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岗位资格考试二级判断

2025-02-05

消防岗位资格考试二级判断(共2篇)

1.消防岗位资格考试二级判断 篇一

2014年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

单选一

1、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必须按规定配置(B)。A、防火门和闭门器 B、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C、阻燃地毯和防滑地砖 D、报警按钮和消防广播

2、人员密集场所灭火器配置的危险等级多为(A)。A、严重危险级 B、中危险级 C、轻危险级 D、中、轻危险级

3、人员密集场所选配灭火器时,如选择干粉灭火器,应选用(C)灭火器。A、碳酸氢钾 B、碳酸氢钠 C、磷酸铵盐 D、碳酸氢铵

4、宾馆应在客房内设置消防提示牌,明确规定(C)。A、禁止使用消防设施 B、禁止使用自带用电器具 C、禁止卧床吸烟 D、禁止使用电热器具

5、商场大多数商品的储存火灾危险性属(C)。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戊类

6、商场中防烟楼梯间地面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A、A级()B、B1级()C、B2级()D、B3级()

7、商场中无天然采光楼梯间的顶棚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A、A级 B、B1级 C、B2级 D、B3级

8、商场安全出口的门厅,其顶棚应采用(A)装修材料。A、A级 B、B1级 C、B2级 D、B3级

9、地下商场建筑中疏散通道应(D)采用A级装修材料。A、绝大部分 B、极少部分 C、顶棚部分 D、全部

10、商场中安全出口的门禁系统必须具备(D)的功能。A、遥控自动开启 B、断电自动锁闭 C、声控自动开启 D、断电自动停止锁闭

11、商场中安全出口的门禁系统,(C)只能由控制中心遥控开启的门禁系统。A、推广使用 B、限制使用 C、严禁使用 D、允许使用

12、集贸市场内的营业照明用电应当与动力、消防用电(C)。A、共同设置 B、共用回路 C、分开设置 D、共用电源

13、托儿所、幼儿园属于(B)。A、公众聚集场所 B、人员密集场所 C、歌舞游艺场所 D、游乐场所

14、托儿所、幼儿园不应和(D)组合建造。A、商业网点 B、居民住宅 C、娱乐场所 D、汽车库

15、室外搭建的集贸市场,其顶棚应当采用(D)。A、不燃材料 B、可燃材料 C、难燃材料 D、不燃或难燃材料

16、托儿所、幼儿园应配备(A)的应急照明装置。A、采用蓄电池 B、采用集中供电 C、采用自备发电机 D、采用双回路

17、公共娱乐场所内严禁带入和存放(D)。A、香烟 B、可燃物品 C、含酒精饮料 D、易燃易爆物品

18、录像厅、放映厅营业时,容纳人数不得超过(A)。A、该场所建筑面积按1、0人/m2计算所得人数 B、经营者确定的人数

C、该场所建筑面积按0、5人/m2计算所得人数 D、额定人数的70%

19、公共娱乐场所的(D)内应当设置声音或者视像警报,以保证火灾初起时引导人员安全疏散。A、影剧院 B、录像厅 C、礼堂

D、卡拉OK厅及其包房

20、公共建筑的安全出口标志应设置在(A)。A、出口的正上方

B、距地面1m以下的墙面上 C、地面上 D、顶棚上

21、除规范另有规定外,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的安全指示标志应设置在(C)。A、走道地面上 B、走道顶部

C、距地面1m以下墙面上 D、距地面1m以上墙面上

22、住宅区的物业企业应当对管理区域内的(A)进行维护管理,提供消防安全服务。A、共用消防设施 B、路灯 C、落水管 D、大门

23、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不得与(A)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 A、居住建筑 B、危险品仓库 C、液化气供应站 D、天然气调压站

24、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单位应当依法向(D)申请安全许可,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明确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保持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配置齐全、完好有效,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消防车通道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

A、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B、所在地人民政府 C、商业主管部门 D、所在地公安机关

25、以地方政府或者政府部门名义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应当在举办前由(D)依法向当地公安机关申报安全许可。A、政府 B、政府部门 C、政府办公厅(室)D、具体承办活动的单位或个人

26、对建筑物进行局部改建、扩建和装修的工程,建设单位应当(D)。A、负责施工现场的管理 B、不负责消防安全的责任 C、负责消防行政执法

D、与施工单位在订立合同中明确各方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责任

27、(D)属于公众聚集场所。A、集体宿舍 B、劳动密集型企业 C、幼儿园 D、宾馆、饭店

28、法人单位的(C)是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工作全面负责。A、保安部门

B、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 C、法定代表人 D、消防安全管理人

29、(B)对单位消防安全负责人负责,实施和组织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A、各部门负责人 B、消防安全管理人 C、各岗位人员 D、义务消防队员

30、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自行组织的防火安全检查是(C)行为。A、消防监督检查 B、行政执法 C、自身管理 D、监督执法

31、未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的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由单位(D)负责实施。A、工人

B、义务消防队员 C、专职消防队员 D、消防安全责任人

32、单位应当确定专职或者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可以确定消防工作的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在(C)的领导下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A、政府 B、消防协会

C、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 D、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33、(A)应当定期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消防安全情况,及时报告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A、消防安全管理人 B、各部门负责人 C、义务消防队员 D、消防监督人员

34、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B)为报火警提供便利。A、有偿 B、无偿 C、有条件 D、不

35、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发生火灾时,应当立即(D),务必做到及时报警,迅速扑救火灾,及时疏散人员。A、报告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 B、报告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 C、报告消防归口管理部门 D、实施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36、火灾扑灭后,(C)应当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火灾事故的情况,协助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调查火灾原因,统计火灾损失。A、报警单位 B、灭火单位

C、发生的单位和相关人员 D、因火灾受损失的单位

37、对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A)至少监督检查一次,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必须在监督抽查的单位数量中占有一定比例。A、每年 B、每半年 C、每季度 D、每月

38、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当至少每(B)一次。A、1小时 B、2小时 C、4小时 D、12小时

39、医院、养老院、寄宿制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等应当加强(A)防火巡查。A、夜间 B、白天 C、节日 D、公休日

40、防火巡查人员发现初起火灾应当(C)并及时扑救。A、报告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 B、报告消防安全管理人 C、立即报警

D、报告消防归口管理职能部门

41、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至少(B)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A、每年 B、每半年 C、每隔一年 D、每隔二年

42、公众聚集场所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应当至少(B)进行一次。A、每年 B、每半年 C、每季度 D、每月

43、公众聚集场所在(A)期间,应当通过张贴图画、广播、闭路电视等向公众宣传防火、灭火、疏散逃生等常识。A、营业、活动 B、非营业、活动 C、节日 D、公休日

44、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期间(B)施工。A、可以动火 B、禁止动火

C、有专人监护时可以动火 D、经动火部门批准可以动火

45、(A)在开业前应当向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报消防安全检查。A、公众聚集场所 B、事业单位 C、科研单位

D、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场所

46、对不能当场改正的火灾隐患,在火灾隐患未消除之前,单位应当(C),保障消防安全。A、设置警示标志 B、落实报警措施 C、落实防范措施 D、控制用火、用电

47、发生火灾的单位应当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未经(B)同意,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A、公安机关 B、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C、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 D、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

48、对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D)至少监督检查一次。A、每月 B、每季度 C、每半年 D、每年

49、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及其(A)应当报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A、消防安全责任人 B、保安处长 C、保卫处长 D、工会主席

50、在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城乡消防安全布局、公共消防设施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或者发现本地区存在影响公共安全的(C)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自检查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提出处理意见,由所属公安机关书面报告本级人民政府解决。A、火灾隐患 B、一般火灾隐患 C、重大火灾隐患 D、挂牌火灾隐患

51、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的,动火部门和人员应当按照单位的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落实(D),在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A、警示标志 B、灭火器材 C、报警措施 D、现场监护人

52、设置消防控制中心的单位,应当安排经过消防安全专门培训的人员持证在控制中心(B)小时值班。A、12 B、24 C、8 D、4

53、下列(C)人员应当持证上岗。A、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B、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 C、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 D、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

54、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该建立健全(A)。A、消防档案 B、火灾档案 C、生产设备安全档案 D、产品质量监督档案

55、单位对存在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畅通等行为,应当(D),处相应数额的罚款。A、责令3日内改正 B、责令5日内改正 C、责令限期改正 D、责令改正

56、建筑内安全出口、楼梯、疏散通道被单位用实体墙封堵、占用,不及时消除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检查发现时,应当(C)。A、责令改正 B、责令限期改正 C、采取临时查封措施 D、责令停产停业

57、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发现下列违法行为,其中应当责令停产停业的是(A)。

A、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在同一建筑物内

B、建筑内安全出口、楼梯、疏散通道被单位用实体墙封堵、占用,不及时消除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 C、占用消防车道,妨碍消防车通行的

D、违反消防安全规定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的

58、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发现下列违法行为,其中应当责令限期改正的是(C)。

A、违反规定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的

B、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在同一建筑物内

C、公众聚集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查不合格擅自使用、营业的

D、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及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维护保养、检测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的

59、歌舞厅、影剧院等公共娱乐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即擅自使用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B)。A、填发《责令改正通知书》

B、填发《停止使用、停产停业整改通知书》 C、填发《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 D、填发《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

60、消防监督人员在监督检查时,发现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及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维护保养、检测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的应当(B)。A、责令改正 B、责令限期改正 C、责令停产停业 D、给予行政处罚

61、除规范有特殊规定外,人员密集场所一般要求每一个防火分区的安全疏散出口不应少于(B)个。A、1 B、2 C、3 D、4 62、集贸市场内的电源开关、插座等,应安装在封闭式的配电箱内,且配电箱应当采用(D)制作。A、不燃或难燃材料 B、绝缘材料 C、难燃材料 D、不燃材料

63、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必须按规定配置(B)。A、防火门和闭门器 B、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C、阻燃地毯和防滑地砖 D、报警按钮和消防广播

64、严禁在幼儿活动场所、幼儿宿舍内使用(C)等电器设备。A、收音机 B、录音机 C、电熨斗 D、电视机

65、集贸市场严禁经营、储存(C)。A、小五金商品 B、日用百货 C、易燃易爆化学物品 D、纺织品

66、设置在地下建筑内的公共娱乐场所严禁使用(A)。A、液化石油气 B、蜂窝煤 C、天然气 D、电饭煲

67、公共娱乐场所内严禁带入和存放(D)。A、香烟 B、可燃物品 C、含酒精饮料 D、易燃易爆物品

68、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人(C)时,应当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备案。A、出差

B、不愿意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C、变更 D、外出旅游 69、公共娱乐场所的(D)内应当设置声音或者视像警报,以保证火灾初起时引导人员安全疏散。A、影剧院 B、录像厅 C、礼堂

D、卡拉OK厅及其包房

70、公共建筑的安全出口标志应设置在(A)。A、出口的正上方

B、距地面1m以下的墙面上 C、地面上 D、顶棚上

71、除规范另有规定外,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的安全指示标志应设置在(C)。A、走道地面上 B、走道顶部

C、距地面1m以下墙面上 D、距地面1m以上墙面上

72、承担灭火器产品市场准入检验的检验机构是(B)。A、国家固定灭火系统和耐火构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B、国家消防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C、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D、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73、承担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探测器市场准入检验的检验机构是(C)。A、国家固定灭火系统和耐火构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B、国家消防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C、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D、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74、承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洒水喷头、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湿式报警阀等产品市场准入检验的检验机构是(A)。A、国家固定灭火系统和耐火构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B、国家消防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C、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D、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75、承担消防水带产品市场准入检验的检验机构是(B)。A、国家固定灭火系统和耐火构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B、国家消防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C、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D、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76、依据消防法,我国消防产品实行(C)的市场准入管理制度。A、强制认证 B、强制检验

C、强制认证或者技术鉴定 D、技术鉴定

77、生产、销售不合格的消防产品的行为,应当由(A)行使行政处罚权。

A、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B、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C、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D、公安部门

78、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监督检查人员进行消防产品现场监督检查时,应当填写(A)。A、《消防产品监督检查记录》 B、《消防监督检查记录》 C、《消防产品监督检查抽样单》 D、《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报告》

79、《消防法》规定,严禁携带(C)进入生产、储备易燃易爆危险物 品的场所。A、灭火器 B、危险物品 C、火种 D、香烟

80、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大型企业应当建立(B)。A、民办消防队 B、专职消防队 C、公安消防队 D、专业消防队

81、危险化学品库房内敷设的配电线路,(C)。A、可以不穿管敷设 B、应穿一般塑料管保护

C、必须穿金属管或难燃塑料管保护 D、没有要求

82、生产、使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场所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国家(D)标准。A、安全设计 B、防火措施 C、防静电导除 D、电气防爆

83、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生产设备与装置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C),并定期保养、校验。A、消防安全宣传设施 B、安全设施 C、消防安全设施 D、防雷设施

84、易产生静电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生产设备与装置,必须按规定设置(A)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A、静电导除 B、防雷电 C、消防安全 D、防火措施

85、从事生产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人员必须经主管部门进行(A),经考试取得合格证,方准上岗。A、消防安全培训 B、消防安全宣传 C、安全设计 D、定期检查

86、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出厂时,必须有(D)说明书。说明书中必须有经法定检验机构测定的该物品的闪点、燃点、自燃点、爆炸极限等数据和防火、灭火、安全储运的注意事项。A、易燃易爆品 B、重要事项 C、产品使用 D、产品安全

87、(B)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用以接收、显示和传递火灾报警信号,并能发出控制信号和其他辅助功能的控制指示设备。A、火灾探测器 B、火灾报警装置 C、火灾警报装置 D、火灾报警按钮

88、消防控制室应设置火灾警报装置与应急广播的控制装置,首层发生火灾,其控制程序应先接通(C)。A、本层、地下各层 B、本层、二层

C、本层、二层及地下各层 D、所有层

单选二

一、选择题

1.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人应站在___。(A)

A.上风位 B.下风位 C.无一定位置

2.建筑物起火后几分钟内是灭火的最好时间?(A)

A.5-7分钟 B.8--10分钟 C.15分钟

3.使用水剂灭火器时,应射向火源哪个位置才能有效将火扑 灭?(A)

A.火源底部 B.火源中间 C.火源顶部

4.下列哪种灭火器不适用于扑灭电器火灾?(C)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干粉剂灭火剂 C.泡沫灭火器

5.如果因电器引起火灾,在许可的情况下,你必须首先(B)

A.找寻适合的灭火器扑救 B.将有开关的电源关掉 C.大声呼叫

6.爆炸现象的最主要特征足什么?(B)

A.温度升高 B.压力急剧升高 C.周围介质振动

7.下列哪一种气体是属于易燃气体?(B)

A.二氧化碳 B.乙炔 C.氧气

8.下列哪种措施是处理气瓶受热或着火时应首先采用的?(B)

A.设法把气瓶拉出扔掉 B.用水喷洒该气瓶

C.接近气瓶,试图把瓶上的气门关掉

9.下列哪种容器适合盛装易燃液体?(C)

A.玻璃容器 B.瓷器 C.具有防腐功能的金属容器

10.为防止火灾,车间抹过油的废布废棉丝应怎样处理?(A)

A.放在有盖的铁桶内 B.放在敞开的铁桶内 C.随便丢置

11.在灭火器型号中灭火剂的代号:p代表___;F代表___;T代表___;Y代表___。(A)

A.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二氧化碳灭火剂、1211灭火剂

B.干粉灭火剂、泡沫灭火剂、1211灭火剂、二氧化碳灭火剂

C.1211灭火剂、二氧化碳灭火剂、干粉灭火剂、泡沫灭火剂

12.下列哪种灭火器不能用来扑灭油类火灾?(A)

A.水剂 B.二氧化碳粉剂 C.泡剂

13.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应该首先___(A)

A.立即停止工作,通过指定的最近的安全通道离开。

B.乘坐电梯离开 C.向高处逃生

14.地面上的绝缘油着火,应用___ 进行灭火。(C)

A.水 B.二氧化碳灭火器 C.干砂

15.在空气不流通的狭小地方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可能造成的危险是___(B)

A.中毒 B.缺氧 C.爆炸

16.扑救可燃气体火灾,应 ___灭火。(C)

A.用泡沫灭火器 B.用水 C.用干粉灭火器

17.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可立即 ___。(C)

A.奔跑离开火场,灭掉身上火苗

B.用手或物品扑打身上火苗

C.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火苗

18.四氯化碳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_______火灾。(A)

A.电器 B.木材 C.可燃气体

19.火警电话、交通事故报警台、急救电话各是什么?

A.119 122 120 B.119 120 122 C.119 110 122

20.下列粉尘中, 的粉尘不可能发生爆炸。(A)

A.生石灰 B.面粉 C.煤粉 D.铝粉

21.吸入过量的 可引起呼吸系统肿瘤。(A)

A)(A.石棉尘 B.灰尘 C.铁粉

22.易燃物料与液体的存放必须。(B)

A.与其他化学品一齐存放 B.储放危险品仓库内

C.放在车间方便取用的角落

23.任何场所的防火通道内,都要装置(B)

A.防火标语及海报 B.出路指示灯及照明设备

C.消防头盔和防火服装 D.灭火器材

24.为预防火灾发生,要求在厂房内的适当地方应贴挂。(C)

A.各机械放置图 B.各主管之联络电话表

C.各防火通道及灭火器材的摆放位置图

25.从事易燃易爆作业的人员应穿,以防静电危害。(C)

A.合成纤维工作服 B.防油污工作服

C.含金属纤维的棉布工作服

26.着火逃生时,火焰夹着浓烟。辨别逃离方向时,一定要注意朝(A)迅速撤离。

A.有事故照明或明亮处

B.室内 C.电梯内

27.以下防止烟气中毒的不正确的方法是(C)。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匍匐前进逃离火场

C.直起身子往外跑

28.(A)灭火器不需要颠倒使用。

A.酸碱

B.泡沫

C.干粉

29.乙炔瓶贮存间不能配置下列哪种灭火器?(C)

A.干粉 B.二氧化碳 C.四氯化碳

30.为了,在贮存和使用易燃液体的区域必须要有良好的通风。(A)

A.防止易燃气体积聚而发生爆炸和火灾 B.冷却易燃液体

C.保持易燃液体的质量

31.灭火器应几年检查一次?(B)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两年

32.有爆炸危险工房内的照明灯具和电开头应选用防爆型。电开

关应安装在。(B)

A.室内门旁 B.室外门旁 C.室内明灯附近D.室外远离门窗外

33.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中,最危险。(A)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

34.为保证在发生火灾是安全疏散,厂房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 个。(B)

A.1 B.2 C.3 D.4

35.在电焊作业的工作场所不能设置的防火器材是。(C)

A.干粉灭火器 B.干砂 C.水

36.水能扑救下列哪种火灾?(D)

A.石油、汽油 B.熔化的铁水、钢水

C.高压电器设备 D.木材、纸张

37.干粉灭火剂又称为。(C)

A.二氧化碳灭火剂 B.泡沫灭火剂

C.粉末灭火剂 D.ABC灭火剂

38.“MT”表示。(A)

A.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 B.推车式二氧化碳灭火器

C.手提式泡沫灭火器职 D.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39.“MYT”表。(C)

A.推车式泡沫灭火器 B.手提式1211灭火器

C.推车式1211灭火器 D.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40.灭火器应放置在。(B)

A.隐蔽的地方 B.易于取用的地方 C.远离生产车间的地方

41.火灾扑灭后,起火单位应(C)。

A.速到现场抢救物资 B.尽快抢修设施争取复产

C.予以保护现场

42.任何场所防火通道内,都要设置(B)。

A.防火标语及海报 B.安全指示灯

C.照明设备

43.为预防火灾发生,要求在厂房内的适当地方应贴挂(C)。

A.车间平面图 B.各车间负责人联系方式

C.安全通道及消器材摆放图

44.发生火灾时,应(B)

A、跳楼逃生 B、按指挥人员要求逃离 C、听天由命

45.控制(C)是预防易燃易爆气体着火的最基本的措施。

A、生产、运输 B、温度 C、着火源(或热源)

46.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B)

A、纵火罪 B、失火罪 C、玩忽职守罪

47.电脑不明原因冒烟时,应避开(A)进行处置,以防爆炸伤人。

A、屏幕侧面 B、屏幕正面 C、屏幕后面

48.消防档案,一般由单位的(B)部门管理。

A.行政 B.保卫 C.工会 D.办公室

49.使用灭火器的过程中要做到:拔——拔掉保险销,在拔销时注意放松夹角手柄;握——握住喷头,瞄——(C),扫——由近及

远地灭火,逐步推进。

A.瞄准火源火焰

B.瞄准离自己最近的火源

C.瞄准火源根部

50.在火灾初起阶段,要做到的几个要点是:其一,正确判断;其二,逃生避难;其三,(A)

A.忍痛自救,不可盲目地去救他人

B.无论如何,一定救助他人

C.跳窗以迅速撤离

二、判断题

1.报完火警后派人到单位门口、街道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车,并带领消防车迅速赶到火场。(√)

2.火灾发生后,如果逃生之路已被切断,应退回室内、关闭通往燃烧房间的门窗,并向门窗上泼 缓火势发展,同时打开未受烟火威胁的窗户,发出求救信号。(√)

3.发生火灾时,基本的正确应变措施是:发出警报,疏散,在安全情况下设法扑救。(√)

4.干粉火火器主要用于扑救哪些火灾用于扑救石油及其产品、可燃气体、电器设备的初起火灾。(√)

5.所有灭火器必须锁在固定物体上。(×)

6.为防止易燃气体积聚而发生爆炸和火灾,贮存和使用易燃液体的区域要有良好的空气流通。(√)

7.工业防火防爆的根本措施是:在生产中尽量不用和减少可燃物,用不燃物或难燃物代替可燃易燃物。(√)

8.氧气瓶和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应少于4米。(×)

9.火灾发生后,如果逃生之路已被切断应退回室内,关闭通往燃烧房间的门窗,并向门窗上泼水,延缓火势发展,同时打开未受烟火

威胁的窗户,发出求救信号。(√)

10.“严禁烟火”的标志通常出现在火灾危险性大的部位;重要的场所;物资集中,发生火灾损失大的地方;人员集中,发生火灾伤亡大的场所。(√)

11.在防火重点部位我们应注意不在这些场所吸烟和随意使用明火;不将易燃易爆物品带人防火重点部位;严格遵守各种安全标志、消防标志的要求,遵守各项防火安全制度,服从消防保卫人员的管职;劝阻违章人员、制止违章行为。维护防火重点部他的消防安全。(√)

12.泡沫灭火器扑救汽油、煤油、柴油和木材等引起的火灾。(√)

13.车间抹过油的废布废棉丝不能随意丢放,应放在废纸箱内。(×)

14.1211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用于扑灭油类、电器、精密仪器、仪表、图书资料等火灾。(√)

15.1211灭火器每半年检查一次总重量,下降十分之一就要灌装充气。(√)

16.发生火灾时,基本的正确应变措施是发出警报,疏散,在安全情况下设法扑救。(√)

17.如果因电器引起火灾,在许可的情况下,首先应关闭电源开关,切断电源;用细土、沙土、四氯化碳或l2ll火火器进行灭火。(√)

18.火灾逃生的四个要点是防烟熏;果断迅速逃离火场;寻找逃生之路;等待他救。(√)

19.电话报火灾时应注意要讲清楚起火单位、详细地址、着火情况、什么物品着火、有无爆炸危险、是否有人被困及报警用的电话号码和报警人的姓名等。(√)

20.粉尘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但不会发生火灾和爆炸。(×)

21.灭火的三种基本方法是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

22.防火“六不准”的内容是在严禁吸烟的地方,不准吸烟;生产、生活用火要有专人看管,用火不准超量;打更、值宿人员要尽职尽责,不准擅离职守;安装使用电气设备,不准违反规定;教育小孩不准玩火;各种消防设备和灭火工具不准损坏和挪用。(√)

23.下班后防火“五不走”的内容是交接班不交待清不走;用火设备火源不熄灭不走;用电设备不拉闸断电不走;可燃物没清干净不走;发现险情不报告不处理好不走。(√)

24.大部分的火灾死亡是由于因缺氧窒息或中毒造成的。(√)

25.公共场所的防火规定有不在公共场所内吸烟和使用明火;不带烟花、爆竹、酒精、汽油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车辆、物品不紧贴或压占消防设施,不应堵塞消防通道,严禁挪用消防器材,不得损坏消火栓、防火门、火灾报警器、火灾喷淋等设施;学会识别安全标志,熟悉安全通道;发生火灾时,应服从公共场所管理人员的统一指挥,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带。(√)

26.电焊引起的火灾有飞散的火花、熔融金属和熔渣的颗粒,燃着焊接处附近的易燃物及可燃气体引起火灾;电焊机的软线长期拖拉,使绝缘破坏发生短路而起火,或电焊回线乱搭乱放,造成火灾;电焊机本身或电源线绝缘损坏短路发热造成火灾等情况。(√)

27.电气灭火用“1211”、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效果好,因为这三种灭火器的灭火药剂绝缘性能好,不会发生触电伤人事故。(√)

28.为防止发生火灾,在厂内显眼的地方要设有严禁逗留标志。(×)

29.扑火火灾后要对火场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消除余火和阴燃,排除险情和隐患,防止复燃。(√)

30.在企业生产环境中,做好防火工作的主要措施有:建立健全防火制度和组织;加强宣传教育与技术培训;加强防火检查防火责任制度,消除不安全因素;认真落防火责任制度;配备好适用的、足够的灭火器材。(√)

31.夜间装卸易燃易爆物品时,不准使用明火灯具,应该使用防爆灯具。(√)

32.在易燃易爆工厂、仓库区内一律为禁火区。各禁火区应设禁火标志。(√)

33.要做到及时控制和消灭初起火灾,主要是依靠公安消防队。(×)

34.烟雾较浓时,被困人员应用湿毛巾堵住嘴鼻,低姿势行走或

匍匐穿过烟区。(√)

35.某单位在没有办理动火许可证的情况下,领导指令工人明火作业,结果发生火灾造成严重后果,该领导犯了重大责任事故罪而受到刑事处分(√)

36.“四懂”是指懂火灾的危险性、懂预防火灾的措施,懂扑救火灾的方法,懂逃生的方法(√)

37.“四会”是指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疏散逃生。(√)

多选

1、建筑物按其建造材料构成可分为(ABCDEF)A、木结构 B、砖木结构

C、砖与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砖混结构)D、钢筋混凝土结构 E、钢结构

F、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钢混结构)

2、公安消防机构对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场所的消防监督职责是(ABC)A、依法履行对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生产、储存、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职能

B、依法对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场所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C、督促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生产、储存、经营等单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D、依法核发《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E、依法核发《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准运证》

3、地下商场严禁销售的商品有(ABC)。A、烟花爆竹、发令枪纸 B、汽油、煤油 C、酒精 D、化纤衣服 E、塑料箱包

4、对生产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企业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的内容和防火要求主要是(ABCDE)。A、选址要求 B、产品安全生产要求 C、消防设施要求 D、包装储存及运输要求 E、销毁处理要求

5、对违反消防安全规定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的;违法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违反禁令,吸烟、使用明火的,责令立即改正,处(ABC)。A、警告

B、罚款 C、十日以下拘留 D、十五日以下拘留 E、责令停产停业

6、对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或者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ABD)。A、警告 B、罚款 C、十日以下拘留 D、十五日以下拘留 E、责令停产停业

7、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生产场所的火灾危险性有(ABCD)。A、生产中的物料潜在危险性大,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B、生产过程复杂,工艺条件苛刻,易形成遇火即燃或即爆的危险状态

C、生产过程连续性强,自动化程度高,控制难度大 D、生产过程中的着火源多

E、人员密集,极易造成人员大量伤亡

8、多层、高层宾馆和饭店建筑中,(ABCDE)等,如果防火设计处理

不当,一旦发生火灾,极易产生烟囱效应。A、楼梯间 B、电梯井 C、管道井 D、电缆井 E、通风管道

9、宾馆、饭店容易发生火灾的部位是(BDE)。A、楼梯间 B、客房 C、餐厅 D、厨房 E、设备机房

10、商场的火灾危险性主要有(ABCDE)。A、营业厅面积大,划分防火分区难度增大 B、可燃商品多,经济损失重大 C、人员高度密集,疏散难度大 D、用火用电设备多,致灾风险增大 E、扑救难度大

11、商场中楼梯间的(ACE)应放在监督检查的首位,从严要求。

2.消防岗位资格考试二级判断 篇二

(三级,消防通信部分)

一、掌握消防通信的概念和任务

消防通信就是利用有线、无线、光等电磁系统或简易通信手段,传递用符号、文字、图象、声音等形式表述的消防信息的过程。

根据公安消防部队担负的任务及对通信工作的需求,消防通信的任务是保障公安消防部队各种信息的传递,重点保障灭火作战指挥的信息传递。具体任务是:

(一)通过各种报警渠道,及时准确地掌握发生灾害事故的时间、地点、程度和特点等。

(二)建立和保持同上级、现场指挥部的指挥通信,随时将灾害事故变化情况向有关领导报告,提供和查询有关灭火救援需要的资料、图表等。

(三)根据灾害事故情况,组织与实施对所属和增援部队的指挥调度通信,以及本级各指挥所、各指挥员之间及内部的通信。

(四)组织实施和公安、军队、交通、医疗、供电、供气、供水等重要单位以及重点消防保卫单位的协同通信。

(五)组织实施消防器材、生活设施、技术保障等方面的保障通信,进行合理的指挥和调配。

(六)组织实施特殊情况下的简易通信、移动通信,必要时利用当地通信设施。

(七)根据消防发展需要,组织计划和实施通信工程建设,建立和管理自动化指挥系统。

(八)组织计划与实施通信专业训练,不断提高通信保障能力和快速应变能力。

二、了解消防通信的基本原则

公安消防部队在完成火灾扑救和参加处置社会其他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中,应严格遵守军队有关通信条例、条令,并注意结合公安消防部队的任务特点。消防通信的基本原则是:

(一)平战结合,确保畅通

制定消防通信保障计划和平时实施方案,明确规定通信联络组织、人员分工、切实做好器材保障工作。确保执行消防通信任务的畅通。

(二)无线为主,手段多样

一旦发生灾情,现场的通信应以无线电通信为主,辅之于其他通信手段建立通信网络,确保公安消防部队各级对灭火救援的作战指挥。

(三)快速反应,提高时效

各通信台、站和通信人员,根据现场情况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通信联络组织,分秒必争,准确无误地传递各种信息。

(四)严守纪律,加强管理

搞好通信装备器材的维护管理,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严格按照通信保障预案实施,严格控制持台人员通话规定。必要时调配通信人员和器材组织机动网络,确保重大灾害事故现场及重要指挥人员的通信畅通。

(五)确保重点,强化保障

灭火救援作战时,要留有余地,以备急需。要根据现场通信任务的需要,组织好通信器材的供应和技术保障。

(六)主动配合,密切协作

要主动配合,密切协作,灵活处置通信情况,必要时主动进行监听、转信、转告,确保现场信息的畅通。

三、了解消防通信根据指挥体系和作战指挥的分类

根据组织指挥体系和作战指挥需要分类,消防通信可以分为四类:(1)指挥通信

指挥通信,是为保障部队灭火救援指挥、按指挥关系建立的通信联络。它包括部队编制内上下级之间建立的通信联络,由各级司令部自上而下地统一计划,按级组织,必要时可组织越级指挥通信。

指挥通信主要通过建立有线电通信调度网、无线电指挥网和专网来组织实施,要与公共通信网和公安通信网联网运行,还要充分发挥移动通信和简易信号通信的作用。

(2)协同通信

协同通信,是为保障参加灭火救援的公安消防部队、专职消防队、公安、军队等诸兵种协同作战,按协同关系建立的通信联络。它包括执行共同任务并有直接协同关系的各部门之间、友邻部队之间以及配合作战的其他部门之间建立的通信联络。

协同通信,由组织协同作战的司令部统一组织,或由上级指定协同的某一方负责。友邻部队之间的协同,一般组织到有直接协同关系的支队、大队。各部门之间的协同,由当时的具体情况,根据上级的有关指示组织实施。

组织协同通信,以无线电通信为主,有条件时使用其他通信手段。

各部门之间,友邻部队之间的协同通信,还可通过有线电通信网实施。移动通信和简易信号通信由现场组织作战的司令部统一规定。

(3)报知通信

报知通信,是为保障传递警报信号和情报信息,按警报和情报的报知范围建立的通信联络。它包括警报报知通信和情报报知通信。警报报知通信有火警警报报警通信;情报报知通信分为气象、道路、水源有关资料等的报知通信。

火警报警报知通信,作为消防的公共基础设施,列入城市建设规划,建立有无线报警网和自动报警系统。气象、道路、水源等有关资料由各级司令部统一计划,通过建立专线、数据库等方法组织实施。

各级值班人员接到报警信号时,应立即报告作战部门,并按有关规定要求进行调度指挥。(4)保障通信

保障通信,是为保障现场、生活和技术勤务的组织指挥,按保障关系建立的通信联络。它包括上下级后勤保障机关、技术保障机关之间,后勤生活保障机关、技术保障机关与被保障部(分)队之间以及与地方支前机构、供应单位之间建立的通信联络。

保障通信由各级司令部统一计划,各级后勤机关、技术保障机关组织实施。

保障通信通过建立无线电通信网(专向)和有线电通信网组织实施。移动通信可直接传递,简易信号通信按统一规定组织实施。

四、掌握消防站终端系统的功能要求

消防站应用软件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能通过专线与县(市)级公安机关“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进行数据通信。(2)能接收“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下达的出动命令并打印出车单,出车单内容应至少包括:报警时间、下达命令时间、火警信息、出动方案、行车路线等信息。

(3)能输入本站值班领导姓名、通信员姓名、战斗员人数、车辆编号、车辆类型、车辆状态等消防实力信息,并向“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发送。

(4)具有外设控制和状态显示窗口。

五、了解消防通信调度指挥的基本程序

调度指挥中心利用指挥软件,按照接警、出动途中、主管中队到场、增援力量到场、成立现场指挥部的顺序,自动生成调集方案,使各级指挥员均能掌握可调集力量的情况,为各级指挥员的指挥战斗提供一个信息平台。属地支队可以通过网络向总队、周边支队通报现场情况,能详细查看作战预案,了解灾害现场地点、具体情况、道路水源情况等,选择最佳出动路线。属地支队指挥中心根据灾害事故发生情况,及时调集属地增援力量,如果灾害级别高,本辖区力量难以控制,则通过系统请求总队调集增援。总队首长根据支队提供信息,可准确调配力量,达到灭火救援的目的。

支队火警指挥调度指令流程:各大、中城市的消防支队和直辖市消防总队建立的火警指挥调度系统,要设1 个班长台和2 个以上受理台,以保证能同时接受处理两起以上的灾害事故。各城市消防中队都要设立火警受理终端,以便于接处警信息的传输。

其接警处理及调度的基本步骤如下所示:

(一)接警待命

处于待命状态的火警受理台,其显示文字信息的屏幕处于接警待命状态,显示地理信息的屏幕显示辖区广域地图。

(二)火警报警受理

灾害事故发生→多种报警方式报警→火警受理台文字屏、声光显示和报警电话号码、单位、地址显示→火警受理台地理信息屏显示灾害事故地区图。

(三)火警辨识

调度人员接听电话→语音询问→火警专家辨识系统辅助提示→确定灾害事故地点、类别。

(四)下达出动命令

根据方案要求向有关中队下达出动命令→向调度中心报告→向公安、水、电、气、医疗、急救等单位通报情况→组织现场通信。

(五)现场调度

根据现场反馈的信息→调整出动方案组织增援→在本单位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向指挥中心发出增援请求→组织增援→现场信息不断反馈。

(六)作战记录

系统对整个接处警及调度过程进行语音和文字及图像记录。

六、掌握一个消防中队到场现场通信的组织形式

一个消防中队到达现场时,通信员在指挥员的指导下,负责灭火救援现场与调度室或中队联系以及现场指挥员与灭火救援前沿的通信联络。

七、了解两个消防中队到场现场通信的组织形式

有两个消防中队到达现场时,现场指挥员一般由主管消防中队指挥员担任。可不成立现场指挥部,不设通信组。现场通信联络工作由主管消防中队通信员负责,增援消防中队通信员参加,负责现场与后方调度室、现场指挥员与主管消防中队或增援消防中队之间、前后方之间等通信联系。

八、了解现场通信联络组的主要职责

对规模大、情况复杂和扑救时间较长的灾害事故,同时参加灭火救援的公安消防队在两个以上时,应成立现场指挥部,以实行统一指挥,充分发挥各种灭火救援力量的作用。

现场指挥部由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及参谋人员组成。总指挥员应由消防总队、支队(大队)领导担任。现场通信应适应灭火救援战斗指挥的需要。为了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通信任务,必须把到现场的通信员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严密的通信网以便充分发挥通信员的作用,其组织办法是:

消防总队、支队(大队)通信员和主管消防通信员、增援中队通信员共同组织分工。通信组长由消防总队、支队(大队)通信参谋或通信员担任,在现场总指挥的领导下,负责现场通信联络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组织现场与后方调度室之间、现场指挥部与现场各消防中队之间的通信联络,迅速准确地传达现场指挥员的命令;检查通信人员的工作情况;检查通信设备,保证通信联络畅通。

2.凡到达现场的各消防中队通信员都应主动向现场指挥部通信组报到,由通信组长向他们介绍情况交代任务。现场通信组可以根据情况需要分为现场通信组和后方通信联络组。每组人数应视到达现场通信员多少而定。

后方通信联络组:通信组长由总队、支队(大队)通信员担任。该组设在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与后方调度室的通信联络。要向后方调度室报告通信员的姓名,现场指挥部电话号码或无线电台频率和呼语。其主要任务是申请增援车辆、报告现场消息、汇报火情及灾害事故扑救情况等。

现场通信联络组:通信组长由主管消防中队通信员担任。负责现场指挥部与战斗区域(片)、战斗分队之间的通信联络。其主要任务是:传达命令、侦察火情、汇报情况、迎接增援车辆等。

现场通信联络是一个有机的组合,既要有明确的分工,又要有互相配合,才能有效地完成现场通信任务,保证灭火救援指挥的联络畅通。

九、了解消防无线三级网的组网原则

根据公安部消防局《关于加强消防移动通信调度指挥网建设的通知》、《关于加快城市消防通信调度指挥系统建设的通知》和《公安消防部队350MHZ 无线通信组网技术方案》以及公安消防部队的现实情况,消防无线通信组网应遵循以下原则:

(1)统一组网。

公安消防部队是公安机关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执行火灾扑救过程中,公安的交警、巡警、治安警以及110 指挥中心都直接参与火灾扑救的各项工作。全国无线频率的管理重新划分以后,明确规定消防的无线频率统属于公安进行管理。因此,公安消防部队的无线组网要服从公安的统一管理,按照公安的要求统一组网。

(2)同步发展

公安消防部队无线组网要根据当地实际和需要,尽量做到与公安无线组网同步发展,以减少重复性投资,发挥大网效应。公安网暂未形成的地区,可在征得公安机关同意的前提下自行组网。在设备选型、方案设计等方面要为今后联网创造条件,打下基础。

(3)相对独立

由于公安消防部队灭火任务的特殊性,在消防无线通信加入公安大网的同时,通过设置分调度台、移动调度台、常规台及信道频率设置等方式,保持消防网的相对独立性,以确保消防调度指挥的顺畅。

(4)火场优先

消防无线组网要优先保障火场无线通信。在组网模式、电台设置和配备、等级与频率设置、组号与用户号分配等方面要体现火场优先的原则,重点保障灭火战斗的调度指挥。

(5)适度超前

在消防无线组网中,要立足现状,着眼于发展进行组网建设。要考虑人员、装备、科技、通信发展的需求,为今后的发展留有接口、留有余地。在装备器材的配置上要留有预备力量,以备急需。

十、掌握消防三级网(灭火战斗网)的工作范围

灭火战斗网(三级网)是每个参战中队内部、中队前后方指挥员之间、指挥员与战斗班之间、驾驶员和水枪手之间以及特勤抢险班战斗员之间的通信网。该网活动范围小、环境条件更为恶劣,要求通信半径不小于500m。在选配电台时,要根据战斗员的特殊要求优先选配头盔式或袖珍式电台。如下图所示。

该网的主要功能是:

保证水枪手与驾驶员、中队指挥员与水枪手以及后方指挥员与供水车辆间的通信联络。

消防三级网是消防中队执行灭火任务及抢险救援时的专用无线电通信网。适用于现场各参战消防中队内部,中队前、后方指挥员之间、指挥员与战斗班班长之间、班长与水枪手之间、与消防战斗车辆驾驶员之间,以及特勤抢险班战斗员之间的通信联络。该网一般采用手持式电台和佩戴式电台(如头盔台等),以建制消防中队为单位分别组网。

消防三级网电台输出功率通常为2~4W,电台预置信道数不小于16 个。当编制消防中队数大于16 个时,可以通过采用无支援关系的中队共用同一频率(频率复用)的指配方式,保证同一现场的参战中队,一般情况下每个中队均有一个专用信道,都能分别建立起中队灭火战斗网。

上一篇: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妈妈作文下一篇:雇主保姆中介三方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