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英语暑假作业答案20(共10篇)
1.高一英语暑假作业答案20 篇一
2015年高一英语暑假作业答案(合订本)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I could _______ by the way she walked that her knee was still bothering her.A.separate B.tell C.find D.divide 2.______ in a well-known university is what everybody wishes for.A.Educated B.Being educated C.To educate D.Educating 3.His classmates offered him their congratulations ______ his successful performance.A.at B.on C.for D.of 4._______every member has arrived, lets set about _____ the plan for the next five years.A.Since;to work out B.Because;work out C.Now that;working out D.For;work out 5.Here are the first three books of his poem works, with the fourth one to _____ next month.A.come out B.publish C.replace D.work out 6.As he works in a remote area, he visits his parents only _______.A.anxiously B.occasionally C.urgently D.hopefully 7.His English is improving _______, which makes both his parents and his teacher happy.A.now and then B.little by little C.sooner or later D.one after another 8.It is surprising that such a young boy can swim ______ the river ______ 100 meters wide.A.over;measured B.across;measuring C.across;measures D.through;measuring 9.Li Ming is a student who is easy _____ though he has some trouble _____ his lessons.A.to be got along with;in B.to get along with;with C.to get along;in D.getting along with;with 10.I thought he would offer to pick me up._______, he even refused me when I asked him to do so.A.In other words B.Otherwise C.Whats more D.However 11.It suddenly ________ me how we could improve the situation.A.got B.struck C.beat D.occurred 12.Seeing the ______ sight, the girl was nearly _______ to death.A.terrifying;terrifying B.terrified;terrified C.terrifying;terrified D.terrified;terrifying 13._____ in a heavy snow, he didnt get there in time.A.Catching B.Catch C.Caught D.To catch 14.Dont blame yourself too much.Everyone has his ______ and weaknesses.A.powers B.strengths C.forces D.energies 15.The reason _____ he was late for the meeting was ____ he was held up by traffic jam during rush hours.A.why;because B.that;that C.why;that D.that;because 16.The child ______ in the countryside knows how to _____ animals like dogs, pigs and so on.A.raised;bring up B.brought up;raise C.fed;raise D.fed up;bring up 17.Scientists said that the winter of 2011 was _____ cold, and in fact it was much colder than predicted.A.frozen B.freezing C.freezingly D.froze 18.A local woman didnt _______ her tears when she saw her store destroyed by the fire.A.hold out B.hold back C.hold up D.hold on 19.The fact that she was foreign made ______ difficult for her to get a job in that country.A.this B.that C.her D.it 本文由为您提供供广大考生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频道推荐。
2.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篇二
1.C(A:猝应为cù;B:绊应为:bàn,横应为:hènɡ;D:衷应为zhōnɡ,怏应为yànɡ)
2.A(B:秽应为哕;C:阑应为谰;D:缅应为湎,园应为垣)
3.D(①:泛滥贬义褒用,比澎湃更能表现激愤狂放的心情;②:文明、野蛮反语,与前者相呼应;③:既然/就表因果,虽然/但表转折,这里表转折)
4.D(A: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一般指人),语境不当,并且与直上云天语意重复;B:为民请命指为老百姓的事向_提出请求或申诉,对象不当;C:物以稀为贵与广为人知相矛盾。)
5.C(A:主宾搭配不当;B:前后不一致(一面和两面不能同时呼应)D:语序不当)
二.默写
6(1)江山如此多娇(2)君子好逑(3)受任于败军之际(4)恨别鸟惊心(5)何当共剪西窗烛
三、7、A8、B9、B
四、10、拯救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11、①英语、拉丁文等外语的冲击;②许多作家对汉语不尊重;
③全民学英语热潮的冲击;④网络语言向现实生活的渗透。(答出三点、意近即可)
12、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把汉语热在全球持续升温与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进行对比,突出了拯救汉语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意近即可)
13、①每个炎黄子孙都要树立和强化保护母语的责任意识。②学生作文应该慎用或不用网络语言,养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③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中,我们应该尽可能使用普通话,减少汉语交流的障碍。④学好文言文,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丰富我们的汉语语言。(答出三点,意近即可)
五、14、示例:一位家境贫穷的女孩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供弟弟读书决定放弃,就在此时弟弟也决定放弃学业和舅舅一起打工支持姐姐读书。
15、①聪明勤学懂事知道体谅父母,小小年纪就知道关爱家人,处理问题。②勤劳善良,常常帮家里干活,甚至耽误学习也无怨言,爱护父母、姐姐主动放弃自己的学业打工挣钱供姐姐读书更显示其责任感。
16、A:她的这一举动充分显示了女孩的善良懂事知道体谅父母,为家人着想宁愿舍弃自己的前途来无私支持弟弟。
B:弟弟知道直接告诉姐姐自己的打算姐姐必定会坚决反对,就有意回避这个问题,假装对省城好奇,以便顺利和舅舅出去打工来支持姐姐读书,可见弟弟的细心对姐姐和父母的关心爱护。
3.高一物理暑假作业答案 篇三
1.两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A的加速度aA=3m/s2,物体B的加速度aB=-5m/s2,两者加速度和速度的大小比较
A.物体A加速度大B.物体B加速度大
C.物体A的速度大D.物体B的速度大
答案:B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很小,所以可以当作质点
B.太阳很大,所以不可以当作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D.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答案:D
3.在标准的运动场上将要进行1500米的赛跑.某运动员上午9时20分40秒站在起跑线上,9时20分50秒发令枪响,从跑道起点出发,绕运动场跑了3圈多,9时25分28秒到达终点,成绩是4分38秒.以上描述中表示时间的是:()
A.9时20分40秒B.4分38秒
C.9时25分28秒D.9时20分50秒
答案:B
4.以下各种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可能存在的是()
A.速度向东,正在增大;加速度向西,正在增大
B.速度向东,正在增大;加速度向西,正在减小
C.速度向东,正在减小;加速度向西,正在增大
D.速度向东,正在减小;加速度向东,正在增大
答案:C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时间轴上第一秒就是1~2s
B.第1s末与第2s初是同一时刻
C.在5s内就是从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
D.第5s是一个时刻
答案:B
6.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前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6km/h,后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10km/h,则在全程范围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
A.7.04km/hB.7.50km/h
C.8km/hD.8.24km/h
答案:B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6分,少选得3分,选错、多选或不选得0分.)
7.下列各物理量是矢量的是()
A.速度B.时间C.质量D.加速度
答案:AD
8.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为零,速度一定为零
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C.物体的速度改变,加速度也一定改变
D.物体的速度不变,加速度一定为零
答案:BD
9.关于路程和位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
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不一定小于其路程
答案:AB
10.关于瞬时速度,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是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速度
B.是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
C.是物体在某段位移内的速度
D.是物体通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答案:BD
三、实验题(本大题2小题,每空4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空白处.)
1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用______电源,频率为______Hz,它每隔_____秒打一次点.
答案:220V交流500.02
12.某同学在做打点计时器实验时,获得如下两条纸带:
图1中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相等,说明小车做__________运动,图2中小车靠的纸带的左端相邻两点间的距离逐渐增大,说明小车做__________运动.
答案:匀速直线加速直线
四、计算题(13题10分,14题10分,15题12分,共3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字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某运动员在百米跑道上以8m/s的速度跑了80m,然后又以2m/s的速度走了20m,这个运动员通过这段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析:以8m/s的速度跑了80m,所用的时间为t1=808s=10s;以2m/s的速度走了20m,所用的时间为t2=202s=10s
跑完百米所用时间为t=t1+t2=20s
平均速度v-=st=10020m/s=5m/s
答案:5m/s
14.足球运动员在罚点球时,球获得30m/s的速度并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脚与球作用时间为0.1s,球又在空中飞行0.3s后被守门员挡出,守门员双手与球接触时间为0.1s,且球被挡出后以10m/s沿原路反弹,求:
(1)罚球瞬间,球的加速度的大小;
答案:300m/s2
(2)守门员接球瞬间,球的加速度的大小.
答案:400m/s2
15.起重机竖直吊起一货物,货物的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如图,物体上升运动有几个过程?每一阶段的加速度大小多少?6s内上升的高度是多少?
解析:(1)物体上升有三个过程:
第一个过程0~2s,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末速度为4m/s;第二个过程2s~5s,以4m/s做匀速直线运动;第三个过程5s~6s,做减速运动,初速度为4m/s,末速度为零.
(2)第一阶段的加速度为a1=vt-v0t=4-02m/s2=2m/s2;第二阶段加速度为零;第三阶段加速度为a3=vt-v0t=0-41m/s2=-4m/s2,加速度大小为4m/s2.
(3)6s内物体上升的高度在数值上等于速度时间图象上对应的梯形面积数值,由数学知识可知,设梯形面积S=12×(3+6)×4=18m,所以物体在6s内上升的高度为18m.
4.暑假作业高一下数学答案 篇四
高一数学备课组
陈东海
何映选
张文
作业时间:7月12日
⒈以下有四个命题:①小于90的角是锐角;②第一象限的角一定不是负角;③锐角是第一象限的角;④第二象限的角一定大于第一象限的角。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0
B.1
C.2
D.3
⒉(2007年高考北京卷)已知costan0,那么角是()A.第一或第二象限角
B.第二或第三象限角
C.第三或第四象限角
D.第一或第四象限角 ⒊tantan,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⒋ sin2cos3tan4的值___________。
A.小于0
B.大于0
C.等于0
D.不存在
⒌若角的终边落在直线xy0上,求sincos的值。
⒍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⑴ytanxcosx
⑵ylgsinx9x2
⒎如果是第二象限的角,那么-,2的终边落在何处。
⒏ 角的终边上一点P(4t,3t),t0,求sincos的值。
5.2020高一地理暑假作业答案 篇五
解析:1题由A到E阶段,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到E时,城市人口比重处于位,接近90%,由E到F剪短,城市人口比重下降,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故正确选项为B。
2题乙时期,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约为55%,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分别为15%、30%,因此可以判断此时期城市化水平较低的B阶段,故正确选项为A。
【答案解析】3.B4.C
【解析】3题由图可知,图示的几种日本农作物存在南界(北界),可用农作物种植区所跨的纬度反应种植区分布范围的大小。其中,水稻、甘薯、茶和柑橘的种植存在北界,即在各自所示界限以南地区都可种植,计算可知,四种作物跨越纬度分别约为16°(30°N—46°N)、11°(30°N—41°N)、9°(30°N—39°N)和7.5°(30°N—37.5°N);亚麻和苹果的种植存在南界,即在各自所示界限以北地区都可种植,计算可知,两种作物跨越纬度分别约为4°(42°N—46°N)和9°(37°N—46°N)。所以,分布范围和最小的分别是水稻和亚麻。
4题由图可知,日本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多优良港湾),是因为其自身资源缺乏,国内市场狭小,需要便捷和廉价的海运来完成原料、燃料的进口和工业品的出口【答案解析】5.C6.D
解析:5题林地一般分布在较温暖湿润的地区,草地一般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而耕地一般则分布在地形较平坦,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结合各大洲的气候和地形等基本特点可知:大洋洲,非洲和亚洲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比较大,故这些大洲草地所占比例;而南美洲、北美洲及欧洲的相对温暖湿润区域的面积较大,所以林地比重较大。
6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美洲是世界林地主要分布区之一,在其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面积,即③为林地。南美洲除部分高海拔地区外,大部分区域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温暖湿润是其林地比重的最主要原因,D项正确。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南美洲主要以平原和高原为主,A项、B项均错误。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南美洲河流众多且水量丰富,C项错误。
【答案解析】7.D8.A
解析:7题有图和材料可知,襄阳市粮食产量实现了连年增产,主要的原因是科技投入的提高,使得良种和优质化肥等得以应用。
8题粮食增长速度的快慢在图中表现为折线的斜率,斜率越大表示增速越快;由图可知,2003~粮食产量年增长速度最快
【答案解析】9.C10.C
解析:9题由图可知人均GDP、常住人口、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的地级市分别是无锡市、苏州市、南通市,故选C。
10题由图可知,在江苏省各地级市中,并非经济越发达的地级市的人口老龄化越严重(由人均GDP、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两项指标可知);社会养老负担主要由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决定,该比重越高则社会养老负担越重,结合图中数据可知苏州并非社会养老负担最重;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在于劳动力充足且廉价,由图可知,宿迁的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和人均GDP都为最低,可推知其劳动力人口比重较大且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故其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徐州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是所有地级市中除宿迁外最低的,说明其劳动力人口比重较大,就业压力较大。
综合题
11.【答案解析】(1)
地处珠江出海口、濒临南海,临近港澳、东南亚,可依托国内市场、连接世界;海运、内河航运、公路、铁路等运输方式多样,形成交通网络,运输发达快捷,利于物资集散;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活跃、基础雄厚,外向型经济特征为主,进口、出口运输需求量大等
(2)
外力作用:流水溶(侵)蚀
影响:喀斯特地貌区地表破碎,崎岖不平;多地下水溶洞和地下河;地质条件复杂(崩塌、断层),多地质灾害;需修建大量桥梁和隧道,修建难度较大。
(3)
自然条件复杂多样(或地形影响,形成立体气候)利于多种果蔬种植;技术水平高,利于发展优质特色果蔬产品;交通运输便利,利于产品外销;市场需求量大等。
【解析】(1)广州发展成为国际航运和物流中心的条件主要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雄厚的经济基础、经济外向型为主的特征等进行分析。
(2)喀斯特地貌主要是流水溶蚀作用和流水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其对贵广高铁修建的影响主要在于地表破碎,崎岖不平;多地下水溶洞和地下河;地质条件复杂(崩塌、断层),多地质灾害等。
(3)农业生产区位主要包括气候(光、热、水)、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技术、政策、资金等,结合具体情形分析即可。
12.【答案解析】
(1)5-10月,随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国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此时盛行来自海洋的西南季风,水汽充足;地势西高东低,地形抬升,形成迎风坡;受几内亚湾暖流影响。
(2)内力作用(岩浆活动,岩浆冷却、凝固。)位于河流上游含有钻石的岩石,被风化(侵蚀)破碎;钻石被流水搬运到下游地带;比重大的钻石沉积下来,被埋在沙砾中。
(3)河流从上游带来大量新的沉积物;水位下降,河滩出露;有河水便于筛洗。
解析:5~10月,气压带风带北移,读图可知,该国此时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南半球的东南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成西南风,来自海洋的西南风带来大量的水汽,受到地形的阻挡,形成地形雨,沿岸受几内亚湾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等,以上原因使得该国5~10月降水丰富;钻石是高温、高压作用下形成的,属于内力作用形成,采集区位于河流下游主要是因为上游含有钻石的岩石,被风化、侵蚀后,又被流水搬运而来的,比重大的钻石便沉积下来;汛期,河流往往会从上游带来大量的沉积物,汛期过后,水位下降,河滩出露,便于进行钻石的采集,有河水,也便于对钻石的筛洗;对钻石的筛洗会导致水质下降,造成水资源的污染、短缺,对钻石的开采会改变河岸的生态系统,导致湿地破坏等。
13.【答案解析】(1)地处亚热带季风区,年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北盘江流经云贵高原,河流落差大;西部开发政策,水电开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邻近珠江三角洲,具有广阔的水电市场。
(2)以水资源开发利用(或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为中心。通过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以及修坝、建梯田等工程措施,解决干旱、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问题。开发喀斯特景观,庭院经济、立体农业等,发展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解析:
(1)水电站建设区位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即落差、流量、地质等方面进行分析;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的影响、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贵州建水电站的优势区位,从地形地势分析可知,贵州位于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势起伏大,落差大;从气候分析,贵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丰富,河流流量大;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贵州离能源紧张的珠三角地区近,市场广阔,同时,水电站的建设,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地质条件在此是不利的区位)
6.高一英语暑假作业答案20 篇六
作业一 一、二略
三、1、前一首抒发了对王朝兴废的悲哀之情。诗歌连用“南朝旧曲„“司马泪痕”两个典故,抒发了深切的王朝兴亡之悲;后一首抒发了强烈的思归之情。诗人以“江山信美,终非吾土”表达了身处异乡的孤寂,用“何日是归年”直接抒发了强烈的思归之情。
2、都是以乐景衬悲情。前一首用采莲人的欢歌反衬抒情主人公(或自己)的孤独悲哀之情;后一首用风光旖旎妩媚的水乡之景反衬苦闷思归的心情。
四、1、特点:戈壁滩环境的恶劣;戈壁滩色彩的单调。
用意:为表现石油工人为祖国人民所做的巨大贡献埋下伏笔;与下文要描写的彩色荒漠形成鲜明对比;先抑后扬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1)恶劣环境中的胡杨树,好象被上天赋予了顽强的意志和信念,具有吸引人的力量。(2)尽管沙漠是荒凉和单调的,但是,人们却可以通过劳动让人生变得丰富多彩。
3、(1)相比荒漠和油田建筑的色彩而言,石油工人工装的红色显得更加耀眼夺目(2)工装的红色如花如霞,表达了作者对石油工人美好心灵的赞颂和敬仰(3)工装的红色如共和国旗帜的颜色,寄托了作者的爱国之情。
4、第一问:作者采用对比、排比、比拟和想象的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
第二问:(1)通过对克拉2号气井所在的雅丹地貌与沙漠地貌之间的对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充满激情,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的精神(2)通过对不同劳动情景的排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坚定的决心和一往无前的气势(3)通过对天然管道天然气声音的比拟,表现了石油工人为西气东送所做的巨大贡献(4)通过对远方亲人的召唤和想象,表达了对石油工人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作业二 一、二略
三、1、杏花村馆酒旗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韦应物 野渡无人舟自横。
2、往事虽然美好,但已成过去,现在人隔千里关山,只有皎洁的月光,照着你也照着我。苏词以旷达的态度,自我安慰并安慰对方,带有祝愿的意味,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谢词侧重诉说离情,表达了人不能相见,徒然共照同一月亮的惆怅、无奈的心情。
四、1、(1)补充解释旅行中的印象;(2)为下文描写岳桦进行铺垫。
2、(1)①绝地中的桦为了生存而迸发出巨大的生命能量;②生存挣扎的代价是沉重的;③生命的痛苦与希望同在。(2)①不幸的命运常常在毫无准备中降临;②桦的生命轨迹与生存环境因灾难而发生了根本改变;③他们将面临新的抉择。
3、(1)它们的命运不同:白桦生长在山下,养尊处优;而岳桦生长在山上,身处绝境。(2)它们的形态不同:白桦挺拔明快,而岳桦身躯匍匐;(3)它们的性格不同:白桦风流浪漫,而岳桦倔强壮烈。
4、(1)拟人,比喻。(2)①通过拟人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由谷底到谷峰、由平凡到卓越的过程更加生动形象;②通过比喻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的内在气质得以揭示和提升。作业三
一、基础知识
1、B
2、C
3、C
4、D
5、B
6、D
二、默写和填空:
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⑵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⑶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⑷_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⑸劝君惜取少年时。莫待无花空折枝。
三、翻译句子
1、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
2、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3、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
4、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5、(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对于他们自 己呢,却耻于让老师教他们,这真是糊涂啊!
四、文言文阅读
1、D.(应为“拜访”)
2、D.(A.于是/趁机;B.他/的;C.句末语气词/句中表舒 缓语气;D.都做介词,意思都是“用”)
3、C(“不治自愈”有误)
五、现代文阅读
1、比喻、拟人。形象生动地突出了春雨给大地带来的蓬勃生机。
2、柔情而有生机; 粗犷而热烈; 端庄而沉思; 自然界而平静。
3、是因为给我们的生命带来活力,给感情带来滋润,给我们的思想带来流动,使用权灵魂得到净化。
4(略)
作业四 一、二略
三、1、诗歌表现封建社会中士大夫蔑视官场生活的人生态度,诗人希望自己自由地生活而不受拘束。
2、对比,通过对仕途上虽有高车大马的耀武扬威却在长官面前必须卑躬屈 膝不得自在的生活。与自己花酒之间半醒半醉的虽贫贱却清闲的生活的对
比,形象地揭示了主题。
四、1、①窗子是本文的一条重要线索。
②作者开篇写窗子的功用,接着主要写“我”喜欢北窗的理由,最后具体形象地描绘想象中北窗的景象。
2、①选用了诸如“山阴水曲”“隐翳”“枝叶扶疏”“清虚”“清晖”等有文言色彩的词语,格调典雅。(或:在用词上使用了对比手法,如“强烈”与“清淡”“敞开”与“隐约”“中午的骄阳”与“落日的古红”等成对的词语并举,使语言繁富而典雅。)②句式上长短相间,以长句为主,且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
③使用排比,如接连使用了 2 三个“不喜欢„„喜欢„„”,显得整齐、工整、典雅。(或:多处直接引用了古典诗文名句,如“晨光之熹微”“残夜水明楼”“明月照积雪”,使语言具有古典韵味。)
3、①月下梅花因光色幽暗而比晴雪梅花更显空濛灵动。
②因为幽光能激发人的想象,人的想象被放大,人格也就被放大,更富有情思。
③因为光度影响了态度,月光与日光所带来的美感是不同的。
4、①通过古墙和疏竹把北窗的光影之美形象地描绘出来,强化了作者对北窗的偏爱,因为此处更宜于读书和写作。
②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增强了画面感,营造了诗的意境。
③写想象中的古墙和疏竹,使行文摇曳多姿,富有变化。
作业五 一、二略
三、1、规劝年轻人要记住父母养育自己成长的辛苦。
2、这10个诗句刻画双燕为了抚育子女而辛苦操劳,为了孩子们能不挨饿而不知疲倦地劳作,甚至消瘦了自己的身体。还写了双燕为了孩子今后能独立生活,负担起了教育的责任。诗人恰到好处地用物类比人,字字写燕,却字字都在写入,起到了很好的感染和教化作用。
四、1、“实习医院”是主人公自认为百病缠身的形象表述,它运用比喻达到幽默的效果。
2、以“想象”为线索,以心理活动描写为主要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
3、这篇小说的细节描写使故事情节更加真实细腻,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其中“呆呆地发愣”写神态,“绝望”“伤感”写心理,这些描写重在刻画主人公的脆弱;“闭一只眼”“睁一只眼”“看伸长的舌头”写行为,突出他检查自身症候的专注与仔细,由此刻画了他的敏感与多疑。
4、这“处方”是针对“我”敏感多疑的心病开出的“心药”,目的是劝慰我解除思想负担,轻松愉快地健康生活。小说以幽默的“处方”作结,巧妙地揭示了作品的主旨。
作业六
一、1. B(A中的“嘈”应读cáo,C中的“谬”应读miù,D中的“削”应读xuē)
2. D(“差强人意”是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与句意不合)
3. D(A项“公认”是“大家一致认为”,与“一致”重复;B项“日前”是“前几天”与“正在”矛盾,把“日前”改为“目前”;C项否定失当,删掉一个“不”字)
4. B(《复活》是列夫o托尔斯泰的作品)
5.德国天文学家首次发现银河系中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本新闻包括以下两个主要信息:①德国天文学家在银河系发现一颗新星;②它的罕见之处在于:由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几种简单元素组成,是首次发现的第一颗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
6、这是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盲目追求名人效应的做法,这种做法弊大于利。“ 搞笑”只是他个人具备的一种特性,而对小人物的塑造又来源于他对身边生活的人的一种体悟,更多的是实践的结果。生活在大学校园中的学生,更多的是学习理论知识,缺乏生活体验,所以用这样的人做教授,不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意思对即可)
二、7.B(缧绁:囚禁)
8.B(原因归纳不合原文,丈夫“自抑损”是在妻子提出“要离开”之后发生的事;再者这是丈夫改弦更张后的表现,是好事,怎么能成为“要离开自己丈夫”的原因呢?)9.译文:①范乔同乡腊月除夕盗砍他家的树,有人告诉了范乔,②范乔假装没有听见,同乡惭愧地将盗砍的树归还给他。范乔前去明白地告诉同乡:“您在节日拿点柴,想跟父母一起高高兴兴地过节罢了,为什么惭愧呢!”③他通情达理善开导,都像这样。
三、10.(1)可怜:可爱;抒情方式:直抒胸臆(或:直接抒情)
(2)①蕴含着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②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或:流露出内心的喜悦之情)
(注:这首诗写于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另外可让学生体会“铺”字的表达效果:①“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象“铺”在江上,形象生动;②“铺”字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换用“照”字则无这些效果)
四、11.(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2)戍卒叫,函谷举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五、12、(1)严冬过后是春天,严冬之中更易引起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和渴慕。(2)作者觉得雪花是春天的使者,能给人以温馨的梦。
13、作者感受到春天是短促的,寒冷的,风沙漫天的,但又是充满生机,充满色彩,给人带来希望的。
14、故都的解放,让“我”对人生又有了信心,对前途不再迷茫。
15、作者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表达出以下含义:①寒冬中春天是一个梦,给人以温暖,希望;②艰难时,社会的变革,人间真情像春天的梦,给人以温暖希望;③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突出了盼望春天,渴望春天,呼唤真情的主旨。
作业七
一、略
三、1、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意思答对即可。
2、①“水潺潺”声音的描写,②“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③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④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的好处是:①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②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意思答对即可。
四、1.A 2.B 3.D 4.(1)每天等着吃从东南地区运来的军粮,浙地人民已经困乏,要解救这一患难不如屯田。(2)兄长为国君时就用国君礼待他,自己为国君时用兄长礼节对待他就可以了。
作业八
一、略
三、1、⑴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 折桂。③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2、①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②《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四、1、C
2、B
3、B
4、(1)既然参加了英明勇武的军队,自然会让软弱的人具有坚强的意志。(2)近来的....事情,祸端将要酿成,幸亏陛下英明果断,因而严惩了罪人。.......作业九
一、略
三、(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四、1.B 2.A 3.B 4.C、5.(1)等到一年,朝廷的臣子饿得面有黑黄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子能这样做。(2)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做有利于他的事;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憎恶他。(3)这样有什么困难呢?只不过是君王不用这样的方法施政而士人不用这样的方法行事的缘故。
作业十
一、略
三、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
四、1、B(服政:指服役纳税)
2、D(趣庖治狗,以会朝属是景公听取晏子劝谏后的正确做法)
3、D(表现晏子还是景公有争议,另三个故事未能看出晏子的“刚正不屈”)
4、、„„出游/睹„„食/睹„„(1)用尽财物不能够完成赋税,费尽体力不能够完成劳役,老百姓饥寒交迫,冻饿而死的尸体到处都是。(2)无视小民百姓的忧伤,却博取身边近臣的高兴,那么国家也就没有什么希望了。
作业十一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D(A项“强迫/强词夺理”B项“殉情/徇私”C项“装载/载歌载舞”读音相同。)......2. A(进退维谷:维:相当于“是”;谷:比喻困境。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进退两难。B.釜底抽薪: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此处应为“雪上加霜”。C.一挥而就: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此处应该为“一蹴而就”。D.临危授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生命。【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含褒义。此处应为“临危受命”。)
3.长焦性能卓越(等效焦距惊人)、感光元件先进、屏幕超大超清、图像稳定清晰 评分建议:每点1分。句式一致,结构匀称1分。
4-1.车路:天保托媒说亲;马路:傩送唱歌求爱。
为了翠翠的幸福,老船夫愿意让翠翠自己作主,因此没有直接答应天保的提亲。待天保明白傩送也爱翠翠,同意傩送提出的公平解决办法:兄弟俩轮流对翠翠唱歌,谁唱动了翠翠的心,另一个就退出。结果,天保自知不敌傩送,赌气乘船下行,不料不小心被竹篙弹入激流淹死了。顺顺家以为这事与老船夫有关,傩送也以为他做事“弯弯曲曲”,不爽快,面子上对他冷淡了许多。为了求得人对自己命运的自主,老船夫陷入了不为人理解的孤独。4-2.示例:
当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时我懂得了人应该具有反抗精神;当白朗宁说“拿走爱,世界将变成一片坟墓”时,我懂得了作为人,奉献爱心是多么重要。
二、文言文阅读
5.B(都是连词,可翻译为“即使”。A项尊重,居于„„之下; C项前一个“以”是介词,可翻译成“从或凭”,另一个“以”是连词,作“而”讲;D项前一个“属”是“托付”,后一个“属”是“类、辈”;)
6.A(②说的是郭嘉死后的事;③说的是太祖派人去问郭嘉的病情;④说的是戏志才。①⑤⑥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郭嘉的“有算略,达于事情”)
7.C(此句中“积劳成疾”在文中没有找到相关信息,且“使者交错”是说使者来来往往很多,并非在可惜使者错过了最后见面的机会。)
8.(1)孙策到了江边,尚未渡江,果然被许贡派的刺客杀死。(2)趁其没有防备,我军突然袭击,定可取胜。
(3)所要求做孝子的是,如果用父母留给自己的身体去冒险,即使死了也有罪责。9.(1)“橘柚香”首先点明时节是秋天,写空气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暗挑依依惜别之情。
(2)“凉”语意双关,一是承“寒雨连江”,写气候已变,天气清凉;二是写友人离别将行,内心凄凉。
(3)诗人由实到虚,从对方入笔,推己及人,从眼前离别到想象友人别后置身潇湘,孤身一人,听清猿哀鸣,漂泊之感油然而生。不写自己思念友人之苦,而写友人孤身之苦,更显得自己对友人的牵挂与不舍之情。
四、名句名篇默写 10.略
五、现代文阅读:
11.表现老宋稳重勤快,为下文团里不辞退他以及捐款作铺垫,交代他和老夏友谊,为下文老夏帮助他作铺垫。交代闺女的困难,为下文逃跑提供情节依据。12.(1)为证明自己的腿并非病腿而兴奋,为能够省下一大笔钱而兴奋。
(2)对老宋真的失去了一条腿而充满同情,为自己的行为内疚自责。
13.老夏愤怒而疑惑,要追究他,要羞辱他,引发读者思考,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如何面对他人的自由和自尊,从友谊人性和道德的高度深化了主题。14第一次逃跑,是为了省钱接济闺女和外孙,但愧对团里的人,是痛苦的抉择。第二次逃跑,是逃避老朋友,是良心的极端自责以及自尊受到极大伤害后的本能行为。
作业十二
一、略
三、(1)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泄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
(2)从写景的顺序看:
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
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
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
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
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
四
1、D
2、A
3、C
4、(1)刺史倘若了解到百姓困苦却不救助,怎么能执政呢?即使获罪,也是心甘情愿的。(2)罪轻的人尚且不被宽容,罪重的人竟然放过而不问,如果陛下不放逐程伯献,我就不能接受召令。
作业十三
一、略
三、1、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2、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写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
四、1.A 2.B 3.B
4.(1)①任用我,我就推行自己的主张;不任用我,我就退隐。只有我和你能够做到这样吧!
②(如果)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就)和天下百姓一起实行自己的抱负;(如果)不能实现自己的志向,(就)走自己的路。
(2)孔子和孟子都希望通过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孔子认为,如果自己不被国君任用,就韬光养晦,安贫乐道;而孟子认为,如果自己不得志,就独自践行,守道不屈。(意思对即可)
作业十四
一、略
三、1、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先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2、①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 比为“箭”等;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
四、1.C(A应为“赈济”;B应为“抓获、扣留、收监”;D应为“高兴地降服”)2.A(A于是、就;趁机。B跟、同。介词。C来、用来。连词。D到。介词。)
3.B(“之”代他,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4.C(A“厉武将军”是丁乾的官名,而非元帝所封周访的官名。B文中“被皇帝赏识”并非因“蒙冤不会忍气吞声”,文中指的是“帝不罪之”。D把“采纳”误解为“收集粮食等军需品”。)
5.访练兵简卒 / 欲宣力中原 / 慨然有平河洛之志 / 善于抚纳士众 / 皆为致死 / 闻敦有不臣之心 / 访恒切齿 / 敦虽怀逆谋 / 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翻译(1)当时陶侃担任闲官,周访举荐他做主簿的官职,与他结为好友,并把女儿嫁给陶侃的儿子陶瞻。
(2)人们往往有一些优点,很少不自己称赞自己的,你的功劳那么大,却没有说一句,这是为什么呢?
作业十五
一、略
三、1、⑴屈原
白居易
2、内容: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⑤宦海浮沉的厌倦。
特点: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②以“羁绪”领起全篇。
四、1.D 2.D
3、C 4.(1)谥号是用来流传后世永不磨灭的,大的德行得到好的名号,小的德行得到差的名号。
(2)不久朝廷又有北伐之举,征召嵇绍。嵇绍因为天子流亡在外,受诏令奔赴天子所在的地方。
作业十六
1.A(A埋怨(mán))
2.A(B缺少主语;C不合逻辑;D重复赘余。)
3.C(根据前后句意判定)4.C(责备)
5.D(A凭„„身份/在„„时候;B替/语气词;C于是,就/才;D互相,一起)6.C(仕途有过波折,且也没有做礼部尚书)
7.(1)王重荣父子都很器重他,多次赠送他东西,但是他不接受。((“雅”“数”“馈遗”)
(2)当时寇盗所过之处都抢掠烧杀,惟独不进王官谷,读书人都投奔这里来避难。(“所 过”“残暴”“依”)
8.“事事休”是说所有的事都完了,主要包括国难家愁的两方面,从国难说,朝廷偏安,无力恢复,南逃的北方人都有家不能归。从家愁说,丈夫中年去世,自己孤苦零丁,漂流异乡,所以“欲语泪先流”。
9.好就好在把愁写得可摸可感。愁本来只是一种情绪,是虚的。如果从本质上去说,也只能 说愁得厉害,甚至愁白了头发,这些说法都显得太抽象,而用小船都载不动,就有了重量和质感,这是一种独创,不仅奇特而且形象。
10.犹抱琵琶半遮面 回首向来萧瑟处 楚天千里清秋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有暗香盈袖
11.(1)说明西藏“不是每一个生命都能停留的地方”
(2)与文中所描写的高原上顽强的生命形成对比
12.(1)①作者钦佩藏族信徒表现出的惊人虔诚和毅力②作者对高原上的顽强生命力产生了探寻的欲望(2)在高原恶劣的环境下,脆弱的生命会团结协作,互相依靠而生存下去 13.(1)①藏民凭借惊人的虔诚和毅力,不远千里不畏艰难前来朝圣。②鸟儿不单飞,结伴而行。③行道树抱团生长,与风雪雷雨抗争 ④ 杨柳因抗击风雪雷雨一改婀娜柔美的形象,获得了新的个性与品格 ⑤ 在生命禁区,战士对狗的生命倍加珍惜。
(2)共同特点:相互依靠,顽强抗争。14.示例:
(1)将“我”与朋友来到高原后的反应进行对比,强调突出在高原生存的不易,为后文歌颂高原生命作铺垫
7.高一英语暑假作业答案20 篇七
单选题(本题共1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我国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这是因为
①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②人民民主专政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已被写入我国宪法
④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障
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2.2014年,各民主党派中央积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意见建议114件,其中102件得到中央领导批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我国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 B.中国共产党接受民主党派监督
C.民主党派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D.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3.2015年3月10日,某市人大启动了一场由10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的质询案:要求市检察院就一起村官涉嫌不当行为案的处置过程作出解释和说明。这表明()
A.国家机关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 B.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C.人大代表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
4.2014年10月28日,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①能增强公职人员的公仆意识 ②旨在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③能增强公职人员的法治意识 ④能从根本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惊呆了!”隋徐嘉是山东的一网站编辑,如此形容自己意见被政府吸纳的惊喜。像隋徐嘉这样的网民建言,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原味儿”地吸纳了46条。这表明()
A.我国公民自觉履行政治义务 B.我国政府接受民主监督
C.我国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管理 D.我国政府坚持民主决策
6.治沙造林克难题,百姓心中树丰碑。原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率领人民苦战十几载,遍植木麻黄,筑起绿色长城,改变了恶劣的生态环境,让海岛换了天地,让百姓换了人间。老百姓尊他为“谷公”。“先祭谷公,后祭祖宗”,成为当地习俗。请你据此写一篇新闻稿,提纲要点可以有()
①践行党的宗旨,发挥模范作用 ②坚持依法行政,提升治理能力
③坚持求真务实,造福人民群众 ④加强作风建设,推进从严治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鉴于也门安全形势恶化,从2015年3月29日到4月6日,中国政府分批次从战火纷飞的也门安全撤离了613名中国公民。这体现了()
A.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B.我国依法行使主权国家的管辖权
C.发展与合作是当今时代主题 D.恐怖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8.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以下选项符合这一要求的有()
①某宗教组织在公众场所宣传宗教教义
②宗教界人士积极参与兴办养老公益事业
③某宗教组织在大学设立机构发展教徒
④某宗教团体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活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9.我国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截至2014年底,我国同67个国家、5个地区或区域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伙伴关系,基本覆盖了世界上主要国家和重要地区。“结伴但不结盟”的外交实践表明我国
①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与价值观念
②通过伙伴关系应对全球性挑战和第三方威胁
③处理国际问题时主要根据伙伴国的利益制定政策
④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14年,我国废弃实施多年的企业年检验照制度,公布《企业信息公开暂行条例》。条例确立了包括企业报告公示和即时信息公示、政府部门的企业信息公示及信用约束机制在内的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实施该条例意在①强化社会监督,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②转变政府行为方式,降低行政管理费用
③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市场监管效能
④规范企业市场行为,提高企业竞争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立法机关要“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的作用在于
①明确立法权力边界,防止部门利益法律化
②完善立法体制,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
③使法律更好地体现民意,提高法律权威
④促进公民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法守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中国海军在自己的管辖海域建立了常态化的战备巡逻制度,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不针对其他国家和特定目标。这项制度的建立说明
①主权国家的对内政策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 ②我国在不损害别国利益基础上,积极维护本国利益
③我国海军担负着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责任
④我国在维护国家主权问题上就是要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3.2012年8月1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单正式向社会公布。从选举结果看,在所有当选的代表当中,基层一线党员代表比例提高,先进模范党员代表比例提高,工人党员代表比例较大幅度提高,“三个提高”
①体现了公民的被选举权得到了保障 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观点和和群众路线 ③反映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④有利于确保党代表的先进性和广泛代表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4.以晒房产为手段的网络反腐,揪出了“房叔”等一系列问题官员。但是最近,一些地方加紧出台了规定,对输人人名查询名下有多少套房的“以人查房”方式,进行了专门约束,引发网友的吐糟。这启示政府要
①审慎使用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②依法行使公共权力,切莫滥用③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便民利民政府 ④树立以人为本,行政为民的全民政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历经3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提供物质产品的能力有了大幅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也在快速进步,但相对而言,提供生态产品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实际上却提升得较慢。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环境质量纳人基本公共产品范畴,从理论上明确了生态环境的显性价值,作为公共产品的良好生态环境,包括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安全食品,这些都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必需品,是消费品。这说明
①满足人民对优质生态环境的要求必需充分发挥企业生产的积极性②提供优质生态产品应该是政府的职责,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③各级政府应该成为优质生态产品的第一生产者、提供者④生态产品的提供必需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简答题(40分)
16.(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材料二:2015年3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法律案存在重大意见分歧或者涉及利益关系重大调整,需要进行听证的,应当召开听证会,听取有关基层和群体代表、部门、人民团体、专家、全国人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社会有关各方面的意见。听证情况应向常务委员会报告。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公民的政治参与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知识,分析怎样推进民主立法、科学立法。(20分)
17.(共20分)穹顶之下,雾霾肆虐,《环境保护法》修订备受瞩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用严格的法律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造福人民群众。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新的《环境保护法》,新法已于20 1 5年1月1日正式实施。至此,这部中国环境领域的“基本法”完成了25年来的首次修订。这部法律凝结了中国环境治理智慧,吸取了之前的经验教训,与时俱进,开始服务于公众对依法建设“美丽中国”的期待。同时新法也为震慑日益猖獗的环境违法提供了一系列足以改变现状,‘有针对性的执法利器。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说明党提出依法保护环境的正确性。(20分)
高一政治暑假作业8参考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1.A
本题考查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我国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已被写入我国宪法,③正确;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④正确;①是对人民民主专政的解释,不能作为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②说法错误。答案选A。
2.A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我国政党制度。
各民主党派中央积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是积极参政议政的表现,A符合题意;B表述错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是相互监督的关系;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是指具体的国家事务,是在具体落实政策时参与管理,C与题意不符;材料未涉及人民政协,舍去D;故答案选A。
3.D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国家机关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材料未反映A观点,排除A;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B错误;某市人大启动质询案:要求市检察院就一起村官涉嫌不当行为案的处置过程作出解释和说明,C与题意不符;某市人大启动了一场由10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的质询案:要求市检察院就一起村官涉嫌不当行为案的处置过程作出解释和说明,说明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这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D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4.B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权力监督体系。
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公开向宪法宣誓,促使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增强宪法意识,按照宪法法律规定行使权力,依法行政,让法治成为信仰,能增强公职人员的公仆意识,增强公职人员的法治意识,①③符合题意;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目的不是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而是增强公职人员的法治意识,②与题意不符;从根本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是向宪法宣誓,④错误;故答案选B。
5.D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政府权力的行使。
政府工作报告“原味儿”地吸纳网民建言,说明政府决策尊重民意,坚持了民主决策,D符合题意;ABC均材料主旨不符;故答案选D。
6.C【考查方向】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
材料说的是共产党员的所为,共产党应该是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故②不选;题中体现的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没有强调作风建设,故④错误。①③符合题目要求。【易错警示】要注意区分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与党的宗旨、执政方式、作风建设有别。
7.B【考查方向】本题考查主权国家的权利。
题中主要强调中国政府帮助本国公民撤离也门,这体现的是国与国的关系。所以排除A与C。而管辖权是指国家对其领土内的一切人、物和所发生的事件,以及对在其领域外的本国人行使管辖的权利。与题目相符,故选B。D为错误选项,应改为: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易错警示】恐怖主义不等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8.B【考查方向】本题考查宗教信仰自由。
①的错误在于宗教组织应在宗教场所宣传其教义③的错误在于宗教应该与教育相分离。故选B
9.B
③明显错误,立足于国家利益是一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排除CD选项,②错在通过伙伴关系应对第三方威胁,不合实际,排除,故选B
10.A
“我国废弃实施多年的企业年检验照制度”作用在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监管效能,符合题意;我国公开并实施《企业信息公开暂行条例》有利于强化监管,维护正常的竞争秩序,故选A;实施该条例并不是降低管理费用,也没有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意思,故排除D
11.D
由材料知,立法机关拓宽渠道,健全征求群众意见反馈机制,D选项最符合题意;材料无关“明确立法权力边界”的事,故排除①;材料是“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反映立法尊重民意,体现民意,并不是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故排除②。
12.B
本题主要考查主权、国家利益的相关知识。任何外国势力不得干涉别国内政,①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排除。常态化的战备巡逻制度的建立在于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维护我国国家利益,②正确。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就是维护本国的利益,这是我国海军应承担的责任,③正确。我国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但主要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④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3.C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政党制度的相关知识。在所有当选的代表当中,基层一线党员代表、先进模范党员代表、工人党员代表比例较大幅度提高,党代表比例向社会中下层倾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观点和和群众路线,这有利于确保党代表的先进性和广泛代表性,②④正确。材料中谈到的是党员的选举,而不是公民的选举,①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中只谈到了民主的主体更广泛,为涉及的民主的真实性问题,排除③。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14.A
本题主要考查政府的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地方政府出台规定对“以人查房”方式,进行了专门约束,没有正确行使权力,这启示政府要依法行政,审慎用权,决策要符合民意,防止权力滥用和不当行为,①②正确。材料中没有谈到政府的职能问题,排除③。④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5.B
本题主要考查政府的职能和责任的相关知识。材料中未涉及到发挥企业的积极性的问题,排除①。政府应积极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成为优质生态产品的第一生产者、提供者,②③正确。④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的知识,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二.简答题
16【答案及解析】:①中国共产党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领导立法,坚持依法执政。(5分)
②立法机关,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在法律的制定上要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5分)
③人民政协要履行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对立法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5分)
④公民要提高政治参与的素养,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渠道参与立法决策,推进立法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5分)
本题考查公民的政治参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题是措施类试题,推进民主立法、科学立法需要党坚持依法执政,立法机关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人民政协要履行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公民要提高政治参与的素养。
17【答案及解析】:①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通过提出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指引方向。②是党坚持并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体现。③是党审时度势,执政为民,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要求。④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体现。(每点5分)
8.高三英语暑假作业答案 篇八
一、单项选择
1-5 CDBAB 6-10 BBCBA 11-15 BDDAB 16-20 DDCBD 21-25 BBDBA
二、完形填空
三、1-5 ACBDB 6-10 CABDD 11-15 CACBA 16-20 DCABD
四、阅读理解
五、1-5 DBAB 5-8 CCAD
六、任务型阅读
1. Introduction 2. depend/rely/count 3. combine 4. approaches
5. Attention/minds 6. relevant 7. base 8. Change/adjustment
9. How/Ways/Methods 10. actively
七、词汇检测
1. punctual 2. adaptation 3. supposed 4.ranging 5. put
八、同义转换
1.likely 2. contact 3. committed 4. calculate 5. impressed
九、句子翻译
1. They tried out various approaches to solving the problem, but in vain.
2. I was amazed at/by the change in his appearance when running into him in a certain city 10 years later.
3. Not only did he gain admission to his dream university but he also got a full scholarship, which made a deep impression on me.
4. Much to our anger, the man who committed murder was only sentenced to three years in prison.
5. While he has many hobbies, ranging from playing Chinese chess to skiing,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he has had a go at the oil painting.
6. No matter how difficult it is, they are determined to have a go at the new idea that you put forward at the meeting.
十、短文填空
1. likely 2. benefited 3. chemical 4. form 5. Shortly
9.高一英语寒假作业答案 篇九
1—5. A D B A A 6—10. D A C D A
11—15. B DDBD
阅读理解
16-20 BBCDA 21-24DDCD
单词拼写
25. subjects 26. recognize / recognise 27. curious 28 valuable
29. puzzled 30. regularly 31. preserved 32. surrounding
33 research 34. effect
书面表达
Dear Jin Jing,
10.2020高一地理暑假作业答案 篇十
读某区域环境关联图,回答1~2题。
1.图中a、b、c、d四个环节分别表示
A.板块挤压褶皱明显高寒农业河谷农业
B.褶皱明显板块挤压河谷农业高寒农业
C.褶皱明显板块挤压高寒农业河谷农业
D.高寒农业褶皱明显板块挤压河谷农业
解析地表波状起伏是由褶皱引起的;多地震、地热资源、构造湖,是由于该地处于板块交界处,受板块挤压作用的影响;高山草甸发展地区主要发展高寒农业;河谷地区温暖、多水源,利于发展河谷农业。
答案C
2.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
C.青藏高原地区D.华北地区
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发展高寒农业和河谷农业,最有可能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
答案C
读北半球部分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由图中四座山峰的位置及海拔高度可知,垂直自然带最多的位于()
A.aB.b
C.cD.d
4.除南极洲外,其他各大洲共有的自然带是()
A.bB.c
C.dD.a
3~4.解析自然带谱的丰富程度与山地海拔及其所在纬度有关。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的山地自然带谱越多。除南极洲外,各大洲共有的气候是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应为b。
答案3.A4.A
如图中图a为某大陆局部地域自然带现状,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地区未来自然带示意图如图b,据此完成5~6题。
5.结合a图信息,该局部地域所处大陆可能是()
A.亚欧大陆B.非洲大陆
C.澳大利亚大陆D.南美大陆
6.与从a到b的变化相吻合的是()
A.地震将频繁发生
B.阿尔卑斯山雪线将降低
C.华北地区旱情将加重
D.黄河三角洲将向海洋推进
5~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第5题,由图可知该图为北半球,而且已经跨到高纬度地区,故应为亚欧大陆。第6题,由两图对比可知,同纬度地区变得比以前干热了,A项与其无关;阿尔卑斯山雪线将会上升,黄河水量减少,泥沙沉积减少,海平面上升,故黄河三角洲可能会减小,而且会向陆地后退。
答案5.A6.C
如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略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甲、乙、丙三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A.森林、草原、荒漠B.草原、荒漠、森林
C.森林、荒漠、草原D.荒漠、草原、森林
解析结合我国的气候等自然条件可知,在离海较近的甲地发育了森林,而丙处因降水少,形成荒漠景观,位于中间的乙处草原广布。
答案A
8.引起自然景观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从东向西降水减少B.从东向西降水增多
C.从东向西气温升高D.从东向西海拔增高
解析上述植被的变化,主要是因为从东向西离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的结果。
答案A
9.如图中A、B两处的自然带名称分别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此地为亚欧大陆,再根据A、B所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可知A为地中海气候,B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A、B两处的自然带名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答案D
如图是一座相对高度3000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据此回答10~11题。
10.若图中的虚线表示雪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N坡是向阳坡,S坡是迎风坡
C.S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D.S坡是向阳坡,N坡是迎风坡
11.若山顶有永久冰川,则山脚的气温T(T冬表示冬季最低气温,T夏表示夏季最低气温)应是()
A.T冬<18°CB.T夏<18°C
C.T冬<10°CD.T夏<20°C
10~11.解析此图中,同样的自然带在北坡分布位置较高,则此地位于南半球,北坡为阳坡。南坡雪线位置较低,降水较多,为迎风坡。同样根据在对流层中,随着高度增加,气温不断降低,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C。
答案10.B11.B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完成12~14题。
12.按由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B.乙—丙—甲
C.丙—甲—乙D.甲—丙—乙
13.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B.水分
C.坡向D.地形
14.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B.海拔低
C.处于阴坡D.处于背风坡
12~14.解析第12题,山麓地区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的水平自然带一致,同一自然带的分布,纬度越高,其海拔越低。第13题,不同纬度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差异,是热量和水分条件的组合,热量因素是主要的。第14题,苔原带的缺失是由于丙山所在的纬度低,气温高,而山脉的高度不够,达不到苔原带所需要的较低温度。
答案12.A13.A14.B
读某科考队暑期乘船环球科考路线图,回答15~17题。
15.沿图中甲、乙、丙、丁四个箭头所示方向,最不能体现从沿海向内陆自然景观变化规律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甲处位于非洲赤道附近地区,其植被变化是由地形原因引起的,并不符合从沿海到内陆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
答案A
16.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附近岛屿或半岛植被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附近半岛西部沿海地区植被具有耐寒的特征
B.②地附近岛屿东西两侧植被分布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③地附近岛屿植被类型中有与我国华北平原主要植被相同的
D.④地附近半岛植被只分布在北半球
解析①地附近半岛西部沿海地区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具有耐旱的特征;②地附近岛屿东西两侧植被分布体现了非地带性现象;③地附近岛屿植被类型中有温带落叶阔叶林,与我国华北平原主要植被相同;④地附近半岛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南半球也有分布。
答案C
17.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附近岛屿或半岛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附近半岛此时正值高温多雨季节
B.②地附近岛屿东侧流水作用明显
C.③地附近岛屿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D.④地附近半岛光照充足,黑土广布
解析①地附近半岛为地中海气候,此时正值炎热干燥的季节;②地附近岛屿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其流水作用明显;③地附近岛屿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④地附近半岛没有黑土分布。
答案B
如图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图式,读图回答18~19题。
18.R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
A.苔原带B.温带草原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19.导致自然带沿OF方向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水分
C.风力D.光照
18~19.解析第18题,从图中纵坐标可以看出R地位于温带,从图中横坐标可以看出R地位于草原带,所以R地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温带草原带。第1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沿OF方向变化的自然带依次为高山荒漠带、山地荒漠带、温带荒漠带,其差异是由于海拔导致的热量的差异造成的。
答案18.B19.A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如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21.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20~21.解析第20题,根据图中雪线高度等值线上的数值变化可以看出: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第21题,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主要是气温与降水。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积雪量远远大于消融量,因此雪线较低。
答案20.C21.A
读图,回答22~23题。
22.图中岛屿两侧自然景观的差异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B干湿度地带分异
C.垂直分异D.地方性分异
23.下列地理事物的成因与图中热带雨林的成因最接近的是()
A.撒哈拉沙漠直逼西海岸
B.巴塔哥尼亚沙漠的形成
C.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
D.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的缺失
22~23.解析图示地区为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其岛东侧自然景观为热带雨林是因为南北纵向的山脉阻挡了东南信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且沿岸暖流增温增湿而形成雨林,西侧为背风坡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此差异是地形和洋流等非地带因素而形成的地方性分异;类似地区还有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
答案22.D23.C
读某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24~25题。
24.自然带从①—②—③—④—⑤—⑥和自然带从⑦—⑧—⑨—⑩的分布规律分别符合()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和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和垂直分异规律
解析自然带从①—②—③—④—⑤—⑥的变化是以热量为基础,⑦—⑧—⑨—⑩的变化是以水分为基础,分别符合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答案A
25.B因素的出现说明其自然带的分布具有()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解析图中⑩为荒漠带,在有地表水或地下水富集的地方往往形成绿洲,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
答案D
二、综合题(共50分)
26.一般来说,全球尺度、全海洋尺度和全大陆尺度等属于大尺度范围,而局部地区则属于小尺度范围。如图为小尺度范围中各自然地理因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自然环境要素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2)这些要素之间具有的关系是________。
(3)你认为保护斜坡①处土壤不被水冲走的办法是________。
(4)如果②地植被遭受大量破坏,地理环境中的其他要素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下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土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给我们的启示:综合利用、合理开发。植被破坏是人类活动中多发的消极行为,它会引起水文、土壤、生物等的一系列变化,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答案(1)地貌生物大气水文土壤
(2)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3)恢复植被
(4)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栖息地遭破坏,物种减少水位降低水土流失加剧,肥力下降
27.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__(风带)。
(3)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________和________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________。
(4)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带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____地带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带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地带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
答案(1)整体
(2)中纬西风带
(3)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4)纬度热量干湿度(经度)水分
28.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简析甲山脉南坡山麓地带荒漠的成因,并判断其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2)分析甲山脉北坡雪线较低的原因。
(3)乙山脉西侧①地和东侧②地的自然带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案(1)深居内陆,有高大地形阻挡,海洋水汽不易到达(气候干旱)。干湿度(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2)阴坡,气温低;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3)①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原因是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丰富;②为温带荒漠带,原因是位于背风地带,气流下沉,气候干旱。
29.读某大洲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回答问题。(10分)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自然带名称:A是________,D是________。
(2)自然带由A→B的依次更替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异规律,最主要是由于________变化所引起的。
(3)自然带由E→A→D的更替体现了自然带呈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异规律,最主要是由于________条件变化所引起的。
解析该图为北美洲地区自然带分布图,A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是亚寒带针叶林带。从A→B→C体现了自然带的自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由于水分变化引起的;从E→A→D体现了自然带的自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由于热量条件变化引起的。
答案(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2)自沿海到内陆的地域水分
【高一英语暑假作业答案20】推荐阅读:
高一英语暑假作业答案(新人教版)11-17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答案08-31
高一英语答案01-21
高一Units 19-20(人教版高考复习英语教案教学设计)06-10
高一英语测试题及答案10-09
高一英语考试题附答案10-12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06-24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清单06-24
高一数学暑假作业全07-24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计划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