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全球化到文化全球化论文

2024-11-02

从经济全球化到文化全球化论文(精选17篇)

1.从经济全球化到文化全球化论文 篇一

从教育现代化到教育全球化

【摘要】:“教育与社会发展”,一直是教育基本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社会转型条件下,这一问题尤为教育理论界所关注。从市场经济与教育、现代化与教育,到知识经济与教育、全球化与教育,都是这一问题的发展谱系。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加入WTO,以及其他领域的全球化倾向既对中国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也给中国教育带来了新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教育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它既可以成为提升国家全球竞争力的助动器和抑制全球经济离心力的缓冲器,也可能相反。教育如何应对全球化挑战,以彰显教育的积极功能,是本文探讨的中心主题。本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导论:挑战就是机遇。文章从探讨教育发展研究的两种分析框架(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全球化)及其理论预设(社会进化论和社会冲突论)入手,分析了全球化的五种界定模式和教育全球化的两个基本特征,提出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育如何变革、应对挑战的问题,研究了中国开展教育全球化研究应当持有的两种前理解:全球化视野中的民族主义和后现代观照下的现代主义。第二部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育制度面临的挑战。文章分析了教育全球化的三种制度性先兆,即教育国际贸易化、教育产业经营化和教育权力分散化,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制度变革背后的四个理论问题,即教育产业还是教育事业、政府干预还是市场调节、教育平等还是教育效率,以及专业自由还是民主决策,最后指出了教育全球化对中国教育市场、教育结构和办学体制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第三

部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育目标面临的挑战。文章从历史角度分析了由市民社会向全球社会变迁过程中教育目标的变动趋向,即从“国家公民”到“世界公民”,以及可能带来的民族认同危机,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公民应有的素质目标,即培养和谐世界的完人、全球社会的国民和地球祖国的球民,最后指出了教育全球化对中国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和公民教育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第四部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课程改革面临的挑战。文章从分析现时代关于课程全球化的四种哲学观即新全球主义、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反全球主义入手,探讨了全球化挑战下课程改革的五种主要国际趋势,即双语课程、环境课程、创新课程、发展课程和国际理解课程,最后指出了教育全球化对中国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管理和课程实施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第五部分结语:问题与沉思。文章跳出具体的教育问题,分析了教育应对社会转型而不断变革的必然性和教育基本理想的永恒性,总括性地探讨了教育全球化或全球化背景下教育的基本含义,以及教育全球化与教育现代化、教育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教育全球化与教育国家化、教育全球化与教育民族化、教育全球化与教育地方化之间的关系,最后指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育学的历史使命。【关键词】:教育发展研究全球化教育全球化教育现代化民族文化认同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G40

【目录】:内容提要3-6Abstract6-8第一章导论:挑战就是机遇8-39第一节教育发展研究的两种分析框架及理论预设8-18

一、两种范式:教育现代化与教育全球化9-1

3二、理论预设:社会进化论与社会冲突论13-17

三、教育现代化范式与教育全球化范式之间的关系17-18第二节全球化的界定模式与教育全球化的基本特征18-28

一、全球化的界定模式18-2

3二、教育全球化的基本特征23-28第三节教育全球化:问题的提出与视角的选择28-39

一、问题的提出28-3

3二、视角的选择33-39第二章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育制度面临的挑战39-73第一节教育全球化的制度性先兆40-49

一、教育国际贸易化40-

43二、教育产业经营化43-46

三、教育权力分散化46-49第二节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制度的理论审视49-6

1一、教育产业还是教育事业49-

52二、政府干预还是市场调节52-5

5三、教育平等还是教育效率55-58

四、专业自由还是民主决策58-61第三节教育全球化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挑战61-7

3一、教育全球化对中国教育市场的挑战61-6

5二、教育全球化对中国教育结构的挑战65-68

三、教育全球化对中国办学体制的挑战68-73第三章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育目标面临的挑战73-111第一节从“国家公民”到“世界公民”74-8

5一、市民社会与国家公民教育74-78

二、全球村落与世界公民教育78-8

3三、个人、国家与世界的关系83-85第二节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公民的素质目标85-99

一、世界公民的形象与素质维度86-87

二、个人维度:培养和谐世界的完人87-9

1三、国家维度:培养全球社会的国民91-9

5四、人类维度:培养地球祖国的球民95-99第三节教育全球化对中国教育目标的挑战99-11

1一、教育全球

化对中国创新教育的挑战99-10

2二、教育全球化对中国素质教育的挑战102-106

三、教育全球化对中国公民教育的挑战106-111第四章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课程改革面临的挑战111-151第一节课程全球化的四种哲学观112-12

5一、新全球主义课程观112-11

5二、新自由主义课程观115-119

三、后现代主义课程观119-12

2四、反全球主义课程观122-125第二节全球化背景下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125-137

一、双语课程125-128

二、环境课程128-130

三、创新课程130-13

3四、发展课程133-13

5五、国际理解课程135-137第三节教育全球化对中国课程改革的挑战137-1

51一、教育全球化对中国课程目标的挑战137-1

41二、教育全球化对中国课程结构的挑战141-14

4三、教育全球化对中国课程管理的挑战144-147

四、教育全球化对中国课程实施的挑战147-151附录一: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151-155附录二: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承认高等教育学历、文凭和学位的地区公约155-159附录三:WTO教育服务贸易的有关规则159-166附录四:世界人权宣言166-169附录五:走向全球伦理宣言169-179附录六:世界人类义务宣言179-181主要参考文献181-190后记190-191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2.从经济全球化到文化全球化论文 篇二

中国企业家一反往日谈发展、谈增长、谈速度的“老”话题, 把演讲重点放在欧美企业界特别“时髦”的企业社会责任上, 牛根生又特立独行了一回。

牛根生——这位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家, 在他知天命的年岁突然进入到全球视野中。他只在哈佛大学讲了两个钟头, 但余波难息。

每年的3月, 一年一度的“亚洲商业论坛 (Asia Business Conference) ”都会在哈佛大学召开。会议探讨亚洲与全球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并邀请亚洲和全球知名的企业家与政治家前来参加。由于其嘉宾规格之高、参与人数之多以及课题探讨之前沿、深入, 每一年的年会, 都成为了国际学术界和西方媒体高度关注的“思想盛宴”。

今年的哈佛亚洲商业论坛主题为“重塑世界” (Reshaping The World) , 重点讨论亚洲崛起过程中, 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三方面对周边地区产生的影响。论坛分作两天, 牛根生的演讲被安排在了第二天早晨进行, 地点为奥里奇会堂 (Aldrich Hall) , 这是论坛三处演讲地点中, 可以容纳观众最多的一处, 位于哈佛主校区的中央。

这天的演讲8点45分开始, 牛根生来得稍早了一些, 他坐在台下再看了一遍讲稿, 等到主持人提到名字时, 便起身大步走向讲台。

在这样一个论坛上, 牛根生有很多话题可以谈:如何让蒙牛在9年之内做到全国老大;如何在企业高速成长时, 保证管理迅速跟上;如何通过技术研发加速市场竞争的变化, 甩开对手;如何看待奶业的兼并重组, 以及国内外资本的合作等等。但是, 牛根生选择了“企业社会责任”。

3.从经济全球化到文化全球化论文 篇三

主体间性:方法的建构与

“深描”之巧

在研究方法上,作者崇尚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严格地依据实地考察和各类访谈来做出评估,这是一种注重解释主体的质的研究方法。它以“本质直观”为特征,强调研究本身也是主体间性的呈现过程。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即“主体间的同一性”,其哲学基础源于胡塞尔主体先验论框架下通过“统觉”、同感、移情等,达到主体间的共识与相互理解,厘清哈贝马斯交往理论中相对于工具行为的“主体间性”行为以及海德格尔本体论中主体之间交往、理解关系等。

《主流》正是基于“本质直观”与“主体间性”的哲学意味,通过调查美国创意文化产业参与主体的主观意义,强调将被采访者的独特背景展现与内心思想及情感,行动目的及动机的洞察、理解、解释相结合,展开对“全球文化战争”何以发生、缘何变化等问题的资料搜集,给我们呈现出大量生动而丰富的“本质直观”与 “主体间性”的意义解释。该方法的使用让该书在同类反映、探讨甚至批判全球文化战争的论著中显得独具风格——是访谈对话中建立的非对话体、数据分析中提炼的非统计体、情境体验中浓缩的非故事体的糅杂。

在写作风格上,作者以自身作为叙述主体,来捕捉、透视与反思全球文化格局,其叙事笔力的技巧与风格亦使该书独具韵味。

该书虽为论著,但多以叙事为主线。而其叙事则并非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糅合了小说情境的典型、电影镜头的戏剧性、新闻的客观、评论的直抒胸臆,将纷繁复杂的全球创意产业格局用简约深刻的笔触进行勾勒,里面夹杂着大量的人物与情境“深描”,使该书呈现出独特的魅力——真实而含蓄、生动而深刻。

《主流》以呈现个性鲜明而颇具风格的主体形象为主线,用诸多典型人物拼接全球文化面孔。全书几乎寻不到完整的对白,但读者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我”的存在,研究者被置于半隐匿状态。调查、访谈的过程和具体提问被巧妙地转化为主体背景讲述,特别是对原话的选择和“情境”的渲染方面,趣味和意味交相辉映,细节之处总能让人品出作者的智慧。

文化间性:文本的批判之韵

《主流》的结构框架较为简单,共分为两部分:美国的娱乐业与世界文化战争。谋篇布局中突显了作者在全球化即美国化的现实批判中,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全球以美国文化为主流的观点。该书的主旨相应地表现为两个角度:对美国缘何主流进行追溯,对其主流传媒、主流文本与主流传播方式进行深入剖析,以期寻找席卷全球的文化密码;对文化新兴国家的非美国文化进行积极地探寻与文化建构。这种意识中的否定与无意识中的接受之间形成了不着痕迹的批判隐喻,表现为对美国文化推崇又疑惑,对新型文化接受又否定的文化批判立场,也充分体现了一个欧洲社会学家对所处现状与发展所自然流露的文化忧思。

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作者旨在解释美国娱乐业缘何全球化,进而向读者呈现“流行的”“大众的”“主流的”文化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作者所尝试探究的恰恰是全球跨文化传播中关乎“文化间性”的问题。

文化间性是从“主体间性”引申而来,是一种文化与他者际遇时交互作用、交互影响、交互错借的内在联系,与多元文化、文化杂合、文化融合等概念所不同,它更强调承认差异与促进互动。该书针对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所谓的“美国文化的单边化”“单向霸权”“全球同化”等观点进行批判,提出实际的情况要微妙而复杂得多,文化贸易兼具了趋同与差异的特征。这种批判更符合“文化间性”的旨归,其既表现出对强势文化的尊重与接纳,同时又兼具了对新兴文化与主导文化对话何以可能这一重大问题的冷静探析。

一方面,该书承认美国主导的娱乐文化在全球娱乐中的主宰地位,在考察并分析美国的娱乐业时,从政治上的院外游说、文化产业的生产与营销到流行音乐、流行剧集的全球翻版、反精英文化的日渐高涨,将落脚点置于对“主流”的解释——精英文化的褪色,文化等级的消除,模糊的、杂合的文化更容易流行,更符合大众的口味而成为主流。

另一方面,该书认为文化多元发展的过程并非是单一的或平衡的,其结果也并非是文化发展的齐头并进,而是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地域政治性的、重新分配了的文化版图:美国的创意产业将在趋向世界市场中越来越强大,以致占据文化贸易的制高点;新兴的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在努力发展他们的创意产业;而原先处于主导地位的那些国家——从欧洲开始,可能会被淹没。

细读全书的读者会很容易发现,作者在进行全球娱乐文化巡视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探寻与美国文化进行参照的“他者”文化时一直保持着冷静的反思。“文化间性”的反思使作者在建构观点时体现出了更多的文化间的承认、包容、交流以及对文化混合现象的解释,使全书虽结构简约而附着内容却凸显深刻,资料庞杂、详尽、具象化却独显思维与逻辑的清晰。

掩卷而思,尽管《主流》给我们“洞达”全球文化创意产业之“大势”打开了窗口,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关注与解读却尽显粗略,被采访主体在提及中国文化时话语所指无外乎是“中国式审查”。这虽有些刻板印象之效,但粗略与刻板本身就值得我们反思: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路径在哪里呢?用何种本土战略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用何样文化印象塑造世界的中国面孔;以何种思维创新文化产品并探寻全球推广战略;用何种政策制度推进中国传媒出版业走向世界。概言之,《主流》虽未对中国文化进行本体解构委实遗憾;但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却仍然提供了对本土文化的另类批判与忧思参照,这无疑也是该书的重要价值之一。

4.从经济全球化到文化全球化论文 篇四

一是速度文化。知识经济以信息化为先导。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提高了人们对知识和信息的利用效率和可共享程度。讲究速度和效率,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是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速度就是一切”。“一个公司的成败取决于其适应变化的能力”。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时间和速度的竞争。美国思科系统公司信奉的企业信条是:“在未来的商战中,不再是大吃小,而是快吃慢”。因此,培育重视速度的企业文化成为迫切要求。培育企业速度文化的目的在于争取最先掌握信息,发现最终消费者,并通过技术研发最先满足最终消费者的需求。培育企业速度文化的关键,不仅要运用数字化工具改造、创新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流程,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营造出充分发挥知识和智能效率的企业文化氛围,在快速变动的商业环境中提供企业员工最快速的反应机制,让员工充分发挥潜力,主动把握不断流动的信息所透露出的商机。

二是创新文化。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主导性经济活动,是企业的生命源泉。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成功者往往是那些敢于突破传统游戏规则,敢于大胆创新,不畏风险的人。因此,要大力提倡和树立积极的创新意识,开展创新活动,培育和形成重视创新、勇于创新的文化氛围。

三是虚拟文化。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日益虚拟化。所谓虚拟经营是指企业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虽有生产、营销、设计、财务等功能,但企业内部却没有完整的执行这些功能的组织,企业仅保留其中最关键的功能,而将其他的功能虚拟化,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外力进行整合弥补,以在竞争中最大效益地利用有限资源。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优势资源,既增加企业运行的效率和活力,又避免工业经济时代常

规运行中的硬设施投入,从而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另一方面必须保持对市场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和研发设计能力,而不必将自己的主要精力耗费在低价值产出和常规的工业生产中,后者完全可以通过国际分工体系以订货或合营方式来完成。企业实行虚拟经营必须控制关键性的资源,如培育和控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设计,善于通过战略联盟、共同作业与虚拟生产、虚拟营销等方式。实施虚拟经营要注意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带来的冲突。因此,适应虚拟经营,企业要努力培育适应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合作共享、相容共进、互惠双赢或多赢等文化素质。

四是学习文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生产要素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知识需求规模和知识价值获得前所未有的提高,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成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学习成为资源开发最基本的手段。知识的积累依靠学习,创新的起点在于学习,环境的适应依赖学习,应变的能力来自学习。学习给企业带来利益和机会。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爆炸、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持续运行期限或生命周期受到严厉的挑战。企业只有通过培养整个企业组织的学习能力,在学习中不断实现企业变革、开发新的企业资源和市场,才能应对挑战。企业应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组织。现代企业只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永续经营。

5.从经济全球化到文化全球化论文 篇五

生态系统评价的回顾与展望--从北美生态区域评价到新千年全球生态系统评估

生态系统评价对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在生态区域评价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系列事件,阐述了生态系统评价在北美和全球的发展过程、生态系统评价的有关概念、内容及其对于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意义,同时还介绍了我国参与新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的一些行动,并对中国的生态系统评价提出看法.

作 者:杨洪晓 卢琦 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与发展中心,北京,100091刊 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年,卷(期):200313(1)分类号:X144关键词:生态系统评价 生态系统区域划分 可持续发展 美国 联合国

6.从经济全球化到文化全球化论文 篇六

1.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两个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

2.欧洲联盟

(1)欧共体(创立时间:1967年)的机构包括: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2)1993年,“马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宣布成立。

(3)影响:①推动欧洲经济的发展,欧盟与美国、日本并列为世界经济三强。

②促进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③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3.欧元形成

1月1日,欧元诞生。

欧元的问世,淡化了欧洲地区的疆域和国别概念,促进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有利于加深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

4.北美自由贸易区

正式诞生的标志是: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

组织的特点: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其成员国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

影响:对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德经济发展起积极作用,相互弥补经济发展的不足,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是南北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范例,加快美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经济全球化的意义。

5.亚太经合组织

(1)正式成立:1989年11月,堪培拉会议,。

(2)中国于1991年同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3)亚太经合组织的最高活动是:非正式首脑会议。

6.世界贸易组织(WTO)

(1)依据:乌拉圭回合

(2)成立:1995年1月1日,正式建立

(3)性质:成为国际经济贸易中调解各成员国相互间贸易关系、解决各成员国贸易争端的机构。

(4)成立的意义:标志着多边贸易体制建立。

7.中国入世

(1)过程: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之一;1986年正式提出复关申请;11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中国入世的影响:机遇: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分工;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从而维护合法权益;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挑战:对我国弱势产业带来压力和挑战。

我们的策略:抓住机遇、积极参与、防范风险、趋利避害

8.经济全球化

(1)时间:80年代末90年代初

(2)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①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强有力推动。

②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③市场经济体制被普遍认可和接受。

(3)表现:

①资本的跨国流动。

②生产的国际化。

③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加深。

⑤世界市场的扩大。

(4)认识: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把双刃剑,既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又使经济的发展更加不平衡,贫富悬殊更大。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5)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①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如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等。

②世界各国经济过于相互依赖。

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6)对策:

A、需要全人类共同行动。

B、加强对人类共同性问题的对策研究,制定出全球范围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措施。

C、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各国人民携手解决。

经济全球化的新特点新趋势

经济全球化从高速推进期进入调整期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全球化主要呈现出以下新特点。

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速度明显下降。跨境贸易与投资快速发展,是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的重要表现。—,全球货物贸易出口、服务贸易出口和跨境直接投资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0.9%、10.8%和11.9%。20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一个分水岭,此后,跨境贸易和投资明显减速。—,全球货物贸易出口和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速分别下降到1.0%和3.2%。货物贸易出口占全球GDP的比重在2008年达到25.4%的峰值后,20降到22%。服务贸易出口占全球GDP的比重在2008年达到6.32%,近在波动中维持,年为6.65%。跨境直接投资规模20达到18938亿美元后出现收缩,2008—2017年年均增速为-0.42%。

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与格局发生变化。从内容变化看,服务贸易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有所上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增长速度都明显下降,但货物贸易增速下降幅度更大,服务贸易平均增速达到货物贸易平均增速的3.2倍。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相应上升,占比从2008年的19.9%上升到2017年的23.2%。从格局变化看,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明显上升。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持续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越来越深地参与到全球生产价值链当中,在跨境贸易与投资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为例,发展中国家占全球直接投资流入额的比重从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发展到与发达国家接近,个别年份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加速调整。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是由理念、规则和机构组成的一套复杂的国际体系,为经济全球化提供制度保障。从理念层面看,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的自由贸易理念正受到所谓“公平贸易”理念的挑战。从规则层面看,新的经贸规则从以往的边境措施向边境后措施深度拓展。从治理平台看,多边贸易谈判停滞不前,多哈回合谈判迟迟未果,但区域一体化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成为制定国际经贸规则的新平台,世界贸易组织这个多边组织的改革被提上日程。

经济全球化进入调整期具有深刻复杂原因

经济全球化进入调整期,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

国际金融危机的后遗症。回顾历史,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打断了上一轮经济全球化进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经济全球化才重新启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同样给经济全球化带来严重冲击,一些重要金融机构破产,大多数经济体增长速度下降,有的甚至出现负增长,并伴生失业增加、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企业利润下降等问题。很多国家出台了贸易救济措施甚至保护主义措施,直接影响国际贸易与投资的增长。

经济全球化的副作用积累。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贸易投资和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前一个时期经济全球化高歌猛进,积累的副作用在一些国家逼近了临界值。同时,一些国家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收入差距扩大、产业空洞化、金融风险跨国传导等问题被过度归咎于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矫枉过正的反应,这些国家出现了逆全球化思潮,社会舆论分化,对经济全球化的质疑上升。

国际格局发生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近年来,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接近40%,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区逐渐形成,使全球发展的版图更加全面均衡。然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未能反映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的变化。近年来,虽然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出现变革迹象,但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形成依然任重而道远。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经济全球化走向

当前,要合作还是要对立,要开放还是要封闭,要互利共赢还是要以邻为壑?国际社会再次来到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能否引导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关乎各国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空间,关乎全世界繁荣稳定。我们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经济全球化走向,旗帜鲜明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坚定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让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更多释放出来,帮助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有效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共享经济全球化红利。

登高望远,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未来走势。经济全球化进入调整期,呈现出速度放缓、内容变化、格局分化、规则重构的新特点。我们既要看到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全球化调整进一步加剧的可能性,更要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历史大势。必须看到,经济全球化适应生产力在全球优化布局的内在要求,历史潮流不可阻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们要在准确判断经济全球化走势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调整对外开放战略,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新时代的对外开放提出了新要求。应与时俱进调整对外开放战略,充分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服务于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在开放内容上做到贸易与投资并重、制造与服务并重、引资与引技引智并重,在开放对象上做到对发达经济体开放与对发展中经济体开放并重,在开放方式上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结合,在开放布局上实现沿海、沿边、内陆地区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积极打造参与国际竞争新优势,加快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扎实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以我为主的国际产业链;加快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战略调整,推动开放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开放条件下的创新能力,尽快在资本技术密集产业形成国际竞争力;以服务业开放为重点,切实改变服务领域“对外开放不足,对内管制过度”的局面;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资跨国公司,增强在全球整合资源的能力。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标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赋予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更大自主权,商签高质量区域合作协定,以开放促改革。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加速调整,将对经济全球化产生深远影响。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应从多个层面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引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在双边层面上,要充分认识到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合作竞争的长期性、全面性和复杂性,从和平发展大局出发处理好大国关系。在区域合作层面上,加快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欧双边投资协定等谈判进程,稳步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多边层面上,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将是未来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重点领域,中国要积极参与改革,成为改革的核心成员。应加强相关研究工作,寻找各个成员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提出能够兼顾不同国家利益的改革方案。

稳定的外部环境是各国发展的重要前提,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现行国际秩序并不完美,但只要它以规则为基础、以公平为导向、以共赢为目标,就不能随意舍弃,更不能推倒重来。要坚定奉行多边主义,敦促各方切实遵守共同制定的国际规则,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积极参与斡旋解决地缘政治热点问题。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继续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不论是科技创新、贸易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还是网络、外空、极地等新疆域,在制定新规则时都要充分听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意见,反映他们的利益和诉求,确保他们的发展空间。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7.从经济全球化到文化全球化论文 篇七

《丑女贝蒂》是哥伦比亚RCN电视台拍摄的都市情景喜剧。影片讲述了容貌傻气、满口牙箍却极具才华的丑女孩贝蒂, 在进入美女如云的时装公司后, 不断遭到嘲弄甚至陷害, 但最终凭借自己的才华和自信, 完成了“乌鸦”到“凤凰”的跃变。电视剧播出后,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收视率从播放初期的30%一路飙升至60%, 仅在电视剧播放的第一个月中, 广告收入就达5.8亿美元。据《丑女贝蒂》的剧作者菲尔南多·盖坦估计, RCN电视台从这部电视剧中至少获利5000万美元。 (1) 该剧的巨大成功, 挽救了当时濒临破产的RCN电台, 也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贝蒂热”, 带动了该国“贝蒂系列”产品的销售热潮。

与此同时, 《丑女贝蒂》也在全球范围内连创收视佳绩。在美国、墨西哥、委内瑞拉、秘鲁、阿根廷和巴西等35个美洲国家热播期间, 该剧曾以超过50%的高收视率独占鳌头。在我国, 央视电视剧频道在2002年播出了此剧, 播出的前4周, 收视率以平均每周30%的速度一路攀升。 (2) 目前, 《丑女贝蒂》已在全球138个国家和地区先后播出, 所到之处, 无不引发收视热潮。

在全球范围的播放狂欢之后, 《丑女贝蒂》并没有就此销声匿迹, 而是继续掀起了“翻拍”热潮。亚欧美各大洲多达35个国家的电视台争相模仿, 纷纷拍摄本国的本土“丑女”。“本土丑女”将本国文化与原版《丑女贝蒂》结合, 又造就了新一轮的“丑女”收视热潮。2006年, 南美最有实力的墨西哥电视台翻拍的《丑女丽媞》, 一跃成为南美收视冠军, 而其拍摄集数也由原计划的100集一加再加, 最终拍摄了280集。而经过美国ABC电视台改编的《丑女贝蒂》, 一经播出就收视傲人, 随即风靡全球。该剧获得了美国第八届家庭电视剧奖最佳新剧奖, 2007年11项艾美奖提名, 并获得了金球奖最佳喜剧女主角以及最佳喜剧连续剧两大奖项。

《丑女贝蒂》在全球范围的播放和翻拍过程中, 超越了国家、民族甚至宗教的界限, 实现了该剧在全球传播中的文化融合, 是近年来影响最为广泛的电视剧集之一。

《丑女贝蒂》成功的原因

各国的文化虽然各不相同, 自成体系, 但还是有很多共通性的, 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善恶价值观的认同。影视媒介的出现, 使人类进入了视觉文化时代。更加易看、易懂的图像、影像等视觉内容逐渐成为我们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和形式。趋美避丑, 乃人之本性。而视觉艺术的发展更将人类这一特质推向高峰。视觉上的“美与丑”成为判断一个人的最重要的标准, 除此之外的品德、性情等则沦为外貌的二等附加。在这个依然是男权至上, 男性掌握传媒主动的时代, 女性的外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外貌对女性来说, 从来没有如此重要过。当今的“美女经济”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佐证。媒体的导向使得女性对自身的外貌越来越苛求, 也使得大众对女性的外貌越来越重视, 甚至忽视了精神方面的追求。诚然, 媒体在社会整合、维系社会的一体性中有重要的作用, 可是整合社会并不等同于人物形象的同质化, 几十年不变的美丽面孔总会引起人们的视觉疲劳。受众希望有更新鲜的面孔, 而在当今视觉文化审美观束缚下不断追求美丽的女子, 面对众多的生活压力, 也希望得到解脱。

《丑女贝蒂》成功的原因正在于此, 影片对“丑”的突破性诠释是对当今审美标准进行的一场巨大挑战, 这种诠释如一股清风, 吹到逐渐疲倦的全球视觉文化之中。贝蒂是丑的, 却丑得不卑不亢, 她用自己的真诚善良感动了人们, 用才华迎来了事业的成功, 同时也收获了爱情的硕果。它告诉人们, 除了外貌外, 女性的生活还有许多其他的惊喜和可能, 没有美丽的外表也可以拥有精彩的人生。因此, 不能不说《丑女贝蒂》为“女性标准”吹开了另一番天地, 并最终得到了全球文化的认同。

《丑女贝蒂》成功的跨文化传播意义

《丑女贝蒂》的成功主要体现在全球跨文化传播的成功和全球各地大规模的翻拍、复制, 无论是全球热播, 还是全球“翻拍”, 都意味着《丑女贝蒂》的故事及其所要表达阐释的文化内涵, 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认同及接受, 甚至弹性地融入其他国家的文化之中。近年来, 虽然屡有全球热映的影视佳剧, 也常有影视剧被翻拍, 但是还没有任何一部影视剧拥有《丑女贝蒂》如此大的复制规模。从这个角度来说, 《丑女贝蒂》无疑是成功的, 而它的成功, 则蕴涵了巨大的跨文化传播意义。

跨文化传播的全球化认同。好莱坞影视剧称霸影坛80余年, 在美国文化“进军”全球的进程中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包括英法等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都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抵制美国文化入侵, 以防止本国文化被美国文化同化。但是, 无论是电影播放配额制, 还是限制国外影片播放时间, 都无法阻止美国文化的渗透步伐。毕竟, 文化不是物质产品, 不能通过海关限制。而在互联网出现之后, 无国界全球联网对文化保护工作更形成了巨大的挑战。文化侵略和文化同化的后果是传媒强势文化蚕食传媒相对弱势国家的文化, 最终的结果就是全球文化一体化, 而任何一种文化的消失都意味着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意蕴的文明的灭亡, 因此, 全球文化一体化给人类造成的损失无疑是无法估量的。

而哥伦比亚版《丑女贝蒂》的传播则与美国影视剧不同, 它借助影视剧这种文化表现形式, 以通俗大众题材为背景, 从全新的视角切入, 以柔和无侵略性的故事风格, 让人们在欣赏观看的时候, 只有邻家故事般的亲切, 却无异文化侵略的凌厉, 故事中没有地域差别、没有种族偏见、没有宗教歧视、没有本国特别文化的宣扬, 只是在讲述一群普通人的故事, 这样的传播方式, 既使得《丑女贝蒂》的受众不受国别限制, 又通过赋予电影新鲜的元素来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 从而使其在全球范围的传播畅通无阻。相对于哥伦比亚原版《丑女贝蒂》, 美国影视剧则有着明显的文化特征, 比如曾经风靡全球的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 里面无时无刻不在宣扬美国化的生活方式和美国式的家庭民主, 而美国翻拍版《丑女贝蒂》虽然也获得了巨大成功, 但是里面所宣扬的个人主义, 野心勃勃的奋斗精神, 商业中的勾心斗角, 都带有浓重的美国文化特点, 仅此而言, 美国影视剧虽然可能出现同哥伦比亚版《丑女贝蒂》那样的热播情况, 却绝不可能出现全球文化认同进而数十个国家翻拍的盛况。

哥伦比亚版《丑女贝蒂》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跨文化传播的可能性, 这种传播方式无文化侵略之可怖, 亦无文化同化之嫌疑, 只是让全球各国在认识本国的同时, 与各国进行友善平和的文化交流。我们通过哥伦比亚版《丑女贝蒂》认识了淳朴善良的哥伦比亚人民, 但丝毫没有感受到如美剧般的文化侵袭。让全球人民认识本国, 了解本国, 这种传播方式是极有指导意义的。目前, 由于许多西方媒体带有偏见的扭曲传播, 许多西方国家并不了解中国, 在他们眼中, 中国或是如电影《红高粱》中所描述的乡土农村, 或是某些西方媒体所扭曲描述的无人权国家, 甚至, 某些人还以此为依据, 以中国人权问题来干涉中国内政……这种现象的出现, 只因为他们没有更好的渠道了解中国, 认识中国, 试想, 如果我们拍摄的反映国民真实生活景象的影视剧可以走向全球, 那么那些一直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的外国人就可以更正确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 这对于一直致力于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中国对外传播是极有指导意义的。

跨文化传播中的本土文化弹性吸收。网络的出现, 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为了保护本国文化而采取的种种限制措施显得捉襟见肘。信息在各国各地区之间快速无阻地传播, 空前地加快了全球文化融合的速度。此时, 狭隘地阻止外国文化内容传入本国的做法, 不免显得幼稚而单薄。既然文化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 那么, 不妨把眼光放到“如何有选择地吸收别国文化”上来。“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才是正确的“拿来主义”文化观。而在这一点上, 《丑女贝蒂》的翻版现象, 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文化融合的精彩范例: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进行弹性吸收, 将外来文化良性吸收并融入本土文化, 在保护本土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华。

从《丑女贝蒂》翻版的传播效果来看, 由于各国语言、风俗和生活方式等的差异, 受众尤其是中老年受众都更容易接受本国的“丑女”。如, 美国文化的盛行使得美国版《丑女贝蒂》在全球各地受尽追捧, 但是哥伦比亚本地居民却对此嗤之以鼻, 因为他们认为美版丑女是对哥版丑女的拙劣复制, 正如同中国受众对美国翻版《无间道》的反应;在中国, 中国翻版《丑女无敌》的收视率也远远高于当初哥伦比亚版《丑女贝蒂》在中国播放的收视率。受众总是更易于接受熟悉的事物, 因此, 将引进的“文化产品”进行本土化设计, 必然更易于传播。“丑女”的翻拍, 只是更换了文化背景和人物, 最重要的“精神”核心, 也即对美的另一种诠释并没有改变, 因此, 仍然是成功的文化传播活动。塑造“本土丑女”的过程, 也是吸收外来文化精华、提升本土文化的过程。

《丑女贝蒂》的成功对于未来跨文化传播的指导意义是非常巨大的。它提示我们, 全球文化融合完全可以在保护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 而本土文化也可以借助外来文化发扬光大, 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 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结语:跨文化影视传播的全球化融合

近年来, 以翻拍现象为特征的影视剧跨文化传播活动愈演愈烈, 《丑女贝蒂》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视产品来说, 翻拍也是很普遍的现象, 如日本漫画《花样男子》先后被中国台湾、日本、韩国和中国湖南省改编翻拍, 中国的《花木兰》、《无间道》等影片也被好莱坞翻拍。出现这种以翻拍现象为代表的文化流动融合现象, 主要是因为不论翻拍的质量如何, 由于受众受到“品牌认知心理”、“怀旧心理”和“评判心理”等特定文化消费心理的影响, (3) 同时基于原版剧集的成功, 翻版都会有一定的受众基础。而对于制片商来说, 相比原创一部优秀的影视剧, 改编翻拍要容易得多。

虽然, 在和谐融合的过程中, 如何协调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产品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平衡仍然亟待解决, 但是, 哥伦比亚版《丑女贝蒂》的热播让我们看到高质量的原创产品也是可以同强势文化输出国产品相竞争的;同时, 在各国本土“丑女”的成功复制过程中, 我们也可以看到有选择地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 同样可以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的基础上对本土文化进行提升。

总之, 《丑女贝蒂》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向世界传播本国文化以及在吸收外国文化的同时保持本国文化独立性的可能:即, 在参与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 既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 又积极寻找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共通性, 在有效诠释这种共通性的过程中, 实现本国文化的输出, 并获得全球文化认同, 实现和谐的文化融合。

参考文献

[1]李强:《“丑女贝蒂”风靡美洲》, 新华网, 2001年7月7日。

[2]新浪娱乐:《〈每日佳艺〉“丑女贝蒂”征服中国观众》, 新浪网, 2002年9月17日。

8.从经济全球化到文化全球化论文 篇八

国际上有两类贸易政策值得中国参考,其一是国际贸易自由港,如瑞士自由港对国际贸易产生重大影响,瑞士是美国、英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艺术品贸易国,也是国际艺术品进出口的重要中转站,成就瑞士艺术品国际贸易重镇的原因就是它作为艺术品自由港的悠久历史。

为了满足财富不断增长的亚洲地区对自由港的需求,2010年新加坡继续建设新的自由港,新加坡自由港是亚洲第一个自由港,也是全世界最大的专营艺术品和古董的自由港。与瑞士一样,存放在新加坡自由港的艺术品在进入新加坡海关之前不会被计入新加坡贸易数据的。新加坡良好的艺术品政策让新加坡在过去二十五年中,艺术品进出口总量年均增长35%,总量已达到1985年的50倍左右。

从瑞士和新加坡可以看出,一个好的艺术品税收政策完全可以推进一个地区艺术品交易市场的快速发育。而从亚洲范围看,新加坡在国家政策上领先于亚洲各国,从而奠定新加坡成为国际重要的艺术品贸易国的地位,至少在亚洲范围内,新加坡日趋重要。

其二、呼吁中国建立艺术品专向贸易的自由港,是近乎天方夜谭的梦想。而减免艺术品增值税和关税,这是艺术品市场对国家政府的重要政策诉求。中国艺术品被列为进口商品的第21类,与奢侈品同属一类。其中与我国签订优惠贸易协定的国家,艺术品原作的进口税率为12%,没有签订优惠贸易协定的国家,艺术品进口税为50%。显然中国的艺术品税收政策和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无法相比,和香港、台湾也无可比拟,上述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品关税均为零,无增值税和其他税费。而各个国家和地区也对艺术品实施税收优惠,比如英国对艺术品只加征5%的进口环节增值税;德国增值税税率为7%;台湾和日本征收5%的营业税;新加坡为7%。

直到2011年,国务院下发《关于2012年关税方案的通知》决定,将油画、粉画及其他手绘画原件;雕版画、印制画、石印画的原件;各种材料制的雕塑品原件的进口关税税率由12%降至6%(暂定1年)。我们来具体计算一下税收:如从海外进口一件10万元的艺术品进入中国海关,运费为1万元,保险费为1000元,海关则核定该件艺术品总价格为11.1万元,则关税为6660元。另艺术品还需缴纳17%的增值税,则按11.766万元(关税6660元加11.1万元)应缴增值税20002.2元,所以这件价值10万元的艺术品需缴纳的总税收为2.66622万元。那么可以这样理解,实际税收约占艺术品总价值的27%。如此高的艺术品税收堪称世界之最,而这还不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其三、艺术品交易抵税,世界各国都利用税收政策来刺激国内的文化艺术消费,比如香港,不仅对艺术品的进口免收任何形式的税收,并且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在香港经营艺术品只需交纳利得税,其中个人为15%,机构为16.5%,特别要强调的是相关成本和已缴纳税的税额可以进行抵扣。另外香港和其他欧美国家一样,可以通过个人捐赠来减免相应的税收。香港的个人或机构只要向非营利组织的基金会捐赠年度总和在100港元以上,即可获得相应的税收减免,扣除额限于应评税息的25%。

从上述三个方面看,中国政府在艺术品的税收政策方面大有可为之处,唯有支持结构性政策改革才能带来国家的繁荣和文化的大发展,反之都会浮于表面。

9.专题:经济全球化 篇九

专题: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及其表现

1、原因:

(1)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2)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各国都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促进经济的发展。

(3)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技术不断更新,生产力迅速提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4)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2、表现:

(1)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2)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3)资金的全球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4)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5)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6)国际组织的建立;如: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3、影响:

有利:经济往来障碍减少,企业可更多自由在世界范围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发展;对发展中国家引进资金、技术发展本国经济是良好机遇。

不利: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贸易中常处于劣势:跨国公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影响加大;拉大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间的贫富差距。

二、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外国资本与先进技术、先进设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进我国民族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较弱,技术相对落后,市场发育不够成熟,加上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制约,增加了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难度。

三、全球化的应对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

3、大力引进外资与技术设备,借鸡生蛋,增强国力;

4、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快速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让科技成为经济腾飞的翅膀;

5、大力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参与国际的竞争;

6、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7、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8、重视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共建和谐社会;

9、努力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提升民族整体素质。

四、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与对策

2012年初中历史专题复习(第二轮)

共同的问题:资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毒品问题,恐怖主义问题,核武扩散问题,战争威协问题,网络犯罪问题。

对 策:

1、坚持可持续发展,这是帮助人类社会从工业化弊端中摆脱出来,走向新文明的一个有效途径;

2、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努力,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充分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

4、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策略: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顺应潮流积极加入,抢抓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四、世界近现代史上资本主义经济有四次快速发展,是哪四次?原因分别是什么?分别造成什么影响?

1、第一次:19世纪中期

原因:①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新兴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特点: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影响:①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掀起,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②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对外侵略扩张,最终东方从属于西方

③促进社会进步,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

2、第二次:1870~1913年

原因: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②帝国主义疯狂瓜分世界,促进经济的发展。③欧美处于相对和平发展时期 ④资本主义产生了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德经济迅速发展,英法相对缓慢,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俄日发展较快,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影响:①列强疯狂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殖民体系最终形成②帝国主义矛盾加深,最终引发一战

3、第三次:1923~1929年

原因: ①欧美各国重视技术的革新,注重调整政策

②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对殖民地进行瓜分

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世界形势相对和平

特点:美、日发展突出,美国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权。德国经济重新崛起

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最终爆发1929-1933年经济危机

4、第四次:20世纪50~70年代

原因: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②发达国家利用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掠夺。③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在一定时期内使世界局势相对安定 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

特点:日本、西欧发展迅速,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影响:①70年代,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形成

②西方大国利用雄厚的经济实力,加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干预

10.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的影响 篇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与冲击。

而就法律领域而言,经济全球化发展对国际经济法的影响是最为深刻的。

★ 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

★ 互联网?背景下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研究

★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小城镇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 循环经济下的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研究论文

★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若干伦理问题的思考

★ 经济快速发展下数字化城市管理

★ 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伦理观的新向度

★ 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原因

★ 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论文

11.从“世界史”到“全球史” 篇十一

这本教科书中的地图雅致,故事精妙,对各类大小文明形态采取散点透视,平行叙述的对等策略,甚至常识中从未听说过的小小文明也被郑重其事地施以笔墨,配以别具匠心的老照片、经典画作和细节展示,相当彻底地颠覆了世界史的叙事传统。作者的恣肆笔调和癫狂想象因为悖离了传统的阅读习惯,使读者在深感既冒险又刺激的同时,也许会觉得有些无所适从,因为如此过度逆反常规思维的发散式描写难免让人误解成缺乏核心历史观的引领。在作者的眼里,“历史”没有重要和不重要之分,“历史”只不过是某个特定年代的人们面对一些问题时如何解决生存与延续生命的方式。而我们的历史训练与此相反,往往是先从甄别与现实是否有重要关联开始,然后反向选择和安排历史叙事的内容。按此逻辑推导,似乎这部书恰恰就是要表达“没有历史观就是一种历史观”的荒诞看法。其实,在我看来,散点叙述的背后未必就没有隐藏着对历史的独特思考,作者在《致读者》这篇序文中说得很明确,书里充满了挑战性的意见、对立的观点、有争议的探索、开放的见解以及复杂有趣、难以解答的问题,以便引起思考,其陈述史实时潜藏的历史判断无处不在。以下就我的阅读感觉略加撮述一二。

文明比较:从静态到动态

从全球史的角度观察,不重视形形色色的事件作为串联构建历史演变环节的核心意义,而是注意“文明”作为各种形态在相互交流碰撞时所发生的变化效应,这个思路大体已渐为世界史研究者所接受。但“文明”比较的框架却仍有“静态”和“动态”之分。当代中国的世界史研究曾经深受汤因比“文明比较论”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汤因比给中国文明予以了相当突出的位置,特别是预言了中国的崛起恰是在其他文明消失的契机中发生的,很容易给中国人提供自恋的谈资。汤因比历史观论述的核心是“文明并置论”,大意是说世界上曾出现过二十一种值得谈论的文明,这些文明的发生有其内在的机制和演变理路,后来因为不适应历史的变化,大部分都灭绝消失了,只有中国文明等少数形态残留了下来,这些文明的种子以后可能成为大国崛起的传统背景,这种论调国人听起来当然心里觉得舒坦。但汤因比的“文明并置说”虽打破了“欧洲中心说”的论述僵局,却也给人以一种文明只能在隔绝静止的场域中诞生发展或自生自灭的印象。当下的“全球史观”则认为,“文明”不是孤立成形的,一定是在不断碰撞反复交流中拓展和改变自身的处境,新的世界史叙述对文明之间的相互渗透予以了更为密集的关注即是此类视角转变的反映。

这本书在谈到各类文明如何应对游牧民族的侵袭时,就采取了动态比较的框架,如对伊斯兰、中国、印度文明在吸纳游牧民族时所采取的策略进行了有趣的对比。书中说到伊斯兰穆斯林成功吸引改造和驯化游牧民,最终使其武力为伊斯兰所用,这是伊斯兰世界历史中具有决定性的与众不同的特点之一。与之相比,基督教世界摆脱牧民威胁的手段通常是武力击退或出钱贿买。中国把来自草原的征服者吸引到自身的生活方式中,但是没有能够也不情愿把他们永久转化成一支有利的战斗力量。入侵印度的游牧者往往转变成统治精英,他们有时会接受印度文化的某些成分,不過在通常情况下,他们在那块土地上一直保持着外来入侵者的身份。在这些地区,没有任何一种本土文化能够设法把游牧民族用作他们发动侵略战争的力量。游牧者给伊斯兰世界带来了新的刺激,并重新激发了穆斯林国家的战争能力。

再如“圣战”的起源也是穆斯林和基督教世界相互渗透的结果。朝圣在理论上本应该是和平之旅,在旅途中,朝圣的香客们有赖于途经各地的人们慷慨和仁慈的奉献,但“朝圣”在某一时期却突然变成了武力“远征”,与此同时,基督徒们逐渐采纳了先前穆斯林的圣战理念。他们认为,耶稣走过的地方以及埋葬众多圣徒的地点会使那些为之战斗为之献身的人得以圣化,为神圣事业而战本身就可以是赎罪行为。书中揭示了十字军东征与穆斯林圣战之间的关系,但却没有回答基督教为什么没有如穆斯林激进主义者那样,把“圣战”变成了跨越几个世纪的常态行为。由此也可以看出,文明交流的频繁及其限度。

还有一些细节十分有趣,比如书中谈到拜占庭的外交特别擅长通过复杂的礼仪威慑前来造访的蛮族,从而在武力上节省开支。这让我们想到中国宫廷中所奉行的怀柔远人的举动。十世纪初的皇帝康斯坦丁七世为宫廷的接待礼仪制订了规则,目的就是要体现帝国的力量以便施展其影响。甚至有的官员的工作就是贿赂穷人在街头夹道欢迎帝王的出行队伍,或者是奖赏那些愿意以任何方式粉饰太平的人,寡廉鲜耻的戏剧效果变成了维护秩序的手段。这让人联想到中国古代乃至当代发生的某些类似的情景,原来维护“面子”在政治表演中的作用是古今相通的。

对有些问题的解答至今仍是见仁见智,如游牧和农耕民族之间的敌意对峙到底是利益冲突还是文化差异造成的这个问题就根本无法得出终极答案。本书作者倾向于是互不相容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的冲突。定居与游牧在生活方式的选择上没有道德上的差别,但双方却倾向于把另一方视为道德低下的社会。书中举例说,欧亚草原上的重要资源之一是肥尾羊,这种羊被专门喂养来获取它身后像海獭尾一样宽大的尾巴。它的脂肪惊人的柔软,即使不加热或煮熟也能生吃和消化。对于这种适合游牧的饮食方式,却让定居文明联想起茹毛饮血的野蛮习俗,而在牧民看来,定居生活的人则显得过于柔弱,其奢侈的享受极易导致腐化堕落,城市生活往往成为拥挤不健康的象征。作者所观察到的以道德标准衡量对方优劣的历史现象确实存在,但是否真是引起游牧和农耕民族双方冲突的真实原因却大有疑问。其实,中国历史上游牧与定居人群的拉锯式进退也许时而表现为相互的道德攻讦,但更多的还是一种政治利益的较量。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清朝入主中原后对江南文化妒恨与艳羡交织的心理状态,以及对汉民族文化的吸收与渴慕,也同样无法解释汉民族为何会最终接受作为“蛮夷”的满人统治。

“生态史观”的贡献与局限

全球史观与传统世界史的区别在于高度重视环境因素如何发生作用。环境不仅能改变人种的类别和迁徙习惯,而且可以打破空间隔绝,使得文明相互流通,不至于一直处在封闭状态。在观察大草原上兴起的蒙古帝国的统治特征时,作者既看到了其杀戮定居族群,野蛮鄙视和摧残文化艺术的一面,但也花费了不少笔墨描述蒙古帝国在贯通欧亚大陆交流方面的独特核心作用,大草原成为信息快速流通的通道。中国的思想技术广泛西传,丰富了欧洲人的世界观,然而同样的景象却没有出现在美洲和非洲大陆。欧亚大草原形状像个哑铃,由东向西延伸,动植物跨越不会遇到不可逾越的环境阻隔,哑铃的两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通过幅员宽广的草原进行对流互动。欧洲、北美需要东方的香料、药品、精细的纺织品和奢侈品,他们用白银支付。与之对比,美洲的白银财富集中于中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没有草地和其他路径把它们连通起来,即使是草原上急需的马匹在南美洲都消失了一万年。可见环境隔绝与流通对文明发展的巨大支配力。区别于以往的世界史框架,本书还特别强调了环境流通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即欧亚大草原构成的快速通道,直接导致了疾病和各种瘟疫的迅捷传播。

疾病的播迁可能直接影响到了人口的增减。十八世纪全球人口突然实现了大幅增长,对此原因解释不一。食物种类的变化和卫生保健的改善导致人类对抗死亡能力的增强似乎都可视为部分原因。因为坏血病和天花已经成功得到控制。不过本书作者提出了另一个有趣的观点,他认为微生物自身进化的优势引起产生瘟疫的一些因素发生变异,敌对微生物也许有时把它们的注意力从一种牺牲品转到另一种上去。人类健康改善和寿命延长可能并不在于我们所假想的清洁卫生的改善,而是更多地在于微生物习性的改变。这与十七世纪以后全球实现了全方位的生态迁移交流有关,人作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与植物、动物及微生物一起,漂洋过海播散到海外,还有一大部分人被运往美洲。

美洲的“发现”被称之为广义上的“哥伦布交流”的过程。在生态史的框架内,它早已不仅仅是个单纯的殖民侵略行动或孤立的政治事件,发生于五百年前的环球航行以及对动植物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移植,以一种全新的会聚性模式取代了以往的历史演化进程。人们开始交换不同大陆的生命形式。人类的迁移改变了自然的范围和本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侵害了生态边界,也改变了殖民地本身原有的历史格局。比如西班牙在美洲地区殖民边界缓慢而稳步的扩张,使得过去互不相关的地区被逐渐联系到了一起。墨西哥和秘鲁这两个地区的土著文明社会在西班牙人到来之前,从未有过任何重要的相互接触,它们现在的联系却令人吃惊地频繁。

不过本书的结论也有需要商榷的地方。建立在全球史观基础上的叙事邏辑,比较强调帝国主义扩张的规模特点及其示范意义,但又容易混淆不同王朝与帝国在进行扩张过程中所采取的异样策略,从而堕入同质化的解释模式。例如作者把清朝对西北的征服统治与西方近代的殖民过程加以混淆,认为在中国的边疆地区,大批新移民的压力引起一连串的冲突,而糟糕的是,解决方法恰是欧洲殖民主义研究者常见的那些举措,如对原住民部落重新进行安排,或把他们划进保留地,军垦团体一边监控当地原住民,一边种植小麦、大麦、豌豆和玉米,建立传播汉族价值观的学校等等。实际上,清朝政府采取了更为复杂的“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民不易其政”的边疆政策,如在新疆、蒙古和西藏分别设立了伯克、盟旗和喇嘛制度,这些举措对本地的文化和社会治理具有更为灵活的适应性,绝非简单地貌似雷同于西方的殖民政策。

民族主义与“文化相对论”

以往的世界史叙述框架,在书写殖民历史时往往强调的是西方人对美洲印第安人和其他土著的血腥屠杀以及由此产生的道德反思和批判。本书则力求深入土著文化的本地历史情境,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观点叫“访客效应”,尝试为文明之间的相互沟通和适应提供一个新的解释。作者发现美洲土著对欧洲入侵者表现出了令人吃惊的殷勤与友好态度。欧洲殖民者通常最初人数较少,脆弱不堪,水土不服,几乎不可能构成对土著的威胁,只有依靠土著的帮助才能获取食物或盟友。这种接纳西人的友好态度和美洲土著文化的特点有关,一些民族尊重和顺从访客,认为访客的外来者身份可能使其行为具有客观性,因而把访客视为纠纷仲裁者、公正的施与者与和平的保护者,土著或者基于自身的“文化”判断,认为西方人的出现是某位神莅临的标志。基于这些复杂的认识,殖民领地的土著精英分子只要得以保留地方权力,往往愿意把最高权威交给欧洲人,甚至愿意付钱给他们行使这种权威,所以英属殖民地经常采取“间接统治”的策略。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殖民地寻求独立和解放的“民族主义”思想也与殖民者的治理策略有着密切的关系。

“民族主义”是相当晚起的一个概念,是随着近代民族国家建立的过程而逐渐确立起来的。一群拥有相同语言、历史经验和认同感的人组成一个民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单位。这样一种意识由欧洲传播到亚洲等地,一旦落地开花后,却好像完全变成了一种当地民族捍卫自身文化资源与历史认同的本土传统思想。有趣的是,这种“假象”的形成恰恰是伴随着反对西方入侵,捍卫民族尊严的姿态出现的,这真是一个惊人的悖论。西方帝国故意鼓动世界各地的民众采纳西方“民族主义”的思维模式,把民族主义的蔓延视为西化成功以及西方人完成了所谓传播文明使命的证明。也就是说,“民族主义”恰恰是西方殖民者培育起来的一种群体意识。非西方民族主义的兴起虽然表面以西方帝国主义为敌,却在根基层面受到殖民观念的制约和影响,成为传播西方文明的样本。

与“民族主义”的兴起相适应,二十世纪初人类学的崛起改变了传统文明论的论说格局,特别是人类学提出的文化均有各自独立价值的“文化相对论”理念,对人类自启蒙时代以来积累起来的普世价值观造成了致命的冲击。“文化相对论”认为,我们不能以优劣与否的价值判断划分文化的等级,而必须根据各自的历史情况加以评价,这一学说的困境在于无法回答是否应该尊重业已达成了某种共识的普世价值标准这个问题,比如对人性的尊重等等现代观念,否则食人族吃人与贩卖奴役奴隶,以及杀婴、虐待女性就都可能是合理的,可以不受限制地任意妄为。王小波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行货感”与文化相对主义》,里面说宋江落在戴宗手里被骂是个“行货”,行货是劣等货物的意思。宋江是降价处理品,而戴宗自己以货主自居。王小波的意思是,按照文化相对主义的逻辑,非西方国家的人民就得甘心做“行货”任人宰割,这逻辑显然是有问题的。因此,作者明确说文化相对论必须受到限制,同时也承认人类学迫使西方人审视他们的偏见,看到他们以前所蔑视的文化存在长处,并质疑根据以往自身文化所形成的优越感。

平心而论,文化相对论认为每一种“文化”或每个人都有选择适当规范的权力,因此没有一套普遍适用的准则。这一理论固然貌似可以削弱西人所拥有的文化优越感,但也造成了许多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比如一旦对人权是否具有普世价值产生怀疑,那么当大规模的移民移居新环境时,在遵循自身文化习俗的同时必然与当地制订的法律和传统社会规则发生抵触,如果只盲目遵从文化各有其独特价值的理念,冲突几乎难以避免。具体例子是西方社会中不准非洲移民实施野蛮的割礼和一夫多妻习俗等等。纵容多元文化各自无止境地自我认同,还会激化宗教与族群之间的剧烈冲突,不利于在共同的组织框架下实现社会融合。特别是随着移民人数达到临界点时,西方大多数政府均开始放弃赞赏多元文化共存的态度,逐步向社会融合的方向倾斜。因为政府越来越担心多元文化不但难以维系和平,反而会导致冲突加剧,世界各地均加紧了出入境管制,即使像荷兰这样欢迎移民的好客国家,都要求移民学习荷兰语并接受入籍考试。可见多元文化构筑起来的乌托邦梦想已时刻面临被丢弃的危险。当然,在全球日益趋同的变化大局下,仍并存着宗教、语言、族群、社群认同等不同版本的历史和价值体系,不是简单地认同和适应所有文化,而是理解造成价值多元的原因,这大概是区别于文化相对主义的途径之一。

科学起源与巫术、宗教之关系

科学的诞生和扩散一直在世界史叙述中占据着核心的位置,科学发明所构成的舆论和实践的强势以及对全球的征服也成为西方优越论产生的认知前提。关于科学的起源及其和宗教的关系,这本书的讲述别出心裁,提供了一些生动有趣的细节,比如玻璃制造和时钟技术对西方天文学的影响。玻璃制造业的兴盛是由于十三世纪教堂越来越多地使用透光的染色玻璃制作窗户,穿透进来的阳光照亮了神圣的殿堂,更加鲜明地展现了奇迹发生的效果。因此,西方对精美玻璃制品的需求陡增,同时,玻璃制造商也开始应用他们的新技术来满足国内对玻璃镜和光透镜的需求。

机械钟的使用在中国和伊斯兰世界有很长历史,可是在欧洲之外的地区却奇怪地并没有流行起来。乡土中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无需准确的机械计时当然是个重要因素,但这种人为切割时间的方式恰恰适合于西方的修道院,说明了现代时间概念的起源仍与宗教生活节奏有着微妙的关系。除了黎明和傍晚须做祈祷外,祷告仪式的最佳时间是根据有规律的间隔来安排的,而不视太阳的运行情况而定。对于处在城市中的教会来说,有规律的计时会带来便利,这也慢慢扩散到城市日常生活中,市政厅钟楼日益主导着人们对西方城市地平线晨暮阳光升降的感觉。这还不是最主要的,透镜和时钟一旦结合起来,就使得望远镜和精确计时学之间发生了联系,天文学由此诞生了。

本书没有把科学与巫术、宗教的关系对立起来加以叙述,以为科学发展的合理性张目。在作者看来,十六世纪科学和巫术都是试图控制自然的手段,几乎不存在什么差别。巫术士进行的各种试验虽然都不成功,但炼丹术启发了化学,占星术启发了天文学,卡巴拉派学说启发了数学等等。牛顿更像个富有想象的巫术涉猎者,试图探究秩序井然的宇宙中的一切奥秘,他也更像一个炼丹术士,试图寻找传说中能把碱金属变成金子的哲人之石。科學和宗教在十六、十七世纪并没有产生必然的矛盾,但科学之所以在传播和接受方式上胜过宗教,乃是在于它具备了更多的灵活和机动的特征。历史上的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的传播都遭遇到了文化上的制约,被限制在了一定的区域之内,成为特定人群的信仰对象,佛教主要在中亚发展,伊斯兰教在土耳其人控制的巴尔干以外的欧洲并无吸引力,基督教在中国和印度则屡遭拒斥,在日本更是一度被彻底根除。相反,西方科学却能超越宗教族群和区域等意识形态的限制渗透到地球的任何地方,而且一批批的基督传教者同时传播着宗教教义和科学原理,其结果是在传教地区,人们接受科学的速率和幅度要远远大于宗教的传播,甚至造成了某种诡异的悖论现象,当传教士最初以科学作为传教的手段时,那些充满异教徒的地区却反而率先接受了科学的洗礼,宗教影响不但有限,反而成为科学传播的媒介。比如中国的星象学因与皇家祭礼有关,进而间接促成了天文学在中国的传播,耶稣会士在宫廷中更多是无奈和被迫扮演科学启蒙而非传教的角色,即可证明科学渗透力的强大。由此可知,科学和宗教的区别在于它具有超越文化限制的机动性和改造能力,而不在于其与宗教发生的冲撞和矛盾。

以上只是撮述出了此书叙事中若干虽貌似散漫无羁,其实却隐藏着重要信息的问题意识,以证明其并非缺乏历史观。本书另外一个优点是对于存疑甚或目前无法解决的难题,采取并置叙述的方法,罗列学界所能得出的各种结论,不轻下定论,而是留给读者自己判断。如人类从“狩猎采集”向“农耕文明”转型的深层原因,至今并无确论。因为学界无法确知,在狩猎采集活动相对成本较低、较为省力的情况下,人类为什么会选择较为艰辛的农耕生活?那种田园牧歌式的抒情幻象似乎只是文人奢谈时的一厢情愿。对此难题,此书曾列出五点原因以作为分析的基础,虽仍觉说服力有限,但毕竟折射出的是历史研究进展的现状。

12.从经济全球化到文化全球化论文 篇十二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当前中国的企业和中国的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的企业和企业管理也面临着与国际化接轨的严峻课题, 既要面临同行业企业间的激烈竞争, 同时又面临着全球化经济和信息化所带来的挑战, 在这样的形势下, 企业文化的创新已成为企业创新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还存在着诸如下列的许多问题, 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 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

1.1 思想认识不深刻, 注重形式, 忽略内涵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存在

着一个共性问题, 就是在思想上对企业文化重视不够, 企业形象意识、价值理念淡薄。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只是处于表面、肤浅的层次上, 甚至对文化理解庸俗化, 歪曲了企业文化。产生这些错误思想的根源就在于, 对企业文化概念模糊, 认识不深刻, 没有全面把握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 把企业文化表层化、肤浅化, 使企业文化脱离实际、流于形式。这些与世界企业文化不相和谐的思想认识, 严重影响了企业竞争力的持续提升。

1.2 个性文化不突出, 企业文化缺乏创新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

文化背景下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 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 它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 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 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 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 所以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 不可能完全雷同。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 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 因此, 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 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 其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 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 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着严重的趋同现象, 许多企业已经失去了其独特的、鲜明的个性特征。突出表现为:企业文化大同小异, 大多数企业文化差不多, 导致企业文化的个性不突出。这种没有特色、没有个性的企业文化, 必然导致企业失去生命力, 因此企业要高度重视价值理念, 自上而下形成具有时代特色和鲜明个性的文化体系。

1.3 战略目标不明确许多企业并不是真正地去创建一种适合

自身的企业文化, 而是为了赶时髦, 盲目地照搬照抄国外企业的口号。实际上并没有悟出企业文化的真谛, 也就无法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 从而使企业缺乏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

1.4 将企业文化视为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直接运用这种

观点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用文化来管理企业, 如有些企业家认为应该用儒家学说来管理企业, 还有些企业家认为应该用老子学说来管理企业。这些学说作为中国文化的思想代表用于指导企业管理和企业经营理念, 应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用传统文化来把握当代人的心理, 来把握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来调整对员工的工作激励, 这需要找到适当的切入点, 找准其中许多具体的联系。要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 不能简单而为之。企业文化不是对社会文化的玩赏, 而是用文化的氛围和文化价值去管理企业, 为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

2 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时代特征的企业文化

2.1 企业领导应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导者企业文化从某种

特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企业家”文化, 因为企业是由领导者进行管理的, 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尤其在企业的初创时期, 企业的起步与发展往往靠着老板的一招妙棋甚至险棋, 其胆识和行事风格也就成了企业成名与崛起的关键。企业领导者应该带头学习企业文化知识, 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有深刻的认识, 对建设本企业文化有独到的见解, 对本企业发展有长远的战略思考。

2.2 企业文化的构建要以人为本首先, 发现并关注细节。企业

中蕴含着某种有价值的独特文化因素, 这是任何一个企业在创办或运行过程中都会有的因素。比如说, 有的员工非常爱护自己的机器, 有的员工上下班非常准时, 这些都是比较好的细小的文化现象。我们的管理者通常不会特别注意这些事情, 这些事情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只有善于培育企业文化的管理者, 才会知道它们的价值, 发现它们的价值, 因为它们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基础要素。其次, 立足于内部。对于企业文化因素, 有些管理者不认为那是从本企业孕育出来的, 而是看重外部引进、移植。其实, 这种企业文化移植论, 少数人创造论是不合乎实际的。企业文化是内生的, 而不是外在的, 更不可能由少数人强加给多数人。这种强加给企业的文化由于缺少根基, 往往成为一种装饰。再次, 走出口号, 走向员工。把概括的企业文化特征描述、标志性事件、典型案例与代表性人物品格、思想, 选择恰当的方式和途径传达给全体员工, 使他们努力理解这种文化表现。

2.3 企业文化必须渗透到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要增强内部凝聚

力和外部竞争力, 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必须使职工形成同一的理念, 并且贯彻落实。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接受、理解和认同, 要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体现出来, 即表现在日常的工作中。最初可能是被动的, 员工会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约束自己、规范自己。如果这种被动的约束与规范不能转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 企业文化建设也会流产。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使员工产生自觉行动, 没有外在约束, 这时的企业文化才算初步建立起来。员工的自觉行动是企业文化初步建立的标志。再有, 企业每一项经营战略的实施、每一件高质量的产品都要靠全体员工的有效工作来实现。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员工的文化教育和业务培训, 并教育引导员工树立为用户服务、为用户提供满意产品的价值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 增强工作责任心。企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有企业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 以各种活动为载体, 丰富员工的团队精神, 提高企业凝聚力。

2.4 企业文化要不断创新由于企业是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

境中, 企业不能固守一种固定文化表现形式, 它既要保持其文化的本质不变, 又要不断创新它的表现形式, 增添新的文化内容, 这是企业文化获得巩固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创新是企业活的灵魂, 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和生命力所在, 是企业价值观的内核, 它与时代的发展和环境变化同步, 不能有丝毫的窒息和停滞。没有创新的文化就没有创新的企业英雄人物和创新的员工队伍, 就没有创新的技术、创新的管理、创新的产品、创新的服务和市场, 企业就会丧失其社会价值的依据。把创新这个内核植入企业价值观, 全方位融入企业文化诸多要素和建设企业文化的全过程, 培育全体员工的创新精神, 使创新成为企业的品质, 这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关注的焦点问题, 也是所有成功企业的共同经验。创新作为一条成功的共同经验, 又存在于各个企业的个性化实践之中, 以本企业特有的表达方式、实践方式和实际效果表现出来。要激发和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 同时为其提供创新的外部环境, 大力推进企业的经营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 注意发现、总结、提升独具特色的创新内核, 无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来临, 经济与文化的融合乃至一体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在这个竞争的大环境下, 现代企业都在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力争创造新的核心竞争力, 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文化在企业构建管理机制、人力资源管理和造就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占有重要地位, 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企业文化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周华庭.构建企业文化的和谐基因,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07年第2期

[2]谭邦丽.企业文化建设是打造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管理科学文摘, 2004年第4期

[3]余长春.在经营中看我国企业文化, 管理科学文摘, 2004年第6期

[4]程丹彤.构建企业文化的路径, 企业文化, 2004年第12期

13.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篇十三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这是因为:

第一,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现实基础;

第三,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

14.试论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篇十四

试论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摘 要: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无论是从经济总量,还是从对外开放程度上来看,中国经济可以说很好地融入到了世界的发展中去。但是,过去几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要想追求更高水平的发展,必须要继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不断转变国内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同时借助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地实施,促使中国经济更好更快地融入到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去,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对外开放 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8-0028-01 一、前言 自改革开放和加入WTO以来,中国对外外放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各部门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经济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过去五年里,中国经济保持年均9%以上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从26万亿元增加到约52万亿元,按现价计算翻了约一番。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在对外开放上,中国对外贸易、外商投资、外汇储备、国际合作发展势头强劲。五年前我们只有2.2万亿美元的进出口总额,去年到了3.87万亿,将近3.9万亿。我们的在全球贸易总量中的地位会有提升,估计会从8.8%提到11.1%左右,最后的数字这个月底以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数字为准。我们的顺差过去最高占GDP的百分之6点几,这两年贸易顺差一直控制在3%以下,是国际公认的合理的区间。可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驱使下,中国经济可以说很好地融入到了世界的发展中去。但是,过去几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要想追求更高水平的发展,必须要继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文明。因此,参与经济全球化,抓住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机遇,是符合中国经济发展要求的。 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态势的日趋明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成为当下国际社会对国内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一定要认清趋势,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资源,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发展战略,把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1.全方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迫切需要,全方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要坚定不移的走“引进来”、“走出去”发展战略。所谓的“引进来”就是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资源和资金投入,这一策略于改革开放初期收效甚好。但是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走出去”战略于2000年正式被提出,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对外开放的水平。这一策略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是鼓励国内部分有实力的企业对外投资,带动企业生产及劳务的对外输出,扶持和培育一大批跨国企业。第二是支持国内比较有优势的部分企业参与到区域经济合作中,提升企业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这两大战略的提出虽然时间上有早晚,但是确实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通过两大策略的积极推进,可有效提升国内企业对外投资力度和国际合作水平,把国内有优势的产业推向国际舞台。 2.转变国内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 转变国内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是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对策之一。调整国内经济增长方式,其一要积极改善现有经济体制,尽快完善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规划体制、投资体制、金融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完善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其二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粗放型经济为集约型经济,充分利用税收、信贷、价格等经济手段,鼓励企业集约化经营。 优化产业结构,是调整国内经济结构的重点所在。优化产业结构,要实现经济增长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优化产业结构,要提升产业发展高科技含量,提升产业附加值,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要建立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以科技带动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要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把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能力为今后产业发展战略的基点。 3.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 21世纪国际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在今后的国家发展中,还要坚定不移地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其一,要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办学,推进教育民办和公办共存的格局。其二,要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尤其是科技地投入比重,鼓励各种形式教育科技投入方式,提升教育质量。其三,要重视理论教育和实践操作的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其四,推进专项人才培养战略,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其五,要加强教育中科技的渗透力度,推进教育科学化水平,提升教育质量。其六,加强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力度,提升国内经济产业的科技水平。其七,加强在资源、信息、农业等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力度,加快专项开发力度,促进先进技术的吸收和再创造。 三、结论 总之,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态势的日趋明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成为当下国际社会对国内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要努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不断转变国内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同时借助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地实施,促使中国经济更好更快地融入到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去。 参考文献 [1] 梅琳,张强,李佳,王伟. 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金融安全影响因素与对策探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1(03). [2] 蒙柳翠,王婷. FDI与中国经济的关系及其影响[J]. 商场现代化. 2011(16). [3] 肖俊勇.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认识――兼议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举措[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01) [4] 成思危.加强区域一体化 应对经济全球化――“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的前景分析与对策研究研讨会”开幕词[J].中国人大. 2004(04). [5] 姜晓晖.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 推动中国经济科学发展――“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科学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1届年会”综述[J].行政与法.2010(05).

15.从经济全球化到文化全球化论文 篇十五

1.1儿童文学的概念

对于儿童文学, 学界曾有过多种定义, 目前普遍认可的一种定义是:儿童文学是那些与各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及阅读能力相适应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它包括幼儿文学、童年文学与少年文学三个层次, 其中以小学阶段的儿童为读者对象而创作的童年文学是儿童文学的主体与核心。

1.2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

受认知水平的限制, 儿童掌握的词汇和语法有限, 因此, 儿童文学中所使用的语言应具备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2.1浅显简练

相对成人而言, 儿童的知识面还比较局限, 在儿童文学作品翻译时尽量避免生僻难懂的词汇, 更多选用简单易懂、亲切和善的语言。

1.2.2优美自然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 儿童既能学习语言, 也能在无形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因此, 在翻译时应尽量选用优美自然的语言, 使儿童领略其母语的魅力。

1.2.3生动有趣

和普通文学作品不同, 儿童文学作品需要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来吸引儿童读者。例如:程度副词很符合孩子们喜欢夸张事物的性格;感叹词具有的口语色彩能引起孩子们的注意, 可以增加童趣;恰当的动词能够准确地传递原文作者的感情, 既增加了生动性, 又符合儿童的感官需要。

二.译者主体性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必要性

学界对于译者的身份与功能曾做过很多讨论, 随着译者在引入意识形态、介绍文化习俗层面发挥的作用逐渐被学界认识、重视, 一些学者提出了译者主体性这一概念。

“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 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 其本质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作性 (查明建, 2003) 。”

2.1读者群体的需求

儿童文学翻译作品的读者群体主要是儿童, 由于认知能力上的不足, 他们无法理清复杂的逻辑关系, 无法理解生僻的词汇含义, 无法从道德上评判正与邪。因此, 在翻译时, 应从多方面考虑其主体性, 满足儿童读者的特殊需求。

2.2教化功能的需求

查明建曾指出, “译者主体性不仅体现在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 也体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翻译策略和在译本序跋中对译作预期文化效益的操纵等方面 (查明建, 2003) 。”在进行道德评判时, 儿童还无法准确把握评判标准, 译者应当对原作所体现的价值观、人生观进行甄别, 必要时作出适当删减。

2.3文化传输的需求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 既要保持和发扬本土文化, 也要与外来文化进行相互渗透。但外来文化包含着纷繁复杂的内容, 儿童还无法区分其中的精华与糟粕, 译者在翻译时既要考虑文化传输, 也要进行筛选、过滤。

三.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归化与异化策略的使用

3.1归化与异化策略的产生及内涵

1813年, 德国著名的神学家、古典语言学家以及翻译理论家施莱艾尔马赫在其著名的论文《论翻译的方法》中提出, “翻译的途径只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 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 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后来, 这一观点由美籍意大利翻译家Venuti (韦努蒂) 提炼为“归化”和“异化”。

韦努蒂认为, “异化旨在保存源语文化风味与核心价值观, 竭力保留源文的内容和形式、包括文化意象和语言表现形式, 译文很大程度上保留及再现源文的异域性。归化采用目的语或译文读者所习惯的语言表达方式, 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使外民族事物本族化 (韦努蒂, 2009) 。”

3.2归化策略的使用

儿童文学翻译中主要采用长句变短、汉语成语或谚语等归化方法, 这种策略的使用能够帮助儿童更好地学习母语。

3.2.1长句变短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 以英汉两种语言为例, 正是英汉语言使用者思维方式不同造成了语言结构的不同, 英语尾重, 汉语头重。

在将英语儿童文学作品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 如果译者原封不动地采用英文句子结构, 就会给汉语儿童造成阅读障碍。译者可以将英文原著中的长句通过汉语的表达方式, 译成两个汉语短句, 在意义和风格上达到功能对等。

3.2.2采用汉语成语或谚语

同样以英汉语言为例, 虽然语言表达形式不同, 但有时英语原作中的句子所表达的意义与汉语中的成语或谚语恰好一致, 译者可以用儿童耳熟能详的汉语成语或谚语来翻译, 言简意赅、亲切自然, 使中国儿童读者既欣赏了原著, 又感受到母语的独特魅力, 而译文和原文读者对作品的感受也达到了最大程度上的对等。

3.3异化策略的使用

如果译者将英文文本中的任何信息都不经改造地传递给儿童读者, 那么势必会影响其在阅读中的审美乐趣。

大部分儿童读者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意象、经典形象不太了解, 而为了保持带给儿童读者的新奇和异域色彩, 满足儿童读者的求异心理, 译者可使用异化策略并加脚注的方法。这样既有利于儿童理解, 也能尽量保留英汉之间的文化差异, 展现英语文化的异域美, 扩展儿童读者的文化视野, 促进两种文化的交融。

四.文化全球化对儿童文学翻译策略的影响

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里, 世界各地的文化从彼此独立逐步发展为相互认同, 最终达到相互融合。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的高速传播使得当代儿童所能接触到的外界新信息、新事物几乎与成人同步, 有的甚至还超过成人, 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旧时代的同龄儿童。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当代儿童对外来文化的熟悉程度越来越高, 那些带有浓郁中国风味儿的“旧风格”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原汁原味、保留了异域风情的“新花样”。

4.1增大异化策略比例

4.1.1引入外来文化术语

随着文化全球化, 儿童对于外来文化的接纳程度也有了大幅提升。中国的儿童读者对“先生”“女士”等词汇早已不感到陌生, 并逐渐接纳了更多西方文化, 对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感恩节、情人节等西方传统节日也十分熟悉。潜移默化中, 中国儿童对西方文化已了解颇多, 适当地直接引用国外概念和表达方式已经不会造成阅读障碍, 相反, 还能够扩大儿童逐渐增长的知识面。

4.1.2选用长句结构

目前文化全球化不断深化, 中国儿童的是阅读量、阅读能力都有了大幅提升, 能够更好地接受英文中的复杂文本。翻译时可不必对原作的结构、句式以及语序进行过多改动, 保持其长句结构, 让读者能充分领略异域文化的韵味。

4.2归化策略仍然保留

虽然在文曾提到应增大异化策略的比例, 但也不能一味追求异化翻译。由于儿童身心、语言有着独特的发展规律, 孩子对异域文化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接受。对低龄幼儿来说, 外来儿童文学作品不应妨碍其母语的学习, 翻译时仍需采用归化策略, 提供简单押韵、朗朗上口的译文。而随着年龄的增长, 儿童的视野日益开阔, 迫切地想了解外面的世界, 翻译时可酌情增加异化策略, 使其接受更为地道的异域风情。

五.结语

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对儿童文学翻译产生了巨大影响,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发挥其主体性作用, 帮助儿童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内容、思想进行甄别与筛选, 兼顾儿童的知识局限性和求异、好奇的心理。归化策略应偏重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幼龄儿童, 异化策略则可以更多地服务于对外国文化有一定了解的青少年读者。灵活地运用归化与异化策略, 在译作中让读者既能理解故事情节, 又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9.

[2] .陈子典.新编儿童文学教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 .查明建, 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 2003, (1) :19-24.

[4] .胡君.儿童期待视野的变化与当今儿童文学翻译[J].邵阳学院报, 2009.12.

[5] .李建忠.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4) :41.

[6] .孙张静.儿童文学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策略的使用[J].华章, 2011, (11)

16.崔万志:从流动小贩到全球大网商 篇十六

【素材现背】列夫·托尔斯泰曾说:“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崔万志正是那个被上帝咬过的苹果。十多年来,崔万志凭着一个残疾人的身躯,以过人的胆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艰苦创业,在网络商海中演绎了一个个商业传奇。崔万志的勇气和豁达为他赢得了未来。

出生时,崔万志脚先出来,遭遇了难产。出生之后,他几乎没有呼吸,在被赤脚医生提着脚抖了十个小时之后,才发出一声微弱的啼哭。就这样,他活了下来,却因患小儿麻痹症而落下下肢行动不便和语言障碍。

他九岁才上小学,从家到小学的路上有一条沟,别人很容易就跨过去,他却跨不过去。倔强的崔万志不愿意让父母天天背着送去上学,就自己试着蹲下去趴在地上,然后爬下沟再爬上来,当回头看自己爬过的那条沟时,崔万志明白了一个道理:这是上天在告诉他,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

大学毕业后,为了找到一份足以谋生的工作,崔万志在两个月内共投出了200多份简历,却全无结果。他印象最深的是在一次招聘会上,某企业招聘一名雇员,共有200多人在现场排队等着参加首轮面试,崔万志当时排在第一位,但是面试主管看到崔万志肢体的不便时,当着招聘大廳里所有人的面,把他从人群里拉了出来,并吼道:“走,一边去,别挡着别人!”红着脸走出来后,崔万志在心里默默立下誓言:“总有一天我会来这个展位招人!”

后来,他去摆地摊,卖旧书,卖卡片,还经常一顿饭当两顿吃,就这样坚持了半年后,他开了一家小书店,后来又开音像店,开超市,开网吧。开网吧时,他把几年的积蓄一下子亏光了。但,不久后,他借互联网+创客的东风,一跃成为淘宝金冠卖家、淘宝网商三十强,将蝶恋服饰、雀之恋旗袍品牌做到众所周知。

17.经济全球化热点问题辨析 篇十七

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众说纷纭的经济全球化并无统一的定义。一般说它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货币、资本在全球大量流动,使各国经济紧密联系,日益互相依赖的经济现象。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推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商品的世界市场才得以形成;生产力发展使资本积累空前剧增,那些拥有相对过剩资本的国家便可以向全球资本短缺的国家输出资本;生产力发展使得运输成本降低,那些具有经济和技术巨大优势的国家,便可以充分利用外国的资源优势、国际分工优势,大规模地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就地生产、就地销售或全球销售。当然,经济全球化决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力的概念。生产力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内进行的,经济全球化必然也表现为各国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从局部经济全球化到全面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演进过程。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商业资本首先实现了全球化,从而开始了局部经济全球化。当时发达国家的“产品不仅供应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应世界各地消费”,闭关自守被“互相依赖所代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从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以外国债券为主的借贷资本也实现了全球化。20世纪初,英、法、美、德四国的金融资本占全球金融资本的80%。世界上其他各国,差不多都成为这四国的“债务人和进贡者了”,“金融资本的密网可以说确实是布满了全世界”。[2]各帝国主义国家形成经济垄断同盟,瓜分殖民地和经济领土。正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利益不均衡性,才触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跨国公司崛起,并奔向全球,到处投资,从而实现了产业资本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还是国际贸易的主力军,进一步加深了商业资本全球化。产业资本全球化必然产生全球融资需求,于是跨国银行兴起,完全新兴的全球借贷市场——欧洲货币市场和欧洲债券市场——也应运而生。于是,一个完备的、全面的经济全球化出现了。(注:全面的经济全球化是各种资本形态都实现了全球化。)对经济全球化发展史的考察有助于我们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二重作用。国内外有关经济全球化的起始年代的争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区分局部经济全球化和全面经济全球化。

不少论者把经济全球化等同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这是不确切的。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地区集团一体化虽然具有排他性,但也同时具有对外开放性,参加国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经济全球化本身既包含各国经济紧密联系的普遍性,也包含部分国家经济更加密切联系的特殊性。经济一体化必有共同遵守的协定,参加国受一体化规则的制约,享有一定权利,承担一定义务。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其他国家并不受某种特定协定的限制,当然也不能享受一体化中的排他性权利。欧共体及其部分成员国的货币联盟是高度一体化的地区集团,而其他国家不参与该种一体化并不等于不参加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也有不同层次的区别。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南亚国家联盟、安第斯集团自由贸易区等等仅拟在预定期限内实现关税和贸易一体化。这些地区集团一体化还远不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就全球而论,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和世贸组织协定,由于全球140多个国家参加,使国际贸易实现了一体化。至于国际投资、劳动力跨国自由流动等等在可预见的将来也决不会实现全球一体化。经合组织29个成员国于1995年发起的“多边投资协定谈判”迄今未达成协议。除8个接受外资倾向较大的国家外,广大发展中国家都不参加这一谈判。当今世界,对外直接投资仍以双边协定为主,而间接投资更受到资本流动管制的严格限制。1993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155个成员国中,有119个国家保持着某种资本流动限制。其中,67个国家对资本流入流出实行广泛限制,107个国家对直接投资有某种限制,61个国家对证券投资(间接投资)实行限制,78个国家对金融交易实行限制,83个国家对非居民存款实行限制,78个国家对其他资本转移实行限制。[3]广大发展中国家对资本自由流动的一定程度的限制是为了保护民族利益,防止国际垄断资本,特别是国际投资冲垮民族经济,发生社会动荡。广大发展中国家不开放资本账户自由兑换并不等于它们不参加经济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

我们需要把对经济全球化的现象表述进一步深入,以揭示其实质。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起,直到当代和可预见的将来,只要资本主义经济居于全球统治地位,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只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这一论点基于以下几点理由:(1)商品、货币、资本、技术的全球流动,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都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进行的。没有脱离生产关系的纯粹物质流动和物质生产。我们需要把握物的背后的人与人的生产关系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国际经济关系。(2)当代世界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居统治地位的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数量少,经济实力不够强大,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力甚小。所以,全球经济基本上按照资本主义经济规律运行。(3)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不仅剥削本国劳动人民,也剥削全球其他国家的劳动人民。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不公正、不平等是不争的事实。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是迄今的经济全球化的固有内容之一。

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但它并不是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然而生产力只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取代生产关系,直接说明人与人的经济关系。生产力可因分工程度、科技进步程度而有高低水平的区别,人们不能说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电子、原子、信息、纳米技术的普遍化。生产力不能直接说明国际经济关系,不能说明经济全球化中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产生的种种弊端,例如,不能直接用生产力说明当代日益严重的全球两极分化。把生产力的发展当做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会掩盖经济全球化中的各种矛盾,并把经济全球化看做同日出日落一样的纯属自然现象。

关于经济全球化及其实质的主要争论是新自由主义者为一方,与马克思主义拥护者、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激进派人士以及维护本国经济利益的民族主义者为另一方之间的争论。新自由主义的杰作是美国的“华盛顿共识”(注:指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同在华盛顿的美国政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共同形式的主要针对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政策。),其中心内容是“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扫除一切民族障碍,扫除一切国家干预,使商品、资本以及其他生产要素(不包括劳动力)在全球完全自由流动,实施非调控的市场化,扫除一切国有经济,实现私有化。显然,“华盛顿共识”最符合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因为它们具有经济和技术的绝对优势。全球经济愈是自由化,它们就愈加方便地征服全球,实现它们的利益最大化。它们牢牢记住自由放任主义鼻祖亚当·斯密的教诲:“贫国不能和富国竞争”。[4]

关于商品和资本的跨国自由流动,马克思早有科学的评论。他说:“在现代的社会条件下,到底什么是自由贸易呢?这就是资本的自由。排除一些仍然阻碍着资本前进的民族障碍,只不过是让资本能充分地自由活动罢了”。[5](p227)又说:资产阶级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5](p276)马克思的论断完全适合于揭示当代新自由主义的意图,这就是用“华盛顿共识”创造出一个符合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全球化。美国激进派学者诺姆·乔姆斯基说:“华盛顿共识„„是由美国政府及其控制的国际组织制定”,“意欲筹划如何运用这一强国地位及影响去建立一个符合自身利益的全球体系”。[6]美国另两位激进派学者阿·伍德和阿·洛赫写道: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本身的普遍化,它的社会关系、它的运动法则、它的矛盾普遍性——商品经济、资本积累和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的逻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7]不少民族主义者也极其尖锐地揭示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科特迪瓦前总统贝迪埃说:“西方国家关于全球化的观点远没有被其他国家接受。在这场实行垄断的全球游戏中,非洲不是参加者”。[8]2000年4月中旬在哈瓦那召开的首届南方首脑会议上,一些国家领导人指出:“拥有先进科学技术的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发达国家在经济领域中独断专行,横行霸道,它们的资金成了富国征服穷国的大炮。由于国际社会的不平等,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在国际金融和贸易关系上有决定权”。[9]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我们也不妨引述著名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的观点。他说:“全球经济实际上应被视为全球资本主义体系”。[10]“我们可以把资本主义体系比作一个帝国„„它也有中心地区和边缘地区之分。中心地区往往以边缘地区的牺牲为代价来获取利益。更重要的是,全球资本主义具有扩张主义倾向。它一味追求征服,决不是寻找一个均衡状态。只要还存在着没有被纳入该体系的市场和资源,它的扩张就不会停下来”。“中心地区是资本的供给者;边缘地区是资本的使用者。中心地区也是领导者、创造者和信息交换中心,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它不仅控制着自己的经济政策,同时还掌握着边缘地区的经济命脉”。[11]

上一篇: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附参考答案下一篇:班主任个人心得体会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