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反思

2024-06-23

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反思(精选12篇)

1.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反思 篇一

长方体、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一课,在本单元中位于“长方体的认识”与“长方体的表面积”之间,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一节实践活动内容。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练一练”的目的是通过想像、动手操作进行尝试,强化长方体、正方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相互转化的认识与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正确的研究习惯,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 课前学生调研:

参与对象:五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随机抽取10人 问题设计:

①对于正方体和长方体你有什么了解?

②给出一个正方体,让学生动手剪开并折叠回正方体。③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刚才折叠的过程。调研情况:

问题①:学生能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棱、顶点、面的特点。

问题②:在教师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有两个学生在剪开正方体时将图形剪散。学生在剪的过程中花费时间较长。剪开正方体后再折叠回去,学生非常熟练。

问题③:两个学生无法用语言描述折叠的过程,其余的孩子需要边折边说。让学生不动手折叠,想象说出刚才折叠的过程学生感觉难度很大。

调研情况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长方体、正方体都有12条棱、6个顶点,以及长方体的6个面的形状与正方体6个面的形状的不同等。这些正是组织这节课教学内容的生长点,小部分学生对长方体已初步建立了空间感,但要在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难度是相当大的。分析原因:其一,学生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换缺乏认识上的经验,存在认识上的障碍;其二,学生较难用语言来描述自己想象的立体图形或平面图形,存在语言上的障碍;其三,大多数学生无想象的习惯,存在养成习惯上的障碍等等。故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成为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拟定加强想象、操作实践、课件演示、焦点问题讨论等方面,以达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不同的展开图,加深对正方体、长方体特点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经历展开与折叠的活动过程,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一种转化的思想,及研究方法的学习,体会学科的价值。【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漂亮的大礼品盒,引发学生研究兴趣)想做漂亮的礼品盒么?打算怎样研究? 2.提出研究的方法并揭示课题:展开与折叠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的欲望,学生和老师共同提出研究方法,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作好认知和心理的准备。)

二、自主探究活动之一

1.引发猜想,唤起思考: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后会得到什么形状的图形? 2.学生动手操作,初步探究;

(1)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师提出“展开”的要求: ①沿棱剪开,不能剪散

②边剪边想,相对的面跑到哪里去了? ③把相对的面用相同的符号标出来。

教师巡堂,并与学生一起“展开”长方体和正方体。(2)初步感知“展开”与“折叠”的关系。

四人小组交流,教师相机(展开活动)提问:“为什么把展开的图形又折叠回去呢?”(3)请学生把长方体、正方体各种不同的形状的展开图展示在黑板上。3.揭示概念,探究特征:(1)揭示展开图的概念:

象这样由立体图形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就叫做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2)探究长方体、正方体展开的特征:

观察黑板上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感悟:

①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各小图形的特点 ②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的不唯一的特点 ③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中相对面的位置特点等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使学生知道正方体、长方体的展开图;通过观察、思考感知展开图的不唯一性,加深对正方体、长方体的认识;在找相对面的操作活动中,使学生充分经历展开与折叠的过程,进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自主探究活动之二

1.(出示做一做1)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对折后能围成正方体?

(2)(1)(3)(4)(5)(6)

(1)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判断。

能围成正方体的在课本上打√,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打×。(2)反馈、辨析。

①把你认为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找出来。说说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想象折叠的过程)多媒体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把不能围成正方体的图形先提取出来组织讨论,一是容易辨析,二是便于学生表达,三是较易发展学生的空间感。把学生已确认不能围成正方体的图形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体会不能围成正方体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②找出能围成正方体的图形。

教师提出要求:能确定哪个图形能围成正方体的请想象一下它是怎样围成的;如果无法确认能否围成正方体的请拿出老师为大家提供的学具折一折,再想象一下。

相机点拨1:你是怎样围成正方体的?引出其中一个小图形不动,就是把它作为正方体的底面,其它的小图形围起来就得到一个正方体。同时体会折叠方法的不唯一。

相机点拨2:观察正方体的展开图寻找正方体的相对面。

[设计意图:部分学生的正确判断不能代替全班学生知识的掌握,给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要求,在满足不同思维水平学生的需求的同时,更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 2.出示做一做2: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1)(3)(2)(4)(1)学生独立思考判断。(2)小组交流。(3)反馈、辨析。

①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在脑子里想象你是怎样围的。(学生无疑义的,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②引发争论:4号图形能围成长方体吗? 全班动手折叠验证,说明理由。多媒体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点放在4号图形的争论上,利用学生的差异资源,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状态,使学生亲身经历猜想、辨析、验证等活动,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发展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空间观念。)

③哪些图形不能围成长方体?说明理由。提升思维,深层探究

由上例引发的思考:(出示3号图形)

怎样变一变使3号图形能围成长方体? 相机点拨:摆放的规律 2.出示下图:

怎样移动两个小正方形可得到正方体的展开图?

(设计意图:由上例不能围成长方体的图形引发的探究活动,变不能围为能围、变静为动、变特殊为一般,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课后延伸,拓展探究

简单的展开与折叠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其实这样的方法还可以研究其它的立体图形。相信同学们随着课后的不断研究一定会有了不起的发现。

(设计意图:渗透一种转化的思想,及研究方法的指导,体现学科的价值。)

2.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反思 篇二

【教学片段】

一、有序操作, 清晰观察

1.投影出示例题。

师:沿着图中的红线剪开, 依次剪开了它的哪些面? (学生观察交流:上下前左右后)

2.边剪边观察思考。

学生人手一个与例题相同的正方体纸盒, 按例题所示顺序剪。

师:你剪开了哪个面?观察一下, 这个面展开后在什么位置?其他的面呢?

带着上面的问题, 学生依次剪开六个面, 并观察每个面展开后与其它面的位置关系。

师:说一说每一步你剪开了哪个面?这个面展开后在哪里?其他的面呢? (学生交流、展示“展开过程”)

3.将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

师:回忆展开的过程, 你能标出手中展开图每个面分别是原来正方体的哪个面吗?

学生回忆并标注出六个面, 如下图:

师:我们标注的是否正确?你有办法验证一下吗?

生:把这个展开图折成正方体来验证。

师:你打算按怎样的顺序折起这些面?

生:先折起前后、左右四个面, 再将上面盖上。

生:下面不需要动。 (学生在课桌上边依次折起每个面边观察, 还原验证)

二、观察展开图, 发展想象

1.教师将剪好的展开图放在实物投影仪上 (见下图) , 引导学生观察展开图, 交流自己的发现。

生:我发现展开图中原来相对的面都是隔开的, 比如上面和下面隔着一个后面, 左面和右面隔着一个下面。

师:想一想, 相对的面可能连在一起吗? (不可能)

生:展开图中的上、下、前、后四个面连成一排, 左右两个面在两边, 正好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

师:说得很好, 想象一下, 左右两个面有点像你脸上的哪个部位?

生:两只耳朵。 (其他同学都笑了)

2.依据展开图, 发展想象。

师:这两只“耳朵”还可以长在哪儿?想象一下。

生:还可以长在最上面、最下面或“后面”的两边。 (如下图)

师:可以吗?想象一下这三个图形能折叠成正方体吗?

生:可以, 连排的四个正方形可以看成上下前后四个面, 两只“耳朵”正好是左右两个面。

师:想象一下, 如果这两只“耳朵”不对称, 还能折叠成正方体吗? (如下图)

生:能, 连排的四个正方形可以看成上下前后四个面, 两只“耳朵”还是左右两个面。

师:确定吗?请你先在图上标出“上下前后左右”, 再折叠验证, 看与你想的一样吗? (学生先标注出六个面, 再折叠成正方体)

三、借助“标注”, 完善想象

师:如果有四个连排的正方形, 另两个正方形在同一边可以吗? (如下图)

生:左边的图形不能, 因为把四个连排的正方形看作上下前后四个面, 右边的两个正方形重叠了。

师:左边的图形大家都明白为什么不能折成正方体, 右边的图形不易判断, 不折纸, 你能用什么办法帮你想象吗?试试看。 (学生思考、尝试后交流)

生:可以一边想象一边标注出每个面。

师:那我们先确定哪个面呢?

生:先确定“下面”, 因为下面在折的过程中不动。

师:把哪个面作“下面”好呢?

生:周围相连的面比较多的那个面作“下面”。

师:然后标注哪些面呢?

生:然后标出与“下面”相连的三个面, 最后标出其他的面。 (师生合作完成标注, 如下图)

师:你发现什么?

生:我发现“上面”重叠了, 少了一个“左面”。

师:折叠起来真是这样吗?请你折叠验证。 (学生操作验证)

师:今后我们可以用边想象边标注的办法解决这样的问题。

四、拓展延伸, 丰富想象

师:刚才研究的图形中都有四个连排的正方形, 如果只有三个连排的呢?你有办法判断它能否折成正方体吗? (如下图)

生:先标出下面, 再边想象边标注。

生:没有把握的话, 可以用折纸的办法来验证。

师:很好, 请大家自己来标注、想象, 作出判断, 再折纸检验。

……

【教学思考】

一、如何处理学生可能出现的多样化操作

课后, 有教师提出课始的操作教者牵得太紧, 所有学生都是按例题所示的剪法将正方体的六个面逐步展开的, 如果放得开一点, 学生的自主性会更强, 他们会想出不同的剪法, 这样, 交流中才会有新的收获。表面上看, 这种说法似乎很有道理, 那教者为什么没有这样安排呢?我们知道, 表象是空间想象的基础, 表象是否清晰直接决定了空间想象的成败。所以本节课的首要目标就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对正方体的展开过程建立起清晰的表象, 主要是展开过程中各个面的相互位置关系。而这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难就难在学生要记忆的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 是这个过程的各个阶段六个面的相互位置关系。只有让这个过程的每个细节都在脑海中形成了清晰的表象, 学生以后才能借此进行相关的想象, 才能不再依赖于实际操作。

试想, 对于初次接触这样一个复杂的展开过程的学生来说, 如果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决定怎样剪, 其操作、观察就必然是随意的、挂一漏万的, 那头脑中如何建立清晰的展开过程?让学生在对这一过程尚不清晰的情况下, 再去观察别人不同的展开过程, 只能使本不清晰的表象更加糊涂。所以, 此时的操作头绪不能多, 更不能乱。唯有如此, 其过程才能通过有序的操作、观察, 准确、清晰地输入大脑, 如此, 才能为想象的腾飞提供坚实的基础。

那对“不同的剪法”怎样处理呢?笔者以为, 上述展开过程的表象在学生头脑中清晰、稳固地建立后, 再安排“不同的剪法”。此时对“不同的剪法”, 不应再让学生动手去剪正方体, 而应借助头脑中“展开过程的表象”进行“想象操作”, 让学生在想象中锻炼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如果说前面是打下坚实基础, 那此时就是空间想象力在这个基础上的锻炼、腾飞。

二、在操作与想象之间, 我们还能做点什么

教过高年级的教师都有这样的经验:借助折纸, 学生容易判断形式各异的展开图能否折成长 (正) 方体, 而一旦脱离操作, 就很容易出错。原因何在?就是因为学生要想象的步骤太多 (连续的六个面折的过程) , 为保“万无一失”, 有的教师让学生碰到这样的问题就在纸上画图, 然后剪下来折一折再判断, 以动手操作来代替空间想象。还有的教师将能够折成正方体的各种展开图全部总结、打印出来, 学生人手一张, 用机械记忆代替空间想象……明知这只是功利地“解题”而不是“发展想象”, 却又无可奈何。为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在操作与想象之间, 我们还能做点什么?教者给出了一个精妙的做法——有序“标注”:让学生先标出“下”面, 再借助已有的表象进行想象, 标出与它相邻的面……这一细微动作将“想象连续的六个面折的过程”分解成几个“想象与所标面相邻的面折的过程”, 减少了想象的步骤, 降低了想象的难度。同时, 也让学生的想象得以顺利起飞。

三、让“折纸”为空间想象力的发展助力

“标注”是一种好方法, 那是不是可以不要“折纸”了呢?当然不是。一味地“折纸”而不展开想象, 只会弱化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相反, 如果只让学生去想象而不“折纸”, 那他们想象中的错误就无法得到纠正, 同样不利于空间想象力的发展。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片段中的做法是先标注想象, 再“折纸”验证。想象力只有在想象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 所以必须让学生先展开想象。何时“折纸”?想不明白、没有把握的时候再“折纸”, 此时的“折纸”可以让表象更清晰、更丰富, 让学生在头脑中连续操作的能力更强。真正起到为想象保驾护航、促使想象更深入的作用。

3.正方体表面展开图规律及应用研究 篇三

将正方体纸盒的六个面分别记为:上、下、左、右、前、后,并剪去上、下两底面后沿侧棱展开为平面图形(图1)

现在只要将刚才剪去的上、下两面分别拼接到图1中可得:

观察以上6个展开图我们发现:

【特征一】 展开图中成“直角”形状的三个面在正方体中有公共顶点,并有两边为公共边,且可绕三个面的公共顶点沿直角方向进行90度旋转。且不改变各面在原正方体中的相对位置。(见后面旋转法)

将图3(或图6)旋转可得图8;将图4(或图7)旋转可得图9;

将图5(或图4)旋转可得图10;将图9(或图5)旋转可得图11;

将图11旋转可得图12。

进一步观察可得:正方体表面展开图共有11种形式(即图2~图12),观察这11种展开图我们发现,有10种图形均有四列,按行的不同可把它们分为以下3类:

(1)一四一型:图2~图7;

(2)二三一(一三二)型:图8~图9;

(3)二二二型:图11。

剩下1种有五列,我们称之为:三三型(两行五列):图12。

这11种形式之间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在变形的过程中,6个面之间的相邻关系及相对关系保持不变。为便于记忆我们把它编成口诀如下:

中间四个面,上下各一面; 中间三个面,一二隔河见;

中间两个面,楼梯天天见; 中间没有面,三三成一线。

【特征二】 一个正方体不论如何展开,某一面与它的对面的位置关系无非是如下两种:第一种是两个对面在同一行(或同一列)中间隔着一个正方形。第二种是两个对面不同行也不同列,但中间隔着一列(或一行)。图2~图7很容易确定相对面,而后五种的相对面判断方法有两种:

(一)“目”字法

通过想象和动手操作可以发现,形如图13这样的情况,肯定是面1和面3相对。这样,图8、图9、图10、图12中形如(图13)的相对面也就找到了。

在下列各图中,都应该是面1和面3相对。

(二)旋转法

4.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反思 篇四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5、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过程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乐趣和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免费资源下载 课件|视频|试卷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体积的意义。

(2)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3)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计算公式。课时安排:17课时 第一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2页例

1、例

2、“练一练”,第4页练习一第1~4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立体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立体图形的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教具准备:

长方体模型、框架,课件、长方体形状的纸盒,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平面图形。今天我们学习立体图形。

像墨水瓶、罐头盒、魔方玩具、牙膏盒、排球、肥皂盒、台灯罩,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出示这组物体的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里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二、探究新知:

1、说说你见过的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2、出示例1:

拿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

⑴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从不同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指导学生观察学具,直观地回答上面的问题。得出: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⑵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长方体有多少条棱?量出每条棱的长度,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指导学生观察、测量。得出:

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⑶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学生在小组里观察交流,指名回答。

师:因为最多可以看到三个面,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画长方体。教师板演画法。

3、请学生对照着长方体说说长方体的特征。

4、出示用细木条(或铁丝)做棱,用橡皮泥粘成的长方体框架,观察一下: ⑴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 ⑵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通过观察得出: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零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4组。

引导学生总结出上面的两个问题,并回答。

5、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说说长方体的特征有哪些,量出它的长、宽、高。

6、出示例2 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 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并在小组里交流。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汇报。

7、选择一个正方体实物,量出它的棱长。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

明确操作要求:同桌2人一组,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先指出它的面、棱和顶点,并量出它的长、宽和高;再选择一个正方体实物,指出它的面、棱和顶点,并量出它的棱长。

2、做练习一第2题

观察这两个图形,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3、做练习一第3题。

4、做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判断出摆出的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互相指一下长、宽、高(或棱长)的位置,再说说分别是多少厘米。

引导:数一数,各由多少个小正方体摆成?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页例

3、“试一试”和“练一练”,第4页练习一第5~9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能在展开图中找到长方体、正方体相对的面,能判断一些平面图形折叠后能否围成长方体或正方体。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特点。教学难点:

判断一些平面图形折叠后能否围成长方体或正方体。教学准备:

长、正方体模型、课件、长、正方体形状的纸盒,教材第117页上的展开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谁能对着模型再来介绍一下? 指名说说,全班交流补充。

二、探究新知

(1)除了同学们说的这些,长方体和正方体还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进行学习。出示正方体纸盒:

你能够沿着这个正方体的棱把这个正方体纸盒剪开吗? 要求:剪的时候要沿着沿着棱剪,冰且各个面要互相联在一起。学生尝试操作。小组里交流。

(2)这个长方体纸盒你也能够沿着棱把它剪开吗? 学生独立操作。

看看长方体的展开图,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观察交流。追问:你能从展开图中找到3组相对的面吗?(3)完成练一练第1题

标注完后引导学生具体说说思考的过程。(4)完成练一练第2题

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再动手操作进行验证。让学生把从第117页剪下来的图形折一折,验证自己的想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6题

学生小组交流,独立操作验证。

追问:为什么第二行中间一个图形不是长方体的展开图? 让学生把从第119页剪下来的图形折一折,验证自己的想法。

2、完成练习一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指名说说自己连线的思考过程。

3、完成“动手做”

启发学生思考:要围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需要几张硬纸片,这几张硬纸片的形状的大小有什么联系? 让学会僧通过操作逐步掌握其中的规律。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今天学习的内容什么是重点?

5.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反思 篇五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把长方形、正方形并列起来使用,因此教材的编排是符合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的,教学时可让学生先观察物体,引出长方形、正方形的概念,再利用长方形、正方形纸,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探索二者的边和角的特征,沟通它们的联系。

沟通联系,淡化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区别。正方形具有长方形的所有特征,又具有独特的个性。要正确理解这两个概念要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但是基于前面的分析,本课教学时在探究出它们各自的特征后,应淡化它们之间的区别,重点沟通它们的`联系,只要让学生知道正方形具有长方形的特点,正方形和长方形可以动态转换即可,而不必要求学生总结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因此,当学生归纳概括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之后,应引导学生找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相同点:都有四条边,对边相等;都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6.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反思 篇六

第1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

教学内容:P1、2例

1、例2和“练一练”,练习一第1-4题。教学目标:1.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点、线、面的特

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及正方体的棱,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的能力及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课前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具和学具。课时安排:1课时

一、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1.教学例1(1)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学生交流。

(2)教师出示长方体教具

长方体有几个面?分别是哪几个面?

每个人在自己的座位上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学生交流自己所看到的结果。教师指出:因为我们最多只能看见它的三个面,所以在画 长方体的时候一般画三个面。

教师指导学生画长方体的立体图,并介绍它的棱与顶点,学生和教师一起操作。

长方体有几条棱和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

每个学生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去认识一下,并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及时板书。顶点:8个

棱:12条,分三组,每组的长度相等。面:6个,相对面的形状完全一样。

学生对照自己的教具再说说长方体的点、线、面的特征。教师进一步介绍学生认识长、宽、高并板在图中板书。2.完成相应的练一练 3.完成练习三的第1题 学生直接在小组里交流。

二、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1.教学例2(1)出示正方体的教具,问: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和几个顶点它们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

让学生模仿例1的学习方法,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去研究一下正方体的特征。(2)交流学习的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3)比较长、正方体的特征的异同

学生根据板书,结合立体图形,小组讨论交流。汇报讨论的结果,教师用集合图表示它们的关系。2.完成相应的练一练。

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 指名学生口答,集体评讲。2.完成练习一的第3题

(1)学生观察后判断哪个是长方体?哪个是正方体?(2)学生直接口答。

(3)重点说说其余的几个面是否完全相同? 3.完成练习一的第4题

让学生先分别指出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哪条线段,然后说 说各是多少?

四、课堂总结

7.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反思 篇七

1、新课的引入趣味性强。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让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贴近,是《新课标 》的准则。新课从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蓝猫三百问》引入,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产生了解决问题的迫切心情。

2、重视教与学的方法的改变。

本节课从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改革,采用自主探究型教学模式。我能充分发扬民主,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自由、自主的学习活动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运用透明的格子纸、摆方块和直尺量等方法,观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找出这几种方法的相同地方都是通过数方格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又通过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发现长与宽的乘积正好等于长方形的面积,从而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课堂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学生动脑、动手和动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习方法的积累,思维方法、科学探究方法的获取,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同时注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3、重视知识的探索和方法的指导。

8.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八

《长方体和正方体》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是一个质的飞跃。特别是对于那些构建空间念能力薄弱的学生来说,本单元的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而对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充分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虽然说长方体在学生的身边随处可见,但是要发现它的特征,还是不怎么容易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一是通过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引入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二是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已经了解了哪些知识。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组织教学。

2、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通过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我先和学生认识面、棱、顶点,然后把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运用长方体事物,在小组内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发现长方体面、棱。在理解了面、棱、顶点等概念后放手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进度不断地探究和反思,如有同学数到了8条棱,同桌的同学就给他指出来,然后2个人共同再数一次;还有找面的形状时,有同学只看到了6个面全是长方形的情况,这时同桌的就补充,或2个人一起观察到其他同学准备的长方体,发现还有一种情况是4个面是长方形,2个面是正方形;在探究面的大小关系时,同学们更是按照自己的思维在活动,他们得到的是上、下,前、后,左、右两个面大小相等,建立的空间观念十分明确,而我们归纳的相对的面的大小相等,其实是对这三种情况的抽象综合过程,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更能理解的可能是他们自己的发现,他们记得最牢的也是他们自己的语言,而这些对于学生以后学习表面积的计算是很有帮助的,所以说,学生的探究活动不仅在发展学生的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上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顶点的特征。学生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很快发现了长方体的很多特征,我想这样发现的特征学生肯定印象深刻。

3、注重知识的条理性,培养学生有条理地研究问题,有条理地总结结论。在研究长方体特征时,我让学生分别从面、棱、顶点三方面去研究,学生对于研究有了方向。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结束后我组织学生有条理地总结,并有条理地板书。

9.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教学反思 篇九

首先,我让学生求由体积是1立方厘米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通过练习,使学生感知:体积是由若干体积单位组成的。接着,提出问题:是不是我们都可以用摆小方块的方法来求一个物体的体积呢?从实际情况考虑,让学生体会到,要求一个物体的体积,必须有一个新的方法才能解决,从而引导出探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激发他们探索长方体体积的欲望。

二、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

教学时,让学生用若干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学生自制的),摆放出不同的长方体,并把长、宽、高的数据填入表格中,启发学生思考,根据记录的长、宽、高,摆这个长方体时,一行要摆几个小正方体(即表示长方体的长),摆几排(即表示长方体的宽)摆几层(即表示长方体的高)。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个长方体所含小正方体的个数,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自己比较、发现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在探索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加强实际操作。通过实际观察、拼摆等活动,学生清楚地理解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来源,并能够根据所给的已知条件正确地计算有关图形的体积。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不足之处

1、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时,花了较多的时间。

10.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教学反思 篇十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他们是由认识平面图形上升到认识立体图形,是空间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当学生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时,我直接出示了两个立体图形,让学生运用公式求出他们的体积。通过实际观察、操作等活动,学生清楚地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够根据所给的已知条件正确地计算有关图形的体积,引导学生进一步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强化记忆。

教学时,我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会是什么样子呢?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来推断,接着用推导长方体体积的办法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使学生感到新知识不新、不难。实现平稳过渡,使学生树立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信心。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

1.如果让学生自己准备学具,自己动手摆一摆,并观察正方体的数量与体积的关系,让学生更直观的明白长乘宽来自一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

11.《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反思 篇十一

以前我在上这节课的时候,第1课时是没有教学实际问题中求五个面的情况。我发现在第1课时就解决实际生活中求五个面的问题有两点好处:一是如果第一课时都是让学生求长方体、正方体六个面的,再让学生去解决实际生活中求五个面、四个面的问题,难度会增加。因为学生会受到定势思维的影响;二是提高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2、一个正方体的木箱,棱长4分米,做这个木箱至少用多少平方米木板?和3、老师想做一个玻璃鱼缸,它的形状是正方体,棱长3分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这两题让学生一起去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提高他们的审题、辨题能力,也是学生思维的操练。

2、旧知的必要复习,为学生新知的学习打好基础

12.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反思 篇十二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数学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数学教学反思1

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特征,并初步理解周长含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一、让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我首先出示一个长方形的花坛,给这个长方形花坛围上护栏应该怎么围,让学生去前面指一指,然后又出示栅栏的价格是8元/米,让学生自己观察图片自己提出问题,给这个花坛围上栅栏需要多少钱,进而引导学生要想知道花多少钱,需要先求什么-这个栅栏的长度也就是这个长方形花坛的周长。进而引出本节课的重点之一-长方形周长计算。

二、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空间。

周长的计算方法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交流获得解题方法上,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因为有了前面周长的认识,学生自主探索并不困难,关键是对各种算法的沟通、比较和理解。通过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与他人合作学习,共同发展的精神,增强小组学习的意识和作用。接着放手让学生计算,并且同桌讨论,在相互交流*同学习。接着学生汇报,得出两种方法,“(长+宽)×2” “长×2+宽×2”。在学生交流算法时,我一方面让学生适当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算法间的相互联系,始终抓住问题的本质--不管怎样列式,都是求围成长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的总和。其中长加宽的和乘2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利用画图帮助学生理解。

在这一环节因为我怕学生自己总结不出公式,却急于给出学生公式,在让他们自己观察哪种方法简单的时候,也没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讨哪种方法更简单,而是把公式给砸死了,说(长+宽)×2就是我们常用的计算方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老师的组织作用不能忽视。学生自主交流时间还不够充分,交流不彻底。

在让学生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时,学生应该能够根据长方形的公式总结出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我也把这个公式给直接说出来了,没有给学生总结的时间和空间,在这一环节处理的也不够好。

三、练习设计开放有层次。

本节课的另一重点是通过测量和计算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图形的周长与边之间的关系。要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长和宽,要求正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边长。最后一道练习题处理的不太好,一是因为时间太紧张了,没能把这道题的关键部分讲出来。

整节课上下来,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学生掌握的还是不够扎实,有点急于求成,从练习中发现学生还是习惯用原来的计算方法。二是对于有难度的习题,给学生探讨时间短。三是板书太差,写的太多,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公式根本就不明显。四是始终不敢放手把时间交给学生,总害怕一放手这个课堂自己就控制不住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注意了解三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水平,该扶则扶,该放则放。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数学教学反思2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我们应这样备课

上个周六、周日我们进行了两天的学习培训。聆听了来自北京z、杭州z等全国著名老师的观摩课,以及有关课堂教学的精彩报告。课堂上的轻松高效,报告做的精彩异常,使我们都受益匪浅。

来自杭州文海实验小学的z老师做的关于优效课堂教学的报告,感触颇深使我认识到:在备课时要思考两个问题:教什么和怎样教?

一、教什么;

老师说:一个成功的人首先知道自己一生该干什么;其次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干。那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知道一节课该教什么,也应该知道怎么教;这之前备课时总是看看教参、教案,留心一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环节怎样设计的,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了。通过学习才觉得仅仅这些还远远不够,在原来的基础上还要深入思考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困惑是什么?学生最困难和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什么?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

2、根据学生制定目标:教学中做到三讲和三不讲;

三讲:

①学生想不到的要讲;

②学生易出错的要讲;

③学生容易混淆的要讲。

三不讲:

①学生自己会的不讲;

②你讲了也不会的不讲;

③学生已经会的不讲。

3、练习题设计要有层次。基本的练习题、容易出错的练习题、容易混淆的题、提高的题型都要涉及到。

二、怎么教;

老师说:所有的好课都是当堂生成的!课堂一定关注生成,关注学生。他借用美国的一位教育家说:如果一节课他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一样的话,绝不是一堂好课,因为这说明他没有关注学生,没有当堂生成。所以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按照上面的这些去备课、去教学。力求让课堂教学更优效,教学的的路上走的更远一些。

上一篇: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下一篇:我不是完美小孩--读后感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