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标学习心得

2024-07-18

地理课标学习心得(精选12篇)

1.地理课标学习心得 篇一

初中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

陈伟爽

新课标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把学生学习地理从死记硬背和满堂灌中解放出来,从而地理教学首先体现了教育的功能,关注人的素质的提升和人的发展。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理解和研讨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设计教学:

一、创设感性导入

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新课开始前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感性材料,如:动画,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二、将实际生活融入教学

感性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随后的教学活动难免要涉及教材知识,为了避免学生出现抵触或逆反的心情,在教学中尽量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融入课堂,利用地理知识解决,这样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才能真的活跃,效率才会高,学生也不会感到累。

三、将知识点进行升华,让学生做真正的思考者

1.可以设计一些分歧性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例如教材关于北京古城的保护与现代城市的建设之间存在的分歧。

2.假设性问题的提出;如中东地区的石油丰富,但是石油是非可再生的资源,如果石油枯竭之后如何发展?这样设计可以引入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新能源的开发,自然也就理解了可持续发展。

四、教师必须写好反思

在平时的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都是珍贵的案例,写好教学反思能够积累经验,不断提升自身。

2.地理课标学习心得 篇二

高考地理试题往往不以教材知识为切入点, 而是使用新材料, 营造新情境, 设计新问题。尽管这些材料涉及了区域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 但其知识和原理仍源于课本, 且要求考生解答的专业术语也要依据课本。所考查的知识点均能反映学科主要面貌或基本的分析、研究方法, 立足于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原理和规律。试题通过引用课本内外的知识素材, 形成新的问题情境, 构成新的设问角度。因此, 在学习中熟悉教材、夯实基础是十分重要的。通过精读教材, 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梳理知识, 掌握基本概念和关键词语的含义, 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体系, 避免出现知识盲点。要全面复习基础知识, 不留死角。对已考过的知识点, 不能麻痹大意, 在复习时可以转换角度进行思考。

二、立足基础, 突出主干

自然地理:偏重原理、规律运用, 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重点抓好: (1)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以日照图为信息载体, 计算时间、判断节气、分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等) ; (2) 大气运动原理与天气形势分析 (等压线图的判读分析) ; (3) 气候形成、特征、分布规律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 河流水文特征; (5) 海水盐度与洋流的分布规律; (6)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7) 板块运动与地质灾害; (8) 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等主干知识的教与学。

人文地理: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 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重点抓好: (1) 人类活动的空间布局的区位分析 (包括农业、工业与商业活动, 聚落形成与布局、交通点线、文化生态、旅游活动等) ; (2)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3) 人口增长、迁移和城市规划; (4) 区域经济联系等主干知识的教与学。

区域地理: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 图像图表的判读技能、基本概念的理解运用。按照“区域空间定位→区域要素分析→区域特征归纳→区域开发或治理评价”的思维把握好重点区域的教与学。

三、强化地图, 准确定位

读图——读图顺序:读图名、读图例、读正图, 这是获取地图有效信息的捷径。读正图的方法: (1) 按地理事物的空间顺序读, 这种方法适合阅读反映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的地图; (2) 按地理事物的时间顺序读, 适合于阅读表达地理事物随时间发生变化的地图; (3) 根据地理事物内在因果关系读, 适合于阅读揭示地理事物内部联系的地图。其次要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多种地理图像阅读、分析方法。

描图——一幅有着较多地理事物的地图, 会让学生感觉抓不住重点。为此要指导学生敢于删繁就简, 有意识的勾划出较为重要的地理事物;线状的地理事物和符号。可把其中一些重要的线状地理事物和符号在地图上描出, 这些做法都有利于学生快速准确地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

析图——就是通过对地图的分析, 找规律、抓重点。有些地图看起来似乎内容繁琐, 杂乱无章, 实际上往往是一件件简单事物的叠加, 关键是要善于进行分类分析, 找出规律。每幅图上的内容往往有主次之分, 分析地图时还要善于辨清主次, 排除次要信息的干扰, 抓住每幅图的核心和主旨, 以提高获取有效信息的效率。

画图——一些重要的地图, 教学中要让学生多画, 最好能做到不看原图就能熟练地画出个大致轮廓, 这样解题时不仅能及时地调用, 更有利于进行地图转换, 特别是图图转换:如将局部地图转换成整体图, 将平面图转换成立体图, 将抽象难读的地图转成具体形象的或者是熟悉常见的地图, 从而提高获取有效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四、加强限时训练, 提升应试能力

地理学科的训练强调地理图形读、填、绘、记, 要学会把地理学科的基本现象、规律、原理落实到图形上。通过经常的图形复习, 巩固积累地理知识, 完成知识的“积少成多, 厚积薄发”。学生在复习时要联系实际回归课本, 对过去的错题进行温习和重作, 做到步步为营, 稳扎稳打, 养成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在做练习时切忌仅仅满足于知识答案, 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 融会贯通, 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练习量, 以适应高考的要求。

五、联系热点, 回归课本

复习中不能为热点而热点, 忽视基本技能的培养;不要盲目的阅读众多的资料和阅览纷繁的新闻;要把对热点、焦点的问题回归于教材中, 学会运用教材主干知识分析热点问题。另外, 关注国家大政、方针 (三农问题、重大工程建设)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源资源问题、重大自然灾害、生态环境问题、世界盛会、科学考察、世界 (中国) 热点问题、金融危机和经济全球化等。

总之, 过去以知识立意为主导, 这就要求学生要记教材, 重点以以考核知识记忆与理解的数量为主;今日以能力立意为主导, 这就要求学生要用教材, 重点以考核知识理解与运用的质量为主。只要我们运用正确的复习备考策略, 把复习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就一定会收到理想的复习效果, 在高考中就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摘要:近几年高考文综地理命题已从“以知识立意”转向“以能力立意”, 更加突出考查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体现了新教材的改革方向。因此运用正确的备考复习策略, 把复习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就一定会收到理想的复习效果。

3.浅谈小语新课标学习心得 篇三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2、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備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新的一轮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

我认为首先就是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体转为,弘扬人文精神,目标的整合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

另一点体会是,新课程标准仍然非常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还有量化标准。

4.学习高中地理新课标的心得) 篇四

今年学校印发了高中地理新课标,通过学习,我深刻感受到了新课标带来的冲击,对新课标也有了新的认识。

一、高中地理课程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理念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二、高中地理课程重视探究,注重过程与结果评价的结合

高中地理课程又提出“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的探究活动,不仅是地理课程而且是这次新一轮课程总体改革的重要理念。

传统的地理教学“以本为本、以纲为纲”长期以来成为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因而形成了“教师教课本,学生记课本,考试考课本”的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是否掌握了大纲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教学结果过分强调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心理品质。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转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索的“历程”和“经历”。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这一条基本理念,除了“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以外,还强调“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这是因为,无论是开展野外观察观测、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室外实习,或者是开展做实验、制作学具等室内操作,都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观察、操作、练习、验证、搜寻、思索、判断、分析„„。这样既可提高地理学习对学生的吸引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能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高中地理课程基本理念 “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

三、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理念 “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这次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是要突出时代性,地理课程要突出时代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对地理课程的影响,包括在地理课程内容选择、地理教学方法运用和地理教学评价中,都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对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日益显著。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讲,基础教育阶段的地理信息技术素养教育也很紧迫。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加之其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价值,将其纳入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体系,意义重大。

四、存在的主要误区

1、把课标直接移植成课堂教学目标。

地理课程标准是一种课程终结目标,而课堂教学目标是某节课依据课标,是为达到整个课程目标所需要的支持性前提。可以简单认为,课标是目的,课堂教学目标是前提。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仅以课标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师显然无法具备明晰的行动纲领,无法弥补教材内容与课标的落差,无法调和教讲授与学生活动的矛盾,更无法解决传统经验与教学方式变革之间的冲突,困惑与迷茫自然便接踵而至。

2、课堂教学目标表述机械套用课标结构。

新课标将总目标从知识与技能、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我们常常不顾具体内容结构,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也都按此结构进行表述和执行,机械套用,从而带来课堂教学目标的模糊与混乱。

五、有效解读新课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深入解读课标表述的内涵,明确学习结果与要求。新课标的表述中,教育术语诸如“说明”“分析”使用次数是最多的。前者需要学生搞清楚“为什么”后,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这种联系的内涵。后者需要学生能通过分解、辨别、概括形成认知策略。从本质上讲,它们预示的结果都是学生要达成的问题解决的能力。下面是我从视频学习中节选的“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的课堂教学目标,供给大家看一下:(1)了解大气是指低层大气;(2)了解导致大气受热的直接热源;(3)辨别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对大气热量收支的影响;(4)以及大气对这些辐射的选择性吸收;(5)有绘制示意图表示大气热力环流的技能;(6)具有阅读、分析城郊热力环流和大气温室效应示意图的技能;(7)并且能用简练的语言表述这些过程。

2、正确解读课标的目标指向!明确教材内容的功能定位。

简单的讲,就是有些内容不是教学目的,就不需要去讲授,从而人为加大难度。我们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培养出主动探究的能力。

3、科学解读课标内隐的学习层级,明确课堂教学顺序。

5.地理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篇五

这次新课标培训学习是我这么多年来感受最深的一次,时间紧、任务重。既有专家的解读,又有优秀教学成果的分享点评。经过近十年的课改实践,这一次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学习是我们课改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下一次质的飞跃,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一、新课标、新教材的一些变化

新课标、新教材的变化之一淡化死记硬背知识点。突出学生自主活动;突出学生读图、用图、绘图的能力;突出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化之二:淡化知识的系统性,突出区域差异。

二、寻求学生个体对知识的建构,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传统教学中,教学是从外部向学生灌输明确的知识,学生无法将知识转变为自己的智慧,无法产生对知识的发现与创新。因此,新课标、新教材提出:恢复个人在知识建构中的合法身份。比如我们给学生介绍了学习区域地理的知识体系:

一、位置(经纬度、海陆、半球)和范围;

(二)、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河流);

三、经济与风俗。教师只需要有侧重的引导学生学习一个,其它的学生可根据这一知识体系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讲清思路,让学生学到研究、探究问题的方法。

学生的学习方法,实际是在教师指导下探索、研究客观事物的方法。方法对,就学的好而快,方法不对就要走弯路。初一学生一接触地理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看地图、会分析地图这是学生必备的地理技能,在地理教学中,传授知识是前提,培养方法是关键,提高能力是目的。如我们在学习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时,教师思路一定要清晰。什么是季风?→引导学生读图说出冬夏季风差异。→启发学生为什么我国季风气候最显著→看图分析季风和非季风区划分→根据演示分析夏季风对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影响→结合当地分析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所以教学中教师要思路清晰,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学好地理,对学生毕业后的学习和创造性的工作也是有益的。

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学习了解了新课标的一些变化,更坚定了自己课改的信心。尽管改革之路不会畅通无阻,新课程改革是挑战,同时改革更意味着机遇,让我有机会尝试全新的教学模式,实践自己的教学理念。

初中地理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三中分校

肖海琴

通过地理新课程标准培训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我认为这次培训举办的非常有意义有必要,它让我们对新课标有了更深的了解,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新课标是在旧课标的基础上,根据一线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做到了紧扣时代的脉搏,时刻保持教学理念的新颖性,让课堂的创造性,可操作性都增强。

新课标突出学生自主活动;突出学生读图、用图、绘图的能力;突出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中,教学是从外部向学生灌输明确的知识,学生无法将知识转变为自己的智慧,无法产生对知识的发现与创新。比如我们给学生介绍了学习区域地理的知识体系:

一、位置(经纬度、海陆、半球)和范围;

(二)、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河流);

三、经济与风俗。教师只需要有侧重的引导学生学习一个,其它的学生可根据这一知识体系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新课标编排的新教材对于旧教材来说增加了很多叙述性的文字,新的时事资料和更加鲜明的图片,还将以前一些隐性的知识点显性化,这样不仅降低了我们对有了很大的帮助,还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于理解地理知识、掌握地理知识的难度,让我们对于知识点难度的把握也有了新的理解。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思路清晰,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学好地理,对学生毕业后的学习和创造性的工作也是有益的。

6.课标学习心得 篇六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用心思考,受益匪浅。下面就肤浅地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学会放手,欣赏创新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就要学会放开手中的“枷锁”,绕开“学生被老师牵着走”的老路子,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动起来,互动起来,主动起来,成为课堂里的学习小主人。老师退居课堂舞台幕后,学做学生学困时的摆渡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成为课堂舞台上自由发挥的小演员。

语文课堂不能禁锢在老式的“死记硬背”的泥淖里,不能只看中学生掌握了多少的“硬件知识”,而是积极开拓更为广阔的学习新视野,开辟多元的学习思维能力。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只能跟着老师走一条“局限路”,一棒子打死一群富有创造力的灵魂,鼓励学生紧跟新时代的潮流,主动张开想象的翅膀,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真实想法,给予学生勇于攀登“知识悬崖”的自信和力量。每堂课都要期待学生的新奇学习,哪怕有一点点的自主创新,总该用欣赏的眼光和心灵去加以肯定,相信学生会用自己独有的学习思维方式,烹饪出一道道惊人的知识盛宴。

二、共同参与,平等对话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里的“全面”指的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做老师的禁止带上“有色眼镜”区别对待学生,而应该一视同仁地去坚持“一个都不能落下”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捕捉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关注全体孩子和孩子多方面的发展,课堂才能真实有效地成为孩子们学习真本领的摇篮,绝不能搞“冷落”与“热烫”打架的冷热教学。同时也点醒我们的课堂不能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小心翼翼地学。老师应该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虚心地俯下身子,和学生心贴着心地平等对话,给每个孩子都有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率真、坦诚和互敬的环境里一起学习。学生是课堂里的主角儿,只有共同参与中实现平等对话的教学,那才是新时代里的流行教学。

三、牢固基础,重视迁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宏观上强调了语文教学特别要注重“听、说、读、写”四中能力的培养,微观上也指明了每个学段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如加强识字、写字教学和语言文字的训练,强调多背诵多积累……。所以我们的教学首先要让学生牢固必备的基础知识,在授课时,根据本学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老师就该竭尽所能地寻求适合本年段的教学表达艺术,尽量减轻孩子的接受难度,活跃孩子的理解思维,在轻松易懂的教学言语中消化一个个的重点知识。强调牢固基础知识并不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最终目的,学会走路是为了更好地去飞翔。我们的课堂不能枯燥无味地“硬塞知识”,老师牵着学生死学、苦学。老师应当适时地打开运用的大门,引领学生能举一反三,能让自己的所学开枝散叶,在需要的每个地方轻而易举的大显身手。牢固基础知识是知识迁移的起点,让学生掌握各种知识的有效迁移能力才是成功的教学。

四、联系生活,关怀人文

生活既课堂,教师要打破课内外的界限,树立大语文观,我们的教学当然离不开“生活”这个包揽万象的锦囊。《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所注重的乐于习作、写话和口语交际方面,其实学生的书面表达内容和口头表述的语言,都来自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除此之外,学生拥有的基础知识、阅读文章等这一切书本知识都源自生活,最终也只能回到生活里去实践运用才会体现知识本身的价值。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脱离现实的生活,尽可能地回到生活中去,找出生活与书本知识的切合点,给语文教学增添一份厚实的生活画面感和真实存在感。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相对工具性而言,具有强大的内在感召力,那些“动人的故事,鲜活的人物形象,秀美的风景……”都能熏陶着我们的内心世界。书本上的一切是那么的充满生命力,我们的语文教学具有了内在美的特质,联系实际的语文教学充满无穷魅力,完美的语文教学是从生活中走来,关注书海里的人文情怀,挖掘潜藏在文字中的高尚品质、远大理想、优秀传统文化等影响深远的核心价值。

五、重视阅读,加强积累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加强课内知识的读背力度,有助于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不断积累有用的词句、片段,把握好基础阅读关。“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语文教学并不是只把课本的课文会读会背,还要培养学生爱读课外书的好习惯,把阅读的范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较为丰富的世界。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这里的阅读包含着有限的课内阅读和广泛的课外阅读,想要高质量的阅读效益,就得培养出优质的阅读思维习惯,语文老师就该与家长相互配合,在校内、家中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

7.地理课标学习心得 篇七

一、中学生态观课程的特点

一是整体性。在中学课程这个系统中, 存在着由教师、学生、课堂教学环境、校园环境、社会环境等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 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而且中学课程目标及内容都具有整体性。而正是整体性使它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更为丰富的内容。

二是开放性。生态观课程下的中学课程是动态开放的。中学课程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学生个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流, 通过这种信息交流课程获得发展的资源和动力, 并能推动相互间的和谐发展。

三是丰富性。这是和现代主义课程的简单性相对立的。中学课程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 它涵盖了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和学生个体等各种要素, 扩展了课程资源范围。

四是发展性。发展性是相对于知识性而言的, 生态观课程的发展性是指它的目的主要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的方法等环节也着力于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动作技能的掌握以及情感意志的培养等。

二、中学地理教育渗透生态观理念的意义

根据目前对生态观课程的现状研究, 积极构建中学地理课的生态化理论蓝图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必然趋势。对这些问题的考察研究也有利于我们深入地研究中学地理学的意义。

1. 课程目标:让中学生认识到人地关系的重要性

纵观全球,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 人口膨胀、粮食问题和饥荒现象严重, 生态破坏, 土壤侵蚀,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以及城市化过量占用耕地都明显加剧, 大气污染, 全球变暖和臭气层出现空洞,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淡水资源危机, 资源浪费等等, 这些问题都有很强的地理性。而解决这些问题, 迫切需要公民接受高水准的地理生态教育, 提高他们的地理科学素养, 以应对这些困难和问题的挑战。我们深信地理教育能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 建设“一个宽敞的地球、一个富裕的地球、一个干净的地球、一个安全的地球”, 赋予了地理学更大的责任。

2. 课程内容:了解地理生态的发展趋势, 更好地发展我们未来的世界

了解地理环境的变化状况, 以及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重大问题。学生能够知道并理解人类活动如何改变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如何影响人类;资源的意义、利用、分布和重要性的改变等。如1989年的我们究竟应该干什么;关注我们千疮百孔的地球;农业环境管理:欧洲景观;1997年的保护河的途径:在美国环保署之前的工业污染管理;1999年的全球环境问题的深刻思考等。

生态观下的中学地理课程既包括一定的学科知识、学生的学习活动, 也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内部体验, 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自然、社会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更加强调形式多样、价值多维、平衡整合。

3. 课程实施:获得地理知识途径的多样性

地理教育重点帮助学生学习如何从多种途径获得知识, 它强调的是学生智力发展过程, 而不是知识本身的传播。美国的地理教育特别强调这一点。美国地理教师和学者主要是通过民歌、通俗音乐、图画书、儿童著作、邮票、明信片、航空照片资料库、一些战争材料、天气预报、史前古器物、各种历史档案、汽车驾照棚、历史辞典等获得地理知识。如1989年利用图画书教小学地理;19世纪民歌中对大草原的理解:区域教学, 1991年的电视天气预报及其在地理教育中的作用;从史前古器物到档案记载:深入研究一个社会的过去;教室里的邮票地图:以埃及为例;1992年的孩子们的文学著作里无处不在的地理;1993年的世界性书籍;人地百科全书;1995年的蒸汽时代铁路明信片;来自人们和地方上的呼声:美国流行和通俗音乐中的地理;1998年的古巴雪茄烟;安替列群岛主要城市的两面性等。

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必要的引导者、合作的探究者、平等的对话者, 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对话交流实现知识的重组和构建, 促进学生知识、情感、个性与素质持续不断地生成和完善。

4. 课程评价

8.地理课标学习心得 篇八

【关键词】地理信息技术 高中地理 新课标 教学

地理信息技术是将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遥感测绘学等科学结合在一起的一门新技术。作为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技术的出现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同时也促进了相关领域的发展与繁荣。因此,高中地理新课标教学需要紧密结合地理信息技术,并利用其各种优势提高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进而提高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整体水平。

一、地理信息技术概念综述

地理信息技术是信息科学、系统管理科学、测绘学结合交叉产生的一种新兴技术,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数字地球系统等。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的空间信息系統,它主要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者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相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处理、分析、传输、显示、描述等;全球定位系统通过将卫星及通讯设施进行结合,利用导航卫星的测时即测距功能,对设定位置进行实时监测;遥感主要通过遥感器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通过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不同响应的原理,对物体的性质及特征进行分析与处理;数字地球系统的基础主要是多媒体技术与大规模存储技术,其功能主要被运用于解决范围性区域规划与研究全球各种地理现象。地理信息技术的功能性与应用性极强,因此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并且其应用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同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此,在高中地理新课标教学中,高中学校及教师需要对地理信息技术提起足够的重视,并将其与地理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进而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及现实意义。

二、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新课标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措施

2.1将地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工具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与系统性较强的学科,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依靠简单的口头表述与教材展示难以将抽象的地理知识解释清楚,因此可以借助地理信息技术,通过其直观性与具象性,将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清晰的向学生展示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例如,在中国地区降雨量分布差异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利用ArcView绘制中国东—中—西部的降雨量图表,从而将我国不同地区的降雨量差异直观的向同学们展示出来,如此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吸收与内化。除此之外,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创造性,有助于其对知识的吸收与内化。

2.2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研究

对于高中地理新课标教学来说,要想符合素质教育与信息教育的要求与标准,不仅需要将地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工具,还需要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与研究,从而充分发挥地理信息技术的功能性与应用性。因此,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自主性学习,在课堂上需要对学生进行地理信息技术认识与操作的讲解与传授,并亲自指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初步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操作,同时需要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与问题,引导学生发挥学习能动性,并通过小组讨论与研究,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其攻克。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要求学生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完成课后作业,使学生在地理信息技术的操作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

2.3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中一个典型的特点,同时地理事物与要素的分布规律也是地理教学的主干知识之一,因此高中地理新课标教学需要对学生读图及分析图的能力进行培养与提高。而传统的教材地图、教学挂图、投影片等已经难以起到深化教学目标的作用,并且其局限性也比较明显。基于此,教师需要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进行培养与提高。借助地理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投影结合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讲解,不仅可以使投影地图的准确度与清晰度大大提高,同时其直观性与灵活性易于使学生对其产生深刻的印象,而GIS地图具有灵活动态、符合叠加的优势,借助单图层与多图层的各自优势,可以将地理事物与地理规律详细的表征出来,并且其中的标准与符号具有规范、易读、严谨等优点。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与分析,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地理分析能力,进而巩固其地理知识结构。

结论:基于地理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性与应用性,高中学校及教师需要对其提起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并将其与地理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借助地理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地理课程教学,如此不仅可以对高中地理新课标教学进行优化,还可以为地理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曾苏清. 3S技术应用高中地理教学研究综述[J]. 地理教育,2014,Z1:97-98.

[2]贾萍. 信息系统思想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的渗透方法分析[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4:144.

9.新课标学习心得 篇九

李红娟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更深层地体会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语文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语文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语文的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在应试教育面前,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抓知识轻能力的现象,这即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严重影响着整体素养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重心下移,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才能做到“水涨船高”,学生智力存在着差异这是客观的,我们要分层要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他的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获得成功。

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应用。语文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实践,所以在教学中联系生活背景讲解语文;使学生感悟到语文就在日常生活中。这样,一方面学生会主动联系身边的实际问题来学习语文,也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认识到语文的实用性。

学生在做题时,往往会出现套路,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很大程度上的归纳和模仿练习造成的。特别是综合复习阶段,老师习惯把一些问题分类整理、归纳已介绍解题的一般方法,实际上这样学生是欢迎的,因为方法便于接受。效果也比较明显,但这样做容易产生思维定势,再加上经常性的模拟练习,对一些问题的解法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一旦题型变了,就束手无策。在教学中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要选遍一些因思维定势而出错的题目,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还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的问题,使学生都能给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解答。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新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探究,新课程将以创新为中心,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勇于创新。在日常教学中,就要贯彻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争取早日成为合格的、成熟的语文教师。新课标学习心得————-让学生快乐学习

李红娟

《新课程指导纲要》提出教学改革要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快乐教学”。

21世纪是个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就必须改革.课程改革正顺应了时代的召唤,他为中国的教育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现在的新课标强调充分利用现实情景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大量物体进行教学,鼓励学生从现实中发现。强调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大量的活动中,积累经验,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达到让学生先想象后动手.现在也不限制每节课必须讲完某节内容.只要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想象操作达到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的目的,未完成的可在课余时间继续.在教学上灵活机动,不必教死书,也不必死读书.对学生成绩及教学的评价也不必单一评价,不只限于笔试。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我认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形式和手段应多样化,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同时,对学生中出现的独特的相法或结论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因此,本人通过对新课程的学习,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提高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自主合作探究,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

二、创新型教学,变“单一媒体”为“多种媒体”当今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们的教育由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在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英语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英语,发现英语,运用英语,享受英语,让学生享受“快乐学习。“

新 课 改 的 点 滴 体 会

李红娟

当今时代,世界各国面对 21 世纪国际人才竞争的挑战,相继确定和实施了新一轮的教育发展和人才资源开发战略。我国传统的教育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教育体制改革被提上了日程,新课程改革也在全国大张旗鼓地展开,它是中国教育的一场革命,也是教育界的一件大善事,我们渴望中国的教育从此进入新时代。但是在实际的教育与教学中,由于传统教育根深蒂固,在很多方面与新课程的宗旨相矛盾、相冲突,作为新课程的施行者,根据本人多年的经历和对现行教育弊端的思考,我认为新课程改革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改革应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首位。有不少学生存在心理上的偏常,据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用学生自己的话说,终日过着单调而紧张、烦躁抑郁的生活。多达近30% 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近年来,许多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会。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使孩子对父母见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曲感。有的父母感情破裂,双亲离异,严重摧残了孩子的心灵。更有些“问题家庭” 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二是学校教育不当。由于种种原因,使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差事。而一些教师忽视学生心理特点,在教育学生是采用不当的方法,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有些后进生,被教师所嫌弃,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所以应该多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二、课程改革要把养成教育放在关键的地位。曾经有一位著名的钢琴教师在收学生时,问第一位孩子:“你原来学过什么?”“我什么都不会。”“好!你的学费是 500 元”。第二位学生说:“我已经学了一年的钢琴”。“好!你的学费是 1000 元。”家长不明白,问:“为什么我的孩子已经有一年的基础了,却要付双倍的学费?”那位老师很肯定地说:“是的。因为我要花双倍的时间来纠正他在那一年中养成的不良习惯和错误动作。” 由此可见,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学生的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佳境,需要从点滴的养成教育做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见到教师要主动行礼问好,见到谁的自行车被风刮倒主动上前扶起来,见到班里的门窗桌椅坏了自觉自愿修好,上学衣帽整齐,„„ 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质的飞跃量的积累,良好的道德素质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最佳时机。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抓住关键时期从点滴做起,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训练,就有利于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

三、新课程改革应注重赏识教育。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一书中说:“教育工作者应该成为一个精心的播种者和耕耘者,应该去扶正在成长中的幼苗的脆弱的细根,去爱护每一片急需阳光的绿叶。如果我们能让儿童的各种优点像幼苗分蘖似 地迅速分枝,那么他们身上的缺点就会自然而然地被连根除掉。”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情,教师的心态要平和,要宽容。有的时候,因为一些学生的不良行为我也不喜欢他,但表面上不表现出来,因为孩子是敏感的,我知道他能感觉到,所以我总是把他的这些缺点忽略,夸大他的优点,效果好极了。赏识就像一剂良药,能够愈合对方因为错误而引发的心灵创伤和悔恨,除去心头痼疾,矫正行为的错误,鼓舞其改过的信心,点燃其向善的勇气。差生甲成绩较差,但记忆力特好,教师就鼓励他背诵课文,争取夺魁。这位学生这样做了,果然在全班夺魁,并且在全班背诵古诗词的比赛中夺得第一,从此他的各门功课也随之有了起色。我想教育人是一个长久的工作,孩子也许会有反复,甚至后退,但是如果我们大海捞针地发现,一如既往地期待,不遗余力地赏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孩子们一定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有时甚至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用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钟爱,赏识自己的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让每一位学生在赏识中学会赏识,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抬起自信自强的头来,笑对生活阳光属于每一个孩子。

四、新课程改革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每个孩子不仅是一个生命个体,更重要的是他们是一个人,一个有思想、有着丰富情感和需求的独立的人。” “想学什么、想怎么学?”、“有不同的意见吗?”、“想说的站起来说吧!”、“你的想法比老师的好!”教师在课堂上所说的这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话语,是孩子们的阳光,是课堂的生命,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现在,我已不习惯课堂上鸦雀无声,我从不指责学生在我讲课时插嘴,常鼓励学生:“谁想到什么?”、“谁灵感来了?”、“不用举手就可以说。”课堂上有时争得面红耳赤,我反而会鼓励学生:“就应该这样,有多种看法,才会有相互启发。”教师讲课过程中,学生可以不举手申请而直接站起来发言,可以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也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找合适的同学交换意见,在发言时,如果需要演示,可以随时到黑板上板书,也可以使用投影仪。这看似小小的变化,其实却是一个质的飞跃。收获远不止这些,学生在与教师合作互动的教学中,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伙伴合作。这一切,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变为了现实。愿我们的学生能在新课程改革中愉快、健康地成长;愿我们的教师在新课改中能轻装前进,扬帆 远航。

新课改心得体会

李红娟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同时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语文,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课改:

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语文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给学生展示成果的舞台 评价探究结果,具有共享学习成果,激励后继学习的意义。由于学生在探究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小组成员之间对探究的成果也进行了小范围交流讨论,对探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质疑,对来自各方的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探究的问题有了较全面、深刻、独特的见解,他们内心有着想展示思维成果的渴望与冲动,他们想在展示成果中展现自我。因此,我设置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来汇报探究成果,以便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都能从探究阅读中获得收益。善于表演的同学,可将文中的精彩片断改编成小品,举行书中人物化妆扮演会;心思细腻,不善言辞的同学可写探究报告,心得体会;善于辞令的同学可进行辩论,以展示思想。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10.新课标学习心得 篇十

——浅谈《语文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长兴县第七小学 于 欢

说到《语文课程标准》,用萧亚轩的歌来形容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说它熟悉是因为读师范那会儿,新课标的实验稿刚刚诞生,可是说实验稿和我是一起经历了成长过程的磨合期,平时教学中的很多方式方法都是从课标中学习领悟出来的;说它陌生,是因为学到现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我对课标的认识还是非常肤浅的,也许平时教学中的很多做法都是有悖于课标精神的。如今,《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稿,也已在全体语文教师的期盼中正式颁布了,借着培训的几天工夫,我粗略地浏览了一番,修订版是在继承实验稿的骨架和精髓的基础上,帮助修剪了枝叶,修整了容颜。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若要对新课标有一个整体上下的感知和解读,肯定是天方夜谭,所以我只能抓住其中的一个小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要地说说自己的感想和收获。

接下来,我就结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理解,谈谈小学中段语文教学中如何让默读更有效。

新课标中提出中段的孩子要“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相对于低段有了一定的提升,要想让学生从“学习默读”到“初步学会默读”、从可以“小声默读”到“不出声、不指读”,必然需要教师从中用心点拨,悉心指导。我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有以下三点做法:

一、激发默读兴趣,让学生“愿读”;

二、讲究默读方法,让学生“会读”;

三、拓宽默读渠道,让学生“善读”。

首先来看第一种做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中段的学生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很多体裁的文章都适合他们阅读,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科普类短文等,而且这样的文章也是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在这种兴趣的驱使下,孩子们迫切需要在同样的时间里,读到更多的书。除了练就快速的阅读本领以外,没有它法,这时我便将学生在低年级已经学习过的默读方法抛给了他们。默读作为“无声视读法”,跟传统的有声朗读相比,省去了口、耳这两个器官的参与,只需用眼便可直接将文字传递到大脑,这种眼脑直映的读书活动也是汉文快读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小孩子好胜心强,为了能读取更多的书,方便平时交流,自然会对这种阅读方式产生浓厚的兴趣,逐而喜欢上了默读。

不过,有了默读的兴趣,还得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默读。毕竟,默读时别人是看不出听不到的,很大程度上是学生的个别活动、内心活动,至于读得怎么样,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我们也许会经常发现有些小朋友盯了书本老半天,还是原封未动,一问三不知。所以,下面我就来交流第二点做法——讲究默读方法,让学生“会读”。

《语文课程标准》:“教师应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阅读评价等环节,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他们的阅读质量。”

据此,我用了以下几个方法培养孩子的默读能力。1.默读要与朗读紧密结合

在默读训练中,朗读是默读的前提,是默读的基础,要想提高默读的质量,必须循序渐进,做到朗读与默读的紧密配合。刚进入三年级时,有些学生静不下心来,注意力会转移,这时,应以朗读为主,等到他们看字和思维有所提升的时候,就应该渐渐提升默读的地位。朗读和默读的交替使用,可以使学生由理解进入感受的境界。

此外,教学课文的体裁不同,阅读的方式也要相应变化,如:诗歌、散文这样的文艺性作品应侧重朗读,而实用性的课文则以默读方法为好。

2.默读时须伴有目的和要求

没有目的,没有要求的默读,很容易让学生读的时候漫不经心,匆匆过目,不求甚解,因此,默读前教师一定要布置相应的任务,如在文中划出某类词语,试着分段,给每段拟个小标题以及概括文章大意等。

默读时须让学生履行“三到”,即“眼到、心到和手到”。其中“眼到“要注意四点:一是不动嘴、不出声、不用手指点;二是不能一目一字,也不能一目十行,最好是一目一句;三是要一次性看清楚,尽量不回头看;四是要看准行,不能跳行,从上行末尾到下行起头,要既快又准。所谓“心到”即读的时候要用脑,看到哪儿想到哪儿,集中注意力理解课文内容,思考分析读前提出的疑问,在读中发现新的问题。而“手到”就是在读的时候随时动手划划、注注。上面所讲的“三到”,须循序渐进,训练要有梯度,可一项一项地进行并完成,切不可一步登天,降低阅读的质量。

有了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学生在默读时自然就有了方向性和有效性。3.默读后要及时评价和检查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评价默读,应根据各学段目标,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根据中段学生的特点,我平时经常采用这样的评价活动,一种是速度测量活动,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默读一篇文章再计算出每分钟阅读的文字数量,接着提出文中的相关问题,让大家抢答,评出阅读能力最强的同学。还有就是提供平台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或在小组间进行,或在全班交流,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品尝读书的喜悦,培养良好的默读习惯。

当然我们要让学生拥有较强的默读能力,仅仅依靠课堂上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拓宽默读的渠道。毕竟,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也是我们教师的分内之事。下面就来讲讲我的第三种做法——拓宽默读渠道,让学生“善读”。

渠道有很多。晨间、午间,学生都有充裕的时间,与其让孩子们漫无目的地皮玩,倒不如教他们静下心来默读,开阔一下心境;每月可安排一节活动课,带学生到学校阅览室默读,边读边感受浓郁的书香气息;当然也可以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在家中设立“亲子共读”时间,既能保证阅读,又能增进家人间的感情。

11.高中地理课标教材应“减量降难” 篇十一

高中 地理 课标 教材 建议 减负

一、高中地理课时少,进度紧张

多年来,笔者所在地区的学校,高一每周安排两节地理课,每次均上新课,未能有一节巩固知识的复习课,课时非常紧张。即使这样,期末考试前也无法完成教学进度,无奈只得在最后让学生画出书本上的重难点,一节课上完两三节的内容。结果只能是:不可能因材施教,不可能兼顾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

笔者从事一线地理教学已有23年,认为高中地理课标教材的数量和内容比以前增多、难度不降,这是造成目前高中学生学习地理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建议精减其数量(“减量”)和降低难度(“降难”),为教材“瘦身”。

二、高中地理课标教材存在“三多”,应当“减量”

“一多”:教材数量明显增多

对于高中地理必修教材而言,过去有两册,高一两学期即可学完;但现行课标教材有三册,学生三学期才能学完。对两册选修教材而言,江苏高考过去极少涉及,而如今必然考到,实际比过去加大了学生学习选修教材的压力。

“二多”:新增内容多

高中地理课标必修教材不仅囊括了旧教材几乎所有的内容,且又新增了许多新的内容,如大量案例、交通运输对商业和聚落的影响、区域概念和特点、区域发展阶段、产业转移等都是新内容,课时量随之大大增加。

“三多”:多余的内容多

现以高中地理鲁教版课标必修教材为例。其必修本三册共有12个单元技能篇,但其中9个不是课标明确要求掌握的内容。第二册中又增加了课标不要求掌握的两节内容:旅游业与地理环境;人口分布。此外,第一册中“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一节不必独立成节,完全可作为案例附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节里。按每周两课时计算,上述教学内容多用十几个课时,即多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将国家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要求学生学习的内容编入教材,明显在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鉴于此,笔者认为,首先应去除必修本第三册教材。高中地理课标必修本第一册为自然地理、第二册为人文地理、第三册为区域地理案例。三册内容编排在理论上是合理的,但割裂了三者的关系,学生在高三全学年基础知识复习的精力都在整合这三册内容。

建议案例分析不要独立成节。把第三册每节大案例精减为中小实例,安插进第一、二册联系紧密的相关专题中,每个专题配一个区域案例即可。如此可将三册教材减为两册。第三册各案例与前两册对应的专题详见表1。

其次要精减课时。必修本第一册“自然灾害与人类”不必独立成节,可分解至联系紧密的相应章节中,方便学生理解。如冷锋、气旋、地质构造内容,可分别举寒潮、台风、地震等灾害作为实例。

对于高中地理鲁教版教材,可删去必修本第二册中“旅游业与地理环境”一节和除“3S”技术外的其他单元的技能专题,将单元技能专题精减后作为探究活动或补充性“阅读材料”渗透进正文相关章节中。

上述方法可精减十几个课时以上,为学生减轻大量学习负担。

三、难度没有降低,能力要求增高,应当“降难”

1.内容难度与以前相当

高中地理课标教材中,过去的重难点基本上仍被保留,即难度没有比以前降低多少。如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密度流、地质时代名称、恒星日和太阳日概念、背向斜岩层的新老关系等,仍被写进某些版本的高中地理课标教材。

2.学习能力要求提高,学生学习压力加大

过去学生只需“背书+理解”足以应付考试,而现在学法则是“背书+理解+应用”,增加了“应用能力”,学生学习压力明显增大。

3.学生自学困难

过去高中地理教材重视把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详细叙述出来,前后逻辑严密,系统性强,有些图示隐含的内容也在课文中罗列出来,学生自学就能看懂,不需老师指导也能理解,所以有些聪明学生自学即能成才。

但如今的高中地理课标教材强调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所以教材上叙述的内容比较粗略。比如:文字减少,只叙述最基本的知识;不讲究知识的系统性;重要的文字内容以图示代替,需要学生读出图示内容,可是真正靠自学能力能直接读懂图示的学生并不多;设计的问题较多。从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上看,学生全靠自学阅读不可能全部学会,必须在老师指导、讲解和训练下才有可能掌握。这使得老师的作用比原来更重要,学生更加依赖老师,摆脱老师自学成才有一定难度。

4.图示类型单一,立体感不强

高中地理课标教材第一单元是最难学的内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对第一单元的学习。阅读立体图可以提高此项能力。但第一单元立体图太少,如教材只有公转图、太阳结构图、昼弧和夜弧图为立体图,其他图示都是单一的平面图。

5.教材知识抽象难懂

必修第一册教材的自然地理晦涩难懂,仅凭学生预习根本读不透,这与教材很少列举生活上的实例和联系学生经验有关。此外,前置性(即“铺垫性”)知识太少或根本没有,学生没有相关知识储备,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比如,学生感觉“热力环流”一节非常难学的原因,笔者据教学经验认为,教材直接呈现热力环流的概念和原理,而与原理密切相关的“气压”概念、“气压与空气密度的关系”、“气压与高度的关系”,以及“等压面”概念和特点等,教材没有介绍,导致学生读后一脸茫然。

学生认为高一地理第一册教材比数学和物理难学。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该册涉及了许多学生未学过的数学和物理知识。如该册第一单元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实际就是物理上的概念,第一单元中的天体系统概念和第二单元有关风的成因,分别与物理上的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密切相关;黄道平面、赤道平面、黄赤交角等概念,与立体几何有关内容有密切关系。这些跨学科的概念和原理,其他学科还未讲到,比如立体几何课要到高二才开设,而地理教材并未对其解释。这是造成地理老师在课堂上讲得较多、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较少的主要原因。

因此,笔者建议:

第一,删除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比如可以将热力环流图中的等压面图示删除,将大大减轻教与学的负担。因为平时涉及此节教学时,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讲清“等压面及其判读”这一难点上,而这对后来学习几乎没有什么作用,与后边内容也没什么非常重要的联系。

第二,多呈现三维示意图和多样化图示。借鉴美国地理教材图示特点,大大增加三维图示或透视图和呈现多样化的图示。比如地球晨昏线图,应该呈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侧视图、俯视图、斜视图,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再如,各版本教材中的岩石图基本上都是孤立的标本图。每一种岩石形成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因此岩石图应当是岩石所在的实地自然景观图。

下面再举两例说明。

①黄赤交角图。各版本教材都在地球上画出这两个平面,只是让学生知道它的概念,但是对于它产生哪些地理意义,学生从这幅图上无法得到一些信息去理解。如图1。

修正方法:如图2所示,把黄道平面画在地球公转图中,空间感更强,学生不仅能较透彻理解黄赤交角的概念,还能形象和深刻理解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来回移动的过程和所带来的实际地理意义。

②气压带风带图。如图3,各版本教材只是画出平面图,没有海陆分布,没有动态感和立体感,只是一个模式图,无法准确理解风带形成过程。

修正方法A:将三圈环流的过程以立体图显示,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气压带风带分布的位置、形成原因。如图4。

修正方法B:在地球面上显示海陆分布,可以更准确地表示气压带和风带在海陆上的分布。此图更接近实际的气压带风带分布。如图5。

第三,大幅增加生活实例。教材在叙述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原理时,应当从学生经验引入,并紧密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详细阐释。

第四,超前学习的内容应解释。地理教材编写者应该熟知跨学科的概念和内容在其他学科教材中的位置和教学时间,对超前学习的跨学科概念和规律,地理教材应作简要解释,以利于学生自学。

与地理科同等地位的高中六科文化必修教材,过去一般只需两学期结束新课,但现在需从高一全学年到高二上学期(甚至到高二下学期)才能学完。高中各科教材多、内容多,平时的课时安排已相当紧张。以笔者所在地区的农村寄宿制高中为例,每天安排七、八节课用于各科教学,学生一旦请假错过一天,就等于错过七、八个学科的学习,以后很难补上。所以减轻学生负担应该从精减各科教材数量和课时数量开始。

笔者认为,高中课标各科教材在编写时过于讲究教材体系的齐全配套和内容的完整性,其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为了本学科的发展,即学科“私心”太重,没有真正把提高学生素质、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放在首位,结果只能在学生学习负担上重上加重,雪上加霜。

【责任编辑 郑雪凌】

因此,笔者建议:

第一,删除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比如可以将热力环流图中的等压面图示删除,将大大减轻教与学的负担。因为平时涉及此节教学时,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讲清“等压面及其判读”这一难点上,而这对后来学习几乎没有什么作用,与后边内容也没什么非常重要的联系。

第二,多呈现三维示意图和多样化图示。借鉴美国地理教材图示特点,大大增加三维图示或透视图和呈现多样化的图示。比如地球晨昏线图,应该呈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侧视图、俯视图、斜视图,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再如,各版本教材中的岩石图基本上都是孤立的标本图。每一种岩石形成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因此岩石图应当是岩石所在的实地自然景观图。

下面再举两例说明。

①黄赤交角图。各版本教材都在地球上画出这两个平面,只是让学生知道它的概念,但是对于它产生哪些地理意义,学生从这幅图上无法得到一些信息去理解。如图1。

修正方法:如图2所示,把黄道平面画在地球公转图中,空间感更强,学生不仅能较透彻理解黄赤交角的概念,还能形象和深刻理解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来回移动的过程和所带来的实际地理意义。

②气压带风带图。如图3,各版本教材只是画出平面图,没有海陆分布,没有动态感和立体感,只是一个模式图,无法准确理解风带形成过程。

修正方法A:将三圈环流的过程以立体图显示,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气压带风带分布的位置、形成原因。如图4。

修正方法B:在地球面上显示海陆分布,可以更准确地表示气压带和风带在海陆上的分布。此图更接近实际的气压带风带分布。如图5。

第三,大幅增加生活实例。教材在叙述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原理时,应当从学生经验引入,并紧密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详细阐释。

第四,超前学习的内容应解释。地理教材编写者应该熟知跨学科的概念和内容在其他学科教材中的位置和教学时间,对超前学习的跨学科概念和规律,地理教材应作简要解释,以利于学生自学。

与地理科同等地位的高中六科文化必修教材,过去一般只需两学期结束新课,但现在需从高一全学年到高二上学期(甚至到高二下学期)才能学完。高中各科教材多、内容多,平时的课时安排已相当紧张。以笔者所在地区的农村寄宿制高中为例,每天安排七、八节课用于各科教学,学生一旦请假错过一天,就等于错过七、八个学科的学习,以后很难补上。所以减轻学生负担应该从精减各科教材数量和课时数量开始。

笔者认为,高中课标各科教材在编写时过于讲究教材体系的齐全配套和内容的完整性,其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为了本学科的发展,即学科“私心”太重,没有真正把提高学生素质、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放在首位,结果只能在学生学习负担上重上加重,雪上加霜。

【责任编辑 郑雪凌】

因此,笔者建议:

第一,删除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比如可以将热力环流图中的等压面图示删除,将大大减轻教与学的负担。因为平时涉及此节教学时,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讲清“等压面及其判读”这一难点上,而这对后来学习几乎没有什么作用,与后边内容也没什么非常重要的联系。

第二,多呈现三维示意图和多样化图示。借鉴美国地理教材图示特点,大大增加三维图示或透视图和呈现多样化的图示。比如地球晨昏线图,应该呈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侧视图、俯视图、斜视图,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再如,各版本教材中的岩石图基本上都是孤立的标本图。每一种岩石形成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因此岩石图应当是岩石所在的实地自然景观图。

下面再举两例说明。

①黄赤交角图。各版本教材都在地球上画出这两个平面,只是让学生知道它的概念,但是对于它产生哪些地理意义,学生从这幅图上无法得到一些信息去理解。如图1。

修正方法:如图2所示,把黄道平面画在地球公转图中,空间感更强,学生不仅能较透彻理解黄赤交角的概念,还能形象和深刻理解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来回移动的过程和所带来的实际地理意义。

②气压带风带图。如图3,各版本教材只是画出平面图,没有海陆分布,没有动态感和立体感,只是一个模式图,无法准确理解风带形成过程。

修正方法A:将三圈环流的过程以立体图显示,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气压带风带分布的位置、形成原因。如图4。

修正方法B:在地球面上显示海陆分布,可以更准确地表示气压带和风带在海陆上的分布。此图更接近实际的气压带风带分布。如图5。

第三,大幅增加生活实例。教材在叙述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原理时,应当从学生经验引入,并紧密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详细阐释。

第四,超前学习的内容应解释。地理教材编写者应该熟知跨学科的概念和内容在其他学科教材中的位置和教学时间,对超前学习的跨学科概念和规律,地理教材应作简要解释,以利于学生自学。

与地理科同等地位的高中六科文化必修教材,过去一般只需两学期结束新课,但现在需从高一全学年到高二上学期(甚至到高二下学期)才能学完。高中各科教材多、内容多,平时的课时安排已相当紧张。以笔者所在地区的农村寄宿制高中为例,每天安排七、八节课用于各科教学,学生一旦请假错过一天,就等于错过七、八个学科的学习,以后很难补上。所以减轻学生负担应该从精减各科教材数量和课时数量开始。

笔者认为,高中课标各科教材在编写时过于讲究教材体系的齐全配套和内容的完整性,其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为了本学科的发展,即学科“私心”太重,没有真正把提高学生素质、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放在首位,结果只能在学生学习负担上重上加重,雪上加霜。

12.地理课标学习心得 篇十二

一、空间分析概述

1. 空间分析的概念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 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 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演变的规律。空间分析是从空间物体的空间位置、联系等方面去研究空间事物, 以对空间事物做出定量的描述, 其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信息。新课程高考地理考试大纲的考核要求明确指出: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文字表述和图形语言中获取地理信息。因此, 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的命题者开始有意识地以“空间分析”的形式考查学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2. 空间分析的特点

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 从信息提取的角度来讲, 这是一种描述和说明, 是特征的提取、参数的计算, 它只回答了“是什么”“在哪里”“有多少”“怎么样”等问题, 但并不回答“为什么?”换言之, 空间分析侧重的是信息的提取, 及其变化规律, 并不能分析其中变化的原因。

二、注重高考地理试题中“空间分析”内容的特点, 在地理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理念

空间分析的对象是地理目标的位置和形态特征, 因此, 可将空间信息分为: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统计、空间关系、空间关联、空间对比、空间趋势和空间运动。它们对应的空间分析操作为:空间位置分析、空间分布分析、空间形态分析、空间关系分析和空间相关分析等。

通过阅读近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 笔者发现高考地理试题中“空间分析”的主要形式有空间位置分析、空间分布分析和空间关系分析。

1. 空间位置分析

空间位置分析主要回答的是“在哪里?”的问题。高考地理试题中“空间位置分析”主要是通过提供相关地理事物的分布示意图, 要求读图回答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 考查形式包括选择题和综合题 (读图填空) 。如2009年高考地理试题第6题 (选择题) 。题目给出广东省台风风暴潮灾害分布示意图, 图中标明台风风暴潮灾害严重岸段, 要求回答台风风暴潮灾害严重岸段的空间位置;2009年高考地理试题第31题 (综合题) 提供“面临粮食危机的国家分布示意图”, 将面临粮食危机的国家分成三类, 要求读图回答面临粮食危机的国家主要分布在哪个大洲。所以在地理学习中, 教师要多让学生体现通过读图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这个学习过程, 让学生能明确“在哪里?”之类的问题, 亲自体现获取知识的过程。

2. 空间分布分析

空间分布分析主要回答“有多少”“怎么样”之类的问题。高考地理试题中, 体现“空间分布分析”的内容较多, 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描述某地理事物 (要素) 在区域内的分布及变化趋势。如2008年第29题, 根据“1956-2000年全国年蒸发量变化速率空间分布图”描述我国年蒸发量变化趋势;2009年第12题, 根据“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等值线图”, 描述图中三个地点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空间分布。二是描述某时间段内, 某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重心的移动方向。如2007年第34题 (4) 题, 题目给出1950-2000年“我国东北某省玉米种植重心的变化”, 分别回答“1950-1960年玉米种植重心的移动方向”和“1960年以后玉米种植重心的总体移动方向”;2008年第23题, 描述1989-2003年中国装备制造业重心位置及其迁移情况。让学生通过读图寻找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变化的规律, 让学生明确“有多少”“怎么样”之类的问题。

3. 空间关系分析

空间关系分析侧重分析某时期区域内某地理要素或地理现象的分布差异, 进而对不同的地区进行比较分析。区域差异是当前地理研究的一个热点, 新课程地理高考试题也逐渐开始关注地理要素或地理现象的区域差异。如2009年第25题, 我国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存在地区差异, 要求根据“2005年我国国有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省际差异”图, 对几个省份的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进行比较, 实际上就是对“我国国有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进行空间关系分析。要让学生在分析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变化规律这个过程中, 通过比较、推理来明确区域差异这个热点问题, 提高他们比较、判断的思维能力。

新课程高考地理科考试大纲能力要求中提出:“使用和分析各种资料, 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认定、判断及反思。”“描述、概况、理解各地理事物 (包括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等各方面) 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过程。”这其实是要求考生具有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的能力。“空间分析”这一考查形式的出现, 使考查考生“在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基础上, 调动和运用相关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这一目标得以实现。所以我们在地理学习中, 不仅要关注地理知识点的复习, 而且还要重视“空间分析”的内涵, 让学生得到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

近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空间分析”的内容虽说难度不大, 但作为新课程实施后的高考试题, 它仍能反映课改的方向, 反映新课程的理念, 因此, 具有学科命题研究的重要价值, 在地理学习中我们一定重视它的价值, 从而落实新课程理念。

摘要:广东省新课改后的高考自2007开始, 对新课程理念的演绎, 有了多年的实践。本文结合近年 (2007年以来) 广东高考地理部分试题, 探讨“空间分析”内容的特点和具体考查形式, 目的是为了在地理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理念。

上一篇:模拟商务谈判实验资料下一篇:在创新中构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