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如梦令吴潜,如梦令的意思,如梦令赏析

2024-07-26

如梦令,如梦令吴潜,如梦令的意思,如梦令赏析(3篇)

1.如梦令,如梦令吴潜,如梦令的意思,如梦令赏析 篇一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 (1084-1155) , 号易安居士, 济南人 (今属于山东) , 北宋杰出的女词人, 同时她也擅长诗文创作, 反对以作诗之法作词, 诗文留存不多, 部分诗篇感时咏史, 情辞慷慨, 与其词风不同。但最为人们所称道的还是她的词, 其词略带有婉约清新的风格, 被称为“易安体”。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的词, 以宋朝南渡 (即“靖康之变”, 公元1127年) 为界, 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散文家;母亲王氏, 知书善文。出身名门世家的李清照, 早有诗名。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唱和相随, 伉俪情深, 生活优裕, 所以, 其早期的词, 多写其悠闲的生活, 闺情相思, 基调欢快明朗。从金人入侵的“靖康之变”起, 她在突然之间, 遭受到国破、家亡、夫丧的惨痛巨变, 自己颠沛流离, 长期过着流亡生活, 内心充满感伤, 风格顿变, 基调趋于孤寂而悲凉。总的看来, 李清照的词, 行文清丽典雅,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 强调协律, 提出“别是一家”之说, 承袭了婉约派风格, 而又兼有豪放派之长, 所以能在两宋词坛独树一帜,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一词, 是一首追忆旧游之作。描绘了作者早年一次泛舟湖中, 寻幽探胜的经历。寥寥数语, 似是随意而出, 却又惜墨如金, 句句诗情荡漾。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词的开篇用了“常记”二字, 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入到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忆, 而且追忆的内容在词人的脑海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因而时常引起她的回忆, 在那里做了什么?溪亭点出地点是溪边的亭子;“日暮”点出时间是傍晚, “沉醉”是醉得很深的意思。显然, 她是一边欣赏郊野景色, 一边饮酒, 而且, 也不是刚刚到那里, 是在那里已经游赏了相当长的时间了, 傍晚时分, 本该回家了, 而她因为“沉醉”而“不知归路”, 恐怕词人不仅沉醉于醇厚的美酒, 亦沉醉于眼前的湖光山色, 沉醉于美好的青春韶华。“沉醉”二字具有“弦外音, 味外味”, 极言这是一次愉快的游赏, 也未必真是喝得酩酊大醉。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接下来, 用了“兴尽”一词是说玩赏的兴致得到了充分满足, 概括了一整天的欢乐, 至于白天的欢乐, 作者并未言明, 而是巧妙留给读者去想象。就在往回走时, 沉醉的效果产生了, 由于天色暗淡, 特别是“沉醉”已辨认不清归路, 把船划入一片密集的荷花丛中, 荷花盛开, 披霞含露, 亭亭玉立, 清新的景致, 自然涌现在读者眼前, 同时, 与“不知归路”相呼应, 行文流畅, 情节发展自然, 毫无斧凿之痕, 显示主人公忘情的心态。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这里的“争”作“怎么”讲, “争渡”这里是“怎么划出去”的意思。“争渡, 争渡”, 重复一遍, 就突出了女词人当时的焦急情态和迫切的口吻, 与上文巧妙呼应, 结句写“惊起一滩鸥鹭”, 想必是在胡乱地划动着小船, 去寻一条归路。忽然听得呼啦啦一片响声, 从河滩上飞起一群被小船惊起的水鸟。苍茫的暮色, 白色的水鸟, 粉色的荷花, 碧绿的荷叶, 一位妙龄少女, 景色是如此鲜明, 情态是如此逼真, 一幅和谐的唯美画面从此烙刻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 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这首词, 语言生动, 风格清新自然, 妙趣横生, 它从各个角度抓住生活片断的瞬间, 截取了醉归途中, 误入荷塘, 惊起飞鸟的镜头, “误入”“争渡”“惊起”几个动词稍加点染, 记下了青春的日子里“沉醉”的欢愉与美好, 整首词荡漾着浓浓的诗情画意, 读来使读者有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的真切感, 尽显了青春年华的摇曳多姿, 欢快明朗。通篇白描, 生动而传神, 恰好衬托出作者体察的细腻与情思的深婉, 今天读来, 还是引人入胜。

小道理服从大道理。

2.纳兰容若《如梦令》鉴赏 篇二

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

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纳兰容若《如梦令》

本是相亲相爱之人,经年之后,再相会,竟是隔花两端,不能言语。容若这首词,最美妙处便是未言情衷,读后深觉爱意恳切。

学者盛冬玲曾评述这首词道:“在落花满阶的清晨,作者与他所思恋的女子蓦地相逢,彼此眉目传情,却无缘交谈。从此,他的心情就再也不能平静了。此作言短意长,结尾颇为含蓄,风格与五代人小令相似。”

词的开篇以“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两句话勾勒出了一帧素丽的画面。金井寥落、落花红冷时,他与她见。而今,容若面前这口井,已经枯了。唯有落花满砌,一片红冷。他便是在這样萧索的景色里,与她相望。竟也因此,她被这暗淡冷清的景衬映出一种无可比拟的幽静。似是天上人,落在凡尘里。这阕词,大约是容若写与表妹的。

相传,容若和表妹青梅竹马,二人感情也温柔发生,平顺延展,却在这一双人正当好年华的光景,遭遇了一场始料未及的分离。忽一日,他竟得知,姿容妙丽的表妹,受父母之命,入了宫。

正是一别几度秋。而今,不经意间,再相见,只道是“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容若这一处的落笔,极是婉转,却又意蕴清晰,是在表达他对她的恋慕与钟情。这一份情,始终未曾有分毫更改。只是如今,情在,缘不在。纵是相见,也是无言。

容若这阕词最美妙的地方,当是末三句。“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所谓“簟纹”,即是竹席纹路。簟纹灯影,意即表达那种孤自独处、与青灯为伴的寂寞。大文豪苏轼在组诗《南堂五首》当中也有“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之妙句。

只可惜,从此之后,却是簟纹灯影,孤清无伴。一腔情恨情憾,经由“簟纹灯影”四个字,被表达得精准又婉转。他不曾料想,而今这一见,美好之余,却又至为哀伤。

3.《如梦令》赏析 篇三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夜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鉴赏关键点】

这首小令,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用语平白如话,而意境含蓄丰富,令人不能不佩服作者驾驭语言,裁篇幅,创意境的高超艺术技巧。

【思想内容】

这首小令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更惜自己那逝去的青春年华。

【名句赏析】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这句十分的新颖别致,生动传神,看似信手拈来,却是功力独到。“绿肥红瘦”四个字,用语简练,又很形象化,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上一篇:柳堡镇郑渡小学课堂教学达标活动实施方案下一篇:文明就餐教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