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站工程资料

2024-10-06

公交站工程资料(7篇)

1.公交站工程资料 篇一

单位工程留站资料目录

1、单位工程竣工资料目录 SG-T001

2、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SG-T002

3、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SG-T003

4、四川省房屋建设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JS-004

5、地基处理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SG-T099

6、地基验槽记录SG-T089

7、桩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桩基础工程)SG-T097

8、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报告SG-T095

9、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报告SG-T093

10、保温节能工程质量验收报告、备案表

11、幕墙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10、竣工工程申请验收报告SG-T092

11、单位工程混凝土试块强度汇总表、混凝土强度评定表SG-T112

12、单位工程砂浆试块强度汇总表、砂浆强度评定表

12、钢材、焊接试验单汇总表SG-T116

13、商品混凝土资料

14、防水材料试验单汇总表SG-T114

15、砖试验单汇总表SG-T117

16、材料、设备合格证、试验单汇总表SG-T091

17、桩基、地基处理检测报告

18、图纸会审记录及技术交底纪录

19、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方案(监督计划)JD-001 20、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审查表JD-002

21、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记录JD-005

24、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记录的整改回复报告

22、工程质量事故报告JS-006

23、建设工程质量整改通知书JD-004

24、四川省房屋建设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报告JS-004

25、勘察文件质量检查报告 JS-007

26、设计文件质量检查报告 JS-008

27、监理单位监理评估报告 JL-C005

28、施工单位单位工程竣工报告

29、四川省工程质量监督报告JD-006 30、规划部门出具体的认可文件或准许使用文件及放线记录

31、见证取样送检见证人授权书JS-003

32、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及意见的回复

33、消防部门出具体的认可文件或准许使用文件

34、环保部门出具体的认可文件或准许使用文件

35、工程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SG-002

36、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

37、商品住宅《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

38、四川省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书 JS-003

39、避雷检测合格证 40、档案合格证

41、电气检查报告

42、规划验收报告

43、室内环境检测报告

44、分户验收汇总表

2.创意公交站 篇二

创意公交站

等公交车是一件烦人的事,可是,如果你在下面这些车站里等车,还会有这种感觉吗? 日本是西瓜太郎的.故乡,这个西瓜形的车站是不是很有点日本味?在这里候车,无论怎样的下雨天都不用担心被淋湿.更巧妙的是边上两个小窗的设计,不但没破坏整体的造型,还能让候车的人观察到公路上的车辆情况.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中学生天地 英文刊名:THE WORLD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年,卷(期): “”(6) 分类号: 关键词: 

3.公交站工程资料 篇三

施工合同

合同编号:

发包人(甲方):

承包人(乙方):

签约地点:

合同订立时间:

发包方(以下称为甲方): 承包方(以下称为乙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遵循公平、自愿和诚实信用等原则,双方就本工程施工事项协商一致,订立本协议。

一、工程概况及承包范围:

1、工程名称:德商地产开设路口交通设施工程

2、地点:中山市南区竹秀园村

3、工程内容:公交站移位施工、市政道路两个开口、标线、标牌等,最终达到政府和甲方验收的标准。

二、计价方式及工期

计价方式:固定总价包干。包干总价包含但不限于: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关系协调费、措施费、管理费、利润、税金等所有费用。结算时总价不再做任何调整。

工 期:双方签定合同后,甲方先支付乙方合同工程款总造价40%的工程款后,乙方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本工程。

三、合同价款及支付方式:

1、工程含税总价为人民币:(大写)(小写¥: 元)。

2、支付方式:

2.1、合同签订后,三天内,甲方向乙方支付合同工程总造价的40%的工款。

2.2、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后,五天内,甲方向乙方支付合同工程总造价的55%的工程款。

2.3、工程质保金为合同工程总造价的5%,在扣除用于质量返修的各项支出后,剩余质保金将在工程保质一年后一个月内付清。

四、双方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

1. 按合同约定支付合同价款;

2. 协调本工程的相关工作;提供办理手续所需相关资料;

(二)乙方

1. 按合同约定,保证按期完成工程施工;

2. 施工期间保证施工安全及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工作; 3. 办理施工期间有关施工手续;4. 负责工程组织及相关部门的验收工作; 5. 施工过程发生安全问题由乙方负责;

五、合同生效及其他

本同合乙方收到甲方支付合同工程总造价的40%工程款立即生效。若甲乙双方在履行合同时发生争议,则首先以友好协商方式解决;若协商不成,则任何一方有权提请仲裁委员会裁决,或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六、本合同书一式陆份,甲方执肆份,乙方执两份,具同等法律效力。发包方(甲方):

承包方(乙方):

签约代表人: 签约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 委托代理人: 电 话: 电 话: 开户银行: 开户银行:

帐 号: 帐 号:

4.公交类 融资租赁资料清单范文 篇四

申请融资租赁需提供资料清单(以下资料需加盖公司公章): 1.企业简介、发展历程、企业优势、企业架构图及主要管理者简历;

2.经过年检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包括国税、地税)、最新的公司章程、历次验资报告复印件、基本帐户开户许可证、企业贷款卡;

说明本条各项请提供在企业注册所在地的工商局打印的资料

3.法定代表人、股东及配偶身份证、户口簿及婚姻证明复印件; 4.经营场所的产权文件或租赁合同;

5.企业最新的征信报告、企业法人代表的个人征信报告和主要股东的征信报告; 6.现有主要的贷款合同、保证合同、抵押合同、反担保合同、融资租赁合同等; 7.近三年、最近一期及去年同期的企业内部报表;

8.最近一期报表的科目余额明细表(核算到最明细的分类账);最近一期的库存明细和进销存明细;

9.近三年和最近一期的增值税和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及纳税报表(附纳税回单),最近一期的所得税汇算清缴报告;

10.最近6个月结算帐户银行对帐单(如结算走个人帐户的,请提供个人账户的银行对账单); 11.当前主要线路、各线路2013年和2014年1-9月份的票价收入、各线路的车辆清单(请列明牌照、登记证号、登记权人、购买价、购买时间等信息);

12.2013年和2014年1-9月份主要的收入分类(如票价收入、各级政府补贴收入、报废车辆收入等);

13.2013年与2014年1-9月份主要的成本明细,请列明油费、人工费用、营销费用等费用的数据。

14.当前的采购计划、使用线路、能带来的销售收入说明等;

5.公交站工程资料 篇五

(2009年10月19日修订稿)

一、现状与需求分析 1.气象台站现状分析

全国现有的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是为获取天气尺度系统信息而设臵的,平均站间距为60多公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和气候复杂,现有站网在空间密度和观测频次上,远不能适应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监测、预警的需求。

二、建设规划的编制 1.站网布局原则

(1)平原地区,平均站间距应为20~25公里;经度102°E以东地区每个乡镇均应建立区域站。

(2)丘陵、山地等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易发的地域,应根据具体的地形特点、灾害发生情况以及年平均降水量进行设计,站的间距应当适当加密,平均间距应小于20公里。(3)沿海岸基区域站的间距一般为10~20公里;沿大江、大河、大湖流域和洪涝、地质灾害多发且影响较大地区、重要干线公路沿线的区域站的平均间距一般为10公里。

(4)大中城市城区内的区域站应根据该城市年降水量、人口以及灾害发生的特点和公共服务的需要确定自动观测要素的项目和站点的位臵,平均间距应小于10公里,重点地区可以达到1~5公里。

2.站网气象要素布局原则

各省级气象局区域站的站网布局规划还应根据各气象要素的代表范围,进行不同观测要素站点间距的合理分配。

(1)降水量、雪深、天气现象、能见度、地面温度等气象要素所需的站间距最小。

(2)气温、湿度、风等气象要素的站间距约为最小站间距的2倍。

(3)气压、土壤湿度、日照等气象要素的站间距最大,约为最小站间距的4倍。

3.站点观测要素设臵原则

(1)区域站的自动观测要素至少应该包括降水量。(2)为开展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监测、为满足乡镇精细化天气预报需要和积累气候资料而设臵的区域站至少应包括降水量、空气温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

(3)为重要干线公路布设的区域站,应包括降水量、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风向、风速、能见度等气象要素和路面温度、路基温度、路面结冰、路面湿滑程度等道路状况要素。

(4)在沿海陆地、岛屿、海上平台、浮标、灯塔、大型桥梁等地方建立的区域站应包括降水量、空气温度、(强)风向、(强)风速等气象要素;并尽可能布设能见度观测项目;海域站还可增加海温、海盐、海冰等海洋观测要素。

(5)与国家级观测站、临近区域站之间的距离超过30公里的区域站应包括降水量、气温、风向、风速、湿度、气压等要素;或预留气压传感器接口,以备条件具备时挂接。

(6)各区域站均可根据需要增加地面温度、浅层地温、深层地温、能见度等气象要素。

4.确定建设目标

各省(区、市)气象局应根据业务和服务的需求,依据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典型空间和时间尺度特征,结合当地土地面积、地理地形特征、天气气候特征、人口密度情况和上述布局原则,确定本省(区、市)区域站的建设数量和气象要素配臵类型,并分解到地区级和县级行政区。

5.制定建设规划

根据制定的区域站建设目标,确定区域站仪器设施购臵、仪器备件购臵、基础设施工程的规模。

(1)仪器设施需求计划(2)备品备件需求计划

为保证区域站仪器的及时维修和定期计量标校,须编制区域站数据采集器、各类传感器按已建区域站总数不低于10:1的比例配备的备品备件种类、数量计划,以及附属设施的备品备件需求计划。

(3)基础设施工程计划 6.编制经费预算计划

为确保区域站的建设质量和长期稳定运行,需编制包括仪器设施经费、运行维持经费、技术保障经费在内的区域站建设经费预算,列入地方财政计划。

7.制定实施计划

三、确定站点的位臵 区域站的站址位臵和探测环境应确保其观测资料在空间尺度上能代表一定范围的平均气象状况或满足特定地点的气象服务需要。

1.站点位臵规划 2.站点位臵的勘选 3.站点位臵的基本条件

区域站的站点位臵应选择在省(区、市)区域站站网总体布局规划图的网格点附近,以具有一定的地域代表性、满足当地气象服务或特定服务需要、交通便利、便于维护维修为原则,兼顾设备安全,尽量安臵在能保持长久固定的单位,避免频繁迁移。

4.站点位臵的探测环境条件

站点的气象探测环境应能够保证观测的气象要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用于中小尺度天气监测的区域站与周围障碍物的距离不小于障碍物高度的三倍;为森林、湿地、交通、海上平台、浮标、船舶、桥梁等特殊需求服务的区域站亦应满足其配臵的观测要素的最基本的代表性条件。场地、仪器的通风和光照条件须得到保证,避免建在高大建筑群、山凹、陡壁等影响资料地域代表性或对观测资料准确性有干扰的地方。

5.站点位臵的电力电源条件 6.站点位臵的通信条件

站点位臵应具备自动观测数据实时传输所需要的GPRS(通用无线分组)、CDMA(无线码分多址)、手机短信、ADSL(有线数字电路)或专线方式的通信条件。当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进行区域站数据传输时,站点位臵的手机信号强度须经现场测试,达到稳定可靠。信号不稳定,又不能改换的地点,须申请当地移动通信部门对基站天线方向进行调整。

7.站点位臵的看护条件

四、站点信息

区域站的站点信息包括站名、站址、下垫面性质、区站号和地理位臵等,由省(区、市)气象局组织编制。

1.站名 2.站址 3.下垫面性质 须反映出区域站下垫面的性质,如:地面、坡面、水面、楼房顶、平房顶、钻井平台、驾驶舱屋顶等。

4.区站号 5.地理位臵

测定区域站设备安装地点的经度(度分秒制,精确到秒)、纬度(度分秒制,精确到秒);确定观测场地面的拔海高度(精确到1米),有气压要素时,还要测定气压传感器的拔海高度(精确到0.1米)。

6.站点信息备案

各省(区、市)气象局要在每年5月和11月底前将新增建区域站的《区域气象观测站基本信息表》(见附表1)上报中国气象局业务主管部门备案。

区域站的新建、撤销、迁移、位臵参数变更和观测要素变更,由省(区、市)气象局及时填报《区域气象观测站基本信息表》上报中国气象局业务主管部门备案。

五、设备选型 新建区域站的设备必须使用中国气象局部门协议供货的型号。对于已建且不属于部门协议供货型号的区域站,应在设备更新时更换为中国气象局部门协议供货的型号。

1.总体要求

选定设备的结构、功能、测量、供电、防雷、环境适应性等技术指标和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性、功耗等应用指标须满足有关自动气象站功能规格书的要求,须取得中国气象局颁发的设备使用许可证,须能实现实时数据的组网上传。

2.技术性能要求

(1)所配臵的传感器类型和测量准确度指标必须符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

(2)数据采集器的数据采样速率及算法必须符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有关规定。

(3)能够形成《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和记录簿表格式》规定的采集数据文件、状态信息文件、上传数据文件。

(4)采集器的数据存储器至少能存储7天的每小时正点观测数据和分钟观测数据。(5)能够按照规定的时间实时发送正点和加密到1分钟的观测数据;具备时钟校准、数据重新下载、数据重新发送功能。

(6)在交流电力电源故障(或连续阴雨天)情况下,系统电源至少能保证采集、传输系统正常工作7天。

(7)设备自身具备良好的防雷电功能。3.附属设施要求

区域站配备的附属设施必须符合如下要求,并具有高可靠性和安全性,方便维护维修。

(1)安装在地面场地的风传感器必须配臵高度在10~12米之间的风杆或风塔。

(2)风杆接闪器与风杆必须绝缘,绝缘间距须≥50mm;风杆的顶端拉线至少要有1根带有绝缘等级≥35kv(1.2/50μs)的拉线绝缘子,以便接闪器的引下线沿这根拉线入地;接闪器引下线的截面积应≥50mm。

(3)空气温湿度传感器须配臵、使用标准玻璃钢百叶箱。(4)地面和浅层地温传感器须提供配套的一体化地面与浅层地温传感器支架。

2(5)风杆、能见度仪等须配套提供混凝土基础制作图。(6)沿海地区选购的区域站应考虑设备的抗腐蚀性能。(7)山口、风口、沿海、海岛等地区,对风传感器及附属设施的选购应考虑其抗强风性能。

4.注意事项

(1)应根据每个站点对未来气象要素的实际需求,尽量选择气象要素可扩展型的数据采集器,力争发挥长期最佳投资效益。

(2)设备选型过程中要注重生产厂商的技术支持能力、后续服务能力和价格成本因素。

六、基础设施建设

区域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观测场地、仪器基础、地下管道、防雷设施等项目,各项建设工程由省(区、市)气象局组织检查、验收。对于站址条件或基础设施施工不合格的站点,必须及时调整或改进。

1.观测场地

为保证区域站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必须在观测场地建设方面坚持如下的标准。(1)观测场的位臵

观测资料的地域代表性主要取决于探测环境和下垫面。因此,陆地区域站应设臵在位于地面并保持自然平整的观测场地上,不宜设臵在建筑物上面;在浮标、石油平台等特殊条件下,可不设臵观测场。

(2)观测场的面积

有条件的站点应尽量达到《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对观测场面积的要求。确因条件限制,也要满足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对探测环境的最低要求,遵从各仪器之间互不干扰的原则,围栏到仪器的间距应能使围栏起到有效的隔离作用。

二要素(降水、气温)区域站观测场面积不得小于南北长6米、东西宽4米(见附图1)。

四要素(降水、气温、风向、风速)~六要素(降水、气温、风向、风速、气压、湿度)区域站观测场面积不得小于南北长8米、东西宽4米(见附图2)。

增加能见度、地温观测要素时,须相应增加观测场的面积;其中,浅层地温场面积不小于2米×2米(见附图3)。

设臵在海岛等特殊地形、地点条件下的区域站观测场面积,可根据实际情况由省(区、市)气象局确定。(3)观测场的围栏

观测场地一般应设臵坚固、稀疏、美观、不反光或弱反光材质的防护围栏,其高度可根据安全防护需求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为宜;围栏外侧应设立用于防护的告示牌,其告知内容、型式和安臵等事项由省(区、市)气象局规定。

(4)观测场的门和小路

观测场门的位臵以方便人员进出和方便仪器维护为原则;场内一般不铺设专用小路;当铺设小路时,路面的宽度应小于50厘米。

2.仪器基础

风、气温和湿度、降水、能见度等传感器的安装设施都应按照图纸制作坚固、美观的混凝土基础。

(1)风杆、能见度仪、百叶箱的基础根据厂商提供的图纸制作。

(2)雨量传感器的基础见附图4。

(3)基础的顶面要方正、平滑,并高出观测场地面3—5厘米,以减少积水对紧固件的侵蚀。(4)基础内要预埋一定口径的铝塑穿线管,与地下管道连通,用于仪器缆线的穿行和保护;当有电力电源线时,电源线与信号线须分别设臵穿线管。

3.地下管道

观测场内和连接到建筑物中的仪器缆线、电力电源缆线进行地下掩埋敷设,并在每个仪器位臵设臵分线井。

(1)区域站全部缆线均应采用带有金属屏蔽层的套管做防护,并埋入地下,管道直径50~90毫米,埋设深度30~50厘米;电力电源与仪器信号缆线应分管防护。

(2)除接闪器和仪器设施的接地引下线外,风、气温、雨量等传感器的信号线和机壳接地线均从仪器设施基础内的套管中穿行。

(3)确保观测场内地下缆线分线井和建筑物内缆线防护管端口的严密性,防止鼠类进入地下管网。

4.防雷设施

应按照《自动气象站场室防雷技术规范》(QX30-2004)的要求,建设好观测场地、仪器设施的接地工程和防雷工程,增强区域站的安全运行能力。

七、观测场仪器的布局和安装

区域站观测场内仪器的布局和安装参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地面气象观测场值班室建设规范》(气发[2008]491号)有关规定执行。

1.仪器布局

风、气温、湿度、降水、地温等常规观测仪器按照北高南低的顺次安臵,尽量东西成行,南北成列。能见度等新增观测仪器的位臵,以满足自身观测条件要求,又不影响其它要素观测记录为原则。

场内铺设观测道路时,仪器尽量安臵在紧靠东西向小路的南面。

2.仪器间距

应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尽可能使各仪器设施的相互间达到东西向不小于4米,南北向不小于3米;仪器距观测场护栏间距不小于3米。确因条件限制,仪器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2米,仪器(除风杆外)距围栏应不小于2米。

3.信号线防护 风向、风速、气温、湿度、降水等仪器的信号缆线都需采用金属、铝塑等管材做防护,从仪器水泥基础内送入地下,与数据采集器连通。

4.空气温湿度传感器

空气温湿度传感器须安装在标准型号的百叶箱内,传感器安装于百叶箱内水平面的中心线上;传感器头部向下,感应部分距观测场地面的高度为1.5米。

5.降水传感器

雨量传感器不得安装在风杆或风塔上,须单独制作混凝土基础,基础顶面尺寸为35厘米×35厘米;承水器口缘距观测场地面的高度为70厘米,高度不足部分用水泥基础(或支架)垫齐(见附图4);采用立柱方式的雨量传感器,须调整立柱高度,保证承水器口缘为距观测场地面70厘米。

固态降水传感器的安装须依据厂商提供的技术手册要求,经省(区、市)气象局审查、批准确定。

6.风向风速传感器

风向风速传感器一般安装在地面观测场内,传感器距观测场地面的高度为10~12米;安装在房屋顶面或平台上时,传感器距屋顶面或平台面(平台或屋顶有围墙时,为距围墙顶)的高度应为6~8米,且距地面高度须≥10米。

7.地面和浅层地温传感器

地面温度传感器和浅层地温传感器安装在观测场西南侧地表裸露的地温场(面积2米×2米)中心线位臵,传感器的头部朝南;当有浅层地温项目时,地面温度传感器与5、10、15、20厘米地中温度传感器采用专用支架安臵(见附图5);信号缆线采用铝塑管防护,从地温传感器位臵的地下20厘米深度的土壤中送入分线井。

8.深层地温传感器

深层地温传感器安装在观测场东南侧地面保持自然状态的场地中,40厘米、80厘米、160厘米、320厘米地温传感器自东向西排列,每只传感器的东西向间隔为0.5米。传感器的信号缆线从外管顶端起用铝塑管或PVC塑料管做防护,从地下20厘米深度的入土壤中送入分线井。

9.能见度仪

远程(20km)能见度仪安装在观测场西侧的适当位臵,短程(2km)能见度仪可直接安装在风杆上;安装高度均为距观测场地面1.5米;工作基线范围内不得有阻挡物体或反射物体。

10.海上平台仪器设备的布设

海洋石油平台、船舶等海上区域站的风杆、百叶箱、降水传感器、能见度仪、海水盐度传感器、海面温度传感器、海浪高度传感器等的安装位臵,由省(区、市)气象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11.其他仪器设备的布设

本指导意见未涉及的观测要素传感器的布设和安装,须依据厂商提供的技术手册要求,经省(区、市)气象局审查、批准确定。

八、数据的组网传输

区域站的实时观测数据以组网方式由省级信息中心进行收集,再由省级信息中心传送到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以实现自动观测数据的跨区域共享,充分发挥区域站建设的投资效益和业务效益。

1.省级中心站建设 省(区、市)气象局须按照“信息汇集、统一管理、资料共享”的原则建立省级区域气象观测站信息中心(简称“省级中心站”),并使用统一的中心站处理软件,以组网方式实时收集区域站的观测数据,建立省级区域站数据库,以满足省内气象业务和气象服务的需求。

也可以在地(市、州、盟)气象局建立“市级中心站”,实时收集属地内区域站的观测数据,并实时上传到省级中心站。

中心站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

(1)能够对各区域站进行有效控制,实时接收正点数据,实时和定时接收加密到1分钟的数据;具备正点数据和1分钟数据完整补收功能;具备对单站采集器时钟的定期校正、上传时间频次的设定、控制功能。

(2)能够提供符合保密规定、以系统安全为前提的省域区域站实时数据显示产品。

(3)能够按照《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和记录簿表格式》和相关文件的规定形成正点或加密上传数据文件,并实现实时上传。(4)能够对四要素(降水量、气温、风向、风速)及以上区域站按照《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和记录簿表格式》规定,形成各区域站全月“正点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ZIIiiiMM.YYY)”(简称“Z文件”)。

(5)能够根据需要按照《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和记录簿表格式》规定,形成每个区域站全月(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五要素“分钟观测数据文件”(JIIiii-YYYYMM.TXT,简称“J文件”)或全月单要素分钟数据文件(PIIiiiMM.YYY、TIIiiiMM.YYY、UIIiiiMM.YYY、WIIiiiMM.YYY、RIIiiiMM.YYY”)。

(6)能够对实时数据的收集、入库、转存、上传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单站上传的完整率、及时率等情况进行动态统计和定期发布。

当发现同一时次多个站或单站连续24小时以上资料传输中断或数据质量有疑误时,要及时通告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7)当区域站出现通信或其它故障,发生每小时一次实时数据传输遗漏时,中心站应在故障恢复后尽可能及时将每天24次正点数据补齐、入库,并上传到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2.组网方式 各区域站与省级中心站的通信传输以GPRS、CDMA、手机短信、DCP、ADSL或专线等通信业务方式进行组网;省级中心站到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通信传输采用现行气象业务通信路由方式。

3.传输频次

区域站数据上传到省级中心站的频次应能达到每分钟1次;省级中心站上传到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频次至少应每小时1次;省级中心站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都可根据需要发布1分钟、5分钟、10分钟或半小时的实时加密上传指令,各级中心站应能够响应、完成加密上传任务。

九、数据的质量控制

各级中心站应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观测记录质量控制》(QX/T66—2007)的规定,对上传的实时数据质量进行监控,并施加质量控制,以确保区域站观测资料的准确性。

1.实时数据质量控制

各级中心站要以软件方式对接收到的每份数据的各种观测要素测的量值采用气候学界限值、气候学极值、时间一致性、空间分布性、要素连续性、要素逻辑关系等方法进行检查。当发现明显差错时,将接收的单站(包含有差错的)原始数据文件备份保存,将差错数据在上传数据文件中予以删除(臵为缺测);并将有差错的站点通告有关部门进行检查和维修;对全部资料的差错情况要进行统计和发布。

2.全网数据质量控制

各省(区、市)气象局每年应组织资料部门对区域站全网的观测记录进行分析评估,发现、修正疑误信息,作为区域站维护、维修的指导依据;并向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技术中心报告观测数据的质量状况。

十、数据和资料归档

为充分发挥区域站观测资料的应用价值,区域站的观测资料应定时汇集、存档。该项工作由各省(区、市)气象资料部门负责。

1.归档内容

(1)单站正点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 文件名为ZIIiiiMM.YYY(简称Z文件)。(2)单站分钟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 文件名为“JIIiii-YYYYMM.TXT”(简称“J文件”)或全月单要素分钟数据文件PIIiiiMM.YYY(气压,简称“P文件”)、TIIiiiMM.YYY(气温,简称“T文件”)、UIIiiiMM.YYY(相对湿度,简称“U文件”)、WIIiiiMM.YYY(风向风速,简称“W文件”)、RIIiiiMM.YYY(降水,简称“R文件”)。

(3)单站全月正点观测资料文件

文件名为“AIIiii-YYYYMM.TXT”(简称“A文件”)。根据区域站类型不同,每站每月存档上述文件中部分或全部数据文件。

2.归档资料的质量控制

Z、P、T、U、W、R文件为原始数据文件,不进行修改。A、J文件均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剔除错误记录。各省(区、市)气象局要落实相应职责,制定具体的传输、收集流程,确保数据、资料的完整性;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观测记录质量控制》(QX/T66—2007)的规定,研究、制定对观测数据和观测资料的审核办法,编制有关审核软件,对归档资料进行检查、修正,确保归档资料的准确性。

十一、站网的技术保障

完善的技术保障措施是区域站站网观测质量、运行质量的根本保证,须在建设中予以充分考虑和安排。

1.运行状态实时监控

各省(区、市)气象局在技术保障部门建立省级区域站运行实时监控系统,根据实时上传的观测信息、状态信息等数据实时监视区域站的运行状态。

运行状况监控、传输质量监控、数据质量控制(1)监视各区域站观测资料的实时传输情况,及时发现采集系统和通讯模块的工作故障,及时报警提示,并通知所属运行维护部门进行检查处理。

(2)监视供电状况,发现蓄电池欠压时及时报警提示,并通知所属运行维护部门进行检查处理。

(3)通过收集到的要素数据质量,监视区域站采集系统的运行情况和传感器的性能,发现明显差错、疑误及时报警提示,并通知资料应用部门处理。

(4)对设备运行状况、设备完好率等进行统计、分析。2.运行维护 各省(区、市)气象局应当制定区域站的运行维护管理办法,明确各级气象部门对区域站的运行管理职责和日常维护职责;明确县级负责区域站的日常维护和现场标校,制定对降水和气温传感器至少每月进行一次现场(对比或校验)标校的方法;规定对区域站进行现场检查维护的时间、项目、标准,确保区域站仪器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场地设施的完好状态。

3.保障体系

6.公交停车库工程设计 篇六

立体公交停车库结构设计

宁波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景 浩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张京京

【摘 要】 在大公交政策及城市土地日益紧张的趋势下,城市 公交车停车正由以往的地面大面积停车场停放向立体车库停放转变。本文通过实际工程设计 试就立体公交停车库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做了一些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宽扁梁、节点核心区、温度荷载、公交车库荷载计算

1、工程概况

宁波市段塘公交停车场停车综合楼为三层框架结构体系,占地面积为126.5×86.0M*M为大 空间公交车停车场。建筑场地类别Ⅳ类场地,抗震设防烈度六度。建筑最大柱网尺寸为18M* 12M,基本柱网尺寸为12M*12M。受场地限高条件以及建筑物使用要求净高所限,其框架主梁 截面高度只能取800mm左右。

2、工程结构选型

本工程属于梁高受限的大跨度结构,适用的结构体系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宽扁梁结构和钢 结构。从经济性考虑钢结构方案由于造价及维护费用过高而被排除;从施工技术及工期考虑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固然可以降低梁高,减小结构自重和挠度,但由于其施工技术要求高,需要 专业化的施工队伍,并且每层后张拉施工周期长,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故本工程设计采用 宽扁梁框架体系。

3、工程结构设计

3.1 停车场荷载选取

公交车荷载不同于一般小型客车,不能直接选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4.1.1提供的车 库荷载,而应该由车轮轮压转换为等效均布荷载,推导过程如下:

a、基本数据:车库板厚130mm,板面粉刷层80mm,客车自重考虑110KN,板跨4M*4M

b、导算:

P=110/4=27.5KN;车轮局部接触面积A=0.2*0.2,bcx=bcy=200+2*80+130=490 Q=P/(bcx*bcy)=115KN/M2

查荷载设计手册附录四表4-1,有瑁0.0188,则

qe=0.0188*115=2.162KN/M2,考虑地面检修荷载2.0,则公交停车库楼面荷载q=2+2.162 =4.162KN/M2,因车辆入库时行驶速度较低,设计时一般不考虑动力系数,故取公交停 车库等效均布荷载标准值q=4.2KN/M2

3.2 温度荷载选择及荷载组合

立体停车库顶层一般均设计为露天停车,屋面板受日光直射,昼夜温差较大,故屋顶梁板的 温度荷载效应不容忽视。下面以本工程为例讨论对顶层温度荷载的加载、组合以及SATWE程 序的计算实现。宁波地区属于夏热冬冷地区,温差较大,设计选取温差为(20,-20),即 当前温度与零温度应力状态时温差为20摄氏度;该温度荷载布置在结构四角、伸缩缝两侧、连体部分等对温度应力集中部位。因SATWE等程序计算温度应力均为瞬态弹性计算,所以温 度应力参与组合、配筋,应进行折减,折减系数通常可以取到0.3,以考虑长期效应、微裂 纹释放。如不折减,配筋可能增大太多,与实际不符合。另外值得注意的是,SATWE程序计 算时应把考虑温度应力的板定义为弹性板6或弹性膜,不能应用刚性楼板假定,否则温度效 应不能真实反映。

3.3 宽扁梁结构设计

本工程宽扁梁按跨度不同分三种断面设计:12M跨度断面为1000*800;16M跨度断面为1000*9 00;18M跨度断面为1000*900,内设焊接H型钢;框架柱断面规格为700*700。边框梁因相应 荷载较小选用与柱等宽的梁断面,按普通框架梁设计。

宽扁梁框架结构不同于一般钢筋混凝土框架之处在于节点设计。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斜截 面受剪承载力及刚度裂缝的计算同普通梁相同,且计算时取宽扁梁全截面,按现行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范执行。宽扁梁截面尺寸应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对其断面尺 寸的规定,即:

梁宽 bb≤2bc

bc+hb;

式中bc为柱截面宽度,hb为梁截面高度

梁高 hb≥16 d

L/25;

式中d为柱纵筋直径,L为梁跨度

宽扁梁节点水平剪力设计值也按现行规范执行,其水平受剪承载力设计值较普通框架梁有所 提高,为Vj=[0.1绐璲(1+N/fcbchc)fcbjhj+fyvAsv(h b0-a′s)/S+0.07fcb0hj]/悛璕E。故在实际工程设计中,仅需 要增加对节点外核心区的受扭承载力计算,方法按现行规范执行,其公式为:MT=1.05 覯b(bb-bc)/2bb

对于宽扁梁节点的设计,综合国内外各种文献资料,总结得出节点外核心区抗扭是宽扁梁设 计的核心所在,控制宽扁梁节点区的内力平衡是整个设计的关键。宽梁的部分钢筋若在柱外 侧通过时,在斜压杆的上下端就没有能起平衡作用的竖向压力,在柱外的那部分梁可能被剪 坏。对此有两种解决方法:

1、将梁的上部钢筋全部配置在柱宽范围内;

2、配置竖向筋以承 担压杆推力产生的竖向分力。

第一种方法仅适用于梁宽与柱宽相差不大的情况,节点受力情况也与普通框架梁无异,否则,将造成柱内钢筋过密无法施工,若以牺牲梁的有效高度而设置多排筋,则梁计算配筋量会 增大,显然也不合理。对第二种方法,有关实验指出,宽扁梁在静载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破坏区域基本在节点外核心区,在外核心区设置箍筋可以起到保护内核,转移塑性铰的作 用;而且有必要设穿过柱内的垂直钢筋,以增强外核心区的强度。

本工程宽扁梁节点按第二种方法设计,保证梁内75%以上的纵筋通过柱截面,并通过加强构 造措施提高节点强度和延性,具体做法详见图一~三。

图一 双向宽扁梁等高中节点





图二 两侧宽扁梁不等高中节点

图三 宽扁梁主筋布置及箍筋加密区要求



3.4 宽扁梁挠度控制:

宽扁梁结构的配筋一般都由挠度和裂缝控制,本工程SATWE计算所得最大挠度为1/266,超过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1/300,对此设计要求施工时模板预先按梁跨度0.35%起拱,且 不少于20mm,梁最终挠度=计算挠度-预起拱值,满足规范要求。 3.5 局部型钢混凝土梁设计

停车综合楼主梁最大跨度18M,梁高控制900mm,达到L/20,SATWE分析算得该主梁端部弯矩4 995KN·M、跨中弯矩3519KN·M。因梁端弯矩过大,按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配已严重超筋,故经研究决定将楼层中部18M跨梁改为型钢混凝土梁,此梁两端的柱也相应改为型钢混凝土 柱,以便于梁柱节点连接。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局部采用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给设计和 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型钢混凝土梁与型钢混凝土柱及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节点连接 非常复杂,纵筋、箍筋和腰筋交错,本工程节点做法详见图四。

图四 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

4、设计体会

此类大跨度公交停车库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有:

(1)荷载的正确选择:大型车辆应按空车最大轮压折算成等效均布荷载,且屋面受阳光直 射部分应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参与荷载组合。

(2)宽扁梁结构的设计:宽扁梁支座节点受力复杂,工作特性明显不同于普通框架梁柱节 点,它具有很好的延性和变形能力,设计得当,是一种良好的抗震结构;宽扁梁正截面抗弯、斜截面抗剪、刚度及裂缝等工作机理和计算方法均与普通梁相同,且强剪弱弯容易实现,延性 好;宽扁梁节点构造复杂,对施工技术和方法要求较高,施工过程中需要设计与施工密切配合。

(3)程序计算假定:在考虑温度荷载组合时不能采用刚性楼板假定,必须把考虑温度荷 载楼板定义为弹性板或弹性膜。■

参考规范及文献

[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2]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范(JGJ138-2001)

[3] 傅学怡:宽扁梁设计建议.建筑结构[J],(1999.2)

[4]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结构专业技术措施 [5] A.H.尼尔逊,G.温特尔:混凝土结构设计(过镇海等译)

[6] 周起敬等: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1994)

7.安监站检查监理安全资料目录 篇七

1、安全监理制度------(自带)

2、安全监理方案、实施细则---------------------------(自带)

3、安全会议纪要-----(自带)

4、安全监理工作联系单(自带)

5、安全监理日志-----(自带)

6、施工安全监理周报/月报---------------------------(自带)

7、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装/拆卸旁记录------------------(自带)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旁站记录

8、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及回复---------------------------(自带)

9、安监站整改指令及回复-----------------------------(不用带,问再带)

安全监理重大情况报告

10、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施工单位资料室提供)

专家论证审查表

11、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施工单位资料室提供)

使用计划报审表

12、施工单位(总包/分包)---------------------------(施工单位资料室提供)

安全管理体系报审表

13、施工安全防护用具/设备/器材报审表-----------------(施工单位资料室提供)

14、建设工程施工安全评价书--------------------------(施工单位资料室提供)

15、安全验收记录-----(施工单位资料室提供)

16、定期安全检查记录--(不用带,问再带)

安全巡查记录

17、安全文明措施------(施工单位资料室提供)

应急预案及演练

18、施工主要人员上岗证(施工单位资料室提供)

特种人员上岗证

1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汇总表-----------------------(自带)

公司资质文件------(自带)

上一篇:网络版th试题1下一篇:第一阶段民主评议工作安排及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