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的影响因素

2024-11-18

社会政策的影响因素(精选8篇)

1.社会政策的影响因素 篇一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7-000-02

摘 要 股利政策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对股利政策方式、理论及其影响因素做了论述。

关键词 股利政策 理论 影响因素

股利政策是为指导企业股利分配活动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和策略,内容涉及股利支付水平以及股利分配方式等方面。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方面来说的股利政策就是指探讨保留盈余和普通股股利支付的比例关系问题,即股利发放比率的确定。而广义的股利政策则包括:股利宣布日的确定、股利发放比例的确定、股利发放时的资金筹集等问题。

一、股利政策方式

(一)剩余股利政策

剩余股利政策是指公司生产经营所获得的净收益首先应满足公司的资金需求,如果还有剩余,则派发股利;如果没有剩余,则不派发股利。

(二)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是指公司先确定一个股利占净利润(公司盈余)的比率,然后每年都按此比率从净利润中向股东发放股利,每年发放的股利额都等于净利润乘以固定的股利支付率。

(三)固定股利或稳定的股利政策

固定股利或稳定的股利政策,是公司将每年派发的股利额固定在某一特定水平上,然后在一段时间内不论公司的盈利情况和财务状况如何,派发的股利额均保持不变。只有当企业对未来利润增长确有把握,并且这种增长被认为是不会发生逆转时,才增加每股股利额。

(四)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就是公司一般情况下每年只支付固定的、数额较低的股利;在盈余多的年份,再根据实际情况向股东发放额外股利。但额外股利并不固定化,不意味着公司永久地提高了规定的股利率。

二、股利政策理论

股利政策理论主要研究企业股利支付和股利政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股利分配政策的选择应建立在最大限度增加股东财富或公司价值的基础上。而人们对股利政策的选择是否会影响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一直有争论,由此形成了不同的股利理论:股利无关论和股利相关论。

(一)股利无关论

该理论认为股利政策对企业的股票价格或资金成本没有任何的影响,即股利政策与公司价值无关。企业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企业本身的未来获利能力和风险水平。股票价格完全是由公司投资方案和获利能力决定的。该理论的成立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上的。该理论主要假设有:(1)不存在任何个人或企业所得税;(2)资本市场是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不存在任何的股票的发行和交易成本,任何投资者都无法左右证券价格;(3)股利政策的选择不会改变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4)企业的投资政策独立于股利政策;(5)关于未来的投资机会,投资者和管理者可获取相同的信息,即资本市场的信息完全是对称的。股利无关论是以完美的市场为前提的,在现实中没有如此完善的市场,因此该理论一直饱受争议。

(二)股利相关论

这种理论认为企业股利政策与股票的价格密切相关。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又形成了几种各具特色的股利相关论。主要观点主要有:

1.“一鸟在手”理论

该理论认为,投资者对股利收益和资本利得具有不同的偏好,股利收入比资本利得更为可靠,股利视为投资者的既得利益,就像在手之鸟,而股票价格的升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犹如林中之鸟,不一定能得到,风险较大。因此,投资者更愿意购买派发高股利的股票。

2.信息传递理论

该理论认为股利的多少实际上是向投资者传播企业收益情况的信息。如果公司改变过去一贯的股利政策,就意味着公司管理者向投资者发出了改变公司未来收益的信号,股利提高表明公司创造未来现金的能力增强,公司股票便会受到投资者的欢迎,反之,股利降低则表明公司创造未来现金的能力减弱,投资者便会抛出股票。

3.假设排除理论

mm理论的股利无关推断是建立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上,并有严格的市场条件,因此有的人认为现实中根本不存在完善的资本市场,股利无关论的假设不存在。假设排除论断言,股利无关论站不住脚,反过来从另一侧面证明了股利的相关性。

股利相关论的观点并没有同时考虑多种因素影响。在不完全资本市场上,公司股利政策效应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股利相关论也并不完善。

三、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

合理的股利政策,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廉价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财务形象,以吸引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所以,股利政策是企业理财的核心问题,股利决策是企业重要的决策之一,应予以特别重视。在制定股利政策时,应从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影响,兼顾公司的发展需要和股东对本期收益的要求,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经营发展的股利政策,才能实现其股票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一)法律因素

1.资本保全的约束。资本保全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而作出的法律限制。股份公司只能用当期利润或留用利润来分配股利,不能用公司出售股票而募集的资本发放股利。这样是为了保全公司的股东权益资本,以维护债权人的利益。

2.资本积累的限制。规定公司必须按税后净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同时还鼓励公司提取任意公积金。提取的公积金只能用于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不能用于发放股利。

3.利润约束。企业实现净利润时,必须先在弥补以前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后才能进行股利的分配。如果企业当期无利润,则不能发放鼓励。

4.偿债能力约束。规定公司必须具备充分的偿债能力才能发放股利,公司无力偿还债务时,不得支付股利。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债权人的权益。实施这种约束以后,在现金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必须要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二)企业内部因素

1.资产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企业资产转化为现金的难易程度。企业的现金流量与资产整体流动性越好,其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就强。而成长中的、盈利性较好的企业,如其大部分资金投在固定资产和永久性营运资金上,则他们通常不愿意支付现金股利而危及企业的安全。

2.筹资能力。如果企业的外部筹资能力强,它对留存收益的依赖性会较弱,会采用较为宽松的股利政策,相反,外部筹资能力弱的企业会采用较紧的股利政策。一般而言,规模大、获利丰厚的大公司较倾向于多支付现金股利;而创办时间短、规模小、风险大的公司,往往要限制股利的支付。

3.收益的稳定性。公司收益稳定性及收益水平高低是决定股利政策的一个重要基础。对于收益相对稳定、收益水平较高的公司来讲,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容易很好地把握自己,可以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相反对于盈余不稳定、收益波动性较大的公司来讲,采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比较适宜。对于收益不断增长的企业来说可以采用固定增长率的股利政策。

4.投资机会。如果企业有较好的筹资机会,需要大量的资金,往往会采用低股利支付率,从而把大部分利润留下来进行投资,加速企业发展,增加企业未来收益,相反,如果公司暂时缺乏良好的投资机会,资金需要量稳定,为避免资金闲置,往往采用高股利政策多发股利。

5.资本结构和资金成本。企业制定股利政策必须考虑目标资本结构的维持,如果企业的负债率比较高,外部筹资困难,英语的保留可以增加权益资本的比重,有助于资本结构的改善,增强企业的再筹资能力。同时留存收益是公司内部筹资的一种重要方式,同发行新股或举债相比,不需要花费筹资费用,不但成本较低,而且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是一种比较经济的筹资渠道。

[2]

6.公司规模。公司规模是实力的象征,代表公司的资产金额、历年积累盈利和可供支配的资源,因此会影响到股利分配政策的类型。

7.公司的成长性。每个公司应依据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财务状况制定相应的分红方案。一般来说,那些正处于成长阶段、资金需求较大的企业,其股利分配政策倾向于保留利润;而已进入成熟阶段、业绩稳定、成长缓慢的公司完全可以给股东以稳定的现金股利。

8.公司的治理结构。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是原国有企业改制过来的,国家股“一股独大”造成了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往往只考虑了大股东的利益,其他股东根本不能影响公司的最终决策。目前在我国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非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仍占多数,处于控股地位,而流通股只占很小比例,而且两者的持有成本相差悬殊。如果采取派现政策,非流通股股东分得的现金远高于流通股股东。这些大股东的利益要求无疑是影响企业分配政策的重要因素。

9.公司所属的行业。股利分配政策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一般说来,成熟产业的股利支付的意愿和比例高于新兴产业,比如公用事业公司的股利支付率高于其他行业公司。

(三)股东因素

1.股权的稀释。如果企业采用高股利支付率股利政策可能会稀释现有股东对企业控制权,如果公司大量支付现金股利,就可能造成未来经营资金的短缺,如果再发行新的普通股以融通所需资金,现有股东的控股权有可能被稀释。另外,随着新普通股的发行,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必将增加,最终会导致普通股的每股盈利和每股市价下降,从而影响现有股东的利益

2.收入稳定的要求。普通股股东的收益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从公司得到的股利收入;二是由于股票交易价格上升而通过股票买卖取得的资本利得。由于资本利得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些股东往往要求公司支付稳定的股利。

3.股东的投资机会。如何支配企业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要视股东的投资机会和预期报酬率而定。如果有较好的投资机会和理想的报酬率,股东会希望企业派发较高的股利,相反,如果股东投资的其他项目的预期报酬率比较低,股利的发放对股东财富的增加没有任何好处。

4.所得税的影响。投资收益一般分为股利收入和资本利得收益,由于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而且边际税率差别比较大,低收入的股东希望企业能支付稳定且较高的股利,因为股利的个人所得税适用的边际税率较低,而高收入的股东使用的边际税率较高,为了减轻税负会反对企业的高股利政策。

(四)债务约束因素

债权人为保护其合法权益,防止企业股东以发放股利为名减少企业资本,增大债权人的风险,在企业举债时,债权人通常在债务合同中对债务人的股利支付做出某种程度的限制。这些约束的条款有的会限制股利支付的最高额度,有的规定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分配股利。

(五)市场因素

股利的信息传递功能。一般情况下,现金股利向市场传递一种积极的信息,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筹更多的资金,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股票股利的发放被认为是企业现金周转不灵的先兆,会对股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公司必须合理制定对公司发展有利的股利政策。

企业最终在选择股利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股利政策,从而实现企业与股东利益的双赢。

2.社会政策的影响因素 篇二

关键词:股利政策,客户效应理论,对策

一、前言

股利政策以公司发展、平衡公司内外利益相关体为目标, 在给股东发放股利和将利润留在公司再投资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股利政策包括如何确定股利支付率以及其增长政策, 选择何种股利支付形式等内容。西方股利理论研究前期关注的是股利政策是否影响公司价值, 形成股利无关论和股利相关论, 后期在基本认同股利相关论的基础上, 形成客户效应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代理成本理论。

二、理论描述

客户效应理论 (又称追随者理论) 是对税差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它的代表人物是Elton和Gruber。该理论是指公司采用的融资政策和投资政策能够满足一些投资者的需要, 则这些投资者会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因此, 任何一家公司都喜欢这家公司的股利政策的投资者。但是如果公司改变了股利政策, 就会失去一部分老股东, 重新吸收另一部分股东。该理论从股东的边际所得税率出发, 认为公司会相应调整其股利政策以符合不同股东的意愿。当达到均衡时, 高股利支付率的股票会吸引处于低税率等级的投资者购买;而低股利支付率的股票会吸引处于高税率等级的投资者购买。根据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理论, 当市场上喜欢高股利投资者比例大于发放高股利的公司比例时, 则支付高股利的公司处于短缺状况, 他们的股价会上升, 直到市场达到一个均衡。

股利政策的客户效应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是中国研究学者及股票相关利益群体讨论的热点。股利政策的制定过程复杂, 涉及到各个相关方的利益, 鉴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短, 监管力度不够, 市场尚未成熟, 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惜派”的现象, 股利分配的随意性很大, 很少关注这种行为对公司的价值影响, 股利分配政策十分不规范。

三、影响因素分析

股利政策影响客户投资习惯的因素很多, 结合国内外众多研究, 笔者主要从税收、法律环境、交易成本三个方面阐述。首先, 投资者不仅仅是对资本利得和股利收入有偏好, 他们因税收类别不同, 对公司股利政策的偏好也会有所不同,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的差异可以反映中国投资者的偏好。其次, 因为我国的资本市场尚未发展得很完善, 交易成本相对较高, 该因素也决定着我国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再次, 从1998年以来, 我国关于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法律在不断地发展。法律的保障程度高低也影响着投资者的投资习惯。

(一) 税收因素

所得税体系中包括了公司层次和个人层次两方面的所得税。公司层次的所得税即企业所得税, 直接影响企业的税后利润, 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可分配利润额, 最终影响到股利政策的决策。根据我国目前实行的《企业所得税法》相关规定, 达到一定条件的企业能享受税收优惠, 这样会使我国各地执行的实际税率不一致, 导致最终可分配利润的不稳定, 从而影响到股利分配政策。

个人层次的所得税即个人所得税, 它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 (居民、非居民人) 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条款, 个人因持有中国的债券、股票、股权而从中国境内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取得的利息、股息和红利所得, 需要按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对于转让有价证券、股权所得的资本利得税却没有加以征收。

首先, 从个人 (也就是股东) 的角度来说, 股利所得税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他自身的利益。股利的发放有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两种形式:现金股利是将公司的利润以现金的形式分配给股东, 这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股价;股票股利是将公司的利润保留在公司里, 股东得到的是代表公司有权凭证的股票。这两种方式带给股东的价值是一样的, 只是资产的形式有区别而已。而对于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的征税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1994】069号文件《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有明确规定“股份制企业在分配股息、红利 (即派发红股) 时, 应以派发红股的股票票面金额为收入额征个人所得税”, 这说明两种方式的个人所得税是一样的, 因为我国只对股利征税, 而对资本利得不征税, 所以发放股利对股东来说会有一个税收带来的“折扣”。

其次, 从公司的角度来说, 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股利政策也理应为这一目标努力。股利政策与公司治理的融资决策密切相关, 而融资决策最重要的就是确定资本结果, 这一过程中, 所得税又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确定公司的最优资本结构, 就要确定公司的负债比率 (债务成本低于权益成本, 合理利用负债有助于降低公司的综合资本成本) 。因为税收的作用, 公司支付现金股利时的综合资本成本比不支付股利的综合资本成本要低。

(二) 法律环境因素

现金股利法律保护结果模型认为, 现金股利政策是法律对客户权益保护的结果。也就是说, 在股东法律保护较好的国家里, 公司支付较高的现金股利, 而且, 在这些国家里高增长公司比增长较慢的公司支付较低的现金股利, 投资者也愿意接受这种低股利。在我国, 法律对小股东的保护较匮乏, 小股东的弱势地位决定了其利益诉求不可能在公司的“法律框架”内自然地得以解决, 必须借助于外部法律保护, 使其权益免受侵害, 而我国现阶段恰恰缺乏外部法律对小股东权益的保护。

我国的《公司法》和《证券法》是保护股东权益的相关法规的两部法律渊源, 这两部法律在对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方面又存在着许多漏洞, 其中没有明确规定补偿小股东损失的标准, 法院也无充分的依据为小股东在法律实体上和程序上提供保护;过分注重行政、刑事制裁, 而忽视了诸如给予受害者民事赔偿、法律救济等民事责任方面的制度;在小股东诉讼程序上缺乏相应的法规或惯例, 使小股东在受到侵害时, 不能顺畅和有效地进入司法程序等。

在法律保护体系不健全、法律规定模糊的情况下, 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与控股股东更倾向于漠视小股东的权利, 虚假披露信息, 侵害小股东的权益以达到特殊群体的利益最大化。因为基于机会主义的运作手段在法律缺乏执行力的环境中, 并不需要负担太多的法律风险。而且, 中小股东缺乏参与公司管理的动机与专业能力。一个理性的小股东在一般情况下, 仅期望依据公司完整披露的信息购买或出售股票以获得溢价。一般小股东都会采取组合性投资来分散风险, 他们不可能同时去细致地了解多家上市公司提出的议案。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基于对未来的不确定, 小股东更倾向于现金股利, 对于小股东来说, 长期投资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因此他们对于长期投资机会并不太感兴趣。我国证券市场, 以中小投资者为主体, 据有关部门统计, 去年底深圳市场100万元以下中小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和交易占比分别为42%和70%。日均交易量大, 换手率大, 中小投资者的投资主要以短期为主, 对股票的平均持有时间较短, 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比较弱, 投资者往往通过最方便、最通俗的渠道获取信息, 不加甄别地做出投资决策。小股东们倾向于现金股利, 上市公司为了吸引中小投资者, 就要提高现金股利的分红, 我国现金股利的分配应该呈上升趋势。

(三) 交易成本因素

股票市场上的交易成本, 显然也是影响公司股利政策的重要因素。西方传统理论认为, 在股票交易过程中需要支付给经纪人的佣金及手续费, 对公司派发现金股利有正效应作用, 即股东可以不必承担买卖股票变现的交易成本费, 但同时, 股东必须缴纳资本利得税, 也就是说公司必须在有关买卖股票的交易费与个人获得现金的所得税负效应之间权衡, 力求达到符合股东利益的方式, 从而降低筹资的机会成本, 即降低代理效应。此外, 交易成本的另一个含义是新筹措资金公司需要负担的发行成本, 如果公司在下期仍需大笔融资, 较高的发行成本 (包括债券, 新增股本) 都会降低公司本期发放现金股利的积极性。

我国上交所, 证交所上市A股, B股的交易费用如图所示:

已经有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 处于成长期、发展期、扩展期的公司, 现金股利发放率极低, 在中国股票市场也是如此, 这与交易成本理论的第二点是相一致的。但对于第一个观点, 中国股票交易市场存在悖论: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资本交易市场不发达, 交易成本较高, 按照上述理论, 应该发放较多的现金股利, 而实际上, 从1998年到2004年, 中国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数量少, 且现金股利支付率也较低, 尽管每年有少量增幅, 但平均增幅不超过1%, 与上述理论存在悖论。

大部分论文以交易成本理论无法解释中国的特殊现象为由在此停顿, 我们也想不出合理的解释, 只能假设这与中国尚不成熟的股票交易市场体制及特殊的中国国情相关。

经国务院批准,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从2008年4月24日起, 调整证券 (股票) 交易印花税税率, 由现行3‰调整为1‰。即对买卖、继承、赠与所书立的A股、B股股权转让书据, 由立据双方当事人分别按1‰的税率缴纳证券 (股票) 交易印花税。这显著降低了股票交易成本, 或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鼓励了股份股利, 对现金股利产生了负效应, 所以中国的现金股利支付率一直没有增长。

四、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建议

客户效应对于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偏好有着明显的影响, 结合目前我国国内的资本市场现状, 针对日前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少、分配现金股利时间不连续的现象, 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完善税法体制, 建立公平合理的税收征管体系

税收影响着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无论是对个人还是企业本身, 税收的存在将影响着我国的上市公司对于股利政策的选择, 对于个人而言, 由于我国只对股利征税, 而对资本利得不征税, 所以发放股利对于个人股东来说应该是一个比较利好的事情, 对于企业而言, 由于税收的作用, 使得发放股利比不发放股利的资本成本更低, 使公司能更好地进行融资, 因此, 在我国现阶段税法体制还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之下, 应该建立公平合理的税法体制, 制定一些有利于促进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税收优惠政策, 对于发放股利比较频繁比较多的上市公司也可以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促进上市公司更情愿地发放股利。

(二) 规范部门法律法规, 和谐资本操作市场环境

一个国家的上市公司运营好坏很大程度上是受该国的经济法律体系及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环境影响,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 在很多地方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的部门法律、法规才刚刚建立起来, 存在很多漏洞和尚待完善的地方, 对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也有着很大影响, 为了促进上市公司更多地发放股利、促进资本市场的和谐进行, 国家要在建立环境、规范法律、法规方面多下功夫, 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市场环境与规范的法律法、规制度。

(三) 合理制定交易费用收取标准, 促进公司发放股利

交易费用的存在使得个人小股东在领取现金股利的时候增大了他们的成本, 使得本来就很少的现金股利最后落在自己手上的资金就更少了;另外对于上市公司而言, 如果公司仍需要大量融资, 但高额的交易成本存在也会增加公司的融资成本, 不利于公司的融资进行, 因此, 国家必须合理地制定交易费用, 最大程度地降低交易费用。国家税务总局从2008年4月24日起, 决定调整证券 (股票) 交易印花税税率, 由之前的3‰调整为1‰。对于促进上市公司发放股利必然存在重大的影响, 更大程度上促进了上市公司发放股利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原红旗.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 (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3.社会政策的影响因素 篇三

关键词:货币政策;政策工具;传导机制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效果不佳并不是货币政策本身的松紧造成的,而是由于我国货币政策制度缺陷造成的。本文将从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两个方面来阐述货币政策的制度缺陷是如何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充分发挥。

一、 1996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

货币政策有效性是指货币政策能否有效影响产出等真实经济变量。在经济过热时,货币政策有效性表现为抑制需求、平抑物价作用的大小,在经济衰退时表现为启动需求、防止通货紧缩作用的大小。1997年以来,货币政策的效果分为两个阶段:1997年~2002年,以促进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为目标,2003年~2005年,主要是稳定物价、防止通货膨胀为目标。货币政策的效果分以下两个阶段来论述。

1. 1996年~2002年货币政策效果分析。自1996年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以来,政府加强了利用宏观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力度,针对通货紧缩趋势,我国货币政策不断放松,从1996年5月到2002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连续8次降息,再加上停办保值补贴和出台利息税,实际降息共达10次。1998年3月,央行合并法定准备金账户和备付金账户,将法定准备金比率从13%下调到8%,1999年11月又下调到6%。从理论上来讲,中央银行连续降低利率并且增加公开市场操作吞吐量的重要目的,就是利用货币政策来调节货币供应量,降低工商企业融资成本及现有贷款的利息成本,刺激投资需求,引导储蓄分流,以有效的扩大内需和出口,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从总体上来看,利率降低和货币供给量的扩大对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扩大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回升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制度性障碍因素的存在,货币政策的宏观效果并不理想。

自1996年利率下调以来,GDP增长率一路下滑,1997年~2002年间GDP增长率远低于1996年的水平,经济增长速度变缓。2000年以前,失业率控制较好,始终保持在3.1%左右,但是之后迅速增长,2002年达到4.0%,失业人数大幅增加,这也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健全有关。失业人口为领取失业救济金而导致城镇登记失业率迅速增加(注:国家统计局定义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口”,是指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人员。不包括没有登记失业人员以及大量下岗职工中尚未重新就业人员和农村隐性失业人口)。通货膨胀率从1998年~2002年五年间增幅很小甚至为负增长,通货紧缩并未得到很好的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也呈下降趋势,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却不断快速增长,出现了消费增长率下降的趋势。近年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的增长速度缓慢,而消费增长率的变化和储蓄存款增长率的变化与收入的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却不一致。

与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相比,储蓄倾向有增强的趋势,因为无论是居民收入提高还是下降,居民储蓄存款增幅线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线之间的距离都有拉大的趋势。

2000年后,中央银行连续降低存款利率,与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速度相比,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实际上却有提高趋势,这说明利率下降对分流储蓄存款的效果是微弱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而1996年~2000年,储蓄存款增长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下降与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取消福利分房)、医疗保障制度改革、高等教育改革所导致的支出增加有关。

2. 2003年以来货币政策效果分析。2003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为了抑制货币信贷增长和部分地区的盲目投资,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2003年4月,央行首次进行中央银行票据发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用于公开市场业务的短期国债工具的不足;2004年1月1日起,央行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金融机构可在区间内根据市场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从而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2004年4月25日起,根据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和资产质量的不同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等。这些货币政策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效果,2003年开始,我国GDP开始出现明显的高速增长,通货膨胀率由负转正,但保持着正常合理的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也从2003年开始大幅回升,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率基本上与2001年和2002年的水平持平。由此看出,2003年以来的货币政策较前一阶段是有成效的。

二、 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制度性缺陷因素分析

1.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制度缺陷。货币政策工具是实现货币政策有效实施的必要操作手段,它可以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两大类。目前,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在我国扮演主要角色的还是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由于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缺陷影响了货币政策效率,具体表现为:

(1)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缺陷。与欧美国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存款准备金比率偏高。据统计,发达国家中,美国的法定准备率为3%、德国为5%、日本为2%、英国为0.5%,而我国经过两次准备金率的下调后仍是6%。虽然国情各有不同,但是我国已经加入WTO,并且到2006年底全面对外资银行开放,所以随着银行的国际化,偏高的法定准备金率会让我们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状态,不利于促使银行主动寻找资金投向,参与市场竞争。曾经甚至有一段时间,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超过居民储蓄存款利率,银行为了规避风险,直接把居民储蓄存到人民银行,从而导致放贷不足。因此,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将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从1.89%下调至1.62%,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金融机构提高其资金运用效率,从而使得货币政策发挥了一定的效用。

(2)再贴现制度的缺陷。再贴现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作用的基础性条件是商业信用的高度发达且票据化程度高、商业信用行为规范化和以中央银行再贴现率为导向的市场利率体系等。然而在商业信用体系建设落后、商业银行没有利率主动权的情况下,这一政策的作用机理受到多种限制而无法达到理想效果。我国商业信用度低,商业票据尚不能成为有效的信用工具,且没有本票的贴现,汇票又以银行的承兑汇票为主,商业票据市场尚未建立,因此1997年至2002年间中央银行对货币市场的调控不能有效作用于实体经济,因而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效果。2004年央行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并赋予金融机构在区间内根据市场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的主动权,此外,还于2004年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再贴现制度作用的发挥。

(3)公开市场业务制度的缺陷。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必须有一个发达的货币市场和国债市场。但是,我国国债市场上国债的期限结构和持有结构都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現在:期限结构方面,我国目前发行的多为中期国债,2年~5年期的国债占了国债发行总量的80%左右,而适合于公开市场业务的短期国债却很少;从持有结构上来看,由于银行存款利率的一再下调,国债已经成为居民投资的首选,我国目前国债60%被居民个人所持有,而居民持有国债的目的一般是用于储蓄功能,因此流动性不大,很难成为公开市场操作的对象。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将国债视为低风险、高效益的优质资产,不愿将持有的大量国债卖给央行,存款充足时宁可把资金放在央行备付金账上,也不积极开拓贷款市场,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收回资金容易,投放资金则较为困难,公开市场规模难以扩大。针对这种情况,央行于2003年4月创造性的启用了中央银行票据发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短期国债工具的不足。2003年下半年以来,央行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加大回笼基础货币的力度,对控制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2.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缺陷

(1)利率机制的非市场化限制了货币渠道的传导机制作用的发挥。由于我国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利率管制使商业银行不能通过风险定价来提高资产质量,影响了商业银行贷款的积极性,从而限制了货币政策的作用的发挥。由于利率管制导致的商业银行的风险与收益不对称,商业银行普遍实行“大城市、大企业”的信贷战略,将资金集中贷给重点城市、重点行业的垄断企业和重点企业,导致县及县以下的中小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消费信贷缺乏资金支持。更为严重是的,利率管制下的低利率降低了企业进入信贷市场的门槛,大量不具备信贷偿还能力的企业进入了信贷市场,造成了金融机制潜在的高风险,进而利率机制无法发挥作用。2004年4月25日起,央行决定实行差额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一般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为6%、7.5%和8%。这一举措旨在制约资本充足率不足且资产质量不高的金融机构贷款扩张,从而稳步推进了利率市场化进程。

(2)信息传导渠道不畅限制了信贷渠道传导机制的作用的发挥。信贷市场一直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主渠道,但由于我国市场信用缺失,信用评价体系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担保体系不健全,使得非对称信息下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題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的积极性,个人家庭创业经营等投资信贷的获得则更加困难。而大型国有企业多数资产负债率比较高,经营效益差,拖欠、逃废银行债务现象普遍,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惜贷”和“慎贷”现象严重,信贷传导产生了复杂的效应。同时,金融秩序不规范,企业之间过度的债权债务不能到期清偿,降低了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政策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2004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使再贷款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透明度得到提高,这同时也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又一重要步骤。此外,从2004年1月1日起,人民币各项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计息结息方式,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当中央银行调整基准利率时,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借贷合同约定及时调整贷款利率,既减少了利率风险,也有助于货币政策尽快传导到生产和消费环节,从而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3)外汇管理体制的内在缺陷限制了汇率渠道传导机制作用的发挥。国际经济途径是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已经成为影响货币供给量变化的重要因素,外汇占款已经成为我国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的重要渠道。然而,我国外汇市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一方面,强制结汇制度使外汇市场成为直通车,中央银行政策操作受制于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处于被动地位,加上国债市场不健全,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通过冲销手段来稳定货币供应量的能力有限,基础货币吞吐呈现较强的内生性。同时,由于中央银行是外汇市场的最大买家和卖家,它也就成了外汇市场上最后的风险承担者。另一方面,通过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上有结构性偏差,主要流向外汇供求顺差的地区和出口部门,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了变化。我国从2005年7月21日起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更加市场化。这次机制改革,疏通了汇率渠道,有利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作用的发挥。

(4)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分割及资本市场的制度缺陷影响财富效应的发挥。就资本市场而言,资本市场制度的缺陷也导致了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由于证券市场的上市和退出机制不完善,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再加上市场信息披露不规范以及政府监管不利等因素,导致股价不能反映公司的真实价值和运行情况,股市价格被严重扭曲,从而导致积极的货币政策只能刺激股市的投机,而不能有效地刺激实质经济的发展。

此外,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还需要依赖于两个市场的有效连通。中央银行通过在货币市场调低基准利率,刺激资本市场工具价格的上升,增加私人部门的财富价值,降低其融资成本,强化其乐观预期,从而鼓励投资和消费,推动经济发展。然而由于我国证券业和银行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管理,人为的分割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货币市场不能有效地扩大货币供给,资本市场不能有效地吸引资金,整个经济体系的货币供给无法扩张,因此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 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策略选择

1. 大力发展金融机构债券市场和企业短期债券市场,加快推广商业信用票据,改进和完善中央银行再贴现的政策措施,促进票据市场的规范发展。调整国库券的期限结构、增发一年以内的短期国库券。尽快推动电子网络的发展,把众多的中小金融机构纳入货币市场交易范围。进一步扩大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使之可以包括银行机构和非银行机构。应进一步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吸纳企业成为外汇市场成员,实行意愿结汇制,逐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的范围,直至建立具有足够灵活性的汇率制度,中央银行通过外汇平准基金对外汇交易市场进行间接调控管理。

2. 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健全完善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把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组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加快其公开上市的步伐。通过强化银行自身所有权约束,促使其经营管理的改善,形成对称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增强银行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面向县及县以下的中小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组织体系。信贷政策方面,在维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的同时重点转向信贷结构的调整:一是调整贷款期限结构,鼓励银行增加对企业的短期贷款,同时控制中长期贷款的总量和投放规模,逐渐降低中长期贷款的比重;二是优化贷款产业结构,配合产业政策,调整对不同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通过这种区别对待的信贷调控原则,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巩固宏观调控的成果。

3. 注重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协调发展。从长远发展看,企业的资本投资将由间接融资为主转变为直接融资为主,随着资本市场在融资中的比重将不断上升,资本市场将逐步成为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传导渠道。中央银行应关注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资产价格的变动,借助资本市场这一传导渠道影响实体经济。目前必须推进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和改革,使资本市场的发展规范化;适时建立信贷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合法渠道,使资金能够在两个市场间自由流动;通过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产品的创新,调整居民资产结构,改变居民金融资产过度集中于银行储蓄的局面;在证券交易市场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逐渐将个人投资者吸引到投资基金中来,降低散户投资者比重,通过发挥股市财富效应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丽.1998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评析.金融研究,2004,(11):98-103.

2.谈世中.中国金融开放的战略抉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刘纬.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其效应.经济论坛,2003,(14):20-21.

4.谢利.吴晓灵谈2004年中国货币政策和利率政策.金融时报,2004-04-18.

5.谈儒勇.金融发展理论与中国金融发展.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6.方阳娥,鄢永红,李祥.我国汇率制度选择与货币政策效果实证研究.现代财经,2003,(10):16-19.

7.穆争社.信贷配给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1).

8.吴晓求.中国金融大趋势:银证合作.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9.张曙光.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资本市场发育.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1,(3).

10.Michael Woodford.Monetary Policy in a World Without Money.NBER Working Paper No.7853,Aug.2000.

作者简介:张本照,工商管理博士,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杨皓,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生;邱媛,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生。

4.社会政策的影响因素 篇四

【摘要】:公共政策执行力,就是公共权力机关通过一定的行为和技术,整合各种资源,有效地贯彻实施既定的公共政策,将政策方案转化为现实结果,以解决公共问题,达到公共目标,实现公共利益的能力。公共政策执行力是一种执行中的权力,它的承载主体是公共权力机关,公共性是其突出的特征。公共政策执行力的运用不仅需要有足够的力量保证既定的政策方案的贯彻落实,而且还要求这种力量是否符合公平、正义、合理的价值取向。

从政治学视角看,公共政策执行力的高低关乎着执政者的合法性基础;从管理学视角看,公共政策执行力的高低与政府的绩效息息相关。

【关键词】:煤炭企业;绩效管理;安全生产

公共政策执行力执行主体合法律性“美国学者艾利森曾经说过,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政策有效的执行。”由此可见,任何一项公共政策,如果没有高度的执行力作为保证,无论其多么科学、正确,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毫无实际意义。诚然,公共政策是政府履行行政职能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公共物品,因此公共政策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正确有效地执行直接关系着其所针对的公共问题能否被妥善顺利地解决,进而影响到政府的行政绩效水平和政府的公信力。

一、公共政策执行力及其影响因素公共行政组织,尤其是政府的合法性和权威性,能否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和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政策能否得到有效地执行和快捷地落实。

如果一个政府的方针和政策,能够得到迅速地执行落实,那么这个政府就是一个高效的快捷的政府,是一个受到人民大众高度拥护和支持的政府。反之,则是一个机构臃肿,人员繁杂,效率低下的政府,必然会遭致人民群众的抛弃和抵制。由此可见,能够彻底地弄清公共政策执行力的科学内涵及其影响因素,对我们成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不可小觑的重大作用。

公共政策执行力公共政策执行力是近来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同时也是学界至今还没有达成统一共识的问题之一,可谓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依笔者看来,只有对公共政策和执行力这两个概念进行分开阐述,才能最终达成对公共政策执行力这个整体概念的准确理解和全面诠释。

(1)公共政策。有学者认为,公共政策就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2]对此,笔者也非常认同。因为它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公共政策的制定主体是公共权力机关。为此,公共政策就是公共权力机关意志的体现,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第二,公共政策是经由政治过程产生的,体现的是公共权力机关与公民的关系。第三,公共政策因为公共问题的存在而产生,因为公共目标而选择方案,因为要实现公共利益而必须被正确有效地执行。第四,公共政策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对自然和各种社会稀缺资源进行有效地分配。

(2)执行力。执行力主要是指一整套能将组织的战略付诸实践,反映组织战略方案实现程度的行为和技术体系。它的显著特点是:第一,执行力的组织性。因为执行力的主体,不是单个的个人,而是一个组织。

第二,执行力是一种保障。因为它是组织战略方案得以顺利实现和确认的强有力保障,是保证战略方案从文本或者思维形式成为现实结果的中介力量。第三,执行力的实践性。因为它是通过具体的操作过程、步骤和方法以及技术的运用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既定的组织目标。

(3)公共政策执行力。总上(1)(2)所述,公共政策执行力应该是结合了公共政策和执行力两个概念核心的一个概念,它既要体现公共政策的特点,同时也要满足执行力的要求。鉴于此,笔者对公共政策执行力的理解是:公共权力机关通过一定的行为和技术,整合各种资源,有效地贯彻实施既定的公共政策,将政策方案转化为现实结果,以解决公共问题,达到公共目标,实现公共利益的能力。

公共政策执行力的特点:第一,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公共性。因为公共政策执行力的主体是公共权力机关,执行的是公共政策,解决的是公共问题,实现的是公共利益,所以公共性是公共政策执行力突出特性。

第二,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权威性与强制性。公共政策执行力是一种执行的权力,它的主体是公共权力机关,因此这种权力必然具有强制性和普遍的约束力。第三,公共政策执行力的组织性。公共政策执行力的主体是公共权力机关,是一个有着严密的科层制的组织架构以及完整的权责体系的庞大组织系统。第四,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多样性。公共政策执行力的行为方式,不仅包括行政方式,还包括经济方式、法律方式以及思想教育方式。第五,公共政策执行力的价值性。公共政策执行力的运用不仅包括公共权力机关是否有足够的力量贯彻既定的政策方案,还包括这种力量是否符合公平、正义、合理的价值取向。

2.影响公共政策执行力的主要因素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万物是普遍联系的”,因此,脱离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而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当然,公共政策执行力,也不例外。它的产生和存在发展必然要受一定因素的影响。我们只有厘清影响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因素,方能使各级公共权力机关在执行具体公共政策过程中巧妙地解决各种困难,得心应手地实施公共政策,以实现既定的效果和预定的组织目标。具体来说,影响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因素有:(1)公共政策本身。一般来说,包括公共政策产生过程以及内容的合法性;公共政策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公共政策目标的明确性、合理性、弹性,等等。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要符合法律规范,只有合法的公共政策才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可执行性;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依赖一定的理论基础,在理论基础的指导下才能产生合理的科学的公共政策内容,并借助某些工具通过具体的行为直接解决问题;公共政策的目标是必须是明确的、清晰的,模棱两可、模糊不清的目标会让政策执行者难以理解困惑不堪,必须是合理的,缺乏合理性的目标不能起到激励政策执行者的目的,必须“具有一定得弹性,缺乏弹性的目标,会让政策执行失去灵活性和变通性,政策执行者就不能在不偏离政策目标的大范围内,结合具体情况,灵活地实施和执行政策,因而也就增加公共政策执行的风险。”,2)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影响公共政策执行力的主体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组织方面,一个是个人方面。从组织方面看,纵向上的权限划分不清和横向上的部门职能交叉,是当前我国政府体制中存在的两种现象。纵向上,地方政府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权,但是由于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权力配置缺乏规范,导致地方政府本位主义的迅速膨胀和中央政府制定的政策的执行受阻;横向上,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倘若不同的政府行政部门履行着相同或相似的职能,那么必然产生一些相互冲突的政策,而且更会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因政策执行主体的利益纠葛和相互扯皮而导致政策执行出现阻滞。”;从个人方面看,影响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因素:一是公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二是公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强弱。综合素质高,公仆意识强是公共政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得到贯彻实施的有力保障。

(3)公共政策执行环境。公共政策的社会性质,即公共政策解决的公共问题来源于社会,公共政策所针对的目标群体是社会人,公共政策执行主体也处于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等,决定了公共政策的执行不能脱离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从整体上看,制约公共政策执行的环境主要有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公共政策的执行需要一个稳定良好的政治环境,既包括国内政治环境,也包括国际政治环境,尤其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公共政策的执行力受国际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必然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和影响;每一个社会都有其独特的伦理规范、传统观念和风俗习惯,它们对公共政策的执行力也存在着或者提高或者削弱的作用。

二、公共政策执行力的重要意义公共政策执行力的重要意义可以从很多角度加以理解。1.从政治学视角看,公共政策执行力的高低关乎着执政者的合法性,尽管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取得了迅速发展,但由于产业集中度低、地质条件差、整体装备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低、以及绩效管理滞后等原因,导致煤矿事故频繁发生。煤矿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煤炭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绩效管理意识不够、绩效反馈不畅、绩效指标设置不科学、绩效管理脱节等问题。绩效管理滞后通过员工不满、团队救助精神与协同作业的缺乏等渠道严重地影响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因此,煤炭企业要通过创新绩效激励体系、传达战略执行观念、建立健全绩效反馈机制等措施来改善煤炭企业绩效管理的滞后性,以期对其安全生产有所裨益。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分析:煤炭资源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煤炭既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所需的主要燃料,又是许多工业产品的重要原料。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煤炭的赋存条件复杂,95%以上的煤炭产量是井工生产,而且我国煤矿机械化水平比较低,矿井多、效率低、井下作业人员多等状况给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004年全国煤矿共发生伤亡事故1797起,死亡2668人,百万吨死亡率3.10;2005年全国煤矿共发生死亡事故3341起,死亡5986人,百万吨死亡率2.84;2006年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为4746人,百万吨死亡率为2.041;2007年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为3786人,百万吨死亡率为1.485;2008年全国煤矿死亡人数为3210人,百万吨死亡率为1.182。

2001年到2005年间,全国煤矿共发生一次死亡3-9人的重大事故1398起,平均每年发生280起,占全国各类重大事故的11%;发生一次死亡10-29人特大事故214起,平均每年发生43起,占全国各类特大事故的36%,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42起,平均每年发生8起,占全国各类特别重大事故的58%[1]。

频繁的安全事故导致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不仅给企业自身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也为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导致煤炭企业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产业集中度低,地质条件差,整体装备水平低,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低,安全投入不足,此外,行业管理弱化、煤炭安全生产法规体系不健全、事故警示作用淡化以及绩效管理滞后也是煤炭企业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2煤炭企业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及现状2.1煤炭企业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任何企业如果想在激烈而残酷的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就不得不重视绩效管理,著名企业摩托罗拉公司有个关于管理与绩效管理的观点,就是企业=产品+服务,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可见,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因此,绩效管理对煤炭企业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绩效管理对煤炭企业的必要性及其重要作用。

2.1.1绩效管理可以促进煤炭企业的质量管理。煤炭企业的绩效可以表现为采煤数量和采掘质量两个方面,近年来,采掘质量已经成为煤炭企业绩效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采掘质量指的是企业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既有设备降低采煤成本以及优化一线员工人员结构。绩效管理可以给煤炭企业管理者提供具体采掘管理过程中所需的技能和工具,使管理者能够将全面质量管理看作煤炭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企业员工将精力放在采掘质量目标的提高之上。

基础。合法性是“指某个政权、政权的代表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的忠诚的问题。”合法性包括合法律性、合利益性、合道德性。具体来说:(1)从合法律性方面讲,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公共政策,都是公共意志的体现,无论是执法权力,还是公共政策执行权力,都必须符合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如果一个政府能够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切实做到依法行政那必然会获得公众的认可,进而增强这种合法律性;同理,如果一个政府有着较强的公共政策执行力,反过来也会有利于提高政府政策执行力的合法律性。

(2)从合利益性来讲,公共政策的终极目的就是实现公共利益。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言人,其政策执行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鉴于公共政策所具有的广泛影响力,一个具有较高政策执行力的政府能够对公民的利益诉求做出迅速而有力的回应,获得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可,从而达到维护公共利益的目的。反之,如果一个政府的政策执行力孱弱不堪,虽有公共政策却不能转化为实际的现实成果,就会严重忽视公民的愿望和需求,激化亟待解决的公共问题,导致社会动荡矛盾丛生,从根本上动摇公民对政府的信任与支持。

(3)从合道德性来讲,公共政策执行力反映着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大家普遍共识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要求,作为公共机构以及公务人员,他们有责任和义务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站在道德要求的最前沿,为社会公众树立榜样和典型,不仅要严格遵守其自身的职业道德更应该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忠于职守,勤勉尽责,而这些对于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提高和增强无疑是大有裨益的,而相互推诿、欺上瞒下、繁冗拖沓、纪律涣散的工作作风必然会削弱政府的政策执行力。

总之,政府的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强弱从上述三个方面直接影响着政府自身的合法性基础,高度的政策执行力会不断增强其合法性,使政府获得社会公众源源不断的支持与信任,而低下的政策执行力则会严重削弱政府的合法性,使其失去社会成员的忠诚,从根本上影响政府的稳定与存在,导致社会的混乱与矛盾。

2.从管理学视角看,公共政策执行力的高低与政府的绩效息息相关。

所谓绩效不仅包括投入与产出的比,即效率,还包括政府活动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政府的存在与运转需要花费大量的社会成本。(1)从效率的观点出发,政府的各项活动都涉及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如果只有投入而没有产出,那么这些活动就是对宝贵的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公共政策也不例外,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公共政策在制定过程中就会有较大的资源投入。如果制定出来的公共政策只能存在于政府文件中,只是政府的一种观念共识,而不能由有效的政策执行力加以执行,其充其量也就是一个美丽的花瓶,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公共政策价值的充分体现,公共问题的迅速解决,公共利益的最大实现,必须以高度的政策执行力作保证。否则,在这个意义上讲,政府就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2)从效果的观点看,效率只是投入与产出的一个比例关系,更侧重的是数量方面,而效果不仅关注数量更强调质的方面,即取得的实际结果。行政效率高并不必然带来良好的行政结果,效率只是效果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当然低效更不可能带来效果。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较高的政策执行力既要求公共政策能够被迅速及时的贯彻实施,更要求公共政策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在这种迅速及时的活动中得到最大化的兑现。

综上所述,从管理学视角来理解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意义就在于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而取得最大化的政策结果,既达到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又得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5.影响和谐社会的因素调查分析 篇五

摘要: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机制等因素。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大背景下。各种利益关系和思潮不断冲击碰撞,因此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问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协调稳定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社会和谐稳定影响因素对震社会稳定,是指整体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安定、协调、有序,是通过政府、社会或人们的自觉干预、控制和协调而达到的社会系统的动态平衡。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兼顾公平,缩小收入差别。构建稳定机制,兼顾各方利益,重视弱势群体的利益。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为了解决社会矛盾,中国领导人通过一些列的方针政策来调和矛盾。

“越是将自己认同为上层阶级的人,就越认为现在和将来阶级阶层之间的冲突较小;反之则认为冲突会严重。”

“城市公众的自我阶层认同明显带有‘向下偏移’的倾向,表明中国远未形成一个中间阶层占主体的社会。”

“目前中国城市社会中正在产生着一种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类型,即由社会价值观念的差异导致的社会冲突。”

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以中央全会的形式认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并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共建共享。我国社会的现实是:和谐社会的共建已是人们的共识,但共享和谐社会成果的差距相当大。

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给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带来了一系

列问题。从大的社会环境来说,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是:

一是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经济成分、就业方式、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增强,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各种各样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不断增多,给社会建设和管理提出新课题;

二是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明显提高,各方面的诉求明显增多,给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提出新课题;

三是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日益复杂,给化解社会矛盾、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提出新课题;

四是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加大,诱发、滋生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大量存在,给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提出新课题;

五是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发生新变化,给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提出新课题;

六是在社会信息化的条件下,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利用和针对互联网的违法犯罪活动也不断增多,给互联网的管理提出新课题。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民心工程,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为此,必须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有机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不断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

所以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应大力发展综合国力的同时也要提高中国人民的素质,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应做到:

(一)完善机制,注重实效,在工作思路上求拓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在立足全局、完善机制、注重实效上下功夫,在社会化、市场化、科技化上做文章。和谐社会的建设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工作中必须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把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到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日常工作的范畴,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单位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变“独角戏”为“大合唱”。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要及时提请党委政府严格实行“末位警示制”和“一票否决制”,以强化党委政府督导力度。

(二)切实解决各种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和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处置问题,营造良

好的和谐氛围。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认真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种矛盾纠纷的形成要素和演变过程,努力把握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的基本条件和内在规律,抓紧建立健全有效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排查调处各种矛盾纠纷、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水平。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协助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从源头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对社会心态、群众心理的研究、把握,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引导、教育特别是法制宣传和教育,使他们用合法的方式和途径表达自己的合理诉求,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三)切实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水平,营造良好的和谐环境。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掌握敌情、社情变化的新

趋势、新特点,积极探索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切实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水平,确保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社会稳定。要根据违法犯罪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特点,积极推进值勤制度的改革,科学实施值勤倒班制度,最大限度地把警力部署在案件高发、防范薄弱和重点节假日、便民服务的时段和部位上,对社会治安实现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控制。要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建立、完善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工作机制,有效借助各种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把群众发动起来、组织起来,真正依靠人民群众搞好社会治安。

(四)政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与发展,就要小断解放思想,实现观念更新;不断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及时进行政策调整,以顺应局势的变化;同时要坚定不移地走制度创新之路,不断完善社会体制。充分发挥民主政治在稳定社会中的功能,健全权力制约机制,保障群众监督就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加强民主管理。使权力运用达到规范化和程序化,按民主与法治相结合的原则,保证重大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从而实现更高程度的政治稳定。

参考书籍: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李培林研究员《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一书

6.社会政策的影响因素 篇六

2012年05月11日 09:08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5期 作者:姚春玲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7

摘 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得以成功实践,自治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环境的改变对内蒙古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阐述内蒙古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环境因素对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影响,希望借此能够使更多的地区更加重视社会环境因素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能够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社会环境,内蒙古,经济发展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社会环境就是这众多因素中的一个。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社会传统、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文明程度等等。它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一个政局稳定、经济秩序与治安状况良好、文明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意味着企业经营者有着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是区域发展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内蒙古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得以成功实践,自治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区域社会环境所包括的内容繁多,本文拟从内蒙古发展环境、社会事业的发展和内蒙古社会大局等几个方面对内蒙古社会环境的变化进行简要的概括。

(一)内蒙古发展环境的变化

1.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白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五年规划以来,在国家的扶持下,在自治区政府的不断努力下,内蒙古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的成效。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结束后,内蒙古的综合运输体系已初步形成。而“十一五”期间内蒙古的基础设施建设更上一层楼:新增公路里程33万公里、铁路运营里程3 100公里,新增民航机场3个,建成8条500千伏电力外送通道。通过全面加强公路、铁路和电网三大通道建设,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1470亿元,铁路建设投资555亿元,民航机场建设投资50亿元,建成鄂尔多斯、二连浩特和阿尔山机场,机场总数达到12个,①为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内蒙古经济发展初期生态环境的破坏度较低,随着内蒙古经济的不断发展,内蒙古的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因此,自治区政府历来都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来抓,从而使生态总体恶化趋势趋缓。经过多年的努力,内蒙古的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重点治理区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提前完成20%的规划目标,草原植被盖度继续提高。“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3 228亿元,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草原建设总规模5亿亩,禁牧休牧面积78亿亩,林业生态建设总面积5 000多万亩,6 000万亩农田和8 000万亩基本草牧场受到林网保护。①

(二)内蒙古社会事业的发展

1.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得到加强。作为自治区政府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的“民生工程”建设得到了加强。具体体现在:(1)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14.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控制在4.2%以内,基本实现了“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的目标。(2)财政用于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累计达1 048亿元,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30.7万人和886.4万人,230.9万职工纳入失业保险。优抚对象、农村五保户生活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200多万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3)全面启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累计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资689.4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78.5万套。内蒙古还建立了被征地农牧民和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出台了“五七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以及灵活就业人员、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农牧民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基本实现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自治区级统筹和失业、工伤保险盟市级统筹的目标。(4)制定了养老、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以及异地就医政策,自治区本级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统筹。①各项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使自治区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2.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近些年来内蒙古的各项社会事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以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主的创新型内蒙古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在各项社会事业中,自治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前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稳步推进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进度居全国前列。民族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覆盖城乡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城镇社区卫生和蒙中医药事业发展迅速。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深入推进人才储备制度建设,组织实施“草原英才”工程,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3.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内蒙古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内蒙古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增长率达28%,高于自治区同期GDP增速。目前,内蒙古已拥有4个国家级、21个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草原文化整体形象和实力明显提升,涌现出一批具有草原文化特色的艺术精品,其中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在以“节庆展示城市软实力”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节庆产业年会上被评为“十大品牌节庆”。此外,《蒙古学百科全书》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健康发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公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

(三)内蒙古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自治区党委深刻认识内蒙古在国家稳定大局中的重要地位,紧紧围绕构筑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战略目标,以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为抓手,扎实推进平安内蒙古建设,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创造了良好环境。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全国综合考评中连续6年被评为优秀。

总之,改革开放30多年来,自治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和谐内蒙古摆到重要位置,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为各族人民谋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不断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积极促进就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让全区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社会环境因素对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内蒙古人均GDP水平逐年提高

1.吸引外资能力逐步增强。随着内蒙古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内蒙古的投资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投资环境的改善使内蒙古实际利用外资额和外商直接投资额都在不断地增加。截至2009年,内蒙古实际利用外资额为318019万美元,外商直接投资额为298385万美元,分别较2000年增长了4.8倍和25.6倍。这些资金投放到采矿业、制造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中,为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

2.第三产业得到良好发展。伴随着和谐内蒙古的建设和发展,内蒙古社会政局的稳定发展以及内蒙古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其中的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自2000年以来内蒙古第三产业的产值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截至2009年平均增长幅度都在15%左右。在第三产业中,内蒙古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来内蒙古旅游的国内和国外游客日益增多,旅游业的发展不仅给内蒙古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带动了内蒙古地区与之相关的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自2000年以来,内蒙古接待外国入境旅游人数逐年增加,2009年达到128.96万人次,这些外国旅游者给内蒙古带来了55 831万元的经济收入。与此同时这些外国游客的到来为内蒙古的餐饮、住宿以及邮电通讯等等与之相关的第三产业也带了不菲的收入。丰富的旅游资源加上良好的旅游环境不仅吸引了大批的国外游客,同时也吸引了很多的国内游客。2009年来内蒙古旅游的国内游客数量为3 880万人次,创造的旅游总收入为573.22亿元,对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与之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2009年内蒙古旅行社达到616个,比2000年的88个增长了6倍,这其中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旅行社数量都在不断攀升。

随着自治区各个经济领域的发展,内蒙古的人均GDP水平也在逐年提高,2009年内蒙古的人均GDP达到40 282元,较2000年增长了5倍多。

(二)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随着内蒙古综合运输体系的初步形成,以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主的创新型内蒙古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内蒙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扎实推进,为内蒙古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同时也为内蒙古产业结构的调整,奠定了基础。

在良好的发展环境中,自治区政府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自治区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5.1:45.4:39.5调整为2010年的9.5:54.6:35.9,总体上完成了由农牧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历史性转变。优势特色产业得到巩固和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迅速成长。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33%提高到2010年的43%左右。

(三)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

随着内蒙古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日臻完善,城镇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以及教育事业发展加快,内蒙古的城镇体系渐趋合理。随着内蒙古的城市化人口大幅增长2009年内蒙古城市化率大幅提高,城镇人口由2000年的1001.1万人,增长到2009年的1 293.45万人,年均增长32.48万人;城镇化率达到了53.4%,居全国第9位,比2000年提高11.2个百分点。从城市发展规律看,内蒙古的城市化已进入加速发展期。而城市化也成为加快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内蒙古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为内蒙古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内蒙古经济的发展,通过上述内容的阐述可见一斑。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内蒙古未来的经济发展中,社会环境因素必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注释:

①摘自《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参考文献:

7.社会政策的影响因素 篇七

关键词:县医院,政策建议

Influence factors and policy suggestions on county hospital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MA Liping,HONG M

Author’s address:National Institute of Hospital Administration,Suite of 1006,Fangxing Building,No.30,Xueyuan Road,Haidian District

■马丽平(1)洪宓(1)

中共中央、国务院2009年3月发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要求“发挥县医院的龙头作用,用3年时间建成比较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卫生部部长陈竺也指出,自2009年开始,三年内中央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医院建设,使每个县至少有一所县级医院基本达到标准化水平[1]。中央平均支持每个县医院1800万元[2]。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县医院建设的重视。但我们对县医院还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现场调研相结合的方法,选择东部、西部和中部共4省17家县医院进行了实地调研,与省市县卫生行政部门、医院协会、县医院管理者、县医院的医务人员共200余人次进行座谈,就地方财政对县医院的投入、中央财政对县医院的投入、人事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等方面探讨县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 县医院生存发展的影响因素

1.1 地方政府对县医院的财政投入影响县医院的生存发展

根据国家关于《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的要求,各级财政对卫生投入增长速度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速度[3]。在《我国农村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规划目标》中,要求县、乡政府年度卫生事业拨款占两级财政支出最低标准的8%,其意义在于保证卫生事业经费在地方财政支出中占有合理的比例,并使之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增长[4]。调研表明,西部省在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力度比较强,县政府给与县医院的财政支持比其他省大,西部省县医院技术人员队伍比较稳定,所提供的医疗服务比较符合农村人民群众的需要,而其他省份由于地方财政支持不到位,东部省县医院技术骨干队伍不稳定,技术人员引进困难,调研的中部省县医院负债高,运行困难,都影响县医院为农村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

在东部省,县医院院长反映10年前县政府每年对医院的财政支持与10年后对县医院的财政支持是一样的,10年间我国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当地政府对医院的财政支持没有随经济的增长而增长。一家300张床的县医院地方政府每年投入40万,医院只能发70%的工资。当地教师平均工资3000元/月,医生平均工资1200元月。这样的工资水平没有办法引进和留住骨干医生。一些有水平的医生到南方城市执业,月薪可达8000~10000元。另外,由于资金短缺,医院的设备陈旧,超期服役,没有资金进行设备的更新。从人才和设备上影响县医院的生存,更不用说发展。

在中部省,我们调研的一家600张床的县医院获得县财政投入2007年110万,2008年60万,只占县财政0.87%,如果包括新农合也就是2%的县财政投入卫生,远远达不到国家的8%要求。

在西部省,地方政府对县医院人员工资的财政支持比较到位,一家380张床的县医院当地政府2008年投入200万元,大约占人员工资的45%,3700万元新农合的1/3资金进入县医院。另一家440张床的县医院当地政府2008年投入350万元,3000万元新农合的55%资金进入县医院。县医院医务人员的平均工资2700~3000元。地方政府对县医院的财政投入比较到位,医务人员队伍稳定,技术力量比较强,常见病多发病在县医院就能解决。

比较这三个省的经济,地处东部的省2008年的人均GDP是24645元,全国排名第9位,地处中部的省2008年的人均GDP是13123元,全国排名20位,地处西部的省2008年的人均

GDP是9527元,全国排名第29位[5]。一些县政府常常强调经济是其对县医院财政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调研表明并非如此。西部的经济远远比不上中部和东部,但由于地方政府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对县医院的政府投入比较到位,医务人员对自己的工资水平基本满意,医院的医务人员队伍稳定,技术力量比较强,能为广大的农民群众提供较好的医疗服务。因此,可以认为,县政府对县医院不能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财政支持的主要原因是当地政府不重视医疗卫生行业,没有充分认识医疗服务提供的质量对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深远意义。

1.2 中央政府对县医院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对县医院生存发展的影响

国家计划用3~5年时间,投资8400亿元,重点建设县级医院,其中2009年计划投资346亿元[6]。在调研中,甘肃省的3家县医院、辽宁省5家县医院中的4家、江西省5家县医院中的3家、湖南省4家县医院中的1家得到国家大约1600万元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中央政府对县医院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对县医院的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我们调研的一些县医院医疗服务环境较差,病房的走廊加了很多床,现在他们正依靠国家财政的这笔投入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建新的病房楼,这对改善就医环境和医务人员的办公环境有着极大的帮助,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起着积极意义。

在得到国家投资的11家县级医院中,只有一家医院得到地方政府给予配套财政支持到2300万元。其余医院均未获得当地财政的配套支持。在座谈中,参会人员反映这不是一家医院的现象,在调研的4个省这是普遍现象。说明在加强县医院的建设中,中央资金已按计划到位,地方财政支持不到位。

同时,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两家县医院在近两年中根据当地群众的医疗需要通过贷款建了新的病房楼和门诊楼,极大提高了服务能力,根据人口数,他们的床位数足以满足当地群众的需要,但他们都面临着还贷的压力。而此次中央政府对这样已经建了新的病房楼和门诊楼的医院不进行资金投入,而是对县第二人民医院或第三人民医院进行资金投入,这样就在未来与县人民医院形成竞争局面,从而造成医疗资源严重浪费,消耗了国家的医疗资源,而且制约县人民医院的龙头作用,与最初中央政府通过对县医院基础设施1800万的投入帮助每个县建成一家具有龙头作用的县医院的初衷相悖。

1.3 人事制度制约县医院的生存发展

在调研中,县医院的领导普遍反映医院没有人事自主权。在东部医院反映县政府给编制的往往是有关系的没有医学教育背景的人员,这样的人员进入医院不仅没有提高医院的技术水平而且增加了医院运行的成本。而真正医院需要的人才难以进入医院。在西部,人员必须是先接受地区人事部门的统一考试以后方能进入医院的录用程序,而地区人事部门规定只有大专以上学历才有资格参加统一考试,这就使只有中专学历的卫校毕业生失去就业机会,同时医院又出现护士短缺,影响了医院的医疗服务的提供。另外,由于人事部门统一考试的内容是针对公务员的,而不是针对医务人员的,这使一些适合医院工作而没能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人员被拒之医院之外。从而影响医院医疗队伍的建设。

人事制度制约医院卫生技术人才的建设,进一步影响了医院的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的提高,势必影响了老百姓的就医水平和就医质量。与我们想通过加强县医院综合能力建设,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更好地为当地的老百姓服务的主旨背道而驰。

1.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促进了县医院的发展

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城乡居民应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达30%,他们中3/4来自农村。农民由于经济原因应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75%。2005年以来,政府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扮演新农合筹资主要角色。2008年“新农合”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到2010年,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这一医疗保障体系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群众就医的后顾之忧,提高了就医率。

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地区两周新发病例未就诊比例为38.2%(其中:城市为47.9%、农村35.6%),比2003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农村下降幅度略大于城市。经医生诊断需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为21%,与2003年调查相比,出现下降趋势。2009年,卫生部在全国进行县医院基本情况调查(数据涵盖2006、2007、2008年度)显示:县医院的门急诊量、住院人次、手术例数增加都在10个百分点以上;医疗收入也在增长,县医院发展的势头良好。

在实地调研结果也与上述数据相符,西部省份医院的病床使用率从2006年的51.9%增加到2009年的95%,县医院普遍反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使农民群众有钱看病,增加了医院的门诊量和床位使用率,对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促进了医院的发展。县医院在为农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新农合”支付的资金对于县医院的建设也是巨大的支持。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资金使用中,卫生行政部门反映病人到县级以上医院就诊的病人虽然只占全部病人比例的5%~10%,但占用的资金比例是10%~20%,医疗费用的控制也比较困难。这就从另一个方面要求县医院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不仅要解决当地群众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且要解决部分疑难杂症,只有少数患者需要投入大的医疗技术或像器官移植等高难的医疗技术才转到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的医院。

1.5 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在县医院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在调研中,笔者了解到发展好、技术力量较强的县医院都与省级医院或北京、上海的大医院有合作关系,如北京的天坛医院、阜外医院、地坛医院,他们认为要不断提高县医院的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必须要寻求与大医院的合作,通过到大医院去学习和大医院的专家来县医院亲临指导相结合的方法,是县医院提高自身的医疗服务水平最好最直接的方法。这正切合了《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中,提到的每所城市三级医院支援三家县医院的办法。

在寻求与大医院的合作中,这些县医院的领导班子动用了他们所有的社会资源,达成了部分目标,还有些正在进行中,耗费了管理团队的时间和精力。此次卫生部发布《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中要求受援医院和支援医院要签订对口支援协议书,并把此项工作作为医院等级复核、评审评价工作和受援医院支援医院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指标[7],为县医院和三级医院的合作提供了切实有力的政策保证,在办法中要求三级医院不仅要帮助县医院提高技术水平,而且要帮助县医院提高管理水平。

2 政策建议

如上所述,国家不仅对县医院的基础设施、设备进行资金投入,而且对县医院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给与了切实可行的政策保证,目的就是提高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解决广大农民的就医问题。而提高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的关键是医务人员队伍的建设,应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2.1 加强县医院人才培养

当前,对县医院的投入加大,县医院的房屋建设和设备改善,要使其能够真正发挥医疗龙头作用,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至关重要,这也是现在制约县医院发展的“瓶颈”。只有为县医院培养一批带不走的人才,才能留得住农民患者。建议国家按专科设立一些县医院人才培训基地和人才培训项目,每年有计划地组织县医院医务人员到基地进修培训,以此提高县医院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由地区或市建立乡村两级医务人员培训基地和培训项目,减轻县级医疗机构培训乡村两级卫生技术人员的压力。

2.2 增加医务人员编制

目前,县医院的人员编制标准是多年前制定的,随着医院的业务发展,医学技术人员的编制并未增加。县医院的医生、护士编制不足已影响到医疗质量、医疗技术队伍稳定和医疗业务发展。在加强县医院能力建设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县医院的医务人员编制,满足县医院发展的客观需要。

2.3 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人事制度

一些地区的县医院由于受现行的人事制度制约,大专学历以下的护士没有录用资格,不能通过地方人事部门统一考试的医务人员没有录用资格,这就使本已医务人员不足的县医院更为捉襟见肘。因此,地方人事部门要充分考虑县医院的实际需要,制定符合县医院实际情况的人事制度,不能把县医院简单地等同于其他事业单位,使用“一刀切”的人事录用制度,更要避免把医院不需要的非卫生技术人员硬塞给医院的做法。

2.4 解决医务人员待遇问题

目前,一方面基层人才队伍出现断档,一方面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原因之一是待遇比较低,其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调研表明,部分地区县医院医务人员年人均收入不足3万元,有些政策规定的补贴由于医院没有钱无法落实。应适当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待遇,可参照教育系统的教师待遇,县医院医务人员的工资由国家来承担,确保县医院真正成为公有制医院,调动县医院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吸引大学生和优秀人才到县医院工作。确保医务人员队伍的稳定和医疗技术水平的稳步发展,为广大的农民群众提供较好的医疗服务。

除此之外,县医院综合能力建设应根据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要求,避免重复建设,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陈竺.3年内中央将重点支持建设约2000所县医院[R].在2009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9-01-08.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1/08/content_10624928.htm

[2]县医院服务能力要达“二甲”水平[N].健康报,2009-06-25.http://www.cse.org.cn/html/management/news/20090625/3611.html

[3]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印发《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的通知[S].2006-08-29.

[4]卫生部医政司.关于下发《我国农村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规划目标》的通知[S].1990-03-15.

[5]最新2008中国各省人均GDP排名.http://blog.csdn.net/liuliu20036/archive/2009/04/11/4065820.aspx

[6]国家卫生部医疗机构监管司调研组来我县人民医院调研http://ffxwsj.sxhealth.sn.cn/City/NewsDetail.aspx?departmentcode=28&news_id=8510

8.社会政策的影响因素 篇八

【关键词】会计政策选择;影响因素;应对策略

一、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

企业会计政策通常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及会计处理方法。从广义上可理解为国家的会计政策,由权力机构制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则。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作为主体有权选择会计政策,其目的是为了让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得到体现,但实际中却成了一些企业取得不正当利益的手段,也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一些国有资产的流失,会计政策选择适当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的信息质量,也影响财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正确程度,而影响到整个社会资本市场的有序运行。

1.国家财经法规和经济政策

企业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要符合国家会计准则要求,在准则和法规允许范围内选择会计政策,体现的是会计政策的合法性。

2.社会特点与经济类型

社会类型也是影响其选择会计政策的主要因素之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宏观环境,如果宏觀经济情况不好,那企业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就要采取稳健、保守的政策来使企业得到最大的保护。反之,如果社会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企业则可能会选择相对大胆的会计政策来为企业开辟市场,来增强竞争力。

3.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

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特点也是决选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重要原因,企业的经营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些生产方式和经营特点都会对企业会计政策的内容与要求产生很多影响,例如经营特点、服务对象、企业规模、产品结构这些都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各自不同作用,企业都要采取不同的会计政策,同样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的会计政策也不同,成长期的企业就不适合采用稳定期或衰退期的会计政策。

4.企业的组织形式与资本结构

企业的基本类型是会计政策选择的又一关键要素,会计政策选择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企业的组织类型不同也决定了企业的资本来源的不同。例如,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它们对会计政策的选择结果是不一样的。如果是上市公司则还要对其会计信息进行披露,独资公司和合伙企业对会计政策选择的要求则相对低一些,说明了它们所面对的财务风险是不同的,有些企业负债比率高,有的则低,高的企业风险就大,低的企业风险则小。所以其对会计政策的要求也不太一样,前者考虑多的是债权人的权益问题,会计政策会选相对稳健的,后者会计政策则倾向于投资者的利益保障方面。

二、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应对策略

企业在选择不同会计政策以后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所以在选择之前应充分考虑企业各方面的影响因素:

1.应符合会计职业道德

企业在选择符合自身的会计政策时,企业的会计人员是选择的主体,其应遵守国家的各项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会计政策选择是在国家所允许范围内进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指南,在财务各项经济业务内容上都做了相应的规定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及统一可比性。为企业选择会计政策提供了标准,企业会计人员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以准则为纲,正确选择会计政策。

2.符合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现状

企业所选的会计政策应符合企业自身经营特点。例如企业的所有权性质、经营特点、企业经济发展阶段等,企业应结合这些特点选择企业会计政策,使企业各方经济利益者在企业信息使用上都有理有条。如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等,这些信息都是企业的重要经济信息。企业遵循自身特点选择会计政策可以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和经营特点。如果对于耗损较大更新较快的资产进行提折旧时,使用直线法则不能真实客观的反映该项资资产的损耗。而应使用加速折旧法更科学。

3.选择会计政策时也要考虑到一些不确定因素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政策的一项重要标准,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就尽量避免报表使用者盲目乐观地高估企业的有利因素,就为了减少企业经营中各项不确定的风险和因素发生。企业进行选择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所处经营活动可能发生风险的不确定性,最大程度地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4.选择会计政策也应考虑成本承受能力

企业在会计政策选择中,还应考虑到所采用政策所需要的成本问题,尽量在经济效益最大化和选择成本最小化之间平衡,来满足企业需要。不同的会计政策将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不同的经济后果会直接影响相关利益者不同的投资决策,直接影响企业未来发展。

三、结论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合理地选择会计政策,让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得到真实体现,明确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通过完善企业会计政策,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洪德.浅谈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J].财经论坛,2012(11).

上一篇:某培训机构训练营家长委托协议书下一篇:灭火器常识宣传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