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随想

2024-06-13

中学教育随想(精选20篇)

1.中学教育随想 篇一

两亭中学教师交流活动心得

(一)(教育随笔)

常言道,医者,仁心。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与“净化者”又何尝不是如此。心病还得心来医,可我们的心在哪呢?应对着数不尽的各种莫名的“验收”与“检查”、考虑着如何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如何处理好同事间的关系、如何成功地“上位”、每日的碎碎家事„„有太多的事让“灵魂的工程师”们分神了,毕竟,人还要生活。

最不愿意看到的是,整天“妙手回春”的人却救不了自己。不过,这种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却时时围绕他们左右。

教育的“去行政化”的口号喊了很多年,可又有谁能真正地做到呢?

曾经听过这样一种说法:学校教育的地位多年被曲解,学校教育理应是家庭教育的必要补充而不是决定因素。现如今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不甚全面,这些问题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名词不再停留于各种新闻媒体中,这些特殊名词所代表的社会现象日益成为了真实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

学校教育的难度也随之大大加深,原有的教材当中出现的很多情感类的教育实例在青少年的现实生活中并未明显地展现。这种情况导致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如何解决令人深思。教育更多的时候应该是一种真实的人生体验,或者说教育应该立足于学生的真实类似体验。(这些体验至少要以安全无害为前提)

(对学生思想倾向的准确把握与预测、引导与净化,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与根本出发点。)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如今的人类社会,科技日益发达,各行业、各领域之间联系日益紧密,各事物之间原本明显清晰的“界线”趋于模糊甚至消亡。这样的社会现状与发展态势产生了与之相匹配的多样的交流方式、交流方法,人们可以便利地通过网络、通信设备进行交流。采用怎样的交流方式、交流方法也常常困扰着人们,人们较原始社会时期越来越多地关心着自身、社会、世界的变化与发展,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物质来交流,谋求掌握最准确的信息、构建最稳妥的人际关系。

面对面的交流应该是最常见的交流方式。(这种交流方式的有效性与由此种交流方式可能导致谬误的情况纷繁复杂,这里不予特殊讨论。)

教师与学生在学校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可谓时时刻刻进行着面对面的交流,扮演着大同小异或者天壤之别的角色。如何面对这些稚嫩、无知的学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当然,并没有明确的条例特别规定交流的对象的人数与年龄。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同样的教师往往会面对数名学生。也就是某种程度上的“以不变应万变”。

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成长环境,有着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年龄,略显成熟或者依然傻气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间明显的差异,这些现实的差异就真实地摆在了教师面前。如何面对,的确发人深省,甚至“令人头疼”。

感性与理性的斗争从人类产生到今日从未中断过,双方在“思想”这片广袤无垠的原野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厮杀。感性强调真实的体验,理性则是侧重于事物的本原。比如说观看同样一朵花,感性则强调看到后的感受:“好美”或者“难看”;理性则侧重于这朵花是什么颜色、在视网膜上如何成像等问题。幸运的是,并不存在完全感性或者完全理性的人。这样,我们所处的世界才展现出无以伦比的美与令人惊异的秩序。

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答案很多,充满变化。好在人们还有一项特殊功能——“审时度势”,人们往往会根据所处的不同环境与态势来产生不同的应

对策略。

当教师得知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之后,往往会在脑中形成相应的观点与看法。这些相应的观点与看法左右着教师下一步的行为。也就是说,“看清楚眼前的路,才能走得稳”。人,必须融入社会,这样才能生存,只有生存得到了切实保证才可以考虑发展的问题。刚进入教师岗位的“新人”或者说“菜鸟”,往往会根据书本上的“金科律例”来生搬硬套,难免会碰壁。进而,他们对自己的理念、持守的东西产生怀疑,甚至完全推翻或者丢弃。由此看来,只有真正认识到自身所处的真实环境与态势,并且找到解决眼前问题的稳妥方法才能“立稳脚跟”,成长与发展。

经常听到有些老师半开玩笑地发着牢骚:“XX班的XX根本就不学习,也不知道他爸妈送来学校的目的是啥„„”、“X老师,你管管你们班的XX吧,上课不听课就不说了,尽捣乱„„”、“学生真是一届不如一届了,我记得X届学生就还不错„„”、“这个社会怎么了,变化太大了,人们都不爱学习了,这是一个不尊重知识的社会„„”、“时代真是变了,想当年,我当学生那会„„”,这样的话几乎每天都在重复,甚至在“升级”、“变本加厉”。

列举这些并不是为了驳斥这些教师的观念“不够纯正”,更不是要从“职业道德”、“良心”等方面来谴责这些发牢骚的教师。(要知道,只有真正用心的教师才会有类似的感慨。毕竟,人是反复无常的: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以及行为上的表象往往会出现不一致,这才是最真实的人性的体现。)

教育,越来越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问题。从教育的发展纵向来看,其一直是个令整个人类困扰的问题。“如何教”与“教什么”这两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至今没有准确答案。

其他国家教育的真实情况不是很清晰,这些与教育相关信息的真实性也有待考证。(人们对信息的采集手段与传播方法、意识形态的特殊要求、信息的时效性等因素都可能会导致接收者不能接收到相对准确“第一手资料”。)

不同的文化背景、习俗、势必造就不同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在不同的教育思想的支配下必定会造就不同的教师,培养出不同的学生。

经常会有人提到,“言语的艺术”、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灵魂之间的碰撞”、“心与心的沟通”等所谓的经过验证的各种律例典章。这些“金科玉律”与社会当中的道德、习俗、法律等等约束性的“定例”一起规范着人们的言行,构筑起一个有着明显或不怎么明显的界线的“完美世界”。这个“完美世界”要求有保证其正常运转的种种“机器”与“守卫”,教师就是这些“机器”与“守卫”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说得夸张些,没有教师,就没有眼前这“完美世界”。

这个世界的美好正是体现在她给人们展现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而美好的程度与是否美好的评判标准则需要相对专业的人予以诠释。这些人就是“引导者”。

如何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的确值得认真研究与广泛讨论,特别是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来说。

他们面临一种身份的转变,从在校学生转变为社会生活、工作中独立的主体。如何面对出现的种种“新问题”成为了他们最困惑的事。

高等院校的理论教育必不可少,可教育的难点不是体现在对一个专有名词的阐释上。真正的难点是如何面对学生、面对新的同事、新的环境、面对新的集体当中的种种显规则与“潜规则”。

刚参加工作的“学生教师”或者说是“菜鸟教师”往往看不惯学校当中某些前辈的言行,这只能说明他们“理论大于实践”。(不过,有些前辈的言行确实失去了当年的豪气而转变成了一种对现实不满的发泄与牢骚。)

这里呢,就出现了一个观点:不要让那些前“辈毁”了你的未来。

(“老人言并不一定正确”的观点也是与原本“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个观点的争论也是从两者产生持续到现在,至今没有定论。)

环境必定会对个体产生不小的影响,这一点毋庸置疑。同事间的调侃、办公室的特殊文化、下级与上级之间微妙的关系等具有“艺术”特色的产物时时困扰着“学生教师”,该怎么办呢?随波逐流还是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这是个问题。

经验,并不能总产生什么出乎预料的好结果,有时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消极影响。习惯,也不总是好事。

理想中的教师或者某种程度上教师队伍中真正的“灵魂人物”应该是每时每刻不断更新心思意念,不被以往所束缚的人。

(“XX级教学能手”、“特级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这些仅仅是称号,取得这些称号的教师至少要比未取得此项殊荣的教师要付出得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情况也不在少数。所以,那些“学生教师”更加迷惑。)

2.中学教育随想 篇二

《子路赌冠》这个故事虽只寥寥数语, 但子路刚直鲁莽、争强好胜的形象已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他坚持真理、维护真理的认真精神令人佩服。而轻轻一句“你怎么连这么简单的算术也会错?三八二十三, 你输了, 把帽子给人家吧”, 则把孔子这位“仁者爱人”的教育智者的形象一下子推到了我们面前。真可谓故事虽短, 但回味无穷。

三八自然是二十四, 子路的错误并不在于坚持了真理。他的问题在于急于纠正买布者的“三八二十三”这一错误观点, 甚至不惜以冠相赌来达到这个目的。人的观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观念的转变也不可能是立竿见影的。生命教育倡导者张文质先生就一直强调“教育是慢的艺术”。因为教育是人的心灵的自我觉悟, 依靠的是人内心的诚服和领悟, 而不可能通过外部的强迫和灌输来实现。因为教育是慢的艺术, 所以需要教育者坚守责任、持久关注、耐心等待。“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 子路式的错误在现实的教育中其实并不少见。教育者须谨记, 欲速则不达。

三八是二十三还是二十四, 答案并不难得出。但在孔子看来, 问题的本质已经不是二十三还是二十四的区别了, 而是“冠”和“命”孰轻孰重的权衡了。如果说三八二十三, 输掉的是子路头上之冠;如果说三八二十四, 输掉的将是买布者颈上之头。孔子的选择自然是前者。不是孔子不知道三八二十四, 而是孔子深谙“真理诚可贵, 生命价更高”的真谛。孔子用他的选择告诉我们, 教育确实需要传授知识, 但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教育更要滋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我国近代教育家经亨颐曾说:“求学何为, 学为人而已。”陶行知也说:“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教育应当是有温度的。教育一旦失却了生命的温度, 便将不再成其为教育。

3.中学词汇教学随想 篇三

【关键词】词汇教学;教学策略

初一学生对英语学习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也存在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给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有些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去参加各种培训学校,而有些学生在小学的时候英语就落下大半截,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为了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尽可能的参与到课堂上来,并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要求教师能够运用丰富的教学技能,让课堂生动起来。

初中的课程多以听说课和交际课为主,词汇教学因此就显得尤为重要。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Wilkins)说:“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词汇学习策略。

目前比较普遍的一个词汇教学方式是教师在上新课前按照词汇表逐一讲解生词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再给出一些例句,然后带读生词。这种教学方式常被批评为是脱离语境的死记硬背,也没有全面揭示词汇的含义。但这种教学方式也有它的优点,这类简单的呈现单词的发音和拼写对一部分学生还是有所帮助的。它可以减少学生信息处理的负荷,而且在短时记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优势,对于一部分喜欢简单记忆方式的学生还是有帮助的。在此基础上进行词义的扩展或者加入一些文化因素的讲解,加深学生对该词的理解。如:例如 “cup”这个词,我们看到任何跟杯子相关的容器都会想到“cup”这个词,而其实不同形状的杯子叫法是不同的,如比cup更深更高一些的杯子是“mug”。最后教师给一个该词的例句或者是让学生自己造例句,这其实也为学生的单词学习创设了一定的情境。在单词讲解的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各取所需,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对所接收的信息加工处理。除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外,现在教师也用了很多的词汇教学策略,并不像说所的如此的枯燥和单一,而是将传统观的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技术及方法结合在一起。

将音标教学及词汇教学融为一体。如今的教科书在每个单元里都有增加一块专门的音标教学,让学生系统的了解音标的发音规则和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在词汇教学中可以强化音标教学,而音标的学习又可以促进词汇的记忆。例如掌握开闭音节中元音字母的发音规律,便可根据发音规律拼写单词。又如讲授较长单词的时候也可以根据音节将单词划分为几个部分,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一、鼓励学生利用单词表对单词进行归类

初中课本的每一个Topic都是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单词也是围绕同一个主题呈现。比如讲到有关环境保护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将nature, sky, river, forest, protect 等词联系起来教学,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学会看到一个单词时就可以联想起与之关联的词群。

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多媒体在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图像,视频,游戏竞猜等方式来展示单词教学,直观而有效。而且可以实现练习的多样化,给教师提供更加及时的反馈。掌握一定电脑技术的老师甚至可以为学生设计单词竞赛的小游戏,在游戏中学习是学生们很喜欢的一种方式。

三、在语境中进行教学

教师们可以收集一些与教材相关的阅读材料或者是学生感兴趣的文章进行改编,使之符合初中生的阅读水平,在阅读中不断训练猜测单词的能力,并且能够养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在阅读前做好文化背景介绍。文化背景知识越丰富,阅读难度就越低,速度就越快。这样学生可以多次见到重复出现的生词,可以帮助学生在下次见到它们的时候认出它们。通过阅读学生还可以掌握这些单词的衍生意思,让学生领略到单词的丰富多彩。

4.教育随笔之散步随想 篇四

天气逐渐凉爽了,我们又开始进行饭后散步活动了,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一是可以让幼儿多接触阳光,有利于身体的健康;二是可以在饭后散步活动中让幼儿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接受到一些新的知识;还可以让幼儿做一些安静的游戏活动,为午睡做好准备活动。

今天我又带着孩子去散步,我们来到大厅旁边的一块草地上,我让孩子们坐下,因为今天有阳光,晒在身上很舒服,我先让孩子们感受阳光晒在身上的感觉,然后请他们说说为什么 会觉得太阳晒在身上很舒服,很多小朋友都意识到现在天气凉了,所以太阳光晒在身上是很暖和的,这时,只听到谢骐臻小朋友说了一句话:“龚老师,太阳上有座大火山的。”随着,很多小朋友都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对,太阳上有个大火炉,所以很热的。”我连忙抓住这个话题,问道:“是谁告诉你太阳上有座大火山的?你们怎么知道太阳上有火炉的?”小朋友被我一问都楞住了,说不出所以然来。于是我就告诉小朋友:“太阳本身就是一个大火球,太阳上有很多能量,所以我们能感受到太阳身上的热量,夏天的时候太阳晒在身上我们辉感到很热,因为地球上的温度也很高;而到了冬天地球上的温度降低了,我们就会觉得太阳光晒在身上是很舒服,很温暖的。因为是小班的孩子,我觉得能让他们知道这些已经够了。

随后我又联想到有一次在教室里,我把手机拿出来看时间,正好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有一个孩子发现了天花板上的亮光,就问我:“龚老师,这是什么呀?”我当时只是很简单地向小朋友介绍说这是因为有太阳光照在玻璃上反射出来的。于是我就利用今天的散步,接着刚才对太阳的讨论,我就又告诉孩子们,因为太阳会发光,如果我们在室内,对着阳光拿一面镜子,就会看见墙上会出现光圈,随着镜子变化角度读不同,影子会变化位置,有时跑到天花板上,有时在墙上,有时还可以在地上,我提议,等下午游戏时和他们一起玩抓影子的.游戏,小朋友都很高兴。

5.教育随笔随想: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篇五

“2017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切都是新的开始。这一年我从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农场学校,来到了美丽的新学校——大丰港实验学校。这一年的上半年我们还在念叨着还有十年就可以退休了。尽管大家从未放弃好好教书的念想,但也从未觉得有多少的动力。然而新学校、新校长、新教育真的可以改变人,老师们的心境在悄悄变化,焕发新的活力。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了,新旧交替之际,我真的是感慨万千,人生真是有许多不确定啊!”看到许雪琴老师发自内心的感慨和焕发的青春活力,我怎能不感动?

“在新学校让我相遇新教育,新教育改变了我的行走方式,相伴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让我不再言老,永葆青春……”这是魏老师的心声。魏老师五十四岁,中等身材,宽眉大眼,语言精练,步履沉稳,看上去像四十多岁的人。在大丰港实验学校,他是老师们的好榜样。翻看他的备课笔记,从封面到内容,详详细细,实实在在,二次备课的笔迹是那样的工整,课后反思的内容是那样的具体,不能不让人赞叹他的用心与细致。每日的新教育随笔作业,总是他第一个完成,周六、周日也不例外,总是像督促我们其他人别忘了及时完成作业。再看他的随笔内容,联系工作实际,联系生活内容,丰富而具体,不能不让人敬佩他的上进与实力。正常看到他和唐校两人巡视校园,校园的每个角落、班级的每块地方都能细心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并能做好详细记录和督查工作,不能不让人为他的严谨工作竖起大拇指。语文组教研活动中,他负责给老师们介绍习作指导内容。课前,他做了大量了准备工作,用课件一一向我们介绍了不同学段的要求及指导方法,对于我们来说,很具借鉴性。看着他在一体机前侃侃而谈的大将风范,你不得不觉得这个平台对他来说小了些。最让人感动的是他那一颗年轻而有活力的心。一般而来,五十岁以上的农村男教师平时谈论的都是即将退休的话题,对什么都提不上劲,万事都得过且过。而他,竟然第一个报名要和我们一起每日撰写新教育随笔,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和毅力啊?事实上,在写的过程中,他不输于我们的年轻人,不管是速度,还是内容,这更需要他的智慧和才能。

像许雪琴、老魏这样的老师,学校里还有很多……他们对于职业的高度认同,对于新教育的积极实践,对于生命的根本信任,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自己从事的这个职业最终将会如草木萌芽,花儿开放,成为宇宙创造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这样一种信任,这样一种信仰,我想,我们的新学校——大丰港实验学校一定会赢得所有家长的期待和信任。

6.素质教育随想录之二十五 篇六

校园随笔二则 好雨知时节

山东省邹城市西关小学

王忠伟

上篇

随风潜入夜

已经是春天了。微风似有似无的吹在脸上,这叫一个爽!

晚上偶尔起身的时候,似乎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时断时续的淅淅沥沥。醒来后,迎着微露的晨曦推开房门,地上一片润湿。

果真是今年第一场春雨提前造访了。不经意之间移步来到院子里,已经有一丛丛绿色露出了脑袋。浅浅的绿色里,明显还带着泥土里的润湿,一蓬蓬的仰望着蓝天。也许下一个不经意之间,它们已经在青翠欲滴之间装点庭院了。可别小看了现在这一点点不起眼的绿意,这可是无限生机的起点。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迎着朝霞来到学校里的时候,空气中那一抹润湿还没有散尽。教室的门已经早早打开了。语文老师一个人立在讲台旁边,自在其中的大声朗读着昨天刚刚学过的课文。怕打扰了老师的兴致,蹑手蹑脚的走到座位旁边。掏出语文课本,翻到昨天学习的课文,还没有完全坐稳之际,就跟上了老师朗读的节奏。几遍下来想稍事歇息的时候,发现周围的座位上已经坐满了同学。此时,我们这个黑屋子、土台子式的教室里已经是听取书声一片。

许多年以后,我还是非常珍惜早晨这短暂而又美好的时光。总是觉得还是那个普通话不太标准的语文老师,间或在朗读的间隙稍作停顿,从课本的上方投来一束让人不敢懈怠的目光。

清晨,其实是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的。不论是大街小巷之中人来熙攘之时叫卖的喧嚣;还是晨练的人们歇息时的悠然自得。都足以使人目不暇接。更别说高楼大厦所包容之下的种种灯红酒绿。要说有人陶醉于其中倒也确是无可厚非。不过,要比起许多像当年语文老师那样的人。黎明即起,简单安排好自家一天所必须的饮食起居之后,便来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最终是默默无闻之中的水到渠成。这些看似眼花缭乱的美景佳人是不是太过于肤浅了。

几十个寒暑过去了。当年也曾经意气风发的语文老师,终究也不可抗拒的渐渐老去。已经是二层小楼的昔日校舍里,也已更换了几茬晨读前就立在讲台旁边朗读课文的语文老师。早晨是美好的,不过各种各样的美好其实是有着大相径庭的内涵的。早晨是短暂的,只有勤勤恳恳、从未荒废过的人才不会遗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中午时分,空气中的湿度已经大大降低。路旁或高或矮的盈盈绿色,却因了一夜春雨的滋润而更加生机勃发。好一派北国之春!

循着乡间小路两旁的绿色,拐了几个不容易记住的小弯就到了学校。学校自建的花坛里,种的都是随处可见的野花、野草。盎然的绿色之中,缀着星星点点的以红、黄、蓝、白为主色调的花朵。倒也有一番独到的乡村情调。

已经显现出山穷水尽之色的数学老师,却常常背水一战。颇有燕赵之风所体现出的些许悲壮。其实对我们这位敬爱的数学老师来说,即便是现在全身而退,也不失为是急流勇退谓之机。数学老师一生只上过三个学期的全日制小学。小学一年级里,他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永不言退的进取精神,不可思议的带领我们完成了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虽然成绩并不十分理想,但毕竟为我们以后继续攀登数学高峰铺平了那条泥泞的小路。比如对我来说,以后的数学学习之路肯定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但终归应了老人家那句:“人间正道是沧桑”的预见。

麻烦的是二年级开学后,仍旧没有找到合适的代课老师来教我们数学。毕竟当时代课老师每月的那点补贴与农村一个精壮劳力的自身价值相比,确实是有些不太对称。既然如此,我们这位对教学认真到近乎偏执的“拧筋头”老师,在开学之初又在校长面前立下了“军令状”:“我就带着孩子们再‘拼’上一个学期。”可是第二个学期到了,仍旧没有人愿意来代我们的数学课。又是一次掷地有声的誓言:“没人教,我来。不会的咱学!”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们的数学课常常是“走一步、退两步”。在老师的边学边教的过程中蹒跚前行。期间在老师的带领下,出的洋相、受到的难为,现在已经成了足以自豪终生的资本。以致现在,因我对工作的执迷而表现出的孜孜不倦,常常令人不可思议。我总是觉得,在物质条件已经极大丰富的今天,作出这么一点点的贡献。与当年一穷二白的世界里的数学老师相比,其实真算不了什么。自古以来:狭路相逢勇者胜。

下篇

润物细无声

几年以后的又一个不经意间,竟然发现院子里那几棵曾经在春风中沐浴着阳光,也曾经在狂风暴雨之中挣扎着飘摇过的,似乎已经被人遗忘的小树苗。已经长成了能够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了。

随着大树不断的枝深叶茂,我也长大成人了。几经周折之后,我也成了一名乡村小学教师。繁忙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余,我常常静坐在窗前,或倚着门框对着院子里那几棵已经是栋梁之才的大树发呆。一年年不期而遇的春雨,成就了它们身体里生机无限的能量。

盛夏里一个狂风暴雨的下午。刚好没有课,目不转睛的盯着与狂风暴雨游戏的大树。倾盆而下的大雨经过大树树冠过滤后,已经呈现出淅淅沥沥之状,欢快的流进了脚下的土地。在大树的遮挡之下,树根旁边一丛丛的小草在风雨中欢快的舞蹈。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在这独处一隅的农村小学的校园里,也不可避免的有过不可预知的惊涛骇浪。也是一个狂风暴雨般的课堂之上,其中过程就不必细说了,但总归是在我这个农村小学教师的“遮挡”之下。学生们在涓涓细流之间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烈日之下的操场上,完全不理会盛夏之中燥热的裹挟。小家伙们在闷热之中狂奔乱跑。还是我们仅有的几个老师合力而上,把他们分流到了几个阴凉之中。喝着自带的开水,他们才体会到凉爽与烈日给他们带来的感觉上的区别。、、、、、、又送走了一届毕业生。回首往事之间,才发现教师的工作就是平平常常之中的婆婆妈妈。所做的工作说白了就是:在风雨来临之际,昂首挺立之间,把劈头而来的倾盆大雨过滤成湍湍流过的涓涓细流,让身边的这棵棵嫩芽在不知不觉之间滋润着自己的心田。

7.中学教育随想 篇七

1 教学改革是时代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山颖教授讲的教学改革是以姜大源教授倡导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为理论基础的, 是对工作过程系统化这一理论的践行。行动导向教学法突出了“以市场为导向, 以就业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理念, 真正体现了教育的社会化服务功能, 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 岗位需要什么技能, 我们就重点训练学生什么样的技能。

科学发展突飞猛进, 社会变革日新月异, 职业频繁发生变更, 劳动组织随之发生变化,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 学生必须具备独立学习、独立计划、独立实施、独立控制和评价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 就需要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体系构建的知识, 然后按照完成任务的流程将知识串起来, 删去很多与完成工作任务不相关的知识, 使学生学会工作流程与方法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只有改变教学方式, 这种能力的培养才能得以实现。

现行的教学模式重在教师讲授, 学生聆听, 学生缺乏学习能力及动手能力, 没有学习能力便不能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职业需求, 更体现不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况且, 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知识直接告诉学生, 缺乏自己选择、探索的过程, 缺乏消化吸收的过程, 掌握得快, 忘记得也快。山颖教授讲的行动导向教学法通过市场调查, 准确定位岗位需求, 然后开发适合岗位的课程, 将传统的知识体系进行重组, 按工作情境编排教程。教学过程的实施分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等6步。教师重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索, 动手查阅所需资料, 商定解决问题的计划, 教师可以帮助决策, 学生在实施过程中若有不能解决的困难, 教师可予以指导, 然后教师可组织检查落实每组的实施情况。最后组织评价, 评价可分为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师若没有找到解决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的问题, 那是我们自己在受苦。”

2 行动导向教学法有别于传统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是知识导向, 知识的传递方式是单向的, 教师演示, 学生模仿, 学习内容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 学生的参与程度较弱, 注重认知教学目标的实现, 其结果往往表现为要学生学, 激励手段以分数为主, 是外在的激励, 质量控制是单一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是行动导向, 知识的传递方式是双向的, 学习内容以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并举, 学生的参与程度很高, 教学目标兼顾了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的共同实现, 其结果往往表现为学生要学。激励是内在的, 是在完成一项任务后通过获得喜悦、满意的心理感受来实现的, 是综合的质量控制。但行动导向教学法并不完全排斥传统的教学方法, 而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许多传统的教学方式, 如探究式学习和解决问题式的学习仍然是行之有效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借鉴了传统教学法的优点, 创新发展了思维导图法、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等,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为学生创造了具有尝试新活动方式的实践空间, 把教师和学生真正从书本中解放出来。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指通过师生共同确定行动来引导的教学组织过程, 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 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的学习方式。其基本特征体现在“完整的行动模式”和“手脑并用”两方面。通过行为的引导使学生的脑、手共同参与学习,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 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团结协作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法一般采用的是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模式, 重视案例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因此, 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 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主持人”与协调者。教师设计、开发合适的学习情境, 用完整的行动模式替代了按照外部规定完成给定任务的部分行动模式, 通过多种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独立获得必需的知识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可以从多种可能的行动方式中选择自己的方式, 而且在行动前要对行为可能产生的结果做出预测, 有意识、有目标地去影响行动的结果。让学生在行动中学,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行动导向教学实质上创造出了教与学、师与生互动的社会交往的仿真情境。

行动导向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习过程中, 每一名学生都需要贡献自己的智慧, 没有旁观者, 只有参与者, 学生能真正感受到学有所用, 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乐于探究、勤于实践、善于合作, 培养了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有责任心的团队精神, 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直接感受与间接知识、实践训练与理论学习、专业能力提高与关键能力发展的紧密结合, 便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感悟未来职业岗位的氛围, 以适应社会需求。行动导向教学法还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提高教学质量。由于行动导向教学法要求教师是行动的引导者、帮助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职业操作的“教练员”、有问必答的“咨询师”、探索创新的“引路人”, 因此, 教师要做好大量准备工作, 以应付学生的各种未知问题, 掌控学生的行动。而这也能激发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及方法, 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提高教学质量。

3 创设相应的教学环境是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前提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 而目前我们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仍是以“三段式” (基础+专业+就业指导) 为主,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分开进行的。因此, 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最大困难是如何进行一体化教学。在教学管理上,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某种程度上打乱了传统的理论与实训教学分头管理的机制, 对现行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挑战。

3.1 行动导向教学法需要有配套的学习环境

由于各专业实践的特殊性, 许多用人单位考虑到内部管理秩序和工作效率, 一般不愿意让不相关的人员接触自己单位实质性的工作。另外, 由于学校所处地域特殊, 部分专业根本没有可供学生实践的具体用人场所, 这就要求学校提供配套的学习环境, 即“教室+车间”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情境。这种情境教学要求教师既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 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能够模拟实际工作场所的业务活动, 模拟真实的工作流程进行教学, 让学生真正在行动中学习。

3.2 更新观念, 创建新教学管理模式和方法

为实施严格意义上的行动导向专业化教学改革, 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管理人员必须更新观念, 创建一套与职业教育相适应的具有特色的现代教学管理模式与方法, 确立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目标。在教学领域层面上, 要设置一系列与工作情境相联系的教学课程, 集思广益, 开发出与行动导向教学相适应的新教材;在教学方法层面上, 要建立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体系;在教学评价层面上, 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普遍适用的能力测评体系。

3.3 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行动导向教学改革的核心人物和关键所在, 故教师观念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在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时, 教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并按照职业活动的要求组织好教学内容, 把与活动有关的知识、技能组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 要按学习领域的要求编制好教学计划, 明确教学要求, 安排好教学程序。教学中可使用卡片、多媒体等教学设备, 使学生学习起来直观易懂、轻松高效。在行动中教理论知识, 才能做到理论的适度够用, 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 结语

8.家庭教育的一点随想 篇八

【关键词】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做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在心中占据 相当的地位。为何家庭教育显得如此之重要呢?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从3岁……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这个东西在实际很容易就可以找到例子,有好多家长为了各种原因把孩子留给了老人,所以我见过好多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很慢,到两岁多都不能说完整连续的话,更不用说其它的早期教育了!还有行为能力的差异,好多老人太溺爱孩子,硬东西老是自己嚼碎了去喂孩子,殊不知这已经使得孩子的咀嚼能力不能有更好的发展,更不用说注重卫生了!还有的孩子跟着老人老是去麻将馆之类的场所,使得孩子会说的很少的东西都是一些麻将方面的东西,所以显得孩子对外的交流就差了!还有礼貌待人等问题都得不到很好的指引!

另外,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一生,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这种终身性的教育往往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家风,家风的好坏往往要延续几代人,甚至于十几代、几十代,而且这种家风往往与家庭成员从事的职业有关。如:杏林世家”、“梨园之家”、“教育世家”等等。同时家风又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学风,学风的好坏也往往延续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所以我们要时刻注重自己修身养性问题!

再者,家庭的存在,确定了父母子女间的血缘关系、抚养关系、情感关系,子女在伦理道德和物质生活的需求方面对父母长辈有很大的依赖性。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家长合理地使用这一特点,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是很有益处的,对于幼儿来说,尤其是这样。幼儿在与其他小朋友们玩耍游戏中,当出现争执情况时,往往引用父母的话来证实自已的言语行为是对的,如他们喜欢说:“我爸爸是这样说的。”或“我妈妈是那样做的。”等等。因此,父母双方在教育子女的态度上首先协调一致,并相互配合,应宽则宽,应严则严,在孩子面前树立起一个慈祥而威严的形象,使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

最后,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还有一定的感染性和及时性。所以我们当父母的应该在遇到各种问题时要处惊不变、沉稳坚定,也会使子女遇事沉着冷静,这样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么变化,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故此做为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之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得给孩子树立好的学习榜样,不要溺爱孩子,要让孩子知道你的辛苦与付出,不要 让他们觉得父母对他们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其次,在对待孩子的学习上要让他知道学习最主要的地方是在学校,而不是通过补课,现在好多家长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看着真累人啊!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容易让孩子对补课产生依赖性,还有就是太累太烦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所以学习不好不是天生的,而是各种问题造成的啊!最后,就是当孩子叛逆的时候不要放任孩子,不要放弃孩子!而面对这种问题的好方法就是要养成和孩子交心的好习惯,和孩子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错了要对孩子及时道歉,让他有主人翁意识,孩子错了要帮助他和他一起迈过他人生路上的各个坎!

9.金陵随想优美散文 篇九

金陵津渡,两三星火。岁月的轮回并没有磨灭六朝古都的水天墨色。微风,浮动了青琐微垂的千条弱柳,秦淮,倒映了千年未灭的桨声灯影。六朝的烟雨,涤荡了多少纸醉金迷。曾经,她或许没有春风送暖的扬州城一样繁华,或许没有笙歌临安城的热闹。然而今天,她却向我们完整的展示了历史:玄武湖的城墙依然屹立,鸡鸣寺的钟声依然清晰,栖霞山的秋叶漫天纷飞,紫金山的风华千年不移。别的古都,把历史融入了城市,而南京,用城市留住了历史。在南京,不存在纯粹商业性的建设,也不存在纯粹学术性的研究。我能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春风中夹杂着金石的铿锵作响;我能感受到,那安静的万顷浩波之下,埋藏着折戟和尘沙。天京的猎旗,见证了中国老百姓抵抗侵略的雄姿;惨白的墙垣,见证了三十万生命的撒手人寰……从凤凰亭上凤凰台,到折戟沉沙铁未销,从南京大屠杀,到百万大军渡长江。南京的兴衰不也见证了我们祖国的兴衰起落么?

历史,时代。一个个事件,一场场战役,都被凝聚到了南京。历史的魂,时代的魄,都留在了这著名的古都之中……南京,传承了历史;历史,铭记了南京。

无论是经书粉黛抑或纸醉金迷,无论是战火纷飞抑或宁静祥和,都融入了南京这座城中,成为城市发展的精华。如果说南京是一块华美秀丽的云锦,那么历史则是云锦上必不可少的花纹。南京,向历史展开了一幅优美的画卷,给了中华文化一个最美的归宿。给了中国文人,最好的归依。

南京,留住了历史。

历史,见证了南京。

时代更替,岁月轮回。改变的,是城市的外表;不变的,是城市的内涵。南京发展了,发达了,然而她将历史,熔铸到了城市的血脉中……

看哪,夫子庙前的张灯结彩

10.工作随想 篇十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经过朋友介绍加入了柳州海逸房地产这一个大家庭,并接触了之前听说过但却未了解的二手房中介这个行业。最初是报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到公司报道,也曾担心自己是否会失败。幸运的是遇到了一名好的店长,不但短期内教会了许多工作技巧。他的一句话更是打消了我原有的顾虑,使我更有信心致力于二手房中介这一行业。“你既然以前都没有成功过,为何还这么在乎这次是否会失败。”的确,回首过去所走过的路;不管是外贸销售还是商场柜员,甚至是自己投资生意做小老板,都未能找到那一份期待已久的成就感。特别是儿子的诞生,让原来平静的生活多了份匆忙,原来乐观的我感觉到生活的担子重了几斤。也让自己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及人生的定位.“好的选择,大于努力!”一生中能有几次选择。加入海逸短短几个月时间不管是对公司还是工作都经历了由陌生到熟悉,不知不觉在店长和老业务员的教导下,也许是因为原来就一直接触销售这一行,工作方面简单的问题基本上略有了解,近期内也给自己定了工作计划与目标,在做好现有工作及基础内容的考核以外多给自己创造谈单的机会。因为仅有几次谈单,虽说不是自己亲自操刀,但其中的学问与技巧就足以让我回味许久。更让我得到感受到这是一个学无止境,挑战性极高的行业。

通过这几个月在河西店的工作,印象最深的是团队精神对一个公司的重要性,而团队精神的好坏与否很大一部分与店长的态度有关。

在房源方面,除做好小区精耕以外如果有条件的话到周边菜市场及人流量大的地方设流动摊点,将会吸引更多业主来放盘。而客源开发方面,除了继续加大网络广告的作用外,还应根据河西店的地理位置特点,到周边各厂矿门口设流动摊点吸引更多钢性需求的职工客户。就目前个人的能力和对工作的掌握程度来说店长职位还需加大努力。但我坚信不懈的努力背后将会收获那份久违了的成就感!

柳州海逸房地产河西分行 吴敬国

11.“留学热”随想 篇十一

回顾历史,从解放前的留日、留欧美,再到解放初期的留苏,中国的大多数爱国学子怀着救国或是建设新中国的美好愿望,一批又一批地走出国门,求学于世界。他们中的学成归来者,对近、现代乃至当代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当前的“留学热”至今已持续了20年时间,仍然盛行不衰。上面提到的“新东方学校”就是这股热潮的应时产物。为了出国以及在国外立足和发展而努力奋斗的人们当中,既有为了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科技、文化以便报效国家的,也有为实现个人理想愿望的,只要他们采取的方式是合理合法的,都无可厚非。无论如何,当今中国,“出国热”已经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不是经常带着羡慕的口吻谈论某某的孩子在美国当了博士、或是一年多少万美金的收入吗?我们不是在自己工作生活的境遇不够理想的时候考虑到哪个学习班进修一下,考TOEFL、GRE出去吗?当我们从积极的意义上看待“留学热”的时候,当然可以看到其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所起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另外还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我们这个民族积极进取、不甘于得过且过的精神。

然而,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留学热”,也许又有另一番感受。以多数留学者为出国而努力的这一阶段而言,他们首先要在承受学习和工作繁重压力的同时,不辞辛苦地参加TOEFL和GRE考试。TOEFL(即托福)考试尚可,GRE则即便对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而言都是十分困难的,更别提像中国人这样的外族人了。现在有一种说法,把GRE称为“上帝才能读懂的英语”(God-Read English),GRE考试中的有些单词,人的一生中只有在这次考试中才会遇到。如果说美国人是故意刁难,亦不过分。千辛万苦、过关斩将地考出好成绩,又要面临大使馆、领事馆的签证问题,准备一笔对普通中国家庭来说不菲的出国费用的问题。出国后,留学生还要适应异国的语言、文化,承受不可避免的对外来民族的歧视和来自国内亲友热切期望所带来的压力。我们时常听到来自留学生们关于国外如何如何比国内好的说法,当然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无疑是事实,但也不应排除有为面子而硬撑着说的人;也有在国外面对人家百万、千万、亿万富翁心理失衡,只好在国内同胞面前故意吹嘘找回平衡的人。

为什么我们国家那么多智商不弱也能吃苦耐劳的人们,只会费尽心机获取一份国外的工薪收入呢?他们的付出和所得真的合理吗?比如前面提及的刘苏秦一案,这个中国留学生之所以遇害仅仅因为为了省钱而单独骑自行车去打工。也许我们民族的文化中有一种弱点,这种弱点使人们产生实用主义的、短视的倾向,我们自认为比别人聪明之处,其实不过是些小聪明,正如一位学者说的,“有智商无智慧”。当一个留学生历尽艰苦而获得比国内高得多但和自己在国外看到的富裕者相比又低得多的收入时,难道不该想一想,自己是否用错了功。如果我们每个人都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以促进自己国家各方面的全面进步,那么以同样的付出,也许我们在自己的国土上能成为比尔·盖茨和亨利·福特那样的人物,而不是把自己的精力浪费在背诵诸如那些“上帝才能读懂的英语”之类无意义的劳作上,并且花费半生的时间去取得另一个国家的国籍。

12.九月随想 篇十二

伴随着姗姗而来的九月, 秋的气息也弥漫于天地之间。她在薄雾绵绵的早晨溜来, 又在仍显些炎热的下午溜走了。她蹑手蹑脚地在树枝上走过, 装作不经意地把叶子涂上了红的胭脂, 她又穷凶极恶地追赶着野蓟花, 直把它们驱逐到山谷野坡处开放, 她又在山顶上盘旋, 与风嬉戏着。这就是九月, 变动活泼得如同野核桃树上的鸟雀, 又安闲得如同一端缓缓流淌的小溪, 她是夏季成熟和富足的积累。

杨柳吐绿, 百花绽放的春天固然可嘉, 但硕果累累, 金黄遍野的秋天又何尝不是一个奇妙的季节呢?只是造化让秋天以一种更精致和微妙的方式来到人间。春夏的成长和发育积累到现在已成了丰收和成熟的时节, 人们也开始忙着收获。圆鼓鼓的枣子和肥大的柿子挂满枝头, 在植物们把自己的未来交给种子和根茎时, 昆虫们也忙着在卵蛹里注入明天了。紧张的旋律渐趋舒缓, 生命似乎要开始短暂的休息。

“一叶落兮天下秋”。九月, 枝叶还是旺盛的, 但也开始有了些许的黄叶, 偶尔会飘零而下。一些早熟的野草已开始枯萎, 调皮的孩童沿着沟渠点燃了它们, 引来阵阵的青烟袅袅冲向白云。九月, 让人赞叹那蕴藏着饱满的果实, 也偶尔会引发秋士的悲戚。

13.三八随想散文 篇十三

姐妹们兴致很高,有两个的歌唱的很好,在我看来比专业歌手唱的还好,在享受她们天籁般的声音的同时,我们也给她们伴舞。有几个姐妹舞姿很轻盈,很专业,那旋转的妩媚,那跳动的影姿,那活泼的笑容让我又一次忘记了年龄,忘记了这是一群快奔五的女人的聚会,忘记了自己重重的心事!眼前仿佛是一群不谙世事的少女,不知世途艰险,不识人间沧桑,她们只有纯真,只有欢乐!

这几个姐妹,代表了一代女性,既能上得厅堂,也能下得厨房,在外面个个工作出色,在家里又都是理家能手。支持老公工作,教育孩子有方。她们的孩子大多数都上了重点院校,有几个上了令人羡慕的军校,还有一个姐姐的孩子军校毕业,已经工作好几年了。她们会工作,会生活,劳逸结合。努力工作,同时不忘保养自己,所以在任何时候都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给人一种优雅端庄,健康自信的阳光感!

我觉得对女人来说最大的成功莫过如此,——自己在本该沧桑的岁月里依然优雅如初。爱人身体健康,对自己关心如初,孩子学业有成,健康阳光,钱不多不少,刚好够花。朋友不多不少,相约双扣刚好一桌,相约麻将恰好都在,想去走路有人作陪……

在欢乐的海洋里我的灵魂又一次出窍,看着眼前的这群“花蝴蝶”,想起了很远很远的事。突然有姐姐推我,“快,你的《一壶老酒》开始了。《一壶老酒》那是我准备唱给妈妈的歌,我接过麦克风,开始吼:“喝一壶老酒,让我回回头,回头啊我望见妈妈的泪在流,每一天都这样过,每一年都这样过,我大步的往前走……”放下麦克风,我抓起手机,冲出包厢,给妈妈打电话。电话是爸爸接的,说他在看电视,妈妈在热炕上暖着……

想起了我的妈妈,妈妈不懂母亲节,但她知道三八节,她说三八是妇女的节日。妈妈代表了一代妇女。妈妈把钱看得很重,常常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来用,我在想我们今天的聚会要花去好多钱,这要是被妈妈知道了,她会是怎样的心痛。

妈妈从来不知道如何放松自己,她一生都在地里劳作,太累了,她就在地头休息一下,吃点干粮,稍稍回复体力,她又开始干活。农忙时期,如果天不下雨,她就不会休息,只有天下雨,无法下地时,她才可以休息一下,也常常是伴随着一堆的针线活。我们一家六口人的鞋子,衣服全要手工制作,所幸奶奶能给妈妈帮忙,平时缝缝补补的事奶奶干的多,但鞋子全是妈妈做。至今不能忘记妈妈在煤油打下纳鞋底的景象——麻绳在妈妈的手里兹兹的响着,锥子在妈妈的头皮上轻轻的划着,哈欠一个接一个的打着……总能在合适的时候穿上妈妈做的新鞋,总能在天还没冷的时候穿上妈妈做的棉衣棉裤。现在想来真是不容易,那么多的鞋子,衣物都只能是妈妈忙里偷闲的作品,从来都不算在干活里面,地里流汗的活才是活。

妈妈这一代女人,干得了外面的重活,干得了家里的细活,手能提,肩能扛,能挑粪桶,能绣荷包。她们唯独不懂得享受生活,不懂得保养自己。妈妈一辈子脸上没抹过油,更不要说化妆,岁月的印痕在妈妈的脸上很明显。妈妈的一生都是付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我的孩子刚出生时,妈妈帮我带孩子,妈妈在家里,那可真是一个可靠的保姆,从带孩子到买菜,到打扫卫生,到洗锅做饭,都是妈妈一手干。有时候我建议老公洗洗碗,妈妈会说:“一个男人,怎么能洗碗呢,你看那手长嘎嘎的,抓个碗目当(可怜)的很,快算了,我两把就涮了!”妈妈总是很适时的把老公推出厨房。在妈妈的人生观里,男人要干顶天立地的大事,家务活是小事,都应该女人干。

妈妈觉得女人应该支持男人,把好吃的,好用的留给男人,把不好的留给自己,妈妈觉得女人应该看男人的脸色做事,男人不高兴的事最好不要做。妈妈代表了一代女人——地里不比男人干的少,回到家,男人喝茶睡觉,女人喂猪喂鸡喂牲口,做饭洗锅,缝新补烂,烙馍馍垫圈。

14.秋日随想 篇十四

择一秋高气爽之日,与朋友相约,登高极目四方,那远方的山清晰可见,红叶斑斓,点缀了山的衣裳,回望家乡的方向,在视线的尽头,仍然是一片茫茫,重阳节里不能回到家乡,不能与老娘诉说经历的忧伤,不能在家乡的柿树下观看落叶飞舞,不能欣赏家乡树叶里秋的脉络,只有在他乡的山上斟一杯菊花酒,细细品味他乡秋的芬芳,酒的烈性滑过喉咙,心中充满了百折回肠,朦胧间,青春美好时光又在眼前摇晃,年少时也曾树间捉迷藏,也曾在山间高歌欢唱,就连柿子的甘甜,也似乎仍然在唇齿间回荡,凉风吹过时,回头仔细端详,不经意间却增添了一身沧桑,摘下一枚秋的叶片,透过灿烂的阳光,其间的故事,似乎又在耳边回响,年少的梦想,似乎又在斜阳中挥洒着张狂,定睛看时,却发现已经断了飞翔的翅膀,深吸一缕菊花的清香,思念家乡又在心中陡涨,亲人的脸庞,好像在菊花上诉说着凄凉,回过神来,心中顿时充满了悲伤。

好在此刻秋风正在送爽、瓜果正在飘香,虽然不是春光,却胜是春光;好在柿树叶红菊花黄,还可登高望故乡,好在人生易老,天原样,岁岁仍有重阳。

那就让心灵多一点阳光,少一点迷茫;多一份灿烂,少一份彷徨;多一丝微笑,少一丝悲伤。

15.两课活动随想 篇十五

转眼间,为人师已经十四载。

儿时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着崇拜和憧憬,记得那时读李商隐的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觉得这句诗是教师的写照,感动于教师的伟大和付出。读“程门立雪”的故事又为我国古代有这样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而兴奋不已。直到若干年后,自己也走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农村中学教师的时候才感悟到这个职业的些许真谛。

不是播种就有收获,不是耕耘就能丰收。身负社会和家长的厚望,身处多重压力之下,教师要面对的远不只是清贫二字。压力、焦虑、疾病正吞噬着广大教师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身处农村地区的教师需要面对的则更多。我国的教育城乡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农村诸多落后的条件限制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多少年来,农村的教育踟蹰在崎岖的小道上。因为经济落后,校舍简陋,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吸引不到优质的师资;因为农村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大都是由老人照看或独自在家的留守儿童。生活的艰难、情感的缺失导致他们性格各异,难于教育和管理。广大的教师长期身处农村教育的寒冬举步维艰。

教师这个职业要求从业者:守得住清贫,赖得住寂寞。但是,教师也是社会的人,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不良风气的恣意肆掠,也很容易陷入攀比和欲望的漩涡,失去职业信仰,失去工作激情,在职业倦怠中挣扎……因此很多学校里面都缺少一种育人的氛围,一种对工作热爱和拼搏的精神,一种团结协作大局为重的境界。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有时不禁感叹:一个人的力量太微薄,一个人的努力对于整个教育来说真是杯水车薪……多少年的努力,虽然小有进展,但是离心中的愿景还是相差甚远。看着周围不少从教多年的教师慢慢失去了青春,也失去了梦想和激情。我也有了一丝迷茫。

直到2011年秋,名为“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在湖北省各地如火如荼的展开,让我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的曙光,愿这个活动如同一声春雷,警醒梦中之人,一起努力,迎接农村教育的春天!在教学比武的过程中,我们受到了很大的震动。教育理念在更新,教材在更新,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多种教学媒体的介入……可是在以往的教学中,多数时候大家是按部就班,墨守成规,鲜有创新,以不变的方式来教变化着的学生,自然收效甚微。假如继续固步自封,闭门造车,不久就会成为时代的弃儿。在家访活动中,更是感触颇多。原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从未走进孩子心中,因为我们对孩子面对的生活困难一无所知:我们甚至不知道哪些学生是孤儿,需要特别关爱;哪些孩子是单亲家庭,需要注意交流方式和内容;哪些孩子家里经济困难,在学校承受着压力和自卑,需要学校和社会的援助;哪些孩子身受疾病困扰,需要大人的悉心照料……

带着对自己过往的工作历程的反省和对未来的期翼,我阅读了一部风靡全球的畅销书———《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掩卷沉思,书中的内容使人感觉豁然开朗。信任,道德成长六阶段,阅读,经济学……那个身处一间又小又破的被称作56号的教室里的美国人,就是这样一个即使无人督促、频繁应试、环境颓丧的状况下依旧对教育怀有热诚,对学生怀有爱心,为信仰不懈努力的人。看着他书中所描述的点点滴滴,同样身为教师的我感到有些惭愧。他在那样的条件下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并最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化腐朽为神奇般的奇迹。正如书中自传中的陈述:数以万计的教师都在努力的另辟蹊径,我亦如此。

身处发达国家的小学教师雷夫在那样的环境中,没有抱怨,没有放弃,坚忍不拔,用毕生的心血,为国家培养了众多栋梁之才。成就了他人,也成就了自己。而我们的祖国目前并不发达。祖国母亲从多少年的硝烟中走来,走过了被列国欺凌的时代,带着一身的伤痕,走在了经济迅猛发展的路上,或许教师这个行业没有受到期望中的关注,或许我们的清贫和艰苦无人知晓,或许我们面临着生存的压力和社会的不解,或许我们处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拐点上进退维谷,但是,我会摒弃心中的迷茫,以两课活动中的所思所感为动力,以《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中的一句话为座右铭:假如我命该扫大街,我就将它扫得有模有样!

回头望望身处大别山深处的边远小镇,那是养育我们的家乡,我仿佛看见家乡的孩子们张着无数无助的双眼和小手,期望着美好的未来。因为落后,他们的心灵却常常行走在文化的沙漠,踟蹰在黑夜之中。我们不该一味埋怨客观条件致使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不该因为遇到一些困难就停止前进和探索的脚步,更不应该太过计较个人的得失。

16.生命.随想 篇十六

丝雨在窗外的灯影里酣畅淋漓地飞扬,柔和缠绵的旋律在屋内薄雾般旋绕,思绪信马由缰地在素笺的绿原上恣意徜徉。我一盏暖茶,一枝纤笔在手,享受这悠然而惬意的天籁雨夜。

可右臂无端地开始酸痛,旧疾又犯,虽丝丝点点,却酸入骨髓,痛似抽丝,仿佛有无数细针扎着,欲抬无力。不期而至的病痛打搅了我文思的潺潺清流,折断了我灵感的天使之翼。

林林总总的散乱思绪在脑海的疆场里驰骋,而流连最多的,莫过与对生命,对健康的思索。

生命是一段花开的慢镜,呱呱坠地是花苞初孕,风华正茂是花枝怒放, 风烛残年是落英缤纷。生命如花,如花般灿烂,也如花般嬴弱娇嫩。

生命之花要粲然长久,生命的四季要顺畅旷达,生命的旅程要心旷神怡,除了有平和豁达的心态,更重要的是拥有健康。

树木葱郁的依赖,空气、阳光、水。生命的圆满,也该有阳光、空气和水。而生命的空气是健康,生命的阳光是亲情,生命的水是工作。这三者中,缺一皆谈不上圆满幸福。而健康更是生命的支点,是生命的的基座。没有健康,生命的绿树不会青翠,生命的大厦无法牢固久远。

年轻的时候总是在挥霍健康,随意挥洒生命的甘露。我亦如此,晚睡,长时间的伏案写字,斜躺着看书,率性而为,总以为病恙是很遥远的事情,也从不在意父母的劝告。

可刚过而立,就开始微恙不断,疼痛迫使我开始关注健康,开始思索生命。

有时我想生命该是一架有使用期限的机器,若你不小心运作,呵护,缺少必要的养护,那极有可能提前报废。

一代枭雄曹操曾经感叹:“鬼鹤虽寿,犹有尽时。”有时生命脆弱如美丽水晶。珍爱生命,拥有健康,该是你我生活的底色,该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17.周日随想杂文随笔 篇十七

春日墙画。微友张莹提供

昨夜,她让夏姑娘赶做了一把把油漆刷。一等雨停,就晨跑到公园,在树皮上不停地舞动。而油漆洒落的地方,风吹草长。

昨夜,她让秋姑娘打造了一台台印花机。未等雨停,就让快马牵引着她,到河滩,到山谷。希望自己从南国出发,一直加班到北方的初夏。

昨夜,她也让冬姑娘建起了一座座蒙古包。长条子桌上置放着刚煮熟的鸡鸭鱼肉,热气腾腾,给农村小伙与打工女有一次牵手的机会。他们刚从老家赶来,为这个城市聚了人气,也化了很多力气。

出发在兰湖。微友凌晨提供

18.“读书日”随想 篇十八

1930年庆祝活动移到4月23日——塞万提斯的忌日,碰巧这一天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圣乔治节”。传说中勇士乔治屠龙救公主,并获得了公主回赠的礼物——一本书,象征着知识与力量。巧合的是,这天是着名作家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维加3位着名文学大师的辞世纪念日,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无论这一切主旋律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旨在让各国政府与公众更加重视图书这一传播知识、表达观念和交流信息的形式。

但是,在中国,这个世界性的读书日还未被社会公众所知晓,更谈不上是节日。据搜狐读书网站2004年调查显示:知道“世界读书日“的人仅占6%,27%的人虽听说过但不知详情,67%的人从未听说过这个日子。这个调查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吗?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功课那么多,作业要完成,那有时间看书?其实只要你肯挤时间来读书,就不愁没有时间。就像大文学家鲁迅先生说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是有的。”他自己就是把大家喝咖啡、谈天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最终鲁迅写出了许多好文章,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可以用午休、放学做完功课以后、节假日等点滴时间来读书。每天一小时,积少成多,积沙成塔。

读书不仅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我们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的榜样,如军人、科学家、老师、英雄人物等。这些令我们崇拜或学习和模仿的楷模,也可以通过阅读各类书籍所认识。我们在进行阅读时,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

在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季节,让阅读,伴随我们的生活,让阅读,提高我们的素养;让阅读,坚定我们的信念;让阅读,凝聚我们的力量;让阅读,改变我们的人生;让阅读,鼓舞我们奋进。

19.春运随想 篇十九

其实, 换个角度审视, 作为全国范围内的一次人口短时超常规模大迁徙, 中国独特的春运也蕴藏着重大商机, 特别是航空、铁路、公路运输企业和一些私人经营组织, 往往在春运期间盆满钵溢, 达到全年的业务高峰期, 客流量大、上座率高、票价坚挺, 车票不再打折销售, 住宿、食品、服装、包装等等行业, 都一起跟随沾着春运的光。试想, 若是没有春运, 恐怕有些行业有些人士的日子真的不好过哩。

还得承认, 倘若相关部门的调控方式更为科学、合理、得体, 春运期间或许不会显现人潮过多的态势, 人们的出行或许更为舒适、方便。须知, 春运的主要客流量是农民工、学生、探亲者等等几大群体, 能否设法分流部分春运客流到平常时段?比如, 单位将员工假期多安排在客流淡季, 又如, 各类学校特别是高校和职校, 适度调整学期和假期, 放寒假尽力回避客流高峰期, 再如, 一年的漫长时光里, 各类外出务工人员不一定非要选择在春节回家, 至于探亲者和旅游者, 最好避免春节前夕出行。

20.随想曲之爱 篇二十

爱是一种奇迹。她能点燃病床上无神的双眼,她能支起轮椅上的残疾的双腿,她能捕杀体内的可怕的肿瘤。在困难厄运面前,她仿佛是一把吹毛断发的利剑;但在悲伤脆弱面前,她又似一阵沁人心脾的春风,拂平了无家可归的孤单,吹走了痛失亲友的哀愁,卷去了离别友人的寂寞。

爱有许多形态。在血色残阳下,飒爽的英姿歧路而去,温酒一饮而就,传下了流芳千古的知己故事。这,是友爱。在矮矮坟墓前,窈窕的身影一瞬而至,彩蝶翩然起舞,留下了感人热泪的化蝶的传说。这,是情爱。在巍巍华山前,沉重的大斧力劈而至,华山崩然而溃,留下了孝感动天的救母的神话。这,是亲情。在清清汨罗旁,沉重的大石轻轻颤动,江水顿时悲呼,留下了永垂青史的投江的史事。这,是国爱。

无论是脍炙人口的知己,还是凄美伤感的化蝶亦或是感人落泪的劈山救母,再是发人深省的汨罗投江,他们的出现是因为爱,再冷静的人只要心中有了爱,冰封的面具便会破碎,变得不顾一切。相反,平日很冲动莽撞的人,因为爱,而变得细心谨慎,沉着冷静。因为爱催人守护最珍贵的东西,而人,常常因为爱守护,而发挥与平日不一样的能力。曾看过一则故事,一对夫妻与其子女遭遇强盗的洗劫,为了躲避追杀,夫妇两人背着孩子狂奔三十里才停下。这时,妻子心头一松,顿时倒下。丈夫一看,已流尽鲜血的妻子背后赫然插着一把匕首。平凡的身躯,却以母爱造就非凡的奇迹。爱是一股勇气,一种信念,母鸡尚能为了孩子不惜力搏雄鹰,身为人,我们不应心存更多的爱吗?

爱是珍贵的,是无价的,但她又是易得的。敞开心胸,真心待人,爱的花蕊便会绽开;秉持善念,伸出援手,爱的芳香便更添浓郁;宽厚包容,拥抱善美,爱的笑意盈满灿烂。有人说,爱,是无私的付出,而不是一味的索要;爱,是无私的包容,而不是一味的独占。但在爱的世界里,索要与独占是必要的元素。索要能让人感受幸福的机会,而独占则创出属于双方的空间,让两个互相倾慕的灵魂更好地交流。适当地索要,适当地独占,加上适当地付出与包容,爱的种子一定会撒播得更远更远……

【小星星简介】

苏定立,深圳市平冈中学高二学生。平日喜欢在书海里遨游,更喜欢寄情以文字。曾获第三届“语文世界杯”全国师生同台作文大赛二等奖,还多次获得深圳市“读书月”校一等奖,龙岗区一等奖等。

【创作感悟】

上一篇:下双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制度下一篇:民政局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