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工作会议讲话稿

2024-09-13

全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工作会议讲话稿(精选4篇)

1.全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工作会议讲话稿 篇一

2017上半年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改善农村人居

环境 建设美丽乡村

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当前公务员考试申论呈现出灵活性、科学性、具体性的特点,对于广大考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要抓住根本,方能应对新形势,中公教育将伴你同行!

背景链接

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实现农村稳定可靠供电服务和平原地区机井通电全覆盖。完成3万个行政村通光纤。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供水保证率。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既有现代文明、又具田园风光的美丽乡村。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从生活垃圾治理到农村危房改造,从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我国再度发力整治农村环境,为建设“美丽乡村”而努力。

标准表述 [论述] 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划先行、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统筹协调,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习近平[内涵] 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村居民生产劳动、生活居住、休闲娱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包括农村居民居住、生活和活动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人工环境,涉及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 [重要意义] 安居乐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固有的文化传承,而这种传承体现在现实生活尤其是农村中,最实际的便是改善农居环境。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不仅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也能为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提供条件,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直接关系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是不可耽搁的大事。农村面貌直接影响着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进而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

[面临挑战] 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创造了条件,但同时也对传统的农村人居环境提出了诸多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建设缺乏长远规划。虽然20世纪90年代我国颁布了《村庄与集镇规划建设条例》,但该条例早已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其规定的条款在农村基本上也没有认真执行过。由于缺乏长远规划以及村庄整治的规划标准,农村居民滥用耕地、私搭乱建等现象随处可见,严重影响了农村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不断受到各种挑战,森林遭受大面积砍伐,植被遭受无端破坏,脆弱的生态平衡正在走向失衡。各种乡镇企业如小煤矿厂、小水泥厂、小火电厂等肆无忌惮地排放各种污染物,造成了农村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落后。虽然近年来国家大幅度增加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底子薄弱,农村生产生活等多种基础设施仍然非常落后,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上学难等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

[参考对策] 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及时编制和完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根据镇、村人口变化等情况,科学论证,分类指导,合理布局,根据村庄不同区位、不同类型、不同人居环境的现状,确定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和时序,合理区分生产生活区域,统筹安排生产性基础设施。

加强政府组织领导机制。要建立长效工作推进机制。政府部门应该意识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紧迫性、长期性,针对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考虑当下、着眼未来,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政府考核评价机制,积极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要建立长效资金投入机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需要革新资金投入方式,建立“政府投入为主,村民支持为辅,积

极发挥社会支持”建设公共设施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和以村民为主体的公共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机制,调动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积极性。要建立长效环境立法保障机制。建设农村人居环境,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立法工作,明确各方环境保护职责,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供法律保障。

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逐步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让村民居有其所,全力保障农村基本生活;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大农村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投入和资金投入,解决农村脏、乱、差等难题;开展大规模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快末级渠系建设,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加快实施村内道路硬化工程,解决村民行路难问题,同时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以及消防设施改造工程,完善农村基本设施配套。

加强农村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生态环保意识。在广大农民中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绿色、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通过各种媒体宣传、集中培训等方式,深入开展农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国策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警示教育。同时注重培养农村中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农村学校有计划地开展环保教育活动。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生态环保的责任感,使治理垃圾、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

文章素材 [精彩标题示例] 1.改善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乡村 2.农村人居环境 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3.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幸福农村 [精彩开头示例] 1建设整洁乡村,是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基本内容,是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2.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关注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与发展,忽视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与整治,形成了城市与农村人居环境的“二元结构”,造成了农村聚落发展空间无序、自然生态失衡、人文景观破坏、公共基础设施落后、传统文化衰落甚至消亡等严重后果。事实上,城市与农村人居环境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全局性的问题,两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农村人居环境不仅决定了亿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发展空间,而且也影响到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高低,成为制约我国整体人居环境、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的关键环节。

[精彩结尾示例] 美丽乡村必然是天蓝地绿水清的乡村,必然是山川秀丽、环境优美的乡村。我们只有打造更多的美丽乡村、美丽小镇,才能创造整体整洁优美、功能完善、管理有序的人居环境。

申论测查的四种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多写多练,有计划性的学习,中公教育将伴你同行!

2.全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工作会议讲话稿 篇二

3月29日,我市召开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暨农业农村工作会议,总结20XX年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和农业农村工作,安排部署20XX年任务。XX、XX、XXX等市领导参加会议。

XX指出,20XX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了脱贫攻坚首战告捷、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稳步提升的明显成绩,呈现出农业生产稳、农民增收稳、农村社会稳的良好态势,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就做好20XX年工作,XX要求,要在充分肯定成绩中提振信心、克难奋进、砥砺前行,统筹做好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和农业农村“三大文章”,加快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

XX强调,要以脱贫攻坚为统领,继续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责任、最大的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总书记“加强领导是根本、把握精准是要义、增加投入是保障、各方参与是合力、群众参与是基础”的要求,一要瞄准目标,严格标准,让“四个意识”成为思想先导。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向总书记看齐的政治自觉,采取“绣花式”扶贫、滴灌式扶贫的办法,真正把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二要立足精准,抓住关键,打好攻坚战。统筹抓好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扶贫、基础建设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三要坚持问题导向,查、考、评、建,推进脱贫攻坚健康开展。找准问题,建立机制,压实定点帮扶责任,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经得起考核评估,经得起群众和历史检验。四要强化群众主体,形成合力,做到脱贫攻坚靶向精准。凝聚贫困户脱贫合力、社会合力、部门合力,构建大扶贫格局,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五要强化领导,构建基层堡垒,确保脱贫攻坚持续长效。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配齐配强扶贫工作力量,严肃追究问责,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XX强调,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加快整市推进步伐,让农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一要突出规划引领,完成建设任务。与旧村改造、乡村旅游紧密结合,采取“旅游+”“生态+”等模式,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打响界首美丽乡村建设品牌。二要突出界首特色,打造美丽乡村。坚持在建设理念、建设标准、工作抓手上体现特色,让乡村因特色而更加美丽、因特色而更具活力。三要突出环境整治,深入开展“五治”。要在治脏、治乱、治违、治污、治陋上提标升级,打造城乡环境整治的升级版。

XX强调,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进现代生态农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一要优化产品产业结构,在推进农业提质增效上求突破。抢抓政策机遇,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规模高效养殖业,加快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二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在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上求突破。坚持龙头企业带动,规模经营驱动,产业品牌带动,利益机制联动,促进产加销一体、一二三产融合。三要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在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上求突破。加快乡村休闲旅游、营养与健康、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壮大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四要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在增强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上求突破。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积极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生态林业建设工程、节水蓄水工程,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XX强调,要以深化农村改革为推手,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让农民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一要解决责权“明晰化”的问题,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集体性建设用地、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等改革,赋予农民更多更活的财产权。二要解决资源“碎片化”的问题,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促进土地等要素资源向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乡村旅游发展公司等优势主体集中。三要解决农民“身份化”的问题,抓住新一轮户籍、社保、医保等制度改革机遇,打破市民、农民“身份”限制,让农民成为让人称羡的“职业”。四要解决基层党组织党的领导弱化问题,抓住第九次村级组织换届的契机,打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3.全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工作会议讲话稿 篇三

大悟 “三清三整”扮亮乡村

本报讯(特约记者田祯福)7月28日,大悟县吕王镇花桥村村民聂明其和其他6户村民忙得不亦乐乎,他们正忙着在自家门口建沼气池、铺修水泥路面、建花坛……

花桥村是该县新农村建设的99个试点村之一。今年初,该县为加速新农村建设进程,在全县选择99个试点村,重点开展“三清三整”,即:清塘堰、清垃圾、清柴草、房屋整修、门前整理、环境整治。

为推进村庄整治工作,调动农户积极性,大悟县委、县政府出台了相应的奖补政策:建设村卫生室每村补助10000元,通村公路建设每公里再补助10000元,塘堰整治每口补助5000元,农户门前道路硬化每户补助100元,门面粉刷每平方米补助10元,建新房、拆旧宅每户补助500元,危房改造每户补助4000—10000元,建沼气池每户补助1400元。

在村庄整治中,县财政投入350万元,撬动农户投资2900多万元,硬化门前道路、装修房屋,政府奖补资金与群众投入的比例达到了1:8。

至7月底,全县已整修塘堰198口,整修房屋1707户,“一建三改”3700多户,清理柴草1438处,拆除粪凼547处,新建垃圾池2100多个,新建公厕102所,清运垃圾20000多吨,门前硬化3.1万平方米,墙面贴砖7.8万平方米,墙面粉刷11万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80盏。

4.全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工作会议讲话稿 篇四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全市创新农村工作机制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区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工作。这次会议,对做好我区“三农”工作,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刚才,胡副书记传达了省、市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了我区创新农村工

作机制取得的成效,并就党员干部下派工作进行了部署。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最近,省市党委、政府分别召开了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工作会议,作出了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的明确部署,这是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办法。贯彻落实好省市会议精神,有利于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我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区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1、创新农村工作机制,是做好“三农”工作、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事关全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中央出台1号文件,召开全国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省委、省政府立足全省实际,作出了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的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根据我市农村发展现状,出台了《关于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的若干意见》,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和省市党委、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核心在增加农民收入,重点在发挥农业优势,关键在创新农村工作机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区“三农”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民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三农”工作还存在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卖难、农民增收困难、农业综合效益偏低等突出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积极探索,精心谋划农村发展新举措新办法,努力提升农村经济发展层次,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

2、创新农村工作机制,是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城乡一体化是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区按照“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城乡互动、共同繁荣”的发展思路,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但我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仍明显滞后于全区的发展。2003年,全区共有农业人口13.32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3.13,而农业增加值仅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6.01;城乡发展差距拉大,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达到4954元。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我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存在较大差距。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开拓农村发展思路,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以工业增长带动农业增效,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3、创新农村工作机制,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夯实执政基础的重要内容。“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强农村党支部“三级核心网络”建设,大力开展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积极推行农村党员“五带头”,集中整顿后进村支部,进一步夯实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但当前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各种利益关系正发生着深刻的调整和变化,农村基层工作任务重、难点多、要求高,一些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制度不健全,一些基层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服务水平等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影响了战斗堡垒作用的有效发挥。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好,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突出工作重点,加快农村工作机制的创新

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紧紧围绕农村工作重点,突出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结合我区实际,创新工作机制,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广大农民群众愿望的农村发展新路子。

上一篇: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工作计划下一篇:4s店人事工作职责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