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

2024-11-13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精选5篇)

1.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 篇一

蒋震机电工程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讨论稿)

菏泽学院蒋震机电工程学院的前身为菏泽农业专科学校农机专业。1959年菏泽农业机械化学校并入菏泽农业专科学校农机专业,2002年五校合并更名为菏泽师专农学部农机专业,2005年4月成立菏泽学院机电工程系,2006年3月蒋震高等工业学校并入菏泽学院机电工程系。根据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接收蒋震高等工业学校的意见,成立菏泽学院蒋震机电工程学院。在菏泽学院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在蒋震博士的亲切关怀支持下,紧紧围绕菏泽学院“353”战略目标,根据中央和山东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规划纲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实现我院跨越式发展,特制订《蒋震机电工程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蒋震机电工程学院现状

(一)具有较好的基础设施

现有用于教学、科研、实验的11000㎡机电大楼一座,机械工程实训中心2个、实验室25个,设备总值1000余万元。其中有力学、制图、电工、液压、汽车、测量、金相材料、数控模拟、检测传感、机械创新、柔性制造、电子工艺创新、零件测绘、控制理论、汽车电子、数电模电、PLC、CAD/CAM等18个现代化的实验室;有机械加工、钳工、焊接、电工、电子工艺与创新、车辆驾驶、车

辆拆装等7个实训部。能够完成数控、车、铣、刨、磨、钳、焊等全部金工实训任务,能够承担车辆的拆装和驾驶实训任务,能够开展初级、中级、高级电工和车工、钳工、焊工的培训考核任务。建立校外实训基地8个。

(二)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我院现有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两个本科专业和机电一体化、汽车服务方向两个专科专业。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目前在校近1400人,其中本科生846人、专科生541人,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本、专科教育并存的格局。

(三)师资队伍不断壮大

我院现有教师39人,博士、硕士学位以上29人,副高职称以上11人,另聘兼职教授5人,基本形成了一支素质较高,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相对合理,适应普通高等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

(四)科研实力不断增强

蒋震机电工程学院学术氛围浓厚,科研实力强劲。在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成果丰硕,共发表科研论文156篇,其中核心期刊82篇。积极开展应用课题和产品创新设计研究,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0项,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项目(SRITP)12项,部分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五)建立了良好的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我院修订完善了教育管理制度,设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组建了5个教研室,成立了教学督导组,经过多年探索制定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教学管理体制科学合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10年首届本科毕业生考研率达54%,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就业质量明显提升。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院成立较晚,发展较快,难免存在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⒈ 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办学规模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⒉ 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缺少一批在本行业有影响力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和教学科研团队。

3.教师的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山东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又好又快发展观,贯彻“巩固、深入、提高、发展”八字方针,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山东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开展工程素质教育,注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为实现学校“353”发展战略目标做出贡献。

(二)办学理念

秉承一个信念,做到两个满足,实现三个结合,坚持四个为重。

秉承蒋震博士一贯倡导的“以制造科技和制造工业的发展达成工业富民、民富国强”之信念,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奉献祖国,奉献家乡,抢抓机遇,艰苦创业。

做到两个满足,既一方面满足学生求知识、求技术、求创新、求发展的需要,同时满足社会对应用性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实现三个结合就是实现教育与生产、教育与科研开发、教育

与就业的结合。

坚持四个为重,就是做到以教师主导为重,以学生成长为重,以质量提升为重,以特色发展为重。

三、“十二五”发展目标和任务

“十二五”期间,我院各项工作要上一个新台阶。重点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提高强势专业和新办专业的教学水平,形成明显的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实验室、实习基地及教学仪器设备数量稳步增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高学历、高职称及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深化改革,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形成富有特色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科研工作,力争在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上有所突破;完善管理制度,建立高效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拓宽育人空间,营造和谐、稳定、文明向上的文化环境。坚持走创新型、开放型、特色型、服务型发展之路,力争在“十二五”末,把我院建成“结构合理、管理规范、质量优异、特色鲜明”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学院。

(一)招生规模

争取在校生人数2011年达到1600人,2013年达到2000人,2015达到2600人。

(二)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主动、灵活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学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加强各专业间的交叉融合和专业结构的优化组合,专业设置以为社会培养“具有懂经营、会管理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高新技术为主导,以应用技

术为主体,强调宽基础、重实践,实施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协同培养的方案。到“十二五”末,学院在现有的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服务工程4个专业基础上,2011年与震雄集团合作新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一个,2012年再上车辆工程本科专业,2013年增加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模具与注塑机械方向),到2015年争取达到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模具与注塑机械方向)、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五个本科专业。下设四个系:机电工程系,开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模具与注塑机械、先进制造技术2个专业方向)、机械电子工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下设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与注塑机械专业;自动化系,下设自动化专业(电气自动化、测试技术与仪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3各专业方向);车辆工程系,下设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力争“十二五”末,增设1个学术硕士、1个专业硕士教育点。

(三)课程建设

教材建设是教学质量得以展现的窗口。基础课理论教材要体现“必需、够用”的原则,根据专业理论需求,设置教材知识点;专业课教材采用选、编结合,优先选用规划教材、国家优秀教材。自编教材要突出应用性、先进性和动态性,体现我院专业特点。到“十二五” 末自编教材争取达到总教材数的 10% 以上,省级精品教材1-2部。选用近三年出版的规划教材覆盖面达到80%。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市场需求,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学计划,建立科学的工程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在现有两门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建设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6-8门,构建网 5

络化教学平台,逐步形成有“蒋震机电工程学院”特色的课程体系。

(四)师资队伍

“十二五”是学院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开发人才资源,优化师资结构,合理使用人才。依靠“事业吸引人、感情凝聚人、政策激励人、待遇留住人”,重点培养重点专业的师资,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并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十二五”末,教师总数达到80 人,其中专任教师 70 人,兼职(外聘)教师10 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达 40 % 以上,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占 85 %以上,且在各专业中的结构分布合理。大力培养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使专任教师、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呈梯队结构,培养2—3名校级学科带头人,建设2—3支有较强实力的教学科研团队。

(五)专业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

改善实验实习条件,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既重视基地的教学功能,又考虑基地的科研功能,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教学模式,走“勤工俭学、以厂养学、注重技能培养”的路子,努力构建立体型实践教学体系。在“十二五”期间,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在现有1个校级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争取建成3个校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广泛争取资金,力争再投资1000万元的仪器设备,把蒋震机械工程实训中心、实验室建成国际一流的教学实训场所,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级工业工程技术人才。

以震雄集团为依托,加强校外就业实习基地建设,推进校企合作的力度,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点企业建立起紧密关系,力争

建立省内外就业实习基地10个。

(六)科研工作

根据发展的需要,加强高教研究工作,扩大研究范围,提高研究层次,以震雄集团等校外基地为依托,重点与企业联合开展新产品研发、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加强技术改进、扩大技术服务等工作。提高省部级以上获奖成果数量和核心期刊论文数量,到2015年底,争取每一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人员,都有1-2个研究课题立项,争取开发1-2个新产品。以菏泽百达机电一体化研究所为基地,使蒋震机电工程学院成为菏泽市机电行业新产品研发中心、科研学术中心、高新技术推介中心。

为达蒋震博士促进家乡经济和教育事业发展、造福桑梓、为国家培养一流专业技术实用人才的初衷,积极筹建“蒋震科技大楼”的建设工作,改善科研条件,打造创新平台,加强科研团队建设,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培养一批国内国际一流的创新型人才。

(七)学生管理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增强业务能力,提高科研水平,培养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坚持以学生为本,规范学生资助和各项评优评奖工作,全方位体现和落实教育公平。围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把学生的梦想变为理想,把学生的爱好变成特长。突出行业精神育人、思想理论育人、社会实践育人、人文环境育人、行为养成育人的效能。着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创新成果的数量、规模、质量再上新台阶。强调学生做人行事和社会责任感的塑造。落实教育、管理、服务的三项育人要

求。加强优秀拔尖学生重点培养工作的推动。构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承担的教育模式。加强毕业生就业教育,增强自主创业能力,拓展省内外就业实习基地建设,开辟国外就业渠道,满足毕业生需求,提高就业质量。多措并举,全面推动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实现科研型、技术型、管理型的应用人才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性需求。

(八)对外交流

加强对外交流,实行开门办学,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我院讲学,推荐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进修学习、讲学交流。加强与国内同类高校合作交流,实行优势互补,实现人才交流、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三结合。加强与国际著名高校,特别是港澳高校的合作交流,互派学者、互派留学生,争取把我院尽快建成有特色的、走出国门的有影响力的学院。

四、工作措施

(一)确立“五个强化”

强化现代化、国际化教育思想观;强化用机电精神育人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观;强化以教师为本、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化质量立系、特色兴系、科学治系的发展战略观;强化“四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用人单位满意、社会满意)的办学宗旨观。

(二)实施“五大工程”

抓好学科专业建设工程;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工程;抓好教学改革工程;抓好学风建设工程;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三)坚持就业导向,实施“内涵提升”战略

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符合高等教育特点的正确人才观、质量观、就业观,着力加强软件建设,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扩大办学影响。

(四)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强院”战略

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努力创造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以进取的工作环境,浓厚的学术环境,宽松的人文环境,吸引和凝聚优秀人才。

(五)坚持“特色强系”理念,实施“品牌创建”战略

从学校自身出发,依托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人才培养上做到“理论够用,实践为重,软的做软,硬的铸硬,科技创新、人格为本”的办学特色,加强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和品牌专业建设,形成专业特色,创建专业品牌。

(六)坚持“优势互补,互惠双赢”原则,实施对外开放战略

面向市场,积极拓展校企合作,扩大社会服务功能,拓宽发展空间。

“十二五”时期,是我院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时期,我院领导班子将带领全院师生,深刻体味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紧紧抓住面临的良好发展机遇,立足科学规划,着眼特色发展,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精诚团结,为学校发展目标的尽早实现,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奋力拼搏!

二O一O年九月

2.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 篇二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根据《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鄂发〔2011〕1号),特制定《湖北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一、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规划布局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2011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湖北的宏伟目标,以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举、统筹兼顾、标本兼治、政府社会协同,进一步集中力量加强水利建设;深化水利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着力提高水旱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能力、水土资源保护能力、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为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实保障。

(二)总体思路。

坚持防洪与抗旱、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科学治水与依法治水、服务社会与发展自身五个同时抓,巩固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区域综合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城乡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环境保护和河湖生态健康保障体系、水利管理和运行保障体系,积极推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做到工程单一效益与工程体系整体效益、水利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行业发展与建设小康社会、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四个结合,实现发展思路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防汛抗旱由洪水控制向洪水管理和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建设管理由行政控制为主向市场机制为主转变、行政管理由“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四个转变,努力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面临的突出水资源紧缺和水患防治问题,为使湖北成为促进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三)规划布局。

2011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加大对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湖北作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将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继续强化长江、汉江综合治理,全面启动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的防治,基本解决防洪减灾体系薄弱环节的突出问题,防御洪涝和山洪灾害的能力得到增强,确保防洪安全。在此基础上,着力加强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以全省大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33个粮食主产县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支撑。武汉城市圈的水利发展要紧紧围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在保障区域防洪除涝安全的前提下,以完善水资源保护体制机制、综合防治水土流失、加强湖泊保护与综合治理为重点,尽快形成有利于武汉城市圈水利发展的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理念,把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生态环境保护摆在第一位。将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作为水利工作的核心,大力实施以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山区小水电代燃料清洁能源项目相结合的水利循环经济建设体系。积极探索建立长江经济带的综合防洪、水资源供求保障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依法合理开发利用滩涂,大力推动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严格饮用水源区水质保护,重建长江流域江湖联系。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加快实施我省汉江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以水功能区为单元,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主要目标。

1防洪抗旱减灾。进一步完善长江和汉江防洪体系,使长江达到防御1954年型、汉江初步达到防御1935年型洪水的防洪标准;加强重点蓄滞洪区安全建设,重要蓄滞洪区基本能够正常运用;全省主要支流的重点河段防洪标准达标,基本完成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大中型病险水库脱险销号,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基本完成,大中型病险涵闸全面脱险;加强除涝体系建设和主要湖泊治理,使平原湖区除涝能力基本达到设计标准,主要湖泊防洪标准达到20~50年一遇。基本建立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区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使全省山洪综合防治能力明显提高。逐步推进城乡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全省干旱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重降低到1%以下。

2民生水利。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完成70%,加快重点中型和部分一般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完成77个重点县主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任务,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20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00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900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0万亩;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全面完成,启动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建成22个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加快水利血防工程建设,通过农、林、水、卫等多种血防措施,2015年全省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3水资源开发利用。优化我省水资源配置,全省新增供水能力14.5亿m3;在保护生态和维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农村水电,积极开展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投产、新增装机容量1580MW。

4水资源节约保护。2015年全省平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到142m3以下,万元GDP用水量降到145m3以下,城市供水管网平均漏损率控制在15%以下;发展节水灌溉面积900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0万亩,全省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1;全省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目标达标率提高到7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5%以上,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反应能力全面提高。“十二五”末,全省年用水总量不超过315.31亿m3,其中地表水为304.06亿m3,地下水为11.25亿m3。

5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力争全省完成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面积9500km2,专项生态修复面积700km2;加强水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的管理,重点解决目前水质污染严重、河道断流、水生态问题比较突出、当地群众有强烈治理和保护要求的重要河湖,河湖水生态系统得到一定程度修复,基本实现重要河湖调水、引水、补水以及监控的现代化管理。

6水利管理与改革。总体目标是初步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城乡水资源统一调度与管理取得重要进展,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村集体所有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改革,建立和完善乡村水利服务体系。水利投融资、水价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水利良性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7汉江流域水利现代化试点建设。在湖北省汉江流域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合理配置及高效利用、水生态和水环境保护、水利信息化、现代水管理等五大体系,全面提升水利综合保障能力,形成体系完整、设施完备、制度完善和可持续发展的水利发展新格局,以水利现代化支撑和推进经济社会现代化。探索出实现流域水利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率先示范、积累经验和树立标杆。

(二)主要任务。

1防洪抗旱减灾。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建设并举,进一步完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减轻水旱灾害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程度。(1)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及重要湖泊、支流治理。全面完成湖北省荆江河势控制应急工程、湖北省洞庭湖区四河堤防加固工程、荆门汉江堤防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等工程建设。加强荆江大堤综合整治工程、汉江下游堤防除险加固工程、汉北河堤防除险加固工程、府澴河干流、沮漳河干流防洪综合治理工程等重要防洪工程建设。完成洞庭湖区荆南四河河道疏浚工程,大力开展四湖流域(含洪湖、长湖)、梁子湖、斧头湖(含西凉湖、鲁湖)、汈汊湖等重要湖泊以及大冶湖、网湖等试点湖泊的综合治理建设。(2)推进控制性枢纽工程建设。实施姚家坪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建设。(3)着力加快蓄滞洪区建设。重点完成洪湖分洪区东分块工程建设,加快实施荆江分蓄洪区安全建设工程、杜家台分蓄洪区蓄滞洪工程、华阳河分蓄洪区西隔堤加固工程、洪湖分蓄洪区续建配套工程、西凉湖分蓄洪区安全建设工程等重要蓄滞洪区建设。(4)完成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和抓好山洪灾害防治建设。全面完成《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规划》内全省85个重点县市区94个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项目和新增其他重点地区360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在巴东县、兴山县、竹山县等71个县市区山洪灾害频发地区建设以非工程措施为主,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山洪防灾减灾体系,实施重点地区山洪沟治理工程。(5)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1座大型、44座中型、587座小(Ⅰ)型和4218座小(Ⅱ)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6)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对内部河湖堤防上的高河闸、新沟闸等10座大型水闸和云梦大闸、梅济老闸、湖口闸等96座中型病险水闸进行除险加固。(7)完善平原湖区除涝体系。新建大军山二站(黄陵矶)和白马泾泵站,提高部分排涝标准偏低和城乡结合部农田的排涝标准。结合洪湖分洪区东分块工程和四湖流域综合规划,增加四湖中区外排能力,结合斧头湖、梁子湖等湖泊综合治理规划,研究金口、余码头、樊口等泵站增容的必要性,根据需要适当增加外排能力。(8)加强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建设。重点实施枣阳市等17个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及竹溪县等27个易旱县抗旱(备用)骨干水源工程建设,新建房县、神农架林区等5县(林区)城镇抗旱应急(备用)水源水库工程,同时实施解决分散人口抗旱应急送水车、灌区农业抗旱应急水源配套设施(移动泵站)、旱情监测预警和抗旱指挥调度系统工程建设,加强“五小工程”建设等。(9)防洪减灾其他项目。积极推进荆门市仙女河综合整治工程和竹溪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等防洪减灾项目建设。

2民生水利。(1)农村饮水安全。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保障饮水安全,农村安全饮水新增受益人口1528.9万人。(2)灌区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力争“十二五”期末累计完成32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骨干工程任务的70%。加快161个中型灌区的节水配套改造。基本完成我省77个重点县的主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任务,加强渍害田改造。(3)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完成李家嘴泵站等25处大型灌排泵站的更新改造;完成喘气坡等25处中型灌排泵站的更新改造。(4)农村水电发展。建成22个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发展小水电代燃料装机10万kW;完成300处中小水电站更新改造和增效扩容,巩固和新增发电能力60万kW;实施小水电供电区电网建设与改造。(5)水利血防。结合洞庭湖区四河堤防加固等重要支流和疫区中小河流治理,开展疫区河流(湖泊)治理,共治理河道259km;结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优先解决疫区180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结合大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和农田小水利工程建设工程,对灌区内有螺环境开展整治。在江陵颜家台等12处重疫区灌区开展灌区改造水利血防专项工程建设。

3水资源开发利用。(1)积极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建设。积极有序推进全省大中型水库建设规划内鸳鸯池、龙洞湾、关门岩、方家畈等中型水库以及湖北省小型水库建设,加大力度促进已列入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的应城市短港水库供水工程、松滋市新江口城区、竹溪县鄂坪水库供水等城市供水工程的前期工作并及早开工建设;开展我省水资源配置规划工作,加快引江补汉神农溪引水工程的前期工作并争取尽快开工建设,积极开展唐东地区水源工程研究与建设,实现我省水资源优化配置。(2)有序开发水能资源。完善中小河流水能资源开发规划编制和修订工作;建成潘口、江坪河两个大型水电项目,投产装机容量950MW;继续有序开发汉江干流的孤山、新集、碾盘山,堵河流域的龙背湾、小漩等中型水电站以及咸盈河、白水河等一批小型水电站,实现中小水电新增装机容量630MW。

4水资源节约保护。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以水源地保护和地下水超采区的综合治理为重点,加强水资源保护。(1)加强高标准节水示范工程建设。以现有襄阳市、荆门市、孝昌县等国家、省级节水型社会试点城市为契机,促进全省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完成保康土门、华容区农瑞祥等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加快建设农业高效节水工程,加强城市节水。(2)加强重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加强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建立特枯年或连续干旱年供水安全储备,制订特殊情况下区域水资源配置和供水联网调度方案,并具有完备的接入自来水厂的供水配套设施,饮用水水源地供水保证率95%以上。加快全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治理,保障城市饮用水水质和水量安全;推进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大水体污染源综合整治和水生态修复力度,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强地下水超采区保护,力争水源地水质达到地表水或地下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3)加大排污口整治力度。加大力度开展排污口整治工程,对武汉长江、汉江等23处水域附近的排污口,通过新建截污管道、关闭排污口等措施进行整治。

5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1)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着力抓好“长治”工程、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工程;全面推动湖北省崩岗治理、石漠化治理、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启动三峡库区水土保持工程、革命老区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清洁小流域试点工程、重点区域山洪沟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以及全省面上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开展易灾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抓好恩施市、秭归县等国家第二批生态修复示范县的建设工作;有选择的开展省级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作。(2)开展重要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开展入河(湖)排污口规范化整治。采取污染控制、生态清淤、生态水网构建以及水源涵养等措施,对我省洪湖、梁子湖、长湖、斧头湖、汈汊湖五大湖泊、大东湖、“1+8”城市圈以及其它县市重要河湖进行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保护和改善该部分河湖的水生态环境;同时,全面推进农村河道塘堰综合整治。

6水利管理与改革。“十二五”期间,要按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深化水利体制机制改革,增强行业科学发展能力。(1)洪水管理。依据流域防洪规划,划定防洪保护区、蓄滞洪区以及规划保留区的范围和边界。编制完成全省主要江河、湖泊水库、运用频率高的蓄滞洪区洪水风险图。在主要江河流域和区域建立洪水风险管理制度。(2)水资源管理。抓紧制订全省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标体系,启动省、市、县三级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体系的编制工作,确定2015年全省各级用水总量控制指标。(3)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建立健全水利工程良性运行与管护机制,建立完善河湖及水域岸线利用、管理和保护制度,明晰河道分级管理事权。结合水利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4)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完善预防监督制度,从严控制重要生态保护区等区域的开发建设活动,强化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5)强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开展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水利建设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大水利建设管理法规的执行力度,严格监督水利建设管理“四制”(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的执行,加强水利建设管理队伍和机构建设。(6)强化水利行业安全监督管理。理顺水利行业安全监督管理体制,完善水利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和制度,加强队伍建设和支撑体系建设。

7行业能力建设。(1)水文事业发展。配套完善现有站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水文巡测基地建设,实现省、市(州)两级水环境监测中心建设达标。加强水文信息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保障水文事业可持续发展。(2)水利信息化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高度共享的水利信息综合采集体系;扩展骨干网信息传输能力两倍以上,实现县级以上水利部门的网络互联互通;建成省水利数据中心;全面推进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等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增强信息化公共服务能力;建立可靠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高效的系统运行维护体系和专业人才队伍,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3)水利科技建设。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的,开展水资源利用方面的研究;以让湖泊休养生息为目标,开展湖泊的保护与利用研究;以排污权分配和生态修复为重点,开展水环境和水生态方面的研究;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开展水土流失方面的研究;以工程整险加固或续建配套建设为依托,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研究;建设试验基地,开展基础性科学研究。(4)水利普查工作。全面查清我省江河湖泊、水利工程、经济社会用水、河流湖泊开发治理保护、水土保持、水利行业能力建设等情况,开展塘坝工程基本情况、河道采砂情况、经济社会用水效率、水文化等调查。(5)水利法制建设。完善民生水利方面的法律制度。完善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水环境方面的法律制度,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完善水利社会管理方面的法律制度。力争出台《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湖北省抗旱条例》、《湖北省农村供水管理办法》,同时修订《湖北省实施〈水土保持法〉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加强水利法制机构和队伍能力建设,强化执法监督。继续广泛深入开展水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水法制意识。(6)水利队伍建设。建立灵活管理机制,大力提升党政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强力实施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队伍“领军人才工程”,培养和造就高层次的专家、大师和能手;突出抓好基层水利队伍建设,创造条件吸引、鼓励高学历人才到基层工作,加大其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培训;大胆引进和使用经营管理人才。

8汉江流域水利现代化试点。建立人水和谐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持续优化的水资源配置和科学合理水资源调度体系、优质良好的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快捷安全的水利信息化体系以及协调高效的现代水管理体系。

三、投资估算与实施计划

(一)投资估算。

依据相关规划、专项规划和单项工程前期工作的投资估算,结合中央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有关精神,经过重点项目筛选,全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总投资1558.47亿元,其中中央投资823.37亿元,地方配套(含贷款及利用外资)735.1亿元。投资规模分类组成为: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总投资579.33亿元,民生水利工程总投资583.64亿元,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总投资167.68亿元,水资源节约保护工程总投资51.46亿元,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工程总投资132.14亿元,行业能力建设总投资44.23亿元。

(二)实施计划。

湖北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初步拟定了2321个项目,其中工程类项目2280个,“十二五”期间完建2025个,需结转2015年以后完成项目255个;管理与改革类项目41个,“十二五”期间计划全部完成。

1“十一五”结转项目。根据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形势和要求,为确保重点工程竣工和效益发挥,确保重点水利建设项目的投资需求,续建项目投资要“有保有压”。“十一五”结转项目共148个,其中“十二五”期间续建重点单项工程主要集中在大江大河及重要支流治理方面,完建项目主要有湖北省洞庭湖区四河堤防加固工程、荆江河势控制应急工程(湖北省)、汉江下游堤防一期除险加固工程、倒水干流防洪综合整治工程等4项;同时“十二五”期间还规划安排农村安全饮水、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小河流治理等专项面上工程续建项目144个。

续建项目“十二五”期间投资规模2451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完建项目92个,结转2015年以后项目56个,结转投资10367亿元。

2新建项目。“十二五”期间新建重点项目2173个,投资规模1313.36亿元,其中: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投资496.46亿元,民生水利工程投资433.35亿元,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投资167.68亿元,水资源节约保护工程投资48.06亿元,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工程投资123.60亿元,管理和行业能力建设投资44.23亿元。

3安排。实施计划按照重点项目筛选原则,对续建项目、纳入全国性规划、流域规划、地方重要规划的项目优先安排。经筛选排序,2011~2015年分投资规模依次为278.21亿元、328.07亿元、340.04亿元、309.23亿元、302.92亿元,分别占“十二五”期间规划投资的17.85%、21.05%、21.82%、19.84%、19.44%。

四、规划保障措施

(一)科学制定规划,加强分类指导。进一步加强长江、汉江及其他江河流域治理规划,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灌区节水改造、泵站更新改造、全省抗旱规划等事关民生的水利专项规划,逐步形成功能齐全、覆盖全面、层级配套、目标明确、操作性强的水利规划体系。加大水利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投入,对符合国家政策方向的重大项目,应优先开展前期工作,保障我省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水资源管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作用,强化水利发展规划的调控与约束功能,加强分类指导。

(二)健全水法规体系,强化制度保障。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宣传教育,切实实施《行政许可法》制度。继续加强水利立法工作,针对地区水情特点,制订地方法律法规,严格管理涉水行为。完善水利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加强边界水事纠纷协调处理力度,强化水行政执法,提高执法水平。进一步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水权制度、水量分配方案制度、民主决策制度以及以地方管理为主、实行分级负责的管理制度等,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地方水利法规和制度体系;理顺管理体制,积极推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切实落实最严格的水管理制度,建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以总量控制为核心,切实抓好水资源配置,加快制定流域、区域水量分配方案。

(三)增加水利投入,建立稳定可靠的水利投入保障机制。依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和2011年中央1号文件的有关精神,合理划分政府和市场的事权,明确各类水利工程的投资主体,确保水利国有资产的正确计量和使用中的保值增值。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充分发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土地整治资金的综合效益。进一步完善水利建设基金政策,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范围,严格征收、使用和管理。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等水利建设,积极稳妥推进经营性水利项目进行市场融资。

(四)强化管理责任,健全协商机制。进一步明确水利部门和地方政府在水资源管理中的职责,健全部门之间的协商机制。实行防汛抗旱、饮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水库安全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地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主要约束性指标,应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各级政府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强化政府和企业责任。水利厅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主要约束性指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五)推进科技创新,注重人才培养。建立健全完善水利科技创新体系、落实水利科技经费,建设科研基地,利用基地优势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探索新理论、新方法、新模型,重点抓好防洪、节水、水资源保护、抗旱、水环境治理等领域水利关键技术研究。大力实施和推进水利人才战略,完善水利人才资源开发和教育培训工作体系,积极推进水利干部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围绕水利发展目标,以高层次水利人才队伍建设为龙头,建立一支与水利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高素质水利人才队伍。

3.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 篇三

科学技术在城乡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先导和引领作用。推进建设科技工作,是我省建设领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实现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为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不断加快创新能力建设,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要求,围绕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积极构筑”一群一圈一区一带”的城镇建设格局,结合当前我省建设科技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十一五”以来山东省建设科技发展现状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建设部门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建设科技工作一系列重大部署,紧紧围绕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坚持把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推动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积极推进建设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节约型建设行业创建工作有效推进,墙改与建筑节能工作不断深入,建设科技成果数量和质量均有较大提高,科技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大,为我省建设事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推进了行业整体技术进步。

(一)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围绕城乡规划、勘察设计与施工、城市运营管理、墙改与建筑节能、减排与污染治理等各项工作,不断加大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力度,先后扶持开发各类新技术、新产品3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0项,省节能优秀成果奖23项,186个项目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5个项目列入省高新技术自主创新工程专项,6个项目获省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专项立项,24个建设类科技项目列入省科技攻关计划,16个项目列入省软科学研究计划。设立了山东建设技术创新奖,初步构建了全省建设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

(二)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成立了山东省建设科技中心,大部分设区市设立了建设科技推广机构,部分科研单位和大中型企业建立了中试基地和科技先导型经济实体,逐步实现了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的有机结合。“十一五”以来,大力推广应用钢结构住宅体系、新墙体材料、建筑节能技术、变压式排气道技术、地面辐射采暖技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化学建材等先进适用技术和产品,先后组织科技成果鉴定150余项,推广新技术、新产品113项,办理建设工业产品备案1295个。

(三)标准化工作扎实推进。围绕工程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编制设计、施工、质量验收及计价等技术标准、设计图集77件,编制省级工法638项,其中《海水源热泵系统施工工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新型注浆器桩端压力注浆施工工法》等50项省级工法获得国家级工法;发布了《山东省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技术导则(试行)》、《钢结构绿色节能住宅建筑体系技术导则》、《双凹槽石膏空心条板内隔墙技术导则》等技术导则12项,有效保证了建筑工程质量,提高了行业发展的规范化水平。

(四)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建设系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山东省建设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管理办法》、《山东建设技术创新奖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制定了《山东省建设系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纲要》、《山东省建设科技教育“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山东省建设新技术新产品推广与淘汰(限制)产品目录》等规划计划,明确了建设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建设科技工作法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

(五)墙改建筑节能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按照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紧密结合、发展新型墙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共同推进的工作思路,“十一五”以来全省累计生产新型墙材1330亿块标砖,县城以上城市规划区内建设工程新型墙材应用量710亿块标砖,并实现了“禁实”目标,共建成节能建筑1.55亿平方米,新建建筑设计阶段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了100%。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全面启动,全省已完成改造1110万平方米,争取国家节能改造资金3亿多元。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试点,有34个项目列为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威海、德州两市和沂水县被列为国家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和示范县。通过墙改与节能减排,累计实现节能990万吨标煤,节地21万亩,利废1.35亿吨。减排二氧化碳2580万吨、二氧化硫23万吨,为全省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做出了积极贡献。

十一五以来我省建设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一系列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建设科技

投入仍然偏低,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二是建设科技工作的管理机制尚不够健全,一些企业仍然缺乏推进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三是建设科技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建设科技领军人物和高层次人才相对缺乏,建设科技人才总量和素质还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要求。四是行业整体科技水平仍然不高,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相对滞后,技术研发应用能力不强,科技对行业发展的贡献率也有待提高。

未来10年,是我省深入推进《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目标落实、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关键时期,建设科技工作也将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随着我国建设市场国际化的不断加深,市场竞争将逐渐从地区竞争、国内竞争转向国际竞争,不断提高建设科技水平、切实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要求将愈加迫切。特别是围绕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构筑”一群一圈一区一带”的城镇建设总体要求,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更加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对建设科技发展的需求也将日益增强。根据国内外建设科技发展趋势,今后我省建设科技的发展将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需求:一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为理念的建筑设计活动对科技发展的需求;二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建筑环境对科技发展的需求;三是以降低能源消耗为目标的建筑节能对科技发展的需求;四是以信息化、建筑智能化对科技发展的需求。面对这些挑战和需求,必须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先进科技的运用为着眼点,不断提高建设科技工作水平,切实推进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山东省建设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应用为主、协调推进、支撑发展”的方针,按照全省建设事业发展总体要求,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积极发展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建设技术;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健康发展为主要任务,大力推进“四节一环保”和绿色建筑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集成应用为突破口,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劳动生产率和科技对行业发展的贡献率;以企业为主体,切实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提升行业整体科技水平,为实现全省城乡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发展目标

1.建设科技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要求,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根本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供有效科技支持,推动全省城镇建设从粗放型向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的集约化方向转变,建成一批资源节约型特色城镇;构建与现代化城市发展进程相适应、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求的市政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构筑高效率、低费用、低污染、具有生态特色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体系;形成统筹、协调和高效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系统;推广和应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复建技术,创建园林生态城市,构筑和谐自然的人居环境。

2.建设行业粗放型增长方式有效扭转。在全省城乡建设领域,基本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工程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基本形成工程技术咨询体系和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的技术市场体系;在工程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全、检测等主要工程技术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企业的研发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培育一批具有国内、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总承包龙头企业,带动一大批中小型专业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实现行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3.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工作显著加强。到2015年,建制镇以上建设工程新型墙材年应用率达到100%。建制镇城市规划区内全面执行新建居住建筑节能65%、公共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启动150个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示范推广项目,全省城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量每年增加10%;积极推广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到2015年全省新建住宅建筑中采用太阳能一体化技术的建筑面积达到40%以上,通过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0至2015年间累计实现节能2200万吨标煤,节地32万亩,利废2亿吨,减排二氧化碳5800万吨,二氧化硫48万吨。

4.科技成果转化步伐进一步加快。继续加大重点领域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度,建设科技投入每年增长10%。重点推广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人居环境、新农村建设、建筑工业化等方面的“四新”成果,不断提

高传统行业科技水平。

5.能源资源消耗大幅度降低。积极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照明产品和照明节能控制技术,城市道路和景观照明在现有基础上节电20%,建筑照明在现有基础上节电15%。在城市中推广雨水利用技术,园林、环卫、住宅小区应积极采用集水、节水技术,尤其是雨水和污水回用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型建筑和绿化。到2015年,我省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

6.建设行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初步建立建设行业信息化平台体系(包括信息发布平台、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业务监管平台等),进一步规范业务工作流程,提高全省建设规划行政管理部门电子政务服务水平,推行网上报批服务,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城镇规划、城镇建设、建筑业、房地产业等重点行业的有效监管;勘察设计行业和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创新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15年,基本建成电子政务、基础地理、行业监管、城乡规划、数字城管等五大信息平台。

三、山东省建设科技发展的主要技术领域

(一)推动低碳生态城市(社区)的规划与建设

──积极研究、引进和改进低碳城市发展的技术手段,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积极推广运用低碳技术,为城镇化进程中低碳生态城市(社区)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建筑运营阶段,大力推广使用节能技术和产品,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碳排放,并尽可能多地使用环保、可再生或快速再生材料,以满足对低碳、节能建筑建设的需要。

──研究公交优先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建设模式,加快推进快速、完善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建设。──发展城市热岛效应控制与改善的相关技术,以及城市发展空间形态变化与生态模拟预测技术。

──推广节地紧凑的城市建设模式,改善城市园林绿化方式,积极开展生态城市的国际合作和老城市“生态化改造”。

(二)推进新型城镇规划与管理

──加强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与相关政策、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和新型农村社区的技术政策以及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奖励机制等相关政策的研究。

──加强可持续发展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一体化配置与共享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强城市基于平战结合的地下空间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改善城市的运行功能。

(三)全面提高城乡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推进建筑结构隔震、减震及抗震控制技术的研究,加大成熟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建筑工程的抗震防灾能力。

──促进既有建筑的安全性诊断与加固改造成套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工程应用。

──加强城镇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及大空间公共建筑火灾预防与控制技术以及外墙外保温防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加强城乡自然灾害监测、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提高该领域的灾害预警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

(四)推进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推进建筑节能技术政策、技术标准及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开发建筑能效标识系统以及建筑节能优化设计技术。

──加强公共建筑节能成套技术、冷热源及室外管网系统调节控制技术以及建筑节能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工程应用。

──积极开发应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关键技术和设备,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加强节能建筑围护结构与部品的研发;积极开发结构自保温技术,推广外墙外保温成套技术、屋面高效保温隔热与防水技术、节能门窗与幕墙新产品以及各种遮阳技术等。

──加大降低中央空调能耗和采暖系统能耗的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五)积极推行新型工业化建筑体系

──以形成集群化、集约化和生态化为目标的新型建筑工业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我省建筑工业化的步伐。

──积极开发利用新型建筑结构体系,加大对新型结构体系、装饰装修工程和水电、暖通、弱电等专业建造工艺的研究和应用,突破传统建造模式,推行精益建造、清洁生产、文明施工的现代建造模式。

──提高建筑构配件标准化、系列化与定型化程度,加大建筑部品部件的产业化生产比重及在建筑结构体系中的应用率,推进与现代建造方式相匹配的建筑体系和产业化体系建设。

──全面提升施工现场装配和机械化生产能力,逐步实现生产制造、现场施工的机械化和手持机具相结合的多层次技术装备结构,全面提升建筑工业化的技术装备水平。

──在设计、生产、施工、验收的全过程中,逐步推行以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建造体系。

(六)推进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与功能提升

──建立健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发挥人才优势,科技先行,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创造技术条件。

──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成套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研发建筑节能检测新技术以及既有墙体、门窗、幕墙、屋面的节能改造技术,推进既有建筑电、气、水等设备节能改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以实施既有建筑围护结构、供热采暖系统和用电用水的节能改造为重点,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试点示范引路,推动大型公共建筑、住宅建筑等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技术与管理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

(七)推行绿色建筑和开发绿色建材

──建立和完善绿色建筑的技术与标准规范体系,研究绿色建筑的推广机制,建成一批绿色建筑示范基地和人居环境优秀示范小区,探索生态智能建筑的建设。

──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际先进科学技术与成果,实现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 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用过程)中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

──推动绿色建材的生产及监测技术的进步,加大高性能、低材耗以及可循环利用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在工程施工领域积极推行节能环保的绿色建造技术。

(八)推动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发展废弃建筑垃圾回收与再利用技术,推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推广垃圾生物处理技术。──推进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置技术及装备的研究与开发,实施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建设工程,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

──加强村镇垃圾收运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村镇垃圾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综合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构建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

──建立健全促进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法律法规体系。

(九)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和建筑环境保障

──研究开发室内污染控制技术和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技术,推动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与监测技术、居住区噪声与光环境控制技术和建筑环境绿化降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加强城市水环境改善与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城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成套技术、中水回用等方面新技术,促进城市水环境的全面改善与综合利用。

──推行城市园林绿化与景观规划先进技术,加强城市湿地保护与恢复技术研究与应用,发展城市环境生态调控技术,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加强城市雨洪水控制与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规划管理政策体系。

(十)推进住房与城乡建设信息化进程

──积极推广智能建筑新产品、新技术,重点推广通过建筑设备智能化实现节能控制和全局优化的新技术。──完善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形成较完善的智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验收体系。

──开发应用城市基础设施信息共享与服务技术以及数字城市管理技术,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安全、交易监管、房地产企业信用服务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加强城市地下管线运营与监控技术、网格化社区管理技术以及居住区智能化服务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加快城市建设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平台和小城镇综合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步伐。

四、山东省建设科技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大建设科技投入,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积极争取财政性科技投入,鼓励企业建立科技发展基金,推进科技投入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企业、社会、政府相结合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新机制;建立和完善适应建设科技工作特点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科学性,通过有效配置和共享,形成服务于建设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按照我省建设科技的重点技术领域,启动科技振兴计划,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充分调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积极性,开展科技攻关,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项目运行管理机制。

(二)推进技术标准战略,健全科技规范体系

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强基础性研究工作,修订和完善行业地方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对促进行业进步和推广应用前景好的技术,及时提出标准编制建议。对暂无国家和地方标准的科技成果,通过试点示范和专家论证,尽快编制相应技术标准,以指导工程实践。结合建设行业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健全建设行业科技法规体系。定期发布《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目录》,不断充实调整,促进行业技术进步。

(三)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实用技术推广

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建设科技成果的中试环节,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度和应用示范。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研讨会、推广会,重点推广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大、产业化前景广阔的关键、共性技术和成果。充分发挥行业学(协)会的作用,扶持和培育各类技术推广机构,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鼓励建设企业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并将应用水平和科技含量等要求逐步纳入优质工程评定、招投标、资质审查等环节,形成新技术转化推广应用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投资商、开发商的主导作用,推进成套技术的系统集成与应用。探索产业化基地建设的发展途径,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

(四)强化示范工程建设,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继续抓好现有示范工程的建设和验收,全面总结经验,加快组织推广。继续推广实施新的示范工程创建工作,在新建建筑节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建筑能耗监管系统、绿色建筑等领域加强示范工程建设,并切实加强对示范工程的跟踪管理和技术指导,大力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工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

(五)加强科技人才培养,提高产业队伍素质

大力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挥学校、企业、中介组织等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引进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着力培养建设专业人才,全面提高建设科技队伍、管理干部队伍和一线操作人员队伍的素质。以《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山东省建设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为指导,大力发展建设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开展市、县区领导干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专题研讨培训,提高建设管理干部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积极支持有关单位围绕行业工作中心,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不断调整充实山东省建设科技专家委员会,发挥有关专家在创新体系建设、技术攻关、政策制定、决策咨询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形成完善的专家咨询运行机制。

(六)构建行业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在研究、开发、咨询、技术以及人才方面的优势,推动建设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多边、双边联合,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中心,建立一系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产业示范基地等技术交流平台,广泛开展区域协作和交流,促进省内各地方的科技力量优化组合,保障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完成重大科技攻关和重点科研课题,建设具有山东特色的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在企业各类资质标准审定中,突出企业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和工法,突出企业技术中心和企业标准的建设,提升技术集成和管理集成水平。在建设系统组织的科学技术、工程质量、勘察设计等奖项的评选标准中,将技术创新水平作为重要指标,提高各获奖成果的科技含量。

(七)健全科研激励机制,完善目标考核制度

探索设立建设科技发展基金,专项用于支持建设科研开发、科技奖励和成果推广等工作。制订实施激励建设科技进步的政策措施,争取在科技进步奖项、科技项目计划、科研资助经费等方面得到更大的支持。继续评选“山东建设技术创新奖”,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将科技进步作为企业资质升级与评优的重要条件,带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不断完善建设科技目标考核工作,采用行政通报、经济激励等手段,将建设科技发展情况列为衡量行业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定期进行检查考核,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扎实推进。

(八)瞄准科技发展前沿,扩大交流合作力度

积极开展与国内外政府机构、民间团体和企业之间的双边或多边交流合作,通过考察访问、学术交流、合作研究、共同开发、技术转让等多种形式,汲取国内外建设科技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型建筑类企业与海外研究开发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或研究开发中心,充分利用国际智力资源,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行业学(协)会的作用,加强协作,及时收集行业相关信息,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努力提高我省建设科技工作水平。

(九)树立科技兴业意识,强化科技组织领导

各级部门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牢固树立“科技兴业”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建设科技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建设科技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着眼全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各级建设部门及其科技管理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建设科技工作的领导和支持,落实科技工作目标、工作计划、研发经费。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加强与科技、财政、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形成整体推动建设科技工作的格局。

4.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 篇四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抓好这五年工作,对加快迈向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第一章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估价

过去五年是我乡进一步解放思想,全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经济发展较快、乡村面貌变化较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乡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用科学发展统领工作全局,紧扣“维护稳定、加快发展”两大主题,大力实施“农业强乡、生态立乡、项目兴乡、旅游活乡、和谐建乡”五大战略,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为中心,突出重点,攻破难点,抢抓历史机遇,沉着应对各种困难,努力化解不利因素,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

经济稳步健康发展。2010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预计可达到1.202亿元,比“十五”末(2005年)增长75.3%,年均递增8.3%;工业总产值预计可达到6500万元,比“十五”末增长400%,年均递增35.4%;劳务经济预计达到 3750万元,比“十五”末增长55 %,年均递增9.4 %。结构调整富有成效。

四大产业有序推进。五年来,我们积极探索适合本乡实际的产业发展路子,一是通过试点种植、示范推广发展烟叶产业,2010年种植烟叶1200亩,在严重受灾的情况下仍实现总产值120万元,烟农收入普遍提高。二是稳步发展蔬菜、黑猪农特产业,2010年全乡种植蔬菜面积比2005年增长250%,黑猪养殖规模达6235头。三是巩固完善了玉米糁、小窖酒的加工生产,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农民收入逐年提高。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3200元,比“十五”末增长51.7%,年均递增10.34%;消费水平得到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880万元,年均递增25.8%。

和谐创建有声有色。教育事业长足发展,教学环境明显改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强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计划生育率达到90%。文旅产业快速发展,虎啸滩景区旅游人次年均递增22.3%,景区提档升级已完成3A申报;九龙瀑景区基础建设如火如荼。卫生、广播电视、通信(讯)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广播电视混合覆盖率达到87%,全乡12个村97%的农户通电话,村村建

有卫生医疗室,新农合参合率达93%,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解决。惠农政策有效落实,教育“两免一补”、退耕还林、粮食综合补贴等各项惠农资金全部足额发放到位,发放率100%。社会基本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农村低保面逐年扩大,补助标准不断提高。特困群众、孤残儿童、五保对象等社会弱势群体得到有效救助。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迈上新台阶,全面开展“平安乡”创建活动,强化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的监管,认真排查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妥善调处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有效保持了社会大局的稳定,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信访维稳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责任区”;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平安乡镇”。

总的来说,“十一五”时期,我们立足乡情,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克难勇进,适时调整工作思路,使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长速度快、运行质量高、发展后劲强的良好势头。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有一些问题,需要在“十二五”时期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一是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不够高,发展速度与周边同类兄弟乡镇相比还相对滞后;二是农业基础较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三是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大,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困难;四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开发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社会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五是招商引资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引资领域面不宽;六是品牌战略效应不明显,尽管大柳的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但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七是投入不足,缺乏骨干支撑项目;八是少数干部群众的思想解放程度不高,缺乏远见性,创新工作的能力和应对复杂社会变化的能力较低,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九是农村集体经济依旧困难;十是现代科技文化覆盖面窄。

第二章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

第一节 面临的机遇

未来五年,大柳不仅具备了快速发展、全面突破的条件,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期和提速期,是我乡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包容性增长,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关键时期。

1、“十二五”期间,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政策,我乡有十堰进军大西北的桥头堡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有利于接受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有利于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改善和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

2、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战略的推进,我乡作为革命老区乡镇,更有理由接受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和资金支持,有利于进一步改变农村面貌,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后继项目建设的加快实施,东风公司新工业园进驻落户十堰,大柳作为鄂陕唇齿相依的边贸口子乡,在生态建设、交通建设、产业发展 2

等重要方面将享有新的投资增长点。

4、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投入的加大,将有利用加快大柳旅游资源的开发步伐,既而带动第三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5、十堰市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一系列政策出台、市委、市政府“一统三分”战略的实施,郧县抓住这一战略机遇与十堰市区开展规划、交通产业、项目、市场对接,大柳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有利于接受市县对接的辐射,承接产业转移,优化资源配置,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动乡域经济加快发展。

6、郧县“一区两带”农业综合开发的纵深推进,大柳作为省道沿线、鄂陕交界边贸口子乡和烟叶产业专业乡、黑猪产业项目乡、旅游资源沉积丰厚乡,受带动辐射的作用明显,全乡经济社会将得到大幅发展。

7、经过“十一五”时期的不懈努力,乡“一线两点三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框架已现雏形,快速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增强,全乡上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规划投入项目建设,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

第二节 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近年来,我乡周边乡镇发展势头迅猛,呈现出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局面,特别是城郊其它乡镇发展势头咄咄逼人,形成竞相赶超的激烈竞争态势,增加了发展的危机和压力。

2、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调整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产业比例有待优化。进一步加快三大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我乡由资源主导型产业向技术、资金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协调发展转变,由原料生产向深加工转变,由初级产品向市场化商品转变的路子还长。

3、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业基础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农民收入渠道窄、增长缓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大,“三农”问题仍然突出。

4、资源、环境、生态、人口等制约发展的矛盾凸显,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土地征用、房屋拆迁,村级债务化解、土地山林的边界纠纷、权属纠纷和生产生活稳定等方面都会产生新的矛盾,社会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为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

5、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程度较低,品牌战略效应不明显,尽管大柳的农特产品在鄂西北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但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第三章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一心两线”为主线,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培植产业为重点,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县“一区两带”为抓手,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大力发展民生事业,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加快实施农村扶贫开发;坚持以提高全民素质,创造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为目标,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二节 预期目标

1、经济发展目标:力争到2015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突破2.4177亿元,年均递增15%;工业总产值达到1.0468亿元,年均递增10%;财政收入预计166.47万元,年均递增8%;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3.2625亿元,年均递增15%;招商引资累计达到2.4178亿元,年均递增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26亿元,年均递增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54元,年均递增10%;劳务经济实现 7543万元,年均递增15%。

2、社会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乡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公共服务体系比较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明显优化,特色产业形成规模,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社会更加稳定和谐,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继续保持心齐劲足、稳定有序、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良好局面。将大柳建设成为旅游之乡、特色产业专业乡、鄂陕生态经济强乡。

第四章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第一节 以“一区两带”为纲要,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1、大力推进以烟叶、高山反季节蔬菜、黑猪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按照县“一区两带”农业综合开发的总体要求,结合大柳乡情,制定了“一线两点三区”(即以郧庙路、南三路沿线为轴心,努力打造郧阳虎啸滩、九龙瀑两个风景点,着力建设好富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包装区)农业综合开发战略。一是大力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和木瓜板块经济,确定十字沟、杨家、白泉、杠子沟、双坪、松树湾等6个村为高山反节蔬菜生产区;确定以杨家、十字沟、白泉、杠子沟、左溪寺、大柳树等6个村为主的木瓜园区。二是以郧阳黑猪发展为重点,积极发展畜牧养殖业,在壮大养殖规模、培育特色养殖上使劲,主要以十字沟、大柳树、杠子沟、双坪、余粮、松树湾等6个村为黑猪养殖区,力争黑猪养殖规模突破10000头目标。三是举全乡之力,培育以左溪寺省级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为核心的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早日实现产量突破万担的目标。四是加快 4

推进以玉米糁、小窖酒、干野菜为主导品种的特色产业加工业,通过整合资源、统一品牌、统一注册、统一包装,形成农特产品深加工链条,着力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和价值。

2、大力推进以虎啸滩、九龙瀑、马脸河三个景点为主的文旅产业开发建设。全力推进支持虎啸滩、九龙瀑、马脸河景区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加快马脸河景区开发建设进程,努力促使虎啸滩、九龙瀑景区晋档升级,不断优化三景区的旅游服务水平,不断加大相关配套设施投入,积极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深化旅游文化内涵,鼓励农家乐等餐饮休闲娱乐业的兴起与发展,通过培育,努力打造郧县“大川”,从而拉动乡域经济发展。

3、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集镇建设。继续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实施“一建三改”和村庄脏、乱、差治理工程。加快乡村道路、宣传医疗设施、人畜安全饮水、生态环境保护、农村能源开发、文化活动中心、垃圾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农户房型、院落建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启动新一轮扶贫开发计划,力争到2015年基本消除贫困人口,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目标。

4、大力推进农村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加快中介组织建设。依托产业基地,实行龙头带基地、基地促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推进优势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积极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规范运作运营上使劲,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

第二节 以打造边贸口子乡镇建设为着力点,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1、加快道路交通建设。抢抓郧庙路升级大修机遇,争取将这条省道打造为景观路;以构筑安全、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网络为目标,按照“网络全乡、四通八达、出行便利、货畅其流”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全乡道路交通建设,坚持建养并重,逐步完成村组断头路、村级循环路和独立桥梁建设工程,实现50%通户路的建设目标。

2、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与产业建设相配套、与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相匹配的要求,突出河道综合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土地整理、耕地灌排、小流域治理等重点,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成中心集镇、杨家、白泉、华家河、松树湾等村的小流域治理和农田排灌沟渠建设。

3、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加快农村通信(讯)、电视网络覆盖建设,加快实施信息网络“村村通”工程、基层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及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方便、快捷的高速信息带来的实惠。到2015年,力争实现100%的农户通电话、通电视的目标。

第三节 以整合资源创优服务为重点,加大招商力度扩大引资层面

1、创优招商环境,完善服务体制。整合资源,坚持合理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科学出台、捆绑使用各种招商政策,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服务质量,筑巢引凤。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制度,对推进项目建设,制定组织实施、检查报批、跟踪联络、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措施,营造良好的亲商、爱商、护商、富商的投资环境。

2、加强银企合作,搭建融资平台。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投资效益好,但目前暂时缺少资金的项目,政府出面协调,积极向金融部门推介,组织召开银企座谈会,鼓励银行加大对相关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努力加快银企合作步伐,为项目建设及时输送血液增添后劲,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第四节 以生态乡镇建设为重点,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注重乡村面貌的综合整治。强化规划编制,将水、电、路立体规划;土地、人口资源综合利用,街道、住宅区合理布局,道路绿化、景区景点通盘考虑,体现农村建设新风貌。合理实施环卫配套工程,在集镇建设垃圾中转站,增设垃圾收集箱;实施绿化工程,培育绿色景点,对集镇绿化进行巩固完善,打造十字沟景区的观赏药材长廊,兰家坪至林业站的柳林长廊,综合实施乡村环境治理,加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大通村路的配套设施建设、养护和绿化的考核力度,抓好河道整治,开展清“四乱”整治活动,加大房屋穿衣戴帽、涂白和危房改造、靓化工程的投入力度。

第五节 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为重点,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1、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大力引进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力争农业先进技术进村入户率达到90%以上,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面积达100%,农产品包装、加工、综合利用的产品附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加速推进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积极鼓励在外创业有成的乡土拔尖人才和优秀大学生回乡创业,逐步提高科技进步对各个行业的贡献率,推广使用高效、无污染生物农药和肥料,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积极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加大教育优先发展的主导地位,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加校危房改造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确保每个适龄儿童能上学、上得起学、不辍学。“十二五”期间,确保小学适龄儿童入学达到100%,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小学和初中巩固率分别达到100%和95%。办好农村文化技术学校和家长学校,举办多种形式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

3、积极推进文体事业的发展。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面向基层,贴近群众,大力挖掘整理、推介乡风民俗民间艺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抵制不良 6

文化,开展健康向上的文艺演出和廉政文化活动,组建农民演义队,把群众文化送到千家万户。“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完善乡综合文化站配套设施,高标准配套建设村级文化阵地设施,每个村配套室外文体广场、文化活动站,加强对村农家书屋的管理,逐步形成完善的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加强对体育健康事业的宣传,创办健身宣传栏、举办健身知识讲座、创建体育建设示范点,促进全乡体育事业,为群众提供高水平的体育健身服务。

4、积极推进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形成功能协调,利用率适度,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健体系,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建立完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提高救治能力和水平,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实现建设任务。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扩大新农合参保面,保证群众有病可医。到2015年实现新农合参合率100%,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2名中级以上积称的医务人员。

5、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积极推进就业服务,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实现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低收入家庭、困难群众等弱势群体有房住、有饭吃、有衣穿。

第六节 以全面加快发展为动力,加快乡改镇申报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克难发展,我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得到全面推进,但作为建制乡、革命老区——大柳乡,未能享受和建制镇同等的政策扶持,在重大项目资金争取、基础设施投入、支柱产业发展等存在诸多困难。“十二五”时期,通过积极争取领导重视、部门支持,加大乡改镇申报力度,内强基础、外树形象,力争在前两年实现乡改镇目标,为区域经济发展争取支撑平台,全面推动乡域经济社会发展。

第五章 实施“十二五”规划的保障措施

1、强化思想保障。进一步改进乡、村两级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健全领导体制,完善联系点责任制,打造一支思想上坚信、行动上坚定、意志上坚强的领导团队。组织开展各项主题教育,进一步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加快大柳崛起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强化环境保障。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大柳交通、居住、信息、资源等硬环境的不断优化。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群众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为招商引资及全民创业创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大力引导群众除陋习、树新风、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塑造科学、文明、诚信、守法的农村新风尚,营造诚信和谐、奋发图强的社会氛围。

3、强化服务保障。扎实开展机关效能年建设和创业服务年活动,制订严格和完善的民主工作制、项目责任制、联系分管负责制、领导接访和干部进村入户做 7

工作等制度,加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和谐平安联创等建设,促进项目建设、为民服务等工作“常态化”;认真落实税费诫免、小额贷款、社会保障、惠农政策等各项扶持政策,鼓励剩余劳动力、大学生、退伍军人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进一步加大服务企业力度,严格兑现服务承诺和奖励措施,落实各项投资政策,帮助企业发展壮大。

5.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 篇五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为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更好地发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高新区”)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引领、支撑、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水平,特制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一、国家高新区“十二五”发展的基础与形势

(一)国家高新区“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国家高新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四位一体”战略定位的总体要求,在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做出很大努力,取得明显成绩。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一面旗帜,成为引领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先导。

1.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区域地位更加突出。相比于“十五”末,国家高新区2010年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了

— 1 — 182.4%、161.6%。“十一五”期间,国家高新区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分别达到23.1%、21.2%。国家高新区凭借创业要素、创新环境、机制体制等方面的优势,不断辐射并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多个国家高新区的工业增加值已占到了所在城市工业增加值的30%以上,对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更加突出。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产业、新业态持续涌现。国家高新区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成效。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生物新医药和信息网络等产业在国家高新区蓬勃发展,文化创意、研发外包、健康管理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部分领域业已形成具有相当规模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国家高新区已成为我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策源地。

3.创新资源日益丰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国家高新区加快创新资源集聚,支持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推进新型产学研合作,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高新区内聚集了各类大学、研究院所、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0年,国家高新区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444.6万人,是2006年的1.92倍;区内企业研发支出超过全国企业研发支出总量的1/3;区内企业授权的发明专利为23905件,占到国家全部企业授权总量的 — 2 — 17.7%;拥有的发明专利总数达69168件,是2006年的4.21倍。

4.创新创业环境明显优化,企业培育成长体系基本形成。2010年,国家高新区集聚了创业投资机构278个,科技企业孵化器494家,生产力促进中心72家,技术转移机构211家,产品技术检验检测机构346家,开放实验室1010个。国家高新区通过不断健全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投资相互衔接的创新型资本结构;不断提升以专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为主要依托的创业孵化功能,积极探索建立企业加速成长机制,不断完善技术转移体系;科技成果处置、股权激励、新三板试点等政策在高新区试点取得良好成效;大力吸引和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初步建立了引才、育才、用才的政策支持体系;促进项目合作和信息交流,推动国际合作向纵深发展。

5.有效推广绿色发展模式,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十一五”时期,国家高新区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产品,推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2/3的国家高新区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总局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国家高新区加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设施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生活、商业、休闲等城市配套设施,城市综合功能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国家高新区正逐步成为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科

— 3 — 技新城。

6.战略位势显著提升,“三类园区”建设初见成效。国务院批复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赋予了国家高新区更为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创新性特色园区”的建设稳步推进,升级了一批具有良好基础和发展潜力的省级高新区,基本建立了国家高新区分类指导的模式和特色发展的路径,对于理清园区发展思路、明确园区发展方向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家高新区在取得显著发展成就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十二五”乃至更长的时期内逐步完善和解决,主要体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原始性创新和集成创新成果不够多;又强又大的企业偏少;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偏弱,真正处于高端和全球主导权的产业偏少;促进创新创业发展的金融体系仍不完善,产业组织不活跃,民间和社会资本还需进一步引导;在发展新兴产业、增强辐射、带动功能方面尚未形成跨部门、跨地区的政策协同机制等。

(二)国家高新区“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1.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到来,国家高新区要做好规划、提前部署。为应对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的趋势,主要发达国家将精力、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于培育战略性新兴 — 4 — 产业并努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加速到来,中国面临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国家高新区要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新特征,结合自身基础条件加强研究,整合资源,重点部署。

2.国际竞争格局发生较大转变,国家高新区要积极应对、勇于竞争。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发达经济体增长趋缓,各国纷纷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经济复苏的关键,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家高新区是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是我国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国家高新区要把握好新定位,以更广阔的视野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3.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我国“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国家高新区要承担重任、抢抓机遇。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必须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国家高新区要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抓住时机尽快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培育和发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成长,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核心作用。

二、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和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新机制,努力将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引擎,实现创新驱动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域,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贯穿于建设发展的各个环节,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探索实现科学发展的新途径;坚持统筹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在更高水平上的优化升级,增强聚集、辐射功能,带动周边区域和城乡协同发展;坚持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政策扶持模式;坚持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国家高新区要显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产业结构要进一步优化,努力实现“四个提升”。

— 6 — ——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与要素,增强原始创新的能力与意识,建成一批处于世界前沿水平的研发基地,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引进超过300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在重点技术领域形成一批取得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创新成果。

——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培育一批新的产业业态,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园区的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占有较大比重,传统产业得到优化和升级,产业质量明显提高,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其中,培育形成15个左右规模超过1000亿元,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引领辐射力的提升。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等高端要素聚集。在技术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产业组织创新活跃,产业技术联盟取得较大发展,各类中介服务机构聚集。城市功能完善,社会和谐发展。对区域经济形成较大支撑,辐射带动周边园区和区域经济发展。

——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能够充分聚集并配置国际化高端要素资源,基本形成国际一流的文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产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国际竞

— 7 — 争力的产业集群,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原始创新和知识产出。国家高新区要紧密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组织和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努力突破和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抢占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制高点;要大力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等,充分利用外部创新资源,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建立更为顺畅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加快推行股权激励机制,积极实施科技成果股权激励试点工作;鼓励产学研合作从单一的技术要素转为技术、人才、资本、实验室等多要素、多样化合作。推广以企业为主导的委托研发、组建联合实验室、成立合资公司、合作开展中试以及技术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多种产学研合作模式。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要着力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主体地位,使企业成为创新需求的主体、研发投入的主体、研发活动的主体和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鼓励区内企业大幅度增加研发投入,着力提高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能力。

——加大平台建设力度。国家高新区要进一步引进和建设 — 8 — 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型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鼓励科研机构在国家高新区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建立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品牌建设与推广平台、电子交易平台、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融资服务中心、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等各类公共创新资源平台,建立共享机制,为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保障。

——大力支持协同创新。协调好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消化的关系,鼓励大企业发挥资本优势和综合发展能力,通过购买知识产权、兼并科技型中小企业或技术团队等方式,快速提升技术创新和技术集成能力;大力推动国家高新区内产业链上下游加强创新合作,从支持单个企业创新向协同创新转变。

(二)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据竞争制高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时期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核心任务。在每个国家高新区选择确定1-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作为发展重点,优化配置资源,创新组织方式,重点实施“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

——研究编制规划和行动方案。加强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国际竞争态势、关键瓶颈和支持条件,明确各细分领域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掌握最新趋势,确定产业技术发展路径和技术方向;编制“国家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布图”,提出支持细分领域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 9 — ——建设产业技术开发研究院。采取“政府启动、多元投资、需求导向、市场运作”的运行模式,以整合技术资源为基础,力争建立起超过50家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承载产业培育、技术研发、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企业衍生、人才培养等多项功能,努力打造成为产业创新中心。

——推广应用创新产品。国家高新区在园区基础建设、重大科研开发项目中,要以政府采购、首购补贴等多种方式,推广应用园区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绿色照明、太阳能光伏等领域内的创新产品,为产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

——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投资银行、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出资,设立专门的产业投资基金;加强与国家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的对接,投资于企业、科研院所的科研项目和产品推广;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扶持和高成长性企业股权投资,全面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打造专业园区。努力在国家高新区内建成超过200个产业特色鲜明的专业园区,坚持开发、建设、运营和服务的市场化运作,高起点、高规格建设园区基础设施,推动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集聚,形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空间载体。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 10 — ——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重点发展研发设计、总部经济、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科技会展、信息服务等产业,积极培育工业设计、服务外包、能源合同管理、健康管理等新兴业态,努力打造科技商务区、特色街区和主题楼宇等空间载体,重点发展为产业服务的商务、物流等若干产业高端服务功能,不断提升高技术服务业占园区总收入的比例。

——着力发展高端制造环节。发挥国家高新区在增强传统制造业竞争力中的技术优势,提升关键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的设计、制造水平,纵向延伸产业链,推动成熟产业升级;扶持园区龙头企业增产扩能,发展产品深加工和精加工。大力推动企业开发新产品,实现产品升级换代。

——大力扶持一批新型产业组织。支持和培育具有敏锐市场洞察力和技术思维的投资者、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支撑产业整体性发展、商业模式创新的平台性企业;大力发展以标准创制、市场开拓、关键技术研发为共同任务的产业技术联盟和产业促进机构。

——建设“智慧园区”。抓住三网融合和物联网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推广应用有关技术和产品,搭建国家高新区区域服务和产业发展的数字化载体,提升区域研发、生产、物流、服务等活动的效率和范围,构建对外交流和资源共享的渠道和平台。

— 11 —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发挥科技带动作用,促进科技和文化的相互融合,增强文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

(四)完善全链条孵化体系,促进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提升孵化器服务质量和水平。鼓励各创业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大学科技园等服务机构的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创办各类专业孵化器。提高孵化器运营机构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鼓励其在服务空间、服务对象、服务手段、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开展创新业务。

——着力建立企业加速成长机制。大力发展适合于高成长性企业加速发展的科技企业加速器,力争在国家高新区内建成超过100个科技企业加速器,支撑2000家以上高成长企业的快速发展,形成有利于企业快速扩展的空间载体,创新并优化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优化产业组织和资源配置方式。

——着力促进企业做大做强。要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基础较好、创新能力较强、商业模式领先、产权清晰的本土型高科技企业作为主要对象,支持企业展开上市融资、兼 — 12 — 并重组、跨国发展,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专利战略和品牌战略。力争在条件较好的高新区,形成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商业模式领先、市场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

(五)巩固人才高地优势,努力打造人才特区。围绕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整体部署,积极对接国家“千人计划”,切实发挥国家高新区人才高地作用。

——加快集聚领军人才。在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吸引战略科学家及其团队;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内引进和培育一批由高端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领衔的高科技创业团队;在创业投资、知识产权、管理咨询等领域聚集和培育一批由创业投资家领衔的工作团队。

——完善政策体系。落实国家高新区海外创新创业人才引进的普惠性政策,吸引更多的海外人才进入高新区创业和就业;对国家高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进行梳理,针对性开展高端人才引进工作,鼓励高新区引进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形成全国范围内相对统一、协调的人才招引政策体系。

——加强人才事业平台建设。积极举办企业家沙龙、CEO论坛等交流活动,促进科技创业者向企业家转变;建设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完善留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积极探索创业辅导、创业保姆等各种人才服务模式。

— 13 — ——创新人才培养和模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鼓励企业对员工实施技能再培训;积极开展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试点;尝试推广校企联合的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公共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推行在校生见习制度;加强与国外著名大学和培训机构的合作,开展本土企业家海外培训活动。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奖励、分红权、年薪制等激励方式;发挥政策先行优势,鼓励园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股权和分红权激励的试点。在上市公司试行并推广股票期权试点。

(六)完善科技金融体系,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国家高新区要加快投融资业务改革创新的步伐,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健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构建和完善“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形式多样、市场调节”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推动引导基金体系建设。鼓励国家高新区设立服务于本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逐步形成上下联动、布局合理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体系;通过不同层级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多渠道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引导创业投资机构投资于科技型中小企业。

——推动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国家高新区建立科技金融服 — 14 — 务平台,构建投资引导、风险代偿、信贷担保、企业并购和上市奖励等相关科技金融政策实施的载体;通过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政策导向和融资服务,吸引创业投资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担保机构、证券机构等机构更加关注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

——完善投融资环境。深化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试点工作,引导国家高新区出台支持企业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优惠政策,指导具备条件的国家高新区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试点范围;充分发挥火炬创新体系的作用,建立火炬投融资项目数据库,开放火炬长期以来形成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资源,形成以优质企业资源吸引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参与火炬工作的新局面。

(七)坚持开放合作发展,提高园区国际化水平。——统筹利用国际要素资源。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度,重点吸引领军科学家、领军企业家、留学生等归国创业发展,吸引外籍管理、商务、金融专业人士到高新区工作定居。大力吸引风险投资、投资银行等产业资本;加大技术并购和技术引进力度,支持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和技术整合。

——推动企业与产品的引进来与走出去。加快“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创建工作,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出口产业集群;推进软件外包、生物医药研发外包等服务外

— 15 — 包业务的高端发展,引导和支持核心企业和中介机构建立国际分包中心;鼓励企业在外设立研发机构和投资设厂,促进企业由单一产品出口向资本、品牌、管理等多元输出转变。

——加快国际科技与商务合作平台建设。着力引进境外机构入驻国家高新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项目;举办境外投资贸易环境和科技政策等方面的推介会、国际研讨会、讲座;组织园区企业代表团赴境外参展或商务考察;协助园区企业在境外设立公司或机构。逐步建立国际通行的规章制度和法则;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机制。

(八)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园区特色发展。

——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大力支持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其在科技金融、高端人才引进、技术转移、股权激励、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机制体制创新和政策突破,将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构建创新型国家战略支点。

——全面推进三类园区建设。进一步推动“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重点加强机制体制,发挥示范作用,打造全球性创新极和新兴产业策源地;深化“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工作,推动科技要素的加快集聚,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打造区域创新系统中枢;开展“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工作,推动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施“三类园区” — 16 — 建设的中期检查和考核。

——推动新升级国家高新区加快发展。推动新升级国家高新区进一步提升认识,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加强组织领导,理顺管理体制,落实相关政策,完善创新服务功能,积极开展新升级国家高新区的管理人员培训工作。按照国家战略的整体安排,加快推进省级高新区的升级工作。

(九)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科学和谐发展。

加大民生投入和保障,推动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技术的有效应用,加强区域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和产业链延伸,力争在城市功能提升、社会管理、辐射带动等方面取得有效进展,实现国家高新区和谐可持续发展。

——践行绿色集约发展模式。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评价和项目环境准入制度,严禁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项目在区内落户;大力推进资源节约,支持区内企业大力开发节能减排技术,实现废旧资源及工业废渣、废水、废气再利用;合理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实行土地退出机制,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回收利用闲置土地资源。

——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大力促进国家高新区的技术转移和扩散,加快人才、资本、信息等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建立区域之间的科技和产业合作机制;加强国家高新区和周边区域的产业关联和融合,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积极推动高

— 17 — 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促使优势产业向区外延伸,强化高新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发挥国家高新区利用高科技进行社会管理的示范作用,建设文明和谐城区。大力改善教育、医疗、文化和体育等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功能与公共安全水平。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就业和创业。在认真执行当地政府各类保障政策的基础上,保持社保、医保、低保、老保、残保等各类保障水平适当高于其他地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指导。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地方政府要将国家高新区作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要将高端人才、创新资源、重大项目、土地供应、财政资金、服务资源等往国家高新区倾斜与集中,聚焦国家高新区的创新发展。

——加强对国家高新区的管理指导。推动省市政府对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深化改革,坚持精简高效和服务型政府的管理理念,不断完善“小机构、大服务”的管理和服务体系,赋予国家高新区相应的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职能。

(二)优化园区管理体制。

——完善管理机构自身职能。把政策研究、知识产权保护、— 18 — 技术转移、产业促进、投融资服务、人才培养和引进等纳入管委会的职能范围;根据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需求引入高素质专业人才,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员中要增加深谙产业发展、投融资、园区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专家。

——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园区管理。鼓励区内外企业家、中介组织、行业协会、技术专家、金融专家等参与园区管理;吸引国内优秀园区开发运营公司和行业内的大企业投资参股开发公司,投资开发项目或建设专业园;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高新区孵化器、加速器和园区建设中。

(三)完善考核评价制度。

——建立地方政府对国家高新区的科学考核机制。突出对高新区创新要素引入、创新能力提升、中小企业孵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体制创新、软环境建设等方面的考核和评价。

——完善国家高新区的评价体系。要进一步细化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国家高新区动态管理工作的开展;根据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基础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逐步破解体制、资金、人才等阻碍园区发展的瓶颈问题。

(四)优化政府财政支持。

——突出重点支持方向。向培育和实现区内重大自主创新和产业化项目倾斜,增强对重大项目的专业配套能力;向科技

— 19 — 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行为倾斜,培育未来的经济增长点和持续的创新能力;向充实和完善国家高新区服务支撑体系和综合服务功能倾斜,引导生产性服务体系的建立、资源共享和功能完善;向提升和优化国家高新区基础设施倾斜,支持各功能区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加大支持力度。地方政府要把科技投入作为地方预算保障的重点,确保对国家高新区的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重点支持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发展、新兴产业培育、中小企业扶持、公共服务平台搭建等。

——进一步发挥科技资源效能。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支撑计划要重点向国家高新区倾斜;要利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重点投入高新区内技术转移专项、创业投资母基金及公共服务机构平台的建设;要利用火炬计划环境平台、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引导高新区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环境及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五)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做好政策落实。要积极落实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企业与软件企业、技术转让与技术服务、创新载体与平台、创新资助等方面的政策;加强对政策实施的监督和评估,跟踪研究各项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情况和问题,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

— 20 — ——鼓励政策创新。要着力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结合产业发展基础和特色,研究制定专门支持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的人才、科技投入、政府采购、地方税收、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政策。鼓励针对自主创新面临的新要求、新问题所涉及的政策在国家高新区率先探索、先行先试。

(六)统筹利用各方资源。

——建立国家、地方和国家高新区三方联动机制。将国家高新区发展列入省部会商的常议议题;加强地方科技厅局建立起对国家高新区的业务指导关系,理顺和加强地方科技部门与高新区之间的工作关系。

——推动国家高新区之间搭建网络系统。要建立以世界一流科技园区为龙头、其他国家高新区广泛参与的协同发展网络,重点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拓展国际市场、开展行业重大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创新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形成支撑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的重大合力。

——有效利用国内外大企业创新资源。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探索国家高新区和国内外大企业的战略合作机制,高效利用国内外大企业人才、研发、市场、营销、国际化等优势资源,做好为国内外大企业的各项服务,形成合作双赢的局面。

(七)营造创新创业文化。

——加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大力挖掘、凝练和提升“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甘于奉献、追求卓越”的高新区精神、“支持创新、鼓励创业”的高新区发展理念和“科技创造财富、科技富民强国”的高新区文化。提升园区创新创业活力;促进园区管理者提升领导力,强化对社会资源的动员力、对经济发展的主导力、对公众需求的回应力。

上一篇:大学班级联谊晚会节目下一篇:年度一级建造师考试机电工程实务真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