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幸福的一家人的心情随笔

2024-11-02

我们是幸福的一家人的心情随笔(精选15篇)

1.我们是幸福的一家人的心情随笔 篇一

又是一个夜晚,在窗前凝视着脚下只属于人世的车水马龙,一杯母亲磨好的咖啡在眼里闪烁。轻轻一嗅,浓浓的咖啡带来的不只只是心中的温暖,还有我们一家人美好的回忆……

依稀记得那是一个阴沉的星期五,上完晚自习的我与众多同学们你拥我挤的下楼去,却被突如其来的瓢泼大雨挡住了去路。看着同学们一个个撑起伞慢慢远去的背影,我感到一座大山压在了我的心头。完了,我今天竟然忘记带伞了!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只剩下我独自徘徊在校园里。一咬牙,狠下心就往雨里冲去。可刚刚跑出校门,就看到了一辆熟悉的黑车停在了马路边上。爸爸和妈妈用手搭遮雨棚,四处的张望着,焦急的表情溢出了脸上。

“爸!妈!”我提了提沉重的书包,向正向我投来惊讶目光的父母加速跑去。

“怎么这么晚才出来,嗯?”父亲一手接过我的书包,另一只手从车里摸索出了一个黑袋子,递给了母亲。

“喏,吃吧。”母亲像变戏法似的从袋子里拿出了四个热乎乎的包子,给了我两个,给了父亲一个,又给自己留了一个。面对我投来的疑惑目光,母亲笑着回答说:“来时路过了个包子铺,正好在打折促销,顺手就买上了。”我一概对母亲说的话深信不疑,就用手接过了包子,一口一个,香香甜甜,回味无穷,像极了爱的味道。

那天夜里,母亲又为我们做了一道拿手好菜——炸肉丸子,说是要犒劳一下父亲。很快,本来满满一盘的肉丸只下了四个,我夹一个,父亲夹一个,母亲也夹了一个,还剩最后一个。母亲望了下父亲,然后毫不犹豫的把最后一个肉丸递给了我。

我依依稀稀看到了母亲转身时露出来的腰包里只有一些零碎的钱和父亲极力隐藏的苦涩表情,写满了一个历经考验的男子汉的沧桑……

饭后,我凝视着脚下只属于人世的车水马龙,泪水润湿了眼眶。在这个夜晚,我领悟到了:母亲的爱是多一分的,父亲的爱是坚强而无私的。虽然我们的身份不同,表达能力不同,但我们依然是充满爱的一家。而我就是非常幸运的正好处于爱的中心位置,温暖无比……

2.我们是一家人 篇二

当时,我在学校的交际圈不小,有位姓毛的圈内女生是孤女,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每月拿着一笔救济金自己安排。我看她的那种单身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

也许我叙说这一切时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说为何不让我试试呢?见母亲摇头,我很伤心,干脆静坐示威,饿了一顿。母亲那时对我怀了种复杂的情感,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所以也硬下心肠,准备让我碰壁,然后回心转意当个好女儿。当晚,母亲改变初衷,答应让我分伙一个月。我把母亲给我的钱分成30份,有了这个朴素的分配,我想就不会沦为挨饿者。

刚开始那几天,我感觉好极了,买些面包、红肠独自吃着,进餐时还铺上餐巾,捧一本书,就像一个独立的女孩。家人在饭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而且,有了好菜,母亲也邀我去尝尝,但我一慨婉拒。倒不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

我还和姓毛的孤女一起去小吃店,对面而坐。虽吃些简单的面食,但周围都是大人,所以感觉到能和成年人平起平坐,心里还是充满了那种自由的快乐。

这样当了半个来月单身贵族后,我忽然发现自己与家人没什么关系了。过去大家总在饭桌上说笑,现在,这些欢乐消失了,我仿佛只是个寄宿者。有时,我踏进家门,发现家人在饭桌上面面相觑,心里就会愣一愣,仿佛被抛弃了。

天气忽然凉了下来,毛姓孤女患了重感冒,我也被传染上了,头昏脑涨,牙疼个没完没了,出了校门就奔回家。

家人正在灯下聚首,饭桌上是热气腾腾的排骨汤。母亲并不知道我还饿着,只顾忙碌着。这时候,我的泪水掉下来,深深地感觉到与亲人有隔阂、怄气,是何等的凄楚。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心想;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个月。

可惜,事与愿违,因为一项特殊的事,离一个月还剩三天,我身无分文了。我想问那孤女借,但她饥一顿、饱一顿,胃出了毛病,都没来学校。我只能向母亲开口借三天伙食费。可她对这一切保持沉默,只顾冷冷地看我。

被母亲拒绝是个周末。早晨我就断了炊。喝了点开水,中午时,感觉双膝发软。那时的周末,中午就放了假了,我没有理由不回家,因为在街上闻到食物的香味,更觉得饥肠辘辘。推开房门,我大吃一惊,母亲没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家里香气四溢,仿佛要宴请什么贵宾。

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坐到桌边吃饭。我犹豫着,感觉到这样一来就成了可笑的话柄。母亲没有强拉,悄悄地递给我一只面包,说:“你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是别饿坏了。”

我接过面包,手无力地颤抖着,心里涌动着一种酸楚的感觉,不由想起母亲常说我们是一家人。那句话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事后我才知道,母亲那天没有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

当晚,一家人又在灯下共进晚餐,与亲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阳光下,松弛而又温暖。

如今,我早已真正另立门户,可我时常会走很远的路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围坐在灯下吃一顿饭,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

3.写我们是一家人的作文 篇三

我的爸爸平常的时候不太凶,可是一旦凶起来就会变得凶的要命。

记得在小时候发生过这样一件事,至今还徘徊在我的脑海中。

事情是这样的:我快要到上幼儿园的年龄了,可是我不想去。

爸爸很亲切的对我说:“幼儿园很好玩的,去吧!”可是我就是不肯去,说什么都不去。

这下可惹火了我的爸爸,他大声呵斥说:“去不去?”这次,把我的嗓子都哭哑了,但还是拗不过他,最终还是去了。

这一天,我早上做好了所有上学的准备,正等待着妈妈送我去上学。

可妈妈却突然对我说:“今天我还有事,你自己去学校吧。”

可我不同意,突然,我觉得妈妈的头上又起火了,为了扑灭妈妈头上的火,我只好自己去上学。

我家前面有一条十字路口,要穿过那里才能到达学校,可我不敢穿过马路,这就是我不肯独自去上学的原因。

到了那里我的心又悬到了喉咙口,我在那里傻傻站了几分钟,决定闭上眼睛穿过去……

啊!我终于穿过去了,可一看学校的钟,哎呀,迟到了!

虽然这次迟到了,但是我以后一个人可以独自去上学了。

而“蓝色”的我很活泼、调皮,有一次数学课上我把橡皮不小心甩到了前面,我想去拿,可是正在上课。

于是我趴在地上,爬过去捡,这一幕被我的同学和老师看到了,弄的我十分尴尬,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这就是我,一个可爱又调皮的蓝精灵!

我爱我家的“红、橙、蓝”,我爱我的爸爸妈妈!

★ 我们都是一家人

★ 我们是一家人作文

★ 我们一家人初中作文

★ 初中作文我们是一家人

★ 我们是一家人作文500字

★ 我们是一家人初中作文

★ 我们是一家人作文_初二作文

★ 我们是一家人作文初一

★ 六年级作文我们是一家人

4.我们是幸福的一家人的心情随笔 篇四

大学生军训作文:我们是温馨的一家人

新一天的军训在一场秋雨的伴随下来临了,这场雨似乎来的突然些,给我们的军训生活带来了一丝凉爽。但没有减弱我们那颗火热的激情,今天的军训是雨的洗礼,是铁的淬炼,雨让这原本就美丽的校园更显清凉,具有了一种青春的气息,一种向上的动力。站在操场上,雨水落到脸上,与脸上的汗水融成一股,顺脸流下,打湿那绿色的军装,却显得更加威严。挺拔的身姿,嘹亮的口号,整齐的步伐,展示着我们青年人的精神风貌,我们正在向着理想迈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雨越下越大,我们不得不停止军训,呆在宿舍里。我们把内务卫生整理得井井有条,让宿舍得环境焕然一新,看着平整的床单,豆腐块般的被子,让人感觉很舒服,很温馨,多像一个家,原来我们的宿舍可以如此的整洁,以前我可连想都不敢想,这方方正正的被子,竟是我的杰作。

5.班会我们是一家人 篇五

二(2)班主题班会 我们是一家人

我们是一家人的团结合作的主题班会教案引入: 主持人串词背景音乐《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引出主题班会的话题环节 1: 视频《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通过视频播放一个月来的同学从军训到平时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让学生感受到我们这一家人如何从组建,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知到相亲的过程。让同学一起去珍惜这个大家的昨天、把握今天、展望明天。环节 2: 情景剧《瞧这一家人》在校园中,到处是家的影子,宿舍是一个八个人家庭,通过这个情景剧,给学生的启示是学生之间多一份关爱,多互相帮助,美好的家庭常在我们的身边。环节 3: 视频《强大的中国人》记录了自初的雪灾、团结的点滴行为。面对现状我们必须全班一盘棋,团结加智慧,心往一处想,尽往一处用。环节 8:活动《众人桥》这个游戏过程不仅要求同学和老师的团结合作,更需要同学间的信任,通过这个游戏,加深了同学们对集体,团结的印象。环节 9: 学校领导点评班会环节 10: 合唱《明天会更好》以富有气势的歌词来激起学生团结一心,心中有班级,班荣我荣,我荣班荣的坚定决心,为班级的明天更好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班会反思: 这次主题班会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以下几点: 每一种教育都是一个过程,这个教育过程并不是几次报告或制定几项制度所能完成的,对于中学生来说,要使某种道德行为由个体身上扩散到群体身上,不仅需要说服、示范,而且要创设一些有意义、有感染力的重要活动,从而营造一种教育情境,以情动情,引起共鸣,使学生在情绪和感情上受到感染,在不渗入任何强制因素的前提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对于一个刚新建的班级体,如何去挖掘我们同学的闪光点,并能让学生去自由发挥这次班会让我自己深有体会。我们的形式方法有很多,我的做法,学生刚到校找到每一位进行了解,并进行记录。记录的内容多方面,如(班干部、学习、生活、体育、娱乐、宣传、演讲等)通过一开始做好,让自己心中有数,以便开展工作。通过与家长的联系了解同学的兴趣和爱好。比如,这次班会课中配乐小子许鑫就是第一次聊的时候,毛遂自荐的。还有这次班会课中主持人山燕婷、寿永吉在军训期间表现很活跃,做事很踏实认真,很有自己的主见。在班会过程他们能把握好整个大局,也能做好细节方面,能积极地去调动同学和教师。通过这次主题班会让我真正看到了学生的能力是不可低估的,他们的创意,他们的表演天赋,他们的条理性在班会中脱颖而出,整个主题班会的内容安排得很紧凑,各种形式与主题还比较贴近,通过此次班会学生意识到了要创建优秀班集体必须全班一盘棋,团结加智慧,弱者胜强者,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努力拥有文明的言行举止,良好的道德风尚。很高兴这次主题班会受到了同学、老师、领导的好评,但自己也觉得有些地方做得不足,比如学生拍照问题,请领导发言问题,还有自己总结发言准备不是很充分。争取下次有机会加以改进。

6.30年前离开,是为了家人的幸福 篇六

“一家三口挤在一张床上,床对面拴着山羊;90岁的老人一个冬天都睡在床上。”这是一位记者改革开放之前在沂蒙山一个普通村庄的见闻。

1978年,全国农民人均年度纯收入仅有133元,其中90%以上为庄稼,货币收入不足10%。同是这一年,约有2亿人每天挣的现金不超过2角。

农民渴望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渴望赚钱,向往致富,就像一江冰冻了一整个冬天的春水开始融化,开始向远方流淌,那种流淌里有自由,有向往,有活力,也有生机勃勃。

红极一时的电视剧《外来妹》里,村里的姑娘在特区的工厂里找到了城里人才有的工作,她们站在门口,看到下班的人群穿着整齐的工作服,拿着洗脸盆去厂里的澡堂洗澡,脸上露出对未来生活憧憬的笑容。工作的地方不仅发免费的衣服,竟然还可以洗澡!对她们来说,这一切太新鲜,也太奢侈。

在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是整个国家所努力的方向,外出打工对农民来说,就像一个淘金梦近在手边地实现了。那时候的沿海城市纷纷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如火如荼,大量新兴的工厂带来了大量的工作机会。而农村人多地少,人均不足1亩半地。在那个时代,百废待兴,虽然开始实行联产承包,但没有规模化种植,要随时抵御自然灾害带来的种植风险,靠天吃饭。与此同时,同样的劳动量,打工的收入往往是一个农民种地收入的几十倍。

向外走,去打工,并不是一朝一夕实现的,中国自古有“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干了一天活的男人最温暖的心灵慰藉。但是,当看到同村外出务工的人给爹妈买上村里难得一见的电视机的时候,当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春节已经穿上城里孩子穿的运动衣的时候,当自己家孩子回家带着渴望的眼神说,谁谁吃的巧克力是他爹妈从城里打工买回来的时候……越来越多人盘算着外出打工。农民工如潮水一般涌入东部,涌入城市。

人们开始使用长久搁置的自由,不再被一本户口簿所累,只要有一双手,只要肯出力气,人人都可以去城里挣出一碗奔小康的饭。在生存面前,背井离乡变得壮美,每一场离别都仿佛一场战役的送别,留在家的人们期待着亲人们凯旋,他们要战胜的敌人,是贫困。

成千上万乃至上亿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从事建筑、环卫、服务等城里人极其需要又不愿意干的辛苦工作,只为让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他们为城市建起了一座座高楼大厦,促进了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

三十多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提高了21个百分点。农民工为改革开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沿海省份大批出口加工的中小企业员工80%是农村进城务工者,他们用低价劳动力,支撑了中国出口产品的低价位竞争,奠定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2万亿美元,雄踞世界第一。这些外汇储备的原始积累来自广大农民工辛勤劳作的贡献。

2009年,美国《时代》周刊将年度人物授予了“中国工人”,关于“中国工人”的上榜原因,《时代》写道,中国今年能成功保八,归功于数以千万计背井离乡的中国工人。“正是这些男男女女,他们过去的奋斗、现在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看法,引领着世界经济走向复苏之路。”

7.我们是一家人作文 篇七

爸爸

我的爸爸是一个工作狂,他早起晚回,还经常出差。说到这一点,我还有一点不高兴,他为什么要经常出差?难道公司里只有我爸爸一个人吗?后来我想了想:是他的老板很重用他吧!

妈妈

我的妈妈是一个敢于尝试第一次的人。有一次我过生日,我跟妈妈说了我的愿望,妈妈知道我想让她为我做个生日蛋糕。她一开始没有答应,但后来,她趁我上学时,在家里偷着做了一个给我。

那天我回到家,看到桌子上的水果蛋糕,那个蛋糕很小,上面有一些糖果和巧克力棒。我便问妈妈这是谁做的,当妈妈说是她做的时候,我被感动了,虽然那个蛋糕没有那么美丽,精致,但它却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里。

8.我们是一家人作文 篇八

“球迷”老爸

我的老爸就是一个“不折不扣”“货真价实”的球迷。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仿佛只要是带上“球”这个字的,他都看。只要老爸一听到谁在谈论球,他就会立马跑过去认真的听别人说的话,再时不时插上一句自己的意见。

还有一次,都已经半夜了,大家都睡觉了,而老爸却蹑手蹑脚地从我房门前经过,去到客厅,然后,正在与“周公”约会的我,被一阵喧闹的声音吵醒,还隐约听见老爸在喊“呀!呀!”

我以为家里进贼了,连忙从衣柜里里拿出一根衣架。冲出去,结果看到的却是一个人对着电视兴奋的“手舞足蹈”的爸爸。原来,老爸是起床看“世界杯”的。太激动了,才在那里大喊的。

唉!我这个“球迷”老爸。

“大嗓门”老妈

我的老妈的大嗓门可不是我吹的。如果你被她吼一声,你的魂可能都要被震到十里八外去了。那次,我考试得了一百分,妈妈激动的大喊,结果,不一会我们家门外就有人在敲门,原来是楼上的阿姨以为我妈在打我,跑来劝架的,结果DD

唉!这就是我的“大嗓门”老妈!

“臭美”的妹妹

我的妹妹“臭美功夫”可是一流的,每天早上,必定要在镜子面前站个二十多分,不然想让她离开镜子,那简直比登天还难。而且,照完了镜子,妹妹就会跑到衣柜那,翻来覆去的找个十多二十多分钟,这套不合身就换下一套,最后再次来到镜子前,拨拨留海,自恋的说上一句:“我太完美了”。

唉!我这臭美的妹妹啊!

贪吃的我

我就是一个官方认证的吃货。

在我的眼里,没有什么比吃更重要。所以,每次当我饿时不管是清晨还是半夜,只要我饿,我就会从被窝爬起来找吃的。以至于,第二天爸妈看着少了的零食,都会纳闷,我们昨天吃了这么多吗?

唉!我就是贪吃的我!

9.我们都是一家人 篇九

““有朋自远方来”,她自然而然得到了主人家的热烈欢迎、热情接待。

而之所以“最难忘”,却是因为这个家庭中半数的另类成员同样零距离地对她表示了欢迎、友好。

原因?按主人的话说——

珍妮弗·安尼斯顿与苏斯一家的结识、交往,还要从她曾同为好莱坞演员的前夫说起。前夫曾告诉珍妮弗·安尼斯顿,他与灰熊有过亲密接触,而且被一头400公斤重的灰熊舔过……而地点,就是在苏斯家。苏斯是一位杰出的驯兽专家,但他真正专注的事业是与灰熊建立感情。27年前,苏斯与妻子琳妮第一次收养了一头小灰熊崽儿——巴特,并把它从一个2公斤出头的熊宝宝抚养成近700公斤重的电影明星,一度大出风头(图1)。可惜,3年前巴特永远地离开了他们(灰熊的寿命大约在25~30年间)。恰在这时,在阿拉斯加,一头带崽儿的母熊被人射杀,留下一对只有3个月大的熊崽儿兄妹。警察虽然将它们救回,但是很清楚失去了母亲的熊崽儿是无法自己生存下去的。令他们惊喜的是,苏斯和琳妮答应收养这对孤儿,并为它们分别取名小巴特(哥哥)和糖糖(妹妹)。于是,苏斯夫妇以及他们的女儿萨莎,小巴特、糖糖和一只先于它们被收养的、如今已有8岁的灰熊“坦克”,依靠自然中最基本的感情——爱和尊重,组成了一个特殊但和谐的家庭。

这就是珍妮弗·安尼斯顿此行目的地的概况。

亲密接触

“‘熊’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虽然仅时隔1年多,但当印象中那对可爱的熊宝宝再次出现在珍妮弗·安尼斯顿面前时,还是令她花容失色。小巴特和糖糖虽然只有3岁半,相对于人类来说只不过是十二三岁的少年,但哥哥巴特已经有500公斤了,妹妹糖糖也有340公斤(雄性灰熊的体型明显大于雌性)。但它们仍是孩子,打闹、玩耍是它们的天性(图2);而且正如人类家庭中的兄妹,巴特和糖糖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巴特憨厚、宽容,总是努力把事情做好,希望使别人高兴。它以一种熊的温和方式对待别人,从不想证明自己有多强壮;糖糖精力旺盛,动作敏捷,非常聪明。它比巴特更敏感,能够更多地去考虑问题,这与在野生环境中它必须承担起作单身母亲的责任有关。

灰熊是当今世界上体型最大、最强壮的食肉动物。不仅它们的血盆大口和强有力的大巴掌令人望而生畏,而且熊的听觉、嗅觉都非常灵敏,视觉也和人类差不多。此外,灰熊从起步至时速50公里的加速过程是非常快的,足以令任何跑车汗颜……在北美,灰熊袭人、伤人事件屡见不鲜,因此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灰熊是一种强壮且极具威胁的动物,是一个凶悍的杀手。但是,在苏斯一家看来:灰熊是一种善于思考、感情丰富的动物,有其聪颖和人性的一面。之所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源于在以往的3年中,苏斯一直致力于与熊做到神形合一,去创造人与动物合作中最富魔力、最精彩的和谐。他每天用12小时与它们交流、建立感情,一天也未间断(图3)。

对于珍妮弗·安尼斯顿而言,虽然她以前也曾经见过这对熊兄妹,但这次才是她第一次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与灰熊接触。既来之则安之,自然要小住一段。但要住得踏实,就要与主人家的每一位成员搞好关系。

于是,由苏斯亲自指导、保驾,“美女与野兽”的故事有了新的诠释:

当然,提心吊胆的开始是不可避免的,但很快,在如食物、赞扬、爱抚等鼓励性辅助手段的作用下,不仅小巴特和糖糖熟悉了她,而且开始愿意接受她。接下来便一发不可收拾,一系列灰熊训练项目“玩”得是不亦乐乎(图4)……其间,寸步不离在旁保驾的苏斯不断提醒珍妮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尽管它们如此可爱,但它们毕竟是灰熊,必须明白在食物链上自己是排在它们下面的。

不几天,苏斯便凭着自己的经验感觉到:无论是人还是熊,彼此都开始喜欢对方,觉得相处在一起有一种美好的感觉。它来自于熊的内心,也来自于珍妮弗的内心。

心灵感触

在将大部分时间“奉献”给小巴特和糖糖之余,珍妮弗的剩余空闲时间也大部分被“熊话题”所占据,其中自然少不了苏斯一家如何与熊结缘、回忆与巴特过去的美好时光和了解如今这三位家庭熊成员的成长经历、脾气性格和生活轶事。

“说来话长,我的‘熊缘’始于30多年前一次惊险的经历”,苏斯说。“那次,我在野外与一头灰熊不期而遇。当时,我与熊彼此都看到了对方,都在努力辨认对方的特征并且推测对方下一步会做什么。我可谓把自己所有的感觉器官都发挥到了极限,但与熊相比仍发现自己的某些感知能力实在是太简陋了……好在那次遭遇有惊无险。自那一次起,我决定自己以后要研究灰熊。”

几年后,苏斯和夫人琳妮收养了第一头灰熊巴特,于是如何与灰熊建立感情便成了苏斯的事业、成为贯穿苏斯一家生活的主旋律。

苏斯:“通过一段时间的朝夕相处,我发现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之说同样适用于熊。你可以从眼睛里看出它们全部的感情,因为通过眼睛你看到的是它的心灵和感触、看到一头熊对你的爱心(图5)。我尝试着与它进行眼神交流,每天总要坚持连续几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3年后,我和巴特已经亲如父子了。而这一方法,若干年后同样在刚刚从阿拉斯加来此的小巴特和糖糖身上获得成功。”

后来巴特开始“触电”,出演的第一部片子叫《燃情岁月》,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部片子不仅让巴特走上了“星光大道”,同时也让人们认识了苏斯。他的努力获得了部分世界级专家的肯定。自那时起,他成为与灰熊交流最权威的专家。

……

这次相聚后不久,苏斯接到了一部片约,邀请小巴特和著名影星罗伯特·瑞德福、摩根·弗里曼联袂出演一部名为《命途多舛》的影片。这虽是小巴特的第一次“触电”,但在摄制组眼里,小巴特才是片中最大的明星。

小巴特的戏份儿很大,而且是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拍摄场地野外陌生的环境中拍摄,这对小巴特是一次极大的挑战。但是,仅有3岁半的小巴特显示出了非凡的自制力,它从不放弃、不让人们失望,甚至某个镜头在炎热的天气中要反复拍摄10次,它也能努力配合……不过,其间小插曲也自然是少不了的(图6)。小巴特最高兴的时候,一般都是在拍摄空闲,苏斯也一样。这时,苏斯会和小巴特像孩子一样在地上滚打,这是一种奖励。小巴特从中会知道自己表现得很出色,人们能从它的眼神中看到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它会再接再励……在苏斯看来,《命途多舛》不仅仅是参与拍摄的一部电影,它象征着小巴特的成熟。

拍摄耗时2个多月,期间只要有空,苏斯或夫人就会赶回家陪陪家里另外一位成员——8岁的“坦克”。“坦克”最喜欢的户外活动之一就是进城吃饭,先犒劳一个计划外的冰激凌,然后是正餐6个汉堡,尽管冰激凌和汉堡不在“坦克”的日常食谱上(图7)……灰熊从不挑食,在野外它们什么都吃,肉、鱼、浆果甚至昆虫,但“坦克”能够从中体会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从它的眼神里。

和谐相处

虽然已经开始“触电”、成星,毕竟小巴特和糖糖还只有3岁半,在野外,这个年龄的灰熊可能刚刚离开妈妈。由于它们还在继续成长、还需继续学习,因此苏斯一家每天花在它们身上的时间和精力自然要多一些,就连女儿萨莎在帮助父母抚养3头灰熊的同时,也从父母那里学习关于灰熊的知识。她同样“熊缘”不浅。

苏斯与小巴特和糖糖的交流,包括很多激烈的身体接触,所以他必须能控制住它们以避免危险。毕竟这是在人和灰熊之间,小巴特的身体比他重400公斤(图8)。但是,假如女主人在场,小巴特和糖糖便会收敛得多。除了尽情地玩耍,苏斯还要时刻观察它们的情绪变化,对于灰熊来说,付出就要立刻得到回报,否则它们就开始发脾气。当糖糖情绪变坏的时候,苏斯与它的感情以及它对人的信任就会显得越发突出,这不仅有赖于与灰熊日常的思想交流,虽然这种交流所需付出的心神比身体接触的强度更大;也基于熊通人性,它们渴望得到你的满意、表扬,和谐是建立在平等、互相尊重基础上的。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休假意味着收拾行囊、带上孩子驾车到大自然中去。但对于苏斯一家来说,程序则要复杂得多了,但苏斯夫妇认为这些灰熊“孩子”同样需要休假。在犹他州北部海拔2800米偏远但美丽的山区,苏斯夫妇会让小巴特和糖糖去尽情地体会自然,因为他们相信,经过几年的精心训练,不用担心它们乱跑、惹事儿。在群山之间只有它们自己,从它们的眼神中可以很明显察觉到:它们与人一样喜欢这种感觉。熊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野生环境中它们为了生存必须不断寻求食物。所以一到目的地,小巴特和糖糖便开始搜索:它们先在周围找浆果;继而是不停地刨来刨去,一是为满足好奇心,再就是为了磨短不断生长的爪子;接下来苏斯和琳妮找到了最适合的野餐地点,巴特和糖糖也找到了最理想的摔跤场地(图9)。和谐的家庭在享受生活。

有时,苏斯夫妇也会将熊留给女儿照看,结伴去“骑士湾”——一片位于加拿大温哥华北部150多公里外的海岸温带雨林。这里曾经是猎人捕杀灰熊的营地,如今已成为灰熊保护地,人们可以在这里观察野生环境下的灰熊。对于苏斯夫妇来说,在这里可以更多地了解灰熊,以便今后更好地抚养小巴特、糖糖和“坦克”。

在鲑鱼产卵季节,会有大量的灰熊来这里赴自己的“感恩节大餐”。从场面上看,灰熊们会各自占据一段河面,劳作、收获;有时合作捕鱼,然后分享战利品,有很强的社会性(图10)。如仔细观察,每一头刚到场的灰熊,并不是把注意力直接集中到鱼上,而是先观察、试探其他在场者,断明自己的社会地位,再去找与自己相应的位置。熊们都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空间,并都自觉遵守这种空间划分。正因为大家能够互相尊重,所以都可以享用到这条河里的鲑鱼。

在野生状态下,母熊会抚养小熊1.5~3.5年,时间长短视母熊自身健康状况以及周边生态系统状态变化而定。带崽儿的母熊每天很早就会来到河边捕鱼,这样可以避免成年公熊可能带来的威胁,后者要到晚上才出现。母熊通常对周围发生的一切非常敏感,小熊通常会紧贴着妈妈,这样更有安全感。有时母熊也会和其他熊相互结伴、挨在一起进食,那是它已经成年、独立的孩子,一条看不见的特殊情感纽带维系着母子间的感情……

苏斯夫妇总能从这些野生灰熊的身上找到在巴特、糖糖和“坦克”身上见到过的特征,然后加以比较。在苏斯夫妇看来:灰熊各个方面都显得很完善,首先是它们的智力、然后是情感,还有力量,它们无愧是大自然的杰作,但人类对它们的了解还很不够。

但有一点出乎苏斯的意料,就是上次相见时珍妮弗能够与小巴特如此之快建立起这么自然的关系,取得小巴特对她的信任。从技术角度上讲,珍妮弗根本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对于珍妮弗而言,她记忆最深的是小巴特——那个500公斤的大块头接受自己友情的那一刻(图11)。她与灰熊之间短暂但真挚的心灵交流,使她想到了应该为保护灰熊的栖息地、保护其他野生生物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而这,也应是每个人都该想到的。

(1)苏斯与巴特。这个“泡斯”足具震撼力吧!

(2)它们是兄妹、也是朋友,不停地打打闹闹始终伴随着它们快乐的童年,这是它们之间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

(3)接吻和拥抱是西方人最常用的礼节

(4)翻筋斗、站立、跳跃、瑜伽、睡觉……好不尽兴

(5)“眉目传情”

(6)小巴特刚刚入戏,却被一条流浪狗给搅了局。小巴特:“你是来找我玩的吗?”

(7)安抚一下,犒劳犒劳

(8)如果位置颠倒,后果将不堪设想

(9)其乐融融

(10)秩序井然

10.我们是一家人作文 篇十

爷爷最近身体不好,妈妈听说喝乌鸡汤可以提高免疫力。那天,妈妈在市场上买回了一只乌鸡,想给爷爷煲汤喝。妈妈买回来后谁也没有告诉,独自一人在厨房做。

快到中午的时候,我忽然闻见从厨房里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味,心想:妈妈是不是又给我做好吃的了?不对啊,每次做好吃的,妈妈一定都会告诉我呀,为什么今天没说呢?我越想越觉得蹊跷,于是就站起了身,推开椅子,蹑手蹑脚地朝厨房走去,边走边四下张望,想偷偷去看个究竟。

一进厨房,哇!香味更浓了。我打开锅盖,看见一只乌鸡正静静地躺在中央,奶白色的汤翻滚着,咕嘟咕嘟地冒着气泡,更勾起了我的馋虫。我正打算偷吃一口时,妈妈突然进来了,看见鬼鬼祟祟的想偷吃,说这是给爷爷补身体的,让我不要嘴馋!

我灰溜溜地走了出去。不一会儿,妈妈便叫我们吃饭,看见了放在餐桌上的乌鸡,我垂涎三尺,快步走了上去。这时,爷爷和爸爸都过来了。我们一家子在坐在餐桌上开始吃饭了。妈妈一边把乌鸡盘子向爷爷那边推,一边说到:“爸,您多吃点,抵抗力就强了!”爷爷挡住了那盘乌鸡,推向了爸爸那边,说:“孩子爸,你最辛苦,你多吃点!”爸爸连忙摆摆手,又将盘子推向了爷爷那边。爷爷于是便向妈妈说:“你忙来忙去,最劳累,还是你多吃点吧!”妈妈一看着急了,提高了声音对爷爷说:“爸,你就吃吧,就是为了给你专门做的,别再推了!”妈妈在我极其不满的眼神中,又把盘子推了过去。

爷爷见爸爸妈妈都不吃,只好撕下一块,放在自己碗里。然后就把盘子推向了我,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我看着散发着阵阵香味的鸡,很想夹起一块,看了看爷爷消瘦的脸,我最终没有夹。爷爷见我没动,不禁感叹道:“我的小孙孙真的长大了,懂事了。”

11.我们是一家人作文 篇十一

我们一家都还没吃晚饭,因为妈妈还没有到家。桌上的饭菜已经凉了,但还是没有人吃上一口。

其实,早在中午,妈妈就已经打来电话,告诉我们她晚上会晚些回来,让我们先吃。但是,我们依旧固执地等着,等着……

我的肚子早已“咕咕”地叫起来,好像在不停地催促我去吃饭。我想呵斥它怎么没有一点儿耐心,不懂得等待。可是,肚子有点委屈,因为是真的饿。我有一种想溜到餐厅先吃的念头,但这种念头很快就被打消了——爷爷奶奶都还没吃,我好意思吃吗?算了,我想办法转移注意力,可肚中的饥饿又迫使我无法再继续做作业,只好到客厅去看看。

爷爷奶奶窝在沙发里头,都快睡着了。但他们仍然强打精神,一会儿又望望四周,静静地沉思着什么——应该是在担心妈妈吧。他们似乎有点儿不耐烦了,不禁站起来,一会儿踱来踱去,一会儿摆弄摆弄家里的物件,一会儿又靠在窗台上看楼下街道车来车往,人来人往。爸爸终于看不下去了,劝爷爷奶奶:“你们身体不太好,先吃吧!”我也跟着说:“是啊,妈妈中午也说了,让我们先吃。”但爷爷奶奶摇摇头,继续侍弄阳台上的花草。

时间悄然而逝,街上的汽笛声渐渐小了,下班高峰时段已经过了。一轮明月静静地嵌在天幕中。

终于,门开了,妈妈终于到家了。妈妈看到满满一桌的饭菜,有点惊讶地问:“你们还没吃吗?”又有点儿责怪地说:“你们又不用等我,中午都说了,你们先吃,先吃啊……”爷爷奶奶也顾不上搭话,只是笑眯眯地招呼大家吃饭。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开始吃晚饭。

12.不是因为你老实,我们才是一家人 篇十二

1

我终于敢再踏上那片土地,在父亲的墓前唠叨唠叨那个男人的事情,是在五年之后的四月天里。

牙髓针在口腔中一点点退去,很疼很痛,连咧嘴都奢侈。

结束后,一个人站在候诊大厅里静默地看着医生们进进出出,这群脚步匆忙的人,或师或友。周身萦绕着熟悉的消毒水气味,1500个日夜中再寻常不过的一个下午。看着坐在椅子上等待的患者身边陪着三三两两的家人,久违的孤独的感觉一点点漫上脊背。

突然便很想听听母亲的声音,温软又亲切。

打了数遍都是关机,心中急躁,犹豫着拨通了那个号码。

等待的声音只响了一声,电话便被接起。浓重的乡音隔着大半个中国传过来。

“喂,是冉冉吗?”他唤着我的乳名,没有丝毫的生疏和别扭,“是不是又忙呢?你好吗?很久没有往家打电话了!”

一连串的询问,听着有点责备的语气,我莫名其妙心头一暖,“嗯,我很好。叔叔,我终于把那颗牙拔掉啦!真的好疼啊!”

“嘿嘿,拔掉好,不然都吃不下东西,饿瘦了咋办。”他憨憨笑着。

我也笑了:“都这么胖了,不是正好可以减肥嘛!”

“哪里胖了!你这孩子,就是不会照顾自己。我和你妈都不在你身边,你学习用功,工作努力,连给我们打电话都是边爬楼边打,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他还在那边唠叨着,声音很大,路过的实习医生同学好奇地看看我。我指指手机,解释着:“是家里的电话。”

他的声音戛然止住,怯怯问我:“是不是又要忙啦?”

“不忙,叔叔,今天我听您讲。”我走出候诊厅,坐在病房楼前的一颗桃树下。四月的桃花开的正盛,风轻轻一吹,便落了满肩。

甜腻的香气萦绕鼻尖,时光仿佛又回到2011年,我第一次看见他的那年春天。

2

大家都说他是老实人,老实人在父亲走后一年来到我家。

那天他穿了一身很旧的黑衣长裤,个子不高,整个人看起来又黑又瘦,手里拎了两大兜的零食和水果,大概算作带我和弟弟的见面礼。我和弟弟有些不礼貌地打量着他,他的头在抬起落下间摇摆,局促不安地站在客厅里。

母亲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单位的同事给介绍的,人还不错,爱干活,挺老实的。

我再次瞟了一眼这男人,又看了看美丽端庄的母亲。父亲和母亲之间没有爱情,他们的结合,不过是双方家庭的各自需要而已。他们的婚姻之所以会维持二十几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时代道德绑架的结果。但不可否认的是,父亲一直都在承担着一个为夫为父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镇子上的人好像总喜欢以窥探别人的生活为乐,他走后的一年中,再加以杜撰变成街角巷口为人乐道的绯闻轶事。尤其对于经济独立又漂亮的女人而言,故事的情节便更加曲折离奇。母亲独自上班下班,听到有人那不怀好意的猜测,一直当作没听见。但小镇上,各种传言因为一个失去丈夫女人的沉默而更加激烈。

清明节那天,我和弟弟去祭拜父亲。满山的桃花开得很艳,我们跪在父亲的墓碑前祈祷,求父亲让母亲可以找到一个真心爱她,待她好的人,弥补她从未有过爱情的遗憾,也堵住这悠悠之口,让母亲不再一个人偷偷落泪。

父亲显然是听见了吧,可是这个人,他配的上母亲吗?他可以担得起这个家庭吗?为了我们,为了生活,可怜的母亲再一次做了这么不得已的选择。

我轻轻叹口气,喉咙涩涩干干的,一句祝福的话都说不出来。只是走过去轻轻抱了抱母亲,告诉她我支持她做的任何决定,只要是她觉得可以的,我都可以接受。

于是老实人和母亲在一起了。他没有孩子,甚至都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他的老家是在隔壁镇子上一个很偏远的村子里。和母亲登记后,他便搬过来和我们一起住。

他主动承包下家里最脏最重的活计,并且托曾经一起打工的工友在西盟买了几头牛,又回老家把碎玉米的机器用驴车运过来。每天四点钟顶着星星起床,开始一天的劳累和奔波。我和弟弟六点半爬起来,他看着我们洗漱好了,才会把锅里的饭菜端出来,四口人围在一起吃。

半年后,家里的母牛生了小牛,小牛被他养成了大牛,又生了小牛。偶尔他忙农活赶不回来住在奶奶家,母亲又在学校上班,我和弟弟对着他加工好的面,饲料,草料面面相觑,手足无措,一遍遍给他打电话确认应用的分量,手忙脚乱地伺候完小家伙们,再把牛粪金属清走,两个人互相闻了闻,立马跑去冲澡,叫嚷着又脏又臭真不是人干的活。

但我们从来都没有想过,我们厌倦的那个下午,是他数年如一日重复的枯燥与苦累。

我一直固执地以为,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个男人在六年前就离开了。而他,不过是写在母亲户口页上配偶一栏的名字而已。我和弟弟尊敬他,就只是因为他刚好填补了这个家庭的空缺。

3

大学的几年间,我很少打给他。每隔两天给母亲打一个电话,只有在找不到母亲时才会拨通他的手机。他每次都接得很快,好像手机时时刻刻都带在身边。从不更改的一句:“嗯,等一下,我去找你妈。”然后急切的呼唤声和小跑的脚步声一齐传来:“快快,冉冉来电话了!”

曾经对弟弟抱怨:叔叔好像并不怎么关心我,他从来没有给我打过电话。

弟弟脸色一沉:你错了,每次叔叔把电话递给妈妈的时候,都会和妈妈挤在一起听。

我愣住。眼前突兀地浮现出一张开心笑着的脸,老实人的头和母亲的头紧紧靠在一起,试图从电话中听到的只言片语,努力拼凑出我人生的全貌,来弥补他在我人生中缺席的童年和少年时光。

突然想起,五年前,我大学离家的前一个月,母亲手术还未出院。他把母亲托给大妈照顾,坚持要去送我。火车上碰见几个同校的同学,他买了很多零食分给大家,他不叮嘱我要好好学习,一心读书。反而拜托和我一般大的孩子要迁就一下这个刚刚离家的小姑娘:她脾气倔,但是不坏。有啥说啥,你们不要和她计较。她要是惹毛了你们,你们就放假到叔叔家玩,我给大家做好吃的。

nlc202309082050

那天的阳光很好,透过车窗玻璃投射到他黝黑粗糙的脸上,我看见他笑得像个孩子,仿佛上大学的那个人不是我,而是他自己。

他右手拖着大大的行李箱,左手拎着我的书包走在八月的烈阳下,我走在他的身后,看着他的衬衫已经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我试图伸手从他手中接过书包,他回头对我笑笑:“没事,不累。”

他的话就是这样少,我不好再坚持,有点尴尬地杵在了原地。他也跟着停下,“一定要好好努力学习,将来和琪琪生活在一个城市里,咱们一家四口人可不能分开。”

我鼻子有点酸,笑他:“那如果我将来结婚了呢?”

他脸上的荣光一下就消失了,“我们没想拖累你们,只想远远地看着,这样我和你妈才会放心。你也不要担心你妈,家里有我,一切都好。”

一切都好,是我18岁的那年夏天,听到的最好听的,也是最负责任的承诺。

4

我抬起头,在阳光中眯着眼看他,第一次发现,我居然已经比他高了。没日没夜的操劳,让他看起来比两年前更加瘦小。我不忍再看他眼中那份不舍的关切,扭过头去,假意在看这充满新奇的校园,心中突然无比庆幸,自己报了一所离家只有八小时路程的大学。至少能够在每年十一的假期回家忙上几天。

当我坐在田埂上小憩,麦收时节,满目都是金灿灿的明黄。头顶是湛蓝的天空,和城市里的阴霾天壤之别。我在土地上躺平身体,贪婪地呼吸着乡间清润的空气。一种从未有过的踏实和满足油然而生。

然后我看着他很认真地把松针码成四四方方的两跺,用柳条紧紧捆住。我跑过去帮忙,他不许,只说:“你歇着,歇着,车还没有装满,我弄点松针回去,烧火用。”

略略陡峭的山坡上,两个人无法共挑一个担子。我只好让开,看他一个人把它挑下山去。细长的担子压在他瘦小的脊背上,随着他的脚步忽上忽下地弹跳着。我默默掏出手机,在他身后拍了一张照片。快到车厢时,他放下担子,想把松跺抱在怀里,但他胳膊短,只能够到三分之一的地方。然后他微微下蹲,又奋力挺直身体,身子向前一扑,松堆便滚到了车厢中。惯性使然,他把自己也一同扔了进去,头扎进厚实的松跺里。那样子,有点滑稽和好笑。

母亲在阴凉的车厢里走出来,扶着他爬出,将他头发上沾着的松针一个个拔掉。

他的呼吸粗重,却装作很轻松的样子,有些得意地向母亲炫耀:“这回背的是不是比上次多?”

母亲没有说话,只是温柔地笑了笑,然后递给他毛巾和水壶。

他端着水壶,咕嘟咕嘟大口喝着,喉结随着声音上下滚动。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静静地看着他们。

他身上还穿着第一次来我家时穿的那身黑衬衣黑长裤,两年过去了,它已经被洗得褪了色,袖扣和裤腿都被磨破了,看起来更旧了,和脚下土地的颜色几乎融为一体。

我好像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土地能这么让人安心。

5

清明时节,归家的游子很多,我没有买到火车票,左询右问才淘来一个商务车的号码,司机要了平时二倍的车费。当晚,汽车在距离小镇还有20公里的高速路口爆胎,不多时外面下起雨来。车上的人陆陆续续地被家人接走。我回来的事情没有告诉他们,等到最后只剩下自己和一个膀大腰圆的壮汉司机。荒郊野外,打车很难,一个人坐在黑漆漆的车里,思虑再三,给家里去了电话。

半小时后,叔叔开着农用车来接我,他蜷缩在驾驶位上,把伞递给我,自己披一件很薄的塑料,在哗哗的雨声中对我喊:“你坐着,你回家你妈可高兴呢,非要来。我怕她淋了雨感冒,拦下了。伞你拿着,我没手撑伞,披着塑料方便。”

农用车发出嘈杂的突突声在冰凉的雨水中缓慢前移,叔叔把自己蒙在塑料布里面,黑夜中我看不清他的表情,只看见他的双手紧紧握住方向盘,冰冷的雨水顺着塑料滑落,打在他的眼睛上,他举起左臂想要擦擦脸,风婆子便趁虚而入,掀开了塑料布的另一角。

我打着伞哆哆嗦嗦的坐在他旁边,伸出手去,替他把吹起的塑料压下来。

离开家乡的这几年,没有归宿的恐惧感如影随形。我终日把自己埋于繁重的课业和工作中,试图用时间上的紧凑来弥补内心的空虚。让自己淹没所谓的对理想的追求和奋进里,逼迫自己不再想关于张先生的任何事情,故事最后,既没有和自己所爱的在一起,也弄丢了爱自己的人。

雨下的大了,终于也打在我的脸上,我的面庞早已湿润,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

我从来没有叫过他爸爸,但是那一刻,他是和爸爸一样亲的人。

6

第二天,我去山上祭拜父亲。已是叔叔到来的五年后,我终于有勇气和父亲聊一聊。

刚刚下过雨的山路,满是泥土的芬芳。还未走近,便远远地看见,山上的桃花开了,夹在青山翠柏间,绵延数里的几抹粉色,分外清雅。

我满了一杯酒,放在父亲墓前的小桌上,盘腿坐下,像父亲在世时父女俩聊天的样子:

不难过是假的,想你是真的。明前清茶不足欢喉,带了你最爱的二锅头,少喝点,对身体不好。

照片上的父亲不说话,只是微微笑着看着他心爱的女儿。

我端起那杯酒一饮而尽,辛辣的感觉在喉中蔓延开来,剧烈呛咳了几声,眼泪便流了下来。我抱住父亲的墓碑,开始和他絮絮叨叨讲起他走后的这些年,叔叔照顾母亲,养育我和弟弟的辛劳,也讲起自己在外地求学的孤单和辛苦,和张先生带给我七年如一日的思念与委屈。

从日出到日落,扫墓的人来来走走,最后只剩下我们父女。弟弟跑上来接我回家,一米八五的男生的影子被夕阳拉得又细又长,我揉揉麻木的双腿,轻轻对父亲讲了句:

爸,你偷了懒,是他帮你照顾了这家人,你别怪他。

父亲还是笑着,我忍不住又唠叨了一句:虽然他不够有钱也不够圆滑,但是你也要感谢人家,保佑他和妈妈好好的。

还有我们,也会对他好,因为,他也是我们的家人。弟弟补了一句。

我一直都记得,那天的夕阳很美,我推开院子的小门,母亲扎着围裙在擀面条,扬起的面粉在光线中起起伏伏。牛儿已经被赶回圈里去,老实人坐在门口的石凳上,一下一下很认真地砸着核桃,他用竹签把残留的核仁小心地剜出,盛在右手边的小碟里。然后他拍拍身上的碎果壳,端着小碟给母亲送去。

母亲把他们丢在嘴里细细嚼着,老实人蹲下去在灶台里添了两把柴,两个人谁都没有说话,只有柴火燃烧发出很好听的噼里啪啦的声响。

我和弟弟站在门口,久久说不出一句话。他把手搭在我的肩头,轻轻唤了句:姐。

我抬头看他,两个人一起笑了,笑着笑着就留下泪来……

(摘自凤凰读书)

13.我们是一家人日记 篇十三

记得我十岁那年,我过十岁生日时候爸爸送我了一只小狗做为我的生日礼物。我为这只小狗起了一个名字叫――馒头。馒头它长得有点滑腻:黑色的耳朵;黑色的长尾巴;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除这些以后,全身都是白色的。望去如同一个穿着燕尾服的“绅士”。

你别看外貌很“绅士”,其实他的性格可调皮了,有时还会做些恶作剧。妈妈洗刷干净的沙发上常常留下馒头的习作。他在上面不是撒尿就是便便,每次都惹妈妈大发雷霆。妈妈只骂了他多少次,他总是无动于衷,照样还是这样做,妈妈他没办法只好作罢,而此时的馒头像一个凯旋的将领一样的高傲。

馒头对我可好了,每天早晨不管怎么样,一见我就出门,总要跑到我前面叫几声,像是在说:“小主人回来早点有。”每次我一回家馒头就在我的脚边转悠,仿佛再说:“小主人你可算回来了,我想死你了。”每天回家,我就给它说我今天在学校里干了什么,它似乎能听懂我的每一句话。每当我不开心时,它总是伴随着我,馒头就像我的家人一样,陪伴着我。哦不,它就是我的家人。

好景不长,天有不测风云。一天放我回家,馒头没来接我,我感觉不对劲,赶快跑进屋里。只见馒头躺在垫子上,奄奄一息。爸爸告诉我对面邻居叫修墙,一不小心找到了馒头,我蹲下看了看馒头,它头上被砸出了血,馒头已经没有力气叫了。我抚摸着馒头一下,我连忙拿来红药水,邦迪,纱布。为馒头包扎,可什么都没用。第二天馒头死了。

14.我们是一家人作文 篇十四

这天下午两点二十八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一场八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带走了我们亲人的生命。地震震裂了土地,震塌了房屋,更震动了我们亿亿万万个中华儿女的心。风无情的吹着,雨无情地下着,我们的亲人还仍然挣扎在黑暗之中,现在我们却束手无策,唯一能做的就是默默期望,默默祝福,希望阳光能赶快到来,驱走黑暗,送去温暖与我们的守候,母子间的不离不弃,情侣间的难舍难分,师生间的生死相依,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我们的心,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喊叫,一滴滴感人肺腑的泪水,仿佛此时此刻我们就在现场,目睹着这一切,我们怎能不为之痛哭,怎能不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他们可能有的已经离去,有的还垂死在生死边缘,我多想跋山涉水,冲破阻险,找遍断壁残垣,来到他们的身边,既便身先士卒,我也再所不惜,因为他们是我们所爱的人。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不到最后一刻,我们决不放弃,胆小懦弱,遇险萎缩,这绝不是我们中国人的作风,我相信光明与力量,相信有了爱我们彼此才能更加的团结,灾难终会过去的,风请停住你的哀悼,雨请忍住你的悲伤,让我们用爱来绽放生命的花朵,让所有的生命都能恢复往日的生机与笑容吧!我相信爱能改变一切,此时让我们彼此无声依赖,拿起一根红烛,用生命之火来点亮它,用它的燃烧送去我们美好的祝福,带去这打不破的黑暗,迎来美好的一天。

因为世界上有了爱,我们才变得勇敢,才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让我们携起手来与远方的亲人同呼吸,共患难,奉献出一片爱心,让他们得到心灵的安抚。

15.王薇:收藏是我们的幸福所在 篇十五

刘益谦、王薇夫妇是当今中国重要的收藏家之一。通过中国民生银行现代美术馆馆长高级助理、炎黄艺术馆馆长高级助理李峰与王薇的对话,人们能够了解王薇及其收藏。

李峰: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收藏家之一,你们第一次收藏油画却是因为装修浦东的新房。

王薇:对旧:第一次便看上了徐悲鸿的《凭桌》,是中国嘉德2002年秋拍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图录的封面。那时没有油画收藏经验,最后没拍到。这与中国嘉德2003年春拍卖的吴作人《战地黄花》和2005年秋拍卖的陈衍宁《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一起,成为我油画收藏的遗憾。后来,我就努力把行到的这类作品尽可能买下来。

李峰:2005年11月4日,中国嘉德拍卖《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瑞上收藏家乌力·希克竞得了这件作品。

王薇:我当时非常渴望买到这什件作品,看到拍卖图录就激动不已,拍前在广东美术馆展出,我就直接飞到广州看展览。但竞至940万元时,在场的一位朋友对毛毛(刘益谦)说,差不多了。现场不好说什么,就放弃了。

事后,我说外国懂行的人都专程跑米买,我们不能买吗?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家竞争不过一个外国人?这是“文革”最噍璎的绘画呀!能买到它。能收藏到它是我们的荣誉!毛毛没说话。后来,他跟朋友说,王薇说的有道理,有尢局观。

李峰:你收藏的第一件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是在北京华辰2003年秋季拍卖会上竞买的张洪祥1973年创作的《艰莆岁月》和吴冠中1977年创作的《爱晚亭》吧?吴冠中影响力自不必说,为何买《艰苦岁月》呢?

王薇:好像这张画小学课本收过,这是直接原因。竞拍后,一位美国老太太通过朋友找到我,加20万元请我转让。我想,为什么她愿意加饯买?你能买我也能必!我发现这类画基本上都收藏存博物馆后,就更坚定了我的信心。

我小时候喜欢画画,美术课最差的成绩也是“优下”。对艺术的爱好,可能从那时候就培养起来了。刚开始,划作品存世量没有概念,就留意拍卖行,几乎每场都有点,悄悄收。我不知道能收集到多少,也许20幅,也许30幅,当超过50幅时就把日标定在了100幅。2008年整理时赫然发现,好啊,有100多件了!

只有很少的朋友清楚我的想法。我想建立一个系统的收藏来收集这些代表中国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艺术品,在公立博物馆外,我还没有听说私人收藏家存这件事上有出色的成就。

当我收集这一系列作品阿年之后,我越来越清楚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意义。“文革”后,很多作品流散民问,这给r我把它们聚集起来的机会。这些代表中国现代历史的艺术品,应该由扣国人来收藏。

中国人今天在世界上有了相当的地位,可是,我们是从历史中止过来的。收集这些艺术品,我也付出了金钱和辛劳,但是,乐在其中。现存有了规模,我就更有信心把这件事继续下去。

李峰:收藏就在参照、对比过程中渐成体系。收藏者众多,能够自成体系、系统展览交专门研究的人小多,能够充满自信,坚定站在中国立场的人就更少。

王薇:初时是感觉,久了就留心多些。我平时跟外界来往很少,但注意到杂志上说中国没有真正意义的收减家。我想,中国肯定有收藏家,只小过很多人不爱露面罢了。在上海美术馆举办“革命的时代:延安以来的主题创作展”只是抛砖引土。

2008年在筹划展览时,有人说,王薇是准备展览后卖掉。我听到笑死了!也许是见到很多老外拿中国当代艺术赚了一把钱就走,借此推想我吧?他们错了。我收藏的这些作品价格可能涨或跌,但是,我从没有要把它们再出售的想法。事实上,我希望我的了女能够延续我的想法,将它们继续收藏下去,有可能再继续添加一些。也许每隔十年,我们就可以重新展出一次。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计划,我希望将来可以做成一个美术馆。我过去这样说,现在也是这样。让时间和事实说话吧。

李峰:中国大陆是中国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交易中心,直接原因是作品多在同内,海外收藏者和经纪人F里没有作品。没有作品就是没有筹码,就不会费力去推动市场,哪怕海外电有这类作品的买家。

王薇:还有一个原因,“红色经典”的根是中国的。想想那时期的创作利那时候的人,悲欢离合。起起落落,已经深深铭刻在咱们骨子里,不是市场操作就能制造出来的。

李峰:文化艺术源于历史。“红色创作”历时50年,经历了延安时期、“十七年美术”时期、“文革”及延续期,由版画为主发展到油画、国画、雕塑、宣传画等全面繁荣,风格上则山受民间艺术影响极大的“延安风”向真挚而质朴的“士油画”过渡,最终发展为喜庆又程式化的“红、光,亮”,这些都是中国特色。

那时创作,调用最优秀的美术人才。中央美术学院还开设了“马训班”“油研班”等油画训练班。与此同时,派人到苏联、东欧学习。这些学员是“红色经典”的创作主力,培养出的学生成为第二代、第三代的创作者,如“马训班”的俞云阶,回到上海培养出陈逸飞等人。

当国家的主要关注点转到经济建设为中心后,“红色经典”一度受到冷遇。此时,民间力量凸现出来。

王薇:《毛主席去安源》给退回来了,《为伟大祖国站岗》给退回了……话说回来,反倒是创造了机会。还得感谢艺术市场的出现。

李峰;1996年中国嘉德首推“新中国美术作品”专场,这是民间商业机构活力的展现。你的收藏是本土企业家力量的展现。多年后,美术馆制度真正建立、学术研究完全深入,就会发现民间人十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就这次展览而言‘,也是本土各方资源的调动、整合和有力推动。这是新的开始。

王薇:有合适作品的话,我的收藏画册可五年一编;质量不好就不勉强,十年一编。几十年后,我觉得还很年轻。艺术是可以让人年轻、充满活力,并且,可以和人分享的财富。

李峰:相信你在丰富自己收藏体系的同时,也在书富我们的艺术生态。你花在收藏上的时间越来越多,更专注、更偏向于学习研究型。 “红色经典”哪些方面的品质吸引你?

王薇:首先,当时的艺术家很虔诚,满怀激情。现在再创作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不管是当年的老艺术家,还

是现在的新艺术家,都不会有当年的味道了。因为发自内心的、崇高的、无私的信仰已经没有了。其次,艺术创作方式特别,实际是集体创作,画家不能随便画,题材有限定,画出来还喜闻乐见。当然,好艺术家还是会展示个性的,像陈逸飞《黄河颂》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和技法,构思好,画面单纯,传神出彩!美术评论家说“既英雄,又浪漫”,说得真不错!有些画家,像吴作人画的红色经典,很不一样,并不那么程式化。

李峰:吴作人等留欧画家在新中国成立后,一方面想跟随时代、跟随政治形势,要画劳动人民群众,而“红、光、亮”“高、大、全”“三突出”“三结合”的模式还未形成,所以,色调多是褐色的,画面不那么完整,没有那么突出的中心,没有革命故事,缺少情节;另一方面,又忘不了欧洲学习时日积月累熏陶出来的油画味。矛盾中的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一看就是在转型期,有点别扭,有点生拙,同时又别有风味,如吴作人《解放南京号外》《东方红号》。林风眠这样的“形式派”也转入了主题性创作,上海画院藏有其油画《乡村小学》《农妇》《渔妇》。

王薇:有些画家借鉴了民间绘画,画面平整明快,雅俗共赏。全世界看过来,中国“红色经典”都不输给人家。

李峰:说说你喜欢的藏品。

王薇:一下子还真不知道从哪说起。沈嘉蔚先生的《为伟大祖国站岗》仰面看去,高大伟岸,正气浩然……这张画就是那个时代的基调。

陈逸飞《踱步》是对百年历史的反思和思索,与创作的1979年合调,他在画的背面还签了一句“在纪念五四的口子里”。情绪和他后来的甜美风情不同。风格也讲究,椅子和入画得扎扎实实,百年历史比较写意,虚实结合。我第一眼看到这幅画时,就志在必得。是毛毛在现场举牌,我们预计3000多万元。拍卖之前我怕毛毛放手,就发短信给他,要他一定拍到手,我要做展览。花了4043.2万元拍得这幅画,创陈逸飞作品拍卖纪录。这是我们收藏中最贵重的一幅红色经典油画。陈逸飞是上海人,我们一家也是上海人,把这件作品带回故乡,非常有意义。

“八女投江”题材的名作品油画、国画、雕塑,鲁迅美术学院原副院长王盛烈先生绘制的国画收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于津源先生创作的雕塑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我们收藏了全山石先生创作的油画。原以为毁了呢,不想流入美国又回流了。

吴作人作品市场难得一见,《青年周恩来》不大,但很有韵味。徐悲鸿学生戴洋没有留学欧洲,《和平签名》是“土油画”,也是20世纪50年代上油画的最高成就。再看70年代戴泽创作的《批林批孔会》,画中人物动作像摆出来的,程式化的东西多了。艺术从侧面表现了时代。“文革”8个样板戏中的人物动作不都是摆出来的吗?造型夸张,电影也是这样,画当然不例外了。这也是一种真实!……

我知道我已经收集剑相当多檄具艺术价值及历史价值的作凰,很多作品都是我非常珍爱的,因为我小时候就读过和它们相关的一些书,甚至一些作品在我小时候的教科书里就有。我希望将它们公之于众,跟大家一起来分享我对于艺术的激情。

李峰:刘菔谦先生对你的支持也逐渐从幕后走到了前台。

王薇:他开始营欢国画、瓷器等,这是我们收藏的大类。随着我的油画的接触越来越多,他对这方面的关注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竞得陈逸飞《踱步》后他开玩笑:“拍到了,王小姐。付钱吧!”

李峰:你们在拍场上敢判断,速度快,动手能力强,今年就收藏了《瑞应图》 (5824万元)、《写生珍禽图》(6171.2万元)、清乾隆御制紫檀水雕八宝云蝠纹水波云龙宝座(8578万港币)等。在经济危机之际频频出手,如何考虑风险?

王薇:民国时期“四大公子”之一的张伯驹先生,在兵荒马乩的年代川叫个院了和几十根金条买了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现在,还没有用几套别墅加几千万元现会来换一帐面的,你说一定贵吗?

收藏艺术品,我们尽量选择最好的精品。在投资、做生意方丽我们算是有点经验,也许,在艺术收藏方面能够有所借鉴。

毛毛买股票是不看股评家意见的。他有一句话很意思:股票要买便宜的,芝术品要买贵的。当然,也未必总如此,价格不高也有很好的作品,而买贵的前提是买对,买精。“盛事收藏,乱世黄金”,但顶尖艺术品,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低价的。

李峰:对新艺术形式和而对未来的艺术来说,有时是例外的,因为所有新事物在刚露面时价值都不见得立即被认可。价格在形成中。

王薇:艺术品尤其是顶尖精品的收藏,眼光、实力、机缘缺一不可。经济危机说不定提供了机会。风险足与收藏的出发点、成本占资产的比例、对未来的宏观判断等等联系在一起的,不能以一年两年短期来看。

收藏不在早晚,任何时侯都有机会。当代艺术家方力钧、刘小东等市场很快起来了,价格普遍高,精品都流出去了,不能收全。但年轻艺术家正是机会呀!他们的精品还在本土,芝术也有新的可能性,看的是未来。2000万元就可以买到很好的未来,一个时期艺术的。但对过去来说,2000万元可能就是一张画,可能是很好的画、资产相对保险的画,某种程度上也只是对他人眼光的再旨定。

中国收藏家有责任用自己的眼光来支持年轻一代的优秀艺术家。

李峰:伟火的收藏者往往是年轻的新芝术的最早关注者,像俄罗斯人对塞尚等人的收藏。一般来讲,30岁左右是艺术家最富创造力的时候,是产生有品质的新艺术的关键年龄段。

王薇:芝术家创造力最重要。中场规律使年轻艺术家作品的价格不高,从资金分配角度看也合适。没有谁能·步从10万元跳到100万元。若有此事例,肯定是害人害己。

李峰:今年你去日本东京博览会收减了一些作品,自觉不自觉间开始国际化了?

王薇:有些作品质量不错,价格不高。现在适当关注印度,欧美等园艺术,从最好的画廊,博览会人手,精挑细选,慢慢来。收藏是一辈子的事情,体系要逐步建立。

李峰:中国自古就有收藏传统,具不过1949年后一系列政治运动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唯商至上”让这一传统中断了半个多世纪。今天,传统在同归,“富而收藏”、支持自己时代艺术的传统是不是也应回归?从国际上看,企业收减、赞助艺术是最高雅的事情。虽然还没有赞助艺术品等额免税制度,但你们已超越简单的为赚钱而赚钱,不知不觉问止在了很多企业家的前头。

王薇:不敢当!其实很多人部做得很好,做慈善。做公益,很丰富。当然,艺术不是谁都能关注到,有机缘在里面。我们很高兴进入了这个领域,很书福!收藏对我们来说是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的自然选择,和我个人工作经历也有关。越深入,越知道其中的乐趣。人活着就是要有品质。什么是品质?不是一堆堆的买房子,然后闹房子里挂复制品的笑话吧?

上一篇:资信调查函下一篇:老年人再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