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局2009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2024-11-14

城市规划局2009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精选14篇)

1.城市规划局2009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一

广水市城市规划2009年工作总结

及2010年工作计划

2009年,在省建设厅规划处和随州市规划局的指导下,在广水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三城同创”目标,牢牢抓住促进广水发展第一要务,团结拼搏,迎难而上,以规划为龙头,强化规划管理,充分发挥规划引导和调控作用,加快实施城镇化进程,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2009年末中心城市人口23万,城镇化水平达43%,城市详细规划覆盖率为35%。

2008年工作情况

一、统筹城镇乡村,规划编制工作全面推进

《广水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9-2020年)》通过专家评审。2009年9月15日至16日,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我市主持召开了《广水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9-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专家评审会。来自省内有关政府部门、大专院校和规划院所的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审组踏勘了现场,听取了规划编制单位武汉华中科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方案汇报,审阅了《规划纲要》成果,并进行了认真的评议。专家组认为:《规划纲要》以相关的8个专题研究为基础,全面回顾和评价了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 1 绩效,分析了广水城市当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研究了城市经济社会与城镇化发展战略,在水资源潜力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基础上,研究了城市发展规模及空间发展策略。规划所提出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性质与规模、产业发展方向及各项基础设施布局基本符合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专家组认为该《规划纲要》指导思想明确,技术路线合理,基础资料翔实,规划内容齐全,基本符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要求,专家组原则同意通过该《规划纲要》。

抓好城乡规划编制,强化规划调控功能。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宏观调控手段。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城乡建设的总体部署,认真抓好全市城乡规划编制。一是编制了蓝天小区、阳光小区等5项居住小区规划。二是编制了高祥麦面、国盛电子等8项工业园区建设规划。三是完成了辉盛大道、滨河东路等15项道路规划。四是编制机场村、高家山村等20个新农村控祥规划。五是邀请武汉华中科技大、随州等规划设计院完成了吴店镇、蔡河镇等8个乡镇总体规划。并完成了关庙镇、余店镇、吴店镇总休规划报批。

二、严格规划审批,确保城乡规划合理透明

一是充分发挥规划委员会作用,凡是重大、重点地段的规划应按程序报请规划委员会会审。对不符合科学要求的规划设计方案,我们均要求进行了修改完善,直到通过规划委 员会会审后方可批准。

二是继续推行规划行政公开制度,提高城乡规划的民主化、科学化,保证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在规划方案的审查上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实行听证告知,包括现场公示、对项目直接利害关系人发放听证权利告知书,征询社会各界及利害关系人对项目实施的意见,不断提高城乡规划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对批准实施的建设项目现场挂牌公示,公示项目名称、建设单位、项目位置、建筑层数、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高度、间距、容积率、绿化率等主要技术指标,保证公众规划的知情权,确保建设项目在公众监督下严格按规划实施。

三是在“一书两证”审批上,我市规划“一书两证”全部纳入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严格依法按照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原则和程序,认真核发“一书两证”。按照社区-办事处-基层管理站-规划科-局领导的办事流程,层层把关,在审批流程上,逐步形成了一种相互监督制约和协调工作的局面,防止在“一书两证”的审批上弄虚作假。全年来共发放“一书两证”380份,其中:《选址意见书》18项,规划用地面积61.966万平方米;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66项,规划用地面积152.809万平方米,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96项,规划建筑面积110.739万平方米。

三、强化规划管理,保障城乡规划顺利实施

一是强化批后管理,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在批后跟踪管理过程中,实行分片责任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模式。明确各管理单位和责任人的范围和职责,分管局长、科长、基层管理站各司其责,责任到人。按照定人定项目的方法,落实专人负责资料收集、现场踏勘、施工放线等环节,实行一条龙服务,及时发现管理与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对重大项目和敏感地点建设实行分管局长、科长、基层管理站三级负责,派专人对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跟踪管理。

二是实行行政执法预警制。对可能发生违反城乡规划法规定的苗头或已经发生的轻微违法建设行为进行预先警示,做到执法预警在先,行政处罚在后,以宣传教育、优质服务、温馨提示为主的预警机制。

三是加强日常监管。实行日巡查制度,确保违法建设案在24小时内发现,48小时内立案查处,加大了建设工程批后巡查监管力度,规划管理人员,每天对规划区内的规划实施情况全面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力争将违法建设制止在萌芽状态;实行日报告制度,所有案件一律实行台帐式管理,每天报告案件处理情况和结果。

四是与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形成立体规划监管。聘请社会义务监督员,建立起社区(村)、街道办事处、规划管理部门的立体规划检查监督网络。加强与城管、国土、公安、4 法院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做到齐抓共管,形成整体合力,营造良好的规划工作环境。

五是加大违法处罚力度。开展经常情的规划执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违法违章建设,执法人员下达《规划告知通知书》、《停工通知书》后仍强行抢建的依法立案查处。一年来共立案57起,已结案53起;依法强制拆除违章建筑20起,拆除面积2700平方米;申请人民法院行政拘留5人,起到了较好的震摄作用。

四、坚持以人为本,高质量搞好规划服务

一是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规划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监督,及时调查规划编制、审批、监管及行政执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认真查处城市规划工作中行政乱作为、不作为和贪污腐败及失职渎职行为。

二是树立“规划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的思想理念。对招商引进企业的规划项目审批开通“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急事快办,有事就办。城乡规划审批事项进一步精减,审批流程进一步规范,简化办事程序。

三是认真做好信访接待工作,高质量办理提议案和群众信访工作。全年共收到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12件,为高质量办理提议案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拟定回复意见,狠抓提议案办理落实,促进了规划工作的全面落实,在今年的人大、政协评议中受到好评。在信访工作方面,主 动接访,及时办理,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全年共办理群众来信来访65件,有效地解决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四是健全各项规划度。在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广水市规划管理服务承诺制》、《规划工作窗口服务和公众参与制度》、《规划管理行政执法追究制》、《规划监督检查制度》、《规划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等制度的基础上,又出台了《广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区内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违反城市规划区内规划建设管理的问责办法》。

五、各方共同努力,狠抓容积率专项治理

我市结合容积率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全面强加建设用地容积率指标管理。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召集相关开发企业法人学习鄂建[2009]40号文件精神,传达乔洁等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同时组织规设计、规划管理、建设稽查、规划审批部门负责同志,认真学习领会全国容积率治理的一系列文件。我局还将相关文件复印若干份,送到局班子成员和市有关领导,让领导都来重视容积率指标管理工作。二是全面清理2007年以来房地产开发项目容积率指标问题。2007年元月1日至2009年3月份,我市共有18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其中20076个;20086个;20096个。2008年6月以前,出让土地在开发建设中容积率大都有突破,是 由于广水房地产市场发育尚处于初级阶段和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并没对容积率指标太多重视的结果。2008年7月,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明确,从此以后,所有出让土地容积率一经在出让合同中约定,坚决执行,规划设计部门不得违规设计,开发建设企业不能违规多建,房产管理部门不得为超容积率部分发登记发证。否则,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违规单位负责人及直接负责人的责任。之后,随意超出容积率和调整容积率的情况大大减少。但由于多种原因,市政府对几个出让土地的容积率作了适当调整,如水岸星城地块,用地面积1.8公顷,原定容积率是3.5,后上调至3.59,上升了0.09,鑫世纪花园地块,占地4.7公顷,由于拍卖价格偏高,市政府考虑到开发商利益和广水的房地产市场稳定因素,将原定1.8的容积率调整到2.5。今年11月份,市政府将一占地7千平方米的地块容积率由已批准的2.9降到约定的2.2,提高了容积率调整的严肃性。今后,我局将学习和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用一套制度来规范容积率的调整行为,把容积率专项治理工作抓出成效。

六、加强测绘管理,服务城乡建设事业

一是经过多方努力,我市于今年正式成立了测绘管理局,为我市城乡测绘工作搭建了一个管理平台,规范城乡测绘管理工作。

二是加强测绘市场管理。严格落实测绘法律规定,加强 测绘任务登记和地图市场的管理,测绘产品质量和保密测绘成果的监督检查,及时查处违法测绘行为,保障测绘市场规范有序,基本上完成全市《测绘资质证书》持证单位注册。

三是积极提供测绘服务保障。根据全市城镇规划、重点工程和招商引资工程建设需要,认真组织测绘生产,提供及时、准确的测绘成果,满足各项规划和建设的需要。2009年市规划设计院共完成30余项工程测量,测绘面积60余公顷。

四是完成了我市测量标志巡查、整档工作。在今年四月份召开的全省测绘工作会议上,测绘办主任杨国钊同志被授予“全省测量标志普查维护工作先进个人”。

存在的问题

在2009年工作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上级领导和广大市民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滞后。二是规划监管措施有待进一步改进。三是城乡建设发展不平衡。四是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2010年规划工作的主要思路

明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规划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步伐,8 继续推行政务公开,全面加强规划管理,严厉打击违章违法建设行为,促进建设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我们将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一、加大城乡规划的编制力度。重点编制完成城市新区配套规划设计,工业园区配套设计及落户企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广水新火车站站前广场的配套规划设计,广办义阳二路至铁板桥段规划设计,应办军民路至麻竹高速入口路段规划设计,宝林路道路改造规划,20个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及国、省道沿线新农村集并点规划设计。

二、在规划管理方面,进一步严格“一书两证”制度,放验线制度,对重点工程实施定专人负责,保障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

三、对于违章建设行为,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决不姑息迁就。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实施行政问责,督促各相关单位严格实施市监察局发出的《关于违反城市规划区内规划建设管理的问责办法》,将违章违法建设灭在萌芽状态。

四、在政务公开方面,加大规划公示、公民参与的力度,特别是容积率调整中严格遵循上级规定的程序。

五、加大测绘管理工作力度。

2.城市规划局2009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二

2009年年初,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为了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 2月23日, 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联合印发了《关于继续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 决定扩大实施“特岗计划”。2009年, 中央财政实施的国家计划设岗增加到5万名, 实施范围由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为主扩展至中西部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各地中学和小学教师补充全部采取公开招聘的办法, 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高校毕业生 (含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期满人员) , 不得再以其他方式和途径自行聘用教师。《通知》要求省级财政部门要负责统筹协调特岗的经费保障, 落实资金, 规范管理;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协同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教师招聘工作;机构编制部门要加强中小学编制工作的监督、检查;设置特岗县的县级有关部门, 要为特岗教师提供周转宿舍及其他必要的生活条件。

3.城市规划局2009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三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1.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主线,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深入推进教育部机关学习实践活动,着力抓好直属高校学习实践活动,配合各地推进大中小学积极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谋划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载体,全面落实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主要原则,确保教育系统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2.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做好全国教育大会筹备工作。总结和宣传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绩与经验,动员和组织全国教育系统与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教育大调研、大讨论活动,把规划纲要的制定过程作为解放思想、形成共识、推进工作的过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制定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规划纲要,对未来12年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

3.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以服务“三农”为方向,增强高校为农输送人才和服务能力;以强化政府责任为关键,推动形成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的合力。

4.认真落实中央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的要求和部署,以加强薄弱环节为重点,继续增加教育投入,集中力量办一些让社会公众满意、给教育发展添动力的事情。保质保量完成中央新增教育投资项目。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继续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积极化解农村“普九”债务,争取三年内基本化解历史欠账。开展化解高校债务风险工作。加强教育经费统计和监测,依法推动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坚持勤俭办教育、办学校,加强规划项目和资金的管理,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5.大力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进程;配合国务院法制办,继续做好《考试法》的修订;加快起草《学位法》、《终身学习法》,深入落实教育部制定的教育立法规划。加大教育法律贯彻实施和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全面落实教育系统“五五”普法规划,大力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

二、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开展与学科课程相衔接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继续加强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教材建设,在学科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德育。总结、交流和宣传班主任工作经验,加强班主任和德育队伍建设。积极推动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促进家庭、社会和学校齐抓共管格局的形成。实施新的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改革方案,着力加强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7.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为重点,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开展世情、国情和社情教育。研究制定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推动优秀网站建设,普及辅导员博客,引领高校网络文化。加强高校辅导员培训和队伍建设。

8.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扎实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修订工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中小学教材审查标准和程序。扩大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范围。建立和完善教学常规制度,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9.广泛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切实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抓好预防近视和科学营养工作。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课程建设。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推进学生军训制度化、规范化。

10.深化招生考试和质量评价制度改革。坚持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全面推动中考改革和学生评价方式改革。深入推进高校招生考试内容改革,发挥高考命题的素质教育导向作用。指导和推动10个省(市)积极稳妥开展高考综合改革。积极推行平行志愿等录取方式改革。扩大和规范重点建设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和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改革。

11.学习、宣传和实施《教育督导条例》。继续做好部分省(区)“两基”国检工作。推动各地开展“两基”巩固提高督导复查。做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等专项督导检查,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试点。加强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完善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状况监测标准与指标体系,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语文、科学学习质量测试。制定中等职业教育督导基本标准,开展评估试点。做好第八届国家督学换届工作。

三、大力办好农村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2.进一步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在全国城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各项政策。加强和落实省级政府统筹规划实施义务教育责任,建立健全经费拨付管理使用责任追究制度。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完善中小学预算制度。认真落实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研究和工作力度。做好关心农村下一代工作。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

13.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推进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重点支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革命老区和中西部地区新建和改造学生宿舍、食堂和厕所等,为农村学生和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改善農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提高实验装备水平和学校图书、体育器材配备质量,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建设。

14.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对全国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舍进行全面安全排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尽快维修改造,经过若干年努力,把学校建成最牢固、最安全、最让家长放心的地方。

15.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扩大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覆盖面,进一步提高应用水平,努力实现“班班通、堂堂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做好应用指导和技术服务工作。

16.全力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解决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的力度。均衡配置公共义务教育资源,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均衡配置教师资源,逐步推进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推广把示范性高中大部分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完善素质教育的评价、监测和督导机制。深入推进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工作,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

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点加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

17.坚持把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战略突破口。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开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试点。继续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实现年招生840万人的目标。创新办学模式和体制机制,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支持东西部和城乡之间职业院校合作办学、联合招生,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促进民办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18.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深入推进“一网两工程”。以县级职教中心为核心,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农村学校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建设覆盖县、乡、村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三教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组织实施新型农民培养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养培训工程。

19.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学生实践能力。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积极推行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认真总结和大力推广先进经验,深入推进建立健全顶岗实习制度。健全弹性学习制度和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探索建立学生实习保险制度。

20.全面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加快建设县级职教中心、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启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深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引领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五、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培养高素质人才、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能力

21.深入实施高等学校质量工程。认真做好2009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安排和管理工作,相对稳定招生规模,继续加大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实施力度。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学科专业建设,加大紧缺人才培养力度。深入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支持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建设和改革。全面推进高校学风建设。加强高校教学科研能力建设。

22.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规划和启动新一轮教学评估工作。进一步完善评估方案,切实加强分类指导,促进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建设全国高校教学质量信息数据库和质量监控信息系统,积极探索教学状态数据发布、专家进校评估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机制。继续开展专业评估认证试点。

23.全面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推动高校设立研究生培养创新基金,完善以科学研究为导向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度。深入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继续加强医学、法学学位体系研究,完成专业学位总体设计工作。深化以初试、复试和推免生为重点的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的选拔。积极推进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改革,做好专业学位招生考试工作。

24.加强高校科技创新的组织、培育和协调,推动高校积极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强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实验室等创新基地建设和管理,完善高校创新体系。推动高校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和引导开展自主科研。加强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深入推进行业产业创新联盟和省部科技创新合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国家大学科技园又好又快发展。

25.实施新一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大力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与宣传。扎实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工作,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队伍建设。启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中长期重大专项。完善高校社会科学基金体系。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数据库和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

26.加快创建高水平大学步伐,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竞争力。坚持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实施“211工程”三期建设,使更多的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启动“985工程”三期建设,支持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增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能力。

六、积极发展成人继续教育,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27.大力发展成人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进一步加强和发展农民技能培训,特别要积极开展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完成3000万人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6000万人次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任务。积极推进行业企业职工教育,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广泛开展面向城乡劳动者的成人继续教育。

28.积极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服务支撑平台,推动形成学习型社会。办好广播电视大学,完善自学考试制度,支持和引导各级各类教育面向全社会、实行更加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进一步总结经验、抓好试点和完善政策,充分利用全社会的教育文化科技资源,努力使人人享有终身学习机会。

七、重点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29.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大力加强政策落实和思想政治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稳妥做好这项重点工作。开展统一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改革试点。完善和调整农村学校编制。加强学校岗位设置管理。严格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启动农村教师周转房和住房建设试点。

30.创新义务教育教师补充机制,大力推广并逐步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完善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培养计划,探索教育硕士培养与特设岗位计划相结合的新机制。全面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计划。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继续选派城镇教师下乡支教。

31.深入推进并扩大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启动实施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平台建设计划,落实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的示范性举措。支持地方试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规范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推进教师教育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强师范教育类专业建设,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32.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培训规划,大力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为重点,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光盘培训、送教上门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培训。抓好在职教师岗位培训、骨干教师研修提高、新任教师培训和班主任培训。实施国家级教师培训计划。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

33.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继续组织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全面落实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完善相关政策与制度,加大从企事業单位和社会聘请特聘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力度。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规模,加强骨干学校校长培训。

34.启动新一轮高校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继续实施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等项目,培养和汇聚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进一步加强引智基地建设和管理,积极推进海外人才引进工作。开展与地方共建引智基地和创新团队的试点。

35.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宣传抗震救灾英雄教师活动,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贯彻落实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倡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尚精神,全面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坚持把师德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的重要依据,引导广大教师努力成为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八、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36.全力做好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健全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切实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和服务,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完善国家大学生就业供求信息发布和网上联合招聘制度,积极推进就业市场体系建设。认真做好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工作,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37.贯彻落实《汶川地震学校灾后重建规划》,确保2009年秋季开学时大部分学生回到新建校舍学习生活。配合地震灾区地方政府,加大地震灾区教育对口支援组织协调工作力度。抓好地震灾区学校恢复重建。继续实行地震重灾区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别资助政策。

38.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健全国家助学体系。全面落实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以生源地信用贷款为重点,扎实推进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进一步扩大贷款覆盖面。做好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工作。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标准,改善学生营养状况。落实好解决北方农村学校冬季取暖问题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

39.大力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积极推进“双语”教学,加强“双语”教师和民族文字教材建设。办好西藏班、新疆高中班和高校民族班、预科班。完善教育对口支援机制,做好支援西藏、新疆等西部地区教育工作。

40.全面实施“阳光工程”,确保高校招生录取公平公正。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规范和细化信息公开内容,完善信息公开体系。做好高考命题、试卷安全保密工作。有效防范和打击危害考试安全和录取公正的行为,综合治理高考移民和高校违规招生。严格规范特殊类型招生。加强研究生和成人高校招生管理和监督。

41.依法从严治教,加强规范管理,维护教育良好形象。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坚决制止乱收费;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清理与规范工作;继续严格执行高中招生“三限”政策;研究和制定幼儿教育收费政策。深化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全面推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推行教育行风评议制度,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42.积极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建设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全面加强安全教育,上好“开学安全第一课”,普遍开展安全演练。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着力加强寄宿制学校、学校公共卫生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大力开展校园植树活动,积极建设绿色校园,努力使各级各类学校绿树成阴、鲜花盛开。深入推进节约型学校建设。积极倡导和培育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爱学校、热心公益的优良校风,形成蓬勃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和谐校园。

九、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43.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支持地方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和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试验,进一步加强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继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与地方政府、部门、企业集团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促进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服务。切实办好高校学生食堂,改进和完善后勤保障体系。

44.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依法落实国家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民办学校管理,继续规范独立学院设置和管理。督促民办高校落实法人财产权,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规范民办幼儿教育发展和管理。

45.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深化与外国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等国际组织的教育高层磋商机制,构建区域性教育交流与合作平台,积极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推进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学历学位互认。做好俄语年各项工作。完善跨境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健全教育涉外法规体系,加强对教育涉外活动的监管和引导。做好与港澳台教育交流工作。

46.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出国留学工作,积极发展来华留学事业。深入推进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改进和完善公派出国留学机制,进一步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引进海外优秀留学人才的力度。支持公民自费出国留学。扩大中国政府奖学金规模,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

47.制定《汉语国际推广中长期规划》,统筹规划全球孔子学院布局,注重提高质量,鼓励探索创新,促进平等合作。加强汉语学习读物和文化产品开发,创新汉语教学资源推广模式。设立孔子学院奖学金。举办汉语夏令营和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加强汉语国际推广教师和志愿者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国外本土汉语教师培养培训力度。

48.加强教育服务与管理体系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全国教育系统信息化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招生、学籍管理、学生资助、质量监控、毕业生就业、国家公派留学管理和教育涉外监管等应用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应用和服务水平。积极推进教育电子政务。

49.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应用与管理,促进语言生活健康和谐发展。规范校园语言文字,规范学生汉字书写。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继续推进普通话水平测试信息化,开展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加强汉语汉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启动新世纪普通话审音。建设语言生活监测与中国语言资源库。加强网络语言监测与研究,发布年度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十、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提高领导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

50.加强高校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广大师生,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充分发挥高校在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中的独特作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51.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大力加强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努力把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善于领导学校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制定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意见。做好直属高校巡视工作。健全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研究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扎实推进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全面提高教育系统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52.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高校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理顺党组织的工作体制和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做好普通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修订和落实工作。认真抓好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加强中小学党支部建设。

53.进一步加强教育部机关建设,大力推进机关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做好机构完善和职能调整工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完善教育政务公开制度,加大信息公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改进工作作风。强化综合协调、公文审核、文件归档、会议管理和督察督办职能。全面加强保密工作。做好教育信访工作。做好老干部工作。深入推进学习型机关和节约型机关建设。

54.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把惩防体系建设纳入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加强对财务、基建、招生、采购、校办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监督。深化校务公开,推进学校信息公开。严肃查办案件。深入推进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进校园,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55.切实维护教育系统稳定。完善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体制机制,加强应急组织、队伍、平台和能力建设,提高各类突发事件预警、防范和处置能力。全面落实安全稳定責任制,认真排查和整改薄弱环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加大净化网络工作力度,深入推进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

(据教育部网站)

4.城市规划局2009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四

1.城市有哪些主要特征:BC

A.以商业活动为主要居民点

B.非农业人口聚集的居民点

C.非农业生产聚集的居民点

D.公共活动聚集的居民点

2.人类社会的两次大分工在城市产生与发展中分别标志着什么 BD

A.农业与畜牧业分离

B.产生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因定居民点

C.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

D.产生了以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

3.工业革命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这个时期城市发展表现有哪些?ABCD

A.数量增加

B.规模扩大

C.分布广泛

D.用地向外扩张

4.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进程表现在 AD

A.城市的推力

B.农村的衰败

C.城市的兴起

D.城市的引力

5.影响城市发规律的主要理论有哪些 B

1城市发展与区域理论;2经济学理论;3政治经济学理论;4人文生态理论;5城市发展与经济全球 化理论6区位理论7城市发展与交通通讯理论8城市社会学理论9城市进化理论

A.2468

B.124579

C.13579

D.24678

6.城市的物质构成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CDF

A.开放空间领域

B.居住空间领域

C.公共领域

D.非公共领域

F.公共领域为主导

G.非公共为主导

7.城市与乡村社会的不同点为 ABD

A.城市生活方式以复杂的劳动分工为特征

B.城市人际关系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

C.城市的劳动分工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D.城市社会群体和聚集方式等方面呈多样性

8.现阶段我国城市社会演化趋势是 BCD

A.设施智能化

B.人口老龄化

C.家庭核心化

D.生活闲瑕化

9.城市的不同发展时期与主导产业是什么 C

A.前工业、工业、后工业社会 主导产业依次为第一、第三、第二产业

B.前工业、工业、后工业社会 主导产业依次为第二、第一、第三产业

C.前工业、工业、后工业社会 主导产业依次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D.前工业、工业、后工业社会 主导产业依次为第三、第一、第二产业

10.城市化含义不包括以哪种学科内容AC

A.城市学

B.地理学

C.生态学

D.经济学

11.度量城市化以什么为标准?C

A.城镇数量

B.城市数量

C.城镇人口

D.城镇规模

12.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什么D

A.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

B.经济推 动城市化

C.互无关系

D.相互推动

13.城市化与人均GNP的关系是?C

A.正比

B.反比

C.城市化水平低,人均GNP高

D.城市化水平与GNP无关

14.第三产业在城市化中的动力机制为 C

A.初始动力

B.根本动力

C.后续动力

D.持续动力

15.城市化进程在社会发展方面是如何体现的 C

A.家庭结构变化

B.生活状况变化

C.社会各项指标的变化

5.城市规划局2009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五

获奖情况学校名称(排名不分先后)报告题目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学生4 指导教师

一等奖北京大学慕“后”?幕“后”!—— 文化侵入下的“胡同人家”空间与情感防线社会调查张雪边雪张冰雪汪芳吕斌陈彦光 一等奖重庆大学女性·路径·安全——大路社区公共空间路径安全调查刁宇莹陈前池杨培峰许剑峰谭少华

一等奖同济大学老有所•乐:上海市四平路街道及苏家屯路老年人公共场所活动调研陆乐徐继荣李明铎程琳晓赵蔚、孙施文、栾峰、田莉

二等奖浙江大学迷途问道——杭州西湖景区旅游公交调研肖作鹏陈华杰石婷婷童心饶传坤

二等奖中山大学空间的政治——广州新港街城管小贩的生态空间调查陈昊关志强黄浩伦刘云刚李志刚

二等奖北方工业大学电瓶摆渡车的“后奥运生活”——石景山区电瓶车运行状况调查许瑞雪胥丽丽谢娣王昆梁玮男李婧

二等奖沈阳建筑大学浑南大道上的一米阳光——关注浑南大道两侧高层建筑对浑南大道产生的常年阴影问题赵曼彤周彗张宛宁孙瑞雪胡振国

二等奖中南大学 “鸠占鹊巢”——长沙市“住宅办公”现状调查及分析梁静蕙刘润姣郭美芳刘培李夙、刘钺、龙明东

二等奖重庆大学警惕孤独死——什邡市洛水镇“5.12”地震后孤老人群的孤独状况调查刘磊程建左雪梅李和平高芙蓉李浩

二等奖浙江工业大学庭院深深“深”几许——杭州市庭院改造绩效评价调研报告钱姗姗周艳丽申屠萃金华良陈前虎宋绍杭

二等奖西南科技大学弱有所依居无所碍——北川擂鼓板房区弱势群体无障碍生活现状调查易劲罗妍傅晶晶毛杰袁犁,姚萍,苏军,曾明颖

二等奖浙江工业大学车轱辘的方寸空间——杭州大型超市非机动车停车问题调查杨洋姜玮沈吉煜张振杭陈前虎孟海宁

二等奖四川大学闹中取“静”——城市商业中心区自行车停放调研温然彭文佼郑婧汪成璇成受明

三等奖北京林业大学基于城市安全的旧城中心区可持续再生探讨--以北京景***区为例吴丹子赵爽李冰闫晨李翅达婷

三等奖河北工业大学学之道,不以老为滞——天津市天塔街区老年教育情况调研徐宁宁张晓莹李蕊张俊玲孔俊婷、孟霞、肖少英

三等奖湖南大学历史舞台——太平街区改建初期现状及品牌定位的调查报告曹湛陈伟刘璐刘婕玲肖艳阳

三等奖山东科技大学 “开轩面场圃,何处话桑麻” ——青岛胶南市台西头村交往空间现状调查报告王强王腾飞赵林林张德霞程立诺

三等奖深圳大学城市生活休闲广场的使用特征调查——以深圳市为例谭艳霞何文王兴辜智慧

三等奖天津大学 “农改超”,路在何方——天津市南开区农贸市场更新问题研究报告刘思朔林经宇高敏李然然侯鑫 三等奖西南交通大学把脉城市·构建和谐——街道治安与街道设计调研报告曹力维陆水淼倪天鹏欧阳戈量毕凌岚冯月左辅强 三等奖西北大学 “躲猫猫”还要躲多久?——西安市康复路地区机动三轮车现状调查报告沈而亦杨晓旭徐珊姚珍珍许玲董欣

三等奖浙江科技学院 “方便”之处是否更方便——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公厕现状调查报告柏芸郑舟黄晗溟张小明郭莉、黄扬飞

三等奖重庆大学有“市”无“场”的困惑——低收入人群夜市经营状况调查黎真真曾穗平李和平高芙蓉李浩

三等奖大连理工大学山寨出租车——大连市凌水地区客运三轮车现象调研巫震宇欧黎明张路诗王正源杨东峰陈飞梁江孙晖

三等奖河北工业大学夜放花千树,惹得烦如雨——天津滨江道夜景照明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调研董凌月康晓娟牛爽孙红艳徐峰、白淑军

三等奖湖南大学某大学“一小时交通圈”调查及交通资源的合理化配置调研报告孙可夏叶杨文厚张严肖艳阳

三等奖南京大学垃圾何处容身?——南京奥体新城环卫设施配置调查穆晓燕刘航李阿萌顾福妹黄春晓芮富宏

三等奖苏州科技学院守门人守门难——关于苏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能现状的调研刘畅王震刘世敏蔡婷婷王勇曹恒德蒋灵德范凌云彭锐

三等奖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生命动脉——天津市花苑居住区抗震疏散道路现状调研报告张晓月徐云葳戴维彩余星宇许海燕朱凤杰刘欣王月兰旭孙永青张戈

三等奖同济大学小区客厅:传统包心制小区中心繁荣的成因调查分析张清谢茵朱小卉黎慧栾峰、赵蔚、田莉

三等奖浙江大学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杭州市下沙大学城设施共享调查谢莹郑玲刘欣张国伟饶传坤

三等奖中山大学流动的公共空间——广州市支线巴士的社会价值调查叶宝源王怡蕾董蓓蓓刘云刚、林琳

三等奖北方工业大学何处是我家——南锣鼓巷停车问题调研赵晨赵嫘张玉玉陈宇洁李婧任雪冰梁玮男

三等奖华中科技大学环岛OR患岛? 梁甜甜顾维雅梁甜廖晴黄亚平

三等奖苏州科技学院可游!可骑?——苏州古城自行车旅游线路调查潘晖靖沈佶平韦柯筠赵龙王勇曹恒德蒋灵德范凌云彭锐

三等奖四川大学营造具有“共同体”精神的板房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彭州市丹景山镇“金鹭板房社区”实地调查与思考龚洪程耀陈雨露成受明 三等奖西南交通大学防范流感灾害,优化居住形态——由******引发的居住区建设调查姜雨奇周立莫继东余佩航毕凌岚冯月左辅强

三等奖西华大学弃之易,分之难——对成都市市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意思和行为的调查程曦钟昂李孟霞杨刚江毅、徐康

三等奖北方工业大学唤醒沉睡的环廊——中关村地下环廊利用率调研潘晓智鲁勋刘冠雄宋金广梁玮男李婧

三等奖北京林业大学 “都市地道战”--城市地下通道流动商贩生存状况调研陶悦姗李尚乘李洁潘彦霖刘东云戴林琳

三等奖哈尔滨工业大学守望阳光——哈尔滨市高层住区阳光遮挡情况调查于松远刘宇舒李恺代苗程文

三等奖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梦醒时分:梦犹在,径难寻!——关于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情况调查王合娜朱俊红贺迎满王聪伟董仕君王力忠姜乖妮牛焕强

三等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政策视角下的钉子户问题调查王文娟刘福兴闫晶蔡超李昊、段德罡

三等奖北京林业大学辉煌与平淡--后奥运时代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可持续利用调研武旭阳陈笑凯张琬李翅达婷

三等奖东南大学围墙的昨天、今天、明天——南京市典型老小区问题调研陈月钱丹陈明智张倩,高源

三等奖河北工业大学点线面——大型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室外疏散空间调研王琰李春龙衣晓利赵宁孔俊婷、孟霞、肖少英

三等奖华中科技大学门:开启还是关闭,这是一个问题?卢诗阳余丹丹王慧林颖陈政帆戴菲

三等奖昆明理工大学医院看病“落脚”难——昆明城市中心区综合医院停车设施调查报告蔡嘉吴琐熊超陈桔吴松车震宇郑溪王连

三等奖南京工业大学今日的“城市田园”——南京市城区种菜现象及人群调研张妍陈宁静高莉魏宁峰黎智辉、黄瑛

三等奖山东建筑大学失东路——退商还路后山师东路商业现状调查赵倩范绍磊崔开张宇王巍赵亮王洁宁

三等奖苏州科技学院禾去何从——“厂中村”农民生活状况及土地利用情况章华王薇邹璀莹王佳王勇曹恒德蒋灵德范凌云彭锐

三等奖重庆大学衰而不败——老工业基地公共空间自发再利用现象调查江明珂吴瑕玉杨培峰许剑峰谭少华

三等奖深圳大学改变才是生存的不二法则——深圳市南山区街头书报亭生存状况调查林旭浩黄斌林楠曹颖吕诗佳

三等奖浙江大学 “市之秩,易道之治”——杭州市西湖区北部片区农贸市场调查柴舟月孙斌蒋靖罗双双饶传坤韦亚平

三等奖浙江科技学院流动的红色风景——杭州市公交自行车运行调查报告叶其军鲍文薇孔超菲边江冯雨峰钱俭

三等奖青岛理工一种文化,一种空间 佳作奖北京工业大学交·接——北京市西木樨园老旧职工住区居民生存环境与更新模式研究史源陈熹微李强

佳作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道路之“屏”——广西北海市载客三轮车到对城市交通影响报告路杰梁菲菲吴稷轩田小波程娟曾丽群

佳作奖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聚散——北京出租车交接班停车现状调研付山王晨熙张昊李爽丁奇范霄鹏冯丽

佳作奖长江大学双城记——荆州市古城墙现状调研报告田阳陈翥王欣王灵华王宇曹志立

佳作奖东北大学黑白印“相”—沈阳市西塔街区商业文化服务设施调研陈石刘哲张静茹赵静顾威付艳华

佳作奖哈尔滨工业大学 “鹏”门今始为君开——哈尔滨市大学设施向公众开放情况调研报告刘博张威涛于婷婷杨斌郭嵘,冷红

佳作奖合肥工业大学城市驿站---合肥公交车站的人性化探索张融张敬贤张萌林姣王方王琳顾大治张晓瑞

佳作奖昆明理工大学我们离城有多远?——昆明市呈贡大学城学生出行特征调查李娜陈贝叶简传芸尹君陈桔吴松车震宇郑溪王连 佳作奖南京工业大学二次渡江黄雷吴鹏唐豪方遥

佳作奖南京大学旧宅里的新天地——记南京门西谢公祠1号更新模式探索卢银桃秦正茂景丹丹黄莹黄春晓芮富宏

佳作奖宁波大学科技技术学院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关于桂井社区活动公共参与度的调查方坚徐明欢陶文娅周剑涛陈芳张金荃徐进刘艳丽张美亮

佳作奖三峡大学明珠之路——安全之患——宜昌市夜明珠路交通安全调查韩娇林杨光明杜之龙何强陈林原华君

佳作奖山东建筑大学安置=安居?——对安置区内居民生存状况的调查丁宁孙皓张琳颜钊吕学昌倪剑波赵亮王巍肖建卫许艳

佳作奖苏州科技学院 “锈”迹“绣”绩——苏州老城区工业遗存再利用情况调查姜月金寅杰陈卫林王勇曹恒德蒋灵德范凌云彭锐

佳作奖同济大学意象提篮桥:空间认知与规划启示吴怨王频夏宛诺栾峰、孙施文、赵蔚、田莉

佳作奖中国人民大学 “微循环模式”下南锣鼓巷的历史文化保护牛喆徐英夕郐艳丽 佳作奖北京大学后奥运时期北京中轴线城市意象认知调查王锡泽王玉瑜王天璞汪芳、吕斌、陈彦光

佳作奖东北林业大学迷道穿行,何处寻北?——哈尔滨市南岗中心区地下交通系统方向标识调研李姮刘慧媛郑鑫高原焦红、任志华、张军、刘男、万婷、庞春雨 佳作奖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财产的保障,还是生命的枷锁?——关于张家口市居住区内防盗网现状的调查报告严芬郭会亮李杰王雪飞董仕君王力忠姜乖妮牛焕强

佳作奖华中科技大学步履蹒跚的城市非正规性地区的变迁——以武汉汉正街为例包磊何召立肖宁林洪亮平

佳作奖江西理工大学拆迁,拆散的心灵家园——章贡老城区拆迁住户邻里关系调查马莉惟罗熙文郑录洋张维龙易秀娟、商林燕、蔡丽蓉、彭峰、龙专方、许力

佳作奖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台东商业区交通可达性社会调研牟健张璞苗华楠孟庆皓孙旭光王建毅朱一荣蒋正良

佳作奖三峡大学聆听流动的话语——校园交通标识系统调查研究赵璐邓燕萍龚军红曾鹏陈林原华君

佳作奖山东建筑大学城市,安以致达——济南山大路科技市场地区安全疏散问题调查李子波崔益健高增唐瑫王巍,赵亮

佳作奖天津大学大学生→村民?——北京挂甲屯片区大学生租房状况调查刘雪娇张又天高晓雪张梦恬侯鑫

佳作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形象与生活的博弈——城市大型音乐喷泉噪音污染状况调查叶静婕张逸凡巩岳张译丹李昊闫增峰

佳作奖西南交通大学城市齿轮——都江堰市灾后重建规划公众参与性调研徐晓燕陈晨朱小丹李志兵毕凌岚冯月左辅强

佳作奖西南科技大学邂逅地铁左右为难——成都市地铁二号线站点施工期间交通状况调查邱崇珊周逸影魏德刚姚萍,袁犁,苏军,张瑞萍

佳作奖大连理工大学我的世界在哪里——城乡结合部“棚户区”儿童活动空间调查冯浩张博为马秋艳张颖薇杨东峰梁江孙晖陈飞

佳作奖哈尔滨工业大学大“隐”隐于市——花园街区居民生活安全隐患调查贾超夏雷孟凡宇王淼程文

佳作奖河北工业大学且行且停——旧城区大型综合医院交通空间调研分析冯玉杰任肖肖问妍祝新伟孔俊婷、孟霞、肖少英

佳作奖昆明理工大学 CHINA到底拆了什么——昆明马街区域改造中集市的去留问题调研报告杨璠周增丽赵锁钱温世庞陈桔吴松车震宇郑溪王连 佳作奖南京大学探索灰色空间:两个城市乞讨者的生存空间调查报告邹府翁加坤黄春晓芮富宏

佳作奖山东科技大学莫让停车“忙里偷闲” ——传统功能分区模式下停车调查卜晓丹王进刘博李巧玲赵景伟、程立诺

佳作奖深圳大学门前冷落车马稀——深圳地铁公交接驳站“闲置”的调查分析报告古小平邓波贺中辉梁青清谭维宁

佳作奖同济大学商流不息、磁力寻踪:社区商业设施影响力调查汪洋赵至成王俊赵斌田莉、栾峰、赵蔚

佳作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园你我“他”——校园公共空间对外使用调查屈雯杨郑鑫李云翔李少翀李昊、黄明华

佳作奖西南科技大学即将消失的历史逐渐淡去的记忆----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古镇保护问题调查孙艺丁海伟曾寒梅罗曼琳李秀、聂康才

佳作奖东北林业大学城市的“动脉血栓”——哈尔滨市主城区交通环岛现状调研赵金龙刘华凝吴佳乘张军刘男任志华焦红庞春雨万婷

佳作奖东南大学通勤路漫漫——南京市P&R系统选择意向调研王文佳盛夏房佳琳朱彦东,张倩

佳作奖山东科技大学用和谐铺筑民生之路 ——九华山马路市场调查报告刘杰杨阳韩龙凤殷龙程立诺

佳作奖深圳大学注脚城市的文化风景——深圳南山区街头调研报告刘嘉斌彭颖桐黄爱琴秦伟洪吕诗佳

佳作奖西北大学秦人•秦地•秦之声——关于西安老城区秦腔公共表演空间的调研廖凯段宝山陈华张志清董欣李建伟

佳作奖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建筑分院源于学生、创业脚下——舟山东路“学生街”调查吴庆丰郑芙蓉詹怡红周杰应云仙傅盈盈陈玉娟

佳作奖长安大学寻找失落的家园——呼唤社区精神的回归丁亮顾青雨侯锦赵文俊杨育军、周华

佳作奖华南理工大学当住宅变成仓库——天河IT商业区周边住区“住改仓”消防安全问题调研许杰兰张玮璐邹百平沙思云陶杰,戚冬瑾,魏立华,易乔 佳作奖南京大学评事街的前世今生索超张丹妮张茜周之聪黄春晓芮富宏

佳作奖西北大学我的安全在哪里——西安市翠华北路行人安全的调研赵丹朱琳程洁娄颖寅董欣李建伟

佳作奖浙江科技学院一百位老人的一天——老年人居住状态调查杨轶辰陈立陈彬刘雅静冯雨峰钱俭

佳作奖东南大学欲与天公试比高——南京老城高层建筑地标(1980-2009)变迁调查左为陶睿葛晓宇金振科高源,朱彦东

佳作奖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患火窥城,防于未“燃”——张家口市历史文化街区堡子里消防问题的调查报告张欢田薇胡春浩杨雪伟董仕君王力忠姜乖妮牛焕强

佳作奖华南理工大学退贤让路 ——广州市体育东路建筑退缩位现状调研陈明哲李冕孙晓丽汤黎明,魏立华,戚冬瑾,刘姝婧

6.2009年免疫规划工作总结 篇六

我市的的免疫规划工作在市卫生局的领导下,在下级业务主管部门正确指导下,中心领导高度重视,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事件》《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及《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的要求积极探索免疫规划管理工作的新思路。以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加速麻疹控制全面推进病毒性肝炎监测与控制,控制免疫规划针对疾病的发生和流行等工作为重点,狠抓落实,在做好儿童常规免疫工作的基础上,适时开展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活动,我市免疫规划各项工作均取得一定的成绩,现将2009年我市免疫规划科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疫苗强化免疫查漏补种工作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

1.周密部署群策群力圆满完成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

2.完成了乙肝(GAVI)项目工作

3.开展了乙肝疫苗查漏补种的宣传发动机摸底造册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三)积极应对甲流疫情认真搞好甲流疫苗的运输

(四)做好计免相关疾病监测工作

(五)加强免疫预防接种工作,不断提高基础疫苗接种率

(六)加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体系的建设与管理

(七)进一步规范疫苗购销渠道,全市生物制品购销呈现良好势头

(八)2010年工作计划:

1.继续贯彻落实《免疫规划管理工作规范》《条例》

(1)继续做好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的宣传和培训

(2)在“4.25”预防接种宣传日,继续开展对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和《条例》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预防接种的知晓率

(3)建立和健全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制度,对接种责任区域内的学校,幼儿园,托儿所,要协助教育部门对其负责查验接种证得人员进行培训,对漏种儿童及时补种

(4)加强对预防接种补助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切实落实接种人员劳务报酬和预防接种免费政策

2.进一步规范预防接种单位的接种行为

3.继续做好计免相关疾病的监测工作

(1)保持AFP病例监测系统的高敏感性

要求

① 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报告发病率≥1/10万

② 病例报告后48小时内调查≥80%

③ 麻疹发生后14天内双份合格粪便(两份样本采集时间间隔24小时以上,每份量不少于5g)采集合格率≥80%

④ 粪便标本采集后7天送实验室送达率≥80%

(2)麻疹监测按新《全国麻疹病例监测方案》执行

要求麻疹疑似病例血标本采集率≥90%麻疹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率及血清等确诊率达100%采集血标本7天送至市疾控中心暴发疫情血标本要及时送检,实验室报告出来后在将结果录入系统进行分类

4.加强免疫接种工作,提高接种率

(1)基本资料的建立。建立五年内当地人口数,7岁以下各年龄组儿童数计免基本资料归档

(2)做好儿童基础免疫预防接种工作,开展常任儿童和流动儿童接种率调查

(3)做好接种率监测工作,每单月20日前上报县前2个月的常规免疫数据

(4)开展重点地区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

1)对全市8个月-4岁儿童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确保2012年顺利完成清除麻疹目标

2)完成1994年1月7日-2001年12月31日出生的未接种后未完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儿童的第2、3针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

5.认真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和诊断工作

6.疫苗流通与管理

(1)加强一类疫苗的计划采购分发与管理工作

(2)切实加强二类疫苗的经营管理

(3)确保二类疫苗的质量达到控制相关传染病目的(4)每2个月对疫苗入库、出库、使用、报销、库存等疫苗使用进展情况上报《疫苗注射使用进度与计划调整报表》逐级上报汇总

7.组织开展计划免疫督导和接种率调查

市疾控中心每季度组织免疫规划科人员对县级乡级进行一次定期督导,督导项目有预防接种补助经费落实情况接种率抽样调查冷链管理及运转情况,疫苗使用与管理各县市区免疫规划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疫苗可预防疾病的监测情况

郴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

7.城市规划局2009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死亡资料来源于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铁岭市死因登记系统肿瘤死亡资料, 由市疾控中心定期进行漏报调查, 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人口资料来自2009年至2012年铁岭市公安局、统计局等部门统计数据。

1.2 方法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死因编码, 用Death Reg2005进行统计病死率分析, 率之间的比较采用采用SPSS 18.0进行χ2检验。采用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标化,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表1)

2009年至2012年铁岭市城市居民平均人口数为446008人, 其中男性222544人, 女性223464人, 性别比为:0.996:1。4年共报告死亡人数11124人, 年均病死率623.53/10万, 共报告肿瘤死亡数2767人, 年均病死率155.10/10万, 占总病死率的24.87%, 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为城市居民第二位死因, 其中恶性肿瘤死亡2749人, 年均病死率154.09/10万, 占全部肿瘤死亡的99.35%。

2.2 不同性别恶性肿瘤死亡情况 (表2)

总体上恶性肿瘤死亡居前五位分别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及食管癌。男性恶性肿瘤病死率高于女性 (χ2=62.84, P<0.05) 。不同性别恶性肿瘤病死率前五位不同, 男性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及结直肠癌, 女性恶性肿瘤前五位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及胃癌。

2.3 不同年龄恶性肿瘤死亡情况 (表3)

随着年龄的增加, 恶性肿瘤病死率呈上升趋势, 各年龄组男性恶性肿瘤病死率均高于女性。0~14岁年龄组为白血病;男性15~44岁和45~59岁组肺癌居恶性肿瘤死亡第一位, 女性15~44岁组乳腺癌居第一位, 45~59岁组第一位为肺癌、其次为乳腺癌;60岁及以上年龄组肺癌居首位。

3 讨论

2009年至2012年铁岭市恶性肿瘤病死率为155.10/10万, 低于国内部分地区监测水平[1,2]。病死率居前五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 这与全国情况一致[3], 说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肿瘤的防治是我市今后肿瘤防治工作的重点。不同年龄组结果显示, 除0~14岁为白血病外, 其余各年龄组肺癌是恶性肿瘤主要死亡原因, 同时男性恶性肿瘤病死率高于女性, 提示这与男性具有较多的不良生活 (如吸烟、酗酒) 和过大的的精神压力等危险因素暴露机会较多等因素有关, 提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加强控烟等针对控制措施, 同时男性自身也应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

女性15~44岁年龄组、45~59岁年龄组乳腺癌死亡占第一、第二位, 应提高重视, 加强健康教育、减少危险因素的暴露、推广乳腺癌早诊早治技术, 延长生存时, 减少乳腺癌发生和病死率。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居民生命和健康的最重要慢性病, 针对日益增高的肿瘤负担, 一要继续加强肿瘤防治知识宣传,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倡合理膳食, 加强体育锻炼,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二要积极推广主要恶性肿瘤的筛查, 开展早诊早治工作;三要坚持肿瘤规范诊治工作。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病死率, 延长人群寿命。

摘要:目的 了解铁岭市城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趋势。方法 对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铁岭市死因登记系统肿瘤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死亡2749人, 年均病死率154.09/10万, 占全部肿瘤死亡的99.35%, 男性恶性肿瘤病死率高于女性 (χ2=62.84, P<0.05) 。不同性别恶性肿瘤病死率前五位有所差别, 男性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及结直肠癌, 女性恶性肿瘤前五位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及胃癌。结论 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居民生命和健康的最重要慢性病, 应积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低恶性肿瘤病死率。

关键词:城市居民,肿瘤,死因

参考文献

[1]刘清, 郭少林, 韩秋菊.齐齐哈尔市北三区2008~2010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 23 (2) :244-245.

[2]吕艺, 王侠, 赵琳, 等.2002-2009年沈阳市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及趋势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1, 27 (6) :650-652.

8.城市规划局2009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八

第七章 建设内容与规模

一、保护性耕作工程区建设

(五)华北长城沿线区

在本区域66个县(场)中选择45个县(场),建设保护性耕作工程区,每个工程区面积3万亩,总面积135万亩。

每个工程区配置70~80马力拖拉机、免耕施肥沟播机、秸秆还田机、大型深松机、除草机、机载式植保机械等专用机具140台,示范样机8台,配置培训宣传、效果监测、信息采集、交通工具等仪器设备48台件。修建机库棚等3300平方米,培训用房100平方米,修缮机耕道约38千米。

(六)黄淮海两茬平作区

在本区域480个县(场)中选择163个县(场),建设保护性耕作工程区,每个工程区面积3万亩,总面积489万亩。

每个工程区配置70~80马力拖拉机、免耕施肥沟播机、秸秆还田机、大型深松机、除草机、机载式植保机械等专用机具149台,示范样机8台,配置培训宣传、效果监测、信息采集、交通工具等仪器设备48台件。修建机库棚等3300平方米,培训用房100平方米,修缮机耕道约38千米。

二、技术支撑能力建设

根据保护性耕作发展形势和过程建设需要以及现有基础,规划只进行国家级的保护性耕作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根据建设方案,国家保护性耕作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内容包括:

(一)土建工程

改扩建实验室700平方米。其中:科研开发部改扩建实验室500平方米;机具试验检测部改造试验室200平方米。

(二)仪器设备

配置各类仪器设备共65台件。其中:

科研开发部:配置仪器设备31台件。包括:机具开发与试验设备6台;水蚀风蚀仪器2台;土壤水分、水势、导水率等仪器设备9台件;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测试设备3台;其它仪器设备11台件。

培训推广部:配置仪器设备18台件。包括:编辑排版、速印等培训教材编印系统5台件;电视录像采编系统4台件;网络服务器、数据收集及影像处理等信息网络平台设备9台件。

机具试验检测部:配置仪器设备16台件。包括:功率、油耗、牵引力等动力机械测试仪器6台;零部件可靠性、检测等仪器3台;地表平整度、土壤蓬松度、播种性能综合试验台等田间测试仪器设备7台。

第八章 效益分析

本规划实施后,将建成高标准的保护性耕作工程区2000万亩,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保护性耕作。工程区农业装备水平大幅提高,传统耕作习惯得到改变,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机农艺等多学科农业技术相结合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普遍应用,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三级保护性耕作技术支撑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推动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支撑能力得到较大提高。预计至2015年,通过项目建设与辐射带动,新增保护性耕作面积约1.7亿亩,占我国北方15个相关省(区、市)及苏北、皖北总耕地面积9.8亿亩的17%左右。

一、社会效益

通过规划的实施,可有效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农民主动采用保护性耕作的步伐将大大加快,同时也可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的意识,促进形成学知识、用技术的良好氛围,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保护性耕作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推进农业机械的应用,提高农机化水平,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并有效缓解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压力,进而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保护性耕作工程的实施能够促进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推动优势农产品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二、生态效益

工程实施后,可以有效减少工程区及周边地区地表裸露,减轻风蚀强度,平均减少农田扬尘量50%左右,降低空气中浮尘含量,降低沙尘天气发生的强度和频率;减少耕地表土流失量40%~80%,减少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养分的流失,可持续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大气环境。

三、经济效益

工程实施后,每个生产周期平均可减少田间作业工序1~4次,每年可减少柴油消耗4~5万吨,节省化肥投入50~70万吨,节水3~6亿立方米,亩均降低生产成本15~30元,与传统耕作相比粮食增产5%以上;经测算,2000万亩工程区每年降低各类生产成本3~6亿元;增产粮食2.5亿公斤以上;工程区内每年节本增效总收益达5.5亿元以上。

第九章 环境技术风险评价及规避措施

尽管保护性耕作技术已经被许多国家采用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在我国仍作为一项正处于发展过程中的新型耕作技术。在保护性耕作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技术与农业生产环境变化趋势的分析研究,认真总结国外推行保护性耕作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以及前一时期我国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的经验模式,逐步加以完善,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进行风险防范。

一、病虫草害问题及其规避措施

根据国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实践看,免耕措施可能导致农田滋生杂草和某些病虫害加重。从我国的多年实践看,草害主要是在长城沿线农牧交错区表现比较明显,病虫害的影响程度与常规耕种模式相比并不突出。因此,对实行保护性耕作农田的杂草控制是主要矛盾。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就是在解决了化学除草后,保护性耕作才得以大面积普及。我国在示范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病虫草害防治,不同区域针对杂草类别及其不同生理阶段已选择出相应的除草药剂及灭杀时机;同时,还结合区域特点,推广机械除草技术,主要是使用带有除草翼刀的松土机械,结合中耕等作业切断草根,干扰和抑制杂草的生长,达到控制或清除杂草的目的。从我国近年来的应用实际看,效果比较显著,基本可以有效控制杂草发生。

从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中杂草控制措施看,化学除草是一种效率很高,但对环境可能产生的污染已引起有关人士的关注。从国外的经验看,一是开发新的低毒、低残留高效专用除草剂。二是机械除草,减少除草剂的使用。美国就是通过采用这两种措施,使除草剂的使用量减少了2/3。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也在积极开发新型除草剂,同时,也在引进国外机具的基础上,开发出两大系列多种型号的深松、浅松除草机,并已批量生产。另外,一些地方在试点实践中,还总结出许多结合倒茬、接茬作业进行除草的经验,效果很好。

二、土壤耕层紧实和板结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于免耕技术对土壤耕层容重变化及土壤板结问题,在我国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出现争议的原因是免耕技术应用区域及土壤类型不同而引起的。国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实践已证实:免耕技术可以有效避免传统长年翻耕形成的“犁底层”,采用深松深耕等少耕技术也可以有效打破犁底层。我国部分地区采用保护性耕作发生土壤耕层紧实及土壤板结问题,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应用区域有问题,保护性耕作适宜气候相对干旱、农田水分含量相对不高的地区,如果在降水量大、土壤含水量经常保持很高的区域可能出现土壤板结问题。二是应用土壤类型有问题,在地势低洼、土壤粘重的农田,不适宜保护性耕作技术,否则可能出现土壤板结问题。

当前我国推行保护性耕作的区域主要是北方地区,选择的农田主要是风蚀水蚀严重的轻质土壤。此外,我国应用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将少免耕技术与秸秆还田和覆盖技术结合,不会出现土壤耕层紧实、土壤板结问题。为避免此类风险,本工程将在实施区域选择上严格把关,确保项目区的技术适宜性。

三、技术模式适应性问题及优化措施

9.城市规划局2009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九

◆ 学术活动

1.召开学会秘书处工作会议(1月.学会秘书处负责)

2.组织第一次城市规划论坛(2月.主题:城市规划建设应对老龄化问题与策略.学会秘书处)

主讲人: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学院院长姜长征副教授

3.开展学术论文征稿评选活动(2月.拟定论文参考题目、学会秘书处负责)

4.组织学术报告会(4月.主题:待定学会秘书处负责)

主讲人:华东师大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博导 宁越敏教授

5.组织第二次城市规划论坛(6月.主题:待定.学会秘书处负责)

主讲人: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 吴永发教授

6.组织西藏城市规划考察团(6月.地点待定.协会秘书处负责)

7.组织学术报告会(7月.主题:待定.学会秘书处负责)

主讲人:同济大学博导杨贵庆教授

8.组织第三次城市规划论坛(8月.主题:待定.学会秘书处负责)

主讲人: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江海东总工

9.组织参加“2009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年会”(9月.地点:天津.学会秘书处负责)

10.组织学术报告会(10月.主题待定.学会秘书处负责)

主讲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学博导、钟训正教授

11.组织合肥地区第五届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方案评优活动(10月.协会与房地产业协会联合举办,邀请专家评选,媒体报道)

12.组织第四次城市规划论坛(11月.主题:待定.学会秘书处负责)

主讲人: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叶青教授级高工

13.组织参加“2009中国小城镇规划学术年会”(11月.地点:待定,学会秘书处负责)

◆ 国际合作

14.邀请英国学者对合肥进行考察、讲座(3月.主题待定.合肥工业大学周国艳负责)

15.组织会员赴南美洲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等国“城市文化与城市特色”学术考察(9月.学会秘书处组织)

◆ 宣传出版

16.编辑出版《合肥市城市设计作品图集》(5月.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负责)

17.编辑出版4期《合肥城乡规划》杂志(全年季刊内部发行、学会、协会、学志规划研究中心负责)

18.编纂《合肥城市规划志》(学志规划研究中心负责)

19.编辑出版城市规划专著(学会秘书处负责)

◆ 技术服务

20.组织完成规划咨询项目、课题研究(学志规划研究中心负责)组织规划设计项目评优(学志规划研究中心负责)

22.组织规划设计方案评审(协会和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负责)

◆ 教育培训

23.组织政策法规培训班(市规划局法规处和学志规划研究中心负责)

24.组织规划专题培训班(市规划局各分局、处和学志规划研究中心负责)

◆ 组织建设

25.筹备学会、协会理事会换届工作(3月.学会、协会秘书处负责)

26.调整《合肥城乡规划》杂志编委会(4月.协会秘书处负责)

27.筹备成立女规划师协会(4月.市规划局、陈越负责)

28.筹备成立“合肥市规划学会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4月.市规划局汪路负责)

29.筹备成立“合肥市城市规划设计单位联谊会”(5月.市规划院姚本伦负责)

30.筹备成立“合肥市规划学会景观规划师学术委员会”(5月.市规划局梁碧宇负责)

31.筹备成立“合肥市海外规划师联络会”(6月.合肥工业大学周国艳负责)

32.学会、协会二级组织换届与调整(10月前,学会、协会秘书处负责)

33.召开学会、协会常务理事会(2月、11月.学会、协会秘书处负责)

34.召开协会会员单位理事会议(11月.协会秘书处负责)

10.城市规划局2009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十

一、关于2009年的工作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

我局党组十分重视双拥工作,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并把双拥工作列入了党组工作的议事日程和作为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党建工作一同布置、一起安排、一并考核。为切实加强对双拥工作的组织领导,局里和各基层单位都成立了相应领导机构,落实了分管领导和具体经办部门及人员,使双拥工作有人抓,具体事件有人办,确保了把双拥工作落到了实处。

(二)广泛开展双拥活动,进一步提高对双拥工作认识

为了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对双拥工作的认识,增进与驻地官兵的感情,我局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形式了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双拥工作深入人心。

1、大力开展双拥、国防教育。局机关、各二级局(中心)、各基层单位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宣传和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利用墙报、黑板报、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广泛深入开展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双拥宣传教育,宣传驻泸部队官兵为XX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宣传革命先烈和“功臣”们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所建树的丰功伟绩,宣传军地双拥先进典型,特别重点宣传了我市获全国双拥模范城 “五连冠”的重大意义。通过这些活动,在全系统营造情系国防、心系双拥的浓厚氛围,使大家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五连冠”创建成果。全系统受教育面达90%以上。

2、积极开展慰问活动。在元旦、春节、“八·一”等重大节日,各单位广泛开展了注真情、办实事、送温暖活动。为了做好纪念活动的各项工作,局党组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2008年元旦、春节期间双拥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建军81周年纪念活动的通知》。一是各单位特别是系统内的各级文明单位与军民共建单位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拥军慰问活动。规建局机关与空军95773部队开展了精神文明共建暨庆“八一”座谈会,会上市规建局领导感谢空军部队长期以来对XX市城市规划建设的大力支持,向全体官兵致以节日的祝贺,并送去价值4000多元的慰问品。空军部队领导也表示,将继续在城市规划建设施工中尽力给予人力和物力上的支持,为加快XX城乡规划建设步伐献计出力。市公交有限公司分别与舟桥二连、驻泸空军部队开展了拥军慰问活动,并送去了价值上万元的慰问品。二是积极开展部门结对帮扶困难重点优抚对象慰问活动。按照市直机关工委、市双拥办《关于下达市级党政部门结对帮扶困难重点优抚对象名单的通知》精神,我局领导带队,多次深入到结对帮扶居住在叙永落卜镇草坝村二社的困难重点优抚对象杜枝炎老人家中,对其亲切看望和慰问,并送去上千元的慰问品和慰问金。同时,详细了解了杜枝炎老人目前的生活状况和所面临的困难,并与落卜镇政府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协商有关老人晚年生活的相关具体事宜。三是市房管局、市建工局、市质监站、房监交所等十多个单位还专门召开了“复转退军人及军民座谈会”,对本单位的复员转业退伍军人、烈军属进行了慰问。局团委还组织青年志愿者与军烈属开展了“一助一”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上述活动均受到了部队官兵的欢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为驻泸部队热爱XX,建设第二故乡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激励复员转业到城建系统的同志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在城建岗位上建功立业,再创辉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军地双方的文化生活,而且增进了相互了解,沟通了军民感情,促进了军民团结,加深了军民友谊。近年来,局系统有十几个单位与驻泸部队的基层连队结为对子,签定了共建协议,有组织、有计划、有内容的开展了军民共建活动。在平时,共建单位有什么大型活动或者重大事务,共建双方都积极支持和配合,有求必应。在城市建设施工中驻泸部队均给予了人力上和物力上的支持,为加快XX城市建设步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重大节日(如元旦、春节、“八·一”)共建双方都要组织开展联谊活动,举办演讲比赛、歌咏比赛、学习军事知识和国防知识、召开座谈会、畅谈人生理想等活动。如局机关与空军95773部队在“八一”双方签署共建协议,商议共建的有关事宜,并把每年春节、“八一”定为两个单位法定的活动日。房交监所春节与空军驻泸部队开展了联欢会,并向部队官兵赠送了慰问品。局机关、市城监支队、质监站等的联谊活动都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具有较强的活力。开展军民联谊活动已成了为广大官兵和系统职工最踊跃参加的活动,通过军地互动,互办实事,进一步增强了军政军民团结,为争创“双拥模范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实施爱心献功臣,为驻泸部队办实事、办好事

在为驻泸部队和现役军人做好事、办实事上,我们根据规划建设系统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开展工作。

1、在乘车、乘船等方面提供方便。市公交有限公司在当前燃油价格急剧上涨的非常时期,仍继续对现役军人乘坐217、201、3路三条拥军专线实行现役军人免费乘车,为驻泸空军部队官兵出行提供了方便。在宝来桥渡口实行现役军人免费乘船。

2、在部队营区建设、规划设计、营区绿化、供水等方面为驻泸部队尽可能地提供优惠政策、提供技术咨询、减免配套费等规划建设服务,为部队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宽松的政策环境。如为新消防指挥中心选址做好工作;为武警支队迁建多次选址,并特事特办办理机关规划手续,支持其营房建设。

3、圆满完成转业、退伍军人安置任务。我局始终把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每年市里下达给我局系统的军队转业干部和退伍士兵的安置任务都相对较重,但我们从来没有因困难多、压力大而推诿,总是克服困难,千方百计去完成,真正为复转退军人排忧解难,解除后顾之忧,今年共安置转业军官2人,退役士兵2人,安置完成率达到了100%,复转退军人都非常满意。

4、认真积极地做好企业军转干部的工作。我系统现有军队复转退人员460多人,为切实做好全系统涉军人员的解困维稳工作,专门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的涉军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并纳入了目标考核的内容,健全工作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了涉军人员的实际困难,努力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将人员控制在本单位、本部门。特别是做好困难企业和转制企业中的军转干部的思想稳定工作,市规建局在春节前召开了系统内企业军转干部代表座谈会及发放了慰问金;忠山公园、城监支队专门召开了退伍军人和军属座谈会,并发放了慰问品及慰问金;公交公司还主动上门看望慰问困难转业复员军人。使他们切实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单位的关心和温暖。截止目前,无一人到省进京,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关于2010年的工作

1、继续开展双拥创建工作,加强对系统基层单位双拥工作的指导。

2、认真组织开展好元旦、春节、八·一期间双拥宣传月(周)活动和各种拥军优属活动,力求在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等方面有所创新。

3、认真做好转退军人的安置工作,认真落实好企业军转干部的各项政策。

11.城市规划局2009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十一

通知要求,在教育资源相对均衡的地方,要积极通过单校划片的方式,落实就近入学的要求。在目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实行多校划片的,应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派位未能进入热点学校的学生,仍应就近安排至其他学校入学。对于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学校,要加快推进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通知明确,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统筹下,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社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确保公平和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为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划定片区范围。鉴于一些地方人口分布和学校布局具有不均匀性、街区形状具有不规则性,就近入学并不意味着直线距离最近入学。要充分考虑可能影响公平的各关键要素,确定相对科学的划片规则,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整体上相对就近入学。片区确定后,应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对于新建学校或新建居民小区的划片,以及需要对现行片区进行调整或准备实行多校划片的,通知要求,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现代治理理念,完善各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划片和片区调整工作机制,强化划片工作程序和内容的公开、公平、公正,提升划片结果的公信力。要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的作用,及时化解划片、招生、入学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共治共享。划片及片区调整工作备受关注,应当提前广泛告知,设立必要的过渡时限,给社会留出合理的预期时间。

此外,通知还明确要求各地严控特殊招生比例。2016年,各区(县)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初中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要降到区(县)初中总招生人数的5%以内。各地要梳理针对特定人群的优惠招生政策,取消不必要的特殊政策。确有必要的,应在学生所在片区内统筹予以保障,原则上不得跨片区择校。同时,为方便随迁子女入学,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居住证暂行条例》要求,研究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切实简化优化随迁子女入学流程和证明要求,提供便民服务。学校要实行混合编班和统一管理,促进随迁子女融入学校和城市生活。

12.城市规划局2009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十二

1 监测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根据运城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 将全市13个县 (市、区) 的全部0岁~4岁儿童作为监测对象。

1.2 方法

城市建立地段—区—市, 农村建立村—乡—县, 以妇幼保健机构为中心的三级监测网, 形成村—乡—县—市的儿童死亡报告网。

2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主要结果

2.1 2009年运城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出生情况

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 全市出生率与2008年的0.93%相比, 有所上升。

2.2 2009年运城市5岁以下儿童各年龄别死亡率

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我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0.80%, 婴儿死亡率为0.70%, 新生儿死亡率为0.60%, 1岁~4岁儿童死亡率为0.10%, 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与2008年的0.96%相比, 有明显下降。儿童死亡的年龄别构成以婴儿为主, 而在婴儿死亡中, 又以新生儿死亡为主, 占到婴儿死亡的85.88%, 所以降低婴儿死亡率尤其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我们认为重视孕期保健, 提高产科质量, 提高新生儿抢救水平, 认真做好产后护理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2.3 2004年—2009年运城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趋势

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 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05年—2009年呈逐年下降趋势, 但2005年较2004年有所上升。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较2008年有所下降, 下降幅度为16.2%;全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04年—2009年呈下降趋势, 2009年较2008年下降幅度为18.3%.

2.4 2009年运城市5岁以下儿童各年龄别主要疾病死因、死亡率及构成比

见表4.

死亡率及构成比

由表4可以看出, 新生儿组、婴儿组、0岁~4岁组前四位死因均为早产低出生体重、缺氧缺血性脑病、出生窒息、神经管畸形;1岁~4岁儿童组死因依次为:溺水、交通意外、先天性心脏病、意外中毒。值得注意的是, 我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 先天性心脏病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且其他身体畸形比例也有所增加, 提示与近年来工业发展, 生态环境被污染有关。

2.5 2008年—2009年运城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前治疗情况

见表5.

由表5可以看出, 2009年与2008年比较, 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前住院治疗的比例上升了7.58%, 门诊治疗比例比2008年增加了11.28%.

2.6 2008年—2009年运城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地点情况

见表6.

与2008年比较, 2009年死于医院的比例上升了40.38%, 死于家中的比例则明显下降。

3 讨论

3.1

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显示, 我市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0.80%, 远低于全省1.06%的死亡率。但这并不能说明我市经济水平发达、卫生保健情况良好, 而恰恰反映了我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工作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报现象。

3.2 2009年我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死因依次为:

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出生窒息、神经管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等。针对首位死因“早产低出生体重”, 应加大对县、乡、村妇幼人员的适宜技术培训, 使其能够熟练掌握此项技术。另外, 还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 为孕产妇提供卫生、营养、心理等方面的医学指导与咨询, 最大限度地减少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

3.3 针对“先天性心脏病”和“神经管畸形”的高发生率, 我们要做好三级预防工作:

孕前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孕期开展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产后做好产妇和新生儿随访工作, 发现新生儿问题, 及早提供医疗服务, 减少先天异常死亡的比例。

3.4

13.临澧县烟花局2009年工作规划 篇十三

临澧县烟花局2009年工作规划

一、工作思路

继续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烟花产业“控小扶大、调优调强、特殊保护”的工作要求,创新产业发展措施,坚持以科技开发、产品转型为重点抓产业提升,以培育龙头、产业宣传为重点抓市场营销,以战略引进、争取融资为重点抓产业招商,以换证整改、日常巡查为重点抓产业安全保障,以行业协作、治理协调为重点抓环境优化,引导企业克服金融危机等困难,推动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实现产业产量4万箱,产值4.2亿元,新增投资2000万元以上,完成税费1200万元以上。

二、工作措施

(一)突出科技创新,促进产业提升

1、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培训本地人才,联合县安监局、人 临烟发„2009‟2号

事局举办全县烟花企业法人代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技术培训班,聘请省科技职院高级工程师讲授烟花爆竹生产工艺,考试合格的,给予职称等级评定,全年争取评定初级职称人员100人以上;引进外地人才,积极引进行业发达地区高级人才来我县工作,全年协助企业引进中高级人才5人以上。

2、提高科研开发能力。成立临澧烟花爆竹研究所,以研究所为平台,聘请北京理工大学、省科技职院、浏阳知名行业专家指导,集中本地优秀技术人员,消化吸收行业先进技术,研究创新生产工艺、产品种类,提高产品档次,增强技术实力。

3、提高新技术应用水平。在新产品上重点推广小型组合烟花生产技术,提高企业组合烟花产品档次,推动烟花企业以霸王生产为主向以小型组合烟花生产为主转变;在新机械上重点推广全自动装药机,提高鞭炮企业装药工序的效率和质量。

(二)突出“龙头”建设,促进产品营销

1、加大扶持“龙头”力度。以扶持湖南美心烟花有限公司为重点,探索建立经营公司加生产企业的联合经营模式,实现经营公司市场、资金、人才、品牌方面的优势和生产企业组织、管理方面的优势互补,逐步将湖南美心烟花有限公司发展为产业营销龙头企业,争取年营销额在5000万元以上。

2、加大产业宣传力度。明确专人负责临澧烟花网站管理、及时更新网上信息,增强可读性、实用性,扩大信息量;加大产业宣传投入力度,引导20家以上企业在临澧烟花网、中国花炮

网等网络平台上建立网页;支持湖南美心烟花有限公司建立中华烟花网,把中华烟花网建成宣传临澧烟花产业和美心烟花公司的阵地;筹建临澧烟花博物馆,收集、整理、展示我县烟花爆竹历史,挖掘我县烟花文化优势;组建焰火燃放公司,筹集15万元左右资金购置焰火燃放设备,积极完善成立公司的相关资料,确保年内公司正式成立,并获取燃放合同,开展燃放活动。

3、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帮助湖南美心烟花有限公司获得出口权,促进我县烟花产品出口;组织企业参加全国各省、市举办的烟花爆竹博览会、定货会,帮助企业获取部分省、市的市场准入资格和销售定单;安排专人前往云南、浙江、广东等省市推介我县烟花爆竹产品,力争获取销售定单1000万元以上。

(三)突出“外引内联”,促进产业招商

1、积极引进项目。以配套产业为导向,争取投资5000万元,修建临澧烟花大市场,发挥烟花市场的集聚效应,吸引50家以上的原材料、机械、印刷、包装等行业经营商,30家以上烟花企业及运输、燃放等相关行业经营商进驻烟花大市场,配套临澧烟花产业;以培育行业龙头为导向,争取新合作烟花项目和烟花企业上市工作同步推进,引入资金1000万元以上,组建临澧新合作烟花爆竹集团公司。

2、鼓励合作经营。继续对外引进合作经营老板,引进5个以上有资金、有技术、有市场的浏阳老板来我县租赁经营烟花爆竹企业或烟花爆竹生产线;引进1个以上外省、市烟花爆竹经营

公司来我县与生产企业合作生产或租赁生产企业独立生产。

3、大力争取贷款。针对烟花企业换证整改需要资金多、受金融危机冲击流动资金不足等问题,搭建银企桥梁,争取银行部门扩大对我县烟花企业的贷款,力争全年投入资金5000万元以上。

(四)突出基础工作,促进产业安全

1、狠抓安全生产条件改善。指导企业按省、市、县安监部门要求重新修改厂房图纸、整改厂房硬件、配套安全设施、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缴齐工伤保险,争取12家以上企业通过换证整改。

2、狠抓安全监管重点。根据安全生产实际,重点抓好不同时期的巡查重点,提高日常安全巡查实效;抓好一年二次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复工的审核把关,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3、狠抓安全制度执行落实。抓好企业安全专管员制度的落实,严格驻厂跟班、安全日报、隐患整改,确保监管不空档;抓好与安监部门、乡镇的联合日常巡查制度的落实,及时纠正各类违规违章操作行为,确保指导服务有力。

(五)突出履职尽责,促进环境优化

1、积极落实行业环境规定。联合县优化办调查了解产业环境情况,听取企业对产业环境的意见,对照《关于优化烟花鞭炮产业环境的规定》、《关于规范烟花爆竹产业“一站式”税费征收管理的通知》、优化经济环境“十条禁令”、《关于加快烟花爆竹

产业发展的意见》等规定,纠正、治理各类违规行为。

2、建立健全行业维权机制。支持烟花爆竹协会监督产业环境、维护自身权益,引导协会建立负责人轮流值班制度和联系会员制度,广泛收集企业环境信息,及时反映、协调产业环境问题。

3、积极协调部门执法行为。对部门向企业罚款、查封产品、关停企业的行为及时协调,争取相关部门少用处罚措施。

4、积极发挥稽查大队作用。集中国税、地税、工商、质监、公安、交通等部门的部分职能,依法依规开展行业执法活动,做到既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又营造宽松的产业发展环境。

临澧县烟花鞭炮产业管理局

14.城市规划局2009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十四

2009年乘务车间认真贯彻集团公司“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安全工作思路,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站领导及各级职能部门的关怀,支持协助下。截至2009年12月31日车间实现无一般行车事故及无人身伤亡事故7098天,消灭了火灾、爆炸旅客责任伤亡事故,消灭了一般以上路风事件,无路风问题不良反映。为车站顺利实现年度安全目标,确保一方平安,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不断夯实安全基础

1、按站要求认真开展各类安全“大检查、大反思”活动,车间及时做好做好宣传、教育,并本着眼睛向内深入查摆存在问题,限期整改、销号。

2、不断强化现场作业控制。节假日期间管理人员全部放弃休假,规定硬性指标,成立多个检查组对中间站进行现场写实。另外加强了对 “关键人”的转化教育。切实抓好了“春运”、“两会”、“清明”、“4.18”调图、“五一”黄金周、暑期运输、“国庆六十周年”、新老兵运输期间的各项工作确保绝对安全。

3、加强派班室和调度命令管理,认真落实列车开行计划,精心核对调度命令,确保各个时期临客、旅游专列开行有车有人。

圆满的完成了各个时期上级布置的专特运任务。

4、不定期对行车备品进行检查,规范了《乘务日志》的填记。

5、不断深化“3+2”安全管理体系,管理人员按时完成量化指标。

6、完善、细化了车间各类管理制度。

二、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1、“4.18”期间因生产力布局调整,原XX乘务室12名运转车长

划XXX站托管,由于个别运转车长流传“六月份将取消运转车长”,车间干部及时做好解惑释疑、安抚工作,使新来人员很快就融入到车站这个大环境中。

2、健全激励机制。今年,车间推荐了工作三十年无违章的XXX同志参加了集团公司“十大功臣”评选活动,同时车间将年轻、综合素质强的XX、XX选拔到派班员的岗位上,并针对好人主义严重的个别管理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净化了管理队伍。

车间对安全生产中的好人好事,及时的表扬、奖励,充分调动了车间职工保安全的积极性。

三、抓好职工业务培训

1、认真做好了春运期间“返聘车长”的选拔和培训工作;

2、规范日常业务学习和考试,对重要文电进行记名式传达,使职工心中有数,保证了“春图”、“4.18”调图、“暑图”“11.11”调图期间的安全正常;

3、认真开展岗位练兵、应急演练,调动了职工学业务的积极性。

四、车间各项工作有序可控

车站领导对车间职工关心爱护是对车间工作支持的直接体现,站领导多次调研、现场指导车间工作是车间工作取得成绩的最终保证。

车间在狠抓安全生产的同时不忘为职工服好务。尽最大努力为职工排扰解难,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对职工遇到的困难诸如生病住院、丧事等车间尽力提拱帮助,进行慰问。车间职工XX、XX、XX、生病住院期间,车间工会多次看望、慰问,给其送去组织上的关怀和帮助。通过这些活动使职工觉得车间就是职工的家,是职工坚强的后盾。

车间积极开展“三不让”捐款,今年车间捐款共计XXXXXX元。组织好了汛期、防暑降温、冬季人身安全教育,甲流防控宣传,并不定期的对电线线路、消防器材、空调电脑进行检修,消除隐患,确保了安全万无一失。

五、安全生产情况:

截止2009年12月31日,车间实现无一般行车事故7098天及无人身伤亡事故7098天。截止2009年12月31日车间防止事故及好人好事奖励共计64件;防故8件;抢保列车正点9件;优点55件。2008年12月26至2009年12月25日 “三个办法”发牌统计:其中上级发B牌1块、C牌19块,站查A牌10块、B牌7块、C牌78块,车间自查A牌29块、B牌30块、C牌197块,所有问题全部整改销号。发生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劳动纪律和作业纪律上。其中,作业纪律占47﹪、劳动纪律占46﹪、其他占7﹪。从发牌情况上分析:二季度相对一、三、四季度比较在劳动安全、作业纪律、劳动纪律等方面稳定,未被上级发牌。

发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个别职工安全生产意识不强;

个别工作标准低,简化作业程序;

个别管理人员好人主义严重。在对违章问题批评多,严格考核少。搞下不为例多,叫真分析少。对违章违纪职工有时处理起来,瞻前顾后怕伤感情,怕撕破脸皮不好管理,避重就轻。其结果使本人不能受到应有的教育,其他职工也不能跟着吸取教训。

整改措施:

1、加强全员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机制和岗位负责制,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感,遵章守纪按章作业,确保安全生产;

2、加强对现场的安全盯控,解决好个别职工思想上的低标准,不能正确摆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的问题。

3、解决好安全“关键人”安全思想麻木的问题,提高班组长整

体素质,做好对安全关键人的帮、教转化工作;

4、遏制“惯性”两违问题,车间将作为明年工作的重点,组织骨干力量成立攻关小组,研究对策,制定课题,攻关解决。

六、车间工作的几点体会

1、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车间在所有的事情上能够统一思想,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完成车间的整体工作。

2、用制度管理人。车间注重以制度管理,先后完善细化了一系列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增强了各岗位的责任意识、责任心。

3、增强管理人员的主动意识。车间与各管理人员经常进行沟通,为他们明确了工作方向。提高了主动意识。

4、促进车间家庭式氛围。车间在助学、帮困中能够对困难职工进行走访慰问,及时了解困难职工的家庭生活。使职工真正感受到了车间领导对他们的关心,家属也更加支持职工的工作,从而营造了一个很好的家庭式氛围。

5、充分利用党政工抓安全的优势。正是由于他们共同的努力,才使得全车间的各项工作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局面。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安全生产始终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如何确保安全生产顺利进行是一项任重道远的艰苦任务。我们将认真落实上级指示及文电精神,不断完善自我夯实安全管理基础,确保一方平安,为构建“和谐”铁路不懈努力。

2010年安全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集团公司“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安全工作思路和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站安全

工作整体部署,在职工心目中牢固树立 “客车无小事”的观念,以规范安全管理为基础,以落实岗位职责为本质,以加强现场监控力度为手段,以发挥班组自控,互控能力为推动力,以提高全员整体素质增强车间融聚力为根本,以稳定安全生产局面为目的,确保站年度安全整体目标实现。

二、总体目标:

“三消灭”:消灭行车事故险情、消灭路风不良反映件、消灭职工因工责任轻伤及其以上事故。

三、结合:

车间干部与管理荣誉相结合,强化考核制度与现场监控的落实,管理人员与班组相结合,对惯性“两违”及关键人的整改及转化教育相结合;

“三实现”车间年度无行车一般及其以上事故;实现无职工责任轻伤及其以上事故实现站年度安全目标。

“一消除、一确保”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年度安全目标顺利实现。

四、具体步骤:

第一阶段:1~3月以春运安全工作为重点,加强乘务组织,抓好运转车长叫班复睡,路风问题关,做好安全关键点的控制,确保春运期间旅客列车安全正点,有车有人,路风无不良反映,消灭党员A类问题,夺取开门红。

第二阶段:4~6月以车间基础管理落实与运转车长现场作业标准控制落实到班建上来,狠抓班组长素质,提升管理队伍整体水平,狠抓雨水期行车和人身安全工作,落实汛期防洪安全工作措施,做好上半年安全评估迎检工作。

第三阶段:7~9月以暑运安全工作为重点,落实暑期防暑降温安全措施,大力开展岗位技术练兵活动,对运转车长现场实作进行对

标验标,提高非正常情况下处理问题的能力。

第四阶段:10~12月以冬运安全工作为重点,做好冬季人身安全教育,把好新兵军事运输关,落实防寒过冬措施,作好车间电线线路、空调维护检查工作,作好年度安全评估迎检工作。分析和总结年安全工作,确保车间和站年度安全目标实现。

五、具体措施:

1、正确引导。认真作好宣传教育工作。结合各阶段各种重点,坚持把安全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全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强化作业纪律,劳动纪律,尽职尽责,作好本职工作。

2、强化现场作业控制。落实现场监控措施。通过不间断上线添乘,蹲点查岗以及对关键点控制,加强驻班期间的盯岗监控,认真分析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做好关键人转化工作。认真落实奖励考核机制,维护考核的严肃性。

3、强化班组管理机制。发挥自控型班组作用。班组根据乘务工作的特点,密切掌握班组职工思想动态,积极发挥班组骨干力量作用,充分运用激励机制,调动班组职工积极性,增强班组凝聚力,做好班组关键人的转化工作,把班组自控互控机制落实到实处。

乘务车间

上一篇:物流运作流程实训报告下一篇:瑜伽馆开业送什么合适 送什么内容的书法好?