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

2024-09-11

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共12篇)

1.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 篇一

健全网络舆情处置机制 推进反腐倡廉工作

网络的高速发展正在深刻的影响和改变着我国社会舆

论和信息的传播方式。目前,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社会中的话题、焦点极易衍生为网络舆论的热点,网上舆论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

随着各种论坛、博客、微博客等互动栏目发展迅速,网民获取信息、表达诉求、发表意见的方式日益多层次化和多样化,网上交流日益快捷、互动,这也导致网络舆情具有直接性、突发性和偏差性等特点,控制难度大,容易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因此,积极应对与引导网络舆情显得尤为重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应健全网络舆情处臵机制,积极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全面把握网上反腐倡廉信息,争取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维护社会稳定,营造有利于反腐倡廉建设的良好舆论环境。

我国反腐倡廉网络舆情机制起步晚,底子薄,缺少专职机构、缺少专职人员、缺少专门经费。加上少数单位个别人员的思想认识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导致在网络舆情构建过程中一些问题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主动意识不足,对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研究分析少、工作

部署少、检查落实少,往往事件在网上热炒,形成社会热点、焦点话题了,才会去应对;二是责任意识不足,认为网络舆情工作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事,是“副业”、虚事,甚至可有可无;三是对网民群众参与支持反腐倡廉的诉求估计不足,在信息化条件下,网民对纪检监察工作的信息公开要求、参与监督要求越来越强,但一些单位对此认识不够,将舆情信息工作与纪检监察其他业务工作相分离,就办信而办信,就查案而查案,对可能引发的网络热点缺乏足够认识,对网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缺乏预判能力。

健全网络舆情处臵机制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过程,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而且在短期内难以取得明显的成效,需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万众一心、矢志不渝的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积极应对网络舆情,对内可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对外可以增信释疑,清除误解,消除不良影响,引导和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健全网络舆情处臵机制,积极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势在必行,现就加强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处臵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首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应明确建立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处臵机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一是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处臵机制的健全和深入推进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和落实科

学发展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人员应密切关注国内、省内、市内反腐倡廉大事,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提高效率为重点,扎实推进反腐倡廉舆情网络信息收集、研判、报送、处臵工作,为上级机关和领导干部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的舆情网络信息服务;二是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处臵机制的建设要以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决策,坚持真实准确、全面客观的基本原则,坚持灵敏高效、快捷畅通的基本原则,坚持立足本地、面向全市、面向全省、面向全国的基本原则,把处臵网络舆情工作的着眼点放在事关反腐倡廉建设的大局上,放在人们对反腐倡廉重要决策部署的思想反映上,及时反映舆情动态,深入分析舆情态势,科学提出对策建议,全面、及时、高效;三是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处臵机制的建设要以全面收集舆情网络信息,密切关注、及时发现和全面收集涉及本地本单位反腐倡廉建设和纪检监察机关的舆情网络信息为主要任务,深入分析舆情网络信息,加强对舆情网络信息及舆情动态的分析。

其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应提高对网络舆情信息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将加强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信息和网络宣传工作列入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制度反腐建设范畴、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综合目标考核范围,健全机制,建立一套反应快速、运转有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认识,树立主动作为、积极应对,各司其职、守土有责的思想观念。

增强主动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直面而不是回避网络舆情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把关注舆情作为一种常态工作来对待,把正确引导、妥善处臵舆情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坦然接受网络监督,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公开透明。进一步提高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尽快建立和全面推行责任落实制度,将加强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信息和网络宣传工作列入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制度反腐建设范畴、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综合目标考核范围,对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信息认识不足、应对不力、处臵不当,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再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工作中要提高与网络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做到善待网民、善用网络、善管网站,依托相关单位和新闻网站的资源,更加迅速地了解掌握反腐倡廉重大舆情信息和重要网络举报。要直面而不是回避网络舆情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把关注舆情作为一种常态工作来对待,把正确引导、妥善处臵舆情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坦然接受网络监督,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公开透明,在应对网络舆情时,本着宜疏不宜堵、宜快不宜迟、宜统不宜分的工作方法,加强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合作,拓宽掌握网络舆情的渠道,及时做好正面引导工作。

最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工作中要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信息和网络宣传工作体制,提升网络宣传队伍工作水平。一是落实责任,不断加强队伍管理,组建网络舆情专制管理队伍,培养专业人才,立足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积极争取支持,把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作为党委、政府舆情工作的重要内容,理顺关系,切实加强与宣传、公安、工信等部门以及相关网络媒体的沟通联系;二是培训学习,提高舆情网络信息收集、研判、处臵和网上舆论引导能力,锻造一支经得起考验的网络舆情处臵队伍;三是依托科技,打造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平台,不断创新手段,提高效率,开发专用舆情监控系统,应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最新科技,打造一个符合党和国家的反腐倡廉工作需要、符合广大群众新的更高要求、符合网络传播发展规律的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平台。

健全网络舆情处臵机制,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有序进

行,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正确评估成绩,克服麻痹思想,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充分认识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处臵机制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切实提高责任感、使命感,万众一心,扎实推进,以崭新的姿态,昂扬的斗志应届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2.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 篇二

一、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

第一, 网络舆情的表达方式更为自由。简单来讲, 只要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 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网吧, 每个人就可以在网站、论坛、贴吧以发帖、博客等方式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情绪, 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

第二, 网络舆情更具有客观性、真实性。由于网民大多匿名, 多数网民会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 反映自己真实的情绪, 客观地反映社会矛盾。

第三, 网络舆情具有广泛的参与性。网民在对某一事件发表意见、评论时, 常常有其他网民参与进来, 形成探讨、争论, 使各种观点和意见集中表达出来。

第四, 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某一事件一经发生, 马上就会有网民参与进来, 迅速参与到对事件的讨论和传播, 从而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声势。

第五, 网络舆情具有无限扩大性。在网民发表意见的过程中, 部分网民缺乏理性, 表现出感性化、情绪化, 甚至具有煽动性, 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

网络舆情对于促进司法公开, 维护司法公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也存在着负面影响,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对案件事实不负责任的报道和评论误导舆论。网络舆情具有的自由性、广泛性决定了其对案件的报道和评论是无法有效控制的, 这就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可趁之机, 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有的是为了打击报复办案人员, 有的是为了给自己翻案, 通过网络的不断炒作给司法机关增加压力。

第二, 对案件事实的肆意夸大引发大众消极情绪。最典型的莫过于轰动一时的李启铭交通肇事案, 本来是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 一句“我爸是李刚”, 使得父子二人卷入“官二代”的舆论漩涡, 网络上的不断炒作, 使得李启铭成为纨绔子弟的代言人, 李刚更是成为贪官、恶官的同义词, 使得本案在审理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第三, 通过对案件的报道借机攻击我国司法体制。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实行的是公检法互相配合、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司法体制, 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 这种体制也存在着重配合、轻制约的弊端。一些媒体在对一些有影响的案件, 尤其是一些错案进行报道时, 指责公检法三家缺乏监督和制约, 攻击我国司法体制, 并借题发挥, 攻击我们的国家制度, 在国际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制定应对网络舆情的正确措施

在当前形势下, 我们既应该肯定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 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网络舆情对司法实践的不良影响, 我们应该通过把握其规律和特点, 及时掌握其发展动态, 正确面对, 积极引导, 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一, 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正确面对网络舆情。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 进一步增强政治敏感性, 充分认识网络舆情对推动司法公开, 促进公正执法的重要性, 加强和改进司法活动, 自觉接受和积极回应社会群体的监督。

第二, 健全组织领导, 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控。要在司法实践中设立专人或专门机构, 对各大门户网站、论坛、贴吧、博客等集中反应网民观点、意见的载体, 随时进行监控, 遇到有炒作苗头的事件要及时上报, 为制定应对措施打好提前量。

第三, 作好日常办案工作的风险评估工作。要做到正确应对网络舆情, 首先要确保公正执法。对于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媒体关注的案件、证据瑕疵案件及有上访隐患的案件, 要作好舆情预判工作, 看是否会引起网络炒作, 把问题解决在源头。

第四, 设立新闻发言人, 直接面对网络媒体。对于网络上的质疑和猜测, 我们要本着尊重客观事实这一基本原则, 及时披露相关信息。选择形象好、气质佳、素质高、业务精的同志担当新闻发言人, 展示司法机关良好形象, 及时披露相关信息, 保持发言的权威性和一致性, 正面引导网络舆情的发展方向。

第五, 设立门户网站, 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在互联网设立司法机关自己的网站, 公布自身的职能、受案范围、工作规定等相关信息, 向广大群众宣传法律, 普及法律知识, 对媒体关注的焦点事件及时公布最新进展, 让执法行为处在公开、公正的环境下, 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分清善恶是非。

第六, 积极回应, 主动引导网络舆情。在网络舆情形成后, 要及时上报, 并与相关部门保持紧密联系, 适时、规范的发布权威信息, 掌握发言的主导权, 争取媒体的认同和支持, 以积极的方式应对和化解网络舆情危机。

网络舆情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产生的新生事物, 其发展堪称来势凶猛, 在促进司法公开、维护司法公正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但也在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司法活动, 我们应该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分析其发展规律, 掌握其发展动态, 建立科学的应对机制, 保证司法活动的顺利进行。

3.高校网络舆情管控的探讨 篇三

关键词: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监控

当下,网络媒体被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在网络环境下,网络具有的匿名性、交互性、多元性等特点,使网络舆论呈现感性强于理性、浅显大于深层、分散多于集中的特点。网络舆论作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必然带来负面效应而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同样,对于高校在学生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如何对网络舆情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已经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属于“综合性应急管理”的新课题。本文从突发事件和网络舆情失控;高校网络舆情管控机制的构建意义;高校网络舆情管控机制构建思考这三个维度进行探讨。

一、突发事件与网络舆情失控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是对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在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包括新闻评论、BBS等。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超越传统媒体的多元优势,同时具有直接性、突发性、互动性、偏差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同样,凡在高校发生学生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容易迅速形成,对高校本身和社会影响较大。在这时候,任何不适宜行为,都容易对高校本身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导致高校网络舆情失控。其中失控的原因包括三个维度:

首先,缺乏自觉自律的“网络达人”把网络平台的言论自由当成绝对的自由,往往导致对理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忽略和漠视,都会直接影响网络的正常秩序。

其次,当出现突发性事件或重大性新闻时,在短时间内,网络发布新闻会迅速形成舆论。学生通过在校园论坛(BBS)、网络中介平台、手机网络、QQ群以及QQ飞信上发帖,运用跟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由于网络的不可控性,使得事件的缘由可能经过交互流通而变得失真,甚至会出现和事实完全不符的现象。

再次,目前我国对于互联网的运营经验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域围。网络的发展还缺少一些技术的支持,如缺少对信息进行自动过滤的功能。并且不容易确定网络上的犯罪分子的身份。在法律方面的束缚也不够,尽管规定禁止在网络上发表某些言论,但并没有制定相关的惩罚措施,没有对人们形成强大的约束力等。这些原因同样给高校增加了网络舆论的控制难度。因此,从管理学的维度观照高校对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置举措,关键在于构建网络舆情的管理和监控机制。

二、高校网络舆情管控机制的构建意义

近年来,大学生突发群体性事件屡见不鲜,其酝酿过程有着一定的特殊性,爆发过程则比较迅速,并伴随有暴力等破坏性行为,这类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危害性很大,已经成为考量高校的危机处置和信息管理能力的“事端域带”。因此,针对高校在学生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网络舆情监控机制构建的思考和研究,并以机制促进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舆论良性互动的生态环境营造,是符合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风险规避思考和举措,有利于对“学生集结滋事”前兆的有效掌控和制止。因此,网络舆情管控机制的构建无疑具有现实意义。包括以下三点:

1.“首因效应”对把握网络舆情主导权的因素分析。“首因效应”,也称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主要指人的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因此,首因效应具有一种优先效应性质。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的个体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使同样重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所以,习惯于按照“前信息”解释“后信息”,即使“后信息”与“前信息”不一致,也屈从于“前信息”,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同样,在网络信息传播中也存在“先入为主”的规律,个体在接受信息时,总是相信第一次听到的,而对后来的说法持怀疑态度。首因效应导致的“先入为主”的信息会左右人对事件的判断力。在互联网上对这些矛盾冲突中的“首因效应”进行有效的查询和梳理,找到突发事件“源头”问题所在,这是决定危机能否化解成功的关键。同时必须对各种网络舆情实施科学而有效的管理,从而达到掌握突发事件处理主导权的目的。

2.对舆论引导和舆论保护的重要性。观照当下的网络论坛(BBS),已经成为反映学生群体内部的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电图表”,一旦“图表”波动扩大,很容易形成无具象的“网聚力量”,影响校园的安全稳定。因此,尤须警惕和正确引导,因为运用得当与否决定成败。而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和监控机制的构建与网络生态环境的构建存在直接关联,对于校园舆论引导和实施舆论监督与保护则具有重要作用。

3.网络舆情管控机制对突发事件的控制。构建网络舆情管控机制,将有助于高校在舆情应对中发挥“主场优势”。因为掌握的信息远比学生个人所了解的信息全面而专业,通过校园宣传部门充分发挥媒体优势,不失语、不妄语;发挥网络信息快捷优势,有节奏抛出系统化的专业信息,利用校园与学生的信息不对称,有力地引导舆论。同时开展舆论监督,通过与学生积极沟通对话,帮助他们理解现代社会背景下高校关于公共治理的全部复杂性,引导学生在最根本问题上应有的态度,缓释学生某些不满情绪的扩大化,以达到对突发事件有效控制的目的。

三、高校网络舆情管控机制的构建思考

应对,亦即对突发事件的有效面对、控制和处理。所以,高校网络互动平台和舆情管控机制的构建必须体现作为应对主体——大学生的多元性、应对过程的全阶段性和应对客体的全风险性。以下从六个维度探讨高校网络舆情管控机制构建的问题:

(一)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增强规范性

为加强对校园网的舆论引导和应急舆情监控,建立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分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任组长,学工部(处)长、宣传部部长、保卫处处长任副组长,各系党总支副书记为成员的网络舆情监管领导小组。由党委统一指挥相关部门,防止问题和矛盾堆积和延误,错过最佳的解决时间。通过统一指挥协调,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各单位自主负责的网络信息管理体系,在对网络信息的高效管理中实现对学生的教育。

(二)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增强调控性

基于校园网络危机侧重于校园重大突发事件在网络上的反映。所以,对于网络舆情的应急监控,还需要建立两支队伍:一是在教师层面,建立由校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网络舆情监督员和管理员组成的网络舆情协管队伍;二是在学生层面,建立以系、年级和班级为单位的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信息员的网络舆情联络队伍。要求该两支队伍必须执行有效链接和互动,教师和学生成员必须明确工作职责、措施和要求。

(三)建立健全交流机制,增强互动性

网络平台的交流功能,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效调动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开展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校园网上交流和沟通,便于学生反映问题和个人心理倾述。这些做法以快捷和節省费用的方式有效拉近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网上对话,可以有效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带来的教育深度和广度的局限性,实现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从一对一向一对多、多对一模式转化,亦即通过网络载体,由一个问题实现对大学生的群体教育,扩大教育对象的广度,以增强交流的互动性。

结语:网络环境下,高校在学生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对于掌控网络舆情的动向至关重要。因为网络环境下全球化、多介质、连坐式扩散的信息传播具有“菌殖效应”,甚至有可能在极短暂的时间内改变事态的趋向。但反思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发生,源头往往出自网下。因此,我们作为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和学生共建和谐平等的沟通关系,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及时预见和把控“菌殖源头”,杜绝利用校园网络诱发学生事件的突发。

总之,构建生态文明的校园文化,需要运用网络舆论的作用和影响,以形成统一的舆论氛围;还需要将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进行有效结合;更需要构建以生态文化为主导的绿色网络文化品牌,增强校园网络建设的审美性,秉承以人为本理念营造校园、师生平等互动环境,以从善、从美、从真、从德的大人文理念引导学生以积极开放的心态面对多元的社会现象和网络信息,培养学生以文化自觉实践文明消解低俗的文化自律。同时以网络舆情管控机制加强对校园网络的引导、保护和监控,才能成功化解危机和有效解决学生突发事件,从而实现高校对热点舆情的日常监测和突发事件过程中实施的危机应对和危机管理,有效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匡文波著.网络传播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周庆山.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学校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机制 篇四

为了切实提高金盆山学校网络舆情监控及应对能力,及时、准确发布有关信息,掌握、引导舆情的主动权,最大程度地避免网络舆情事件对本单位造成的损害,减少负面影响,为持续、稳定、高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特制定本机制。

一、工作原则

网络舆情监控应对的原则是“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基本办法是“专人巡查,提早发现,合理研判,积极应对,先入为主,科学处置,消除影响”。

二、组织保障

为进一步强化舆情信息管理,成立网络舆情监控与应对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舆情应对领导小组”),对本辖区范围的舆情监控和应对工作起指导、监督和决策作用。

组长:刘锦玲

副组长:邱蔚余维兵

成员:吴小京郑吉林曾成柱钟朝斌邱礼辉林保华

张荣华王金宇

舆情应对领导小组下设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教处。

办公室主任:邱蔚

成员:郑吉林林保华王金宇

重大舆情突发事件要成立新闻发布组,确定新闻发言人,统一对外信息发布内容口径。学校任何部门或个人均不得在当时和事后自行接受媒体采访或发布信

息。

三、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1、网络舆情监控

网络舆情监控平台 24 小时不间断采集,舆情监控工作人员设置监测主题和关键词,利用监控平台采集相关的舆情。及时对舆情监控平台采集到的负面网络舆情进行人工判读,对负面舆情做出准确判断。

发生突发事件时,组织人员对网络舆情进行不间断跟踪监控,及时、全面掌握舆情走向,为正确研判、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2.网络舆情的研判及预警

网络舆情监控平台监控到网络舆情时,监控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报网络舆情办公室,网络舆情办公室分析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及时监控关注该网络舆情的内容、成因、关注度、跟帖人数、热点指数等动态指标,做好记录、统计,以及目前舆情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网络舆情办公室与网络舆情涉事单位保持紧密沟通,并按以下标准对网络舆情准确分类。

网络舆情分类:根据网络热度和网民关注度分为一般关注、重大和特别重大。一般网络舆情是指,网民发表的对公司工作建议、问题反映、咨询质询、个人利益诉求等。重大网络舆情是指,该事件的网民点击率 1000-2999 人次,或跟帖评论100-499篇,或被5家以下主流网站报道转发的特殊时期网民关心、网媒关注的网络舆情事件。特别重大网络舆情是指,该事件的网民点击率 3000 人次以上,或跟帖评论500篇以上,或被5家以上主流网站报道转发的,涉及公司的突发、公共、食品、卫生及自然灾害、生产质量、安全保密等事件或严重影响公司形象及社会稳定的网络热点、网民热议、网媒热炒等网络舆情事件。

四、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置

(一)一般网络舆情

对于一般网络舆情,由网络舆情办公室做出研判,并将该舆情在 2 小时内转达相关业务科室查清事实真相,在 1 天内给出正面的解释或解决,并将结果反馈金盆山学校党支部。网络舆情办公室和相关业务科室密切监控该网络舆情的走向,同时对舆情进行正面引导、疏导,直至舆情消除。

若网络舆情不能消除或还有扩大迹象时,党支部要及时上报镇、县级舆情应对领导小组,按照重大舆情应对处置流程办理。

(二)重大、特别重大网络舆情

对重大、特别重大网络舆情,舆情监控工作人员应立刻报告镇党委;镇党委立即汇报给县舆情应对领导小组,并组织相关科室负责人调查事实真相,及时获取事件详细资料。

舆情应对领导小组召开紧急会议,迅速成立新闻发布组,确定新闻发言人。视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舆情突发事件的情况和应对方案。

新闻发布组根据舆情发展趋势,适时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事实真相以及处置结果;在县委宣传部的指导下,运用主流网络媒体、网络评论员队伍,采用跟贴回贴、发表评论、微博声明等方式,对舆情进行正面引导、疏导,积极掌握舆情发展的主动权,镇党委实时跟踪该舆情走向,拟制报送《网络舆情通报》,直至网络舆情消除。

五、后期处置

5.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 篇五

黔西南州委办公室:

为切实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工作,收到州委办字﹝2015﹞210号文件后,我局领导非常重视,一把手亲自抓,立即组织人员成立了国土资源工作的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组,明确了舆情收集、报送和处置工作的同志。工作汇报如下:

一、由信息科负责网络舆情处置工作,工作组成员负责监督网站舆情,信息科宋军同志为联系人,负责报送和处置工作。

二、如发现相关舆情,必须立即组织进行研判、处置、重要、敏感的舆情必须在一个工作内将事件情况核查清楚,并将事件情况和处置情况上报州委办公室。

三、要对有可能出现的舆情隐患进行梳理,并于每月安排工作组成员轮流网上值班,发现情况并于每月10日前上报州委办公室。突发、重大舆情隐患要即时上报。

四、经州局研究决定,成立黔西南州国土资源局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组。

附件:黔西南州国土资源局网络舆情处置机制工作组通知

6.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 篇六

昆明狼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就如何有效地抢抓舆情点的问题,通过实例做一些讲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抛开舆情存在空间的理论探究,会发现有这样一个规律,即,舆情经常发生在民意表达最为集中、舆情传播最为畅通的“场所”。因此,我们收集舆情,就要到民意表达最为集中、舆情传播最为畅通的“场所”去寻找。

一、媒体上收集信息

媒体是舆论的汇集地,媒体信息来源十分广泛,包括了各地区、各领域甚至世界各国的信息。媒体信息特别是网络媒体信息,没有过多的周转环节和层层报批的手续,受“长官意志”的干扰相对较少,揭露问题也比较尖锐、比较及时,我们从中会发现许多有价值的舆情点。同时也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及网上热点问题,要关注各大网站上的新闻跟贴和民间网站论坛。

二、从部门收集信息

舆情信息的收集,要广泛建立纵横联系,不断强化立体收集。要在立足本地区、本系统的基础上,打通各种渠道,其它系统建立直接或间接的横向联系。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逐步建立一些具有辅助功能的舆情信息联系渠道,培养一批专、兼职舆情信息员,从而保证横向部门信息收集渠道的畅通。

三、从民间收集的信息

舆情信息是反映民意的载体,从民间获取舆情是民意信息来源的最直接、最真实的渠道。从民间收集信息,要求舆情信息工作者要有强烈的民本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要经常深入社会的各个阶层,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经常性和广泛性的联系;要善于从民间广为流传的民谣、“顺口溜”以及各种街头巷尾的议论、“小道消息”、“传言”中捕捉舆情点,从中发现倾向性、苗头性、社会性的舆情信息。

7.构建政府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 篇七

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 网络渗透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影响力。网络成了新媒体时代的主流媒体, 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即时性、交互性、生动性、丰富性、超时空、超文本等特点, 但相对缺乏可信度、组织及用以维系用户的完备的内容生产。网络媒体在扩散传播中带来了海量的信息, 改变了传统媒体“单向———受体受限”的模式, 以“双向型———去中心化”为核心架构, 增添了受众信息反馈的巨大拓展空间, 人们可以通过跟帖、BBS、聊天等形式, 利用QQ、MSN、飞信等工具, 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发表融合本阶层利益与视角的舆论批评, 对政府管理方式产生一系列冲击与深刻影响, 为民主政治开辟了又一场域。网民群体关于某一事件围绕各自阶层的利益寻找“爆点”, 广泛热烈地参与舆论传播, 并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与政治管理机制提出质疑, 有时过激影响到社会稳定则形成网络舆情危机。网络舆情的实质是人们不再寻求法律手段, 而是寄予舆论造势、道德约束、施加集体压力与政府争夺政治与文化话语权, 它实际上是意识形态中非理性的社会心理的一种反映形式。

网络舆情的特征

网络舆情具有开放性。网络技术的应用使海量信息传达迅捷, 赋予受众自主选择的权利,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选择信息, 甚至还要主动过滤, 去掉错误的或者附加的垃圾信息。不同阶层、享有不同经验的公众作为网络舆情的主体从个体角度出发, 无限制地过滤信息, 以至于失去经验的共享和信息全程全面的收集, 甚至会出现某些过于主观的观点。在众多信息中如何辨别真伪, 又如何在强化了自主选择权利的信息筛选中保持理性与客观, 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现实的网络世界关于群体性事件的舆论追踪, 往往使真相难以被澄清, 负面因素常常被随意放大。

网络舆情具有多元性。网络世界涵盖内容丰富, 网络用户可以全面体验信息生活与实际生活的交融。作为初具规模的“虚拟社会”恰恰缺乏集体认同的道德规约, 个别人寻找尚不健全的网络管理、监督机制的漏洞, 滋生“道德虚无主义”与“合理利己主义”。甚至有的网民在现代社会完成了从旁观者到议论者再到参与者的转变, 把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边限在某种程度上模糊化, 加速网络舆情的发展, 如引导不当, 过激行为会引发舆情危机。

网络舆情具有冲突性。网络具有超时空、超文本的特点, 是全球共享的, 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拥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们在网络世界里相遇, 思想的交锋也必然包括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碰撞, 对于不同主题以及同一主题的多元讨论, 其出发点在于以“我”为中心的思想观点能得到认同, 而不去更多地考虑内容是否合理与正确。同时, 网络身份是隐匿的, 这就催生了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网络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主流媒体, 更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觊觎, 他们试图抢占思想文化的宣传阵地, 发表错误的信息制造混乱, 破坏社会的安定团结。

网络舆情具有情绪性。网络世界的信息交流具有情绪化倾向, 是意识形态中非理性的社会心理反作用的具体表现。人们凭借虚拟身份就某一话题发表言论, 多是鸣不平之音, 为个人遭遇的不公正、个人利益的受损找到个体情感的宣泄口, 人们在网络上自发形成志同道合的群体, 群内同质化又引发对群外异质的疏离, 在信息的选择、是非的判定上对本群体高度依赖, 甚至形成偏颇的“群体极化”的强势观点。网络舆情即围绕某一群体性事件通过网络舆论传播把涉及一定阶层或群体的利益以及由此在一定阶段累积的抱怨、焦虑、紧张、不满等情绪暴露无遗, 如不加正确引导, 民意审判走向极端, 将不可避免地侵犯当事人的隐私和人格尊严, 形成一种“网络暴力”;负面舆论“滚雪球”似的扩大, “羊群效应”使人们在整个网络中只听到一种声音, 即本群体的声音, 会冲击政府的执政能力, 危害现有的社会治理秩序。

网络舆情的理论属性

网络舆情是意识形态中非理性的社会心理的反映形式。社会心理的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在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舆论传播过程中, 带来受众话语权的回归甚至泛滥, 社会心理的非系统性、相对隐蔽性和错综复杂性、广泛性、群众性等特点揭示政府构建网络舆情的导向机制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因此, 我们要用正确的舆论导向来引导大众, 使之进行理性的思考, 自觉行动, 充分发挥社会心理反作用积极的一面。

意识形态对网络舆情的形成和变化发挥重要影响。我们要特别提防网络舆情发展中把事态引向歧途、将破坏性扩大的别有用心的煽动言论, 重视意识形态的斗争与意识形态在当今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用进步的意识形态即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 发挥进步的意识形态对网络舆情的积极引导和规制作用。

消费主义文化对网络舆情产生明显影响。异化消费使人们把物质消费的多少作为个人幸福实现的途径和生活质量的评价标准, 把消费看做是快乐的唯一源泉。消费主义时代, 人的归属感和满足感建立在物质享受和对物的崇拜之上, 社交生活淡化, 群体关系疏离。不合理的人际关系使得个体情绪紧张, 在多元的价值趋向中迷失了自我, 丧失了正确的主流价值观的导向, 对信息的采集、是非的判定难免失之偏颇。

构建不同阶段的政府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针对网络舆情的上述特点, 政府应努力构建针对不同阶段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在舆情潜伏期———建立适度的调控机制。完善政府舆情信息汇集机制和预警机制。平时政府要注意对舆情信息的汇集, 组织相关人员收集网络舆情信息, 制定科学的收集标准, 运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等科学的方法, 依靠人民代表大会、政协、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媒体等平台, 准确把握网络舆情的动向与发展规律。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相互配合, 对预警划分级别。加强法制建设, 提供必要的法制支撑, 积极探索网络政治与网络文明的交叉互动作用。

在舆情爆发期———建立积极的干预机制。加强政府的应急与干预措施。面对舆情发展快速作出反应, 不逃避、不推诿, 第一时间掌握相关信息, 指定相关部门受理, 把处理的进程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密切关注的公众。正面引导舆论, 加强政府主流网站的自身建设, 建立积极的干预机制。干预机制包括政府信息的公开透明、对话沟通的民主平等、媒体舆论主流积极引导、特殊时期的强硬手段。

在舆情的持续期———建立有效的应对机制。做好政府舆情信息的分析研究工作。组织技术人员采用科学分析的方法, 对相关信息分类、鉴别、筛选、分析、归纳等, 分析舆情信息的倾向性, 增强网络舆情的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研究。探究公众参与网络舆情的动因, 分析网络舆情发展中的“意见领袖”, 引导他们成为建设和谐网络环境的力量。尊重他们为民代言、批判现实、监督政府的主动意识。加强网民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 引导网民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引导。

在舆情的淡化期———建立必要的反馈机制。做好政府网络舆情信息的跟踪与反馈工作。政府对内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为今后的工作指明方向, 开辟其他切实可行的反映民主诉求的渠道, 改变民意上达阻滞、传统媒体舆论监督功能不足的旧面貌, 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倾听民声, 夯实群众基础;对外要继续组织媒体积极发挥其舆论导向作用, 降低谣言的破坏性力量, 增强政府与民众在网络领域的互动, 避免因政府的话语匮乏而造成沟通的障碍

参考文献

[1].谢金林:《网络空间政府舆论危机及其治理原则》, 《社会科学》, 2008 (11) 。

[2].曹劲松:《政府网络形象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09 (6) 。

8.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机制初探 篇八

【关键词】网络舆情 舆情监测 舆情引导

网络舆情,就是指以BBS论坛、博客、QQ、微博、各种社交网站和虚拟社区等为平台而呈现出来的人们对于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的有一定影响力、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情况。网络的迅猛发展,社会焦点问题、偶发性事件、关乎人们切身利益的问题以及具有煽动性的、失实的或反动的舆论等,极易形成网络舆情,成为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新兴力量。

网络舆情有利于了解民意,集中全民智慧。但是,网络的匿名性和流动性也使得一些不良言论充斥其间,对人们产生消极影响。因此,需要根据网络舆情的特点和作用建立合理有效的监测与引导机制。

一、网络舆情的特点

与传统媒体舆情相比,网络舆情具有形成速度快的特点。这种快主要体现在地域缩小和时间缩短两个方面。

在地域上,网络彻底打破了地域的界限,只要有电脑和网络,人们随时随地都能与整个世界对话,以互动的方式进行公共参与,网络空间取代了地理空间。以往,由于地理空间的限制,发生重大事件后,人们只能在家庭成员,朋友之间以及一些休闲场所发表评论或牢骚等,其传播范围非常有限。然而,随着网络的发展,电子邮件、网络论坛、博客、QQ、微博等等的兴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就发生的各种事件发表评论、交换意见。例如央视举办的2011年网络春晚,当著名歌唱家龚琳娜演唱被奉为神曲的《忐忑》时,全国各地许多网友就通过微博等发表了对这首歌的看法,大家畅所欲言,完全不受地域限制。

在时间上,传统传播媒体例如报纸,由于需要筛选、编辑这样一个过程,一般都有一个截稿日期,我们只能在第二天从报纸上获得消息。再比如传统的广播、电视,当发生重大事件后,最快也要在几个小时后才能传播给大众。网络可以做到随到随发,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上,网络的优势更明显。例如俄罗斯莫斯科的多莫杰多沃机场抵达大厅内于当地时间2011年1月24日16时40分左右(北京时间1月24日21时32分左右)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新华网于北京时间1月24日22时07分发布了这则新闻,距事发时间仅35分钟。其他网站以最快的速度纷纷转发这条新闻。紧接着,看到这条新闻的网友们纷纷发帖评论此事,由此可见网络舆情形成时间之快。

除此之外,网络舆情还具有多元分散、匿名性的特点。传统媒体易于产生集中舆论的效果,可以使大众传媒为公众营造出一个意见气候,而人们由于惧怕社会孤立,会对强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但是,网络时代的到来对这种趋同行动有所改变。网络时代尊重个体,它更承认人们个人意见的表达与个性发展。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个人情绪的发泄就有了广阔的空间,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以及对一些问题不科学的认知等,都有可能成为不良情绪言论的引子。

二、网络舆情的作用

当今,网络已成为一个巨大的民意平台,人们在网络上可以发表对公共事务的看法,是目前成本最低、传播速度最快、表达最方便的形式。1999年5月9日人民网为抗议北约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而开设抗议论坛,这是传统媒体网站开设的首个时政类论坛。一个多月后,这个论坛改版成强国论坛,在改版之前的40天之内,“抗议论坛”发了9万余帖子。2006年元旦,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全面完成了从中央部委到县级政府的网站布局。网民参与政治的热情空前高涨。统计显示,半年内有25.4%即5334万的中国网民访问过中央或地方政府网站。主流网络媒体为民意的表达提供了强大平台,在人民网强国论坛等知名时政论坛上,每天都聚集着大量网民就“家事国事天下事”发表自己的见解;各大门户网站,几乎每天都有根据新闻事件、热点报道展开的民意调查。从地方官员到中央领导,中国官员越来越重视网络这一新媒体,并将其作为了解民意、汇集民智的重要渠道。这无不体现了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

然而,舆论并不都是积极、正确的。消极的网络舆情会对人们产生不良影响。网络的零进入门槛使得任何人(不论信息发布者的身份、政治社会背景如何)只要拥有最起码的技术支持,就可以分文不付地在网上发布信息。“网络舆论多为潜舆论形态,即情绪型舆论形态。”①情绪型舆论是公共意见倾向的征兆,是显示公共意见倾向的窗口,但缺少理性和清晰度的激愤的社会情绪,容易产生非理性的社会心理。网络舆情的形成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片面的认识等等,都会利用网络进行宣泄。因此在网络上更容易出现庸俗、灰色的言论,相对集中的偏颇观点容易带来群体的盲从和冲动。此外,由于网络的隐蔽性,使得这种力量很容易被人利用,那些动机不良者的身影,经常会出现在网络舆论之中,这就难免失去这种舆论的公正性。

三、建立合理有效的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

根据网络舆情的特点和作用,我们需建立合理有效的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

1、网络舆情监测机制

网络舆情监测,指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网络舆情的内容、走向、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密切关注,将最新情况及时反映到有关部门。出现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原因是复杂的,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事先制定有效的舆情监测机制,就能够及时地对舆情的发展进行监测分析和正确引导,避免事件向消极的方向发展。为及时了解舆情信息,并对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舆情及时做出分析和应急反应,应建立实时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密切关注重点网站、重点论坛以及博客、微博、QQ群等言论情况,对这些开放的网上交流平台进行监控。

首先,各级政府应建立专门的网络舆情内部信息系统,组建网络舆情监测队伍。队员由精通网络技术、政治意识强的专职人员组成,全天候不间断地对重点网站、重点论坛的舆情进行日常监测。政府部门要在物质、制度、资金上给予支持,确保监测工作正常开展。

其次,要建立排查机制。舆情监测队伍要定期排查各大网站的论坛区、博客以及新闻的留言板等,科学梳理,一旦发现有不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虚假舆情,要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以便决策部门能掌握舆情的内容和走向。

再次,电信部门要根据国家有关互联网管理的有关法规,切实做好网络用户的登记、备案工作,实行用户实名登记制度,规范管理,准确掌握信息源。

最后,要不断提高网络舆情监测技术,开发网络舆情信息实时监测与跟踪软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信息过滤等系统,构建网络安全技术防控体系。②

2、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由于网络舆情具有形成速度快的特点,这就要求舆情引导的及时性。网络的优势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及时,所以,如果不及时,就很难引导网络舆情。要做到及时除了技术上的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解除过去在传统媒体条件下形成的一些约束条件。最根本的是观念上要从“怕人家知道”转变为“怕人家不是从我这里知道”。

对于网络舆情多元分散的特点,要求舆情引导具有整合性。整合这里主要是指:包容、宽容、寻找共同点、组织为一体。在网上开展舆论引导工作,不能采取打压的做法,必须尊重群众,关心群众,帮助群众,讲究策略,讲究引导艺术和引导效果。要善于从多元化的舆论中寻找共同点,发现积极因素,在这个过程中往往需要从更高层次上来提出新的理念,在新的基础上统一认识或者取得谅解,达到共识,至少不出现尖锐的对立。

网络是个开放的、参与性十分强的世界。任何人,不论其社会地位、贫穷富贵、文化高低、性别种族,在网络上一律平等。任何人都能在网络上发表自己对事物的看法。由于每个人处理信息的能力不同,大众传播时代遗留下的权威性仍将在网络新闻媒介中发挥作用。当网络上出现大量虚假信息和极端言论,人们无所适从时,他们往往对于评论权威的依赖会更强烈,更需要“意见领袖”为自己答疑解惑。所谓“意见领袖”,就是指在传播活动中表现活跃的一小部分人,他们对某方面的事态发展比较关心和了解,因此能向他们身边那些广大的公众群体提供这方面的有关信息,并对此做出相应的解释。③邀请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官员等,对当下的热点问题答疑解惑,并把他们的发言放到网页的首要位置,以强化主流言论,孤立非主流言论,能够使人们对待问题更加理性化,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要强化网络“把关人”,引导群众通过网络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网络把关人利用网络的互动功能,组织在线交流、网上访谈、网上讨论等活动,引导网民发言讨论,促成正确舆论的形成。

世界千变万化,各种事件、各种舆论层出不穷,因此必须时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对新出现的问题要进一步进行探索,合理地进行引导,才能创造出和谐的网络环境。□

参考资料

①陈力丹:《舆论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90

②丁建军,《浅谈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成因及其危机应对》[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8(4)

③李彬:《传播学引论》(增补版),新华出版社,2003:284、150

(作者: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09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9.网络舆情工作总结 篇九

一、基础工作扎实

为做好网络管理,我们从基础抓起,拓展了工作平台,提高了服务效率。一是通过金堂旅游门户网站建设,开通了政策业务咨询与解答,由专人负责解答相关政策解读。对一些群众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我们提交局党组会议讨论,在工作中加以完善。____年,我们共计回复网上咨询128条,提取有针对性的建议12条。二是加强宣传力度,结合目前群众对旅游需求的日益增多,我局利用金堂公众信息网、金堂旅游门户网、政务微博及时发布我县最新旅游消息及动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加大对我县旅游景区(点)、星级农家乐、餐饮、住宿等进行宣传力度。截止目前,共在网站发布旅游信息、动态849条,旅游景区(点)、特色餐饮、旅游线路、节庆赛事活动等宣传信息358条;

政务微博粉丝237人,发布微博数241条。三是抓好人员培训,根据宣传部有关的要求,我们对工作人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如电脑操作技能、业务知识、政策法规等培训,并积极参加县上组织的各种培训。

二、舆情应对有力

一是结合单位实际,制定了《旅游应急处理机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进一步避免发生重大网络舆情的可能性。二是做好网络问政工作。安排专人负责人,从完善机构、落实制度入手,强化服务意识,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截止目前,我局共受理网上信件52件,办结率为100%,满意度100%。三是完善咨询回复机制。对我们工作提出咨询的,我们在解答的同时,把这些内容添加到政策宣传条目之中,咨询次数集中的,作为热点问题排列在前。对我们工作提出建议的,按内容分类,由科室进行回复。对我们工作提出批评、投诉的,由分管领导亲自查办,查找源头问题、明确人员责任并改进工作。同时积极关注群众人气较高的本地网络媒体、论坛,查阅对我们工作相关的群众意见、帖子,对群众疑问进行有效答复,改进工作。

三、强化宣传管理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一方面重视建章立制,制定了《互联网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网上应急处置预案》、《网络信息审批制度》,建立了互联网突发事件处置预警机制,科学规范了突发事件的处置原则、处置措施以及处置程序。细化工作流程、加强日常演练、做好金堂旅游门户网站和网上业务系统安全应急处置和信息交流工作,不断强化应急处置能力,提高防范能力,建立较为完善的保障机制。另一方面,我们高度重视网络日常宣传管理工作,对通过公众信息网、旅游门户网、政务微博发布的各类政策文件、工作动态等均由分管领导审批。对政务、党务信息,我们按要求做到审批手续规范、发布及时、应公开尽公开。

四、体制建设到位

为加强网络宣传及舆情处置工作,成立了县旅游局网络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各科室、下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局办公室具体负责网络宣传管理工作的实施,督查,考核工作。并把开展网络宣传管理工作纳入到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收到了良好效果。

五、____年工作要点

(一)加强网络互动。整合旅游信息资源,深入研究信息化工作,加强旅游门网站及政务微博建设,进一步强化党务政务公开,了解公众的网络社情民意,鼓励网民建言献策,及时解决网上关于旅游方面的咨询、投诉问题,切实做好旅游政策的咨询工作。

(二)加强网站建设。加强旅游门户网站建设,扩展网站查询、自助式服务功能,使其在网络舆论中发挥主导作用。

10.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开展情况 篇十

网络舆论和网络舆论事件,其发源地基本在基层,随着组织工作透明度、公开度的提高,一些涉及组织工作特别是反映干部工作、干部问题的新闻及评论经常成为网上的舆论焦点。如何及时、有效、稳妥地应对好网络舆情,成为新时期组织部门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是突发性。由于借助网络平台传播信息简单直接且身份隐蔽,网民能够快速、大胆地发表意见,呼唤声援,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种力量,以期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重视。因此网络舆情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事先没有征兆。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能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二是破坏性。组织部门网络舆情危机往往会引发社会大众与组织部门在观点甚至行动上的剧烈冲突。

三是紧迫性。组织部门必须对即将或者已经发生的舆情危机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防止事态的扩大,减少损失。

健全机制,积极应对。成立了网络舆情工作小组,由部领导、办公室及相关技术人员组成的组工网络舆情防范与处置领导小组,加强与宣传、公安部门网络管理科室和主流网络媒体的沟通交流,以形成工作合力。负责对本地网络舆情涉及到组织工作的内容进行监测跟踪,并不定时地在互联网上查找涉及本地干部工作有关情况的话题。对涉及的组织工作舆情,工作人员认真进行梳理,按照所反映的内容和所涉及的干部,分门别类予以储存备案,特别对重要情况第一时间向领导汇报,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制定预案,把握动态。利用地方党建网、政府网等平台,加强对组织工作、干部人事工作的宣传,及时发布不涉及保密范围的干部政策法规以及干部工作信息动态,提高透明度,减少神秘感。对针对干部个人的帖子,特别是对领导干部工作有疑惑、有情绪的帖子,工作人员及时与有关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建议相关人员进行跟帖说明,防止事态恶化。最后,及时删帖,杜绝炒作。对于一些虚构捏造、夸大其辞、极端偏激的帖子,则通过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屏蔽或删除,避免恶意炒作,形成不良舆论。

11.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 篇十一

【关键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组织机制

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网络舆情应对组织,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协调一致行动,是成功应对各种现实的和可能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组织保障。

一、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专门组织机构

随着网络这一新兴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舆论传播已经进入到“自媒体”时代和“大众麦克风”时代,网络也逐渐成为民意表达的主要渠道,舆情的监测、管理也成为了解民意、体察民情、与民沟通的重要手段。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出现多类以互联网舆情为对象的工作机构,如政府相关部门成立的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机构、高校或学术机构主办的网络舆情研究机构、依托主流媒体存在的网络舆情服务机构以及由软件公司或传统的市场调查公司成立的网络舆情服务机构,但我国尚缺乏独立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专管政府机构,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监控和处理,往往由多个部委联合交叉执行。从应急预案规定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来看,我国地方各级政府还没有普遍建立起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具有综合应急管理”功能的专门常设机构和“具有专业应急管理”功能的临时机构。这种情况使得政府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和控制工作中显得被动无力,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当前,正值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时期,国际国内都存在很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各种潜在的和现实的矛盾极易激化,国家和各级政府设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专门组织机构是非常必要的。网络舆情的专门组织机构应履行以下职能:舆情信息的收集与汇总、舆情信息的分析与研判、舆情的传递与服务以及舆情的应对与引导。

二、制定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规章制度

面对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我国曾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等[1]。但是,与快速发展的网络舆情和有效应对舆情危机的实践要求相比,这些规章制度一方面由于多为部门规定,缺乏配套性,不能明确行政管理部门、电信运营商、网络服务商、信息提供商和网络群体等行为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使相关规定难以落实,造成管理上的困难;另一方面,现有的规章制度主要是针对网络言论和行为的规范,而缺乏权威配套的政府和管理部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这可以说是舆情应对滞后、处置失当的重要原因。因此,制定和完善面向政府和管理部门的网络舆情法律法规已十分迫切。有效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首先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管理规章制度,形成权威、规范、配套、可操作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政府各职能部门网络舆情工作制度、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指挥制度、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制度、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互动机制以及热点事件政府及时回应制度等。

三、明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相关机构责任

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必然要承担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的主要职责。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管的过程中,有些地区根本没有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常设机构,当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爆发时临时成立一个班子,采用政治动员方式搞人海战术,而且强调不惜一切代价,在短期内想控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这种非制度化的、运动式的处理就有可能导致另外一场危机。对于以政府为核心、由多个参与主体共同组成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管系统,本着权力与责任相匹配的原则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职责,是实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管工作规范化、常态化的关键。政府是这一系统的核心,通过政府组织内部的横向与纵向分权以及对社会组织及公民等多元主体的权力分配,同时明确这些主体应承担的相应责任。这样以来,一个由政府挂帅、由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多元参与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管系统就建立起来了,系统在处理瞬息万变的危机情况时能够充分共享权力和信息、分担风险和危机、提高效率与效益。责任的履行要靠制度作保证,权力的行使要靠制度来约束,因此,明确职责的要求与制定规章制度的要求本质上是一致的。

四、规范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管理流程

对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管理,从技术层面上讲,包括“发现→分类→监控→预警→引导→处置→总结”等环节,其主要目的是揭示事件真相,化解舆情危机,掌握网上舆论主动权,引导舆情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从工作层面上讲,舆情应对管理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收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重点关注新闻留言版、网上论坛、博客以及播客、维客、个人新闻台等新兴网络形式,以及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和新闻媒体。[2]第二,研判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研判,通过对零散、初级的信息进行汇总、梳理、归纳,形成有情况、有思想、有深度的舆情系统信息,是网络舆情引导控制的基础。第三,引导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发展。在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的传媒环境下,网络信息交流是平等互动的,只有增强“疏”的理念,尊重网民意见的自主性,才能获得网民的认同。为此,必须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处理好即时与实效的关系、即时与全面的关系;要讲究引导舆情方法和艺术,采取灵活机动引导方式,借助门户网站,如人民网等中央新闻网站、新浪网等商业门户网站,主动导贴、积极跟帖、善于劝帖、注意收帖、适时结帖,支持鼓励积极向上的帖子,使正确、理性、健康、务实的言论成为网上舆论主流,引导舆情健康发展。

五、保障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协调运作

对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管理,必须通过设立政府专门机构实现工作的常态化,通过各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实现工作的协调运作。长期以来,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管理方面,各地各级政府之间以及政府和公民社会之间合作不足。一方面,地方部门的本位主义仍有存在,权力运用不当,导致中央权威弱化;另一方面,地方之间谋竞争轻合作,致使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治理中舆情等相关信息、经验无法共享,造成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因此,增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互动显得极为重要。政府部门之间要互通信息,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甚至与社会群体包括网络虚拟社团之间都应该建立起沟通渠道,加强信息交流,发挥信息的社会价值,减少由于信息闭塞和沟通困难造成的工作整体效率低下。当前,政府各具体职能部门例如公安部、工信部、国务院新闻办、文化部等都负有对网络信息进行管理和引导的职责。但是在这些部门之间尚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无法形成管控合力。因此,当务之急是将各级党政部门的具有网络信息管理、收集、分析、引导、处置职能的部门,在明确职权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与合作,统一政府对外宣传口径,协调一致,打破部门藩篱,采取联席会议等形式最大限度地进行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认真分析舆情产生的原因、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准确把握本地区网络舆情动态,主动预判,及时作出策略调整,促进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健康发展。[3]

参考文献

[1]林利.网络舆论危机管理的政府职责及其防控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45.

[2]纪红,马小洁.论网络舆情的搜集、分析和引导[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7(6):104-107.

[3]马荔.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治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

12.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长效机制研究 篇十二

《辞海》对“舆论”一词的注释是“众人的议论……现多指群众的言论”。《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舆论是社会上值得注意的相当数量的人对一特定问题表示的个人意见、态度和信念的汇集”。《现代汉语词典》认为“舆论:公众的言论;舆情:公众的意见和态度”。因此, 笔者认为, 舆情与舆论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现代社会, 人们关注的不仅是社会公众的言论, 更关注言论背后要表达的意见、态度、信念等综合因素。

在学理上, 学者们认为舆情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土概念。冯希莹在他的《舆情概念辨析》一文中这样定义, 舆情特指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 特别强调被管理者对管理者持有的情绪、情感、意见, 其中政治指向性是此概念的画龙点睛之处。有学者认为舆情是社会民众在一定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 对关乎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 (事项) 或自己关心的特定事件持有的群体性情绪、意愿、态度、意见和要求的总和及表现[1]。有学者认为, 舆情是“在一定社会空间内, 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2]。综上,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网络舆情就是社会舆情在网络上的延升和发展, 指在网络这个特定时空场域内, 人们对自己关注的社会事件或与自己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持有的情绪、意愿、态度、意见、诉求、行为等因素的总和, 是民众一种政治意图的表达方式。

高校网络舆情相对于网络舆情, 不论在时空场域还是参与主体与社会大众都有区别, 学者们对这两点争议颇大, 有的主张场域限于高校校园网, 参与主体是高校师生;有的主张场域限于校园网, 但主体仅限于高校大学生;有的学者主张高校网络舆情的场域充满整个互联网, 而参与主体是高校师生;有学者认为高校网络舆情场域是整个互联网, 但主体凸显高校大学生。如有研究者主张“高校网络舆情特指以大学生为主的群体通过网络表达对校园中某些现象、学校管理及他们关注的某些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而传播的各种不同观点、意见、态度和情绪的集合”[3]。也有学者将高校网络舆情界定为主要以校园网络为载体, 以学生群体为行为主体, 由现实社会各种现象引发的, 并能对其进程产生影响的、公开的、一致的、具有权威性和倾向性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4]。还有学者认为高校网络舆情进一步限定了网络舆情的范围, 主要是高校师生对自己关心的公共事务持有的各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5]。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高校网络舆情的长效引导机制, 高校教育者的确是高校网络舆情的参与者甚或发起者, 但教育者本身就应该具备立德树人的基本修养, 他们往往会在教学、管理、生活中率先垂范, 在教给学生书本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适应社会。虽然现实高校都有实体围墙, 美其名曰“象牙塔”, 但是, 在风起云涌的信息网络时代, 实体围墙早已围不住网络信息的轰炸, 那么在良莠不齐的网络社区, 大学的崇高使命之一是育人, 尤其体现在网络教育引导上。因此, 高校网络舆情指高校大学生在互联网上因对社会事件和社会现象的关注而引发的对该事件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倾向等总和。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

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 学界看法也不一致。李昌祖等认为, 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包括主体的特定性、客体的双重性、空间的限定性和产生缘由的多样性[6];也有学者认为高校网络舆情包括形成过程的迅捷性和交互性、内容的多元性与分散性、制造和参与主体的开放性及问题探讨肤浅和舆情真伪难以求证等特点[7];王芝灵在他的学位论文里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 指出包括自由性与可控性、互动性与及时性、丰富性与多元性、隐匿性与外显性、情绪化与非理性、个性化与群体极化性[8];曹银忠等认为高校网络舆情具有自由性与直接性、隐匿性与外显性、丰富性与多元性、突发性与及时性、互动性与可控性这样五对特征[9];郭秀芝等认为不确定性、群体性、非理性、全球化、复杂性、多元性、迅速性、难控性等是高校网路舆情的特点[10];刘毅持“自由性与可控性、互动性和即时性、丰富性与多元性、隐匿性与外显性、情绪化与非理性、个性化与群体极化性”六因素论观点[11]。

不难看出, 研究者们从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客体、内容、载体、形成、影响、渊源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 得出高校网络舆情特征诸如开放性、直接性、随意性、多元性、突发性、快捷性和偏差性等观点。除此之外, 高校网络舆情具有如下特征。

(一) 信息传播的即时性。

在高校网络平台上, 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发生了任何事件, 只要发表在网络上, 避开网络壁垒不说, 以光电速度, 世界各地人民只要能上网浏览消息新闻的, 都能在事件发生的瞬间得到消息, 并能在第一时间表达自己的看法、态度、观点、情感。以西南某高校大学老师周某在网上发布的《自白书》为例, 周某在2014年12月23日凌晨零点59分在微博、微信上发布了《自白书》, 这个时候, 按照中国传统的作息时间, 大部分人们已经进入睡眠时间, 但这个《自白书》仍然在第一时间传播开来。笔者在微信圈里发现最早关注并转发的是凌晨2点13分, 而其本人微博截止2014年12月24日20时23分, 已有38498人次转发, 评论多达8636条。之后, 这条信息以当事人不可预见的速度和广度迅速传遍了全国高校, 并引发了师生的广泛关注, 超过9085万人次阅读过此信息, 评论超过4.7万条, 媒体人也在第一时间关注这个事件 (1) 。

(二) 高校网络舆情中, 大学生人人都是媒体人。

1998年5月, 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正式把互联网确定为“第四媒体”, 根据当年报告, 人们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比例达到47.4%, 而通过传统报纸获取信息降到15.7% (2) 。互联网高速发展, 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只在网络上浏览信息, 开始探索新的发表公民意见的途径。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发布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的“We Media (自媒体) ”研究报告, 里面对“WeMedia”做了如下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 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事实、新闻的途径。”简言之, 即公民用以发布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的载体, 如博客、微博、微信、论坛/BBS等网络社区。也就是说, “自媒体”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 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多数或者特定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平台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微博、日志、主页、微信朋友圈等,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托管平台是美国的Facebook和Twitter, 中国的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平台、人人网、百度贴吧等。当今大学生几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微信账号或QQ账号, 高校BBS论坛主要为学生开辟。高校学生工作正在向无纸化办公转变, 学生接受管理服务教育信息, 都能通过网络获取。方便的途径促使学生成为“媒体人”, 他们可以把自己对某一社会事件或与自己相关的高校管理的看法态度观点情感发表在网络上, 形成高校网络舆情。

(三) 作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客体事件较传统舆情范围扩大。

传统舆情形成内容, 与学校传统管理体制相关, 学生能接受的信息是与自己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 包括校园管理和师生权益相关的信息, 诸如教育教学改革、管理服务、奖勤助贷、招生就业、师德学风、后勤管理等相关工作。而在当前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 学生不仅关注与自身有关的事件事务, 还包括从网上获得的间接信息, 如关乎高校及社会稳定类, 如学生对国内外重大热点问题、民族情感等敏感问题发表的言论及对有影响力的老师发表的针砭时弊的博文、微信等的关注评论转发符, 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 高校网络舆情的真伪与影响的不确定性。

高校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上不经任何官方审核方式发布自己关于某事件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倾向, 他们发布信息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审稿人, 也就是说信息发布是没有“把关人” (3) 的, 势必因个人倾向性而有失客观公允, 会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的随意性、即时传播性和影响范围广的特点, 抓人眼球赚取噱头, 博取点击率, 进行商业营销炒作, 造成社会的恶劣影响。对于网络事件, 有人断章取义, 有人别有用心, 大学生由于自身的身心特点, 对社会事件的认知不够全面, 部分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 特别感觉遭受不公平的待遇, 加上他们对社会问题认识片面等, 就会借由贴吧、微博、微信等新型网络渠道进行情感上的宣泄。对于浏览信息的大学生, 由于不是第一现场经历者, 往往断章取义, 攫取符合自己价值认同的信息予以评论传播扩散, 从而影响其他大学生网民对事件和社会的看法。因此, 高校网络舆情更容易出现与客观事实不符的情况, 有时甚至出现与事实完全相反的状况[12]。

(五) 高校网络舆情的法律边界性。

高校大学生具有高度政治热情, 遇到自认为不平的事件好打抱不平, 因此, 很容易被真伪难辨的网络舆情蒙蔽双眼, 一时激愤, 点击散播非事实信息, 触犯法律。2013年9月9日出台的司法解释对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构成诽谤罪的两个要件“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分别予以了明确。解释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应当认定“情节严重”,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 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 以高校学生的QQ群数量来说, 当今高校大学生据不完全统计, 平均每个人拥有的QQ群个数已经超过5个, 同学群如小学的、中学的、大学的、年级的、班级的、各类社团的、实验室的等, 有暂时的, 也有联系紧密长期的, 笔者一些学生干部的QQ群数量多达50个, 笔者的工作学习QQ群数量达42个, 其中超过千人的就有三个。如果要发帖转载500次以上、浏览5000次以上, 是一个很容易突破的限制, 对是非难辨的网络信息转发评论很容易形成突破法律底线的网络舆情。

三、高校大学生的性格特点

高校大学生的年龄段大体分布在18至22岁之间, 这个年龄正值青春后期成年早期的转折点, 大学生以前的人生重要任务是学习, 至于人格形成、个性发展、情感完善、认知建立都是成长期的附带产品, 到了大学阶段, 面对所有生活学习社交任务等突然全部让自己做主, 不成熟的心理会影响对社会问题和生活事件的客观评价, 这时很容易借助方便的网络渠道断章取义、激情表达。

(一) 认知的偏差性。

大学生的身体已经基本发育完成, 但心理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 这个时期的青年人认知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 主观思维占据大脑。一方面在现实中追求尊重、理解、渴望独立、成熟, 另一方面存在心理依存性和不成熟性, 自身冲突加上环境不匹配性, 认知系统偏差就出现了, 这个时期的青年大学生容易以偏概全、错误、消极、偏离客观现实, 容易仅根据生活中某一事物的某一细节的了解就片面武断地下结论, 而信息的完整性、整体性就会被忽略, 在自我整合过程中, 在网上对信息按自己的理解感受一厢情愿地解释, 并做出相应偏离现实的行动, 出现认知偏差。

(二) 思维方式的不完整性。

大学时代, 思想自由得到极大张扬, 信息大量涌入让青年人无从选择。面对突发事件, 情绪很容易失控, 面对现实中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把责任和原因推给别人或环境, 他们的社会表述行为具有群体性特征, 同时, 对社会事件进行乌托邦式解构。这种外归因的方式容易让青年学生求助网络公平, 当网络上出现一些与自己内心冲突相匹配的言论时, 容易随波逐流, 不经思考地发帖或转发, 形成有偏见性的网络舆情。

(三) 自我管理能力不健全性。

青年大学生脱离了家庭和老师的监管, 整个人突然放松, 时间的利用、情绪的管理、品行的提升、自身能力的提高、个人修养的完善等自我管理能力全靠青年学生自己完成, 而这些能力是可以通过认同、模仿、内化等途径完善的, 高校网络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 这里众说纷纭, 信息海量, 在如此大信息量的网络平台里, 自我管理能力不健全的大学生很容易被某些信息带离主流价值, 形成负向网络舆情。

(四)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冲突性。

转折期的大学生心理发展处于动荡、不平衡状态, 这时候大学生思维片面, 易怒、偏激、自尊心强, 对他人评价十分敏感, 情绪激烈, 具有两极性、容易波动、表达具有内隐和曲折的特点, 这种表达方式在成长中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和老师的影响, 他们的内心都有倾诉沟通的欲望, 使他们更愿意亲近那些能放下架子主动真诚地和他们交流的人, 在网络平等性环境下更容易引起价值认同的共鸣。

四、高校网络舆情的长效引导机制

现任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女士说:“大学的精髓在于它对过去和未来承担着独一无二的责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高校使命之一的“文化传承”功能, 同时, 大学还承担着推动国家和社会科技进步的使命, 最现实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和服务于社会的责任, 那么, 新时期的高校教育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的长效引导, 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培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界对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研究也是百花齐放, 有学者提出“合作治理模式”, 以合作治理为理论依据建立校园网络舆情治理模式, 是在目前已有技术监控和人力引导基础之上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实行学校主导, 学生多元主体有序参与, 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进行自我管理健康上网, 实现着重预防预警的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管理方针[4];也有学者提出, 培养优秀网站建设和管理使用人员, 培养成熟的网络意见领袖, 在学生群体中选拔培养一批政治过硬、理论扎实、思维敏捷的优秀学生, 及时关注网络动态、发现安全隐患、疏导网络情绪, 牢牢掌握网站主动[13];还有学者提出优化高校网络舆情环境、加强高校网络论坛舆情引导、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建设、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主体教育的引导机制[9];还有学者建议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体制机制, 定期开展网络舆情分析, 有针对性地进行舆情引导, 强化主导声音和上下联动, 寓舆情引导于教育服务之中, 做好大学生宣传教育工作, 加强大学生网络文明和网络道德教育, 开展文明网站创建活动, 建设网络宣传和评论工作队伍, 针对各种突发事件及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 开展正面宣传, 有效引导网上舆情, 建立预警处置机制和有效应对机制。

这些应对机制无一例外地强调网络舆情出现后的紧急应对方式, 这样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在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最高目标就是受教育者达到“自我教育境界”, 高校进行网络舆情紧急处置的同时, 通过建立长效引导机制提高学生理性看待社会事件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的能力, 全面提升大学生在网络上客观公正地发帖、评价、转帖的能力。高校应根据网络舆情的特征、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把提高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全面认识问题能力、力求客观理性解决问题、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全面提高道德水平作为长效引导机制, 贯穿大学教育各个阶段, 这样“气朗风清”的高校网络舆情才会成为常态。

(一) 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 增强自媒体人的网络“媒介素养”。

所谓媒介素养, 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定义: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 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占领网络思想教育新阵地, 媒介素养教育要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国内有学者在研究网络媒介素养内容、意义的基础上, 提出四条网络媒介素养原则:去伪存真的辨别原则、去粗取精的整合原则、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优化原则、由此及彼、由旧至新的创造原则[14]。高校网络媒介素养是媒介素养在高校网络场域的延升和发展, 也就是说高校大学生对网络媒介信息的发布拣选识别评估能力是一项综合素质, 不仅包括知识层面的素养, 还包括职业道德操守。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指出, “要抓紧制定立法规划, 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 依法治理网络空间, 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因此, 国家社会和学校应顺势而上, 健全网络舆情引导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建设。

一直以来, 关于网络立法都是很被动的, 很多规定处于案例催生下的“司法解释”层级。如关于网络转帖, 也是在2013年9月9日才出台的, 大有事后灭火之势。但是, 高校可以把现实社会中的管理规章应用到网络管理中。“自媒体”时代, 高校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网络新闻事件的发布者、传播者, 媒体人应该遵循职业道德操守, 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以往只在新闻传播专业内开设的课程, 可以直接沿用到所有在校生的教育上。如果把高校网络普法教育和职业操守教育作为一门课程设置, 则其课容量不足以成为一门独立课程, 可以通过系列讲座, 融汇在通识教育里, 作为素质教育课程。这样, 学生在互联网上浏览发布转载信息时, 心中有了法治和职业操守理论支撑, 知道什么是法律允许的, 什么是法律禁止的, 就能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用高超的媒介素养和法治意识引导网络舆情。

(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面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 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 运用网络传播规律, 弘扬主旋律, 激发正能量,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 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大学生的性格特点注定了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不成熟性, 长期一贯的教育引领作用尤其重要。道德伦理的缺失是当前网络舆情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道德伦理的呼唤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加强伦理建设是网络主体权益最大化的要求, 也是我国优质文化传承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网络道德伦理建设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是坚守“底线伦理”。“底线伦理”这一概念来自于何怀宏研究员的同名书籍, 书中阐发一种普遍主义的底线伦理学, 作者认为在现代多元社会中, 人们可以追求各式各样相当歧异的目标, 做各式各样相当歧异的事, 但有一些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所有人都应遵循的, 即所谓的道德底线。这一道德底线也可以说是社会的基准线、水平线, 这一原理被学界广泛认同。高校在计算机网络知识教学课程中融入网络伦理教学, 世界上已有先例, 如美国杜克大学开设“伦理学和国际互联网”课程, 美国计算机理论协会制定“计算机伦理十诫”等[15]。这些成功的案例为国内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伦理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高校可以联系人才培养目标实际, 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方案, 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伦理道德底线教育, 贯穿大学教育的方方面面。

其次, 通过网上优秀文化的传承,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向全体国民提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 唱响网上主旋律”的倡议, 其中“唱响网上主旋律”指通过网络媒介实现优秀文化的传承、主流思想的传播、正能量的传递。校园网络文化是网络时代下大学文化意蕴的特殊表现形式, 也是传递优质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13]。对传统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培养模式提出挑战, 人才教育要因势利导, 时移而事异, 不能故步自封, 教育方式要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当今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也要顺应网络时代的需要, 不论是教育方式还是教育内容都要贴近大学生实际, 实现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和价值观培养相统一, 如习主席所讲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在这样充满正能量的氛围下, 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会得到潜移默化的塑造。

(三)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培养知行合一的大学生。

“知”为思想教育活动的起点。大学生生活阅历有限, 与现实有一定距离, 因此在网络上谈论、评价和思考社会与人生等问题时常带有片面性, 存在认知失调[16]。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首先是一种认知性教育, 目的不仅在于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发展知识, 而是通过向学生传播相应科学知识,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从而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 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形成政治认同。通过这样长期一贯相应理论知识教育, 大学生会在认知基础上从不同视角、多种维度进行思考, 实现“知”、“情”、“意”、“行”的协调一致。面对网络舆情时, 他们能从理论高度观察、思考、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在提高大学生认知理论素养方面, 长春师范大学做了有益探索, 他们以“百名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工程”为平台, 实现系统化的“大课堂”改革,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日常思想教育、日常实践、精英带动普通、教师队伍的整合等密切结合, 大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作用[17]。高校应根据学生实际加强对思政理论课程研究的投入, 从源头上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而面对热点事件、社会事务, 在网上能站在历史高度科学理性地发帖转载, 这也是大学另一使命———科学研究的价值所在。

(四) 营造“气朗风清”的高校网络环境。

2013年8月19日, 习近平在全面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到, “根据形势发展需要, 我看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 人在哪儿重点就在哪儿。我国网民有近六亿人, 手机网民有四亿六千多万人, 其中微博用户达到三亿多人”。“必须正视这个事实, 加大力量投入, 尽快掌握舆论场上的主动权, 不能被边缘化了”, “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 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运用网络传播规律, 弘扬主旋律, 激发正能量,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 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 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国民素养水准高低, 高校学生素养是一个风向标, 是大学的使命之一, 即社会责任的要求。如何形成一个“气朗风清”的网络空间, 是摆在高校教育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一个跨世纪的大项目大工程。互联网思维强调“民主”、“开放”、“参与”, 强调“我思献人人、人人助我思”。首先, 高校自身和谐稳定发展, 教育设施要齐备, 教育资源要优化, 办学层次和服务质量要提高, 管理要规范、民主、科学, 校园环境要有序。其次,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系列, 充分发掘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的价值, 重视高校校园网络平台建设, 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互动交流, 将高尚的人文精神蕴含其中, 使大学生受到熏陶感染, 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最后, 大力推进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以正确网络舆论引导大学生, 在人力、财力、物力上加大投入, 充分利用网络优势, 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引导, 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舆论氛围。通过大力推进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把我国优秀文化瑰宝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发布在网络上, 激发同学们的正能量, 从而潜移默化地引导高校网络舆情的方向和走势。

高校网络舆情积极正向可控和充满正能量, 正如山涧流动的清冽, 浸润着整个高校网络生态圈, 而长效引导机制正如源头活水, 涤荡着附着在网络空间里的污垢尘埃, 为新时期高校教育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摘要:当代大学的使命有四:一是人才培养, 二是科学研究, 三是文化传承, 四是社会责任。校园网络舆情体现了大学生对社会及社会热点事件的态度。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选课评教, 也可以在网上发布自己对校园内外相关社会热点事件的看法态度和情绪情感。目前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未正确树立, 而他们在网络中的言论势必会形成片面观点, 因此如何正确引导高校网络舆情, 结合高校网络舆情特点及大学生身心特点正本清源, 健全长效引导机制, 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一大新课题。

上一篇:真诚待友作文550字下一篇:自强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