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林文化之我见(13篇)
1.新林文化之我见 篇一
遵章守纪考试诚信承诺书
在我填写考生信息后及签字之后,表示我已阅读和理解《学生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承诺在考试中自觉遵守该考场纪律,如有违规行为愿意接受处分;我保证在本次考试中,本人所提供的个人信息是真实、准确的。
承诺人签字:
人文系《文化产业研究》课程考查答题纸
2011 ——2012 学年第 一 学期
考试时间: 100分钟任课教师:曾晓渊
系、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写作题:以网络文化产业之我见为题,写2000字左右。
1网络文化之我见
首先解释一下网络文化产业是什么?网络文化产业是在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网络产业与内容产业的交融激荡中崛起的一个新的产业,国际上又称之为“数字内容产业”或“数字娱乐产业”。
从产业角度看,网络文化产业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传统文化产业的网络化和数字化,比如数字图书馆、数字电影等;另一个是以信息网络为载体,形式和内容都有别于传统文化的新型文化产品,比如网络游戏、移动短信等。网络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内容产业”。目前,中国网络文化产业已初步形成以网络服务、数字影音动画、无线内容服务为主,数字教育、数字出版等市场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日益普及的宽带网络和无线应用,为人们的网络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使人们对数字娱乐和内容的需求远远超过从前。这些形形色色的产业活动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产业正逐步在全球形成一种产业,并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势头。
网络游戏和下载网络音像制品,是当今网络文化消费的主要流行方式。正是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和高科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便利,使网络文化服务业成为文化产业领域最有前途、发展最快的行业。随着互联网走入千家万户,适于网络用户享用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片、音乐会实况转播等音像内容在网上会急剧增加。
网络是一个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信息时代的标志。这尽管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了我们敖游的空间。但互联网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网络文化利弊谈也成为近年来人们争论的焦点。下面我以网络游戏的利弊为例从这一方面着手阐述自己的观点:网络游戏本身没什么问题,关键是使用者是否运用得当。
本人浅显地对此分析,认为上网玩游戏利弊并存。而网络游戏作为一种网络文化本身没什么问题。诺贝尔研究火药,是想让他造福与人类的;爱因斯坦
发明原子弹也没想着用于战争;火药是无辜的,原子弹是无辜的,错的是用于战争的那些人。游戏是用来开发智力的,因为沉湎于游戏,你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那是使用者的错,网络游戏是无辜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上网玩游戏的人越来越多,游戏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花样不断翻新,每年都有新的游戏种类推出,很多游戏都十分吸引人。近年来,许多青少年都是因为上网玩游戏而得了“网络成瘾症”,许多成年人也同样对上网玩游戏乐此不疲。我们不得不佩服那些研究网络游戏的人们,是他们的辛勤劳动给人们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但上网玩游戏的有利或有弊的影响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人说它具有益智、减轻人们生活压力使人放松、丰富生活、扩大交友空间、学习一些生活中难以接触到的,开阔眼界等的优点。也有人可以说出它的种种弊端例如使人成瘾,陷入虚拟世界使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甚者影响了家庭的和睦,或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等。产生不一致观点的原因大概是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及认识的片面性吧。我认为网络游戏本身是没错的,产生弊端的原因是使用者的自觉性不够。上网玩游戏利弊孰大孰小,是需要每位网友自己把握,再好吃的东西吃多了也会作呕,再好玩的东西玩久了也会累,不论什么事都要有个度的问题,所谓适可而止。上网玩游戏时间把握好的话,游戏能给人们带来精神上愉悦的享受,工作之余也多了一种放松的方式。把握不好分寸,则有百害而无一利,不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玩游戏而不是游戏玩人!
目前网络游戏产业已成为网络经济及文化娱乐业的重要支撑。有报告显示,未来五年,娱乐市场的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游戏将成为主流,全球游戏市场规模将成长71%,达860亿美元。据有关方面统计,中国自主网络游戏目前只占市场的10%,占有率过低的局面已经引起高度重视,有关部门正在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民族动漫游戏产业发展。手机短信业务依然蓬勃发展,手机游戏将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
网络游戏文化既然能汹涌澎湃的到来,就说明他的生命力何其强,号召力何其广。显而易见,网络文化是新生事物,它好象刚出生的婴儿,终究是需要细心的扶持的,在正确的教育、指导下,长大成人,建设国家、作出贡献。但若是像现在这样,抑制了学生上网,不就好象将这婴儿杀死在摇篮里吗?学生中上网的人数很多,部分人受到不良影响,这正说明了是否受到不良影响取决于自身的素质与意志。俗话说得好:“人正不怕影子歪。”只要我们有不靠近这种沉溺人思想的网络传播的意志,自然也就不会受到其影响了。从网络游戏的利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网络文化的利弊区别在于你如何运用它,以及如何合理安排好时间。如果是用于成天打电子游戏,不分昼夜,肯定是弊。如果用于学习:利大于弊。真正的精品食粮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与脱颖而出的理由,从而凌驾于一切矫揉造作的滥竽充数之上。人类始终在追求卓越的灵魂,网络文化是这种卓越的延续。如果把他看作是一个世纪婴儿,那么,正确的教导,合理的饮食,好的衣装就是指舆论的正确引导,人才写作素质的提高,以及网络制度的完善。三者缺一不可,才能引导网络的使用者正确的使用网络,共同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文中参考资料:《大力发展网络文化产业》光明网-光明日报
2007年06月10日
2.新林文化之我见 篇二
第一, 传承戏曲的文化。中国戏曲博大精深, 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发展、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表现形态和程式语言。琼剧作为一个地方剧种, 它是以海南方言为主的地方戏, 植根于本土独特的文化土壤之中, 集中体现了一个地方的艺术物质, 哺育和影响着后世的艺术。纵观现有的各种舞台艺术, 她们都或多或少地吸收了戏曲艺术财富。例如, 中国的歌剧大量地吸收了戏曲的音乐语言、格律、腔调、唱法都有着戏曲的韵味, 如《白毛女》、《洪湖赤卫队》、《江姐》等等, 都与戏曲有深厚的联系。那些成功的歌唱演员也在向戏曲学习, 吸取戏曲声乐的艺术营养。我国的舞蹈也是一样, 深受戏曲舞蹈语汇的影响, 民族舞蹈自不待言, 就连芭蕾舞这样的西洋艺术, 一来中国, 就自然而然地与戏曲舞蹈结合起来, 形成了中国的特色。比如《红色娘子军》、《沂蒙颂》等。只有这样中西结合的具有浓厚民族风味的舞蹈, 才会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成长, 获得强大的生命力。足见中国戏曲的影响力。因此, 弘扬戏曲, 就是在传承中华艺术的基因, 也是为当今戏曲艺术乃至人类艺术的繁荣做贡献。
第二, 传承戏曲所反映的思想文化。中国戏曲艺术成果十分丰厚, 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与传承意义。戏曲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 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丰富的政治知识、历史知识、社会知识、文学知识以及民俗风情、宗教神话等等。绝大多数剧目都是以扬善、劝善为宗旨, 批叛和讽剌丑恶的人和事, 倡导光明与正义;倡导社会的进步。还有很多描定人世间世俗生活的剧目, 崇尚高尚情操、呼唤真善美、讴歌美好的爱情、亲情和友情, 如传统剧目《秦香莲》, 使人对忘恩负义之人深感痛恨, 《红娘》呼唤的是“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琼剧院新近排演的现代琼剧《下南洋》, 歌颂了美好的爱情, 及割舍不断的父子亲情和思乡恋家的情怀。演戏是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弘扬, 对社会的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传承和弘扬我们新时代的精神文化。戏剧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 总要反映时代的精神。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 提出了为工农兵服务的革命艺术宗旨, 使古老的戏剧艺术获得了新的生机和新的意义, 一大批现代戏登上舞台, 教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为革命和建设奋斗,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绝好教材。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 琼剧院上演的样板戏《红色娘子军》, 观众反响十分热烈, 人们的感动不减当年。演员在舞台上激情燃烧, 挥泪表演, 观众在台下热泪盈眶, 他们深深地为解放海南的英雄的革命气节所震憾, 为革命者的大无畏精神所激动, 很多不熟悉那段历史的青年人也激动万分, 说从来没有这样感动过。这使我再次感受革命文化的力量。
传统文化, 是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 戏曲也不例外。之所以被国家列入文化遗产加于保护, 就是让我们把传统的民族文化更好地挖掘、传承。先把地基打牢了, 才有可能再建高层。有一句闽南歌曲唱得好;高楼嘛是从地基一层一层来打起, 这或许也是我22年来舞台实践的写照吧, 先辈们创造了珍贵的戏曲文化遗产, 虽经历了兴衰, 但它毕竟在人们心中深深札下了根。随着时代的进步, 社会的发展, 文化娱乐的多元化, 人们的审美观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3.“负面文化思维”之我见 篇三
高山君真正走上政治哲学的研究道路自然是万俊人先生的指引,后来他选择“政治暴力”作为博士论文研究课题,继而研究“战争”、“敌人”等政治哲学中的“另类”或负面问题,多多少少受了我所在的中南大学“负面文化研究”的学术影响。学术界的朋友也许知道,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曾钊新先生主编过一套《负面文化研究丛书》,出版了十多本著作专门研究“罪恶”、“失败”、“虚假”、“丑陋”、“错误”、“衰落”、“自私”、“越轨”、“腐败”、“欺骗”等负面文化现象,在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有人为之叫好,认为他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学术思路;另一方面,也遭到一些人的非议和责难,他们质疑“为什么只看到社会的阴暗面而看不到大好形势”?以至于这套丛书在参加省级社会科学成果奖的评审时,专家推荐为一等奖,而在终审会上因有人提出“为什么要研究这些负面的东西”而对我们的学术动机提出质疑,差点被扣上“抹黑论”的帽子,最终被降为二等奖。我对高山君能够传承中南大学“负面文化研究”这种学术传统而倍感欣慰。
为了不曾和不该忘却的学术记忆,我想重新介绍一下曾钊新先生关于“负面文化”研究的主要想法,也许对我们今天仍然具有“解放思想”的作用。负面文化研究的真实起点是来自于生活的辩证法。没有“恶”就没有“善”,没有“假”就没有“真”,没有“敌人”也就没有“朋友”,等等,这些都是生活的辩证法。但是,辩证法一旦接近生活世界,人们并不是都有勇气去迎接辩证法的,对于习惯于所谓“正面思维”的人来说尤其如此。正如曾钊新先生所言:“辩证法就难免成为书斋里的观念而走不出书斋,哲学的解放终归只是哲学家谈论解放的哲学。”文化按其性质可以分为正面文化和负面文化。曾钊新先生认为:“负面文化是与积极的、正确的、光亮的社会意识相抗衡和相否定的观念形态或精神现象,是社会经验的背向积累和腐蚀性变异,是影响社会进步、健康与和谐的消极力量和病毒。”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一方面产生了诸如真、善、美等正面价值的文化,同时伴随着假、恶、丑等负面文化,如果我们对假、恶、丑等负面文化现象视而不见、不闻不问,不加以削除,真、善、美等正面价值的文化也自然得不到张扬。问题是如何来消除假、恶、丑,首先要研究它们,发现它们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才能削除它们。可以说,负面文化思维,就是以正面文化为导向,通过对负面文化的探究,发现其规律性特征,找到削除的根本办法,来实现对正面文化的弘扬与建设的目的。这就是文化研究中的辩证法,从反面看正面,从负面求正道的思维方法。把假、恶、丑认识越透,对真、善、美就认识越深,这是人类把握文化现象的科学态度和正确方法。不知何故,这种方法经常被人遗忘或误解,甚至遭到反对和限制。大凡人都爱听好话、唱赞歌、喊正调,这或许是人性弱点所致,也无可非议。但是,如果学术研究只当睁眼瞎、传声筒、吹鼓手,那人类的理性力量何以彰显?学术的生命何以承续?
毫无疑问,“敌人”是负面文化研究的重要范畴,是“朋友”或“我们”的对立面。我对“敌人”的理解最初是源于毛泽东“语录”——“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当然,区分敌友是革命的首要前提,也是政治的根本问题。毛泽东在解释什么是政治时也曾讲过,政治就是把敌人弄得少少的,把朋友弄得多多的。其实,敌人作为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和政治生活的客观存在,不是简单的主体外化或异化的结果,而是与“人民”相对应的概念。人民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大多数、进步性、广泛性的一个表征,谁与人民作对,谁就是敌人。人民与敌人的分水岭是看谁代表了先进阶级的利益,谁代表了社会历史的前进方向。人民的力量也正是在战胜敌人中显现,战胜的敌人越多,人民的力量就越大。我相信化敌为友的可能性和技术性,但不认为有“没有敌人的世界”。只要有政治,就会有敌人,想有超越敌人的政治,只能是政治乌托邦。政治本身是一种两极存在,其间不乏多因素参与和博弈,但终究是两极对立的,诸如:权力与权利、民主与专制、清廉与腐败、战争与和平、仁政与暴政、忠诚与背叛、公正与偏私,等等。或者说,正是因为这种正反相依,才构成了政治生活的生动性和残酷性。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虽然偏执地揭示了政治生活的残酷性,但也从反面告诉了人们什么样的政治才是正义的,才是优良的。李宗吾的《厚黑学》在告知人们如何玩弄权术的同时,其实是在告诫什么样的政治手段是“黑”的,从一个侧面揭露了政治生活中的“罪恶”。如果我们不能全面地认识政治生活,不认真研究政治中的负面文化,就不可能完整地认识政治和政治的完整性。
应该说,高山君是怀着极大的学术勇气,用“负面文化思维”来开展他的政治哲学系列研究的,为之欣喜,为之点赞。也许在未来的道路上他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责难,但我坚信,真正源于学术真诚的研究是不朽的。正如曾钊新先生所言:“看清阴影,是为了追求光明。”
4.“农信企业文化”之我见 篇四
要谈“农信社企业文化”,首先得了解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整个企业的灵魂,是员工的精神导向,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行动指南。笔者作为刚进入农信系统的新员工,以一个新人触角,对农信社企业文化目前现状、特点以及未来发展提几点看法和建议,敬请斧正。
农信社是“立足社区、服务三农”的地方性股份合作制金融企业,其企业文化除了有一般企业文化的共性之外,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制度性(合规性)、涉农性等。以笔者所在信用社为例,省联社成立后,农村信用社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力度明显增强,以人为本、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理念正逐步形成,业务工作不再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唯一考核目标,而是对业务发展指标的全面考核,强调股东利益最大化;在人事用工方面,也逐渐形成“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企业风格;对外服务过程中,“顾客至上”人性化的服务正逐步贯彻到业务工作的各个领域;企业文化正从一个抽象的概念转变为企业员工的日常行为准则。在农信社企业文化建设取得大发展的同时,笔者以为当前农信社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仍存在以下一些误区:
一、宣传力度不足,基层网点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部分网点负责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知存在误差,把企业文化当成“标语”,当成宣传口号,日常工作中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不注
意员工诸如“社兴我荣、社衰我耻”等共同价值观的培养。
二、农信社企业文化建设是个长期过程,当前农信社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短视行为,没有设臵专人负责企业文化建设,没有投入足够物力人力,没有与时俱进,没有结合当前具体的业务行为,体现企业文化的时代特点。
三、作为金融企业,农信社的企业文化建设根源于合规文化建设,因而合规文化建设也是农信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谈企业文化建设时,不能只谈规章,不讲执行。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涵盖业务各个领域、囊括各个人员,并具体体现在业务实践中。
四、没有旗臶鲜明的提出品牌文化,品牌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归属地和载体,作为老牌的农村金融企业,农村信用社正在丧失“支农”品牌的优势地位。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中,品牌设计没有跟上新的市场定位。
五、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作为经营货币的金融企业,如何应对全球化的金融市场,应对来自邮政储蓄、农村城镇银行的挑战,农村信用社在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中缺少一种创新的企业文化精神,企业的业务品种创新速度,落后于市场竞争对手。
六、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企业用人文化时,没有形成团队的荣誉感,更多是体现在个体精英表现方面。企业日常管理中,更多重视员工个体综合素质培养、而团队精神、协作精神的强调不足。
农信社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要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就要长期规划、以人为本;要内强筋骨、外树形象;要领导
重视、全员参与;要与时俱进、特点分明;要简明扼要、表述清晰;要注重创新、强化风险;要重点突出、涵盖全面。笔者以为当前农信社要做好企业文化建设,重点在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领导重视、全员参与。一个企业具有怎么样的企业文化跟它的主要领导的工作风格特点息息相关,在农信社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领导的观念和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代表全员利益、股东利益领导者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在企业形成类似的企业文化。因此领导要注意塑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宣传倡导先进的企业理念,并身体力行。普通的工作人员要紧密团结在社领导周围,同心同德,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并作为企业文化的实际践行者。
二、要长期规划、以人为本。一是企业文化建设是长期行为,要形成长效机制。要自上而下,制定整套的企业文化建设时间安排表,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不断投入,要设定专门的机构或者指定专人进行组织和管理。二是即要有长期规划,又要有阶段性目标,并将企业文化建设阶段性目标纳入经营管理考核之中,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发展。三是要以人为本,在员工“主人翁”意识培养的同时,强调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始终贯穿在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三、要与时俱进,特点分明。企业文化的建设不是一成不变,它应有自己的灵魂,会随着时代发展显现不同的状态。农信社的企业文化建设要结合农信社的业务发展进程的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理念,并结合具体的专项活动展开。农信社的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体现其
涉农性、合规性、地域性等特点。比如:建阳农信社的企业文化建设,既要有闽北区域特点、又要有合作制金融行业特点。
四、要简明扼要、表述清晰。农村信用社的共同价值观是什么,它的行为特点和内在要求等,要以一种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清晰地传达到每个工作人员。农信社企业文化应该具有的涉农性、区域性、合规性等特点,要精简提炼,便于记忆和操作执行;要选择典型事例,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通过典型事例的宣传和示范,让员工看到农信社倡导什么,追求什么,形成学习先进、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五、要内强筋骨、外树形象。农信社企业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发展做文章,要结合农信社中长期发展战略,建立良好的品牌文化。内强筋骨就是要做到:一是加强全员培训,建立复合型人才队伍;二是加强礼仪培训,形成完整的服务礼仪流程;三是加快自动化机具布局,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四是创新业务品种,提供个性化服务;外树形象就要做到:一是加快营业网点外型改造,统一网点形象,以一种形象示人;二是严格统一着装制度,以一种声音对外;三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形成社会一致认同良好口碑。
六、要规范先行、合规管理。合规管理、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管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营货币的农信社而言尤为重要。农信社管理文化通过特定的制度约束规范员工的行为,要让员工对企业管理文化有深刻认同和理解。在建立企业文化时渗透风险意识,使风险意识扎根广大员工的思想之中。
纵观世界百强企业,无不是先进企业文化的身体力行者,企业文
化建设深深扎根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涵盖各个领域。农信社的百年发展大计离不开良好的企业文化,在不久的将来,农信社会因为具有良好的企业文化而受益良多。
5.传承工商文化之我见 篇五
兰州市工商局专业市场管理分局法规科 杨德平
工商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具体体现,是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发展中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包含着“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国徽头上戴,责任肩上挑”的工商精神、培育着“政治坚定,忠于职守;执法为民,高效服务;依法监管,公正维权;严守禁令,廉洁勤政”等共同精神语言的道德规范,因此传承工商文化建设,是增强干部职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的必要措施,是提高整体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手段,更是新时期提高队伍素质、增强执法效能、深化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一、围绕三个素质,是传承工商文化建设的重点 一是思想素质。要以当前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学习,认真组织干部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工商总局颁布实施的《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学习中感悟工商文化,在学习中积淀工商文化,在学习中传承工商文化,在学习中发展工商文化,在广大干部中形成强大的工商精神动力,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二是文化素质。通过有计划地进行综合素质、现代信息技术、工商法律法规等教育培训,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和专业培训,提高工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干部的科学文化和信息化知识水平,以适应新形势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三是业务素质。进一步加大业务培训力度,结合实际制定科学、详细的培训规划,通过岗位练兵、在岗培训等活动,提高干部的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履行职责的能力。
二、注重三个结合,是传承工商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是把工商文化建设和加强工商队伍建设相结合。广泛开展政治思想、科学文化和业务技能的学习教育活动,培养爱岗敬业、服务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充分挖掘和讴歌工商队伍蓬勃向上、开拓进取的时代新人和精神风貌,以先进典型鼓舞人、教育人、激励人。
二是把工商文化建设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大力加强机关文化、基层文化、窗口文化建设,以规范的服务文化营造主动、高效、优质的政务环境。全面实行政务公开,落实便民承诺,充分发挥“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的功能,积极开展各项规范化服务达标竞赛。以科学规范管理为重点,统一办公场所设置、统一办公装备标志、统一文明用语、统一服务模式,通过设置便民卡、联系卡、工作流程图、人性化标语、警语以及公示牌等,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
三是把工商文化建设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通过创新载体,强化措施,丰富内涵,培育亮点,深入开展“人民满意机关”、“人民满意公务员”、“文明单位”、“和谐家庭”等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在社会上做好公民,在单位做好职工,在家庭做好成员。
三、搭建三个平台,是传承工商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要坚持中心组学习、党支部活动和集中学习制度,利用专题辅导和形势报告会、学习心得交流会等形式,规范领导、党员联系群众等办法,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努力形成系统心齐、气顺、劲足的和谐工作关系和氛围。
二是搭建齐抓共管的平台。工商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系统各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在组织领导上,要把工商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开展“工商文化建设年”、“规范管理年”主题活动,科学谋划、认真安排、狠抓落实,确保工商文化建设活动顺利开展;在考核机制上,要把工商文化建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在激励机制上,对在工商文化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要及时总结,给予表彰和奖励,调动积极因素,推动工商文化建设。
三是搭建文化活动平台。要进一步加大工商文化建设的投入,完善活动设施,创建法律宣传和艺术展示的平台,广 3 泛开展既组织自己又联系群众的诚信守法、消保维权等主题文艺联欢、法律宣传、咨询服务活动。
四、做到三个坚持,深化工商文化建设的内涵。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抓建设。以人为本,是工商文化建设和队伍建设的结合点。要抓住培养和造就新型工商干部这个根本,通过工商文化建设这个载体,广泛开展政治思想、科学文化和业务技能的学习和教育活动,培养工商干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要把工商干部置于工商文化建设的中心地位,发挥干部职工的主动意识、创造意识和参与意识,形成共促事业发展与进步的强大动力。
二是坚持服务大局抓建设。加强工商文化建设,要以服务发展大局为目标,以监管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为己任,始终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在政策服务、监管执法、阳光政务、行政效率等诸多方面下功夫,以实实在在的服务,发扬光大工商文化。
6.学校文化建设之我见 篇六
近年来,学校文化成为学校管理者开口必提的话题。书店里,关于这方面的著作也渐渐多了起来。我们要来谈论什么是学校文化,就要从什么是学校和什么是文化谈起。
什么是学校,学校是一种充满精神感召力的学习型和发展型的文化组织。学校是物质环境与心理、精神和谐统一的优质生活空间。
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指出:“什么样的学校是一所好学校?首先,看一所学校能不能让所有的学生获得成功。其次,看一所学校能否成为社会大家庭中富有建设性的成员。第三,就是看一所学校能不能让所有的教师体验到作为生活者的幸福感和职业的内在尊严。”所以说:学校不仅是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存在。
什么是文化,有人问钱钟书:“你研究文化,那什么叫文化?”他望着天花板,想了半天,说:“你不说我倒还知道,你一问我倒说不出来。”
人们常说,某人有知识,没文化。我们怎样来理解这句话呢?
知识主要是指具体学科的知识,如物理知识、医学知识、文史知识,是偏重于记忆性、技术性、职业性的知识。
文化不然,文化是要深入到认知者的个体中去的,是要成为生命体中的灵魂的东西。文化具有超越具体职业、学科的特点,但又能影响到一切职业的行为。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留学美国的博士,在美国谈了个女朋友,有一次开着摩托车,车上带着他的女友,到了十字路口遇上红灯,他开着车冲了过去,他的美国女友因此跟他分手了,因为他不守规则。后来他回到国内,找了个中国女朋友,开着摩托车见了红灯,这次他吸取教训了,停在那儿直到绿灯放行,那个中国女友也和他分手了,认为他太守规则了。
大家看,同样的交通规则,全世界一样的“红灯停绿灯行”,可是在不同国家执行起来效果是不同的,那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文化不同,这个文化的核心是什么?是价值观。在美国人看来,法律是至高无上的,守法就是有诚信的表现;而在中国人看来,法律是人制定的,法律是死的,人是活的,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文化不同,价值观不同,人的行为也就不同。
有人把学校管理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人管人,即人治,人管人只能管一个点;第二层次是用制度管理,即我们常说的依法治校,制度管人管一片;第三层次是用文化管理学校,即用文化统一思想,凝聚人心,这是最高层次。接近于道家思想“无为而治”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指出:“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实现发展的摇篮。”
那么,什么是学校文化?哈佛大学校长研究中心主任说:在学校里,没有什么比文化更重要了!学校文化是关乎学校组织的前途和命运,决定组织内部活力和焕发成员生命活力的关键因素。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指出:“学校文化是整个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学校文化可以定义为: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这里面包含了物质层面(校园建设)、制度层面(各种规章制度)、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师生的行为举止),而其核心是精神层面中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群体的心理意识等”。
《追求卓越》作者彼得斯在书中写到:一个伟大的组织能够长期生存下来,最主要的条件并非结构或管理技能,而是我们称之为信念的精神力量。真正让企业长盛不衰的,是深深植根于员工心中的核心价值观。
借用这句话,我们这样说:真正让一所学校长盛不衰的,是深深植根于教师心中的核心价值观。
教师要知道职业的使命,思考我们为什么存在?
教师要建立共同的愿景,思考我们要到哪里去?
教师要确立核心价值观,思考我们要如何做?
说到,核心价值观,我们要如何做,让我想到了两个故事。
青岛原德国租借区的下水道在高效率地使用了百余年后,一些零件需要更换,但当年的公司早已不复存在。城建公司的员工四处寻觅配件公司,后来一家德国公司给他们发来一封电子邮件,说根据德国企业的施工标准,在老化零件周边3米范围内,应该可以找到存放备件的小仓库。城建公司根据这个提示,在下水道里找到了小仓库,里面全是用油布包好的备用件,依旧
光亮如新。
文化是一种品质,体现的是一种社会的责任,体现的是一种历史的沉淀。第二个故事:上海外白渡桥是一座全钢结构的桥梁,是1907年由英国设计建造的。2007年年底,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局收到了一封英国一家设计公司的来信,信中说,外白渡桥的“桥梁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现已到期,请对该桥注意维修”。2008年4月,外白渡桥除桥墩以外部分被从原处拆下,送往上海船厂进行大修,2009年3月大桥又以原貌回到原地。英国设计单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免除桥梁发生意外后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但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设计方专业严谨的态度。感叹!这就是为什么老外没有N年一遇这个说法。
文化是一种品味,体现的是发展的高度和深度,体现的是一种魅力和魔力,体现的是给人一种依赖和信任。
到这里我们可以概括的说:
现代学校的发展需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以学校文化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关注学生发展和关注教师发展。
我们说:
改变一个学生要改变他的人生目标;
改变一个教师要改变他的价值追求;
改变一个学校要改变学校的文化精神.十二年前,我在龙潭四小任教,与学校隔墙相除的是十六中学。在我们两校对面有一个食杂店,那个小店主对我说,你们这些老师到我这买东西,虽然我一个都不认识,但我一看就知道哪个是四小教师,哪个是十六中教师。我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他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后来我仔细观察,发现两个学校的教师果然在神情气质、待人接物都各不相同,差别非常明显。这与学校的概况,学校的历史渊源、学校的精神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学校文化对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乃至于性格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再如北大的学生和清华大学的学生有着明显的不同。北大学生:热情奔放、个性张扬、喜欢交际、善于交流沟通,怪才、奇才较多。清华学生:含
蓄稳重、勤奋严谨,团结协作精神强,不达目标不罢休。北大、清华的学生可以说原本都是我国中学生中的佼佼者,为什么经过几年的大学培养,学生的个性却出现了这么大的差异?这不仅与学校的概况、学校的历史有关,还与学校的精神、文化有关。北大的校训: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文化是一种品牌。学校要成为名校有多种实现路径。但是最厉害的名校,其名气应该是源自该校独树一帜的文化。
在我们谈到学校文化建设时,有一句话非常流行:
让学校的每一处墙壁和草坪都会“说话”。这句话非常感性地集中表现了我们教育工作者对学校文化建设的一种朴素的追求。
在90年代,当时,确实有一批优秀的校长引领教师、学生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很多学校一阵风似的让学校的墙壁整洁、美化起来了,让学校的草坪增多并整齐起来了。墙壁上张贴领袖画像、介绍先进事迹的图片,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宣传语,以及名人名言,还有将各种各样的奖牌、证书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学校墙壁比较醒目的位置上。
草坪呢,几乎无一例外地插满了牌子。牌子上有一些精心设计的标语口号或诗文名句,目的是警醒或告诫师生及行人爱护花草,保护环境。一句很朴实平常的口号一下子给无数学校带来了环境面貌的改变,人们不得不惊叹于教育行政和教育文化的影响力。但是,千篇一律的墙壁、草坪“文化”看多了,也许就会审美疲劳,我不禁对这种“文化”产生了疑惑:这就是学校文化吗?如果是,它是不是太缺乏层次、太缺少内涵了呢?怎么把我们的老师和同学都当成时刻需要管教和警告的对象了呢?这是有文化还是没文化呢?
这些年参观了一些一流学校,查看了一些一流学校的图片资料,我终于知道最会“说话”的墙壁和草坪恰恰是不说话的。它们用自身的洁净、典雅实现着其内涵的价值。雪白的墙壁上艺术地展示着同学们参与各种活动的成果,草坪内一尘不染,可以想见孩子们自觉地约束了自己的行为。正是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之中,孩子们的情绪才能获得陶冶,心智才能受到锻炼。
7.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 篇七
一、校园文化的主要功能
新时期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着重突出以下几项主要功能:
导向功能。大学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在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发展条件下将所有成员的事业心和成功欲转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人生追求、信条和行为准则。凝聚功能。所谓凝聚功能应当来源于校园精神, 而校园精神是学校师生共创和认同的价值观念, 它对大学师生具有无形的不可低估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激励功能。校园文化建设强调对师生员工的尊重、关心、培养和提高, 积极发挥其在学校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激励环境和激励机制。
调适功能。校园文化通过创造一致的精神气候和融洽的文化氛围使个体的潜能得到进一步的开掘和发挥。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发展, 对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团中央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后, 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被赋予重要的使命和全新的内涵:
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 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 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二是要重视和加强校风建设, 培育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
三是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 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协调发展。
四是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 努力营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和良好的育人氛围。
综上所述, 建设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就要求我们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育人理念, 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学校的特色, 我们应当做到:
1) 正确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内涵。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 其内容主要有价值观、道德标准、规章制度、精神风貌等。2) 以校园文化建设来促进师生全面发展。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优良的校风学风带动和促进全体师生优良品质的形成、综合素质的提高。3)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健康发展。追求高品位的学校文化, 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道德规范教育, 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学生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高层境界。
三、具体内容
结合学校实际, 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设校园文化:
(一) 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美化校校园环境
1) 在校区的整体建设中, 应根据学校的总体规划, 整体规划好学校的文化环境, 让校园充满教育性, 体现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特质。2) 从净化、绿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比如, 组织学生定期清理学校教学楼的环境卫生, 清理胡乱张贴的小广告等。3) 创设各种文化设施, 开辟阅报栏、宣传栏、黑板报、图书室、阅览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以鼓励教育为主, 大力宣传师生学习、工作中所取得的各种优异的成绩。4) 充分发挥校园电视广播系统的引导宣传作用。利用学校广播站及时播发校园新闻和优秀事迹。5) 在学校主要部位悬挂格言警句, 展示学校的校训和教书育人理念, 提升校园文化层次。6) 加强学校网站、部门网站建设, 通过网络加强师生文化教育, 提高文化修养。一定要重视网络导向作用, 可成立网络辅导员队伍, 在网络上针对突发事件、学生关心度高的问题或者明显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等予以正确的引导。分析学生心理动态, 及时掌握学生中存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 做到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还应当通过多种层面的宣传, 让当代大学生认识到网络中存在的危害并远离这种无形的危害, 如痴迷网络游戏等。
(二)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强化学校管理机制
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 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 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其最终目标的必要保障。
(三) 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丰富学校校园生活。
1) 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等先进思想教育, 树立学生们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取向。2) 全校师生应统一佩戴校徽。3) 结合传统与实际, 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体现校园文化。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课外文化活动, 占领学生的业余生活阵地。增设让全校学生自主参与的活动, 丰富第二课堂;办好校、各院系部刊物, 全力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成立课外兴趣小组, 引导学生社团的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比如英语、普通话、舞蹈、合唱及专业兴趣小组等。;建设良好的校风。要结合学校实际, 通过阐释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标等形式, 弘扬校风, 引导学生养成文明、守纪、勤学、上进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积极开展主题化传统性教育活动。通过元旦活动、学雷锋、“五一”、“五四”、教师节、国庆、“一二·九”运动等系列主题活动, 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促进学生发展;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公益活动。响应团市委的要求, 积极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让学生们在切身体验中升华思想;举办好运动会及校园文化艺术节。让学生们多学习、接触高雅艺术, 增强高雅艺术对学生的熏陶。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欣赏取向;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建立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 多开展有益的以宿舍为单位的各类活动, 以此来加强学生的防火、防盗意识, 拒绝在宿舍内赌博、偷电等不文明行为。4) 创造和谐人际关系, 优化校园人际环境。提倡同学间团结友爱、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共同提高, 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 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当中存在的心理问题。5) 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 提高学生技能学习的热情。从学校办学方针出发, 多举办此类大赛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发现并提早解决学生在专业学习当中的问题、发掘专业技术苗子, 提高高校学生专业技能素质。6) 建立良好的图书馆、教室的自习环境, 引导学生不在教学区域内乱写乱画, 带领学生拒绝所谓的“课桌文化”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严肃的学习环境。
除此以外, 我们还应当重视树立学生正确的恋爱观, 引导男女生正常交往, 灌输正确的恋爱观念, 还校园以单纯、干净的精神面貌。
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的育人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功能建设, 努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水平、高品位的大学校园文化。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的育人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功能建设, 努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水平、高品位的大学校园文化。
8.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 篇八
摘要:校园文化是区别于整体文化的一种区域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文化现象。 它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会对学校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校园文化 学校德育 途径 关系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精神物质形态,也是为学校全体师生所认同的团队意识和精神财富,是学校办学水平和文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校园文化的主体包括工作、学习、生活在校园内的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和学生三大群体,反映一定区域内人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校园文化可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
一、构建校园文化的可行性途径
1.以校训校风为载体,形成学校精神文化。在现实中,有许多学校的校训确实彰显着独特的文化和精神底蕴,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第二中学的“敬业乐群”,北师大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人民大学的“实事求是”等,通过这些校训,我们就可以领略这些学校各自的办学追求。凡举我市的例子,像景德镇市田家炳外国语学校的校训“厚德博学、己立立人”,昌河中学的“团结、拼搏、求实、创新”,景德镇一中的“团结、奋进、求实、创新”,二中的“勤奋求实、文明创新”,三中的“知书、明礼、仁爱、自强”等等无一不是如此。只要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校训,进而形成良好校风,扎实开展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组室文化建设,就可以努力培养“自己”的学校人文精神,形成独特的文化。
2.以环境建设为载体,营造平安和谐的学校环境。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根据学校功能区相对独立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比如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动植物园区等,按不同功能区进行设计、建设;比如在楼廊布置名人画像、名人名言、人文警示语言等,更多的是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作品,由此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贴近学生的心灵,将更具教育示范作用。除了在这些方面努力外,还有就是必须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以班级文化彰显校园文化,促使学校环境更加优化等。
3.以制度建设为载体,形成学校制度文化。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其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文化来内化。学校应该致力于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营造一种公正、公平、严谨的氛围,有利于形成奋发向上的校风。
4.以构建教师文化为载体,形成优良的教风。学校应该坚持教师文化建设。建构学习型文化、形成反思性研修文化、构建教师团队文化、孕育创新文化等。在教师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教师的理念文化,还要重视实践文化。另外,教师的个体品质与行为对校园文化的构成和教风的形成也是至关重要的。
5.以各项活动为载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应该注重全方位的开拓校园文化活动的途径:如把升旗仪式、校会、晨会、班会、专题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常规活动;如把学雷锋活动、祭扫烈士墓、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社会实践活动、军政训练、革命传统教育等各种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有效载体;如把家长会、家长学校、社区实践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的延伸部分;把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把校刊、学生刊物、校园网、学校宣传栏、校史教育等作为校园文化阵地,用各种形式的载体,开展多个层次、多种类型的活动来加快校园文化建设的步伐,提高校园文化的品质。
二、构建校园文化中的两个关系和一种机制
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中,是事业发展的需要。但是,笔者认为学校在构建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两个关系和建立一种机制:
1.领导重视与全员参与的关系
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第一要素就是领导的重视。这里讲的领导重视应该是非常具体化的。如班子的配置、队伍的培训、财力的支持等都要到位。另外,要抓好校园文化建设,还必须学校全员参与。从这个意义看,班主任老师、课任老师、各部门要有高度认识。只有形成共识才可以凝聚力量,内化为每个人的言行举止,校园文化的内涵才能体现在每个成员身上,闪耀出理性的光辉。
2.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
要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应有明确的文化定位:如,学校原有的文化传统、校园物质表层文化的建设水平、载体的确立与利用、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的表现形式等。同时又要反映现代文明的特征,吸收、消化社会主流思想,真正做到“扬弃”。这样的校园文化才能彰显民族特点、时代特点,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3.校园文化建设要有长效机制
校园文化是一种物质精神形态,是逐渐形成并成长的,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学校要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建立一套运行的机制和制度,不会因为学校领导的变动而变更或中止,也不会因为人为的因素而削弱。只有这样坚持不懈,才可以积土为丘、纳川成海,形成各具特色、富有进取精神和激励作用的校园文化。
三、校园文化在学校德育中的积极作用
校园文化各层次具有很大的德育潜能,柯尔伯格认为它“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他任何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
1.校园物质文化的作用
校园物质文化是指按照学校教育目的及具体化的教育目标而建设的学校物理环境。校园物质文化作为学校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校园文化的基础,是学校形象的载体,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包括教学科研设施、工作生活场所以及校园绿化美化环境等。一方面,富有文化底蕴、格调雅洁的校园物质文化有利于传播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亦即反映人类的积极进取精神,以及驾驭客观世界、改造自然的乐观主义英雄气慨所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体现学校理想和人文
追求。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和培育一种“环境”,将学校所倡导的价值、理想等蕴涵其中,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和感受这种文化氛围,启发道德认识。另一方面,校园物质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感。情感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催化剂和内驱力,但情感不会随着对教材的认识而自动产生,它的重要特征是“情境性”和“体验性”,校园物质文化恰恰提供了现实的情境让学生去体验、感悟。“借山水以悦人性,假湖水以净心情”。原本没有生命和情感,但经过精心设计的环境,能够滋养并渗透学生心灵,激发学生自觉追求美的道德情感,实现德育主体的外在对象性和内在对象性的结合和互动。
2.校园制度文化的作用
制度是人类为维系个性生活及社会关系的各种规章、法则和体制,学校作为微观的社会系统,也存在各种制度。校园制度文化包括了学校内部的各种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公约守则和建立在这些规章制度基础上的各种组织,它们既是自觉纪律和法制教育的结果,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手段。学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观念,必须依靠一定组织和规则来调控和维持,不管是校规、班规,还是共青团、学生会、文化艺术社团的规定,也不论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成文的或相互约定的,这些科学合理的制度一旦形成,就成为权威的、客观的力量,成为集体认同的价值理念,使学习、生活于其中的学生自主地接受它。校园制度文化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高质量的学校管理制度是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开展,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保证。学生既是被管理者,更是自我管理者,学生自我管理的获得与学校制度化建设紧密联系。学生自我管理的内容受学校各项制度影响,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可以使学生对外在的集体要求和对内在的自我认识通过调节和控制达到和谐统一,从而强化学生内在需求,实现良好的自我约束和管理。
3.校园精神文化的作用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内核,它不仅具体外化为校园其他层次的文化形态,而且还是一种独立的精神存在。一般说来,它包括学校的历史传统、价值体系、理想信念、人文氛围、思维模式、校风学风、集体舆论等,这些都是学校最具凝聚力、向心力的东西,它们最深刻、最稳定地反映出学校的精神文化氛围。校园精神文化可以有效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消除学生个体内在形式与学校外部世界的紧张对立状态,同时极具渗透力,给学生注入丰富的教育理念和道德信念,唤起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自尊感和使命感,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每所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它的历史背景、人文底蕴、学校特色等都不一样。因此学校在建设自己的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应该创建适合自己学校情况的并具有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在当今教育中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常新的,是能够保持永恒魅力的,能够唤起青年一代心灵共鸣、能够激发青年学生激情的一种精神力量。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毛礼锐.中国教育史简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386.
[2]周光礼.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教育学断想——兼谈隐性课程的实现[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
[3]张来.普通学校管理学[M].华文出版社.◆(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教育局)
9.班级文化建设之我见 篇九
班级是一所学校的一个个小小的细胞,它们相对独立的存在着,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学校则是巨大的身体,协调着这些细胞的运作。如果细胞都死了,身体就垮了,如果身体不健康了,细胞也会出现问题。
民族小学是一所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校,地处黔江城区核心,背临风景优美的黔江三岔河,河滨走廊伴随我校,武陵山地区的民族文化是我校教学根基,形成了我校独特的文化。
我身为这所学校的班主任,也应该让班级拥有与学校相匹配,又有自己独立个性的班级文化。在这一点上,我想把学校和班级两者的共同优势相结合,然后加上一些自己的小心思,小情调,才能够搞出、搞好、搞活有小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通过在平时工作中的做法,我现在把自己对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些小想法总结如下:
1、确定自己班级的文化主题
我校以民族文化为特色,所以我们班的文化建设主题也就以民族文化为主题了,考虑到班里的孩子还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年仅7岁,因此,我班的文化还加入了一些“萌”的因素在里面,比如“读书小明星”、“读童话、读故事”等。
2、通过对班级小环境的改变,让孩子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接受班级文化熏陶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班级文化的建设不能少得了对班级的布置。
1)墙壁的布置。就是常常说的“让墙壁说话”,即在墙上布置各种名人名言,告诉学生该去怎样学习,如“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成功=99%的汗水+1%的灵感”等。发动学生用自己作品的装饰一角,使黑板报期期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的进步展示在墙上,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2)课桌的布置。和课桌直接对话,引导学生自己设计一方座右铭卡片,写上自己的理想、崇拜的人等,贴于桌角,时时提醒自己,克服随意性;在柜屉里放个塑料袋或盒子,把垃圾放进去,告诉他们班级卫生就是从一个小纸屑开始。
3)图书角的布置。图书角告诉学生班级有个小书库,这里有最新的读物和你见面,和朋友们去交流,班里都配有书架,学生主动自觉地拿来自己的书放在上面充实小书架,供全班同学共享。聘请小图书管理员对其归类摆放,做好借阅登记,并完好保护„„让教室的文化色彩书香气息尽可能丰富,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起到独特的浸染作用。
3、各种班级文化活动的开展
10.做早操——企业文化之我见 篇十
做早操——企业文化之我见
说到“企业文化”,有人会问“是什么”,也会有人问“有什么”,还会有人会说“算了吧”!然而企业文化却渗透在我们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在王家峪集团,我们每天的工作是从做早操开始的,大家经过简单的操练后,精神饱满地投入到自己的岗位上,我认为这就体现了一种企业文化。首先,每天早上在固定的时间里,大家穿上统一的工服,动作整齐划一,在优美的音乐中偏偏起舞,能够加强沟通,凝聚员工的归属感;其次,在做早操过程中,每个人都是队伍里的一员,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集体的形象,无形中强化了员工的责任感,激发了员工的使命感;最后,在刚推行做早操的一段时间里,一些动作标准的员工会受到表扬,并被邀请到前排做动作示范,这种鼓励优秀从而让后进员工见贤思齐的做法,赋予了员工荣誉感;总之,像做早操这样既能凝聚员工的归属感,又能强化了员工的责任感,激发了员工的使命感,还能赋予了员工荣誉感得活动,能说不是我们王家峪集团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吗?他就像一块砖,与其他企业文化符号共同支撑起王家峪集团企业文化的大厦。企业文化并不像有些人认为那样空洞,就像普通的早操活动一样,王家峪集团运作过程中的早调会制度、通勤车制度、双标建设等等每一件事情,哪怕是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情都有企业文化的影子。所以,只有从企业中的点滴做起,通过脚踏实地的工作实践,不断的发现问题,探索与寻求最根本的解决方法,不断积极吸纳先进思想,结合工作实际,与时俱进,才能创造出更加丰富和灿烂的企业文化。
11.企业文化建设之我见 篇十一
一、创建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可从以下六个方面来理解:
(1)企业文化本身属性所决定的。企业文化具有科学性、战略性、前瞻性和功利性,这些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应该是科学、管用和有效。世界上大的企业和国内大的集团公司,之所以经历几十年、上百年而长盛不衰,而且不断发展壮大,就是因为他们在发展中形成了很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做企业的支撑。
(2)企业改制转轨的需要。过去的企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现在转化为市场经济。过去的管理是粗放型、经验型的,现在的企业经过改革改制,建立了大的集团公司,旧的思想观念、管理方式等随企业体制转换而改变。企业管理要转变为集约化和文化力的管理。这种文化力的管理,本身不具备可操作性,但它确实存在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影响甚至左右管理的效果。我们要强化企业管理,首先强调企业文化在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渗透作用,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3)企业自身做大做强的必需。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约翰.科特提出一个重要论断:“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在下个十年内,企业文化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文化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执行力为特征的企业文化是强势企业做大做强的深厚土壤。我们煤炭企业要实现大集团战略,就应该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战略的支持保证体系,同企业的发展战略一起整体规划实施。要实现规划目标,除了资金、人才和技术等支持外,更重要的还要看我们是否有一套系统规范、内容丰富、科学管用、昂扬向上,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文化。只有培育和创建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为企业做大做强,打造“安全、稳定、和谐、富裕”新张矿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支撑。
(4)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指针,贯彻科学发展观,其本质和内涵与我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要解决的课题是一致的。
(5)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企业文化可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域和空间,把职工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组织纪律观念、爱岗敬业精神等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融为一体,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经济中心工作的切入点和重要载体。
(6)建设“四有”职工队伍的当务之急。创建先进的企业文化,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是帮助和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全面贯彻以人为本,注重员工素质的提升和人的全面发展,培育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让人力资源优势在企业得到充分发挥。
二、创建企业文化应注重解决的关键问题
创建企业文化要重点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1)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创建企业文化是项新工作,无固定模式,外单位的经验,可学习借鉴,但不能照搬照抄。
(2)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启动企业文化,是以新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战胜旧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必须树立职工群众是企业文化主体的思想。各种理念、企业精神、价值观等形成,要来自职工群众,发挥集体智慧。各种规划、体系确定后,要征得职工群众的认可,并转化为自觉行动。
(3)常抓不懈,注重实效。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要立足企业实际,符合企业定位,真正将企业文化建设与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促进企业管理和经济效益的大提高。切忌搞成急功近利的形象工程。力戒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图虚荣闹排场。避免将企业文化表面化、玄虚化、庸俗化的形式主义作风。
12.社区文化建设之我见 篇十二
关键词:社区文化建设,作用,途径
社区文化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它的形成和发展, 不仅适应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同时也是推进我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 以及中央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和学习型社会的总体目标, 作为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一环的社区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城市建设者们的重视。加强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建设, 对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 满足社区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 进而构建健康和谐的社区, 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文化工作者就社区文化建设的作用和重要性, 以及社区文化建设的途径, 结合自己在基层从事文化工作的实践, 谈谈自己的理解和建议。
一、明晰社区文化建设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首先先进繁荣的社区文化建设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建造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文化建设, 因为社区和谐的根本意义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而文化的感召力是凝聚人心、吸引人群聚合的根本力量, 人们首先要在文化上的相互认同然后才能带动人们在社会生活领域的认同, 只有和谐的社会文化才能稳定人们的焦躁情绪, 只有和谐的社会文化才能聚合和升华一个城市的社会精神, 只有文化大发展才能创造真正的和谐社会。其次, 先进的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和精神源泉和动力。先进的文化具备弘扬正气, 凝聚人心、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提高素质等多种功能, 对人际社会和谐共存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社区文化是当前群众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文化的娱乐作用是社区文化的其最基础功能。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快, 城镇老龄人口日渐增加,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成为必需, 在这种情况下社区文化正好在很大程度满足了社区居民, 特别是老年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
社区文化利于沟通人际关系。社区文化以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吸引社区居民参与, 促进了社区内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增加了社区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之间接触, 使居民逐步形成了对本社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从而增强其对所居社区的归属感。对于来自不同地方的社区居民, 社区文化活动成为联系社区居民的精神纽带, 进一步把社区居民吸引在一起, 建造更加亲密和谐、友善互助的人际关系。
社区文化是维护好、发展好社区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社区文化的重点是让社区居民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 思想情操得到陶冶, 向社区居民传播知识, 提供信息, 输送技能等。社区文化充分体现了群众的意愿, 满足了群众的需求, 为群众提供想看爱看、寓教于乐、健康向上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文艺活动形式, 更好地代表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 最大限度地保障社区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社区文化是推进文明创建的窗口。社区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居民热爱社会、遵纪守法、积极进取、提高综合素质。使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和居民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消除和淡化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 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 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和社会进一步的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切实转变传统观念, 提高对社区文化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采取有力措施, 全面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事业。
二、结合实际,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 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关心, 社区文化建设有了很大发展, 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基本文化权益保障进一步得到实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 社区的面貌发生很大变化, 涌现出一大批社区文化建设的先进。在肯定社区文化建设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应看到目前社区文化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认识有误区, 领导乏力。有的认为社区文化建设可有可无, 对经济发展影响不大。有的仅有几间活动室做样子, 活动简单化、单一化, 有的认为群众难组织, 放任自流。二是社区群众参与缺乏主动性。三是社区文化投入严重不足, 缺乏基本的经费。据来自2009年5月30日至31日在四川成都召开的全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消息, 去年, 全国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室获财政拨款4.08亿元, 平均每个活动室仅1.08万元, 按城镇人口 (5.77亿) 计算, 人均仅为0.7元。四是对政府依赖性大, 社会化参与程度低。五是社区文化队伍整体水平低, 专业素质较差。六是社区文化管理的制度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针对上述问题, 笔者根据本人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有关文件的精神, 以及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 并结合自己工作实践中的体会, 谈谈对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些建议。
加强领导意识。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认识到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增强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使命感。要把社区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一起, 纳入到社会总体发展规划之中。
重视人才培养, 加强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组建工作。做好专业和业余两支文化队伍建设。在专业队伍建设方面, 重点依托文化站专业文化干部。在业余队伍建设方面, 以社区内文化爱好者为核心, 建立业余剧社、社区文化志愿者、广场文化团队等, 文化部门提供培训服务, 提高文化队伍的素质。
充分利用现有社区文化资源。一是充分利用企业、学校、辖区单位的现有文化资源, 将文化设施对居民群众开放, 这样既弥补了政府投入的不足, 又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二是注重发展社区特色文化, 使社区文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积极开展社区内文化活动, 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的积极性。社区居民既是社区文化的受益者, 又是社区文化的参与者, 社区文化繁荣与否最终取决于居民群众的参与程度。因此开展社区文化活动, 要以文化站组织者, 以社区居委会、住宅小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的文化活动场所为活动阵地, 以广大社区群众为活动主体来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在文化活动具体内容上, 要充分考虑各个阶层、各个地域的不同差别, 做到雅俗共赏、老幼皆宜, 做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本土与外来共繁荣。在形式上做到多种并存, 不单一。要包含文化娱乐、思想教育、环境美化、科技普及、休闲健身、艺术培训、网络咨询等等项目, 总之要应群众之所需, 想群众之所想, 使社区居民都能广泛参与, 这样社区文化活动才能长期发展下去并永葆旺盛的生命力。
社区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在于经费和政策的投入, 在保证年度财政预算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基础上, 还要着重加打政府出台相关文化政策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对公益性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和相关配套项目, 要优先安排建设;对投资社区文化项目的企业和个人, 除了按规定在税收上予以优惠外, 同时还要在精神上予以表彰和奖励等等。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化运作三管齐下不断吸引社会资本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投资, 不断完善社会文化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 以确保社区文化建设有钱办事。与此同时, 文化部门和街道、社区居委会要充分发挥主动性, 与社区内的单位、企业等加强联系, 深化感情, 充分调动、整合辖区单位已有的文化设施资源, 形成以社区文化中心为基础, 辖区单位文化设施联动的社区文化阵地, 实现文化资源共享。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以制度保障社区文化建设的规范化。健全目标责任制, 做到各部门、各单位创建目标明确, 分工合理协调统一;鼓励创新, 确保社区文化建设不断争优创新;强化督促, 督促引导社区文化健康运作, 积极向上;建立精品奖励机制, 奖励社区文化活动中出现的精品项目, 多出优秀文化成果。
总之, 社区文化建设是群众文化工作要组成部分的, 也是和谐社区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 有利于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 我们要抓住在创建和谐社区有利时机, 大胆探索, 勇于创新, 不断开创和探索社区文化事业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4月版.
[2]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
[3]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四川成都召开的“全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新华网成都2009年5月30日电) .
13.班级文化建设之我见 篇十三
上杭县明强中学 伍大春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全体成员(包括教师和学生)创造的独特文化要素和学习方式。班级文化理当由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特别是班主任文化)两部分组成,并成为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班级文化是班级物质信息、精神信息、行为信息的集合体。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又是一种精神价值体系。同时,班级又是一个文化场,它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次活动都渗透着文化气息,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发展。正是“文化使人成为人”。班级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创造具有生命意识的班级文化成为班级文化建设之首”。
一是布置好教室:班级教室布置是每个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怎样做到“让墙壁说话“,这是班主任班级教室布置时追求的目标。在教室布置的目的不同,形式和内容就会有不同。罗列一下,大致有这几种目的:教化、、美化、宣传、娱乐、奖惩。比如,粘贴班训、班级奋斗目标、名人名言,目的是教化;在教室边放置花草或装饰,目的是美化;设计或出版和黑板报、剪报、班级小报、“每日一星”等则是为了宣传和娱乐;光荣榜、积分栏、班级公约等这些属于奖惩的范畴。比如,我根据班级文化建设目标和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布置教室:分为宣传栏、图书角、生活角、卫生角、教具柜、生物角、学科园地、欢乐谷。此外还有班训、班风标语等。这样,教室不只是一个学习的场所、一个简单的公共场合,而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育人功能。教室的布置要让学生参与其中,高中阶段完全可以全权委托学生,教师在主题、思想上把关即可。布置教室重在使用,要让这些文化布置在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生活中发挥积极影响,将其自然融入教育教学生活之中。如果用得巧妙,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同时布置教室应该注意几点:首先是保证安全。其次是健康。第三是实用、适用、可用。第四是简洁。第五是主题集中(班训)。第六是注意维护。最后是要及时更新。
总之,教室的布置,看起来只是繁杂班务中的一部分,甚至常常处于非主流的位置。然而,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教室要布置好,同样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将之转化为设计的创意和智慧,最终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和细节之中。外行的人也许只看到教室布置的精心细心,而内行的人则能中看到班主任、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追求。
二是增强班会的吸引力:班会是建设班级文化的主阵地,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形式,它是承载着班级的理想和希望,一堂好的班会,可以起到“纠偏反正”的作用,可以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班会是一种省时高效的教育形式,它能促进正确的班级舆论的形成,推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实现更广泛的思想交流,达到步调一致。如何开好班会,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统筹安排,科学系统 主题要有系统性,一个学年,班级要举行多少次主题班会,主要内容是什么,应有全盘计划。如今年我当高二班主任,高二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年级,高二最容易放松,班主任一定要加强教育管理。开学第一周开“共建一个温暖的家”主题班会。高二文理分科,对于班级而言,又是一个新的集体。所以,要重新对班级加以规划。召开这一班会,是让大家既牢记原班级的好,更要尽快适应新的集体,为新班级作贡献。第二周“向老师敬礼”(教师节);第三周“选出我们的班委与团支部委员;第四周“我的学习我作主”;第五周“高二的使命”等等。
2、趁热打铁,事半功倍
趁热打铁主要是指抓住有利的教育契机,这样往往能说到学生的心坎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可以抓住母亲节的契机召开“不能没有你——感谢父母”主题班会;每年CCTV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后,及时召开“感动中国人物感动着我们”的主题班会。这些班会可以将学生的心灵垦埴成真善美的苗圃。
3、雪中送炭,引领学生
学生必竟是孩子,他们是很情绪化的,他们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是难以避免的。比如召开“战胜自我,明天更好”的主题班会,就是为了给那些有毛病有缺点的孩子一个改过的机会,真诚地引领他们走向成功,这样的班会往往会使一些后进生受到
很大的触动,甚至改变他们的一生。魏书生老师说过,每个问题学生都有两个“自我”,一个向善,一个向恶。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雪中送炭,让学生心中向善的自我打败向恶的自我,改变一个学生的人生轨迹。
4、不拘一格,形式灵活,形成自己班级文化特色
(1)音乐班会,好歌催人奋进,好歌感动一生。如在开学第一节:我爱我班——唱好班歌《壮志在我胸》;德育主题班会:构建和谐——《感恩的心》;鼓励学生不怕困难、遇到挫折重新振作,执着追求的歌《从头再来》、《真心英雄》等等。
(2)诗联,让学生诗意地栖居
古诗对联,这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如“有志者事竟成,破釡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毛泽东)。
(3)影视艺术,激活德育课的良方
师生共同推荐励志优秀影片与获奖优秀文艺片,学生自由写作影评并在班会课上交流。如《阿甘正传》《美丽人生》《放牛班的春天》《冲出亚马逊》等等。此外,聆听一些有益的讲座如陈安之《信念激励你成为超人》、邹越《让世界充满爱》、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于丹《论语心得》等等;看一些访谈类的电视节目《实话实说》、《共同关注》等以及每年的感动中国的颁奖晚会。(4)演讲比赛 我曾经召开过“扬起理想的风帆”“父母汗水浇灌我成长”主题班会。(5)寓教于乐型 如“黄金屋——知识竞赛”“幸运52”“挑战主持人” 等。
总之,班会课要精心设计,努力做到七美:主题美、题目美、内容美、形式美、趣味美、情感美、回访美。主题明确,形式有趣,让学生成为班会的主体。班会素料要客观真实,表达新颖形象,解释科学可信,不要让班会课成为“灭火课“,重视“尾声”部分。班会要想有影响力,就必须先吸引学生。增强班会的吸引力,是让班会产生更多积极作用的基础。班会的影响要想有力而持久,就必须融入班级常规管理体系中。
三是建设良好的班风:
良好的班风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可视的教育资源。它对班级的成员有约束、激励作用,使班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但促使学生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良好校风的形成。如何建设良好班风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确立目标
良好的班风,必须是建立在班级的共同目标和学生个人目标之上,毫无目标的团体和个人如大海中毫无目标的航船,耗尽了能源也找不着彼岸。合理的目标,首先应有明确的方向性,解决学生和班级朝着什么方向努力的问题。积极有意义的目标会持久地鼓舞士气,推动班级的发展。其次,目标应具有层次性。无论是班级和学生,目标有大有小,有近有远,这需要班主任适时地逐步建立目标体系,有利于学生和班级共同奋斗。其三,目标制定应具有社会性。个人和班级目标都脱离不了社会发展的规律,脱离不了周围环境。因而目标的制定应具有现实性和相互制定约性,超现实的目标是不可能达到的。其四,制定目标应有可行性。只有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才能激发人的行为动机。过高过低的目标都不利于激励行为。目标的制定应适合学生的整体水平及个性特征。其五,学生个人目标和班级目标应融合。对班集体来说,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不协调,就会出现各人自扫门前雪,人际关系淡漠,纪律松散,离心离德等现象。只有将学生个人目标融合班集体之中,并使之协调统一,使学生朝着共同目标奋进,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获得满足感。
2、合理使用人力资源
班级学生个性各异,从气质上讲有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等类型。如何恰到好处地任用干部及组建班级活动小组,将是班级成功的关键。在班级管理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用人之长也用人之短,长短互补;其二,因势利导,顺水推舟;其三,分工合理,责任明确;其四,分层利用,广泛激活。一个先进的班集体,就像一篇优秀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要将全班几十颗心吸引在一起,形成统一的向往和追求是十分重要的,可见学习班级管理刻不容缓。(1)从小事着手,从点滴抓起。要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必须从细微的、不显眼的小事抓起,并且坚持不懈地抓。(2)开展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3)民主治班,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班干部实行民主推荐与民
主选拔。班会课自主安排健康有意义的活动。黑板报在总负责人的协调下轮流出刊。在学校与社会实践活动中,班主任主导与学生自主相结合。(4)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3、运用期望值
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并一定能保持持久的向上心态,这就需要班主任不断注入新的期望,用确定期望值来激发学生,不断促进班级工作。
4、把握好需求层次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模式一般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的需要主要指物质生活的需要,由家庭支持,且可不讲,后几种需要我们不应忽视。其一,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应具有安全感,因此,应最大限度地打击破坏学校秩序的不法行为,有效遏制学生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为营造一个好的人文环境和心理环境。其二,积极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满足学生的交往需要。其三,正确适时给学生赞扬及合理地进行荣誉分配,有利于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及荣誉感。其四,创造条件,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
5、善抓教育契机
拿破仑有句名言:我的军队之所以战无不胜,就是因为比敌人早到五分钟。揭示了争取主动,抓住战机的重要性,班级管理何尝不是如此。这就需要班主任有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善于抓教育契机,不放过有利于教育学生的一切机会,正确引导,形成良好的班风。
6、抓定势,强化纪律
人的心理活动受到定势的影响,前面一个比较强烈的心理活动,会影响后心理的反映内容及反映趋势,“先入为主”就是一种心理定势现象。班主任可以利用这种规律,把握好教育的契机。首先,正确把握好“第一”心理效应。上好第一堂课,讲好第一次话,开展好第一次活动,建立好第一个规章制度,给人好的第一印象。其次,适时地表扬和批评。第三,严明班级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班风的班级,总是纪律严明的班级。第四,应赏罚分明。
7、率先示范
班风如何,很大程度上受到榜样及楷模的影响。特别是班主任的影响,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所以班主任应树立好榜样,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感召学生。四是建立师生沟通平台
首先是从“抓住老师就是抓住成绩”到“抓住老就是抓住人生”的全方位教育新思维的建立。其次认真落实“导师制”,通过面对面或书面形式经常开展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使老师与学生达成和谐,发挥最佳生活与学习状态。
此外,班级经常开展一些“读好书,修素心,做好人”读书活动,如书评:阅读与写作是生活的体悟,试将读书感悟转化为思想。另外建立班级“优点记录本”记载所有同学的成功表现。这些被记录下的优点,仿佛是孩子们成长的一面镜子,成了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新林文化之我见】推荐阅读:
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之我见07-15
中小学校园法制文化建设之我见06-09
让中华传统文化走进小学生点滴之我见09-17
加强合规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之我所见11-15
文化地理齐鲁文化09-05
品牌文化不是企业文化06-25
爱心文化校园文化07-08
文化传播文化传媒08-04
文化与文化的力量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