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题目与题目要求

2024-07-06

设计题目与题目要求(共12篇)(共12篇)

1.设计题目与题目要求 篇一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报告题目和要求 课程名称: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考核方式:读书报告(论文)的形式

1.报告论文参考题目:

主要针对课程《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中涉及的各类先进制造技术在模具中的应用进行说明,可以针对课程所教授的关键技术进行选题和展开。包括:

1.快速成型方法RPM在模具设计制造中的应用与发展

2.快速成型方法RPM在逆向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

3.先进制造技术的进展及其与模具加工的关联

4.计算机辅助几何造型在模具CAD中的作用和发展

5.并行工程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6.先进模具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

7.模具CAD/CAE/CAM一体化中的数据交换技术

8.模具CAD/CAE/CAM一体化中的集成技术

要求:

1.所有的论文均需要围绕“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在模具中的应用,或者结合冲模、塑模、体积成形模具等某种类型模具的先进设计开发技术进行阐述,例如《RPM在模具设计制造中的应用》,《模具CAD/CAE/CAM一体化中数据交换的发展》,《电铸法在微型高精度模具中的应用和开发》,等等。

2.字数在3000字以上(4页),打印稿。

3.符合期刊论文的要求,具有以下部分:标题、作者单位、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包括一般的引言、具体实质内容、结论)、参考文献等。

4.能够就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某个关键技术在所学专业中的应用、研究、发展进行论述,内容要有衔接,条理清晰。

5.能够反映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目前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技术特点。

6.希望结合自身专业知识进行论述,体现自己的见解。

2.设计题目与题目要求 篇二

关键词:设计培养思维能力学生

开放型习题是相对有明确条件和明确结论的封闭式习题而言的,是指题目的条件不完备或结论不确定的习题。练习是数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习题,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除注意增加变式题、综合题外,适当设计一些开放型习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和灵活性,克服学生思维的呆板性。

一、运用不定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学习分数时,学生对“分率”和“用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往往混淆不清,以致解题时在该知识点上出现错误,教师虽反复指出它们的区别,却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在学习分数应用题后,让学生做这样一道习题:“有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截去9/10,第二根截去9/10米,哪一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经过充分的讨论,最后得出如下结论:①当绳子的长度是1米时,第一根的9/10等于9/10米,所以两根绳子剩下的部分一样长;②当绳子的长度大于1米时,第一根绳子的 9/10大于9/10米,所以第二根绳子剩下的长;③当绳子的长度小于1米时,第一根绳子的9/10小于9/10 米 ,由于绳子的长度小于9/10米时,就无法从第二根绳子上截去9/10米,所以当绳子的长度小于1米而大于9/ 10米时,第一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这样的练习,加深了学生对“分率”和“用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的区别的认识,巩固了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高了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运用多向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多向型开放题,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思考方向,使学生产生纵横联想,启发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可以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探究数量间的相互关系,并能从不同的解法中找出最简捷的方法,提高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三、运用多余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批判性

多余型开放题,将题目中的有用条件和无用条件混在一起,产生干扰因素,这就需要在解题时,认真分析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充分利用有用条件,舍弃无用条件,学会排除干扰因素,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从而培养 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四、运用隐藏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隐藏型开放题,是解题所需的某些条件隐藏在题目的背后,如不注意容易遗漏。在解题时既要考虑问题及 明确的条件,又要考虑与问题有关的隐藏着的条件。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审题习惯和思维的缜密性 。

如:做一个长8分米、宽5分米的面袋,至少需要白布多少平方米?

解答此题时,学生往往忽视了面袋有“两层”这个隐藏的条件,错误地列式为:8×5,正确列式应为:8× 5×2。

解此类题时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意,找出题中的隐藏条件,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五、运用缺少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缺少型开放题,按常规解法所给条件似乎不足,但如果换个角度去思考,便可得到解决。

如:在一个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内剪一个最大的圆,所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可以这样想:把原正方形平均分成4个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就是所剪圆的半径,设圆的半径 为r, 那么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r2,原正方形的面积为4r2,r2=12÷4,所剪圆的面积是3.14×(12 ÷4)=9.42(平方厘米)。

通过此类题的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灵活解题的能力。

3.单片机课程设计要求-题目 篇三

1.根据设计要求,画出硬件接线图及程序的总体流程图,然后进行各控制模块的硬件设计及软件设计;

2.掌握如何应用单片机来开发应用系统及仿真调试的过程;

3.按照格式要求撰写课程设计报告,不少于5000字,页码大概10页左右。

项目技术要求:

项目一:抢答器的设计

技术要求:以拔动开关K0—K5中的某个丌关为0N作为抢答按键,无人抢答时,6个数码管循环轮流显示1—6跑马,谁先抢答,数码管停止跑马,6个数码管同时亮谁的编号,其后再有键按下,系统不予响应,直到此位拔为OFF,恢复l—6跑了马,开始下一轮抢答。

项目二:波形发生器的设计

技术要求:可以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常用标准波形,由按键选择并用不同符号显示在数码管上。

项目三:简易电子琴设计

技术要求:由16个按键组成4X4键盘矩阵,设置成16个音,可随意弹奏想要表现的音乐。

项目四:秒表设计

技术要求:开始时,显示“00”,第一次按下按钮后开始从0-99s计时,显示精度为1s;对应有4个功能按键,第1个按键开始按钮,第2个按键停止按钮,第3个按键及时归零按钮,第4个按钮复位按钮。

项目五:ADC0808 A/D转换设计

技术要求:用ADC0808对模拟信号进行转换,转换结果送7段数码管显示,同时用发光二极管显示转换值的二进制码。5位数码管的前两位显示“AD”。字样,后三位显示A/D转换结果,采用串行显示方法。

项目六:温度采集报警系统的设计

技术要求:可以显示被测的温度并存储,可以设置报警温度,到达报警温度时声光报警。

项目七:数字频率计的设计

技术要求: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和计数器实现对方波信号的频率测量,用数码管显示出来。

项目八:数字钟设计

4.设计题目与题目要求 篇四

2、同一轴上的功率P、转矩T、转速n之间的有何关系?你所设计的减速器中各轴上的功率P、转矩T、转速n是如何确定的?

3、在机械制图中线型的种类有哪些?简述它们的应用特点?

4、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应包括哪些内容?

5、装配图的作用是什么?装配图上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6、装配图上应标注哪几类尺寸?就你所绘的图纸进行说明。

7、你所设计的减速器的总传动比是如何确定和分配的?

8、减速器中起盖螺钉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确定其位置?

9、就图纸上某一公差配合代号说明其含义并查表求出具体数值?

10、机械中常用机构有哪些?通用零件又有哪些?

11、说明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各有何特点?

12、传动件的浸油深度如何确定?如何测量?

13、为了保证轴承的润滑和密封,你在减速器结构中采取了哪些措施?

14、轴承采用脂润滑时为什么要采用挡油环?

15、你设计的减速器有哪些附件?它们各自的功用是什么?

16、布置减速器箱盖与底座的联接螺栓的位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17、通气器的作用是什么?应安装在哪个部位?

18、窥视孔的作用是什么?其大小和位置应如何确定?

19、油标的用途及安装位置的确定?

20、放油螺塞的作用是什么?放油孔应开设在哪个位置?

21、轴承旁凸台的结构、尺寸如何确定?

22、轴承端盖起什么作用?有哪些形式?

23、箱体的轴承孔为什么要设计成一样大小?

24、如何确定箱体的中心高?如何确定剖分面凸缘和底座凸缘的宽度和厚度?

25、你在设计中采取什么措施提高轴承座的刚度?

26、简述滚动轴承内外圈的配合特点及标注特点?

27、以减速器的输出轴为例,说明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方法。

28、试述低速轴上零件的拆装顺序?

29、说明你选择的轴承类型、型号和选择依据。

30、轴上键槽的位置与长度如何确定?你所设计的键槽是如何加工的?

31、设计轴时,对轴肩(或轴环)的高度及圆角半径有什么要求。

32、你所设计的轴在减速器中起什么作用?

33、轴按承载情况分可分为哪几种?你所设计的减速器中的轴属于哪一类轴?它们分别受到何种应力?

34、你所选择的轴的材料是哪一种?为何这样选择?采用哪种热处理方法?为什么?

35、试述你所设计传动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36、试述获得软齿面齿轮的热处理方法及软齿面闭式齿轮传动的设计准则。

37、为什么通常大、小齿轮的宽度不同,且b2>b1?

38、大、小齿轮的硬度为什么有差别?哪一个齿轮硬度高?

39、简述齿轮零件工作图的设计要点?

5.论文题目的写作要求与拟定方法 篇五

一、论文题目的重要性。

(一)论文题目是论文中心论点的高度概括。一般来说,读者了解作者文章的中心内容时,阅读论文全文的人是少数, 而阅读论文题目的人却往往是多数。在搜集资料时, 最先找到的也是论文题目。书刊在手, 浏览一遍, 具体阅读哪一篇, 许多读者是先根据对题目的判断之后再做决定的,如果文不对题或题目不能确切表达文章的中心论点,自然就不能准确地反映出文章的内容, 从而使文章失去读者。由此可见,写好论文题目的重要性。

(二)论文题目是揭示论文主题的生动表达。据文献等情报资料解释,题目可直接或间接揭示主题,应具有新颖、鲜明等特点,对题目要有新颖别致或具鲜明性和新颖性的要求。题目应能把全篇文章的内容、研究的主要目的等因素确切而生动地表达出来,是对主题的高度概括。因此,题目与主题具有密切的关系,题目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形式对主题进行揭示,或者说,题目所具有的“新颖、鲜明”性、“新颖别致”等特点所指的具体内容就是论文的主题。题目要把文章所“研究的主要目的(即主题)”确切地表达出来。

(三) 论文题目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积极因素。一般的读者每天很忙,他们能挤出时间来读杂志,一定是读自己感兴趣的杂志。他们在读杂志时心理状态最主要有两类:一是求知;二是好奇。求知,从题目上发现他感兴趣或者十分需要的知识要看;好奇,一切最新的、最怪的、最神秘的、最难解的事,他都想知道。针对读者这样一种心理状态拟出的标题,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

二、论文题目的写作要求。

(一)精炼明快。论文的题目象一种标签,既要惜墨如金,语言生动、醒目、引人入胜,又要语简词精、涵义确切、一目了然。题目在词意未尽时, 可借助于副题目来引申主题, 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

(二)准确无误。这是论文题目编写最基本的要求。题目作为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词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人们对论文的取舍态度。论文的题目不必刻意去追求新颖、奇丽的艺术韵味, 但必须要简明、准确、明晰地表述论文的特定内容, 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达到的深度。

(三)符合规范。一是在形式上一般不超过 20 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题目要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所用词语应除了能准确反映文章特定内容外,还要有助于关键词的选定;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词、字符、代号,尽量不出现数学式和化学式以及外语词语或相关符号等。二是字句的次序适当,语法合理。

三、论文题目的拟定。

(一)平铺直叙。这是论文题目常用的写作方法,常用于学术论文。这种方法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使用较强的专业术语, 用于较大课题研究的论文写作。这种方法写作的论文题目能准确、精练地表达论文作者特定的研究课题或研究对象, 使专业同行对论文的主题一目了然。例如《建筑物防雷接闪器保护范围的研究》。另一种方式是直截了当地表达论文的本质特征, 不含糊、不笼统,准确概括,语简词精。这种方法写作的论文题目通常是一个简单句。例如《新型微机存贮体系》。

(二)亮点突出。现在每年公开发表的论文有数十万篇,任何研究者都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文章,只能利用文献检索途径来选择最有价值的文章。在现存的检索手段中,不论是利用检索工具书还是利用计算机,最终的检索结果都是以论文题目来体现的。所以,一篇文章与读者初次相遇时,题目就成为读者首先看到和关注的对象,这时论文的题目实际上起到了一种“广告”的作用。如何通过论文题目这个“广告”将论文主体这个“产品”推销给读者,这就需要论文题目能准确、高效地展示出论文的亮点,从而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如果论文题目平平,连论文的亮点都没有展示,就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即使论文内容写得十分精彩,也往往会受到题目的影响而被读者忽视,最后沉没于茫茫文海当中。从这个角度来看,“亮点突出型题目”是适合信息时代的首选。通常情况下,文史类、经管类论文中选择比较突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词汇;理工类论文选择特殊的时间、地点、技术型号、类型、科学方法等信息作为突出论文“亮点”的词汇是一条捷径。

(三)个案研究。“个案研究”亦称案例研究,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它往往以“主标题---以……为个案”、“主标题---基于……的案例分析”、“主标题--以……为例”等形式表现,

资料

“个案研究”拟定的关键是在副标题上,所以在拟定副标题时应该尽可能地选用一些能突显“个案”特点的词汇。当前,“个案研究”已经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这种研究方法也成为有效的学术增长点。因为学术论文的关键是要出新,使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得出新观点是大家在完成论文时努力追求的目标。

但是理论、方法的创新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时间的钻研和积累。尤其是地方院校以及地方科研机构的教师、人员和学生,由于环境和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在这两方面有所建树并非易事。在这种情况下,将突破口选择在新材料上下功夫,往往成为事半功倍的选择。而拟定好一个“个案研究型题目”,在题目框定的范围内,充分发掘自己身边的资料,进行细致的个案研究,做到以小见大,就为我们提供了创新的可能。在这样的题目框架下写作,往往容易写出新意,也更能展现地方学者的学术贡献。此外,拟定“个案研究型题目”,进行“个案研究”,还可以有效地缩小研究视阈,避免将论文题目定得很大,材料用得很泛,薄弱之处出得很多,最后将文章写成“大题目,小文章”的浅薄之作的出现。

四、论文题目的常见问题。

(一)不精练。有些题目作者害怕说不明白, 加一大串定语, 看上去, 好像是摘要, 既看不出表达特征, 又分不出表述范围。

(二)不新颖。很多文章习惯使用“初探”、“试析”、“浅析”等谦词,或使用“研究”、“探索”、“思考”、“分析”等常用词,这些词用得过多过滥,给人千篇 一律的感觉,题目中的亮点也常常被掩盖。

(三)语言不规范。题目语言有特定的要求,专业、书面、准确、直白、简洁。但现在有的论文中,一是题目用形象化的文学语言;二是太流于口语,采用口头语言作为题目, 显得没有份量;三是题目有明显的语病;四是可用可不用的词语、重复的词语时常出现。

五、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掌握题目的核心。一般地说,要想准确无误地反映文章的主要观点,题目离不开四大支撑骨架,即题目的四大要素: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只有题目准确地反映出这四者及四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凸现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深度。题目中不仅四大要素俱全,而且四者的关系也要交待得清楚:范围→对象→内容→方法,通过层层领属关系构成复杂的偏正短语充当题目,这是题目的基本格局,是最标准、最典型的题目撰写方式。另外,短语作题目占绝大多数,句子作题目的比较少。有的题目加副标题,副标题是主标题内容的细化,起着补充主标题内容的作用。了解了题目的构成要素和结构类型,写作者就可以根据所要强调的部分调整词语的顺序,或添加认为重要的信息,生成内容简明扼要、既不笼统又有专业指向的论文题目。

(二)掌握题目的特点。好的、有特点的题目最能抓人,它让读者过目不忘,眼前一亮。究竟什么样的题目才是有特点的好题目呢?要在“新”上下功夫。“新”就是抛弃老路子、旧套子的出新求异的题目。如毕业生的每一篇论文都是翻阅了大量的资料,经过多方面的调查取材,并付出了大量心血撰写成的。因此,写作者就应该紧紧地抓住这一独特的、个性化的内容,准确、新颖地凸现在题目当中,尽量不去套用“试析”、“浅谈”或千篇 一律地冠以“探讨”、“体会”之类的陈词俗套。当然,谦词和“探讨”、“分析”等词不是不能用,而是应在必要时用。只有生动地表达论文的特定内容,醒目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深度,这样的题目才是有特色、不落俗套的好题目。

(三)加强知识储备。一是努力学习科研写作知识。写作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要想写好论文, 首先必须学习必要的写作知识, 特别是论文题目的写作技巧, 掌握论文的写作要求和写作过程, 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

二是做到“三多”.多读。主要指多读范文。读范文不仅要注意范文的写作格式, 更重要的是学习范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选用, 以及范文的论文题目拟定。多练。做任何事情都一样, 认识和实践是两回事, 都需要在深刻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练习。多改。俗语说“文章不厌百回改”, 科研论文由于科学性、逻辑性较其他文章要求更高, 特别是科研论文题目, 需要下苦功百般推敲和修改。修改科研论文题目要注意做到检查论文题目的准确性、合理性、通顺性,要敢于删改; 初稿形成后, 可放几天再改; 有勇气请别人改, 或请专家指点, 做到精益求精。

6.加强对典型题目的总结与提炼 篇六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A-

0070-02

初中数学思想方法相对于具体知识内容来说属于一个较为高阶的要求。如果说具体的知识内容让学生们学会了怎样解决一个问题,那么数学思想方法则让他们学会了怎样解决一类问题。思想方法是在总结众多具体数学思维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是高度提炼与升华的结果。因此,为了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完整与高效,教师应加强对于典型题目的总结提炼,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掌握方法。

一、通过宏观入手,掌握整体分析法

整体分析法是解答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其在所有思想方法中也处于一个整体性的位置。笔者常常告诉学生:想要驾驭数学问题,就要学会敢于站在高处去审视它。这里所强调的“审视”,指的就是面对问题,不要急于求解,而是先要从整体角度对它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与逻辑方向进行分析,有了宏观把握后再有的放矢地展开解答。这样的分析方法,往往能够使得数学问题的解答更加准确和高效。

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因式分解》时,学生们常常会遇到将二次三项式进行因式分解的问题。如将x2+4x-10因式分解。具体说来,这个因式分解的过程需要运用配方法。但配方的大方向是如何确定的呢?这就需要从宏观角度对这个二次三项式进行整体观察和分析,从而得出配方法的开展方向。从这个式子的前两项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完全平方公式。同时,如果能够构造出完全平方的形态,也就出现了平方差公式的端倪,因式分解自然很容易进行。这就是运用整体分析所得出的宏观思路。在这样的方向指导下,x2+4x-10=x2+4x+4-14=(x+2)2-14=(x+2-)(x+2-)的因式分解过程也就不难得出了。

在学生们掌握了整体分析法的同时,也表明了他们面对复杂数学问题时的一种冷静、平和的心态。在处理疑难问题时,最忌讳的就是慌乱无章,这样只会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混乱,无法找到解答问题的正确路径。若是能够放慢节奏,不被一个个具体的条件所影响,而是从整体角度分析问题、寻找方法,往往能够让学生更自信,思路的得出也更加理性。

二、调动多种方式,掌握数形结合法

数学问题的呈现也许是单一的形式,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将之归结为代数问题或是几何问题,但是,在解答问题时,数学方法的运用却不一定是单一的。为了能够顺利解答问题,学生们常常需要调动多种思维方式来辅助思考问题。无数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将代数逻辑与几何图形有机结合在一起分析问题,常常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思维效果。这就是我们将要讨论的数形结合方法。

在学习了数轴与正负数的知识后,笔者给出了如下图象,并请学生们在此基础上尝试化简|a|-|a+b|+|c-b|+|a+c|这个代数式。只看这个代数式,我们似乎可以把它归结为代数类的问题。但看这个代数式,是无法进行求解的。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图象来理解、切入。这个问题出现的形式,本身就是在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思考。果然,在分析数轴形态后,学生们很快得出了a>0,c

在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代数与几何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数学知识的研究,本来就是将代数内容以几何方式呈现,将几何内容以代数形式归纳,于二者的相互转化之间完成理论延伸的过程。因此,从数学知识学习环节开始,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就已经渗透于学生们的头脑中了。在解答具体问题时,这一思想方法也就自然而然地沿袭下来了。数形结合法为学生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角度,有效降低了思维难度,是初中数学问题解答中不可或缺的武器。

三、厘清思维逻辑,掌握分类讨论法

进入初中后,学生们逐渐发现,数学知识和习题的答案并不像小学那样唯一了。很多问题的答案会出现多种可能性,甚至一些问题在提出时就是开放不确定的。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让不少学生感到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将每一种可能性准确完整地把握住。面对这种情况,学生们就必须要掌握分类讨论的数学方法。这是初中数学的必修课,也是有效解题的试金石。

在学习方程的知识内容后,有这样一道习题:请解关于x的方程2ax-5=-x。移项整理之后得到(2a+1)x=5,此时便出现了分类讨论的问题。那么,如何做到准确地分类呢?以本题为例,笔者先告诉学生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字母系数,且已知条件中没有给字母系数设定范围时,往往就需要分类讨论。另外,在确定分类讨论的标准时,经常是从使得变形式子有意义出发。若字母处于分母位置,则将分母是否为零进行讨论;若字母处于二次根号之下,则根号里的内容不能小于零;若已知条件中有其他限定,则还需要满足题目要求……这样,学生们对于分类讨论应适时开展、怎样开展的理解清晰了很多。具体至这个问题,学生们很轻松地就2a+1是否为零进行分类讨论,并得出了正确答案。

在系统地学习分类讨论方法之前,学生们面对存在多种可能性的数学问题时的思维经常是混乱的。分类讨论方法的出现,并不是针对某一个问题的解答,而是给了学生们一个厘清思维逻辑的方向和标准。掌握了这一方法,无论面对多么复杂的情况,学生们都可以找到科学分类的界限,保证自己的讨论既能够涵盖所有可能性,又不会在各个小分类之间产生交叉。

四、立足既有知识,掌握化归转化方法

初中数学教材虽然出现了很多新知识和新方法,但知识内容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学生们不可能在初中阶段就掌握所有的数学知识。然而,这并不代表各类测试中不会出现大家没有学习过的内容。那么,如何运用有限的知识去解决自己没有学过的数学问题呢?这就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进而去解决范围更广的数学问题。

在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函数知识不久,笔者让他们尝试解答这样一道题:(如图所示)反比例函数y=-与一次函数y=-x+2的图象相交于点A和点B,求A、B两点的坐标。在遇到这个问题时,学生们还没有开始具体学习何为反比例函数,甚至连一次函数的性质都没有深入理解,面对这个问题,学生们不知所措是正常的。笔者启发道:“如何正确理解两个函数图象相交的含义呢?”学生们意识到,所谓相交,就是两个图象在该点的横、纵坐标一致。由此,看似陌生的函数问题顺利转化成了方程问题,大家通过将两个函数解析式联立解方程组y

=-

y=-x+2,准确得出了x1=4

y1=-2和x2=-2

y2=4这两组解,自然也就确定了A、B两点的坐标。

学习了化归转化的思想方法之后,学生们发现,原来很多看似陌生的数学问题,都可以通过巧妙地变形转化为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予以解答,让学生看到了数学知识内容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实际上,看似独立的一个个数学知识都不是孤立的,它们都是在不断地转化中彼此关联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学生们也得以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加理性地去看待新知识,并在不断地新旧联系中实现数学学习的延展与深入。

初中阶段的学生尚未具备过硬的数学思维基础,在提炼总结方面的能力仍稍显不足,这便需要教师从旁辅导。在对比较典型的数学问题进行讲解时,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将运用于该题中的思想方法提炼出来,让学生们对之形成关注与认知。久而久之,学生们便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数学学习思维。

(责编 林 剑)

7.设计题目与题目要求 篇七

要求:字数不少于1万字,必须从下面题目中选取。尽量不重题。上交纸质论文和电子版。格式附后。

玻璃工业

1.2.3.4.5.6.熔铸锆刚玉产品组成、结构特征和性能评述 熔铸β-氧化铝砖组成、结构特征和性能评述 熔铸高锆砖砖组成、结构特征和性能评述 熔铸材料耐碱性评述 β-氧化铝组成、结构和特性 玻璃窑蓄热室格子砖的显微结构演变

化学工业

7.高纯刚玉砖组成、结构和性能评述

8.水煤浆高铬砖组成、结构和性能评述

钢铁工业-炼铁

9.10.11.12.13.14.15.16.热风炉低蠕变硅砖组成、结构和性能评述 热风炉低蠕变刚玉-莫来石砖组成、结构和性能评述 热风炉低蠕变硅线石质砖组成、结构和性能评述 热风炉低蠕变蓝晶石质砖组成、结构和性能评述 热风炉低蠕变红柱石质砖组成、结构和性能评述 铁水包用铝碳化硅碳砖组成、结构和性能评述 炮泥组成、特点和应用 三石在抗热震材料中的应用评述

钢铁工业-炼钢

17.18.19.20.21.22.23.钢包铝镁浇注料组成、结构和性能评述 钢包铝镁碳砖组成、结构和性能评述 铝镁质透气砖组成、结构和性能评述 钢包铝镁质预制块组成、结构和性能评述 脱硫喷枪组成、结构和性能评述 RH用耐火材料组成、结构和性能评述 VOD/VAD用耐火材料组成、结构和性能评述

24.中包涂料组成、结构和性能评述

25.铝碳水口组成、结构和性能评述

铝碳材料

26.27.28.29.30.31.酚醛树脂组成,结构演变和作用 抗氧化剂单质硅的作用,物相及结构演变及其作用 抗氧化剂金属铝的作用,物相及结构演变及其作用 抗氧化剂金属B4C的作用,物相及结构演变及其作用,硼的好处和坏处。碳纳米管在铝碳材料中应用评述,重点从结构和性能演变角度分析。铝锆碳材料中锆源及其对材料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有色冶金

32.镁铬砖组成结构性能评述

综合33.耐火材料的耐碱性评述

34.耐火材料的抗蠕变性能评述

35.耐火材料热震稳定性能评述

不定形耐火材料

36.不定形耐火材料组成及颗粒级配设计评述

37.不定形耐火材料的原位设计和相组成设计

非氧化物/氧化物材料

38.氮化硅结合碳化硅材料组成、结构和性能

39.Sialon结合碳化硅材料组成、结构和性能

原料

40.电熔氧化锆原料种类、组成和抗侵蚀性能的关系

41.尖晶石原料种类、组成和抗侵蚀性能的关系

42.板状刚玉组成、结构和性能评述

43.棕刚玉及亚白刚玉组成、结构和性能差异比较

44、均化矾土组成、结构特点和性能评述

45、电熔镁砂和烧结镁砂组成、结构和性能差异比较

46、海水镁砂组成、结构和性能

论文得分:

《无机材料结构与性能》课程论文

题目

班级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二O一三年制

课程论文书写要求(填写过程中请将本页删除!)

1.封面

严格按照上页方式填写。

2.目录

严格按照下页方式(字体、行间距等)填写。

3.正文部分 一级标题:如“摘要”或“1.文献综述”,居中、黑体、四号字。二级、三级标题:如“1.1”,左对齐、黑体、小四号字。正文部分:宋体、小四号字、1.2倍行间距。章节:每章新开一页。页码:从“摘要”部分开始插入页码,置于每页下部,居中。

4.图、表标题

标题按所在章节顺序编号,五号宋体(Times new Roman)

5.打印

单面打印

目录

摘要

1.文献综述„„„„„„„„„„„„„„„„„„„„„„„„„„„„„

1.1„„„„„„„„„„„„„„„„„„„„„„„„„„„„„„„„

1.1.1„„„„„„„„„„„„„„„„„„„„„„„„„„„„

1.1.2„„„„„„„„„„„„„„„„„„„„„„„„„„„„„„

1.1.n„„„„„„„„„„„„„„„„„„„„„„„„„„„„

1.2„„„„„„„„„„„„„„„„„„„„„„„„„„„„„„„„

1.n„„„„„„„„„„„„„„„„„„„„„„„„„„„„„„„„

2.实验方案设计„„„„„„„„„„„„„„„„„„„„„„„„„„„

3.结果与讨论„„„„„„„„„„„„„„„„„„„„„„„„„„„„

8.题目和要求 篇八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2011级学生 暑假社会实践调研课题指南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关问题:

1、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调查

2、中国房地产业的现状及问题调查

3、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状况调查

4、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调查

5、城市社区建设实证调查

6、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城乡一体化问题调查

7、城乡居民幸福指数调查

8、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村民、居民自治组织选举)状况调查

9、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调查

10、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调查

11、教育状况调查

区域性问题:

12、广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调查

13、广东“城中村”改造现状调查

14、跨国公司在广东设立研发中心情况调查

15、珠三角地区各类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状况调查

16、珠海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调查

17、珠海市城镇化建设调查

18、珠三角地区民工生存状态调查

19、珠海市产业结构与升级的调查

20、珠海企业自主创新实践调查

21、区域性历史名胜及旅游资源状况调查

22、改革开放以来所在地区巨大变化的调查

大学生相关问题:

23、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

24、目前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

25、目前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

26、网络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及行为导向作用调查。

附件二: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的格式及要求

1、调查报告的写作格式

①题目(标题或正副标题)

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

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吉林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调查》等。

②列出调查的主要内容

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调 查 人、调查分工等。③调查报告正文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前言: 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主体: 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④社会调查的附件

证明进行社会调查的相关材料,如调查问卷、访谈纪录、调查介绍信等。

2.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的写作要求:

①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②论文政治观点正确。

③文章正文字数为3000字左右。

3.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的打印及装订:

①必须用A4纸打印;

②封面上填写的“报告题目、班级、姓名、学号、完成日期”等内容的字体为三号宋体字。

③论文或调查报告的标题使用三号宋体字,其余部分均使用小四号宋体字。④装订的第一页为封面,即“实践教学成果报告”的封面。

⑤在报告封面上填写好“题目、姓名、学号、班级、完成日期、指导教师”等信息。

⑥提交的报告必须按照页码序号,“小号在上,大号在下”进行装订(侧装订)。

暑假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题目:

姓名:

学号:

班级:

完成日期:

指导教师: 吕 玉 莲

9.项目评估论文题目及要求 篇九

一 论文类

以项目评估(可包括投资、财务、经济、环境、技术、风险、环境影响、社会影响、实施绩效等)为主题

题目示例:1 项目评估在××中的应用××投资评估研究××企业经济评估研究(同上)××环境评估方法或××项目环境评估研究技术评估在××中的应用(××项目技术评估要点分析)同上(××企业投资的风险评估)××项目环境影响评估问题研究(说明具体存在的问题、要考虑到的因素、实证研究分析)同上以“绩效评估”为关键词就行,论文非常多

二 报告类

以投资、财务、经济、环境、技术、风险、环境影响、社会影响、实施绩效为关键词,编制评估报告,如××项目投资评估报告、××项目环境评估报告等等

报告不能直接网上下载,项目背景最好用常见项目(如建设项目),网上资料作为参考,数据可以自己更改,但要有有效性。

三 要求

论文类不少于4000字,由标题、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组成。

字体大小:标题为宋体四号、正文为宋体五号、1.5倍行距

10.设计题目与题目要求 篇十

1.课 题 一:光控开关和报警电路

2.课 题 二:电子测光电路

3.课 题 三:声控开关电路

4.课 题 四:语言提示和告警电路

5.课 题 五: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应用

6.课 题 六:定时开关电路

7.课 题 七:防盗和水位报警电路

8.课 题 八:可燃气体报警器电路

9.课 题 九:数字钟电路

10.课 题 十:数控步进电机

11.课题十一:可编程定时电路

12.课题十二:红外线自动水龙头控制电路

13.课题十三: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的应用

14.课题十四:医院住院病人呼叫器

15.课题十五:基于VHDL的四人智力竞赛抢答计时器

16.课题十六:声﹑光同时控制的路灯照明开关电路

17.课题十七: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的设计

18.课题十八:节日彩灯的单片机控制设计

19.课题十九: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数字温度计

20.课题二十: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

物电学院09级电信本科2班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1.五周一:师生见面 安排任务及时间

2.七周四:交课程设计任务书(电子稿)

3.十周四:交课程设计方案(电子稿)

4.十三周四:交课程设计元器件申领表(电子稿)

5.十六周四:预交课程设计报告(电子稿)预查设计报告和作品硬件

6.十八周四:提交设计报告(电子稿)检查作品硬件

7.十九周四:答辩 演示作品硬件 交纸质和电子稿设计报告 交作品硬件

8.二十周四:统计成绩上交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选题及组队的有关要求

1.1~2人为一个组 最好1人一个组 因为2人一个组 则每个人的成绩是不一样的2.最多3个组选同一题 但是每个组的设计方案应该不同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成绩计算方法

1.课程成绩=平时成绩+期末成绩

2.平时成绩=设计任务书+设计方案+计元器件申领表/3

期末成绩=答辩+作品硬件演示+设计报告/3

以上内容如需要调整修改另行通知 拟定时间:2011.03.13

注意:第二组才有的补充(参考选题)题目

21.课题二十一:汽车防盗报警器

22.课题二十二:鱼塘防盗报警器

23.课题二十三:门铃报警器

24.课题二十四:光控报警器

25.课题二十五:彩灯循环控制电路

26.课题二十六:低频信号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27.课题二十七:数字式录放音机的设计

28.课题二十八:恒温控制系统的设计

29.课题二十九:超声波测距系统的设计

30.课题 三 十:智能充电系统的设计

31.课题三十一:任意波形发生器的设计

32.课题三十二:数字式温度计的设计

33.课题三十三:基于MCS-51单片机的电子钟的技术的设计

34.课题三十四:基于EDA技术的数字频率计的设计

35.课题三十五:交通灯信号控制器的设计

36.课题三十六:光电式火灾报警器的设计

11.适用法律基础论文题目及要求 篇十一

一、选题参考题目及范围

1、实用法律基础课程学习体会(内容包括所学知识总结,学习收获或学习感想,个人应用情况等)

2、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认识

3、论宪法和宪政的关系

4、对行政程序理念和制度的认识

5、论物权的保护方法

6、签订有效合同应注意的问题

7、论知识产权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8、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理念

9、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法律思考

10、论我国劳动争议的处理体制

11、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居民的意义和对策

12、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3、对于我国刑法严格限制死刑的看法

14、醉驾入刑之我见

15、论证明责任

学生可在以上所提供的参考题目中任选一题作为要提交的课程论文题目,或以此为基础,文字表达上可作些调整,但不能偏离以上参考题目所确定的内容范围。

三、课程论文格式要求(后附封面及格式样本)

1、论文可以手写或者打印,手写稿统一用方格稿纸誊写,打印稿用A4纸打印。

2、论文应包括标题、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几部分。

3、论文标题居中用小二号黑体。

4、论文摘要和关键词标题用黑体小四号,正文用五号宋体。论文摘要应阐述论文的主要观点。摘要以100---3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5、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字数应为2000字至4000字。正文一级标题用小三号黑体,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12.设计题目与题目要求 篇十二

一、什么是改革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其目的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

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标志:生产工具)

生产关系: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经济基础:主要指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生产的基本状态,即人们衣食住行的状况。上层建筑: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

改革的类型:①社会内部生产关系或统治政策的局部调整,如梭伦改革、王安石变法。②推动社会转型的变革,如商鞅变法、明治维新。③学习先进文化与制度的改革,如孝文帝改革、戊戌变法。④实现富国强兵、以图自救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二、为什么要改革

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利于生产力水平进一步的提高;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能发挥对生产力应有的推动作用。)

1、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统治危机严重(缓和矛盾、挽救统治危机、维护统治)

2、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改弦更张、移风易俗、解放思想)

3、民族危机严重(救亡图存)

三、古代中国的改革

1、按原因和性质分类

①春秋时富国强兵的改革——管仲改革。

②地主阶级封建化的改革——商鞅变法。这是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所进行的调整和变革,确立了封建统治,是划时代的政治改革。③封建统治者为挽救统治危机而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有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

④少数民族为汉化而进行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2、改革的主要内容

①调整生产关系,改革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

②采取措施(如屯田、减免租税、兴修水利等)恢复、发展经济。

③整顿政治,惩处贪官污吏。

④改革军制,严肃军纪。

⑤开源节流,增加财政收入。

⑥吸收先进民族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等。

四、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1500年以来的历史是人类社会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进程,其主线是近(现)代化。但在这一进程中,不同地区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一)经济上:市场化、工业化

1、俄国改革:颁布废奴法令,农民赎买份地,使近代工业发展获得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资金和较大的国内市场;颁布政策扶植工业发展;

2、明治维新:殖产兴业,从西方引进技术和人才,重点发展军工企业、重工业和基础设施,通过国营示范、扶持政策和人才培养等方式,积极推动私人企业发展,初步实现工业化,崛起为东方强国;

3、戊戌变法: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二)政治上:民主化、法制化

1、俄国改革:①颁布“一二九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从法律上承认了农民的人身自由;②统一司法程序,实行公开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建立起近代司法制度;③选举产生(农村)地方自治局、城市杜马等地方自治机构。

2、明治维新: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天皇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也承认了人民的一些权益,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3、戊戌变法:维新派变法前曾提出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内容,要求实行君主立宪,表明中国向西方学习已扩展到制度领域。

(三)思想文化上:科学化、民主化

1、明治维新:倡导文明开化,积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实行教育改革,传播启蒙思想,大力发展新闻出版事业。

2、戊戌变法:维新期间,言论、集会、出版、结社活跃,各种社团和报刊层

出不穷,近代文化和教育事业获得较快发展;出版事业进步、近代传媒从通商口岸拓展到内陆,猛烈地抨击了封建思想文化,促进了思想启蒙,开启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遗产。

(四)军事上:现代化、西方化

1、明治维新:建立新军队,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西方建立常备军,大力改进装备,培养指挥人才,实施武士道教育,只对天皇负责。

2、戊戌变法:裁汰绿营,西法练兵,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五)社会生活上:文明化、西方化

1、明治维新:努力改造衣食住行等社会习俗,发生了深刻变化。

2、戊戌变法:维新派摒除陈规陋习,提倡文明生活方式,戒缠足、兴女学等运动引领时代新风。

五、工业社会中的改革

学者丹尼尔·贝尔对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工业社会是指以工业生产为经济主导成分的社会。以轻工业为主的是工业社会前期;以重工业为主的是工业社会后期;从时间上大约是蒸汽机出现之后到20世纪70,80年代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之前。工业社会改革的背景

①随着工业化的逐步发展,社会面临经济转型问题。(从农业文明逐步发展到工业文明,从工业化社会逐步向后工业化时代的发展。)

②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民众民主权利意识加强,社会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③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之中,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对政府职能提出新的要求。(社会分化加剧、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政府职能的变化等)

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民众思想不断解放,社会生活的多元化。

⑤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竞争日益加剧,各国需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六、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

大凡改革,都会触及一部分社会既得利益和特权阶层,必然遇到阻力,其结果无外乎成功与最终失败两种。制约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有:

①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凡是违背的,注定要失败,如王莽改制;顺应与遵循的,也并非都能成功,如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

②改革派与反对派的力量强弱,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进步的改革有时也会失败,主要是由于反对派力量太强,如王安石变法的失败。

③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改革措施是否得以有效贯彻。如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一成一败。

④改革者个人素质的高低,是否善于用人。

七、改革的启示

不否定过去则改革无从开始,彻底否定过去则社会进入巨大的不确定状态,其结果必定是每人追求短期利益,社会动荡,生产下降,所以改革的根本性难题是如何在否定过去和保持连续性之间维持平衡。

1.所有改革均体现出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2.任何一场改革都会涉及经济社会关系的组合和各阶层利益的调整。改革之路曲折艰巨。

3.从改革的作用来看,成功的改革能极大推动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失败的改革则导致社会矛盾更加激化、政权更加虚弱。历史事实证明,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只有找到三者之间关系的结合点,稳妥处理好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六年级弹弹珠日记500字下一篇:于高三学生的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