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的阳光温暖每一个孩子的心(5篇)
1.让爱的阳光温暖每一个孩子的心 篇一
我的初心故事征文
让爱的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
汝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赵
胚
婷 2018年8月7日
让爱的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
在我身边有这样一种声音,他们残缺而且含糊不清,但却是我生命中的天籁之音;在我身边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笑脸或许有些呆滞变形,但在我心里他们是天使,是上帝不小心遗失的折翼天使。而我是这群“天使”的老师,一名普通的特教老师。
一说到“老师”这两个字,总会让人想到春蚕、蜡烛、孺子牛等字眼。是呀,从古到今人们给予了老师太多的赞美和称谓;有太多的老师用爱心撑起了爱的晴空,也有太多的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而作为特教老师的我和他们相比,感觉很渺小,我没有他们的舍生取义,也没有那么地轰轰烈烈,有的只是想着给我的学生家长一个希望,给我的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把他们培养成为自食其力的人,让他们堂堂正正的融入社会。这也是我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初心。
七年前我来到汝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刚接触特教时,我是既迷茫又彷徨不安。因为之前我从来没有深入接触过听障、智障孩子,于是我小心翼翼,胆战心惊。然而当看见孩子们有些许进步,家长投来那信任的眼神时,我的心震撼了。我应该努力,努力地去熟悉他们,带给他们希望。于是为了这一份希望,我日夜兼程并无怨无悔。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了备好每一堂课,我认真地钻研教材;为了孩子一个标准的发音,我无数次的纠正。虽然学校各项繁忙而琐碎的工作有时也会让我很累很烦,但只要一想到那信任的眼神,心中总会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作为特教老师,我应该给孩子们多一份宽容,少一份埋怨;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苛刻;多一份鼓励和欣赏,少一份指责。
不知不觉,七年过去了,在这七年的特教生涯中,有苦闷,有泪水,但心里却有了很多的感触:在特教老师的岗位上,没有金钱,没有名利,没有鸟语花香,没有狂风暴雨,没有喧闹和张扬,或许正印证了伟人所说的“大爱无声”。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能爱岗敬业;教师有了爱,才能融化学生心灵的“坚冰”。在特教岗位上只有拥有诚挚的爱,才能肩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始起于辛劳,收结于平淡”是对特教老师最简单的概括。虽然我的工作岗位比较平凡,但是,平凡的岗位更需要我们用积极的心态作沃土,不断的努力做养料,即使平凡的工作,同样,可以变的色彩纷呈,可以创造出了不起的人生价值。作为特教老师,我不追求外在的张扬,只希望我的学生能堂堂正正地融入社会。一个残疾的孩子长大后,如果缺乏一定的知识、能力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包袱,也是这个社会的负担。特教老师的责任就是对学生付出特别的爱,把他们培养成为自食其力的人。
如果说责任是树,那么爱就是腾,这份不需要理由的爱与责任会一直伴随着我在以后的日子里守护在这些特殊孩子的身边,手拉着手,不抛弃,不放弃,让爱的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
2.让爱的阳光温暖每一个孩子的心 篇二
一、案例
小王来自云南偏远山村, 家庭经济非常贫困, 父母年过半百, 家庭劳动力匮乏, 大学四年一直靠借钱上学, 有当地政府的相关补助。小王平时比较沉默寡言, 只和自己寝室的同学来往, 与班上其他同学很少交流。由于来自西部偏远山村, 受教育的基础比较差, 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处于下游水平, 特别是英语成绩一直无法赶上, 还出现了多次挂科现象。大一评选国家助学金时, 班上同学和评议小组成员都了解他的家庭实际状况, 给予他最大的帮助, 把3000元助学金给了他。但是, 由于他的专业学习成绩一直比较差, 并且很少与其他同学交流来往, 同学们开始对他颇有微词和议论。同时, 虽然有当地政府的相关补助, 但是小王也没有参加勤工助学或是到校外做兼职。在第二年评选国家助学金时, 有学生认为国家助学金不应该评给他, 应该评给那些学习努力、通过自己实际劳动改善自己目前艰难状况的同学, 这种自强不息的典型才是国家助学金资助的重点, 大部分评议小组成员也这样认为。这些言论给了小王很大的心理压力, 甚至自己主动提出不申请国家助学金。自那以后他变得更加沉默, 更加“独来独往”, 其处境越来越糟, 成绩也越来越差, 出现几门挂科补考, 还经常出入网吧。
在深入了解他的这些情况之后, 我主动找他谈过好多次, 希望找到他消极的原因, 劝说他应该积极面对自己的学习, 努力让自己的未来变得更好, 不要辜负父母的期望, 不能对不起含辛茹苦的父母。通过与他的交流, 我发现他所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经济上的, 而是心理上的问题。
二、解决方案
在劝说和引导小王积极面对生活的过程中, 我深深感觉到说教的无力, 仅仅通过劝说根本无法起到实际的作用, 也无法缓解学生所面临的困境。与经济上的困难相比, 解决其心理上的问题更加迫在眉睫。我觉得为他提供一份勤工助学的机会对解决他的心理问题是最好的解决方法。首先, 勤工助学的机会可以缓解他的经济困境;其次, 勤工助学可以促使其与人接触, 缓解其个人自我封闭的问题;再次, 也可以缓解同学们对他的误解。
通过学院为其提供的实验室勤工助学和做家教的机会, 我发现该学生有了很大改变, 变得比以前开朗了很多, 学习也渐渐进步了, 再也没有出现挂科补考现象, 同学们对他的评价也改善了。通过其他同学和学生家长的侧面了解, 该学生在勤工助学的过程中非常认真, 受到了老师和学生家长的好评。小王现已顺利毕业, 并如愿考取了当地高中的生物教师。
三、经验与启示
通过这个案例, 我认识到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 仅仅给予其经济上的资助是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对其心理上的帮助。相对于只给贫困生金钱上的资助, 更应该给其提供劳动的机会。我认为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兼职的机会而不单纯给其经济资助, 更能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为这种方法可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上的矛盾, 达到顾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尊、降低经济上的依赖心理、锻炼其对现实的应对能力等目的。
我认为小王的案例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的一个典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比经济问题更复杂、更难解决。通过对小王的观察, 我觉得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种矛盾心理, 这种冲突和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自卑与自尊相矛盾的心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卑心理主要源于家庭经济贫困, 怀疑自己的能力, 情绪低落, 意志消沉, 对前途感到悲观失望。这种心理现状在行为上常常表现为对群体生活比较退缩, 沉默寡言, 担心自己受到别人的轻视。同时, 由于自尊心的影响, 会采取隐瞒自己家庭情况, 不申请助学贷款和困难补助等经济资助, 不参加校内的勤工助学等行为。小王的行为恰恰符合这一矛盾的特点。
第二, 经济上的依赖心理与生活上自立的想法相矛盾的心理。通过与小王的谈话, 我了解到他本身也有想通过打工改善自己经济状况的想法。但是, 因为沉默寡言又碍于面子、胆怯等个人因素, 一直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具有这种特点, 于是, 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便将自己困难的解决更多地寄托于社会、学校和他人的资助上, 表现出强烈的依赖心理, “等、靠、要”思想严重, 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奋斗精神。
第三, 现实与理想相矛盾的心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承载着改变自己命运的期望, 他们满怀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 怀揣着美好理想来到大学。但现实却使他们不得不为学费、生活费发愁, 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打工赚钱。当代大学生就业存在着相当大的压力, 现实的就业形势与他们原本对未来的憧憬和期望产生了矛盾, 使得他们对自己的就业和前途忧心忡忡。这种现实与理想相矛盾的心理状况, 一般表现为精神紧张、焦虑等。
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如下:
第一,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要注意其长期性, 做到精神解困和心理脱贫。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不是两三天就能完成的工作, 问题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问题的解决也注定是需要长期关注和找准时机解决的。最主要的是要解决学生认知的问题, 即让学生形成“家境是不能够改变的, 生活却是可以创造的, 在这个起跑线上, 大家是平等的”的正确观念。只有这样, 才能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出困境, 真正的脱胎换骨, 做到精神解困和心理脱贫。
第二,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使其健康成长。每一个年轻人都有一颗敏感的心, 学生能和辅导员沟通交流是基于对老师的信任, 因此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工作方式。如果在不经意间伤害了学生, 不仅问题不能解决, 而且对学生和他周围的同学的影响都是很大的。由于家庭贫困等原因,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比其他同学的自尊心更强, 也更敏感, 所以辅导员的工作就一定要谨慎。要和学生达成共识:人不能够靠别人的同情和资助活着, 这样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子哥”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差别。因此, 对敏感和善良但是怯懦的学生一定要通过各种渠道的努力使他建立正确的认知, 然后在各方面鼓励他 (可以适当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予他一些方便和机会) , 这样会让学生迅速成长起来。这样做, 不仅可以解决学生当下的问题, 还会影响其一生。
第三, 辅导员要注重自身工作能力的积累, 提升工作综合素质。对贫困生的帮扶工作只是辅导员要面对的工作的一部分, 辅导员不仅需要具备优秀的政治理论素养, 还需要懂得一定的法律、管理、心理常识等, 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 这样方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辅导员。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辅导员是学生做人的楷模, 求知的导师, 成长的引领者。在繁杂的工作中, 辅导员用自己的方式关心着学生的困惑, 关注着学生的成长, 这个年复一年的过程中有欣慰有辛劳, 有欢喜有失落, 有成功有失误, 可是辅导员们对学生那颗关爱的心是始终不渝的。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届复一届的基层一线辅导员工作中, 我们没有轰轰烈烈的成就和美名远扬的事迹, 但是却在每一分每一秒里默默无闻的工作, 想学生之所想, 急学生之所急, 润物细无声, 让学生在点滴中受教育、受关怀, 不断进步、成长。也就是这些实实在在而又普普通通的工作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改变着学生的命运。
3.让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个学生 篇三
世界上的爱是多种多样的,而爱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教师的爱是一种特殊的爱,是一种高于友爱、异于母爱的爱,这种爱决不是溺爱,而是人育人之爱,世界需要爱,教育需要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诚的师爱会比医药的诊治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更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成果,只有老师对学生真诚的关心和无私的爱护倾注自己全部师爱,才能在教育的天地中取得丰收的硕果。
听人说,能遇上一位好老师是人一生中莫大的幸福。作为老师,我的最大愿望是做一位好老师,让我的学生幸福。记得有人在文章中说过:一位合格的教师,就是一盏灯,他的光不一定耀眼,但是一定能够长久地照耀着人生的道路。教师只能“捧着一颗心来,不拿半根草去。”我想做这样的一盏灯,所以,从站上讲台起便不敢懈怠,但是,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已经真正做到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我发觉自己做的还不够,那么,如何真正做到爱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提出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共享。
一、爱学生,就要学会宽以待人。
严是爱,宽也是爱。作为教师,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我们应该设身处地替他们想想,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失态,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伤害。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们越是深入儿童的内心世界,体验他们的思想感情,就越能体会到这样一条真理:在影响儿童内心世界时,不应该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学生的心,敏感而脆弱,需要教师用自己一颗真诚、热爱、赏识的心去唤醒,去呵护。所以,在教育学生时,我们决不能简单的压制他们,用纪律制度去逼他们就范,用“冬风剥棉衣”的办法来严惩不贷。这样,学生往往会忘记为什么受罚,只为自己所受的待遇而难过、委屈、甚至愤怒。作为教师,在学生犯错误时,应该认真听取他们的申述,尊重他们的意愿,想方设法化解他们的抵触情绪,解开他们的心结,在心与心的交流中,教育才能取得应该有的效果。
二、爱学生,就要给他们以鼓励。
一位教师,如果想把工作做好,光靠自己仅有的热情,是源源不够的。只有在教育过程中,学会鼓励、体谅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审处。带者这样一份心情,我们给学生留出主动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的余地,并相信他今后一定能做的更好,使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能够主动地继续努力学习。温馨的话语,再加上亲切的动作体态:一次凝视、一个微笑、握一下手、摸一下头、弯一下腰-------学生会被老师的爱所包围,为这份真挚的温情而感动,心田激起情感的涟漪。记得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只有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
三、爱学生,就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每个学生都渴望受到教师的表扬及同伴的认可,都希望自己在各方面比别人做得好,而且不断超越自己。
孩子的个性是复杂的,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人无完人,更何况是一个孩子,就算是他有什么缺点,但对于一个孩子,他能有什么可恨、可恶的缺点呢?没有。有些孩子各方面都表现很好,唯独学习不好,这样的孩子可能在有些老师眼里就是差生,在潜意识里认为他就是干什么也不行,但我认为,只要这个孩子的品质没有问题,他就是一个好孩子。在学习上不行但在其他方面肯定有他的优点,就像学习再好的学生都有他的缺点一样,但学习好的学生他们的缺点已经被他们优异的学习成绩所散发出来的光芒所掩盖了,这些学生往往会受到所有老师的关爱,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表扬的世界里,健康快乐的成长。但是成绩差的学生情况就不是这么好了,好像很少有人表扬他们,当然也包括他们的家长。爱表扬是每个孩子的共性,哪个孩子不渴望自己被其他人认可?所以,对于差生(成绩),我们更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心去爱他们,用心和他们交流,用心去引导他们,放大他们的闪光点,缩小他们的不足之处,用光明掩盖黑暗,鼓励他们克服暂时的困难,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在对学生付出真心、爱心、细心、耐心和匠心的同时,回报给我们的也是一份份纯真的感情,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的爱不会白白付出。
四、爱学生,教学生学会感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份普通的劳动。经常怀着感恩的之心,才会心地坦荡,胸怀宽阔。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要以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寻找爱,回报爱,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让他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有人说,教育是紅蜡烛的事业,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有人说,教育是绿叶的事业,虽然默默无闻,却染绿了大地;也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是,我却认为教师的岗位是平凡的,平凡中蕴涵着伟大。
4.让爱的阳光撒满第每个孩子的心房 篇四
高彩霞
1997年九月,我怀着一颗无比激动的心情,踏上了教育这一神圣的岗位,开始了我梦想的追求。教师的工作是琐碎的,每一件事单独看来都是微不足道的,可是每一件事都可能成为学生变化的十字路口:处理得好,一件琐碎的工作都可能成为支撑学生成功的基石,学生脚踏这一块基石一步步向前,在自己人生的某一时刻登上事业的顶峰;处理不好,一件小事可能成为下滑的斜坡,学生可能由此而跌入人生的泥坑。
与我的学生相处了几年,互相之间有了一定的默契,有时不须多说一句话,一个眼神就够了。但学生毕竟是变化的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就会有不同的表现。以前可能靠简单的训斥就能及时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而现在,学生已经学会了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师生间多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淡淡的隔阂,正如一首诗中写得那样:“置于其间,却看不分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及思索,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们在长期繁琐的工作中,常常会不自觉地迷失了自己。在学生面前,我们也许会将自己摆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凌驾于学生之上,我们习惯于教育他们、批评他们、训斥他们,学生习惯于接受和听从。对于学生来说,老师有时就像那高高的岭,令人望而生畏、高不可攀,学生们又怎么与老师亲近呢?老师不了解自己的学生,与他们的思想越拉越远,又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呢?
我认为:作为一名班主任,需要有敏锐的时代意识,运用科学的方法管理班级。应该抛去笼罩在教师头上的光环,以一颗平实、诚恳的心去走近学生们,尊重他们的需要,理解他们的选择,真正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首先,要用关爱滋润孩子的心,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努力拉近与他们的距离,细致地处理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每一句不文明的话,每一种不良的思想,每一件琐碎细小的事情。当你在这个过程中倾注了爱,你就会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孩子,欣赏孩子的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其次要学会赞美艺术。作为班主任的我,从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与“表扬”,学生表现出一点点进步的苗头,我就会及时给予适时适度的表扬。这一点,有点像划火柴,火柴刚划着的时候,人们经常要用手掌护着。因为,开始时火焰弱,经不起气流的冲击。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表现出进步苗头的时候,我会十分小心,保护这小小的进步火焰不要熄灭。如果一时没有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就要创造机会,让学生闪光。比如在课堂上提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回答出来了,我便及时给予表扬。如果学生一时没有值得表扬的方面,可以用赞美的方式,鼓励他们的积极性、进取心。比如,学生穿了一件新衣服,我会夸一夸他(她)的衣服;学生理了发,我会说“今天真精神”。要知道,赞美会在人心里引起积极效应,这种积极效应会起连锁反应,也许就因为你一句赞美的话,学生上课注意听讲了,发言积极了,作业认真了,这一切又造成了更多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又成为了我们表扬学生的契机。所以说,一句表扬或赞美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也许就是因为一句赞美的话,形成了学生积极向上的良性循环。10多年的教学历程中,有苦有甜,有笑也有泪。孩子们形形色色,天真烂漫,有屡屡犯错的调皮鬼,有听话懂事的乖乖女,有积极向上的“学习小标兵”,也有消极被动的后进生„„面对他们,我生气过,失望过,但更多的还是开心!因为不管什么样的,我都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真心喜欢他们,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孩子开心地学习!与他们在一起,我也是不断进步的,也有了属于自己的骄傲!但我深知,过去的一切只能成为我成长的基石,这条路还很长,我会怀着满腔热情继续前进!
让爱的阳光
撒满每个孩子的心房
——先进事迹材料
高彩霞
5.让每一个孩子充满阳光 篇五
在暑期师德培训中,大关实验幼儿园王连园长来我园进行师德讲座。王园长要和我们一起来谈的话题是,让阳光温暖每个幼儿的心里.“阳光就是爱”王园长和我们一起分享了,在自己工作上的一些教学教育之谈。王园长问道:“怎么样让自己感受到职业的幸福感,”怎么样体现自身的价值。我认为:给每个孩子同样的爱。王园长微笑的点了点头,我们教师要用爱,拥抱每个孩子,用美好的心灵去相互碰撞出火花。
听了王园长的讲座,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教师应该用心灵去培育心灵,用人格去感化人格,用爱心唤起爱心的教育事业,要求在教育工作中理智与情感兼有,智慧和爱心相融,我认为一个教师可以不具备靓丽的外貌也可以没有过硬的唱画弹跳的技巧和理论知识,但是要有热爱孩子的心灵、敏感、耐心及对生活有足够的信心。我想只有这样,孩子才拥有良好的心理成长空间,才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
记得,在上学期开学那几天,淇淇是我们班新生之一,入园前和爸爸妈妈在加拿大生活和学习。由于她对新的环境感到害怕和陌生,一直哭闹的不想上幼儿园。这天,淇淇已经和妈妈说好了上幼儿园不哭的,可是不知为什么,看见妈妈离开还是流下了眼泪。可她又不想让别人看见,因为妈妈说过宝贝长大了不准哭,要不会让人笑话的。这时我走到她的身边,淇淇把头低下来。我说:“淇淇你怎么啦?”淇淇把头扭向另一边。我摸了摸淇淇的头说:“这多象妈妈的手呀!”,淇淇眼睛又泛酸了。“淇淇不哭,妈妈下午早早就会来接你的。”一听见“妈妈”两个字,淇淇的眼泪又忍不住哗啦啦掉下来了。她就想躲到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淇淇别哭,”小朋友都围了过来拉着淇淇的手,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说:“我们一起去玩搭玩具吧”,可是淇淇用水汪汪的眼睛看着我,紧紧的抓住我的衣服躲在我身后一步也没动。我每天早上都很担心淇淇的情绪是否稳定。
在一次谈话活动中,我却有了意外的发现,这次谈话的内容是“我最喜什么”,别的小朋友都在开动小脑筋,而她呢正捧着一本睡美人的书全神贯注地看着,于是我就让她把书里的内容讲给其他小朋友听,她很高兴地答应了,你看她讲起睡美人来是头头是道,对小朋友的提问也是不厌其烦地回答,看着他如此的耐心,我竟无法把眼前的她和整天哭闹着要回家的那个孩子连到一起,我灵机一想,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吗? 于是我就让她来做小老师,专门给小朋友讲她喜欢的故事,同时鼓励、表扬她的每一个进步,也进一步对她提出希望要求,几天下来,她慢慢的有了一些进步,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进步也会越来越大。从一开始哭闹着不想上幼儿园,到现在又活泼又开朗的淇淇真是大转变,她现在班里面又会说,又会唱,说到跳舞更像一个小舞蹈家,在小朋友面前大胆自信的翩翩起舞,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进步也会越来越大,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进步也会越来越大,更会是一个全面发展出色的小朋友。
【让爱的阳光温暖每一个孩子的心】推荐阅读:
让每一个孩子都走进阳光06-29
爱的阳光洒满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01-10
让爱的阳光照亮学生的心灵世界10-16
关于温暖的阳光作文12-03
爱像阳光一样温暖12-20
他的温暖似阳光作文07-11
感受阳光般的温暖08-02
冬日阳光温暖作文600字02-15
让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充满阳光10-31
1000字关于阳光的作文:阳光里的温暖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