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漫谈

2024-08-19

点滴漫谈(共10篇)(共10篇)

1.点滴漫谈 篇一

点滴说说、点滴生活

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相信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QQ吧。我们每天都会习惯性的去踩一踩空间,看一看日志,发表一下说说……相信大家的每一条说说都折射出了自己一段时间的感慨吧,我也就把我上警院来的部分说说跟大家晒一晒吧。

一切困难都是让你变的强大的机会——希望可以给那些害怕困难的同学一些勇气吧。人生需要历练,强者终究是强者,高考绝不是一种成长的形式,然而3年,甚至是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也并非能成就高考,乃至人生。优秀的人会在任何时候用优秀的标准要求自己,他们就会变的优秀,另一类则相反。这便是自然界的法则:优胜劣汰。告诉所有的朋友们,拼搏才是根本,趁着年轻,努力吧——高考后的感慨。

警察,中国之盾,军队是备而不用,警察是天天用——公安基础课老师给我们讲的,很受启发。

真心的交朋友是没有目的的,这样才能交得挚友——学会交友很重要啊。我摸着了大学,我要说:“大学,我来了!”——第一次上大学,激动啊。

多思多虑,学会用眼光看事,追求用态度行事,把握每一个机遇与细节,做到胸有成竹…——每日反省自己。

世上没有成功,只有无止境的攀登,所谓的成功就是从失败中勇敢的站起来,认清自己,在务实中前进——认识你成功。

这个世界不能给你什么,而你需要从这个世界学到点什么,使自己成长,进而奉献点什么——其实后来这句话可以这么讲:警院不能给你什么,而你需要从警院学到些什么。

但凡你把一定时期内的应当是次要的东西当成主要的时候,你必将颓废——在大学中我们要分清哪些才是我们该做的。

我们这个年龄需要关心的人太多了,而不会以应有的方式关心他人是一个普遍的不足,你是吗——母亲节有感。

大学可以是让你成功走上社会的跳板,亦可以是你走向失败的深渊——其实大学真的是走向社会的桥梁

time是一个好东西——大学时间看似很多,但也稍纵即逝。

整一整着装,弹一弹灰尘,淡定的笑一笑,从容的向前迈进——笑对生活。金子可能被蒙尘,沙子可能被吹散,但种子总有一天能发芽——某一天看到一封求职信所感。

“母校再见,恩师再见…”听到大四在训练馆排练毕业典礼,微微的沉重感油然而生——大四的师哥们走了。

渐渐地开始想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不想去想那么多了——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犹豫不决。

……

大千世界,谁又能读懂枯木上那五颜六色的记忆,恐怕只有被烈阳晒得烙下深深的裂痕吧,犹如那往事点点滴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说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每一个人都会不断地进步……

2.漫谈文化强国战略 篇二

◎“文化强国”战略包含在国家整体战略之中,没有“文化强国”战略不可能有完整的、使国家真正强大起来的整体战略。

◎当前,我国文化肌体的“亚健康”主要表现是:在社会层面上表现为对科学技术的迷信,对物质享受的崇拜,对倒退文化的赞赏;在思想领域充斥着二元对立、工具理性、机械论。

◎在当今世界,许多西方学者虽然在努力批判他们自己三百年来的文化传统,得出的结论逐渐接近中国文化的理念,但是由于不了解中华文化,所以还是在“隔山唱歌”。

◎放慢或忽略社区在文化建设与传播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的道德养成、培育良好习惯的功能,是很大的损失。

◎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摆设,不是只供学者研究的对象,而是养成民族灵魂的最好营养。如果一种文化产品,只存在于博物馆中,一种文艺形式,只存在于舞台上,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它们已经死亡了。

◎学界的交流可以超越政治和意识形态,上可以影响各自的决策者,下可以影响大众,而且是在文化的根本上产生影响。

◎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必然之势,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目前一个重要的任务就要把这件事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加大力量。

最近,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文化强国”战略和国家整体战略是相互依存的。“文化强国”战略包含在国家整体战略之中,没有“文化强国”战略不可能有完整的、使国家真正强大起来的整体战略。因为,有了钱只能称作“富”,只有在有钱的基础上又有了发达、丰富、先进的文化,才能说是“强”了。现在,我们只是达到了初步的富,还没有达到强,建设富强国家这篇“大文章”只做了一半,因此,需要制定和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来完成“大文章”的另一半。

一、制定和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既是中国自身的需要,也是世界未来的需要

现在,我们文化的状况(我这里说的是文化深层的状况),实在让人担忧。进入近代以后,我们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对自己几千年文化传统研究得不深,更由于禁锢过久,面对西方强大的工业、武力,曾错误地认为自己的文化一无是处,应该彻底抛弃,于是大口大口地吞食西方文化食品。但是,西方文化食品中,既有丰富的营养,也有过量的激素,食之过久,浸透了我们文化肌体的每个器官,造成了文化肌体的“亚健康”。其主要表现是:在社会层面上表现为对科学技术的迷信,对物质享受的崇拜,对倒退文化的赞赏;在思想领域充斥着二元对立、工具理性、机械论。现在,我们所遇到的种种社会、环境、心理问题,弥漫在各个领域的“三浮”现象(浮躁、浮夸、浮浅),无不与这种激素在文化肌体里发生作用有着密切关系。这种“亚健康”的文化肌体,需要扶正祛邪,为此,必须下很大的力气,费很长的时间。

那么,当今世界上的情况又如何呢?现在,我们可以说:曾经给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西方文化已基本走到了尽头,它对解放人类思想、对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进步的贡献和推动力、它的再生机能,都已经枯竭,再也无法给人类做出新的贡献。人类未来的出路,在于各个民族和国家恢复被西方文化冲毁的自身传统,以多元文化交融代替一元独大。这一点已经成为西方思想界许多学者的共识。还有许多西方学者虽然在努力批判他们自己三百年来的文化传统,而且得出的结论逐渐接近中国文化的理念,但是由于不了解中华文化,所以还是在“隔山唱歌”,虽与中国有所呼应,但并不真切,更没有联起手来。因此可以说,中国制定和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既是我们自身的需要,也是世界未来的需要。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确有促进世界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自身和谐的丰富内容,其体系之完整、论述之细密、人性之饱满,为世所罕见。但由于以前我们曾妄自菲薄,毁坏过重,因而传统文化中的这些优秀内容不为国人和世界所知。今天,我们思考文化战略,必须要有历史的眼光、世界的视野、自信的胸怀、创新的胆略。

二、思考文化战略必须遵循文化发生、发展、壮大以及由兴而衰、由衰而兴的规律

我们应该和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文化长期战略?这似乎既不是我一时能够回答的,就学界来说,也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我只想说,思考文化战略必须遵循文化发生、发展、壮大以及由兴而衰、由衰而兴的规律;必须对症下药,针对当前文化的状况和走势以及未来的可能性。我认为,认识当前文化的状况和走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有关文化发展规律的问题入手。

1、文化的长期性和坚韧性

文化的发生与人类的出现同时,因为有了文化,人类才成为人类。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孟子说:“人之与禽兽也,几希。饱食暖衣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他所说的“教”,就是教化、文化、人化——获得人之成为人的品质。

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中华民族的文化比中华民族的历史记载更悠久。从文化发展史来看,文字发生得较晚,即使最早的文献中有“口传历史”的内容,但实际的文化历史要比这些记载还要早得多,因为更早的传说已经不可得知了。所以,后人所有对文化最终之源的追寻,都是猜测多于证据,永远成不了“信史”。

文化的坚韧性决定了文化的长期性,而坚韧性则来源于文化,也就是人类生活的方式、内容、习惯以及风俗,它一旦形成,就成为人们(部落、部族、民族)生产、生活、相处的基础和条件,因而必然会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任何外部力量都对之无可奈何。虽然在传承的过程中也必然有所丰富、变异、发展、衰落,但只要文化符合人们生产、生活、相处的需要,特别是如果形成了人们的信仰和哲学,而这种信仰和哲学又已经浸透在其它种种文化形式之中,就不会被颠覆。在人类古代四大文明中(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只有中华文明历尽沧桑而从未中断,原因就在于此。任何时代的文化都只能在前代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绝不可能突然种植出或移栽来一种全新的文化,原因也在于此。文化的培育是个长久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原因还是在此。

2、教育系统是维护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干

民族文化一代一代传承的方式、方法和渠道是多样的,但其主干则只有一个:教育。

从世界历史来看,人类在蒙昧时期,教育只限于部落、部族中的生活训练或长辈的教导;出现家庭后,则主要是父祖辈亲人的言传身教;一旦形成国家,一般都会出现学校性质的机构体系,对年轻人进行正规的系统教育。在工业革命之前,世界各国的学校几乎都是以传授道德、信仰以及书写、计算知识为主(韩愈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对这一阶段教育内容和性质所做的概括),生产技能则主要是由长辈进行“现场教学”,手把手,口传心授;工业革命之后,传授知识和技能变为学校的主要职能,特别是在政教分离之后,西方学校不再主要承担培养伦理、信仰的职责,“纯知识”、“纯技能”成为其主要特征。

我国从1906年正式开始废除旧学,兴办“洋学堂”,但是中国人从来重视发挥学校在文化传承、道德培养中的作用,所以在洋学堂里也讲究“德、智、体”的培养,于是学校就成为传承文化的主要场所(在西方社会,虽然学校不承担对学生进行德化教育,但是宗教和社区发挥着极其巨大的教化功能,再加上媒体、影视等工具,补充了学校的不足)。

学校对人进行教育具有系统、综合与形成独特环境的优势,所以虽然家庭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但还是要“易子而教”,把孩子送到私学(如村塾、家塾或学校)和公学去学习。

所谓“系统”,即根据学生的年龄施以相应的教育,先重感性教育,渐重理性教育,由浅入深,自成体系。这一教育的核心就是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正常的公民,即社会所需要、所欢迎的人,也就是一个完整的人。所谓“综合”,即文理工法、音体美等课程和课余活动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全面、整体的教育。所谓独特的环境,即让受教育者进入一个小社会,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这是一个“自然人”、“家庭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的准备;过群体生活就要接受群体生活规则的约束,这对于将来进入社会是必不可少的训练;学校进行教学或其它活动,都会有相应的教具和设施,这是家庭难以具备的;另外,学校里独有的学习、思考、辩论、合作、欢乐的氛围,也在悄然地对受教育者的成长产生巨大影响。

教育的本质功能是留存、传承、创造文化的基地。毋庸讳言,我国教育的这一功能从某种程度上说遭到过扭曲乃至摧残,这在教学领域的突出表现就是没有把学生和教师当作一个“人”来培养和提高,而是当作了机器——将来生产物质产品或从事某项业务的机器。机器只能生产,只有“人”——具备了优秀文化的“人”才能创造。如果学生在16年(从小学到大学本科)或24年(从幼儿园到博士)中成长为一个“全人”、一个可以进行创造的人、一个符合他所处的时代所需要的人,那时学校的本质功能就实现了。

3、社区文化+家庭文化的巨大渗透作用

在现代社会,我们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建设中不能忽视了家庭和社区对人的影响。广义的社区包括行业,例如学校、军营、企业等。这里所说的社区是狭义的,指农村的乡镇、城市的街道或居民小区。旧式的街道弄巷,左邻右舍相处多年甚至成为几代世交,彼此熟识;融洽的关系、共同的爱好、互助的风气,已经构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小区”,这对人的成长有着无形而巨大的影响。我国城市和农村的现代化和城镇化,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居住条件的质量,但也把固有的社区打散了;新的社区成了缺乏文化的聚居地。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能够从中获得文化营养的,“八小时之外”就只有家庭了。试想,现在当一家人要从这个小区的大楼中迁往另外一个小区的时候,还会像从小巷子里迁出时那样对邻居恋恋不舍吗?社区文化和人的关系,亦即社区文化与家庭日常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一个社区文化的形成,在自觉营造的前提下,也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放慢了或忽略了社区在文化建设与传播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的道德养成、培育良好习惯的功能,是很大的损失。

4、考察文化的状况

我认为,考察一种文化的状况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文物保护和利用的情况;二是学术研究的情况;三是百姓在认识上、实践上认同的程度。

文物,包括地上的和地下的文物遗存,当然传世文献也在其中。这些是传统文化的物化形式。虽然我们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劫难,但是现在地上的原有文物,基本恢复了过去的规模;新发掘的文物日益增多,保护得也很好,在文物的适当利用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经验。

学术研究,因为曾经停顿多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不仅落后于邻国如日、韩,即使和台湾地区比,也有相当差距。近二十年,这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研究的范围、研究队伍的规模、经费支持的力度和成果的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虽然在有些领域和国外还有差距,但就总体而言正在接近国际水平。我设想,再给我们十年二十年,一定会整体达到国际水平。

百姓认同情况,实际是优秀传统文化内化程度的体现,也可以说是优秀传统文化生活化的反映,是自身文化强不强的最重要的反映。但这却是当前最让人忧心的一点。我想这似乎无需我来论证,人们可以举出生活中的无数实例。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探究和论证起来可以写若干本书。我只从一个学人的职责角度说,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摆设,不是只供学者研究的对象,而是养成民族灵魂的最好营养。如果一种文化产品,只存在于博物馆中,一种文艺形式,只存在于舞台上,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它们已经死亡了。同样的道理,如果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学者的书斋里或研讨会上,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它已经死亡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纯学术化”是件极为可怕的事情。避免之道,就学者而言,能够并应该做的,就是应该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中小学校,走进城市社区,走进村村寨寨,做些传统文化“扫盲”的工作,唤醒实际还存在于人们心中的文化基因;同时,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为工人、农民、学生写些通俗的读物,并和文化创意工作者合作,把看似深奥的道理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用人人能懂的话语展现出来。话又说回来,普及、通俗化的工作并不好做——只有深入,才能浅出;唯有浅出,才能继续深入。

5、宗教的补充作用

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那么,如何看待宗教在当今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呢?

从宗教发展史来看,宗教几乎和人类同龄。宗教起源于人类对未知领域(人的自身和宇宙的奥妙、事物的不可预测)的恐惧和敬畏。当人自知是人而不是其他什么的时候,即自觉到自身存在的时候,生与死就成了他最关心的问题。于是人类自己创造出了宗教,给上述问题以种种解答,目的是给自己以安慰、寄托和期望。

例如犹太教和由它直接地和间接地派生的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都信奉一个超灵验的、绝对的、创造了除其自己之外的一切的神,神要求人信仰它,按它的启示行善,忏悔自己的罪恶,死后就可以进入天国,回到神的身边,否则就要沦入地狱经受种种苦难。这样,宗教对其信众而言就具有了无比的神圣性和吸引力。

又如佛教,不重在说明宇宙的起源,所以佛经上常说“无始无终”,一再讲述“无始以来”的事。释迦牟尼不是神,而是古印度迦毗罗国净饭王的太子,名悉达多,生于迦毗罗城的岚毗尼园,母亲名摩耶,产后七天去世,太子由其姨妈波阇波提抚养。释迦牟尼出生在人间,成长在人间,求法于人间,悟道于人间,涅槃在人间,遗骨(舍利)留传在人间。所谓“佛”,即觉悟之义。悟什么?即参悟人生和宇宙的规律,把握正确对待生与死、己与他的态度和方法。在佛教看来,万事万物俱有因果,即“缘起论”,无无因之果,也无无果之因。由此要人们看透人生之苦的原因,把握消除苦的方法。可见,佛教是重视现世的,不同于完全寄托于彼岸的犹太教等。

不管是“神启”式的宗教,还是“觉者”教导的宗教,归根结蒂都是对人的关怀,只不过它们都“聚焦”于“终极关怀”,即对人生最大的事——生与死的思考和从苦中解脱,以及与此密不可分的对宇宙终极的关注,并给出本教本宗的答案。各个宗教的所有教义,几乎都是从这一点引申出来的。为了到达天国或解脱生老病死之苦,就需明了天人之理,需要行善,需要和平。

历史上,各种宗教在长期布道、发展、变革过程中,都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理论体系,积累了大量经典和历代智者对经典的解释,同时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以致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生活和心里。因而可以说,宗教是一种文化,是直接作用于人心的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就起源而论,没有宗教也就没有文化。中国也不例外。因而在弘扬、发展中华文化的时候,不能忽视宗教。

我国固有的宗教只有道教;佛教经过自汉至唐与中土文化的磨合,已经中国化了,也应该视为中国原有的宗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进入中国短则数百年,长则上千年,也已经适应了中国的国情。因而中华文化中的包容、和合、尊祖敬宗、利己利他,以及仁、义、礼、智等观念已经不同程度地被外来宗教所吸收。而宗教的哲学思辨、对自然的敬畏、对死亡的相对淡定(包括薄葬),也在融入中华文化。

但是,宗教从来具有两面性,即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面和不利于和谐的一面。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凡是盛世王朝,都是既充分发挥了宗教积极的一面,又制约和限制其消极的一面。现在的问题是,由于对宗教的种种误解和怀疑(其中有些则是宗教自身建设不足造成的),影响了对宗教特质的深入研究,在制约它和使它发挥作用两方面都有加强的空间。如果我们能以史为鉴,总结、借鉴历史上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与教训,把宗教作为补充,对管理的方法做必要的调整,那么也必将有利于新文化的建设。总之,在考虑文化战略的时候,不能忘记了宗教这一领域。

6、文学艺术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当人们谈到文化的时候,首先就会想到文学艺术。因为文学艺术能够形象地、生动地显现时代精神以及人们的愿望和对过往的记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因此,人们普遍喜爱文学艺术,需要文学艺术,因而文学艺术对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能起到很大作用。这就是它的优越之处。

但是,文学艺术也有其局限性。一是创作周期比较长,往往是回忆式的叙事。二是反映时代精神的方式是曲折的,它拒绝直白式的说教,所以对创作者和欣赏者的知识、文化水平有较高的要求。虽然娱乐性的艺术常常能为一般大众所欢迎,但是如果创作者没有对生活和时代的深刻理解,没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就容易走到媚俗的路上去,不仅不能提高受众,反而会适得其反。三是成本相对于其它文化传播方式普遍较高,有时难免受到一些客观条件限制。

文学和艺术本属于人民大众,人民的生活和创造是文学艺术的源泉,也应为大众所享用,但是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中,容易成为“小众文学和艺术”。如何尽量回避文学艺术的局限,在大众文化的发展中逐步创造、丰富新文化,这是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进行的文化体制改革和各级政府强调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在这一领域所采取的战略措施,就是为让所有人民能够享有文化,为未来开辟道路。三、一旦中华文化能够大踏步地“走出去”了,就意味着中华文化之身已经强健了

任何文化的弘扬、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两件事:一件事情是牢固地树立文化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应该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和日常生活中;另一件事情是自觉地与异质文化进行接触,通过接触,了解、理解、欣赏、学习对方。

文化的开放性和主体性,是辩证统一的。没有主体性,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就没有根基,没有主见,在与异质文化接触时,就可能或发生不应有的冲撞、抵制,或者走向另一端,良莠不分,囫囵吞枣,盲目信从,最后失去自我,不知“„我‟是谁”。反过来说,如果文化不开放,不自觉地与异质文化接触,就会故步自封,久而久之,文化就要凋敝;而文化不强,国家也将衰落,近三百年的历史就是最好的说明。

文化“走出去”,是文化自觉的集中体现。从19世纪后半期起,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都是因为接触了西方文化而催生的,但都是外国人或国人介绍进来的,包括马克思主义,也是俄国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的,我们是被动中的主动或主动中的被动。现在,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这可能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第一次把“文化走出去”提到全体国人的面前,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其根本的原因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实力强了,我们的文化开始自觉了。

当前,中华文化“走出去”,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一是现在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已经统治了全世界,中华文化别具一格,是个“例外”,常常被视为“异类”加以拒绝。二是西方对中华文化的偏见根深蒂固,动辄说我们在搞“价值观输出”(这本来是个伪命题,在此不详述),刁难、抵制层出不穷。这种情况一时难以改变。三是我们还不善于用外国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话语,客观地介绍中华文化以及当今中国。最近几年,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情况有所好转,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孔子学院已经遍布五大洲的105个国家。西方评论说:这是西方主流社会能够接受的中国唯一的文化产品。这一经验值得认真总结,以便让它在中华文化和各国进行综合交流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中华文化“走出去”,自古就有,但那不是自觉的,是随着商品、移民或战争自然流出的。当中国积贫积弱,或在世界经济中没有地位的时候,即使自觉地向外介绍,也不会引人注意。现在开始自觉地向外走了,但还不是“大踏步”,只是“小碎步”。要想“大踏步”,还要走相当长的路:一是要等中国真正强大起来,中华文化强大起来;二是要学会“大踏步”。

文化交流大体有三个层次和渠道。第一个是政府间的交流,主要是因时、因地、因人(对象),围绕着国家间的利益进行。这种交流决定着国家间的政治关系。第二个是学者间的交流,这种交流学术性强,参与者寡,但却直插文化根底,接触彼此的价值观、世界观、伦理观,其影响久远。这种接触的成果可以观照文化的所有领域,真正了解对方的“心”和“根”。第三个是大众间的交流,也就是现在开始常提到的“公共外交”。商贸、旅游、留学、演出、体育竞赛等都属此类。

我认为,在这三个层次或渠道中,最重要的是第二个。因为学界的交流可以超越政治和意识形态;上可以影响各自的决策者,下可以影响大众,而且是在文化的根本上产生影响。现在,我们的情况恰恰是这方面薄弱。因为我们对自己文化的研究还不够深广,同时,研究文化的学者90%以上不能用他国语言进行交流,即使交流,也缺乏与异质文化交流的话语技巧和应对方法。这都是长期封闭的后果。最难的是第三个层次或渠道。在大众交流(公共外交)方面,现在参与的人不少,但是懂得或精熟某种形态文化的较多,了解文化与交流规律的较少。这是由于一般游客、文化工作者曾经受到教育体制的局限。

3.信贷管理漫谈 篇三

风险、损失和收益

风险是一个宽泛而常用的词语,往往带来我们并不愉悦的联想。《现代汉语词典》对风险的解释是“可能发生的危险”,传统信贷管理中风险一般定义为引起损失产生的不确定性,这些定义都揭示了风险的一个重要特征,也就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但是,随着金融体系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机制的演进,对风险的理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把风险仅仅认识为危险和损失,就显得偏狭和简单了。

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当然包括了结果的任何变化,希望的结果和不希望的结果。对风险的更深刻认识提出了风险的第二特性——未来结果的损益性,风险发生所导致的结果一定是某种形势的损失或收益。因而,风险管理不再是纯粹的管理行为,他能够创造价值、节约成本、带来收益。

从这个意义上讲,承担和管理风险是商业银行不断创新发展的原始驱动,“经营风险”将成就商业银行追逐利润的根本目标,风险管理不再是一时一事的重中之重,而将始终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速度情结”和“质量意识”

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是我们事业中永恒的两大主题,两者的和谐统一应当是银行经营管理追求的目标。但是在我们商业银行走向成熟稳健的过程中,却更多地体现了两者相互冲突的一面。

“速度情结”的冲动和“质量意识”的复苏,两者反复交替,使我们从发展到剥离,从大发展到大不良,一次又一次陷入轮回的怪圈!

“超常发展”,“倍增式发展”,“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三年再造一个陕西分行”……,这些澎湃着工作激情、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字里行间,流淌着挥不去的“规模冲动”和剪不断的“速度情结”。

如果把业务发展比作工厂的生产车间,那么风险管理就好比质检车间。生产车间的工作能够独立创造和不断扩大工业产值,没有了质量监测环节以及将监测信息整理反馈于对生产的引导和控制,再高的产值也终究难以转化为真实的效益。在工业企业常常会看到听到“以质量求生存,以产品求发展”的标语口号,质量是否决指标,这就是最朴实的“质量意识”。

一个普遍的现象是,一旦强调风险和质量控制,就会出现业务“急刹车”,正常业务发展的轨迹突然大幅波动;一旦强调业务发展,就会“高歌猛进”,而将风险管理抛在脑后。正确处理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关系,准确把握和适时调整对二者的拿捏分寸,考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者的智慧。

客观上,商业银行的发展初期和成长阶段,在审慎经营的前提下,保持适度的规模扩张和发展速度是必要的。现实中,一些发展初期的股份制银行由于经营网点和客户资源处于不利地位,为了在夹缝中求生存摆脱困境,采取了“数量型”、“速度型”的发展模式。而作为一家国有大银行,一个成熟的商业银行,应当具有风险控制和资本约束下驾驭资产扩张速度的能力。

曾经在一次授信评审会上,客户经理充分阐述了项目叙作的必要性后,又作了这样的陈述:A客户是我行营销争取的目标客户,其授信需求已经某股份制银行审批同意,股份制银行的准入标准和评审水平更高,因此应争取该客户并提供授信支持。事实上,他行的授信取向并不一定就符合我行的经营思路,我们并非

是刻意保持自己“大银行”身份的矜持,只是对他人盲从跟进,必然丧失客观的价值判断,其危害也是被一再证明的。

似乎扯远了,回到我们的话题上来。正确处理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关系,这实在是一个知易行难的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地要求,“好”已经提到了“快”的前面,这对我们的实践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随着不良资产的持续增加,我行经营效益受到巨大冲击,为了恢复自身造血职能,需要通过新增低风险、高质量的业务提高盈利能力来化解部分存量不良资产。对不良比率指标的片面追求也会重新激荡起规模增长的欲望。这样的时刻,尤应警惕和防止不良压力向增长冲动的演化,在发展节奏的把握中,体悟和践行“好”与“快”的真谛。

风险管理工作不可能完美无缺,对发展和风险关系的把握也不可能始终恰如其分,我们需要的是对此有充分的统一的认识,需要的是在实践中能够经常保持清醒的头脑,需要的是能够及时纠偏随时校正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业务发展轨迹的震荡趋于减小,使业务发展沿着一个正确的大方向稳步迈进。

“四位”怎样“一体”?

授信决策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从“三级审批”、“审贷分离”到“四位一体”,我行风险管理工作实践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科学的授信决策机制。“四位一体”决策机制的科学性在于,它把全面的贷前调查、独立的尽责审查、民主的授信评审、专业的问责审批整合为一个环环紧扣、节节相生的有机整体,提高了授信决策公正、健康、透明、专业的程度,实现了对决策过程的程序制约和制度制约。但是,一个好的机制或制度,也离不开在准确理解基础上的准确执行。执行的偏差可能会湮没制度本应发挥出来的功效。

“四位一体”效能淋漓尽致地显现,不仅取决于四个位臵各自职能的全面发挥,更在于四个相对独立环节如何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衡中实现终极的统一。也就是说“四位”怎样才能有效整合为“一体”?

如果用法律实务中的控辩双方、合议庭、审判长来类比授信决策中流程中的“四位”环节,或许不尽恰当,但可以帮助我们对“四位一体”制度安排的深刻意义取得更清楚的认识。

我们把尽责审查定位于“第二视角”,从不同于业务部门的出发点来分析风险,通过不同立场的观察、判断甚至进一步的质辩,无疑有利于对业务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这是“四位一体”制度的本义之一,也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既然是“第二视角”,尽责的意见也就有了局限性,这决定了尽责的作用是为决策(包括评审和最终审批)提供一个方面的参考。这样来看,民主、集体的授信评审在决策流程中就应当发挥更加核心的作用。好比合议庭的作用,授信评审的重要职能是对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的双方意见进行综合分析权衡,形成统一意见,这一环节也就成为“四位”归于“一体”的结点所在。这应当是“四位一体”制度的应有之义。

然而,在我们的实践中,尽责的作用显然被放大了。突出的现象是,尽责意见与评审决议(而非最终决策结论)吻合率高达99%以上,而且尽责否定的项目无一在评审环节得到“翻盘”。“参谋” 俨然变成了拥有一定“权利”的决策者。这样的“权利”不是制度所赋予的,但是制度自身的不够细密和制度执行的偏差却滋长了它的存在。

承受着不能承受之重,尽责也就承受了太多的无奈和尴尬!

在我责审查工作经历中遭遇的一些尴尬,现在回想起来都还有一些胆战心惊。一次项目尽责审查过程中,虽然与业务发起部门经过了反复沟通,但我依然认为贷款到期归还风险很大,并在尽责报告和上会评审中阐明了尽责意见。就在评审会结束的当天,业务发起单位的一位领导来了解项目上会情况。在非常谨慎地解释了自己对项目风险的认识后,我又“圆滑”地说,虽然对风险进行了分析,但是我们出具的是有条件可行的意见,至于各个评委的具体意见尚无法确知。当我暗自庆幸将“焦点”成功引向评审环节时,这位基层行的领导却一针见血地反问,“我知道上会的尽责报告根本就是否定的意见,这让评审怎么通过?”——无言以对,僵持的沉寂,让人情何以堪?——已经记不起那次尴尬的对话是怎样结束的了,那一刻脑海里满是后悔,为什么不留个“活口”呢?让评审去抉择多好呀!。

“吃一次苦头,学一份乖巧”。在一种无形的压力下,尽责难免对否定性意见慎之又慎;对结论的内心倾向,又影响了对风险问题的全面深入分析。看似尽责的“权利”被放大了,实则其应有的职能被“弱化”了。实际上,没有尽善尽美的项目,一些存在这样那样问题的客户和项目仍然会成为我们争取的目标。尽责过程对问题和风险的充分反映,无疑增添了我们决策时的自信。恰恰是那些问题没有说透的项目,往往会使决策之笔落纸艰难!

另一方面,授信评审者的目光不应仅仅停留在对风险的审视上,对业务叙作必要性的意见亦应同等重视,对一些存量续做项目尤应如此。从更高层次对授信项目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从资产质量控制工作整体布局进行个案权衡;结合银行经营思路和战略规划进行具体项目的评审决策——这就对授信评审环节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

简而言之,对授信决策不同环节有机地一体化整合,一个重要前提是清晰地界定各自职能——详尽、真实的贷前调查,专业、独立的风险分析,全面、综合的评审决策。在此基础上,引导并关注于尽责对风险因素深入分析的过程,也鼓励业务发起部门列席评审会议发表意见参与讨论。真理越辩越明,科学的决策多形成于不同意见的激烈交锋之后。如果能营造出这样的氛围和机制,对理解和践行“四位一体”的精深含义都会大有裨益的。

贷款分类:认知和引导

不良贷款的“催”与“诉”

从省行授信执行部一个朋友那里看到一份关于资产保全方面的交流材料,那是江苏省分行在总行授信执行暨资产保全工作会议上进行经验介绍的发言稿,题目很明快——《严管、彻查、短催、快诉》,乍一看简单朴实,但化繁为简中凝结了多年清收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智慧!

好文章应该大家分享。尤其是文中对于“催”与“诉”的辩证理解和灵活运用,对于我行目前资产质量状况下不良贷款管理工作,也有着现实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不良贷款的催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洞察秋毫的智力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在社会信用体制还不健全的情况下,有些债务人对于银行的催收,表面上态

度诚恳,煞有介事地制定还款计划。私底里是千年不赖,万年不还,一个字,拖。催他履行还款计划,就拚命向银行反映困难,希望理解支持,重新制订还款计划,一定严格遵守云云。对于这样的客户,我们的管理往往满足于按时发送了催收通知、确保了诉讼时效,或者是签订了还款计划,而这种简单的的催收不仅难以取得清收成效,还面临债务人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的风险,甚至给一些恶意逃废债务的借款人以转移资产的可乘之机,贻误清收战机。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管理的脱责。

好了,为了避免催收不力的责任,对于一些不良贷款我们又会很坚决地祭出“依法起诉”这一法宝。似乎这样,就表明了自己的积极态度,就尽到了应尽的责任。缺少了严管、彻查和催收谈判的工作铺垫,诉讼也难以在短期内达到很好的效果。今年来,我行虽然加强了对涉诉案件的执行督进,但现金收回率也只有15.36%,这对诉讼的效果是一个很好的说明。更有甚者,把诉讼当做一个必备的过程,着眼于一核了之。凡此种种,仍然是一种管理的脱责。

不是说都是这样,但这两种现象都是存在的。简单的催和武断的诉,消极的催简单的诉,短催和快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就是灵活运用诉讼和非诉讼手段进行清收的问题。总结清收经验,我们分析认为,在非诉讼的普通催收阶段,不宜占用太长时间,拖得太久,以免发生债务人状况的进一步恶化或给债务人转移资产以可乘之机,贻误清收战机。短期内普通催收不见效果,就应当机立断,尽快进入诉讼程序,通过诉讼清收实现最终目的。毕竟诉讼清收是当前商业银行最切实有力的清收手段,在我行历年已实现的现金清收中,通过诉讼清收方式收回的一直占绝大多数。

清收工作经验表明,在当前我国信用体制仍不健全,债务人对自身信用度重视程度不足的背景下,单纯靠谈判一般难以在短期间达到目的。讲诚信同时又有部分还款能力的债务人,通常不用多久的谈判就会有结果,久谈不决的,往往不是没有还款能力就是缺乏还款诚意,这种情况下多谈无益。一些债务人往往是千年不赖,万年不还,谈跟你谈,态度表面上很诚恳,还款计划煞有介事地跟你订,但就是兑现不了。催他履行还款计划就拚命向你反映困难,希望银行理解支持,重新制订新的还款计划,一定严格遵守云云。一个字,拖。如果过于依仗非诉讼手段催收,不给债务人足够的压力,可能造成清收工作进度的大幅延长和清收计划的难以实现。这也不符合股改上市前我行加速处臵不良资产的基本指导思想。很难想象债务人在现金流不足,又没有足够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会主动加速变卖资产,尽快偿还我行贷款。同样,担保人在缺乏外部强制力的情况下,通常也不会主张履行担保责任。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要求全辖授信执行部门在接收不良项目后,经过充分熟悉、清查和分析,和债务人进行了短暂接触和商谈后,尽快在清收处臵方式上作出决断,普通催收没有把握的,就绝不手软,把握时机,尽快进入诉讼程序,胜诉后再跟债务人谈。这时该查封的资产都查封了,不用再担心债务人转移资产,风险已有效锁定。慑于法律强制力,大多数债务人会急于要求和解,一改以往回避拖延态度,主动找银行谈,银行就此牢牢掌握了主动权。因此我们不是不主张谈判,而是不主张没有压力的谈,没有现实威胁的谈。其实我行最终通过强制执行拍卖债务人资产受偿的清收金额占比并不高,大部分还是在法院调解下的协议还款,其履行得到法律强制力的保护。债务人清楚的知道,只要有一期不履行,我行立刻可进入执行程序,变卖其资产。这对实现不良资产快速处臵,加速清收进度,保证清收计划的可控性至关重要。

4.漫谈智商和情商 篇四

智商是指人的智力, 天赋+勤奋(马克思:天才=天赋+勤奋),天赋是先天的,勤奋是后天的。情商是指人的活力,有先天的部分,更重要的是后天获得。为什么一部分人活的很潇洒,一部分人活的很累?为什么一部分人在学校拔尖,进入社会后平平?为什么有的人遇事惊慌失措,有的人镇静自若,为什么有的人遇难而退,有的人遇难而上?这就表明人具有不同的情商。

人获得成功的要素通常包括智商+情商……+机遇,千里马(智商+情商)……+伯乐(机遇)。智商是预测一个人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成功的决定因素是情商(一般来说,智商占20%,情商占80%)。国际上的一种说法:靠智商进入机关,靠情商获得提拔。

智商(智力)中,天赋是人生下来就有的,即人的基因,记忆能力和悟性(反应速度、理解能力和联想能力等),勤奋是后天造成的学识和智慧(与情商有很大关系)。

我们所说的情商(活力),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自我评价的能力。鲁迅所说的剖析自我。客观的进行自我评价,包括:学识的评价,能力的评价(符合实际的情况)。由于人的年龄增长,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各种能力的不断提高,要不断地修改对自己的评价。在社会上有自大的人,也有自卑的人,他们都没有能正确评价自己,导致事业的失败或能做的更好,而未能做到。自大和自卑看起来是对立的,当在情况变化时会相互转换。了解自己,才能快乐地做自己;拥有兴趣与热情,工作才能游刃有余;放对位置,每个人都是天才。

2.自我激励的能力。在逆境或困难时,具备光明思维的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是一个人的人生信念和理想。在顺利和成功时能挑战自我(在正确评价自己能力的基础上,挑战超越自我的目标)。不要在乎来自领导或群众的议论,这些议论作为自己分析判断的素材,相信自己,不为议论左右。自我激励的能力也包含自我纠错的能力,要做到勇于承认错误,知错就改。

3.自我控制的能力。心理调整和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遇事冷静,任凭风浪起,稳坐钩鱼台。处理问题情绪化是要不得的。激将法就是利用人在情绪中失去正确判断。情绪是智慧的最大敌人。小不忍则乱大谋,要求大同存小异,顾全大局。

4.亲和凝聚的能力。人格魅力,善解人意,能换位思维。为人大度,助人为乐,不图回报。了解他人的优缺点,扬长避短。为他人着想,主动帮助他人的事业成功,从而愿意与你共事。忌妒是友谊的最大杀手。如果你是一个组织者或领导,部下感到在你手下工作,心情很愉快,有发展的空间和前途。要敢于和善于用能力比自己强的人。有在竞争中培养和欣赏别人的气度。如果你是被领导者,要为领导着想,出谋划策实現领导意图,出现问题时要补台而不能拆台,不同意见可以保留。如果是原则问题要按组织原则予以反映。

5.人际攻关的能力。以诚信为基础,广交朋友。很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宣传鼓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了解对方,不论是上级还是下级,在适当时机(时间、地点、氛围等),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沟通(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去沟通)。

情商分个体和群体,作为一个组织者要提高群体的情商或者说组织的文化。组织文化是组织内部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人的潜能开发层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知识更新的培训;

2.素质能力的培训:包括生活能力、独立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3.思维变革的培训:单项思维变成多项思维;平面思维变成立体思维;个体思维变成群体思维;

4.观念转化的培训:破除旧观念,提出新观念;更新旧观念,创立新观念; 5.心理素质的培训:主体自我认识的过程,对自我行为和获得成功与否的关系。学会即时进行心理调整。光明思维的心态:初级的光明思维只看到有光明的一面;中级的能看到黑暗面转到光明面的可能性;高级的能直接看到黑暗中的光明点。

5.头发漫谈杂文随笔 篇五

我还记得曾经有人说只喜欢我长发的样子,于是我时常赌气着说分开了一定要剪个短发。等到真的分开的时候反倒舍不得了,头发是自己的,何必跟别人过不去呢?倒是很久以后,因为嫌长发打理着太麻烦偶然剪了短发,又长久地后悔着,怀念着一头秀发微微卷曲的温柔模样。

所以头发到底对于我们算是什么呢?这个长出来就丧失生命力的东西,倒像是树木一圈一圈的年轮,刻着了记忆了。我总是会想起来哪个秋天或是冬天的微冷的日子,头发的卷儿在耳畔眼前晃着,我牵着男朋友的手在梧桐叶里走着,或是曾经在日本的街头,风吹起来头发如何挡住了双眼。我的故事都被写在了头发里吧,跟着它一起慢慢长长,而后又被毫不留情地减掉,就像是为电脑清空内存,于是新的记忆才能被一点一点装进去。

但剪头发是这么轻而易举的事情,剪断记忆却未必如此吧,就像是删掉了旧照片,但过去的场景呢?风就这么淡淡的吹着,哪儿有那么容易就散了呢?

每每想到此,就害怕自己哪一天被记忆塞满了。我有时候甚至会毫无边际地想,那些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是不是记忆的内存被塞满了旧物,以至于无法再调取任何片段了呢?

洗过的头发干了,我关掉吹风机,室友在不远处发出狂笑,于是胡思乱想就这么被打断了。

6.细节描写作用漫谈 篇六

江苏省高邮市龙虬镇初级中学陈修来

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一篇文章,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等作用。我们在很多的文章中可欣赏到作者们的精巧运用,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会一下细节描写的具体作用。

一、感知人物的身体状况。

人物的身体状况如何我们可以从一些细节描写中发现信息,如《一面》中描写鲁迅先生形象时有这样的细节展示:“竹枝似的手指”、“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由此我们可以感觉到此时的鲁迅先生及其瘦弱,健康不佳,同时它突出了鲁迅先生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二、透露人物的心理状态。

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的心理极有妙用。《变色龙》中写到奥楚蔑洛夫警官“脱”“穿”军大衣的细节,生动表现出他因错判“狗”之后的心理状态。“脱”的动作不是热,而是错判后急得浑身冒汗的胆怯心理;“穿”也不是天气冷,而是想遮掩刚才辱骂将军的心冷胆寒的心理。这一“脱”一“穿”的细节描写,生动揭示出奥楚蔑洛夫此时的内心世界,将这个狐假虎威、欺下媚上的沙皇走狗的丑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揭示人物的经济状况。

人物的经济状况如何亦可以从一些细节描写中一见端倪。《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我们知道菲利普夫妇一家经济很是拮据,其中有这样的一段细节描写——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多吃,吃多了要生病的。”“至于若瑟夫,他就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这几句看似爱惜自己,关心孩子,其实质是她在女婿面前既要顾及面子,却又因经济拮据而不得不尽量节省开支,细节描写中其虚伪、吝啬的心理自然也暴露无遗。

四、表现人物的社会地位。

细节描写是一种以小见大的写法,它可以通过一些小的细节反映出人物的社会地位。《孔乙己》中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站着喝酒”可见孔乙己社会地位低下,尽管他穿着象征有身份的长衫,却无法改变他卑微的地位,反而不伦不类,成为酒店里的“唯一”,沦为大家的笑料。《甜甜的泥土》中写小亮“连那只张了嘴的破鞋都甩掉了”,可见小亮生活艰辛,缺乏家庭的关爱,社会处境令人同情。

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细节还是情节中的一粒粒珠子,失去它情节就不会连贯起来。典型的细节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话剧《陈毅市长》中,一开始介绍齐仰之的家时,特别提到了墙上那醒目的字条: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本室主人敬白。这个细节的出现为下文剧情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开始陈毅市长好不容易“破门”,又受到“三分钟”的限制,而后陈毅市长采用激将法迫使齐仰之“破例”,有“三分钟”而到后来的“秉烛夜谈,三天三夜”。正是这个小小的字条而使剧情波澜起伏,故事情节也围绕这小小的字条而得到展示,人物性格也在矛盾中得到了展示。

六、流露人物的内心情感。

细致描写要细致入微。细节描写贵在传神,好的细节描写能够无言的传达出人物内心真切而丰富的情感。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描写慈母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的场景,歌颂了深挚的母爱,最能表现母爱的诗句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两句,特别是

“密密缝”三字,虽然描写的是母亲的普通动作细节,却让人想到在昏黄的油灯下,白发苍苍的老母亲专注的穿针引线,针脚那么细密、结实,仿佛她把对儿子的担忧、祝福、期盼等等都融入了一针一线中。儿行千里母担忧,一针一线总关情,笃深的母爱,就让这个动作细节给具体、形象的传达出来了,多么亲切感人!

七、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细节描写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其精巧的笔墨来展现人物的真善美、假丑恶,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好的细节描写能够使人物性格鲜明,活灵活现,增强内容的真实性、生动性和感染力。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中胡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连忙把拳头缩回来,往腰里揣”,这里一连用了“攥”“舒”“缩”“揣”四个字使这个见钱眼开、虚伪做作的市侩小人的丑态跃然纸上。真实生动的细节,简洁准确的语言,传神的地刻画出人物性格特点,极大增加了讽刺艺术的魅力。

八、深化文章的思想主题。

细节描写有时可以起到深化文章思想主题的作用。让我们看看这样的一段描写: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 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故乡》(鲁迅)

相信看过这一细节描写的人,无一不引起心灵的震颤:曾经健康、活泼、勤劳、勇敢、聪敏、机智、能干的少年闰土浑然不见了——由于封建等级观念的毒害,中年闰土变得愚昧、迟钝、麻木,已经成了一个毫不觉悟的木偶人。这里的细节描写,通过闰土面部表情的变化,深刻揭示了闰土丰富的内心世界,揭示了他与“我”之间美好纯真关系的变异与幻灭,从更深的层面上表现了封建等级观念对农民及一般群众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而且这种等级观念已经在被压迫农民头脑中深深扎下了根。而这种情况,只要是社会制度不发生变化,是任何人以个人力量都改变不了的。寥寥几笔,文章的主题思想得到了深化。

作家李准认为,“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托尔斯泰更是以他的写作经验说“我在生活中到处寻找细节,如果把我的作品比做编织好的生活网,那么细节就是网中的结点。”可见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我想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努力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分析、指导、练习,必将大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附:地址: 江苏省高邮市龙虬初中邮编:225605手机:***

7.人生观漫谈 篇七

古往今来,人生观的表现形态多种多样。就历史上剥削阶级的人生观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享乐主义人生观

享乐主义人生观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在于追求和满足个人的物质欲望,吃喝玩乐。所谓“人生如梦,为欢几何?”“今朝有酒今朝醉”,就是这种人生观的典型表述。中国古代有些人就有着纵欲享乐的思想。魏普时期流传的《列于·杨朱》篇,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宣扬享乐主义的代表作。杨朱说:“人之生也奚为哉,奚乐哉?为美厚尔,为声色尔。”认为人生的目的就应当是为了享乐。并说,人终有一死,“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愚亦死。生则尧舜,死则腐骨,生则桀纣,死则府骨。府骨一矣,孰知其异?且趣当生,奚遑死后?”主张不要去论什么仁圣凶顽,不要去追求什么人生价值,而应当在有限的年华里,尽情享乐,这种享乐主义观点,是当时世家豪族贪婪地盘剥劳动人民,追求穷奢极欲的糜烂生活,在人生观上的反映。

在欧洲历史上,享乐主义人生观也早就产生,长期存在,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古希腊的有些人就有着享乐主义的思想。资产阶级早期的人文主义者,坚决反对中世纪基督教宣扬的禁欲主义,肯定现实生活,这是有进步意义的,但同时他们也极力歌颂世俗的享乐,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人生的目的和价值就是发财致富和求得自由幸福、17—18世纪的唯物主义者也宣扬人生的一切目的和行为都是为了求乐避苦和获得物质享受、爱尔维修说:

“快乐与痛苦永远是支配人的行动的唯一原则。”他认为人都是把真理看作走向荣誉的道路,把荣誉看作获得金钱的道路,而把金钱看作获得生理的愉快感觉的手段。德国19世纪的资产阶级学者费尔巴哈更明确地提出,追求幸福的欲望是人生惧有的,“应当成为一切道德的基础。”

享乐主义人生观是剥削阶级的人生观。马克思指出:

“享乐哲学一直只是享有享乐特权的杖会知名人士的巧妙说法。”①在阶级社会里,一部分人的享乐,总是和另一郁分人的被强制性禁欲相联系而存在的。享乐主义人生观在封建社会中是腐朽的地主阶级的反动人生观,起着阻碍社会进步的体用。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初期,作为享乐主义人生观的一种表现形式的快乐主义人生现

在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禁锢方面,曾经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享乐主义人生现就逐渐丧失了进步作用,而愈来众暴露出其落后性、反动性了。

(二)悲观主义人生观

悲观主义人生观又称厌世主义人生观,认为世界是个苦海,人生充满着苦恼,生活既无意义也无乐越,只有逃避现实,直至死亡,才是摆脱痛苦的途径。

中国周、秦时期道家的虚无主义,就是悲观主义人生观的一种表现。春秋末期的道家创始人老聃,认为人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有身体,及至没有了身体,便就会消除“大患”。因此,他主张“见素抱扑”和“无为而治”,提倡“无我”和“少私寡欲”。战国时期的庄周也持此种观点。他用悲观厌世的态度来对待现实生活,认为“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主张杜绝文化知识,砸烂升斗衡量,废除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他鼓吹“无已”、“无功”、“无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甚至主张倒退到人兽不分的野蛮“混沌”时期。这是没落奴隶主阶级消极绝望心理的一种反映。

在欧洲历史上,19世纪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叔本华是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著名代表。他认为,追求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是毫无根据的。人如上弦即定的钟表,一切只听命于求生意志的盲目摆布。而人们求生意志的盲目冲动,必定会造成人世之中的争斗和苦难。人生有无穷的悲苦,生活其实是不值得留恋的。叔本华还认为,知识和文明的进步也不能解除人的悲苦。相反,“知识越多越悲苦,增长知识的人,是增加了烦恼。”要想解脱人生的悲苦,只有两个办法;其一是暂时解脱法,即把人的认识提高到哲学和艺术境界,如欣赏图画和音乐,全神贯注在艺术情趣里,暂时忘却悲苦;其二是真正解脱法,即排除“我执”、“我见”,消灭一切欲望,实行苦行。

佛教人生哲学,也是一种悲观厌世主义。佛教认为,人生来便遭劫数,难免生、老、病、死四大痛苦,只有“六根”清净,“四大”皆空,才可以解脱,而归于自在。人的情欲是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源,只有通过禁欲和苦行才能摆脱人生的痛苦。,悲观主义人生观根源于人们对解决现实社会矛盾、克服人生道路困难的缺乏自信和无能为力,这种人生观显然是不科学的。

(三)实用主义人生现

实用主义人生观从“存在就是有用”这一主观唯心主义前提出发,认为人生的目的只服从于个人主观的意志和欲望,生活的意义又只在于按照这种欲望行动所带来的好处的多少,只要投机、冒险成功,获得金钱和权势,对个人“有用”、“方便”,就是人生意义的实现。

实用主义在19世纪末产生于美国,20世纪初开始在资本主义各国流行。实用主义的创始人詹姆士认为,世界就是“我的经验”。历谓“真实的”,只是“在我们思维方面方便的”,正如同正确的”只是“在我们行为方面方便的”一样。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相信它“对于我们的生活是有利益的”。人生就是投机和冒险.在他看来,世界就是上帝安排的大赌场,是一个投机冒险的乐园,人生无须认识什么客观规律,无须寻求什么行为的意义,只须依靠侥幸,依靠投机和冒险,去求得成功。近代,中国的一些实用主义者,也认为人类生命的意义完全是凭个人主观创造的,其价值只在于“实用”。

实用主义人生现是资产阶级的一种人生观,是对资产阶级追求超额利润的实际生活过程的反映,是资产阶级的心态的表现。

(四)权力意志主义人生现

权力意志主义人生观认为,追求权力,渴望统治,是人的意志的最高目标、最高价值、最高体现,是一切存在的基原和动力,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获得强权,统治别人。

权力意志主义人生观在一切剥削者那里都有着基础和市场。他们都千方百计地谋取权力,以使自己位高、名贵、威重。对权力意志主义人生观作了系统阐述的,是19世纪德国的叔本华和尼采。叔本华认为,意志是万物的本质和基础,一切事物都是意志的产物和表现,连人的身体也是意志的产物,“因为我要生出来,所以我才生出来;因为我要看东西、听声音,所以我才有限睛、有耳朵”,而人的思想、理性则是服从于某种神秘的、不可知的意志。尼采不仅继承了叔本华的思想,而且比叔本华走得更远。他认为,追求权力、统治和奴役的意志,是决定一切的力量.人人都有谋取权力的意志,都有统治别人、奴役别人的愿望。强力才是真正的美德,“让弱者受苦难吧”。他还认为,历史的意义是在于“超人”的诞生,“超人”应该统治和奴役“群氓”,而“群氓”则是“超人”实现自己意志的工具。

权力意志主义人生现是反动剥削阶级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曾被希特勒法西斯推祟和利用。

(五)利己主义人生观

利已主义人生观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个人利益应该总是居第一位,是人生的最高目的,人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追求个人利益。

利已主义人生观从私有制产生起便开始出现。在中国历史上,长期有着“人不为已,天诛地灭”的说法,它被各个时代的一些人视为人生信条。在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后,发达的私有制关系,更使人们的个人主义膨胀,形成了极端利己主义。爱尔维修说:“利益是我们的唯一推动力。人们好象在牺牲,但是从来不为别人的幸福牺牲自己的幸福,河水是不向河源倒流的,人们也不会违抗他们的利益的激流。谁要想这样,就会是疯子。”③后来,一些资产阶级学者看到这种利已主义无法与公共利益相结合,又会引发许多社会矛盾和冲突,造成社会的混乱和动荡,最后还会反过来危及资产阶级自身的利益,于是便主张把利己主义加以限制,提出了“合理利己主义”的观点。

利己主义人生观也是不科学的、腐朽的,在社会中只会起消极的作用,以上几种人生观,都是剥削阶级的人生观,尽管表现不同,但有着共同的本质。它们都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都是剥削阶级的阶级利益和阶级意志的反映。它们的核心思想和根本原则,都是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它们的基本内容,都是围绕着个人的物质享受和政治权力而展开的。它们的世界观基础,都是唯 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有的人生观,虽然在剥削阶级上升时期起过一定的历史进步作用,但归根到底,都是为剥削阶级利益服务,随着剥削阶级走向没落腐朽,逐渐成为反动腐朽的人生现的。

在我国,虽然剥削阶级已经消灭了,但是剥削阶级人生观的影响还会长期存在。例如,有人主张“人生在世,吃穿二字”,就反映了享乐主义人生观的影响,崇尚“一切向前看”,一味追求个人的实惠,反映了实用主义人生现的影响;相信“人生由命不由已”,反映了悲观厌世主义人生观的影响;鼓吹“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论调,反映了权力意志主义人生观的影响,等等。这些说明剥削阶级的人生观对人们的思想仍起着腐蚀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增强拒腐蚀的能力。

除了上述种种剥削阶级人生观之外,还有一类是小生产者的人生观。小生产者既是劳动者,又是小私有者。狭小的生产规模和小私有者的经济地位,使他们一方面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另一方面祟尚平均;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图进取。他们常常抱着“平生无大志,但求足温饱”,“知足常乐,能忍自安”的人生信条。小生产者的人生观与剥削阶级损人利己、追求享乐的人生现有所区别,但这种人生视是小私有经济的反映,也是以个人私利为出生点的。由于小生产者的传统观念在我国有长久的历史和广阔的基础,因而这种人生观在人们思想中的影响是很广很深的。我们要努力克服它的消极影响。

8.漫谈家庭教育 篇八

各位家长:

大家好,我是蒋皓宇的妈妈。首先,感谢老师对我的信任,让我就孩子的教育问题在此发言。还请各位家长多多指点。

一、寒假学习生活情况

假期生活对一个孩子来说既是一个学期繁忙学习后的休息,又是各方面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机,所以我们始终重视孩子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和锻炼。一放假,我们便要求孩子制定了较为详实的寒假学习生活计划,通过我们的审核打印成文贴上墙,以此来督促和提醒他对照执行。因此,在短暂的假期里,孩子快乐、充实,在方方面面颇有收获。

1.主动并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科作业,预习新课,阅读课外书籍,即复习了旧知识又增长了新知识。

2.主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能做到关心体贴父母。如打扫卫生、收拾碗筷、做些简单的饭菜等,使孩子养成了爱劳动的习惯。

3.假期适逢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利用此机会让孩子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扫除、贴春联、做汤圆、包饺子、守岁等,感受节日背后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4.加强体育锻炼。假期休息的同时,不忘锻炼身体,每天户外运动至少一小时,比如跳绳、踢毽子、打羽毛球、打篮球……寓运动于娱乐中。

5.参加了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走亲访友时,做客时,能做到彬彬有礼;招待客人时,能当称职的小主人;在公共场合,能做文明、谦让。

6.收看健康有益的电视节目。如:《新闻联播》、《我爱发明》、《春节联欢晚会》、体育比赛等,不沉迷于网络。

总之,假期生活是祥和而充实的,孩子在不断成长,对世界的认识也有惊人的进步,他们处在求知若渴的年龄,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之心,贪婪地汲取着知识,希望我们能做好引导者和教育者,给他们提供一个宽松、健康的生活环境。

二、课外阅读情况

通过学校的培养,在老师的精心教育下,蒋皓宇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作为家长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但总感觉他的阅读兴趣不是特别浓厚,为此,我也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给孩子准备充足的好的课外书籍。如:购买、到图书馆借阅、跟他人交换等。最近,他主要看了《史记》、杨红樱校园小说系列等书。

2.提出读书要求,指导阅读方法。

3.每天读书1小时,主要安排在晚上睡觉前。

4.能叙述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适时以聊天或是探讨的形式,来了解孩子的阅读情况,及时进行鼓励。

5.对一些感受深刻的文章或是故事,写出自己的读后感。家长及时进行点评。

6.与孩子同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三、教育孩子的心得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具有独立人格、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每一位家长的迫切要求和希望。以下是我们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

(一)重视孩子的思想教育,为孩子树立榜样

我们认为,一个优秀的孩子,首先要在道德上优秀。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在孩子刚刚懂事的时候,我们教给孩子尊老爱幼,热爱劳动,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等基本的为人之道。我们认为,身教重于言教,所以从各方面为孩子树立榜样;通过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教育和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如今,皓宇十分懂事,热爱劳动,乐于助人,每天都会为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并且尊敬老人,关心他人。我们对此感到十分的欣慰。

(二)营造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与孩子做朋友

家庭教育中,平等意识是营建民主和谐氛围的基础。要让孩子成长成为一个自主意志,有自己的思想的人,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思想和意见。作为父母,我们应调整好心态,树立平等意识,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

平时,我们注重倾听孩子谈话,了解孩子的物质需求、心理需求,尊重孩

子的选择。作孩子忠实的听众、知心的朋友。要想教育孩子,必须多方了解孩子需要,并在适时的时候给他指导。在为孩子做决定之前,我们都会征求孩子的意见。如果他不喜欢,我是不会勉强。这样,拉进了我们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我们和孩子成为了好朋友。

我们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全家一起读书、看报,并开展一些趣味活动,也经常陪孩子下棋、玩魔方等,开发孩子各方面的潜能和兴趣。

另外,要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不能什么事都管。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为将来能够独立生活打好基础。

(三)关心孩子的学习,重视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习是孩子的第一任务和首要任务,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没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再聪明的孩子,学习成绩也不可能特别理想。蒋皓宇学习比较自觉,每天放学回家能主动完成作业。我在工作之余,做到了经常关心和过问孩子的学习,针对孩子在学习上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对孩子进行教育,和他进行交流和沟通,要求孩子首先要有一种认真端正的学习态度,对学习的内容要活学活用,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要扎实和透彻,培养孩子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我们还注重启发和引导孩子多去思考问题,针对各门课程,着重掌握和理解重点难点问题,不死记硬背,不面面俱到,掌握行之有效、灵活运用的学习方法,培养孩子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对于孩子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我们都予以鼓励和表扬,对他做得不好的事情也要帮助他分析问题,找出不足,耐心地说服教育,勉励今后加强学习,鼓励下次取得好成绩,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从而激发他的学习热情。

(四)帮助孩子树立目标

孩子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了远大志向,不管是在顺境中还是在遇到挫折时,都会一往无前。当然,我们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度,切忌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只要他快乐、幸福,能够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就足够了。但是,前方有个目标总是能鞭策人不断地努力。所以,我们帮助孩子做一些短暂性的目标。孩子就像一个小树,要让他不断成长,长成参天大树,必须要有充足的阳光。

除此之外,我们很配合学校的教学举措,平时积极阅读各种教育杂志,有时

也会通过网络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从中学习良好的教育观念和方法,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

我们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我们的孩子定会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适应时代要求的,身心健康、具有独立人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家庭教育的困惑

1.教辅资料做与不做。

2.家长在教育理念上有分歧。

3.孩子答题粗心,错的往往是最简单的题目。

五、对学校和老师的建议

1.要求学生在校在家都要讲普通话。

2.通过校信通多交流。

9.漫谈作文评改 篇九

贵州省望谟县石屯九年制学校王尚彪

学生埋头一篇一篇苦作,教师玩命似的一篇一篇“精批细改”,——这就是传统作文评改之现状。老师们常常熬得双眼通红,脸瘦如柴,却死命地在学生的作文本上勾、叉、圈、点,写眉批,作尾评。这种传统作文评改方式令我们老师叫苦连天,而学生也怨声载道。

凭心而论,教师精批细改,确实不无好处:首先,对于汉字的正确书写,标点的规范使用,老师给学生把了关;其次,从逻辑角度讲,可以帮助学生把话改得合乎其理„„但是,作文过程是一个把“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这一切语文知识转变成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要想从以上各个方面替学生“保险”,老师们也势必力不从心。同时,评改作文用这种“换着走”的方法,也难免使学生因有依赖心理而产生惰性。例如,写作中出现了拿不准的字,懒得去问同学、查字典,便想当然地乱写一个,认为老师评改中自会纠正。写了一句不大对劲的话,自己读后也觉得有毛病,但却懒得去推敲修改,反正老师评改时自会理通。更有甚者,干脆不打草稿,随想随写,敷衍成文——不是老师比我们高明吗?他一定会帮助删改的。当然,上述情况大多属于习作态度不端正之类,但对于养成这种坏毛病,教师好的评改岂不是帮倒忙了吗?

要知道,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我们老师尽管颇有吃苦精神,但若工作量超载了也会使人疲于应付。这怎能保证老师的评改都处处正确无误,怎能保证老师对每篇习作的瑕疵之处的指正都密而不漏?况且,一个人即使是天才,他的聪明才智也是有局限性的。权当我们老师都是天才吧,用一个人的感情去体察数十人的感情,用一个人的爱好去评估数十人的爱好,怎么会合情合理呢?教师若安于这种“越俎代庖”式的精批细改,以教师一人的好坏是非标准去衡量数十名同学的习作,难免会模糊学生的习作个性,使“一个五彩缤纷的希望,一种种闪光的思想,都束缚在一个固定的模式中。”于是,赤橙黄绿青蓝紫,绚烂多彩的习作世界,人为地变成了单调的青一色。这样一来,教师无意地左右了学生的感情,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改完全脱节,学生作文实际变相变成了教师的作文。学生的作文水平又怎能得到全面的提高呢?这就难怪我们教师因“精批细改”累坏身体,早生华发而心中难过,学生却对我们可怜巴巴的“辛辛苦苦”不买账了。

由此看来,这种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虽不能说一无是处,却确实还有弊病存在。它既苦了老师,又不利于学生,确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了。当前,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陈旧的传统作文评改法已受到猛烈的冲击。作文评改开始向老师范改、面改、学生自改、互改的方向发展。这种多渠道的修改方式,不但把老师从作文本的包围中解放出来,而且可以直接培养学生修改评价文章的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习作水平。

在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摸索总结出了一套“学生自改——学生互改——老师讲评——学生再改”的作文评改方式,是颇得学生之心的。学生写好作文后,老师指导他们先分项后综合自己修改三遍。接着,让他们交换作文,商量切磋,互相评改。然后,把作文收起来,通过浏览做好记录,对学生作文进行讨论式讲评。在讨论讲评当中,师生充分交换意见,统一看法,肯定成功,指出不足。最后,让学生自己参考同学的评改意见和老师的讲评,重新认识自己的作文,1

再自改自评一遍本人的习作。学生之所以喜欢这种评改方式,是因为它使学生掌握了主动权,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真正做了作文评改的主人。通过反复多层次、多角度的评改,不但提高了作文质量,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了,对作文技法的掌握更加娴熟了。

10.作文教学漫谈 篇十

——作文教学漫谈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提出:“要使学生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兴趣。”然而作文教学脱不开传统观念的禁锢,习作空间闭塞狭窄,学生习作的人文环境压抑沉闷,很多学生的作文不是表达自已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而是生搬硬套,千篇一律。如何摆脱这种现状,走出作文教学的一片新天地来?笔者以为要从命题方式、习作内容、习作形式、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切实地开放习作空间,才能唤起学生的真情倾诉。

一、命题——多点引导,少点规定

作文命题中过多的规定往往束缚了学生创新的火花,学生的信息被深锁在大脑里,作文时就会无从着手。所以我们的命题要少一点对文体创作的规定,淡化文本本身的要求,关注起学生的积累,用命题去引导学生的倾吐欲望。

(1)命题贴近学生。我们不妨作这样的假设,同样是一个题目《难忘的一件事》,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我们要写这个题目,教室里肯定是唉声一片,因为这个题目学生是太熟悉不过了。但如果教师换一种形式出示,效果就肯定不一样。例一:让学生体验生活。教师只要创设一个符合本次作文训练要求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直接参与生活体验。如学会技能获得的喜悦;做了好事受到他人赞扬的欢乐;遇到困难、挫折时的懊丧;受到责难、误解甚至讽刺时的愤慨……学生的感觉肯定不一样。例二:让学生评点生活。让学生动手作文前,说说对自己所经历的事或看到的新鲜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又是兴味盎然。

(2)让学生自由命题。或是提供材料,让学生自拟题目,材料可以是一段话,一首诗,一种情景,一种声音,一种物品等等,也可以什么也不提供,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自由命题往往会让学生放开束缚的思维,找到自己情感的生发点,从而提高写作的兴趣。

二、内容——多点开放,少点束缚

由于传统的作文教学十分重视对学生作文基本功进行系统而严格的训练。殊不知,这种从写到写的封闭式的作文训练,使多少的学生一想起作文就“望而却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所写的内容理应是多元的、多彩的。新课标提倡学生要用“我手写我心,我言抒我情”。开放性的作文教学,不能囿于教材,应该超越教材,要解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束缚,为学生创设练习作文的多种机会。所以我们的内容 应该淡化统一,摒弃无关的束缚,真正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让学生吐露真情。

(1)敞开心扉,心语作文

人人都有一个丰富而神秘的内心世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让学生在作文中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说说自己的心里话,谈谈自己的愿望,写写自己的爱好,都可以成为学生爱写的题材。

(2)阅读书籍 感受作文

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是作文积累的开始。读写如何很好的结合,如何互相促进,也是新课标下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在所教的班级中经常出一些跟阅读有关的习作题目,如:《我喜欢的三国英雄》、《我最崇拜的水浒英雄》、《给西游记中的妖怪分分类》等题目,学生都非常乐意去研究,去阅读,去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达成读写的互相促进。

(3)学会实践 应用作文

为了使学生获得足以在未来生活、学习、工作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作文教学也应增加实用性。把社会及市场领域所必需的作文技能作为作文内容进行训练,比如构想广告词、编写主持台词、写调查报告等等,从而使学生的作文技能学以致用。我曾带班里的几个学生进行过一交写调查报告的实践。我们利用假日时间对家乡的西溪进行水污染的调查,完成了“解开西溪污染之谜”的调查报告,获得了金华市三等奖。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找到了写作的一个新矿藏。

(4)观察自然 生活作文

作文教学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神奇的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我们的学生,每次学校组织春游或秋游,尽管目的地也许是学生多次去过的,但他们从来都不会感到厌倦。以真实的生活世界为写作对象,从丰富写作内容着手,真实地写出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理解。我们从作文教学的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走进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让他们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日月星空、小河田野、瓜果蔬菜……在学生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时,灵感的思绪被美景触动,奇思妙想勃然而发,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有感而发。

(5)时空错位 幻想作文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了世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儿童是富于幻想的,“他们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作用,想到昆虫的言行;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以幻想作为作文训练的基本形式,让儿童在作文中心情地表现自己的欢乐憧憬,把写实与虚构融为一体,从而为作文教学开辟一条新路。我们带孩子们投身自然、遥想未来、科学幻想等,让他们纯真的心灵插上想象的翅膀。

三、形式——多点自由,少点僵化

小学生作文往往凭兴趣出发。这是儿童学习作文的一般心理特征,小学作文教学应当顺应这一特征,尽可能设计一些形式新颖、饶有趣味的习作形式,让学生在心境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听、读、说、写综合训练,提高习作能力。

(1)、实物素描 提高洞察力

学过素描的学生都知道,美术教师在要求学生观察实物时,要经细细观察实物的外形、质感、材质、光线、阴影等,我们的作文何不也让学生对实物进行描述呢?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的一些实物素描课让人记忆犹新。他引导学生观察“桔子”的形状、大小、颜色,感受它的香气、味道、重量,并引导学生留意桔子与众不同的细微特征。对着实物,学生很容易就能对一些特征进行生动的描写,如:颜色是黄里透红;外形像拳头,又像小南瓜;香味是淡淡的;桔子上的两张小叶子像顶着一顶小帽子;剥开桔皮,看到里面的桔瓣像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又好像12个胖娃娃围在一起说悄悄话。可以想像,如果没有实物的展示,学生怎么能想出如此传神而精确的词句呢?

(2)、即兴作文 培养敏锐力

即兴作文是一种抓住瞬间感受,快速构思的文章。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情感倾向,决定训练内容。作为一名老师,也应随时留心,对准镜头,捕捉生活,为学生提供作文的素材。有一次,上课已5分钟了,班上的“小懒虫”突然闯了进来,课暂时被中断。我很生气,可看他今天的神态却是目光安详,一点没有心慌的感觉,我觉着里面肯定有文章。于是,让同学们一起来猜猜他迟到的原因。大家一时来了兴趣,纷纷举手表达……学生各种合情合理的猜测,“小懒虫”出人意料的实情,无不让学生感到新奇和有趣,此时的写作完全成了学生的一种内心需求。总之,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大量进行作文教学的材料。教师要善于触着他们胸中的积蓄,唤起表达的欲望。

(3)、情境作文 增强感染力

作文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声光电等媒体,有意地给学生创设合适的情境,能大大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一般形式有活动体会情境、实践感受情境、语文描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扮演体验情境、媒体再现情境。如指导写《我的老师》,让学生深情歌唱《小小米兰》,心头涌起感激之情,对辛勤园丁的劳动增加理解,笔下老师的形象才丰满、感人。再如学写运动会的场面,教师可有选择地播放一些视频,出示一些照片,再现那热烈的比赛场景,引导学生细心、有序地观察,唤起学生的再造想象,从而写出内容既生动、又充实的文章来。

(4)、编写童话 发挥想象力

童话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裁,也是孩子们特别能发挥的文体,教师组织学生听编童话、看图编话、提供材料编童话、续说续写童话、独立编童话,都能有益地提高其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如学了《坐井观天》,可让学生写写出井观天;学了《狐假虎威》,可让学生写写老虎第二次受骗的经历。也可以出示一张图画,一段音乐,让学生自编一个童

话。甚至可以是一个主题,让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创作,形式非常灵活,而学生又都是那样的投入。

(5)、随文练笔 强化构词力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随机穿插一些形式灵活的小练笔,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随文练笔的好处就在于学生不用为题材发愁,而且可以大大提高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许多有经验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印象,上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抓住学生正被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所打动的良好时机,让他们给小女孩说几句,写几句,都是信手拈来,言传心声的真情作文。议论了《凡卡》的种种结局后,让他们续写凡卡,学生都觉得挺有想法的。有一次,我在给学生上《将相和》中的“负荆请罪”时,让他们选用自己擅长的形式,来表达这个故事,学生们有的用对话,有的用诗歌,忙得不亦乐乎。有一位学生采用了三字经来描述这个故事:“蔺相如,封上卿。廉将军,不服气。骑大马,显威风。蔺相如,顾大局。往回赶,避冲突。手下人,看不过。怨宰相,怕将军。蔺相如,细解释。明大义,为国家。老廉颇,仔细想。争地位,不应该。背荆条,去请罪。将相和,美名传。”学生的构词能力之强,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四、评价——多点体验,少点甄别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连续性的评价,评价活动贯穿着作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它还应是一种多角色的评价,学生、教师、家长甚至社会都应成为作文评价的有力参与者,使作文评价真正成为激发作文动机,唤醒内心倾诉的催化剂。

1、教师评价——多一点鼓励

教师的评语应该是体验型的,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教师的评语也应该是欣赏型的,教师只有懂得欣赏,用一种充满赞赏的眼光去阅读每一篇习作,用极富激励性的语文去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才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感觉始终有人在注视他、关心他;教师的评语还应该是疏导型的,用你的真诚去唤起学生倾诉的强烈愿望。批语可比是教师手中的一个砝码,激发兴趣也好,培养信心也好,都可以运用自如。一篇好的文章,评价中来点“刺激”,指出一个小毛病,提醒学生不要骄傲自满,还要再努力。一篇失败的习作,评价不够好,学生要灰心丧气了,批语可以作出肯定,点出文中一个好句子,一个好词,一个好的想法,以激发学生写好作文的信心。

2、自我评价——多一点鉴别

叶圣陶先生曾反复强调:“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者本人。”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修改作文必须以正确评价为基础,学生只有通过多种方式,认识、判断、评价自己作文的优劣,才能产生修改的动机和需要,才能在不断地修改中提高遣词造句、布局谋

篇的能力,从而树立自己修改作文、改好作文的信心,提高自我评价的主动性。一般做法有:晨读时,让学生抽点时间诵读自己的作文;课外阅读时,将习作作为一个阅读的内容;进行新作练习时,找出以前那些题型类似的旧作读一读,既达到自我评价的目的,又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3、同学评价——多一点欣赏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通过多年的作文练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经验,而他们的阅读、评价能力的发展更是先于作文能力,因此,他们常常处于“眼高手低”的境况,给他们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评价能力,兴致都是很浓的。再说,作为习作者的同龄人,他们在生活经历、认识深度、知识结构上处于同一层次,他们往往比教师更容易发现儿童世界的真实。

将习作交给同学评价,让同学欣赏你的成功之处,无疑会让习作者产生一种满足感。交给学生评价任务要单一,要明确,要使这顶活动本身带有趣味性,使学生乐于做,善于做。平时,我总是喜欢让学生传阅日记、周记,特定的任务就是将看到的好词、好句用曲线划出来。这种明确的操作导向,愉悦了学生的心境,使原本枯燥无味的阅读,变成了单纯的欣赏。一些平常却又闪烁着“真实”光芒的句子就在学生的眼中被发现,被划上了动人的曲线。一篇普通的习作被赋于了更多的可取之处,学生心里是多么高兴和自豪啊!有一次,我让学生写浦阳镇的物资交流大会。学生通过互相传阅,搜集了好多精彩片段。如一位学生看到几个耍猴人在强逼猴子表演节目,又让猴子向众人讨钱,他不禁想到:人和动物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呢?还有一位学生跟着妈妈去逛街,看到不同摊位上的顾客多少很不均匀,了解了原因后,不禁感叹:商品要价廉物美,人也要德才兼备呀!这些想法希里古怪,让成人看了,说不定会认为不真实呢。可同学不这样看,在他们眼里,这样写就是好。于是,许多人划上了曲线,表示赞美。我想:任何一位教师都无权扼杀学生的这种创新吧。就让天真去激励天真,童趣去唤醒童趣吧。

4、家长评价——多一点情趣

要鼓励家长对学生作文进行再评价。家长与子女朝夕相处,他们对子女的生活经历、举止爱好、性格类型、言行特点比教师了解得更具体、更细致,学生作文反映的事情是否真实,言谈举止的描写是否得体,家长都可用生活体验来衡量,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向学生指出文中的不妥之处。父子之间、母女之间气氛融洽民主,儿童也可以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甚至可以通过争论,来促成对习作内容的再认识。我每次改好作文,都让学生带回家与家长共享,学生总是兴致勃勃。

上一篇:天水市秦州区风险报告下一篇:小班音乐活动说课稿:小兔和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