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亲情记叙文

2024-07-31

写亲情记叙文(共19篇)(共19篇)

1.写亲情记叙文 篇一

家,是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的一方晴空,家是温暖的家里有母亲疼我们,有父亲爱我们,家是漂泊者的避风港,是心灵的驿站,家,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结,在平常时无从察觉,到陌生处全涌上心头,家,是一个人一辈子永远也无法消去的烙印。

亲人给了我感动——慈爱的母亲

我的妈妈,十月怀胎把我生下来,我看见了这五彩缤纷的世界。幼时,在我哭闹间,妈妈坐在摇篮边,轻轻晃着而或咬着拨浪鼓,让我欢喜让我笑,幼时我与他人吵架了妈妈给我讲道理我懵懵懂懂的听着一知半解但却牢记于心中宽容他人就是宽容自己。啊!我的.妈妈啊,你给予我快乐,让我明白人情世故在我今生的道路上我跌跌撞撞的成长,必少不了你给予我的一份真情的感动

亲人给了我感动——木讷的父亲

我的爸爸,在我幼时,几乎没有关于他的记录,年幼不懂得爸爸沉默的爱。上了小学,聪明而又活泼的我,总会拿着100分的试卷到爸爸面前邀功,不要多大的奖赏,因为我只要父亲短短的一句话“我的女儿真棒!”能说出这样的话对于木讷的爸爸,对于我来说,无疑是最动人的奖励了。我和爸爸渐渐熟络,无论什么时候,爸爸有好吃的总会想到我,给我留着。在那时,爸爸在我心中变得无比高大。啊,我的爸爸啊,你那无言的爱,短短的话,激励着我成长,把我的心填得满满的,那是你给予我的无言的感动。

亲人给了我感动——阳光的姐姐

我的姐姐,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像灿烂的阳光一样,她无时无刻都在给我温暖。上了初中,烦恼多了,有时被人欺负,受了委屈,不敢与爸妈说,便告诉了姐姐。她常会用夸张的语气嘲笑我“怎么这么笨,还被人欺负,弄得像个小丑……”但那话语间,浓浓的关心。啊,我的姐姐啊,请允许我这么笨,谢谢你给予我一份阳光般的感动。

啊,我的妈妈,我的爸爸,我的姐姐,谢谢你们给予的爱与感动,你们是我最亲的家人,最大的幸福,在我心中,你们是源,是爱,是永恒。愿你们永远幸福快乐!

2.写亲情记叙文 篇二

新课标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语文教师想方设法让学生在作文中倾注真性情, 这应该是提高作文教学的明智之举和疗疾之药。

教学目标:

1.借助多种方法通过情感渲染, 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悟至爱亲情。

2.激发学生尽情倾吐内心情感的表达欲望。

3.领会到“我手写我心”的习作真谛, 学会运用生活化的典型细节来表现细腻的至爱亲情。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感受亲情)

听韩红演唱的歌曲《天亮了》

教师旁白:这首歌是韩红的《天亮了》, 这首歌曾打动了亿万电视观众, 可是谁知道这动人的歌声背后, 还隐藏着一个真实的、催人泪下的故事。那是1999年10月, 在贵州的一个风景区, 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 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难。而就在缆车下滑即将坠地的那一瞬间, 一对年轻的夫妇, 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结果, 儿子得救了, 这一对年轻的父母却失去了生命。儿子的生还, 是他父母双手托起的一个奇迹。在生和死的瞬间, 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 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

欣赏结束后, 学生说感受

(二) 描述亲情

如果把生命比作一条河流。那么, 父母就是我们生命的发源地。他们静静地流淌在我们的生命之流中, 一路陪伴我们穿过礁石, 越过险滩, 直到他们最后枯竭。可是, 我们却很少踏进父母生命的河流, 去体味其中的滋味。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 也走进父母生命的河流, 去感受其中的欢歌与泪水、汗水与艰辛……

多媒体展示经典例文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把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 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

师生共同讨论这一段是怎么写父亲的。

师:父母之爱, 常在细节。我们的感动, 也源于细节。无论是送别时的句句叮咛, 还是考场外父母望穿秋水的期盼。总有那么一个瞬间, 你不能忘怀。下面, 请同学们用自己多情的笔, 描绘父母给你的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 表达你的感动。

学生片段欣赏

(三) 讴歌亲情

播放背景音乐《懂你》

师:在平凡的每一天, 或许, 我们不会留意到父母又长出了一根白发, 又多了一道皱纹。为人子为人女的我们, 谁不想挽住父母飞逝的青春。可是, 我们, 谁又能挽住他们飞逝的青春呢!看着日渐老去的父母, 我亲爱的同学, 你最想对父母说什么呢?请同学们思考一分钟, 然后用一两句有蕴味的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保持背景音乐《懂你》, 学生发言。

(四) 教师总结

3.如何把记叙文写具体 篇三

叙事具体指记叙能清楚完整,详略得当,描写能具体生动,这也是写作记叙文的基本要求。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表述出来,这就是记叙。记叙要求头绪清楚,交代明白,详略得当。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的描绘出来,叫描写。描写要求具体生动,让读者感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具体的说:

1.写人要绘言绘形,达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

2.写事、写景、写物,要绘声绘色,绘形绘状,给人如经其事、如睹其物之感。

3.主体内容要细腻可感。

二、写法演练

第一步:讲一个故事。

(1)案例:学生记叙文习作:《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十分尊重我,我的小秘密,妈妈一律不追问,我的日记妈妈也不会主动去看。

妈妈很爱我,从来都把好吃的让给我,每次做饭都做我爱吃的,每个星期天又煮汤我喝。

妈妈也很注重我的身体,不让电扇的风直吹我怕感冒了,定时定量玩电脑,看电视。

妈妈总是接送我上学,照顾我十分细心,天热就睡凉席,天冷就盖厚厚的被子。

我敢打赌:我的妈妈是天底下最好的妈妈。

(2)学生尝试大刀阔斧动手术:(示范)

“妈妈,我回来了”,我一进门就大喊着:“饭熟了没有?”

客厅里没有妈妈的身影,家里有明显打扫的痕迹。糟糕!我的心里陡然一惊,我的房间很乱,妈妈一定会打扫,而我的日记本正放在课本的下面,妈妈肯定会发现的。我鞋也没有换,三步并做两步冲进我的房间,房间已经整理得整整齐齐,我那精美的日记本赫然就在最上面,那里面我写满了对高飞的仰慕之情,完了,彻底完了……

饭桌上,我埋头数着饭粒,时间过得真慢,暴风雨来临之前难道就如此恐怖,妈妈镇定自若,一如既往的有一句没一句的唠叨,平时我早就不耐烦的频频打断了,可今天……

妈妈突然说:“女儿,今天打扫房间,看见你的日记本,第一页写着未经允许不许翻看,我本来很想看的,忍住了,里面写的什么呀……”

妈妈后面说的是什么我一句也没有听进去,只在心里不停的说:“妈妈,妈妈,我的好妈妈,相信你的女儿吧!”

(3)明确: 要避免空洞,记流水账,首先要学会讲一个故事,用故事说话,也就是要具备记叙文的六要素。

第二步:讲一个好故事。

明确:所谓“好”故事,从写作理论角度来说,就是选材要典型,新颖,能破旧立新。

第三步:讲好一个故事。

明确:讲“好”一个故事就是写作技巧的问题,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很多,下面我们来讨论最重要两个方面。

一、行文曲折

1.波澜起伏。就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不是直线发展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2.伏应关联

伏应,是指伏笔和照应。所谓伏,是作者为使作品情节生动,令读者牵肠挂肚,而对作品中的人物或事件,预先在似不经意中提出或交代的一种叙事方法。所谓应,是对前边暗示的关照或回应。

3.渲染氛围

渲染是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作多方面描写、形容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的一种表现手法。它推动着情节的发展,调节情节节奏,深邃作品意境,贯穿文气。

二、善于描写(主要是人物描写)

1.善于运用简笔勾勒与工笔细描

明确:简笔勾勒:就是用极简洁的语言把人物的基本特征勾勒出来,不着颜色,不加烘托,给人以清晰的印象,这种方法也叫白描。运用这种技法,应“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以少许的笔墨取胜。

举例说明:

课文《一面》人物示例:

瘦、直直的头发、隶体“一”字的胡须——坚毅。

工笔细描着力于精雕细刻,用细腻的笔法雕刻人物,使所描写的对象纤毫毕现,给人以真切的感受。

2.善于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4.亲情记叙文 篇四

时光飞逝,起起落落。有了日常陪伴,看到“亲情”这个词,脑海里就会闪过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姐姐、哥哥的影子。从我出生在这个家庭的那天起,我们之间的——纽带就一直在那里。

对我来说,亲情——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存在。

第一个闪现在我脑海里的是我满头银发的爷爷。我爷爷以前很硬朗,经常下山上山。小时候总是很好奇。每次听说爷爷要出门,我总是问他去哪里。稍微大一点,他自愿帮助爷爷。刚上坡的时候精力充沛,干劲十足,但后来坡度越来越陡,我就开始问爷爷到了没有,他越走越慢,爷爷却一步一步稳了下来。在我停下来的那几秒钟里,我爷爷消失了,斜坡边上有很多比我高的草,遮住了我所有的视线。现在我脑子进水了,一边喊一边抬脚沿路追上爷爷。看到爷爷的那一瞬间,我感觉自己跳动的心脏正在慢慢平静下来,整个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当时我有实力紧跟在爷爷身后。看,那种流淌在血肉里的亲情,太神奇了!仅仅是走在一起,就能让人心情舒畅,心平气和。

从你出生的那天起,我们之间的纽带就开始了。放学后一路飞去医院看你满心欢喜的时候,我的心跳从一开始就控制不住的加速。我抱起你的时候,嘴角一直上扬。一秒钟前,你在我刚换的裤子上留下了一个大大的印子,我生气想把你给我妈的时候,我看到你眼睛眯的像黑豆一样,嘴巴张开露出粉红色的牙龈,还发出咯咯的笑声。不知道为什么,下一秒,我刚刚挑起的怒火就没了,看着你傻乎乎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亲情,这个神奇的存在,让我爱你。

我想每个人都有那种感觉:当你一个人在陌生的环境里,心里总有恐惧和不安;但当你和家人在这种陌生的环境中,我想你不会总会感受到这种莫名的恐惧和不安。我觉得这就是亲情的魔力。

5.写亲情记叙文 篇五

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在上学的时候请了假。妈妈把我接到一个我不怎么熟悉的地方——永兴。妈妈告诉我,我的一个老外公死了。我当时还无所谓,因为在我印象之中从来就没出现过一个这样的人。

妈妈带我去医院看了一下老公公,我看不到老公公的真面目,但是床头上有一张老公公的照片。我抬起了头,望着一张陌生的面孔。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个人。事情我经历的,不让我难忘的我会忘记的。但是人我见过的,我是不会忘的。除了只见过一面,而且完全不了解的,我就会忘了的。

当老公公从医院被抬到家里的棺材里的时候,我们都跪在地上的时候,我鼻子一酸,眼泪就止不住的掉了下来。不知道为什么,一个我完全没见过的人,他死了,我为什么会把他当成我最亲的人死了一样。虽然我不认识他,但是我们却有着血缘关系,他是我外婆的爸爸。我眼泪一个劲的流,姐姐问我:“为什么”。我无奈地说了声:“不知道”,可就是这声不知道,让我姐姐关心起我来了。她告诉我,她就不会哭。我解释道:“我也不知道,可是眼泪情不自禁地就掉了下来。”此时我已经是泪流满面了。可我心里很疑惑,为什么为了这样一个人流泪呢?我的脑里闪出了一个念头,也是是因为血缘关系的原因吧!

6.亲情类记叙文 篇六

睡到半夜,我不停地的在床上哼哼唧唧的。妈妈听见了,起来问:“宝贝,你怎样了?”我回答说:“我难受。”妈妈摸了一下我的头说:“好烫呀!”然后妈妈从抽屉里拿出体温表,夹在我的腋下,5分钟过后,妈妈把体温表拿出来一看:“啊,体温太高了,有40度。”妈妈着急地喊:“小杰爸爸,不好了,还自发高烧了,快起来给他熬药。”

妈妈赶紧到洗手间拿了一块毛巾,倒了一盆水,把毛巾弄湿后拿出来拧干,走到我面前,把毛巾轻轻的放在我的额头上。不一会儿,药熬好了,妈妈倒了一碗药,吹了几下,尝一尝不烫了才细心翼翼地抬过来喂我喝。妈妈说:“慢点喝,千万不要呛着。”我说:“妈妈放心,我不会呛着的。”喝完药后我就睡觉了,妈妈一向陪着我。第二天早上,我看见妈妈两眼通红,原先妈妈一夜没睡。我心里想:妈妈对我真好,长大后我必须好好孝顺她。”

7.如何写好历史题材记叙文 篇七

一、选材切题有新意

历史题材记叙文不是历史事件、历史故事的再述, 故而在选材时, 要注意挑选的素材并不是历史记录越丰富越好, 而是找到其中一个小的切入点, 小的横剖面, 进而结合自己对历史事件、社会现实的关照, 围绕主题阐发出新意即可。因此在写历史题材记叙文时, 首先是结合写作主题来挑选素材;其次是根据阐述的主题选择写作的切入口。在写作过程中, 除了涉及到素材的主要事件需要符合历史事实之外, 其他细节都可以在符合逻辑的情况下进行合理想象、虚构。

如《际遇》一文, 开头简单一句:

溪流边, 琴台上, 一缕琴声人惆怅。人空空, 弦亦断, 一段际遇佳话传。

作者所选择的历史题材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钟子期与俞伯牙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这个选择和“际遇”的主题是契合的, 但由于这个故事古今流传, 记录相对来说也比较详细, 要想写出新意, 必须要找好新的切入口。一般写这个题材, 读者印象最深刻的是, 钟子期死去, 俞伯牙摔琴不复弹的内容, 而作者选择的却是他们偶遇那一瞬间, 通过写他们偶然相会的际遇, 友情难得、盛赞知音难觅, 这个角度是比较切题的, 也会更好满足读者的阅读欲望。

二、叙述生动有场景

历史题材记叙文的叙述相对而言, 虚构、想象居多。很多历史事件在古代文献上也许就是一句话、几个字而已。如何再现历史事件的原型, 如何在叙述时使之符合题旨需要, 这是历史题材记叙文的关键所在。历史题材记叙文切入口小, 因此叙述起来就要更加生动, 更要给人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如在《际遇》一文中, 作者是这样叙述的:

层层云雾缭绕在山上, 看起来总是给人一种飘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 带来了丝丝清凉的香味, 沁人心脾。山上树高草盛, 仿佛是在守护着什么。山路九曲十八转, 最深处, 那一袭白袍安详地坐着, 双眼微闭, 好像在思考着什么。慢慢地, 指尖缓缓滑动, 迎来了那次邂逅……

这是一段环境描写, 以第三人称口吻, 将两人相遇的现场给读者描绘出来, 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仿佛我们就在旁边看着, 接着, 作者又更换成第一人称, 以俞伯牙口吻来写:

我穿着一袭白袍, 坐在这座山的最深处, 面前摆着一抱琴。琴早已弹过无数遍, 我却不厌其烦地弹着, 心里无限感慨。这么多年了, 还没有一个懂得我的人出现。

“唉……”伴随着一声感慨, 那早已熟悉的曲子便一泻而下。琴声中夹杂着许多破音, 我不想改变, 也许, 这就是我想表达的思绪吧。林中, 那些早已厌倦了这琴声的鸟儿一个接一个飞走了, 我无奈地摇了摇头, 继续沉浸在这悲哀的乐曲中。

简单的叙述, 将俞伯牙知音难觅的苦恼呈现出来, 特别是林中鸟儿飞走的场景读来生动有趣, 更是把俞伯牙的这种哀怨逼真呈现, 很是形象。

三、描写曲折合逻辑

历史题材记叙文不是历史, 而是一种再创作, 完全可以在符合客观事实的基础上, 结合主题需要, 虚构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 进而栩栩如生地将历史事件中的人和物再现在读者面前, 当然这个历史再现已经是虚构的了, 但是只要符合逻辑、符合题旨就是成功的。如《际遇》一文作者接着这样写道:

“啪啪啪”, 突然间闯入一个客人, “先生, 您弹的曲子为什么如此忧伤呢?”指间忽然颤抖起来, 我抬起头, 原来躁动的心又冷下来了, 唉, 只是一个樵夫, 你懂我吗?不过我还是问:“这位朋友, 我这把琴很多达官贵人都不认识, 您认识吗?”

他笑了笑, “在下也略懂一点音律, 这琴我还是认识的。不过, 我听先生弹的曲子, 却比这琴更精妙啊。”

在短短的几句对话和心理描写之中, 已经是一波三折, 樵夫的身份设置, 更是隐喻知音不分身份贵贱, 关键在懂得。接着作者写到“高山流水”的主要情节:

我半信半疑, 旋即指尖又抖动起来。一幅高耸的山峰便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琴声便雄浑地流淌出来。山间, 树为之振动, 鸟为之呼鸣, 草为之狂舞。一时间, 整个山林都沸腾起来。好久, 它们已经好久没有听到这么激昂的乐章。

听罢, 那樵夫愣住了, 好像是被震惊了, 他不断地说:“先生真是奇才啊, 一座高山竟能被描绘得如此生动, 在下佩服。”

我同样被震惊了, 他听出我的心声。接着, 我又低下头, 一阵轻柔的曲声便缓缓流下, 这次我心中是一条小溪。琴声悠扬婉转, 完全没有刚才的磅礴。那樵夫也沉默了。一曲听罢, 他缓缓地说:“我真想不到, 这世界上还有这么好听的流水, 真想不到啊!”

应该说, 这段情节包括对话描写、心理描写、场景描写, 甚至是人物设置基本上都是虚构的, 但却那么逼真, 一方面是符合历史记录的, 另一方面却加入了作者的虚构与细节处理, 合乎故事发展的逻辑, 显得很生动、很形象, 历历在目。

四、主题深邃有意味

好的历史题材记叙文, 绝对不应该是历史故事的扩写, 更不该是历史内容的换新瓶装旧酒, 而应该赋予其新的内涵与意义, 渗透作者新的价值观。在具体写作中, 对于历史题材的写作方向应该有一个新的确定, 一方面结合写作的主题进行确定, 另一方面则要结合自己的解读写出新的意味。如在《际遇》一文中, 作者在结尾是这样来赋予主题以深邃的内涵的:

我狂喜, 眼前的人是达官贵人也好, 是山野樵夫也好, 我都绝不能错过, 这才是我等了多年的知音。我亲扣琴弦, 立身作揖, 问道:“先生何人?”

“钟子期!”

一段际遇成就一段佳话, 一个知音成就完美人生。从此, 在我心中这个名字就成了知音的代名词, 哪怕他是樵夫, 哪怕他并不会弹琴, 哪怕我俩远隔千里, 有知音就不会寂寞, 有他高山流水万古传。

这个结尾讲述了两个层次的意思。其一, 知音与身份、年龄、地域等等一切外在的元素无关, 懂得、理解、欣赏才是能否成为知音的关键。其二, 知音难觅、友情难得, 有了知音人生才不会寂寞, 需要我们用一生去珍藏去珍惜。可以说这样的主题, 在今天这个比较现实、比较势利的时代和社会, 是有着一定的新意与深意的, 给予了我们一定的启迪, 体现了中学生的正确价值观, 值得称赞。

8.记叙文,我们该怎样写好你 篇八

我以为除了具备有记叙一件完整事件的能力外,还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写好一事一议

记叙完一件事件后,简要谈谈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和认识,无疑会增强文章的深度。如:在日韩举办的第十七届世界杯揭幕赛上,上届世界杯冠军、2000年欧洲冠军、2001年洲际冠军“三冠王”法国队意外地败给了第一次闯入世界杯的塞纳加尔队。一位同学在简要记述了这场球赛的经过后,扼要分析了法国队失败的原因:齐达内的缺席、佩蒂特的失误、塞纳加尔的顽强、法国队的霉运制成了韩日世界杯的第一个冷门。作者由此得出了一个结论:任何一支闯进世界杯的球队凭着顽强和好运可以击败任何昔日的冠军。在学习上,在考场中,任何一个往日的胜利者都可能被对手打败。要想立于不败之地或减少失败的概率,就必须奋力拼搏、忘记昨日的辉煌。同样地,在人生的途中,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里,要想不被时代淘汰、要想不被对手打败,就必须充实自己、超越自己。一场世界杯开幕赛,引发了作者的深思和中肯的评议,无疑使这篇文章在立意上较一般人高出一筹。

二、写好一事一感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用了莫怀戚先生写的《散步》一文。文章记叙了母亲、我、妻子和儿子一家四口在春日去田野散步的融融场面。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向小路走去。如果文章就此辍笔,其意境十分平淡,只不过反映了一家天伦和乐的情景。但是作者的高超之处就在于结尾一段中的感想:“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我”背上背的不仅是母亲,而且是历史;妻子背上背的不仅是儿子,而且是未来。“我”和妻子都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这就是世界!

文章的美,美在“言外之意,象外之味”。正是有了结尾处这段感想,本文意味全出,令人荡气回肠、拍案叫绝。

三、写好一事一悟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间花鸟草虫、江河湖海、山峦叠嶂都可以给人以启示。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台湾作家张晓风的一篇散文《敬畏生命》。文章描绘了在美国印地安那州有一种树,靠风力吹动纤维播送种子。这些种子有些被带入湖中,有些被带入草地,而大树仍然不停地播撒着种子、播种着希望,以此繁衍不息。

“我感到那云状的种子在我心底强烈地碰撞上什么东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也许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但造物者乐于做这样惊心动魄的壮举。

……那棵种子曾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阴,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

生命是如此的偶然,生命又是如此的顽强!这不仅是作者对树的感慨,又何尝不是对人生的慨叹?敬畏生命,珍惜生命,让生命在奋斗中显示其价值,这是作者的感悟,也是本文的主旨。

当然,文无定法,对于高人而言,“嘻笑怒骂皆成文章”。但对于一般的中学生而言,学习一定的方法也算是到“文无定法”的一种过渡吧!

9.亲情记叙文作文 篇九

我首先去的是第三人民医院,那里的ICU重症监护病房里躺着一位我的亲人——阿太。虽然阿太昏迷不醒,但是毕竟是过年,去探望她也是我们小辈们应尽的心意。按规定,每次只有一到两人能进去探望。首先是爷爷去探望,然后是爸爸、妈妈,最后是我和奶奶。我和奶奶穿好卫生服,戴好头套和口罩,再套上鞋套,进了重症监护病房。一进病房,就感到气氛非常严肃。每床的病人身上都插着大大小小的管子连接着仪器。我和奶奶走到阿太病床前,见到阿太瘦得皮包骨头,我们叫她都没有什么反应,心里都难受极了。奶奶禁不住哭了起来。过年过节,本该是阿太和家人一起在家享受天伦之乐的啊!我相信,阿太在心中一定感受到了我们一直在牵挂着她。

告别了阿太,我们一家人又来到了一家敬老院,来这里是因为要探望一位孤残老人——爷爷的妹妹。她无儿无女,身体残疾,所以住在敬老院里。逢年过节,是她最期盼亲人的时候,我们的到来使得她心情格外好。尽管行动不便,但她还是一个劲地招呼我们吃各种各样的零食,还热情地把她的室友介绍给我们。当我们得知她在敬老院生活得到照顾、跟室友又能够友好相处时,我们都十分欣慰。

10.感受亲情初中记叙文 篇十

有时亲情就像一坚硬的墙,可以任依靠、有时又像把伞可以为你遮风避雨、有时又像一团火,可以在你寒冷时带来温暖。

我不止一次的感受着亲情,最令我难忘的是六年级暑假,尽管已过去四个多月了可当天的景象时时刻刻的在我记忆中重演。是因为前一天我用了过量的西药造成了我难忘的痛苦。可在亲情面前痛苦始终缓解了。

那天早晨刚吃完早餐不久胸口有了一种火辣辣的感觉,告诉了爸爸。“或许是因为在是吃多了辣椒而已,暂时喝点凉水吧。”他尽管这么说可额头上的皱纹却舒展不开,一旁看电视时不时充满关怀的眼神看着我。将近二十多分钟后我的胸口变得疼痛起来,痛的只想在地上打滚,连话都说不出来。

爸爸变得紧张起来打电话叫自己的朋友,准备送我去医院。说话说得很仓促交代事情后连个客套话都来不及说了电话。同事无奈之下把这件事告诉了正赶往长沙出差的妈妈,想让她同出主意。可妈心慌慌的毫无顾忌的转头回来。

这是喉咙肿了痰堵住了喉咙难受急了。车已到了楼下爸爸赶紧把我背到了车上,车一边开着爸爸以便联系着在医院当医生的伯伯,直接挂了号。又过去了十多分钟,已没原来那么痛苦了只是皮肤瘙痒了起来长出了一个又一个包。

这时爸爸才知道原因,又来我是严重的过敏。我也舒了口气,我还以为我得了什么怪病呢?可谁有知道接下来我又会有什么反应呢?

到了那儿爸爸拿着我的.病历与医生谈话,我躺在了外面的凳子上。没想到妈妈就感来了,一副焦急的样子一边发出一阵阵气喘吁吁的声音。什么话也没有说用慈祥而痛心的眼神望着我,我能感受到妈妈手心的温暖。

接着吃了医生开的药包一个个消失了,渐渐的不痒了。爸爸妈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可不料到了中午包又长了起来,手臂上、背上长便了闹都挠不过来。爸爸妈妈的笑容顿时消失了又皱起了眉头。

给我看病的医生赶紧把送到了急诊部搭吊针我一下午都躺在了病床上,爸爸时时刻刻都守在了我身边。妈妈买了一盒粥用勺子细心的喂着我。终于熬过聊一个寂寞的下午,打完了吊针。

爸爸妈妈的愁眉总算舒展了。

11.如何让初中生把记叙文写具体 篇十一

优美的记叙文当然是具体、生动的。具体与生动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姐妹,她们的关系非常紧密,只不过存在姐、妹之分而已。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对待。并且,在语文版的七年级语文教材中,就在同一次写作训练中出现写具体、写生动的要求。

怎样才能让初中生把记叙文写具体、写生动呢?我多年的体会和做法是:首先,让学生明确方法。即:在写人、物时抓住人、物特征,写事抓事件要素的感动点的基础上(简言之,就是在该要详细写的地方)力争做到三个“尽可能”。一是尽可能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展开想象去描绘。也就是在写同一写作对象时,尽可能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从多种角度展开想象去描绘。写人时,还要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心理描写。二是尽可能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三是尽可能抓住一些细节描写。其次是用学生写得不具体、不生动的文章为例,用上述方法指导学生讨论并修改,进行写具体写生动的训练,以便理解和掌握。最后,是在具体的写作活动中去不断实践,不断掌握,不断提高写具体写生动的水平。学生掌握了上述方法,写出来的记叙文就比较具体,比较生动了。

如一学生作文《我和我的伙伴们》,按照这样的方法指导后,该同学在原有的基础上作了认真修改,作文就比较具体、生动了。在写捉泥鳅时写到:“池塘干得像个大锅底,很多泥鳅就往‘锅底’里拥挤。伙伴们哪里去顾及淤泥染身,只顾你一捧,我一捧,你追过去,我逐过来,既像是在和泥鳅们嬉戏,又像是在进行捉泥鳅比赛了!再狡猾的泥鳅也逃不脱他们的手心。不一会儿,我们就捧了一大盆。”写游泳时“我”潜水的时间长,把小伙伴吓哭时写到:“我想,这是多么可爱的伙伴啊,见我潜水后几分钟无踪无影,以为我‘光荣’时,又是那样的担心与无助。如果我真有个三长两短,他们会多么的伤心啊!”不难看出,按照上述方法修改后的作文,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觉器官,还深入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了心理描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还抓住了一个重要的细节:“下巴一翘”,使我因此而首先发起进攻并击倒对方。这样写就比前一次具体,比前一次生动了。

如果上述事例不足以证明,那么,让我们看看名家的做法吧:朱自清先生的名文《春》(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些优美的句子,就调动了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就展开了想象从多角度描绘,就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得具体,写得非常生动!茹志鹃女士的《百合花》(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写通讯员肩膀处的衣服在门钩上挂了一个破洞,这一细节,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为深刻地表达新媳妇对通讯员的感情(不是爱情,胜似爱情;不是亲情,而是老百姓对军人的军民鱼水情)作了铺垫。使文章具体、生动、感人。名家如此,我们何妨不多多借鉴呢?

当然,并不是对每一写作对象都一定要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并不一定都要用上修辞手法,并不一定都要进行细节描写。但是,只要我们让学生尽可能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展开想象从多角度去描绘,尽可能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尽可能抓住一两处细节描写,就可能把记叙文写具体,写生动了。

12.高中生如何写好写景记叙文 篇十二

一、选择含义丰富的景物

写景记叙文, 写景不是目的, 而是通过写景来表达情感, 传达人生感悟。因此, 在写景记叙文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选择含义丰富的景物来进行描写, 或者赋予景物以丰富或特定的含义, 以此来达到传情的目的。如在《别样的灿烂》一文中, 作者对选取的景物就赋予了一定的含义:

刚刚立冬, 可初冬的寒意早已笼罩下来, 原本在秋天里怒放的桂花也败了, 唯有点点枯黄的凋败之花还奋力占着枝头, 没有落下。我捧着一杯热茶站在院子里, 用手去拨弄着星星点点, 很快便在地上落了一圈, 显得毫无生机。我看着地上的桂花, 在茶水泛出的雾气中思绪飞远。

文章开头, 作者就选取了“毫无生机”的“点点枯黄的凋败之花”、落在地上一圈的败落之花, 这景物本身既是自然客观现象, 也有着别样的含义, 在文章结尾作者是如此揭示的:

我被手中已经微凉的茶水拉回了思绪, 看着地上那凋败的花朵, 又想到那一地的嫩黄, 那条摇曳的黄腰带, 渐觉出其中不一样的灿烂。正是因为时间之长, 那满树盛放之花我已记不太清, 可这落地之花, 那微酸之香我还清晰记得, 就是因为这种别样的震撼, 别样的灿烂吧。我呷了一口微凉的茶水, 一同呷这最后一抹微酸和最后一抹别样的灿烂。

在作者心中, 所看到的“满树盛放之花”已经记不清, 却始终对这“落地之花”、“微酸之香”记忆深刻, 这种对比就是为了揭示败落之花那种别样的灿烂, 让读者悟出其中深意, 而不单纯以景物观之。

二、寻找特定内涵的环境

写景记叙文还是以记叙为主, 写景为辅助, 文中还是有着具体的事件脉络。对于景物的描写, 要突出其中蕴含的深意, 必须借助叙述、描写, 为其寻找一个特定的展示环境, 这个环境往往对景物特定内涵有着非常直接的映衬作用, 使得景物内涵更加凸显。如文中为所写桂花, 描绘了这样的环境:

有一年, 也是深秋, 我随父母去某一游览区游览, 因时间之长早已记不清了。但那里也有这么一园的桂树, 密密地栽在山路的两旁, 树大叶茂, 果真有种遮蔽天日的感觉。树上开了满满的嫩黄, 一簇一簇的花聚在枝头, 相互拥着随风摇摆, 我沿着青石板的盘山小路上山, 竟有一种落日暮微的感觉。后来飘起了小雨, 雨不大, 却细而密, 凉意顿生。雨水打在桂花树叶上, 响声织成一片, 有些许雨水从繁茂的枝桠间漏下, 滴在石板路上, 竟相映成韵了。我的视线下移, 猛然间发现不知何时我的脚下已经被桂花铺就了一条嫩黄的花毯, 薄薄一层。

在写败落的桂花时, 作者在记叙中添加了“深秋”、“山路”、“小雨”、“青石板”, 有动有静、有声有色, 使得“败落的桂花”在雨水嘀嗒在青石板的山路上的韵律映衬下, 如铺在地上的薄薄一层嫩黄的花毯, 显得格外美丽、灿烂、辉煌, 这样就使得本该是衰败之花那样的动人、那样的美丽, 可以说环境的映衬很到位。

三、描摹带有寄寓的特征

写景记叙文中的景往往寄寓了某种特定的内涵, 因此在描写时, 需要借助描摹其中的特征来自然地展示其中蕴含的内涵。在具体写作中, 可以对景物实写, 以细节来传递其中内涵;也可以对景物虚写, 展开联想、想象的翅膀, 赋予景物更加现实的意义。文中作者二法兼用, 这样写道:

我低下头仔细地看着地上的花, 有许多已经被人踩得失了花形, 扁扁地压在地上, 和着雨水都有些泥泞之感, 但很快便被从树上飘落下来的花瓣重新覆盖, 将一切污迹全部掩去, 直到完全消失于天地之中, 连一抔护花的黄土都无法化作。

这一段是实写, 作者对落到地上的桂花进行了客观描写, 从形态特征上写出桂花的败落与受践踏的命运, 接着是虚写, 作者对桂花香味进行揣测与思考:

但当我再探下身子时发现, 它们还有花香!是的, 尽管早已躺在地上, 但还有花香在诉说它们的存在。它们不像还长在枝头的花那么招摇, 那么灿烂, 它们只是用花香, 那有点微酸的花香表现自己, 也许, 它们在怀念曾经的灿烂, 也许它们已经淡忘枝头的美丽, 但它们就像“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的梅花一样, 有着同样高洁的情操。

作者以拟人手法来代替桂花揣测落地后的内心, 联想到梅花, 赋予了落地桂花如梅花一样的高洁情操, 这样就将作者想要表达的内涵揭示出来了, 只要情操高洁、情怀阔大, 即使沉沦泥土, 也可以别样的灿烂, 值得尊敬。

四、抒发合乎现实的感悟

写景记叙文中的写景, 最终还是为了抒发人生感悟而服务的。但是在抒发感悟时, 一方面要合乎现实, 不能无限度拔高;另一方面, 要将景物所表达的内涵与抒发的现实感悟有机结合起来。如文中, 作者是如此联系现实进行感悟的:

当我登上山顶, 坐在亭中向下看, 刹那间就被震撼, 何止是香!这些躺在路上的花早已成为这个游览区另一个独特的风景线。俯视之时, 已没有了破败的痕迹, 只见一条绵延的黄腰带盘在山间, 在雨水的浇灌下, 氤氲的水汽中显出朦胧之美, 充斥到鼻下的香气中, 那种酝酿之后的微酸是那么容易捕捉, 它们不再只是连护花黄土都不如的落花, 而是不输于盛放之花的别样之花。就像那些生活在最底层的劳动者, 也许日常生活中谁也不会在意, 可是每当社会需要他们时, 地震、水灾、雪灾……一张张汇款单、一涓涓善流、一颗颗爱心都涌向了需要的人、需要的地方, 他们不也正是这灿烂的别样之花么?

作者巧妙地将败落的桂花聚集一起, 形成靓丽风景线, 散发芳香的景物特征, 联系到在灾难中底层平凡的劳动者汇聚爱心、无私奉献的现实上来, 对别样的灿烂作出了合乎现实的感悟, 自然而深刻。

13.温暖亲情记叙文作文 篇十三

温暖就是,黑暗中的光芒,无助时的希望。雨还在滴滴答答的下着,我们四眼相望,一句话也没有说。她眉头紧锁,无助的望着我,就这样一直僵持着,她猛的一下子蹲在了我面前,卷起了裤腿,把外套脱了下来,对我笑了一下。她虽然没说什么但是我知道他要干嘛。他把脱下的外套搭在了自己的头上,跳入一片雨水中,快步的踏在湿漉漉的路上,留下了一串清脆的脚步声和那瞬间即逝的脚印,越走越远,消失不见。

我坐在椅子上一动未动,好像在期盼着什么又像是担心着什么。伴着绵延的雨声,心中也下着小雨我想了想她为什么还不会来,我站起来向远处望了望。看见了一个人慌忙了举着伞向我这边跑来,外面的空气明明很冷但是这时候就像是给我了一个太阳,照在了我的心里,心里的小雨停了。她气喘吁吁的跑过来,依然是对我笑了一下,看了看他手中的外套仿佛已经湿透,卷起的裤腿也并没有阻挡他的裤子保持干净,裤腿上混着泥浆,但也没有推脱责任和怪罪。他撑起了伞,向我挥了挥手好像在示意我过去,我愣了一下,慢慢的进去。雨下的更大了,我们的裤子衣服即使有伞也都湿了。但我很开心有那么一个人愿意在雨中为我撑起那一束光,让我感受到手足情深,她就像是太阳在为我驱赶黑暗把我的世界都变成光芒。

14.温暖亲情记叙文作文 篇十四

那时,我还在上小学,天黑的让人瑟瑟发抖,仿佛藏着无数索命的魔爪,敲得门窗嘣嘣作响,空气透着阵阵寒意。突然,传来敲门声,定是妈妈的集节号,我微微睁开眼极不情愿的从被窝里慢慢挪出来,真希望时间定格在这一刻,让我睡到自然醒。不一会儿,又传来妈妈的呼唤声。这么冷的天,就不能让我多睡会吗?心里暗暗的不高兴。起来收拾完毕径直走出家门,任凭妈妈一遍又一遍的叫我吃早点。

一出门,阵阵寒风无情的扑过来,不禁打了个寒颤,我继续往前走。不知何时,天空竟下起了雨,雨水滴落在身上,心情冷到了极点,感觉糟透了,脸上夹杂着雨水和泪水流了下来。我便加快起脚步来,寒风和雨水更加无情的吹打在我的身上。我赶到学校,用纸巾擦拭脸上的水。刚坐下来,便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只见妈妈一手提着保温桶,一手提着衣服,脸上写满了担心。顿时我的心一下子温暖起来,刚才的寒冷已不存在。妈妈给我换好了衣服,走出教室时,发现妈妈的后背湿了一大片,心里莫名的一丝愧疚与酸涩。

15.指导学生写好记叙文培养写作才能 篇十五

一、写好人物的形象

人物的形象包括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等。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的人也是一样,我们之所以能非常准确地区分出每一个人,是因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在写人时要仔细观察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抓住他们的个性,才不会出现多人一面的情况。例如,《少年闰土》中对闰土的描写:“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一个银圈,一柄钢叉,一匹猹,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年在田间与猹在斗智斗勇,而猹从他的胯下逃走了。短短数语,却让大家仿佛看到了少年闰土的反应,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的农家少年形象跃然纸上。

描写人的语言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的思想感情, 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个人的语言有独白、对话等,有个性、有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声,见其人”的作用。成功的语言描写让我们知道了人物的性格、身份、思想、品质等。例如,我的一名学生写的《我是木偶》一文有一段这样的描写:“我是木偶,我只有笑脸,你永远看不到我哭泣。多少年后,我伫立在和你相遇的那条小路,花儿已在彼岸凋零,落叶见证了春的繁华,我又做了一个梦,我只是一个木偶,我不敢对你说谎,一旦说谎,我的鼻子就会变长。我常常梦见你,在花丛中,陌上生风,是时间的玫瑰。当守门人沉睡,你和风暴一起转身拥抱,老去的是时间的玫瑰;当鸟路界定天空,你回望那落日,消失中呈现的是时间的玫瑰;当刀在水中折弯,你踏笛声过桥,密谋中哭喊的是时间的玫瑰;当笔画出地平线,你被东方之锣惊醒,回声中开放的是时间的玫瑰;镜中永远是此刻,此刻通向重生之门,那门开向大海的是时间的玫瑰。”这段描写用诗一般的语言把自己刻画成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木偶”,令读者耳目一新,印象十分深刻,“木偶”这个形象也深深地刻在了读者的脑海中。

一个人的动作行为是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真实的外化,因此, 动作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把一个人写“活”的重要手段。描写人物动作时,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会有一连串的动作,我们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个都写出来,而是要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有意义的动作来写,写出有特点的动作,从动作中写出活灵活现的一个人来。比如《妈妈的爱》一文就这样写道:“妈妈正在给我扇着扇子,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一把伞遮住我的头顶,雨水却打在妈妈身上。”短短两句话,让我们看到了妈妈的爱就是这样点点滴滴,细致入微,在简单的扇着扇子、遮雨中,我们看到母爱是人类最朴素、最本真的情感,不辞辛苦、无私奉献,这就是妈妈。

心理活动是没有声音的语言,在写人物的时候,恰当地写人物的心理,也可以有效地刻画人物。心理描写要真实,要有根据, 心理变化要自然,要合情合理,不能把自己心里想的强加给要塑造的人物身上。把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写好了,人物的形象自然就鲜明突出了。

二、运用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对能充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人的外貌、语言、表情、动作等细小环节做非常细致的描写。小学生作文有时只写一个人,有时也会写两三个人,在写一个人时,可以通过一件事来写这个人。在写事情时,要选择典型的,能反映中心思想、表现人物品质的事情来写。小学生可以选择写小事,虽然是普普通通的小事,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当然也可以通过几件事来写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人,有时通过一件事来反映一个人显得有些苍白,不能很充分地反映人的品质,我们就会用几件事来叙述。在《少年闰土》中,作者在文章中讲了四件事,分别是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作者用这四件事来表现闰土的特点,体现了闰土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几件事有主有次,有详有略,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了解了人物的特点,感悟到作者表现人物特点方法的巧妙。

在写两个人时,学生们一般会写成《我和XX》或者《XX和XX》,这是补全题目的作文,可以写我和家人,也可以写同学或者好朋友,还可以写我和老师等等。写这类作文时,要写清楚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因为在题目中出现了一个“和”字。例如,在《我和强麦林》一文的写作中,有学生这样写:“我有一个要好的小伙伴,名字叫强麦林。她可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麦林长得机灵可爱,像一个水蜜桃,总是拥有灿烂的笑容。她有一张细皮嫩肉的娃娃脸,洁白整齐的牙齿。同学们看到她长得如此可爱,都说她像个小顽童,你可能不会相信这个小顽童是我们班学习最棒的,还是我们班的读书大王呢。”除通过具体的事例,写清楚我们之间的关系外,还要写出我们之间心中都想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一定要写好两人之间的对话,并且用对话把故事情节顺利展示出来。有时候还可以运用对比描写,两个人之间进行对比,不能割裂开来,要围绕中心事件叙述。

16.如何写好记叙文 篇十六

如何写好记叙文呢?具体来讲,就是在确定文章的中心以后,选择一件具体的事,记叙文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齐备。同时要把事件放到一个特定的场景里,比如风雨天、农村老家等。因为只有在特定的场景里,事件才更典型、更有意义。

至于要有联系人物的物品,是因为物品是连接人与人的桥梁。如果没有物品,人与人的交流就没有抓手,文章可能会变得无味。

为什么要有两个人,而不是一个人或三个人呢?因为一个人无法交流,只能在那儿自说自话,会显得单调、无趣;写三个人,对大多数初中生来讲,难以驾驭;如果写两个人,上面的两个问题就都不存在了。

景物描写在文章中起衬托作用,生动新颖的景物描写,会给文章增色不少。

三个小的情节(画面),是大多数同学在作文中最容易忽略的。他们往往一个情节写到底,殊不知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只写了过程,缺少了描写。三个小的情节(画面),实际上也是三个节点。写作时如果有了这种画面意识,就可能自觉不自觉地去进行描写,要是再加上几个比喻句,用上几种描写手法,一定能使文章生动起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近年来,那些高分记叙文绝大多数都在这些方面做得很出色。

例一:我飞速来到弟弟的房门前,小心翼翼地推开门,看到我心爱的本子正被弟弟写着什么。弟弟看到我,慌忙藏起本子。我装作没看到,问他:“你有没有拿我的本子?”他小小的脑袋摇得像拨浪鼓。我逼近了一些,声音又提高了几分贝,问:“有,还是没有?”他还是很坚定地说:“没有!”

我不禁在心里冷笑。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六年的弟弟,竟然学会撒谎了。我的心中除了对本子的心疼,还有对弟弟撒谎的愤怒、

(2012年河南省中考作文《同在一个屋檐下》)

例二:我的眼睛有些模糊,想起上幼儿园时姥爷送我去上学,也是这样无言地为我让出那不滑的路面。那时我总是调皮地想跳到厚实的雪上玩耍,他便亮出粗犷的大嗓门,吆喝着让我重新走回路中间去。我闹着不肯,却没有留意到姥爷用力地拉着我的手,因怕打滑,他的双脚用力地踏在雪上,额上沁出了大颗大颗的汗珠……

这个男人,他为我让路,为姥姥让路,可曾想过要别人为他让路?

我跑出屋子,跑到姥爷的跟前,用力握住他的手:“走里面!有我呢,我走路可是很稳的!”我用力地踏在雪上,脚下发出“咔咔”的声响。

姥爷张嘴想说什么,可又一咧嘴,露出了一口大白牙,灿烂地笑了:“好,听你的,总算有人也让我享受一回被让路的滋味了!”

(2013年河南省中考作文《让路》)

例三:瓢泼大雨下了一夜。第二天,爸爸起早要去地里帮一家农户背西瓜。我也悄悄起床,想去看热闹。爸爸紧锁眉头:“地里没什么好玩的,到处都是没过膝盖的水。”但在我的软磨硬泡下,爸爸终于同意了,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来到瓜地边,田地真的像大海一样,很多西瓜浮在水上,飘飘悠悠的。真是一大奇景,多壮观啊!我深深呼出一口气,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爸爸将裤管高高挽起。一再叮嘱我不要下地,然后,他跟着瓜农踏进水中。很快,他的膝盖被水淹没,裤管也湿透了,爸爸深一脚浅一脚地向瓜田的那一头走去,水波在爸爸的身边荡漾开来。“爸爸,你可以游泳了!”我高兴地喊道。爸爸回头冲我呵呵一笑。

(2014年山东济南市中考作文《一个夏日的早晨》)

例一的故事在“我”和弟弟间围绕一个本子展开,充满了生活情趣;例二则把祖孙之间互相让路的故事,安排在下雪天这一特定的场景中,充分体现了尊老爱幼的主题;例三不但有两个人(爸爸和“我”)、一件物品(西瓜),还有对瓜地的环境描写及爸爸蹚水摘西瓜的情节描写,这样写,生动地刻画了慈父的形象。从以上例子不难看出,只要抓住“一个鲜明的主题、一件具体的事、一个特定的场景、一件联系人物的物品、两个人、两处景物描写、三个小的情节(画面)”等进行细致的描写,就能克服只记录过程而忽视细节的毛病,从而取得理想的成绩。

最后。我把写好记叙文的诀窍编成了顺口溜,便于大家记忆。

叙事一文一中心,地点场景记心间。慎选物品也重要,人物事物两相连。

不忘两人两景物,交流、冲突有波澜。三个情节三画面,作文不宜写成线。

几个比喻增文采,景物衬托可渲染。多种描写画人物,具体生动特点现。

动作、心理不可少,神态描写语言前。细节描写可增色,巧借物品更凸显。

各类描写要具体,评价议论放后边。起承转合有交代,忌讳长长议论段。

选材最好身边事,生活气息很新鲜。事件紧紧扣主题,画蛇别把脚丫添。

17.满分作文亲情记叙文 篇十七

我有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它们像士兵一样井井有条地站立着,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寒冬腊月,它们都不会乱。尖尖的瓜子脸上有着一双黑葡萄般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两颗黑葡萄下有着一张大嘴,吃起东西来比熊还快。

我的学习成绩优异,也喜欢参加体育锻炼。无论是打篮球,踢足球,还是跑步,跳绳,对我来说都是小菜一碟。

我的妈妈有一头黑瀑布似的长发,常常扎成一个马尾巴。她的眉毛弯弯的,像两轮弯弯的月亮,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如宝石一般镶嵌在脸上。如果她用温柔的目光看向你,你会感觉自己情不自禁想要躺在她温暖的怀抱里。但如果你激怒了她,她对你怒目圆睁时,你就会感觉背后凉飕飕的,像是一只吊睛白虎正对你虎视眈眈,准备随时扑向你。

我的爸爸英俊潇洒,他的头发短短的,眼睫毛很浓,眼睛像黑葡萄一样,嘴巴跟我一样,很大。他很健壮,力气可以和熊相提并论,但又机灵得像猴子一样。

18.亲情作文记叙文 篇十八

也许都市的霓虹灯光会迷失你的双眼,也许膨胀的欲望会让忘却的女神偷走你的良知,也许纸醉金迷的生活会删除你对故乡的一切记忆,但,别忘了有一种情感——亲情,不能抹杀,无法改变。

前不久,我浏览报纸,一则“老教授10万元天价葬狗”的报道吸引了我的眼球。读完内容,我十分震惊,深思不已。厚葬之狗与主人朝夕相伴,驱走了老教授漫漫长夜的寂寞,让老教授百无聊赖的生活有了生机,甚至替代子女尽了孝心。狗有情有义,人豪爽仗义,人狗情深,天地可鉴,旁人皆知。可网上有人痛批老教授天价葬狗的行为不理智,有人指责老人的此举是无聊的自我炒作,有人建议老者不妨把10万元捐给慈善事业……在言论自由的今天,这些都不为过。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老教授的此举不无原因。时下的社会,物欲横流,亲情匮乏,老教授天价葬狗难道不是对亲情的一种深情呼唤吗?

亲情,是生命的动力,没有它人类不会进步,生命不会延续;亲情,是生活的勇力,有了它再险的路也敢走,再大的苦也愿吃;有了它家的方向不会迷失,生活有了意义;

亲情,需要呵护,需要培养。再亲的情如果不去呵护,亲人也会形同陌路;再远的亲只要用心培养,路人也会胜似亲人

在大力推行雅行教育的今天,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更有责任充当亲情的呵护者和亲情的传承者。毛阿敏的一曲《烛光里的妈妈》曾让不少人潸然泪下。陈红的《常回家看看》也曾传遍大江南北,唱出了人间亲情的伟大。那我们也不妨随着《常回家看看》的旋律,踏上回家路,去再次感受家庭的温暖和母爱的伟大。

19.引导学生写好记叙文方法探析 篇十九

[关键词]记叙文艺术性 感染力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037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中学生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但是,大多数高中生写出来的记叙文还是平平淡淡,没有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如何引导学生写出艺术性较强的文章,是一个严峻的课题,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经验来谈谈想法。

一、通篇设置悬念,一波三折

巧设悬念是记叙文中最常用的一种技法,不仅可以用在文章开头,也可以贯穿于全文中。贯穿于全文的悬念可以不断吊起读者的胃口,吸引读者不至完篇便不能罢手。优秀作文《遗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者采用倒叙的方法先写父亲临终前留下了一个铁匣子,父亲对儿子张悟只说了句“给你,等过六七,打开……还给……”就咽了气。铁匣子里所装为何物?不免引起人们的猜测。过完“六七”,张悟打开铁匣子,里面有一本写满字的笔记,他的父亲是位经销商,自然又引起人们产生新的猜疑,这样悬念继续加深。张悟不能立即弄明白真相,读者也难以猜透。经过仔细研究,张悟才明白了真相,原来隔壁赵奶奶托父亲带回一件衣服,本来是29.15元,可父亲收了人家30元,一时没有零钱找给人家。不料,还来不及给赵奶奶找钱,父亲就病倒了。至此,悬念才得以消释。文章的主题“父亲留下的清正廉洁的精神遗产远胜过金银财宝”也深刻地突现出来。作者精心构思、巧妙安排,使文章结构紧凑,故事跌宕,富有艺术魅力。

写记叙文要巧妙构思,对所写的故事进行“增肥”或者“瘦身” ,把一些简单得只用几句话就可以讲完的故事叙述得繁复丰满,并在读者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反差,形成强烈的碰撞,从而鲜明地凸显文章的主题,使读者受到感染。

二、安排主次情节,有机映衬

记叙文中的次要情节往往触及主要情节或丰富主要情节,不可忽略。在叙述主要故事情节之前,精心设计一系列次要的情节,与后面的主要情节作有机的映衬,这样可以使叙述的故事情节更加厚重。例如,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非常感人的记叙文,作品的主要情节是车站分别时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为儿子买橘子这个片断。文章之所以如此有感染力,显然是因为作者在写这个情节之前写到了自己惨淡的家境,父亲老迈的年龄与颓唐的人生境况等次要的情节,这些情节为父亲“车站买橘”这个主要情节做了充分的铺垫,才使读者心理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如果作者只是孤立地写车站“父亲买橘”的故事,就不可能有如此强烈的感染力。

因此,记叙文中精心设计次要情节往往能够为后面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依据,为高潮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主次情节有机映衬,可以凸现主题,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采用细节描写,打造亮点

细节描写是指对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细致、深入的描写,包括动作、语言、外貌、神态、行为、心理、环境等描写。它是表现生活环境,推进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因素。

指导学生写好细节,我认为应该采取递增式分类训练,效果会更好。例如,从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场景等方面将“他夸她能干”这句话的内容进行细节扩展就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添加“语言描写”——他向她夸奖说:“你真能干!”

第二步,添加“动作描写”——他用手拍着她的肩膀夸道:“你真能干!”

第三步,添加“肖像描写”——他深深地被她的才学所折服,于是满脸兴奋,用手拍着她的肩膀夸道:“你真能干!”

第四步,添加“心理描写”——他满脸兴奋,深深地被她的才学所折服,心想:“这个女孩,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超人的写作才华,实在少有呀!”于是他用手拍着她的肩膀夸道:“你真能干!”

第五步,添加“场景描写”——在2011年中国少年杯作文竞赛现场报告会上,来自各省市的资深作家对她的作品做了极高的评价。面对如雷的掌声,如潮的鲜花,他满脸兴奋,深深地被她的才学所折服。他内心想:“这个女孩,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超人的写作才华,实在少有呀!”于是他用手拍着她的肩膀夸道:“你真能干!”

这样从简单到复杂,层层扩展地训练,既可以让学生真正体会细节描写的艺术魅力,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记叙文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文体,如何引导学生告别写作平淡,写出有可读性的文章,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在记叙文写作指导中,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巧妙地构思,从情节的波澜、主次映衬和细节描写等方面下工夫,这样才能够写出有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

上一篇:积德榜范文下一篇:校园足球工作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