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职业道德

2024-09-03

学习职业道德(13篇)

1.学习职业道德 篇一

从教22年来,我始终用教师职业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我努力塑造自己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师魂;加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端正教育思想,诚实正直的师德;树立热爱全体学生,用共产主义思想引导学生去开辟人生道路,用知识去启发学生的智慧和心扉,用真诚的感情去滋润学生心灵,促进全面发展的师观;提高探索教书育人规律,得当的教学方法,良好育人艺术的师能;发扬作风朴实,工作踏实,尊重学生,平等、民主、勇于承认错误,富于同情心和正义感,严谨求实的师风。下面就来谈谈我在师德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我的收获。

一、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思想、行为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我在学生面前一定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说道做到。任何工作有要求就有检查;不许学生在走廊里说话,我也决不触犯这一规定。不准学生随手丢垃圾并且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我必须做学生的榜样,校园里,走廊上我见到了垃圾,我一定主动捡起来,学生见我这样做,他们也积极效仿。劳动中脏活、累活我来干,几个懂事的孩子在我的带动下,纷纷走上前来与我一起干,在他们的带动下,其他孩子也开始行动了。这样时间长了,孩子们慢慢养成了爱劳动,勇于克服困难的好习惯。在教育教学中,我时时、事事做学生的表率和楷模,而从不作“语言的巨人,行动的侏儒”。

二、教师要热爱学生,无私奉献。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挚的热爱自己的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取得教育成功的极为重要的保证。在这个集体里,我不仅关心生活困难、身体有病的学生,更多的是关心那些思想落后,表现较差,学习不佳的学生。帮助他们改掉不良习惯,树立自信,培养学习兴趣。这里了理耗费了我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取得的成绩也令我欣慰。我品尝到了当老师的幸福感。

三、教师要努力学习,勇于创新。

随着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把学生送出校门不难,而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祖国栋梁之才就非下大工夫不可。为了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我时刻提醒自己要钻研业务知识,我经常阅读教育教学刊物,学习名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自己,补充自己。我经过博采众长,不断实践,积累了较丰富的教学知识和经验,并在教学中能灵活运用。使自己的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多年的教学工作,让我在孩子身上倾注了满腔热情,洒下了辛勤的汗水,用辛勤耕耘打开了学生智慧的大门,引导他们不如人生的征程。也让我能在从教的道路上走得无怨无悔。

[教师职业道德学习]

2.学习职业道德 篇二

一、新《规范》体现了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

1. 新《规范》将优秀师德传统与时代要求有机结合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是中国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对教师职责最本质的体现。当今时代, 为师者, 要传好“道”, 首先要“爱国守法”“为人师表”;要授好“业”, 必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要解好“惑”, 没有“关爱学生”的情感, 缺乏“终身学习”的意志, 都是难以做到的。这些正是新时期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是师德的重要内涵。新《规范》既包含了中华民族传统师德的本质内容, 又反映了新时期对中小学教师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时代要求。

2. 新《规范》抓住了师德的核心——“爱”和“责任”

师德的核心就是在强烈的责任感下, 对学生怀有平等和无私的爱, 宽容和耐心的爱。没有爱, 就没有“师魂”, 没有责任, 就做不好教育。新《规范》强调了教师的“教书”和“育人”职责, 贯穿并充分体现“爱”和“责任”这一师德的核心和灵魂, 弘扬了时代精神, 体现了时代特色, 有利于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自觉规范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 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3. 新《规范》反映了师德的阶段性特征

新《规范》一方面从教师队伍现状和实际出发, 面向全体教师, 提出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从先进性导向出发, 提出了体现时代精神的倡导性要求。同时, 新《规范》还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出发, 针对当前教师职业行为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 也是社会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 做出了若干禁行性规定, 如“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 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自觉抵制有偿家教, 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等。这些阶段性的、具体化的要求, 有利于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明确要求, 有规可依, 有章可循, 从而规范教师职业行为, 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二、新《规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七大突出强调的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思想, 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突出强调尊重人、依靠人、维护人, 从“人本”出发。新《规范》正是教育事业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实践。以下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1. 新《规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与“以教师为主体”相结合的原则

新《规范》充分体现“教育以育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 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 一方面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始终把培养人才作为教师的根本任务;另一方面, 强调全社会都要尊重教师, 关注教师的内心情感、自身价值以及自身成长的心理需求, 规定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强调教师责任与权利的统一, 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 新《规范》强调“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重“他律”、贵“自律”。“德业相劝, 过失相规, 同侪砥砺, 相互促进”是行业自律的目的, 而“慎独内省”是个人自律的历程。新《规范》在注重“他律”的同时, 强调“自律”, 倡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师德规范, 自觉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 从自己做起, 从点滴做起, 自重、自律、自省、自强, 把良好的师德风尚内化为自觉行为。可以说, 从“他律”走向“自律”是师德建设的最终目的。

3. 新《规范》注重教师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

师德《规范》能否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指导和调节作用, 关键在于广大教师的认可与共识。同时, 师德《规范》能否顺利实施, 也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监督。此次有关部门修订《规范》, 采取通过媒体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方式, 充分拓展广大教师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的渠道, 充分激发广大教师参与的热情, 充分汇集全社会的智慧力量, 创造了一个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师德建设的生动局面。这一过程迈出了新时期师德建设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的崭新一步。

三、新《规范》基本内容的解读

1.“爱国守法”体现“做人”和“为师”的统一

“爱国守法”就是要求教师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 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 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 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一个合格的教师, 首先要“做人”, 要具备一般公民的道德素质, 而且要“为师”, 应当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因此, “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更是“教书育人”对教师的要求。

2.“爱岗敬业”凸显“责任”对教师的特殊重要性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是事业, 其意义在于奉献。”“爱岗敬业”就是要求教师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 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 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一年树木, 百年树人”。教师承担着为社会建设事业培养人才的责任。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 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责任对于教师职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先生道出的正是教师可贵的敬业奉献精神。教师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 志存高远, 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 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 履行自己为国家为民族未来培育人才的光荣职责。“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亲其师, 信其道。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就是要求教师要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同时, 爱是一门艺术, 能爱是一个层面, 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作为教师要做到能爱、善爱, 用行动去播撒爱, 用爱去培育心灵。真水无香, 大爱无痕。“爱”要以“爱”动其心, 以“严”导其行, 严慈相济;“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 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 “金凤凰”固然可爱, “丑小鸭”更需要阳光雨露。保护学生安全, 关心学生健康, 维护学生权益, 都是师爱的重要内容。总之, “关爱学生”是衡量师德的一把基本尺子, 是师德的灵魂。

4.“教书育人”明确了“怎样育人”“育什么样的人”

教师既是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播者, 也是学生道德的启蒙者、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新《规范》首次将“教书育人”列入基本条目, 明确了“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更强调了教师的“育人”职责。怎样育人、育什么样的人始终是教育需要面对和回答的问题。教育部周济部长说, “要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把立德树人作为整个教育最重要的工作”。这就是答案。根据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 实施素质教育;要尊重学生个性, 善于挖掘学生潜力, 因材施教;要重视学生品德修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规范》突出强调了培育学生创新精神, 也要求教师要勇于探索创新。只有勇于探索创新的教师, 才能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才能为学生成长为创新型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5.“为人师表”强调教师要“言传身教”“以身立教”

孔子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学生时代是世界观、品质、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都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因此, “为人师表”对教师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育的历史发展中, 为人师表已成为对教师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教师要从言行到举止, 从心灵到外表, 从课堂内外到学校内外, 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 做学生的榜样, 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况和行为表现, 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 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学生, 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终身学习”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理念

将“终身学习”列入条目是新《规范》的一个显著特点。终身学习是知识时代发展的要求, 更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养的学生, 只有教师的发展才会促进学校的发展, 带动学生的发展, 正所谓“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从这一点来说,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新时期师德内涵的应有之义,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师德建设的重要环节。新《规范》倡导广大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拓宽知识视野, 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 勇于探索创新。要用师德修养的提高促进专业发展, 在专业发展中促使师德升华, 在专业发展中丰富教育智慧, 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3.学习职业道德 篇三

[关键词]学习型政党;学习道德观;求实严谨;勤奋刻苦;学用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4634(2011)03-0001-04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这一重要部署,体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一贯思想,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解决深化改革开放一系列复杂问题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举措,也是从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出发,进一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共克时艰,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和解决各种复杂问题能力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举措。

1建设学习型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兴旺发达的内在需要

1)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壮大和健康发展的必然逻辑。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学习史,学政治、学军事、学经济、学科学、学文化,不断地武装自己,提高自己,不断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设的胜利、改革的胜利、开放的胜利。学习学习再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由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遵循这个逻辑,中国共产党就胜利,就前进,就发展壮大。

2)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就必须加强学习,坚持学习,成为学习型政党。

3)党领导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很多前所未遇的困难和问题,需要中国共产党不断更新视野,提高能力,增强本领,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环境、新要求。

4)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紧迫任务。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当比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更加重视学习,以学习力促进适应力,提升领导力,增强执政力。

5)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构建睦邻友好稳定安全国际关系的战略策略。党的建设不能脱离世界局势,不能忽视国际社会的影响。党的建设方略,应当建立在眼观世界、胸怀全球的基础之上。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西方敌对势力都会在经济上遏制我们,在军事上包围我们,在科技上封锁我们,在外交上打压我们,在文化上渗透我们。因此,我们党必须通过不断学习,应对这种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采取正确的战略和策略,运用灵活的外交技巧,营造有利的国际氛围。通过学习,提升党的领导力,从而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包括经济上提高生产力,军事上提高战斗力,科技上提高创新力,外交上提高影响力,文化上提高免疫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持国家安全,立于不败之地。

2建设学习型政党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学习型政党应当是通过努力学习提升自身能力的政党,以新的学习谋求新的发展的政党,以持之以恒的学习实现持续不断地进步的政党。建设学习型政党至少应当解决以下三个基本问题。

2.1要明确学习型政党的价值追求

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目标追求,不仅是提高全党的学习道德素质,增强每个党员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而且要使全党在更高层次上,体会学习的意义、生命的价值。

一是党员在学习中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学习的浅层价值是获取知识,提高技能,增强本领,增强竞争力,其深层价值是享受学习的快乐,体会知识的愉悦,懂得生命的价值,进入学习的最高境界。

二是政党在学习中逐步接近奋斗目标。就全党而言,学习不仅能够提高每个个体的能力和才华,增强全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和执行力,而且能够使党的建设实现良性循环,使党的奋斗目标不断逼近,逐步接近理想目标,实现党的终极追求。

三是社会在学习中不断走向全面进步。学习化社会的特点就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够自觉自愿地投身学习之中,在学习中提高,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完善,人人的全面发展,民族全面兴旺,社会全面进步。

2.2要明确学习型政党的能力目标

学习型政党必须经过持之以恒的学习,提升五种基本能力。

1)与时俱进的学习力。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要,不断地提升学习能力,提高学校素质,使党员的学习能力能够与时俱进,具有可再生性和可持续性。

2)革故鼎新的创新力。学习型政党要想长盛不衰,兴旺发达,就必须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壮大,在学习中发展。这就需要不仅具有学习能力,而且还要具有创新能力,能够不断地吐故纳新,革故鼎新,在改革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只有具备了革故鼎新的创新力,党才能够继往开来,推陈出新,永葆青春与活力。

3)增进和谐的凝聚力。党的发达、发展,需要建立在和谐融洽的基础上,建立在团结战斗的氛围中,没有党内的团结和统一,没有党员队伍的团结和凝聚,党的战斗力就无从谈起。因此,增强党的凝聚力是学习型政党的既定目标之一。

4)推动建设的执行力。学习型政党的建设,不仅需要党内的团结,党外的团结,而且需要党的各级组织具有坚强的领导能力和强有力的推进能力,这就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人,善于管理,提高执政能力,增强执行能力,保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执行。

5)迎接挑战的战斗力。我们党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矛盾交错的国内局势,要想有所作为,带来各族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小康社会,就必须具有迎难而上,迎接各种挑战的素质和能力。因此,要不断地强化党的领导力,提高党的执行力,增强党的战斗力,使我们党始终利于不败之地。

2.3要明确学习型政党的建设方略

建设学习型政党,不仅要有明确的价值追求,具体的能力要求,还要有明确的建设方略。

首先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即要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指导思想,这是不可动摇的,必须始终坚持。

其次要有灵活的机制保障。要有优化的资源配置机制作保障,即优化的学习资源配置机制,能够根据工作需要和各单位具体情况,灵活配置学习资源,包括师资资源、资料资源、设备资源,使学习的环境、条件和效果达到最优化。还应有完善的制度激励机制,即有完善的奖励学习型组织的制度,就是要及时发现学习型组织的好的做法、效果,及时进行肯定、表彰和推广,使好的经验能够及时进

行交流、借鉴和发扬,从而促进各级各类组织达到学习化组织的水准。

2.4要明确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内容

学习型政党建设内容至少应包括如下几方面。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宗旨。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学习型政党建设活动,促进全体党员快速发展,持续发展,全面发展。

二是树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就是要营造一种全面学习、全员学习、全党学习、终身学习的环境和氛围,使每个组织和个体,都能够实现随时学习,经常学习,一贯学习,终身学习。

三是构建形式多样、充满活力的机制。就是要运用互动性、研究性、自主性、多样性、灵活性的学习方式,使学习形式多样,活力无限。

四是培养求实严谨、自主学习的习惯。就是要发扬求真务实、虚心好学、谦虚谨慎、自觉自主的精神,使学习活动严肃严谨,富有实效。

五是增强快速反应、持续创新的能力。就是要反应迅速、机智灵敏、勇于开拓、不断创新,使学习型政党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始终处于新的高度,新的境界。

3建设学习型政党需要以领袖的学习道德观为指导

建设学习型政党,学风问题至关重要,没有端正的学风,学习就有可能步入形式化的陷阱。这就警示我们,建设学习型政党必须以领袖的科学学习道德观为指导。那么,中共领袖具有什么样的学习道德观呢?

3.1求实严谨的学习道德观

中共领袖包括开国伟人毛泽东、改革开放设计师邓小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者江泽民和现任中共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他们的学习道德观,对于建设学习型政党都具有指导作用。他们的学习道德观的核心之一,就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这不仅是毛泽东学习道德观的核心,也是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学习道德观的核心。无论是革命时期的战争年代,还是解放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抑或改革开放的初期,直至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时期,中共领袖都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学习道德观。无论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是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抑或对待我们党自身的错误,中共领袖都始终坚持了求实严谨的作风,从实际出发,结合中国的国情民情,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和学习道德,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就会取得胜利,一旦忽视了或者偏离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和学习道德,中国革命和建设就会走弯路、出问题。因此,中共领导人都力求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借鉴国际先进思想、理论和技术,反对囫囵吞枣,反对生搬硬套。

3.2虚怀若谷的学习道德观

毛泽东曾深情地说:“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毛泽东在给自己的老师徐特立的信中写道:“徐老同志,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还是我的先生,你将来仍然是我的先生。”“’其实,在革命的理论和实践方面,毛泽东已经走在了他的老师徐特立的前头,在这方面他完全可以成为徐特立的老师。但是,毛泽东在老师面前,表现得那样的谦虚谨慎,那样的不骄不傲。在老师面前如此,在民众面前和外国人面前也是如此。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搬,机械搬用。”。’他历来主张向历史学习、向内行学习、向他国学习、向群众学习。这不仅是毛泽东的风格和特点,也是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风格和特点。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小平同志特别强调学习和借鉴外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不仅选派各级干部到国外考察学习,而且大力选派留学生到国外攻读学位,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思想和科学技术,加强与外国的各个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直到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的1992年,小平同志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巡视时,他还在强调向先进国家学习。他说“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3.3勤奋刻苦的学习道德观

毛泽东同志一生勤奋学习,勤于思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坚持看书学习,就是战争年代,也是书不离身,直到晚年患眼疾没法自己看书,他也坚持让秘书念给他听。邓小平刻苦求学,赴法国勤工俭学,也是一生学而不断。江泽民提倡学习、学习再学习。他不仅自己勤奋学习,还倡导政治局的同志集体学习,形成了全党良好的学习风尚。胡锦涛认为“学习是进步的根基。古今中外,一切有作为、有成就的人,无不得益于勤奋学习。”“青年处在学习的关键时期,一定要珍惜大好时光,发奋学习、刻苦钻研,打牢人生成长的基础。”他希望“广大青少年要在学习上下更大的气力,只争朝夕地学习,如饥似渴地学习,持之以恒地学习。要努力打好知识基础,培养严谨学风,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知识;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广泛学习各种新知识新技能,使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增强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本领;要努力参加社会实践,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自觉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在实践中汲取丰富营养、提高综合素质,真正成为既学识广博又能干实事的新一代建设人才。”

3.4学用结合的学习道德观

毛泽东同志特别重视学用结合,不仅重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而且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用字上狠下功夫。他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放之世海而皆准’的理论。不应当把他们的理论当成教条看待,而应当看作行动的指南;不应当只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词句,而应当把它当成革命的科学来学习。不但应当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他们研究广泛的真实生活和革命经验所得出的关于一般规律的结论,而且应当学习他们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这样的学习才有价值,才能够提高认识能力,提高理论水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统筹全局和指导全局的能力。总体来说,毛泽东学习道德思想的宗旨是“用”,在“用”字上很下工夫,是毛泽东学习道德思想活的灵魂。邓小平同志不仅强调用,而且强调共产党人要加强学习,提高本领。他说“只靠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没有真才实学,还是不能实现四个现代化。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没有的要学,有的要继续学,实在不能学、不愿学的要调整。我们要按照专业的要求组织整改领导班子,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并且领导广大群众,按照专业的要求,去学习和工作。”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他明确指出,“当前大多数干部要着重抓紧三个方面的学习:一个是学经济学,一个

是学科学技术,一个是学管理。学习好,才有可能领导好高速度、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胡锦涛认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只有同指导实际相结合才能把理论学深学透。要深刻认识学习好、运用好科学理论对推进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3.5继承创新的学习道德观

毛泽东十分重视历史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继承。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的兼收并蓄。……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对于人民群众和青年学生,主要地不是要引导他们向后看,而是要引导他们向前看。”n,在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之后,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在分析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和哲学遗产之后,创造性地写成了《实践论》和《矛盾论》,透彻的论述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学习了列宁主义关于在城市闹革命,首先占领大中城市的论断之后,结合中国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由农村包围城市”的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主张,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后,毛泽东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学说和中外历代军事典籍基础上,在分析了中国国内和国际环境之后,创造性地论述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提出了《论持久战》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不仅从理论上说明了抗日战争的前途,而且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描述了一副战争发展的蓝图,为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抗日战争的实践完全按照毛泽东的预言发展,充分证明了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形势的正确判断,证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采取的正确战略和策略。邓小平同志强调向先进国家学习,他说“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但他认为,“改革开放必须从各国自己的条件出发。每个国家的基础不同,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左邻右舍不同,还有其他许多不同。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搬。过去我们中国照搬别人的,吃了很大苦头。中国只能搞中国的社会主义。”胡锦涛同志认为“加强学习,一定要紧密联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要求来进行,一定要紧密联系认识和解决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来进行,一定要紧密联系自身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来进行,一定要紧密联系更好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来进行。这样才能学得生动、学得深入、学得有效。”

4.教师职业道德学习总结 篇四

这学期,我校广大教师掀起了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热潮.现将我校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联系实际,充分认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每个小年儿童的神健康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始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落实到教学工作中。

道德规范有八条内容,其核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校教师始终把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放在首要位置。关心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但关心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懂得如何做人,而且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风气有了好转,成长有了一定的进步。通过学习认识到为人师表使教师于其他行业的根本区别。所以处处为人师表,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衣着言行给学生树立榜样,经常自省做到独慎。在治学方面做到严谨。按时上下班不放过每一个问题。凡是学生不明白的问题,都要给学生讲清楚。作业能及时批改讲解,当天的事情当天完成。

5.教师职业道德学习计划 篇五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计划

当今社会的发展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但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他主宰和统帅着教师,直接关系着教育工作的成败,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教师职业道德理论的学习

1、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为教本,认真领会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即,依法治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以理论为教学实践作指导,把理论充分运用到实践当中,使理论更好地为教学实践服务。

具体办法:

(1)以自学为主,认真写好学习笔记,还要做好个人学习计划和总结。(2)把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上升到理论高度,以生动的事例来讲明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与新课程改革与教育大发展之间的关系。

具体措施:

1、拒绝一切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

2、注重自身形象仪表及考勤情况及升旗仪式上的形象。

3、集中学习时间:2013-12-2,2013-12-5

二、学习行业楷模

立足现实,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不懈追求,力争让组内每一位都成为优秀教师。

四、内在的自我剖析

自觉地检查言行,和职业道德规范相对照。时刻检查自己,有过则改,无过加勉,防微杜渐,及时地将不良思想消灭。

6.学习《职业道德规范》体会 篇六

幼儿园组织我们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让我受益很多。新规范一共分为6条:

1、爱国守法;

2、爱岗敬业;

3、关爱学生;

4、教书育人;

5、为人师表;

6、终身学习。通过学习,我充分认识到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以下是我的学习体会。

首先,要爱岗敬业。热爱教育事业,这是对教育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力求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其次,要加强学习。对教育工作者而言,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孜孜不倦的学习,做到厚积薄发,精益求精。同时作为一名党员也要注重加强政治学习,比如学习《义务教育法》、《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7.学习职业道德 篇七

一、按新《规范》的要求“自我正本”———教师应加强自我修养, 成为专业者

教师的工作是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工作。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敬业爱生的教育精神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崇敬。任何一名教师, 首先应当对教师专业有清晰而独特的了解和认识, 怀有强烈的尊严感, 方能建立起坚定的专业信念。教师的言行、情感、学识, 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修养的高品位, 必将产生教育的高质量。

教师作为专业者, 要潜心钻研业务, 钻研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 用专业情感、专业知识、专业技术, 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控制、自主发展的能力与智慧;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去保护学生安全, 关心学生健康, 维护学生权益;去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打好健康人格的基础。

二、按新《规范》的要求“自我正本”———教师应加强自我砺练, 成为学习者

今天教育的关注点不再仅仅是知识, 而是包括知识在内的整个文化;不再以知识为中心、以知识为本, 而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 更重要的是, 要用文化培育人, 让学生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中, 体悟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师要用真才实学、真知灼见去真实地面对学生, 面对教育工作, 关心集体, 团结协作, 尊重同事, 尊重家长。此外, 应从更高层面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 积极进取, 才能真正成为知识和文化的化身, 也才能担当起培育英才的重任。

教师是教育者, 同时也应当是学习者。只有不断勤奋上进,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把学习当做自己工作乃至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才能适应时代要求。教师作为学习者, 要形成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 重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关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磨砺。要以自主学习为主要标志, 视自主学习为终身学习的主要形式。要崇尚科学精神, 拓宽知识、文化的视野, 更新知识结构, 勇于探索创新, 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三、按新《规范》的要求“自我正本”———教师应加强自我提升, 成为研究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 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只有把自己定位在研究者的位置, 遵循教育规律, 实施素质教育, 才能适应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 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先进的教育理念, 才能对教育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才能始终处于学科和专业的前沿, 才能走上幸福的道路。

教师应当是研究者, 应具有强烈的研究意识, 掌握研究的方法, 进行研究性教学的实践和反思。事实上, 每一位教师都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反思、研究与改进, 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品行, 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何做到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都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 特别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这既是优秀教师群体所表现出的共同特征, 也是实现我国教师队伍由职业型或专业型向专家型转变的有效手段。新课程的出现, 使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变得复杂并多样化, “教师应当是研究者”这一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尤为重要。

四、按新《规范》的要求“自我正本”———教师应加强自我调控, 成为服务者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师的服务精神, 系教育的命脉。”学生是—个个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 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永远是为学生服务的。以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思想的“教”, 促进学生自主地、合作地、有效地“学”, 永远是教师的职责与义务。

8.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篇八

怎样才能让孩子享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怎样才能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成了国家、社会关注的话题,也成了我们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校、老师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北京师范大学赵志群教授认为:综合职业能力分为专业能力和专业以外的能力。专业以外的能力有方法能力(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工作与学习的方法)和社会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组织与完成任务能力、独立性与责任心),这些又是最关键的能力。

在十余年的工作中,我发现要想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需要调动学习的主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动起来了,学生活起来了,效果就有了!

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学习。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就要教会他们学习方法。在实践中,发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也是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方法。

要想让学生主宰课堂,做学习的主人,就要依据学生的认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将来学生的职业需要、人生发展需要出发,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制订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例如,在学幼儿英语教法“I am a pine tree”一课时,由学生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学会生词、学会展演、学会本节课的诗歌,能够熟练运用今后工作中需要的课堂用语。

因学生在拿到学习资料后,首先是解决生词,解决生词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中的良好学习习惯及自我学习能力,此部分先由学生、学习小组自己学,经教师检验学习内容正确后,再强化练习,使学生做到正确发音。学生经过自我学习、小组学习学会知识很是兴奋,极强的成就感充满学生的内心。

幼儿英语教法及基础英语均需要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如果只交给学生单一练习,难免会单调、枯燥,在这里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作用。例如“你们组可以试试有节奏的拍手练习,看效果会好些吗?”“第二小组的趣味巡演比较有意思,其他组可以尝试一下。”“第四组利用你们的特长可以尝试绘图练习。”经过练习,每个小组都想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此时课堂又变成了擂台赛,学生们都很积极地参加。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综合职业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我感觉要保持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与活力,老师适时地评价及引导的作用重大,而且教师的评价还要公开公正,既要为学生的努力做出肯定,又要为他们提出努力方向。

例如,在学7班上的“I am a pine tree”,我是这样在学生自主学习中试着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今天的英语课共有四个知识板块,首先让全体学生知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小组长明确知识板块的任务,并将板块的任务布置给小组的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合作、讨论、探究。

任务下达后,各个小组成员开始激烈地讨论,有的学生从座位上走出来,认真聆听他人的讲解,并且拿着笔在笔记本上详细地做好笔录,有时瞪大眼睛向讲解的同学质疑,你一言,我一语,彼此在争论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交流了情感,在探究合作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精神。

整个课堂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跃起来了,站在一旁的我被课堂的氛围深深地感染了,于是我走进每个小组中与他们共同探讨,适机点拨、启发,把课堂学习的权利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让我最感动的是展示这一环节,当第二小组展示时,我原以为这个小组和以前一样,声音洪亮、讲解流畅、思路清晰,但此次第二小组一改往日的展示方式,开场白一下子吸引了我。“大家好!我是二组小组长,今天我们组展示的是第二板块的内容,根据第二板块的内容,我们小组商讨确定以小品形式展示我们组的任务。”当大家听说是以小品形式并且全员参与完成小组展示的任务,课堂一下子静下来,学生们的目光迅速投向二组,有的学生不由自主地从座位上站起来,生怕自己看不到,有的学生甚至快走到二组旁,近距离观看英语课堂上的小品表演。

二组的同学自信地走到前方,他们展示的是英语中的There be句型及be是怎样确定的。他们用白纸将每个词语写下来并贴在身后,通过人员变化带动身后词语的变化,小组长适当地作解说。我和其他的学生都被这种新形式的展示深深地吸引着,整个教室静悄悄,我们都陶醉在这精彩的展示中。当小组展示完毕时,教室里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掌声已经说明了一切,学生们不仅欣赏他们的表演,同时也在这种快乐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教了十多年英语的我也被他们的表演、表现所折服。他们将抽象的知识通过小品形式展示出来,使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便于理解、接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新知识,而在此过程中展示出来的综合职业能力是他们在今后职业中必不可少的。

通过这节英语课我受到很大的启发,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中,教师要真正地相信学生、发展学生、依靠学生,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体会学习的乐趣,锻炼思维能力,让学生感到越学越会学,越学越愿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深度、力度、效度直接决定了展示环节的质量和效果,也决定课堂教学的效果。如果我们把课堂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课堂学习的权利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相信他们、依靠他们、帮助他们自主学习,让他们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这些锻炼都是他们未来职业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杨艳萍.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9.学习职业道德 篇九

我通过开展学习《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在思想认识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为人师表、敬业奉献的精神得到进一步加强。

对照《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我认真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逐条对照检查,我觉得自己能够认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在政治思想上,能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够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能够经常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检查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奉公守法,严格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遵守职业道德底线,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努力做好本质工作,为人师表,敬业奉献。

在教育教学中,不断丰富教学知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认真学习业务知识,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目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提高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操。在教学生活中,严谨执教,不发表违背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言论,关心爱护学生,从不把学生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都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构建良好的家庭、学校、教师之间教育渠道。不进行有偿家教,不推销课外学习资料。认真做好班主任 工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上好每一节课,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想方设法提高所任学科教学质量。

在工作生活中,注意提高自己的修养,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加强师德修养,加强业务进修,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学中,能够力求做到用自己精熟的知识吸引学生,用精辟的语言感染学生,用高尚的品德影响学生,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常常反思讲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对于学困生能够耐心辅导,努力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注意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说与教师身份不相符的话,不做与教师形象不相称的事,不参与违法违纪的活动。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能够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感染学生,来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使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不仅学到科学知识,而且懂得做人的道理。

但是,本人在工作中仍然存在的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工作中遇到困难,有畏难情绪。业务学习要继续加强,教学能力水平还要继续提高。勤奋学习,修身养德还欠火候。课堂上,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格,课后对学困生的辅导还不到位等等,都有待工作中去改进。

10.教师职业道德 学习笔记(范文) 篇十

——《教师职业道德》学习笔记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要在各方面都应该成为学生和社会上人们效法的表率、榜样和楷模。教师从教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青少年的特点是好学习、爱模仿、思想敏捷、精力充沛、求知欲强、有好奇心、可塑性大。特别是从幼儿园到中小学生,他们都具有“向师性”,都有尊重、崇敬教师,乐意接受教师教导的自然倾向,他们善于模仿教师的言行,教师的一言一行,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学在行动上。

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特别是在课堂上,学生对教师耳听目视,聚精会神地听从教师的教诲,老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深深铭刻在学生的脑海中,教师的言行、举止、仪表都在为学生做表率、起示范作用。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一方面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来教育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以自己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教育和影响学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接受教育,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

无数教育实践证明:一个教师时时处处为人师表,他的思想品德必然高尚,知识技能必然精湛,语言姿态必然优美、举止仪表必然端庄,在学生中必然享有崇高的威信。教师的思想品德、知识才能、言行举止在不知不觉中被学生观察着、琢磨着和模仿着。有威信的教师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心悦诚服的教育作用。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对教师的特殊规范,它有自己独具的特征:

1、为人师表具有鲜明的示范性。教师在从教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思想和品德、知识和才能、情感和意志为学生做出示范,如语言上的文明、礼貌、准确、生动、幽默、风趣,仪表上的整洁、端庄,行为举止上的有度,使学生由敬佩到效仿。

2、为人师表具有突出的严谨性。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必须时时处处、事事要为学生、为社会上的人们做出表率,树立榜样。同时也在每时每刻每件事中的言行举止、行为表现受到学生和社会成员的监督。

3、为人师表具有重要的激励性。首先激励教师用自己的行为、举止、仪表、语言为学生和他人做榜样;其次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教师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学习教师优秀的待人处事的方法和技巧,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再次激励社会中的人们,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学习教师的优良品格,建立人与人的和谐友好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为人师表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为人师表不是口中教条、空中楼阁,而是教师切实可行的言行举止。它不仅渗透到教师日常的从教活动中,而且渗透进教师的爱情婚姻家庭生活中,渗透到教师所活动的公共生活领域中,都要以教师的语言、行为、仪表举止来以身示范。

教师行为具有示范性。在政治上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遵纪守法、服从政令、服从组织、服从领导,做好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思想上教师的从教活动和待人接物的态度、情感、意志的控制、引导、调节等活动中的行为,要有示范性;教育行为上教师要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诲人不倦,勇于创新,刻苦钻研,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和水平;日常生活行为中教师的言谈、举止、仪表、文明、礼貌的示范性。教师语言具有示范性。教师的语言是教师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工具,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媒介,是教书育人信息的载体,是教师完成任务的主要工具。它是教师从教学的基本功和必要素养,是教学艺术中的一个基本的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要用优美动听、抑扬顿挫、准确明白、生动文雅、和气、礼貌的语言来为学生做出榜样,教师必须在一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最完美的语言去启迪、影响、感染学生的心灵世界,用最完美的语言去开拓学生的视野。教师无论是课上课下,校内校外,都要充分展示语言示范,并以此更充分体现为人师表。

教师的衣着、仪表具有示范性。服装是一种无言的文化,着装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做好着装示范,既不能过分新奇艳丽,又不能褴褛邋遢,衣服的颜色、花纹和款式应与自己的体型、性格、性别、年龄融为一体;仪表是教师的外在表现,是一个教师德、识、才、学、体、美等各种素质的综合表现。包括容貌、衣着、风度、修饰等。教师要做到温文尔雅、姿态优美、大方、潇酒、稳健、讲话的声音要适度,对人的态度要温和,无论在任何情况下,要做到沉着、冷静、有条不紊、从容不迫,给学生和他人是一种严肃、稳重、亲切的教师形象。

教师的举止具有示范性。教师的举止包含着站、坐、走、立、点头、举手、鼓掌等内容。教师的举止是学生学习、效仿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教师举止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起着楷模作用,对课堂教学起着强化作用,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促进和引导作用,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幅射作用。无论是在课堂上、教室里,学校中,教师的走相、站相、坐相以及举手、鼓掌,都有可能深深铭刻在学生的心灵上。

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做优秀品德的垂范者: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要具有高尚的节操,要尊老爱幼,要团结同事,谦虚礼让,要勤奋学习,勤劳节俭,要律已宽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公正无私。

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做高素质的教育者:要牢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认真贯彻和实施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对学生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育质量,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具有健康的体魄。要加强美育,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素养。

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要明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要牢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牢记为人民服务这一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集体主义原则的体现,要率先垂范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各种道德。

昨天在办公室,老师们在一起聊天,谈起了教师这个职业,为学生喜,为学生忧,喜也学生,痛也学生。学生不理解自己也就罢了,竟然连自己家人也不理解,社会上对老师就更苛刻了。在菜市场买菜,与商贩讨价还价,那叫斤斤计较,好象老师就该受商贩摆布才对;在外面与人发生了口角,说老师没有修养,好象老师就该忍气吞声才行;遇到什么优惠活动,别人会说,还是老师爱小便宜,难道老师不该讲经济实惠?如果因为商品问题与老板理论,他们还会摔一句,就老师事多,小气,老师也是消费者呀,难不成老师就不该维护自己的权利?

我在家也有此遭遇,一句话没说好,爱人马上会说,亏你还是老师呢?而此时我就更不依不饶了,老师怎么啦,老师就不该发泄,于是免不了一场口舌之争,当然最后以我的胜利告终,呵呵!我为什么要处处让步,在学校忍,在社会上忍,在家也要忍,你说冤不冤?有时候真搞不懂,何以对老师要求这么多呢?细想想也确实如此,师者表率也,老师职业的特殊性注定老师要付出更多,牺牲更多,自然受的委屈也就最多啦。

学习这部分内容,让我更深地理解了教师这个职业。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也是教师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显著特征。青少年的学习之一是模仿,而老师就成了他们重要的模仿对象。教师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举止是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优秀品质。教师要承担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他们

希望老师无论是在课堂还是课外,都是他们最崇敬的那个人,表里如一。因此即使我们走出校门,也要严格要求自己,随时都有眼睛盯着我们。

卢梭要求教师是一个道德卓越的人,应该受过良好教育,有睿智,是学生的楷模;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要从各方面做学生的榜样;弟斯多惠强调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是教师职业对教师的要求,这更是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11.整合性学习职业教学模式研究 篇十一

整合性学习职业教学模式职业教育一、目前的职业教育课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目前的职业教育课程中,普遍采用传承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使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相互割裂的现象普遍存在,它们分别被归入实践课和理论课,这种现象已为职业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所普遍认识,并成为当前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这种割裂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1.课程内容

在目前的职业教育课程中,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内容之间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往往是理论课教师给学生讲述各种理论,而实践课教师训练学生非常初级和简单的技能,这些技能与学生在理论课上所学的理论没有任何逻辑联系。

2.课程计划时间表

课程计划时间表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被分别安排在不同的课程中,在不同的时间由不同的教师分别授课。课程的这种安排方式,必然造成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彼此割裂,当实践课教师与理论课教师之间缺乏沟通与合作时,这种割裂会更明显。

3.教师的分类

职业学校的教师也被人为地分为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他们具有不同的任职资格,来源也不同。理论课教师通常来自大学,他们理论知识较丰富,但缺乏对实践知识的必要了解;实践课教师通常来自企业,他们拥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知识,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这两类教师的教育理念往往存在很大差异。

4.空间的设计与使用

由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被纳入不同的课程,这些知识必然要在不同的地点分别教授,即教室和实习车间。教室用于教授理论知识,而实习车间用于教授实践知识。案例、模拟、实训过程通常只是局部与间断性的且操作难(经费、时间、场地、交通、设施、安全等)。

5.教学与手段

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也体现出较明显的区别。理论课主要采用讲授法,以课堂讲授和书本知识学习为主;而实践课主要采用演示法,以师傅演示和学生模仿练习为主。

6.作业与考试

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这两部分知识的考试方式分别为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理论知识主要采用纸笔方式进行考试。作业形式:局部理论题(用钢笔+纸张:练习本表达即可)。作业答案:标准、统一,千人一面。答案来源:教材、书本。教学考核体系:单一性(笔试:一张试卷)。试题答案:标准、统一,千人一面。答案来源:教材、书本。实践知识主要采用实际操作方式进行考试。

只有根据技术实践的需要来选择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并将其整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形成个体具有完整性、内在一致性的实践能力,真正发挥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的实践功能,达到二者彼此促进的目的并有效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要设计一种教学,促进整合性学习,这一任务在建立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过程中显得尤为迫切。

课程整合不是指学生分别学好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事实上在割裂状态下,不可能真正学好这两类知识,而是指二者的有机结合,因为整合本身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需要有专门的课程设计,并施与相应的教学,才能促使学生发展到这一水平。因此,课程整合主要是指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逻辑上讲,课程整合不仅应该包括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应该包括建立实践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建立理论之间的逻辑联系。

二、整合性学习职业教学模式

针对目前的职业教育课程中,普遍采用的传承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使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相互割裂并被分别被归入实践课和理论课的这种现象与不足。整合性学习职业教学模式,能够科学、合理、自然、巧妙、全面地弥合实践知识与技术理论知识体现在课程内容、课程计划时间表、教师的分类、空间的设计与使用、教学方法及考试等六个方面相互割裂的不足。

整合性学习职业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立足于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突出其职业性和实用性,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作业形式、教学考核体系、学生评价体系、教育功能、教育成效等方面都具有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的一种特定的教学理论的应用形态,一种应用化的具有特定程序、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操作的教学理论。整合性学习职业教学模式包括以下内容:

1.课程内容

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内容存在密切联系。教师给学生讲述完理论课中的各种理论后,就训练学生与理论课相对应的技能,这些技能就是学生在理论课上所学的理论。

2.课程计划时间表

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被安排在同一的课程中,在同一时间由同一的教师授课。

3.职业学校的教师

职业学校的教师不必被人为地分为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教师们具有不同的任职资格,均是双师型教师,既讲授理论知识,又训练实践知识。

4.空间的设计与使用

由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被纳入同一的课程,这些知识大多安排在同一地点教授与训练即可(如:教室)。少数安排在生产现场实习实践知识即可。案例、模拟、实训过程:全面性、联系性、操作易(经费、时间、场地、交通、设施、安全等)。

5.教学方法

在整合性学习职业教学模式下,教師的角色:教练。学生的角色:运动员。教学手段:黑板+多媒体。教学方式:讲授+训练。结合运用案例分析、情景教学、团队学习、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6.作业

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这两部分知识的考试被整合在一起。作业与考试:强调个性、差异、创新及艺术再现力,没有统一模式、没有统一答案。答案来源:学生需要将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结合实际通过转化作出。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开动脑筋进行创造性研究,提出自己富有创新意识的观点,得出不同的答案。教学

7.考试

采用笔试、口试、实际操作进行测试。通过笔试、口试、实作测试,考核学生对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考核学生的理论思维、口头表达及应变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

在整合性学习职业教学模式下,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中,结合运用案例分析、情景教学、团队学习、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取得了实效。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葛楚华.“整合性学习”教学模式的运用[J].武汉:高校发展与评估,2006,22,(84).

12.职业中学如何开展数学学习 篇十二

一、转变人才观、教育观。

社会建设与发展不仅需要大批各层次的高级管理人员,而且需要数以亿计的初、中级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他们都是社会需要的人才。职业中学的学生在众人眼里是中考的失败者,他们身上也确实存在着诸如学习懒散、行为习惯差等不良习性。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看到学生的闪光点,因为教育不是管束,而是唤醒、是发现。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心灵的火花,唤醒学生的积极性、上进心。职业中学的培养对象也是社会所需的人才,对于不同的人才,其素质、智能结构具有各自的特点,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尊重学生,并给学生以自信,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所以,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习者固定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自由人格。教师要树立“教育不是训练,是生活”“教育不是升学,是奠基”的教育观,要认识到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我们要改变目前以“知识为本”的教育思想,树立以“能力为本”的教育观。

二、融洽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交流,以便对学生进行指导。

教师要热爱学生,职业学校学生更需要关怀和情感的浇灌。只有对学生付出情感,学生才能尊敬和喜欢教师;也只有以学生为本展开教学,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用吸引的方法,把学生转变过来,激发他们学习,才能使其走向成功。教学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良好,教学关系才能融洽,师生才能相互理解交流和沟通,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职高学生智力并不差,只是没掌握学习方法,使学习成为“苦事、烦事”,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学习非常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会学习”就是这个道理。

三、趣味引导,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向导,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只有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抓住学生的心,调动起学生的内在动力。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用“创设情境、设置悬念、小故事、小幽默”等形式导入新课,促使学生积极学习,并注重合理运用网络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渲染教学氛围,构建特定的教学情境。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抓住一个学生的心要比忙着给他讲述点滴知识重要得多。

四、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使不同的学生都学有所获。

职业中学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他们掌握教学内容的速度也有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进行针对性教学。分层教学是适应学生素质变化的较好模式,就是根据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上课。首先,分层讲解知识,重点讲解必要的基础知识,并要求学生记住相关的计算公式。其次,根据学生基础、目标确定要求和掌握情况的不同,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从模仿性的基础练习,到提示性的变性练习,再到独立思考性的练习,降低练习的坡度,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最后,根据不同层次,分层考核,通过多样的方式,多渠道的成绩积累,为学生评定出合理成绩,并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表彰、奖励给予激励。

五、将学习横向延伸,即将学习与学生的专业横向联系,减少纵深引导。

数学的教学不能局限于课本的内容,这样很容易使课堂失去活力,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说:“学习的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职业中专的学生毕业后都是到企业从事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工作,不需要很深的理论知识,但要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侧重于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横向联系,不必追求数学理论知识的高深性和完整性,应按照职业岗位的需要做到少而精,以够用为度,精选适合本专业的数学知识,职业岗位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需要多少就教多少,突出数学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直接效用性,从而既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又突出实际运用;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利于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巩固。

六、精心设置练习,突出练习题的趣味性和层次性。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方法是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精讲之后要根据专业、学科特点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练习,设计融科学和趣味于一体的练习题,习题要难度适宜,份量适当,具有启发性、典型性、针对性和代表性,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精讲多练,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13.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感 篇十三

记得有人曾说:“作为教师,他永远要守住心灵的一块净土。空洞的说教只能顾耳,不能顾脑,更不能顾心。有着快乐心态的老师引领着学生奔向快乐幸福的终点。在尊重理解信任平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没有爱,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 “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师,其知识结构的状况和道德水准的高下,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风师德建设的重点和基础,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

在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后,我更加认为: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教师要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辨识力,要尊重学生,不得变相体罚。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如教师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备”、“严格负责”,又要“幽默风趣”、“热情活泼”;对教师素质,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的“幽默”、“热情”、“机智”等特质;对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举止优雅”、“谈吐高雅”等较高素质修养层次的追求。

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热爱学生的老师最受欢迎学生渴望的不仅仅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在学生们的心中,一个富于爱心的老师远比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更具老师的魅力。学生们表示:对有爱心的老师他们会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教师看成是父母亲般的亲人。他们愿意向老师袒露内心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教育需要师爱,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在德、智、体、美、劳等各项教育中,师爱是基础,是先决条件。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这种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师在行为、气质、素养甚至仪表上都应提高文明程度,特别要培养对学生的爱心;教师还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有的人看来,教书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是一种成就名利的载体。拿多少工资,干多少活。于是就有了厚此薄彼的不愤,有了名与利的多少之争„„。我个人认为,教书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教书应成为一种立业的根基,精神的寄托。要去尊重、去珍爱、去完善这份职业。如果将人的一生比作一条河流,那么,人生最初的几年就是河的源头。源头上一丁点的扭曲,都有可能改变河流的走向。只要在源头上轻轻引导一下,就能彻底改变一个人一生的方向,这正是德育教育的魅力所在。

二十一世纪要求青少年要有广阔的胸怀,知天下事,有较高的道德标准,时代呼唤作为教师的我们以情育爱,以爱育爱![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感(共2篇)]篇一: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感 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感 所谓师德,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其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

记得有人曾说:“作为教师,他永远要守住心灵的一块净土。空洞的说教只能顾耳,不能顾脑,更不能顾心。有着快乐心态的老师引领着学生奔向快乐幸福的终点。在尊重理解信任平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没有爱,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 “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师,其知识结构的状况和道德水准的高下,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风师德建设的重点和基础,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

在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后,我更加认为: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教师要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辨识力,要尊重学生,不得变相体罚。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如教师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备”、“严格负责”,又要“幽默风趣”、“热情活泼”;对教师素质,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的“幽默”、“热情”、“机智”等特质;对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举止优雅”、“谈吐高雅”等较高素质修养层次的追求。

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热爱学生的老师最受欢迎学生渴望

的不仅仅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感(共2篇)]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在学生们的心中,一个富于爱心的老师远比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更具老师的魅力。学生们表示:对有爱心的老师他们会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教师看成是父母亲般的亲人。他们愿意向老师袒露内心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教育需要师爱,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在德、智、体、美、劳等各项教育中,师爱是基础,是先决条件。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这种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

正如德国教育家篇二:学习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感

学习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感

学习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感

新丰中小 雷美玉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也就是我们说的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

者。

一、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使我更加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感(共2篇)]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终生献身教育,并用自己智慧的钥匙,打开学生踏入科学知识的大门,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二、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让我更加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道德情感,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才能千方百计的去教好学生。

三、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使我明白今后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现今社会是知识社会,学习的社会,知识更新加快。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以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是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目标。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个空洞的思想外壳,它是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娴熟的业务技能与执着的敬业精神的结合点。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面对挑战和机遇,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树立起“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要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为教育事业不停攀登,终生奋斗。在工作实践中,应十分注重自身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拓宽知识视野,以此来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平常对历史不太感兴趣,因而历史方面的知识也就比较薄弱。每当我上此类的课文前,我总不敢怠慢,总是利用周围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如相关书籍、网络等,学习了相关知识后,才走进课堂,生怕不这样做了,会误人子弟。如前不久,我上了一课是《负荆请罪》,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进蔺相如、廉颇这两位人物的精神品质及思想言行,我就能过电脑查阅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自己胸有成竹了,上课时对学生介绍时也就有声有色了,学生也就更容易理解文本,走进人物。因而,今后我要更加认真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四、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使我明白了凡事都要以身作则。

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教师劳动最有影响力的就是“言传身教”,也就是说教师是用自己的学识、思想品质和人格魅力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无论哪一层的学生都自觉或不自觉的把教师当成自己的榜样。教师是学生学习做人的参照对象,所以人们常说“教师是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以身作则要求了教师做事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还要求我们仪表端庄,大方得体。否则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让我受益非浅,我会用它时刻的鞭策我自己,让它成为我教育事

业中的一盏明灯。

上一篇:参加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体会下一篇:“三会一课”活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