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临床护理体会

2024-07-19

肺结核的临床护理体会(共12篇)

1.肺结核的临床护理体会 篇一

粟粒型肺结核合并ARDS抢救成功的护理体会

1l临床资料 1994年神经外科对7名患者施行脑室外引流。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7岁。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5例,原发脑室出血1例,先天血管畸形左小脑半球颅内血肿破入脑室1例。痊愈3例,无变化2例,死亡2例。

2护理要点 2.1安装引流瓶凡安放脑室外引流管的病人,回病房后应立即在严格无菌操做下接上引流瓶。引流瓶挂于床头或床旁,但出颅的引流管的最高点必须高于脑室水平10一15cm,以维持颅内正常脑脊液压力。当颅内压超过10一15cm水柱时,脑脊液即经引流管引流至无菌瓶中,以达到缓解内压目的。2.2注意观察脑脊液引流速度在脑室显著扩大时,如果脑脊液流速过快,颅压突然下降,可使脑皮质塌陷,以致使皮质通向矢状窦的桥静脉撕裂,引起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2.3记录24小时脑奋液流出t脑脊液系由各脑室脉络丛分泌产生的无色透明液体,一日约产43。毫升,一般引流量以每日不超过400毫升为宜。在有颅内感染时,脑脊液的分泌增多,引流量可不受此限。2.4注意观察脑脊液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如术后1一2日脑脊液略呈血性,第3日即转为橙黄色为正常。若术后脑脊液中有大量鲜血或术后血性脑脊液的颜色逐渐加深,则提示有继续出血。如果脑脊液颜色变为混浊或有絮状物,可能因脑室引流管放置日数过久提示有颅内感染,应放低引流管的高度,持续引流感染脑脊液,两种意外情况要及时通知医生并定时送化验。2.5引流不杨的原因及排除才法①如引流管扭曲要轻轻纠正。引流管过深时,要缓慢将引流管拔出至脑脊液流出。③如引流管口吸附在脑室壁上,可将引流管轻轻旋转使管口离开脑室壁。④如有小血块堵塞引流管,可用无菌注射器轻轻抽吸,如仍然不通应及时报告医生更换引流管,切忌不能用生理盐水冲注,以免将管内血块或脑组织冲入脑室造成阻塞。2.6更换引流瓶每日定时更换脑室引流瓶,操做时严格无菌。注意:更换前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脑脊液逆流入脑室。②引流管接头用2%碘酒和75%酒精消毒后再接上引流瓶,瓶口必须消毒。另外,脑室引流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7日,剖颅术后脑室引流管一般不超过4日。头部钻孔处要及时更换敷料,消毒要严格,拨管时切口处如有脑脊液漏出时及时报告医生予以缝合。

粟粒型肺结核合并ARDS抢救成功http:///的护理体会附属医院二内科注射室马丽君李世红关锐词ARDS;梁杜型肺结核;护理 ARDS可继发于多种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及病人生命的合并症。1994年我科收治l例粟粒型肺结核介并 ARDS,现结合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1病例摘要患者唐某,女性,15岁,1994年6月9日10:30以粟粒型肺结核收入院。16:20突然出现高热(T38.gC),呼吸急促(70次),面色紫组,右胸中下部可闻及小水泡音,心音有力,心率140次,律齐、无杂音。急查血象、血。64· 气:WBC6.4只109/I一,分类正常,pH7.387,PCO234.3mmhg,Po249.4mmhg。结合病史诊断为粟粒型肺结核合并ARDs,立即给予氟美松40mg静注,加大吸氧浓度 6一71/分,减慢液体滴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经上述处理5日后病情逐渐缓解。2体会 ARDs的抢救原则是:①高压吸氧以改善通气功能;②大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③严格控制入液量,以减轻承德医学院学报 JOURNALOFCHENGDEMEDICALC〔)LLEGEVol.13No.11996 肺水肿,必要时可应用利尿剂;④控制感染。本例经5天的积极抢救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在护理配合中我们谈以下几点体会: 2.1病情观察该合并症起病急,进展迅速,突然呼吸困难,口唇紫纷,心跳加快,一般多无血压下降,严重时可伴有意识障碍。因此,在出现上述病情变化时应及

时报告医生,同时给予氧气吸人,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2.2保降筑气吸入在没有高压氧仓设施的医院,高浓度吸氧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应立即给予鼻导管吸氧或面罩给氧,在使用鼻导管吸氧时,应选用较粗的导管,以确保氧气的足量吸入,并应检查导管确无漏气,定时更换导管以防导管堵塞。2.3密切观察出入贵在ARDS治疗中应严格控制液体滴入过速,以减轻肺水肿,一般进液速度应在 100ml/小时以下。准确记录排出量,如尿量减少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利尿剂。2.4正确使用杭生素该病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兼顾原发病及并发症的治疗,因此控制感染很重要。在使用抗生素时应严格掌握其药效特点,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正确使用,以确保疗效。(1995一01一03收稿)新生儿脱水热护理体会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张秋华关.词断生儿;脱水热;护理新生儿脱水热多发生在生后第2至4天,症状不一定明显,但可出现因脱水而致体重下降、尿量减少。并常与其它发热性疾病相混淆,因此,做好新生儿脱水热的护理,对患儿顺利康复有着重要意义。①新生儿入院后首先测量患儿体重、身长、呼吸次数、每分脉搏次数,每6小时测量体温一次等基本生命体征,并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为医生制订治疗方案及液体疗法提供可靠依据。②如母乳不足,应在两次喂奶之间喂温开水或5%~10%葡萄糖液,每次10一30耐。口服液体有困难时,静脉补液,加入总量1/5的生理盐水。遵医http:///chuzhongjiaoxue/嘱补充液体后热度可很快下降。③注意观察患儿体温变化。新生儿脱水热体温一般在38℃~40℃,适度补液后如体温仍持续下降,应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异常表现,如有无烦燥不安、嗜睡、易惊、尖叫、呕吐、吸吮力减弱、四肢肌张力是否增强,脐部是否干燥、前自门有无紧张等,用以鉴别有无其它严重感染性疾病存在,并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经治疗后体温偏低,尤其低于35C以下,要注意保暖防止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④注意环境温度。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全,体表面积大,皮肤较薄,血管丰富,易于散热而致体温偏低,而过度保暖,可致小儿温度升高、呼吸增快、皮肤蒸发水分也增加。一般新生儿室温应保持在22℃至 24℃,湿度则应在50%至60%左右。观察病情是护理人员的基本功。密切观察新生儿脱水热的病情变化,不但是决定采取何种护理措施的先决条件,而且又是决定采取何种治疗措施的重要条件。新生儿脱水热本身易于诊断和治疗,护理工作也不难,但常需与严重疾病初期相鉴别,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不但要具备丰富的临床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度责任感,细心观察病儿的每一个变化,才能不断发现问题,提高护理质量。

2.肺结核的临床护理体会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5例,男28例,女27例,年龄25~75岁,均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

1.2 护理方法

1.2.1 饮食护理

饮食是糖尿病治疗最基本的措施,无论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患者,均需控制饮食,才能稳定病情。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最基本的方法,强调饮食治疗的重要性,要给患者或家属反复讲。单纯药物治疗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发给患者饮食单,教会患者计算热量和配制食谱,并严格执行。热量摄入营养不良可酌情增加,肥胖者酌减脂肪入量,应严格控制每日不超过40 g。最好选用植物油,提倡用粗纤维含量多的食品以增加胃肠蠕动,延缓消化吸收。补充足量的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合理分配食量,宜少量多餐,避免饮食量超过胰岛负担。

1.2.2 注意观察用药反应护理

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要密切观察。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头昏、恶心及饥饿感视物不清,以上症状时应引起重视。低血糖反应一般多发生在注射胰岛素30 min(未按时进食)或3~4 h或胰岛素过量或脆性糖尿病患者,尿糖连续数天阴性,胰岛素未及时减量。为预防低血糖反应,一般可在每餐餐前30 min皮下注射胰岛素。注射后也要注意观察。及时处理低血糖反应。首先使患者平卧、给氧,适当进食碳水化合物,如糖水、饼干等,常可缓解。低血糖昏迷一旦发现,应及时通知医生。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40~60 ml。及时收集尿液,采血送检,准备并积极配合医生共同控制药物过量引起低血糖。

1.2.3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临床护理

糖尿病合并结核后,抗结核药物敏感力下降,治疗病程比较长。患者发病后表现的症状有,午后低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妇女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有不同程度的咳血。为了使结核病情尽快得到有效控制,在结核化疗前,应先对患者进行痰涂片检查。抗酸杆菌2次,血、尿、肝功各1次,胸片1张。治疗期间每月痰涂片2次,每3个月查血、尿、肝功各1次。疗程末摄胸片1张。结核病患者在服用抗结核化疗中,对结核病的控制起决定性作用,对活动性结核的化疗必须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使用敏感药物的原则。标准化疗:轻症12~18个月,重症18~24个月。短程化疗,治疗开始2~3个月属强化阶段,巩固阶段全程3~6个月。在化疗中医护人员要进行监化管理。如服用利福平(RFP)时要观察肝脏、肝功能有无改变、皮肤有无黄染、恶心、呕吐症状。服用对氨水氧酸(PAS)胃部有无不适感。服用吡嗪酰胺(PZA)周身关节有无疼痛感觉。服用异烟肼(INH)有无耳鸣症状。硫酸阿卡米星(KM)静脉给药,此药有一定肾毒性反应,用药前常规化验。血液尿素氮用药过程中每月复查1次。在临床治疗期内要严格监测病情变化,主动地综合护理。

2 结果

几年来在医护人员的耐心治疗和护理中,81%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达到治愈率。19%患者由于糖尿病比较重,结核药敏感力下降,治疗后病情稳定,效果尚满意。

3 讨论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临床治疗比较困难,糖尿病患者由于糖代谢紊乱,导致糖异生作用加强,蛋白分解加速以致抗体补体和免疫球蛋白生成减少。合并结核后,抗结核药物敏感力下降,治疗病程比较长[2]。患者发病后表现的症状有午后低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妇女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呼吸系统症状有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和不同程度的咳血。为了使病情尽快控制,临床及时应用抗结核化疗药物治疗,在治疗中医护人员应该密切观察化疗药物的监测护理。抗结核药物副作用比较大,在治疗中观察药物的敏感力,如果对症治疗不敏感,及时换药,以达到治疗效果。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耐心指导患者,消除紧张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室内要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病情稳定后经常到户外散步,不宜过劳,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服药,控制血糖,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感染,防止并发症。

摘要:目的 通过对笔者所在科室55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与临床护理进行跟踪观察,总结护理体会与心得。方法 (1)饮食管理;(2)注意观察用药反应;(3)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护理。结果 81%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治愈,19%患者由于糖尿病比较重,对抗结核药敏感力下降,治疗后病情稳定,效果满意。结论 糖尿病护理和康复对患者十分必要,应根据疾病临床特点、不同的个体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及饮食计划,提高临床护理水平,促进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护理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66,427.

3.62例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篇三

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并发症,引起咯血的肺结核病变常见的有:浸润型,渗出型 ,各种类型空洞和干酵性肺炎,急性血型播散型肺结核等。大咯血来势凶猛,若不及时救治,容易出现失血性休克,窒息,猝死等严重并发症,所以有效的紧急救护,保持呼吸通畅及有效控制咯血,补充血容量,加强基础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现将我科2007年-2011年住院的62例肺结核合并咯血病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2例,男48例,女14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9岁,好转出院59例,死亡3例

2 护理体会

2.1 物品准备

做好抢救药品及抢救器械的准备工作,如电动吸引器,开口器,压舌板,常用止血药物,以备突发咯血时急用。

2.2 饮食护理

大咯血者暂禁食,小量咯血者宜近少量凉或温的流质饮食,多饮水,多食纤维素食物,食物不能过热,以免诱发和加重咯血,保持大便通暢,避免排便时腹压增大而引起再次咯血〖1〗 。

2.3 心理护理

肺结核咯血尤其是大咯血一般来势凶猛,发病比较突然,患者缺乏足够心理准备,常常会出现紧张、恐惧、悲观、绝望的情绪变化。特别是在初次咯血和大量咯血患者,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血流加快,肺循环血量增多,不利于止血。高度的精神紧张还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喉头痉挛而易发生窒息。只有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才利于咯血的抢救治疗和护理。因此,护士应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安慰和体贴患者,消除其紧张、恐惧的心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少数患者由于经常小量咯血,对肺结核咯血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对自己咯血表现持无所谓态度,同样需要医护人员耐心的说服,认真讲解肺结核咯血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使患者充分认识咯血的严重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大咯血及咯血窒息的发生。

2.4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经常巡视病房对病人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心率、瞳孔、意识状态等方面的变化并详细记录,通过巡视病房发现咯血先兆,观察先兆对咯血的预后有重要意义。发现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做好心理安慰,消除紧张情绪,同时观察咯血的颜色、量,粘稠度、是否有条状血块,防止再次咯血,预防呼吸道感染、肺不张。

2.5 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咯血患者的紧急护理原则,对于正在咯血的病人应给予患者侧卧位,及时排出呼吸道的积血,嘱病人轻轻将气管的积血咳出,如有窒息征象,应立即取头低脚高体位,轻拍背部,以便血块排出,并尽快用吸引器吸出,以消除积血,解除窒息,及时为病人漱口,擦净血迹,保持口腔清洁、舒适、协助患者翻身拍背,痰多且粘稠者指导患者采取合适体位引流进行排痰,教会病人有效咳嗽,多饮水,必要时用超声雾化以利于痰液排出,向病人讲明排痰的重要性,鼓励病人将痰排出。

2.6 卧床休息

保持病室安静,使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以利于稳定患者情绪。小量咯血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鼓励患者轻咳,将余血咳出,避免将血液留在呼吸道内或吞咽血液。大咯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咯血停止1周为宜。取头低脚高位,头偏向一侧或患侧卧位,以较少患侧活动度,有利于健侧肺的通气功能,保持病室安静,避免搬动病人,必要时给与吸氧,改善缺氧症状,促进疾病恢复[1]。

2.7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劳逸结合,抗结核药要足量 联合,早期,按疗程给药,出现症状及时就诊,预防感冒等,要逐渐增加活动量,以增强体质。

3 讨论

肺结核咯血一般发病突然,患者心理上恐惧,紧张,医务人员应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对症护理,认真观察,减少和消除诱发因素,加强对此病的防护意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只要及时诊治治疗,早期预防,护理人员积极配合抢救,补充血容量,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等措施和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一定能够战胜疾病,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4.肺结核的临床护理体会 篇四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的基本制度,是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的核心,是规范护理工作的指南,作为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必须要加深对护理核心制度内涵的理解,掌握并正确运用,严格落实,时刻牢记医疗护理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只有在护理工作中全面落实护理工作核心制度,才能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和安全。本人就护理核心制度中五个核心制度的体会浅谈如下:

一、护理交接班制度是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进行的保证。因此,在执行该制度时要始终坚持“不可随意简化操作程序;不可有丝毫的代侥幸心理;不可忽视每一查、每一对、三查七对要字字查清;不可凭主观经验估计行事;不可忽视操作中的病情观察”的“五不可”原则和“三交”(口头交、书面交、床旁交)、“三清”(口头清、书面清、床边看清)、“三接”(患者病情交接、治疗护理情况交接、抢救药品、器械使用交接)的原则。同时接班者要提前完成15分钟到科室,阅读新入院病人、病危病人、病情变化需特殊交班的病人的护理记录。交接班时做到病情不清不接、病人数不准不接、床铺不洁不接、病人皮肤不洁不接、管道不通不接、各项治疗未完成及物品数量不符不接。交班前当班护士应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和危重病人护理记录,重点巡视新入院病人、病危病人和病情变化的病人,在交班前安排好护理工作,完成本班的各项记录和各项工作,处理好所用物品。白班护士要为晚夜班接班者做好用物准备,如:消毒下敷料、一次性用物、试管、常用器械、被服、必要的药物等,以便晚夜班接班者工作。在交接班过程中,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做详细交代,与接班者共同做好工作方可离去。接班时如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如因交班不清,发生差错事故或物品遗失,应由接班者负责。总之,在执行护理交接班制度时,一定要做到“四看、五查、一巡视”,即:看交班本、看医嘱本、看护理物品登记本、看各项护理记录是否完整准确;查新入院病人、查术前准备、查危重瘫痪、查大小便失禁、查手术后患者的各项处置是否妥善;巡视所有住院病人,特别是新入院病人、病危病人、病情变化需特殊交班的病人。交接班人员共同巡视,床旁交接。

二、护理查对制度是保证护理工作安全进行的基础。执行时要保持高度的慎独精神,头脑清醒,遇到质疑要及时提问。医嘱经两人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每日必须总查对医嘱一次。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和转抄。服药、注射、输液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瓶身瓶盖是否完好,过期药、标签不清楚者不得使用。摆药后须经第二人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易过敏药物给药前询问过敏史。使用毒麻精神药物时,要反复核对,用后空安瓿及时交回药房。给多种药物时注意配伍禁忌。发药注射时,病人如提出质疑,应及时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输血前抽血时一人抽血,一人查对,抽血交叉后须在试管上贴上条形码,并写上病区、床号、姓名、采血者姓名、采集时间,字迹清晰无误,便于查对,抽血时如对化验单与病人身份有质疑时,应与主管医生、当班高级责任护士核对,不能在错误的化验单错误的标签上直接涂改。取血、输血前、输血后均严格执行输血操作的“三查八对“,并由两名医护人员共同核对无误方可执行、签名,同时在输血记录本上登记。输完血后将血袋送头回输血科至少保存一天。对于饮食查对制度,每天查对医嘱后,核对病人床头卡上的,饮食标志,并向病人解释治疗膳食的意义,对禁食病人,在床头卡上设醒目标志,并告知禁食的意义和时限。因病情限制食物的病人,其家属送来的食物,需经医护人员检查后方可食用。

三、分级护理制度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及自理能力,给以不同程度的护理。其中特级护理设立护理组,安排熟悉业务的护士3—4名,24小时看护,并班班交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和其他观察指标,并做好记录。准备抢救,仪器、药品,使之呈备用状态,一旦发生病情变化,立即投入抢救,并做好抢救 物品的处理工作。及时正确执行医嘱,做好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一级护理每一小时巡视一次,并测量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记录,加强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二级护理每二小时巡视一次,协助做好晨晚间护理和生活护理,做好健康教育;三级护理每三小时巡视一次,掌握患者病情及思想情况,注意饮食和休息,做好健康教育。

四、护理缺陷纠纷报告制度是用来防范护理不良事件进一步恶化的保证。各护理单元均有防范处理的预案,以预防缺陷、事故的发生,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和相关药品、物品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应立即报告值班医生、科护士长、科主任,由科护士长报护理部,并交书面报表。

五、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是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的基础。对危重病人应做到详细询问病史、准确掌握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抢救。对重大抢救或“三无”人员(无姓名、无住址、无经济来源),须立即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分管院长。抢救过程中应按规定做好各种抢救记录,并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补记。抢救药品、器械、物品均应做到性能完好,数量齐全,并做到“五定”(定数量、定位置、定期检查、定期消毒、定人保管)。抢救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到位,按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在医生未到前,根据病情及时做好 好抢救措施的准备,如:吸氧、吸痰、建立静脉通路等,在抢救中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要复述一遍,做到认真核对,抢救时非抢救人员及家属一律不得进入抢救室,以保持环境的安静,抢救人员要做到动作麻利、有条不紊。抢救结束后所用药品的空安瓿须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弃去,同时立即督促医生据实补记医嘱,保证急救药品物品完好率达100%。认真书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字迹清晰,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全面,体现疾病发生变化的过程,保证记录的完整性、连续性、真实性

5.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篇五

武汉工业学院 张小芹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收集

1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重性颅脑损伤患者经有效护理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做好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常规护理、并发症护理及家属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降低病死率。【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护理;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颅脑外伤后昏迷12h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再次出现昏迷,伴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及生命体征变化。它具有病情急、危、重,病情变化快,护理复杂,病程长,死亡率高的特点。如何做好其护理工作是笔者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以来一直深思而且关注的问题,现就本科2009年 12月—2010年7月期间共收治的1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11例患者中男8例,女3例;年龄25~78岁;入院GCS评分3~8分。其中车祸致颅脑损伤4例,坠落伤3例,原发性脑干损伤4例。本组患者中8例在全麻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及去骨瓣减压术,6例行气管切开术。结果2例仍行气管切开呈昏迷状,2例痊愈,其余7例均病情稳定行后期康复治疗。

常规护理

2.1 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

意识是判断患者病情轻重及脑功能状态的可靠指标之一[1]。观察患者意识状态,不仅要了解有无意识障碍,还应注意意识障碍的程度及变化。瞳孔是判断颅脑损伤后病情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观察瞳孔的大小、形状、对光反应的灵敏度及两侧是否对称、边缘是否整齐。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合称为生命体征,是护理人员最常收集的也是最重要的资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护士应谨遵医嘱随时观察并做好记录。观察过程中发现异常,如:出现瞳孔进行性散大,伴有严重意识障碍和生命体征变化,提示脑疝的可能,血压下降,呼吸深慢,脉搏缓慢常示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护士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积极配合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2.2 呼吸道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正常的咳嗽反射和吞咽功能丧失,不能自行排除口咽及气道分泌物。护士应该:(1)对没有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患者:使其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配合翻身扣背或放置口咽通气道,以利于痰液、呕吐物、口咽分泌物排出以防误吸;(2)对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定时湿化气道,及时吸痰,痰液粘稠者可配合雾化吸入及翻身扣背,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做好气管切开护理工作,严格无菌技术及吸痰操作技术规程,保证患者舒适。

2.3 卧位

抬高床头15°~30°,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头部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2.4 饮食护理

遵医嘱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给予鼻饲流质,严格执行鼻饲护理技术,以防并发症的发生。

2.5 口腔及眼部护理

口腔护理每日两次,观察患者口腔情况正确选择口腔护理溶液,保持口腔清洁,湿润使患者舒适,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做好眼部护理,眼睑无法闭合或闭合不全的患者遵医嘱给予眼药水滴眼和眼药膏涂擦保护或凡士林纱布覆盖。

2.6 泌尿系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常出现尿潴留和尿失禁,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易发生泌尿系感染,每日会阴护理两次,每日更换尿袋,定时膀胱冲洗,定期更换导尿管,定时夹闭导尿管,定时放尿,以训练患者的膀胱贮尿功能。

2.7 便秘

根据病情遵医嘱应用缓泻剂,如:白色合剂、液体石蜡、开塞露等,必要时行灌肠。切忌患者用力排便、屏气,以免引起颅内压增高。

2.8 引流管护理

护士应明确引流管的名称、目的及放置方法,妥善固定,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告知患者家属相关注意事项,保持引流管通畅,患者如需外出检查治疗,当班护士应为患者夹闭引流管,陪同患者前往,以免引起逆行感染。引流管拔除后注意观察有无伤口渗血渗液以防脑脊液漏发生,以免引起颅内感染。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各班认真做好交接班。

2.9 输液治疗护理

由于患者病情重,常需要进行抗炎、止血、脱水、营养脑神经、补液等治疗,护士应合理安排输液的顺序,脱水药严格遵医嘱时间输入,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如脱水药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尿颜色、尿量,防止药物外渗。

并发症的护理

3.1 压疮

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患者长期卧床,护士每1~2h为患者翻身1次,尤其注意压疮好发部位,可以让患者卧气垫床或在骶尾部和骨隆突处放置气圈,经常按摩受压部位,保持皮肤及床单位的清洁平整,避免尿液、汗液的刺激。

3.2 高热

重型颅脑损伤常表现为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引起的中枢性高热,体温>39.5℃且持续不退。常采用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两种方法,多以物理降温为主:减少盖被,调节室内温度,以利于散热;头部冰袋或冰帽,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灌肠,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如:安痛定、柴胡、度冷丁及皮质激

素和抗生素治疗,每小时测量体温1次并做好记录,平稳后每4h测量1次逐渐减次,直至正常。

3.3 肺部感染

加强呼吸道护理,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吸入性肺炎,定时翻身扣背,防止坠积性肺炎,严格无菌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感染。

3.4 消化道出血

患者常出现腹痛、呕吐、黑便、咖啡色胃液或胃内容物,护士应实施以下护理措施:(1)告知患者禁食,使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为患者进行胃肠减压;(2)遵医嘱使用止血药治疗,常用静脉止血如:止血芳酸、止血敏、氨甲环酸、维生素K1等及胃管注药,如: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等以及输血补充失血治疗;(3)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出血量及颜色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做好护理记录。

3.5 废用综合征

[2] 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因意识障碍,长期卧床和肢体功能障碍,常发生关节挛缩和肌萎缩,应保持患者肢体功能位,加强肢体被动训练,每日按摩患肢,以利于肢体的血液循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病情稳定者配合康复理疗,防止肢体挛缩和畸形。对于言语及听力障碍的患者加强语言功能训练,如:家属不断与患者讲话,听音乐、广播等。

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

家属是患者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患病治病过程中十分重要且不可缺少的角色[3]。由于患者的起病急,病情重,病程长,治疗护理困难,医疗费用高,家属往往很难接受事实,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这就要求护士了解家属的心理反应做好家属的安慰工作,实施相应对策让家属融入治病中来,护士应认真执行各项操作技术规范,认真履行告知制度,用实际工作让家属满意。

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工作是一项长远而且艰辛的护理工作,它不仅需要每一位护士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更需要有娴熟的护理技术及业务能力,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护患沟通能力与技巧。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患者的常规护理工作,才能防范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早日康复,只有不断了解患者家属的心理,做好护患沟通工作,才能使患者家属接受现实,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使患者顺利康复。【参考文献】

6.肺结核的临床护理体会 篇六

第五人民医院大武口医院神经内科 田丽

摘要:目的 探讨我院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要点。方法 通过降压药物的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及加强健康教育等,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和正确的生活方式。结果 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均经临床常规治疗,同时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控制高血压应以预防为主,加强预防保健、心理护理为重点,减少老年高血压的发生。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护理;体会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 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又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脑卒中, 心、肾功能衰竭最重要的发病因素。大部分患者在血压升高早期有轻微症状, 如头痛、头晕、失眠、耳鸣、烦躁等, 以后逐渐累及心、脑、肾器官、严重时并发高血压性心脏病、肾功能衰竭、脑血管意外等病变, 严重的影响人的正常生活。随着年龄的增加, 血管弹性差, 小动脉阻力增加, 因而血压随之增高, 持久的高血压会使动脉壁损伤和变化又加重动脉硬化, 二者互为因果关系, 故老年人容易发生高血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压力的增加,高血压患者群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已经成为社会备受关注的问题。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高血压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血流动力学、临床特点及预后等方面都不同于其他年龄的高血压患者,因此在诊治和护理过程中应引起重视,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增强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1,2]。我院2011年共收治高血压患者42例,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文通过对我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以探讨和总结临床护理的方法和特点。1.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定义

老年人高血压指的是年龄在60 岁以上人群中, 收缩压>160mmH g 和/ 或舒张压> 95mmH g 的高血压患者[3]。目前, 我国将60 岁或60 岁以上的人, 划为老年人范畴。这部分人员所患的高血压, 绝大部分为原发性高血压, 故统称其为老年人高血压病。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和老年人口的增多, 且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长, 高血压病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作为高血压特殊类型的老年人高血压, 多数是青年、中年期发病的继续和发展。

2.临床资料

老年高血压患者42 例,65~87 岁,平均(69.24±9.89)岁;男22 例,女20 例。Ⅰ期高血压14 例,Ⅱ期20 例,Ⅲ期8 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0 例,高中以上15 例,初中以上6 例,小学10 例,文盲1 例。都曾有过未按医嘱服药的历史,营养状态良好。血压在150~180mmHg/100~120mmHg 之间。所有患者均给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3.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

3.1 症状不典型:病人患高血压后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 大部分病人常在体检或其它疾病住院时才被发现, 因此, 对老年人定期多次测量血压是有必要的。3.2 收缩压增高, 舒张压正常或相对地较低,脉压差增大,70 岁以上尤为明显。费雷明汉研究表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发生率75 岁以上男15 %, 女2 8 % [4]。3.3 血压波动性大:情绪变化(尤以极度兴奋)、体力活动、进餐、体位、季节或寒冷等均可使血压变化很大。年龄越大, 量变程度越大。其原因可能由于老年动脉硬化及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导致血压调节功能失调有关。因此, 对老年人易变性高血压病人, 应采取不同体位, 不同时间及多次测量血压方可确定。3.4 无音间隙(无音间期):可发生于第一音之末与korotkoff 氏音的第二阶段之始, 临床常使测得收缩压值较实测数值低。老年高血压无音间隙发生率高且较严重。因此, 应用袖带测压时, 将充气高度达250mmHg 以上同时缓慢放气或用指诊测置收缩压, 可避免漏诊或错判。

3.5 假性高血压:临床发现少数病人, 动脉血压常较直接动脉内血压高1.995-3.89EPa 血压越高或血管硬化起纷重, 假性高血压发生率越高。这可能与充气囊难以压缩僵硬的肚动脉有关。因此, 以间接测压法发现极少数或无靶器官损害体征的长期严重高血压患者, 应疑有假性高血压

3.6 医源性低血压或体位性低血压:其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这可能与老年人压力感受器反射功能降低或丧失, 血竹调节机能减弱等因素有关。

3.7 并发心、脑、肾等疾病多见:由于老年人高血压可促进心、脑、肾动脉硬化发生或进展, 常导致脑血管意外, 冠心病, 心肌梗塞及心衰, 肾衰出现。我们发现少数病例可有3一4 种病并存, 因此, 应引起今后防治的注意。

3.8 心理特点

3.8.1 恐惧、焦虑心理 患者入院时多情绪低落、紧张, 通过交谈, 发现他们对自己的病情及预后普遍不了解, 注意力总是集中在对自己身体的不适和疾病一知半解地自我分析: 如能否完全治好, 是否会引起脑血管意外疾病和遗留后遗症等, 疑虑重重, 充满了担心。这些不良情绪, 都可作为心理负性因素, 引发恐俱、焦虑, 使病人身体产生应激反应, 如交感神经兴奋、内分泌紊乱、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小板聚集、血液粘滞性升高等。其结果必然影响药物疗效, 甚至可诱发或加重病情。

3.8.2 药物依赖心理 患者入院时对药物依赖的心理较重。如认为某种药物对他不起作用, 或仅认为疗效不佳, 则采取不配合的态度, 将药物从药盒中检出, 偷偷扔掉;或认定某种药物有明显疗效,则会点名要求服用。病人的这种对药物的依赖心理有时可提高药物疗效, 甚至使某些本无活性的药物起到一定的“ 治疗作用”。如目前“ 安慰剂”的应用正是利用心理因素的影响。患者普遍认为, 只要坚持服药, 疾病就会有好转, 而轻视心理调节的作用。[5] 3.8.3 情绪不稳定患者入院后, 因有充足的时间重新思考已发生的不幸事件, 去回顾当时可怕的情景, 因此容易诱发压抑心理, 表现出忧郁性格,忧愁、悲观、失望, 这是忧郁性格患者的“ 三步曲” , 继而引发失眠、食欲降低等症状。3.9 不注意合理膳食, 不注意戒烟限酒, 对饮食对高血压病的影响重视不够。4.护理干预

4.1 日常护理 建立健康档案,测量平均血压。加强高血压防病知识宣教,培养患者的健康心理状态。嘱患者坚持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交待所有的与该病有关的注意事项,使病人认识到高血压病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的疾病,但是只要充分与医生、护士配合就可以得到有效地控制。并将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某些药物的副作用讲解清楚,使病人做好心理准备,尽量减少治疗中的不良刺激。4.2 药物护理

4.2.1 应遵循降压药使用原则 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药物,坚持以个体化为治疗准则,从小剂量开始,据病人年龄、需要和降压反应,逐渐增加疗效,降低可能存在的与剂量相关的副作用[6]。

4.2.2 用药依从性 用药依从性是指病人服药与医嘱的一致性,采用降压药物治

疗可有效地减低病死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事件及致残率。影响用药依从性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病人对高血压认识知识和健康信念有关。二是医护人员的水平、医疗条件等。如医护人员对患者既往病史和用药情况缺乏细致了解,对药物作用及毒副作用交待不清等。因此要加强健康教育,使病人充分认识到遵医服药对治疗高血压、防止心脑肾损害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主观作用,加强对患者用药依从性教育。还应注意每个病人健康信念的特殊性,据此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方案,矫正其错误的健康信念,建立正确的健康信念,依此来促进病人的服药依从行为。[7] 4.2.3 药物不良反应 目前,抗高血压药物主要类型为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拮抗剂、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副反应小,但应用不当,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等。β-受体阻滞剂可抑制心肌收缩,减慢心室传导,增加哮喘者气道阻滞,可使三酰甘油一过性升高,并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影响周围血流,延长低血糖恢复时间,掩盖低血糖症状。ACEI,个别病人口服后出现干咳,停药即可消失。钙拮抗剂副反应是扩张血管,病人可出现面部潮热、头晕、心动过速等反应。α-受体阻滞剂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首剂晕厥、水潴留、踝部水肿,用药时注意预防晕厥[8]。护理人员应了解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副反应,以便给予病人正确指导。4.3 心理护理

4.3.1 以诚相待, 解除恐惧、焦虑心理从患者入院开始, 我们如对待亲人般诚恳、周到的生活服务, 为患者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耐心听取他们的主述, 给予充分的同情和理解, 注意维护他们的自尊, 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 使患者从入院就产生一种亲切感、安全感;在他们情绪不佳、出言不逊时,护理人员要克制忍让,做到心平气和、和颜悦色, 避免使之受到强烈刺激。在取得他们的信任的前提下, 尽快解除他们的恐惧、焦虑心理, 使他们的心理障碍得以解决,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4.3.2 稳定情绪, 消除对药物依赖心理 情绪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到血压的变化。当病人情绪上受到刺激或或积极参与交谈时,血压升高、心脏供血能力差;相反,血压降低、心脏供血能力强。当病人情绪上受到升高心脏供血能力强。在护理中十分注意及时调节患者的思想情绪,一旦情绪障碍成为机体症状的促成因素,便

可导致求医行为。因此,老年人高血压混着既有治疗疾病的需要,更渴望得到情感的交流和精神上的支持鼓励,通过这一方式使情绪发生转换,以保持心理上的相对平衡状态。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一般对自己的血压数值非常敏感, 一但发现自己的血压升高均要吃药,但病人情绪直接影响着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各个环节。病人愉快乐观,药物则易发挥治疗作用;烦躁, 不思饮食,难以入睡,必然影响药物疗效,使血压难以下降,甚至更趋升高。通过诱导,尽可能减少他们对药物的依赖心理,依靠保护性医疗制度,不向病人报告血压数值,使他们从心理刺激的别动记忆中解脱出来,同时运用新的医学模式理论向他们宣传情绪调节可以治病的道理。

4.3.3 环境的调节 来自环境的任何刺激都可以作为一种信息, 经过人体相应的感受传入神经,传到大脑进行加工和整合,并产生一定的情绪反映和生理变化。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来说,建立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病床单位的整洁, 使病人处于安静舒适的转台,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紧张的刺激。实践证明,这种安静舒适的心理效应有时能胜过药物的作用。环境和自身的调节对积极抵御消极心理和稳定血压、增加心脏供血能力会产生良好的效果。4.4 饮食指导 高血压病人的饮食要根据具体病情,如病程、有无并发症等。原则上以清淡易消化、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维生素、碳水化合物饮食为宜:少吃多餐,注意补充钾和钙,多吃水果、蔬菜,戒烟限酒。减少钠盐摄入,既每日钠盐摄入量低于5g 为宜,减少钠盐列为控制高血压非药物治疗措施的重要内容[9],尽量少吃咸菜、咸鱼、咸肉等。4.5 健康宣教

4.5.1 饮食宣教 合理饮食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础, 对疾病控制、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应指导患者以摄取低盐、低脂、低糖、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饮食为主, 食盐量以不超过6 g /d 为宜。坚持低盐饮食能使血压下降, 并可增加利尿剂的降压效果和减少利尿剂的低钾反应。限制动物内脏、蛋黄、动物油鱼籽、甲壳类食物的摄入, 还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忌烟、酒、辛辣、肥腻及过甜食物。进食宜少量多餐, 不要过饱,平时还要增加蔬菜、水果、高纤维食物的摄入。4.5.2 戒烟, 以减少吸烟导致的心血管事件和危害。限制饮酒,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男性饮用纯酒精量< 25 g /d, 成年女性饮酒精量< 15 g /d, 摄入酒精量> g /d 者随饮酒量的增加血压显著升高, 饮酒还降低降压药物的疗效, 高血压应严格限制饮酒量。

4.5.3 改变生活方式, 适量运动 体力活动是降压因素之一,适量的体力活动有降压作用。运动有利于减轻体质量和改善胰岛素抵抗, 提高心血管适应能力, 稳定血压水平, 因此, 应指导患者参加体育运动。结合血压的变化和自觉症状, 因人而异,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指导患者制定个体化作息时间表, 保持运动与休息平衡, 保障充足的睡眠, 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 包括有氧运动、步行、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要规律, 循序渐进。

4.5.4 高血压病是一个终身疾病, 所以做好出院指导一样重要。可有针对性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高血压病的一般常识,使患者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疗效有大致的了解。教会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及自我控制活动量, 保持良好的心态, 掌握劳逸适度, 避免情绪波动。

4.5.5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形成一定的生活规律,指导家属和患者测量血压的方法。每天早晚各一次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 血压波动较大时午后可加测一次, 保证老人的睡眠时间,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5.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自己检测血压或定期到医院就诊,使其随时掌握血压情况,坚持长期服药,不能擅自停药,更换药物和改变药物剂量,保持心理平衡,清淡饮食及减轻体重等方式控制血压,若血压不稳定或异常不适应及时就医,以便早诊断,早期治疗,预防并发症,减少致残率,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目的。6.小结

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高血压常引发心、脑、肾等器官的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极大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正确指导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了解高血压的知识, 合理饮食、适当活动、调整良好心态、坚持合理的药物应用等综合性治疗, 护理工作的好坏在治疗效果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护理工作者应不断积累经验并科学创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尽最大可能辅助疾病的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参考文献

7.肺结核的临床护理体会 篇七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0月—2009年10月我科收治肺结核咯血患者37例, 男29例, 女8例;年龄18岁~78岁, 平均53.8岁;浸润型肺结核21例, 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16例。

1.2 出血量

按多田公式计算, 小量咯血 (1次或24 h咯血量在100 m L以下) 12例, 中量咯血 (1次咯血量在100 m L以上或24 h咯血量在300 m L以上) 19例, 大咯血 (1次咯血量在200 m L以上或24 h咯血量在600 m L以上) 6例。

2 护理观察

2.1 咯血的先兆观察与护理

肺结核咯血患者近60%都有咯血先兆, 常表现为:咽喉发痒, 口腔带有腥味, 胸闷不适, 患侧胸前区灼热感等症状。其中大咯血好发时间多在夜间或清晨[2]。根据咯血发生的时间规律, 严格交接班制度,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加强夜班巡视, 尤其是咯血高发时间段, 特别要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及情绪变化, 如有异常在给予患者安慰的同时要及时报告值班医生, 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3]。

2.2 咯血的观察与护理

咯血发生时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配合抢救, 如保持呼吸道通畅, 嘱其采用患侧卧位, 有利于健侧通气;向患者说明屏气无助于止血, 且对机体不利, 应尽量将血咳出, 以防窒息;充分做好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抢救准备工作;同时严格准确执行医嘱, 给予止血药等治疗, 用药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 在用垂体后叶素时如出现面色苍白、血压升高、恶心、腹痛、排便感、心悸等, 应减慢滴速或停药。

2.3 窒息的观察与护理

窒息是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4]。因此, 其先兆症状的观察和及时有效的抢救是挽救生命的重要措施。大咯血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有无窒息先兆。窒息早期征象有: (1) 咯血突然中断, 出现胸闷、精神紧张; (2) 烦躁不安, 患者急需坐起呼吸; (3) 咽部作响, 突然呼吸急促, 牙关紧闭; (4) 喷射性大咯血过程突然中断, 呼吸困难, 或从口鼻腔中喷射出少量血液后患者张口瞪目; (5) 呼吸骤停, 面色紫绀, 循衣摸床, 意识不清, 大小便失禁。

2.4 咯血复苏后的观察与护理

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保持室内安静, 稳定情绪, 保证充分休息, 尽快恢复体力;密切注意患者以防窒息, 严密观察其窒息先兆, 防止再窒息的发生。特别是在夜班时, 加强巡视, 提高警惕;预防感染, 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发现异常, 及时处理;加强饮食指导:嘱患者进食高热量、富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特别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以防增加腹压致咯血及窒息再次发生。

3 急救护理

3.1 大咯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或患侧卧位, 并嘱其避免深呼吸、屏气、咳嗽, 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备齐抢救药品、吸引器等抢救物品, 必要时备血。

3.2 对发生失血性休克患者, 应立即建立2~3条静脉通

道, 一条通道是扩充血容量, 先晶后胶并加快补液速度, 根据心电监护结果调整补液速度;另一通道是及时输入各种急救药品, 危重休克患者, 失血量大于血容量的30%时应及时输入新鲜血液, 对咯血不止者宜少量多次输新鲜血液, 以期止血。不可输入库存血液, 因库存血的血小板、凝血因子易破坏, 影响凝血。保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对血块连续负压吸引, 高流量吸氧, 氧流量6~8 L/m in.

3.3 有咯血窒息先兆的患者应立即通知医生[4], 同时抱起

患者下身倒置, 使躯干与床边呈45°~90°角, 并叩击背部倒出血管内的积血, 防止血液淹溺整个肺部。及时清除血块, 用开口器撬开牙齿, 用手指卷上纱布清除口、鼻腔内血块, 或迅速用鼻导管接吸引器插入气管内抽吸, 以清除呼吸道内积血, 如无效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出血块, 并观察副作用, 禁用可待因及吗啡, 以免抑制咳嗽而致窒息。在呼吸通畅时协助叩背, 促进咳嗽反射, 以利排痰或血液咳出。若酸中毒者可根据血气分析结果给予5%碳酸氢钠40~60 m L.解除窒息后仍需体位引流 (取头低足高位, 头向下倾斜45°~60°利于体位引流) 以防再窒息。维持有效血容量, 纠正缺氧, 防止心肺功能衰竭, 针对病因进行综合治疗,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避免使用镇静剂, 并给予高流量吸氧或呼吸兴奋剂, 以解除呼吸道梗阻。在抢救过程中医务人员要沉着冷静, 耐心做好患者思想工作, 解除患者焦虑紧张情绪, 密切配合救治工作, 保证抢救的顺利进行。

3.4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大咯血患者暂禁食, 小量咯血者

宜进少量凉或温凉流质饮食, 咯血停止后根据病情变化制定饮食摄入计划,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饮水, 保持大便通畅, 保证机体代谢需要和体内毒素的排泄。判断患者营养状况是否改善, 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及水分。

4 讨论

肺结核合并咯血是结核内科中最为常见的病症, 尤其肺结核大咯血来势凶猛, 若不及时抢救和适当护理, 随时可危及患者生命[5]。因此做好肺结核合并咯血的护理观察与急救, 是结核内科护理工作中的首要问题, 也是临床治疗的重要依据。通过临床观察可以不断提高肺结核合并咯血的护理质量, 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6]。

摘要:目的 总结肺结核合并咯血护理及急救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2009年10月37例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观察及急救, 37例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全部抢救成功。结论 肺结核合并咯血临床多见, 通过推广正确得当的护理措施及抢救、治疗经验, 既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又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肺结核,咯血,护理,急救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59-60.

[2]谭琼.肺结核咯血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4, 1 (8) :91-92.

[3]邱琛茗.肺结核大咯血的先兆观察及护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6, 3 (5) :103-104.

[4]黄怡红.肺结核咯血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 2009, 7 (7) :88-89.

[5]彭卫生, 王英年, 肖成志.新编结核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3:253.

8.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篇八

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共收治320例结核并咯血患者,男240例,女80例,年龄15~83岁,平均45岁,结核病史1~38 年,诊断符合2003年全国结核病防治标准。表现为咯血痰102例,中量咯血73例,大咯血45例,经积极治疗,10例自动出院,8例窒息死亡,其余302例好转出院。

临床观察

咯血先兆:表现为喉痒,喉部作响,肺部有水泡音,肺部发热,胸部弊闷,欲吐不适,发热、心慌等。多数病人于清晨4:00~6:00,夜间8:00~11:00发生咯血。因此夜班护士必须提高认识,本组4例死亡病人发生在夜间,3例发生在清晨,1例发生在中午。

窒息先兆:咯血时胸闷,气促,喉头有痰鸣音,且出现缺氧,喷射性大咯血突然中止,呼吸浅促,血从口鼻中喷出来等,病人表现恐怖,缺氧、抽搐或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大小便失禁等,为咯血窒息的表现。少数病人体质虚弱,咳嗽反射差或精神高度紧张,或肺功能很差的病人,虽咯血量不多,也可发生窒息,应立即抢救,并通知医生。本组5例死亡病人为咯血窒息死亡。

生命体征的观察:注意失血性休克的表现,并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血压、脉搏、呼吸的改变,记录咯血的量、性质、次数。

神志、瞳孔、行为的观察:病史较长的患者体质弱,常并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咯血使病情加重,出现肺心脑病、肺心病等。临床表现为瞳孔大小不等,尤其是年老体弱或并症较多造成咳嗽无力的病人出现呼吸困难,浅促、面色发白者,多考虑窒息发生,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正确记录出血量:如1次咯血达1500ml以上者,有立即发生休克的危险。短时间内持续失血2000ml以上者可引起休克。

观察咯血时伴随的症状:如咯血伴有大量的脓痰或痰量多,咳痰或咳嗽随体位等有关,多提示肺脓肿可能。咯血常伴有其他出血倾向表现如皮肤紫绀,可能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

用药效果观察:在医生指示下应用脑垂体后叶素,常用剂量5~10U,加入50%葡萄糖20~40ml缓慢静注,也可加入5%葡萄糖500%或0.9%盐水500%缓慢静滴。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对心功能不全、高血压、支气管哮喘、孕妇等患者禁用,注意观察滴速,一般以8~10滴/分为宜。

护理

出血时护理:①大咯血绝对卧床休息,以减少肺活动度,应采取平卧时头偏向一侧,以防咯血时发生窒息。取侧卧位时,防止对侧扩散及有利于健侧的通气功能。如出血一时难以确定时,则可以取平卧位,但绝对不能取坐位、半坐位或头高位,防止体位不当而导致咯血窒息发生。②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及时消除口腔及鼻腔内的血迹,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③安慰病人,使病人消除精神恐惧。④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

咯血时饮食护理:大咯血期间暂禁食,给予补液、能量合剂支持治疗。咯血减少后给予流质或中流质易消化的温热饮食,每次进食量不宜过多。忌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粗糙、过热食物。

大咯血窒息时:立即取头低脚高位,躯干与床成45°~90°,拍击背部排出肺内的积血。对一侧肺已切除发生窒息者,将病人卧于切除肺的一侧,置头低脚高位,立即消除血块,用开口器撬开口腔清除口腔、咽喉部积存的血块或用大号注射器含上吸痰另抽出鼻、口、咽喉内的血块,准备气管插管或器官切开准备高流量吸氧。

镇静和止咳:适当镇静是促使咯血停止的一个方法,对精神紧张或烦躁不安的病人给予安定或氯丙嗪肌注,需严密观察镇静效果和药物反应,鼓励病人将血咯出,但应避免咳嗽。剧咳时可造成局部剧烈震动,咯血不宜停止,因此适当的应用止咳药品是必要的。并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

大咯血高热:可用冰袋冰敷患侧胸部,对精神过度紧张的病人,在肺功能良好的情況下,可适量起用镇静剂。

咯血量较多: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保留1条大的静脉通道,以备抢救药物的及时输入,有呼吸功能不全、咳嗽、排血困难者,可给予低流量吸氧,对反复大量咯血的病人,可少量多次输新鲜血液,除补充失血外,尚有促进止血的作用。

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时因排便用力可引起大咯血,因此要格外警惕,可通过饮食调节、服用缓泻剂等加以解决,上述无效可用开塞露或肥皂水灌肠。

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咯血病人的紧急护理原则,必要时超声雾化吸入湿化气道,以利痰液排出。

心理护理: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控制刺激因素,减轻焦虑与恐惧的心理。良好的心理往往能够避免和解除窒息发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9.普外科护生临床护理带教体会. 篇九

【摘要】

目的总结普外科护生的临床带教经验。方法 根据护生的特征,进行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带教。结果 护生能很快适应普外科的环境,学习方向明确,提高了护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疾病的认识。结论 一对一的针对性带教,能让带教老师对护生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灵活调整教学计划,因人施教,使护生能全面系统的进行学习与训练,提高带教质量。

【关键词】

普外科

临床带教

临床带教是完成护生到护士角色转变的重要环节,是护生将理论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临床的重要阶段[1]。普外科是每一个实习护生必经的科室,基础操作多,手术病人多,术前术后护理工作繁重,疾病特点较明显,是锻炼护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实习基地。为了让护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适应普外科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节奏,把握普外科的护理技术,我科根据护生的特征,采用一对一针对性带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共带教护生200人,其中大专生30人,中专生170人,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20岁,实习时间为3~4周。带教方法

2.1制定带教计划

根据实习计划要求以及本科的疾病专科特点,合理的为护生制订学习计划。列出护生出科前要求达到的具体教学目标是:如基本掌握本专科哪些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掌握本专科哪能几类疾病的观察及护理要点;为病人进行简单的出院、术前术后的健康宣教和出院地指导等。

2.2具体实施带教计划

护生一般在科室实习轮转时间为4周,可分阶段进行。

第1周为准备阶段:向护生们介绍科室环境及各项规章制度,介绍我们外科病种的特点。熟悉病区情况及物品放置。

第2周为临床带教阶段:采取一对一带教方式,由带教老师讲解并示范各项基础技能操作,与患者的沟通技巧,为病人健康宣教的方法。

第3周为熟悉病种的阶段:带教老师应选择带有我科特点的常见病种如甲瘤,阑尾炎,疝气等,向护生加强专科疾病护理的知识灌输,临床结合课本,做到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第4周为实践阶段:着重提高护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再次加强专科知识学习和技能操作,让护生有更多动手的机会,带教老师要做到放手不放眼,同时对实习护生设立理论操作考核,及时讲评,加强护生的印象,同时也能使带教老师及时发现实习护生的薄弱环节,指导护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同时注意收集他人的经验教训,使基础护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2.3评价

护生实习结束前出科前,要进行专科理论及护理操作技术考核。并召集护生召开一次总结会,征求意见,指出护生实习期间存在的问题,提醒护生注意,并虚心听取护生提出的意见,总结带教经验。

效果

理论考试满分为100分,80分合格;护理技术操作考试满分100分,90分及格。200名护生理论考试合格191人,一次达标率95.5%;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184人,一次达标达标率92%,对不合格者再进行讲解、培训,二次达标率均为100%。

体会

4.1带教老师的选择非常重要

随着护理学的不断发展,实习护生的学历也逐渐转为大专,这对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科选择大专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有临床带教经验,业务熟练且有责任心,从事本专科护理工作2年以上的护理人员担任带教老师。老师要以身作则,工作认真严谨、求实创新,充分体现对护理专业的热爱,以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护生。同时带教老师也要不断学习,接受新的护理理念,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带教水平。

4.2要合理制订护生的带教计划,合理安排实习时间与内容

制定的目标要具体化,否则护生就会无所适从。入科后,采取一对一带教方式,如由带教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各项基础技能操作,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健康教育的方法,详细讲解无菌持物钳及无菌容器的使用,T、P、R、BP的测量及绘制,手术病人的术区备皮范围,疾病观察及护理要点。按照教学计划,每周评估护生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对未达标者查找原因,尽量创造条件让护生动手操作或观察护理相应的病例。

4.3掌握护生特点,针对性带教

我院接收的护生80%是中专学历,年龄偏小,社会经验少,对待问题考虑不够全面,部分理论知识及专科知识薄弱,导致在临床中理解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差,相对来说,动手能力较强。针对这些特点,在带教中要有侧重点的培养与引导。部分学生刚从学校到医院,相当一部分学生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及自己新的角色转变。而且学校的作息时间比较固定,每天面对的都是自己的同学以及老师,但是在医院要跟随老师轮班,作息时间被打乱,面对的是不同情况的病人,加上病人及家属对实习生会有不信任的相法,以及陌生的生活环境,使她们产生恐惧的心理,有时甚至后悔自己的选择。身为她们的带教老师,既担任师长的角色,又具有朋友的义务,要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及时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多鼓励她们,帮助她们,消除不良情绪,尽快适应新的角色,轻松愉快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效果。

4.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工作能力

在工作中,鼓励学生做到大胆、细心,尽量让护生多动手操作,但教师要做到放手不放眼。临床遇到问题,不是直接帮护生处理或给她们答案,而是让护生自己先进行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过程是老师再给予必要的指导与帮助。逐渐培养她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对护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有很大的锻炼和提高

临床一对一的针对性带教,带教老师通过评估,能了解护生的心理特点、理论水平、动手能力、学习态度及实习要求,实行因人施教[2],激发护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带教中强调要人性化教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护患关系,注重培养护生的职业道德和对护理专业的情感,启发护生的主动思维和自学能力,使其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临床带教是培养新一代护士的光荣任务,它不但能督促带教老师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不断学习和创新,使自身素质和带教水平也有所进步,患者满意程度及临床护理质量也有所提高,更重要是在临床带教中给予学生进行素质、技能、法律知识等全面的指导与学习,培养临床还需要的优秀护理人才。

参 考 文 献

10.肺结核病人的护理常规 篇十

1.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2.有无咳嗽、咳痰、胸痛、咯血等症状。

3.有无全身中毒症状,如乏力、午后低热、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和夜间盗汗等。

4.有无接触史,了解病人的生活条件、生活环境。【症状护理】

1.咳嗽、咳痰的护理

(1)观察咳嗽的性质、时间、有无痰液产生。(2)指导病人有效的咳嗽、咳痰。(3)遵医嘱给予相应的止咳祛痰药。

(4)喉痒时可用局部蒸汽湿化,痰多时采取体位引流。2.发热的护理

(1)应卧床休息,多饮水。

(2)监测体温变化,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给予小剂量镇静药。

(3)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但注意勿使病人着凉。

3.咯血的护理

(1)嘱病人卧床休息,床旁备好负压吸引器。(2)给予心理安慰,使病人保持镇静,解除恐惧。(3)注意观察有无咽痒、发绀、心悸、面色苍白等大咯血先兆,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必要时采取抢救措施。

(4)注意观察应用止血药的疗效和不良反应。(5)如遇大咯血,立即取头低脚高位或俯卧位,并拍背及时吸出口腔内的血块。

4.胸痛的护理 采取患侧卧位,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5.盗汗的护理 及时擦身,更换衣服。【一般护理】

(1)活动期或咯血时应卧床休息,恢复期病人可以参加户外活动和适当体育锻炼。

(2)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富含钙质食物。(3)了解病人服药情况,当出现大咯血时,病人会感到紧张、恐惧,护士要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使病人建立信息,积极配合治疗。

(4)一旦确诊肺结核,应立即转到专科医院进行治疗。【健康指导】

(1)宣传消毒隔离的方法,预防传染。严禁随地吐痰,不要对着他人咳嗽或打喷嚏。尽可能和家人分餐、分床、分筷、分毛巾等。物品定时消毒。

(2)定期复查,以便调整治疗方案。(3)讲明药物治疗坚持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五大原则的重要性。介绍有关药物的剂量、用法取得家属及病人的主动配合。

(4)指导病人合理安排生活,保证充分的睡眠和休息时间,注意营养搭配和饮食调理。

11.肺结核的临床护理体会 篇十一

【关键词】肺结核;耐药;家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8-0165-02

耐药性肺结核病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是指病人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抗结核药物(至少包括异烟肼、利福平)产生了耐药性[1]。规范、合理使用抗结核药物对耐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能起到关键作用。然而,部分耐药肺结核患者因服药时间长、费用高,不能坚持用药,导致疾病复发,成为治疗难点。针对上述情况,笔者通过电话、家访等形式定期对45例出院耐药肺结核患者进行家庭护理指导,督促其规范、合理、全程用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45例出院耐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5例,女20例,患者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38.35±15.12)岁;病程6个月至3年,平均病程(9±2)月。患者治疗药物为卡那霉素、利福喷丁、阿米卡星、乙硫异烟胺、氧氟沙星、对氨基水杨酸、卷曲霉素等,强化期为2~3个月,巩固期6~12个月。住院治疗15d后出院,出院时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盗汗、胸闷、消瘦、乏力等,痰结核菌涂片阳性,痰药敏试验提示异烟肼、利福平耐药。

1.2家庭护理治疗耐药肺结核患者最有效的方法是合理、规范、全程用药,家庭护理就是要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护理指导,使患者及其家属充分发挥能动性,提高患者依从性,确保患者按时服完整个疗程的抗结核药物,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1.2.1耐药肺结核患者作为护理第一对象耐药肺结核患者能否规范、合理、全程服完抗结核药物是治疗是否有效的关键,医护人员要通过与患者沟通,使其充分了解疾病的治疗方案及预后,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争取达到满意效果。

1.2.1.1一般护理①肺结核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医护人员在家庭护理过程中应通过健康宣教让患者充分掌握该疾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知识,做好自身与其他人员的隔离工作。同时,注意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不随地吐痰,避免直面近距离对别人咳嗽、打喷嚏、说话等,以防止耐药结核病的传播。②耐药肺结核病属消耗性疾病[2],进食富含蛋白、维生素的饮食是促进疾病恢复的重要手段之一,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多食用如牛奶、豆浆、鸡蛋、瘦肉、蔬菜水果等,不吃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性强的食物[3]。③消耗性疾病在注意保证足够休息的同时,要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 (如慢跑,漫步,中医传统保健气功、八段锦等),合理指导适当运动,以增加自身抵抗力,促进康复。

1.2.1.2心理护理耐药肺结核患者因活动期具有传染性,常需隔离治疗,且治疗疗程长,部分患者疗效不佳,容易担心疾病预后、治疗费用等问题,易产生焦虑、抑郁、被人嫌弃感及自卑、多疑心理,这些因素又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4]。因此,护士及家属应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及乐观心态,与其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让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2.1.3服药护理联合、规律、合理、全程是治疗耐药肺结核病的用药原则[5],护理人员应积极向患者宣传规律用药的必要性,使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能够提高用药依从性,自觉按时服药。

1.2.2耐药肺结核患者的家属作为护理第二对象医护人员同样要使患者家属认识到患者坚持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家属配合督促患者按时用药,也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的必要因素。

1.2.2.1加强学习,了解疾病家属要与患者一起多了解肺结核病的防治知识,了解肺结核病的发生、传播途径及基本预防、治疗方法。树立和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能歧视、孤立、排斥患者。

1.2.2.2消毒、隔离作为患者家属,与患者接触是不可避免的,易感性高,容易感染耐药性肺结核,因此,患者家属要充分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掌握消毒隔离的方法,以保护易感人群。

1.2.2.3建立信心,督促治疗家属要与患者充分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家庭关系,积极开导患者,帮助患者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并督促患者坚持按时服药。

1.2.2.4加强医患沟通家属要积极与医护人员沟通,向医护人员提供、汇报患者近期用药情况、生理反应、情绪变化等,争取医护人员的指导。家属如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随时请教,争取让医务人员动态掌握患者情况,实时调整治疗方案,达到满意治疗效果。

2结果

通过对45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进行家庭护理指导,1年后行X线及痰涂片检查,患者均确定结核病灶完全吸收,痰涂片检查阴性[2],取得满意效果。

3体会

由于耐药性肺结核病难以治愈,给患者生理、心理造成较大影响,严重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及健康。笔者在实施家庭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系统、规范的护理指导,充分履行告知义务,使患者及其家属充分认识耐药性肺结核的防治知识,充分认识规范、合理、全程使用抗结核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避免出现中途停药、擅自换药等现象发生。患者1年后行X线检查,确定结核病灶完全吸收,取得满意效果。表明有效的家庭护理指导在治疗耐药性肺结核患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韩玉琴,张志莲.37例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护理.全科护理[J].2013,2(11):322-323.

[2]叶任高,陆再英.肺结核.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39-56.

[3]陈建兰.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临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6):1041-1043.

[4]张娟,刘爱民.耐多药肺结核病病人的心理分析与护理[J].长江大学学报,2010,7(1):200-201.

[5]杨丽萍.肺结核病人服用抗結核病药物的教育指导[J].中国医药导报.2007(07):69-70.

12.肺结核病人咯血的临床护理 篇十二

1 肺结核病人咯血的一般护理

保持病室安静,使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以利于稳定患者情绪。小量咯血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鼓励患者轻咳,将余血咳出,避免将血液留在呼吸道内或吞咽血液。大咯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咯血停止1周为宜。尽量减少搬动,并采取患侧卧位,头偏向一侧,这样有利于体位引流,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可减少血液流向健侧支气管引起病灶播散与肺不张。咯血时取头低足高位使血液尽量排出,以防止因咯血误吸导致窒息发生,同时注意皮肤护理,防止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补充营养,给予支持疗法。大咯血时应暂禁食,待咯血停止后可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与半流质饮食,禁食过热或过冷及刺激性食物,咯血停止3d后方可普通饮食。因患者卧床休息,肠蠕动减慢和饮食减少,易发生便秘。嘱患者排便时勿用力,以免再度诱发咯血,可给患者缓泻剂或开塞露,并可用温水灌肠。

2 肺结核病人咯血心理护理

肺结核咯血尤其是大咯血一般来势凶猛,发病比较突然,患者缺乏足够心理准备,常常会出现紧张、恐惧、悲观、绝望的情绪变化。特别是在初次咯血和大量咯血患者,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血流加快,肺循环血量增多,不利于止血。高度的精神紧张还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喉头痉挛而易发生窒息。只有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才利于咯血的抢救治疗和护理。因此,护士应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安慰和体贴患者,消除其紧张、恐惧的心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少数患者由于经常小量咯血,对肺结核咯血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对自己咯血表现持无所谓态度,同样需要医护人员耐心的说服,认真讲解肺结核咯血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使患者充分认识咯血的严重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大咯血及咯血窒息的发生。

3 肺结核病人咯血治疗护理

肺结核大咯血的抢救关键是病情观察,始终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发现窒息先兆,为抢救治疗赢得时间。对容易出现大咯血或反复大量咯血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于床前备好抢救用品,以便及时抢救治疗。咯血引起窒息时,应尽快清除口腔、咽部的血块,患侧卧位,头偏向一侧,并采取头低脚高位,拍击背部,以便排除肺部积血,必要时用电动吸引器吸出血块,同时给予高浓度吸氧,无效者立即给予插管或气管切开,吸出气管内的血块,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咯血窒息解除后,应严密观察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及神志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咯血的性质和量,防止窒息再度发生。使用垂体后叶素进行止血时也要加强药物护理,作为肺结核中等量以上咯血或长期咯血不止者应首选止血药,其主要是通过收缩肺部血管,从而减少肺循环血量并促进血小板在血管破损处凝集形成血栓而止血。但静滴过快时可出现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闷、腹痛、便秘等不良反应。要向患者做好用药前的解释工作,说明该药可引起的不良反应,使之心理上有安全感。并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尿量、血压及有无不良反应发生,观察咯血量及颜色的变化,观察局部有无渗漏、肿胀、灼痛及皮温等情况。一旦渗漏,应立即停用,并行局部冷敷,切忌热敷或用普鲁卡因浸润封闭,抬高患肢,以稀释药液,减轻药物对局部的刺激。失血量大并持续出血者应及时、少量、多次输新鲜全血,以补充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合并有肺部其他细菌感染和肺不张的患者应加用相应的抗菌药物,并加强护理。

4 出院指导

上一篇:村委会工作总结及计划下一篇:三年级农业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