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创新课题申报书

2024-09-28

党建创新课题申报书(10篇)

1.党建创新课题申报书 篇一

关于申报2011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课题的通知

[发表时间]:2011-11-01[来源]:党委宣传部[浏览次数]: 123

4机关党委,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各院、部、处(室、馆、所、中心)、直属单位:

我校2011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课题申报工作已开始,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

凡我校在岗教职工,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均可申报。未完成2010课题者,不得申报。

二、选题说明

选题应与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相关,立足学校建设和改革发展实际。选题方向主要以“课题指南”为参照(见附件),申报者须结合实际,自行设计课题名称和研究内容。“指南”未涉及的内容,只要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亦可申报。

三、课题经费

教师课题经费为2000元,学生为1000元。此外,每从结项课题中评出优秀课题一、二等奖,教师课题一等奖3000元,二等奖2000元,学生课题一等奖1000元,二等奖500元。

四、课题成果

课题最终成果形式限专著、论文、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四类。内容要精要,格式要规范。

五.课题时限

本课题起止时间:2011年12月-2012年9月

六、申报要求

1.申请书填写要求

每项课题限报一名负责人,申请书由负责人签名,经所在单位党组织审核、党组织负责人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提交。学生申报课题须联系一名指导教师,由其填写推荐意见。未按要求填写的,将不予评审。

2.申报时间和方式

申报时间:2011年11月1日-11月21日。请在宣传部网站(http://xcb.cufe.edu.cn/)“下载专区”下载申请书和课题论证活页,填完后将纸质版申请书(一份)、课题论证活页(一式五份)交至课题办公室,申请书和论证活页皆双面打印,电子版请发至:news@cufe.edu.cn(主题注明“党建课题”)。

地点:办公楼504室,联系人:王峰,电话:62288972。

特此通知。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课题办公室

二○一一年十一月一日

附件:2011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课题指南 1.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研究 2.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3.我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研究 4.高校师生对党的十八大关注点研究 5.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6.高校公共权力的有效监督与制约机制研究 7.财经类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体系的构建 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精细化研究 9.我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10.网络思政队伍建设研究 11.大学生哲学思维培养研究

12.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13.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路径研究

14.我校考风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15.我校学生社会兼职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16.两校区办学模式下学生工作体系探究 17我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三自”作用发挥研究 18.以教代会为载体探索高校民主管理途径 19.高校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及管理研究 20.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研究 21.高校教职工凝聚力研究 22.中央财经大学历史与特色研究 23.国内外大学章程研究

24.现代大学制度与高水平大学建设

相关附件:

党建和思想政治理论工作研究课题申请表.doc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课题论证活页.doc

2.大学生申报课题的现状研究 篇二

21世纪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无国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日趋明显,社会对人才的评价也在发生着一定的变化,理论学习与创新实践的结合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新形势。 创新人才培养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与目标。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深化教学改革,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2007年启动的《国家大学生创新性验计划》,倡导以本科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您意识,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高校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大学生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课题研究能增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科技竞赛、学术论坛和讲座、科普宣传等活动的开展为引导大学生发现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课题研究是高校科研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大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的重要渠道。开展课题研究,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还能在过程中很好地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且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

(二)课题研究能增强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个人能力和团队精神对于一个人的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二者的获得与提高必须通过实践来达到。一项课题研究的进行,同学们要组队参赛,需要进行整体方案的讨论以及具体分工,合作完成整一个的项目。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分歧,这时候就需要成员之间很好地沟通,相互之间的理解。课题研究为培养大学生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提供了一个平台。

三、大学生课题申报的现状

(一)申报课题的前景

大学生创新性课题的开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国家的决心和支持力度都很大,但能否发挥作用,以及如何保障课题计划的实施,使其发挥作用,都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究。

有学者认为,在当前新形势下,大学生教育质量的核心应该是培养具有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人才,大学生教育中的一切工作都应该服务于这个核心,但是,由于大批学生将本科教育的主要时间用于课程学习、兼职、找工作等事务上,系统的科研能力训练仅靠自身摸索和导师随机性的辅导,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其科研现状不容乐观。学者们普遍认为大学生的科研现状、参与课题总体不容乐观、课题学术水平不高,重复性无效比例大、文科硕士生科研能动性差、科研管理不科学、科研环境建设投入不足、导师对研究生指导不足、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差异大、低年级科研发展不大等。夏世龙认为在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方面,农村的硕士生较城镇的大学生有优势,没有参加过工作的大学生弱于参加过工作的大学生;在导师时间、精力和培养能力一定的前提下,学生总数的偏多和指导时间的偏少势必会降低对每个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效果。

(二)申报课题的成果预期分析

由文献可得,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参与趋势相似,三个年级的学生对参与大学生项目非常感兴趣和感兴趣的比例均超过90%。其中,2009级学生中有约21%的学生对参与大学生创新实验非常感兴趣,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参与兴趣。这也体现了三年级学生因此处于专业学生的核心时期,对于实践机会更加重视,参与积极性更高。有趣的是,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期望却有所不同,高年纪的学生大多数选择了“大学生创新试验计划不利于利于个人择业或升学”,这可能是由于高年级学生面临就业和毕业,其功利性需求降低;但是可能是由于项目的满意度降低,并因而产生消极态度。

四、价值与反思

(一)课题研究的价值理性

从价值理性的角度来审视,申报规划课题的过程,实质上是申报者对自身研究能力、研究方向、研究思路的全面反思和梳理。

首先,申报者在课题设计过程中,必须面对过去,回顾和总结以往的研究历程,根据自己已有的研究成果,寻找自己的研究优长,从自身研究的轨迹和积累的观点、资料、数据中,逻辑地提出和设想自己准备和可能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并以此为据,确立申报的主题和内容。

其次,要求申报者必须面对现在,从个人、地区、全国乃至世界性的范围,审视自身所准备申报课题的可行性和价值。

第三,申报者必须面向未来,通过对于自身研究目的及其所可能产生成果的透彻理解与清醒把握,自觉地、精心地设计和规划研究过程,富有创造性地开展理论研究、材料归纳、经验提升和学术创新工作,并且在这种实践中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感受到人生的价值,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

(二)对大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实践反思

第一、忌跟风,重实效

由于组织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已成为教学水平的一个指标,由此出现了有此学校将学生的科研立项不是走向“普遍化”、“政策化”的误区,就是将其推向“特殊化”、“另类化”的边缘。有些教师强制要求,盲目开展,导致学生研究质量不高,师生疲惫的惨状。其实课题研究对学科和参与人员的选择性比较高,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进行组织,追求学生综合能力及研究的质量和水准的切实提高。

第二、合理匹配,团队合作

3.党建创新课题申报书 篇三

关于开展党建工作创新案例申报评选的通知

市属各高校,各县(市)区教育局,局直各单位: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教育系统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及时将有效经验总结提升,着力打造基层党建工作品牌,着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特色化水平,经局党委研究决定,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2015年度优秀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案例申报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5年全年,共分三个阶段: 申报阶段:2015年2月初——5月初; 评选阶段:2015年5月中旬——6月底; 成果阶段:2015年7月初——10月底

二、评选范围

在基层组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及廉政建设工作中的机制、内容、方式、载体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取得创新实效的基层党建工作案例,均可参加2015年度教育系统优秀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案例申报评选(参考要求详见附件)。

二、征集案例标准

(一)创新性。具有原创性,工作亮点突出,时代特色鲜明。

(二)针对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贴近学校党建工作实际。

(三)操作性。任务具体,思路清晰,措施可行,操作简便。

(四)实效性。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推动事业科学发展。

(五)推广性。具有代表性,具有借鉴意义,具有推广价值。

三、申报比例及奖项设置

申报比例:每个市属高校、县(市)区教育局至少申报3个党建工作优秀创新案例;每个直属单位至少申报1个。

奖项设置:评选出“十大全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优秀创新案例”。

四、评选方法

1.组织申报。全市教育系统各基层党组织要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在本地本单位已有党建工作有效经验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提炼、形成创新工作案例,充分展示基层党建工作的特色和亮点。

2.组织评审。市教育局党委成立优秀案例评审小组,在各单位自评优秀案例申报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初审,选取20个有价值的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案例,集中通过项目汇报、现场投票等方式,评选出“2015年度十大优秀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案例”。

3.表彰宣传。局党委将评选取的20个有价值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案例辑印成册;并对评选出10大案例所属基层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进行发文表彰,并作为当年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同时,利用《石家庄日报》《石家庄教育》及石家庄教育城域网进行大力宣传和跟进报道,营造系统内党建工作创新热潮。

五、评选要求

1.各单位于4月20日前认真填写《石家庄市教育系统优秀

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案例申报表》,报送纸质版和电子版。纸质版一式一份、A4、双面打印,加盖党组织公章,交到市教育局党务工作办公室。电子版发送至邮箱sjzjyjhdcgz@163.com。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范哲,67503995 2.报送案例包括背景、主要做法、基本成效、经验与启示和借鉴意义等内容;案例文本应当主旨清晰、层次分明、资料详实、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案例摘要字数1000左右,正文字数不超过3500字,图文并茂。

五、案例推广应用

1.建立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库,将评选出的典型案例在全市教育系统进行推广、学习,并作为今后党组织、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

2.案例所报单位进行进一步研究、扩展,以课题形式形成理论成果,市教育局党委择优报送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参阅;

3.出版《石家庄市教育系统优秀基层党建创新案例选编(2015年度)》;

4.择优在教育城域网专栏展出。

中共石家庄市教育局委员会 2015年1月19日

附件:

党建工作创新案例内容参考范围

1.学校党员教育和管理的好做法和经验; 2.严格执行“三会一课”,规范党内生活; 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5.开展生命教育; 6.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7.学校文化建设;

4.党建创新课题申报书 篇四

简 报

第 1259

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6月28日

课题化设计

项目化推进

工程化管理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

实施基层党建“书记创新工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实施“书记创新工程”,通过确定项目课题、推进项目实施、工程化管理方式,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立足本地实际,科学确定“书记创新工程”课题。各级党委以“书记创新工程”立项为抓手,引入课题化设计、项目化管理、工程化推进科学理念,明确创新工 1 程目标、细化创新工程程序、量化创新工程标准。市委组织部建立“书记创新工程”课题项目库,根据课题内容进行筛选分类。市、县、乡三级党委书记按照“立足实际、探索创新、具体可行、效益良好”原则,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创新课题。市委书记以“推动乡村基层组织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调整农村工作方式,形成党在新形势下开展农村工作的长效机制”为目标,将《深化“农事村办”改革》作为创新课题。县、乡党委以班子集体研究方式,确定书记及其他成员创新课题。靖西县委书记结合大量优秀年轻农村劳动力外出、农村党员发展“源头”不足等情况,确定《深化和提升发展党员“源头工程”,探索新形势下党员发展模式》为创新课题。

围绕工作大局,扎实推进“书记创新工程”项目。一是在丰富工作内容上创新。各级党委书记及领导班子成员结合本地本部门中心工作和提高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投资环境建设满意度、干部选拔任用满意度的目标,不断丰富创新项目内容。二是在打造工作载体上创新。各级党委找准基层党建工作着力点,精心设计载体,搭建实践平台,切实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创造条 2 件。田林县委书记实施《农村信访维稳工作的探索和实践》项目,以“书记大接访”和“农情乡解”工作为载体,指导各单位共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社会调解的社会矛盾纠纷调解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在健全工作机制上创新。把握基层党建改革创新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探索党建服务发展新模式,形成城乡党建工作统筹协调发展新格局。乐业县甘田镇、同乐镇结合“书记创新工程”,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建立村民议事会制度,在矛盾纠纷较多的行政村推行“村事联议”工作制度。目前,全市共设立村级服务站点372个,服务基本覆盖全市1804个村,通过实施站点标准化建设,实行网络化办公,开展“菜单式”服务。

5.课题申报书 篇五

再就是,要把你在此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已有的主要观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写出来。过去有的申请人把未来要写的著作的章节、目录都写上去了,基本的思路和主要的观点一个也没有,这不行。

现在就是要把你的基本观点和观点之间的基本联系写出来,让评审专家看一看,你的观点是否是新观点,或者是你的对策性研究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如何,有无可操作性,基本思路和观点,研究的结果等等。

6.党建创新课题申报书 篇六

关键词: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科研瓶颈;课题申报;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2-0124-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1.031

访谈背景:在2012年9月全国和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申报课题期间,越来越多的高校中青年外语教师开始积极参与申报,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基本常识和前期学术积累,他们面对填写课题申报表所需的相应的学术规范、学术要求、选题与论证能力、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的呈现等,都需要得到专业的指点迷津和学术“给力”。夏纪梅教授长期关注教师的在岗发展,特别是教研相依互为相益地发展,鼓励教师通过申报教学研究课题突破科研瓶颈,实现教师“干中学习”和“问题变课题”的专业成长。本文作者作为教育部委派的国内访问学者,在中山大学夏教授的学术指导期间对此进行了专题访谈。

尹曼芬(以下简称尹):夏教授(以下简称夏),您好!2011年到2012年期间,您有三部专著和四篇论文面世,都是以教师发展为主题。时逢全国和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申报之时,您正好到西部支教,让我们有机会因需带着“科研”和“立项研究”这个难题来请教您。您对这样的“求助”有些什么想法?

夏:作为高校英语教师,对科研有需求、有动力、有治学精神,是我最敬佩和最鼓励的。我知道,高校很多同行同事都处在科研的瓶颈,虽然教学颇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也得到专家和领导的肯定,但是因为没有科研成果,无法通过学术评价,职称就是上不去。这些老师也认识到不做科研就谈不上专业发展,但总觉得自己缺乏做科研的优势,没有信心和底气。他们平时只顾埋头教学,到了申报课题的时候,最犯愁的就是不知道如何把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我在我的专著《外语教师发展的知与行》中提到,“没有研究的教学和没有教学的研究都是没有意义的教育行为”,我认为高校英语教师应该做、必须做、可以做也能够做科研。

尹:事实上我们有些骨干教师过去申报过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但结果是屡报屡败,屡败屡报,原因出在哪里呢?

夏:我比较倾向支持高校英语教师做教育科学研究。凡是“教育科学规划”类研究项目,我们都可以抓住机遇,利用这个平台,申报立项研究。至于“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类研究项目,比较侧重文史哲政经法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研究或事关国家地区政治经济方面的应用性、政策性服务研究,所以对一线英语教师群体来说,除非个人对以上研究特别感兴趣、有基础、善选题、能与相关学科联手出成果,否则,最好选择“教育科学研究”。

尹:做“教育科学研究”,如何才能将教育研究和外语教学结合起来?很多教师觉得自己的工作和科研挂不上钩。拜读了您的著作和不少论文,知道您主要也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多年,而您的教学研究成果却如此丰富。大学英语教师做科研该依托什么?您是怎么解决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的?

夏:我认为大学英语教师或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做教育科学研究都可以依托课堂。课堂里有人,有人就有事,有人就有思想、有行为、有动态、有变化、有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和互为因果的作为与现象,有了这些就有了课堂效果的成败因素。只要是教学有心人,都会对这些点点滴滴“上心”研究。所以,教学研究,就是为了教学、来自教学、服务教学、改善教学、创新教学的研究。教学研究自然主要与课堂发生关系。教师长年累月在课堂里运作,对教学理念、教学对象、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价方法等是否有改革创新、推陈出新、顺应变化、与时俱进的动机和热情,这是前提。在此基础上,学会把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要求、不同需求、不同对象,甚至不同的自己的课堂里出现的问题变成研究的课题。例如,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实施了好几年了,机房课堂里存在或发现什么问题没有?如何改进?又如,90后大学生在成长方式、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关系相处方式有无变化?课堂教学方式应该有哪些相应的变化适时适当地应对?类似的课题有的是,就看有心还是无心,有相应的学习研究还是轻车熟路以不变应万变。我本人是不甘寂寞,厌恶一成不变重复自己的人。所以喜好变革创新,甚至颠覆陈旧。当然,这需要“本钱”,就是学术积累;需要“功夫”,要有长期坚持不懈的读、写、思、研的投入。

尹:的确,没有“本钱”和“功夫”,我们在申报项目时感到空白、软弱和无力,往往靠临时抱佛脚。最无从下手或没有把握的是选题和填表。您评审和指导过不少申报项目,有什么共性问题需要注意的呢?

夏:总体来说,普遍的问题是选题不适当,计划不明确,论证不严谨,思路不完整,填写不规范等。

首先,选题要参考与研究“课题指南”,找对课题的学科归属,因为评审专家队伍与来源不一样。其次,选题要对行内、国内、国外本选题领域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有一定的了解和跟踪,选定符合自己实际和国内实际的、具有开拓性或在原有基础上具有推进改革意义的、有思路有理论有计划能实施并有前期成果和预期成果的课题。选题题目要凝练,标题用词就能清晰表达研究对象、内容、目的。例如:“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这样的题目就太大且空泛,针对哪一类学校?拟采用什么模式?想达到什么目的?针对什么问题改革?有的选题题目又太小,只能算研究项目中的一个环节。例如:“大班授课学生参与度调查研究”,调查目的是什么?调查结果与预测相一致又怎样?调查结果出来了又怎样?不像一个完整的研究项目。还有的选题是早已经被人做过了甚至做滥了,如果没有新意,就没有意义。凡是科研成功过来人特别是文科人才都有一个科研定律:顺着说和接着说,是发展或应用;反着说和对着说是批判或思辨。总之不能看到别人做什么,成功了,发表了,自己也照搬照做同样的东西。

论证是项目申报表的核心。要将本研究的目的意义阐释清楚:研究什么,即对象、内容、范围、目的;为什么做这样的研究,即缘由、动机、重要性、必要性、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研究的基础;如何研究,要有具体内容、具体方法、实施路线。

论证之前需要文献综述: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需要验证的权威论述,将要引用的相关理论理念或研究框架。

论证最好采用问题导向,即交代已有研究或改革实践的存在问题,使之成为改革、创新、探索的必要性,可行性,推广性,针对性的依据。

整个论证部分反映申报人的“学术底气”或检索综述能力。论证水平高就相当于一篇论文上品。

研究计划需要申报人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是什么,问题是什么,研究什么,有无研究假设,达标的研究方法、实施路线、框架、预期成果,为研究的评估提供什么依据,遇到什么问题,有什么相关的讨论,提出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学设计与实践,问题的解决效果。

计划实施的思路或行动路线图要清晰明了并有逻辑性。例如,自变量是什么,引发变化的原因;因变量是什么,自变量作用于研究对象后产生的效应,也即因果关系。以“自主性学习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外语工具性效能研究”课题为例:自变量是自主性学习;因变量是研究性学习效能。通过对大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指导,实现通过有目标、有要求、有任务、有显性成果的自主学习,实现以外语为工具的研究型学习效果。

实施步骤要表现申报人的行动能力。例如:调查、访谈、反馈、发现/收集问题、设计改革方案、实践、总结、反思、反馈、修改行动计划、结论。预期成果与形式:成功有效,学生反馈,调查数据,成果包,研究论文。

申报表的填写基本过程有:思考-讨论-写作-再讨论-再修改;通常的方式有:酝酿-检索-思考-研讨问题-写作-再讨论-再修改。

尹:夏教授,您以上提到的选题不适当,计划不明确,论证不严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您作为评委或导师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吗?

夏:我指导和评审过不少项目申报书,看到高质量的我会由衷地为申请人叫好、喝彩、赞叹。遇到水平低的,我会有想帮助指点的冲动。所以,在我的教师培训设计时,我会把以下经验不厌其烦地讲:

研究思路至关重要。题目不当、综述不当、论证不当、方法不当都是源于思路不清。

1.思路来自想明白、写明白、说明白、整明白、自己写得明白还要使读的人明白。

我指导申报人填表时,总会先要求他们自己写一遍,遇到我看后不知所云的,要求他们口述给我听,听他们的研究思路。结果,凡是讲不出来或讲不清楚的,就是思路不清,所以我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我告诉他们,想明白了才能写明白,想明白是写明白的前提。想明白需要“大脑风暴”,即集思广益,同行交谈,在交谈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然后,很多思考思路又要靠写才能逐渐明白清晰,在写的过程中梳理。当自己写过一两遍之后,不能讲出梗概,或者需要经过质疑或追问再口头解释的,说明思路仍然不清楚。写作的过程就是反复将想法条理化、深刻化、系统化的过程,也是研究思路与方法规范化的过程。例如,界定本研究:我要研究什么?我的研究意味着什么?研究问题的核心或关键是什么?需要如何证明它?有什么假设?别人有过什么类似的研究?研究题目要一目了然,研究内容要明细化。关键词定义要清楚:过去没有的,属于自己创造的词,要定义。已经有人定义的词,可能你有新的理解和应用;已经有多种意义和用法的词,若要选择某一种,必须界定清楚。研究行动要具体化,为研究的验收评价提供依据。

2.思路来自不满意现实实践,有问题需要研究改善创新。

3.思路还可能来自阅读专业文献时的触发灵感,对别人的前期研究“顺着说,接着说,即应用与发展”或者“反着说,对着说,即批判与修正”。千万不要看了别人的就认为“我也可以这样做”。

要知道,填报项目申请书也是“干中学习”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了解专业研究发展动态,发现自己学术不足,暴露自己研究水平或写作基础,及时补缺的过程,需要有足够充分和集中的时间、精力、思想的全力投入,有学术态度、学术精神,来不得半点侥幸、马虎、随便、应付。实际上,一次申报项目的过程就是多次高质量的研讨和论文反复修改撰写的艰苦过程。

尹:您认为哪些研究课题是大学英语教师或高校英语专业教师比较适合做的?

夏:这要看你申报的是校本的还是省部级或横向项目课题,还要看你是想撰写研究论文还是申报项目立项。总体来说,高校英语教师,无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公共课教师,只要对教学研究感兴趣,打心眼里热爱教学、喜欢学生、钟情课堂的,在乎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教学评价的,都可以找到研究课题。因为想做好手艺活,不研究怎么做得好?有心处处皆学问。问题是,研究不能光靠热情,要舍得投入。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脑力,不停地读、写、思、研。课题可大可小,先从微型课题做起。一事一议,一个问题一个研究,一种现象一次研究。对来自课堂、学生、教师、教材、教法、考法、评法、师生关系、变化、矛盾、困难、阻力等等都可以成为研究课题。关键是研究方法要规范。

尹: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些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做外语教学的研究课题?

夏:现在国内外都出版了不少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外语教学研究方法的专著。做当代教师要学会自己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我个人比较倾向质化研究方法。例如,教育叙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访谈法,口述史,案例分析等。

尹:夏老师,听了您的谈话我们很受触动和启发,尤其是您说到的“有心处处皆学问”和“小课堂大学问”给我们很大的鼓舞。从微型课题着手,将教学难题变成科研课题,在课题申报中历练,从而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多么希望有更多的高校英语教师能听到您的这一番教诲,以便尽快进入您说的“教研相益”的状态。非常感谢您的肺腑之言!

7.如何写好课题申报书 篇七

前言:申报校级课题是教师提高自身课题研究能力、为今后申报省级乃至国家课题所做得必要准备,因为所有的省级以上课题申报都需要有前期的研究成果,为此,学校每年的上半年都将为大家开通申报平台,以便让更多的教师能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科研处将对大家作全过程辅导,对课题申报、中期评估、结题鉴定等各个环节作有针对性的指导,努力为大家提供良好的科研服务,为了方便大家查询相关信息,我们的辅导主要以书面的形式进行,也欢迎大家电话咨询或当面探讨,希望我们的努力能为大家提供一点帮助。

凡事开头难,当你跨出了第一步,你会发现,课题研究远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高深和艰难。让我们一起努力!

1.课题名称的表述

课题名称一般包括:研究对象、研究的范畴和研究方法三要素。比如:《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操作性研究》、《小学生“生本教育”的实践研究》、《初中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研究》,这三个课题中研究对象分别是教学设计、生本教育、学习方法;研究范畴分别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初中学生;研究方法分别是操作性、实践(即行动研究)、调查。当然,课题名称的表述有时也可以省略研究方法:例《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研究》、《小学生“生活作文”的研究》。课题名称的表述常用陈述句型,名称要正确、规范、新颖,句式要简洁,一般不超过20个字。

2.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课题提出的背景主要指特定的时代背景,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的研究,该课题的研究是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确定的。一般从现实需要角度去论述。例如国家、教育部新近出台的政策法规,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对教育教学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现行学校教育、学科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例如课题《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操作性研究》提出的背景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新课程理念的呼唤,二是新课程实施中的“盲区”。因为新课程理念与教师课堂教学设计间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选择了这个课题。课题的研究就是要建构新理念与新设计间的立体桥梁。

因为新要求、新标准、新政策、新理念与现实存在问题,课题研究就是奔着问题而来,为问题的解决而研究。问题是教育科研的支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这是课题研究的生命力所在。仍以《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操作性研究》为例,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三:一是针对新课程理念与现实教学设计的游离,解决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全方位地落实新课程理念;二是针对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程”设计,解决如何创新为人的发展的“学程”设计;三是针对新课程实施中的盲区,解决如何建构符合新理念的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及操作样式。解决的重要问题与提出的背景间有着必然的、照应的联系,不能游离或架空。

3.课题界定及支撑性理论

界定即定义,课题界定,即对课题的诠释,对课题的核心概念进行说明。采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引用教育理论、整合文献知识等,以分段或标题陈述的形式确定概念及其内涵与外延,采用分——总的方法,对课题中的研究对象、范畴、方法,抽取出本质属性分别给予概括,最终形成对整个研究课题名称的科学界定。

以《在教学实践反思中提高青年教师自我监控能力的研究》为例,该研究课题的核心概念是“教学实践反思”和“自我监控能力”。只有明确这两个概念,研究内容才能界定准确。采用分——总的方法,其对课题的界定为:

教学实践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决策、教学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它是通过提高参与者觉察水平来促进自身能力发展的途径。

自我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成功达到预期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反思中提高青年教师自我监控能力的研究,是指向青年教师,力图通过引导青年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以审视、分析为手段,努力提高青年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自我控制、调节等能力的研究。

支撑性理论亦曰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理论支撑行动,科学的理论是科学研究的保证。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进行教育模式创新实验研究,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为理论依据。再通俗一点讲,作文生活化、数学生活化研究需要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理论依据;“生本教育”的研究需以发展心理学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依据;教学设计的研究需以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为理论依据。

4.研究目标、内容、过程、方法设计

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对课题研究达到理想的预设。一般从三个方面叙述:

一是认识性方面的,即形成的基本理念、;

二是技术性方面的;即对操作方法、措施作法。

三是实效性方面的。即教师、学生从中的受益。

研究内容是研究方案的主体,是课题研究目标的落脚点,研究内容要与课题相吻合,与目标相照应,具体回答研究什么问题,问题的哪些方面。要努力从课题的内涵和外延上去寻找,紧密围绕课题的界定去选择研究内容。它要求把课题所提出的研究内容进一步细化为若干小问题,从而产生课题大框架下的子课题群。5.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

阐述这部分内容必须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搜索发现国内外近似或界于同一课题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即有没有人研究?哪些方面已有人作过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所表达出来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有分歧,那么他们的分歧是什么?存在什么不足,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把他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确认自己的创意,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因为拥有了近似或界于同一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与趋势,对该问题的研究就拥有了更清醒的了解,更明确的研究思路。(一定要善于发现已有研究成果中还有哪些不足,即在哪些方面还没有研究到,这些不足恰恰就是你研究的重点,所以,在写这一部分的过程中,要先搜索相关的研究论文,然后根据论文题目大致分一下类,比如有些是着重研究内容的,有些着重研究形式,有些着重研究实施策略等等,接下来就挑每一类别中质量高的论文看一下——看论文发表的期刊就可以大致判断其质量了。在开始着手写的时候,按照这样的思路去写:关于这个课题已经有哪些人在哪些方面做了研究,比如主要在三个问题上做了大量研究,主要成果有哪些(什么人在什么文章中有什么观点),但这些研究主要偏重在哪方面,而在另外的方面研究较少,这里就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或价值所在。)

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狭义地讲,联系即借鉴、吸收,借鉴其成功经验,吸收其理论精华;区别即创新,即课题近似或界于中的研究致力点的差异,力求表现出自己课题研究的个性及特色。这一部分的阐述应力求精当,力求体现自身研究的价值。

6.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指向操作层面,即通过课题研究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什么促进,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哪些好处。它的阐述同理论假说(也有的课题研究方案直接写为理论假说),通过假设关系的复句,勾勒通过研究可能会或一定会产生的实践效果。

高职院校的教育科研更多地取向于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是植根于教育教学真实土壤的“草根化”研究,在理论的学术研究价值可能比较匮乏,但也不可否认,通过研究,达到了对某一相关理论的细化和补充,对某一理论进行了具体阐述与充实,或许还会产生赋予全新内涵的实用理论。在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这一块的撰写上,千万别硬扯,有就写,无则免。

7.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即研究课题的可实施性,它建构于先进的理念、科学的设计、扎实的功底等,一句话,就是要从若干方面说明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有实力、有能力、有潜力。如《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操作性研究》中,用“迎合时代,有生命力;顺应需要,有潜在力;源于实践,有激活力;设计合理,有感召力”四个短句构成四个方面,阐述了该课题研究的可行性。

研究过程即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中期实施阶段、后期总结阶段。每一个阶段有明显的时间设定、详尽的研究内容安排、具体的目标落实,从而保证研究过程的环环紧扣,有条不紊、循序渐进。

研究方法是完成研究任务达到研究目的的程序、途径、手段或操作规律,它具体反映“用什么办法做”。研究的方法服从于研究的目的,也受具体研究对象的性质、特点制约。在具体的方案设计中,要根据各时段研究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尽可能地写明怎样使用这种方法和用这种方法做什么。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实验法、调查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个案分析法、行动研究法、比较法、解剖麻雀法等。

注意,这一部分是课题方案设计的主体,课题研究是否有价值、目标任务如何得到研究落实,在这部分应给人一览无余的感觉。

8.完成本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保障措施一般是指组织保证:成立课题组、健全研究机构,做到研究任务、时间、人员三落实;制度保证:制定课题管理条例、规范学习、研究制度,以激励为杠杆,激活教师研究热情;经费保证:设立课题研究专项经费,保证研究过程中相关书籍、必要设备的添置及外出学习、开展活动等的经费来源;技术保证:聘请专家担任顾问,选派骨干外出培训,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课题研究与学校工作相协调:做到教学科研化,科研教学化,使学校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同步发展、共同提高。

9.预期成果显示

成果形式包括:研究报告集、教学策划集、教师论文集、研究专著、教学软件(包括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研究周期较长的课题,还应分别有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阶段成果可以按学期列出。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课题研究也就失去了研究之义。

8.党建创新课题申报书 篇八

在科研课题立项申报书中,正确、清晰地表达研究目的、目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需要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预期效果等内容,对查新检索人员把握检索方向和评审专家组正确理解申报书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评价科研课题立项的价值和申报书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正确表达研究的目标

1.1 明确表述研究的目标 在科研课题立项申报书中,必须正确、清晰、简明扼要地阐述科研主题思想,准确表达研究目的,使有关人员清楚地了解申请者的研究思想。如某医院申报的“胸心外科手术中的暂时替代功能临床观察研究”科研课题,就没有准确地表达其科研思想,是手术器械 药物还是其他什么方法在手术中暂时替代功能的临床观察研究申报人根据查新人员的建议修改该课题名称,修改后为“心脏手术中起搏器的替代功能观察研究”,这样,研究目标就一目了然。

1.2 准确使用医学主题词(关键词)在申报项目名称中,应该准确地使用主题词或关键词。否则会影响查新检索中的查全率和查准率,进而影响检索效果和查新结论。《医学主题词树状结构表》和《医学主题词著录规范》对医学术语进行了科学的规范,在检索词中可以提供数个中英文对照的主题词或关键词,包括规范词、同义词、缩写词、相关词等,以便查全、查准。

1.3 项目名称要准确清晰 在科研项目申报书中,对项目名称的字数有一定的要求。字数太少,难以清楚表达研究的主题;字数过多,有累赘之感,而且会重复表达主题意义。如“生化检验检测在糖尿病病人尿蛋白中的临床意义观察研究”这一课题名称,不但字数多,而且主题意义的表达重复。在这一名称中,“检验与检测”所反映的意义基本相同,要求达到的临床目的和观察指数也是相同的。修改后的名称为“生化指标在糖尿病病人尿蛋白中的意义研究”,其字数从原来的25 个减为19 个,符合科研课题项目申报要求。

2.课题的选择

2.1 选题的意义 课题的形成和选择是科研工作中比较艰苦的一个阶段和过程。选择课题就是选择、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这关系到整个科研工作的成败。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字或技术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正确选择课题,是科学研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首要问题。

2.2 选题的调研 科研立题是科研工作成败的关键。选择课题必须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因此,立题前的调研工作很重要。首先,要与科技主管部门密切联系,要组织科技人员认真学习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要及时了解国家和地方科研基金的情况和本单位科研的服务方向。第二,必须加强申报前的文献资料查阅和调研工作,要及时了解国内外该研究领域的技术现状、动态趋势及存在问题,并认真加以分析,真正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审时度势地找到适合自己研究方向的突破口,并且根据自己的优势确定主攻方向和目标。这既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又要吸取他人的经验,从而富有创造性地提出研究课题和主攻方向。第三,科技人员要了解各种科研课题的性质特点,资助方式、资助强度及对象,从而选择合适本人特点的对口课题。

2.3 选题的原则

2.3.1 找准合适的科研项目。科研选题可基本反映出选题者对某一科学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实验技术与操作能力的熟练程度,科学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强弱程度,知识结构和知识范围的深度和广度。因此,选题者必须实事求是地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工作环境条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科研课题。

2.3.2 重视课题的创新性。创新是在前人没有研究过的或是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的再创造。研究的结果应该是前人所不曾获得的方法和结论,它可以是结合临床实践提出的新观点、新发现、新设想、新见解,也可以是通过研究建立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或开拓的新领域。

2.3.3 要有科学性。选题要符合客观规律,要有一定的理论根据和实践依据;同时要有科学的探索精神,科学的论证。

2.3.4 必须具有可行性。选择的课题从研究内容到方法都应该具有可行性,要考虑本单位所具备的各项条件和因素,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切实可行、力所能及的课题。

2.4 选题的范围 根据研究的对象和问题的性质,医学科研选题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调查性研究。这是以调查方法取得科学资料的研究,多属于流行病学、地方病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以及社会卫生学方面的研究。第二,实验观察性研究。包括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等基础医学的研究,药物疗效与新的诊治技术的引进及研制、试用等临床观察研究。此类选题应该考虑是否具备所需的实验条件以及技术手段是否完善。第三,资料分析性研究。是对医疗、卫生有关部门提供的病例、病案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对结果进行概括、分析、综合,从中发现新问题的创造性研究活动。因此,科研工作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研项目。

2.5 选题应有针对性,避免重复 所选的课题不宜过泛、过大,应集中在解决某一领域的某一问题上,命题必须确切。如“冬虫夏草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基因表达调控研究”这一课题,从题目上即基本反映出研究的对象和目的。但是像“中草药抗菌的免疫调节研究”,“胃肠道疾病的病理、生理和药理”等题目则属于研究重点不突出和主攻目标不明确,这样的题目在形式上就很难通过审查。科学性强的题目,一般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一是要体现课题的三要素,即受试对象、处理因素和效应结果,这几项内容在题目中体现得愈明确愈好。其明确程度与研究者的科学思维清晰度、课题假设的合理性、实验对象确立恰当、验证手段与方法正确、指标间因果关系明确等成正相关关系。二是课题名称必须醒目并有新意。选题切忌课题名称重复,即使自己所提出的研究内容与以往的研究内容有所不同,甚至有创新,但名称重复则难以使人有新意感。因此,选题前应认真查看本领域的历年《科研项目汇编》,如发现课题名称重复,则应尽可能从新的视角提出问题,在课题名称上尽可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三是名称要言简意赅,用词恰当、确切,切忌夸大其词,字数要适中,一般以15 —20 个汉字为宜,在题目中应尽量不用缩写、化学分子式等。

2.6 选题的途径及方法 科研课题的选择一般有2 种途径。一是国家或省市下达的科研课题计划。这类科研课题通常具有创新性,科技含金量比较高,科研价值比较大,研究难度亦较大,部分课题完成后可填补国际或国内空白。在我国医药卫生系统的科研项目中,有国家级的科研课题,省级的科研课题,市级的科研计划。科研条件和技术力量雄厚的单位,可以把某一项大的科研课题全部申请下来开展研究;而在某一项具体科研领域有条件和经验的单位,也可以申请某一科研课题中的一部分。二是科研人员自选的科研课题。在科研项目中这一类课题所占的比例较大,可分为2 类。一类是本部门科研行政机构拟定的科研课题,即某单位的科研机构对当年申报的科研项目,经过检索认定、专家评审、主管部门批准立项后,由职能科室分别组织实施并完成;另一类是真正意义上的“自选课题”,是由科研工作者根据自己的专业领域和专业特点拟定的科研课题,经本单位主管业务部门批准申报,再经指定的情报信息检索部门出具查新报告后,由专家组评审通过,最后由省市科技厅局批准立项,并划拨科研经费,由申报人组织实施。

对于“自选科研课题”,科研工作者在选题时,一定要注意课题的新颖性。突出课题的新颖性,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选定的课题一定是本人所熟悉的曾从事过或正在从事的研究领域中的科研项目。研究人员选题除了具备本专业基础理论、实践经验和科研能力外,本单位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技术条件。第二,科研人员应自行进行初步的文献检索,通过检索了解有关的科研项目是否已经有人做过,研究的程度如何,有没有和该课题密切相关的文献报道等。如果有密切相关的文献报道,就要努力查找原始文献,弄清其科研思路、课题设计、科研方法、技术手段、实验材料等方面与本人的科研项目的不同点,以及本人的科研方法、技术手段等是否更合理、更有科学价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否更大等,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如果在这些方面本人的科研课题更有价值,同样可以申报。其中最根本的原则是,申报的课题必须在科研目标、课题思路、课题设计、科研方法、技术手段、技术成果等方面中的某一方面,是他人没有做过的或获得的。因此,科研课题的选择要在“新“字上下功夫。第三,要有一个精干的科研班子。组成人员应该是梯队式的组合,既有专家,也有技术人员,人员结构要合理。第四,具备一定的科研基础条件。在申报课题时,还要衡量本部门是否具备基本的科研条件。特别是医学科研工作,实验条件非常重要。第五,慎密研究,精心设计课题。初步检索后,要用最科学、最简便、最清晰的思路设计科研步骤,以最佳的组合、最少的成本、最短的时间,得到最理想的科研效果。科研课题的设计,是科研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科研课题的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课题的立论依据要充分

申报课题的出发点和目的要明确,立论依据要充分。由于当前科学研究既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日趋广泛,新知识、新理论更新加快,即使在同一领域,由于研究背景和方法不同,对一个课题的理解、看法也差异很大。因此,在填写课题申请报告时,要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把申报课题的意义、特点和创新点充分表达出来。要清楚、客观、全面地说明国内外同行的研究状况,如已研究的程度、所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发展趋势;要特别指出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没有解决的原因,提出对此问题的解决办法及要达到的目的等。此外,参考文献的引用一定要得当,要注意引用文献发表的时间及杂志的权威性。

4.正确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是成功的关键

确定科研课题的主题思想、研究目的之后,制定正确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是科研工作前期的重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是为完成研究内容而设计的研究方案和技术措施,它包括理论分析、试验方法、工作步骤等一整套计划安排。填写时要注意做到设计周密,方法科学,路线合理,技术先进可行,措施具体明确,切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同时,要有一定的预实验基础,并充分展示课题负责人和参加成员与本课题有关的前期科研成果。

5.预期效果的表述

完成科研选题后,准确表达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十分重要。研究内容是研究课题所需解决的具体科学技术问题,它包括课题研究范围、内容和具体指标等。填写时应力求内容具体、完整、切题,目标集中、明确,突出关键问题。

6.对现有工作基础条件的填写

要如实报告本单位的研究工作基础、条件装备、技术力量情况,以及工作进度安排,不可夸大,也不可缩小,要实事求是地说明。

6.1研究单位 如果是医院,要说明该医院的性质,床位数,门诊和住院病人的数量及治愈率,存在的问题等。

6.2 条件装备 包括现有仪器、实验室的情况,以及有利条件等。同时要说明完成课题需要补充的仪器设备,不可夸大,以免被误认为基础设施条件不足,影响评估质量。

6.3 技术力量 包括课题负责人的情况,如从事本专业研究的时间和已发表的主要学术著作,获奖情况;科研小组其他成员的情况,也要简明地说明。

9.课题申报目录 篇九

“十二五”规划期,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机遇期。是实现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统筹推进具有甘肃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的关键时期。提高国民素质,更好地发挥优秀人才的作用,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教育科研提出许多新的课题。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及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精神,甘肃省教育规划办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供选题立项参考。

一、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编制总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应用性、对策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为主的研究方向,为教育宏观决策服务,为指导和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服务,推进教育理论创新,促进全省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编制的基本原则

1、坚持两个面向。一方面要面向全局,注重突出与国家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的对接,将我省教育科学规划融入到全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中去,新起点,大视野,宽领域,全方位地思考和勾划课题选题方向。另一方面要面向我省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积极引导教育科研紧贴教育宏观决策,紧贴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紧贴学科研究前沿,紧贴热点难点,求真务实,创新管用。

2、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指南》要坚持有限目标,突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德育等重点领域,注意重点学科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兼顾传统学科和薄弱学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

3、坚持教育内外部相结合。《指南》既要立足教育但又不局限于教育;既要紧密联系教育来思考教育,又要跳出教育来思考教育。选题既要着重考虑有关教育内部急需研究的问题,同时又要考虑与教育紧密相关的问题把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4、坚持适度超前。《指南》既要着眼当前,尽可能全面准确地提出当前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又要适度提出一些带前瞻性的问题,增强教育科学研究的前瞻性和预测性。

5、坚持继承与创新性相结合。《指南》在注意吸收“十一五”规划指南长处的同时,对一些已经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选题方向做了适当的保留,同时尽量体现时代特征和要求,体现与时俱进,教育创新,尽可能地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

三、课题选题方向与领域(各位教师在选题时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以下课题名称细化出自己的课题名称)

(一)、教育发展战略

(二)、教育基本理论

1、新时期、新形势下素质教育思想理论与政策研究;

2、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具体内涵与目标研究;

3、社会转型期我国教育的社会功能研究;

4、社区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

5、终身教育思想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研究;

6、当代中国教育价值观研究;

7、当代中国教育思潮与教育流派研究;

8、当代中国教育科学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研究;

9、当代中国教育理论的研究范式及其转型研究;

10、科学发展观与教育理论研究;

11、教育理论创新的基本条件研究;

12、教育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研究;

13、教育科研成果应用转化推广研究。

14、课程改革的基础理论研究;

15、课程改革的哲学思考研究;

16、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研究;

17、课程改革的社会学研究;

18、课程改革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变革的互动研究;

19、课程改革与当代青少年个体社会化进程及其规律研究。20、终身教育理论体系的建构研究;

(三)、基础教育

1、基础教育如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问题研究;

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3、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4、农村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学校布局调整)研究;

5、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及其标准研究;

6、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7、城乡基础教育发展多样性问题研究;

8、农村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与保障机制研究;

9、落实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情况调查与分析研究;

10、分阶段全面推进免费义务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11、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12、农村残疾儿童教育权利保障与实现研究;

13、随班就读的质量保障与监测体系研究;

14、农村学校师资流动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15、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效益研究;

16、薄弱学校改造与示范性学校建设问题研究;

17、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问题研究;

18、农村复试教育问题研究。

1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与对策研究; 20、小学、初中、高中教育阶段课程衔接研究;

21、基础教育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管理研究;

22、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23、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教材多样化研究;

24、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

25、研究性学习与各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研究;

26、综合实践活动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的立体实施模式研究;

27、中小学各科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发展研究;

28、新课改背景下知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9、中小学校园网的教育功能、应用模式、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30、新课程实施的不同版本教材质量评估研究;

31、新课程实施与学生成绩测评标准及其方式研究;

32、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障碍及保障机制研究;

33、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

34、新课程实施与师生关系重建研究;

35、全面发展与学生个性关系问题研究;

36、因材施教和面向全体学生关系问题研究

37、中小学毕业会考、升学考试制度改革研究;

38、新课程实施背景下教育考试制度的科学性研究;

39、中小学考试制度改革方向与发展趋势研究; 40、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与中考制度改革研究;

41、教育评价实践研究;高考模式多样化对高中教育的影响研究。

44、学前教育办学体制现状及对策研究;

45、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与政策研究;

46、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研究;

47、托幼机构办园成本、效益、教育质量之间关系的研究;

48、幼儿教师教育研究;学前教育的价值研究;

49、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50、幼儿园游戏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51、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与学前教育和谐发展的研究;

52、学前教育机构玩教具、环境与儿童发展关系研究;

53、学前教育与儿童创造性发展研究;

54、国外幼教模式本土化研究;

55、学前儿童营养与发展的研究;

56、托幼机构膳食管理科学化研究;

57、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研究;

58、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研究;

59、幼儿园、社区、家庭一体化的学前教育模式研究; 60、学前教育与幼儿个性社会化研究; 61、陈鹤琴教学法理论的实验与应用推广研究; 62、幼儿园课程与游戏的整合研究; 63、园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验研究。64、新时期师德建设与教师精神培育研究; 65、新课程实施与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研究;

66、提高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 67、农村学校和教师如何为建设新农村服务问题研究; 68、中小学教师教育、教研、培养一体化模式研究; 69、教师教育专业发展与市县教师培训院校职能转变研究; 70、教师教育模式改革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六)、德育

1、大中小学德育衔接与整体规划研究;

2、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问题研究;

3、构建和谐社会与当代德育目标与内容研究;

4、德育的生活化研究;

5、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6、社会环境与未成年人德育研究;

7、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德育价值取向研究;

8、新时期青少年行为生活方式研究;

9、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

10、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研究;

11、保障未成年人正当权益研究;

12、学校预防青少年黄、赌、毒、网瘾、暴力问题与对策研究;

13、新时期青少年道德人格及其培养研究;

14、学校德育实效性问题研究;

15、学校传统德育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研究;

16、青少年德育基地建设与管理研究;

17、当前学生价值观问题研究;

18、各种社会问题对学校德育的影响与学校德育的应对研究;

19、虚拟环境下的网络德育研究; 20、学校德育活动形式的多样化研究;

21、班级德育活动研究;

22、家庭、学校、社区相结合的德育活动模式研究;

23、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研究;

24、德育工作者(班主任、辅导员)专业化研究;

25、教师师德和学生思想品德现状调查研究;

26、构建教师育人长效机制的研究。

27、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创新与实践研究;

28、新时期大、中、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方式、途径改革与创新研究;

29、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 30、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研究;

3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32、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与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

33、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与实证研究;

3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践研究;

35、特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研究;

(八)、教育心理

1、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2、学生学习的适应性研究;

3、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研究;

4、学生的自我管理的心理问题研究;

5、学生学习情绪的调节与自我控制的研究;

6、师生健康自我管理的心理问题研究;

7、各类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制约因素研究;

8、高考心理干预研究;考试焦虑研究;

9、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研究;

10、校园暴力的心理研究;

11、中学生上网成瘾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

12、网络环境下教学心理研究;

13、师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研究;

1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15、不同年龄段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研究;

16、教师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抽样调查研究;

17、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方法和手段研究;

18、大、中、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研究;

19、大学生心理问题防治与矫正研究;

20、现代教师心理素质建构研究;教师心理素质测评研究等。

(九)、教育信息技术

1、信息化教育内涵、功能和实践研究;

2、教师教育专业中信息化技术应用设计能力培养的研究;

3、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

4、现代信息技术和其他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5、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研究;

6、信息化教育资源和环境建设研究;

7、信息化教育系统工程研究;

8、学校信息化教育管理的研究;

9、中外信息化教育比较研究;

10、与信息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新教育思想的构建研究;

11、教育信息化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12、现代教育技术学原理研究;

13、信息技术教育目标定位、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14、校园网的教育功能、应用模式、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15、大中小学教育教学现代化问题研究。

(十一)、体育卫生美育

1、新时期学校体育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研究;

2、新时期学校体育管理及运作的特点和规律研究;

3、新时期学校体育课程和改革研究;

4、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战略研究;

5、人文主义体育观视野中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研究;

6、终身体育观与学校体育立体化、网络化模式研究;

7、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8、大、中、小学学校体育互联互动协同发展的科学体系问题研究;

9、“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落实研究;

10、大、中、小学体育目标体育框架研究;关于学生体育动机研究;

11、中小学体育课程实施监控的研究;

12、校园文化建设与环境育人研究;

13、音体美特长生培养与选拔研究;

14、高校高水平运动员选拔与培养研究;

15、传统体育艺术资源的开发研究。

16、甘肃城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抽样调查与分析研究;

17、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18、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整体改革和发展研究;

19、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监测手段、方法及评价标准的科学化问题研究; 20、新时期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新因素及其机制研究;

21、对学生心理障碍实施干预的实验研究;

22、“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开放与利用研究。

23、高校体育创新与实践研究;

24、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和发展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结合的研究;

25、艺术师范教育培养复合型师资的基本模式研究。

26、高等学校体育教育课程结构、内容、方法的改革、实验与研究;

27、高等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28、高校美育创新与实践研究;

29、学校美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研究; 30、美育对学生人格形成与培养的作用及影响研究;

31、美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32、大中小学生审美情操、审美能力培养与激发的研究;

33、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教育课程与教材改革的研究;

34、学校美育、社会美育与家庭美育的关系研究;

35、美育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

36、美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研究;

37、美育与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38、美育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39、中小学音乐、美术、艺术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40、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教学与教材建设研究;

(十二)、民族教育

1、甘肃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2、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3、民族地区教育内部协调发展研究;

4、民族地区寄宿制教育问题研究;

5、学校建设民族地区教育特殊政策与援助机制研究;

6、民族地区学校新课程改革适应性和办学特色研究;

(十五)、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专题

1.新课程实施的背景条件、实施办法及策略研究

2.新课程教学管理与评价研究

3.新课程实验工作评估和反馈机制研究 4.课程改革与创新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5.课程改革与构建特色学校实验研究 6.新课程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研究 7.新课程促使学生获得最佳发展途径的实验研究 8.普通高中新课程与教学的国际比较研究 9.落实国家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与要求的研究 10.新课程的基本目标与任务的研究

11.课程观和教学观现状的调查与构建体现时代精神的现代课程观和教学观的研究

12.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改革的思想与方法研究 13.社会环境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 14.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策略与效益评价研究

15.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必要性、策略、措施与评价研究

16.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及其对学校教育组织、教育形式、教育方法、师生关系的影响研究

17.新课程条件下建立现代中小学管理制度的研究 18.新课程下学校教学管理运行模式的研究 19.建立普通高中多种办学模式的研究 20.农村高中办学及发展模式的研究 21.示范性高中建设及作用的研究 22.关于普通高中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研究 23.在课程改革中提高中小学校长素质的研究 24.优秀校长的行为特征与培养、管理研究 25.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研究 26.课程管理与课程结构优化的研究 27.学校课程教学安排和组织管理的研究

28.指导高中学生选择课程内容和制订学习计划的研究 29.课程实施中学校和教师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的研究 30.学校教学常规与创新研究

31.课程目标分析及其实现途径的探索研究 32.体现课程多元目标的教学基本特征研究

33.课堂教学落实过程性目标(三维目标)的实践研究 34.学科思想方法与学科能力培养研究

35.学科教学贯彻课程改革思想理念的研究 36.课改背景下构建“理想课堂”、“和谐课堂”的实践研究 37.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实施与反思研究 38.基于知识综合化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 39.新课程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研究 40.课堂教学中“多元智能” 开发的策略研究 41.课程改革中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典型案例研究 42.课程改革与学科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

43.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进程中生成和调控关系的研究 44.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参与教学的机智典型案例研究 45.基于互动的(生成的、差异的)课堂教学范式应用研究 46.课堂问题式(探究式)教学法应用与实效性实验研究 47.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生成与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 48.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要的教学策略研究 49.学科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研究 50.学科教学中学生能力发展的研究

51.学科教学中渗透探究教学、研究性学习的研究 52.课堂教学中创造教育原理应用策略研究 53.各个学习领域内科目之间的综合与渗透研究 54.高中课程中模块的价值与教学特点研究 55.科目、模块的典型教学案例分析及教学模式研究 56.新课程实施中学校编排课程和指导选课研究 57.课堂观察与教学反思的应用研究 58.课堂教学中无效教学行为的调查研究 59.课程的开放性与开放性教学研究 60.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的关系研究

61.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62.课程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整合的研究

63.中小学课程联系现代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成果的研究 64.学生生活经验的分析运用与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65.新课程条件下学生认知特点与学习心理的研究

66.学生多元化学习方式的应用研究(接受学习与自主学习、独立学习与合作习、有意义的学习、发现学习等

67.自主学习与探究习的要素与基本方法研究 68.促进学生有效习的行动研究

69.培养学生发展性学习能力和适应新课程的学习方法的实验研究 70.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 71.学生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培养的研究

72.大班额环境下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73.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实验研究 74.学生信息素养、艺术素养、文化素养的培养研究 75.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生作业设计研究

76.学生学业失败现象分析及教育教学应对策略研究 77.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相关研究 78.德育活动与学校课程的有机整合研究 79.学校建立全员德育机制的相关研究 80.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研究

81.学生思想品德的现状与优良思想道德品质的研究 82.学校思想品德教育针对性与实效性的研究

83.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及其形成、评价与干预策略研究 84.适应新课程的班主任工作策略的研究 85.家校互动对构筑和谐德育环境的影响研究 86.特殊家庭(成长困难)学生教育的对策研究 87.学生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相统一的实验研究

88.学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的相关研究 89.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的研究 90.中学时事政策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91.针对学生的网络道德与教育策略的研

92.学科教学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实验研究 93.提高思想政治课与思想品德课实效性的研究 94.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学与评价方式的研究 95.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96.课程改革与督导评估体系创新的研究 97.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的研究

98.以校为本教研制度下教研组、年级组活动评价的研究 99.教学质量的管理与监控的研究

100.高中选修课程教学质量的管理与监控的研究 101.学校、教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评价研究 102.新课程与教师评价体系改革的实验研究 103.适应新课程的教师自我评价的研究 104.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及应用研究 105.学生学习评价的功能与手段研究 106.学生学习中“三维目标”达成评价研究

107.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模块评价方法与工具的开发研究 108.课堂非正式评价的实验研究

109.高中学生学分认定办法及其监督、管理体系的研究 110.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的方法与工具研究 111.学生学习评价软件的开发应用研究 112.高中生学科学业成绩评定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113.新课程条件下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 114.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命题改革研究 115.高中生毕业会考的功能、作用及其改革研究 116.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设计思想及原则的研究

117.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功能、内容、途径、模式与策略研究 118.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师素养的研究 119.校本课程的管理与评价研究

120.资源型(课题型、研究型、拓展型)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行动研究 121.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实践研究 122.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验研究

123.高中教育中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的实践研究 124.师生教学活动中生成性资源的运用研究

125.自然生态资源、校外人力资源和民间传统文化资源课程化研究 126.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课程和教学资源库的建立研究 127.片区课程资源开发与共享机制研究 128.教育信息化的区域推进策略研究

129.学科主题学习资源、学科教学网站的设计与开发、建设与应用研究 130.高中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应用与评价研究 131.多种形式的教学课件的开发、应用与评价研究 132.国家课程标准的分析与实施研究 133.国内外各学科不同教材的评价与比较研究

134.不同版本教材特点的比较分析及其与课程标准吻合度、科学性、适应性研究

135.新课程环境下教科书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和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研究 136.课改背景下区域师资队伍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137.课程改革与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 138.新课程实施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研究 139.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140.优秀教师培养个案分析及规律性研究 141.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与教师培养途径、研修模式的研究 142.综合课程开设与复合型教师培养的研究 143.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144.教师教育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研究

145.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心理健康与调适的研究 146.新课程条件下教师角色研究 147.新课程校本培训方法的研究

148.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建立与创新研究

149.校本教研制度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150.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为一体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和模式的实践研究

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10.申报课题注意事项 篇十

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是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指导研究生所需要的。我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增强课题观念,多拿课题,多做课题,根据课题进行研究,推动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发展。课题申报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选题

第一,申报的课题应有前期成果,已经开始或正在研究。

申报者是否有前期成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除了自己的前期成果外,还应了解国内对这个领域的研究情况。

第二,申报的课题要符合“课题指南”的要求。就是说,申报的课题要符合“课题指南”的范围。

全国社科基金是每年制定一次指南,教育部的课题是每个五年计划,委托各学科者制定五年规划的咨询报告,提出五年内各学科应研究的主要问题。为什么必须符合“课题指南”的要求呢?因为“课题指南”所提出的题目都是当前需要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和现实中的重要问题。特别是重点课题是国家急需研究的问题。如我们政治学科提出的“行政体制改革”问题,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过几次行政改革,但哪次也不彻底,原因是没有正确的符合国情的行政体制改革的理论做指导。所以我们申报的项目一定要不脱离指南,不是说必须和指南上的一模一样,但也要围绕指南来选题。

第三、选题要有价值

理论价值。理论价值也叫学术价值,是指选定的研究课题符合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检验、修正和发展理论,或有利于建立新的理论科学体系。

应用价值。应用价值是指选定的研究课题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第四、选题要有创新性

选择的课题要有一定的新发现、新观点、新见解,在应用研究领域有新内容、新途径和新方法。

第五、选题要有可行性

(1)有的课题根本不可能取得成果就不能选。

(2)有的课题限于自己的研究能力、管理权限,研究不了,就不要选。

(3)所选课题中的一些新概念,自己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思考能够进行界定,即应对其下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否则就会造成空谈或者文不对题、语词歧义。

二、题目拟定:

课题名称要简明具体,准确反映研究范围、内容和实质,要符合准确、规范、简洁、醒目的要求。

1.准确。就是课题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题目大小要适当,题目太大,必然空泛,题目太小,分量不够。要有一个适宜的切口,能准确地把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涵盖出课题研究的全部内容。

2.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规范、科学,所以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方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能用。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准备进行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3.简洁。就是名称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4.醒目。就是课题研究的切口适宜、新颖,使人一看就对课题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课题论证

课题论证非常重要,论证好坏是决定能不能被评上的前提条件。因为同样课题申报者有几家甚至几十家,哪个能评上,哪些评不上,主要看论证。而且第一轮网评的选拔,申报材料上没有单位和申报者名字。哪个单位申报的一点也不知道,完成第一轮选拔后才能看到申报者的名字。所以在论证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周到,能让评委很清晰的知道你这个课题所要研究的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表明你可以解决。

对课题进行论证,核心是目的意义、研究步骤、研究内容方法。

必须要清楚以下6个问题:

①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性质和类型的问题?

②要研究的问题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它的理论价值(即在理论上预计有哪些突破?)

③要研究的问题目前已有哪些研究成果?研究的方向是什么?

④要研究的问题所应具备的条件分析。

⑤课题研究的策略和步骤如何?

⑥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其表现形式有哪些?

那如何具体填写表格中提示的常见的几个论证角度呢?

1、对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要论证这部分内容,要认真、仔细地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对本课题或有关问题做过哪些研究及其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范围、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并从中发现以往研究的不足。确认自己的创意,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特色和突破点。这样,才会便于论证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在论证过程中,要阐述出为什么要研究,研究的价值趋向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

(1)理论价值。(研究是对□□相关理论的细化和补充;研究是对□□的具体阐述;研究是对□□理论的充实等。)

(2)实践价值。(研究有利于促进□□的发展;研究有利于带动□□;研究有利于转变□□;研究有利于□□的改变;等)。

2、对课题主要内容的论证

(1)总体原则:脉络清楚,内容充实

(2)要把课题主研方法表述出来。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实验法、调查法、比较分析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个案分析法等。

(3)实施步骤设计和保障条件的论证

实施步骤通常分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收集资料、开题。要把“建立组织、课题小组研究计划,研究目标、组织学习课题组计划,完成课题有关资料的收集、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及总结、收集已有经验和现行可操作的做法”等,要一一的表述出来。第二阶段(实施阶段):研究实施阶段标志着全面开展课题研究,这阶段要选择合适的实验对象,进行具体调查、进行个案追踪与访谈、理论研讨、指导与培训,推广成功经验等等。在实施阶段里,一定要格外标明时间及研究内容的层次性。第三阶段(总结阶段):课题总结及验收阶段的工作要一一标明,比如“验收课题、总结和评定实验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进而推广科研成果等。

保障条件的论证主要是人员的保证、时间的保证、实验场所的保证和经费的保证。可视情况分别论证。

四、其它要注意的事项

1、课题组成员

为什么对课题组成员这样重视?因为当前的课题研究应当是集体研究,一个人或两三个人,很难研究出精品的。只有大家合作,互相讨论,发挥集体智慧才能出精品。如我们组织几位博士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共管理理论。经过初步合作讨论,都觉的收获很大。一个人单独研究是不行的。曾经碰到过这种情况,论证的非常好,课题组成员仅一两个人被拿掉的。

课题组成员要很好的搭配。

第一,研究实际问题的课题,成员中除理论工作者外,应包括一些实际部门的工作人员,这样便于调查。

第二,研究基础理论的课题,成员中应有这方面造诣较高的教授,还要有从事这领域理论研究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

2、经费预算

上一篇:谜语大全及答下一篇:你是尘埃也是光800字初中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