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实验一

2024-08-19

药理学实验一(共13篇)(共13篇)

1.药理学实验一 篇一

实验一 动物实验基本知识

一、实验目的

通过药理学实验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练习,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

(一)教学电影:动物基本知识与实验技术;

(二)实验:

三、实验仪器、设备 实验动物:家兔、小鼠、实验器材:小鼠固定器家兔固定器、注射器兔台,手术器械,注射器,丝线,纱布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教师示教过程

小鼠、大鼠的捉拿灌胃,腹腔注射,皮下注射,标记.家兔捉拿、固定、灌胃、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重点示教小鼠、大鼠的捉拿灌胃.2、学生自己做实验操作练习。

小鼠、大鼠的捉拿灌胃,腹腔注射,皮下注射,标记.家兔捉拿、固定、灌胃、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

1、捉持法

以右手提鼠尾,将小鼠放于粗糙面上,将鼠尾轻轻向后拉,以左手的拇指及其食指捏双耳及头部皮肤,无名指、小指及掌心夹其背部皮肤及其尾部,便可将小鼠固定。

2、灌胃

左手持小鼠,使腹部朝上,颈部拉直,右手拿灌胃器子口交插入口腔,从舌面紧沿上颚进入食道。若遇阻力,应退出后再插。

3、皮下注射

一人抓小白鼠头部皮肤,右手拉鼠尾,另一人左手捏背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刺入背部皮肤。

4、腹腔注射

左手抓小白鼠,右手持注射器。取30º将针头从下腹部刺入腹腔。

5、尾静脉注射

将小白鼠置于固定筒内或倒置的大漏斗下,使鼠尾露出在外。用酒精棉球擦鼠尾,使血管扩张。左手拉住尾尖,选一条扩张最明显的尾静脉将针头刺入血管,推药。若有阻力,且局部变白,则需从新刺入血管。

小结: 实验的认真及参与情况,实验室守则和实验的基本要求。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五、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将实验记录在原始数据表格中,实验结束后,指导教师检查并签字。撰写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完整、结论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楚、有分析、有讨论,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及时交予实验指导教师。

六、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实验动物编号;动物捉拿、固定、给药、取血方法

七、思考题

动物捉拿、固定、给药方法有哪些? 实验二 不同剂量对药物作用影响

[目的和原理] 观察药物不同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药物剂量的大小决定血药浓度的高低,血药浓度又决定药理效应,因此药物剂量决定药理用强弱 [实验材料] 1动物:小鼠3只。

2药品:o.5%苯甲酸钠咖啡因溶液(Caffeine and sodium benzoate solution)、4%苯甲酸钠咖啡因溶液(Caffeine and sodium benzoate solution)。3器材:鼠笼、大烧杯、普通天平、1 m1注射器。[实验步骤] 取小鼠3只,以苦味酸溶液涂毛作不同记号,称其体重,观察小鼠正常时的活动情况。给各鼠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苯甲酸钠咖啡因:甲鼠o.5 mg/10 g体重,乙鼠2.o mg/10g体重,丙鼠8.o mg/10 g体重。将小鼠放人3个大烧杯中,密切注意先后出现的反应。咖啡因在小鼠身上可能引起的作用,按照轻重程度不同,大约有活动增加、呼吸急促、反射亢进、震颤、惊厥及死亡等。记录各鼠所出现药物反应的严重程度和发生快慢,并比较各鼠有何不同。[结果整理及整理]

记录并比较三只小白鼠出现的反应,分析不同给药剂量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注意事项] 密切观察三只小白鼠先后出现的反应并记录各鼠出现药物反应的严重程度 [思考题] 药物的剂量和作用的关系对临床用药有何重要意义? 实验三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影响

一、实验目的

观察药物的给药途径对作用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一)演示

(二)实验

三、实验仪器、设备

家兔 5%异戊巴比妥钠注射液 2ml、5ml注射器、磅秤、剪刀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教师示教过程

取家兔2只,编号称重,先观察其正常活动情况,翻正反射及呼吸情况,然后一只从耳缘静脉缓慢推入5%异戊巴比妥钠注射液1ml/kg,一只肌内注射入等量药物,药后观察所发生的症状,2、学生自己做实验操作练习。

五、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将实验记录在原始数据表格中,实验结束后,指导教师检查并签字。撰写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完整、结论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楚、有分析、有讨论,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及时交予实验指导教师。

六、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观察两兔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及呼吸抑制程度有何不同

七、思考题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是如何影响的?实验四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观察毒扁豆碱、毛果芸香碱、阿托品和去氧肾上腺素对瞳孔作用

二、实验内容

(一)演示

(二)实验

三、实验仪器、设备

家兔 毒扁豆碱、毛果芸香碱、阿托品和去氧肾上腺素溶液滴管、测瞳尺、剪刀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教师示教过程

取家兔2只,编号称重,先观察其正常瞳孔大小,剪去睫毛后,在自然光下测瞳孔大小,用手电筒的光照射兔眼,观察瞳孔对光反射。然后手指将眼睑下拉成杯状并压住鼻泪管,向左右两眼分别滴入1%阿托品溶液3滴与1%毛果芸香碱3滴,右眼15分钟后再滴入1%阿托品溶液3滴另一只左右两眼分别滴入1%去氧肾上腺素3滴与0.05%毒扁豆碱。右眼15分钟后再滴1%去氧肾上腺素3滴

2、学生自己做实验操作练习。

五、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将实验记录在原始数据表格中,实验结束后,指导教师检查并签字。撰写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完整、结论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楚、有分析、有讨论,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及时交予实验指导教师。

六、实验注意事项

测瞳孔时不能刺激角膜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七、思考题

毛果芸香碱对瞳孔的影响? 实验五

镇静催眠药抗惊厥作用

一、实验目的

观察地西泮镇静催眠作用

二、实验内容

(一)演示

(二)实验

三、实验仪器、设备

小白鼠0.5%地西泮注射针剂(10毫克/支)生理盐水、注射器、烧杯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教师示教过程

1、取大小相近的小白鼠2只,称重编号,先观察正常活动,甲鼠腹腔注射0.5%地西泮注射针剂0.1毫升/10g,乙鼠腹腔注射0.9%的氯化钠注射液0.1毫升/10g 做观察对照,20分钟后观察两鼠变化。

2、学生自己做实验操作练习。

五、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将实验记录在原始数据表格中,实验结束后,指导教师检查并签字。撰写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完整、结论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楚、有分析、有讨论,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及时交予实验指导教师。

六、实验注意事项 记录两鼠症状出现时间

七、思考题

地西泮镇静催眠作用的特点? 实验六 氯丙嗪镇静降温作用

【目的】

观察氯丙嗪的镇静和降温作用并掌握其降温作用特点。【原理】

氯丙嗪的镇静作用是通过阻断中脑-边缘叶及中脑-皮质通路中的多巴胺受体而发生的。同时,氯丙嗪能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失灵,因而机体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升降。

【动物】 小白鼠3只。【药品】

0.08%盐酸氯丙嗪溶液、生理盐水、液状石蜡。【器材】

托盘天平、肛表、大烧杯、1m1注射器、冰箱。【操作】

取小白鼠3只,称重编号,观察正常活动及精神状态。用电子温度计测正常体温。然后甲、乙两鼠腹腔注射0.08%盐酸氯丙嗪溶液0.1m1/10g,丙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用药后将乙、丙两鼠放入冰箱冷藏室。30分钟后各测一次体温,并观察小白鼠的活动情况。

【结果】

鼠号 药物

环境

活动情况 用药前 用药后

体 温 用药前 用药后30 ‘

甲 氯丙嗪 室温 乙 氯丙嗪 冰箱 丙 生理盐水 冰箱 【讨论题】

1、氯丙嗪镇静和降温作用的机制、特点及临床意义。【注意事项】

l、室温影响实验结果,必须在30℃以下进行实验。

2、无冰箱时也可在大盆中放入冰块,造成局部环境低温进行实验。

3、测体温时,勿使小白鼠过度骚动,要固定好。每只小白鼠最好固定用一支体温表,且每次插入深度和时间要一致。

4、实验前24小时,最好将小白鼠放在准备实验的环境中适应,并小笼喂养。实验七 强心苷对离体蛙心作用

【实验目的】

1.学习离体在位蟾蜍心脏的恒压灌流法,观察前、后负荷和心肌收缩性能对心功能的影响,并描绘心功能曲线的变化;

2.制备实验性全心衰的动物模型;观察强心药物对衰竭心肌的治疗作用。【实验器材与药品】

蛙类手术器械一套,恒压灌流装置一套,10ml量筒,小烧怀,动、静脉插管,计算,器滴管,坐标纸,任氏液,1:10,000去甲肾上腺素,1:10,000乙酰胆碱,2×10-6~2×10-5mol/L硫酸镉任氏液,0.2%地高辛,0.2%普奈洛尔(按片剂重量计算),0.001%异丙肾上腺素。

【实验对象】 蟾蜍或蛙

【实验方法和步骤】

一.离体在位心脏灌流标本的制备

1.破坏蛙脑和脊髓、暴露心脏。

2.分离出左、右主动脉,在其下方穿两根线备用。

3.用镊子夹住下腔静脉的上壁少许,用剪刀沿镊子下缘剪一小口,将事先充满任氏液(不含气泡)的静脉插管插入此切口,直至静脉窦内,用备用线结扎固定。翻转心脏向下,提起左主动脉,在左主动脉尽量长的远端剪一斜形切口,然后用充满任氏液的吸管插入心室,冲洗并反复数次(目的是避免血液堵塞插管)。注意不要进气泡。

4、将事先充满任氏液的动脉插管向心性插入,作为心搏出口,并用线结扎固定。

5、把静脉插管与橡皮管1相连,但先不打开夹子;把动脉插管与橡皮管2相连.二.观察项目

1.每分输出量和有效心功率的计算方法

2.观察实验因素对每分输出量和有效心功率的影响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勿用手捏拿心脏,以免损伤心脏。

2.心脏表面应经常滴加任氏液,以保持湿润。

3.整个实验过程中,管道不要扭曲。

4.实验过程中,应回收、循环使用任氏液或硫酸镉任氏液。【讨论思考题】

1.评价心功能指标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2.影响心功能的因素有哪些?从心脏本身来分析,那些因素可影响心功能?

3.强心苷对心脏有何作用?中毒表现如何?为什么?

4.临床上左、右心衰表现各如何?治疗原则及药物选择各如何?

实验八 利尿药对家兔尿量影响

[目的]

1.了解急性利尿的实验方法;

2.观察速尿对麻醉兔的利尿作用。

【实验器材与药品】 1.动物选择

可用大白鼠、小白鼠、家兔、猫和狗,其中以大白鼠较为常用。2.实验方法

⑴ 代谢笼实验法:适用于大、小白鼠;

⑵ 直接自输尿管或膀胱收集尿液:适用于较大动物(家兔、猫、狗)。

三、具体实验

[材料]

1.动物:家兔 2.器材:兔手术台、量筒、注射器、手术器械

3.药品:25%乌拉坦,1%速尿

[方法]

1.麻醉:取家兔一只,称重,耳缘i.v.25%乌拉坦4ml/kg;

2.水负荷:麻醉后i.g.给自来水40ml/kg;

3.手术:背位固定后剪去下腹部毛,于耻骨联合上方切开皮肤约4~5cm,并沿腹白线剪开肌肉,暴露膀胱,在少血管区做荷包缝合后行膀胱插管;

注意:膀胱插管需注满生理盐水

4.记录正常尿量(ml/2分钟),连续记录10min;

5.耳缘i.v.1%速尿4mg/0.4ml/kg,记录给药后2、4、6、8、10、12、14、16、18、20min尿量毫升数(ml/2分钟)。

[结果]

结果汇总,计算不同时间尿量的均值,以尿量毫升数(ml/2分钟)为纵坐标,给药后不同时间为横坐标作直方图。

实验九 尼可刹米对家兔的影响

【目的】

观察尼可刹米对吗啡所致呼吸抑制的解救作用,并联系其临床意义。【原理】

吗啡可抑制呼吸。治疗量尼可刹米能直接兴奋延脑呼吸中枢,提高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也通过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用于急性吗啡中毒所致的呼吸抑制。

【动物】 家兔。【药品】

1%盐酸吗啡溶液、5%尼可刹米溶液。【器材】

兔固定器、婴儿秤、玛利气鼓、5m1及10mI注射器、胶布、酒精棉球、压力换能器、MedLab。【操作】

取家兔1只,称重,置于固定器内。将玛利气鼓固定于家兔口鼻,另一端连接于压力换能器并将换能器连接于MedLab。首先记录正常的呼吸曲线,然后由耳静脉注射1%盐酸吗啡溶液1~2ml/kg,观察呼吸频率及幅度,待频率极度减慢,幅度显著降低时,立即由耳静脉注射5%尼可刹米溶液1~2ml,观察呼吸变化,待呼吸抑制被解除后,以稍快的速度追加尼可刹米0.5ml,观察惊厥的发生。

【结果】

观察分析描记的呼吸曲线。【讨论题】

1、为什么选用尼可刹米对抗吗啡的呼吸抑制作用?使用是时应注意什么?

2、吗啡急性中毒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注意事项】

1、通气量调节好后不要再更动,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2、注射吗啡的速度应根据呼吸抑制情况调节,一般宜先快后慢。

3、尼可刹米应事先准备好,当出现呼吸明显抑制时立即注射,但注射速度不宜过快,否则容易引起惊厥。

实验十 红霉素的体外配伍禁忌

一、实验目的

掌握红霉素的配伍禁忌,联系临床实际了解配伍禁忌的临床意义。

二、实验内容

(一)演示

(二)实验

三、实验仪器、设备

乳酸红霉素粉针剂,(0.9%)的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水 2ml、5ml注射器、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教师示教过程

将乳酸红霉素粉针剂编为甲、乙、丙号,然后甲瓶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乙瓶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丙瓶加入注射用水,均为6ml.振摇3-5分钟后,观察是否溶解。

2、学生自己做实验操作练习。

五、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将实验记录在原始数据表格中,实验结束后,指导教师检查并签字。撰写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完整、结论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楚、有分析、有讨论,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及时交予实验指导教师。

六、实验注意事项 溶液应充分摇匀

七、思考题

红霉素的配伍禁忌的临床意义?

实验三: 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实验目的

了解药物的兴奋作用与抑制作用,局部作用与吸收作用

二、实验内容

(一)演示

(二)实验

三、实验仪器、设备

家兔 5%的盐酸普鲁卡因 2.5%硫喷妥钠注射液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教师示教过程

取家兔一只,称重,先观察其正常活动情况,并用大头针刺其后肢,看其有无痛觉反应。然后在一侧坐骨神经周围注入5%的盐酸普鲁卡因(2ml/kg)

2、学生自己做实验操作练习。

取家兔一只,称重,先观察其正常活动情况,并用大头针刺其后肢,看其有无痛觉反应。然后在一侧坐骨神经周围注入5%的盐酸普鲁卡因(2ml/kg)

五、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将实验记录在原始数据表格中,实验结束后,指导教师检查并签字。撰写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完整、结论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楚、有分析、有讨论,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及时交予实验指导教师。

六、实验注意事项

先注入半量,观察给药的后肢有无运动和感觉障碍。等局部作用明显后(约2-3分钟)再将剩下的半量药液注入肌内

七、思考题

什么是药物的基本作用?

2.药理学实验一 篇二

1. 实验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河南大学07级药学专业一班学生,共49人,为实验组;河南大学07级药学专业学生,共50人,为对照组。两个班以往相关科目的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均为同一教师,相关科目的理论课成绩和实验成绩无显著性差异。

1.2 实验内容

药物对动物体温的影响,使用实验指导为张忠泉,包翠屏主编,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药理学实验指导》。

1.3 方法

实验组:全班49人共分12小组,采用学生自行设计性实验,即让学生根据所学理论和实验操作技能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题目、原理、动物、药品、器材、步骤方法及预期结果等,老师讲评后,根据实验条件,确定实验题目,准备药品和器材,实验结束后写出报告。对照组:全班50人分12小组,采用一般实验课的教授方法,老师设计好实验方案,交代具体内容和步骤,然后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以原始记录的完整性[1](每小组一份)、实验所用学时数、实验报告的完整性、提出讨论问题的个数、最后实验动物的存活率为考核指标。

数据以±s,采用医学统计软件SPSS(13.0)中的LSD-t检验进行,以P=0.05为检验水平。

2 结果

2.1 两组原始记录的完整性结果比较

原始记录主要包括实验题目和实验条件、实验原始数据、实验步骤、实验观察、签名5部分内容。实验原始数据主要包括动物体重、理论给药量、给药人与复核人签名等内容;实验步骤指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要求标明各步骤的完成人;实验观察包括用药前观察和用药后观察,主要观察药物作用的起始与终止时间和出现的药物效应;最后是实验人员和带教教师签字。

实验组原始记录、格式符合率、数据完整率、步骤、签字和观察描述情况均达100%(如表1),而对照组大多数指标都达不到60%,只有实验步骤一项75%(如表1)。

2.2 实验所用学时数、实验动物存活率、讨论问题数目和实验报告完整性结果比较

实验所用时数指每小组学生实验全过程(包括写实验报告时间)平均所用时间;实验动物存活率指每组学生实验结束后存活小鼠数量;讨论问题数目指每组中所有学生提出的讨论问题之和(包括重复问题);实验报告完整性参照实验报告的写作方法[2]评价。

在完成这个实验过程中,实验组每组平均用时数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动物存活方面,实验组动物几乎没有死亡,而对照组动物死了12只;再者,实验组49名学生提出的讨论问题总数达108个之多,而对照组50人共提出50个讨论问题,并且讨论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在试验报告的完整性方面,实验组实验报告完整率达100%,而对照组仅达62%。

3. 讨论

在运用设计性实验进行药理实验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实验的兴趣高,求知欲望强,主动性强,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实验中来,以自身为主体,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的地方能够通过查阅书本理论知识,参照其他参考资料,很好的完成实验设计。实验结果也表明,无论是原始记录、格式符合率、数据完整率、步骤、签字、观察描述情况及实验所用学时数、实验动物的存活率、讨论问题数目和实验报告完整率都明显好于对照组(表1和表2)。可见,设计性实验的实验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药理学实验教学效果,而且能很好的巩固所需理论知识。

另外,学生通过设计性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精神,培养学生自己去理解、去领悟、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从而达到独立科研精神,充分发挥个性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很好的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忠泉,包翠屏主编.药理学实验指导[M].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8.

3.药理学实验一 篇三

关键词:药理学实验教学;探索性实验;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13-02

药理学是连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其基础理论主要来源于实践。长期以来,传统的药理学实验只是药理学理论课的补充,教学方法多以课堂为中心,教条地采用示教式进行教学,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很弱。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多年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总结出了“基础+探索性”教学是适合我校药理学实验教学的一种最佳的实验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压缩了传统的验证性教学课程,大幅度增设了指导性及探索性教学内容,即在保证学生能掌握药理学实验基本实验技能(接受一定量的传统实验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探索性实验。学生作为实验教学的主体,于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选定研究方向、自行制定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近五年来的教学表明,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学效果非常好。现把我们开展这种新教学模式的过程和体会简述如下。

一、实验教学过程

1.立题。考虑到我们的实验条件有限,在自愿的基础上,每个班同学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分成5~6个小组,每组4~6人。在开题之前,带教老师组织一次学术讲座,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介绍我们开放实验室现有的科研条件,二是讲解探索性实验设计的一些思路。学生按照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到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自行提出研究方向和立项依据,同时设计实验方案,并提前于实验2周上交实验设计,每组应提交2种实验方案。带教老师和全体同学对提交上来的实验方案进行充分讨论,包括立题是否新颖、立项依据是否充分、实验方案是否可行、费用预算是否合理等等,最后确定入选课题。

2.实验前准备。实验方案确定后,带教老师把方案递交到实验管理办公室,由教辅人员帮准备各种药品、试剂、耗材、仪器和实验动物等,并妥善安排好实验场地。我校每年都预算有专门的探索性实验专项经费,为本科生探索性实验的顺利开展在经费上提供了坚实的保证,这一点非常重要。从这也足以看出学校对教学改革的重视,并对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探讨给予极大支持。

3.实验方案的实施。按照设计方案进行预实验和正式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带教老师充当学生的技术顾问,只提供实验学术方面的指导,真正让学生放开手脚,独立去开展实验。碰到问题时,首先查阅相关文献自己试着先解决,实在不行最后才寻求老师的指导并加以解决。实验结束后,学生一般都会及时统计数据、撰写论文和制作课件。最后在带教老师的组织下进行论文答辩,老师以及其他组的同学将会针对实验提出相应的问题和建议。

4.实验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20%理论+80%实验操作,理论部分(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一些基本概念以及初级统计学方面等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验操作部分则是对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实验动手的能力、数据分析的能力、撰写论文的水平和论文答辩情况等做出综合性评价,应该说是对学生科研素养比较全面的评价,因而更显重要。

二、教学体会

探索性实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设计、独立完成实验的教学平台,极大地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科研创新的意识和严谨的科研作风,在很多方面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我们药理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开展药理学探索性实验正是基于这个重要原因。探索性实验是以开放实验室为载体,实验方案由学生自主制定并独立完成。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科研创新意识,提高了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校临床本科专业2006级17班冯志强、李雪萍、罗权海等同学开展的“山芝麻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的探索性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不只是来源于常规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更多的还是参考了相关的专业文献,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他们对前人的研究有充分的吸收掌握,并能将它变为自己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自我的创新能力。他们的研究成果后来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山东医药》上,而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最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传统药理学实验课多以验证性教学为主轴,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药理学探索性实验则完全不同,同学们在开放实验室现有的条件下,依据自己的兴趣,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学的内容和实验安排完全由学生来制定,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导者,这是探索性创新教学模式与传统模式最大的不同之处。

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性实验的核心是对药理学未知领域的探索,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内容。在实验过程中,不像传统的药理学实验有详细的实验操作步骤可供指导,探索性实验的设计方案和实验路线大多来自于文献,很多情况下实验操作步骤都不是非常详细,从而提高了他们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团队精神和提高协作能力。现代的科学研究,团队的精心合作显得极为重要。训练与熏陶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是我们开展探索性实验非常重要的目的之一。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深深感受到,分工与合作对于实验的顺利完成显得极为重要;明白了在团队中要遵守纪律,团结协作,扬长避短,甘于奉献;知道了人的潜能无限,要增强自信心,敢于挑战,磨练意志,自我超越;学会了欣赏他人,关心他人,信任他人,心怀感恩。在实验中学会做人,这也是本次实验一个不小的收获。

总之,药理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如何改革药理学实验教学,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一直是医学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教学一线的药理学教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总结出了渐进性探索性药理学实验设计,即在完成基础药理学实验课的基础上增设探索性实验,是适合我校本科药理学实验教学的一种较佳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侧重于使学生掌握药理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技能和方法,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给学生提供了早接触科研的机会,体现了高等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出更能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从而造就未来学术之星。

参考文献:

[1]毛甜甜,姜鸣,王红英,汪晖.对药理学开放性实验的思考[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5,18(3):285-286.

[2]王晓岚,袁耀萍,杨景冲.护理专业药理学探索性实验教学的尝试[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4):428-429.

[3]汪晖,陈金和,杨静,乐江,敖英.开展药理学探索性实验,培养创新人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1):73-75.

[4]杜蔚青,谢颂平,李娟娟.药理学开放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J].药学教育,2007,23(5):54-57.

[5]李惠萍,陈丽,吴钢.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8,(15):86-87.

[6]敖英,汪晖,陈金和,彭仁,王红英,孔锐.药理学探索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2):189-190.

作者简介:林兴,1975.10年,广西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4.药理学实验一 篇四

为提高留学生药理学实验教学质量,我们通过高质量的教学准备,严格的管理制度,采用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及在对留学生尊重理解的基础上加强互动与沟通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不断探索实践,逐渐形成较成熟的`教学模式,使留学生药理学实验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 者:李华 王丽 李淑媛 林原 周琴 徐红 作者单位:李华,王丽,李淑媛,林原,周琴(大连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辽宁,大连,116044)

徐红(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机能学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44)

5.动物生理学实验 篇五

1、麻醉前应正确选用麻醉药品、用药剂量及给药途径。•

2、密切观察动物麻醉状态及反应,以便准确判断麻醉深度。

3、如麻醉较浅,动物出现挣扎或呼吸急促等,需补充麻醉药以维持适当的麻醉。一次补充药量不宜超过原总用药量的五分之一。

4、麻醉过程中,应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保温。

5、在手术操作复杂、创伤大、实验时间较长或麻醉深度不理想等情况下,可配合局部浸润麻醉或基础麻醉。

6、实验中注意液体的输入量及排出量,维持体液平衡,防止酸中毒及肺水肿的发生。

实验一

血液的组成

[实验原理] 血液是由液态的血浆和悬浮于血浆中的血细胞组 成。血细胞占全血的体积比称为红细胞 压积,又叫红细胞比容。要求与思考题

1.血浆与血清有哪些区别?

血浆与血清的区别是不含纤维蛋白原,某些凝血因子以及血小板释放因子

实验二

血红蛋白的测定 [实验原理]

由于血红蛋白的颜色,常随结合的氧量多少而改变,因而不利于比 色,但血红蛋白与稀盐酸作用后,能使亚铁血红素变成不易变色的棕色 的高铁血红蛋白,用水稀释后可与标准比色板比色,从而测得血红蛋白 含量。[注意事项]

1.血液和盐酸作用的时间不可少于10分钟,否则,血红蛋白 不能充分转变成高铁血红蛋白,使结果偏低。

2.加蒸馏水时,开始可以稍多加几滴,随后则不能过快,以 防稀释过头。

3.比色时最好在自然光下,而不应在黄色光下进行,以免影 响结果。

4.整个实验过程中均应注意避免起泡

实验三

红细胞的脆性试验 [实验原理]

如环境渗透压继续下降,红细胞会因继续膨胀而破裂,释放血红蛋白,称之为溶血。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具有一 定的抵抗力,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越大,红细胞在 低渗溶液中越不容易发生溶血,即红细胞渗透脆性越小。

凡上层溶液开始微呈淡红色,而极大部分红细胞下沉,称开始溶血或最小 抗力(红细胞的最小抵抗力)。

凡液体呈均匀红色,管底无红细胞下沉,则称完全溶血或最大抗力(红细 胞的最大抵抗力)[注意事项] 1.小试管要干燥,加血的量要一致,只加一滴。

2.混匀时,轻轻倾倒1~2次,减少机械震动,避免人为溶血。

3.配制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时应力求准确、无误。

实验四 红细胞沉降率(血沉)的测定 [实验原理]

经重力作用,红细胞下降的距离,作为沉降率的指标,简称为血沉。沉降的红细胞上面的血浆柱的高度,即表示红细胞的沉降率。[注意事项]

1.采血后实验应在2小时内完毕,否则血液放置过久,会影 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沉降管应垂直竖立,不能稍有倾斜,不得有气泡和漏血。3.沉降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故应在室温18—27℃时测定 为宜。

4.血沉管必须清洁,如内壁不清洁可使血沉显著变慢

实验

ABO血型的鉴定 [实验原理]

存在A凝集原的称为A血型,存在B凝集原的称为B血型 [注意事项]

1.指端、采血针和尖头滴管务必做好消毒准备。做到一人一针,不能混用。使用过的物品(包括竹签)均应放入污物桶,不得再到采血部位采血。2.消毒部位自然风干后再采血,血液容易聚集成滴,便于取血。取血不宜过少,以免影响观察。

3.采血后要迅速与标准血清混匀,以防血液凝固。

4.在进行交叉配血实验时,一定要防止将主侧配血和次侧配血搞混了。

实验五

蛙心起搏点的观察

实验步骤:先结扎静脉窦与心房之间,然后在心房与心室之间结扎 [注意事项]

1.结扎前要认真识别心脏各部分的界线。

2.结扎的部位要准确地落在相邻部位的交界处,结扎时用力逐渐增加,直至心房、心室搏动停止。

3.蛙心正常起搏点在静脉窦,潜在起搏点在心房。回答问题:

1.正常蛙心起搏点是什么?传导顺序如何?

静脉窦,由静脉窦发出,沿心房传至房室结,再由房室结经房室束传至心室肌 肉。

2.结扎后静脉窦、心房、心室的搏动次数是多少?

实验六

离体蛙心灌流 【注意事项】

1.成功插管:注意勿剪破心脏血管、勿结扎静脉窦。

2.及 时 抢 救 : 如 加 入KCl 和Ach

后,要 及 时 冲 洗 避免过度抑制而死亡。3.前后对照:每步加药前均应设有药前“对照”。

4.液面相同 :末次冲洗时应调整液面相同,才具有可比性。5.避免污染 :吸干净液与脏液的两吸管不要混用避免残液影响。6.量效关系:先加1~2滴,观察效应,不明显可再 补加。

7.冲洗湿润 :冲洗3次以上,常滴液于心脏表面使 之湿润。

8.指标标记:观察指标为心率和心收缩力;每步骤均 应标记。[讨论]

上述各种因素对心脏活动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钠离子。氯化钙、氯化钾、肾上腺素、乙酰胆碱 抑制,加强,抑制,加强,抑制

实验七胸内负压测定

[实验原理] 胸内压系指胸膜腔内的压力,通常低于大气压,故也称为 胸内负压。吸气时负压增大,呼气时负压减小。胸腔内负压的存在是保持持呼 吸运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穿刺胸腔,破坏胸膜腔的密闭性,则胸内 负压消失,肺组织萎缩。回答问题:

1.胸内压是正压还是负压? 负压 2.家兔吸气和呼气胸内负压如何变化? 吸气负压增大,呼气负压减小 3.捏住家兔鼻孔,胸内负压怎样变化 4.刺穿胸腔家兔出现什么变化? 胸内负压消失,肺组织萎缩

实验八 胃肠运动的直接观察

[实验原理] 消化道平滑肌具有自动节律性,可以形成多种形式的运动,主要有:紧张性收缩、蠕动、分节运动及摆动。[注意事项]

1.胃肠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时,会导致腹腔温度下降。为了避免胃肠 表面干燥,应随时用温生理盐水湿润胃肠,防止降温和干燥。2.实验前2~3 h将兔喂饱,实验结果较好。[思考题]

1.胃肠上滴加乙酰胆碱或肾上腺素,胃肠 运动有何变化?为什么? 增强,抑制

2.正常情况下胃、小肠有哪些运动形式? 紧张性收缩、蠕动、分节运动及摆动

实验九

小肠吸收和渗透压的关系

[实验原理] 肠内容物的渗透压为制约肠吸收的重要因素。同种溶液在 一定浓度范围内,浓度愈大,吸收愈慢;浓度过高时,反而会出现反渗 透现象,使内容物的渗透压降低至一定程度后,再被吸收。

实验十

小白鼠能量代谢的测定

[实验原理] 动物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总伴有能量的转换。它的代谢强 度可以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二氧化碳的产生量或耗氧量以及呼吸商来间 接推算

小白鼠能量代谢的量为:

(1升氧的热价×1小时耗氧量)÷(小白鼠的体表面积)

=产热量(千卡)/平方米/小时 附

假定小白鼠年食为混合食物,其呼吸商为0.82,每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量为4.825千卡,计算小白鼠能量代谢

小白鼠的体表面积(平方米)=0.09133

(Rubner公式)或:体表面积=体重0.425×(公斤)×体长0.725(厘米)×0.007184 Log面积=0.425Log(公斤)+0.725Iog(厘米)+Log0.007184 小白鼠体长:从鼻尖至尾根的长度。

实验十一

去大脑僵直

[实验原理] 动物表现出四肢伸直,头部后仰,尾巴竖立等现 象,这种症状称去大脑僵直。

实验十二

胰岛素、肾上腺素对血糖的影响

[实验原理] 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它通过促进易化扩散作用从 而增强多种组织摄取糖的机能;同时它不但激活肝细胞内葡萄糖激酶和 使糖原合成酶的浓度增高,而且还使肝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减 少;肾上腺素能使cAMP增加,从而增加磷酸化酶的活性,促进糖原分 解,增加血糖的浓度。

实验十三 反射弧的分析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各种刺激发生的反应过程称为反射。反射弧是反射发生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反射弧完整是引发反射的必要条件 【思考题】

1.反射弧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具有什么作用?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实验14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注意事项] 1.避免蟾蜍体表毒液和血液污染标本,压挤、损伤和用力牵拉标本,不可用金属器械触碰神经干。

2.在操作过程中,应给神经和肌肉滴加任氏液,防止表面干燥,以免影响标本的兴奋性。3.标本制成后须放在任氏液中浸泡数分钟,使标本兴奋性稳定,再开始实验效果会较好。实验 15 刺激强度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实验原理] 对于单根神经纤维或肌纤维来说,对刺激的反应具有“全或无”的特性。神经-肌肉标本是由许多兴奋性不同的神经纤维(细胞)-肌纤维(细胞)组成,在保持足够的刺激时间(脉冲波宽)不变时,刺激强度过小,不能引起任何反应;随着刺激强度增加到某一定值,可引起少数兴奋性较高的运动单位兴奋,引起少数肌纤维收缩,表现出较小的张力变化。该刺激强度为阈强度,具有阈强度的刺激叫阈刺激。此后随着刺激强度的继续增加,会有较多的运动单位兴奋,肌肉收缩幅度、产生的张力也不断增加,此时的刺激均称为阈上刺激。但当刺激强度增大到某一临界值时,所有的运动单位都被兴奋,引起肌肉最大幅度的收缩,产生的张力也最大,此后再增加刺激强度,不会再引起反应的继续增加。可引起神经、肌肉最大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为最适刺激强度,该刺激叫最大刺激或最适刺激。[思考题] • 1.引起组织兴奋的刺激必须具备那些条件?

• 2.何为阈下刺激、阈刺激、阈上刺激和最适刺激?在阈刺激和最适刺激之间为什么肌肉的收缩随刺激强度增加而增加?

• 3.实验过程中标本的阈值是否会改变?为什么?

6.心理学著名实验 篇六

创立者: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皮亚杰

实验目的:检测儿童思维特点

实验对象:2-7岁,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

实验过程及结果:

守恒实验:实验者当着儿童的面把两杯同样多的液体中的一杯倒进一个细而长的杯子中,而后提问儿童哪个杯子中的液体多一些时,儿童多倾向回答是高杯子的液体多。

三山实验:(实验材料为一个包括3座高低、大小、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实验首先要求儿童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3座山,然后要求儿童面对模型而坐,并且放一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边,要求儿童从4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结果发现儿童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三山”的形状。

研究结论:

7.护理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篇七

1 实验内容的选取

1.1 精选实验项目, 保留经典实验, 培养严谨务实的求学态度

保留静脉给药速度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药物的配伍禁忌、有机磷农药中毒及解救3个实验。药理学验证性实验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基础实验, 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都是建立在验证性实验基础上的。因此, 精选、优化、完善传统实验项目非常必要。例如, 静脉给药速度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该实验安排在临床常用急救药品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及中枢抑制药地西泮学习之后, 因为这些药物使用时都要严格控制给药速度。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见的给药方式及基本操作技术, 实验课通过观察给予同等剂量的氯化钙, 静脉给药速度不同出现截然不同后果的两只兔子 (一只立即死亡, 另一只心率、呼吸加快) , 使学生认识到应严格遵照医嘱给药, 注意给药速度, 降低药物毒副作用, 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职业素养。

河南省为农药使用大省, 基层医院农药中毒就诊率较高, 我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在基层医院。在已结束理论课教学的基础上安排此次实验, 理论联系实际, 建立兔子有机磷农药中毒模型, 观察中毒症状, 在症状出现后立即给予解救药品进行解救, 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机理的理解, 也能加深对中毒症状及解救药物知识的记忆, 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

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就是在用药过程中正确合理配伍, 保证给药安全。通过观察乳糖酸红霉素药物配制及模拟临床常用4组药物输液时药物配伍禁忌变化, 强化学生药物配伍意识并学会查看《注射药物配伍变化表》。

1.2 完善内容, 弥补缺陷, 增加提高护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实验

溶液浓度和剂量计算实验为单纯的操作性实验, 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讲相对简单并且与临床联系不紧密, 故教学改革中去除此实验, 增加模拟临床护理用药训练实验, 将实验室布置成“模拟治疗室”[2]。护理活动是一个系统解决问题的过程, 要求护理人员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及时发现问题、灵活应用知识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3]。“模拟治疗室”和护理用药程序的应用, 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改变了传统的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 重教师、轻学生的教学观念, 将素质教育和情景教学融入药理学教学之中[4]。因此, 模拟临床护理用药训练就成为此次改革的突破口。我们在“模拟治疗室”进行护理用药程序训练, 缩小学校教学与临床护理工作之间的距离。我们共收集胰岛素、地塞米松、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阿奇霉素、奥美拉唑、阿司匹林等11种临床常用药物处方, 从拿到医嘱、审核处方、领取药品, 到配制药品, 然后给患者用药, 观察患者用药中和用药后的反应, 交待患者用药注意事项等环节进行分析, 通过理论指导、角色互换及情境模拟等教学手段, 让护生明白规范的用药护理对于保障用药安全, 提高医嘱质量, 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最大程度地限制药源性疾病对患者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教研室还将这11种药物处方模拟临床用药护理过程制作成视频, 供教学及学生课下自主学习使用。

2 实验教学改革的意义

改革后的护理药理学实验学时紧凑, 教学内容有利于知识的横向联系, 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药物及药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调动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兴趣,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

摘要:通过紧密结合临床护理实践, 改革护理药理学实验内容, 让药理学实验与临床实际工作进一步对接,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临床需要的技能型护理专门人才。

关键词:高职高专,护理药理学,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袁耀萍, 王晓岚, 储敏.护理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 2006, 24 (24) :111-113.

[2]汤昕恺.“模拟病房”在药理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6, 8 (5) :128.

[3]晏云霞.浅谈《护理药理》实验教学与护生能力的培养[J].医学信息, 2010, 23 (7) :2081.

8.药理学实验一 篇八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实验课程;存在问题;教学改革;提高能力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2095-0616(2015)21-62-03

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人體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内容包括: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代动力学或药动学)、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不良反应的性质和机制及药物相互作用规律等,是药物临床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药代动力学实验是临床药理学课程的重要部分,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熟悉药代动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掌握血药浓度的测定和药代动力学参数的计算方法,为今后工作开展药物临床试验和进行血药浓度监测(TDM)打下基础,特别是最近被广泛关注的精准医疗中个体化用药和个体化治疗,往往通过TDM实现的,所以对于未来的临床药师和科研人员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但药代动力学实验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如何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药代动力学实验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本文探讨的关键。

1药代动力学教学实验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药代动力学实验多数开展的是药物在正常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测定。其中一般步骤如下:根据实验目的选取合适的受试对象,用合适的给药方式进行给药;然后选择一系列时间点取血,制备合适的样品;最后测定血药浓度,并计算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见图1。

药代动力学实验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药代动力学时,学生已学完《药理学》和《药物分析化学》,具备相关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动物操作、仪器分析等,有一定的自主设计实验能力;(2)实验中取血时间间隔长,需充分利用;(3)原理步骤较简单容易设计实验。药代动力学实验的存在问题主要是实验教学主要采用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实验老师预先准备好试验材料,老师根据教程讲解实验原理,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所有细节在实验教程上都有所体现,学生按照指导逐步操作完成实验,按部就班验证实验结果,最后书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交给指导老师批改。这种方法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造成学生不能体会老师教学中对实验细节的设计思路,被动依赖教师,创新和自主思考能力得不到培养。此外,实验过程中取血时间间隔长,学生不能利用这些闲暇时间,造成懒散。

2药代动力学教学实验的改革方案

2.1课前教学的改革

传统的药代动力学实验教学以验证实验为主,缺乏探究性和设计性,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将传统教学结合创新教学,在实验课前三周将所要开设的实验题目和大纲发给学生,学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根据现有条件设计实验方案,包括方法步骤、技术手段和实验材料等;实验课前一周提交给老师审核,老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使其方案基本可行。学生熟悉修改后的方案联系实验老师,帮助老师准备实验,包括药品配制、仪器调试、预实验等。通过这些学习锻炼过程,可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会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自主设计实验。提前让学生参与到实验准备中,提供动手机会,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2.2课堂教学的改革

在实验课堂环节上,保留了传统教学中老师讲解实验原理、操作过程以及注意事项等过程,这样保证了基本教学大纲的完成。同时实验过程中将学生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按自主实验方案进行,一部分按经典实验方案进行,老师在实验过程中及时帮助分析解决出现的问题。这样学生可同时参与和观摩两个实验,可以对比学习,思考分析实验方法的不同和优略,发现实验中的问题,优化实验。由于药代动力学实验中取血时间间隔较长,这样学生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观摩实验,讨论问题,解决了浪费时间的情况。

2.3课后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

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实验操作不积极,只等别人完成实验后记一个结果,用于完成实验报告,所以仅靠实验报告评分,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验掌握情况,因此,我们将成绩分为三部分评价,自主实验设计成绩30%、实验操作30%、实验报告40%,其中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给予评分。这种考核方法对于积极参与自主实验设计的学生给与肯定,同时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

2.4改革方案

总结前面的课前、课堂、以及课后三方面的改革,我们设计了具体的改革方案流程图,见表1。

2.5注意事项

在改革方案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些具体细节,包括:(1)课前布置实验时明确相关要求,注意与学生及时沟通,确保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整体可行性;(2)实验中提醒学生对两种方案进行对比学习,鼓励学生及时发现和改进实验中出现的问题;(3)实验结束后,无论实验成功与否,都要求学生实事求是记录实验结果,进行客观评价和分析,对于失败的情况,帮助分析原因,正视失败,能做到认真分析总结的实验报告仍然给予高分。通过这些要求可以使学生们了解科学研究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实验失败是常有的事,但要注意及时分析总结,从失败中总结教训。

3教学成果

经过一个学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和总结,发现通过这些改革,激发了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使学生从原来处于被动的无思维的模仿过程转变为主动过程,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实验设计方面,学生掌握了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能考虑实验设计的细节之处,能制定合理可行的实验计划;(2)两种方案结合开展使学生对实验的每一个环节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等综合素质的不断增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3)两种方案结合教学法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药代动力学的兴趣,使学生对临床药理学中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有深入的了解,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4)在课堂氛围和效率方面,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自由活跃,学习氛围变得轻松主动。从这些成果可以看出改革方案大大调动了学生实验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一方面使本教研室更好地实现了药理学教学的整体任务,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进入今后的工作岗位所需具备的综合素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小结

9.生理学实验报告参考 篇九

实验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和腓肠肌标本制备

一、目的要求:略

二、实验材料:略

三、实验流程(或操作步骤):

四、注意事项:略

五、结果分析:【网上查找的】神经细胞的静息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在细胞膜外使用直流电刺激细胞,通电时兴奋只发生在负极,正极的兴奋性下降,而锌铜弓的锌极表面电离出正离子,里面形成负离子,铜相当于负极;断电时产生反向电流,兴奋只发生在正极,而锌铜弓的锌极表面电离出正离子,里面形成负离子,锌相当于正极;另外,通电的刺激强度大于断电。

上述过程也就是说用锌极刺激坐骨神经时,肌肉收缩发生在接触通电时;用铜极刺激坐骨神经时,肌肉收缩发生在接触断电时。而且用锌极刺激坐骨神经时,肌肉收缩强度大于铜极。

六、结论:

实验二:骨骼肌收缩特性和收缩形式的观测

一、目的要求:略

二、基本原理:略

三、实验材料:略

四、实验流程(或操作步骤):

五、结果分析:【附上图】

【在第一个图中标出阈刺激、阈下刺激、潜伏期、收缩期、舒张期和最适刺激】,并用文字稍作分析,如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两者间的关系。

【在第二个图中标出完全强直收缩和不完全强制收缩】,并用文字稍作分析,如刺激间隔与收缩强度等等。

10.薄膜物理学实验报告 篇十

一、实验原理

旋涂法利用仪器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使基片上的胶液由中心向四周均匀扩散而形成致密薄膜。实验用到的原料需要提前制备且一般为溶液,实验上常见的是使用溶胶-凝胶法作为薄膜材料的之辈手段,本次实验是使用现成的或制备较为简单的溶液。

二、材料准备

(一)实验原料:面粉、鸡蛋清、三级水

(二)溶液制备

称取适量的面粉放置烧杯中,加入50mL三级水,搅拌均匀,得到面粉胶体溶液;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鸡蛋清,加入适量三级水,搅拌均匀,得到鸡蛋清胶体溶液。

三、实验过程

(一)用玻璃棒沾取胶体溶液涂覆于载玻片上;

(二)开启真空泵,将载玻片牢牢吸附于匀胶机的样品台上,盖上保护盖;

(三)根据所用溶液的粘稠度、附着性选择转速和旋转时间,启动匀胶机;

(四)关闭真空泵,用镊子将载玻片取出,防止到显微镜下观察成膜情况。

四、注意事项

在匀胶机运行过程中不宜开启保护盖,溶液应该多次涂覆以保证成膜的质量。

实验二、提拉法制备薄膜

一、实验原理

浸渍提拉法是将整个洗净的基板浸入预先制备好的溶胶之中,然后以精准控制的均匀速度将基板平稳地从溶胶中提拉出来,在粘度和重力作用下基板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液膜,紧接着溶剂迅速蒸发,于是附着在基板表面的溶胶迅速凝胶化形成一层凝胶膜。

二、材料准备

(一)实验原料:面粉、鸡蛋清、三级水

(二)溶液制备

称取适量的面粉放置烧杯中,加入50mL三级水,搅拌均匀,得到面粉胶体溶液;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鸡蛋清,加入适量三级水,搅拌均匀,得到鸡蛋清胶体溶液。

三、实验过程

将配置好的面粉清导入小烧杯;打开镀膜提拉机电源,取一块干净的载玻片用夹具夹住其1/3处;设置提拉机参数,提拉速度设置为20mm/min,提拉高度60mm,浸渍速度为20mm/min,浸渍时间30s镀膜次数设置为四次,镀膜间隔30s,点击

“开始”按钮,开始镀膜;镀膜完成后取下载玻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将面粉清换成液体胶,重复上述过程,获得液体胶薄膜。

最后将旋涂法及提拉法获得的薄膜基片放到烘箱60℃烘干一个小时取出,得到薄膜样品。

实验三、层层自组装法制备薄膜

一、实验原理

层层自组装是利用逐层交替沉积的方法,借助各层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如静电引力、氢键、配位键等),使层与层自发地缔和形成结构完整、性能稳定、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分子聚集体或超分子结构的过程。

二、材料准备

(一)实验原料:VB2、胶水、三级水

(二)实验仪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载玻片、烘干机、烧杯、玻璃棒

(三)VB2加入适量三级水调制成VB2溶液;

胶水加入适量三级水制成胶体溶液。

三、实验过程

(一)将载玻片放入傅里叶红外仪测量吸收光谱;

(二)将载玻片浸渍在VB2溶液中,取出,用烘干机缓慢烘干溶液,进行(一)过程;

(三)将载玻片浸渍在聚乙烯醇溶液中,取出,用烘干机缓慢烘干溶液,进行(一)过程;

(四)交替进行(二)(三)过程,以达到层层自组装的目的。

四、层层自组装实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数据处理利用Excel处理合成,由下图15层薄膜的图像可以看出,以空白组作为对比,发现第一层VB2和第二层曲线和其他层有很大不同,且这两组曲线有一部分呈现负吸光度,推测这是因为分子排列散乱导致薄膜未成型。从第三层开始,我们可以明显看到随着薄膜层数增加,吸光度呈现线性增长的趋势。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在同一组分下,各组分吸光度具有加和性,即

这与实验获得图像比较符合。图像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360nm到530nm出出现一个矮宽峰,说明该组装薄膜主要吸收该范围的光,此范围后吸光度逐渐下降。从曲线看,谱线不是特别平滑,有些许小尖峰(这里排除Abs1、2),我猜测是分子振动引起微扰,产生噪声,最终导致谱线出现小尖峰。

图1

层层自组装图像

图2

VB2图像

图3

液体胶图像

11.药理学实验一 篇十一

【关键词】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设计性实验

对于中药药理学的教学,实验课程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药药理学实验通过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等能力,最重要的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教学的内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只要求学生按照已设计好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缺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无法满足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需要,结合我教研室多年来中药药理实验教学的经验,就进一步深化中药药理实验教学改革谈谈自己的体会。

1 中药药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中药药理学创建于1920年,发展非常迅速,作为传统中医药学与现代药理学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已成为现代医药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科遵循中医药理论,结合现代医药知识,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由于该学科内容丰富、外延广博,涉及到的学科较多,信息量较大,仅依靠理论课程讲解,内容单一、手段单一,学生难以理解和记忆,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

部分院校已施行教学改革,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希望能够在实践中加深对中药药理学的理解,但是实验教程多为经典的验证性实验,内容单一,再加上实验设备有限,虽然强调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在较少学时里,学习单一的验证性实验,学生理解起来仍旧比较困难。

可见,中药药理实验教学不容忽视,目前部分中医院校已经引入多种方法和手段来强化中药药理实践技能的培养。例如成都中医药大学建立新的教学模式[1],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实验课教学改革理论指导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源于西方教育学家,提倡教学从以往被动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独立学习;重庆医科大学利用开放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放性实验过程中学生起主导作用,教师起指导作用,此法让学生熟悉中药药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能力;新疆医科大学开展设计性实验[2],让学生自主选题和设计,设计的实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此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思考能力以及实验设计能力;河南农业大学中药专业采用PBL教学方法[3],该法强调从问题入手,使学生去探索他们需要的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些改革措施均体现了中药药理实验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

可见,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实验教学已成为中药药理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实践教学改革之路,已成为中药药理教学的重中之重。

2 改革思路及目标

我院已于2009年对中医类实验、实训课程进行了整合,将中药学、方剂学、中药药理学三门课程的实验课整合为一门实验课,即中医综合实验Ⅱ。本次教学改革中,重点为增设中药药理实验教学“设计性实验”部分,打破以往内容单一的验证性实验。中药药理实验教学旨在培养较强的实践操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我们通过系统的梳理,按照循序渐近、有所侧重最后达到全面理解和掌握的原则进行教学。前期开设的中医综合实验Ⅰ,主要为训练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通过中医综合实验Ⅰ,学生已经具备了进行科研实验的能力。中医综合实验Ⅱ中的中药药理实验教学增设“设计性实验”,通过给定科研题目,使学生自主独立完成实验的整个过程。此次改革结合新的教学方法,采用PBL和Seminar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独立自主的学习氛围。并结合考核新标准的施行,能够客观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操作情况、评价实验课教学质量。

2.1 教学新内容的进行

通过中医综合实验Ⅰ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学生已经掌握实验方法、实验技术及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并具备了进行科研实验的能力。为了进一步鼓励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和团队合作意识,开展“设计性实验”部分。此部分首先将学生分为5组,由教师设置5个科研题目:如“党参对小鼠记忆获得性障碍的影响”、“秦艽醇提物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附子炮制前后致小鼠中毒表现的影响”、“麻黄杏仁配伍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及“延胡索和醋制延胡索镇痛作用的比较”,确定科研题目后,学生进行自主查阅文献资料,除教材,专业书籍外,登录学校网站,利用文献检索功能查阅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查阅。通过阅读、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学生应该独立写出本实验的实验方案, 包括实验目的、原理、实验方法、仪器、试剂及药品、注意事项等。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各组的实验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明确每种实验方法的优缺点。老师和学生对实验环节进行讨论,最后选出1或2个具有可操作性、合理性的科研题目和实验方法。确定具体科研目标后,如最终科研题目为“党参对小鼠记忆获得性障碍的影响”,将全班同学分为4组进行具体实验操作,第一组同学操作实验的空白组,第二组同学操作实验的模型组,第三组同学操作实验的阳性对照组,第四组同学操作实验的中药治疗组,实验进行过程中让学生整理实验资料,分析实验结果,之后进行答辯及论文撰写。此部分使学生养成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团队精神,懂得聆听他人意见,进而提高个人素养。

2.2 教学新方法的采用

本次教学改革中,重点在于“设计性实验”部分,此部分结合两种教学方法,即PBL和 Seminar教学方法。PBL教学方法: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即教师设置科研题目,学生自主查阅文献资料,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方法;Seminar教学方法是一种研讨式教学方法,学生通过文献的查阅,实验方案的确立,之后就是组织学生交流各组的实验方案。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具体的实验环节进行讨论,找出合理性的,可操作的实验方法。此方法不仅体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一面,而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脱离原来紧张的课堂氛围,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成长,达到学有所获。

2.3 考核新标准的施行

对于考核方式的改革,以小组实验设计情况、实验报告书写、学生的出席情况、实验操作技能按不同比例纳入考核范畴。这样的综合成绩,更能够客观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操作情况、评价实验课教学质量。

3 小结

此次教改中,突出“设计性实验”的主题地位,同时将优秀的教学方法及实用性更强的教学内容引入到实验课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理念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独立学习,让学生能够成为主动学习者, 做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旨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维、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所学知识能学以致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从而为中医药事业培养出创新精神强、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的新型高素质的医学研究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海英,薛洁.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新疆中医,2009,27(5):72

[2] 刘 蓉.浅谈药理学实验课教学方法探索与改革[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8,30(4):184

12.护理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篇十二

为满足当代护理人才培养的需要, 寻求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实验教学方法, 我们对护理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进行了初步改革尝试, 现总结如下。

1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配合职业技能培养[1]

1.1 对传统实验内容合理取舍, 建立新的实验课程体系

传统的药理学实验内容主要是验证性实验, 强调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但缺乏对学生进行与临床护理直接相关的药理学实践技能的训练, 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我们在改革过程中对传统药理学实验进行了综合评价, 保留了经典的、有代表性的、实用性强的、符合专业要求的技能性实验, 目的主要是使学生熟悉、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方法。如保留了“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这一实验,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掌握常用实验动物的捉拿和给药方法, 并学会观察实验现象, 记录实验结果。去除了“药物对家兔血压的影响”这种操作复杂、耗时且与生理学有重复的实验内容。

1.2 增加与临床护理工作相关的技能训练, 突出专业特色[2]

1.2.1 药品质量评价能力训练

护士是药物治疗的实施者, 用药前必须对药物进行检查, 包括药物制剂的外观、批号、有效期或失效期等。在实验中教师可提供多种制剂供学生选择, 要求学生对变质、包装破损、标签不清楚、超出有效期等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药物拒绝领取和使用。

1.2.2 剂量换算及配液能力训练

药物剂量换算、溶液浓度换算和静滴速度换算是护士在临床操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儿科药物剂量的换算、所需浓度药液的配制及按医嘱调整合适的输液速度等。学生要学会剂量的准确换算, 就要掌握处方剂量的换算方法, 而调配操作练习及溶液浓度和剂量计算练习对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静脉滴注是常用的给药方法之一, 配液也是护士的常规工作, 熟练使用《注射药物配伍变化表》, 清楚不同药物之间是否存在配伍禁忌是护士的基本功, 故在实验教学中增加“《注射药物配伍变化表》的使用方法”、“药物的配伍禁忌”、“药物制剂的稀释与配制”等实验内容可以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的特点, 能够与临床工作密切结合。这种训练可以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 如“尼可刹米对抗吗啡的呼吸抑制作用”这一实验, 在传统教学中是由教师配置好5%尼可刹米溶液供学生使用, 现在则直接给予学生尼可刹米注射液, 要求学生自行稀释。

1.2.3 处方分析能力训练

正确分析处方是正确执行医嘱的前提条件, 要求学生用药前要充分研究处方中药物的名称、剂量、浓度、剂型、给药方法等是否正确并认真执行正确处方。错误执行医嘱或执行错误医嘱都会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 甚至导致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在实验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拿出一些有书写错误或配伍错误等的药物处方让学生进行练习, 让其利用已学过的药理学相关知识, 指出处方中的错误之处及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

1.2.4 合理用药宣教与咨询能力训练

护士的职责之一就是利用所学的药理学知识, 对患者进行正确的用药指导和宣传咨询, 使患者及其家属理解并配合药物治疗方案的实施。护士只有对药名、剂量、给药方法、药物保存方法、药物起效时间、疗效评价、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等基本知识有足够的了解, 才能肩负起用药咨询的职责。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高其执行医嘱的质量。

2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促进综合素质发展

2.1 动物实验

动物实验是传统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方法, 一般是教师先讲解、示教, 然后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地位, 这样不利于对学生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重使学生发挥主体意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 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 尤其是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不相符时, 要求学生思考导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出现问题以后需注意的事项, 而且要引导学生把实验结果与临床问题联系起来, 使学生提高实验兴趣, 活跃思维, 开阔视野。通过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观察、比较和分析,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充分利用先进的实验教学仪器, 如应用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可观看模拟演示实验, 其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 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 增强学生的记忆和思维能力。如将其应用在“尼可刹米对抗吗啡的呼吸抑制作用”实验中, 则操作简便、实验成功率高, 而且方便处理实验结果。在教学时数有限或实验条件不足的情况下, 观看多媒体药理学实验操作演示能丰富药理学实验教学内容, 加大实验教学的信息量, 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 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又增强了教学效果。如在“有机磷的中毒及解救”实验中就可以采用观看教学录像的方式。

2.3 情境模拟

营造仿真医院环境, 让学生按医院的操作流程完成用药护理技能操作。例如创建一个模拟病房, 内有若干名典型病的“患者”, 事先将“患者”的资料交给学生, 要求学生课下查阅资料、相互讨论, 课上则从发药做起, 将处方分析、选择合适制剂、“三查七对”、药液配制、采取正确给药方法、药效和不良反应观察、对患者耐心讲解药物的有关知识以及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等实验内容有机联系起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学生尽早熟悉临床用药护理的工作环境, 以促使其积极参与和探索,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4 角色扮演

可以由教师充当患者或其家属的角色向学生提出各种相关的用药问题, 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药理学知识准确回答;或者由学生相互扮演某一病例角色, 演示用药后的一些典型表现, 要求其他学生判断是毒副反应还是治疗作用, 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并讲出处理原则。通过角色扮演, 既能使学生了解患者的感受, 培养其对患者的爱心和责任感, 又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应变处理能力。

3 改进实验考核方法,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为加强实验考核,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实验课的重要性, 我们将实验成绩计入总评成绩, 占总评成绩的20%, 并对实验考核内容进行了改革, 其中实验基本知识、实验能力占30%, 实验报告占50%, 实验操作、实验态度占20%。实施考核方法多样化, 尤其注重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考核, 包括实验报告、回答问题、动手操作能力、考勤等, 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操作的熟练程度等综合评价学生。实验报告重在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要求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实验结果, 指出药物的临床用药护理注意事项。教师对实验报告及时评阅, 并在课上进行重点点评学生, 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实验报告的抄袭现象, 保证了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 通过对护理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增加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强调了对学生在护理工作岗位中所需要基本技能的训练, 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为培养学生的护理专业素质、使其顺利适应临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前流, 冯小君, 国萍, 等.高职护理技能型紧缺人才药理学教学内容与临床需求的调查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22 (7) :41~43.

13.《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案 篇十三

一、人体四大基本组织(3学时)[教学目的要求]

在显微镜下辨认单层柱状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平滑肌、心肌、骨骼肌、软骨组织、骨组织。观察了解四大基本组织的基本结构、分类和特征。[试剂和材料] 显微镜、小肠切片(HE染色)、甲状腺切片(H染色)、气管横切片(H染色)、食管切片(HE染色)、肾切片(HE染色)、疏松结缔组织铺片(经台盼蓝处理HE染色)、致密结缔组织(HE染色)、骨骼肌切片(HE染色)、心肌切片(HE染色)、骨(磨片)、小脑、脊髓、运动神经终板、有髓神经纤维组织切片。

[实验内容]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实验方法与步骤] 见教材。[实验要求] 1.仔细比较四大基本组织的分布与结构特点。2.实验报告: 1)绘制一份镜下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平面图,并表明组织结构,2)讨论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和组织分布情况。实验二 运动系统、神经系统(3学时)[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人体骨骼的形态结构,观察颅骨的组成与结构特征,了解人体骨骼肌的形态结构。2.掌握人体骨骼系统的组成及其重要的骨连接。3.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了解脊髓的显微结构。4.掌握十二对脑神经所处的位置和主要功能。5.了解主要传导路。[器材] 人体肌肉、骨骼大体标本,人体肌肉、骨骼模型标本,骨连接标本、神经系统大体组织标本,大脑、小脑、脑干、脑血管、脊髓、全身神经分布组织标本,大脑、小脑、脑干、脑血管、脊髓、全身神经

分布模型标本,颅神经、颅神经核、全身各传导束模型标本,脊髓、运动神经终板、有髓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组织片。

[实验内容] 1.脊柱、胸廊、上下肢骨与连接、颅骨 2.头颅肌、躯干肌、上下肢肌等 3.神经系统大体结构观察 4.脑干观察 5.观察脊髓显微结构 6.传导路观察 [实验方法与步骤] 见教材。[实验要求] 1.熟记人体骨骼的构成。2.熟记十二对脑神经及常见传导路。3.实验报告:1)绘制一份左肱骨和左股骨前面观结构图,标明其组织结构。2)讨论脑神经的功能分类、核团位置。实验

三、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3学时)[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制备坐骨神经腓肠标本的过程掌握基本的生理学实验操作技术,制备具有正常兴奋收缩功能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了解骨骼肌收缩过程的三个时期,观察不同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了解强制收缩的机理,观察不同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从而掌握阈刺激、阈上刺激和最大刺激等概念。

[器材、试剂和材料] 蛙板、刺蛙针、蛙钉、玻璃分针数根、锌铜弓、小烧杯、滴管、大头针。蛙类手术器材、万能支架台、微调固定器、张力换能器、刺激电极、培养皿、玻璃分针数根、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实验内容] 见教材。注意事项 1.在制备标本和试验过程中,注意不断滴加任氏液,以防标本干燥而失去生理活性。2

2.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强力牵拉和手掐神经或夹伤神经和肌肉。3.每次刺激之后让标本有相同的休息时间(0.5~1分钟),特别是观察刺激频率时。4.实验过程中保持换能器与标本连线的张力不变。为了保证标本机能的活性,注意随时滴加任氏液。[实验要求] 1.每人上交一份具有生理活性的坐骨神经腓肠标本。实验

四、循环系统解剖、人体动脉血压测定及心脏听诊(4学时)[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循环系统的结构 2.学习心音听诊方法。

2.掌握心音的成因和特点。3.通过实验了解并掌握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原理及方法,测量出人体肱动脉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器材] 常规解剖器械、、托盘、猪心、心脏模型、人体循环系统模型、听诊器、血压计、秒表等。[实验内容] 见教材。注意事项 1.正确佩戴听诊器,即听诊器的耳器方向应与外耳道方向一致(向前)。2.听诊器的胸件按压不宜过紧或过松,胶管勿与它物磨擦,以免产生杂音影响听诊。3.听诊时,室内应保持安静.如呼吸音影响听诊时,可令受试者屏气,以便听清心音。

4.测血压在听诊过程中,袖带充气或放气不宜过快或过慢。5.测压前嘱受试者休息10分钟。因体力劳动及精神紧张均可影响血压。6.上臂位置应与右心房同高,血压计袖带应缚在肘窝上,听诊器胸件应放在肱动脉搏动位置上。而不应放在袖带底下,按压时不宜过重或过轻。

[实验要求] 1.记录并讨论安静状态和运动状态下心音和血压的变化。2.描述不同听诊区两心音的听诊特点。3.讨论题:运动对血压、心率的影响。实验

五、心脏有效不应期、心脏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的测定(4学时)[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在心脏活动不同时期给予刺激,以验证心肌每兴奋一次其兴奋性发生周期性变化,观察心肌 3 不应期、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并分析其机制。[器材] 两栖类动物手术器械、电刺激器、刺激电极、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蛙心夹、张力换能器、蛙板等。[试剂和材料] 蛙、任氏液、注射针头、棉球、纱布、生理盐水。[实验内容] 见教材。注意事项 1.破坏蟾蜍脑和脊髓要完全。2.蛙心夹与张力换能器间的连线应有一定的紧张度。3.注意滴加任氏液,以保持蛙心适宜的环境。[实验要求] 1.每组描记一份心脏的正常心搏图,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图。2.讨论题:心肌在期前收缩之后为什么会出现代偿间歇?

3.心肌存在不应期的实验依据以及生理意义所在。实验

六、设计性实验可行性论证、开题、答辩会(4学时)[教学目的要求]

为了能充分调动同学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把所学的基础知识应用于实验的选题与自主设计。通过自主和创造性设计一种机能性动物实验,在一定的实验条件和范围内,完成从实验设计到亲自动手操作全过程。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实验动物的各种机能与代谢变化,分析和掌握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和机制,使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感性认识有机地相结合。最终达到提高同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与创新精神。[实验要求与分组] 1.树立良好的团队和协作精神 在设计性实验中,学生将成为实验课的主角,通过实验仪器与动物的结合、专业的基础知识与实验实践相结合,一定能激发出实验创造性,尤其是提供了所学知识的纵向和横向扩展与创新的舞台。所以,在实验过程中也希望同学们能相互合作、彼此理解、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因为一个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不可能由一、二个同学独立完成。另外,各小组间也要积极开展相互交流与沟通,养成良好的互相配合、相互协作的精神。4

2.实验分组 此次设计性实验共分8个实验小组,每组5人,可以自行组合,也可根据所选的题目进行组合。

3.设计安排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选题和可行性论证阶段: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进行选题,网络教育平台提供相应的资料和信息。时间安排10月21日至11月5日。各小组完成初步的实验设计报告;11月5日进行设计性实验的可行性论证(开题报告)答辩。(2)实验操作阶段:

实验课安排在11月19日。实验课时间为8学时,上午实验课可作为预实验时间,下午为正式实验时间。动物实验操作应尽可能在2-3小时内完成,其余时间可进行实验的结果初步整理、分析和讨论。(3)结果分析和答辩阶段: 参照“温州大学学报”的格式撰写实验论文,重点应放在对实验结果的整理、归纳、统计和分析。11月26日将完成的实验报告交给指导老师。指导老师修改后完成ppt文件制作,12月31日将举行实验报告的答辩会。实验

七、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4学时)[教学目的要求] 学习呼吸运动的记录方法,观察缺氧、二氧化碳和血中酸性物质增多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器材] 哺乳类动物手术器械一套、兔手术台、气管插管、5 ml注射器一只、50 cm长的橡皮管一条、呼吸换能器及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刺激器。[试剂和材料] 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3%乳酸溶液、CO气体、钠石灰、生理盐水、纱布及线等。2[实验内容] 见教材。注意事项 1.手术过程中,应避免伤及主要血管(如:颈总动脉、颈外静脉等),以防出血. 2.为便于自身对照及互相对照.气管插管的侧管口径应自始至终保持一致. [实验要求] 1.每人或每组一份完整的曲线图。2.分析各项实验结果,缺O及CO增多时对呼吸的影响机制有何不同。22 5

3.讨论题:迷走神经在节律性呼吸运动中起何作用。实验八

脊髓试验---反射弧分析(3学时)[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观察某些脊髓躯体运动反射,了解反射弧的组成,并探讨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理解完整的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学习测定反射时的方法。[器材和试剂] 蛙类解剖手术器械蛙钉、铁支架、蛙板、刺蛙针、玻璃分针数根、任氏液、滤纸片、纱布、蛙板、、培养皿、烧杯、0.5%硫酸及1%硫酸。[实验方法与步骤] 见教材。注意事项 1.捣毁脑组织时不能伤脊髓。如采用去头颅法,可用棉球轻轻放在脊柱断面上,防止血液流入脊椎管,以免破坏脊髓反射中枢。剪颅脑部位应适当,太高则脑组织部分残留,可能会出现自主活动太低则伤及高位脊髓,可能使上肢的反射消失。2.破坏脊髓时应完全,以见到两下肢伸直、肌肉松软为指标。3.浸入硫酸中的部位应仅限于趾尖部位,每次浸入的范围、时间要相同,趾尖不能与培养皿接触 4.每次用硫酸刺激后,应立即用自来水洗去皮肤残存的硫酸,再用纱布擦干,以保护皮肤并防止再次接受刺激时冲淡硫酸溶液。5.剥离脚趾皮肤要干净,以免影响结果。[实验报告] 记录并分析各项实验的结果,并讨论其机理。实验

九、设计性实验预实验(4学时)[教学目的要求] 按照实验设计方案和操作步骤认真进行预实验。在预实验过程中,同学要做好各项实验的原始记录。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实验结果,发现和分析预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修改的地方,并向指导老师进行汇报。得到老师的同意之后,在正式实验时加以更正。[器材、试剂和材料]

根据所设计的实验提出实验器材、材料的要求,自行准备实验所需的全部内容,包括试剂的配制。[实验内容] 6 完成设计实验的全部内容,做好各项实验的原始记录。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实验结果,发现和分析预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修改的地方,并向指导老师进行汇报。得到老师的同意之后,在正式实验时加以更正。如果指导老师认为预实验已基本达到目的和要求,即实验宣告结束。实验

十、设计性实验正式实验 [教学目的要求] 按照修改的实验设计方案和操作步骤认真进行正式实验,并强化小组成员的协调与配合,力争实验成功。实验过程中,记录好实验的原始数据;实验结束后,及时整理、分析实验结果。[器材、试剂和材料]

根据所设计的实验提出实验器材、材料的要求,自行准备实验所需的全部内容,包括试剂的配制。[实验内容] 按照设计实验方案和操作步骤认真进行正式实验,力求最佳效果。[实验结果讨论分析] 各实验小组对实验数据进行归纳和处理,并简单汇报一下实验的结果。并回答指导老师和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撰写论文或制作幻灯] 在认真完成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后,按照“温州大学学报”的格式进行论文撰写,并根据老师要求的时间及时上交论文和电子版。制作的ppt文件(幻灯)以备答辩用。实验教材(指导书)艾洪滨主编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第二版)科学出版社 2010年1月 参考用书:

1、沈岳良等主编

现代生理学实验教材 科学出版社 2006年8月

2、辜清等主编 人体组织学与人体解剖学试验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2月

3、左明雪主编 人体解剖生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8月

4、伯树令等主编 人体解剖学彩色图谱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版

5、孙久容等主编 生理学实验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版 7

设计性实验可行性论证、开题、答辩会 提问提纲

一、家兔胃肠运动形式观察

1、为什么要用37℃温热生理盐水灌入腹腔?有什么作用?

2、如何分辨胃肠运动的变化情况?

3、如何计数、量化、记录胃肠运动情况?

4、小肠运动有几种形式(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蠕动)?如何观察?

5、胃的运动形式有哪几种(袋状往返运动、分节或多袋运动、蠕动)?如何区别?

6、大肠运动有几种形式(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蠕动)?如何观察?

7、乙酰胆碱(副交感N释放胃运动加强)和去甲肾上腺素(交感N释放胃运动减弱)有何功能?

8、副交感N(迷走N、盆N);交感N(肠系膜N节、腹腔N节)

9、新斯的明(胆碱酯酶的抑制剂)

上一篇: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下一篇:《跟孔子学当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