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体会(16篇)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得
在党的十八大上,党中央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来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这是我党大力弘扬中国梦的时代契机下是最直接的助推力和精神动力,是与我国的发展紧紧相依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核心的体现。
我们说,一个人为人处世,总要受一定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它就好像是行动的指南针,不可或缺。同样,我们国家和社会,也需要有一种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来维系和支撑,在这个体系中,处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体现在社会成员的具体行为中,体现在现实生活里,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它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涵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理念,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紧密联系的,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也可以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价值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述了重要思想。总书记明确要求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个方面,既指明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进方向,又指明了实现途径和有效方法。四者辩证统一,有机联系,缺一不可。
一是要勤学,它是基础。只有求得真学问,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求全党不断加强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辉煌历史,就是一部与时俱进的学习成长史,通过学习,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引领中国人民走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大目标。
二是要修德,它是关键。人生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道德历来是人们修身养性、完善自我乃至治国安邦的重要途径。没有道德自律和精神升华,人将失去人之为人最珍贵的方面,社会将失去和谐美好的基础性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持续加大体制机制建设和惩治腐败的力度,党风政风得到显著改善,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三是要明辨,它是核心。中国正经历着深刻的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浪潮,这个过程有助于我们发挥“后发优势”,积极主动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但也难以避免受到各种思潮的侵扰。
身处“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年代,学会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就显得十分重要,拥有必要的思想定力、工作定力和生活定力十分可贵。我们必须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坚定走“人间正道”。我们必须坚信人心向善向上的力量,不断汲取和弘扬真善美等“正能量”,始终远离和拒斥假恶丑等“负能量”。我们必须坚信,只有为祖国和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人生才能变得真正的富有和辉煌,才能在跌宕起伏中坚持正确的航向而不迷惘。
四是要笃实,它是保障。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所谓笃实,首先体现为“全”,举凡法律制度、社会舆论、媒体传播、先进表彰,无不应考量价值观维度。其次体现为“细”,小处着手,以小见大,防微杜渐,贯穿于个人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工作岗位等方方面面、细微之处。最后体现为“效”,培育价值观应注重效果,不能简单化、表面化、抽象化,要创新方式方法,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我们的思想,不断形成精神共识,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青年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要坚持不懈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自己,大力弘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越性和领导性,狠狠把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实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学习领悟,增强自身的精神力量。把“三个倡导”和实际相结合,做好本职工作,尽好本职力量,真正融入到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队伍当中去。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体会 篇二
一、调查了解重实践,整合资源懂风俗
调查了解是实践的第一步,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图书文献、报刊杂志及互联网等)和各种途径(社会调查,专家访谈等)广泛收集资料并处理信息。学生在查找和阅读中了解了很多福州的民俗,并在现实的体验中感受到了福州民俗中满满的正能量。
如正月廿九日,“拗九节”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因“目连救母”的传说又称“孝顺节”。这个节日最特殊的就是喝“拗九粥”,它是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的,以物寄情孝心满满。
又如清明节:每年通过扫墓追思先祖、不忘训后,对强化孝道和家教有直接作用。而插柳踏青回归自然,则展示了民间自古以来就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家族跃以喜”,社会显和谐。
……
“格物致知”是真理,只有接触了解事物才能掌握事物的规律,才能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体验。在调查和了解福州民俗的过程中,学生也了解了福州民俗之所以能世代相袭传承是因为它蕴含着很多优良的传统美德:和睦邻里、尊老爱幼、和谐社会等等,而这些正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的优秀民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部分理念可以说是福州良风美俗在当代政治经济环境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二、思辨研究重方法,体验感悟辨良莠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自我发展和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学贵质疑,在资源整合后的思辨过程可以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提高学生的哲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创新精神。
通过这一次福州民俗的调查和自己对社会生活的亲身体验,学生对课堂外的生活点滴进行思考,也内化为他们的知识,可以说是受益匪浅。这些节日和习俗都是福州长期的经济发展和精神文化生活相互作用的结果,也会随着当代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而变迁。那么,福州习俗是否都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呢?
当老师提出这个课题时,命题太大,学生有些茫然,无从下手。因此在收集材料的基础上,我决定利用课堂开展讨论或辩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辩论,是一种既分享个人收获又携手合作的共鸣,既质疑争论又达成共识的开放式教学。在讨论中学生自己把命题缩小,逐渐演变成了一个问题:过节是继承传统还是铺张浪费?过节是感恩自然还是崇拜迷信?通过他们亲身体会的交流和讨论,得出以下结论:福州民俗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有部分习俗是铺张浪费的、是迷信的,这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吻合的,我们应该摒弃。
曾流行这么一句话“九月起,不买米”。从农历七月十五日,福州晋安、马尾、仓山及闽侯全境等地就陆续开始“做半段”。福州民俗专家方炳桂介绍,半段即为“半丈”,“半丈”即“五尺”,“五尺”在福州方言里是“有吃有喝”的谐音。福州做半段的日期多集中在农历七月以后至来年春节前夕,具体日期在相邻各村绝不重复。每个村子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异常的繁华,道路拥挤不堪,氛围不亚于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其他传统节日。同时也衍生出很多问题:如迷信风、酗酒风、打架斗殴风。正所谓:“猜拳声车马声声声不绝,攀比风赌博风风风丑陋”。当然近几年有了明显改善,村民们都开始节俭过节,文明过节。
三、提升境界重效果,传承弘扬展和谐
清代学者沈铨亦曾说:“天下治乱,系乎风俗。天下不能无君子,亦不能皆小人,风俗美则小人勉慕于仁义,风俗恶则君子亦宛转于世尚之中而无以自异。是以治天下者以整饬风俗为先务。”可见,良风美俗的功能在于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教化民众追求良善,它对于维系国家的稳定和社会和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重要的是“沁入灵魂”,持久弥新。而福州良风美俗包涵了勤奋、孝顺、仁义、诚信、节俭等传统美德,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日常的生活行为与核心价值观相吻合的因素更好地结合,通过自己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把这些理念带入千家万户,渗透到人民的日常物质和精神文化中,提升人民的精神境界。
正是福州民俗那坚韧的生命力,让福州优良文化和传统在年年复现中使子孙后代耳濡目染,世代相袭。如今的福州是文明的福州,是温情的福州,是感恩的福州。让福州民俗与时俱进,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尚。让我们继续传承弘扬福州良风美俗,共筑和谐福州!
摘要:优秀民俗来自于民间、传承于民间,它深藏在百姓的日常行为、语言和心理中,它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研究福州民俗可以作为认识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和载体。
关键词:福州民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体会 篇三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新阐发和新诠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凝聚社会共识、汇聚群众力量筑牢了基础。”高校必须有效引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引领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1.修正大学生思想问题的需要
大学生思想状况整体是健康、积极的,他们坚持党的领导,对国家发展建设所取得的丰功伟绩感到自豪,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功利思想、现实主义抬头。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先进生产技术和理念的引入,带有浓厚功利主义色彩的文化也借机涌入中国、进入学校,使大学生受到了不良影响。当被问及为何读大学时,他们的回应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却忘记了家人的期许和自己的责任;当被问及为何要加入学生组织和参加各类集体活动时,他们的回应是为了获奖证书和充实简历,却忘记了学生组织的服务宗旨。种种现象表明,部分大学生思想趋于功利和现实。
(2)缺乏责任意识。许多大学生虽然能意识到集体、社会对个人发展的意义,却更加看重自我价值的最终实现和“小我”理想的满足。很多大学生虽然理解人作为“社会人”,需要承担社会赋予的责任,需要对集体、社会作出奉献,却片面强调集体、社会对个人的理解和满足。部分大学生缺乏责任感和责任意识,以自我为本位,甚至因私废公。
(3)政治理念不成熟。大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很大一部分独生子女没有受过很大的挫折,当走出家门,面对社会上的严酷考验受挫后,会产生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在世界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逐渐淡化甚至失去了对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这种认同感的淡化体现出部分大学生的政治理念不成熟。
2.优化大学生品质结构的需要
邓小平同志曾说:“在我们的社会里,广大劳动者有较高的政治觉悟,他们自觉地刻苦钻研,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从而必将在生产中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体现出政治觉悟或者价值观在品质结构中的重要性。”大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价值观的“可塑造性”很强,高校要抓住时机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凝聚大学生的思想共识,这对优化大学生品质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3.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需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实践是引领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阵地。如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计大部分都能紧跟时代步伐,体现时代风貌,展现时代精神,但因部分课程内容缺乏对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解读,缺乏实用性和新鲜感,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实践联系不紧密,导致课程效果大打折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不能深入学生脑海、融入学生心灵。
二、引领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点建议
1.完善教学体系,形成教育合力
(1)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渗透到各类学科教学之中。首先,要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培育作用,利用好课堂这个培育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讲清、讲明、讲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具体表象。其次,要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让其他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互为补充、互成辅助、互相促进。
(2)将核心价值观培育渗透到学校各个环节之中。充分发挥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职能,将核心价值观培育寓于管理之中,寓于教学之中,寓于学生日常生活之中,打通管理、教学和学生日常生活几个工作环节界限,使核心价值观培育贯穿学校各个环节,潜移默化地吸引学生、引领学生、教育学生。
(3)将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社会实践之中。为了让学生将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相统一、相结合,要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探索社会实践的新载体、新渠道,不断创新社会实践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用核心价值观构建和完善自身价值体系,将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变成一种与自身紧密联系的主动要求和情感体验。
2.加强科研创新,提升教育艺术
推进对大学生认知和心理特点的研究,整理他们关心的问题,解答他们内心的困惑,帮助他们解决现实困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更加适应大学生发展需求,更加反映大学生诉求,使大学生树立自身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的理念,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4.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篇四
心得体会
----叶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党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24个字,凝练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立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然而我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创新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
当代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为人师表,把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为自己的毕生使命。广大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一位富有人格魅力、为学生膜拜并效仿的教师,一定是一位注重修身立德、充满为人师表使命感的教师。教师个人的修身立德、为人师表,既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也是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集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荣辱观为一体的思想文化体系。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它鲜明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应该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们开拓前进、中华民族应该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首先将中小学校德育工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积极贯彻德育首位,和谐发展,因材施教,的办学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充分发挥学生价值观教育主渠道的功能和优势,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学校可以利用各种平台,开展多角度、多层面的行之有效、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提高教师的德育能力和水平;不断推进队伍建设,强化学校人文精神,深化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扎实落实各项教育改革。其
二、将课堂教学的开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相融合中小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应融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充分发挥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有计划地从各个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贯穿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走进教材,走进课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具体地融入到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营造有利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使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学习中我深切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关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同时需要学生主动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体会 篇五
古城镇九年制学校 唐龙生
一、重要性
(一)认识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是社会系统能稳定运行的最基本信念和精神依托,是一个事关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
历史和现实证明:有了思想上的领导权,没有政权可以取得政权,失去思想上的领导权即使有了政权,也会丧失政权。旧的社会解体往往以核心价值观崩溃为先声,新的社会诞生往往以新核心价值观形成为先导,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往往是以核心价值观确立和完善为支撑。
(二)取得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显示出蓬勃生机的活力和生命力,人民真切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与日俱增,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居指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进一步加强,为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面临挑战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新的问题和矛盾不断出现,固有核心价值观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中的文化功能突出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技的月新日异,文化和经济以及政治的交融越来越深,科技和文化的合作越来越紧密,经济中文化的含量越来越高,经济中的文化功能越来越突出。众所周知,文化中的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作者的思想和观点,也就是说,字里行间里都折射着所蕴涵的价值观。
(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就自觉不自觉地走进了世界文化中心。那“五颜六色”的文化,一定会使人们产生兴趣,同时也很容易给人带来一些迷茫,令人分不清“对”与“错”以及“真、善、美”与“假、恶、丑”等现象,人们往往却被一个表象或一个简单的判断所左右。这对于刚刚改革开放的国人来说,等于失去了一次从容应对的机会。
(三)人们思想活动变化
解放思想的拉力和多元文化的推力,争脱了套在人们头上墨守成规和狂热政治文化的“金箍咒”。于是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凸现。人们思想活动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固有的价值观,同时也催生了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也有有利的一面,有助于促进、激发社会活力和进步。
(四)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凸现
特别是转形时期,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各社会成员之间矛盾和新的社会问题也不断出现,这些矛盾和问题,直接冲击着人们理想信念的稳定和巩固,也直接影响着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五)主要问题的表现
1、信仰缺失。社会主义精神支柱有所倾斜,信仰缺失加重。不知从哪一天起,我们的信仰是什么?精神家园在哪里?十三亿中近一亿信仰宗教,近一亿信仰共产主义,剩下十一亿几乎没有信仰。信仰宗教的,只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点香许愿,成了还愿而已,有多少对佛抱有敬畏之心。近一亿党员,正象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所说的有“精神懈怠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钱和权,似乎觉得越来越是信仰。
2、缺乏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信念。思想观念进步和道德行为失范并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持怀疑态度,荣辱观错位现象较突出。
3、对政府和干部的信任度低。对党的改革方针政策、基层政府和干部心存怀疑,对中央政府与基层政府的信任度形成反差。
三、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
(一)价值观
1、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意义和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体看法(内心尺度),是人的基本信念和对事物本身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判。它既是人们行为取舍的准则,也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并对人生观、世界观起着决定的作用。
2、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价值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形成和发展的。它既有相对稳定性,又会随着社会生活改变而变化。如:有一句通俗名言:“浪子回头金不换”,形象说出了价值观变化性的特征。
3、价值观有个生存和适应的环境。
(二)价值观体系
1、概念。价值观体系:一个人对周围事物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在心目中主次和轻重的排列次序。核心价值体系,最基本、最核心、最精髓的。
2、核心价值观,体现国家和民族的意志。它以主体需求为基础,对客体之间价值关系进行整合而形成的观念和意识形态,集中体现主体愿望、要求、理想、利益等。核心价值观目标,处于统领和支配地位,是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中国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资本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博爱”。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和特点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地位
马克思追求“人的自由、解放、全面发展”的价值观,体现了人性的本质。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理想是一个民族和社会的灵魂所系,有了理想,才能永远保持前进的方向和勇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共同富裕之路,是被全国人民所接受的,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
(三)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坚定核心价值观自信。
核心价值观自信,筒而言之,就是对自身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可,以及生命力和活力坚定、信奉和深层次的依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一个字归纳:好!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信念并毫不动摇。
(二)培养核心价值观自觉
核心价值观自觉,简而言之,生活在一定价值体系圈子里的人,对其价值观有自知之明,并对价值观历史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而言之,是核心价值观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三)主动学习。
学习是第一能力,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地积累和丰富知识以及政治理论水平,才能不断提升政治理论涵养、思想道德修养和服务能力。
(四)在平凡岗位上自觉践行。
我们都是平常人,而不是圣人和贤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和平常的小事中做起,形成常做的习惯,争做雷锋的代言人和践行者。
(五)党员干部模范学习和践行。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 篇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我们建国65周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提出来的。它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建国处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建设以及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构想后,结合我国当前所处的历史阶段以及社会道德现状,理想信念现状,社会公信现状,个人诚信现状而提出的公民最基本的价值标准。它也是公民社会活动的行为标准的道德体现,是我国学习生活,为人处事,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底线。
一、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三个层面: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24个字,三句话。国家层面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为: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个人层面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综合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二、社会背景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现;社会缺失主流价值观;政府公信力不同程度缺乏。社会改革进入深水区,阻力巨大;社会贫富差别拉大,人民群众热切期望社会公平;强势集团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无视法律法规,损害老百姓利益,强拆、强占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官员腐败问题严重,对党和国家反腐进行抵制,其利益集团甚至抛出:反腐过头论,反腐自我抹黑论,反腐无用论等“三论”噪音。在这种背景下,诚需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加强意识形态建设。这是一项战略工程;也是一项固本工程;更是意向铸魂工程。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
1、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① 富即富裕。经济快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稳定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财政收入在日常支出后有很大结余;人民收入在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养老等日常支出后有很大结余。强指强大,强盛。强不单指经济强,还包括政治强,文化强。社会三大块:政治、经济和文化。只有经济强不算强,因为政治不强国家就不稳定,国家不稳定经济就不能平稳发展;政治还包括国防建设,没有强大的国防,则经济发展的成果就可能被掠夺,国家和人民的财富就可能被抢劫;人民就不能安居乐业。同样,文化不强则人民就会失去信念,人民就会陷入迷茫,科技就会止步不前,就不会有创新,经济就会失去发展的方向和动力。因此,强指的是国家的强大啊,人民的健康,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如何才能实现国家强大,人民健康,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必须是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富裕、人民富裕。只有富裕了,才能发展教育事业,科技进步,科研创新;才能发展国防事业和人民健康医疗事业;才能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才能缩小并逐步消灭贫富差别;才能使社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永葆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所以说,富强,富为先,强紧随其后。富强这个词序能不能颠倒呢?说成强富。我们说:不能!为什么?富强,富为先、强为后,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性原则的。社会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富要靠全体社会成员去劳动创造;有付出才有收获,有投入才有产出。同样人性原则也告诉我们,富要靠个人辛勤的努力,一分汗水才有一分收获,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道酬勤;春种秋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劳动创造财富都说明这个道理。这正是人间正道,社会常理。如果违反这个常理,搞先强后富,那是强盗逻辑,可能一时得逞,但都不会长久,最终被社会审判、人类唾弃。侵略者能长久吗?不劳而获者能长久吗?不能!历史上有许多例子可以证明。
但光福不强行不行呢?不行!历史上这方面的事例更多。我国历史上宋朝就是一个例证。宋朝开过皇帝赵匡胤陈桥事变,依靠身边的几个武将夺取天下后,采用文人政治,杯酒释兵权。武将权利尽被收回,归皇帝所有,而文人权利有所放大,这就失去文武平衡,导致结果是:经济发展了,文化发展了,但是国防极度薄弱。宋朝经济繁荣,这一点从张泽瑞的作品《清明上河图》就可以证明;文化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文学史上唐宋八大家中,宋朝占了五家,宋词发展到了顶峰,医学科技都有所发展。但是,由于只富不强,国防力量薄弱,导致北边少数民族在边境骚扰不断,先是辽的侵袭,后是金的侵略,导致国土丧失,都城被迫南迁成为南宋,最终积弱积贫而亡国。
因此,富强是基础目标,是一个国家政治的第一目标,有了这个基础,其他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有了这个基础,才能为其他目标提供环境,提供条件,提供后勤支持。
② 民主,民即人民、大众,老百姓;主即主张、做主,决策。民主就是 人民有主张的权利;有自己做主的权利;有做决策的权利。民主是任何一个公民追求的权利,也是任何一个先进政治赋予公民的权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民主,那就会是一言堂的社会,是抹杀人民意愿的社会,是黑暗政治的社会。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是:人具有高级思维能力,动物只有低级思维能力;人具有将思维变成创造的能力,动物几乎没有;人具有思维逻辑性、独立性能力,思维个性化、多样性能力,动物这种能力很少。这就决定了人性中国有的要求发言、主张个人决策,自我做主的愿望。如果抹杀这种愿望,那就是对人性的践踏,对民主的践踏;那人民将是被奴役的人民,政治将是黑暗的政治。中国古代的奴隶社会以及欧洲古罗马教皇统治时代社会就是没有民主的社会。因此,民主不但是人民的愿望,而且是政治进步的一种表现,是现代文明、发达社会的标准之一。
但是,现代文明、发达社会的另一个标准是公民的一切民主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进行。民主也是有原则的,没有无原则的民主,没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民主。因此,公民在行使民主权利时,必须自觉遵守法律约束。将民主与法制完美结合,则构成宪政(宪法政治、宪法政府)。
③ 文明。文即文化;明即明理。文化与知识不同,知识通过学习,正常 人都能掌握,但学到知识后如何应用就因人而异。将所学的知识用于正道,用于做善事,用于为人民谋幸福、排忧解难,这就成了文化,这样做的人就是文化人。拥有知识而不会用的人,只能说是有知识的人,这种人就像沙漠一样,吸收再多的水,不能保存下来形成绿洲,这种人就是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还有一种人,他们拥有知识也懂得运用,但是却用来反人类、反社会、反正义,这类人可以成为伪文化人。这类人是少数,他们的文化是文化中的糟粕,是主旋律中的噪音,是健全身体中的毒瘤,是要被托起和批判的。因此,只要我们努力都能成为文化人,都会将知识变成文化。而且会是绝大多数,会是社会的主流。
由有知识到有文化,是一种进步,但要更上一层达到明事理就很不容易了。所谓明事理就是有智慧,就是通过悟而得道,这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知识属于社会,智慧属于个人;知识可以授受,智慧只能启迪。我国唐代作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传道、解惑都是启迪智慧。而且将传道排第一,授业排第二,解惑排第三,就是说启迪智慧是第一位,传授知识第二位,解惑还是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对照比,今天的教育体制是否倒退了呢?)。禅宗讲悟道、觉悟。觉悟了就有智慧,不觉悟就是愚痴。为什么呢?因为觉悟了就明事理,不觉悟就执教条、一根筋、不开窍。执则迷,迷则不悟,叫“执迷不悟”。因此说,明事理就是有觉悟,有觉悟就是有智慧。智慧的获得只能靠每个人自己去悟道。文明就是学习知识,然后上升到懂得运用,成为文化,再上升到觉悟,不执,明事理,成为个人智慧。每个人的智慧凝聚到一起,就成为团队的智慧,国家的智慧。
④和谐。已故著名作家张贤亮<宁夏作协原主席,代表作《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对和谐的解说有过论述,他从字体结构上分析和谐两字,认为“和谐”就是人人有饭吃,人人敢说话。人人有饭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底线。人类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条件限制,生产力低下,生产的物质全部被消费掉,没有剩余。所以在原始社会人人都必须参加劳动,分配也是相对公平的。到了奴隶社会,生产力有所发展,生产的物质除了消费外有所剩余,这是就产生了私有制,有人可以不劳而获,靠剥削别人生活,而且比劳动者生活的更好。这就产生了阶级,有阶级就有阶级矛盾,就有斗争。有人就会问,这么说社会倒退了?答案是否定的。社会没有倒退,而且进步了。只是人性当中有一种成分就贪婪(还有一种成分叫恐惧,另一种叫克制),如果这种成分占上风,克制占下风,就会贪得无厌,就会导致财富两极分化,就像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饿死骨”(杜甫《三吏》)。这就需要社会财富二次分配,需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也就是需要民主政治,来保障人人有饭吃。
人人敢说话,就是人人都能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看法,诉求。这也是人性的基本体现,也是民主政治的底线。试想一下,一个社会有话不敢说,不准说,那么这个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又是一个怎样的政治?
因此,和谐最基本的要求是人人有饭吃,人人敢说话。
2、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① 自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首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在八十年代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为什么这首诗如此风靡,万人咏唱?那是因为生命、爱情。自由的伟大,令人产生美好的向往。
自由,就是自我做主,自我行动;自我约束,自我快乐。追求快乐是人类的最终目标。因为追求快乐,我们努力;因为追求快乐,我们有勇气克服困难;因为追求快乐,我们一路走来,经历风雨彩虹,走向成功;因为追求快乐,我们一生无怨无悔。自由就是在遵守道德和法律的基础上,不受约束的,自由自在的追求自己的快乐。
我们每一个人不论长相、性格、知识、学历,成长过程,阅历环境等各不相同,各人的快乐也有差别。而且由于个体能力不同,所处环境的差异,导致各人追求自己快乐的方式方法、难易程度,各不相同。这就要求社会在道德和法律范围内,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让每个社会成员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去追求自己的快乐,实现自己的理想。这就是社会给予公民的自由。
②平等。人从出生就面临着不平等,有的人中了子宫彩票生在富贵人家; 有的人没买彩票生在贫寒人家;绝大部分人买彩票每中生在普通人家。面对不平等人类就有追求平等的愿望,社会公里就有创造平等的义务,“天道酬勤”“多劳多得”就是对平等的体现。
平等就是社会在制定法律,弘扬道德时给每个社会成员提供相对平等均衡的机会,社会成员通过相同的努力能够获得大致相当的机会。这种机会包括:教育、工作、报酬、认可、晋级、奖惩、地位等等。
平等是社会良性竞争、快速发展的条件之一,也是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条件之一。因为社会平等,人们才愿意付出努力;因为努力会有回报,人们才会积极努力;因为人人都积极努力,社会才能快速发展;因为付出与收获成正比,社会才能减少矛盾,保持安定祥和;社会安定发展又进一步促进社会平等。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这也是社会进步、政治民主的体现。
试想一下,不平等的社会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那一定是充满社会矛盾,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政治黑暗的社会!
③ 公正。公正是指我们社会当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团体以及国家机关 在处理社会事务时,无论事情大小、难易、复杂程度,都能做到合情合理,不偏袒无私心。我们知道,人类与动物一样,为了生存在对待事情的心理中,具有向我性,向血源性和排他性。因此,要社会保持公平公正,需要社会成员的觉悟,特别是权利部门人员的觉悟。权利部门人员具有较高觉悟,他们在处理社会事务时心中高举社会良知正义(道德),心中高悬法律底线,那他们就不会偏私,不偏私就公正。在社会成员当中,大部分人还没有觉悟(前面讲文明是说过,觉悟是一种智慧,是个人的修养),但他们有学习的爱好,他们会将眼光瞄准“上面”的人,看他们怎样做,他们处事公正,则社会大部分成员均能处事公正;他们(权利部门人员)处事不公、有偏私现象,则大部分社会成员就学着处事不公、偏私。这在心理学层面叫“羊群效应”;在社会学层面叫“上行下效”。因此说,社会公正与否,主要决定于社会上层权利部门人员的道德素养和法治理念;而这部分人为何能走上权利岗位,则取决于政治制度与政治风气。当然,在社会成员当中,还有个别人压根儿就不想觉悟,压根儿就心理扭曲,压根儿就自私自利,这些人是社会不公正的制造者,理应受到全社会的打击、唾弃,如果这些人当中的某个人受到同情,那原因还是权利部门不公正的恶果(官逼民反)。
公正,是法治社会的底线;是社会道德的底线;是文明社会的底线。
④ 法治。食之根据法律治理国家。法制:食之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政权机关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方法和工具。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一件大事。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起,中国人就追寻着没有皇权专制的民主社会。经历了无数的抗争和失败,美好理想总是没有眷顾这块干涸的土地,1949年才把“共和”写进了自己的国名。然而,几千年沉重的历史包袱固执的纠缠着我们,至今法治国家没有实现。
其实我们祖先对根据法律治理国家的想法从一千年前就有了。先秦时期的法家,他们的政治思想就主张以法为准则,统治人民、处理国事。春秋战国时期秦国著名的商鞅变法,就将秦国变成战国七雄之首,为吞并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基础。但实行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只是知识分子的理想,几千年的封建历史表明,既得利益拥有者的统治集团是不会遵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说的。他们热衷于选择执法,热衷于用人治代表法治。
先秦法家的思想到汉武帝就消失了,因为汉武帝喜欢用人治代替法制,他颁布命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采用儒家思想为唯一的治国思想。这样问题出来了,儒家主张“刑不上大夫”,也就是说“大夫以上官员可以不守法”。这非常符合既得利益拥有者的统治集团,因此这种人治加选择执法的办法在中国流传几千年,形成中国政治社会制度的沉重包袱。因为这个包袱,使中国丧失了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机会,丧失了加入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生产)的机会。使中国在随后的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中一败再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当然在从汉朝到清朝的封建统治时期中,也有过两次变法,一次是北宋宋仁宗 时期的王安石变法;还有一次是清朝末年梁启超、康有为等七君子领导的洋务运动。但他们纷纷失败了。由此可见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形成的人治加选择执法政治是多么根深蒂固,而这个包袱是多么沉重。
改革开放30年来,法治一直是理论上持续争议和辩论的主题。虽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针和目标在十五大已经确立,随后入宪,但在实践上仍是步履艰难或进或退,迄今也没有在体制上完成为人治、党治到法治、宪治的转型。至今在有些党政干部中似乎并未真正入耳入脑,见诸实践。可能是不大对胃口,或以“不符合中国国情”为辟而“不搞那一套”。这是颇使人忧虑和失望的。
如何才能驯服权力这匹野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
在这里首先弄明白“法治中国”与“法治国家”两个概念的区别。“法治中国”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涵盖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宪政概念,它还有一个特别意义,在国际关系上意味着是“法治世界”的一员。
法治国家则是指全部国家机器,国家权力的民主化法治化。法治政府一般特指行政权力。法治社会则居于社会权利范畴,它是相对于法治国家的概念和与之独立并存、实行社会自治自律的实体。它与法治国家的关系是互补互动互控的。
特别要说的是,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世界性的法制和法治也逐渐形成。中国面临严重严重挑战。今日中国已堪称“世界大国”,虽然它的软硬实力同“世界强国”还有很大差距,被称为“不完全大国”,但它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政治法律地位上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委员国;是WTO和其他一些区域性国际组织(如上合组织、金砖五国等等)的成员或者支柱,在国际影响力上可算得是发展国家和新兴国家集团的领班,在国际事务上扮演一种“世界性角色”,举足轻重。它应当担负大国的国际责任,恪守国际条约义务,严格遵循并积极参与创建国际规则,否则对内不讲人权法治,对外不守信义和平,不按国际法治行事,不承担大国责任,就不会为当今“大国法治世界”所容而陷入独立。也会影响我国作为大国在国际上应当拥有的话语权、参与权和国际威信。
既然法治中国意味着中国要成为法治世界的一员,我国的法治就应当同世界接轨,应当承认我国的人权立法距离已签订的国际人权条约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早在1998年,中国政府就已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这等于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绝不会自外于普世的法治文明与国际义务。可是至今全国人大还没有批准这个条约,这有损中国的法治与人权形象。
决不能将“法治社会”书面理解为国家以法来管制社会。法治社会指民主化、法治化、自治化。过去有些党政官员把依法治国歪曲为依法治民,而不是依法治权治官。把中央提出要“创新社会管理”片面地理解或扭曲为只是加强对社会的管制。管制的目的在于维稳,维稳在于维持其执政地位和领导权位。
从党的十五大以来,我们年年讲月月讲要“依法治国”,要“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似乎只要“依法治国”或“依法办事”就万事大吉;却很少问:我们要建立的是什么类型的法治国?也很少问:依的是什么法?谁来治?(治国主体只是党政干部还是也包括社会主体-人民、公民和社会组织)治什么(治民还是治权治官)? 要知道,单是奉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相对于无法无天是一大进步,但这还只是形式上的法制,而非实质上的法治,因为没有涉及法治的主题内容。
至于“法治国家”也是有多种类型和不同本质的。历史上和现实中就有专制的法制国、自由法治国、国家主义法治国、社会法治国等等类型。民主化、法治化的国家,更要形成法治社会;国家既服务于社会,又保障社会的自主、自治、自由。
(什么是社会主义?过去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但它只是经济基础层面上的论述,上层建筑层面呢?是否应该加上“宪政”二字,即“宪政社会主义”。即重视国家权力之间的分权制衡,更强调社会权力对国家权力的多元制衡。二者结合旨在突出和规限宪政和社会主义的社会性、人民性。--摘《炎黄春秋》2014年第3期《建设社会至上的法治国》作者:郭道辉)。
这是对“依法治国”现代意义上的理解。中国从来不缺乏法律,从大秦律到大清律,到“六法全书”,历来统治者都是按他们制定的法律来统治的,这些法律都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掌权者根据他们的意志制定他们所需要的法律,用这些法律约束来惩罚老百姓。这样的所谓“依法治国”不是现代社会的法治,是对依法治国的歪曲。
由于政府权力十分强大,任何个人和社会组织在政府权力面前都是弱者。弱者需要保护,法律是制约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工具。法治不仅以法律规范公民行为,首先是以法律统治权力。法高于一切人的意志,当然包括统治者的意志。十二大以来的党章都有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这一规定就是“法上无权”原则的体现。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行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要求“全国各族人民,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如果这一要求得到落实,将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一个重大进步。
将“八二宪现”和现实对照,就会发现我国现行的制度、政策、法令和很多政府行为与宪法的规定差距很大。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长期被虚置,这是可等荒唐的事!根据四中全会的《决定》,将虚置的宪法变成实实在在的法律体系,制度体系,将一切违反宪法的制度、政策、法令改变过来,使其与宪法一致,这是最现实最紧迫的大事。
如果我们的党政领导干部有“依法治国”、“法治中国”这样的大思维,他们在履行公职行为时,就能站在国家全局、世界大局的大视野上,大致斤斤计较于本地区本阶段本利益集团的一时一事之成败与权位的得失,而能把依法治国上升到依宪执政,建立法治中国,对国内例行宪政民主,追求公平正义;对国外信守和平发展,担当大国责任。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才能使中国真正迈进法治中国。
3、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① 爱国。热爱自己的国家,价值国的细胞,国是家组成的有机体。爱家 就是爱护家庭的每一位成员,爱父母,兄弟姐妹,爱妻子丈夫,爱儿女。老吾老人之老;幼吾幼人之幼。爱家还包括爱家族,爱亲戚,爱乡邻。众多的家庭组成一个社团,众多的社团组成了国家。爱家就是爱国家;爱国家也是爱家。国家往往是一个民族最集中的地方,其成员具有相同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这就像家的血缘关系一样,它是一种文化的亲和力,情感的亲和力和生活习性的亲和力。由于这种亲和力促使家庭和睦。同样由于这种亲和力促进民族团结,国家富强。可以想象,失去家是多么孤独、寒冷;同样失去国是多么漂泊无靠,到处流浪无立足地。为了避免这种悲剧,就必须爱家爱国。只有国家富强了,人民才能民主自由不受欺负,家庭才能幸福祥和,安居乐业。
② 敬业: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怎样爱国?怎样爱家?不是说在嘴上,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上。人生在世,要体现人的尊严就必须努力干好自己的事。人所处的地位、职业、环境、能力虽有差别,但干好自己该干的事情都是人性、人格的具体体现。学习也罢,工作也罢,都是人生中的某一阶段该干的事情,将自己的事干好了,人生也就完整了,内心也就安稳了,也会得到世人的尊敬。如果没有完成人生中每个阶段该干的,那人生就有残缺,就不会完整,自己内心也会不安,也就得不到世界的尊敬。因此,敬业就是干好自己该干的事情,要始终牢记自己分内的事;要始终催促自己去努力;同时时刻检查效果如何,以求得内心的满足与安静。
③ 诚信:诚实、守信用。诚信是一个人立身之本;是人的价值之体现; 是人行走社会的一个标准、尺度、品牌。人的一生有喜有忧;有成有败;有得有失。但无论遇到哪种情况,都有一个底线不能突破,那就是实事求是;那就是诚实守信。只有这样,才算一个完整的人;才算一个有人格的人;才算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有诚信才能服众,有诚信才能领导他人,有诚信才能得到认可,有诚信才能成功。一个没有诚信的人,是会被众人唾弃的人;同样,一个没有诚信的单位,是必定会消亡的单位;一个社会如果缺失诚信,那这个社会将是秩序混乱,尔虞我诈,民不聊生,黑暗腐败的社会。因此,诚信也是衡量一个单位,一个社会文明民主的尺子,尽管不文明、不民主行为都有一块遮羞布,但遮的再严,终有现丑的时候。所以说诚信是人立身之本,是单位立身之本,是社会立身之本。这是天道,也是人道。
④ 友善:朋友之间亲近和睦。古人云:同门曰朋,同师曰友。人生来无 知,需向父母长辈学习,入学堂,读社会。通过学习知识,结交朋友。兄弟姐妹是朋友,父母做老师;同学是朋友,学校做老师;工农商干兵是朋友,社会做老师。人是群居而又独立的生物,只有亲近和睦,才能达到共存。否则就不能很好的生存。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给人微笑,心中舒畅。自己舒畅了,大家都舒畅;人人舒畅了,社会就和睦;社会和睦了,人们就能安居乐业,社会也就文明民主进步了。什么是幸福,这就是幸福。什么是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人人爱过、敬业、诚信、友善,这就是中国梦!
友善也利于养生,养生的目的是为了服务社会,不给别人添麻烦。友善也利于人生完美,因为友善能够慰藉心灵,调整心态,改善行为,端正世风,从而使社会文明民主进步。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体会 篇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有着必然的、内在的、统一的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结构的一个方面,体现着制度性、历史性、阶级性,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根本性质联系在一起,是体现社会主义发展趋势、体现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核心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的高度凝练及抽象概括,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目标和要求,是在价值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根本上制约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和完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受其统领。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抽象地从字面理解其内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不能脱离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根本属性,又不能离开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虽然某些价值理念用语可能包含西方和中国传统社会某个既成的价值规范用语,但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中,已经被注入新的内容,而不是原有价值范畴的简单移用。所以,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制度属性,抽象地谈论和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摒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制度性要素,不能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如果核心价值体系不发生根本转变,只是人类社会原有的价值规范的单纯移用,在理论和实践上极容易混淆不清,容易发生价值误导,这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百害而无一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只有在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核心价值观进一步的凝练和深化。不能因为当下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就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核心价值观上,而淡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和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核心价值体系和“三个倡导”的基础上,凝练出最能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彰显的是方向问题,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的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的具体价值取向问题,具有动态性、开放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性质。为此,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置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来诠释。
二、思考之二: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概括和提炼。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层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处理普遍性价值问题上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该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显著标志,是其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柱,也是社会决策的动机和目的之所在。正因如此,价值观在思想文化建设中必然占有核心和基础的地位。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面旗帜,是全民族团结和睦、奋发向上的精神纽带。它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
三、思考之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三个层面,有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有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有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从这三个层面同时践行。这三个层面都很重要,哪个层面都不可忽视。当前,尤其要重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和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因此,人的本质就是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并进而决定人们的价值观念。
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确立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出台经济社会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与人们生产生活和现实利益密切相关的具体政策措施,要注重经济行为和价值导向有机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实现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良性互动。建立完善相应的政策评估和纠偏机制,防止出现具体政策措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现象。”这些要求十分重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这也就是说,任何一种价值观念都产生于某种特定的经济关系,都是以某种特定的经济关系为基础的。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策略,国家和地方政府确立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出台的经济社会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都必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衔接。我们必须坚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彻到底,用锐意改革的精神改革那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衔接的作法、办法。
经济是基础,价值观只是经济基础的派生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应的经济关系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能仅仅是在观念领域培育践行,或者说不可能仅仅靠“思想教育”本身就能解决,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沃土,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不断的培育,人们才乐于践行,并由此不断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激励全体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不懈奋斗。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从根本上制约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概括和提炼,包括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要求,必须从这三个层面同时践行;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激励全体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不懈奋斗。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体会 篇八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一、相关概念
(一)价值观
关于价值观的描述,学术界有很多种说法,一般的认识是,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的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认识。所谓“价值观”,是一种价值认识,是对价值关系的反映,是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根本的价值意识。通俗的讲价值观就是深沉次的存在人内心的稳定的观点,关乎你信什么、要什么、坚定追求什么和实现什么等内容。
(二)核心价值观
所谓核心,也就是在众多的元素中其绝对支配地位的元素。核心价值观是却别与一般价值观的,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是一种社会制度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对个体而言核心价值观具有统领性和超强的稳定性,对人的影响是非常明显和长期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第一次提出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对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把握着社会价值的发展方向。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毫无疑问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核心,而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发展的思想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我国的建设实践中居于统领的地位,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精髓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创新的不竭动力和精神支撑,没有了民族精神,也就没有了核心价值观的脊梁;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全体民众都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这座大厦的基石。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美的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取向要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一)大学生价值观及其特点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在长期的家庭、社会和学校生活实践过程中所不断积累形成的对客体或客体效应的根本标准或判断,在整个大学生价值观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是大学生群体在处理问题、看待事物时的根本立场和态度,能够起到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在当前社会巨变的环境下,具有如下特点:
具有时代性,大学生的价值观具有十分突出的时代性,从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到建国后的上山下乡运动,再到80年代的改革大潮和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从众性,所谓从众,就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自身的需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具有易变特点,大学生处于价值观成型阶段,且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变化,这也是导致从众性和时代性的主要原因。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大学生的价值观还处在形成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过程中能够起到突出的引领作用。首先大学生的价值观还处在行程初期,在全国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下,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会受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其次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起到教育引领作用;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己基本形成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到精神归属作用。
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的路径
(一)要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离不开高校政治思想课程,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主渠道,应该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政治思想课程,要禁止当前高校弱化政治课程的做法。高度重视高校政治思想课程,在课程设置和教师选择上严格把关,保证课时;要以行之有效的方式来进行思想灌输,充分发挥理论引导的作用。
(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社会大环境,尤其是社会媒体为代表的舆论环境是关系到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当前社会信息逐渐走向碎片话,信息常常以冰山一角的方式展现;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广度也在不断的扩展。对于价值观尚未成型的大学生而言,如果不加引导,常常会误入歧途。因此要加强对于网络信息的监督,从源头上控制网络信息和新闻信息的规范化,保持严肃性,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建立约束机制
外在的约束举措与自身的行为约束互为补充,两者结合实现大学生自身思想和行为的约束。包括与法律相衔接的硬性约束举措、与道德相衔接的软性约束举措以及与生活相衔接的常规性约束举。在法律约束上,做到恪守法律法规,有法制观念,并能约束自身的行为实践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道德层面,始终以八荣八耻为考量自身行为的最高标准;在生活常规约束上,可以包括大学生价值观成长日记、大学生行为规范守则、大学生价值观评价机制、大学生诚信档案等。
(四)建立长效的培养机制
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因此在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并充分发挥信念引导的作用,强化大学生的理想内化机制,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继续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要加强社会公平机制建设,构建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奖惩机制,构建完善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在理想信念恪铸的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其中,将其作为纲领和指南,武装和教育学生。
参考文献:
[1] 李忠军、张森林.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2008
[2] 杨丽娟、石艳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3)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 篇九
时间过的很快,参加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题研究已经两个月了,在课题组的这段时间,我发现了很多存在的不足,同时,也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学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有很多同学认为我们是高职大学生,只需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所以对自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不够重视。但是,通过这两个月的学习实践,我认为只有高技能、高素质的大学生才是一个合格大学生。
现在我们正处于端正自身价值观与行为取向,明确自己人生目标的最重要阶段,通过调研我们很欣慰的发现很多同学已经开始对这个观念有了正确理解。在此之前,我并未接触过这样正规的课题研究,在工作中也遇到了一定困难,但是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与热忱鼓励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也让我懂得了在成功的路上必定有阻碍,但是只要齐心协力就一定可以战胜各种困难。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们去工程职院调研时,需要同学们填写调查问卷,而我并不是一个与陌生人可以侃侃而谈的人,所以鼓起勇气向许多不认识的同学交谈希望他们可以配合我们工作,在我们的调查问卷都被认真的填写完毕之后我感到无比高兴,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人
最难战胜的其实就是自己,回来的时候下起瓢泼大雨却未阻挡我的好心情。我想,参加课题组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更加自信,让我学会了更多我原来从未学到过的知识,看到了更多的人和事,让自己课余时间变得更加充实起来。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
围绕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全面展开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个人、社会、国家的气力凝聚一起,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也是每个人能否实现个人梦想、自我价值的先决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形成了一整套成体系的价值观。这24个字反映的是国家目标、社会取向、个人准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是整合社会力量、凝聚社会共识、解决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思想工具。
如今的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思想文化的频繁交流、利益诉求的不断分化,各种价值观交织碰撞,加之人们思想的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增强,官僚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不断滋长,使得人们的思想多元化,凝聚思想上的共识变得愈加困难。近年来,诸如对老人摔倒扶不扶、公交上该不该让座、“到此一游”此类问题的争论,从某种层面上看,折射的就是价值观的冲突。
古语有训:涓流成海、积土成山。社会由个人组成,每个人选择怎样的价值观、追求怎样的理想信念、秉承怎样的道德底线,决定了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基础和面貌。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社会思想的多元、多变的观念,就愈加需要我们凝聚一种精神力量,在各种价值观的交锋和博弈中,寻找到人们认识的“最大公约数”,淬炼统一的精神“内核”,从而把握住正确的方向,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通过深入挖掘、培养和弘扬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凝聚全民共识,这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都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加强学习、磨砺品质。学无止境、学海无涯。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有了灵魂,方有品质;勤于学习,就有提升。温良恭俭,可以格物致知;德才兼备,方能修齐治平。因此,我们要切实提高自主学习的自觉性,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精髓,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前进方向,彰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时,要善于向经验丰富的同志学习。学习他们的看待事物的立场、分析问题的方法、解决困难的手段;学习他们驾驭复杂局面、应对突发事件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艰苦奋斗、锤炼作风。发扬中华民族特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要提倡实干,反对空谈,倡导务实精神。实干精神体现在不畏困难,体现在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上,要始终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先,只有真抓实干,在遇到困难时不缩手,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和业务技能,干不成功不罢手。以实干求实绩,以实干求发展。做好接待工作,除了要周到热情外,更要严谨细致。要坚持做到事无巨细,为民服务。牢固树立“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拼搏奉献”的精神,在自己岗位上不断开拓创新、勇于实践、不断进取。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之成为业务上的能手、岗位上的人才。
第三、乐于实践、增长才干。作为质监干部要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只有牢固树立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为追求在经济繁荣、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等各方面的共同理想,才能切实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才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实践中积极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奉献智慧和才华。积极倡导、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爱岗敬业中实现自己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同时,还要积极实践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推进改革的洪流中实现自我价值。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典名句 篇十一
——《管子·形势解》
君主的功绩,在于使国家走向富强。做到国富兵强,各方诸侯就会服从他的政令,邻邦也因敬畏其威力而不敢来侵犯。
这是“富强”一词的最早出处。春秋时期,诸侯之间相互征伐、战争频繁,各大诸侯国为取得主导地位纷纷变法图强。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率先展开了一场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多方面的改革运动。改革使齐国成为春秋早期第一富强之国,齐桓公也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各方诸侯前来会盟,外敌不敢侵犯,齐国大国风范尽显。
历史证明,只有国富兵强才能御敌于国门之外,才能保持独立自主,享有长久的和平和长足的发展空间。因此,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今天,我们仍要以实现国家富强作为奋斗目标,长期坚持、不懈努力、时刻践行。这句话常用来表达国家富强的重要意义。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礼记·大学》
富国裕民有一定的法则:从事生产的人多,进行消费的人少;生产的速度快,消耗的速度慢。如此,国家的财富就能经常保持充裕。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后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在一起,称为“四书”,并将《大学》列为“四书”之首。作为儒学的入门读物,《大学》讲述的是做人做事最根本的道理。书中所说的“生财之道”,放在国家层面就是:国内减少无业游民,进行经济生产的人便会增多;政府裁汰无能官员,靠政府混饭吃的人就会减少;国家不过多占用民间的人力,动用人力时不违农时,经济生产自然高效;动用国库时量入为出、精打细算,无谓的经济损耗自然减少。如此可保国家的富足和强大。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加强和改进公务员队伍建设”“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等措施,与此句表达的思想颇多契合。这句话常用来表达使国家富强的具体方法。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想要让国家安定,必须积累道德和信义(来获取民心)。
唐太宗即位初期励精图治。后来,随着唐朝日渐富强,以及外患的解除,他出现了懈怠政务、无故役使百姓、反感批评的不好苗头。为了能让皇帝及时发现问题、改正错误,大臣魏徵写了著名的《谏太宗十思疏》,劝诫太宗应在知足、知止、谦虚、包容、正身等十方面多加注意,积累德义,以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不至于重蹈隋朝覆辙。“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一句则是这篇奏疏的主旨。
国家想要变得富强,首先必须处于安定团结的环境下;而塑造安定团结的社会氛围,必须以道德和信义的积累为前提。这句话常用来表达道德建设对于国家安定富足的重要性。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唐·刘禹锡《金陵怀古》
国家的盛衰取决于人的作为,山川的险要只不过是地理形势罢了。
唐代诗人刘禹锡奉朝廷征召,由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任上返回洛阳,途经六朝故都金陵(今江苏南京)。次年,他回顾这段旅程,写下了这首诗。“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诗人以极其精炼的语言揭示了六朝兴亡的秘密,并警示当世:六朝的繁华哪里去了?当时的权贵而今安在?险要的山川形势并没有为他们的长治久安提供保障;国家兴亡,应当取决于人的所作所为。
的确,地理位置的优越只是国家稳定繁荣的一个保障,却不是决定因素。如今,党和政府提倡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并要求从政者立足本职工作,以身作则,服务百姓。这才是凝聚民心、稳定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这句话常用于阐述从政者的作为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江陵今日富强成,圣人宫中奏《云门》。
——清·杜濬《初闻灯船鼓吹歌》
江陵:指明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张居正。张是江陵(今属湖北荆州)人,时人又称其为张江陵。 《云门》:相传为黄帝时期的乐舞。
改革使国家走向了富强,贤德之人在宫中奏起了《云门》之乐。
这是一首以诗歌形式描写历史的作品。作者杜濬是明末清初人,清顺治四年(1647),他以南京秦淮河上观灯听鼓的风俗为线索,从明万历时期张居正改革使国家走向强盛一直写到南明政权的灭亡,目的在于反思明朝由盛到亡的历史教训。明朝万历初期,张居正任内阁首辅,面对当时社会的弊病,他大胆的改革,使国家摆脱了危机,走向了强盛。这两句描写的就是国家富强的盛况。同时,诗人也指出,张居正改革成功后,举国上下很快掀起纵情靡费之风,且愈演愈烈,这从根本上虚耗了国力,涣散了人的精神,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杜濬描述的这段历史对后世不无借鉴意义。国家的强盛是百姓安居乐业的条件。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强盛不意味着可以放纵和挥霍。这句话通常用来形容富强的局面,以及警示人们要守住富强的成果。
(选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典名句实用手册》,中华书局出版)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二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时间养成
党的十八大提出,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精辟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使得核心价值观从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生动的存在, 培育和践行活动更加有的放矢。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是国家的储备人才, 当今国际竞争愈来愈倚重人才的质量, 为此高校应该全方位抓好大学生的教育工作, 使得他们走出校门后能够挑起肩上的重担, 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立德树人是十八大确立的育人目标, “德”是评估大学生素质的一个核心指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道德教育的关键。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主要围绕培育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展开, 具体有如下几条实施路径。
第一, 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在高校,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重视学生在教学、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注意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自觉自愿参与教学过程, 通过主体互动的教育与自我教育, 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主要依托第一、第二两个课堂以及学生工作者平时的辅导教育, 具体可以有以下探索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 多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设置多个互动环节, 鼓励学生发挥聪明才智积极参与;开设实践课程, 把课堂搬到社会上, 如去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复兴之路”展览等等, 在具体的社会活动中理解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并自觉践行;在具体的课下辅导教育过程中要更多运用主体—客体—主体的对话模式, 注意调动学生主体的参与, 培养价值追求需要, 在对话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以人为本要求不论在课堂教学、课下辅导还是实践课程中, 都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意激发其主体需要, 调动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参与的过程中理解、接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 加强组织领导, 保证教育践行活动的正确方向。文件要求“建立健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加强统筹协调, 加强组织实施, 加强督促落实, 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根据文件精神, 各高校要建立专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践行领导机构, 并依托学校党委—学院党总支—基层党支部三级机构层层落实。充分发挥学院宣传协调、规划作用, 结合上级党组织的精神要求和学院实际情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推动培育实践活动有效开展;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把大学生党员打造成培育践行活动的排头兵和领头雁, 在具体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以身作则, 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做好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典范, 继续启用“1+1”活动模式, 做好传帮带, 引领带动周围同学共同进步。在组织实施过程中, 在保证指导方向的同时, 要注意使用“柔性”原则, 少使用命令性语句, 加强人文关怀, 从大学生的接受心理出发, 多方论证, 制定面向全体学生的、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保证培育践行活动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第三, 注重宣传教育, 拓宽宣传渠道。文件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纳入各级党委中心组的学习计划, 纳入经常性的宣讲内容,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 增强广大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针对大学生的宣传教育活动要充分做好两方面工作——合理组织学习教育内容与多方拓宽宣传渠道。合理组织学习内容指要科学设置宣传教育的内容, 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与接受心理;要接地气, 分阶段设置具体的内容体系, 使得学生易于掌握且经过实践能够达现。如诚信教育不能只是空喊口号“要诚信待人、诚信应考、诚信就业”, 可以从生活、学习、就业几个方面制定具体的内容要求及实施步骤, 保证学生能够接受并可以践行之, 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拓宽教育渠道指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场合全方位地进行教育活动。要统筹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让学校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能够以身作则, 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组织宣讲团, 经常性地深入学生就某个专题进行剖析、解释;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在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所有能利用的实体空间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的文字和图片宣传画、宣传册;要充分利用好校报、广播台、宣传栏等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要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专题网站, 开辟理论区与讨论区, 让学生在学习讨论的思辨过程中接受教育并自觉践行。
第四, 抓好示范引领, 树立榜样的感召作用。榜样示范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基本方法, 是指通过具有典型、榜样意义的人或是的示范引导、警示警诫作用, 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规范自身行为的方法。大学生是好奇心和模仿性极强的群体, 在他们中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教育, 榜样示范法是个不错的选择, 选择的榜样要具有真实性和生活化。真实性是指所选择的榜样和典型是真实存在的, 避免“高大全”地任意拔高, 也就是说所选择的榜样是有血有肉的真实存在, 他们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而不是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 是广大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到达的高度, 这样的榜样才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如在学校中可以评选“师德标兵”、“诚信标兵”、“团员标兵”等, 在评选过程中认真征求学生的意见, 经过他们亲自投票选出的标兵在现身说法时才更具有说服力。总之, 典型榜样的选择一定要慎重, 宁缺毋滥, 要做好真实性和生活化的结合;榜样的宣传也要坚持真实, 避免无限拔高, 遥不可及会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第五, 落实实践养成,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件对“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做了大篇幅的说明, 从学雷锋志愿活动、优秀传统文化的怡情养志、重要节日的纪念活动、公益广告的运用、全民性精神文化建设活动等几个方面指明了实践活动路径。作为大学生群体, 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可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 不断向榜样接近。向榜样学习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 具体学习、生活、就业规则的习得是实践养成的一个基础环节。二是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感染熏陶作用,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利用重要节日、纪念日的契机, 开展各种纪念和庆祝活动;围绕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 如汉服展示、古代诚信探源活动等等。三是多方开拓校外社会实践基地, 带领学生走出校园, 践行核心价值观。依托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科技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熏陶;开展主题社会调研、实践活动,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初步掌握社会规则;藉由学雷锋活动, 进入社区和农村开展面向留守儿童、孤残老人等的志愿服务。在各项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 大学生品尝到了团结、助人的甜美, 自觉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而言之,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必须在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下, 坚持“以人为本”, 多方开拓宣传渠道与媒介, 利用好榜样的力量, 重视实践养成, 引导大学生认识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并积极践行之。
参考文献
[1]陈万柏,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2:226.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三
篆角乡初级中学
郭应武
根据学校的安排,我近期着重学习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总书记题为《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的重要讲话,通过学习获益匪浅。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人民郑重承诺和伟大的战略思想,在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各种价值观多元化较量的新态势,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任务和国内思想意识多样多变的新情况下,如何凝聚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这个重大问题上,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把这24个字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这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是全党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遵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民族复兴,人民至上,和谐社会,人心向善的美丽中国构想,凝聚了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于培育,重在于践行。一是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充实和提高党员、干部职工政治思想、个人素质和道德修养,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培育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组织纪律,为民服务,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从而在干部职工中形成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深化开展创建市级精神文明单位活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职工中营造“团结奋进、昂扬向上、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浓厚氛围,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讲文明、讲礼貌、讲诚信、讲团结的和谐风尚。二是要形成人人身体力行,乐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靠的是全体老师共同的努力,靠的是人人爱岗敬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善于挖掘、树立、学习学校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开展学模范比奉献活动,通过学习农家贵事迹,倡导广大职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上,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激励全场人人参与改革创新,人人乐于比奉献,人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自身做起,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深刻领悟党中央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深远意图,自觉学习和践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工作中讲大局、讲团结、比奉献,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学校布置的工作任务;自觉坚定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不断增强党的意识、组织意识和纪律意识;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为职工群众服务;自觉提高政治修养和个人修养。
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的心得体会
按照学校的要求,学习了《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对国家工作人员中的共产党员提出了八项严格的禁止性规定及其它文件学习。并对照《规定》进行自查工作,同时对进一步贯彻实施《规定》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深入学习,广泛宣传,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贯彻实施《规定》的重大意义,为贯彻实施《规定》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二是认真学习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纪委的《规定》要求;进行自查和整改,作出表率;落实领导责任制。
通过学习使我体会到中纪委的《规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也暴露出党员干部作风方面特别是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教训是深刻的,影响是深远的,后果是严重的,使党的形象在人民群众中遭受了严重损坏。通过这次活动及反面典型教材的学习讨论,使我心灵受到极大震动,思想受到深刻洗涤,更是从中得到一些深层次启示和警醒。纪案件再一次警示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必须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学习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心得体会。自重,就是要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名誉,塑好自己的形象,时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人民群众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自省,就是问问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符合“三个代表”要求,是否符合领导干部的身份,是否正确行使责任,就是在无人监督时,更要慎独自律,洁身自好,不能因小失大。自警,就是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不论是做人和做官,都要时时以党纪国法告诫自己,用党性原则要求自己,从点点滴滴处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牢记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按照“两个务必”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勤政意识,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民尽责、为国尽力、为党分忧。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敢于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严格要求部门工作人员,使他们也能够严格执行各项规定,认真落实党内监督“五项制度”,努力做到勤政廉政。坚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两个务必”的要求,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用共产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增强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同时汲取反面典型的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避免重蹈覆辙。自律,就是要用严格的纪律要求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真正把信任、责任、奉献作为每个党员干部的座右铭。要进一步增强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以身作则,管好自己,做到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时时处处体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落实好“三贴进”和“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深入基层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促进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客观实际,真正做到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点。要自觉抵制“行为不检点、作风不端正”的行为,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基层党员干部形象,坚持做事先做人的道理,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干事。
14.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心得 篇十四
教师:杨木
沐浴着春风,沐浴着阳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开展,从教师到学生,都在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从教育中,我一步步深入了解了核心价值观的真谛.我认为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弄清楚,对我们尤为重要。
第一,要拥有一个好的心态。首先,凡事要得之淡然,失之泰然,顺其自然,切不可看得太重。孔繁森为了孤儿三次献血,为了祖国的下一代健康成长,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所以我们学习成绩中的起伏,是受多方面因素制约的,既有个人的德才表现,又有年龄、结构、个人的努力等因素。所以,不能把成绩的好坏作为学习的唯一动力。其次,就是要识大体,顾大局,眼界宽广,胸怀宽阔。要真正看到,人民群众的利益才是第一追求,人民群众的呼声才是第一信号。如,江姐,李大钊,草原水神—李国安等把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我们应该真正看到,学校是一个整体,每个班、每个同学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应该学习狼牙山五战士那种精神,齐心协力为我们的学校增砖添瓦。再者,就是要发扬我们党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优先传统和作风,经受住得与失、苦与乐、进与退等问题的考验。在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矛盾时,我们同学尤其要有博大的胸怀。学习江姐,李大钊的精神,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在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时,我们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判断,既不能不敢想,又不能脱离实际的盲目空想。
第二,要甘于奉献,正确认识个人的价值实现问题。像夏明翰那样高喊一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作为一名社会主义接班人,不管是在哪里,都是有价值的,肩上都负有重大的任务。我们的价值在于能够把自己的青春无私奉献,无怨无悔为祖国奉献,无怨无悔为人民服务。
一个人,只有在社会需要你的时候才能体现出价值。人的本身并不存在什么价值,只有你在不断的经历风雨之后,干出了成绩证明了自己以后,才会体现出你的价值。
第三,偷懒取巧干不成事业。成就、荣誉从来与懒汉、懦夫无缘。我们同学要在日常学业中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就必须勇于在艰难困苦中磨练自己。像杨靖宇那样,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要能够不屈不挠,锐意进取;面对别人冷嘲热讽的压力,要能宁折不弯、通往直前;面对学习上的波折、家庭中的不幸、身体上的伤残等种种“不顺”,要能勇敢地向命运挑战,做生活的强者。
在我们同学中,大家都有在学校中出类拔萃的愿望,为什么有的同学能够脱颖而出、实现愿望,有的则半途而废、学业无成?究其原因,就在于“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谁舍得吃苦、付出的汗水多,谁就能够采撷到成功的花果。
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五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是一种时代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校文化中去, 通过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为孩子们将来步入社会、建设祖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这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更是毋庸置疑的时代要求。
根据2014 年4 月1 日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 教基一[2014]4 号) , 我校充分认识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根据学生特点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我们的青少年。
二、核心概念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党在十八大报告中归结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思想的结晶。
校园文化是学校隐性的课程, 对学生成长大到理想道德, 个性品德, 小到行为习惯, 言谈举止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校精心思考, 精心设计, 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景育人。学校营造各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形式, 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小学生价值观形成现状
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初级阶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外文化的交融, 人们的价值取向不再单一, 多元化已成为人们追求的方式。传统的以儒家伦理为基准的道德体系已经崩塌, 社会上所产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失去了理想追求的虚无主义等思潮涌动。首先, 社会价值紊乱, 使人格环境日益苍白。其次, 是功利主义的喧嚣让德育目标渐行渐远。
四、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 一)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校园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工程, 抓住了它, 也就抓住了根本。我校在环境文化、课程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的建设中, 注重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 如在校园综合楼墙壁上安装了校园梦内容, 教学楼墙壁上布置了伟人题词、校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 字等, 综合楼走廊中安装了名人名言, 教室布置了班风班训, 让墙壁说话, 让环境育人。我校还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宣传栏、板报、网站等文化传播载体, 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营造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校园文化氛围。如环境文化、理念文化、窗口文化、墙壁文化、办公室文化、楼道文化、迎宾文化。学生们在这种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 二)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入课堂
在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等过程中,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 在品德、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的教学中, 做好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内容的教学; 在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及教师的言行中渗透基础道德教育,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教师的教学内容、教育行为和教育态度走进课堂, 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优秀品质。
( 三)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德育实践活动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让师生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我们确定了月月教育主题。一月: 树理想, 绘蓝图; 二月: 学礼仪, 讲文明; 三月: 学雷锋, 树新风; 四月: 学先辈, 做传人; 五月: 学科学, 见行动; 六月: 练艺术, 展风采; 七月: 爱党教育; 八月: 国防教育; 九月: 尊师教育; 十月: 爱国教育; 十一月: 安全教育; 十二份: 感恩教育。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德育实践活动中去, 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重点突出以下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竞争敬业意识教育、法制安全意识教育、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感恩诚信认知教育。我校开展了“知感恩, 讲诚信”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和主题班队活动, 利用“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一封家书”“一次电话”“一束花”“一张卡片”“一声谢谢”等活动。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 教育学生要明礼诚信、知恩报恩的做人品质。
今天, 强调我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就是要让我们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更科学、全面地调整学校德育工作, 让教师以自己的智慧, 寻找和创造出多种教育途径和方式,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 渗透到德育实践活动中去, 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摘要:根据2014年4月1日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教基一[2014]4号) , 我校充分认识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根据学生特点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进行课题研究,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我们的少年儿童。分析了小学生价值观形成现状, 提出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哲学分析 篇十六
[关键词]矛盾论;和谐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6)03-0079-04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时代价值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矛盾论哲学与和谐论哲学两个范畴,对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矛盾论哲学与和谐论哲学
(一)矛盾论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即对立统一,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即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它揭示了事物的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源泉、动力和基本内容,提供了理解事物的本质、自己运动的根据。唯物辩证法认为,解决矛盾的形式大致有四种:一是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二是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矛盾双方所代替;三是矛盾双方经过斗争,融合为一个新的事物;四是矛盾双方经过斗争,创造出一种使矛盾双方可以长期共存,并行发展的形式。
(二)和谐论哲学
和谐论是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协调、配合,有机统一、和衷共济的阶段过程和理想状态,也是一种科学理论和实践战略。作为一种新时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非否定矛盾,更非否定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这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全面把握这一命题的科学内涵:
1.从属性上讲,更加注重矛盾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术语来表述,如统一性,一致性,互相依存,互相依赖,“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互相转化,“你变成我,我变成你”。
2.从形式上讲,更加偏重矛盾双方并存的形式。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矛盾的形式,既不能是“克服”型的,也不是“同归于尽”型的,更不能是“融合”型的,而只能是“并存”型的。就是说,矛盾双方经过适当的调和,找到一种适当形式,使矛盾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各自都要得到发展。如我们党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政策,和对各民主党派采取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就是解决上述矛盾的恰当形式。
3.从地位上讲,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革命者、建设者来说,最根本的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实现中国化。建设和谐社会,在意识上要以和谐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但并非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而是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多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统一并存性”的一面化解中国问题。同时,也用中国的宝贵经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和谐论哲学是矛盾论哲学的深化、发展
伟大的实践呼唤着伟大的理论,更需要伟大的理论,而且为创造新的理论概括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源泉。要面向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实际,只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和创新,勇于打破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教条理解和附加到其名下的错误观点,抛弃前人限于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已不适合时代要求的旧的理论框架即逻辑体系,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为时代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但又超越产生它的那个特定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深深植根于社会实践的土壤中,不断地排除任何对它僵化的教条主义理解。它科学地揭示了世界整体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一般规律,汲取了历史时代精神的精华,反映了历史时代的总体特征、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全世界无产者的理论。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立场、观点、方法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现时代的本质,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主导地位,同时,现时代的新变化、科学的新突破、实践的新发展,又迫切要求摸准时代的脉搏,把握时代的基本课题,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它从内容到表述形式更符合现代的需要,更有效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和谐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顺应了这一时代的要求,进一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成为我国人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还有可能成为其他各国人民的指导思想,这一世界性的理论将引导人类实现美好的愿望[1]。
二、从矛盾论哲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
“意识形态必须符合现实世界,意识形态随着世界的变化而变化,尽管许多人想把它变成教条,但它不是也不能变成一种教条。”[2]从矛盾论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时代背景主要包括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
首先,从国际上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运动处于全面快速发展阶段,从经济领域日益向社会的政治、思想和文化领域渗透,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全球化的实质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在经济和科技上的绝对优势来影响和控制世界经济。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借全球化之机,逐渐把全球化和现代化上升为一种意识形态,将西方社会的价值理念说成是一切民族国家的普遍价值理念,以此来实现西方国家对全球的统治。进入新世纪,西方国家往往打着“人权”“人道主义”和“民主”等旗号,利用各种方式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意识形态渗透,大力实施和平演变图谋。而互联网络的兴起更是助长了这一趋势。以互联网络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以其具有的全球性、虚拟性、互动性、自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致使西方的自由主义、利己主义的价值观念和腐朽的生活方式得以更加便利的途径,大量传输到我国。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大量涌入,给我国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造成了严重影响和冲击,引起社会意识领域的冲突和激荡,严重威胁着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因此,如何有效解决我国的民族价值观念和西方价值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就成为当今我国意识形态研究的重大课题。
其次,从国内来看,当前中国正处于由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引导的激烈的社会转型期。经济成分的多样化,社会分配方式、生活方式及社会组织的多样化的趋势将会不断增强,社会分化的程度将会不断加深。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意识产生于社会存在,并随着人们的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作为对变化了的现实生活的反映,必然会出现不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而社会当前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贪污腐败等大量消极现象的出现,更加剧了人们新旧观念的碰撞、是非观念的冲突,使一些人的道德观念出现混乱和扭曲,法纪观念和社会诚信严重缺失。上述现象的长期存在和发展,不可避免地将会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弱化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信仰,从而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严重的挑战,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实现。由于市场经济是以个体性作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国家促进个人的发展以及保障个人的权益,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但是当前社会上出现的无视国家和集体利益的个人主义、唯利是图、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有不断蔓延的趋势,这又势必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协调和处理个人、国家和集体的关系,重建社会主义价值信仰,以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就成为当今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另一个重大课题。
三、从和谐论哲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时代价值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指导思想的正确与否关系着行为的结果。要改变不和谐的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斗争论”哲学,更需要以和谐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从容应对,趋“利”避“害”,方显大智慧、大策略。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群众基础
积淀在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里的传统伦理道德,是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组成部分,深深制约和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任何一个国家和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本民族的文化道德传统和价值观念作精神支撑。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促进世界文明的共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浸润在这样的历史文化传统中,能够承接的道德遗产也无比丰厚。以“追求真、善、美的伦理道德境界,崇尚以义至上的伦理道德精神,强调仁爱和谐的人际关系,重视整体的伦理道德价值导向、倡导修身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伦理道德[3],是中华民族和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其中,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永恒主题。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形成了以公灭私、公而忘私、以民族和国家利益为重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坚持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已成为全社会公认的政治价值取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位卑未敢忘忧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生死荣辱观念,在价值导向上都重视个体和整体利益的融合,强调个体利益服从集体和国家整体利益的原则,已成为我们民族所信奉的崇高的道德伦理规范,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追求整体的思想,要求个人对民族和国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这对于我们维护历史上国家的统一,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新的时代,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效纠正当前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崇洋媚外心理和行为,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反对台独和一切分裂势力,对于有效遏制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对我国的渗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传统文化一向提倡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反对“见利忘义”的价值观念,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利于我们处理好前进中的各种矛盾,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团结和谐,以保证社会稳定持久的发展。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则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今天我们只有大力弘扬这种精神,才能不断增强民族的自信力,使我们团结起来战胜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从而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了合乎时代精神的新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大的生命力
恩格斯曾经说过,任何思想都属于其所处的特定时代。所以,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也必定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顺利建成,关系到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改革能否巩固和发展的大问题。一切体现人类文明发展和时代精神的成果,都是我们今天应该更加珍惜和着力继承的“精神食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个人与国家、民族和集体荣辱的统一,为我们正确解决个人与国家、集体的关系问题指明了方向。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重视个人的合理权益。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的缺失,违法乱纪现象的大量发生,既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又对个人的权益造成了巨大损失。要求每个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既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又是对公民权益的有力保障。以崇尚科学为荣的思想,既是知识经济社会需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又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全面地发展。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为个人只有在为社会、为人民、为集体利益而奋斗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和保障自己的个人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国家、民族和集体的利益放在首要的位置,强调个体利益要服从国家、集体和民族利益,个体要遵循整体主义原则,这为我们正确处理新时代条件下个人、国家和集体的关系,提供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重建社会主义价值信仰
作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社会提供了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主导价值观,有利于对社会思想的整合,有利于引导和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韦伯指出:“任何统治都企图唤起并维持对它的‘合法性的信仰”[4]。合法性是影响和控制社会最有效的、最节约成本的政治资源。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激烈转型的过程中,社会分化所带来的各种矛盾和利害冲突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失,并且在一定时期内还可能会激化,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发展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因此,在当前意识形态的感召力趋于弱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重新唤起人们的合法性信仰,就需要进行意识形态的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和发展,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内容和适应对象的广泛性。任何成功的意识形态应该能够兼容并蓄其他意识形态中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以符合不同的个体和社会集团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主要针对干部和广大青少年,但是,它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其中所蕴含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既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又与人类文明和时代精神的发展趋势相一致,既坚持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一元性又有多元性,既能够把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思想统一起来,又能够容纳多种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之间的个性差异。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信仰基础,能够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信仰它。相信只有按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提供的价值规范和取向去行动,个人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利益。
2.指导现实的有效性和灵活性。意识形态要发挥作用,就必须避免传统意识形态的空洞说教、深奥难懂与枯燥乏味,而应符合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心理特点和接受水平,容易为社会大众所理解和接受,这样才能引起大家情感上的共鸣,否则人们就会产生逆反心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性正在于:它把我们从小就浸润于其中的传统道德和价值观念,以及我们从现实的实践中所自觉或不自觉加以接受和内化的时代精神、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等,以浅显易懂的形式明确提出,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旗帜鲜明地为全社会提供了一种主导价值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有利于人们按照共同的价值标准去确立人生目标,安排自己的活动,并能够使个人按照相同的预期与其他人发生联系,由此才能够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5]。
参考文献
亚当·沙夫.马克思主义在今天的意义[M]//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57.
乔治·洛奇.全球化的管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108.
缪德良.中国传统文化要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5-138.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69.
道格拉斯·C·偌思.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5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教师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07-12
学习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会11-28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感01-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心得体会07-14
党课心得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09-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篇教案10-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童谣08-2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案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