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定义

2024-09-30

管理心理学定义(共11篇)

1.管理心理学定义 篇一

校车定义、审批及管理

1、什么是校车?

校车是指用于运送不少于5名幼儿园、小学、中学等教育机构的学生及其照管人员上下学的客车和乘用车。按乘坐对象分为幼儿校车、小学生校车和其他校车,按车辆属性分为专用校车和非专用校车。专用校车是指设计和制造上专门用于运送学生的校车,非专用校车是指设计和制造上不是专门用于运送学生的校车。【摘自:《河南省公安厅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贯彻落实〈校车标识〉国家标准的通知》(豫公通[2010]265 号)】

2、“校车标识”内容是什么?

包括专用校车车身外观标识、校车标牌、校车停靠预告标志、校车停靠站点标志和校车停靠站标线。

专用校车车身外观标识:由校车标志、中文字符“校车”、中文字符“核载人数:××人”、校车编号和校车轮廓标识组成。车身通体底色为黄色,可在车身侧面中部或后部涂装学校名称或英文“SCHOOL BUS”,车身不应涂装其他内容。

校车标牌:颜色为黄色、红色和白色。专用校车和非专用校车运送学生时都应放置校车标牌,从车外应能清楚识别。校车标牌有两块,分别置于前风窗玻璃右下角和后风窗玻璃适当位置,置于前风窗玻璃右下角的校车标牌有正面和背面。【摘自:《河南省公安厅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贯彻落实〈校车标识〉国家标准的通知》(豫公通[2010]265 号)】

3、校车审批程序是什么?

一是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车辆所有人填写《河南省校车申请表》到县级以上(含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车辆所有人不属于学校的,应提供学校租赁该车的相关证明。经审核同意后,车辆所有人持《河南省校车申请表》及其他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所需相关资料到省辖市车辆管理所办理注册登记。

二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确定校车性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审查车辆所有人提交的相关证明、凭证时、《河南省校车申请表》,根据车辆确定专用校车或非专用校车,以及幼儿校车、小学生校车或其他校车。同时,对专用校车要确定校车编号。

三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查验车辆、核定载客人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校车严格按照《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及其第2号修改单等相关规定查验车辆。对专用校车,除查验规定项目外,还应按《校车标识》(GB24315-2009)查验车身外观标识,不符合标准的,不得办理注册登记或核发年检合格标志。

四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发校车标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校车核发机动车行驶证时,核发校车标牌,并签注校车标牌背面信息,确定校车标牌编号,加盖公章后塑封发放。签注背面信息必须使用计算机打印。【摘自:《河南省公安厅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贯彻落实〈校车标识〉国家标准的通知》(豫公通[2010]265 号)】

4、校车的营运及职能部门管理职责是什么?

专用校车不得从事其他旅客运输业务,对从事与学校无关的运输业务的,取消校车资格,收回校车标牌,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学校的车辆不按校车办理注册登记的,不得运送学生。

学校、校车所有人和驾驶人应对所运送学生的安全负责,每学期至少两次对车辆进行安全状况、技术性能进行自检。

严禁使用非法车辆运送学生,严禁使用货运汽车、摩托车、三轮汽车、拖拉机、拼装车、报废车等车辆运送学生,一经发现,依法进行处罚。

教育部门:一是要加强对校车的管理,将校车安全工作纳入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年终考核内容。二是要结合实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和贯彻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对中小学幼儿园全体师生进行经常性的交通安全教育。学校要采取宣传画、挂图、卡片、讲座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行为习惯,尤其是要结合典型交通事故案例教育家长和学生不乘坐“黑校车”,学校和家长不租用“黑校车”。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一是要加强对辖区内幼儿园、中小学校等教育机构周边道路状况、交通流量、校车和交通安全设施等的管理,设置校车停靠预告标志和校车停靠站点标志,施划校车停靠站标线。二是认真落实重点车辆和驾驶人户籍化管理措施,详细掌握辖区内接送学生校车、驾驶人以及校车运行时间、行驶路线等基本情况,制定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切实落实管理措施;三是要将校车相关信息及时录入交警信息应用平台,定期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培训,强化校车驾驶人的交通法规观念和安全行车意识。四是在交通高峰期,给予校车优先通行的权利。如有违法行为,可在消除违法行为的情况下先放行,待驾驶人完成接送学生工作后进行处罚。【摘自:《河南省公安厅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贯彻落实〈校车标识〉国家标准的通知》(豫公通[2010]265 号)】

5、校车交通违法行为由哪些职能部门查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四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除

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外,实行累积记分制度。第八十七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应当及时纠正。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应当依据事实和本法的有关规定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予以处罚。

《教育部 公安部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生幼儿上下学乘车安全工作的通知》(2007年8月24日)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要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注意了解学生私自搭乘非法运营接送学生的车辆的情况,并在及时制止的同时,尽快通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交通部门,共同打击非法运营接送学生的车辆,确保学生安全。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强路检路查,坚决查处不合格的车辆运载学生上下学,查处超载、超速和酒后开车等违法行为; 《河南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 第五条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第六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严格履行交通安全职责,公正执法,依法查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维护道路交通安全。

《教育部 公安部关于对中小学校车开展集中排查整治的紧急通知》(2006年12月24日)要求: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组织足够警力,加大对校车和集中运送学生的其他客运车辆行驶路线,特别是县乡道路的巡逻管控力度,依法从严查处车辆超员载客、超速行驶、酒后驾车、疲劳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要坚决取缔货车、拖拉机和非法营运客车接送学生。

2.管理心理学定义 篇二

HID Global为全球数百万客户提供安全身份验证解决方案, 是深受信赖的业界领袖。凭籍广泛认可的稳定质量、创新设计和行业领导地位, HID Global成为了服务于各类市场之OEM、系统集成商和应用开发人员的首选供货商, 涉足门禁和计算机桌面登录, 包括认证及证卡管理, 卡片打印及个人化服务、访客管理系统、安全政府ID、动物ID识别技术以及工业及物流的应用。

记者:本次展会HID又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新产品或新方案呢?

HID:此次展会我们以“善鉴, 智融”为主题, 重点展示我们创新的安全身份融合解决方案, 该方案实现了门禁到数据的安全身份识别应用。

创新融合安全身份解决方案以Seos�技术为基准, 通过云端管理平台将安全身份创建、云端数据同步、门禁控制以及电脑桌面登录等安全身份管理无缝集成, 为客户带来良好的安全性、互操作性及灵活性, 能够适应广泛的应用环境, 如门禁、电脑桌面安全登录、生物识别、电子支付等应用。同时, 该技术能够应用到移动设备, 通过发行、提供和撤销NFC手机上的虚拟凭证卡, 实现移动门禁管理和应用。

此外, 我们还在现场还展示了针对智能楼宇、金融、政府及交通行业的身份识别、管理和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

记者:2014年HID Global的发展重点有没有什么变化?今年在中国市场更关注哪些部分?

HID:今年我们比较注重渠道拓展和产品开发。首先, 我们和渠道的合作更加深入, 扩大了对合作伙伴的本地化支持与合作关系。其次, 针对中国市场的特点, 尤其是在停车场管理方面, 我们也正在研发新的产品, 以推出更符合三、四级市场的解决方案。

我们具备完整的解决方案。近年, HID通过并购活动, 丰富产品线, 使客户能真正拥有一卡通的体验。例如年初我们收购了Lumidigm专门提供生物识别技术的公司及Iden Trust电子身份认证供应商;前年我们收购了Easy Lobby访客管理系统供应商等。这些并购活动都有助于完善我买的产品线。

我们拥有面向未来的技术, 同时还致力研发工作, 使产品更能面向未来应用。Seos便是较为典型的一例。

我们致力融合应用。之前, 过往门禁与IT信息安全系统是分开的, 但随着用户需求更方便、简捷的应用, 我们发展出融合的技术方案, 即用一张卡进入门禁以及网络应用。

记者:正如您所提到的门禁应用, 目前随着手机的普及, 利用移动设备集中管理身份和门禁的应用逐渐增多, 比如开门、充值、查询、读卡等, 您觉得新的移动门禁应用是否会是今后的主流趋势?

HID:移动门禁会是未来门禁应用的一个方向。随着越来越多智能设备具备NFC等功能, 这为移动门禁提供了很好的应用平台, 借助HID Global的移动门禁技术, 未来移动门禁除了能够开门外, 还会通过添加多样化的应用, 实现手机一卡通。

近期, HID Global就同最大的移动设备商三星建立了合作。由于采用了Seos�技术的HID移动门禁功能, 三星的消费者能够利用配备NFC和蓝牙功能的三星智能手机在门禁读卡器或电子锁上, 以手机开门, 并通过智能蓝牙功能以及HID“旋转开启”专利手势技术在一定距离内开启房门与大门。

记者:目前门禁的业务应用逐渐扩展到包括电子支付、安全打印管理以及安全网络登录等, 在应用功能不断扩展的同时关于门禁的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目前在安全方面有哪些最新的技术保障?HID Global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HID:HID Global已经建立了可信安全架构Trusted Identity Platform (TIP) 的生态系统, 该框架建立起一条安全和可靠的边界, 在这个边界之内, 提供基于SIO技术的门禁应用密钥。能够确保在该安全框架下的所有设备和应用的安全。如门禁及电脑桌面登录、生物识别、电子支付、客户忠诚度计划、交通付费系统。

此外, 我们还推出了HID Secure Identity Services, 极大地扩充了按需凭证卡服务, 建立起业界首个一体化、基于网络的服务, 以满足所有凭证卡配置及管理需求, 包括传统的塑料凭证卡、各种动态密码装置以及可在NFC智能手机上携带的虚拟凭证卡。

全新的HID Secure Identity Services除了简化传统的凭证卡项目, 还能使客户以NFC智能手机虚拟凭证卡, 补充和取代传统钥匙及凭证卡, 同时客户还能使用一个便利的界面在同一网络系统内管理所有凭证卡需求。用户可以在一种管理服务环境中, 利用该服务的云端系统, 为NFC手机建立安全的身份信息和虚拟凭证卡, 然后将身份信息和虚拟凭证卡空中传送至智能手机。这些安全身份信息还可以用来打开住宅锁、在线访问门禁读卡器或打开NFC机电锁以及登录PC。所有管理任务都可以通过空中执行。

将来, 用户还能通过NFC“读取及提供”的配置功能, 与获授权的用户交换虚拟凭证卡, 并为网络访问产生一次性密码 (OTP) 密码。

记者:说到门禁不得不提生物识别技术。这几年生物识别技术在安防领域应用逐渐普及, 请问HID在这方面有哪些规划?

HID:其实在生物识别里面特别是指纹识别技术, 它具有唯一性和方便性, 而且采集方面也是最广泛、应用最普遍的识别技术。

HID broadcast专门识别键盘型智能卡读卡器, 是我们在生物识别领域的典型产品, 同时这个产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三重认证功能, 它可以和智能卡跟指纹进行同时三重的验证, 也可以在读卡器那面实现;同时我们读卡器也可以经过USB的接口直接连到电脑上做一些存储或者是做一些备份的功能。

我们HID公司对生物识别市场的扩展, 其实也收购了全球另外一个提供指纹生物识别的一个公司——路美达 (音) , 它的技术也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在世界上较领先的一个。它已经解决了很多因为传统指纹所产生的一些问题, 如指纹不清晰, 或是因各方面物理原因而导致的化解指纹现象等, 路美达可以完全地解决这些问题;此外, 路美达提供的技术也可以对一些之后有可能冒名顶替的做假指纹进行预防。

记者:安防行业的竞争已经向着更加深入和专业的方向发展, 不少厂家都推出了更全面的产品线以应对挑战, HID在这方面是怎样做的?

HID:其实HID一直以来的方向都是努力为每一位客户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最完美的产品、最稳定的技术。

或许你们所看到的及许多在市场中的客户接触到的HID, 都存在一些误解, 就是HID可能只有卡片读卡器。事实上, 我们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探索、改革、升级后, HID在产品部分的发展已经变得很多元化, 比如说HID的我们FARGO�系列的多款产品及我们自己研发的硬件控制器, 这是一个带网络的新产品;除此之外, 我们也有进卡打印的设备等。

目前应用得比较广泛的, 如在中国市场中的一些政府证卡发行项目, 或者是在国外的一些身份证和驾照打印的技术。其实我们HID一直以来多元化的在安防领域范围之内的产品一直都提供了很多的不一样的解决方案。

记者:眼下, 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 HID是否会有参与做了哪些准备?又相应地推出了哪些产品?

HID:其实如果看一下我们现在HID的产品系列的话, 其最原理的根源方向就是一个——提供稳定的平台。比如说我们之前新推出的一个公开网络型平台, 在其基础上不论在哪里进行智慧城市建设, 都完全可以应用我们自己的硬件。举例来说, 平安城市的安防设备可以用得上我们的系统, 门禁控制可以用到我们的指纹或是卡片读卡器的产品;同时,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也会应用到之前提过的社保银行卡的进卡打印设备等。

这些都是我们针对一系列智能形式的监测, 包括我们后面新出来的更多产品, 推出的基于网络的应用。比如, 通过一些网络联动, 我们可以刷卡开灯、开门, 可以控制水流, 各方面都是智慧城市里面应该拥有的设备。我们HID其实都已经对这种部分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记者:下一步HID在市场方面将有何新动向?

HID:其实这个是很好的问题, 因为很多人说HID最近是不是没有新产品了?当然不是。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对产品的研发各方面, 都因为要求比较高, 有时候能成功研发出来的都比较晚。在未来的发展, 其实是有两个方向是我们最关注的。

首先第一就是安全性。其实从今年年头开始, 我们就推出了一个新的技术。想象一下, 在一个不会有任何硬件限制的情况下, 再多加一层的保护, 一个算法。这里我所谓的“没有任何硬件限制”的情况, 比如说是你可以在手机上应用, 或是可以在电脑卡片读卡器上也都可以使用。

其次就是我们很快还会推出另外一个新的技术, 是关于利用无线技术WLAN或者蓝牙技术的。大家可以想一想现在的手机应用如此普遍, 每个电话几乎都具备这两种技术, 所以, HID以后也会在这种应用里添加一些新的尝试, 如, 将HID的门禁安防参数融入其中等。以后基本上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我们出门不再需要携带这么样式复杂数量繁多的卡片, 只需要用我们的手机或者其他的一些便携配件, 就可以进行高安全度经济交易或是安防设备应用等行为。

记者:作为专注于安防领域安全身份解决方案和非接触式智能卡技术的厂商, HID Global对于中国市场未来一年的总体预期又是怎样的?

HID:总的来说, 宏观环境对市场有一些影响。但是行业市场如机场、地铁等大型基础建社的发展, 以及大型平台智慧城市、物联网的发展, 给安防市场仍然带来很大的发展机会。

3.管理:从精确定义术语开始 篇三

这保证了语言的一致性和精确度,也保证了管理思维的一致性和精确度,并进而确保了管理的兼容性——对任何组织而言,这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其结果是增加了功能可靠度和速度,减少了沟通问题和冲突。

任何学科的主要科学成就之一就是给出明确定义的术语,因为这是国际科学家间能够相互沟通以便为这门学科本身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先决条件之一。

现如今,管理学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还充斥着混乱术语的领域——因此,无论是从国际理解上讲,还是从管理学本身的学科进步上来讲,它都有很大的改进的余地。这也是各类组织无法实现其应该达到并可以达到的功能的原因:他们的语言和沟通都缺少一致性和兼容性。

管理学上的这些发现都与其他学科的规则截然相反。在工程学、自然科学、医学和法学领域中,我们都能发现清晰、准确的术语。在企业管理的一些领域,尤其是财会领域,一般也都有清晰的术语——只有管理学领域是个例外。

操作与管理任务的区别

只有区分开两种类型的任务,才能全面深入理解管理的含义:那就是操作任务和管理任务。

这两类任务的性质完全不同,可是却经常被混淆。在一个组织中,它俩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层级的活动。如果能清楚区分二者的不同之处,那么管理上许多看似无解的问题、尤其是管理的效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操作任务由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应有之活动决定。与此相对照,管理任务是由如何执行这些操作任务而决定。操作任务的性质随组织类型的不同而变化。然而管理任务却始终保持不变:它们都需要为组织提供目标、做组织工作、做决策、监管、评测及发展人员。这些任务在我的管理有效性标准模型(管理之轮)中都有述及。

如果我们看看有着完全不同操作水平的环境,我们就会发现,这些结果仍然有效。例如,在汽车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行业的操作任务与生产新药的制药行业的操作任务完全不同。

让我们扩大一下视野,来看看医院、大学、内阁部门、市议会,以及法院和警察部门,不用说,它们的操作任务肯定是不一样的。

但是:即使是这些操作任务最不相同的组织,所需要的管理任务也大体是一样的。

操作任务和管理任务的两级模型

下面是设计和管理组织的两级模型:企业经营的本身层级和执行企业经营的层级。看看前述那些组织,可以看到,同类型组织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而不同类型的组织差异就比较大了:例如,所有的医院大体相同;而医院与内阁部门之间在操作层面上的差异就有根本的差别了。但是,两种类型的组织的管理任务却很相似——如果能明确地区分这两个层级的任务,差异会表现得很明显。

下面的图表用一种通俗的方式说明了这一点。横轴包含了不同层级的管理。一个领班会有大量的操作任务,但只有较少的管理任务(左侧)。而高管(右侧的)就完全相反了。转变是流动式的——所以用一条曲线来表示——但是这只适用于各自的一小部分任务,所以可以忽略不计。

当来到“发展人员”(管理任务)这一目标时,任务最有可能重叠,因为它也可以归属于操作层面的“人力资源”管理。没错,它经常属于那一层级。另一方面,它出色地显示出了我所做的区分的优势:发展人员“也是”,而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它也是组织中每一位高管的任务。

正确、良好的管理: 职业效率

在此区别的基础上,我早就提出反对这种广泛传播的术语及管理思维的混淆,我将其称为“良好、正确管理的标准模型”(见本刊2014年第5期《管理和领导职业的管理效率》一文,编者注)。我还为此创建了一个作业,其中包含了所有的基本要素及其各自的内容和方法。从那里,我得出了一个标准,通过它可以塑造职业经理人。

这将打开管理有效性的新视野,尤其是对必要的收购以及完美的管理来讲更是如此。

管理有对有错。可以做得好,也可以做得差——就如任何其他的职业一样。例如,外科医生可以把一个手术做得对或做得错,做得好或做得差。律师、飞行员以及每个行业的人也都一样。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做了业余与专业的区分;某事做得专业就意味着一个人从业余进步到专业。今天,有很多途径可以达成这一目的。可以通过做学徒,也可以通过大学的专业学习,并结合着相关领域的实习和特殊化训练。

我的正确、良好管理的实践——它们经过了多年而逐步形成,并在其本身的精确和清晰上有所改进——指出有三个重要的选择标准。

标准1:所有管理者都需要的是什么

标准2:一个管理者始终都需要的是什么

标准3:管理者不论在何处都需要的是什么

因此可以说,管理者在其职业生涯中所需要的就是所有管理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需要的。这也是各种类型组织都需要的。

因为我选择了这些元素,所以从我的意义上讲,正确且良好的管理是普遍适用的。例如,中国的流程和任务管理与德国的一样,因为在两个国家,它都要遵行控制论法则。如果你明确区分了我之前读过的操作和管理任务的差别,解决了以前存在的术语上的混淆问题,那么你对这一结果就不会感动诧异。

只有通过做这种区分,我们才可能清晰地定义管理任务,学习并实践这些任务,并进而使它们达到完美。

事实上,公司、医院以及其他公共组织之前的差别存在于操作任务中,而非管理任务中。

例如,商业公司最重要的操作任务就是市场、销售、生产、财务及人力资源。一家医院的操作任务就截然不同:挑几个重点的来说,就是麻醉、外科、病人照护、卫生、处理药品等等。

但是,任何组织都在发行的管理任务却是相同的:提供目标、组织、做出决策、监管,当然还有发展人员。在任何领域或任何文化环境下都要掌握这一点——不论是在做市场、做销售、做外科手术或人力资源管理、 药品处理上,都是如此。

nlc202309041426

总而言之:社会机构的管理任务——不论它是业务部门还是一个产业,抑或是一个国家,也不论它是大是小—— 都是相同的。而操作任务总是差异很大。

对组织功能正确且良好

“正确、良好的管理”这个词组描述了组织的功能,为管理职业及管理者对任务的执行提供了一个定义(“艺术精巧”)。

因此,这些标准还定义了管理者的责任和道德,他们的责任包含于他们无时无处不在进行的工作中,而道德要求他们的任务完成得既正确、又良好。我的“正确、良好管理的标准模型”中的内容、工具、方法和例证都正是应用这些标准开发出来的。

正确、良好的反面是错误、糟糕的。因为其内容和应用程序的选择标准,正确且良好的管理大多独立于其所处文化环境 。在操作层面,中国饭店与欧洲饭店烹饪的方式大相径庭。但是,两种文化下的这些流程的管理却大体相似,即使不完全相同。

正确、良好管理的“最小–最大”原则

在我的“正确、良好管理的标准模型”中——它们也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奥卡姆剃刀”,被概括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编者注)——我囊括了最小量的原理,但它们可以覆盖最大量的应用——我将之称为“最小–最大”原则”。

通过应用这个科学原则,我发现自己与一些作者站在了完全的对立面上——他们渴求列出一切与管理相关的条条框框。但是,一长串内容的清单既不能让你看到艺术性,也无法让你感觉到科学性。恰恰相反的是,只选出那些必要和充分的内容,才显示出良好的科学性,人们将之称为逻辑。

作为职业和管理

在此基础上,管理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职业,就像我之前所概述的。在此,我想更准确地对其加以说明。

在许多出版物中我都写到过:管理是一种职业。这种措辞偶尔会产生一点误解。有人说,管理不可能是一种职业,它需要凭着天才与直觉去做。好吧,每个人都可以从他想要的方式来看待管理。

但是说归说,我还是建议将管理作为一门职业来看待——就如任何其他职业一样。这就意味着完全过滤出我们称之为管理的专业方面的因素。不管你有没有特殊的才能,你总是需要些专业的素质。因为具有天才能力的人一定要使用这份能力并它转化为成果,否则,能力就是摆设。能掌控这种转化的就是管理。

所以,注意力应该从本能、个性特点、性格特点以及才能等等挪移开,转向那些在操作任务层面的可以被学习、被练习、被专业化的知识。注意力应该直指能够执行操作任务的“工艺”。

说得更明确点: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管理人员,你可能偶尔需要一点点好运气。但是要成为一名好的管理人员——在能够胜任的意义上讲——你需要的就不是运气,而是专业能力了。

是所有的管理人员都能管理所有的组织吗?

如果管理是一门专业,那么你可能会轻易地认为,任何一个管理人员都能管理任何类型的组织。原则上讲,这是对的。但是管理的应用也需要其所应用领域的专业知识,也就是该组织运营内容的知识。

要想成功地做好管理,你必须懂得汽车工业的特殊知识或者是医院的专业知识。但是职业的经理人从一个领域转到另一个领域去工作通常也不会遇到太大的困难。在一个公司内部,管理人员也会不时地面临工作轮换的事情,每个董事会成员都会每隔几年就调换一下管辖的部门(也许,财务部是个例外)。

4.项目管理心得—定义范围 篇四

在IT项目建设中,项目管理最重要的管理内容是对项目的质量、进度与成本控制。其中,我们对项目范围定义没有太大注重,这使得我们后续实施工作无法正常运转。我以为,建设项目范围定义,是实施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项目范围的确定在进度管理的拥有重要地位与作用,项目能否在预定的时间内交付使用,直接关系到项目经济效益的发挥。

5.上网行为管理定义及现状分析 篇五

目录

上网行为管理的定义

为什么要管理上网行为

上网行为管理的实施步骤

上网行为管理主要功能

上网行为管理市场介绍

上网行为管理的定义

帮助互联网用户控制和管理对互联网的使用,包括对网页访问过滤、网络应用控制、带宽流量管理、信息收发审计、用户行为分析;

为什么要管理上网行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它已经到了必须控制和管理的时代,因为网上充满了错误的信息、虚假的信息,和非民主的力量。”----蒂姆•伯纳斯•李(互联网之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互联网一方面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生产力、促进企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在企业管理、工作效率、信息安全、法律遵从、IT投资等方面给企业提出了严峻的问题与挑战。

问题1:网速为什么越来越慢?

在办公室里经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网速为什么这么慢?”,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那么企业花钱租用的10M甚至100M带宽都被用在哪里了?为什么带宽不断扩充,而网速并没有明显改善?

真相:带宽资源也许正被滥用!

根据联通公司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以迅雷、BT、eDonkey、KaZaA等为代表的P2P应用,消耗了40%以上的有效网络带宽。而在企业租用的有限带宽里,充斥着大量P2P下载、网络电视等应用流量,导致大量带宽被非工作应用所占用。而且,由于P2P的应用特征,使得企业高额投资的带宽成了互联网公共服务。

谁?在什么时间?可以拥有多少带宽资源?可以使用哪些网络应用?

问题2:网络安全事故为什么防不胜防?

“堵漏洞、砌高墙、防外攻、防内贼,防不胜防”,防火墙越“砌”越“高”,入侵检测越做越复杂,病毒库越来越庞大,身份系统层层设保,却依然无法应对层出不穷网络安全威胁,难道那么多安全产品都是摆设?

真相:安全隐患来自内部员工!

无论如何豪华的防线,一个漏洞就可以毁灭所有一切。Meta Group发布研究报告称:“持续增长的安全威胁源自您的员工”。内部人员通过互联网与外部通讯时,可能会引入含有恶意的或者攻击性的内容,如若未能得到监测和控制,这将成为企业的一大隐患。并且充满诱惑的网络资源往往是风险的发源地。

谁?在什么时间?是否可以上网?是否阻止访问可能含有安全风险的网络内容?

问题3:办公室为成了免费网吧!

据一项调查显示,普通企业员工每天的互联网访问活动中40%与工作无关,对色情等非法网站的访问量70%都发生在工作时间。上班时间“上网休闲”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聊天、游戏、炒股、购物、BBS、电影、博客等无时无刻不在抢占正常的工作时间,办公室因此沦为不需要花钱的“网吧”。

谁?在什么时间?可以用什么应用?不可以访问什么网站?

约束员工在互联网上的行为,其实是在帮助员工匡正工作行为,丢弃不好的习惯,成为一个专业、敬业的职业人,这对员工自身的职业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问题4:企业要为员工的网络行为背黑锅吗?

目前,大部分企业内部员工上网并不受限制,但是他们在网上做了什么?对外发了什么信息?企业完全不知情,也无记录可查询,这就给企业埋下了巨大的法律风险。

某企业被当地公安局网络监察处执行严厉处罚,原因是查出该企业内有员工在网上发布了违反法律的信息,但是无法查出是哪位员工所为,最后企业只得为这名“幕后英雄”背黑锅。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为员工的个人网络行为负责吗?

谁?在什么时间?以何种方式?对外发了什么信息?发给了谁?

问题5:发现内部网络问题后不能快速的找到根源?

当出口拥塞,网络访问异常时,只能通过网络层面的的设备分析原因,简单的插拔网线,复位设备,以希图问题解决。但本质,内在的源头无法定位。

IT系统追求的的是性价比,一味的迁就会隐藏更大的隐患,我们需要专业的洞悉网络问题应用源头的能力,能够分析问题的普遍性,严重性,共通性。利用上网行为管理产品能够做到:

哪些人群的应用异常?哪些行为在单位内最普遍?哪些部门隐患最突出?

上网行为管理的实施步骤

洞悉->管控->驾驭

step1:企业要做好上网行为管理,必须先洞悉企业内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因为不同企业面临的问题不同,需要先了解到底有哪些问题?

step2:然后分析问题的根源,再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管控问题;上网行为管理策略必须是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这样才能符合不同企业本身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的要求和需求;

step3:最后通过审计报表了解问题解决的程度和效果,再根据报表做管理策略优化,进而达到驾驭互联网、实现上网行为管理的价值。

看看是谁制定了《 绿色上网的标准YDN138-2006》

基于PC终端的互联网内容过*软件技术要求

郑州金惠计算机系统工程公司

武汉硅丰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深圳任子行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大正语言知识处理研究所

北京网中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大势至(北京)软件工程有限公司(聚生网管)

W上网行为管理产品对比

硬件与软件之分

从产品形态来看,目前上网行为管理分为硬件和软件2种,但是国内以硬件为主流,国外以软件为主流;

硬件的优势:部署简单、升级方便、故障率低

硬件的劣势:成本较高,运输不方便,维护复杂,维修需要专业认识,技术支持不到位

软件的优势:成本适当,维护简单、安装容易、升级快速,可以在公司随便找个机器部署.

软件的劣势:对于国企和政府来说,没有一个东西不放心,所以国内政府偏硬件,企业偏软件。

以上对比,并不是绝对的说法。目前的软硬件结合模式越来越多。包括加入准入模式、VPN的上网行为管理,基于客户端的内网管理模式和文档管理模式,为的是内外兼修,从各种方向去弥补单一产品的不足。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应用需求,去选择自己需要而合理的方案。如果只是追求单一产品本身的应用,在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成本上一定会超出很多预算,无谓地增加了更多的信息化成本。

产品适用范围之分

市面上目前能够提供全面或部分上网行为管理功能的产品,已经有几十种。如果以产品适用范围来区分,通常分为这样3类。

1,适合同时上网PC数量低于50台。

这类产品一般以纯软件型和低端宽带路由器集成QQ、MSN、BT等的过滤为主。纯软件型产品通常成本低廉、稳定性较差,适合对上网行为管理有需求,但预算有限的用户。低端宽带路由器集成针对部分常见应用或软件的过滤功能,同样以价格低廉胜出。在提供基本组网应用的同时,兼顾最基础的上网行为管理需求,较容易被价格敏感的用户接受。

2,适合同时上网PC数量在50~200台之间。

这类产品一般以高性能上网行为管理设备和带自主研发Kercap引擎的软件产品为主。即在高性能网关路由器上,增加深度包检测(DPI)功能。通过分析网络应用特征码,配合智能带宽管理、自动行为管控等综合策略,全面管理聊天、在线视频、股票、游戏、P2P下载、暴力及色情等非法网站等的过滤,并配合WAN口流量统计、LAN侧用户流量统计、并发session统计等功能,提供综合的管理手段。通常价格较软件产品或低端路由器略高,但功能更全面,性能更稳定,性价比较能够为此等规模的企业用户所接受。

3,适合200台以上的PC同时上网的管理。

这类产品通常是采用硬件与软件结合的方式。即同样的软件版本,安装在不同档次的工业计算机上,经过反复的测试后,根据所安装的工业计算机的处理性能不同,可以涵盖到200~500,500~1000,甚至更大范围的并发应用。由于有性能更为强大的工业计算机作为处理平台,这类产品能够提供的功能更加丰富,部分产品甚至可以缓存上网浏览或发送的内容,检索出可能涉及泄露公司机密、触犯法律或不适合上班时间处理的内容,进而采取相应的策略加以限制。对于规模较大的公司,IT管理对技术的依赖更加侧重,需要管理的内容和管理的手段更加广泛,以适应大批量管理的需要。此类产品由于其复杂的功能需要高性能的工业计算机才能够支撑,因此起步价格通常因硬件成本的因素,只有规模和需求达到一定程度的中大型企业可以接受。

目前也有部分此类厂家推出了适合中小规模用户的产品,功能上没有太大的差异,只是选择更为低廉的工业计算机进行处理,从而降低了整体成本和适用范围,以满足中小规模用户的需求。价格也相应的降到万元以下。

产品定价

根据软件硬件产品、产品工业等级、产品硬件内核模组、产品管理规模、产品适用范围的区分,产品定价的幅度也有极大的变化。

如低端产品线:价格从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即便是软件产品。也有高达十万元的价位。而高端产品线,从主流厂商报价来看,从几万到几十万的价格不等。若是在高校、骨干线路的应用方案中,为了满足需求,采用双核、四核、G级的硬件模组的设备其价位更高。

旁路与串接之分

从部署的方式来看,主要分为旁路与串接之分,这主要看用户对上网行为的管理程度来决定。

旁路:不容易造成单点故障,但是控制和管理的效果不理想;

串接:控制和管理的效果好,但是容易造成单点故障;

目前国内主流的厂商提供的产品都比较稳定,单点故障率较小,建议用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串接方式部署

对于以备份(邮件,聊天,网页审计)为主的建议采用旁路方式的软件。

国外与国内之分

一直以来,很多用户都认为国外的产品和技术要优于国内厂商,但是上网行为管理产品并不如此。

上网行为管理产品是用来管理互联网访问内容和互联网使用者的,这与企业的文化、管理制度、人文环境、法律法规都非常相关,例如:

国外与中国在成人内容上的分级不同,导致对成人内容的过滤结果不同;

国外与中国的流行网络应用不同,有很多是只有中国用户使用的网络应用,而国外的产品往往不能支持对这些应用的控制和管理;

建议国内用户尽量选择使用国内厂商推出的上网行为管理产品,毕竟中国的厂商更了解中国用户的互联网环境和互联网使用习惯。

上网行为管理主要功能

网页访问过滤

互联网上的网页资源非常丰富,如果员工长时间访问如色情、赌博、病毒等具有高度安全风险的网页,以及购物、招聘、财经等与工作无关的网页,将极大的降低生产效率。

通过上网行为管理产品,用户可以根据行业特征、业务需要和企业文化来制定个性化的网页访问策略,过滤非工作相关的网页。

网络应用控制

聊天、看电影、玩游戏、炒股票等等,互联网上的应用可谓五花八门,如果员工长期沉迷于这些应用,也将成为企业生产效率的巨大杀手,并可能造成网速缓慢、信息外泄的可能。

通过上网行为管理产品,用户可以制定有效的网络应用控制策略,封堵与业务无关的网络应用,引导员工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

带宽流量管理

P2P下载、在线游戏、在线看电影电视等都在抢占着有限的带宽资源。面对日益紧张的带宽资源,除了增加预算扩充带宽以外,企业还可以选择合理化分配和管理带宽。

通过上网行为管理产品,用户可以制定精细的带宽管理策略,对不同岗位的员工、不同网络应用划分带宽通道,并设定优先级,合理利用有限的带宽资源,节省投入成本。

信息内容审计

发邮件、泡BBS、写Blog、聊IM已经司空见惯,然而信息的机密性、健康性、政治性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通过上网行为管理产品,用户可以制定全面的信息收发监控策略,有效控制关键信息的传播范围,以及避免可能引起的法律风险。

上网行为分析

随着互联网上的活动愈演愈烈,实时掌握员工互联网使用状况可以避免很多隐藏的风险。

通过上网行为管理产品,用户可以实时了解、统计、分析互联网使用状况,并根据分析结果对管理策略做调整和优化。

日志管理

通过日志的分类显示,可以让用户只看到自己关心的系统日志,而不需要从所有日志信息中慢慢筛选,从而更好的让用户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方便快速定位和排除故障;更值得提出的是,ReOS 2009上网行为日志可以记录内网用户登录QQ和退出MSN的信息(能记录下IP地址、QQ号码和MSN号码)和发送/接受邮件的信息;通过网页日志,用户可以查看到内网用户所访问过的网站域名,可以实时了解内网用户的上网行为。

上网行为管理市场介绍

行业客户及大型客户在选择上网行为管理产品的时候,往往会比较倾向于硬件产品,而中小企业、网吧等单位在选择产品时,倾向于投入成本相对低廉的软件产品。

部分硬件厂商:

1、深信服科技

业内硬件领域领导厂商,上网行为管理产品作为旗下众多产品线之一,性能应该是能满足需求的,从客户反馈看,对功能、性能一般都比较满意,但是在界面上稍有欠缺,适合专业人士使用,但深信服的产品性价比不高,特别是目前,他的技术上过于单一,价格太高,随便一个低端产品就要好几万甚至几十万,操作界面也烦杂,无最新的桌面监控功能和异地网络监控功能,非常不适合中小企业使用。

2、天助网E网无忧网络管理机

天助网作为中国商机发布引擎行业的领军者和倡导者,拥有一支非常强大的技术研发队伍,根据他们5万多家VIP客户的要求和实际需要,经过2年多的技术研发,成功开发出了一款目前技术最新,功能最全面,操作最方便,更新最快最稳定的上网行为管理机“E网无忧网络管理机”,管理机一问世就得到深圳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企业的认可,而且价格比同类产品要低很多。可以说是为现代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一样。

3、网康科技

作为海归人员创办的上网行为管理厂商近两年发展不错,多次融资,早期产品性能一般,现在有较大改观,产品特色是界面比较漂亮,配置较为简单,适合入门级网管使用,主推产品的URL库,在应用控制方面做得较为粗犷。

4、任子行

深圳的一家安全厂商,主要针对网吧市场,与实名上网卡捆绑销售,任天行系列产品主要对中小企业市场,由于产品功能、性能方面的问题在高端市场中鲜见。

5、中科新业

网络哨兵,主要针对教育、政府、企业,实现上网行为审计、管理、分析功能,应用于教育等行业的分布式系统在市场有不错的反馈。

6、安达通

7、青莲

8、企智通

基本的上网行为管理产品,实现效果一般,与电信等运营商捆绑销售。

部分软件厂商:

1、百络网警

《百络网警》局域网管理软件是上海百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最新网络监控软件,集网络监控,安全审计,邮件监控,聊天监控等功能于一身,是领先业内一年以上的监控软件。

2、天易成网管

6.不成功则成仁是管理的定义 篇六

员工是冲着企业来的,但是能留下来发展成为好的员工,则是因为有好的管理者。顶用的管理者一定会培养出一群能干的员工;相反,不顶用的管理者手下一定是庸才居多。

选人为何多失败?

于是,摆在天下老板面前的共同难题是,怎么寻找顶用的管理者?通常情况下,无非是两个:一是从外部招聘,二是内部培养,然后择优选用。

可是问题就出在这个“择优选用”上,不论用多少相面先生和多么科学的评估方法,选出来的人都不一定合乎企业的需求。美国管理界有统计显示,空降CEO的失败率是70%,内部提拔的CEO失败率虽然低一些,但也是足以让老板们心惊胆战的40%。

难怪韦尔奇在他的回忆录中说:“我一生中最难的决策(注:不是最难的之一)就是为GE选择我的接班人。”GE用了整整三年,在三个候选人中最后决定用伊梅尔特。

有人一定会问:这三个候选人都是GE内部的,按说韦尔奇对他们可都了如指掌,为什么选择依然如此之难?

这就是企业管理的最难和最关键的地方——对人的判断。对人的判断是艺术,不是科学!

好的管理者为什么这样难找

管理企业是门实践的艺术。什么叫实践的艺术?就像弹钢琴,读再多琴谱,上再多钢琴课,看再多的演奏,不亲自动手弹就永远不会。这就是很多专业和行业都很对口的人,当被委以管理职位时很快被淘汰下来,反而是那些没有什么相关学历,一步步从基层干上来的人顶用的原因。于是,老板们犯愁了。管理职位就这么几个,企业这架敏感的钢琴经不住很多人轮流敲呀!

那么,把别的企业训练好的人挖来是不是就行?也不行。因为管理者的通用性差。不像合格的医生、电工、飞行员、泥瓦匠可以在全世界任职,成功的管理者则无迹可循。比如让任正非去接管百度,很有可能以失败告终;让王石去管理SOHO,也不见得玩得转。

人尽管有共性,但恰恰是人的个性才形成了不同的人。企业也是如此。管理是个绝对“因人施管”的活。老板们经常会发现,一个被所有人都看好,年龄经历学历专业人品都优胜的候选人,可是一上岗愣是不顶用;一个很不起眼,甚至有明显毛病的非候选人选居然能做出让所有人吃惊的业绩。

更让老板们担心的是:不仅不同管理者之间不能通用,就是管理者本人,昨天的成功都不能保证今天还会成功。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曾经兢兢业业能征善战的管理者,今天也许变得马马虎虎缩手缩脚,整个成了另一个人。原来管理者也是人,是人就会变,爱情谈不顺都会影响管理者的表现。

于是,老板们在选择管理者时永远战战兢兢,生怕走了一个狼,来了一个猴。要知道管理者是一个组织的心脏,任何组织都经不起频繁的心脏手术。在我任香港华润创业执行董事的十几年间,我亲自为14个企业挑选过总经理。其中有几次选错过,不仅使公司的业务和团队大伤元气,也让我自己处于走投无路夜不能寐的崩溃状态。

顶用的管理者不是“选”出来的,而是“用”出来的

后来,随着我选择和使用管理者的经历越来越多,我逐渐明白了“伯乐选马”纯粹是个现代人演绎的神,天下就没有能把人这种灵长类动物看准的伯乐。选人的对错往往同用人的对错分不开,而且后者更重要。因此与其说选对了人,还不如说是日后用对了人。

人是最能适应环境的动物,在一个好的老板手下,一般的管理者也会越干越能干;在一个差的老板手下,优秀的管理者也会越来越平庸。这如同烧砖,本来是好坯子,可是火候不当,就会烧成次品。

后来我到北大教书,在同很多当老板的学生交流时发现:大多数老板在选人的问题上都走过同我当初一样的弯路。一旦曾经被寄以很大希望的管理层,当表现大跌眼镜时,老板往往认为选错了人,而不是用错了。所以经常会听到类似的经验型总结:“以后不能再用这种满嘴流程、文化的假洋鬼子了。”或者“以后一定要选大学本科的毕业生。”接着,老板们又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担着更大的心,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选人。

为什么大多数老板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难道他们在集体推卸责任?其实他们并不是有意推卸,而是人类有天生为自己找借口的心理在作怪。老板们轻易不会意识到:“是我没有把这个人用好。本应该由他行使的权利,可我不放心,还要派小舅子去看着他。将心比心,就是我自己被人像防贼一样防着,怎么可能放心大胆地干呀?”

为什么说用人比选人更重要?因为企业是追求效率的,在有限的成本、时间和空间内,任何企业都不可能穷尽所有可能的人选。只能是那个人很好,但太贵;这个人便宜,但经验少。或者还有没有更合适的?10个候选人少了,能不能再找10个,20个?30个中也没有最合适的,算了,只能矮子里拔大个儿。因此从理论上说:一是任何企业选的管理者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匹配;二是任何企业选到平均素质管理者的概率都最大。

于是,老板们比拼实力的时候开始了——看谁能把手下这些错配的管理层,用尽量短的时间、尽量少的成本,尽可能使他们从错配向绝配逼近——使他们从平均的管理者变成顶用的管理者。

老板的基因、出身、家庭、成长过程、生活环境、价值观、修养,甚至老板的朋友圈子都会在这个问题上充分地表现出来。好公司的管理者在超水平发挥着,一般公司的管理者发挥着平均水平,坏公司的管理者则整天在算计如何少干多挣。

一个性情多疑的老板不可能培养出为他承担责任的管理者。因为没有信任,人与人是不能形成肝胆相照的关系;没有这种关系,人家凭什么为你赴汤蹈火?更关键的是:人是一种习惯的产物,一个没有承担过责任的管理者,是不可能有承担责任的习惯。

一个事必躬亲的老板不可能培养出善于做决策的管理者。为什么?就像独生子女一样,从小到大在家长过渡的呵护下成长,所有决定都是别人带做的,长大了甚至连离婚都要家长给出面!

一个粗心大意的老板不可能有一支追求精细的管理层。为什么?因为老板就是公司的家长,就是文化的缔造者,员工们就像孩子,家长对他们的影响是春雨润物细无声。

那究竟有没有能让大多数老板把一般的管理者变成顶用管理者的通用办法呢?很遗憾,没有。因为正确的做法首先需要大多数老板改变自己的性格和价值观,但这样很难,所以,优秀的老板总是少数。

不要培养预备干部

首先,把你公司的后备干部队伍、你心中的接班人和你口上不承认,但其实心中存在的亲信们彻底取消,并且从心里相信:你看人的眼睛是不准的,顶用的管理者必须是打拼出来的!就像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和奥巴马之争,不到最后一张选票,谁都不知道能不能成为候选人。

为什么?因为对管理者最好的培训莫过于实战!在一城一地的竞选争夺战中,希拉里和奥巴马都会锻炼的比他们原来更坚忍更包容更全面、从而更能胜任总统的职位。相反,皇帝的后代则一代不如一代。

因此,任何企业事先指定接班人的做法,至少有两个直接缺点:

第一,指定的接班人心理一定会发生变化——既然成为接班人了,就得有接班人的“样子”。

可是心理学告诉我们:必胜心理过强的运动员失误率较高。企业管理是一个需要不断追求卓越的创新过程,可是创新带来的不一定是成功,往往风险大过成功!所以患得患失的接班人一定会比平常心的管理者更多犯——要不过于冒险,要不过于保守的错误。

第二,一旦事先确定预备队(特别是有很多人为规定条条框框的预备队——学历,年龄和资历等等),对那些没有进入预备队的多数管理者就是一个打击。

“我们再怎么努力也没戏了。”可是人哪有不想往上走的,如果向上的正路堵死了,就只有另辟奇径——拆台、跳槽、占便宜、玩世不恭……这种对大多数管理者士气的杀伤,是一个优秀企业承担不起的巨大内伤,因为企业的成功恰恰需要大多数管理者的共同努力和精诚合作。

因此,让大多数人感到公平的正确做法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登上企业最高管理者的位置,一切以经营管理结果说话,不到最后一分钟谁都不应该知道,他就是理所当然的接班人。这才是企业最可靠的不拘一格选人才的稳妥做法,因为商场和人生一样,都是一场马拉松,途中什么都可能发生。这就是海尔所说的:“赛马不相马。”因为一个公司把注意力放在相马上,马群的注意力就分散了。

选定的管理者就是最好的管理者

管理者一旦选定,你就必须从心里相信他是最好的管理者。什么叫最好的管理者?

第一,他不会占你一分钱的便宜。

让他承担做事的责任,就必须给他相等的财权,不论多大银码,除了合理的流程和制度的监督外,绝不应该用人监督人。否则,就是在怀疑他的诚信,一个被假设为贼的管理者是不可能全心全意为你服务的;一个不能全身心投入的管理者,怎么可能超水平发挥?

第二,他的能力最适合目前这个职位。

要让他相信:他是最好的。让一个管理者相信他是最好的莫过于给他权利。“天降大任”必须授大权;没有大权,大任是空的;没有大任,人怎么可能有担当?可惜,授权这个事同相信别人不偷自己钱的事一样,是大多数老板最难做的事。“把权力交给他,生意做坏了,怎么办?”于是,大多数老板的手下缺少顶用的管理者也就成为必然。

真正想获得顶用管理者的老板每年都应该在预算中专门计提一项管理者决策失败费,这是培养管理者必须花的培训费。人是不能从别人的经历中吸取教训的,就像每个人都被家长警告过火会烧手,但谁没有被火烧过?只有被火烧过了,我们才知道火;只有犯过错误的管理者,才能成为顶用的管理者。让人成熟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管理者同理。

其实,信任和授权是老板们对管理者最难做的事。因为人不是己,很难做到完全相信和欣赏。但是管理者的成长就这怪,你不相信他们,他们就真不让你相信;你认为他们不能干,他们就真不能干。信任和授权是管理者成长的水分和土壤。这就是心理学的期望理论——人与人的关系互动往往导致期望成真。老板对管理者的过渡防范往往会导致管理者真的背叛。

断后路——不成功则成仁

一旦任命了管理者,就要断后路,让他知道这不是锻炼,干不好只有被免职或开除。骑驴看唱与破釜沉舟的人,心态是不同的,正是不同的心态才导致不同的命运。不仅要断管理者的后路,老板更要自断后路,不要为一个职位准备一个超级候补,这是一个表面看似合理和稳妥的人事应急方案。然而这种安排在给老扳带来心理安慰的同时,必然会为企业内斗埋下伏笔。想想看,是人,谁总安于为大局着想长期坐冷板凳?因此摩擦是必然,于是,在位管理者的发挥不可能不受到影响。再于是,是人选错了,还是没有把人用好的问题就又交织到一起了。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韦尔奇在最后决定伊梅尔特做接班人的同时,又做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决定。他把另外两个为通用工作了20多年的候选人炒了!他说:这两个人到世界任何500强大公司,都是优秀的CEO人选,但我不能把他们留在通用电器,我会亲自把他们介绍到别的公司工作。”人们问他为什么?他说:“为伊梅尔特扫清障碍。”

7.管理心理学定义 篇七

随着经济的发展, 企业正向着大型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而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 员工、职称等跟工资、人事管理有关的信息也随之急剧增加。在工资管理和人事管理中都涉及到大量的数据查询和数据统计。其中, 人事信息具有更新快、复杂琐碎的特点, 实际管理过程中, 面临数据冗余严重、更新不及时、共享困难等问题, 信息得不到科学管理与维护, 有时甚至会引起统计出错等问题。

用户自定义数据分类主要是针对数据更新较快时信息统计困难、修改数据繁琐而提出的一种解决方式。通过用户自定义数据分类, 有效且直观地将数据分为不同的类别。之后不论是对此分类数据的修改还是统计, 甚至是对类别进行更新都会更加便捷和直观, 其效率显著提高。

本文结合某高校的工资管理和人事管理工作实际, 基于模型 (model) -视图 (view) -控制器 (controller) 设计模式 (简称MVC模式) , 在深入研究工资人事管理流程的基础上, 通过对该校教职工信息类别、结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 设计开发了适应该校实际工作的, 能够对数据信息进行用户自定义数据分类的, 并能够准确将分类后的数据进行统计的人事工资管理系统。

1 研究现状

人事工资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提高人事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 是提升人事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 已得到很多研究者的关注。2009年, 重庆三峡学院的刘春江在《人事工资管理系统》一文中以VB语言为基础, 实现系统功能模块, 能够较好地完成人事工资管理系统的实际需求。但是当用户需要查询或统计人事信息中某一属性的一类数据时, 操作将会非常繁琐。2011年, 曲阜师范大学的张振良在《浅谈人事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对功能模块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 并详细阐述了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联系, 但是对人事信息的属性缺少一定的分析。同年, 宋晓鹏、唐朝晖在《企业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以B/S架构设计系统, 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和可扩展性, 但同样在处理人事信息的所有属性时, 只是简单地将各个属性保存在人事信息中。

用户自定义数据分类正是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之一。用户自定义数据分类是基于用户自定义特征的、将数据参数化、可交互的, 并能够发挥用户创造性的一种将数据进行分类和管理的方法。其通过建立组目录来保存用户自定义特征的数据, 使得分类更加直观。

2人事工资管理系统分析

2.1需求分析

在人事工资系统中需要对某些数据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查找等操作, 更重要的是需要对某些特殊的分组进行查询和统计工作, 并将查询以及统计的结果以excel表格的形式导出。本系统从人事工资日常管理工作需求出发, 设计开发的系统主要满足以下功能需求:

(1) 信息更新。

在人事工资系统中需要对各个数据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2) 信息查询与统计。

为人事部门提供即时的教职工信息查询功能, 如查询教职工职称、学历学位、职务变动等信息。根据实际情况, 对某些数据进行统计。

(3) 分类需求。

在人事信息管理中, 有时并不是简单地对某些数据进行统计, 而是需要将这些数据分类, 然后对不同类别下的数据进行统计。而分类的依据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

(4) 用户管理。

系统设置了两类用户:超级管理员、普通管理员。超级管理员拥有最高权限, 普通管理员登录系统时, 因权限不够, 无法完成某些操作。

(5) 系统维护。

包括人员信息及工资信息的增加、修改、删除, 以及各个数据分类、各个分类数据的元数据、管理员信息 (增加、删除、修改权限、初始化密码) 。

2.2系统结构

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后, 可以将系统总体上分为人事管理、工资管理、系统管理三个部分。从而可以得到系统功能模块图, 如图1所示。

3用户自定义数据分类的实现

用户自定义数据分类就是让用户自己根据实际的需求将某个人事信息的数据分为几个类别, 而不仅仅只是单独的数据。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当对这个已经设定了分类的数据进行查询或统计时, 就可以根据这些类别进行相关的操作, 而不需要先进行繁琐的查询或是多次重复的统计后才能得到所需的结果。

要实现用户自定义数据分类就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特殊的处理, 建立数据的概念模型图来清晰地将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显示出来。在本系统中, 需要将人员实体中所需分类的数据项作为单独的实体, 与人员建立多对一的关系。同时需要将该数据项的类别作为单独实体与该数据项建立多对一的关系。用户自定义的数据类别就会以该数据项类别的形式存储下来。而每一个数据就会对应着一个已经设定好了的数据类别。

例如人员信息中的单位这个属性需要进行分类, 于是将单位作为单独的实体, 单位类别也作为单独的实体。如图3所示为用户 (概念模型中实体名称为User) 、单位 (概念模型中实体名称为Organization) 和单位类别 (概念模型中实体名称为OrganizationType) 的概念模型。当用户将单位的类别分为机关、计算机学院、邮科院校区, 且每个类别下又有一到多个具体的单位时, 不仅统计每个类别中人员信息的效率有着显著提高, 而且当用户需要对分类进行更新或者对类别进行更新时更加地便捷和直观。

本系统中需要进行分类的属性有单位、来源、岗位、学历和职称, 因此, 分别对这5个数据项做上述处理。做完这一工作后, 可以得到如图4所示的数据分类功能模型。图中的可分类属性就是本系统中的单位、来源等;具体数据就是具体的数据名称, 比如来源中的具体数据就有校本部、返聘人员等;所属类别就是用户自己定义的分类, 用户可以在创建了类别后将具体数据设定到相应类别中。这样, 在用户对多个数据进行查询、统计操作时, 只需对他们所属的类别进行相应的查询和统计操作即可。大大简化了用户的操作, 提高了实际的工作效率并减少了人为的失误。

4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依据MVC设计模式将系统分为三层, 以实现低耦合、高重用性和适用性, 以及良好的可维护性。这样不仅有利于软件的工程化管理, 更能够帮助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正确设计程序的结构。

采用B/S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结构, 客户端通过HTML5+CSS3+JavaScript来展示数据, 服务器端通过Strut2、Spring3、JPA集成开发来搭建系统的整体框架, 数据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轻量级的MySQL数据库。

4.1服务器端设计

服务器端主要包含MVC设计模式中的M层 (模型层) 和C层 (控制器层) 。

在M层中, 采用JPA注解的方式完成实体中属性与数据库中各个表字段的一对一映射, 而JPA通过Hibernate2实现对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查询功能。

在C层中, 将Spring3与JPA集成, 来完成对M层中业务操作类的管理, 并通过aop切面编程的方式完成对事务的管理;然后通过Strut2实现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通信, 以及Controller层与View层的通信, 主要的通信方式是发送AJAX (异步JavaScript和XML) 请求, 而数据则以json格式来进行传输。最后将Strut2与Spring3集成, 让Spring3在实现各个逻辑功能的类中完成对业务操作类的注入, 这样实现各个逻辑功能的类就可以通过调用业务操作类对应的共有方法实现各个业务需求。

4.2客户端设计

客户端主要包含MVC设计模式中的V层 (显示层) 。

由于使用B/S结构, 因此界面通过HTML5+CSS3+JavaScript来完成显示以及和用户的交互, 其中使用的Javascript框架JQuery来代替原生的Javascript, 使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通信更加便利。

对数据分类项的管理如图5所示。通过对数据分类项的管理, 用户可以自己定义数据的分类项, 在查询以及统计时就可以通过不同的分类项对所需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操作。

对数据进行分类管理如图6所示。通过分类管理, 可将数据分到图5中所设定的不同分类项中。而对不同分类项进行的操作就是对这个分类项下所有数据的操作。

5结语

本系统通过用户自定义数据分类的方式, 提高了数据更新与数据统计时的系统效率, 并使得用户操作更加地直观和便捷。本系统分析了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信息学院的工资管理和人事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 结合工作需求, 开发基于用户自定义数据分类的工资人事管理系统, 并在实际工作中为用户提供了迅速、稳定、高效的服务, 表明了自定义数据分类方法在数据管理系统中能够提高数据查询统计的效率, 方便用户进行大规模数据的更新工作, 有效地提升了信息系统的工作效率。

在开发系统中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 如可以通过某些方式来提升用户体验, 使用户使用系统时的交互更加流畅和愉快, 比如可以将系统移植到移动设备中, 这样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端随时随地登陆系统完成所需操作。

摘要:人事工资管理系统是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水平的典型应用, 人事信息更迭频繁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 传统人事工资管理系统主要面对信息的统计和输出需求, 没有对数据进行高效组织和分类, 使得人事工资数据管理工作缺乏灵活性。针对这一问题, 提出基于人事工资数据的用户自定义数据分类方法, 分析人事工资数据的内在联系, 增强对数据管理的灵活性进而提升系统效率。采用模型-视图-控制器设计模式, 实现了基于用户自定义分类的人事工资管理系统, 并在实际人事工资管理工作中进行了应用, 表明该系统提升了人事工资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水平。

关键词:用户自定义,数据分类,人事工资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孟杰.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发展概述[J].中国科技信息, 2010 (6) .

[2]刘春江.人事工资管理系统[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09 (8) .

[3]禹智昌.浅谈人事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1 (6) .

[4]宋晓鹏, 唐朝晖.企业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20011 (8) .

[5]孙立镌, 王战波, 张辉.用户自定义特征库分类模型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0 (8) .

8.“科学”的定义 篇八

看了今年《读书》第七期上《漫谈科学与科学方法》一文,觉得清新有味,受益不浅。这样一个题目,讲得那样有魅力,当然是吸引人的。

我只是要对该文中关于“科学”的定义提出商榷。此文用一句话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客观的、逻辑的、有系统的分析方法,用以分析种种现象,并借以累积可靠的知识。”可见,文中是把科学定义为知识。这样的定义是反映了学术界的一派观点的。例如:〔苏〕B·凯德洛夫和A·斯皮尔金认为,科学是“借助相应的认识方法获得的、以精确的概念表现出的发展着的知识体系”,“科学是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的精神活动的现象与规律的概念体系。”(译载自《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一九七九年第二期)M·罗森塔尔、Ⅱ·尤金主编的《简明哲学辞典》把科学定义为“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多种知识的体系。”(中译本第344页)我国的《辞海》也这样认为:“科学: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总之,这些观点都认为科学是一个知识的系统。但还有另一派观点则认为,科学不是知识本身,而是生产知识的活动)(参见《科学认识的方法论问题》,知识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九月版第11页)。显然,这两类观点都有其片面性,因为第一类观点忽视了知识产生的复杂途径,第二类观点则忽视了科学活动的成果。产生这二类观点有其原因:在过去漫长的年月里,科学活动的规模狭小,科学活动过程本身呈现得不很明显,这样,人们往往只注重科学活动的成果即知识的系统,而对科学活动过程则缺乏应有的注意。而到了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科学活动规模日益扩大,数以百万计、千万计的人们在从事科研活动,人们也开始重视对科学活动过程的研究,在此过程中,人们也往往会走上另一极端,即容易忽视作为科学活动成果的知识的系统。但辩证地看问题,应当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应当把科学辩证地定义为“知识和活动的统一”。这个观点已是理论界的成果(参见《科学认识的方法论问题》),我认为应当把这样的观点介绍到读书界中去,这就是我看了这篇文章后的一个想法。

9.管理心理学定义 篇九

与功能,准确把握档案工作的历史作用,就必须了解档案的定义与起源。本文通过分析档案的相关资料,从而初步得出结论——档案是人类活动的符号性原始记录;档案起源于原始社会。

关键词:档案 档案定义 档案本质 原始记录性 档案起源

档案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作为具有文献性、凭证性、符号性、参考性等特征的零散信息,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对档案定义的探究尤显重要。

自档案产生以来,学术界对档案的定义纷争不已,国内外已有的定义达数百种之多。陈赵祦、和宝荣《对档案定义若干问题的探讨》一文与1986年版《档案学基础》一书中的提法均为:“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以备考查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情报与文献工作词汇基本术语》和《档案著录规则》(1985年)中均写道:“档案: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从事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社会实践活动直接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形态的历史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档案工作基本术语》(2000年)中“档案”一条释为:“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①以上部分定义可以看出,虽然具体定义不尽相同,但对档案的本质特性的认识却是基本一致的,即原始记录性。

对档案的具体定义应从“原始记录性”这一档案的本质特性入手,结合档案产生发张的主体、档案的具体形态等多方面因素,方能得出较全面、概括性的结论。毋庸置疑,档案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因此其主体为人。档案的具体形态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演变,种类繁多。仅中国古代档案就经历了甲骨金石、简牍缣帛、铁卷金册、纸张等多种形态的演变。如今又出现了电子档案。但不论是纸质档案还是电子档案,归根结底其本质均可称为“符号”。符号,根据《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的解释,指记号、标记以及佩带在身上表明职位身份的标志,即文字、图像、象征性的物体等。因此,概括说来,档案是人类活动的符号性原始记录。

对档案定义的探究与对档案起源的探究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确定了档案是什么,方可研究档案产生于何时;而对档案追本溯源的研究可进一步完善档案的定义。因此,笔者对档案起源的结论正是基于“档案是人类活动的符号性原始记录”这一定义。

关于档案的起源及其历史背景历来众说纷纭。中外学者关于档案起源的观点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文字是产生档案的必要条件。自从人类发明了文字,就开始使用文字记录社会活动,并将这些记录保存下来,成为档案。第二种观点认为文字和国家的出现是档案产生不可缺少的条件。随着阶级的出现和国家的形成,为了管理大规模的生产,进行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与战争,国家需要有文字记录作为管理国家和交际的工具,于是产生了文书,保存起来便形成了档案。第三种观点认为,以原始记事方法形成的记录就是档案,如结绳、刻契、编贝、结珠、图画等。②另外,我国当代档案学界著名学者丁海斌先生认为,我们应从不同角度和需要出发,把档案的起源看做是一个过程。并按照各个角度,确认在某种意义上档案的起源点。③因此,从上文中提到的笔者较认同的档案的定义这一角度出发,笔者倾向于第三种观点。

档案是人类活动的符号性原始记录,因此,在人类活动中产生、具有符号性的原始记录的产生,即可看做档案的起源。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在生产劳动、氏族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逐渐产生了记事和记数的需求及愿望。在产生文字之前,人们的记事方法主要有:绘图、标记、结绳、木契(刻木)等等。④我国古代有着“结绳记事”“刻木为契”的历史传说。《周易·系词》记载:“上古结绳而治”,郑玄《周易》注说:“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刻契,即在骨片、木片、竹片或在其他材料上刻画出各种形状的标记,用来记录某种事实或作为有关各方的一种信约。《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七在记述东谢蛮时说:“俗无文字,刻木为契。”《释名》记述:“刻契也,刻识其数也。”我国少数民族至今都还大量采用原始方法记事,如云南景颇人无力还债时,便使用代表各种实物的红绸带、花布条、牛角、铜钱和木片吊在一起,作为欠条,凭此可向欠债人索取财物。景颇人还用不同的树叶表达各种意思,在一定范围内人人都可以理解,并用以通信。云南红河哈尼族典出土地,用同样重量的鹅卵石烧红,称为“可粒”,付给对方作为凭证,以后可用此赎还典金。“欠条”和“可粒”在原始部落相当于今天的契约文书,具有凭证作用。⑤这些原始记录方法在一定地区和范围内大都有相同的规定和含义,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记录和反映了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备忘、信守和凭证的作用,有保存价值。⑥是人类活动中产生的符号性原始记录。因此,结绳、刻契等的原始记录可被视为最原始的档案。

不仅中国的原始记录方法如此,国外也有类似记录。保加利亚出土了距今约六千年的陶罐,上面标有计算年月的日历,⑦这种日历必须经常供当时的人们使用和考查,是当时科技成果的记录。许多原始氏族还用绘画来记载本民族的历史大事,如美洲印第安人达科他部落就将本部落每年发生的大事绘在牛皮上,并用绳索将牛皮贯穿保存起来。美洲印第安人易洛魁部落普遍使用一种叫做华姆普姆的珠带,它用红、白贝珠串成,或由各种色彩的贝珠织成不同图形的彩带。这种贝珠带具有广泛的作用,既是装饰品,又是商业往来和与白人交易时使用的货币,但又可在社会事务中和部落交往中充当大事记、协定和“国书”,马克思将这种贝珠带称为易洛魁人“唯一的文件”。⑧

用原始记事方法形成的各种记事材料,都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并且被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记注材料,都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历史的原始记录。这些记注材料都具有凭证和参考作用。它们不像图书资料,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有意识地撰写的,而是为处理事物、贮存和交流信息而保存起来的,所以,它们是人类最早的档案文献。⑨

因此,归纳中外相关史实和考古资料,笔者得出结论:档案起源于原始社会,刻契、绘画等原始记录方法形成的记录是档案。

作为一名初学者,笔者结合所学与所查阅资料,对档案的定义与起源进行了浅论,认为档案是人类活动的符号性原始记录,档案起源于原始社会。

注释:①赵祦 和宝荣:《档案管理学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9页

②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21页

③丁海斌:《档案起源三论——过程与标准》,2007年11月9日

④⑨黄存勋刘文杰雷荣广:《档案文献学》,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第272—274页

⑤江宁生:《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

⑥邹家炜董俭周雪恒:《中国档案事业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3月出版,第1—2页

⑦《六千年前的日历》,《四川日报》1984年4月1日

10.管理心理学定义 篇十

引领全球畜牧领域发展趋势,定义畜牧技术管理创新标准-Euro Tier 国际畜牧技术与管理展览会今秋开幕

4月23日,<国外畜牧学--猪与禽>杂志记者参加了由德国农业协会(DLG)中国办公室召开的EuroTier2010国际畜牧技术与管理展览会北京新闻发布会.EuroTier是德国农业协会每两年举办一届的`国际畜牧业盛会,距今已有近的历史.

作 者:李政萍 作者单位:刊 名:国外畜牧学-猪与禽英文刊名:PIGS AND POULTRY年,卷(期):201030(3)分类号:关键词:

11.重新定义英雄 篇十一

斯皮尔伯格和以擅长塑造孤胆英雄形象著称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联袂打造,对“英雄”这一古老概念进行了充满人性的拷问。

1945年2月,日本硫磺岛。激战过后,一小队美军奉命登上海岸边的一座小山,他们将一面美国国旗绑在一根水管上,艰难地将它插上山顶的最高点。随军记者Joe Rosenthal在匆忙之中举起相机捕捉下了这个瞬间,他甚至还没来得及在取景器里仔细调校构图就按下了快门。几天以后,美国的各大报章上都刊登了这样一幅照片,逆光中6个满身泥污的身影正将一面迎风招展的美国国旗树立在阵地上。这张照片犹如一针强心剂重新振作了已经达到临界点而变得有些厌战的美国人的意志,而照片中的6个人(其中3人在随后的战斗中长眠在岛上)更是成为了二战结束前最后一批家喻户晓的美国战争英雄。

45年后,当年的旗手英雄之一John Bradly的儿子James Bradly出版了畅销书《父辈的旗帜》,从另一个角度叙述了这些当年的英雄鲜为人知的故事和幸存的3个人各自最终的命运。最初对这部书产生兴趣的电影人是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对二战向来怀有浓厚兴趣的他早早买下了此书的电影改编版权并酝酿将它搬上银幕。在2004年的奥斯卡颁奖晚会上,他遇到了以在银幕上创造各类孤胆英雄形象而著称的演员兼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两人一拍即合,合力打造这部描绘真实英雄人物的战争巨片。

让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这位“银幕传奇英雄”特别感兴趣的是此书对这些英雄人物的重新定义:按照James Bradly采访调查的结果,照片上的6个人并不是第一批将国旗插上硫磺岛的美国士兵,他们其实是前去接替在阵地上驻防的另一个团队,顺便用一面更大的国旗替换下先前升起的小幅国旗。而这6名士兵在国内成为英雄后,自己也感到莫名其妙,他们只不过做了件所有占领阵地的美军必须完成的日常工作而已,却忽然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特别是他们实际上并不确切记得自己是不是真的出现在了照片上——6人的名字更多的是根据某些长官的意志而最后定的。这也是为什么JohnBradly从未向他的家庭提起这张照片的拍摄经过,他总是向儿子James Bradly重复一句话:“那些没有从岛上回来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刻画这些普通士兵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形象和各种媒体所“虚构”的公众形象之间的巨大错位正是这部影片的核心所在。伊斯特伍德采用了大量令人眼花缭乱的闪回和交叉剪辑,将惨烈的硫磺岛战役的战斗场面和战后幸存三名士兵所参加的极尽夸张豪华之能事的庆典,以及几名主要士兵在战场上面对死亡而产生的紧张、恐惧和痛苦和他们在战后面对突如其来的并不属于自己的荣誉而产生的困惑、迷惘和失落捆绑在一起呈现在银幕上。这些普通士兵因为阴差阳错成为了一类“虚拟的英雄”,为他们内心并不认同的“英雄行为”而受到了表彰,说白了,成为了国家庞大的战争宣传机器中的几个被任意操纵的零件。而当一切虚伪和浮躁的荣誉光环散去,他们真正为美国而付出的代价,那些值得褒扬和纪念的英雄行为却早已被人们遗忘在脑后。而当他们真正回到现实生活中时,发现要面对的是从零开始的一条生活轨迹:他们跟所有人样成为了普通推销员、医生、工人、农民甚至是流浪汉:影片中印第安裔士兵埃拉最后贫病交加,冻饿而死在一问仓库的草垛上。

《父辈的旗帜》的力量来源于其对传统“英雄”概念的颠覆和探寻真正“英雄”含义的努力。在银幕上创造和扮演了无数英雄形象的伊斯特伍德对此有着与其他电影人迥然不同的理解。更让人期待的是,在拍摄本片的同时,伊斯特伍德实际上套拍出另一部名为《硫磺岛来信》的影片,从一个守卫硫磺岛的日本±兵的眼中去审视这场二战时太平洋战场最惨烈的岛屿争夺战。做为《父辈的旗帜》的续集,该片将于2007年2月正式上映。

《光荣岁月》2006

出品法国

导演Rachid Bouchareb

演员Jamel Debbouze

Samy Naceri Roschdt Zem

Sami Bouajila Bemard Blancan

1943年末,盟军策划意大利西西里登陆作战之际,梅萨德和阿布德卡德自愿来到位于摩洛哥的法军军事基地接受训练。在军曹罗杰的带领之下他们由一群毫无作战经验的平头百姓变成了合格的战士,同时也暗暗体会到了法军中普遍存在的种族歧视情绪:没有相同的待遇,使用过时的武器;在战斗中,他们往往充当的是炮灰的角色,冲在最前面成为侦查德军火力部署的牺牲品。他们在战斗过程中产生了对自我的怀疑:他们的身份是如此的敏感和矛盾,毕竟他们自己的家人也曾经被法国殖民者所屠杀,他们的土地也曾被法国殖民者占领。在踏入法国领土解放阿尔萨斯的一场以寡敌众的战斗中,萨义德、梅萨德和阿布德卡德分别战死,只有亚西尔看到了最后的胜利。然而这个胜利并不属于他这个来自殖民地的“二等兵”:50年后,才被法国政府正式承认为法国军队退伍军人中的一员。

《放·逐》2006

出品中国香港银河映像

导演杜琪锋

演员黄秋生吴镇宇任达华张耀杨张家辉林雪任贤奇

香港电影由八十年代《英雄本色》里对中国式“英雄”概念的建立,到九十年代周星驰和王晶掀起的“反英雄”浪潮,再到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年又重新回到了对“英雄”概念的推崇。这里面号称是“香港第一拍片快手”的杜琪锋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1999年,他的《枪火》把几个萍水相逢而又惺惺相惜的“独行侠”刻画得栩栩如生,而在他的最新作《放·逐》里,他更是运用了大写意的群像雕塑式手法把几个独行杀手之间的英雄情义刻画得入木三分。影片的故事并不复杂:黄秋生等四个杀手迫于黑社会老大任达华的压力来到澳门取他们的好友张家辉的性命,但五人之间多年的情谊让他们齐心协力联手对付任达华。在张家辉中枪身亡后,剩下的四人出于对于他的一句承诺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护他的妻女的安全。

《双面北野武》2006

出品日本北野武工作室

导演北野武

演员北野武京野琴美岸本加世子大杉涟

上一篇:河池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的下一篇: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