费者认可我的产品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货币都是纸做的,比成本没有意义,重要的是它们分别对应的是一国之内的财富总量与财富价格,而各国之间的这两样东西永远不会相同,因此货币竞争要想胜出就必须运用差异化的战略。

货币的差异化战略内涵是什么?前面已述,人们选择一个国家的货币,本质上是在考量这个国家的财富总量是否极大丰富,财富价格是否极其稳定。目前,中国的GDP总量已经超越日本位居第二,各类商品供应充足,生产能力充裕过剩,财富总量虽与美国尚不能比肩媲美,但财富极大丰富已是毋容置疑。不过,财富价格是否极其稳定,却是一件让人无法释怀的事情,不要说别的国家不相信,就是中国的老百姓又有多少对币值稳定有信心呢?中国真的要实施货币的差异化战略,使人民币在货币竞争中技压群雄,就要下功夫保持币值的稳定,使它的稳定超过全世界对美元的预期。

不过,纵观今天中国的货币政策,人民币的币值稳定还是一个遥遥无期的奢望,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僵化的汇率制度正在源源不断地制造基础货币。中国是个汇率管制的国家,1美元兑换多少人民币是由国家强制规定的,比如现阶段是1美元兑换6.35元人民币。假定有一个企业出口一批产品到美国,得到了100万美元,他们到国内就可以向商业银行兑换635万人民币。按道理,商业银行应当把这些美元加点手续费后卖给国内从事进口的企业,让进口企业根据国内市场的需求去国际市场购买中国人急需的商品与技术,这样商业银行的资金才能周而复始地循环利用。不幸的是,进口企业觉得以6.35元这样的价格换得美元再从国外进口产品到中国,根本就没有竞争力,他们认为这样的价格不合算,不肯买。既然进口企业不肯购买这些出口得来的美元,商业银行只好将美元卖给央行,因为这个1美元兑换6.35元人民币是央行规定的。央行本没有钱,但央行有印钞的权利,于是,他们按照85×6.35的数量印刷人民币来给商业银行兑付。根据央行网站公布的数据,到2010年末,我国外汇占款22万亿,那意思就是为了兑付美元多印了22万亿人民币,正所谓,守住了汇率,引入了通胀。当然,决策者为了撇清责任,他们把这种通胀叫做输入型通胀,意思不是我存心要通胀,而是美元它不断地跑进来,没办法才开动印钞机的。那些被央行兑换来的美元呢,则被央行外管局死死地锁进了保险柜里,这些美元不知道何时才能被中国人利用?因为中国人需要按6.35元人民币才能换得1美元,他们用不起美元,他们不到万不得已就不去使用美元,因而中国的外汇储备总是进多出少越来越多,到目前为止已经超过了3.2万亿美元。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中国人只管赚美元却不肯花美元的荒诞不经的结果?为什么我们的商品便宜卖出反而得到遭受别人严厉制裁的尴尬结局?笔者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现在是美元一进来,我们就要开动印钞机,但中国的金融界领导却在滔滔不绝地奢谈要让人民币与美元竞争,让人民币成为世界流通货币,这不是天方夜谭吗?不仅如此,即便是美元没有流入,我们没有开动印钞机,但美国人如果开动印钞机,我们同样十分惊慌,何故?因为我们积攒的美元实在太多,美国人多印美元意味着我们积攒的美元就将贬值。更糟糕的是,美国人的美元印得越多,意味着在世界市场上的美元就越容易赚到,意味着用美元买中国货更划算,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的美元进入中国,也就意味着央行还要不断地印刷人民币,这如何保证币值的稳定,又如何让世界相信人民币有一天会成为世界流通货币?僵化的汇率制度固然是支撑着一批出口创汇型企业,但更多的中国人将面对源源不断的通胀侵袭和堆积如山的美元财富无法利用,孰轻孰重,还需决策者仔细权衡。

4.货币战争读后感 篇四

这本书为我描写了一个从未见过的金融领域,可以说看了这本书使我从另一个方面观察了世界金融秩序和经济运行的方式方法,这是一个独特的视角、一个从未接触过的角度,让我对全球经济又有了深层次的理解。《货币战争》一书中对银行家极度排斥,认为私有制是导致国家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银行家们认为欲控制世界,必先控制金融,欲控制金融,必先操控货币。因此,作者主张金本位的货币制度,认为金本位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方便进行国际交易和结算。这样,国家才不会被迫增大货币供应,引发流动性过剩,导致金融泡沫。这样的货币体系会导致货币具有更强的购买力,而对经济危机免疫,最终受益的还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辛苦积攒的财富也不会被外国财团以低价轻易的掠夺。

随着国内房价的不断攀升,我们也在向通货膨胀不断前进。是什么主导了这个过程呢?《货币战争》已经给了我明确的答案,那就是人民币的超量发行。为什么人民币会超量发行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老百姓拿出自己未来10年甚至20年的钱来买房子,银行为了眼前的既得利益,不断以个人购房的名义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钞票转账到了地产商、政府以及一手房东的手里,而这些既得利益者为了明天更高的回报,又把这些钞票拼命的撒向社会。一时的繁荣导致了国内的人民币数量猛增,而看看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你就知道了,还是那个房子,还是那斤猪肉,原来要1个铜板的东西,现在要一个金币才能买到了,这就是通货膨胀。

书中揭示了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一、以债务为货币发行的抵押,而非实物,这样就让有些机构有机会做一些不负责任的滥发货币行为;

二、现在银行的部分储备金机制。美联储就有凭借美元是世界货币的优势而滥发货币的嫌疑。以前美国凭借国债发行美元导致本国的通货膨胀,现在很多国家都有美国的国债,就相当于美国通过国债将通货膨胀转嫁到其它国家。中国也是持有大量美国国债的国家。因此中国的通货膨胀也是跟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持有美国国债的增加)有很大关系的。

英国,法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都是私有的中央银行发行货币,而这些中央银行就操作在金融寡头手。这些中央银行发行货币是国债或人民的税收作抵押的,而国家永远都不能偿还这些债务并且只会越积越多。银行寡头每年都能收获高额的利息。人们每天忙忙碌碌,都在为这些银行家打工,这不公平——纳税,利息,通货膨胀······美国人早就认识到私有银行发行货币的弊端,早就在开国之初就开始抵制这些私有银行,甚至尝试由国家自己发行货币,而林肯的“绿币”就是一个强而有力的证明。罗斯柴尔德的一句名言:“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所以逐利的银行家们不惜一切都要拿到国家货币发行权,因此制定了多起总统刺杀案,“1837年恐慌”“1857恐慌”“1907恐慌”“南北战争”等,最后,以巧妙地名目成立了美联储,掩盖了私人中央银行的本质,说到这里,我可以肯定地说:“我以前真的很无知,居然不知道美联储是私有的中央银行,妄亏自己在读„国际金融专业‟。”

显然,以史为鉴,揭穿国际银行家们统治世界的秘密,并非《货币战争》的单纯目的。关键是,正处于和平崛起过程中的中国经济,已成为国际银行家们猎捕的下一个目标。对于狼来说,一只越来越肥硕的羊的诱惑是无法抵御的。作者从中国本土视角切入,以国家利益为本,目的还是要将世界18世纪以来的重大金融事件背后的黑手曝光出来,回放、观察、体会、对比、总结这些“上帝之手”的战略目的和惯用手法,从而预测国际银行家们未来对中国打击的主攻方向,并探讨中国的反制之道。

如果无法应对由国际银行家们幕后策动的“金融战争”,中国崛起就是水中花、镜中月,再美好的梦想都没有实现的可能。作者宋鸿兵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可能是国际银行家们实现其统治世界梦想的“最后一个需要攻克的堡垒”,因此他坚信,国际银行家对于中国的金融打击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什么时间和以什么手段发难的问题。

面对可能发生的金融突袭,中国是否具备“战争意识”是个关键。只有警惕才有防备,对于金融开放过程的风险规避、人才储备以及谈判底线的选择,才能真正拿捏得恰到好处,使得中国经济之船,既要规避暗礁漩涡,更需破浪前行。

《货币战争》是一本难得的揭秘性的金融史书。但也有人评价说,该书写的是“历史演义”,是“野史”不是“正史”。宋鸿兵对此的回应是,形式是次要的,而有效率地传递信息和观点是主要的。他强调,这部披露金融黑幕的著作不是“阴谋论”,而是在“论阴谋”。

5.货币战争读后感 篇五

______中国目前的汇率问题

前段时间我略读了宋鸿兵的《货币战争》,但这本书所讲的知识太深奥,理解起来有点困难,所以也没将里面的内容理解的很通透。下面我就粗略的利用书上所讲的知识来阐明一下中国目前汇率是该升还是降的问题。

首先我想说一下汇率的定义,到底什么是汇率,也许有些人还不太清楚。其实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调节杠杆。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

了解了汇率的定义,接下来结合中国实际的国情来讨论中国汇率升降的问题。目前来看中国似乎更倾向于中国政府政策转向制造人民币贬值,来刺激出口。因为贬值意味着我们的产品价格便宜,更有利于抢占世界市场。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看,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首先是国内投资,其次是国内消费,第三才是净出口。但是,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历史经验表明,出口在提供就业和启动经济发展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毫无疑问,面对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发展速度的下降,中国为稳定自己的经济发展速度,不仅需要刺激内需,也需要帮助稳定出口的发展。人民币不升值,就意味着出口企业能够生产兴旺,企业有利润,工人不下岗,但人民币不升值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一是中国的财富将会源源不断地流向国外,而同等的财富却换来更少的美元,因为汇率偏低意味着我们换回等值的美元需要用更多的东西。

二是贸易摩擦会越来越多,因为政府不让人民币升值,就只能靠印刷人民币来兑付美元,相当于动用全国的力量给出口企业补贴成本,损害了其他国家与中国出口企业生产能力类同企业的利益,这不符合WTO的规则。

三是产业结构将会更加畸形,因为出口企业产品低价贱卖也能赚钱,原本是不应该投产的企业会因为出口换汇带来利润而拼命地加大投资,中央反复提出的所谓

减少出口增加消费为目标的经济结构调整终将化成泡影。

四是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缓解,国外的消费能力逐步恢复,出口增多则美元储备还会继续增多,为了兑换美元人民币只好大量发行,国内通货膨胀必将如影随形卷土重来。

目前中国所面临的局势是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其实人民币升值是对我国消费者和经济发展来说也是件好事,但因为目前人民币升值掺杂了太多的美国因素,美国之所以一再让我们提高人民币汇率,他主要有两个目的:

第一中国现在是美国的最大债权国,中国持有美国一万多亿美元的国债,一旦人民币升值就会导致美国变相的减少了外债,我们人民币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我们3万多亿的美元外汇,1万多亿的美国国债就会缩水数百亿美元。第二,我国的出口会降低利润,从而减少对美国的出口。

现在我国是被美元绑架了,不能升又不能抛。如果抛售美国国债,对中国显然是双刃剑,既伤人,也伤己。中国大量抛售美元资产和美国国债会加剧美元疲软,最终会迫使美联储局加息,使美国经济复甦化为泡影。但美国很可能大幅度提高中国商品的进口关税,导致中国商品无法进入美国,这将对中国经济造成很大伤害,因为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目前中国还找不到一个可以替代美国的市场。一旦出口受阻,中国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经济问题便会演变成为政治问题。所以,抛售美国国债这个金融核弹,相当于同归于尽,非到万不得已,不能出手。美国就利用中国这个软肋,逼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的弊端有如下几点:

第一削弱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中国商品以“价廉物美”打进世界市场,人民币升值必然会影响中国产品的出口以及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第二外国企业来华投资数量将减少。中国的发展经验证明,缺少外资,或者是外资骤减,将对中国的持续发展非常不利。虽然人民币升值对已在华投资或在华拥有资金的外国企业家有利,因为他们的资产将会增值,但却会使即将到中国投资的企业家裹足不前。因此,长期来看对中国经济发展不利。

第三对发展中国的国内旅游业不利。人民币一旦大幅度升值,对中国国内旅游业发展将起负作用。当然,人民币升值,也会促进中国人出外旅行,但由此带来的外汇流失对中国也是不利。

第四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将大幅度缩水。中国外汇储备高达3万亿美元,居世

界第一位。中国的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只要人民币升值,大量的美元储备便会缩水。

第五中国经济有可能失控。维持货币汇率稳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持续发展非常重要,中国金融货币体系还很不健全,一旦大幅度调整货币汇率,失控的可能性很高。

人民币升值后对金融的影响分两种情况表现出来,一是按市场规则可自由兑换情况下的影响,二是在国家监控下,按官方汇价限币种限量交易情况下的影响。在目前的外汇市场上,人民币的交易量和交易币种,都还是受控进行的,即人民币可以想买多少他国货币就买多少他国货币,或者他国货币想买多少人民币 就买多少人民币,持有人民币的人们想卖多少人民币就卖多少人民币,还是不可能的事,也就是说同其他币种的交易数量是受控的。同时与其他币种的交易价格也是官方法定的,而不是随市场供需自由浮动的。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避免针对人民币的外汇市场炒作,但不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在目前,由于人民币的交易量和交易币种的受控性,使得人民币的市场价格浮动幅度相当小,也就是说人民币相对于其他币种的比价变化上下不会太大,这对于外汇市场上像量子基金那样有力量的国际炒家来说,简直无机可乘。

很显然,一旦人民币被迫实现升值,那么我国官方有可能放弃人民币在外汇市场的受控性,从而实行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浮动汇率制,也就是说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上的价格任由市场供关系来决定,最多在危险(即人了币升值或贬值太离谱)的时候国家入市进行干预。这样一来我国将从此不得不对人民币在外汇市 场上的动向更加提心吊胆。因为我们既害怕人民币跌得过火,从而导致国内民众为求财富保值而疯狂抢购外币,从而导致人民币出现恐慌性贬值,使得国内财富大幅缩水;同时也害怕出现人民币过度坚挺,导致贸易出现大幅度逆差、资本大幅度外流、吸引外资大幅减少等于宏观经济同样有害的情况出现。

如果未来人民币实行浮动汇率,必须建立在信息化交易的基础上,即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在任何时间都可以了解到世界范围内关于人民币的任何时间地点对 任何币种的交易情况,都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到关于人民币的交易额变化情况。并能及时进行综合分析和调控。

综上所述人民币汇率的升降不是决定于市场,而是决定于中国政府。政府现阶段

6.《货币战争》读后感 篇六

回头看看中国,从本世纪开始上世纪90年代那种稳步发展的局面似乎已经不再,人民币不断升值,股市暴涨,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尤其房地产价格突飞猛进,日本当年的股市神话已在中国上演,房地产狂热正在中国重现,人民币正迅速滑向债务货币的深渊……这一切犹如日本经济的翻版,按照书中所说也许这就是美国为抑制中国经济发展所设下的“局”,是帝国主义忘我之心不死,和平演变的又一手段。

著名的货币专家弗兰兹・皮克以往说过:“货币的命运最终也将成为国家的命运”世界货币的命运,最终也决定这世界的命运。国际银行家们正是经过制定长远的规划,企图从根本上摧毁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来建立贴合他们利益的全球战略经济制度。他们将美国的次贷危机“发展壮大”为全球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影响,连刚刚走向开放之中国的银行都卷入其中深受其害。中国全面开放金融领域后,必然会有很多的外资银行的进入,书中指出:中国多数人对于外资银行的进入,还停留于与内资银行争夺储蓄的大饼,而真正的危险却是来自于经过信用卡、房地产贷款、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以及银行票据、金融衍生物产品等金融工具,间接或直接介入中国的货币发行领域,经过储备金制度推进国家、企业和个人债务的货币化进程。

货币是整个经济领域最基本、最核心的度量衡,货币发行权就等于真正的统治权,倘若中国的货币发行领域被国际银行家介入控制,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幸运的是,书中揭示了国际银行家的主要战略目的和进攻方向,也为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指明了方向。

中国绝不会坐以待毙。6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地域扩至所有国家,这就为中国货币成为世界储备货币走出了关键的一步。只要中国的货币成为世界储备货币,中国在国际市场中,就掌握了金融的制空权,掌握了产品的定价权,拥有了经济发展战略的主动权。然而中国货币要成为世界储备货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并且也不会一帆风顺。书中也为国人供给了方法,经过很多增加中国的黄金储备和白银储备,大幅度提高中国官方和民间的黄金白银储备,大力发展世界领先技术与科学创新,徐图缓进。

7.清末货币战争新说 篇七

白银换黄金——跨洲大套汇

16世纪后叶和17世纪,伴随着贸易的发展,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许多历史学家“把中国描写成吸引全世界白银的唧筒”。实际上,伴随着白银内流,同时中国还有大量黄金外流,而内流的白银也并不都是用来买丝茶等中国土产,也有很多是用来换中国黄金的。

明清时期,中国是富藏黄金的大国。全汉升先生曾经指出:“经过长期的累积,到了明代,中国民间的存金,可能已经达到一个庞大的数字。举例来说,在正德五年(1510) ,刘瑾籍没家产中,共有黄金12057800两。这个数字究竟有多大?……在十六、七世纪,西班牙自美洲输入黄金的总额,约只等于刘瑾私有黄金的百分之三十九。事实上,除刘瑾以外,明代还有不少富人蓄藏黄金。如果再加上这许多人藏金的数字,民间存金的数额当然更大”。至清代,虽然中国已有大量黄金外流,但是嘉庆三年(1798),仅权臣和籍没家产中就有黄金10650万两(折银),约占和家货币资产(金+银+钱+洋圆)的85%。

相比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中国黄金因富有而价低。在16世纪初,中国的金与银比价是1:6,而欧洲为1:12,波斯为1:10,印度为1:8。到16世纪末,广东的金与银比价为1:5.5或1:7,而西班牙为1:12.5或1:14,“这表明中国白银的价格是西班牙的两倍。”因为相对便宜,白银换取中国黄金再运往国外成了有利可图的行当,明清时期中国黄金因此而大量流出。

1609年,一位曾在菲律宾、澳门等处担任财政、行政工作的西班牙人,曾向新西班牙政府建议,准许白银自由运往菲律宾,其条件为以其中一半购买中国货物,一半购买中国黄金。他根据多年经验认为“以白银交换中国黄金,运往新西班牙或西班牙出售,可获利百分之七十五以上,或百分之八十”。

至18世纪,西方经济学之父亚当 "斯密曾指出,在中国及印度市场上,“纯银与纯金的比率仅为十比一,最多是十二比一,而在欧洲则是十四或十五比一”,到中国以银换金运至欧洲大有赚头;因此“开往印度大部分的欧洲船只所装载的货物中,白银一般是最有价值的物品之一”。英国东印度公司对18世纪初来华的“伊顿号”船员私人贸易有这样的规定:投资款中4/7必须用白银“在中国购入黄金运返”。 雍正十年(1732)英国商船“康普顿号”总购中国货价值共82850两银,各类货品依次为黄金(44889两银)、白铜(23027两银)、白糖(4773两银),还有冰糖、樟脑等,黄金占总值一半以上;乾隆二年(1737)“诺曼顿号”总购中国货价值共121152两银,各类货品依次为茶叶(76989两银)、黄金(25561两银)、瓷器(8097两银)、布(3790两银),还有西米和各种织物等。1729年“林恩号”船长在广州私人贸易价值共计3744镑,其中黄金为2500镑,茶叶等货物1244镑。购买中国黄金,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公司贸易及职员私人贸易的重要内容。

当时跨洋贸易的帆船航海时底舱需要有比重大又不怕水渍的压舱货(没有则需要用很多石块),来华贸易的西方帆船压舱货多为白银,返程时压舱货则是黄金和瓷器,西方制瓷业发展后则多为黄金。至近世后期,金与银比价高达1:35,中国黄金继续大量外流,据笔者计算,自1895年至1936年这42年中国黄金累计外流量约合银6.43亿关两。

欧洲人用白银换中国黄金的行为,究竟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历史证明,自从英国于1816年率先实行金本位制以后,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约盛行了一百年,黄金最终成为了世界霸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由此兴起。

西方货币史学家把西方主要国家确立金本位制的一个主要原因归结于1849年加利福利亚金矿的发现。但是英国早在1816年就已确立金本位制,当时并没有大金矿的发现,可以说正是来自东方的黄金帮助英国改行金本位制,从而英国在世界货币战争中进一步占据制高点,而这正是建立在中国等东方国家黄金净损失基础上的。

黄金大量流出中国,从长远来讲是中国利益的巨大损失。清代中国虽然富藏黄金,却丧失了占据世界货币战争制高点的机遇。

鸦片换白银——货币战争的新形式

18世纪20年代以后,饮茶之风在欧洲大盛,茶叶很快取代丝绸成为中国输欧的主要商品。18世纪欧洲各国对华海上贸易中茶叶约占75~80%,而他们购买茶叶主要以白银支付。此期间,中国对欧洲贸易顺差约白银1.2~1.3亿两,绝大部分是欧洲诸国购茶之用。

19世纪初,中国紫花土布(外商称作“南京布”)在南洋、英、美、法等国十分流行,成为仅次于茶丝的重要出口商品,而英商自认为是王牌货物的毛织品在中国却“非常难卖”,常常被迫忍痛亏本抛售(当时英国运来中国的商品以棉花和毛织品为大宗)。英商曾经多次将本国的棉纺织品运到中国来试销,但是都因成本太高,售价太贵,卖不出去。在正当的中英贸易方面,中国一直处于有利的出超地位,英国每年要支付数以百万两银计的贸易差额。这种贸易上的不平衡,违背了英国扩大海外市场进行殖民掠夺的初衷。

因此,在英国政府支持下,英国东印度公司采取了三角贸易的方式,在英国殖民地印度大量生产鸦片,用英国的棉毛纺织品等运往印度,换取鸦片,然后再运往中国,从中国进口茶叶和丝绸。鸦片贸易很快扭转了英国的贸易差额。数据显示,1750年到1839年,鸦片在中国的销售量直线上升。18世纪60年代以前,每年不过 200箱(每箱 100斤),1786年已超过2000箱,1790年又突破4000箱。19世纪20年代以后,鸦片在中国的年销量恶性膨胀,到了鸦片战争前夕,已达 35000多箱,价值近2000万元,大大超过了当时中国丝茶的出口总值。

nlc202309040544

英国通过贩卖鸦片从中国所得白银,不仅抵偿了它进口大量中国茶叶丝绸等所造成的贸易差额,而且还使中国白银大量流往印度和英国。根据英属印度海关的统计,中国对印度的白银出超在1814~1815年度已达 130万两左右,而到了1833~1834至1838~1839这几年年均出超达428万两,1838~39年度则超过600万两。加上中国对欧美或亚洲其他地区的白银出超,鸦片战争前夕中国每年的白银流出量估计有1000万两左右。

罪恶的鸦片贸易摧残了中国人的身心,而白银外流则导致了更严重的后果。白银大量外流所产生的灾难则波及中国社会各阶级。约占当时社会白银货币量20~25%的白银流往国外,加剧了中国的银贵钱贱程度。这就使得“劳作收入皆以钱计,交纳赋税皆以银计”的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成为直接受害者;那些卖货收钱,纳税缴银的中小商人和地主等也深受其害。大量白银外流也使得清政府国库存银日渐减少,财政危机日重。

银元和纸币——点向破旧币制的“一阳指”

清代的货币制度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清政府对铜钱的铸造有严格的规定,制钱的规格有法定标准,而白银用作政府的收支和商业上的大宗交易的通货,却没有按照货币管理的原则来管理。

清政府对银锭、银块的铸造采取放任态度,银的成色和单位重量可以随时随地而异。实际流通的“宝银”种类繁多,银两的称量标准及成色,换算更为复杂。称银两的标准秤叫作“平”,但是这种作为标准的“平”本身却是五光十色:清政府征收各项租税用的叫“库平”,征收漕粮折银用的是“漕平”,海关征收进出口税用的是“关平”,对外贸易用“广平”(又称司马平),市场交易用“公砝平”(或公法平),各地的库平、漕平、“公砝平”(或公法平)等亦各不相同,全国各种“平”有上百种之多,令人头晕目眩。

这些平色繁杂的银两,折算起来非常麻烦,这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却为官吏敲诈百姓提供了一种借口,为钱商盘剥客户提供了一种手段。因银两平色不同,各地均设有专营铸造宝银的银炉(或称炉房,清代有官营和民营之分),设有专门鉴定宝银成色和重量的公估局。每个地方的银炉要将外地流通进来的宝银回炉重铸成当地的宝银,经当地公估局批定后才能在当地流通。经过银炉的铸造和公估局的批定,使得在当地市场交易时白银可按锭数授受,不必每次都经过秤量和成色鉴定,为地方市场的交易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是这些宝银如果流到其它地方去,又得回炉重铸,这样仍然给较大范围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便。

因为各地银两平色繁杂,即使是专门从事银钱业者,也需花很大功夫去记忆和辨别它们,所以银钱业流传着一些平码歌和口诀等。例如,过去山西票号就有这样一首口诀:

天津化宝松江京,纹银出在广朝城,上海豆规诚别致,公估纹银西安行,

票色重贵足纹厚,云南票锭莫忘情,川白锭出成都省,荆沙老银沙市倾,

二四估宝属武汉,桂梧化银记分明,常纹周在湘潭县,长沙用项银出名,……

银钱业者只有牢记这些口诀等,才能在金融界混口饭。

相比中国所铸元宝等形状不一,成色和平砝千差万别,外国银元重量和成色都有一定标准,制作也精美,使用方便,因此它们很快受到人们的欢迎。随着清代对外贸易的发展,流入中国的外国银元也逐渐增多。它们的种类先后有几十种,其中重要者有西班牙本洋、墨西哥鹰洋、香港英属银元和日本龙洋等。

银元虽然成色较低,都要含较大份量的铅,但它们对白银的作价却被越抬越高。有人计算,中国白银兑换外国银元要吃亏11%以上。洋商本来是用银元来买中国的茶叶、丝绸和瓷器等等,后来见到银元价格被抬高,就运来大量低成色的银元用以来“买”中国白银,运回去铸成更多的银元再行运到中国,辗转往复,获利丰厚。日本商人则干脆把铸造银元的炉子、模具和铅放到船上,开到中国沿海,就近铸造银元换中国宝银,再铸再换,利润非常大。

早在道光、咸丰年间,林则徐等就曾经一再向清政府提议自铸银元,但都遭到当权的守旧势力反对,被拒而不用。中国因清政府货币制度的落后又白白损失了数以亿万两计的铸币利润。笔者曾经请教过清代金融史专家张国辉先生,为什么清政府在初期不把铸造铜钱的制度推广到铸造银钱或银元上来?老先生沉思良久,最后说只能用“守旧”来解释。

由于外国银元的流通越来越广,对中国金融的损害越来越大,清政府不能再漠视了,终于在1887年批准两广总督张之洞的提议,在广东设造币厂用机器铸造银元。广东造的银元每枚重七钱二分,与当时在中国广泛流通的墨西哥银元相仿,因其背面铸有蟠龙纹,俗称“龙洋”。清政府下令所有捐税钱粮的征收等均得使用这种银币。民间交易也将其与墨西哥银元同样看待,所以它的流通较为顺利。它是中国正式铸造新式银币的开端。

不过,这时候英商麦加利银行、汇丰银行、德商德华银行、法商东方汇理银行等已经纷纷把在华发行纸币作为它们吸收中国资金、扩张金融势力的一个新手段,外钞在中国流通量不断增大。到19世纪80年代时,仅汇丰银行在厦门一地发行的钞票就有六、七十万,正如近代一洋务官僚所感叹的那样:外国银行“以数寸花纹之券,抵盈千累万之金”。随着中外贸易网的扩大,外钞不仅广泛流通于中国沿海口岸市场上,而且已经深入到汉口等内地城市,到19世纪90年代,外钞已成为中国通货种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清代外国银元和外商银行纸币可谓点向清政府破旧币制的“一阳指”,它们的广泛发行,加重了外国资本对中国人民财富的掠夺程度,也暴露了清政府币制的破漏及守旧。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与中国洋务运动的失败,其原因学者们已作了多种探讨,现在我们还可以从两国近代货币制度比较研究方面寻找新的说服力强的解释。

8.货币战争读后感论文 篇八

我们不禁要问,美国人凭什么过那样的生活?这一切源于美元霸权,源于像中国人民一般勤劳质朴的人民。我们辛苦打拼,挣得了一些外汇,但我们的外汇并没有转化为国内老百姓的福利,我们反而去购买美国债券,好让美联储去发钞票,去让美国特权阶层消遣享受。我们还要向他们输送低廉的日用品,以此来支撑他们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而中国老百姓所受到的保护则是微乎其微的。我们家乡经济算不错了,但我还是听说了很多不幸的事情。有人得了重病,他就直接从医院楼顶跳楼自杀了。大家对此没有同情,只有钦佩。他是不想让他的后代背负他所欠下的债。我很感叹,这个世界上多少人已经被抛弃了。我又在痛恨,又有多少人在玩转信用,让人民辛勤打拼的财富瞬间灰飞烟灭。我很反感一些自认为聪明的城里人,他们说农民很愚昧,生病了不去看,非要长成了大病在追悔莫及。但我想说他们真的不敢看病,要是查出是小毛病,他们就很后悔浪费了如许多的钱财。要是查处是大病,他们就会丧失信心,让病魔轻易摧垮自己,因为他们扛起了整个家庭,他们不能倒下。但在有钱就能活的情况下,他们却必须死,因为他们没有钱,而有些人却在极度挥霍着钱财,世界的公义又在哪里?你们可能会说挣钱凭本事,没钱也是自己的问题。但我想说对于一个人来说,他们一辈子辛勤打拼为这个世界贡献了一切,那么他们就应该得到尊重,得到一个人应得的一切!很多人没有得到现代化的好处,却因为现代工业的泛滥,无缘的得了以前不曾的得病,他们应该向谁申诉?人民何辜?地球是我们大家的,既然有人破坏了,谁就要负起责任。人民的健康问题应交由国家,否则你有让我们如何爱我们的国家?金钱是什么?只不过是一推废纸,寄托着无限希望的废纸。看吧,经济危机发生,坐拥大把美元的中国什么都买不来,只能徒自叹息。如果金钱不能用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那么金钱就是罪恶的。

美国人也不是永远这般潇洒的,他们也曾受过 金融寡头的迫害,悲苦莫名过。其中让他们记忆犹新的就是1929年那次史无前例的大衰退。对中国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些万恶的资本家们,路那边无数的人在排队等待救助,路那边企业家们把刚生产的牛奶倒掉。我想他们当时一定对这个世界很绝望,对那些为富不仁的人充满了怨恨。但恐怕现在他们早已忘记了伤痛,因为他们的生活早已好了起来,甚至他们也变成了那为富不仁的人了。他们肆无忌惮的消耗着这个世界的产能,甚至透支着子孙后代的财富,以来满足他们不断庞大的欲求。中国人现在这样问题也很突出。我们普遍缺乏同情心,变得麻木不仁了。只要没有损害我的利益,只要没有干涉我生命的诉求,一切不管,只待浑浑噩噩的一生过完,身后的事太过沉重,已不是我所能驾驭的了的。就算遇到事,也眼一睁一闭,空叹自己运气不好。这样的人生态度并不好,我们要民主自由,但并不要相互推诿,消极人生,读后感《货币战争读后感论文》。我们生在这个世界,应该有一种责任,有一种理想,否则就在空耗生命,绑架人生了。长久的不作为,是会引发人生大难的,人类的那些大悲剧也就不远。最终人类之间会没有爱的,在相互隔绝之中走向灭亡的。

我曾写过文章,宣扬过民主是有毒的思想。有人说我食古不化,其实在我心中,我是很向往民主自由的。但我又为什么如此激烈的反对他呢?因为在我看来,民主自由并没有深入人心。至少那些精英阶层并不想和普通的人民大众共享人类文明成果。他们接受现在的社会模式,不过是对人民力量的一种暂时妥协罢了,一旦他们有所机会,他们会不惜一切的攫取他们的利益的。作为现代民主制度典范的美国,他在阻挡封建势力复辟的道路上的确有着得天独厚优势,但在抵御金钱攻势面前却有着先天的不足。民主在制约政府权利的同时,却又扩大了他的权利边界。这就使得政府并不是无欲无求,他们必须依靠外力来获取应对突发的社会经济危机的能力。而在这方面银行家们有着自古有之强大实力。那么金权开始了对民主政府的侵蚀。人民有时是短视的,也是缺乏耐心的,这对于志存高远的政治家们是一大危害。为了一个政策的实行,欺骗人民有时是不得已为之。这就需要强大的宣传机器,这些东西金钱会给予巨大的支撑。而掌握了巨额的财富,也使的政策的实现分外便利。所以钱权交易也就在所避免了。但这是在民主国家,一旦你踏出了罪恶的一步,你讲别无选择的进行下去,否则你就会得到身败名裂的下场。对于失去公权力保护的人在金权面前将会可怜无比。尤其到了现在,越来越巨大的选举费用,使得那些想要独善其身的人物也要知难而退了。而两党制只不过给人以新鲜感,让人民有个宣泄的通道,自我安慰的途径罢了。很不幸的是,清教徒们刚刚躲避了欧洲的宗教迫害,又要忍受金权的凌辱。宗教垄断知识,金权垄断金融,让其越来越玄妙莫测,自动和人民大众相脱离。金权还通过民主的方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让人们像吸食鸦片一般无可自拔。金权是个天然的社会活动家,能够动员起那些是钱如命的家伙自愿充当金钱的奴仆,来和人民大众作战。拿破仑就说金钱没有祖国,金融家不知道何为爱国和高尚,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利。为了达成他们的目的,他们会无所不用其极。而现在他们有了美国这艘战列舰,他们终于可以向世界宣战了!

我们的国家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我仍然热爱它。因为它还没有被金钱完全腐蚀。我们的政府还能在相当程度上保护我们,维护我们的利益。当亚洲金融危机来袭时,多少经济颇有建树的民主国家瞬间分崩离析,但中国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了,它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终于打败了国际银行家。我们为什么能够胜利,在我看来,我们的国家能调动我们的一切有利资源,为了人民利益,不惜一切代价的与敌人作斗争,让敌人知难而退。那些民主国家则被束缚住了手脚,任人宰割了。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国家形式是现在世界的一个前途,是一个集中大众力量对抗精英集团,避免被瓜分蚕食的命运的一个前途。在强大的金权面前,我们普通人是不堪一击的,只有团结一致,才是我们的出路。外国人不是慈善家,不是我们的救世主,他们针对我们的一切,就是要分化瓦解我们,然后一击破之。我们国家还有相当大的缺陷,但这是我们的事,不需要外国人指手画脚。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防止被人利用,只有我们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民族才有前途,世界才有希望。

上一篇:海关业务英语下一篇:化学实验室自检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